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数学的运算范文

高中数学的运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数学的运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数学的运算

第1篇:高中数学的运算范文

一、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意义

作为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高中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应用广泛的显著特点,它是很多课程的基础,学好数学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高中数学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实施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很多高中不断扩大生源,造成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要想更好地实施高中数学素质教育,就必须对那些素质较差的学生加强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是实施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高中数学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2.实施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关键

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离不开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高中数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和高水平的数学专业素养。因此,教师素质是实施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关键。

3.高中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保证

科学的学校管理是高中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保证,转变传统管理观念,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注重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结合,注重竞争与协作的结合,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

三、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

1.在数学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素质

数学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运算技巧。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坚强毅力和强烈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观察能力。

2.确立课堂教学作为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第2篇:高中数学的运算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我们都知道初中数学教材语言通俗,容易理解,而且侧重于研究常量,没那么抽象,所以学起来相对容易。而高中数学完全不同,它言语抽象,逻辑性强,知识与知识之间有极强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所以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很多高中生都反应在数学上花的时间最长,可还是学不好。这是因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是要讲求方法的。下面,笔者总结了一些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批评和指导。

一、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做什么事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学习更是如此。很多高中生说自己学不好数学,其实都是没有对数学培养浓厚的兴趣。一开始没兴趣,所以学不好;因为学得不好,于是又开始有厌烦心理;有了厌烦心理,就更不可能学好。这样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高中数学就成了一大部分学生最头疼的学科。

那么怎么培养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建议:

1.正确看待高中数学,明确其地位和作用

首先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是每个高中生必学科目,也是贯彻整个学习过程的科目。尤其到了高中,我们会发现数学成绩是组成总成绩的重要部分,是拉开高分与低分的决定性科目。当然,笔者并不是机械地在强调数学在应试教育中的重要性,而是说数学成绩对学生个人整体成绩的影响很大,所以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数学。

其次,学好数学对其它学科有辅助作用。我们知道,学科与学科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没有一个学科是独立存在的。学好数学对学好其它相关联学科,如物理、化学、地理等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最后,无论学好哪一门科目都是有成就感的,能学好一般人学不好的数学更是让自己觉得骄傲。而这种骄傲无形中给了自己信心,于是便更敢于挑战有难度的知识,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越学越好。

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学习任何东西都要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基础打好了,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有难度的知识。另外,这种由易到难的顺序还利于自信心的培养,不易导致挫败感。在这里,笔者强调,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不可忽视最基础或你认为最简单的东西。遇到较难的问题,不可灰心,要告诉自己挑战自己的时候到了,并且自己一定会征服它。

3.多和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探讨

这也是培养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和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探讨问题,既有一定的竞争性,又不至于丧失信心。两人或多人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各抒己见,既学到了对方的长处,也展示了自己,真正达到了快乐学习的目的。

二、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笔者上面已经强调不可忽视基础知识,因为学好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高中数学的前提。在这里,笔者建议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采取以下方法: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预习着要重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弄懂,课上主要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把脑海中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实验证明,有课前预习习惯的学生听课效果要比没有预习习惯的学生好。

2.课上认真听讲,记好笔记

高中数学课上最忌讳走神,一旦走神,就很难再跟上教师的思路。所以要努力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紧跟教师的思路前行,千万不能掉队。遇到不懂的,一定要及时问,如果不懂装懂,很可能会影响后面的听课效果。

对于记笔记,也是笔者着重强调的。课上教师讲课的同时,学生一定要边听边记,书上有的可以略记,但要有明确的标注,以便课后复习;着重要详记教师补充的内容和方法,不要以为课上听明白了就不必写在笔记本上了,只在课上识记一遍是远远不够的,万一课下忘了就无从复习了。所以,无论如何,高中数学课上记笔记是不能少的。

3.课下多做题,及时巩固

数学课上教师讲的理论性知识居多,虽有例子,但远远达不到使学生熟练的量。这就要求学生课下要多做题,及时巩固教师讲授的新知识。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练多了,才能变书本上、课堂上的东西为自己的知识。教师一般都会留课后作业,学生除了要完成课后作业外,也要有自己的计划,多做多练。

有了基础知识,学生就要培养基本能力了。高中数学基本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1.运算能力

高中数学的运算能力包括数的运算、式的变形、方程和不等式的求解、初等函数的运算、几何量的测量与计算、数列和函数极限及集合、微积分、概率等。这些基本计算能力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学习。

