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金融营销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搜索引擎,社交网络为技术支撑,以网络技术的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为依靠,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开始大量涌现。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P2P平台,目前国内网络借贷平台已经超过了300家,有以有利网为代表的有担保网络金融交易平台和以拍拍贷为代表的纯信用无担保网络借贷平台。还有众筹模式,以点名时间为代表,上线不到两年就已经接到了7000多个项目提案,有近700个项目上线,项目成功率接近50%[1]。第二种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在线支付服务。012年11月11日,淘宝单日交易额191亿元[2]。此外有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增值金融服务、信用支付等综合金融服务,以余额宝为代表,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余额宝的累计用户数达251.56万,上线18天内累计转入资金规模为66.01亿元,累计消费金额12.04亿元[3]。
1.2互联网金融特点
首先,互联网金融降低了交易成本。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社交网络进行沟通,双方在信息收集,信用评估,风险管理及合同签约等交易成本上花费极小。
其次,互联网金融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相比于银行交易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双方信息沟通充分,交易完全透明,定价市场化,风险管理和信用评估数据化,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再次,互联网金融加速了金融技术脱媒。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双方在互联网上交易信息,双方通过交易平台、社交网络等直接联系,供求双方直接交易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1.3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互联网金融以其特有的优势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发挥了鲶鱼效应进而影响了银行的业务结构、管理模式、营销方式等。以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为例,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3409亿元,环比增长7.1%[4]。
图1 2013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
再以阿里小额贷为例,成立3年中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已累计为超过32万家电商平台上的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纯信用贷款融资服务,累计贷款额已超1000亿元。其中,户均贷款4万元,获贷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为6.7%[5]。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银行的信贷业务,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营销方式对比商业银行实体营销方式优势显著。
2.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2.1转变经营理念
针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变化,商业银行应该进行经营理念的创新,从重点关注大客户向大客户和小客户并重转型,从以资金融通为主向资金融通和服务平台并重转型。一是调整传统营销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加快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创新。二是调险管理理念,建立风险管理的贷前评估,贷中审查,贷后跟踪等全面风险管理。
2.2拓展业务边界
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已然成为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银行应主动发展互联网金融,提高自身的互联网金融水平,通过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与电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做大互联网金融蛋糕。
2.3转变服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了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首先在服务方式上,银行效率不高,客户体验满意程度低,银行应由实体服务向网络服务升级,提高客户体验满意度;其次在服务内容上,银行的理财产品流通性不高,客户发展缓慢,银行应加快网络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出适应电子商务发展潮流的理财产品,丰富银行服务内容。
2.4转变管理模式
首先,以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管理会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等管理系统建设为基础,搭建现代化管理技术平台,进而实现管理模式的变革;其次进行银行业务再造,满足客户在服务质量和时间上的需求,例如将按标准业务流程的信贷业务进行分类,对大量小额客户实行手续简便、自动审批的改造,提高小额客户使用银行金融服务系统的黏性。
2.5加强信息技术建设
商业银行经营积累了海量数据,但对数据的分析与共享建设比较落后,首先应建立以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和数据仓库系统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建设,对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及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加强银行的信息处理能力为银行进行精细化管理提供条件;其次建立以总部为中心的软件架构平台,将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建立风险评估、预警和保障系统,推动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应对技术风险的管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内众筹网站点名时间.点名时间
[2]淘宝加天猫11月11日总销售额191亿元.中国网
[3]余额宝半个月转入资金66亿 马云字典里无钱荒.搜狐
[4]易观:2013年Q2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额达13409亿.和讯网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劣势
(一)互联网企业的劣势
目前,互联网金融开创了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成熟的传统银行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一般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风险:第一个是相关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机构法律定位不够明确;第二个是相关互联网企业资金的第三方可能会有管理制度模糊等安全隐患;第三个是很多互联网企业内部管控机制容易存在不健全的现象。传统银行的优势有:1、市场信心因素考虑,传统银行经营历史比互联网长,所以存在强大的公信力,互联网金融的经营历史相较传统银行还是很短,容易发生的信用危机;2、资本因素考虑,传统银行的存款规模很大,投入成本也比较高,而互联网金融企业通常都累积资本比较低;3、监管标准考虑,传统银行的监管标准的制定比较成熟也比较高,互联网金融目前监管并没有那么成熟,可能在未来会存在着监管压力;4、风险监管考虑,传统银行有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成熟的风险监管框架,而互联网金融缺乏风险管理经验,对系统性冲击十分脆弱;5、差异化服务考虑,国内外大部分大型企业和机构的业务都被传统企业消化了,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主要是一些风险偏高的中小微企业和一些个体经营者。
(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相较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企业由于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往往交易成本比较低,信息处理也会相较更加快捷,同时,受益于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支付方式更加的方便,拥有着更高的处理灵活度。传统银行由于利率管理牵制,在定价机制方面往往比较死板,容易造成客户流失。传统银行的劣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成本效率上,互联网金融营运成本较低,渠道维护效率高,而传统银行由于经营规模较大、结构更为复杂,成本更高;在灵活度方面,互联网金融能够快速适应转型和竞争的加剧,而传统银行竞争较小创新力弱,往往规模比较大,想要实现结构性转型会异常艰难;在利率管制上,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定价机制往往更加的灵活,而传统银行利率受管制,定价相对受限制;交易成本上,互联网金融市场运行基本依赖互联网技术,交易成本低,而传统银行交易成本极高。
二、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网点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部分分流了传统银行的存款
互联网金融包括的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融资等都会对传统银行的存款吸收量造成影响。互联网融资会少量转移个人定期存款与理财资金,余额宝等理财产品以及理财产品销售平台也会转移个人存款及其理财资金。这些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仅分流了商业银行存款,而且借此再以协议存款等形式高息拆借给有流动性需求的商业银行,这一金融空转的套利行为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存款的压力与成本。
(二)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银行网点形态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网点形态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金融的互联网化让传统的银行重复性业务被互联网渠道所替代,网点能够更专注于定制化,个性化服务;2、是银行网点人力规模将缩小,营销队伍规模将扩大;3、是银行网点下沉将更进一步贴近小区,围绕客户需求而不断发展创新。
(三)互联网金融加快银行业的互联网化
互联网金融使商业银行不再局限于网上银行这一单一产品,促使其应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对移动金融、社交金融、电商金融等业务进行有益的尝试,促进了金融业的互联网化。
(四)互联网金融扩大银行业的影响范围
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的链接消除了金融的地域限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客户对实体金融分支机构的依赖,让顾客摆脱了对商业银行物理网点的依赖,让金融机构实现了发展空间的扩大,同时使得客户的服务范围增大,使得金融企业有效客户的比例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风险管控水平
