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德育导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24-04
独立学院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较快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较为自主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种延展和补充。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本科类民营性高等院校,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以及办学理念上,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较大差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规模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来说较小,办学理念上更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同于普通高校在专业学术理论上对学生的更多要求。独立学院更强调对学生在“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等方面的培养,强调自身办学的专业特色和民营高校自主性较大的管理风格。因此,在独立院校这一片“教育特区”,在大学生教育及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相较于普通高校来说,更需要行之有效、完善成熟的教育教学制度。
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实施的一种教育教学措施,这一制度不仅解决了教师授课与对学生管理的脱节问题,更发挥了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人文情怀涵养等方面的导师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过程,是一支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
一、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与必要
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独立学院,由于其自身在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特殊性,这一“教育特区”内教师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成为容易被忽略的一块地方。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优秀德育导师队伍的过程是培养独立学院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过程,更是提升这些教师职业素质、德育品质、人文涵养水平的过程。因此,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育导师制度更是实现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保证从这一“教育特区”走向社会的青年学生的德育、人文、思想政治素养水平的重要举措。
1.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德育导师制度不同于普通高校实行的学业导师制度。德育导师制度既继承了西方早期教育发展中的导师制,也发展了我国普通高校学业导师的优秀因素。德育导师制度不仅是对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的一种全过程关注、帮扶、督促、教育和管理,而且是对青年大学生在数年大学生活中的德育素养、人文涵养、思想政治理论的养成与提升。如果说独立学院侧重于职业技能、专业能力方面对学生的培养,那么德育导师制度则在这一类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同时保证这些学生的“德才兼备”。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育为先”是实现教育本义、保证教育方向正确性的必然与必要。德育导师制度成为独立学院为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量身打造的一种培养机制,是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自身的必然与必要。
2.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思想理论定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于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于独立学院树立的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德育导师制度是保证在这一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职业伦理道德和品性的重要措施。德育导师制度是实现培养和提升青年学生“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体现独立学院培养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君子之风”,这是德育导师制度的重要使命。德育导师制度对德育导师的要求,不单单是对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与课后辅导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德育导师,不仅要具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指导学生德育、人文、思想品德等“软实力”方面的素养以及联系、组织、管理学生的各种应变能力。德育导师不是代替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更不是重复宿舍管理员的职责,而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后,为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在思想道德修养、理性思维、人文知识的情怀和品性涵养上,与学生深刻、广泛地探讨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习惯,培养独立创新的思维,顺利并高质量地完成大学学业。一支专业水平过硬、思想政治理论觉悟高、德育人文修养深厚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成功的关键。
3.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独立学院在办学与管理方面,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有着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它们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向与水平的体现,更是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稳定、教育教学优质的保证。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建设的关键。因为德育导师的质量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性与完善程度的关键。德育导师一般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来担任。这是因为德育导师不是学业导师,不仅要对大学生的学业、学生生活进行指导与管理,还要关注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培养、人文素质涵养、人格品行提升等方面的指导与管理。高校中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中,与学生在德育、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知识等领域的交流最多,对学生的状态最了解。这些教师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学工作,也使他们成为担任大学生德育导师的最佳人选。
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将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职业水平直接延伸到课堂之外,与青年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还加强了在课后课外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德育素质、人文涵养的指导和管理,解决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问题。在德育导师工作中,这些教师不仅巩固、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而且加强了自身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人文情怀,为独立学院优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必要途径。认定德育导师资格,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内容,实施德育导师考核机制等,是德育导师制度的基本内容。
1.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德育导师必须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来担任。这种任职资格确定的理由是,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全校所有学生,在自己所担任的课程任务内,接触、熟悉、指导、管理学生的时机最多,条件最便利,影响最大。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哲学类课程教师的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是对学生影响深远。大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养深度,是青年学生衡量一所大学优劣的标尺之一。德育导师关注学生的思想理论动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些职责内涵要求德育导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最合适的人选。
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在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德育导师制度成为必备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措施,德育导师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所有中青年教师担任,并且将德育导师工作考核与教育教学考核相结合,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只有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水平、授课能力、职业素养、品性涵养等达到德育导师资格认定的要求,才能担任德育导师。因此,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过程,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与水平提升的过程。这些思想政治稳定、职业素养高、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成为独立学院师资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影响极其深刻。