2.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学习数学的核心。它以数学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为主要方法,这就要求学生要多思考,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3.空间想象能力

高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简单的实物,要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基本图形。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3篇:高中数学的运算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应用意识 能力培养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状况

高中数学具有逻辑性、思维性强等特点,但是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数学不只是讲究理论,同时也强调实践性。高中数学的教学当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高中数学的运用包括很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归纳为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数学思维方法的应用。而数学思维方法的应用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需要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假设、判断和运算证明。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但是,从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来看,还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的学生学习数学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论和演算上,没有能够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久而久之造成了数学学习的枯燥无味。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知识的内容广泛,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也常常能够看到很多数学知识的运用。目前高中新课改也突出强调要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数学知识的运用是数学学习当中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只有在实践中经过检验的知识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认知。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生活当中,需要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就需要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强化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实际当中。要达到这个目标,主要应该做到以下3个方面:

1.强化高中数学当中的应用意识

高中数学的运用强调的是知识在实际当中的操作。在进行高中数学的应用能力培养时,特别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如果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应用操作当中,就能够激发出一种学习的潜能,建构起数学的知识运用框架。很多的高中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停留在试卷、作业的运算上,对于真正的运用则表现得很漠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学生就需要在意识上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师要发挥出正确的导向作用。在关注知识的传达时,也注重讲解这些知识的真正应用。

2.进行高中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进行高中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数学的知识特点,整合数学学习材料,进行巧妙的设计,调动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兴趣。很多的高中数学知识是和生活联系紧密的。比如一些函数的知识可以运用在生活当中求解那些最大、最小值问题,到达投资的最优选择。几何当中黄金分割点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也是被广泛运用到的,很多的设计就是来自于这个黄金比例的设想。在教授这些知识的时候,不能够一味地按照课本上的知识规定来进行,而是要更新观念,全面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身的应用意识,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应用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先进手段,改变教学的方式,进行启迪式的教学探究,设计出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的实验环境。突出强调培养学生进行观察、操作、实验和演示等途径,调动感性认识去参与认知活动。

3.提升生活实践当中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的应用不局限于课堂上的联系,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广泛的运用。知识只有最终回到生活当中,有效地应用于生活,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数学知识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在科技生活日益更新的今天,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很大的必要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在生活现象当中探究出数学的应用规律,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体会出数学的应用妙处。在进行垂直定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最短线路的设计活动,还原课堂当中线路设计的方案,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动手操作的成果,增强运用数学知识的信心。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数学的发展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很多的人也越来越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强调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了知识的实际操作意义。这个思想主要不仅是强调交给学生知识,更是把知识当中的思想、方法和思维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运用。为学生能够在生活当中自动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条件。数学知识的有效应用时学生进行数学创新的开始,只有帮助学生树立起数学应用的意识,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才能够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及质疑。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而质疑行为的产生则是在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的。鼓励学生对各种疑难问题提出相应的质疑,能够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和智力的提升。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不会局限在有效的范围内,通过各种发散思维及开拓性的思考研究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高中数学的运算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含义;体现;有效性缺失

随着教育部门在教育方面实施的改革,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才能使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让课程的意义、学习收获的知识摆脱课堂时间局限,让学生完全体验到数学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在数学学习中进步的喜悦,是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含义

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是指高中数学老师根据高中数学知识的特点,按照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过程和认知规律.通过较少时间、资源和精力的投入,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高中学生全方面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可行性体现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上.

二、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缺失的体现

(一)片面化的教学目的

“三维目标”,是受到改革后的新课程要求,主要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效综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对目前中国教育现况的分析中来看,以传统式的教学方法来讲授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现在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的通病,为了不浪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只是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思维.

(二)广泛化的教学内容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经研究发现,部分数学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时缺乏经验,导致数学课堂上出现了广泛化的教学内容,其中表现为对数学教材的不恰当利用、随意补充无关的课外知识、没有教学重点难点和找不到可以运用的教学原理;有些数学教师更是出现了牵强性地设置教学情境,随意编造教学知识与生活例子;有些教师更是根据教学内容在网络上下载无关的教学资料,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更是达不到作为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

(三)单向化的教学方式

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灌输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使用“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老路.很多数学教师在经过短期的教学科学探索后,发现没有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重新回到了守旧退步的教学方式中去.这样单向的教学方式不仅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自信和兴趣.

