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的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 发展剖析 演进路径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绝对比较优势。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代表著作《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 社会各微观经济主体按照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 进行专业化生产, 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 最终会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当这种交易活动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时,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产生了, 这一理论被称为绝对成本或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 绝对优势既可以是自然形成的, 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 每个国家都具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条件, 进行专业化生产后其生产成本较低, 彼此交换产品对参与交换的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
(二)相对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本国所需的所有商品, 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 通过国际贸易, 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 贸易各国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就是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思想。相对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比较优势既存在于绝对优势的最大优势里, 也存在于绝对劣势的最小劣势中。以相对比较优势为基础, 世界各国进行产品贸易将使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都获益。
(三)要素禀赋学说。
20世纪上半叶,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 世界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异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必要条件, 因此,赫克歇尔-俄林学说被称为要素禀赋学说。由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优势来自于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认为相互依赖的多种生产要素的差异是比较优势的源泉,因此要素禀赋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和补充。
(四)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产生问题上提出了与传统理论迥异的观点, 他们认 为, 各国并不一定因为本国的资源禀赋而参与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本国的历史、某个偶发事件和过去政策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国际贸易是由规模报酬递增所驱动的。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的原因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 而是规模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
(五)新兴古典学派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首次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它真正统一考察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做出了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理论解释,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是内生比较优势理论。虽然分工前没有优势或劣势, 但由于其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在投入不变时,其产量大于分工前,这就是内生分工优势理论的思想。
二、从比较优势理论的沿革浅析经济学动态演进路径
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 经济学理论的沿革和发展有着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存在着理论发展的必然路径。
(一)对假设条件进行修正和改进。
不同学派的比较优势理论之间, 观点和假设存在着很多差异, 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但深入分析这些理论的观点和假设, 能明显看出其间的传承印记。亚当斯密认为财富增加依赖于劳动分工,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都增加财富, 国际贸易的产生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大卫·李嘉图则在国家之间生产函数不同、消费者偏好相同的假设下,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解释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其后,赫克歇尔、俄林进一步在分析中加入资本要素,得出要素禀赋不同引起了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 引发了国际贸易。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到, 迫于在理论与现实之间保持一致性的压力, 细化和推进假设条件的设置是导致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新理论和新方法对已有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化。
亚当斯密从绝对技术差异和分工优势角度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从技术相对差异上分析了相对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则从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禀赋差异入手, 说明要素禀赋差异将导致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差别。之后, 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等人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角度切入, 提出新贸易理论。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学派则将流行的交易费用概念引入比较优势分析, 着重研究了内生分工优势。回顾比较优势理论前后的发展历程可知, 新学派的理论都是对旧学派理论的完善, 是引入新理论和新分析方法对已有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化的过程, 学者们相继提出了新的比较优势源泉或影响因素, 使得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从分工前扩展到分工后、从生产领域扩展到交换、消费领域的各个环节中, 推动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三)在实践检验中发现问题推进理论体系的改革。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过程中, 对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学说的实证检验,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学界较大的反响, 这种争论反过来促使了人们对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每一理论的成立和成熟都需要经历实践的考验, 亦有众多经济学家活跃在对著名经济学理论的实践检验当中。实践检验的结果若与理论预测一致则说明该理论可以成立, 而一旦理论与实践检验出现差别则新的研究宣告开始。
(四)理论沿着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的方向推进。
人们在对比较优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约束条件的考察中, 关注的焦点已从先天性的资源禀赋等因素逐步转向分工与专业化、技术差异、制度创新、人力资本配置等后天性因素, 已从静态比较优势转向动态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的沿革延续了众多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动态轨迹,这也标志着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这一研究动向为理论研究者推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启示,保持动态的研究意识和思维将有利于推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启示
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从中我们可以找出经济理论动态演进的几条一般规律。所以我们在进行经济学理论研究时,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考察假设条件的设置。