2.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制定德育导师规范,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德育导师这一职责做到名副其实的重要方式。德育导师制度的规范要求德育导师必须做到:第一,是承担学校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教师,且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在这些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中,德育导师必须承担至少一门大学一年级新生课程,力求让大学新生从入学教育开始就能直接接触德育教育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第二,德育导师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教学工作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与教学理论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德育导师的工作既是独立学院管理学生的一种有效制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相对自主的教学管理氛围,利用课后辅导、座谈、讲座、各类竞赛活动、博客、微信群、QQ群等现代网络条件与技术,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道德品行的塑造与涵养,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贴在一起。第三,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德育导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将大一新生的个人信息、入学知识状况与德育导师课堂学习状态、德育活动状况、个人发展(尤其是入学后有入党、考研打算的学生)需求等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重点辅导、督促青年学生。再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学校要求每一位德育导师每学年重点辅导的学生数不得少于所授课程班级人数的20%。在实施了两年多的德育导师制度后,该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和学生德育状态成果显著。
德育导师的职责不仅是针对大学新生,他们对学生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后课外的德育培养、人文素质训练等工作也是伴随大学生的全部大学生活的。德育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是大学生评优、入党、申请学位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德育课程不过关,学生不论专业成就怎样优秀,都不能完成学业。因此,德育导师的评价和德育课程成绩,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此,德育导师职责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为了保证德育导师工作的细致、严谨与公正,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专业水平、自身道德、品性、素养的要求,必然是严格而高标准的。只有这支队伍的建设成功了,德育导师制度的质量才有保证,独立学院的德育教育与管理才能成为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
3.德育导师考核机制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标尺之一。独立学院对德育导师的考核不仅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实施和监管的保证,而且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德育导师不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而且在专业科研领域也要取得相应成果。德育导师的舞台不仅锤炼了这些中青年教师管理学生的能力,而且提升了他们将专业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德育导师队伍的建设,带动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热情,推动他们更严格地要求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德育导师工作成为这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三、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不仅丰富了对现代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理论研究,而且扩大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的视野,为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范例,成为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培养并储备优质教育人才的重要渠道。
1.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是加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独立学院这一类高校中,青年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培养与人文情怀涵养,主要集中在德育政治思想理论课程的设置与人文学科培养方案中。担任德育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德育导师,是实现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与道德人文素养训练的最主要力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和建设,不仅极大地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而且极其深刻地影响了青年学生德育素养的内涵与水平。高校教育,尤其是独立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正确性和进步性的保证。德育导师制度不仅坚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保证了独立学院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稳定与方向的正确,而且活跃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对青年大学生实行导师督导,更加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
2.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设过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导师职责履行、德育导师工作考核,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内容。德育导师制度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力量聚集起来,并且将这一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政治方向、思想觉悟和素养内涵直接定位在高标准的坐标中。实践的效力远远超过了枯燥单一的理论灌输和政治说教,中青年教师在德育导师的工作中必然成长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型,必然在自己的教学、教育实践中成为青年学生的示范与引导者。一支优秀的德育导师队伍也必然是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德育导师制度保证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稳定性和方向正确性,更保证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素质和水平,为中青年教师锻炼职业能力和自我完善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3.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为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空间。德育导师制度的制定、导师队伍的建设、导师工作实践与经验教训等,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论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打开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窗口,是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和校级管理的一个新的理论范例。
4.德育导师制度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的探索。德育导师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独立学院相对独立的办学管理模式,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难度;独立学院学生层次的问题,也成为德育导师工作有效性的严峻挑战;德育导师职责贯穿学生4年大学生活的连续性与时效性,其具体实践的难度问题;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德育导师工作的工作量矛盾等问题。任何一个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都存在一定的经验不足,只有在不断解决问题与完善制度中,才能不断进步,并取得更大成效。
德育导师制度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养、职业水平、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提出了严格要求,进一步加强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研究的深度,拓宽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向。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教育理念和思想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一,“周记一,威烈王二十三年”[M].中华书局,1956.
