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规划设计框架协议范文

规划设计框架协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划设计框架协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规划设计框架协议

第1篇:规划设计框架协议范文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抓好项目建设,拉动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我局负责组织或协作实施的项目共58项,至月底止,完工(基本完工)工程9项,完成工程投资额7.38亿元,基本上按计划推进,具体情况如下:

1.协作类项目

(1)市日用陶瓷园区投资公司污水处理项目:管网及管道设计工作已完成,图纸已交建设单位。

(2)工业集中区佳鑫厂至高速引道30米道路建设项目:管线施工图已完成交建设单位。

(3)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三、四期项目:建筑单体设计已完成。总的地块与原规划指标稍有调整,已完成交施工单位。

(4)区到城区排污管工程:未见业主委托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正与工业园区办商议进行测量,我局将尽快协调园区办委托,以便尽快开展下一步工作。

(5)南部宠物产业园: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

2.房地产类项目

(1)小区二期旧城改造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1500万元,公房签订协议80%,私房未能签订。临街铺面要价高,无法签订,我局将督促抓紧落实。

(2)中央广场建设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5102万元,方案已经专家评审通过,已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设计图纸4月26日已完成施工图。目前正在钻探、打桩。

(3)皇冠假日建设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1575万元,目前建好围墙、售楼部,平整好场地。规划方案5月28日经专家组评审通过。

(4)金富公寓建设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1378万元,目前基础正在施工中。

(5)公园1号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1601.63万元,目前商业中心的基础正在施工。存在问题:地块内迁坟、拆迁房屋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6)碧园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9600万元。一期共81幢楼,9幢封顶,30幢施工到2层,其余的基础施工中,完成工程40%。存在为题:一期有少部分房屋未拆迁;二期房屋拆迁未能按时完成。

(7)精通花园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1050万元,目前完成工程量的95%。

(8)合源美地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460万元,目前共34幢楼,1幢楼主体装修,其余的已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即将竣工。

(9)金旺旺商贸城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6900万元,b1、b2区具备交付使用条件,b3区9幢楼装修完工,b4区8幢楼,2幢施工到3层,另5幢基础已完工。

(10)新南城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1280万元,目前共6幢楼,开工4幢,3幢内墙装修中,1幢框架施工到15层;另2幢没有开工。

(11)新城国际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9300万元,目前一期11幢楼,10幢具备交付使用条件,二期8幢楼,框架封顶。存在问题:1)地块内5户居民未搬迁;2)出让的213亩土地有2亩地未征;3)地块边道路未按时完成;4)市政配套未完善。

(12)清华园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3050万元,一期7幢楼,6幢封顶,1幢施工到19层;二期8幢楼3层施工中。

(13)滨江华府建设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7030万元,目前共6幢楼,3幢正在开挖基槽,其余没有开工。

(14)新天地商业街建设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534万元,二期具备交付使用条件。

(15)阳光华府建设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万元,目前正在建围墙。存在问题:出让界址不清无法办理有关手续,影响工程进度。

(16)地王国际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3200万元,目前框架施工到7层。

(17)新兴苑房地产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1500万元,目前施工到6层。

(18)喜仕登商业广场项目:目前正在装修中。

(19)日用陶瓷展览馆项目:至月完成投资额2272万元,a区施工到3层,b区施工到2层,c区基础完工。

3.市政拆迁类项目

(1)路口至路口道路建设项目:路段、区路段两个工作面已同时开工。路口至路口全长3500米,需装自来水水管4461米,已完成3000米主管安装,占主管工程量的100%。

(2)甘村路与玉容一级路之间的“金三角”改造:由于土地界址未确定,项目未开展。

(3)城北路改造项目:污水管网工程已按进度施工,绿化、房屋立面改造方案正在规划设计中。

(4)旧粮食局、政府会堂改造项目:目前处于调查摸底、意见征询阶段。

第2篇:规划设计框架协议范文

“项目攻坚年”和“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理念,创新机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管理、高效率服务,推动了全年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落实各类专项规划和修建性规划。20__上半年,启动新一轮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包括: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停车设施规划、县城住房建设规划、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和老城区城市色彩5个专项规划;同时,完成了__工业园政务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工业园入口大门建筑设计方案、__·尚品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__·__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广惠·__城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__县中医院改(扩)建工程修规及建筑方案、__温泉旅游综合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等12个修建性详细规划技术审查和评审工作。为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奠定了基础,改善了城市环境。

同时,我局规划设计室上半年成绩突出,共签订各类规划项目56项,规划面积110公顷,具体项目包括:完成了__大道、__大道拆迁安置地规划设计;完成了__镇、__镇、__乡、__乡小城镇建设项目;完成了__标准厂房二期、工业大街等15个报批项目完成了__酒店综合项目、环城西路(__区块)等四宗出让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__江、__小学等6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规划设计;完成了__县中医院住院大楼、__卫生院及人民医改扩建项目;完成了__村新农村建设32户村民建房补办手续规划及4宗私人建房项目;完成了县妇幼保健院、__华府及__小区__临时建筑规划;

二是加速推进乡(镇)规划编制。20__上半年,重点推进全县342个行政村村庄布局规划和4300个村民建房点规划,目前已全部编制完成,正依程序进入规划审查阶段。

三是做好基础测绘工作。20__年率先采用1:2000比例尺卫片作为村庄布局规划的基础数据,确保了村庄布局规划的编制进度。同时,完成了__镇__村,__镇__村、__村等新农村示范村的测绘工作;完成了__矮塘小学、__镇__小学、__乡中学、复合市场、__大道飞天广场等30余件各类项目的测绘工作。

一是完善规委审查制度。认真履行规委职责,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上半年召开县规委专家技术审查会议6次,审议了__温泉旅游综合开发、__县中医院改(扩)建工程等22个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和兴湘大市场、和盛花园等5个项目的规划调整方案。

二是规划制度建设创新。20__年,由我局牵头,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制定了《__县县城区村民公寓楼安置暂行办法》、《__县被征地农村集体预留安置地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__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县城区土地和规划管理的通知》三个规范性文件,以提高规划透明度,增强规划科学性,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20__年,为进一步指导我县县城区个人建房有序开展,我局正积极起草《__县城建成区个人建房管理暂行办法》。

