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价值概念范文

经济学价值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价值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学价值概念

第1篇:经济学价值概念范文

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涵盖非常广泛的概念,由于研究对象不一样,各种科学领域的价值观是很不相同的。然而,只要仔细分析,除去某些肤浅之论,各种学说的价值概念还是存在着共通之处。文化经济学无暇顾及历史上和现实中关于价值问题的争论,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寻找不同价值观的交汇之点。

文化经济学认为,价值是客观对象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这个价值概念是普适的,不仅在商品社会中适用,其他社会中也适用;不仅在经济学领域适用,在伦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也适用;不仅适用于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也适用于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类生活领域。

这个价值概念是一个阴阳统一体,一面是主体(人),另一面是客体(客观对象),主体和客体通过“意义”联合为一,构成一个价值形态。

价值形态的主体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对价值形态的客体,即客观对象有某种需求;客体身上内含着某种属性,也可以满足主体的需求。

价值形态表明,价值是主客统一之物。其中,作为主体的人处于中心位置。如果没有人,没有主体的需求,那就无所谓价值。只有当主体的某种需求同客体的某种属性相互吻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时候,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价值形态也表明,价值是一个矛盾之物。按照辩证法的规律,价值形态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价值是一个文化之物。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人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都是文化,价值从根源上说天生是一个文化之物。

在价值形态中,客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是客体身上存在着的,同时又是主体感受到、认识到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现象。实际上,价值是文化的内在特性。任何文化,对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有意义的。这种文化涵义在价值的展开中显露得更清楚。

经济科学家的大师们,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到马克思,都在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伟大成就,使后世之人对他们一直怀着崇高的敬意。

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两百年来,劳动价值论始终不能成为贯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也不能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市场机制的运行,而且在各派经济学家之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例外,它使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登上很高的境界,并且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没有终结价值科学的真理,而只是为后人打开了深入认识商品价值的科学之门。

文化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两重性不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是价值和价格(交换价值)。

商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因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意义,因而有价值;因为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某种需要而在市场上被交换,因而有价格。价值是商品内在的,价格的是价值的表现。价值和价格构成商品的两重性。

商品的价值从何而来?是社会的人生产出来,“生产”这两个字在新的价值论中具有枢纽的意义。文化经济学将直接用“生产价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

用“生产”代替“劳动”,用“生产价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有几个好处:继承劳动价值论的传统,高度肯定价值创造者的崇高地位;可以把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贯通起来;使价值理论变得相当简明,文化经济学主张的生产价值论,只保留生产、价值、价格、货币等很少的几个概念;克服了劳动价值论遇到的难题;突出了价值理论对经济实践的引导作用。

第2篇:经济学价值概念范文

罗格・R・贝当古的《零售与分销经济学》,作为“当代世界学术名著”中的一本,是西方商业经济学的代表作。它全面细致地反映了商业和分销领域30年来的研究成果,可说是“这个领域参考书的标本”(Mueller教授语)。

网货是阿里巴巴提出的新商业文明中的一个主要的基本概念。网货按目前已有的解释,还算不上一个严格经济学概念。我们希望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它可能的内涵和外延,并通过这种探讨,看看可不可以完善网货这个概念,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零售与分销经济学》应该说就是一把权威的尺子,一个科学的坐标系。我认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并丰富“网货”这一概念。

网货实指网络组合商品

把网货目前的外部特征界定为“货真价实,海量个性”,是一种以直觉洞察、经验形式为特点的定义方法。《零售与分销经济学》贯穿始终的核心概念“组合商品”值得高度重视。我们这里先大胆假设,把网货视为“网络组合商品”(或网上组合商品、互联网组合商品)的口语指代。

先来看这个概念的可靠性。首先,组合商品是理论经济学中的正式概念。沃尔特・尼科尔森(2005)《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定义为:“组合商品是所有的商品价格同步变动的一组商品。”并且明确提出“组合商品定理”及其严格数学表达式(第154页)。它是经济学“商品”这一概念的扩展,与商品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次,商业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具体应用,赋予组合商品更具体的含义。罗格・R・贝当古定义为“有形的零售产出(商品)与无形的分销服务构成了一个‘结合体’(bundling),这种结合体可称为组合商品”(《零售与分销经济学》第9页)。

比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在于,商业经济学将不同子类商品组成一组大类商品,修正为一组子类性质构成一类整体(“结合体”)商品。在这里,组合是指性质组合,而非商品本身的组合。一次销售的是一个商品,而非一组商品。只不过这个商品具有一组性质(即有形产出、无形服务)。罗格・R・贝当古指出关键特征在于:“零售分销服务隐含在零售部门所提供的具体商品或服务当中”(第9页)。对照网货概念,非常切合。网货一方面是经销的商品(如有形商品),一方面是提供的分销服务(西方没有苏式体系中零售、批发概念,统称distribution)。网货相对于组合商品,增加的只是网络,即通过互联网分销的组合商品,也可以通俗解释为网络服务加商品。

网络组合商品与传统组合商品的区别

罗格・R・贝当古虽然没有直接说出网货这个词,但他实际已涉及这个问题。他分析“互联网零售商和传统零售商”的各种区别(第111页、第113页)时,涉及网货之处包括:第一,关于价实。“互联网零售商消除了或者大大降低了一般零售商在销售点提供普通分销服务环境时应有的成本”。这对应了网货“货真价实”中价实的说法。马云认为,网络渠道的优越性让网货把暴利还给消费者,还给制造业,“网货的核心就是反对暴利。”这点不仅是经验,也是有学术根据的说法。第二,关于个性。“互联网降低了零售商加深和拓宽其商品品类的成本”,“互联网零售商的商品品类服务的成本降低会带来商品品类……的扩展,最终使价格自然下降”,并且为“互联网的价格差异提供了解释”。这些都印证了“海量个性”中个性的说法。第三,关于海量。网货“海量”指无限货架,实际有数量和时空两义。关于时空特征,罗格・R・贝当古指出,“互联网零售商的商品品类服务的成本降低会带来……其他普通分销服务(地点可接近性)的扩展,最终使价格自然下降”。至于网货(上架能力)的多少,罗格・R・贝当古完全没有涉及,不过关于这一点的争论几乎没有。因此“海量”在学术上也是可以成立的。第四,关于货真。网货是不是内在具有“货真”的特点,罗格・R・贝当古没有明确分析,只是说:“互联网降低了提供某些商品特定信息的成本,例如,商品价格和某些物理属性。”但也可能在另外情况下提高信息成本。如果货真是针对更丰富的信用记录,在经验上无疑是成立的。总的来说,“货真价实、海量个性”在商业经济学上是成立的,要注意的是对信息成本提高(交付成本、选择成本和甄别成本)及相关特征的概括和解释,使之更加全面。

《零售与分销经济学》还涉及了许多“网货”概念中目前没有,但与之非常相关的内在性质。其中有两点:一是成本转移(cost shifting)。它被认为是“零售市场的根本特征”,涉及的关键问题是把消费者当生产者看待,产销一体;二是定价模型。主要是发现组合商品会更多导向垄断竞争定价(即产品差别化)模型,而不是趋向同质化完全竞争的全价模型。网货只会加强,不会削弱这两个基本点,即产销一体和多样差异。

商品与服务的分别探讨

既然网货可以被定义为由商品和服务构成的组合商品,我们就可以分别从商品与服务两个角度进一步认识它。

1 网货是否改变了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组合商品的构成之一,罗格・R・贝当古没有讨论商品属性问题。我们对网货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其商品与网下商品是一样的,不同仅在于网络服务。这样的理解不需要对经济学现成结论做大的改动,容易为大家所接受。难的是另一种理解:网货中的商品本身,具有新的商品属性。我个人倾向后一种理解,网货这种商品(或商品组合)正生出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并列的第三种价值。在《后现代经济》一书中,我把这种新商品属性,称为意义价值(指多元化异质性价值,对应海量个性中的“个性”)。当然,不承认商品有第三种属性也没有关系,只说网货具有异质性、个性化、体验化现象,也是可以的。

2、网货中服务的属性有什么?

