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立冬的民俗文化范文

立冬的民俗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立冬的民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立冬的民俗文化范文

所谓“贴秋膘”,就是在立秋的那一天,或直到立冬这一段时间里,吃些性质温热并带有“肥膘”的肉类食物,如肥牛、羊、鹿、狗或驴肉等。并且在烹制这些食物的过程中,多采用烤、涮、炖等方法。还要加以葱、姜、蒜、胡椒、花椒、大小茴香、丁香、砂仁、桂皮等性质温热的香辛料佐之。

“贴秋膘“虽然是千百年来积习已深的民俗文化,但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对普通人,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仍有一些值得考虑,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糖尿病患者“贴秋膘”,如果只在立秋那一天适量吃些肥厚的肉食品,随俗为变,浅尝辄止还问题不大,但如果从立秋到立冬这三十天里经常“贴”,就会造成脂肪摄入过多,加重病情。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正确的享受“贴秋膘”呢?

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低糖、低脂、低盐、低热量;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蛋白质适量,因此对于温热性质的肥膘肉和调料要少食用,多配以凉性的蔬菜、水果为佐餐。烹调工艺也要格外注意,《黄帝内经》云:“饮食者,寒勿沧仓,热勿灼灼,寒温中适以补益精气。”意思是说,吃寒凉(性质)的食物,不应该像海水般冰冷;吃温热(性质)的食物也不要像铁板般灼热,寒热适中才能起到补益的作用。而如何能在“贴秋膘”时,达到“阴阳平衡”呢?《内经》云,“热则寒之,寒则温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所用的食物若偏温热(性质)那就用寒凉(性质)的食物来调节;如果所用的食物如果偏补,那就用宣泄类的食物来调节。

下面,我们就推荐一些为糖尿病朋友“贴秋膘”所设计的菜肴。

红烧猪肉

不加辛香温热性质的调味料,只加入少量酱油或豆酱(均为凉性食物)炖熟即可,猪肉甘咸,性平,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红烧猪蹄

做法同上,尤其适合下肢不利的糖尿病患者食用。

红烧猪皮(熬成肉皮冻)

首先将猪皮切成细条,做法同上,待汤汁冷却形成胶冻后冷食。猪皮味甘,性凉,有滋阴,清虚热,美容等功效。

红烧牛肉

做法同上。牛肉味甘性平,有补脾胃,增气力,抗疲劳和强健筋骨的功效。本菜品适合各类糖尿病患者食用,是“贴秋膘”的首选佳品。如牛肉炖南瓜、炖胡萝卜等,不仅搭配多样,口味丰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涮羊肉

汤锅不要用性质温热的老汤和海鲜锅底。调料中可用酱油(凉性)、芝麻酱(平性),少吃韭菜花和辣椒油等温性调味料。配菜可选择吃些大白菜(平性)、冻豆腐(凉性)、绿豆粉丝、菠菜、胡萝卜等,主食可以选择绿豆面条(凉性)。最好不要喝涮锅中的剩汤。

另外,在食用大量畜肉类食物的同时,不要忘了搭配一些清淡或寒凉性质的菜肴和少量粮食,凉性菜品有素炒苦瓜,凉拌黄瓜,番茄炒鸡蛋,白萝卜汤等。

第2篇:立冬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养生文化;关系

课题:2013年辽宁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传承关系研究》的成果,课题号:L13BWJ014

1 前言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多年的劳务活动创造出的历史产物,也是我国古代气象和天文的伟大成就。从养身的角度来分析,二十四节气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是百姓的养身法宝。二十四节气通过人与自然结合的角度来帮助人体内部的阴阳调节活动,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自身转换。因此养身学家认为,我们通过季节变化的要求来进行养生保健活动,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各个时节选择不同的食物和出行方式来满足自身体内需求,让身体随着时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做到人与大自然合一的养生境界。

