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药行业的认识范文

医药行业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药行业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医药行业的认识范文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改革,预示着一些事业单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投入到市场经济环境中直面竞争日益激烈的完全开放的市场环境。而对于业务类事业单位而言,最重要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源。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实现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新型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人事管理

一、事业单位传统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区别

1.人事部门的观念和市场运行机制上存在不适应。人事部门仍然是用计划体制传统的思维去进行管理,仅仅埋头于内部事务,对员工不是以资源的观点去开发,而是一丝不苟地僵硬地执行政策文件,人事干部在干一件事的时候,第一个想的往往不是对单位的战略和目标有什么帮助,而是执行上级有关规定有没有不折不扣。自己要制定什么政策,也是先找有关规定和依据,而不是就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测算和评估。

2.没有建立有效的长短期激励机制。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问题长期困扰着用人单位,人才引进十分困难、引进人才又无法留住、部分专业技术骨干流失严重。人才流失存在很多客观因素,但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有着很大的关系,其中包括薪酬激励机制。随着事业单位改制实施,各用人单位都认识到原有的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已不适应本单位发展的要求,并针对本单位的特点进行了工资制度改革,但其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工资制度还是职位分类,身份工资,没有真正依照岗位来确定工资,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紧缺专业员工的收入往往低于劳动力市场价格,而一般岗位的员工收入又普遍高于劳动力市场价格,收入分配和市场没有很好的衔接,激励机制有问题,就会导致人力资本的流失。

3.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设施和工作平台没有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是个性化的员工管理,开发人力资源的系统工程要从基础设施和工作平台开始,也就是从工作分析开始,而事业单位的人员配备并不是建立在科学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的。现在仍然实行的还是身份管理,官本位的思想至今没有完全打破。

4.人员招聘、甄选形式单一,未形成制度化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事业单位主要依托高等院校引进人才,没有形成与生产经营相配套外协科研、设计人才网络;员工培训格局、机制、方法、手段比较陈旧,培训工作还比较粗放;重使用,轻培养;重管理,轻开发,没有针对员工进行个性化职业发展的培训。单位及职工如果都缺少危机意识,前进的步伐必然会减缓、停滞。

5.人事干部人员素质还不能适应向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转变。人事部门的人员大多数是专业技术人员或单纯的行政人员,这些人员有其工作的优点:善于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协调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人员、部门的关系;但总得来说,仍然停留在经验管理模式之中,缺乏现代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对市场和行业的发展的缺乏全局性的把握,工作的预见性和管理技能还亟待提高,因此还难以深入单位的各个环节来调动和开发人的潜能。

二、传统人事管理向新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随着业务类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原有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已显露出种种弊端,已不适应业务类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这就必须实现业务类事业单位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新型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转变。从管人、用人转向发挥人的潜力,并努力研究和探索各类人才成长的规律,建立公平竞争、择优选用的竞争机制,使大量人才脱颖而出。其重要举措就是成立人力资源部,力求改变现行人事管理中缺乏自觉开发人力资源机制的较为僵化的管理体制。

成立人力资源部决不只是改个名称那么简单,不是翻牌,更不是赶时髦,而是人事管理运行机制的深刻变革。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与运作将是业务类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单位的长期发展。如果不能及时转变观念,形成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可能马上将就会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而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持续提升人力资源价值。

现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人事管理的继承和发展,虽然具有与人事管理大体相似的职能,但由于指导思想的转变,造成了二者从形式、内容到效果上质的区别: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层次不同,这也是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业务类事业单位中,人事部门仅仅是组织众多部门中的一个,而人力资源部在组织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是决策层面的工作;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视为组织的第一资源,因此更注重对其的开发;三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组织的生产效益部门;四是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管理较多地体现出人本化。

三、做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考

从以上存在的不适应我们可以看出,业务类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体制还处于简单的对员工进行使用、管理的阶段,并没有把人当作一种资源去投资开发和管理使用,人事部门也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但走出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业务类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1.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确定职能与工作目标。要认真做好调研和规划,在组织机构上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成立人力资源部,在成立人力资源部的基础上,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真正理解其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甄选、录用与配置、员工培训和发展、员工绩效考核、员工薪酬和福利、劳资关系和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工作安全与健康、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员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等主要功能,在人力资源部内合理设置相关管理机构,并确定其在整个管理构架中的定位、具体工作内容、职能职责以及工作目标;编写人力资源部职务说明书,做好部内人员配置。使人力资源部能完成组织、策划、实施人力资源规划、薪酬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等方面工作,有效支持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发展及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2.转变运行机制,做好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我们要努力转变运行机制。新建立的人力资源管理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解决业务类事业单位在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要从以往的“行政支持”转变为“策略的筹划及执行者”,作为管理轴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业务类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关键,因此,我们不应该仅仅埋头于内部事务,要懂得重点管理的原则,要更多的参与到组织战略、规划和长远发展的决策中,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研究、预测、分析、规划、沟通并制定计划方面,对日常事件能授权则予以授权。

3.明确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人员范围,形成群体开发人力资源的优势。业务类事业单位现在人事管理是人事部门的事,似乎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大。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却与此有着截然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逐渐成为决策层的重要伙伴,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应该明确:他们既是各部门的业务领导,也是这个部门的人力资源部长。组织的每一个管理者,不单完成组织的生产、经营目标,还要培养一支为实现组织目标能够打硬仗的员工队伍,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应该成为所有管理者的第一责任,因为管理每一个职能都离不开与人打交道,管理目标也是通过别人来完成的,所以怎么去管理人,开发人,鼓励人,应该是直接管理者的责任。

4.建立起有效的长短期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今后,要在工作中按照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薪酬调查、薪酬定位、薪酬结构设计、薪酬体系的实施和修正六个步骤积极科学地探索,“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权力智慧化,知识资本化”,在分配体制中体现出知识劳动的价值,分配向核心层和中间层倾斜,强调持续性贡献,完善符合业务类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的工资分配制度,以达到激励的目的。在人员甄选,专业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选拔,项目经理任命,内外部人员竟聘上岗等工作中都要普遍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都尽量实行公开选拔,力求创建一个公平竞争、择优选用的竞争机制。