服务作为组合商品中的另一构成要素,罗格・R・贝当古对它进行了“四特征”概括:一是无形,“通常不形成生产中的任何要素的所有权”;二是联合消费和生产;三是“非储性”;四是异质性。这里的异质性,与商品的异质性,是相互决定的。

关于异质性的解释,罗格・R・贝当古采用的是zeithaml和Bitner的说法,一是“相同的服务,不同的人将以不同的方式体验它们”,二是“服务的提供者是人,同样可能不会一直传送同样的表现行为”。这种解释带有较强应用色彩,不如张伯仑在理论经济学上说的异质性,在价值论上来得痛快。但毕竟把异质性提到基本特征层面上了。

3、网货的服务价值应如何分析?

第3篇:经济学价值概念范文

摘 要:对学科核心概念进行深度分析是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深入进行的必然要求。对核心概念的深度分析,不是要刻意追求核心概念的深度和难度,而是通过深度分析,深化核心概念的层次,实现核心概念的丰富价值。深度分析核心概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维度:把握内涵,明确外延;立足课标,整合教材;建构体系,掌握联系;适度拓展,迁移创新。本文以“价格”为例,加以分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 核心概念 深度分析 价格

任兴来,男,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

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主要包括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和掌握学科核心概念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概念?《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可以说,概念反映了人们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理解。

什么是核心概念?国内外学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 Erickson)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美国教育家赫德( Hurd)认为,核心概念是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组成学科课程的重要概念和原理,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这些概念能有效地组织起大量的事实和其他概念,并延续到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核心概念至少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其一,主干性,即核心概念是学科知识的主干部分。主干知识是与非主干知识相对而言的。主干知识是一个学科最基础、最核心、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能生发和统领非主干知识,可以成为衡量知识掌握水平的尺度和标准。作为学科的主干知识,一般表现为学科教材中的重要概念或原理。如《思想政治》必修l《经济生活》中的价格,就是核心概念。非主干知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主干知识的进一步阐释,如价值量由什么决定,什么是供给和需求,等等;另一类是教材辅助文,即教材中重要的相关链接、名词点击、专家点评的内容,如劳动生产率、替代品、互补品等这些概念就是以辅助文的形式在教材中出现。

其二,迁移性,即核心概念有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由于核心概念能生发和统领非主干知识,因此它能有效地组织起大量的其他概念,并影响学生从事相关方面的后续学习,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索和获取。例如,在《经济生活》中,围绕价格能组织起大量的其他概念和非主干知识,如商品、货币、价值、汇率、价格政策、价格机制、物价水平,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学依据研究对象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因为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它展开的。

就价格而言,学生对这个核心概念的掌握程度还会影响他们的后续学习。在经济学中,价格理论主要研究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这就不但涉及到《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也涉及到市场配置资源、政府宏观调控等,还会涉及《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的学习。在《政治生活》中,社会听证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价格听证会是最常见的听证会,深刻理解价格这个核心概念有利于实现听政于民、决策为民。对政府定价或调价的依据以及价格是否合理的标志等问题的理解,都要基于在《经济生活》学习中对价格这个核心概念的学习。

可见,理解和把握核心概念是学科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支撑。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学科核心概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核心概念进行深度分析。

二、思想政治核心概念深度分析的维度

笔者认为,深度分析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概念,需要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

1.把握内涵,明确外延。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把握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深度分析核心概念的基础和前提。

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因此,深度分析核心概念,首先要明确核心概念的定义。比如,什么是价格?《经济生活》中的解释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这是依据经典作家的一些论述给价格所下的定义。在政治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是货币形式。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的时候,就是价格。

但是,就价格的内涵而言,把价格仅仅理解为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不够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就价格的变动趋势而言的。一般说来,在供求一致时,或在生产领域中,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表现得也最强烈和最明显。可是在瞬时性变动中,即在供求不一致,或在流通领域中,价格就会偏离价值,经常表现为和价值不一致。这时,价格就不仅表现价值,还反映供求关系。因此,马克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从西方经济学的价格理论研究中得到印证。西方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需求的无限性和生产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西方经济学认为,在一个完全竞争、不存在垄断的市场上,只有需求与供给决定(均衡)价格,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起作用,不分主次。

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或对象的范围,即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或对象,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就价格而言,在西方经济学中,价格分为供给价格、需求价格和均衡价格。简单地说,供给价格就是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需求价格是以货币单位来计算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愿意付出的价格,即在一定时间内,买方对一定产量的产品或服务愿意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均衡价格是指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也就是由于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使价格处于一种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可见,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同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时也会右所不同。通过对比,更能清晰而准确地把握价格的这个核心概念,并加深对它的理解。

2.立足课标,整合教材。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的依据。作为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不但规定了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还对课程目标有明确的阐述,特别是在内容标准中,对要求掌握的核心概念有具体要求。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概念很多,但《课程标准》追求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理念,降低和淡化了对很多概念的要求。因此,尽管教材在内容叙述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许多概念,但很多概念不是《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这就要求我们立足课标,高屋建瓴,对核心概念有清晰的定位。深度分析核心概念,还需要对同一模块内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必要时,应对必修和选修模块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从上表可以看出,《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造成市场上价格涨落的原因,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最终和生产相关,因为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这也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理解这一点,需要对必修1《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的影响”和选修2《经济学常识》中“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衔接与整合。

就课程模块而言,必修和选修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学科内容的关联性。对必修和选修模块涉及核心概念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衔接与整合,有利于形成不同的认知模式和知识系统,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及其能力趋向,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构体系,掌握联系。深度分析是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深度分析核心概念,需要以核心概念为中心,建构关于核心概念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不仅能识别与核心概念有关的知识的各个方面,而且清楚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为例,关于价格的知识体系可以这样建构:

可见,通过价格这个核心概念建构知识体系,可以将与价格有关的货币、消费等知识之间的关系打通: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商品是消费的主要对象,消费的知识主要包括消费水平、消费类型和消费心理等;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都有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表现;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纸币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货币有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货币的对内价值就是物价指数( CPI),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或下跌,就是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货币的对外价值就是汇率,即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当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建构价格在《经济生活》中的知识体系,还可以整合选修2《经济学常识》中关于价格的知识,使学生清楚并掌握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

结构决定功能。知识体系不同于知识提纲或知识纲要,后者只是罗列知识点,前者能够反映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知识的来龙去脉。建构知识体系有利于融会贯通知识,深度分析核心概念。现行思想政治教材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淡化了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因此,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不仅使学生能从更广阔的角度掌握知识的各个方面,也有助于其更细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核心概念。

4.适度拓展,迁移创新。核心概念一般比较抽象,概括性强。深度分析核心概念,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和考试要求,对与核心概念相关的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使学生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以此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当前,高考试题坚持能力立意,追求实现“理论分析生活问题”“活学活用”的命题思想和教学导向。例如,有的试题通过提供新的概念性知识,考查学生“现场学习”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一方面需要提取新概念信息,领悟迁移,理解内涵,另一方面需要对旧知识有充足的准备和驾驭,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迁移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这些新的概念性知识,大多与学科核心概念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对与核心概念相关的知识进行适度拓展,很有必要。

比如,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动,但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正是要说明价格变动与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之间的这种量的关系。可是,《经济生活》中关于弹性的相关知识只有“需求有弹性”这几个字,而且是在插图中出现的,这就有必要对“需求弹性”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解读。

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以及供给弹性这些概念虽未在教材申明确出现,但教材中“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能调节产量”等内容与之密切相关。

在考查学生这些知识的学习效果时,一些试题也经常会考查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例如:

在经济学中,弹性可以用来衡量供给量或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情况下,下列商品中供给缺乏弹性的是(

)

A.手机

B.报纸

C.古玩

D.汽车

上题中,正确选项是C。该题既考查学生对供给弹性的理解,同时考查了“现场学习力”。如果学生平时学习中能对价格这个核心概念从经济学的角度适度拓展,通过迁移,在考试中遇到此类问题时,即可得其要领、较快选出正确选项。

三、思想政治核心概念深度分析的意义

对核心概念的深度分析,不是要刻意追求核心概念的深度和难度,而是相对于其内在构成要素而言,概念不能停留在符号层面,需要准确地把握概念,深化概念的层次,实现核心概念的丰富价值。

首先,对思想政治核心概念深度分析,有助于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一定的浅显化现象。比如,有的教师直接讲解结论性知识多,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少;有的教师抓不住核心主干,理不清教材主线;有的教师追求单个知识点的讲解或罗列知识提纲,忽视知识体系的建构;有的教师机械地“教教材”,而不能做到“用教材教”,等等。

深度分析核心概念,教师就要既关注结论,也重视生成,给学生提供概括核心概念本质特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既打通知识,又对知识有所取舍,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重视单个知识的讲解,也重视知识体系的建构,使学生清楚知识的各个方面和逻辑关系。教,不仅是告诉,还要引导;学不仅是接受,更是探究。深度分析核心概念,教师就要关注现实生活,创设情境、借助情境,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读得懂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核心概念,实现基本观点教育与注重学生成长特点相结合、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切实践行新课程理念,增加课堂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对思想政治核心概念深度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在《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对评价要求和评价意义都有明确的阐述。在对知识目标的评价中,注重考评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实际理解和把握。其中,“内容标准”中对有关概念、原理、观点、方法等内容目标的陈述主要有六个方面,包括指认事物、再现事实、澄清概念、审视价值、支持某种判断、采取某种行动等,概括起来主要是识记、理解和应用。其中,识记是基础,应用是目的,理解是关键。

对核心概念进行深度分析,不但会促使学生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已知知识,或者将已知知识从一种表述形式转化成另一种表述形式,也会促使学生识别有关知识的各个方面,清楚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会促使学生跨越知识本身对结果做出推论,或者通过已有条件扩展相关知识,所有的这些成效无疑都会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从考试的角度看,能力立意是政治学科高考试题始终坚持的原则和方向,选拔具有学科素养、学科思维、创新能力的学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贯要求。因此,政治学科的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的考查,即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这也是高考对学生最具价值的考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着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多个环节提高能力水平和思维品质。

总之,对核心概念进行深度分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也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追求真理,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第4篇:经济学价值概念范文

[关键词] 价值 价值理论 会计价值

马克思有一句话来描述价值,他说价值是“幽灵般的对象性”。意即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它看不见,摸不着。那我们怎么感受它的存在呢?那只有将价值范畴的客观性揭示出来。因此,从前古典经济学时期到近代西方经济学时期,每个时期总有其独特的价值理论新主张,林林总总,重重叠叠。价值论也由单纯的劳动价值论逐步向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演变发展,随着发展进程的推进,现代西方经济学家逐渐抛弃了价值本源的分析,由价格论取代了价值论。受此启发,本人认为,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会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等,还应有更多元的表现形式,比如会计价值。

一、价值的概念和内涵

何谓价值?我们通常得到的答案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同时,人们又会告诉我们: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白暴力先生在其著作《价值价格通论》中对价值是这样阐释的:价值不仅仅是三位一体的初始含义,更应是对三位一体概念的分解,而且要深入到价值范畴的内部去探讨。

1.价值范畴上的财富论

财富或商品真实所值及其度量,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是价值范畴上的财富论。人们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创造价值”,或者说,“三要素创造价值”,实质上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价值一词的。

2.价值范畴上的价格论

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或商品的价格运动的中心的决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决定商品之间交换比例或价格运动中心的方式,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是价值范畴上的价格论。人们在讲到价值规律时,说:“价格围绕着价值拨动”、“价格由价值决定”,或者说:“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由商品的价值决定”,就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价值一词的。

3.广义价格论

广义价格论通常指的是财富或商品真实所值与商品价格运动中心之间的关系。商品的内在所值就是决定价格运动中心的因素。这是人们潜意识中的一个“公理”。人们认为:如果商品交换按照其内在所值决定的比例进行,则是合理的;如果不是按照其内在所值决定的比例进行,就是不合理的。

二、经济学中对价值理论的认识

“价值”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中是被广泛应用的,而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从早期的前古典经济学,到近现代的经济学,无不对价值理论问题加以探讨。

1.前古典经济学家的价值学说

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中世纪是经济知识的原始积累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都生活在非市场社会中,但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已出现了商品交换,货币和一些商业。色诺芬(前430―前355)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已了解到物品有两种用途:直接使用和用于交换。但他强调的是物品的第一种用途,即强调商品的使用价值方面。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发展了色诺芬关于物品有两种用途的思想,他已经看到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重属性。他在《政治学》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我们所有的财物,每一件都可以有两种用途。其一就是按照每一种财物的本分而做正当的使用,其二则是不正当的使用。他的这一思想到后来亚当?斯密那里发展成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概念,并从此成为经济学的固定范畴。

2.古典经济学家的价值学说

古典经济学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叶的英、法两国。威廉?配第(1623-1687)是经济学说史上最早研究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家。他提出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的概念。所谓“自然价格”,实际上就是指商品的价值,而政治价格则是指商品的市场价格,自然价格是政治价格涨落围绕的中心。并且配第从谷物和白银两种商品相比较的角度,说明了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基础,这样,配第就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亚当・斯密(1723年~1790年)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他首先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借助有名的“钻石与水”的悖论分析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大卫・李嘉图(1772年~1823年)接受了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但正确指出使用价值虽然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但是对于交换价值来说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他实际上认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前提,即物质承担者。

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他指出商品的两重性即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接着从商品的两重性导引出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所含的劳动一方面是个人的、具体的劳动;另一方面是社会的、抽象的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说明了新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而由资本转移到新商品上的价值则具体劳动来实现的。马克思认为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马克思认为决定工业产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不是在最劣生产条件下所必要的劳动,而是在现有社会的生产技术下,以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生产出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

4.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价值学说

19世纪70年代,奥国经济学家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理论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商品中所包含的客观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由边际革命直接导引出了以马歇尔经济学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马歇尔(1842-1924)把主观的、心理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归结为决定需求、消费、买方的力量,把客观存在的劳动价值论归结为决定供给、生产、卖方的力量,当两种力量相等时,就处于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均衡状态,形成均衡价格。

三、会计价值观念

我接受这样一个观念:“价值应使用统一的含义,即价值一词的原意或哲学观念去表达。”经济学中对价值的表述如此,会计学也不例外。我个人理解,会计价值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会计计量。

1.会计计量的发展历程

“结绳记事”是我国原始公社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时人们的计量观念已十分丰富,用绳结的大小表示事的大小,这与我们现在用数的大小来表示事务的多少并无实质差异。到了原始社会末期,这种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由此,用“书契”计量和记录的时代来到了。到了奴隶社会,绝大部分是应用实物价值观,采用实物计量单位。比如“黄钟钜黍”。随着生产关系的发展,贝币作为物物交换的媒介,既见之于形,又存在于实,使会计计量跨入以货币计量单位的初期阶段。到春秋时代,会计计量中采用了铸币,而且人们已经对货币进行研究了。货币价值观的萌芽源于实物价值观的缺陷和不足,这是会计价值观念发展变化的一个基本趋势。