风险管控水平是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时的基本立足点。商业银行应该从风险管理内涵的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商业银行针对自身的风险,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形成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同时需要构建相关风险应急和隔离机制,从而实现企业运行时市场和营运风险的降低。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顾客要提出良好的相关风险资产综合管理具体方案,不但要积极实现金融产品的优化和开发,还要强化和相应金融机构的相关合作,让自己更多的成为主导并为顾客资产实现更多元的投资方式,同时通过商业银行自身优秀的风险掌控能力为顾客把控风险。
(二)主动营销开发客户
商业银行内在的风险管理核心竞争力的外化是具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外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往往都伴随着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水平方面的优势。所以,在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竞争中,商业银行外话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往往更具有安全性和专业性。从“业务”要素来分析,商业银行要充分挖掘线下有利优势,借助主动营销方式拓展客户数量,一些银行所推行的社区银行,既能大大节约银行网点成本,还能深化对社区的开发,开拓了银行发展的新空间。另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还要重视开发线上模式,直面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竞争压力,力求重新夺得一些线上市场。
(三)构建良好的平台生态圈
作为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壮大的关键模式,平台模式也值得商业银行借鉴,在汲取其他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打造商业银行自身的平台生态圈。一是挖掘己有平台潜力。比如,信用卡平台就是一个典型的平台模式,运用大数据分析,商业银行可以准确把握民众的消费情况和商户的收入状况,进而优选适合他们自身需要的金融产品予以推广。与电商平台相比较,此类平台从发展规模与个性化服务上可能稍显不足,但仍然有很大的发展价值;二是采用并购或合作的途径构建电商平台。商业银行可以向并购或者合作的电商平台提供消费贷款服务,并且这样才能突出禁锢,便于商业银行突破现存的支付壁垒,并能便捷提纲不同银行的信贷产品,进而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喜爱。
(四)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天津农商银行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必须对自己在互联网时代有着明确、准确的定位,进而通过转型来应对互联网金融时代带来的巨大挑战。基于此,本文就对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准确定位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商业银行实施转型的几种有效措施,以便能够为商业银行的成功转型提供相应的帮助,进而促使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数据高速更新和交流的时代,大量涌现的移动支付、互联网、网络社交、数据处理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与速度。随着互联网银行利率的提升,传统银行存款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这意味着中国商业银行已经进入了高成本的经营时代。由于互联网银行的快速发展,传统银行的利润与模式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商业银行的转型期,但是受经济下滑、市场体制日趋严格、国际投资减少等因素,我国的商业银行转型需要面对巨大的困难。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克服困难,采用经济创新、模式改革等方法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精神为行动指标的新生行业,该定义具有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方面,从广义的方面考虑,互联网精神即为“开放、共享、平等、合作”,一切具有互联网精神的经济形态都可称为互联网金融,另一方面,从狭义的方面考虑,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作为交易平台进行经济交流与贸易活动,即需要利用互联网来实现的资金融通。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最大的不同并非在于交易模式的不同,而在于资金融通是否遵守互联网精神。利用互联网作为经济交流与贸易活动的平台,使得业务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程序更明了等。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商业银行转型的定位分析
受互联网金融时代业务模式的转变冲击,商业银行正面临这巨大的改革挑战,因此,商业银行的角色定位需要做出重新的调整,而商业银行角色的如何定位却是决定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资金融通自身的任务与功能并未发生巨大变化,其任务依旧是为使用者的价值增值,因此,本文结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特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商业银行转型应该确定的三大角色定位。
2.1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商业银行的转型是为了其能够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没有依据的过度转型可能导致原有的经济模式的崩溃,甚至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因此,商业银行的转型应该依据实体经济的转型,要切实根据实体经济转型的需求。
2.2为客户的金融需求服务
传统的商业银行的运行模式,由于业务的服务在很多方面难以满足顾客的金融需求而渐渐遭到淘汰。面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商业银行转型,商业银行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对顾客的需求进行多方位的调查,对目前的金融服务进行改进,使其金融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2.3争取金融市场的新格局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间的金融竞争越来越激烈,金融市场的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商业银行要想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取得立足之地,就应该在金融市场的新格局中争取自我的定位。商业银行应该完善自身,积极参与金融市场新格局的竞争,实现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共赢。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商业银行转型有效措施
3.1构建商业银行独特的移动金融平台
商业银行业务与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业务最大的不同之处,或者说最明显有缺陷的地方就是灵活性的欠缺,这种缺陷就势必会导致很多人力资源的耗费。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以从容的应对发展迅速的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各类挑战,商业银行就必须要加快自身建设特有移动金融平台的脚步,这包括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对传统或版本较老旧的移动终端软件系统进行更新,将移动金融平台的核心放在满足顾客体验的基础上,即要不断的完善软件中涉及到的比如查询、转账或支付等操作,还需要人性化的添加方便顾客的比如生活缴费等项目,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顾客对移动金融软件的需求。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着眼于市场热点,将金融的投资理财等业务或产品放在移动软件上,这样就能拓宽顾客对金融业务选择的渠道,如此人性且智能的移动金融平台不仅极大的满足了不同顾客的需求,而且还能为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减少很大一部分开支。最后,在移动金融平台的终端还可以设置方便银行内部工作人的各种项目,让他们能够在移动终端里十分便利的查询数据资料或者资源共享等等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
3.2增强智慧营销并不断提升智能服务水平
将移动互联网金融开放的平台与相互交汇式的多营销渠道以及独特个性的金融产品结合在一起,称之为商业银行的智慧营销,这种高效率的营销方式不仅能够稳定并巩固银行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提升商业银行智能服务的水平以,最终把巩固客源与私合客户及服务客户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将新兴发展的互联网等其他通讯技术与商业银行的发展相结合,能够扩展银行与顾客的选择渠道并且还能实行精准度极高的网络营销。将面向顾客的智能化服务定位在朝着标准化、定制化以及集中化的方向发展,还要积极的与移动服务提供商加强合作。
3.3创建全新平台实现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在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汲取其他金融企业或互联网企业先进的发展模式,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创新平台并且不断推动包括支付形式、服务功能以及服务渠道和人性化平台的创新。将转型的关键点放在为顾客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务和高效率的工作流程上,对顾客需求量最高的支付方式等项目与时俱进的进行创新和修改,着力打造出一个集线上接单及电子账单支付和跨行周转资金于一体的在线支付模式。此外,商业银行还需要不断更新现有的先进技术手段,建立好即能服务于顾客的又能提高银行效率的在线智能化网络金融运营模式。不断扩展银行金融业务的选择应用渠道,将线上与线下的各项业务和服务系统的结合在一起,做到没有时间地点限制的对顾客提供人性化服务。最后,商业银行还应该积极参与到移动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竞争中以不断激发本银行的潜能,在竞争中实现稳步发展。
3.4积极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
商业银行与相关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二者既能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又有良性竞争的特点。互联网金融企业以其自身特有的技术优势在近几年快速的发展,取得了十分卓越的成就,而商业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因上述情况而打压互联网金融企业,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商业银行应明确了解自身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运营模式是各有优势的,应该积极的寻求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集合二者的优势,比如在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就有独特新颖的营销手段和明确清晰的营销对象和低投入的运营模式等优势,这些优势满足了很多中小型企业的借贷需求,而且还能依靠互联网特有的信息平台的优势获得大量资源数据;商业银行则具有稳定的顾客基础和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庞大的资金背景等优势。所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就会发现,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给商业银行资源共享并且能够帮助商业银行开发独特的移动金融平台来提升银行的整体服务水平和经济收益;而商业银行可以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来帮助其发展更多更广的借贷市场。这样各取所长的合作模式不仅能更好的服务于有金融需要的顾客,而且还能让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合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增强竞争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处于互联网金融时代,进而使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产品服务、模式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要想满足当前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加快对自身经营模式的转型,不断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商业银行能够成功转型,满足互联网时代对商业银行的新要求,这对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岷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中的运用[J].经济与管理,2015(03)