(四)形式化的教学活动

新课程改革提倡活动教学,即利用活动的形式改造课堂学习的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但实际上却显示了教学活动上的形式化.有些教师只追求和学生培养感情、片面和学生互动,每堂课程都采取分组讨论、小组学习的方式,消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些教师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用幻灯片、图片的形式给学生走马观花式地浏览,使得学生眼花缭乱,不明其中缘由;甚至一些教师错误的认为大量的使用教学课件,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学效率也越高.

三、应对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缺失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育观念决定教育行为,教师在理解教育教学上的先进性,与新课程的实施有一定影响.在当前的教育现状中,若对学生实施有效性教学,关键是数学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更换教育观念,与新课程中的新思想、新观念达到一致.教师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第一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高中数学教师要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这门教材琢磨清楚,了解数学历史的演进过程,并正确认识到数学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展的,这样才能摆脱传统静态的、相对主义的数学观的影响,正确树立好教学理念.第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师要将学生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仔细区分,要把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授予的知识改为主动,指导和启发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学习.第三是要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高中数学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师观,要将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主要教学宗旨,把获取知识作为教学目标,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并积极改正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更新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是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基础,也是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假使没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怎样改进教学方法都是无济于事.特别是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创新,对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提出了要求,所以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改善自己的知识机构.一是重点学习新课改的新增内容,如运算法、微积分、矩阵、数据处理及概率统计等,教师要切实掌握好这些知识的结构和理论体系,抓住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二是要进一步地开阔视野,重点学习与高中数学教学直接上相关的高等数学知识.三是要对数学思想方法着重学习,切合实际的运用在教学与指导中,让学生能利用学习到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会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来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

第5篇:高中数学的运算范文

【摘 要】现行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不衔接,教学方法的差异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导致高中新生的数学学习出现了一定的困难。针对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 初高中数学;差异;衔接

很多数学教师发现高一新生有着很好的求知欲和学好高中数学的强烈愿望。然而,一段时间之后,不少学生就感到高中数学晦涩抽象;在解题时磕磕碰碰,成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学习信心逐渐消失。如何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成了高一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和高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高中数学的不衔接问题和可能的解决策略。

一、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教材内容不衔接

把初、高中的《课程标准》进行对照,不难发现:初中数学内容少且直观具体;高中数学内容多且抽象理论。自实施义务教育以来,初中数学教材删减了一些内容,降低了难度和广度。例如,把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等部分留到高一阶段。虽然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也做了调整,降低难度。但受高考的影响,高中数学在实际教学中难度并没有降低。可以说,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加大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同时,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直观性强,对每一概念配备了足够的例题与习题。相比较之下,高中数学的概念抽象,侧重培养抽象逻辑空间思维能力,解题技巧灵活多变。

2.初中教师与高中教师教法的差异

初中数学内容少且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都有充足的时间反复强调。在侧重测试基础知识的中考数学的指挥棒下,初中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取得高分,常机械地反复练习达到熟记题型,结果造成了重知识轻能力,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高考数学则是侧重考查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所以高中教师比较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而这种差异性使得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

3.学习方法的差异

在初中,学生习惯跟着老师走,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问题;而高中数学则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举一反三。例如,很多的高一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课下穷于应付作业,对难题没深入钻研,喜欢按老师上课讲的例题方法套着解题;遇到问题不去分析思考,而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因此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同时,不会科学安排时间,缺乏自学能力。所以,高一学生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而课后不会做题,或者作业会做但考试不会,在数学上花很多的时间,但效果却不好。

二、基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注重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迁移

初、高中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正确处理好两者的衔接,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所以,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新旧知识,找准衔接点。而且要以“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能够理解和掌握高中数学知识。

2.活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在教材的处理上,不妨打破模块之间的先后顺序。例如,可以把“一元二次不等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作为衔接内容先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做好初高中数学的知识衔接,而且可以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因为初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存在断层,所以有必要做好衔接的补充教学。在高中起始阶段,需要引领学生掌握一些知识点,例如:常用的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方法、方程与方程组、一次分式函数、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中点公式,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边长间的关系等。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对该学科的兴趣使得不少学生畏惧数学。因此,教师要着力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疑,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技巧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