假设条件是经济学理论得以建立的前提, 是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假设条件如何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的研究深度和论证的可信度, 甚至可以决定理论的发展前景。考察假设条件的设置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起点, 若能在假设条件设置上有所突破, 则很可能揭开新理论的面纱。面对已有的经济学理论, 研究者们可思考该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否具有足够的抽象性和简洁性, 足以研究到复杂现象的本质。同时, 更要考虑该组假设条件是否存在继续深化、细化的可能性, 从而推进研究的准确性和理论论证的严密性, 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
(二)推进论证体系的深化。
论证体系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 经济学理论的科学价值最终取决于该理论论证体系是否严密, 论证内容是否严谨。对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 可尝试在论证体系上寻求突破。研究者可思考, 该理论的论证内容是否存在继续深挖的空间, 可更换角度从新视角分析老问题。推进论证体系的深化并不是一件简易的事情, 这需要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创新的思维模式, 然而, 一旦在论证体系上有新的进展, 则可能是突破性的、历史性的。
(三)通过实践检验辨别理论真伪。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检验辨别理论真伪是经济学理论论证的重要环节。实证研究是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可靠方式,利用最新的理论、技术以及越来越简便实用的计量软件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 从检验的结果中辨别理论真伪, 推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但同时, 研究者们也应保持适度, 切忌滥用、迷信实证研究, 陷入实践检验的沼泽中。
(四)从动态化的视角深化理论研究。
动态化体现在推进研究时, 从假设条件、论证体系、实践检验等方面全面立体的改进, 同时也体现在从动态的视角上, 采用动态的分析方法深化理论研究。研究者可以用动态演进的视角分析现有理论, 思考该理论是否沿袭了从静态分析到比较静态, 再到动态分析的方向发展。同时, 还可考察现有理论在整个动态演进过程中的位置, 判断是否存在继续动态化发展的可能。只要找准了理论所处的现实阶段, 从动态化的视角分析问题, 研究者就能找到理论的前进方向, 开拓理论新视野。
【关键词】休闲体育;经济价值;对策
在经历了持续发展的工业化社会之后,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和人的生活方式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了轮回,人们迅速增加的休闲活动开始创造财富,孕育了休闲经济的产生,推动了休闲经济的急剧发展。休闲体育作为“休闲”时代中人们重要的休闲消费方式之一,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休闲质量的好坏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社会文明和人类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开展休闲体育的经济价值休闲体育是人类针对自己的身体和生活而创造的一种文化,是体育文化宝塔中坚实的基座。无论是现代意义上的休闲体育,还是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就其历史而言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只有提高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人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效益。体育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直接经济影响和间接经济影响。直接经济影响可以通过统计生产的各种要素,包括“最初投入”的收入总额(工资、薪水、增补劳动收入、直接税收、非股份经营的纯收入)进行评估。间接经济影响主要通过体育产业与其它产业的交互作用得到体现,这种交互作用是由于中间投入需求产生的,表现为生产过程中从其它产业购买的物品和服务的价值。
(一)缓解金融危机,刺激和拉动内需在全球经济黑云压城之际,国务院已经把刺激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到拉动消费上。体育产业是刺激和拉动内需的经济部门,拉动内需的核心在于拉动消费,在今天这样一个异常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国家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刺激消费、鼓励消费,开拓新的消费热点来扩大内需,以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休闲体育消费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消遣娱乐的认识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工业发达国家产生了有关游戏、娱乐、运动、消遣的理论,终于成为了一种公认的社会文化活动,也形成了一个收入甚丰的体育文化市场。体育产业在几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迅速发展,为休闲娱乐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设备和器材。
(二)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早在1994年,我国国务院就通过了《我国21世纪章程》,主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我们党的“十六”大提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国21世纪初经济、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并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现路径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人及其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持互不损害、协调共处的状态。从基本要素来看,就是要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进一步说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其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经济发展应该与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相协调,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工业化发展进程,在原来的发展模式下,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人与自然的关系较为紧张,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多,人口素质有待提高;资源效率低,单位GDP的能耗、原材料、土地和水资源消耗仍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的粗放利用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由此造成大气污染、酸雨、水污染、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等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这种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状况已经制约了我们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停止经济发展去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不顾资源环境现实的发展经济都是不可取的,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兼顾资源环境,做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是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
二、科学发展观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涵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目的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思想中,发展是第一位的。尽管在发展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我们决不能把发展放在次要地位而去解决问题,因为离开发展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并在发展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快发展,尤其是加快经济发展,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2004)指出,“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要加快经济发展,而且要科学地发展,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在发展战略上,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来部署,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通过优化经济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三个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通过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现国内外经济贸易关系平衡协调发展。二是在发展模式上,要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建立节约性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转型。三是在推进工业化上,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在发展中促进和保持人与自然和谐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关系现状,我们认为必须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不能无节制地索取自然资源,不能够因此而削弱维持人均效用不下降的能力。因此,为了降低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的矛盾,一方面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外部资源供给渠道,并建立关键资源的储备体系,加强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