关键词: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中小银行在竞争中,对主要竞争对手,不仅要在战略上加以重视,更要在具体的机制建设、资源调整和产品创新等多方面加以体现,通过多角度的服务优化,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在支付领域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层出不穷,各类经济主体不断增加,特别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速成长,严重冲击着银行的中介地位,加速了支付、结算、财务管理的效率,实现了金融行业向不同领域的渗透,对电子银行业务和市场形成了更大的竞争和冲击。
(三)随着Web2.0、云计算、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客户在对银行业务的需求方面要求更为多元,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对电子银行创新和服务的能力也有了更多的需求。
(四)大数据工具的优化,让传统银行与证券、保险行业的银行的竞争日趋激烈,此外,银行业还面临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在创新过程中,如果人才、机制和管理跟不上更容易出现风险。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各种新出现的市场风险,例如IT风险、客户隐私保护风险等,而为了加强这些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必须不断更新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基于4P理论的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的构建
(一)金融产品策略
银行在进行投资理财、在线支付和贷款消费方面都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例如工银e支付的支付方式,有效满足客户进行短期消费需要的贷款服务。这些产品不能仅仅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让客户漫无目的的进行挑选,而是应该针对不同的客户,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推送,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性的打造各种覆盖客户生活需求的产品。此外,还要重视产品层次性,防止产品同质化,实现全方位产品服务系统,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多层次产品。银行要关注针对客户管理的信用风险客户系统的建设,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通过对用户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实现客户关系的管理。银行要通过客户信息的相关系统,整合客户群体的各类信息,但是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要求的数据分析应该是能够实现对客户行为偏好的多维度分析,以及能够与其他金融机构或电商企业实现信息共享,还需要增加支持对非结构化的数据的分析,从而有效保证客户各种需求。
(二)价格策略
银行要重视对客户进行分类,从客户的贡献程度分析,设立不同的等级,根据客户的资产规模设立财富客户和普通客户。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私人银行和客户理财中心,通过面向高端客户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银行应该着力量身打造一系列针对投资融资、现金管理、管家式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具体方案。此外,针对普通客户便捷服务的需求,银行要重视不断优化自身的业务流程,全面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通过统一标准化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银行在满足客户差异化优惠方面,要根据客户的贡献不同,分为不同的星级客户,通过不同的渠道操作会提供不同点差、不同折扣的优惠。银行要最大程度扩大优惠范围,构建多层次、动态客户优惠系统,并不断完善系统管理工作。
(三)渠道策略
银行拥有非常广泛的业务群体,因此客户的信息数量非常庞大。在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银行必须增强维护老客户的能力,因此要不断增强对客户需求的挖掘能力,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实际的利润增长。首先,搭建客户网络平台。银行在服务过程中要面向客户提供可以个性化定制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客户实现自己的现金管理,可以表达自己的某方面的金融需求意愿,同时,在客户对某项产品或者服务表示满意的时候,可以向周围的朋友进行推荐。银行通过与客户的沟通,能够迅速明确客户需求,从而提高面向客户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四)促销策略
银行当前要重视线上与线下的多方面尝试,例如,实现线下POS消费和线上申请贷款的线上线下联动。我国银行在目前的尝试中,各种项目都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充分融合。银行要重视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效率,全面提高服务满意度,通过高效便捷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例如线上预约,线下办理的服务流程改造。此外,银行业要关注物力网点智能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将网点融合设计和人性化服务的理念,让网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服务需求,充分发挥宣传基地的意义。
我国银行当前没有对第三方合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此要不断地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可以采取创立自己的子公司方式,例如目前已经创立的瑞信基金公司、收购的安盛保险公司,以及近期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搭建的融e购电商平台。但由于自身能力和专业化人才的局限,无法迅速实现收益和利润的增加,也不能实现竞争优势的大幅增加,所以银行要重视与不同领域实力较强的企业加强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开拓更加宽阔的业务领域,强化与第三方的合作,增强应对市场的能力,抢占市场竞争优势。
作者:方雪昀 单位: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漳州分校
参考文献:
[1]刘刚.金融营销环境与商业银行关系营销策略[J].发展研究,2003(04)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挑战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发以及发展程度的不断深化,互联网金融在国家金融行业改革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传统金融行业,甚至对整个金融市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传统金融和新兴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金融行业中,一系列类似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相关业务上不断的扩展,对传统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新挑战。面对这些竞争和挑战,我国金融机构如何处理所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深刻的探讨。
1 互联网发展趋势和表现形式
互联网金融的简单定义就是在传统的金融业务上通过运用互联网的相应处理工具而形成的一种混合型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的格局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传统金融机构和非传统金融机构组成。在国内,我国金融行业在互联网领域发展的主要模式有:银行网银、P2P模式、货币基金、交互式营销以及运用电商的平台这几种常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进入新时代以来,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使得互联网技术在我国飞速发展。如今,人们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第三方支付得以实现瞬间购物,比如在网上可以购买机票,或者在网上进行银行转账等。其方便快捷的支付形式和运行速度得到了广大网民的信任和依赖。
2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即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金融带来了挑战。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互联网产业链,在多个服务领域上都有其发展,这种发展形势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威胁。传统金融业应当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的进行创新和转型,才不至于在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逐渐衰败。尤其在近几年间,互联网金融已经在逐渐的蚕食着传统金融业务,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2.1 传统金融中介角色的不断弱化。
传统银行业的发展基础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成果,承担着金融行业中信用中介的主要职能,其主要任务是存放款、支付、汇兑等金融业务处理。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金融的中介角色逐渐被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支付、网络贷款平台等挑战,其扮演的中介角色也具有逐渐被弱化的倾向。
2.1.1 分流融资中介业务
当今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信息传播方式和途径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逐渐在改变,这就为在金融交易的过程中储备了大量的客户信息,分别有云存储、大数据等储存方式。这样以来,不必和以往的调查方法一样麻烦,可以直接根据互联网上详细的数据就可以查询一个企业内部财务状况和信用程度。这样既节约了调查时间,又有大量的数据提供更丰富的依据,在无形中降低了调查计算成本。比如淘宝网店在阿里巴巴的管理下,阿里巴巴在对淘宝商家的信誉程度和财务状况很清楚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允许商家贷款就相对来说安全的多。
2.1.2 冲击支付中介地位