高等学校的教师要承担教书育人的功能,除了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有个很重要的职责是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就是在德育和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方面要多下功夫。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学生与教师的身份转变不久,在德育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个别青年教师仅仅满足于基本的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对教师在高校中承担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认识不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自觉意识不强,与大学的沟通交流仅限于课堂,如此一来,既不能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也不利于适时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达不到德育的目的。
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存在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从青年教师自身角度看,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指出,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这个形象的比喻充分的说明了理想信念对人们成才成长的重要作用。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他们步入工作岗位不久,面对工作压力的同时,还有住房、收入、养儿育女等生活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容易使他们的原本不够坚定的理想信念受影响,当他们的理想信念一发生动摇,政治理论的学习、业务素养的提高、奉献精神的强化等事情都将没有动力去施行,才会出现以上各种问题。
(二)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管理机制不太健全。青年教师之所以出现思想上的懈怠、业务上的滑落、功力主义倾向等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学校的管理体制相关。有些学校过分地注重科研,而青年教师担任的课程又比较多,搞科研的时间有限,很难达到科研的目标任务。为了使科研任务达标,不少青年教师忽略政治理论学习时间、业务素质提升的训练、与学生思想交流的时间等,全力投入到科研上来,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三)从社会环境的角度看,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渗透。随着全球化深入推进,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高校又是各种社会思潮争夺青年的主要阵地。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和较强的接受能力,但是他们工作时间较短,经验不足,辨别力不够,就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当理想和现实具有一定的差距的时候,就会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从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三、高校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重视青年教师的理论学习,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来抓紧抓实,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加强理论学习。首先,要建立建全理论学习制度,从学习时间、学习效果上进行规范,杜绝走过场、搞形式,加大学习检查力度,严格考核,让青年教师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确保青年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能够落到实处,学有所获。第二,要加强青年教师对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让他们多读多看,认真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会议精神,切实以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第三,理论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安排理论学习的时候充分考虑青年教师的思想、生活和工作实际,把理论学习的过程,变成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
(二)重视教育培养,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个人修养和业务能力1、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个人修养。第一,增强青年教师的师德意识。“教师高尚的师德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加强师德修养和自觉接受师德教育的结果”[3]。首先,要培养青年教师的法制观念,让他们明确了解法律规定的高校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明确高校教师的可为和不可为。其次,可以建立师德评估和奖惩制度,把青年教师的师德表现作为晋升职称、评选优秀的标准,逐步形成以师德高尚为荣,以师德恶劣为耻的良好风尚。再次,可以树立师德榜样,通过评选师德先进个人、标兵以及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大力宣传师德个人、集体先进事迹,感染激励青年教师,争先创优。第二,增强青年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心得体会座谈会等,加强对青年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第三,增强青年教师的社会责任感。青年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社会了解不深,对错误思潮的鉴别不力等弱点,学校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青年能够接触社会、了解民情。比如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到基层挂职锻炼等等,使他们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加深对社会的整体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个人修养,进一步增强他们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日常的教学和平时的生活中,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2、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首先,不断加强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品德高尚,还需学识渊博,能够传道、授业、解惑。高校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而有的青年教师基本功较差,比如口头表达能力较弱,不能把自己的知识很好的传达给学生,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可以举办“青年教师教师技能大赛”等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和观摩,对照优秀查找自身的不足;可以经常召开教学研讨会、座谈会,互相交流经验;可以组织青年教师多听那些教学经验丰富、上课认真、教学效果好的中老年教师特别是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学习教学方法;还可以传帮带,有针对性地安排中老年教师一对一的对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指导,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帮助他们改进,使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其次,不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要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应该注重知识结构的优化,特别是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高校可以建立并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外出进修或者在职攻读学位,提高专业水平,学习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不断拓展视野,更新观念。第三,不断加强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在政策上和经费上大力支持,从而使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能够脱颖而出,尽快成长。
如何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来调动和激励青年的工作积极性,提高青年的整体综合素质,是新医改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医院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和课题。笔者认为,应通过新的途径和有效的载体,寓教于乐地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取得良好成效。
1 强化教育内容,突出教育重点
新医改形势下,青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伦理道德、发展需求的多样性日趋明显,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医院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绝大多数青年分布在医疗护理第一线,他们的文化素质高,是医院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未来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存在着思想活跃、革新意识强烈、勇于创先争优等优点。但是,医院的青年职工都是从学校毕业即走上工作岗位的,社会经验较缺乏,加之医疗卫生行业特殊的工作性质,使医院内职工与社会的接触面比较广泛,而这时候青年的成长发展还处于尚未完全定性的阶段,容易受社会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致使个别青年人表现出:价值取向较迷乱,责任意识较淡薄,重索取,轻奉献等,因此加强医院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各项工作重中之重。首先,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应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武装青年,构筑青年的精神支柱。其次,要通过开展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和形势教育、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教育、典型人物和模范事迹教育等来塑造青年的美好心灵,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觉悟。