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我局管理制度,推行民主行政,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我局制定业务例会制度,确定每周五下午召开局业务例会,局领导、各股室、二级机构负责人参会。

三是健全审批制度。全面实行“一次性告知”和“一站式办理”工作机制,力争“一书两证”即时办结率100%。上半年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共70件,其中公建46件,私建24件;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共59件,其中公建40件,私建19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8宗,规划公示3宗;核发临时建设规划许可3宗。

四是高度重视服务窗口建设。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我局所有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县一体化中心,对县重点项目实行项目审批“并联制”,在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限上与相关部门同时进行并联审批,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工作中,我们严格按规范操作,对申报材料齐全的项目,即时受理,限时办结;对材料提供不全或不规范的,实行一次性告知,确保办事群众少走弯路,用心为民服务。

五是强化规划服务定位。根据全县“项目攻坚年”动员大会的精神,必须发挥规划的服务职能,上半年完成了人民医院二部、银杏家园、三矿棚户区、高矿棚户区等20余项工程的放线工作;完成规划工程建筑面积复核3297__.7平方米。

__县城北广场项目为加快我县县城体质扩容,加速推进县城建设步伐,打造新的城市亮点的民生工程,县政府要求由我局负责该项目建设工作,项目现已办理好了立项批复、土地报批规

划设计审批、国土勘察定界、林业可研等工作。目前,已与投资商签订了意向协议。一、继续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做好城乡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执法等工作,加速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下半年要做好金龟等17个乡镇总体规划和全县342个行政村村庄布局规划的评审工作,指导21个乡镇的村镇规划管理工作。

二、指导有关部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依据新一版的县城总体规划,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使专业(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以及各规划之间能有机衔接,城市改造活动规范、有序、高效地推进,进一步“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塑造特色”。主要完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停车设施规划、县城住房建设规划、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和老城区城市色彩5个专项规划。

三、强力推进县城北广场(县稀贵金属成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工作进程。

第3篇:规划设计框架协议范文

关键词:融合网络;IIN;SONA

中图分类号:TP39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1)012012203

作者简介:何天兰(1985- ),女,福建龙岩人,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1融合网络

随着IP电话、视频会议、网上业务、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办公系统等新应用的逐步开展,网络需要承载各种类型的信息流,融合网络指在同一个网络中同时传输数据、语音和视频数据流。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数据流:①语音和视频数据流:如IP电话,视频广播,视频会议等等;②关键任务数据流:比如金融公司的证券程序生成的信息,网络银行的数据流等;③交易数据流:电子商务应用程序生成的信息;④路由选择协议数据流:路由器路由过程信息;⑤网络管理数据流:网络和设备的状态信息。

利用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同时开展多种增值业务,网络中各种数据流能够并行、高效、高质的传输,是企业网络架构设计中的发展趋势。将传统业务从专有系统环境移植到计算机网络上来,不仅可通过网络带来更佳的灵活性、兼容性,而且还可扩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同时网络资源的集中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不同业务系统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承载,如何有效地实现逻辑上的安全隔离、实现不同类别业务的区别服务等等都是需要仔细设计的环节。

2IIN设计理念

2.1IIN智能信息网络的功能

IIN智能信息网络是一种基于解决网络业务和业务优先级的策略。它的功能有:

2.1.1集成大量网络资源和信息资产

融合通信是VoIP进化的主要方向,它能够实现各类通信的统一和简化,将常用的多种个人通信设备,以及多个网络(电话网、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用户可以不受时空或设备的影响进行通信,将视频、语音和数据集成到IP网络基础设施中。

2.1.2跨越多项产品和基础设施的智能

根据应用的需要,运用系统集成方法,将各种硬件及软件,网络基础设施及设备等组织成为一体,使之成为能组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2.1.3提供网络管理智能

智能化的网管软件应能自动获得网络中各种设备的技术参数,进而智能分析、诊断,以至预警。传统的网管软件的处理方式是在网络故障或事故发生后,才能被网管人员发现,然后去寻找解决方案。它不具备智能地提前报警的能力,对网络故障或事故的控制也难以达到及时和准确。目前对网管系统的需求最为强烈的用户一般都是网络规模比较大或者核心业务建立在网络上的企业,一旦网络出现了故障,对他们的影响和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网管系统仅仅达到了“出现问题后及时发现并通知网管员”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智能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具有强大的预故障处理功能,并且能够自动进行故障恢复,尽一切的可能把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降至了最低。

2.2IIN智能信息网络的发展阶段

2.2.1集成传输阶段

目前三网融合的通信网络将是一个覆盖全球、功能强大、业务齐全的信息服务网络,即以IP协议为基础为全球一体化的综合宽带多媒体通信网。而这一网络结构应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结合体系,为全球任一地点,采用任何终端的用户提供综合的语音、数字、图像等多种服务。三网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由一个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话音和视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通信。构成高速数据传输链路IP主干网,已成为当今信息传输领域的焦点。

2.2.2集成服务阶段

在现行的网络架构殊路由器(也称智能终端)不仅转发路由条目,而且拥有丰富的语音安全特性,可为部署IP通信解决方案的企业提供高水平的安全保护。例如部分路由器支持安全实时传输协议(SRTP)实施的媒体加密技术可加密语音对话,使获得语音域接入权的内部或外部窃听者无法了解其含义,从而提供了保护功能。SRTP可用于端到端地加密网络的语音。

2.2.3集成应用阶段

利用UC统一通信,把安全、语音、数据等统一到IP。在统一的IP通信平台上实现语言、消息、数据及视频的通信。集成各种通信应用和企业IT应用服务系统,实现资源整合,实现业务流程改进,提升企业工作效率。

2.3网络SONA架构

根据IIN设计理念,网络SONA架构根据以下三层组建集成系统:①网络基础设施层:主要是网络的基本设施,物理和链路的链接;②交互式服务层: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展开数据流的传输;③应用层:业务应用和协同应用,通过数据流交互传输,来满足业务需求并提高效率。

IIN促进软硬件集成方面的发展,这将使机构能够更好地根据业务优先级来调整 IT 资源。通过将智能构建于现有网络基础设施之中,IIN 将帮助机构实现降低基础设施复杂性和成本等优势。