5.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要实现人事管理模式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我们就需要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加强学习,积极探索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今后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工作多么辛苦,做了多少上级指派的工作,而应该跟上现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步伐,树立新的思维,适应新的任务,更多地将战略的和资源的观点融入到具体的操作方法中,要能从组织经营目标的背景下来思考和研究问题,要了解组织的经营状况、发现影响业绩的原因。在组织的高层会议上,能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提出提高组织业绩的建议,而不单单是被动的执行命令,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工作成为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主要力量。

总之,实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就要全面更新理念,开拓创新,大胆实践,细致工作,使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工作价值最终体现在员工的满意度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上,体现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增值上,体现在能够为组织战略的实现提供充足的知识保证和可靠的组织保障,有力促进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上。

参考文献

[1]王晓初.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J].行政管理改革,2012(4)

第2篇:医药行业的认识范文

1.商业智能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目前,在我国商业智能应用最多的为金融行业、能源行业和制造行业。其他行业也正在和将要往商业智能这一方向发展。在金融行业,由于信息量越来越多,商业智能BI的优越性就越来越突出,因此金融行业对BI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的青睐程度就越来越高涨。BI不仅是提供决策的辅助者,随着BI功能的完善,相信将有更多来自中小型金融机构的需求量。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金融行业还是BI应用的主要领域。在能源行业,虽然商业智能在这一领域已基本实现了商业智能,但是在很多方面都未能体现BI提供决策的功能,使得能源行业BI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在制造行业,由于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尽人意,BI在大中型企业已经在全面应用,而大多小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商业智能的作用而未能应用商业智能系统。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重视程度越来越高,BI在能源行业的应用将有一股强劲的潜能。

2.医药行业应用商业智能的进行医药管理概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外经济的引入,势必会造成我国经济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医药企业的生死存亡,现代医药企业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软实力。但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产生大量的诸如订单、交易往来和客户信息等数据,而单纯的信息技术却对这些数据起不到分析的作用,因此,结合商业智能系统的强大功能,商业智能的应用就是顺应了时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在医药行业中应用商业智能是十分必要的。结合时展要求,解决医药行业中复杂多样的服务主体和医疗数据的有效方法是利用商业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优化处理。通过对医疗数据进行加工和整理并加以搜集存储,以达到医药行业的整体集中储存。应用商业智能系统进行联机分析处理是为了解决不同医药服务主体的不同需求。BI系统在已经存储好的数据库中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筛选、识别和提取有效的数据联机分析处理,为医药行业管理者提供可行的管理决策。通过展示一些人们容易接受的图片和虚拟效果来为用户呈现参考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潜在利益和未来走向;对医疗服务的不同群体需要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数据方式,如报表,图表,记分卡,仪表板等,以更好地利用信息处理的资源。

二、结语

第3篇:医药行业的认识范文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2009年医药行业走势全面弱于大盘。面临“新医改”政策的不确定性,行业盈利增速回落。2009年大盘走出上升行情,市场风格转换,医药行业却出现“抗涨”局面。截至6月11日,沪深300指数涨幅63%,而医药指数仅40%,列于所有行业倒数第五位。虽然4月底、5月初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对医药股有所提振,但是其市场表现仅是昙花一现。从个股来看,医药股热点并不明显,三线、四线、ST、题材股(尤其是流感概念)表现较好,而主流蓝筹却集体“休息”。

从未来6个月的投资周期看,医药行业最悲观的结果是和大盘持平(逢低吸纳)。医药行业经历了6个月“休眠”,其相对估值水平调整已经相对充分。目前医药行业估值水平约26xPE也基本反映了我们对于09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盈利增长25%的预测,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但尚不显著便宜)。我们目前明确的观点是:行业期待“新医改”政策明朗,未来3个月最大的事件是“基本药物制度”出台。最重要的投资机会是“独家基本药物”(事件投资和价值投资完美组合)。

核心投资逻辑是:我们认为“独家基本药物”将成为中国版“重磅炸弹”,独家=专利保护,基本药物意味着需求。坚定认为巨大需求将可以弥补降价影响,并且大胆假设独家基本药物销售费用率下降,提升企业盈利增速。原有的市场认识(销售饱和、产品进入成熟期等观念)将受到巨大挑战,例如,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桂枝茯苓胶囊等。企业成长和估值得到双重提高,建议关注独家基本药物投资标的。

首先,目录尚未公布,考虑落选风险,我们建议可先关注候选品种较多的企业。即使被剔除个别,也不会影响公司未来三年的成长,受益明确。其次,从企业机制看,我们更看好民营机制。第三,我们会重点考虑现有品种的销售渠道和增长潜力,认为以销售规模5000万元-1亿元以为佳,爆发力较强。另外,我们还必须考虑现有主力品种可能遭遇的政策风险。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重点推荐的公司是:康缘药业(600557)、天士力(600535)、可以关注的公司是:三九医药(000999)、千金药业(600479)、中新药业(600329)、东阿阿胶(000423)、广州药业(600332)。

第4篇:医药行业的认识范文

其中有一大批营销新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之中,凭借傲人的市场业绩,迅速成为佼佼者。同时,也有一大批营销新人,面对高度竞争的医药环境,满怀热血和激情步入看起来很美的医药行业,但在新鲜感过后,面对激烈竞争,往往无所适从,往往变得茫然,往往激情顿失!

那么,医药营销新人,你该如何面对现实呢?根据笔者多年带领营销团队的经验,笔者认为面对残酷的现实,必须“大处着眼,认清现状,面对现实,因势而变”,以企业如人的心态和观念对待所选择的每一个企业,顺应整体行业的宏观环境变化和所处企业环境的微观变化,结合自身实际状况,积极的去面对残酷的医药竞争环境。

一、医药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1、医药经济稳步增长,医药行业仍是高速增长行业

2006年,国家权威机构资料统计:

Ø 医药工业总产值5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9%;

Ø 医药工业销售产值5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87%;

Ø 医药出口总额659亿元,比上年增长26.30%;

Ø 市场消费需求活跃,比上年增长11%。

2、医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行业洗牌加速,重组是未来医药行业的重头戏

通过并购、重组扩大经营规模,追求规模效益已成为医药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一批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大集团企业将成为引领中国医药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医药行业正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远未结束,行业洗牌还会加速。