再次,要通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有效的方式调动青年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动员和带领青年把热情和力量凝聚到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上来,努力成为遵医德、精医术、讲奉献、为人民的优秀医务工作者,为医院的发展建功成才。
2 利用有效载体,达到实践育人
以活动为载体是一种有形的教育方式,符合青年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是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注重将教育的内容融入时代气息,举办为青年所喜爱和乐于接受的活动。我们通过举办“以病人为中心”、青年医务人员岗位技能操作比赛、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使青年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在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生动,极大地调动了青年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首先,各创建集体从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立足本职、岗位奉献的思想入手,以岗位服务和业余奉献为基本形式,开展了许多有特色的优质服务,使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获得了宾至如归的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其次,我们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青年文明服务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以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为重要内容,引导青年在工作中规范服务行为,提倡优质服务,培养了青年良好的道德素质;第三,我们注重增强青年的作为意识,大力培养选拔和宣传思想品德好、业务技术精的青年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激发青年的敬业精神,引导青年立足本职,敬业爱岗,在勤学苦练中磨砺技艺,成为医院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实践证明,以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将有形的教育和无形的影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符合时代的特点,增强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
3 讲究方法方式,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 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b)-128-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对医院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现状、着眼未来、创新方法,全面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为医院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 医院团员青年思想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的价值观出现新的变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形象面临新的挑战,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重要。
1.1 团员青年思想不稳定
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学历,喜欢接受新事物,由于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对社会的实物认识比较片面,容易受社会不良思想和风气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摇摆不定,缺乏坚定的理想和信息,缺乏敬业奉献精神,不能专注于正常的医疗工作,有时出现不良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影响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更影响了医务人员的整体形象。
1.2 团员青年价值观遇到挑战
改革开放政策为医院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一些损害自身形象的事情屡屡发生,部分医务人员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年青一代医务人员对前途感到迷茫,对医疗工作产生厌恶感。
2 新形势下医院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医疗队伍稳定
团员青年在医院占有很重的比例。他们分布医疗护理的各个工作岗位,是职工队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个人素质和稳定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医院各项任务的落实和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2 有利于落实规章制度
医院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规章制度的执行效果与职工素质关系重大,只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个人的思想政治觉悟,才能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保证医院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3 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医生水平、临床经验、医疗设备,更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首先要水平,崇高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职业操守是医疗质量的保证。青年时代是打基础的时候,好的基础才会成就好的将来。
2.4 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
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尊重患者,爱护患者,加强医患沟通,增加医患互信,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2.5 有利于防范医疗纠纷
随着患者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纠纷越来越多,解决医患纠纷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通过思想教育,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3 做好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新形势下医院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抓好以下几件事情。
3.1 发挥团组织优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充分利用团支部的组织作用,创造性地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劳动竞赛、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社会实践活动、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寓教于乐,使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化、形象化[1]。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引导青年较好地处理奉献和索取的关系、医患关系、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关系,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青年的职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明显增强。
3.2 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加强对新形势下医疗卫生事业政策的学习,使团员青年的思想理念、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始终与党的卫生路线相统一,始终运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把握卫生事业发展趋势,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不断获得追求进步的人生动力,做一个适应时展的医务工作者。
3.3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培育医院精神
医院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措施[2],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加大医院文化建设力度,形成有医院特色的文化氛围,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医院的价值观,有效调动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医院凝聚力的提高。
3.4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个人修养
通过开展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教育团员青年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树立患者至上的思想,引导他们做到以人为本、以患者的利益为重,自觉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及时开展医德警示教育,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抵御不正之风的侵蚀。
[参考文献]
[1]马华.发挥医院群团组织作用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医学创新研究,2006,3(10):10.