4.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许多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和不好的学习习惯。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课堂显得密度大,教学进度快。机械照搬的学习已经不能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努力创设机会让学生自主提问,因为只有经过分析和思考,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可以指导学生去做课后反思,章节反思,解题反思来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习惯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去总结和归纳,复习和巩固。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潜能。

总之,高一数学是高中数学的起始阶段,只有认真分析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才能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和发展新能力。让“初高中衔接教学”更好地为高一新生铺设一条成功的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高中数学的运算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衔接;学习方法

进入高中,往往有不少学生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特点、自身学习方法不佳所造成的。在此结合高中数学特点,谈一下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一、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低、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既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它的完善,抽象性、理论性更强,尤其是高一首先碰到的就是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集合、函数等,使一些学生难以适应。

2.思维习惯差异

初中数学的思维方法更趋向于形象和合情,而高中数学的思维方法更趋向于抽象和理性,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在创新能力、应用意识上有更高的要求。

3.学习方法差异

初中生以模仿做题为主,而高中模仿做题也有,但随着知识难度加大和知识面增广,学生不能全部模仿,同时仅仅模仿也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成绩只能一般。现在高考数学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思维定势,提倡创新思维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4.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生自学能力低,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基本上已反复训练,老师把学生要深刻理解的问题,都耐心讲解和大量训练,学生不需自学。但高中知识面广,要教师训练完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典型的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一类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读理解,学生解题将会很困难。另外,高考数学题型的开发不断多样化,像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学生只有靠自学去深刻理解才能适应高考。

二、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像语言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大不相同。在初中,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因此,初中学习习惯于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在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4.知识的独立性大

初中知识的系统性是较强,,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它是由几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如高一有集合,简易逻辑、不等式、函数、立几、算法语音、三角、数列等),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入门,马上又有新的知识点出现了。

三、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1.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会使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学高中数学应: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善归纳、重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是要引导学生确立六项学习规范:预习、听讲、思考、作业、问疑、反思,简称为“看、听、想、做、问、思”。其中看、听(接受信息)是基础;想(加工信息)是核心;做、问(落实深化)是关键;思(反思评价)是保证。

2.加强40分钟课堂效益

要提高数学能力就要充分利用好课堂阵地。

(1)抓教材处理。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清楚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来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

(2)抓知识形成。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

(3)抓学习节奏。数学学习没有一定的速度是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敏捷性的,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注重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4)抓问题暴露。在数学课堂中,老师少不了提问,有时还伴随着讨论,因此可以掌握许多信息,这些问题是现开销的,对于那些典型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现开销的问题及时抓,遗留问题有针对性地补,要注重实效。

(5)抓解题指导。要指导学生注重方法总结。要指导学生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

(6)抓思维方法训练。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担负着培养四大能力的重任,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

3.重视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如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得到好成绩,平时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赞赏等,都能使自己从这些“成功”中体验到喜悦,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平时学习中,要多体会、多总结,不断从成功中获得愉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

总之,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要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裘秋鹏.浅述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J].数学教学研究,2002.9

[2]李平,赵学j.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J].高中数理化,2006.5

第7篇:高中数学的运算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经验交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48

在初中阶段学习中,数学没有那么抽象,容易理解,具有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于常量的研究比较侧重,因此,比较容易学习。而到了高中阶段,数学则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的语言,和初中数学完全不同。由于知识之间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极强,因此,学习难度较大。一些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上,往往花费掉最多的时间,但却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对提升高中数学学习水平的方法进行交流,以其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并欢迎大家都指导和批评。

1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中生而言,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开始没有兴趣,认为数学枯燥乏味,而学不好数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烦心理。而一旦形成恶性循环,不但会影响数学成绩的提升,甚至还会感到头疼,对数学望而生畏。那么如何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培养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1 转变观念,对高中数学正确认识

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数学贯穿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也是每个高中生必学的科目。对成绩的高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在总成绩中,数学都占据着重要的分量。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下,对学生个人的整体成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于这一点,学生必须有充足的认识,这样才能对数学学习高度重视。

其次,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因为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任何一个学科都并非单独存在,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学好数学学科,对于地理、化学、物理等关联学科,都具有重大的辅助意义。

最后,由于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果能学好数学,就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对于有难度的知识,能敢于挑战,由此形成良好的循环,培养探索数学难题的能力。