传统银行处于支付中介的地位,当债权债务人员在实现资金转移时传统银行利用自身媒介向双方提供服务的平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债权债务人员在资金转移的过程中,会受到双方时间安排、地区跨度等因素的限制。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等因素的限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银行发出了挑战,也冲击了传统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所包含的领域逐渐扩大,人们在网络平台上可以购物、支付、转账等。因此相对应的电子商务在此基础上获得了飞速发展,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实现对其在实体店完成支付,如今支付渠道也逐渐变宽。第三方支付在互联网的发展下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广大用户的好评中,这也是对传统银行业的传统支付方式的挑战。
2.2 收入来源受到冲击
2.2.1 利差收入
传统银行在实行工作中会取得用户的利差收入,相对来说,所收取的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绝大一部分。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中,互联网金融中的理财产品把其中绝大多数的利润返还给了用户,这就使得传统银行亏损了多数利差收入,这就使得在用户的对比中逐渐选择互联网金融。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网络借贷比在银行借贷要方便快捷。许多中小企业在银行的借贷环节中没有获得及时的贷款项目,有时还会受到冷落,但是相对于银行贷款的缺点,互联网借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贷款给用户,这就深受大众追捧。
2.2.2 中间业务收入
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形势来看,在互联网金融企业合法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之后,网上的支付平台会越来越多,而且受理的业务形式也会多种多样。这样一来,随着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类型、受理业务的多样化以及用户的需求和发展形式的要求,则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企业策划上规划新的市场发展方向。如果互联网第三方支付能力POS收单业务一旦被互联网企业开发研究出来,这就对银行的POS刷卡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目前已经被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所领取,这就意味着传统银行的基金代 销手续所获得的费用将受到大大的影响。
3 传统金融银行的应对措施
目前传统金融企业在国家中的地位还是比较牢固的,但是面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飞速发展,银行管理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密切关注金融业各方面的发展。面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挑战,传统银行业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应对。
3.1 传统服务模式需完善,重视客户体验
在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对于在用户的服务态度上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主张面对用户采取尊重的、平台开放式的、注重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灵活服务。比起传统金融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单一服务模式来说更加深受广大群众的追捧。银行应该提升在用户体验上的发展程度,以灵活的服务模式为主线,积极地为大众搭建起服务的平台,要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基础上,改善金融服务,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投资偏好,提供更广阔的服务平台,满足客户的需求。
3.2 加强合作、挖掘人才
传统银行要加强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使得在二者的合作下量身打造先进的金融产品。在对员工的招聘上,应当扩大招聘渠道,为专业性强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更广阔的机会。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使得员工的工作素质得以提升,培养熟悉金融业务又精通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可以使得银行保持长久的竞争力。
3.3 中小企业借贷模式需完善
由于在之前金融行业中,利率没有市场化使得银行在贷款方面没有对中小企业进行开放,没有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这种营销方式应该得到改善。贷款门槛应该降低,积极地引进互联网先进的技术,对于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应该积极地转变,完善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问题。在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网上使用大规模数据云计算整合,最大程度的降低寻找优质客户的成本和所面临的风险。改变传统的观念,充分重视和中小企业的合作,完善业务流程加快其业务创新。
4 结束语
总之,经过探讨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中银行业的挑战,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技术上创造了新的贷款模式,但是终究离不开传统银行的正常运转。传统银行业在发展中,要充分学习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才可以使得在行业中保持永久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莫易娴,互联网时代金融业的发展格局[J].财经科学,2014(04).
[2]杨亦军,谭晟.浅谈对第三方支付企业信息安全的监管[J].中国金融电脑,2010(11)
[3]李瑞雪.网络融资担保制度建设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14(04).
[4]史林东.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问题探析[J].甘肃金融,2014(03).
关键词: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背景;困境;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3
引言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很多传统行业都受到冲击,其中被冲击比较严重的产业之一便是商业银行。众所周知,银行和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着难以分割的关系,但是支付宝的兴起却改变了人们的存储习惯,大量的金钱以数据的方式游走在网络中,这种方式已经不可逆转,因为它的出现是一个时代的改革,它的便捷性与安全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将来也必定会成为时代的主流。面对这种情况,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在技术层面和营销层面加大建设力度,使其不被时代所淘汰。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事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信息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互联网金融主要依靠云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完成金融的交流,大大实现了信息化和虚拟化。这绝不仅仅是互联网和金融简单的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便捷等网络技术特点之上,被用户接受并使用的新模式[1]。
这种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销售等模式进行操作,第三方支付就是为消费者和销售者提供网络安全渠道,形成了信息化网络枢纽,能够在交易的同时确保安全与便捷;P2P网络借贷可以使借贷过程中的资金、合同、手续等都在网络上操作,把之前的实体协议虚拟化,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众筹融资相比于传统的融资手段而言变得更加开放,能否筹到资金也不是体现商业价值的唯一标准。只要是在网上有意向者,就可以执行筹措来获得第一笔启动资金,这使得小本经营者大大受益;在2013年的时候,支付宝就成立了第一只互联网销售基金,名称为余额宝。一经问世便十分火爆,一时间人们纷纷通过智能手机进行了余额宝理财计划,相关信息能够直观的通过信息化平台展示到使用者眼中,大大加强了余额宝的便利性[2]。
(二)一体化
目前互联网金融发达的地区还是非京津冀莫属,在今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大力推动市场一体化,其中金融市场一体化排在首位。金融一体化也就是把多个互联网金融渠道浓缩到一起,大大加强了互联网金融的便利性,降低了百姓们的使用门槛。在传统的金融行业中,不同的金融领域无法实行相互衔接,给老百姓之间的金融交流带来了阻力,然而互联网金融一体化之后,无论是消费还是转账都可以与各个软件进行有机结合,真正的实现了“一键操作”的目标。现在全国范围内也在大力加强一体化金融建设,比如东方财富公司就要把提供广告服务,金融数据服务、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业务进行有机的结合,以达到迎合当前一体化网络金融大潮的目的[3]。
二、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困境
(一)金融模式的改变
面对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冲击,商业银行在金融模式的改变上主要面临着以下三点困境:
首先,经营理念上的困境。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得以迅速发展,追根溯源还是得益于用户的满意度。新金融模式凭借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根据客户快速变化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使其比较有效地占有客户信息。传统的商业银行还没能够转变其服务意识,依然保留传统的推销式经营模式[4]。无法做到客户细分化服务,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客户上,不能很好地和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无法实现最大化的用户体验,从而失去了部分客户。
其次,经营方式上的困境。商业银行没有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来拓展自身的服务渠道,而是呈现出前后台分离、集约化管理等经营模式,将客户营销、产品定制、风险管控、财务处理等问题分散处理。虽然传统商业银行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仍具备资金实力雄厚、认知和诚信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物理网点分布广泛等优势,但是做不到与互联网并行,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5]。
再次,业务体系上的困境。传统的商业银行无法促使自身能较快的切入到某一具体金融领域。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强,无法将现有业务条件与在线金融中心、移动金融、电子商务、电子支付平台等新兴技术模式上加以整合,满足不了当下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只是停留在固步自封的状态,大大失去了市场占有率。
最后,战略改革上的困境。部分商业银行并没有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公司与其自身的关系,阿里小贷的成功得益于其拥有的海量客户数据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只是在自身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没有推进银行本身的数据驱动发展方式,也没有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把控,使得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模式相隔较远[6]。