2006年华润入主华源;

东盛退出白药;

东盛将“白加黑”、“小白”、“信力”等感冒药转让给拜耳;

三九将零售药店出售;

荷兰GRI集团同贵州一树药业合作成立舒普玛(中国)公司;

联想控股100%收购石药集团国有产权;

――――――

3、国家医药改革重心转变

为了减轻企业压力,药品价格管理以政策调整为核心,价格调整为辅。价格的调整主要放在毒、麻、精药品以及部分价格明显不合理的产品上。国家改革重点转移到医疗机构改革上面。

4、医疗机构招标、生产企业药品监察、医疗机构治贿继续对行业进行洗礼

洗礼的结果,净化了医疗环境,把医院真正推向市场。对于众多企业而言,产品进各级医疗机构的机会均等,不需要更多的暗箱操作。

二、公正面对现实——完美是一种理想和方向

企业如人,凡生存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世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企业。作为营销新人,进入医药营销行业,进入一家医药企业,都会面临诸多问题,企业自身的,团队的,自己的,管理的,作业习惯的等等很多很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必须公正面对现实,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完美只是一种理想和方向。

1、断层的管理环节 巨大的内部沟通成本

有管理学家曾经说过,其实,对于企业经营而言,最大的成本不是营销成本而是企业内部管理和沟通的成本。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不会存在人员的流动,作为个体的营销人就不会去努力寻找更合适的发展舞台和空间,这是作为个人存在所不能避免的问题,是企业经营都会存在问题。

换句话说,其实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能够在逆境中生存在逆境中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你来享受企业所提供给你的福利待遇,这对于我们营销人而言都清楚是不现实的。

2、多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点相冲突

医药营销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任何一个企业的营销团队都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于不同的地方,带来了不同地方的文化。来自于不同的企业,带来了不同的作业习惯。

俗话说,到那个山唱那个歌,任何一个人到了任何一个企业,就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原来的习惯去做事做人,尤其对于营销新人,刚毕业或者在其他行业工作,面对崭新的医药行业,肯定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肯定会遇到来自多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点的相互冲突。

面对冲突,我们首先要学会适应,学会努力发掘企业自身存在的优点和长处,在适应的过程中,肯定有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再用我们的能力去进行有效的改变,这才是体现价值的所在。

3、医药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竞争更加激烈,医药人生存愈加艰难

每天有2家医药产生,5家流通企业处于关停并转状态,一天有50个医药营销经理人、200多个一线销售医药代表面临转行。

2003-2006年,全国医药企业赢利能力逐年下降,亏损金额大幅度提升。2006年全国医药销售收入利润率增幅为11.01%,低于全国全口径工业如利润增幅20个百分点,医药工商企业创新能力基本没有了。

发改委近期公告,国内医药企业,亏损面达到22.62%,累积亏损金额44.63亿元,亏损企业达到1368家,同比增长了27.37%。

以暴利为特征的医药行业已经成为过去,以赚钱多赚钱快为特征的医药营销人也已经成为过去,作为医药行业的一员,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正视现实,不要沉迷与过去!

三、个人如何应对

抛开企业不谈,作为个人,求职生涯更应该重视什么?

1、选对行业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虽然世上行业很多,真正能够长青的行业不是太多。只要有人,就会有疾病,就离不开吃药。无论是现在的“有病而治”,还是将来的“无病先防”,健康永远都是人们最关注的话题,那么医药行业应该属于一个不错的行业!

作为营销新人,我们必须明白“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可见行业选择是否正确对于一生的成就大小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必须慎重的面对行业选择。

2、走对企业

同为医药企业,也分个三六九等。普通小厂早在GMP认证过程中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挺过来的还在喘气。中型企业只能偏安于一角,勉强维持生活。现代化的大型企业,已经发展成型,进入的门坎也高,升迁的机会不是太多。

有一定规模,虽然暂时不够完善,但有发展空间和机会的企业才是首选,炒股要选绩优股。作为营销新人要客观的面对自己的未来,真正的去判断什么样的企业才是我们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企业?真正衡量我们选择企业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完美的企业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但确实是不存在的。一切正常的企业会有,但往往这部分企业对于个人而言,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是微小的,恰恰是着眼于未来有很多发展机遇的企业才是我们真正要寻找的企业,这是必须清楚认识的!

好的选择等于成功的开始,一个人的成功来源于跟对人,但未来医药行业个人的成功更在于跟对一个好的企业,没有一个好的企业,在汹涌澎湃大浪淘沙的医药市场,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3、个人定位

自己适不适合在某个行业发展,自己喜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有没有长期的职业目标,自己心里要有数,给自己一个明确定位,设计好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4、因势而变

第5篇:医药行业的认识范文

记者:作为苏州首家定位于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的企业。苏州上药供应链公司对“医药物流产业”有怎样的理解?

马晓蓓:作为苏州上药供应链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是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唯一的物流平台的运营方,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进取,取得了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虚拟空港(SZV)、第一个海关保税物流中心(B型)、第一个综合保税区,在为产业提供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及供应链管理优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将这些经验与一些有特定需求的行业(如医药行业)相结合,提高平台物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正是其目前在积极探索的。苏州上药供应链有限公司也正是因此而诞生。

传统的医药行业注重于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及其销售能力,而随着市场竞争及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企业的竞争力将更多地依赖于其供应链的竞争能力。正如电子、汽车、消费品等行业在过去几年间所显现的。因而,现代医药物流的发展应该吸取其他行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经验,将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融合于供应链服务当中,为医药企业提供一体化的整合服务,使物流服务与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无缝连接,形成医药行业从原料采购、生产直至成品分销的供应链整合管理,提升整个产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及供应链管理能力。

记者: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内医药企业的物流运作情况如何?其在物流外包方面有哪些需求?