3网络模块架构

3.1企业复合网络模型

3.1.1企业园区

该功能区域包含组建层次园区网络所需的模块。在企业园区网络中,关键应用服务器、核心网络设备,只有系统管理人员才有操作、控制的权力。应用客户端只有访问共享资源的权限,网络能够阻止任何非法操作。在园区网络设备上可以进行基于协议、基于Mac地址、基于IP地址的包过滤控制功能。在大规模园区网络的设计上,划分虚拟子网,一方面隔离子网内的大量广播,另一方面隔离网络子网间的通讯,控制资源的访问权限,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在设计园区网的原则上必须强调网络安全控制能力,使网络可以任意连接,又可以从第二层、第三层控制网络的访问。

3.1.2企业边缘

该功能聚合了企业网络边缘上各种网络元件。①IPSec VPN技术实现站点到站点或企业分支架构到总部的VPN;②PPTP/L2TP技术实现个人远程访问;③GRE+IPSEC实现私有网的同时兼顾网络的高安全性;④SSL VPN技术在不改变防火墙及防病毒策略的前提下解决远程用户安全访问公司敏感数据。

3.1.3服务提供商边缘

用于提供到ISP的连接。该部分关注重点是企业内网到外网数据传送安全,涉及的网络协议层次主要是IP层以下。

3.2企业复合网络模型模块设计

网络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划分成以下的5个模块:①大楼集散模块:包含多层交换机,把工作组连接到核心模块;②核心模块:也被称为主干,提供高速连接;③边缘集散模块:企业园区和企业边缘的分界点。该模块通过ISP给分支结构和远程工作人员提供连接性;④服务器模块:园区的数据中心;⑤管理模块:提供网络管理。

3.3可扩展的网络三层模型设计

在网络规划设计中采用分层设计的思想,其目的是将一个复杂的网络设计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上更小、更容易管理的问题。使用分层的概念,可以简化设计,每一个层次的任务都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功能上,如图1所示。

图1三层模型设计

①接入层=访问层:直接控制到桌面的网络连接,大多使用低端交换机;②汇聚层=分布层:连接访问层设备,提供访问列表、数据包过滤及排序、安全和网络策略、路由等功能,大多使用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③核心层:作为主干的高带宽、高速度、高可用性、低延迟以及使用收敛时间较短的路由协议,大多使用高端的路由器交换机。核心层可以采用全网状的方式互连,汇集层到核心层采用冗余链路互连,这样可在采用扩大带宽的同时实现线路上的备份,当其中一条线路出现故障,可通过冗余线路实现线路的接替。这样大大提高了网络组网乃至全网的可靠性。

4关键技术实现

4.1高速交换平台构建

高速交换平台提供专用的频带(即带宽独享),增大了网络的传输吞吐量,提高了传输速率,其主干网上无碰撞问题。虚拟网技术与交换技术相结合,有效解决广播问题,使网络设计更加灵活,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更加方便。交换式以太网克服了共享式以太网的缺点,并借助于IP技术的新发展,如IP Multicast、IP QoS等技术的推出使得交换以太网可支持多媒体技术等多种业务服务。目前千兆以太网技术应用较多,使用千兆以太网,主干和各网段及桌面已实现了无缝结合,网络管理变得容易。从现有的传统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可以平滑地过渡到千兆以太网,并不需要掌握新的配置、管理与排除故障技术;千兆以太网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并具有向后兼容性;端口价格相对较低;可提供10倍于快速以太网的传输速度。

4.2网络的高安全技术

目前常见的网络安全隐患来自于网络级攻击如窃听报文、IP地址欺骗、源路由攻击、端口扫描、DOS攻击和应用层攻击如漏洞、特洛依木马等以及系统级攻击如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解决这些问题的安全部署如下:

4.2.1局域网安全

①用户严格隔离:可以根据业务需求或部门基于端口划分不同的VLAN,并使其与IP子网相符合,对于与中心多层交换机相连接的端口,我们将其设为VLAN的Trunk, VLAN的Trunking技术可以选择802.1Q;②用户的接入控制:严格控制用户的接入,确保交换机的所有用户端口处于关闭状态,只有用户申请通过批准之后网络管理员才能将端口激活;固定端口用户使用VLAN ID+IP+MAC绑定,流动用户采用用户认证的方式,如Web认证、802.1x;③服务器群安全:该安全军事区,用户对该区域的访问严格受控,可在服务器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之间放置防火墙设备。并且部署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处理入侵检测系统的报警,已发现攻击、蠕虫等异常情况。

4.2.2系统安全技术部署

可采取下述措施来保证系统中网络设备本身的安全:①关闭路由器上的不必要的服务,如Finger、BOOTP、DHCP;②远程登录采用SSH加密方式而不用telnet明文方式;③部署日志服务器记录网络设备上LOG;④网络管理协议采用SNMPv3保护MIB数据在网络设备和管理工作站之间的安全传送;⑤配置OSPF路由协议的MD5认证,防止恶意的假路由更新;⑥配置远程登录或Console超时选项,增加访问的安全性;⑦通过Access List来控制访问的来源;⑧通过部署RADIUS认证服务器,统一管理用户信息;⑨因特网的接入安全控制,需要布置防火墙等安全设备,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

4.3QoS与MPLS技术

在网络设计中,在IP网上提供QoS,应针对对不同业务实施不同的QoS策略。对于关键的核心业务的部分,需要优先保证这些业务的时延和带宽;而对于其它业务来说,也应当有相应的QOS策略来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保证。边缘设备可以采用IP QoS复杂流分类技术对不同业务数据报文设置不同的DSCP/TOS标记,并根据需要采用流量监管技术(CAR)对带宽进行限制;携带DSCP/TOS标记的业务报文在核心层网络的路由器上,根据DSCP/TOS标识进行简单流分类,并根据不同业务设置的DSCP/TOS标记,配置相应的队列以及队列带宽保证,由广域网路由器根据数据流情况采用高效的队列管理技术(WRED/SARED)以及队列调度技术(PQ/LLQ)对用户的需求做保证。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 引入了标签(Label )交换概念,介于二层和三层之间,实现一次交换多次路由,MPLS相比ATM增加了IP路由控制功能,具有以下优势:①整合了IP与ATM的优势,快速交换,传输可靠;②解决了Internet骨干网的路由瓶颈;③特有的IP CoS增值服务、RSVP资源预约,流量工程等机制,为用户实现QoS保证;④MPLS VPN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网络、易于管理、扩充性好、安全且具有QoS保障、可在任意节点间连接的VPN。