2.现行会计计量的表现形式

目前会计对经济业务事项或交易采用货币单位计量,而货币的价值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就会涉及到会计选择何种货币价格进行计量的问题。当前中外会计界研究会计计量问题基本依据都源于FASB研究。因此下面内容拟以FASB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阐述当前的会计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历史成本指取得一项资产而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其特点是发生的时点是资产取得当时,即历史时态下的成本,是基于过去的真实交易。正因为如此,历史成本因其可验证、计量方法简单、取得成本较低等优点而被利益相关人作为决策的信息依据。但历史成本也有其局限性,首先它的可靠性用事实表明并不总是可靠的。如采购员在采购时接受大量回扣,为此形成的历史成本就不能如实反映市场上的公平市价,也就没有了可靠性。其次,在价格明显变动时,一些非货币性项目都可能因此被高估或低估。

(2)现行成本计量模式:现行成本又称重置成本或现时投入成本。指在现时为重置某一特有资产所付出的成本的计量属性。由于条件因素影响,事实上难以存在与原有资产完全吻合的重置成本。同时,在计算上缺乏足够可信的证据,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一般会计原则中不去考虑现行成本这一属性。但在经济学中,用重置成本进行资产计价,却是一些经济学家如J?R?希克斯坚持的观点。

(3)现行市价计量模式:现行市价又称脱手价值,指销售某种资产可望得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与前两种计量模式不同的是站在卖方的立场计量交换的产出价值,而非买方立场的交换的投入价值。这种计量属性的理论依据是,会计主体最需要的是对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具备的较强的适应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确保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而这些只与资产变现价值有关。但事实上,由于某些资产的现行市价难以确定,降低了信息资料的可验证性,导致了极强的主观性;另外,不符合持续经营假设,似乎企业随时处于清算状态,不利于履行经营管理的责任。

(4)可变现净值计量模式:可变现净值又称预期脱手价值,它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计量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预期现金流入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可变现净值与现行市价的共同点在于都反映资产的脱手价值。区别在于变现的时点不同,现行市价是基于当期的脱手价值,而可变现净值基于未来的销售或其他事项。显而易见,可变现净值仅用于计划将来销售的资产或未来清偿既定的负债,无法适用企业全部资产。

(5)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模式:是企业持有资产通过生产经营,或者持有负债在正常的经营状态下可望实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在所有可能的计量属性当中,只有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考虑了现金流量的数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真正体现了资产、负债作为“未来经济利益的获得或者牺牲”的本质属性。因此,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提供的财务信息对于使用者也是最为相关的。

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各有千秋,单纯地选择一种计量属性对于整个会计工作而言都不可能永远体现其连续、系统、全面的计量特征,也不可能始终使会计信息如原则要求的那样准确、真实、相关等。

3.基于价值的会计计量模式

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基于交易,即会计主体的资产计价根据过去的交易来计量,由于人为的会计分期所产生的时间差异,此时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不相等。而基于价值的会计计量模式根据资产的实际价值确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解释是:在公平交易中,知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一般而言,市场定价是最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据此,我个人认为,在经济学中,有一种市场结构所描述的状态与公允价值的内涵最接近。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是一个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这个市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厂商所面对的都是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它们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有厂商在市场上提供的是标准化产品,任何一个厂商都不能通过生产有差别性的产品来控制市场价格;厂商可以根据各行业的盈亏状况,无障碍地自由进入和退出某一行业,这样,生产要素就会从生产效率低的行业转向生产效率高的行业,从而使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买卖双方都掌握有关产品和价格的完全信息,可以据此确定最佳购买量和销售量,也可以据此以一个确定的价格来出售产品,而不致因信息不畅造成多个价格并存的现象。由此可见,完全竞争市场资源配置最为合理,资源利用最为充分,生产效率最高。

如图:

在图中,P0 为市场价格,在这个市场中,每一个厂商和购买者都是在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出售或购买商品,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即定义中的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白暴力:《价值价格通论》.第一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2]邓春玲:《经济学说史》.第一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候荣华:《西方经济学》. 第一版.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

[4]梁小明:《西方经济学》. 第一版.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周松:《会计计量的两难选择》. 《财会月刊》,2004年B7

第5篇:经济学价值概念范文

    1)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外部成本并重;

    3)计量由简单的加减向综合化和数学方向发展;

    4)以货币计量为主向采用多种综合计量手段并存的阶段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成本概念;传统成本;现代成本

    一、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

    会计学的成本是根据实际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受益的情况汇集和分配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所计算出的一定数量产品或劳务的个别劳动耗费的补偿价值。它可以用来计量企业生产经营性资金耗费、计算企业损益、考核企业耗费水平、限定生产经营性耗费补偿的范围和数量等等。会计学上的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不涉及企业与外界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费用。

    (2)是对历史的反映。只关心实际发生的成本,不关心未来的产出。

    (3)能够以货币加以计量。只核算企业成本中可以在货币支出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部分,不包括应计入而不能在货币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

    (4)只计量实物资本成本,不计量人力资本成本。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作了透彻剖析,揭示了成本概念的经济内涵。他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商品的价值W,用公式表示是W=c+v+m,公式中(c+V)这个部分即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用的劳动价格的部分对于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马克思从耗费和补偿两方面对成本进行论述。成本从耗费的角度看,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的劳动价值,即(c+v)部分,它是成本最基本的经济内涵;成本从补偿的角度看,是指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即成本价格,它是成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即成本是已耗费又必须在价值和实物上得以补偿的支出。马克思的企业成本理论揭示了成本的经济内涵。

    (1)从成本的经济性质上看,其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耗费的价值度量,体现了成本的可计量性。

    (2)从成本经济内容上看,成本是商品价值(c+v+m)中的前两部分。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成本是生产该产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

    (3)从成本经济本质上看,成本是为生产一定数量和质量劳动成果发生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体现了成本的可补偿性。

    三、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一)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概念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理论主要是从厂商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生产经营中如何通过比较各种成本支出方案,最终作出生产决策,即以最小成本支出获得一定利润或以一定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利润。也就是说,传统成本理论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出发点,主要研究生产成本问题。传统经济理论中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几个概念及核算方法。

    1.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投入和使用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成本,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分析一般具有如下基本内容:

    (1)短期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某些生产要素的情况下,生产一定的产出数量所花费的成本。短期成本(TC)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TVC)两部分,前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后者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呈现递减、不变、递增的态势。短期成本有两个重要概念: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总成本(AC)。平均固定成本(AFC)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随产量的增加而经历递减、最小、递增三个阶段。

    (2)长期成本。是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成本。长期成本只包括可变成本,它是短期成本从长期角度看由那些最低值的成本所组成。长期总成本曲线(LC)、平均成本(LAC)曲线分别是短期总成本曲线(SC)、平均成本线(SAC)的包络线。企业可根据长期成本曲线来作出生产规划。

    2.边际成本。它是成本计量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边际成本就是指由于厂商产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成本费用。它可以通过总成本增量和总产量增量之比表示出来:MC=dTC/dQ.