马晓蓓:苏州工业园区内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医药生产商有几十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也有几百家,其中聚集了西门子、礼来、碧迪、葛兰素史克、卫材、百特、康宝菜、辉瑞、强生、协和、惠氏、住友等一批全球知名医药企业。这些企业在带来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同时,也引进了较之国内超前的经营管理理念,如物流外包和企业物流整体委托方案等。

由于医药产业的特殊性及专业性,目前国内具有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极其缺乏,而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又因为行业政策等问题,其虚拟口岸的优势未能完全发挥。因而,园区内的这些企业目前大多仍沿用传统的物流模式,即以自营为主,只在供应链的部分环节上采用外包模式,如报关货代、运输及少量的仓库管理。但随着其产能的扩张及业务的发展,工厂内部用于仓储的空间进一步压缩,这些因素促使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寻求更大程度的外包服务,特别是基于其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优化服务。

记者:苏州上药供应链有限公司定位在以医药生产型物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医药物流中心,请您介绍一下该类物流中心的运作特点。

马晓蓓:一直以来,因为行业政策、企业运作理念等多方面原因,国内大多数从事医药物流的企业都是由药品经营批发企业延伸出来的。也就是说,大部分企业主要是为自身采购、分销的医药产品提供物流仓储服务。虽然存在的形式可能不完全相同,有的是以流通企业的物流部门形式存在,有的则成立了相对独立的分公司,但大多以成本中心的模式运作,属于“第二方物流”的范畴。

苏州上药供应链公司将企业发展的关注点锁定在“第三方物流”,特别是为医药制造企业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物流中心使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和管理技术,将库存产品信息与企业系统相链接,并实现信息共享,为医药制造企业提供高效的及时配送,使医药制造企业的人力、土地及管理资源释放出来,更多地投入其核心业务中,形成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从而在质量可控的前提下,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模式。

记者:与其他行业的物流中心相比,医药生产型物流中心在建设方面有哪些重点和难点?

马晓蓓:长期以来,医药企业,包括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物流多以自营为主,且仓库也大多为自有,因而项目的前期投入成本较大,建设周期较长。与这种运作模式不同,苏州上药供应链公司借鉴了其他行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通用模式,根据市场需求租赁高质量的标准仓库,并根据GSP相关规定进行仓库改造,使其在短短2~3个月后就可以投入使用。

这种模式的优势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轻装上阵,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用于物流管理的完善和物流信息化技术的提高,以便为客户提供高效、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另一方面,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最短时间内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仓库面积,并满足医药行业对仓库硬件设施的相关规定。

由于医药行业对仓库的要求较高,对于轻资产模式运作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而言,如何在合适的时间,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符合GSP规定及客户要求的仓库,将是永远的挑战,特别是在仓库资源相对紧缺的区域。

记者:据我们了解,2011年3月,勃林格殷格翰供应链项目正式落户苏州上药供应链有限公司。请结合该项目谈谈医药生产型物流服务的内容及特点。做好该类物流服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马晓蓓:将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延伸到医药制造企业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核心特点在于将专业的物流服务向制造企业的上下游延伸,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信息化管理的手段,以高效的服务和供应链优化能力打造现代医药供应链体系,使供应链链条上的合作方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而提高药品的流通效率,使制药企业更专注于产品本身。苏州上药供应链公司与勃林格殷格翰的供应链合作项目就是基于此目标而达成的。在该项目中,我们将为勃林格殷格翰提供从进口原料到产品分销全产业链的物流服务。

计划、采购、生产、品类管理等环节的复杂性使得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的时效性、可控性、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物流配送时间上的延迟会直接影响生产线的运作,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企业停产。此外,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上游产品的来源地较为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供应链链条本身的延长,并且增加了时效性掌控的难度。总之,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将面临着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的要求。除了对医药行业、医药产品的相关知识要有全面了解外,还需要对进出口贸易、收付汇管理、国际运输、国内配送等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并能对关键节点进行实时监控、有效管理。这将使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得到体现,并为医药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也形成了真正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产业。

记者:贵公司如何看待今后医药行业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下一步有何发展计划?

马晓蓓: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尤其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医药行业正发生着巨大变革,医药产业的微利化时代也已经到来。未来3-5年,医药行业企业并购、重组、整合的速度将加快,并将逐渐步入供应链整合的时代。从其他行业及现代物流发展的经验来看,行业对供应链整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往往与行业盈利能力成反比。也就是说,越是微利的产业,越会注重其供应链的优化,以期获得整合优势及新的利润空间。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体系尚不完善,原料采购、生产、成品流通、使用等多个节点以断裂状态分布,这既有国家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限制,也有行业内企业观念、技术、人才等方面缺乏的原因。但整个医药供应链效率较低,难以满足未来产业调整的需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业内,包括政府主管部门都已意识到的问题。

第6篇:医药行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忠诚度 医药企业 顾客关系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管理不断加强,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为了取得市场收益而各显神通。可以说,医药行业作为中国市场营销中的一份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药行业所取得的成就除了与经济的飞速发展、自身的不断努力息息相关以外,‘忠诚度’在医药企业顾客关系管理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它是医药企业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隐形武器。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产品销售还是员工管理,只要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都需要彼此的诚信,而诚信的现实意义就是的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医药企业顾客关系的调查,了解顾客忠诚度对医药企业顾客关系管理中的重要性;掌握影响顾客忠诚度的因素并且找出解决办法;正确认识诚信与信任在医药企业营销中的重要性。为企业谋划出一条能使企业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三、研究内容

医药营销忠诚度包括顾客对企业营销的认可,对新产品的购买情况,对待企业负面消息的态度等。本报告主要研究医药营销中影响顾客对企业忠诚度的因素,这也是医药营销中的核心。本文分析了现今社会顾客对企业忠诚度的营销因素:企业的忠诚度,产品质量,新产品新服务的效果等,指出顾客忠诚度对企业的重要性:创造效益,维系企业长远发展等;提出新形势下提高顾客诚信度策略: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产品质量,合理定位价格,做好新产品宣传。开展以学术营销为主的医院药品营销,通过权威的营销方式,获得更多信任。

(一)忠诚度与医药企业顾客关系管理。

顾客的忠诚度是指顾客对企业及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依恋或爱慕的程度。顾客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PM)是企业以顾客关系为核心,开展系统化的顾客研究以及优化企业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顾客的信任水平和忠诚度,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利润水平的一种营销管理策略。医药企业顾客关系管理战略是兼顾医药企业利益和顾客利益的全面解决方案,它适应市场营销管理理念的更新,引发顾客兴趣并且满足其需求,并一忠诚度为研究核心,对顾客进行差异细分,维护住有价值的顾客,从而取得最大程度的收益。