5结束语

本文从融合网络现状出发,阐述IIN智能信息网设计理念,构建面向服务的网络架构框架SONA,进行企业复合模块架构,设计可扩展的网络三层模型,从而解决大中型企业网络规划设计中普遍面对的问题。参考文献:

[1]黄传河.网络规划设计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WAYNE LEWIS PH.D.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陈鸣.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Designed of the MediumSized Network

Architecture Based on IIN

第4篇:规划设计框架协议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基于对各类图纸和文档资料的传统城市规划管理方式,使信息不能共享,经常造成数据不一致,从而导致管线不明、道路不清、重复批地、地块重置等各种问题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城市规划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适应新的形势,探索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规划、管理、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为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获取手段、信息分析方法;提供新的规划管理技术、新的规划方案表现形式、从而不断地提高规划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一、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路

1、系统总体结构

按照规划管理业务内容,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可划分为六个子模块:一是地形管理模块.包括基础地形数据的采集与管理系统及政策法规和技术资料的录入与管理系统等;二是管线管理模块,主要指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提供空间信息的查询检索、绘图输出、空问分析等基本的地理信息系统功能:三是规划设计模块.用于简单的红线设计、规划设计等,为规划部门的规划设计提供方便;四是规划审批模块,实现“一书两证”的规划审批工作;五是网络模块,用于通过Internet向公众规划信息及项目审批信息等;六是系统设置,主要是进行系统的权限设置、流程设置、系统信息设置。

2、系统数据库设计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类型具有多样性.即在时间上是多时相的。结构上是多层次的,性质上又有“空间定位”和“属性”之分,既有图形型的矢量数据,又有关系型的统计数据。根据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对数据的要求,必须建立相应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系统,以及业务管理文档数据库。规划管理空间数据库是用“层”的概念来分别存储不同的图形信息,即每一“层”存放一种专题信息,并有一组对应的数据文件,该系统而向的处理对象为各类图形信息(基础地形图、管理红线图、规划成果图、工程管线图等)。

规划管理属性数据库系统是采用“关系型”数据模型,每张表格由若干数据项描述。借以说明相关联的各类图形信息的属性项和属性值。该系统而向的处理对象为各种表格的信息。还有那此难以将其作为GIS的属性,需要用RD―BMS来管理的文件文本数据,须建立相应的业务管理文本数据库。

3、应用技术

3.1 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Net多层架构

系统包含MIS应用基于.Net进行开发,采用多层的体系架构,分层、模块化设计,在开发过程中将充分考虑不同应用的实际需求,Client/Server结构与Browser/Server结构相结合,采用三层模型进行开发,并B/S应用模式为主,尽最大可能应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空间和非空间信息。

3.2 基于服务总线的框架技术和插件技术

系统采用国际流行的总线架构,搭建企业级的业务运行支撑框架,以此为纽带,通过企业服务总线,集成“数字规划体系”下的各应用系统,不同的应用系统采用组件化和构件化设计,作为独立的插件集成到框架中,从而实现了不同系统的数据和业务的集成。

3.3 可定制和可配置(J2EE)技术

由于规划局的各项业务、审批流程,以及业务所需的各种表单、必备材料等需求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为了达到随需应变的需求,而不改动系统代码。采用可定制和可配置的技术,将系统易变的、经常需要改动的部分放到配置文件中,或者采用模板的方式可定制。这样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只需要对配置文件进行简单的修改或者根据模板重新生成即可改变系统运行的方式,适应新的需求。

3.4 XML技术

XML是用于定义其它标识语言的一种元语言,它用于描述信息的各种标识都可以由设计者自行建立,以强化特定专业数据的结构和关联。由于XML具有数据来源的多样性和多种应用的灵活性、柔韧性和适应性,内容与形式的分离,它具有开放的标准,有助于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因此在数据交换和协议描述上有着先天的优势,我们在系统中将大量采用XML语言来描述信息,并作为数据交换的基本格式。

二、管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作用

1、管理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功能必然突出了“管理”二字。在管理信息系统上的各种数据和信息都体现着数字化、规范化和计算机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对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实现多了用户数据共享和管理工作上的自动化。

2、评价分析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将各种信息和数据建立成不同的模型进行分析,并作出辅评价以及提出相关决策。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分析功能具体体现在对城市防洪、交通网络和其他突发性事件的处理上。

3、规划与预测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在城市现有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发展和潜在能力进行规划和预测。这种规划和预测功能方便了城市规划工作中对城市的管理以及宏观调控等。

三、城市规划中的GIS技术应用

1、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1 GIS技术在蓝图型规划上的应用

蓝图型的城市规划着重于将规划方案的阶段性和时间性达到预定城市发展的一个瞬间的状态。蓝图型的城市规划对于技术的要求十分严格,而GIS技术对于蓝图性型规划中编制任务、评价任务以及比较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否认的优势,所以,当前我国十分强调GIS技术在蓝图型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能发挥的作用。

1.2 GIS技术在过程型规划上的应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针对我国的现状来说,过程型的城市规划相对于蓝图型的城市规划更经济适用。类似于旧城区的重建和改建就可以使用过程型的规划方案,而过程型城市规划方案涉及到很多社会因素,过程繁琐。GIS技术能在过程型规划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但问题在于规划人员对于GIS知识和技术的缺乏会降低其工作效率,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监督。很多西方国家的GIS技术在过程型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已经成熟,但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挑战。

2、GIS在未来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展望

2.1 公共平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站群的融合

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体现数字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是时展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部门的必然要求。数字化城市是指一个将城市各个系统的数据融合,包括城市公共平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站群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方便于各系统信息相互补充和参考。对于未来GIS技术应用到数字城市建设中则需要充分采集、挖掘并整理出城市的各种信息,并建立公共平台已经提出相关的保障体系,这对于我国GIS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作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城建政府电子政务与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融合

上文已知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将朝着数字城市前进,而城建政府电子政务与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融合也是一种一个重要的环节。想要实现城建政府电子政务与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融合,就要应用三维、虚拟和分析等软件工具集GIS技术一体化,将动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互动向图形数据以及空间数据靠拢。

结束语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是以面向21世纪,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我国城市规划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计算机技术,依靠日益完善的GIS技术,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 谢恒.城市规划测绘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5):96.