(二)业务领域的竞争
传统商业银行收到冲击的业务领域主要在于其支付中介。对于任何一个商业银行而言,货币都是其重要的支付手段,长久以来,货币都扮演着重要的结算工具。但是随着人与人之间货币交流规模的不断扩大,眼下的交易条件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交易需求。直到商业银行的建立,大大扩展了经营成本和使用范围,为金融的流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金融的兴起明显是又一次巨大的变革,这种支付方式更能贴近消费者,直接打破了原有商业银行垄断的格局,同时也改变了支付中介的选择途径。随着渠道的拓宽,大大加强了消费者进行相关业务的便捷性,整个支付环节不需要进入银行操作,可以在家中通过手机支付的方式完成交易,直接抢占了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资源,并且大行其道程蔓延之势传播开来。
传统商业银行在业务领域受到的另一冲击在于存贷款业务的市场需求被分流,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就和天弘基金合作创立了余额宝,紧随其后百度和腾讯对此纷纷进行项目开发,这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大量流失。在当下的中国市场中,金融已经成为了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互联网金融席卷传统银行的话,那么势必也会制定新的交易规则,随着交易规则的改变,我们的个人生活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传统银行可谓是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并没有互联网更加懂客户,只是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不能掌握客户的需求,最终也就是去了针对性[7]。(三)替代与颠覆的威胁
互联网的兴起对于银行有诸多影响,如果传统商业银行还是保持现在这个样子继续发展,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互联网金融所颠覆。通过互联网金融进行了大量的零星小额的银行交易和简单付款,如缴税、查询、小额支付等,但是对于一些大型企业而言,也会出现大额资金交易的情况,这将直接冲击商业银行,使其受到颠覆的威胁。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影响,银行无法实现通过新型的互联网渠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互联网金融发展为全社会发展提供便捷有效的提升,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互联网金融的效应,打击了长期以来不少银行官商兴趣浓厚,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心理。即使借助于互联网服务于客户,也是片面追求资产安全,而枉顾客户便利,那么客户自然会去选择自身更加接受的网络金融的方式,因为互联网金融以客户为中心,尊重客户的体验,主张开放。
与金融活动相随是风险,金融就是经营风险。互联网金融能够把风险降到最低,就风险管理而言,新型互联网有一些可贵的创新突破,特别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险检测,在风险管理的理念、文化、机制、工具提供帮助,互联网无疑占据领先地位。由于具有大数据的支持,可以有效解决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措施
(一)技术层面
1.网络技术
传统银行应该加强建设银行自身的网络技术,通过在网络技术上的成熟应用,可以在大大减少服务成本的同时,提升客户的关注度,从而让客户更好地接受网络银行,扩大了经营范围,提升了经营水平,达到了用户足不出户便能轻松交易的目的,真正实现了银行交易的便捷性。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更应该大力加强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尤其是要在服务方法上下功夫,合理把握住客户的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完善商业银行的服务效果,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电子支付
随着信息化科技的深入人心,商业银行也应该积极改革,投身到电子支付的行列中。根据市场调查小时,2014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平台就高达5456亿元,同比增长20%,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对独立,可以很好的解决信用的问题,能够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安全化运作起到积极意义,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广泛的人才、资本、品牌、客户基础、数据基础、管理基础等扎实的应用基础。可以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发属于银行自身的电子支付软件,由于商业银行在前期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人脉,这些人脉就是扩展电子支付的优质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再加上一定的营销策略,可以很容易的搭建起属于银行本身的电子支付平台。
3.信息管理技术
如何使用相关技术手段对银行客户信息进行综合的管理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在银行办理各种业务的相关人员非常多,从而也会产生庞大的信息数据,必须依靠专业、强大的信息管理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信息管理技术应该由简单的基本操作向复杂的管理上过度,这不但能够提升行业水平,也能够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信息管理技术,美国无疑走在了世界前列,他们的技术水平已经从内部信息的处理提升到了解决外部金融服务的问题,能够对市场进行合理的分析,从分析结果中选择出一条性价比最高的经营之路。对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专业角度出发,加强核心技术,规避运作的风险,实现平稳发展的目标。
4.信息安全技术
由于网络环境属于比较新兴的产物,不少中老年人对于这项技术还存在疑虑,这点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关,正如早年前百姓不愿把钱存进银行而放在家中的道理一样,应对这种问题,就应该大力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把任何的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网络交易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交易过程通过电子途径,一方无法确定另一方的真是身份;由于是网络交易,可能发生黑客任意篡改网络信息的情况,出现不公平的交易;由于交易通过电子信息处理,没有权威性的盖章和签字,发生争议时,可能会造成难以解释的局面。
针对上述问题,商业银行可以和有关部门进行联合,加大对于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尽量避免由于网络疏忽和网络犯罪而引起的纷争。
(二)营销层面
1.营销理念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定要重视营销理念,尤其是网络营销,这也是商业银行与网络金融相结合的基础工作。传统的商业银行总是处在高高在上的态度,客户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了主动方。新时期下,要转变这种传统观念,应站在客户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凡事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目的是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商业银行还应该依靠网络营销特点,建立新型的营销方法,依靠庞大的客户数据为基础,建立满足客户的服务方案,最大程度上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力。
2.网络品牌
品牌的作用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一样重要。商业银行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品牌来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品牌应该具有独特、简洁、形象、给客户深刻印象等特点。不过,在建立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合法性,同时还应该通过申请来保护自身品牌不受侵害,应把网络品牌与实体银行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客户在进行网上交易时透过品牌能直接联想到银行,这种结合方式能够在客户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公信力,大大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果。
3.市场细分
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进行合理划分,根据客户的不同人群模式提出不同的营销方案,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服务。传统银行由于没有大数据的支持,不能够和客户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流失了众多优质客户,通过网络金融的构建,银行可以把客户分成不同级别,不同级别的客户所获取的权限不同,高级客户往往能够选择性价比高的服务,低级客户只能享受基本服务,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引导客户进行自我升级,以享受更高的服务。
4.强强联合
这里所说的强强联合主要是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就是在线上要把网络金融与其他经营模式连接起来;另一个层面就是在线下要加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
把银行的网络体系与其他模式进行结合,比如部分客户不了解在网络上的操作方法,部分产品在网络中无法充分显示其优点,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电话营销的方式进行推广,在我国的很多网络金融系统中出现了打折的营销方式,部分银行也据此开展了打折业务,由于网络金融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这部分人工成本可以投入到客户的服务项目上去,有利于客户获得优质的服务,刺激了客户的交易情绪。
四、结论
对于传统银行而言,要想在互联网金融的洗礼下占有一席之地,就应该大力加强在技术和营销两个层面的发展力度。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网络金融应该不大可能对传统商业银行有很大打击,由于有海量的群众基础和完善的资金运营体系,传统银行所占的比重依然是巨大的。但是互联网金融势头非常强劲,此时的商业银行就应该与互联网金融有所结合,达到“线上线下”多种交易方式共同进行的场面,这样才能在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互联网金融这一时代产物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路远方.网络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05):59-62.
[2]李欣.探究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发展[J].现代商业,2015(08):144-145.
[3]陆岷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用户思维”战略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中的运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02):94-98.
[4]何文虎.互联网金融下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路径研究[J].西部金融,2014(09):46-50.
[5]高巧珍.我国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领域的发展[J].中国商贸,2013(30):74-75.
[6]柳双涛.农商银行网络金融环境下的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J].现代商业,2015(09):248-249.