    由于边际成本即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完全是可变成本增加所引起的,而单位可变成本又存在着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因此作为它变动的结果,边际成本(MC)也必然是一条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边际成本作为一个动态成本的概念,对平均成本(AC)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有着重要影响,表现为: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当MC=AC时,AC为最低。

    另外,边际成本分析,也可用于长期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时,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同机会成本一样,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家系统地考虑各种可替选择成本的关键性概念之一,其重要性甚至高于机会成本。正如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所言,我们最难以做出的决策不是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而是多做还是少做些。

    3.机会成本。经济学一般着眼于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故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从事某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最有价值的其他选择。"机会成本不是实际的支出,而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度量,表达了稀缺与选择之间的基本选择。其具有以下特征:不是实际的支出,不关心已经发生的成本,而关心未来的产出,是对未来活动结果的预见。

    把机会成本作为现实的重要因素,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法,以便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2)有助于人们理解货币成本和真实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也就解决了资源的使用在会计上是盈利,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效的问题。

    (二)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现代成本理论突破了传统成本理论仅仅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的局限,更注重研究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细胞与外界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之间发生的成本费用。

    1.社会成本。所谓社会成本是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察的进行生产的代价,它既包括各项私人成本,又包括各种各样的外在成本,后者是指由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整个社会利益的损失。比如厂商生产经营中排放废气或污水,会引起空气和水资源的被污染,造成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引起社会环境治理投资或费用的增加。这一部分投资或费用尽管是由于厂商的生产行为引起的,但它并不或不完全直接由排污厂商承担,而是社会来承担。这种成本就叫外在成本。外在成本和"私人成本"的总和构成社会成本。

    2.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西方学者对交易成本定义众多,但并无质的差别,只是其侧重点或范围不同而已。科恩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签约的交易费用;二是签约后的事后费用。最后交易费用概念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等等。阿罗使交易费用的概念,更具一般性;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都属于交易成本的范畴。

    交易成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成本是发生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离开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交易成本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交易的社会性。

    2)交易成本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即交易成本不等于生产成本。

    3)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成本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

    关于交易成本的计算,人们还没有达到像传统成本价格的计算那么精确的程度,但不少新制度经济学家正在完善对交易成本的计算。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诺恩,计算了美国1970年交换部门的交易成本,占美国GDP的45%。张五常估计的香港交易成本占香港GDP的80%,交易成本数额巨大。正如有学者所说:"如果说亚当。斯密时期的经济学家在构造他们的模型时,忽略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所产生的费用的话,那么现代的经济学家再也不能忽略数额巨大的交易费用了。"

    四、会计学成本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赋予了成本本质的规定性,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和可补偿性,揭示了成本的经济性质,它对于研究对比会计学成本和西方经济学成本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生产成本,边际成本范畴相同。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和边际成本概念已经比较成熟,其理论也广泛地运用在会计学实践上。

    3.会计学成本与机会成本。在传统会计学上,成本只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但忽略了机会成本,经济学则关心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和定价决策,衡量成本时就包含了所有机会成本。在会计学中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有助于使传统会计在现有以核算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参与决策,实施适时控制和开展经济分析等功能。例如,目前有学者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主张计量股权资本成本,将其视为真实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中来。机会成本不是对传统会计成本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成本分析的补充,扩展了传统会计成本的内涵。

    4.会计学成本与社会成本对比。根据马克思的成本概念,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价值消费和补偿的有机统一体。为此,人类的劳动消耗需要补偿,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样需要补偿。而传统会计所依赖的成本概念是立足于企业微观本身来处置成本补偿。若单个企业的生产行为造成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破坏,而不计入社会成本,就会以牺牲社会环境质量为代价而虚增企业盈利。社会成本概念告诉我们,应从可持续发展实际要求出发,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待成本耗费和补偿问题。为此,众多学者提出将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相应的环境会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在成本中反映企业生产商品对社会资源消耗和损失程度,求得实际成本的真正补偿。

    5.会计学成本与交易成本。传统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但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存在交易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相关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是契约联结的网络。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约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故形成了人力资本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社会成本等一系列成本范畴,这些成本范围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会最终进入会计成本的研究范围。

    会计从来是服从和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的状态决定着会计运行的方向。传统会计学成本是适应于传统工业经济,在新的经济下,要求会计模式也要进行相应变革,而经济理论恰恰为会计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通过会计学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学成本的发展方向,从中可窥视出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1)传统会计成本正从单纯计量过去信息,正向能动地运用信息参与决策,提供未来信息的方向发展,即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会计成本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并重发展。

第6篇:经济学价值概念范文

(一)宏观经济学中概念抽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宏观经济学的鼻祖凯恩斯认为宏观经济不是微观经济的简单加总,研究宏观经济要从宏观经济总量出发研究,这也就产生立一系列宏观经济的概念和指标。宏观经济的概念和指标比较抽象,多数学生感觉看不见、摸不着,容易造成误解和困惑。

(二)教学内容体系难懂

宏观经济理论是一门有争议的理论经济学,流派颇多,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我国流行的本科教材多以西方萨米尔森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主编的经济学教材为依据。为了体现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完整性,我国教材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基础上,吸收西方其他宏观经济流派的理论内容,希望能够把西方其他宏观经济流派的理论融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形成一套能够全面反映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教科书。但是这也增加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宏观经济学体系庞杂,争论颇多,虽然在本科生教学中教师主要讲解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宏观经济学,还是会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派,由于学派之间的学术排斥和对立,造成学生的疑惑与费解。

(三)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

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主动性较差,主要因为:(1)认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家宏观经济问题,与自己以后的工作和学习相关性不强,学好宏观经济学对就业和生活关系不大,学习积极性不高。(2)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深入理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该学科对以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基础作用不大,认为应付考试过关即可,故没有下一番苦工奠定一个良好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决心,学习过程草草了事。(3)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概念抽象、体系庞杂、争论颇多,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理解混乱,更无法运用宏观经济理论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4)本科生宏观经济学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很多学生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还停留在中学时代的上,不会自我学习。学习方法单一,仅限于课堂上听教师讲解。因为上述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不努力,课前不预习,上课不思考,课后不复习和进一步阅读相关书籍,被动地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

二、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对策

1.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较好的掌握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起到决定性作用。

所以,教师在教授宏观经济学时,第一堂课应该把学好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介绍给同学,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首先,宏观经济学是对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它提供了人们了解、研究和分析宏观经济的基础工具,学好宏观经济学为以后学习财政理论、货币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等理论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们宏观经济学基础没有打好,以后在学习涉及宏观经济的许多理论时会出现对这些理论认识不清、理解不了、难以进行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的情况。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宏观经济的理论基础地位和作用。其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宏观经济问题,仿佛对一般个人的经济生活现实指导意义不大,学生们意识不到学习宏观经济理论对他们显示经济生活的指导作用,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宏观经济理论较为抽象,学生们对宏观经济理论理解不到位,更谈不上应用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所以学习兴趣不浓。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该把宏观经济理论的应用简要介绍给学生。告诉学生们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宏观经济范围内,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和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宏观经济是繁荣期还是衰退期将大大影响着学生就业情况,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影响每一个家庭的收入增长速度,物价水平高低影响着每一个居民的生活等等。如果学生们能够运用自己学习到的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对学生们的毕业后的就业、买房、结婚和理财等一系列经济生活问题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价值让学生们了解宏观经济学,提高学生们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宏观经济的概念和指标比较抽象,教师在开始讲授宏观经济学时应该把为什么宏观经济理论要应用这些抽象的概念和抽象概念表达的具体经济现实介绍给学生。

要介绍给学生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宏观经济学的鼻祖凯恩斯认为宏观经济不是微观经济的简单加总,研究宏观经济要从宏观经济总量出发研究,但是宏观经济总量是无法直接在现实经济中观察到的,这就要求定义一些宏观经济总量的概念和指标,并通过宏观经济统计来求得这些指标,用以反映宏观经济总量。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讲授的正是宏观经济理论中与产出水平有关的宏观概念和指标,但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认为这一章仅仅讲授与产出水平有关的国民收入核算概念和指标是不够的。本章的目的是为学生在接下来的理论学习中提供一个宏观经济概念基础,应该把宏观经济中的其他概念和指标也放到这一章讲授。教材如此安排是因为秉承了国外凯恩斯主义学者编写教材的习惯,因为凯恩斯和早期凯恩斯主义学者在研究宏观经济时只讨论产出问题,不讨论物价等问题。他们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只研究一个国家产出和国民收入如何决定,故没有讨论物价等问题,给出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概念即可,没必要给出与物价水平等宏观总量有关的概念。但是,我们现在讲授的宏观经济学包括讨论物价水平和失业等问题,应该在讲授宏观理论之前,把这些概念都介绍该学生,并且这样也有利于介绍清楚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介绍给学生微观经济学主要讨论的是价格和产量问题,宏观经济学同样也讨论产量和价格问题。但是微观经济学讨论的是某一具体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价格和产量在市场中可以直接观察到,但宏观经济讨论的是总产量,它在现实经济中无法直接观测到,一个国家的总产量反映的是该国一定时生产产品的总和,但是由于产品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在数量上加总,例如不能一个鸡蛋加一斤猪肉,这样就要求创造一个概念来反应一个国家的总产量,经济学家们认为一个国家产出的产品虽然在数量上无法加总,但是可以在价值上加总,于是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等国民收入核算概念。在宏观经济理论中价格也是一个问题,微观经济学中价格反映的是某一个产品的价格,可以在经济中直接观测到,但宏观经济讨论价格是所有产品的价格,这就要求创造一系列反应价格水平的概念和指标,于是有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GDP折算指数等概念和指标。与失业有关的概念也应该在这一章介绍,并且应该介绍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是相联系的,因为一个国家在资本和技术短期内一定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有就业来决定,失业率高则国内生产总值小,失业率低则国内生产总值大。如果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则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也就处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同时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处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该国也就处于充分就业水平。那么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也就等于研究失业问题,即如果该国经济决定的国民收入小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该国必然存在失业问题,解决国民收入向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水平收敛的经济政策也同样解决失业。