1.2 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

高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应打好基础,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才能对后面的学习夯实基础,以更好的掌握有难度的知识点。同时,还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更多的知识体验,不容易产生挫败感。因此,重点积累基础的知识非常关键,只有基础知识扎实,才能在遇到难题时候,敢于挑战,并运用已学的知识点,灵活的解题。

1.3 加强和同学们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在遇到难题时,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同学进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种带有一定竞争性的学习过程中,能让同学们之间取长补短,各抒己见,这样即充分的展示了自我,又培养了学习的信心,拓展了思维,真正实现了快乐学习的目标。

2 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

学习高中数学的前提,是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好基础知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课前做好预习,提高听课效果

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仅能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培养,还能使听课效果进一步提高。课前预习的重点,是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这样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才能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巩固学生的听课效果。

2.2 课堂认真听讲,记好笔记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连贯性,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要全神贯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遇到不懂的问题,应及时向老师提问,尽可能的做到当场消化,以免留下疑惑,对后面听课效果产生影响。在课堂上及时记笔记,对学习数学也非常关键。对于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学生要边听边记,并做出明确的标注。同时,对于教师补充的方法和内容,也要详细记录,以便于课后的复习,

2.3 课后大量练习,及时巩固课堂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重点讲解理论性知识,尽管有一些利于知识理解的例子,但学生还不能熟练掌握。因此,在课后学生必须大量做题,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及时巩固,真正做到“熟能生巧”。通过反复练习,将课堂上和书本上的知识变为已有的知识。学生不仅要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还应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多做一些典型和重点的习题,真正做到对已学知识的巩固。

3 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就要对基本能力进行培养。高中数学的基本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1 运算能力

高中数学的运算能力涵盖了概率、微积分、初等函数的运算等等,而基本的运算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3.2 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学,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其基本形式为推理、判断和数学概念,主要方法为归纳、概括、综合与分析等,这就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对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3.3 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力,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关键,在头脑中,能对基本的图形进行构造,既能由几何图形想象出简单的实物,也能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图形。

4 结论

总之,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水平,学生应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在课后多练习各种题型,课堂上认真听讲。同时,多与学生交流,和教师对进行沟通过,讲究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得心应手,也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马敏.基于“数学经验再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从“因式分解”说起[J].数学通报,2014,(07).

[2]王蓉.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文化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3,(27).

[3]黄翔,童莉.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应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的目标[J].课程・教材・教法,2008,(01).

第8篇:高中数学的运算范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比规定和平时更多的教学内容的课堂环境。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就是说教师如何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种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效课堂和素质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高效课堂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特点

1.课程信息内容量大。

自从我国实行素质教育后,数学的整体教学时间就相对减少了,但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数学教学知识和内容却并没有减少,而在此基础上以数学学习内容为主的实践内容反而有所增加。

2.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当学生以一种高昂的热情接受知识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因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够加大教学课堂的信息容量。

3.学习气氛浓厚,师生关系融洽。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和“学”的过程,而将这二者统一起来的基础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它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基础。

4.课堂具有延伸性。

课堂只有45分钟,但是大量的课堂内容是并不能完全通过课堂完成的,而高效的课堂是可以将课内与课外进行完美的结合,是具有延伸性的课堂。学生能够通过课前预习,对课堂所学知识有充分的掌握,在课堂上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疑问,而课后则是对课堂知识巩固。

二、以高中数学特点为出发点的高效课堂

前苏联数学家亚历山大洛夫说,数学具有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和严谨性这三个特征。高中数学除了以上的特点外还有其作为基础数学的特点,以下将从高中数学的特点入手,探讨如何建立高效课堂。

1.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抽象性。

高中数学虽然是基础数学,但是也具有相当难度的抽象性。比如,在高中数学中对于函数的定义与初中相比就要抽象得多,在初中将函数定义为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到了高中则将函数定义在映射的范围内。这就明显地加大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很多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都是因为抽象思维能力的缺失而导致对数学失去兴趣。

2.严密的逻辑性。

数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逻辑上存在严密性。高中数学术语基础性数学知识,在很多时候并不要求通过演绎论证得到结果,而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每一道数学题目都必须通过严密逻辑的推理而得到相应的结论。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对数学题目的书写中。在对历年数学高考数学试卷的分析中,数学题目解题思路是否严密是得失分的一个标准。可见,高中数学教学非常注重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识的系统性。