2 时节对养身的影响

2.1 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也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春天象征着生命的起源,全国各地温度逐渐回升,温度普遍达到零度以上,尤其在南方地区温度会达到十摄氏度以上,同时进入降水量较大的季节。从养生的角度来分析,春分温度升高湿度加大,细菌繁殖较快,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气温骤升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易困气血不足等现象。所以,应该顺应春季的特点,增加户外运动,通过郊游、晨跑来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长期处于室内引发传染病的机率。

春分饮食原则禁过于凉性和热性的食物,食用凉性食物通过热性食物搭配食用保证体内的阴阳平衡。春分时期适合食用具有滋养补血、健胃消食、提神精气的食物,例如春笋、花生、菠菜、木耳等。

2.2 夏至

夏至是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晚的一天。进入夏至以后,我国大部门地区将会进入酷热的夏季,气温最高可到达四十多度。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夏至是四季中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我们需要在保证体内的阳气的同时进行补阴保证体内的阴阳交替。夏天容易导致体内产生诸多不适感,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应该调节自身心境,做到心神安宁,通过心静来面对夏天酷热的天气。夏天一般会晚睡早起,需要通过午休来保证一天的精神状态,尽量保证一天七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夏至节气,大多人会产生全身乏力及头晕症状,这是由于温度升高,人体通过排汗来降低自身温度,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会造成人内水分大量流失,产生供血不足,头疼四肢乏力的现象。

夏至的运动时间比较适合在清晨及傍晚较凉爽的时间段进行,场地适合选在空气新鲜视野开阔的湖边,夏季不适宜剧烈运动,运动过程中排汗过多适合饮用淡盐水及白开水来及时补充水分。

2.3 秋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也是凉爽季节的开始,立秋世界盛夏过后的余温未退,大多地区还会处于炎热的状态,根据气象资料表明,炎热的气候往往会延续到每年的9月末及10月初的时节。立秋虽然仍处于高温的状态,但总体趋向于凉爽的天气,因此会出现白天黑夜温差较大的现象。

立秋过后气温开始转凉,人体的代谢逐渐下降,食欲开始增加。因此立秋是四季中人体最适合补食的时间段。立秋气温较大,降水量减少,空气出现干燥的现象。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秋季应以滋阴清热为主,可多食用一些具有滋阴、养肺补齐、生津作用的食物,并加强对水分和膳食纤维的摄入来保护肠道功能的正常。立秋后应早睡早起,保证良好的起居习惯,早起可以保持气血通畅心情愉悦,在着装方面不宜太多,培养良好的适应抗冻能力。立秋后造成是锻炼的最佳时间,造成气候宜人,适当的有氧运动会使人精神焕发,有益于身心健康。

2.4 冬至

冬至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冬至将近也是万物收藏的开始,我国由于南北纬度跨度大,冬季的标准线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我国最北部的大兴安岭以为地区九月上旬已经进入冬季,北京地区一般在十月下旬进入冬季,而南方地区常常会伴随冷空气及降雪天气才会进入冬季。

立冬是阳气潜藏,阴气旺盛的世界,万物活动趋于精致,以养精蓄锐,为等待春天复苏做准备。在我国民间冬天通过冬补的方式来地域寒冷的侵袭,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为来年的春天做好充足的准备。冬季适宜食用高蛋白食物来增强体质抵御严寒。北方天气寒冷,适合食用大湿大热食物来补充热量,南方冬季气温温和,应食用具有精气补神食物。

3 总结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节气变化对人体自身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通过生理和心理两部分来实现对自身的调节。人体在一年四季中都表现出不同的体质反应,节气的变化会改善人体对食物和自身的心理需求。节气养身理念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遵循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规律,从起居、运动、饮食等多方面角度来指导人的日常行为活动。

节气养身来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传承和演变创新的特点,保持着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要将传统文化及现疗文化的相结合。探索新型有效的养生方式,为我国的养生事业提供自己的一点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宗易.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1)[J]. 健康,2007,02:32-33.

[2]王健. 24节气与饮食养生:顺应时节 饮食养生[J]. 东方食疗与保健,2009,01:54-55.

[3]崔玉霞. 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底蕴[J]. 农业考古,2009,03: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