3.宏观经济教学内容体系繁杂,学生学习起来晦涩难懂,其原因在于宏观经济学教材中涉及的内容不是出自一个理论体系。

宏观经理学流派颇多,各自有各自的理论体系。本人认为教师在讲授宏观经济学理论内容时应该按照个宏观经济流派的各个体系来分开讲解。

三、结语

第7篇:经济学价值概念范文

摘要:由于 历史 的限制,马克思没有自觉地分解使用价值概念。延伸《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可以完善商品元素的分析结构。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引进了效用与需求的概念,进而导致了需求二重性的发现,导致了商品元素对称结构的设置;对称的规则又导致“资源二重性”代替了劳动二重性”。《资本论》严格的逻辑演绎最终证明了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局限性。

    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古典 政治 经济 学中的劳动价值论 发展 到了顶峰。如果我们继续深化马克思的基本方法,却可以得出一个有差异的结论:《资本论》的内在逻辑揭示了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

问题是从使用价值概念开始的。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没有自觉地对使用价值概念进行分解,所以,《资本论》的商品元素的逻辑结构是不对称的。笔者在本文中要分析的,是马克思在无意中触及到的、学术界始终没有注意到的使用价值的二重性问题。

关于使用价值的二重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无意中留下了重要的线索。马克思对使用价值规定如下: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但他又说:使用价值只在使用和消费中才实现(《马恩全集》第23卷第48页)。使用价值既然是商品体本身,它已经是现实的了,为什么使用价值又要到使用和消费中才实现呢?’这是形式逻辑矛盾。我称之为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人们研究《资本论》曾经细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有人说研究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是在“咬文嚼字”,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既然生物学家需要对生命细胞中的数以万计的基因分别进行研究,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可以对使用价值这样重要的概念进行剖析呢?所以,我们准备做的正是对经济学的“基因”研究。剖析“释义矛盾”恰恰是显微 科学 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经济活动中抽象出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一种是具体使用价值,它表现为各种商品或物品对人的种种不同的具体有用的性质。.具体使用价值是以商品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也可以说,具体使用价值以生产和供给为前提,是待实现的、可能的使用价值。具体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是有用性,可以用有用性来代表。

另一种是抽象使用价值,它表现为各种商品或物品对人的抽象的同质的有用性质。“可将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能为一个人所带来的生理、心理或社会的满足,称为‘抽象使用价值’。抽象使用价值构成各种使用价值的共同的质”(樊刚:《比较与综合)p184)。在实际中,抽象使用价值是以消费过程为基础的。在经济学中,它等于需求者建立在已往消费经验基础上的效用评估。所以那些符合社会需求的使用价值就是经济学中的现实的使用价值。抽象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是效用,可以用效用来代替。

这样,我们从理论上把握住两个有差异的使用价值的内容。经济学上的使用价值概念应该兼有这两个内容。这种方法是从社会经济运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出发的。这种方法孕育着概念自身的矛盾性。作为经济现实,具体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抽象的使用价值,可能的使用价值不同于现实的使用价值,供给不是需求,有用性不是效用。它们是联系的,又是矛盾的。每一方的存在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每一方的存在又以对方的消失为转移。这正是社会经济运动本身的辩证特性。因而,把握经济运动的概念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辩证矛盾性。辩证逻辑允许这种概念自身的矛盾性存在,我们在现实中使用的使用价值概念也含混着这样的两种内涵。这是释义矛盾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详见拙文《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与经济学的微观结构》,《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所以,不仅劳动和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的概念也存在二重性。马克思在无意中触及到了这一矛盾,却与之擦肩而过。我们的任务是运用马克思的方法,完成对使用价值矛盾体的分解。在《资本论》中,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决定了商品二重性(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现在,使用价值已经分解为有用性与效用。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的逻辑推理就需要重新考虑了。

具体劳动可以生产有用品,有用品又是有用性存在的前提。因而具体劳动是有用性存在的必要条件。但具体劳动不是有用性存在的充分条件,因为有用性还依赖于消费者的评价。具体劳动也不能产生效用,因为效用是消费者的抽象满足。因而,当使用价值被分解后,必须扬弃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的逻辑推理。我们只能说:具体劳动形成有用品;有用品与有用性不可分离;需求决定有用性与效用。使用价值的分解就这样把需求与效用合理而 自然 地引入了《资本论》的逻辑结构。

至于劳动与需求的关系,它们显然是互相对立统一的。另外,我们还要延伸马克思的方法。既然《资本论》中有劳动二重性,我们也假设存在与之对称的需求二重性(具体需求与抽象需求。参见拙文《劳动二重性与需求二重性》,《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然后将上述新的概念和假说构成对称的逻辑图形如下:

图1的左侧是《资本论》的逻辑结构(使用价值已扬弃)。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产生有用品,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图一的右侧是新增加的。需求与劳动、需求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均采取对称设置e.有用性与有用品不可分离,必然相邻于y轴两侧。效用填补了唯一的空位。

我们来研究图1中的需求二重性。需求一方面表现为对各式各样的有用品的具体需求。具体需求与有用品结合产生有用性。另一方面,任何需求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抽象的同质的性质——生理和心理的一般满足。这种抽象需求形成效用。因此,需求二重性在图1的逻辑结构中合理存在,它决定着使用价值的矛盾性(有用性与效用)。

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图1的对称性。初看起来,图1是全对称的逻辑结构。仔细分析却发现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劳动的概念非常含混。“劳动”究竟代表“劳动力”还是“劳动过程”?劳动力只是单一要素,而劳动过程则包括了其它要素的参与,劳动力只是诸要素之一。其二是即使“劳动”的概念定位在“劳动过程”上,“劳动”在相对的意义上说仍无法与“需求”取得对称。因为劳动过程并没有提供满足人类需求的全部物品。至少,劳动过程以外的各种 自然 物(无论有无垄断)也是需求索取的对象。因而“资源”(实为“可支配资源”)比“劳动”更有资格与“需求”相对称。

为了取得逻辑上与需求的完全对称,我们必须用“资源”来代替“劳动”。与之相应,劳动二重性也就转化为“资源二重性”。这种逻辑上的进一步调整可由图2表示。

图2表示,资源也具有二重性。任何一种资源,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具体资源来使用,生产某种有用品。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资源都可能用于其它 经济 用途,都是社会资源总量的一个部分,从而又具有一般的抽象资源的性质,并由此形成资源价值(简称价值)。任何一种有用品,在它的有用性转变为效用的同时,在它里面所消耗的具体资源就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抽象资源,它的资源价值就获得相同程度的承认。