(一)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提高
随着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专业的快速发展,该专业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各高校纷纷大力引进了一批学历层次较高、理论知识扎实、学术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补充到师资队伍中,进一步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后危机时代,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际贸易实践涉及营销推广、商务谈判、进出口实务等诸多环节,特别是后危机时代移动互联网经济的兴起,推动了电子商务技术在各贸易环节中的应用,如微信自营销、互联网金融支付等新手段,这就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要结合贸易方式的新变化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其次,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必定会产生新的问题,如微信自营销无法像天猫、淘宝一样看到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好(差)评,互联网金融支付的安全保障等问题,这就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深入市场和企业一线,全面了解市场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努力积累自身的实践经历,切实做好理论知识与商务实践的结合工作,为实践教学指导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培养对象的综合能力要求提高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全球经贸关系、贸易壁垒、商业模式、金融安全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体系的重心也逐渐向人文经贸、外语外贸、法律外贸和技术外贸方向发展,这对培养对象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经贸方面要求学生理解主要贸易对象的人文风俗习惯、价值观、道德标准等内容;外语外贸方面要求学生精通英语,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行自主交流合作与沟通,同时还要掌握第二门外语,如德语、日语、阿拉伯语,能与新兴贸易伙伴开展交流活动;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形式的新型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等一系列常用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技术贸易方面则要求国际经贸类学生对主要产品技术信息有一定了解。总的来说,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实践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国际市场调研、国际贸易实务、营销推广、金融结算、物流供应等多项商务技能。
二、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缺位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并根据全球贸易经济发展需要,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做出了一些调整和修订,从调整结果来看,各高校普遍把外贸单证实务、国际结算操作等操作性环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加了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如报关员、单证员、国际商务师等)环节,以强调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特点。但从产业链视角来看,国际贸易产业链一般包括:前导出口阶段(包括国际市场调研、商务文化礼仪、磋商等内容)、出口阶段(包括订单签订、组织货源、制定出口单证等内容)和后续出口阶段(包括售后服务、销售反馈、国际商务关系维护等内容)。特别是后危机时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引发了商业模式的革命性剧变,如营销方式由传统的广告推广向自营销方式转变、结算方式由传统的银行支付向互联网金融转变。传统的外贸实训体系已不符合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的认识还应更加全面、深入,更具前瞻性。
(二)实践教学执行环节缺乏“实践性”
从现有的实践教学课程来看,大多数院校根据国际经贸发展实践,分别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认知实习、国际贸易运营流程分析、国际贸易从业资格辅导、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后危机时代,以移动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迅速蔓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国际交易中的贸易数据挖掘和市场研究、互联网金融(融资、支付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需求骤然增加,而现有的实践教学内容无法适应国际贸易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实际的要求。另外,从实践教学环节的执行情况来看缺乏“实践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与理论教学环节相比,实践教学环节课时量相对较少、时间安排相对集中,绝大多数院校一般根据任课教师的时间来安排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其次,实践教学师资配备一般为1~2名教师/班(约40人左右),教师工作强度相对较大,无法有效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第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实践教学环节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实践教学学习简单应付了事。实践教学执行环节“实践性”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后危机时代,随着一般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现有的师资队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大多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但这些教师大多都是硕(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先天缺乏国际贸易业务实践的熏陶。待其进入高校工作后,作为年轻教师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理论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压力,无暇顾及国际贸易综合实务能力的提升;其次,从高校现有的教师培养机制来看,教师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和贸易活动的机会少、时间短、成本高,从而造成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后天不足。另外,作为高校教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学习、应试能力,部分教师通过努力能顺利拿到相关资格证书,但国际贸易实践经验依然较为匮乏。
(四)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薄弱
国际贸易模拟仿真教学是通过国际贸易实验室(包含虚拟进出口企业、工厂、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局、跨国银行等组织),应用相关贸易实务模拟软件,让学生扮演外贸业务流程中某一主体角色而进行的模拟实践教学。由于国际贸易模拟仿真实验室所需房屋面积和投资规模相对较大、产出效益不明显,目前,大多数高校(尤其是以理工科为背景的中西部高校),缺乏对综合性国际贸易实验室的投资热情,基本上是与其他文科专业共用实验场所,实验室建设仅仅是依托相关贸易实务模拟软件(如浙江大学恩特外贸业务管理系统、Simtrade外贸学习平台、亿学国际贸易实务综合实训中心平台等)开展国际贸易实务模拟仿真教学,实验室建设缺乏专业性、特色性和实践性。后危机时代,各高校普遍加大了对实习基地的开发力度,纷纷与企业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合作。但从实习基地建设情况来看,实践教学计划中企业参与程度较低,针对实习企业国际贸易运营过程和生产经营过程的部分不足,学生在实习企业能涉及的实质性外贸活动和生产经营环节偏少,部分90后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指导老师对实习过程的监控较弱,另外,有部分实习基地仅仅只是挂了一个牌,缺乏真正的交流与合作,实习基地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深化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
培养院校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应在已有外贸实践教学基础之上,以当代国际商务实践为着眼点,树立贸易产业链的“大实践”观念,即在国际贸易产业链每一环节都合理构建实践(实验)教学过程,前导外贸阶段应设置国际市场调研、商务文化礼仪、自营销管理等实践教学任务,出口阶段应设置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电子商务贸易、互联网金融等实践教学任务,后续出口阶段应设置国际商务关系维护、物流供应链管理、国际品牌培育等实践教学任务,突破过去以外贸单证为核心的“小实践”观念。
(二)着力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建设
后危机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快速普及,移动APP(Application)的使用、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等对传统商贸模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在开展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时,应紧密围绕国际商贸模式的新变化更新实践教学内容。首先,培养单位应针对国际商务发展的新趋势,新设贸易数据挖掘与市场研究、互联网金融、全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分析调研环节;其次,在实践辅导中应有意识地将互联网金融、全球物流与供应链与国际结算、贸易术语、国际货运等传统国际贸易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独立应用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独立分析处理国际商务中的新任务。第三,各高校教学管理单位应根据本校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计划安排,进一步做好指导教师选派、实践教学过程监控和质量管理工作,指导教师应认真、科学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并告知院系教学管理部门和所带学生,既主动接受教学监督,又让学生明确各阶段实践计划任务。
(三)全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培养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重要智力保障要素,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完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工作的必然选择。各高校应制定出台符合本校国际贸易建设发展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与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聘请一批“思想素质高、专业素养好、职业经验足”的企业专家担任相关实践环节的指导老师,校内教学理论型教师应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一线,积极开展业务实践锻炼和学习,并努力取得与本专业(课程)相关的专业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认证证书。同时,在实践指导环节上可采取“双核制”,即理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教师的双配备策略,充分挖掘发挥其各自的比较优势,以实现师资效能最大化。
(四)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
有个不太靠谱的命题:如何让赵本山和迈克尔乔丹搭上关系?其实很简单,通过分析两个人的社交圈子,兴趣爱好等,最终可以找出一条线路能让他们两个人认识,这就是隐藏其中的大数据魅力之一点点……
随着互联网的冲击,UGC(用户产生内容)不断发展,社交网络已经不断普及并深入人心,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分享内容,由此产生了海量的用户数据。这些数据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冷冰冰、枯燥的数据,而是更加活生生、有趣的数据;这些数据不同于以往单纯的数字,它们声色结合、图文并茂。
比如,Facebook用户每天共享的东西超过40亿,Twitter每天处理的数据量超过3.4亿;而每分钟Tumblr博客作者会2.7万个新帖子,Instagram用户会共享3600张新照片……随着Facebook、Twitter、LinkedIn、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流行,对社交关系的数据挖掘成为近几年的一个技术热点。
玩的核心是消费者洞察
在一般商业前提下,社交大数据挖掘的目的,是投消费者所好。
不可否认,一个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的新浪潮正悄悄来到我们身边,这或许就是大数据(Big Data)导致的一个还不可名状的时代。
当下,社交大数据正在对企业,甚至于一些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下面,让我们来细数一下吧!