第5篇:规划设计框架协议范文

乙方: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北京国智景元旅游顾问有限公司

为了指导__旅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强政府协调、整合资源市场、推进开发保护,把霸州培育成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吸引力强,影响力大的旅游目的地,从而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__市旅游局(以下称“甲方”)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北京国智景元旅游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称“乙方”)编制《__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经双方协商一致通过达成以下协议:

1.项目定义

1.1项目名称

《__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2规划界定

1.2.1规划范围:__市境全域,总面积784平方公里。

1.2.2规划期限:20__年至2020年,重点20__-20__年。

1.3规划主要内容

在国标《旅游规划通则》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成功经验和运作模式,贯彻落实《__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相关规划的要求,充分衔接《河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廊坊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把《__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做成融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为一体的高质量高水平的规划,指导霸州市旅游业“十一五”期间的旅游开发与发展以及为中远期旅游发展确定框架和战略。主要内容包括:

1.3.1全面分析__市旅游业发展历史与现状、优势与制约因素,以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1.3.2分析__市客源市场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及其他结构,预测规划期内客源市场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及其他结构;

1.3.3提出__市旅游形象标识、旅游主题口号和发展战略;

1.3.4提出__市旅游业发展目标及其依据;

1.3.5明确__市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特色与主要内容;

1.3.6提出__市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对其空间及时序作出安排;

1.3.7提出__市旅游要素结构、空间布局及供给要素的原则和方法;

1.3.8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保护开发利用的关系,提出合理的措施;

1.3.9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3.10提出__市旅游业发展近期行动计划(含重点项目投资概算)。

2.项目时间

2.1工作时间

本项目自收到首付款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如果由于甲方原因造成时间延后,则项目工作时间顺延)。

2.2时间分配

2.2.1乙方收到甲方支付的第一期项目款之日起1个月内,开展实地考察、资料收集、调研等工作;

2.2.2乙方收到甲方支付的第一期项目款之日起2个月内,开展调研总结、资料整理分析、内部研讨工作,制定总体框架,形成总体规划纲要,递交甲方讨论修改;

2.2.3乙方收到甲方支付的第一期项目款之日起第3-4个月,修改完善总体规划纲要,形成总体规划初稿,并进行初稿汇报;

2.2.4乙方收到甲方支付的第二期项目款之日起1个月内,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制作并递交评审稿;

2.2.5乙方收到甲方支付的第三期项目款之日起1个月内,对评审稿进行修改完善,制作并递交最终成果。

3.项目费用

3.1项目标的:

人民币贰拾万元整(¥200,000.00)。

3.2费用支付:

3.2.1合同签订后,甲方向乙方支付首期项目款,计人民币壹拾万元整(¥100,000.00);

3.2.2初稿汇报会通过后一周内,甲方向乙方支付二期项目款,计人民币陆万元整(¥60,000.00);

3.2.3专家评审会通过后一周内,甲方向乙方支付三期项目款,计人民币叁万元整(¥30,000.00);

3.2.4乙方向甲方递交最终全部成果后一周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剩余项目款,计人民币壹万元整(¥10,000.00)。

3.3项目款通过银行汇票或转账支付。

3.4项目组成员考察调研、纲要汇报会、初稿汇报会、专家评审会期间的食宿交通费等相关费用由甲方支付。专家评审会聘请的评审专家的评审费、食宿费、交通费等相关费用由甲方支付。

4.甲方权利和义务

4.1甲方权利

甲方有权利要求乙方提供的成果符合上述要求,并对乙方提供的成果进行验收;

4.2甲方义务

4.2.1落实规划费用并按时足额支付项目款;

4.2.2提供项目组需要的相关资料和图件;

4.2.3安排项目组在霸州工作期间的交通工具和食宿等;

4.2.4联络安排项目组的考察、调查、座谈等工作;

4.2.5负责纲要汇报会、初稿汇报会、评审会的组织工作。

5.乙方权利和义务

5.1乙方权利

乙方有权利按照合同要求按时足额收取项目款。

5.2乙方义务

5.2.1按照项目工作时间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5.2.2按照合同要求完成项目成果;

5.2.3保证纲要汇报会初稿汇报会和专家评审会的汇报工作;

5.2.4协助专家评审会的组织工作;

5.2.5吸收纲要汇报会、初稿汇报会和专家评审会意见建议修改完善项目成果;

5.2.6协助甲方实施规划的有关后续工作。

5.2.7乙方收到款项同时应向甲方出具合法的发票。

6.项目成果

6.1成果内容

6.1.1《__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6.1.2《__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图件,包括:

6.1.2.1__旅游区位分析图

6.1.2.2__旅游资源分析图

6.1.2.3__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图

6.1.2.4__旅游功能分区规划图

6.1.2.5__旅游线路规划图

6.1.2.6__旅游交通规划图

6.1.2.7__近期建设项目规划 图表

6.2最终成果数量

《__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含图件)20套;

《__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电子光盘(含文字文件、图件文件)10套;

《__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挂图)2套。

7.知识产权

合同最终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甲乙双方共同所有。

8.违约责任

8.1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必要的资料和调研条件,或甲方未按期支付项目钱款,影响工作进度或质量的,甲方应立即纠正,乙方的工作任务同期顺延。

8.2如果乙方所提出的项目成果没有通过验收,乙方应立即采取补求措施,继续修改完善直至项目成果通过验收。

9.其它

9.1合同数量: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持两份。

9.2合同生效和终止:本合同自双方签约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自甲方支付所有项目款、乙方递交最终成果后自动失效。

9.3本合同而产生的补充合同,与合同正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签约代表:签约代表:

甲方联系方式:

地址:河北省__市迎宾道60号

邮编:*

联系人:__*

电话:*

传真:*

手机:*

E-mail:

乙方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北苑路168号中安盛业大厦(MOHO)16层

邮编:100101

联系人:任国才

电话:010-58246092

传真:010-58246092

手机:13811058785

E-mail:

账户名:北京国智景元旅游顾问有限公司

第6篇:规划设计框架协议范文

[致辞]

商业地产狂潮正在以惊人速度和能量席卷着中国的每一块土地。这股狂潮淹没了许数人的创版权所有业努力,同时也成就了少数人构筑商业地产业王国的宏伟梦想。

在商业地产界风云变幻、起伏跌宕的激烈竞争之中,缺乏对商业地产运作的专业化理解,把握不准商业和地产的最佳契合点,始终是困扰许多开发商的难题,时代呼唤专业化的商业地产管理顾问公司。