(二)影响顾客忠诚度的因素及提高忠诚度的方案。

市场竞争中,影响顾客对企业忠诚度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企业方面的,也有竞争对手方面的;既有顾客自身方面的,又有社会环境方面的。从企业提高顾客忠诚度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顾客的满意度

一直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顾客的满意程度对顾客的忠诚度是否有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根据Bob Hartley和Michael W .Starkey在1996年发表的《销售管理与顾客关系》一书中的研究:在完全竞争领域,顾客的持续购买与顾客顾客满意之间不相关,顾客无论是否满意都会因需要而再次购买,只有当满意度降到令其无法容忍的程度才会放弃。在低度竞争领域,顾客的持续购买与顾客的满意度之间是弱相关,即高度忠诚并不需要过高的满意度,低度满意和轻度的不满意对顾客持续购买的影响也不太大,但是如果顾客极度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其忠诚度会急剧下降很难令顾客产生高忠诚度。

2.顾客的信任

在信任下消费,消费者对商品首先建立起一种信任预期。尤其是医药企业的消费者,选购时的心情是焦虑的急切的,对产品的期待要高于其他商品,凡是符合自身信任预期的商品就会被纳入购买范畴。一旦商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信任感将会消失而且在今后的购买中将会被首先排斥到购买范畴之外。由此可见,信任购买和信任消费与顾客购买消费风险密切相关,顾客认为其购买和消费的风险越小,顾客对其忠诚度就越强。

3.顾客购买的便利程度

在满目琳琅的药品市场中,如果顾客不能较方便的购买到临时或长期需要的药品,即使对原先选用的产品再信任和满意,也会从所需药品的急切程度和用药频率出发,考虑选择同类可替代药品或不同产地的同方药品。提高购买的便利程度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销售渠道建设,增加具有销售该药品资格的药店;(2)做好物流管理,提高配货送货效率;(3)加强对销售药店的管理,做好宣传确保顾客需要时看得见、够得着。

(三)营销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服务态度会直接影响顾客的忠诚度。

医药市场高度专业化的今天,购药者越来越关注销售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服务态度,销售人员能否正确的了解病情和对症药品并且正确引导购药,成为医药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又一关键。想要提高销售人员服务水品企业应该:(1)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专业知识掌握水平;(2)提高服务意识。在员工群体中树立典型,定期在忠诚顾客群体中开展员工服务质量测评,对顾客评价高的员工采取奖励制度;(3)加强员工福利待遇,避免优秀员工流失。

四、结语

本课题揭示了忠诚度在医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企业营销中发生的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消费者心理的分析,得出影响顾客忠诚度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医药企业忠诚度的方式方法。从而得出以下结论:

(1)医药企业必须诚信为本,注重企业自身形象,严把医药产品质量关。

(2)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了解顾客所想所需,做到有侧重的销售,做好忠诚顾客的维护工作。

(3)做好心产品的宣传工作。使老顾客了解新产品,新顾客发展成为老顾客忠诚顾客,确保医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4)做好忠诚顾客维护工作。定期开展忠诚顾客回馈活动,通过与顾客的互动增进了解和信任,进一步增进顾客与企业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光宇.客户关系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江林.顾客关系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鲁江.浅论企业顾客关系管理核心——忠诚度[N].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02).

第7篇:医药行业的认识范文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加大医疗保障和医药创新投入,以及入世带来了多种机遇,医药行业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根据相关数据,2014年1至9月中国医药制造业增速继续放缓,但利润增速环比有所改善。各子行业中,化学原料药盈利下滑,化学制剂增速放缓,中成药和生物制品表现较好。2014年1至9月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50%。2014年1至9月,化学原料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77%;化学制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29%;中成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7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06%;生物制品营业收入13.0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77%。

二、入世对中国医药行业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我国对加入WTO在医药行业所做的几点主要承诺

1.保护药品知识产权。WTO对于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十分严格,加入WTO后,我国将落实对100多个成员国都要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药品同样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例如,按照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条款,在专利期内仿制某种新药,开发方有权索取4至10亿美元的赔款等,这将使以仿制新药为发展手段的我国制药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知识产权协议生效后,就会因仿制构成侵犯专利权行为;同时,还会带来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资金、人才和信息不足,以及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体制不适应的挑战。但另一方面,对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主要是为我国医药行业努力发展高科技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鼓励创新,有利于调动新药生产、研制、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产权问题可能是加入WTO对国内医药行业最大的影响因素。

2.降低药品进口关税,承诺药品进口关税税率从1999年的14%逐步降低到2003年的6%。同时我国将逐步取消限制药品进口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全面实施贸易自由化和开放流通。因此,加入WTO后,进口药品可能会因关税下降、性能价格比提高而冲击国产药品。例如一些注射器等常规性质的品种,随着关税的下降,与国外产品抗衡的竞争力也会逐渐降低,而不利于国内企业。但是由于我国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本身价格差距就很大,进口关税下降空间也并不大,即降低关税之后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价格差距仍然很大,故降低部分关税并不能造成很大的改变。因此,总体来说,进口药品因关税下降而剧烈冲击国产药品的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3.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和开放医疗服务的市场。中国承诺在2003年1月1日开放药品的分销服务业务,外商可在中国从事采购、仓储、运输、配送、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同时,承诺开放医疗服务,外商可开办合资、合作医院,并可控股。这一点将对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医药流通领域、医疗卫生、保健、保险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将为我国医药服务业竞争力提高和医药服务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对推动我国医药服务业发展无疑是积极的。

4.2001年取消进口大型医疗设备的行政管制,这一点对于我国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医疗设备的企业影响将是较大的。

(二)WTO在医药行业方面赋予中国的主要权利

1.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中国可在120多个成员国中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这将使中国医药产品在最大范围内享受有利的竞争条件,从而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普惠制是一种关税制度,是指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制度。其具体含义是所有发达国家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都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同时,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做出特别的关税减让,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给予同等待遇。入世将使中国从更多的会员国、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享受到这些优惠。例如中国的中药,过去,由于不能享受WTO成员国之间的普惠制,我国中药出口不是受到各国法律上的限制、认证标准上的苛求,就是被高关税挡了回来。因此加入WTO是我国中成药企业走出国门的一个好机会。