二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不能过度地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不能因此而使生态环境退化。因此,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和避免增加污染,必须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能够减少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
三要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数量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人口质量和结构应该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此,必须加强人口数量的控制;同时必须加大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的投入,使人力资源得以增强,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要处理好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人口增长不能超过经济增长,否则人的福利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再就是经济发展必须为提高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不断增长的人力资本才可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策路径
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涉及的问题是系统性的,因此,对各种因素必须统筹考虑,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在城乡建设、生活消费和生产活动中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以促进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控制人口增长,优化人口结构,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基础
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通过严格计划生育管理实现人口数量目标;通过产业布局调整、推进城镇化建设等途径实现人口在区域上的合理分布;通过加大教育投资、发展体育、医疗保健等途径提高包括知识、技能和健康在内的人口质量。
(二)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加大国际资源市场开拓力度,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供给
要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替代性资源和新能源,缓解原材料和能源的稀缺程度;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工艺流程,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提高人口的承载能力;进行资源开发的国际合作,扩大资源供给的国际渠道。
(三)加强污染防治,进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推进城乡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强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严格污染物排放管理,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力推广清洁生产,从源头降低和避免环境风险。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产业结构
要实施经济增长的“减物质化”策略,在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和最终处置的每个环节中,使能流和物流最小化,从而污染排放也达到最小化,以促进节约型经济的发展;着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高新技术扩散和向传统产业渗透,通过经济活动的整体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物质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食物链”原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围绕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产业链,建立低消耗、少排放、高效益的产业体系。
(五)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消费习惯,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要宣传和培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物尽其用的节约意识,转变消费观念,引导居民的生活方式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促进居民消费从依靠物质向依靠服务转变,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引导人们注重自身在教育上的投资,而不是将时间和收入过多地用在一般吃、穿和玩乐等消费领域;鼓励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形成环境友好型消费习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堆放,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
(六)以可持续发展为尺度,利用生态原理推动城乡建设,走新型和谐城乡发展道路
要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规划城市和乡村建设,要综合考虑基础设施、能源、用地、交通模式、房屋设计和建造、以及产业结构等各个方面,使城市和乡村少消费资源和少产生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接近生态建设的目标;要处理好物质、能源、人的流动和土地使用的关系,使生产和居住的环境的宜人度不断提高的同时经济效率也不断提高;要最大可能地利用自然能,兼顾环境和经济效益,推进现代城乡建设。
(七)加快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保障
要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并严格规划实施,科学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针对发展中的问题,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相协调;同时要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法律和法规体系,构筑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高效法制基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要改革提升相关部门职能,以确保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保罗・霍肯.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罗杰・珀曼,马越,等著.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关键词:科学发展 环境会计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国际上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Beams.F.A.1971)和“污染的会计问题”(Marlin.J.T.1973)为代表,开始了环境会计的研究;1989年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会议,将环境会计作为工作组年会的讨论议题之一;1995年日内瓦召开的第十三届会议上更是把环境会计作为中心议题。至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强环境会计建设,以保证^类与自然协调发展,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理论和方法,有关国际经济组织和会计职业组织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以推动其研究与实践。内容包括环境污染成本、自然资源损耗成本、企业资源利用率和产生的环境代价评估。中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1994年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近年来,我国会计界的焦点集中于会计核算制度的实践与改革,没能反映和监督资源损耗的环境成本,为此,在我国实行环境会计势在必行。
二、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