1.1从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在很多国有企业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往往是由年龄较大的职工组成,他们在几十年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单一工作模式和方法,习惯于用惯用的旧理论、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这是难以适应时展潮流的。同时,年龄的差距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时有发生。
1.2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单一,现代化教育手段匿乏。在部分国有企业当中,常能看到如下现象:开个会议,宣读一下文件,并再把材料发放到职工手中,就算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使青年职工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是不现实的。现代企业青年,时代特点十分明显,在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以青年职工的特点为依据,适当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1.3现代青年压力极大,企业却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必要的重视。现代青年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工作中竞争压力大,生活中还面临着买房难等诸多现实问题,这使很多青年在投身工作时,往往只重视工作给其所带来的财力,却逐渐放松了对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建设和培养,这使得现代企业青年职工功利化思想十分明显,这样世俗化了的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但限制了青年职工自身发展,也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加强国有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2.1坚持正确的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则。在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国有企业应当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因人而异原则。思想的阵地,要用正确思想去占领,否则就要被非正确思想所占领。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群体复杂化,社会阶层分化也日益明显。因此,只有针对青年职工不同的思想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才能切中实效,取得预期效果;二是以人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适应时展需求,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开展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通过对思想问题的认真分析和研究,在充分认识客观事物真实面貌基础上,把握发展变化规律,采取最为有效和妥善的方法予以解决,才能从根本上使青年职工的思想得到转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是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很重要。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介,采用现代青年更加喜闻乐见的工作形式,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引力,使工作更具实效性。
2.2让国有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的手段。
2.2.1使之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企业通过企业文化教育的开展,在青年职工中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为青年职工建立平等工作关系与良好工作环境。再通过有效沟通,让思政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员工建立双向沟通机制,这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是极为有益的。同时还能在维护企业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推动企业取得全面的进步。
2.2.2把心理疏导融人到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来。心理疏导是国有企业针对青年职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针对青年职工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或是专题讲座等心理疏导措施,在密切关注企业青年职工心理变化的同时,在适当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为他们化解心理矛盾,缓解他们不断积累的压力。
2.2.3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目前,国有企业青年职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互联网是青年人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现代化工具。国有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紧跟时代的潮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去占领网络思想阵地,这样才能切实加强青年职工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三、结语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044-01
目前,我院共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8名、兼职教师2名,兼职教师主要由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担任。近几年来,学院通过抓机构建设、专业培训等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健全机构,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落到实处
为了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科研领导,学院于2008年底在原“两课”教研室基础上成立的,是直属学院的二级教学机构,承担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主要承担着全院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贵州省情》《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宏观经济学》《民法案例分析》等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部门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力量,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发展趋势好且稳定的师资队伍,下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个教研室及办公室、资料室。现有教职员工8名,30岁以下5人,42~45岁3人,全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1人为硕士研究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名,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1名。主要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和法学专业人员构成,是一支年富力强、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教学科研团队。
二 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功能的实现依赖于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业务能力的教师队伍。为此,学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
1.以老带新
学院有着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老一辈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成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肥沃土壤。为尽快使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我院安排了3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和青年教师之间结成“帮扶对子”,重点督导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传授教学经验,帮助和培养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
2.集体备课
对于教学基本内容和疑难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各教研室每学期都要进行不少于5次的集体研讨,并开展观摩教学,使教师能更好地开拓思路、集思广益,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丰富教学内容,完善电子课件,改善教学方法。
3.系统听课
学院督导室牵头建立了由相关教学单位组成的听课制度体系,通过系统听课,及时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动态,评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效地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4.专业培训
每年安排1~2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一次校外高水平、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训。近两年来,我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本都参加了教育部和教育厅举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培训班。
三 开展教改活动,建设精品课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
1.开展教改活动
在开展教改活动中,重点对考核、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我院认为,考核、考试的目的不只是给学生评定成绩。考核、考试在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1)考核、考试由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贯穿学习全过程。平时考核成绩占40%,包括考勤(占10%),课堂笔记(占10%),作业2次(占20%),期末考试(占60%)。我院认为课堂笔记十分重要,不仅可以让学生注意听课,而且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笔记由任课教师亲自检查并评定成绩。(2)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实行开卷考试。(3)考试题目(包括作业题)一律不出死记硬背的题,全部为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型题目。
2.开展精品课程建设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 思路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Abstract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ffected by complex factors and many problems have existed. This paper aims at clarifying the thoughts to make reasonable policies on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at a time of urgent need of such education.