图2的分析表明,劳动二重性仍然是有效的,但它仅仅是资源二重性的一个特殊形态。马克思用劳动二重性这样的特殊形态代替了资源二重性的一般形态,也就不可避免地在价值理论中出现偏差。

从劳动出发,自然寻找到劳动二重性;从具体劳动出发,自然把有用性规定为使用价值而忽略效用和需求(具体劳动产生有用品,有用品与有用性不可分离);从抽象劳动出发,自然把价值全部归属于劳动。当我们用资源二重性代替了劳动二重性时,价值归属于抽象资源,而不仅仅归属于抽象劳动。劳动资源的特殊性是有效的,但其它资源也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也是有效的。只有抽象资源这样的一般性质,才能代表全部价值的来源。

图2还表明:从整体看,没有资源的供给,需求无从满足;而没有需求的评估,资源也无从配置。所以,效用与价值也是互相决定的。也就是说,资源二重性与需求二重性共同决定了价值。从这种辩证的逻辑结构看,劳动价值论的出现虽有 历史 合理性和必然性,却是狭窄的、片面的理论。对这样的一种理论至今仍然简单地接受,其基本原因是辩证法的运用不彻底,没有认识到使用价值的二重性。

很明显,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在商品元素矛盾结构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用价值的分解,导致了效用与需求的引入;需求的引入导致了需求二重性的发现;需求二重性的发现导致了商品元素对称的逻辑结构的设置;对称结构的规则又迫使我们用“资源”代替“劳动”,用“资源二重性”代替“劳动二重性”。所以,严格的逻辑演绎最终证明:价值来源于全部资源,而不仅仅是来源于劳动资源;价值的分配与实现同时又受制于效用。于是,严格运用马克思的方法,延伸《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却证实了劳动价值一元论的片面性。读者可以认真验证一下,笔者在分析过程中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违背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的基本方法?违背了《资本论》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但由于许多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忽视了对使用价值的分析。同任何 科学 研究一样,历史限制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并不为过。相反,他为学术的 发展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资本论》的辩证方法和它所遗留下的“释义矛盾”,为后人认识使用价值的二重性,重新复活《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8篇:经济学价值概念范文

关键词:文化;经济;文化经济学;论纲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6―0084―03

近年来,文化经济问题已经成为中西方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纵观之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经济问题的研究状况,这些研究成果大都主要局限于探讨文化与经济的各种联系,而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产业的研究还不多见。一方面,传统上的大多是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角度,把文化作为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活动,乃至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来研究;另一方而,即使国内外现有的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无论是研究文化产业内部运行,还是研究其具体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往往就事论事.缺乏一个必要的从经济学角度全方位、整体的研究框架支撑,更没有建立系统的文化经济学理论体系。因此,在吸收周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经济的角度系统地研究文化生产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一、文化经济学的概念界定

关于文化经济学的定义、内涵和外延,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形成一种有影响的权威性的科学概念。如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学者用把整个社会的一切经济现象都看作文化现象来进行分析与认识的大文化视角去界定文化经济的概念:认为文化经济学是用一种大文化视角去审视社会经济现象(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各种现象)的学问,是探讨经济现象与经济发展的文化意义,揭示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客观规律,以及社会经济运行的深层动因,推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学问。同时,也有更多的学者(方家良,1991;程恩富,1999;胡惠林,2003)则比较倾向于以经济学的角度定义文化经济之概念,认为文化经济学就是关于文化艺术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侧重从一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方法来考察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

本文认为,所谓文化经济学,就是关于文化艺术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环节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从经济范畴的角度和一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方法来考察文化的经济性和蕴涵的经济逻辑,以揭示文化经济活动的特征、变化趋势和客观规律。虽然传统上,经济学分析方法主要被运用于物质生产领域,所以,给许多人造成了似乎经济学只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假象。但是,近20多年以来,经济学当作一种方法论,运用于分析了政治、家庭、制度、历史等多种社会现象,已经把经济学的分析领域拓展到了多个领域。可以说,文化经济学也正是这些拓展逻辑的合理延展,它是经济科学向文化领域的延伸和渗透,是经济理论与文化理论相融合的结晶。因此,文化经济学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涵义:

一是文化经济学是从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出发,运用有针对性、适应性的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来说明文化之本体,并把如何最大程度的提供文化及相关产品以及有效配置文化资源作为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是作为整体的文化经济学,它并不研究文化经济各分部门的特殊经济规律,而是关注点集中于文化生产诸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文化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上,是透过这些规律的分析,揭示其共同普遍的经济规律..

三是虽然文化经济学着重考察和研究文化活动中的经济要素,揭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活动的经济学品格但由于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是文化领域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原则,因此,对文化经济的研究不能脱离文化的本质特性。

二、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文化,这一广泛地被使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向广延度和深刻度拓展的概念,因此,关于文化的定义较有影响的就有200多种,其中较为著铝的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之父”E・B・泰勒(E-B-TYh)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我国《辞海》曾为文化下过较为权威的定义:“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或者说,是在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方式的总和”根据以上定义,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可以被视作文化现象,文化表现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内涵。

然而,作为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文化本身。“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文化经济学也不例外,它之所以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利学,就因为它也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文化生产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和视角对文化资源、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价格、文化市场、文化投资、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经济管理等一系列主要范畴的具体分析,深入研究和探索文化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因此,作为文化经济学的对象性研究范围,主要是指和文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有关的文化活动现象,包括文学艺术、广播电视、图书出版、文化娱乐、文物博物、音像制品、文化旅游,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设施与组织机构、如艺术表演团体、出版社、影剧院场、影视制作公司、书店、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

文化经济学建立的主要依据是的经济哲学观,的经济哲学是关于社会经济运动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的三种基本形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需要消费物质生活资料,也需要消费精神生活资料。文化生产属于精神生产,是精神生产的一部分,文化生产以文化产品来满足社会的文化精神需要。而且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他就曾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并指出:“宗教、家庭、国家、道德、法、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他所说的“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实质上指的就是广义的文化生产或精神生产。因此,文化艺术生产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虽然不同于哲学、科学、教育和宗教等其他精神生产,更不同于物质生产,但文化艺术生产同样也要“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总之,文化经济学是以文化生产活动中的微观和宏观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和视角深入分析和研究文化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的利学。其关注点集中于文化生产诸要素的合理配置、文化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和文化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上。

同时,文化经济学是一个独立的、涉及面相当广的兼有文化和经济双重特性的领域,它有着自身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自己的活动领域中表现出种种特殊的矛盾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经济学是文化生产活动与经济生产活动相互融合而衍生出来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并在根本上把自己同其他经济学分支和文化学分支区别开来的经济分支学科。

此外,要注意文化经济学与经济文化学和知识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别与联系。文化经济学分析的应是各个文化领域的经济问题,而经济文化学分析的应是各种经济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如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消费文化、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东亚经济崛起中的文化因素等,而文化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的分析对象和范围也不尽一致,知识经济学是单纯研究知识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

三、文化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框架

由于文化经济学是侧重从一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方法深入分析和研究文化生产活动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因此,文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研究内容应是一般经济学的拓展。如经济学中的资源、商品(产品)、价值、价格、供给、需求、消费、市场、成本、效益、资本、投资以及分工、贸易,竞争力等。文化经济学则有文化资源、文化商品(产品)、文化价值、文化供给、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文化生产率、文化资本、文化投资以及文化分工、文化贸易,文化竞争力等;另如经济学中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而文化经济学中的市场是以文化商品为经营对象的市场。这两个市场的活动,都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支配。从以上罗列对比可以看出,文化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概念、范畴和内容应是经济学的拓展和延伸,并以这些基本范畴为核心,再加上其他派生的范畴,一起构成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并且,通过对这一系列范畴的分析,阐明整个文化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