3.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目前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入世后中国就可以通过世贸组织特设的贸易争端解决机构和程序,比较公平地解决此类贸易争端,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

上述条款都将为我国医药产品迈向世界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应对入世的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各种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目的是创造顾客,获取和维持顾客,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市场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因此市场营销策略也被称为4Ps。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医药行业完全是依照计划经济在运行。在这一背景下,医药市场是按照区域划分,实行“三级批发,一级零售”,药品经营企业实行全国统一规划,省以下统一管理,一级站调拨给二级站,二级站调拨给三级站,逐级调拨,至终端消费者。所以计划经济年代的药品销售根本谈不上营销,更谈不上营销策略,而仅仅是一种“购销”。

改革开放之后,医药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药行业逐渐脱离了三级批发、统一调拨的经营模式,而面对的是市场经济激烈残酷的竞争局面,医药市场明显供过于求。企业为了在困境中生存,营销理念也在不断的转变和创新。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要找出对公司利润有巨大贡献的重点顾客,为其提供更多更好服务,与其建立良好关系,使之成为公司的忠诚顾客,这便是所谓的“关系营销”。但是这种过度的“关系营销”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造成了药品营销当中的“回扣”、“红包”现象泛滥,影响了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如前文所述,加入WTO继续改变着中国医药行业所处的环境,中国医药企业必须要考虑现行的营销理念是否能够继续适合自身的发展要求。

1.产品策略分析

产品策略是4Ps营销策略的核心,其自身又包括很多内容。制定产品策略要解决的第一问题是产品的标准化和差异化问题,因为我国医药企业大多数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不可能为了不同的消费者而生产不同的产品,所以一般不适合采用差异化策略。同时,加入WTO后,随着医药产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更是加大了外资医药企业对国内中小企业的竞争。因为国内企业很难通过标准化达到经济规模而降低成本,所以采用标准化策略既发挥不了其自身优势,也使其竞争不过大型外资企业,因此国内企业应采取密集性市场策略,针对某一部分消费者或少数几种产品,更加有效地利用企业有限资源进行生产。这就要求国内企业经营者能看准市场行情,多方面了解相关信息,灵活应变。

2.价格策略分析

我国大多数国有医药企业采用的是低价渗透策略,即以低价位来快速和深入地进入市场,从而快速吸引大量的购买者并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较高的销售额能够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能够进一步获利。现在的相关价格政策是,大多数的进口药品可以自主定价,而国有企业的药品价格大多数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同时不能随意调整,导致了国有企业生产的药品与进口同类药品的价格相差甚远,国有企业很难与外资企业竞争。再加上国内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匮乏,低水平重复生产等因素,众多国有医药企业也只能采用低价渗透定价方法。当然,在打入市场之后,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状况提高调整价格,实现盈利的目标。

3.渠道策略分析

这是中国国内医药企业使用最多的一种渠道。所谓多家制,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市场上或较大的区域内选设两家以上的商,由他们分别去“布点”,形成销售网络。这种方式能够减少销售中间环节,帮助生产厂家迅速铺货,占领市场的速度较快,加强了营销的针对性,鼓励了商之间的竞争,提高了效率。但产生的问题是商之间可能因供应范围的界定不清而产生“过度竞争”,导致低效率。另外,这种渠道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医药企业应注意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与商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区域市场医药品牌的打造,实现销量的提升。另外,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完善,国内医药企业正在也应该抓住机会积极试点医药电子商务这种渠道。医药电子商务作为新技术革命的一部分,应通过实践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总结经验,示范推广。

4.促销策略分析

第8篇:医药行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医药类高职院校;药德教育;实践与思考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目标和新任务,食品药品安全水平的提升是确保“健康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我国医药领域安全事件多发易发,暴露出我国医药行业的诸多问题。药品安全的危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医药产业的危机,也是人才和教育的危机。作为培育医药行业准从业人员的学校,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打造更具特色的育人品牌。基于以上认识,作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医药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重要培育基地的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站在推动产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药品安全的高度,将加强药德教育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工作,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创新形式和载体,注重结合融入,持续渗透贯穿,将药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深化了对药德教育的认识,初步探索出了医药类高等职业院校加强药德教育的新途径。

一、医药类高职院校加强药德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药德教育,是医药类高职院校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重要经验,是普及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充分发挥其功能效用的有效途径与关键环节。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众所认知理解、认同内化和实践外化,使其真正走进群众、走进实际、走进生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扎实推进医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药德教育,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要求,是培养合格的医药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客观需要。

2.加强药德教育,是促进医药类高职院校更好地依托行业办学、融入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医药类高职院校一般都具有行业办学的特点,依托行业办学、融入产业发展是此类院校办学的普遍规律,也是其发展的生命线。要加强与行业互动的紧密性、确保与产业联动的有机性,就必须在社会价值层面与行业产业取得有效共鸣,使学校人才培养整体工作的“顶层设计”——价值定位与导向能有效衔接行业产业的深层次诉求,从而实现双方互动融合的可持续性和可生长性。着眼于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所遭遇的信任危机,类似于近年来发生的、引起社会恐慌的“齐二药”事件、“毒胶囊”事件等等,无不显现出部分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错位、职业道德缺失、职业操守沦陷的事实。加强诚信意识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培育,坚决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线,形势严峻、任务紧迫、影响深远。从学生时代开始加强“药德”培养,可以使药学人员能够在进入专业大门的入口处就清楚一个合格药学人才的基本素质,并且在今后严格自律。[1]立足医药行业使命,着眼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行业培养和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医药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医药类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首要内容和重中之重。因此,大力开展药德教育,在校园内积极营造明德尚行、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对促进医药类高职院校凝练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行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加强药德教育,是凝炼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特色文化、提升文化育人效果的现实需要。2012年年初,国家教育部印发了《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的“牢固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同时强调:“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规划》还指出,要引导高等学校办出特色,并明确:“支持具有行业学科特色的院校发展,为行业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技术与人才支撑。”以上内容与要求,为医药类高职院校进一步立足行业凝炼特色、优化体系彰显特色提供了有力依据。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职业性。这种职业性特点,往往容易导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偏重职业技能教育而轻视道德教育。纵观目前国内大部分医药类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都偏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层面的挖掘,就医药特色文化构成而言,此类院校在药德教育和医药价值观教育层面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文化建设有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校园文化的积淀必然是按照从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到精神文化的顺序逐步累积,最核心的精神文化需要累积演进到一定程度才会实现质的飞跃。医药类高职院校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完成基于专业特色深化的校园文化革新与超越,就必须激发全体师生的文化自觉,在推进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有机融合上下功夫。