Key words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oughts
青年观认为:青年是一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是各种社会势力争取的对象,青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应该受到特别的关怀和引导。
高校青年教师即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是高校教育链条的中间力量,其自身的学术造诣、思想政治素养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高校“产品”质量,大学生能否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产品”,高校青年教师关乎其大。
西晋陈寿提出: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在物欲横流和思潮泛滥的今天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1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因素
生态观认为:环境影响主体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除此之外,社会风气、社会思潮、社会心理等因素还以潜移墨化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①
高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除了受宏观环境的影响,还有自身的独特小环境影响着青年教师,包括良好的学术氛围、师德师风以及老一辈逐步沉淀形成的优良传统,引领着青年教师的进一步成长,需要传承和发扬。
高校是思想最活跃的地方,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观念,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必须符合现行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
2 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1)重业务,轻思想政治教育不良倾向严重。用业务标准来衡量青年教师是导致重业务,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缘由,晋级和评优基本上按教学和科研数量与质量为基础,忽略了师德和政治进步,对思想先进的典型树立和宣传很不够,不完善的评定机制亦助长了青年教师的功利性思想。②对青年教师师德、思想政治方面的考核形式也过于宏观,致使部分青年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流于形式。
(2)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无暇顾及思想政治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各高等院校在大规模扩招后都面临着学生人数激增和教学资源紧缺的矛盾,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特别是青年教师授课任务繁重,疲于应付,加上受科研任务的束缚,导致青年教师不能或者很少参加政治学习和相关活动,有的即便参加学习,也是心不在焉,甚至把参加学习作为一种“休闲”,或是一种负担。
(3)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缺乏新意。虽然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安排了相对固定的政治学习时间,但教育方法较多地实施了“单边政策”,主要通过灌输、劝导和讲述的方式来进行,缺乏一定的艺术性,这些枯燥、单一的形式,也很难调动青年教师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而且教育过程忽视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抽象、枯燥、空洞的理论“灌输”导致的结果往往是青年教师在其思想政治、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上存在知、信、行分离的倾向。
3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3.1 必须贯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全体社会成员”都普遍地得到发展,要求体力的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才能的多方面发展、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
高校青年教师为了学术水平的提高,除了讲台就是图书馆和实验室,往往忽略了运动锻炼,缺乏人际交流,也少有音乐与运动带来的快乐,这些东西的缺失或多或少的影响了青年教师的心情,反过来抑制了学术增长的动力。④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细节,如: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就不无裨益,一场趣味运动会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增加青年教师的交流机会,一场高雅的音乐盛宴不仅可以发掘潜能,还可以荡涤青年教师的心灵。青年教师属于弱势群体,他有养家的重任,有建立人际关系的必要应酬,有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站稳脚跟的压力,只有全面发展才能重建自信,达到良性循环,这也是教育者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规律。
3.2 必须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规律
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或外界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已的个体意识,而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已的价值准则的过程。外化:是指受教育将个体意识转化为良好行为,并使其成为优秀习惯,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的过程。
内化与外化是对立统一的。对立性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两者所处阶段不同,作用不同。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目的相同,基础相同。两者的基础即实践活动。
经济全球化和日益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很大,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并呈现出一定的趋向。青年教师由于自身经验,认识能力、思维方式以及思想觉悟水平等缘故的限制而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特定的社会要求。⑤传统的说教模式,没有实践基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实践活动,培养内化和外化所需环境。
3.3 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修为与教学管理水平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成与败。⑥
虽然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但其叛逆的性格和广博的见闻,决定其不会逆来顺受,这就对教育者本身的造诣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院校必须倾力打造和培养一支经过了专门训练,能有目的和按计划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并要求教育者能与时俱进,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与青年教师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教学相长,获得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3.4 探索并建立完善的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
建立完善的制度,是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制度不能停留在宏观层面,要求很强的可操作性,要有具体的标准,要配备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
各高校实际情况不同,进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思路都不一样,但基本上都没有一个理想的较为完美的制度
教育部门乃至全国上下都很重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党委必须从党的建设层面高度重视,要配备专班,要有人专管,要转变重业务,轻教育的观念。
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是打造能力突出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并重视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树立身边的典型,不要让人觉得望尘莫及。其次是通过加强党建,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优秀党员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展开的,制度要紧扣青年教师的特点,遵循规律,恰当的将业务成绩与思想政治进步挂钩,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业务工作中。
建立的制度必须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作用,能够通过教育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人们的心理状态。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制度标准要严要高。检查考核执行力要强,要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与激励功能、强化与抑制功能,但不能激发反感情绪,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要在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⑦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漫长的过程,可变因素较多,要取得理想效果还有待更深层次的实践和探索。