正如概念、范畴和内容是经济学的拓展和延伸一样,文化经济学的也应需要吸取经济学科学体系的精华,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要注意经济学研究的是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和特点,而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则是文化生产中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如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中研究的“商品”(产品)都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物质产品本身没有特殊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但文化产品一般都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此,文化经济学没有必要也不应机械地模仿经济学,应根据自身特点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构建本学科的理论研究体系。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的配合,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提供文化及相关产品以及有效配置文化资源是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具体来讲,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应着重从文化资源配置角度,以文化资源的分析为开端从微观、中观、宏观乃至全球层面层层展开其他内容。微观上阐明文化资源配置与开发、文化供给与需求、文化产品的价值与价格、文化投资与消费、文化市场等现象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中观上研究文化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与发展等问题;宏观上研究文化经济与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及宏观调控等问题;全球层面上阐述文化经济的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家文化安全等问题。总之,文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如下:

微观基础篇中观产业篇宏观发展篇国际竞争篇

1.文化与文化资源2、文化产品及价值决定3、文化产品的供求机理4、文化投资与消费5、文化市场6、文化产业的结构7、文化产业的组织8、文化产业的管理9、文化产业的发展10、文化经济与国民经济11、文化经济与收入分配12、文化经济与劳动就业13、文化经济与宏观调控14、国际文化分工15、国际文化贸易16、国际文化竞争力17、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

四、文化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几个矛盾

不断推进文化经济的发展,就是要根据不同种类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结合市场的无形之手与政府的有形之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然而,文化经济它不仅引出了诸如民族文化资本化等“经济”问题;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文化背景等对一定国民经济体系的作用、影响和意义等“社会”问题;而且基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质,甚至扩及于文化安全等“政治”问题。因此,在推进当代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文化市场机制发展中的众多的尖锐矛盾。比如文化产品的物质商品属性与非物质精神属性的矛盾、文化产品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矛盾、文化市场规律与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矛盾、市场运作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以及文化经济效益与文化社会效益的矛盾等等。这众多矛盾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重矛盾之间。在众多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发展的物质商品经济性与非物质精神文化性之间的矛盾。

所谓文化发展的经济性,当然是指它所具有的经济性质、市场运作方式和产业管理规范等一系列特征。作为经济性要求,文化产业自然要进入市场,在管理体制、经营方式和经济效益上同市场经济接轨。它所面临的文化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文化产品的经营与销售、文化市场的开拓与培育、文化经济价值的估算与评定都必须遵循当代市场经济的规律。因此,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诸环节都要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规律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式受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强制影响,等价交换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渗透到文化生产、再生产过程并影响文化生产的方向、效率及经营者的行为选择。

第9篇:经济学价值概念范文

一、生态经济学视野下矿产资源价值的再认识

在支配人类经济活动的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矿产资源价值的双重性已为人们所认识。之所以长期以来相关的制度设计在处理生态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关系问题上相互掣肘,原因在于传统经济学观念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传统经济学是以经济单元为视角,整个宏观经济被视为一个整体,在这样的愿景下,自然生态或环境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③。若要发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规律对生态环境的支配性影响,事实上是赋予经济相对于生态环境更为优越的地位,经济对生态是一种涵盖和吸收的制约关系。以这样的认识为出发点,任何制度形态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问题④。因此,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取舍两难问题,必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生产模式。在经济学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生态经济学提供了崭新的认知模式。生态经济学强调以生态规律为基础和起点,进而确定经济系统的适当规模,并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和在各种用途间有效地配置不同类型的资源。在生态经济学的思维中,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有着与资本完全类似的特征,具有资本的属性,完全可以被视为资本,而且比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更像资本,也是比人造资本更为重要的资本⑤。相对于传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从内涵上偏向于将宏观经济理解为只是一个包含内容更多、更有支撑能力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从而颠覆了在传统经济学思维中经济发展相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所表现出来的事实上的优越地位;从观念和方法上要求将经济系统从属于生态系统,以生态规律影响和支配经济发展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够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生态经济”⑥。在生态经济学的视野下,矿产资源既是经济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①。矿产资源的生态价值摆脱了对经济价值的依附性,从被吸收和忽视的地位中解放出来,更新了既有的矿产资源价值构成理论,形成了表1中的构成要素与结构关系。从表1可知,矿产资源价值V=N+L+G+E。其中,天然价值(N)是指作为经济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其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矿产资源的丰饶度、质量及所处区位等要素;人工价值(L)对应的则是矿产资源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代内及代际补偿价值(G)反映的是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同代人之间及代际间的公平与补偿问题;外部补偿价值(E)指的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实现的总价值里应对生态环境价值予以扣除和补偿的部分②,这是生态经济学对矿产资源价值构成重新认识的最重要因素。

二、关联机制的制度生成路径

1.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保护关联机制的前提要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联与互动,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通过市场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前提。这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矿产资源的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其价值及稀缺性;二是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的资源价值,应按照资源价值构成理论,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做合理的分配。尽管都强调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但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对该问题的理解存在根本差异。传统经济学把环境作为经济的子系统,市场机制的目标是人工价值(L)效用的最大化,矿产资源仅仅作为生产对象存在,天然价值(N)并未得以体现;而生态经济学则把经济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要求实现从天然资源到自然价值的理念更新,强调自然资本对经济系统的支持和制约作用,主张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提高天然价值(N)的利用效能。但当前对矿产资源产权制度争议较多的是其利用环节,存在问题较多,无法体现矿产资源的天然价值。一是由于物权法中“物”的观念始终无法合理地包含矿产资源概念,因此在物权有关的立法中尽管可能是因为迫于实际需求而对矿产资源的利用问题勉强作出了一些概括的规定,但无法与传统的物权形成一致的法律逻辑;二是单行的矿产资源立法虽然也对有关利用问题做出了制度安排,但这些制度安排基本上是以行政许可为载体的,这就把原本应该是通过利益机制的诱致作用解决的问题与权力因素纠缠在一起①,导致了私权力与公权力的混乱。因此,需考虑扩展物权法理论上“物”的概念,增设“对物的采掘”这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对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勘查开发行为进行物权法规范,使其直接适用于传统物权法“物”的利用规则,排除行政权力的运作空间,完善矿产资源的产权制度。2.价格形成机制与资源税费制度的配套支撑仅仅市场化改革不能为矿产资源价值的充分实现提供根本性机制保证,还需要完善的矿产资源价格作用市场和税费制度改革。矿产资源的人工价值(L)通过市场自发作用是能够实现的,但其天然价值(N)、代内与代际补偿价值(G)和生态环境价值(E)却因其公共性与外部性,难以在市场作用下发挥效用,必须通过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税费制度改革来实现②。因此,完全实现矿产资源的所有价值,需要实现以下两种制度机制。第一,改革矿产税费制度,理顺矿产资源的收益分配关系,使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利益主体都能获得合理补偿。从逻辑层面考虑,这些利益主体应该包括宏观、中观与微观3个层面。一是在宏观层面应实现对矿产资源所有者(国家)的利益补偿,变具有浓重管理收费色彩的资源使用补偿费为权利金,充分体现所有者的权益;二是实现对矿产资源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补偿,探索建立地区发展基金制度;三是从矿产企业的资源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税收,成立生态环境治理等类似基金,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内化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外部成本③。第二,形成合理的矿产资源产品价格生成机制,将由行政干预为主且明显偏低的价格转变为由市场作用为主能反映资源完全价值和供求变动的价格。主要措施包括推进市场化导向的资源产品定价机制改革、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大力推进配套改革等。其一,加快培育、完善基础市场、产品市场和期货市场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矿产资源市场体系,促进矿产资源产权、产品的自由流动,并发挥和强化期货市场规避价格异动风险和引导价格形成的基础功能②;其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矿业权评估机构等市场中介组织,以促进矿产资源市场交易效率和交易深度的提高④;其三,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制定并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保障资源价格的顺利进行⑤.

作者:邹谢华 郭威 单位: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