二、医药类高职院校加强药德教育的实践探索

1.丰富药德教育元素,打造“远志医药职场训练营”的校园文化品牌。针对综合素质拓展类文化活动多、专业素质拓展类文化活动少、德育类文化活动缺失的局面,学校对已有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整合、强化和提升,努力建构满足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需求,符合学校办学特色要求,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齐头并进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平台——“远志医药职场训练营”。营地一期共十四个项目,大多数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均考虑了有企业精英参与或企业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注重渗透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如设立了远志大讲堂、中药文化论坛等,邀请企业的专家、技术骨干和优秀校友来校围绕诚信和药德为主题谈认识和体会,如中药鉴定大赛、实践技能交流月等;组织学生去制药工业企业学习考察,培养医药行业未来从业者科学、严谨、诚信的职业素养,如职业经理人大赛和(医药)营销方案设计大赛,就规定参赛选手必须有在规定时间范围内的经营管理或营销的实战经历,增强道德体验的环节,等等。这些贴近企业、贴近市场、贴近实际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较早地接触与了解企业文化,切身感受到职业素养和诚信药德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2.构建药德教育长效机制,深入开展“诚信•药德”主题教育活动。首先是在学生层面,课堂内开展了“教师人人讲诚信、课程门门谈药德”活动、“食品药品安全即时事件跟踪”教学活动等,鼓励教师把“诚信•药德”价值内涵融入课程教学中。课堂外组织编写了《药德教育案例读本》、组建了专业法规学生社团、举行药害事件模拟新闻会、在实习实训期间争做诚信药德的宣传员实践者等活动,构建立体化的药德教育体系。其次是在教师层面,以“师德师风扬校园”“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为载体,选树一批在敬业奉献、乐教爱生、助人为乐、孝老爱亲、团结友爱等方面表现突出、师生认可度高、事迹感人的教职工典型,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教职工遵守教师规范,弘扬高尚师德。最后是在学校层面,学校领导分头带队深入与学校办学密切度高的地区,开展大走访活动,先后走访校外20余家食品药品类企业、30余家市县药监部门及100余位学生家长,广泛征求社会群众及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使学校进一步增加与地方产业的联系,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体会到自身肩负的推动行业及地方发展的重大使命。同时,学校还根据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实践活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等,与时俱进创新形式内容,不断赋予主题教育活动以新的内涵,建立主题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

3.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开展“廉洁教育进课堂”活动。学校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率先开展了“廉洁教育进课堂活动”,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已从起始阶段的进校园、进课堂推进到进人才培养体系,进医药教育的全过程。一是保证学分要求。将大学生《廉洁教育》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保证了一定的学分与课时要求。从2013年起,在全校学生中开设了通识必修课《廉洁教育1》和选修课《廉洁教育2》,授课时间为大一全学年。二是自编讲义。为凸显食品药品行业特色,学校自编《大学生廉洁教育讲义——以食品、药品行业为例》和药德教育案例读本,其中对食品药品行业领域的60余条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观,自觉抵制行业的行贿受贿行为,远离商业贿赂。三是注重考核。建立了“廉洁教育进课堂”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学生评教等活动,对教材和教法等不断给予改进和完善。四是打造优质师资。不断加强廉洁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建队模式,以两课教师、辅导员等为授课主体,还聘请了部分纪检系统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不断丰富教学的层次和内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廉政视野。

4.注重服务实践育人,深入开展“药学健康服务进社区”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利用专业特色和优势,连续五年组织开展了“药学健康服务进社区”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开展了“百名药师进社区”、“呼唤诚信,倡导药德”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等子活动,把药学健康服务送到社区和居民家中。在活动中,师生们为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建立了“订单式”个性健康档案,对他们的病情进行记录监测,对个别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还提供定期上门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师生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深化对药德的体认,使广大师生自觉将药德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三、医药类高职院校加强药德教育应突出的几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生源素质的急剧下降等新变化、新问题,时刻都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2]当前,相当一部分医药类高职院校对药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对加强药德教育还缺少创新举措。鉴于此,医药类高职院校要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加强药德教育的规律,紧密结合高职院校育人特点,加快构建药德教育新格局。

1.突出渗透性。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学风建设到考风整肃,从新生始业教育到毕业生实习前教育,医药类高职院校也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及行业特征,坚持把药德教育渗透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首先要强化“全员育人”的意识,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负有药德教育的职责,形成全校育人的合力。其次要强化“全程育人”的意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互为促进、有机统一,将药德教育体现在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中。三要强化“全方位育人”的意识,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广泛开发校内外各类德育资源。如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实训实习阶段,聘请了30多位企业负责人、带教师傅等相关人员兼任药德教育导师,将药德教育贯穿到岗前强化训练中,注重医药道德行为养成,增强了药德教育的实效性。

2.突出实践性。要深入挖掘校内实践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始终贯穿落实诚信与药德教育,进一步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育。同时,积极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成功中的重要作用,在学校与社会的紧密互动中不断深化教育效果。

3.突出示范性。要讲好“药德”故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校内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资源,利用身边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教育人、引导人,不断提高师生对药德教育的认同感,从而自觉践行药德。如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组织编写出版了《药德教育系列读本》《药海星光——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优秀校友风采录》,开设了《近代宁波药商与宁波帮》选修课课程,讲好“药德”故事,极大地增强了药德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4.突出长效性。要与制度建设同步,及时把药德教育中所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转化为相关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把实践成果提炼成制度成果;要与理论研究同步,要设立药德教育的专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逐步将药德教育的实践成果提炼成理论成果,最终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的开展。如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制订了加强药德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规划,在制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工作等相关制度时,将药德教育的内容纳入其中。此外,学校还先后设立20余个校级科研项目“药德“专项课题,组织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参与研究。