(一)环境会计的理论依据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环境会计作用的有效发挥提供了环境优势,其主要内容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危害后代子孙的生存权益,这也能看出: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而环境会计也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并准确核算国民生产总值(GNP)和企业生产成本,真实地体现一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富有程度,促使企业积极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以研究自然资源成本补偿为内容的大循环成本理论为建立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将成本放到整个物质世界的大循环过程中研究,并重新定义成本的构成:自然资源成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从大循环成本理论侧重自然资源消耗成本补偿问题的角度看,环境会计着眼于环境资源成本的确认、计量和记录,为环境成本的核算提供数据资料。
(二)西方环境会计理论借鉴 20世纪90年代起,在西方会计理论界,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诸多环境会计理论。其核心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世界银行在1998年至199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中,建议21世纪建立“信息框架”,实现环境指标控制的主要任务落在会计界肩上,其中尤其是在环境管理“对策框架”的确定上,会计工作又是采取治理性对策与防治性对策的重要方面。1999年以来,日本政府制定并修订了《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等一系列与企业环境会计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特别是2000年,日本环境省委托日本公认会计协会编写了《环境会计指南手册》,收集了37家企业的环境会计处理案例。此外,环境会计还有着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经济学的核心是“我们称之为稀缺规律的不可否认的真理”。环境会计同样以稀缺规律为基础。
(三)环境会计对象、目标及原则 孟凡利(1997)和安庆钊(1999)认为环境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环境活动及其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杨雄胜则(李心合等,2002)提出,环境会计的对象应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类。关于环境会计的目标,主要有“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说法。大多学者(李祥义,1998;李宏英,1999;方文辉,1999;肖维平,1999;王辛平等,2000;等等)认同“二元论”,认为环境会计的目标包括具体目标和基本目标,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使经济、社会、环境、人口以及资源相互协调发展;具体目标是充分公布有关环境会计信息,为相关单位实施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帮助。项国闯(1997)认为还应遵循社会性、预警性、政策性、多种计价基础并用等原则;盂凡利(1999)和方文辉(1999)认为环境会计的独特原则主要体现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外部影响的内部化、社会性、法规性、一定的灵活性、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等方面。
(四)环境会计假设、计量及信息披露 环境会计可参照传统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但因为环境会计核算对象的特殊性,使得一般意义上的会计假设发生了较大变化,会计主体涉及到宏观政府和微观企业等方面;货币计量上以实物、百分数、指数进行辅助计量,用图表、文字等非货币性信息披露拓展。关于环境信息披露方式的设计,学者们普遍赞同可以在补充环境会计报告与独立环境会计报告两种模式中选择。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耿建新等(2002)提出应包括环境问题及影响、环境对策方案、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应当重点披露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孟凡利(1999)认为应该包括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和环境绩效两个方面;肖维平(1999)认为主要有环境负债、环境成本、与环境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报表中确认的环境负债和成本的性质、与某一实体及其所在行业相关的环境问题类型等。
三、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长期沿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进行浩劫式开采,以牺牲或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当前利益,使得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锐减、林草植被破坏及海洋生态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桎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方面因为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他们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等企业不断把那些污染严重并破坏自然资源的生产项目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把发展中国家当成“污染的避难天堂”,对其进行“环境侵略”,这些要求我们尽快建立环境会计准则。环境会计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手段,在这一前提下核算有关自然资源的损耗及补偿,也只有环境会计才能更好地核算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每个因素,并推动经济循环发展的进程,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因为传统会计并没有把环境支出和收益纳入核算体系,也没有提供企业生态效益等方面的信息,环境问题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投资,需要培养他们适应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进而使他们适应投资所在国的要求。不管是循环经济发展,还是环境会计,所要实现的目标都是既要获得经济效益又要获得社会效益,在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以,实施环境会计,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都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有利于企业参与开放型经济竞争 在全球环保浪潮和污染日益严重的压力下,企业投资决策中介入环境因素已经势在
必行。而环境会计在这方面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生产成本,促使企业经济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和环境。首先,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要求企业实行环境会计,在绿色意识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环境问题纳入会计核算范围,而且都提倡或要求其企业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以保护本国的经济环境。我国企业予以披露正可以体现我们的诚意和进步;同时也只有如此,才可以要求前来投资的外商企业也披露相关信息。其次,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来看,只有增加环保投入,审视环境会计,注重自身的环境形象,自觉把环境问题引入会计核算,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如可以在损益表中计算经营成果时,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耗费计为收入的减项反映,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在负债总额中加上企业因为对环境造成危害而形成的环保负债额,得出真实准确的资产负债率。再次,环境会计不仅是对外提供信息,还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具体包括长期和短期的预测决策、日常过程的控制、事前的预测、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分析评价等,从而有利于企业外部人进行合理的投资、信贷、制定环境法规等决策,引导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有效配置,也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降低市场风险。