注释
① 唐生标,胡成功.试论基于生态观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J].学术探索(理论研究),2011(5):97.
② 邓文珍,李煜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17(1):36.
③ 吴明勇,曾咏辉.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15):102.
④⑤史成虎.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考察[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30(4):39.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党的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论成果,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把新的理论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学院组织了系统性的理论学习,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工作核心,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三个倡导”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生活中。同时,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文化特点,开展特色教育,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上创新,争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落到实处,转化成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思想素质,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人民”,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具体工作中,学院采取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既要让大学生从理论上理解“人民”,同时让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成为“人民”。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重要表现,在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引导下,大学生才能成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社会主体,才能超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才能形成远大理想,拥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抵制不良思想的重要手段,应当将道德教育作为重点中的重点。因此,学院领导认为,在具体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思政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法制意识。在具体操作中,学院没有采取单纯说教的做法,而是尽量采用活动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法制宣传、法制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们感受到道德和法制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此外,将职业道德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项内容,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起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他们今后的毕业就业打好基础。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学院领导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应当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在课堂之中,而应将其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近年来,学院积极探索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改善教育环境入手,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具体而言: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考核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为解决这一问题,学院积极推行通识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通过建构全面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所提出的新理论、新要求,学校积极在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上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学院创造性地设立了100多个导师小组,以负责全校4000多名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关工委的作用,让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继续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高素质大学生党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育的主要责任。学校在培养大学生党员问题上可谓是高度重视,在开放式党员培养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效党员培养机制。同时,实施学生党员示范工程,创设党员专题调研机制。
大学生正处在特殊的心理时期,思想尚未成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问题。仅仅依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引入心理学,辅导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手段。学院成立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后,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群体,文艺活动是大学生的最爱。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大学生的品格。近年来,学院着力打造了“大学生艺术节”“公民道德建设”“文化周”“音乐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实施了“心理阳光工程”“大学生党的知识教育工程”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落实人才培养规划
学院党委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出台了《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战略。建立长期培养机制,提高人才思想素质。近年来,学院实施了“思想政治队伍素养提升培训计划”“学生骨干队伍培养与教育工程”“学生党员先锋工程”等思想政治人才培养项目,实现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同时,促进了学生干部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储备了大量青年思想政治人才。
制度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制度既要管理,也是保障。为此,学院先后制定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关工委离退休老同志担任部分社团兼职指导教师的意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为思想政治人才的管理和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障。在思想政治人才培养上,学院充分重视老同志的作用,老同志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过硬的思想素质,由老同志把关,人才质量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
关键词:学生社团;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
十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发展事业,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和成长成才服务,要进一步增强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大学生作为青年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宽教育的途径、载体,促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青年、引领青年变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一、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组织,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主要表现在:1、社团覆盖面广,在校园中的影响较大。以笔者所在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八成的学生加入过社团组织,且部分学生同时加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社团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已成为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愿加入社团组织,因此,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当中,主动的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相比于第一课堂的灌输式教育,以社团为载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让学生接受。3、通过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渗透性,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受到社团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1],并且通过社团文化的形成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展示,间接的影响到更多的学生,起着很好的教育、熏陶作用。