一贯秉承诚信、合作、专业、共赢的处事态度,华夏凯英始终致力于搭建一个使商业和地产和谐共舞的平台,使整个资本流动过程和物质流动过程的参与者都能够中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和极致化。

华夏凯英——始终坚持与有能力掌控未来的人展开策略,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增值和完美展现。

[简介]

北京华夏凯英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性的顾问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为商业地产及零售业企业提供商业地产策划、招商服务、营销推广、商业物业管理、经营管理以及商业地产相关设计等综合的。

凭借多年的商业地产及零售业策划与开发经验,北京华夏凯英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已在国内多个重点城市和地区成功地筹划了以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shoppingmall为主导产业的商业地产项目数十宗,成为国内最卓越的商业地产顾问及策划机构之一。

[核心服务]

商业地产策划

对商业地产项目进行定位、定性规模建议、市场策略确定、项目概念设计建议、项目商业组合建议、设计方案的市场化调整等。

商业地产市场咨询

对商业地产项目进行市场环境分析、市场竞争分析等,从而对该项目的规模、定位、市场策略等做出基于市场调查的定量判断,并对商业策划的内容进行量化修正,最终进行项目的财务评价,为开发商提供投资决策及项目设计、融资、招商等所需要的数据依据。

商业地产决策咨询

以商业地产项目的项目背景为基础,结合开发商的资源、资金背景,为开发商提供项目投资与否,以及在何种资本框架下,进行投资的方案。

商业地产管理咨询

针对商业地产开发商、管理运营商在项目开发、运营过程中所碰到的管理架构、erp、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等问题,提供专业管理咨询。

商业地产营销

对商业地产项目进行出租、出售。商铺出租的费按照商户租约的月租金计;商铺出售的费,具体协商。

商业地产相关设计

商业地产广告设计、商业企业的ci、vi设计、dm海报制作、商业地产项目招商手册的设计、印刷业务。

[接洽流程]版权所有

1、初步考察

与项目方初步接洽,对项目进行初步考察,掌握基本情况和信息,对项目的可操作性做出初步结论。

2、签署工作协议

确定项目操作的总体思路后,则与项目方洽谈合作事宜,签定《项目顾问服务合同》,明确合作双方、合作方式、合作内容、时间、权利、义务,付费标准与付款方式等。

3、实地调研

根据初步考察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正式市场调查计划,组成市场调研小组和策划专家组,开赴项目所在地做正式市场调查。

4、由专家对项目建设规划设计提出指导性建议

对项目的整体发展战略、开发内容、开发模式、市场形象、项目主题、项目规划、、设备设施、服务功能、物业管理和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出具体意见。

5、撰写各类报告

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核心报告。

6、召开方案论证会

召开合作双方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的论证会,对提交的方案报告进行研讨、论证与审核。由策划组人员根据讨论结果对方案做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

7、完善策划,促使项目成功

第7篇:规划设计框架协议范文

【关键词】无障碍;规划信息通道;《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佛同城化

1、引言

国务院正式批复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称“纲要”)明确提出“强化广州、佛山的同城效应,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省委书记在广东省人大会议小组讨论强调,实施纲要的突破口是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是广佛同城化。

全国两会结束后,两市正式签订广佛同城化框架协议,“广佛同城化”进入了一个真正以政府为主导的实质性推动阶段。城乡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必须“先试先行”,起到高屋建瓴的带领作用,统筹大局、实现科学发展。

城乡规划的编制必须依靠大量的现有信息,比如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上层次规划、相关规划、地理信息及其他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只有搜集了大量翔实可靠的基础材料及借鉴了相关成功案例的经验,城乡规划的编制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展望未来,为城市的发展指引方向。目前,广州与佛山的规划信息沟通不够顺畅,难免会阻碍“广佛同城化”相关规划的编制进程。若相关部门能为“同城化规划”的编制构建出“无障碍”的广佛规划信息通道,就能为编制城市规划打造良好的基础。

2、规划信息“共享难”的现状

2.1 相关研究成果共享难

相关研究成果共享困难主要体现在对已有规划的参考与借鉴及对硕、博论文等文献类资料的检索两大方面。

首先,在已有规划的借鉴与参考方面,如佛山编制的《佛山市户外广告规划》在基础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发现广州市也曾编制同类型的规划,但实际上要得到全本资料的难度较大,可能会导致佛山方面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对广州户外广告设置方面的条款考虑相对欠缺,引起两市在塑造“无缝”对接的城市景观方面产生瑕疵,导致两市在审批管理措施方面有所不一,最终形成城市管理的“缝隙”。同样地,广州在编制各种规划的时候,提取佛山的规划资料也有渠道不畅顺的问题,与佛山的规划较难协调。由此扩展开来,广佛两地各项规划的编制基本都会存在类似的问题。

其次,在编制某些规划的时,需使用一些高校的研究成果,常因为经费有限,规划编制单位很难独立购买数据库,导致编制人员缺乏信息来源,处处遇到障碍,难以觅得资料。佛山目前仅在“佛山市图书馆”内少量的计算机能提供免费下载硕、博论文资料的功能,高端的研究资源相当匮乏和有限。这样的情况并不利于技术人员广泛地参考已有的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研究的范围也大大的缩减了。在这一方面,广州的规划编制单位本身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2.2 规划技术部门与高校研究部门互动缺

高校规划方向的学生往往难以从缺乏实践的学习中找到研究的方向,而恰恰在实际工作中更有可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方向”。高校的硕士生或博士生实际工作经验较少,找到的研究方向也有限。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们的研究成果很难被在实际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所应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出现这样的情形,归根结底是在于规划技术部门与高校之间交流及合作少,使得二者不能互相扶持、促进发展。

3、构建“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的策略

要规划信息共享难的问题,关键在于广州、佛山两市能打破沟通障碍,构建“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