(三)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可持续发展观”正是针对世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提出来的,其实质是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统一。为了对更好地体现自然资源和环境,客观上要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综合体系。首先,实施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微观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环境会计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取得情况,以及经济、生态与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才能向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内部管理层以及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帮助他们进行理性权衡与决策,从而实现微观、中观与宏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环境会计的建立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目标和建立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环境会计应在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核算并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反映企业经营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与价值转移过程。如今实施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就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以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为前提,制定适当的发展步骤。这种发展模式将促使^们更加关注资源、环境和生态,准确核算相应的投人与产出,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会计理论,并融合到会计核算体系中。
(四)强化和增强环保意识的需要 会计界在循环经济的重大转变中,应当以全新的视角,对环境资源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实践中得以体现。传统会计对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预警功能,但预警作用极其有限,无法提供经济发展赖以依存的环境变化信息。环境会计的实施,则承担起这种预警功能,完善企业的预警系统乃至于整个社会的预警系统,使国民经济更加健康发展。首先,环境会计可以从资源、环境、生态的整体出发要求各企业对自身所拥有、使用的自然资源以及对环境、资源的污染破坏和应履行的治理义务等内容按照有关原则制度进行确认、计量,并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反映出来,以敦促各企业转变过去“无偿使用”资源的错误观念。其次,利用环境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环境成本和费用在全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认识到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必然,从而减少过度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追求经济效益、社会环境效益与环境协调发展。
四、我国环境会计构建的理性思考
(一)加强与完善环境法制建设 环境会计制度的建立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尽管我国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环保法规,但基本是通过罚款等财务手段强化企业内部工作,没有对外进行信息披露的要求,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的环境保护压力减弱,影响相关部门的决策。首先,政府部门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严格环境执法,定期按时公布环境状况信息,加大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力度,以法律制度形式确定环境信息的作用。其次,修改《会计法》,将环境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归人《会计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建立环境会计制度,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在税制方面应增加“环境税”税目,完善我国税制监控体系。再次,应尽快加强环境法规保障体系与绿色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加强环境资源的立法与执法,明晰环境资源产权;推行污染许可证制度与收取排污费制度等都是有效的治理措施;建立全国财政补偿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作为环境会计运行的资金支持系统。
(二)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因为环境会计方法体系多样化,核算对象复杂化,特别是在计量环节上还没有得到突破,导致当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撑点,环境会计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折射出环境会计理论的不健全,结果是环境会计实务操作没有得到相应的理论指导。为此,会计理论与实务界都必须对环境会计进行深入探讨,力求解决计量方法和成本确认等问题。首先,环境会计的研究工作须分步进行,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着手,循序渐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环境会计研究的指导思想,加强环境科学、会计学、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增加资金投入,成立各级研究机构,组织环境专家、经济学家及会计实务工作者紧密合作,加大对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及实施的力度。其次,加强环境、生态、资源、经济与会计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合作。我国环境会计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会计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十分缺乏环境经济、资源经济、生态经济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支持。必须有生态环境学家、环境资源评估师、生态工程师与会计学家的合作,以及广大环境、生态、资源工作者与会计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环境会计取得质的突破。再次,政府要适当引导会计理论在环境会计等方面多做一些研究,以全面提高环境会计的理论水平,推进环境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操作早日更好地结合。
(三)建设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 环境会计涵盖多种交叉学科知识,技术性较强,使用者不仅需要具备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具备其他交叉的相关学科知识。而我国现有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与环境会计的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必须完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除在大中专学校增设环境会计专业课程外,更应着力加强会计在职人员的学习,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环境危机意识,适应时展的要求。其次,要使企业财会工作人员适当学习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政策,还要充分发挥财会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实践中解决相关问题,修改或拓展环境会计目标。再次,建立环境会计推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职业教育方面采取逐步推进的过程,从形式上看,先采用“文字说明资料或附注”的方式,然后再逐步过渡到“货币量化、正规报表”的方式;从推行范围上看,先从污染严重、素质较高的部分企业或行业开始,再逐步过渡到全部企业。
[关键词] 实验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实验室实验; 田野实验; 方法论
The Rising and Challenge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
Daniel Houser1 Luo Weidong2
(1.Department of Economics,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Fairfax 22030, USA;
2.College of Economic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Abstract: Experimentation has been extended to almost every subfield of economics,including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Since the 1980s,economists have come to increasingly rely on experiments to explain and predict economic phenomenon.However,it takes mainstream economists dozens of years to turn their attitude from questioning and rejecting to accepting and supporting.This was partly due to the great efforts exerted by experimental pioneers,but more important was a result of the paradigm shift that occurred in economics in 1980s whe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was challenged by alternative theories such as Game Theory,Industrial Organization,and Public Choices,etc.