二、高校学生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2005年,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并通过学生社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此,高校学生社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发挥学生社团的实践育人作用,2016年,教育部、再次联合下发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进一步规范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促进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学生社团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功能定位不准,与第一课堂结合不够紧密
高校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其中心任务是教学,因此,高校的一切工作应围绕教学中心任务,以德为先,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第二课堂活动应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成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强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实效。然而,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定位还不够准确,发展方向上缺少与第一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政治引领作用。
(二)主责意识不强,开展工作娱乐化倾向明显
2016年,、教育部联合下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指出,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校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校学生会为学生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为延伸手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促进学校共青团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但当前高校学生社团主责意识还不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活动开展为吸引学生眼球,迎合学生胃口,在内容设计上纯娱乐化倾向较为明显。
(三)基础条件不足,学校对社团发展重视不够
一是由于缺乏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社团缺乏相对固定的指导老师,且指导老师积极性不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二是社团经费不足,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社团成员缴纳的会费,社会企业和单位的赞助和学校拨款,但学校拨款相对较少,社团成员缴纳的会费有限,社团活动经费仍较为紧张。三是缺乏活动场地。据调查,缺乏固定场地或申请场地困难是目前高校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的现实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
(四)干部队伍较弱,社团自身建设能力较差
由于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组织,主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进行建设,且参与学生较多,覆盖面较广,社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又相对较差,大部分干部未经过系统培训,也没有担任其他学生干部经历,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岗位的需要。另外,学生社团还存在机构设置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规划发展不科学等问题。多方面客观原因导致社团自身建设能力较差,学生社团发展较慢或停滞不前。
三、强化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高位推动,加强政治领导
首先,学校党委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发展,把学生社团作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政治引导、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形成全校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从学校层面制定鼓励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参与社团指导的有效措施,调动教师参与社团指导的积极性、主动性。要下拨专项经费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要为社团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活动场地。学校团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监督、指导,落实各项监督、管理制度,促进学生社团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二)明确社团定位,强化主责主业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高校学生社团要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善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开展主体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其中,在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第一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让社团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2],体现学生社团组织的政治教育功能,应是学生社团发展的方向和职责定位。
(三)完善组织架构,加强队伍建设
高校团委要成立学生社团联合会等专门机构,负责对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由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兼任社团联合会主席。探索建立社团团工委,推进社团团支部建设,加强社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打造有特色、有亮点的社团文化。通过理论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定期对社团干部进行培训,提高社团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加强对优秀社团干部的评先评优和宣传表彰,增强社团干部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四)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工作实效
高校应从学校层面探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并把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扩大社团活动的有效覆盖面。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加强对社团团支部的组织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3],构建“互联网+社团团建”的工作模式。推动思政研究等相关理论型社团的建设,在经费、场地、师资等方面给予倾斜,增强理论型社团的影响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师参与学生社团团支部的工作指导,推铀枷胝治课堂教学内容有效融入社团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探索社团活动项目化运作和管理模式,各社团自主设计、申报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活动方案,校团委通过审核、立项、验收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高校要认识到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政治引导,推动社团的自身建设,促进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相结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艾红玲.基于学生社团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J].高教学刊,2017(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