3.1 加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

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我们首先应该加强网络信息共享的平台建设。在已有规划资料的搜集方面,若是需要广州、佛山两地来回跑一趟,并且经过非常多的部门介绍及联系,这样会耗费许多资源和成本。广佛两地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率先领头合作创建一个网络共享平台,将本市已完成的规划成果资料都放在这个共享平台上,向两市的相关部门提供下载服务,从而创造最省时、便捷的资料提取方式。这种方式共享的不仅包括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各类规划成果,还可以扩展至包括其余的政府部门(比如:国土局、公用事业局、环保局、水利局、地质局等等)的文件材料、简报、政策性文件等。

3.2 探索地区性图书馆的合作模式

在硕、博论文利用方面,广州的高校有着非常雄厚的基础,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可利用资源。对于规划编制单位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其硕、博论文下载的需求远远不如在校的研究生,动辄运用过百万的资金去购买论文库显得比较浪费。若是因为节约经费,仅仅购买单一的数据库,则可能导致缺乏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成果显得薄弱和片面。针对如此局面,广佛两市的规划单位可以与高校相互联合,探索地区性图书馆合作模式,走区域期刊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整体化建设道路。两市的规划单位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和数量支付给高校一定数额的数据使用费,这样做不但能使规划相关单位畅游于海量的研究资料中,而且也能使高校的数据库提高使用效率和降低购买成本,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3.3 联合培育适应实践需要的人才

在与高校的合作研究方面,两市的规划编制单位还可以进一步联手培育适应实践需要的人才,从而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来“反哺”实际规划管理工作。在平时的实际操作中,广佛两市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搜集需要研究的课题,通过与高校合作的平台,提供给在校的研究生。这些学生当中,若是有人对其中的课题产生兴趣,又可以通过这个合作平台进一步与规划管理、技术人员作探讨,最终将其作为自己的研究论题并继续探讨下去。由此得出的研究成果,经过时间的积累,必定可以为现实的规划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益处,从而转化为生产的动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技术支持与安全保障

构建如此庞大的“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必须有各方面的技术支持作为保障。

4.1 创建大型综合目录

实现广佛已有规划的资源整合,创建大型综合目录;实行严密的登入与下载管理,确保规划信息的保密与安全;创建“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共享平台。

资源整合是创建“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的前提条件,创建目录是共享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为了在大范围内建设规划资源的共享,可以在小范围内先作尝试与探讨,在得到成功的经验时再作推广。大量的已有规划放到交流平台上,必须有严格的分类与安排,这样才能方便检索。当这些规划的数据库逐渐发展壮大后,可以加入搜索引擎,设计专门聘请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网络维护与管理。最终,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共享机制,一个进行数据共享交换的工作平台,一个有利于信息数据顺畅交换的标准。

4.2 规划信息数据的保密与安全

规划信息数据使城市信息化建设基础数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开放性,但同时它还是城市市政管理部门的专有信息资产,又具有一定的性与安全性。为同时满足这两类需求,数据交换平台需要对城市规划信息数据进行共享分类,建立共享分类标准,并以此确定参与数据共享交换部门以及其相应的功能角色。然后采用目前城市电子政务管理中通常使用的业务流技术建立数据共享交换的业务审批流程,用户通过提交数据共享交换申请,得到系统管理人员的审批后,即可按照特定的数据交互模式可获取相应的数据和数据操作功能[1]。

4.3 “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共享平台

“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共享平台是指在收集广佛各类规划管理资料和数字化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布式网络技术以及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构建中心数据库管理模式的城市规划数据交换平台。

该平台重点实现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矢量地理地形图数据和规划设计资料、矢量地形地物以及文字标注的叠加显示功能。根据空间索引与定位技术,合理组织城市基础测绘资料、城市规划设计成果、城市规划管理资料各类数据,应用关系型数据库一体化存储空间图形和属性信息,在统一的城市坐标系下,实现资料的查询、叠加显示和统计分析功能。为广佛规划管理人员提供一个简单、高效的规划资料查询信息系统, 提高规划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动态性与前瞻性。

5、结语

“广佛同城化”的本质是打破区划壁垒的阻隔,让市场要素在广佛这个大区域市场里自由流动;城乡规划工作中的各个要素也必须在“大区域市场”内流动,为我们建设更高水平的“广佛城”作“排头兵”。

广佛两市城乡规划行业的信息要素资源整合的操作方法与合作机制是可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的。推而广之,广佛两市其他行业在吸取了规划行业这方面的经验后,可以继续深化这样的交流与合作,从而达到两市信息交流“无障碍”的效果。另外,“广佛规划信息通道”的建设不是搞小圈子的交流,它是一种区域性的试验模式,试验成功后,应将其扩展至整个珠江三角洲,甚至更广远的区域,这体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先行先试的精神。

广佛同城化不单需要“硬环境”的相互对接,也需要“软环境”的相互融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的出台是广佛两市提升城市建设质量的契机,我们规划行业在改革的大流中必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行业的体系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它要求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不怕牺牲、不怕麻烦、齐心合力,以成就广佛共同的、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海涛,张书亮,姜杰,顾燕. 城市GIS数据多级共享交换平台系统,地球信息科学,2007,(1):117-121。

作者简介:

第8篇:规划设计框架协议范文

关键词:ZigBee;智能化;照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37-01

物联网的城市照明无线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路线,依赖于电力载波通讯组网, GSM短信控制,ZigBee技术,Z-STACK协议等物联网技术。能有效降低成本,克服载波通信不可换相缺点,保障无线通讯的可靠性。该系统能实现实时采集数据,故障分析,发送短信到管理员手机上。可根据不同类型的灯光控制要求,把城市路灯、景观灯和装饰灯分成多个监控区,设置不同的节能监控方案,实现公共照明的智能化运行。本系统的研究重点是整体解决方案,在提出有效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基于校内楼宇照明系统搭建试验原型,验证系统的性能。

一、系统组成

本系统用于采集城市特定区域的光信号,并按指定策略控制相应照明设施动作。系统由监控中心和数据采集点组成,通过三层交媾智慧系统实现。其硬件组成包括灯组、光强采集节点、灯控制节点、ZiggBee-Wifi网关等硬件系统实现,将硬件系统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控制,需要网络传输平台作为传输保障,运行数据库服务器上的采集服务软件,运行PC上的Web软件。系统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将路灯节点设置路由器,各街头设置协调器节点,将协议植入各节点,各个节点信息传送到路由器,路由器通过Zigbee网络再继续上传信号到PC机,再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路灯智能控制。