首先,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利用大数据营销,从前期的曝光,中期的转化,到后期的购买行为都是可监测的。效果可评估是大数据带来的最实质性影响。其次,在社交环节,越来越多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反馈自己对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的看法,这个过程会产生许多有价值信息,甚至包括一些潜在的市场需求。对一个企业来说,这些信息不仅可能使他们调整原有产品,甚至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消费者洞察,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第三,大数据对某些行业来讲,意义更加不同。比如电影行业,金融行业,大数据能够起到预估性、前瞻性作用,企业可以据此建立一些模型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
同时,这又是一个移动盛行的时代,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加强调“社交”和“互动”。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和朋友问候交流、分享资讯,只要带上手机,整个社交圈也就装在口袋里。交互性增强带来的效果是,不但产品可以为用户带来效用,用户反过来也能为产品导入流量。一个网友如果在微博上发文夸赞一家餐厅,经由他的社交圈的转发和扩散,就将为这家餐厅带来更多的访客。这个特征,也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创新指出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基于用户身份的信息交互和社交应用。
当下,所有行业都在积极拥抱移动互联浪潮,当然金融业也无法作壁上观。唯有移动起来的金融,才具备在下一个周期继续参与竞争的生命力。这其中,应用社交化的趋势和大数据,将对金融行业带来更多新的机遇,并将使金融行业逐步移动化、社交化,产生新的具有移动互联网特点的金融模式。这种金融模式将具有成本低廉、便捷的特点,能够使人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享受金融服务。
总之,进入大数据时代,金融行业的客户信息、交易信息、资产信息、信用信息等数据经过有效采集和整理分析,将会成为具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内部数据结合外部数据将形成具有重要价值的数据资产,可以有效帮助金融企业进行精准营销,降低运营费用,提高欺诈防范能力,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为决策提供有效支持,同时帮助金融企业了解客户需求,开发出符合客户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产品。
每分钟的心情状态终将被考量
社交大数据营销,是为了更好地辅助金融决策。
金融业是产生海量数据的行业,大数据正在改变着银行的运作方式,特别是对理解和洞察市场和客户方面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平台的内涵更深入更延展,分享、交流等社交元素开始与更多金融服务相互融合,由此产生的多种商业价值也随之凸显。
金融市场价格走势很大程度上受市场情绪的左右,社交网络提供的情绪数据为金融交易带来巨大机会。一些机构以社交网站为交易策略中心的平台正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目前风靡华尔街的算法交易正是让大数据为其服务的一种案例。一些算法交易公司凭借的就是通过跟踪全球互联网上的头条新闻以及微博数据等捕捉政治、经济方面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并将其作为股市投资的信号。一些提供专业服务的技术平台风起云涌,如MarketPsych公司和路透社合作提供了119个国家的18000多个独立指数,如每分钟的心情状态――乐观、忧郁、快乐、恐惧和生气等,为金融机构的自动交易提供第三方服务。
当然,信贷管理是长期困扰银行的难题,大数据准确和有价值的信息为银行信贷审批与决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工具。包括微信、微博在内的社交网站以及搜索引擎、物联网和电子商务等平台将人们之间的人脉关系、情绪、兴趣爱好、购物习惯等生活模式以及经历一网打尽,并将其加入到巨大的个人信息库中。银行利用这些更加准确和丰富的数据在信用分析和客户评级方面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让信贷决策不再仅仅凭借滞后的数据和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而是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信用分析发展到行为分析,为信贷审批带来全新的方式。
还有一些消费信贷创业公司正研究开发以社交图谱为依据的FICO信用评分系统,利用15个变量决定其信用等级,预测单个借贷者是否会违约。一份内部研究显示,根据物以类聚的原理,个人贷款偿还可能性和其朋友偿还债务可能性呈正相关。大数据从一个新的纬度提供信用分析参考,逐渐降低信贷方面的高门槛。
由于大数据可以整合更多信息,并可以更准确评估客户风险,银行可以为不同风险客户提供不同价格的贷款。如果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彼此拥有足够信息,金融中介的作用会变得越来越模糊,正在崛起的数据银行已对传统商业银行构成巨大挑战。
可见,大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客户全方位信息,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掌握客户消费习惯,并准确预测客户行为,有针对性地推销产品和服务,满足银行对潜在客户量身定制服务的需求。另外,在品牌管理和客户服务反馈方面,大数据通过对人们在思想、情绪和通信方面的数据化情感分析,获取并汇总顾客的反馈意见并对营销活动效果做出准确判断。
大数据时代涌现了更多的金融与商业的跨行业联动营销。如:西班牙的桑坦德银行每周发给其分行一份可能对该行某类产品感兴趣的客户清单,其中有些就不是金融产品。花旗银行新加坡分行在观察客户信用卡交易的基础上,借机提供相关商店和餐馆的折扣。信用卡公司和其他零售商也在涉足这个领域,Visa 与服装零售店Gap联手向在Gap店附近刷卡的持卡人发送折扣券。亚洲花旗有25位数据分析师,2012年在新加坡设立了一个新的“创新实验室”,将数据分析师和大机构客户与孟加拉的大型分析中心联系在一起,如果客户签下服务,刷信用卡,系统可以查看任何一天客户购物和吃饭的地点,以及偏好,如果发现该客户喜欢意大利餐,快到午餐时,如客户所处的位置附近有一家著名的意大利餐馆,银行可以发送短信,提供那家餐馆的打折券,使得第二次交易出现。系统甚至有能力找出客户接受这项优惠的比例。这些灵感正是借鉴从亚马逊营销图书的经验,客户的喜好不仅仅取决于他所买到书,还取决于相同客户买了什么书。
金融机构最为关注的是风险管理,而大数据在管理交易、信贷风险和合规方面大显神通。许多金融机构早已采用大数据防治欺诈,保持交易方面的合规,如在庞大的数据库中核对黑名单中的名字,区别同名同姓。信用卡公司用大数据分析客户大规模的交易规律,大大降低了风险。
计算机科学家、统计学家正在开始与社会科学家协作
社交大数据,助互联网金融大道盛行。
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金融行业在不断被改变,随着金融行业不断触网,互联网金融已经显示出诱人前景。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社交网络或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挖掘各类与金融相关的信息;大幅提高信息搜集效率,智能满足用户金融需求;在供需信息几乎完全对称、交易成本极低的条件下,优化交易方式。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不仅在于信息搜集和处理,还能有效地将众多交易主体的资金流置于其监控之下,降低风险控制成本。