关键词: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有效措施
前言
伴随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发展与深入,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不仅仅由于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更是因为水利工程关系到民生发展。因此,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推进水利经济的发展是当前一定要特别关注的课题。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水利经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赶超国际上的发达地区,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特别是科学规划、有效管理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需要采取更加科学完备的方法和措施,从而最终达到更高水平,推进我国水利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概述
从我国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一般我们说到经济,就会想到国民经济,而水利工程经济建设与发展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从概念上分析,水利工程经济主要是要以水利工程作为主要发展目标,通过科学有效的设计、规划、勘查以及施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水利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不断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与进步,进而为国家建设以及经济民生服务,这是发展水利经济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1.必要性分析
水利经济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其以水利工程建设为本体,在此基础上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施工、运营、管理以及保护工作等等都属于水利经济建设范畴,水利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是关乎我国民生生计的大事,因此要给予高度重视,同时水利工程的发展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做好水利经济建设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必要内容,故此,水利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要在未来的几年中给予科学规划,使其更好的推进我国生态水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现状分析
就目前而言,在政府政策的大力督导下,在国家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水利经济建设已经较过去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由于水利建设是一项相对规模比较庞大的项目,因此在经营管理以及健康发展方面还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和难点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也就给今后的水利经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把控水利建设发展的方向与要点,并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给予改进与完善,进而更好的推进水利经济建设朝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迈进。
三、科学发展有效策略研究
1.做好统筹,全面协调
统筹规划对于水利经济建设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水利工程属于规模相对比较庞大的体系,因此涉及部门也相对较多,特别是各个职能部门,分工不同,工作内容不同,所需要的政策扶持也有不同,因此,在进行对水利建设规划与协调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情况,并根据上级政策,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持以及帮助,对于相对较差的部门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从而更好的推进其快速发展,进而实现水利经济建设的健康、平稳、快速发展。
2.采取科学有效的改进策略
采取科学有效的发展改革措施是当前水利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按照政府的明确指示,并且在政府有效监督的基础上,摆脱盲目竞争,提高水利建设过程中职能业务的有目标开展,特别是要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内部整改工作,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过度的资源浪费情况,更好的确保水利企业及单位的既定经济效益的获得。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开展良性的竞争,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示下,全面有序的开展各项符合市场的经济活动,加大对于外部资金的吸引,并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请必要的政府补贴,能够在确保经济效益,减少成本支出的基础上健康有序的推进水利建设的全面发展与壮大。
3.进一步完善管理及监督机制
管理与监督是全面推进水利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水利建设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一旦问题产生势必会影响到水利经济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就需要管理与监督机制在此情况下发挥作用,强化对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对于资金去向的监管,并且根据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关企业以及单位有力的政策及资金帮助,最终推进水利经济建设能够更加顺畅的开展。
4.全面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
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专业人员对于推进水利经济建设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发展水利经济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够忽视工作人员的力量,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能够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就要定期对其进行专业的业务培新,同时加强对于项目科研的投入力度,让工作人员能够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项目创新,进而为水利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力量。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36-02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经济学家厉无畏认为,创意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人们智慧的凝聚或艺术的设计形成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具有高文化、高环保、高效益的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模式,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其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新理论、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创新为理论核心,瞄准文化高新技术发展前沿,为形成高文化、高环保、高效益的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1.文化创意产业是通过创意思维经营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现代产业的基础上,把文化艺术、产业技术,以及市场需求有机地链接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它不仅继承传统产业的精华,而且重视文化艺术、现代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强调创意思维、多业互补、提高综合协作能力,注重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文化创意产业强调推广应用不同的文化和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强调开放性与特色性有机统一, 要求打破传统的封闭式产业生产模式,建设开放的生产体系,开放利用产业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等各类市场要素的最优化利用。
3.文化创意产业在运作机制上具有市场化特征,在生产经营上具有文化性、智慧性、创意性特征,在产品供给上具有特色化、品牌化特征。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透视
大量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建立在一定的动力机制基础之上的,具有自身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一) 文化创意产业迅速涌现的经济学背景理论
1.资源禀赋变化的诱致性变迁理论。特定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会引起人均资源禀赋的减少。人均资源禀赋的下降,会使已选择的资源利用方式发生从适宜到不适宜的变化。当资源利用方式难以维系下去时,人类会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以提高特定资源禀赋的承载力,使资源禀赋、资源利用方式和社会发展三者继续保持协调。人均资源禀赋变化得越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频率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人均自然资源禀赋变化的诱导下,通过知识融入、技术和制度创新,以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要素资源的过程。
2.边际收益理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是由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即生产要素的增加达到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价值和产量将会逐渐递减,甚至没有增长或衰减。但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传统经济学的这一定律却失去了它的解释力,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显示的是边际收益递增规律。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新增长理论”中提出,知识或者是创新科技这种新型要素作为要素投入其他生产要素中时,对其投入应用和改进越多,这个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产品的核心价值越高,则市场价格就越高。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带来边际收益递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的不再是稀缺的有形资源,而是无形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智慧和创新思想,在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成本与价格之间往往没有关联,价格竞争已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市场需求成为创意产品价格的主要推动力。