作者:王华锋 王玖姣 单位: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第9篇:医药行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医药;供应链管理;问题及办法

医药物流是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信息技术和进销存管理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而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医药产品在实物形态上,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等特点,在市场环节上,具有生命周期短,有失效日期限制,用户供货要求时间紧,在流通环节上,由于本身性能上的原因,使其对储存、包装、运输有特殊的要求,对医药物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的医药市场将达到6亿美元。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将接近12亿美元。但是,药品缺乏统一标准编码,供应链信息系统严重滞后,影响药品质量监管,在一些药店、医院经常碰到的买真退假,为假药、劣药查处带来极大的困难。医药行业供应链流通环节和交易层次多、交易渠道复杂;信息不对称、物流效率低;批发环节所占成本比重过大。过多的交易环节和复杂的交易渠道使交易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流动无序,必然导致在流通过程中效率和效益的损失,直接表现为流通环节在药品价格构成中所占比重高达65%,其中批发环节占50%。批发环节成本高,必然导致销售成本上升,从而迫使药品趋向虚高定价,使药品价格居高不下。面对市场如此巨大的医药需求和医药行业的问题,正确,深入,全面认识当前淮安医药行业供应链的现状,及时完善,是非常迫切的。

1.淮安医药行业供应链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1.1通环节和交易层次多、交易渠道复杂

与其它城市相比,淮安的物流环节较多,药品行业经过的流通环节也较多,交易层次多是非常明显的。药品从生产厂家到最终消费者手里,一般要经过7~8个环节。仅批发环节一般就有地区总经销、市级批发商和县级批发商,此外,厂家往往要设立办事处,与各级批发商及医院或零售药店打交道。通常,各级批发商和厂家办事处都可直接对医院和零售药店进行销售,因此,药品在流通环节上的去向多样,往往难以监控。

1.2信息不对称、物流效率低,批发环节所占成本比重过大

过多的交易环节和复杂的交易渠道使交易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流动无序,必然导致在流通过程中效率和效益的损失,直接表现为流通环节在药品价格构成中所占比重高达65%,其中批发环节占50%。批发环节成本高,必然导致销售成本上升,从而迫使药品趋向虚高定价,使药品价格居高不下。需要指出的是,批发环节成本高除上述原因外,在我国药品价格独特的“逆向调节”机制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医药商品作为特殊商品的消费特性及医院作为强势买方的市场特性,在我国医疗机构特有的“以药养医”利益机制的趋动下,形成了药品价格独特的“逆向调节”机制,即药品的价格越高,医院获利越多,医生的回扣越多,反过来导致企业产品定价越高。

1.3缺乏运作经验丰富的大型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

目前尽管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看好医药物流市场,如中邮物流,邦达物流等少数可以提供综合的医药物流服务,但大部分医药物流服务都是由医药企业所属物流公司承担的,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水平偏低,运输和仓储等传统性业务还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是因为大多数医药经营企业对物流成本总构成缺乏足够认识,往往只看到直接的运输和仓储成本,而把管理和库存成本排除在物流成本之外。库存量过大与流动资金周转慢不仅成为加大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而且成为影响医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1.4业务缺乏总体规划,一体化程度不够

作为一个以销售业务为主的医药企业,要依靠雄厚的资金优势和广泛的营销网络开拓市场,就必须有一个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和信息系统作支撑。然而, 医药企业的业务一体化程度在整体上仍较落后,不能适应构建高效的实体和概念管理系统的要求。首先,医药企业药品销售业务的功能和范围有许多重叠的地方。一方面造成节点企业或部门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了节点企业或部门之间的无谓竞争。其次,企业没有对内部资源、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进行有效整合,推行全程一站式服务,以致于使整个物流系统被分割成几个部分,没有达到资源的共享,甚至造成很大的浪费,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得不到提高。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很多医药企业同一城市的分公司都有自己的仓库和运输车队,而其利用率又不高,企业每年要为此支付很大的一笔开支。最后,企业领导层和各部门员工对于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一体化的思想也没有统一认识,各自为政。激励往往以本单位或部门目标为主,特别是以销售部门为主,没有从整体流程上协调物流系统的运作,没有把物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之所在,造成了现有流程上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

2.淮安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2.1必须促进供应链管理协同化

由于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各自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任务,若这种差异导致了各环节之间相互发生抵触矛盾,甚至是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效益,那么,我们就需在构建国际化供应链的复杂过程中,根据市场的需求,自身的能力以及各做伙势互补,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药品供应链各节点经营主体的相互关系药品供应链具有一般供应链相同的规律,都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与管理实现价值增值。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药品供应链中的流动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因此,药品供应链中各链节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了物质保证,也为药品的流通与交换提供了物质基础;药品批发企业是连接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销售终端(医院和药品零售企业)的桥梁;医院和药品零售企业所提供的药学服务与药品消费是实现药品价值增值的关键;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为规范整个药品供应链中各节点主体行为和控制药品流通中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法律上和制度上的保障。

2.2促进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供应链效率的提高更多,改变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管理,企业间的联系,企业的交易、合作、竞争的模式,推动着企业营运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推动着企业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变化,推动着企业现有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我国的中药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运用高科技信息化有利于使其经营企业在全球市场变化中选取,分析,进而做出更好的药材采购,生产优质药品,销售和存储管理,充分利用国家对中药的重点关注及企业资源,增加对企业的内部挖潜与外部利用,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淮安医药行业总体的国际竞争优势。

2.3加强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是指将物流环节中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外包出去,其余的物流环节依然自己来做。现阶段淮安大多数医药企业采取的物流模式。例如,他们有的利用自己的车队来做运输而把销售物流外包出去,有的只是单纯的将废弃物回收这个物流环节外包。哪个环节需要外包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软硬件能力和社会的物流服务能力。相应地,它也集合了自营和外包的种种优点和缺点。 在现阶段,企业可以选择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首先分包出去,使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避免企业在物流环节浪费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很多大型医药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时,或是为了保留核心业务,或是为了安抚员工,或是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也不太放心让陌生的物流企业经营自己的全部物流业务,考虑到企业的安全一般将次要业务和农村等偏远地区的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以考察该企业的运作能力,通过不断地磨合增加双方信任度,对医药企业而言,进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