二、系统功能

(1)节点添加、编辑、删除功能;节点可以随时增加和减少,并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2)节点的管理通过GIS电子地图,直观显示和查找,某区域可以任意放大和缩小,终端设备可以查询、标识、记录等。

(3)节点的分级管理,管理中心可以对所有设备进行分区域管理。

(4)节点的状态监控功能,管理中心可以查询设备的工作情况,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能远程维护和升级设备。

(5)数据分析功能:能提供有效的专家数据库系统,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统计、分析,实时预警和报警。

三、可行性分析

关键技术:

数据采集技术:基于Cortex M3、TI CC2431的数据采集点设备应满足多任务处理需求及低功耗设计,以便实现组网、控制等多种功能、保证有效降低成本。

节点组网技术:采用Mesh组网技术,基于ARM11构建WSN网关系统,利用自主开发的通讯协议实现动态组网,保证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需求。

数据传输技术:整个系统需提供多种工作模式,如Internet、WiFi、3G或GPRS等,保证各数据采集点设备能实时、有效、可靠接入监控网络,实现数据采集点设备、WSN网关、数据中心的数据快速、准确同步。

数据采集点设备供电技术:为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数据采集点最好能保证不增加城市照明的额外功耗,采用太阳能供电+市电供电是保证在节能的同时提高可靠性的有效方式,因此应采用MPPT算法开发高性能、长寿命太阳能电池组件,满足数据采集点供电需求。

数据处理技术:应开发基于GIS及大型数据库的监控中心软件,提供智能分析及人性化交互功能,保证能对整个照明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此处的关键技术包括GIS技术、专家数据库系统。

可行性分析:作为物联网的载体之一,本项目涉及了无限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软件技术等多门学科,需要多领域技术人才才能完成。项目组通过与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四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成都道惟尔科技有限公司的紧密合作,在物联网的多项应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已具备开发基于ARM9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系统、基于TI公司ZIGBEE技术方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接入通讯基干网的通讯协议等技术水平,并推出了一定的实用型产品,在业界具有领先技术水平。

学院已建有嵌入式实训室,具备了网关系统开发条件。新建的智能电子实验室则以面向物联网的实验、实训和科研为目标,在投入使用后,能为本系统提供足够的实验条件保障。该系统全面培养学生物联网系统规划设计、部署调试、运行管理、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关键技能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志良、刘 欣、刘 磊,《物联网控制基础》,西安电子科大,2014(3)

[2] 余成波、李洪兵、陶洪艳,《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1)

第9篇:规划设计框架协议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一般而言,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实施过程,通过对各种资源进行调度和组合利用,实现预期的建筑目标,具有规模大、实施过程复杂等诸多特点。项目管理需要满足复杂管理系统以及项目管理提出的目标,对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控制,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成本控制要使得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目标成本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各方的基本利益,这也是成本控制的最为基本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文章探讨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做好项目的管理与成本控制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项目成本控制概述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项目成本控制,是控制理论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即在项目实施各环节采取一定的控制管理措施,以确保项目实际成本基本符合计划的管理工作。以控制阶段为依据,项目成本控制大致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其中,事前控制主要针对的是可能影响项目成本改变的相关因素;事中控制就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事后控制就是项目成本真正出现改变时采取的控制措施。项目成本控制旨在通过对项目各项成本的控制,确保事先制定的成本计划的切实实现。对项目成本控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强化企业成本核算能力、促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项目成本控制可以分解为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现场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内容。这些环节相互影响,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的基础,彼此形成了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体系。详见下图: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1.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众所周知规划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非常大,据资料统计,规划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因此加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成熟的工艺,减少在施工阶段重大设计变更和方案变化的发生,对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项目的投资者首先就要转变观念,在设计、规划方案的评审阶段,从对功能、外型、规模的过分追求中脱离出来,考虑质量价格比以及功能价格比的取舍问题,从而有效的利用设计、规划方案的评审阶段控制工程项目成本。

2.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通过招投标来选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这对项目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的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房地产企业在招标过程中,不要一味的追求最低的投标报价,而是对工程造价进行了科学的计算之后,在确保施工企业获得合理利润以及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竞争获得合理低价。同时,通过招标询价,及时了解最新的人、材、机单价,加强对成本的控制。

房地产开发商应对整个项目的开发做好定位、营运方案,并向各有关职能部门及所委托的工程管理公司就营运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给出明确的各项成本控制指标,对成本控制、开发意图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工程管理公司再将各项控制指标细分到工程管理的各专业、各环节,以指导下一步的设计、工程招标发包、现场管理等各项工作。

确定合理的容积率及明确设计范围。在与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时,应明确具体设计范围,特别是各种钢结构、幕墙等小配件的设计均应在总体设计合同内,避免再由别的专业公司另行设造成设计费用增加,及各工程配合不当引起的预埋件后埋、装饰图纸立面设计与土建图纸结构设计不吻合而造成的浪费现象。另外,水电图纸不能及供,特别是供配电图纸往往在工程竣工验收前二、三个月才提供,会造成电梯调试、验收要另外拉接临时电从而增加工程成本。上述现象在许多楼盘开发中都发生,应力求避免。

3.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的控制

在项目实施阶段,要强化成本控制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设计变更、签证的管理;(2)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3)重视分包的确定和管理;(4)加强成本与质量、进度之间的协调控制;(5)深入现场,收集和掌握施工有关资料;(6)编制合同台账,加强对合同的管理。通过上述措施,能够有效的加强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

4.审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为更仔细地做好审价结算,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引用市场机制,与建设咨询公司签订协议,聘用造价工程师长期驻守,专门协助房地产企业复审复核各竣工房地产项目的决算资料。并且明确告示各方:第一,该建设咨询公司作为房地产企业聘请的审核审价专家,代表和协助房地产企业做审价复核工作;第二,结算阶段聘用的建设咨询公司不收取固定的费用,其收益按审核后核减费用的百分比率收取费用;第三,建设咨询公司初审的结果必须取得房产公司、该咨询公司和被审施工单位的三方认可,方能送交财政投资评审中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控制项目成本。

三、结语

项目成本的控制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文章首先探讨了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问题,构建了房地产工程项目的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最后引入了全过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提出了从项目的设计规划阶段、招投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以及审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案。希望文章的研究对于房地产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尤其是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辛爱兰.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成本的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2007(32).

[2]李铭.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前期成本控制[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10).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