数学所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是经过若干人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整理而成的。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其每个定义、习题、定理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系统而存在。例如在数列的学习中出现的通项公式可以与函数联系起来,简单地说就是数列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an=f(n)的函数形式,也就是说,数列和函数之间是一个系统的转化形式,只有掌握高中数学的这种系统性规律才能循序渐进,最终扎实地学好数学。

4.运算的准确度,过程的简洁。

高中数学属于初等数学体系,并不要求进行复杂的运算,而是要求运算结果的准确性。高中数学题目在运算上并不很难,心算和笔算都可以完成,只有很少量的题目才会使用到计算器。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为将来的高等数学知识打基础的,因此,在学习和完成习题中应以简洁为主。

三、素质教育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1.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素质教育要求。

建立素质教育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首先要明确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所要培养的学生数学素质,这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将基础教学理念贯穿始终。高中数学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将这两项基础内容作为教学的基点才能真正地使其将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衔接。第二,注重对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学应该从变式训练入手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在每讲一道题时,就举例与其相同的题型,然后引导学生获得相同题型的解题思路。第三,注重对于各个知识点的链接。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是对于一个庞大系统的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每一知识点其实都是一个小的系统,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征,想要提高数学素质,就必须将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进行连线,从而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线性系统。

2.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1)教师方面

第一,高中课堂一般都是45分钟,一节课数学教师应该放进多大的容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他们将教学容量安排得越多,那么他们的教学就会越容易,而对于学生而言,课堂的容量越小,他们就越容易掌握学到的知识,这是一个矛盾体,到底应该在课堂上安排多少的教学内容成为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在一学期开始之前,对教学进度做安排。第二,高效课堂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上课时必须充满激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带入到一种积极自觉的学习状态。教师的作用在课堂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决定着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否能够进行互动。第三,教师要在课前精心备课,这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进入的状态。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不能脱离课本,都要有重点。

(2)学生方面

学生一定要听从老师的安排,这样可以让学生熟悉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将问题集中标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在上课的时候有重点。对于学生的预习过程一定要把握分寸,不能让他们让预习变为自学。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是否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是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学习是学生的事情,是教师不能代替的,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因而即使是对待同一道题目也会存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而教师这时候应该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习惯,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数学的运算范文

(一)高中数学在教学方式上以讲授法为主

高中数学在开展过程中由于学生数量庞大,大多采用大班化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高中数学的教学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体,教学手段还是采用“黑板+粉笔”的传统方式。教师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经常出现以下画面,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数学试题,学生在下面看小说、玩手机、聊天、睡觉,这样高中数学不再是师生以数学知识为内容的交流和互动,而是教师个人的展示活动。

(二)高中数学重机械训练轻自主建构

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高中教育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评价集中在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测定上,这就引导高中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注重学生依葫芦画瓢的解题训练。例如,函数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知识的模仿性,表现为能够正确地讲解知识点,准确的解释函数的基本表示方法和不同函数的画图法、图形特征以及其他与此教学知识相关的练习。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建构起新旧知识之间的链接,没有真正理解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而依靠在机械模仿中掌握,显然是费时费力的。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呈现的内容

高中学生的思维特征是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数学教学在内容的社会上也突出抽象性和立体型,这些数学知识是对生活中数学关系的高度提炼,在生活中已经不能够找到具体的生活原型可以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学习的视角,造成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而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和动态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例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将代数的函数知识与几何的图形关系相结合,这就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既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函数知识,又需要学生根据直线和圆不同的位置关系进行运算。教师通过PPT动态的展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明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包括三种,然后根据直观的位置关系进行运算,就减少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受到不同位置关系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的难度,将新的知识(直线和圆的关系)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函数知识)相联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高中数学课堂是传授新知识的课堂,但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水平上进行自主建构,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因此,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促进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发现、获取、验证,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和主动学习,以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双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不能够完全理解新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查找,利用网络进行同伴交流,从而促进学习的有效开展。例如在《统计图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结婚年龄变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自己祖父母一辈的结婚年龄、父母一辈的结婚年龄和自己兄弟姐妹的结婚年龄,然后引导学生将数学以表格的形式输入电脑中,然后用图表的形式将分析结果表示出来,并算出每一代中平均的结婚年龄、中位数、众数等,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抽样方法,这些数据都从哪些维度进行了分析等。学生在自己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统计资料的搜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关于数据的分析和学习,这就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促进了学生的自主知识建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