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能够满足当今的需要而又不牺牲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从协调资源、环境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运用创意学思维、文化艺术学、生态学、美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知识,增强产业资源的再生产能力;通过各种创意要素的植入,使产业资源得到“二次开发”,促使产业系统产出和增值功能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产业及文化事业的综合协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化性、持续性、和谐性、协调性和生产模式的创意性方面。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利益主体。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类型的显著特征是他的利润目标与福利目标可以相容,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经济效益,而且能向外部提供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通过它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来实现,社会效益通过它所具有的消除或化解负外部性、增加正外部性供给的能力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以生产效率更高的产业生产模式替代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生产模式的过程。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富有创意、附加值高,所以企业和农民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受益者;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兼顾社会效益,所以社会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受益者。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和农民始终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政府则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化理论。产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横向上实行文化、资金、技术、劳动等产业生产要素的集约化;在纵向上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创意组织和协会为依托,以广大农民为基础,以文化知识和科技服务为手段,通过将产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的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各参与者主体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的运作。从产业产业化的内涵来看,它的核心是经营一体化,关键是“龙头”带动,基础是农民参与,本质是由有关各方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使各个组成主体都能获得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产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信息大发展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内在动力推动和引致的自发性体制创新。该体制创新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能够引导分散的农户进入社会化大市场,降低交易成本,生成规模优势。
3.人力资本理论。知识和创新代替自然资源和有形的劳动生产率成为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R.Florida, 2005)。文化创意产业选择配置在某个村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该地区的市场和供给网络,更重要的是希望从当地受过良好教育、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中获得生产力提高的收益。因此,政府与其为了吸引企业投资而实行各种减税政策,不如投入一些资金用于产业便利性的建设,从而吸引创新人才、创意人才,因为他们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现代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面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现实,当产业投入要素成本上升,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递增时,就必须努力寻找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新型产业模式,来代替上述落后产业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因其文化特性正好适应这样的要求:克服要素报酬递减和要素成本递增的压力,从而成为产业中的“新宠”。
从经济学的角度,创意也是一种资本形式――创意资本,而且它是比人力资本对文化创意产业更有意义的资本形式。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产业建设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到处都弥漫着创意的氛围,帕累托最优就更容易实现了。经济学家很早就提出不同类型的资本:物质资本(原材料、土地)、金融资本(金融资产)、人力资本(受过教育的人)和社会资本(通力协作的人群)。与当今主流的经济学家依据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来计算人力资本不同的是,那些能够建构新理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文化形式和新产业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创意资本”。
4.创新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家熊彼特很早就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1934)。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也认为,人类伟大的进步都是来源于思想,新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然而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来自于人的大脑,设计产品的人、开办企业的人、创作音乐和绘画的人等都通过他们的创造性活动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我们的生活。“也许创意经济时代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和繁荣,更能使人类的整体潜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哈佛大学教授J.S.Nye (1996)认为,在信息经济时代,资本、自然资源、甚至土地不见得是财富。今天投资驱动型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需要创新驱动型经济与知识驱动型经济的领域,需要新创意、新知识来推动。罗默还指出(1986),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阿特金森和科特(Atkinson & Court, 1998)明确解释了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创新和创意为本质的经济。
继产业经济以土地、工业经济以资本和矿藏为最重要资源之后,创意经济使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知识生产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资源获得了空前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在创意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术或信息,而是创新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主要是指:(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与“三生”资源(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具有和谐、交融的特性,资源配置具有复合、循环的特性,生产的产品都具有文化、艺术的创意特性,属于智慧型产业。(2)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运用创意的思维范式,赋予产品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是文化与生产、产品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创意性产物,能够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3)经营机制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要求产业生产、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互衔接,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机制必然要求与传统产业的经营机制有很大区别。
5.产业集聚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的兴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集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组织形式难以相比的。文化创意产业因其自身发展的特性(创新性、经济外部性和知识密集性等)更倾向于在空间上集群或集聚,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从业者和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集聚。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多源于知识网络和创意场效应。从理论上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家族的新成员,与其他产业活动一样,需要为发挥创意的潜能提供完善的内外部条件,如专业化的创意教育培训和灵活的人才市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支持以及频繁的信息交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中的文化和产业结合、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有多样化的宽松的环境、有独特的本地特征。
参考文献:
[1] R.Florida,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2002.
[2] 理查德・弗罗里达(Richard Florida) .创意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性分析
毋庸置疑, 高职教育为全省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但是,由于教育的滞后性以及受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仍存在一定的距离。1.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完全匹配按照与产业的相关度分别归类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将高职各专业大类与产业结构进行匹配性分析,2008 年至 2011 年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比见表 1。 可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二产和三产,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倒挂严重,正负差在 20 个左右百分点。 专业设置主要聚集在第三产业中,必将导致第三产业人才培养严重过剩, 而第二产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2.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滞后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为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一定的人才保证, 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的人才培养缺乏。 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学生 2011 年只有 319 人,电力技术类只有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供用电技术两个专业,能源类的专业只有制冷与冷藏技术, 基本没有与新能源相关的专业, 更无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这与广东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兴产业极不适应,应引起高度关注。 此外,与半导体照明(LED)产业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半导体照明技术人才极度匮乏。 广东发展半导体照明(LED)产业,重点在于突破大功率半导体照明芯片制造、封装技术,开发新一代节能灯具。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2010 年开始招收光伏应用技术40 人,2011 年招生 130 人,2011 年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下设立自主 LED 与嵌入式技术应用专业,只招收了 20 人。 因此,对接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是不足的,应引起高度重视。3.文化娱乐服务事业人才培养结构性短缺拉动内需和消费是广东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变,全省的城镇化率已超过 50%,人们的消费层次在不断提高,从生活消费、旅游消费更多地转向休闲保健、文化娱乐等消费。 广东已提出加快培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旅游休闲、体育健身、重大节庆等消费热点。 由此,公共服务管理、信息服务、旅游、酒店、餐饮、会展策划、文化娱乐、休闲保健等方面人才需求势必加大。 高职培养文化娱乐服务事业相关的专业大类有文化教育大类、 电子信息大类、艺术传媒大类、旅游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公共服务大类等,从规模上看,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但是从结构上看, 文化教育大类和公共服务大类存在结构性短缺。 文化教育大类专业占 14%,居第二大规模,年培养能力达 35 000 人,但其中的语言文化和教育占 97%,体育类只占 3%,体育类培养的是体育服务与管理、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保健、 运动训练、 体育休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人才, 而且体育类专业从 2009 年的 1 300 多人的培养能力下降到 2011 年的不足 1 000 人。 公共服务大类专业虽占 2%的比重,可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专业只有家政服务一个专业,专业单一,文化内涵欠缺。 可见,针对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调整高职文化娱乐服务事业相关的文化教育大类和公共服务大类的专业结构非常重要。
优化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对策
一、作业设计应具有趣味性
1、游戏式作业。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如果能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学生必然兴趣盎然,积极参与。
如学了20以内的加减法后,可以设计“拿卡片”游戏,在卡片上分别写上1至9各数。小朋友一次拿两张卡片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比比谁算的快,赢者加一分,并累积得分定输赢。这样让学生在“玩、乐”中获取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再如教学“可能性”这一课后,可以设计“猜球”的游戏作业,在盒子里分别放入一些白球、红球和黄球,请一个同学摸球,其它同学猜摸出来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学中有玩,玩中有学。
2、情境式作业。小学生一般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生动的情境式作业,往往能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
如学习完“100以内的加减法”后,设计《今天我当家》的情境作业,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架(格林童话20元,练习本2元,文具盒8元,书包35元……),让学生自主购物,算一算“20元钱可以买什么?”“30元钱可以买什么?”“你最喜欢买什么?”“共要花多少钱?”……让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不断激起学习与练习的欲望。
3、绘画式作业。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的知识。
如在学完“有趣的图形”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图形绘制一些相关的美丽图案,或利用学过的图形来设计一下他们喜欢的校园,并涂上颜色。又如,在认识了“位置与方向”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绘制学校或生活小区的平面图。这样就让他们感到新鲜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一件件艺术品。
二 、作业设计应具有自主性
1、“自助餐”式作业。作业难度太大,就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适中,学生就会表现比较强的主动性,信心百倍地完成作业。为此,精心设计“自助餐”式作业,将作业内容由浅入深,设计一定的梯度,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
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后,第一层次为基础题:一个圆的半径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第二层次可以是应用性习题:一个圆形水池直径是5米,要在它的底面贴上地砖,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砖?第三层次可以是扩展性习题: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厘米?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发展。
2、“导演”式作业。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我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当一回作业的“导演”,自己设计,自己控制,自己安排,自己参与评价。
如在教学“运用除法解决问题”时,可出示这样一副场景(三年级185名同学去春游,每辆车限坐30人),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并试着解答。学生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各尽所能,各展所思,兴趣浓厚。
三、作业设计应具有开放性
1、实践性作业。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形象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
如学习了“年、月、日”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做个自己喜欢的年历。在教学“时、分、秒”后,让学生自制一个钟面,通过动手设计制作,加深对时针、分针的认识,了解钟面上一大格是一时,一小格就是一分,更真切地体会到一小时等于六十分。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充实到学生的作业中,为数学作业注入新的内涵,赋予了作业新的生命。
2、调查式作业。学生除了从课本中获取信息之外,我们还可利用作业的机会,超越课本,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课外,拓展知识来源,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作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现数学的生命力。
如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以下课外作业:
A:去超市找一找一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
B:调查:一根火腿肠、一包方便面、一瓶矿泉水、一个鸡蛋等的重量。
C:和爸爸妈妈一起猜一猜一千克花生大约有多少粒?然后称一称,数一数。
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走出课堂,来到街头、商店、超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