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五种模式:一种是以拍拍贷、人人贷、点名时间等为代表的线上P2P模式和众筹模式;第二种是阿里、京东、苏宁为代表的电商介入金融领域,形成的各自互联网金融模式,阿里最具代表性,衍生的金融模式也较多;第三种是涉及到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的第三方支付,目前有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200多家支付企业;第四种是互联网企业介入的金融服务领域,更多以服务金融机构为主要模式,本身不介入金融领域,像数米网、铜板街、东方财富网等基金代销网站,还有如融360、好贷网的金融信息服务模式的网站;第五是互联网货币,如比特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阿里金融等拥有海量客户、数据资源的第三方支付和P2P等。对于传统金融业,这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挑战了什么呢?可以认为其在于:客观上割裂了银行和终端客户的直接联系,银行客户开始分流,银行被电商前台后端化;银行资金开始脱媒,小额高频度的资金流水通过第三方或者P2P进行流通、投资。
金融机构希望能够收集和分析大量中小微企业用户日常交易行为的数据,判断其业务范畴、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用户定位、资金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解决由于小微企业财务制度的不健全,无法真正了解其真实的经营状况的难题。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阿里小贷,首创了从风险审核到放贷的全程线上模式,将贷前、贷中以及贷后三个环节形成有效联结,向通常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批量发放“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额贷款。接下来,我们还原一下其做法:
首先,通过阿里巴巴B2B、淘宝、天猫、支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收集客户积累的信用数据,利用在线视频全方位定性调查客户资信,再加上交易平台上的客户信息(客户评价度数据、货运数据、口碑评价等),并对后两类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同时引入海关、税务、电力等外部数据加以匹配,建立数据库模型。
其次,通过交叉检验技术辅以第三方验证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将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的行为数据映射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通过沙盘推演技术对地区客户进行评级分层,研发评分卡体系、微贷通用规则决策引擎、风险定量化分析等技术。
最后,在风险监管方面,开发了网络人际爬虫系统,突破地理距离的限制,捕捉和整合相关人际关系信息,并通过逐条规则的设立及其关联性分析得到风险评估结论,结合结论与贷前评级系统进行交叉验证,构成风险控制的双保险。阿里小贷还凭借互联网技术监控贷款的流向:如果该客户是贷款用于扩展经营,阿里小贷将会对其广告投放、店铺装修和销售进行评估和监控。
可见,互联网金融借助社交网络等新平台产生了海量用户和数据,记录了用户群体的情绪,但大数据库无法自己总结人类行为模式的规律。计算机科学家、统计学家正在开始与社会科学家协作,找到把大数据策略和小数据研究相结合的新途径。利用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可以对其客户行为模式进行分析(比如事件关联性分析),这类似于工程上的“对照实验”,即观察、测试不同条件下,机构投资者或普通金融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识别其中的因果关系,提高客户转化率,改善服务水平,实现互联网金融的精准营销。例如,领先的零售企业通过监控客户的店内走动情况及其与商品的互动,与交易记录相结合开展实验,就可以指导选择商品种类、摆放货品、调整售价。再如,有保险公司通过精细化分析客户风险、财富变化、家庭资产价值等数据并不断更新其背景资料,向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保单。未来,保险公司还将使用个人位置和汽车运行信息对车险产品定价,向客户提供交通和天气状况、停车事故高发区域和速度限制变化等实时信息,开发有利于安全驾驶的产品。
在大数据盛行的年代,互联网不仅影响到金融,它还是整个消费习惯的改变。随着70,80,90后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人群,他们多年已经养成了互联网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更倾向于选择通过互联网,便捷、高效地来解决借贷、理财、投资等各方面的金融需求。
未来社交关系与大数据还将在互联网贷款、购买保险、证券投资等发挥极大作用。金融和数据拥有天然的数据化基因,因为金融本身就是信息和数据,做金融的本质就是做信用。大数据技术提供的有据可查的信用数据,为构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提供了保障。
什么时候隐私可以成为伪命题?
社交大数据掘金路上,隐私问题忡忡。
当然,深度的社交大数据挖掘中最敏感的问题仍然是用户隐私的问题。社交网站从一诞生起就与这个问题相伴相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隐私问题显得越发重要。在未来掘金社交数据的道路上,一方面要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良好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只有符合用户需求和用户安全的商业利益,才能成为可持续的商业利益。
“借贷宝熟人营销模式类似传销?”近一周来九鼎投资旗下的P2P平台借贷宝以熟人营销的模式吸引了市场的关注却引来更大的质疑,不少自媒体公号纷纷质疑借贷宝的熟人营销类似传销。虽然随着时间推移事件逐渐降温,但是熟人营销模式却引来热烈讨论。其实自从P2P行业出现以来,熟人营销、炒作式营销、负面消息营销等众多备受质疑的营销方式层出不穷,究竟这些营销方式是创新还是踩红线?
熟人式营销
“人脉即钱脉”,或者是略带创新的营销模式,或者是狂砸20亿元的土豪精神,九鼎投资巨资推广的旗下熟人借贷App借贷宝,以熟人营销的模式获得了掌声和质疑。
8月8日,一则“拉上好友抢红包,轻轻松松玩出钱”的促销信息传遍朋友圈,根据活动规则,借贷宝将出资20亿元进行线上微信推广,采用二级奖励模式进行推广,每推广一名客户可以获得20元奖励。
北京商报记者昨日从借贷宝App看到,借贷宝自8月8日开始的营销活动仍在继续,具体内容是包括分享邀请链接给新用户,新用户接受邀请可获得20元现金,新用户成功绑定银行卡,再获得20元现金,如果邀请的用户,再成功邀请其他一名新用户,初始发送链接的用户可以再获得10元。借贷宝App首页也写着,邀请新用户越多,获得奖励也越多,如果邀请100名新用户,每人再邀请10人,你可获超过1万元奖励。
只要邀请注册就能获得如此高的收益,借贷宝的现金营销活动一出便引发了市场质疑,其中类传销质疑声更是不绝于耳。而借贷宝当时的回应是,借贷宝的营销模式是“传送”不是“传销”。
但是借贷宝的回应并没有“熄灭”市场的质疑,借贷宝在日前召开的融资新闻会上,针对“传销”一事再次回应,九鼎投资董事长兼人人行科技董事长吴刚称,此次活动并非传销,并且熟人之间本身风险就比较小。
“你给我办了什么事,我给你钱;同时我希望你帮我再找一个哥们,再帮我办点事,我给你点辛苦费。熟人推荐的奖励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劳务费,这与传销本质上不同。”吴刚解释道。
不过,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官马骏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借贷宝的熟人间借贷模式有一定的类传销嫌疑,比如A推荐B成功注册,A获得奖励,这在很多P2P平台都有执行的奖励模式,这种模式也很正常。但如果是A推荐B注册成功,B再推荐C注册成功,A同时也能获得奖励,这种模式就有类传销的性质。
此外,在用户认证过程中,借贷宝增加了“输入银行卡密码”这一要素,这也迅速引起了市场质疑,市场认为这是为了恶意套取用户的银行卡信息和个人隐私。吴刚表示,用户提供密码时会直接跳转到银行类金融机构页面,资金托管在第三方支付公司金佰仕,借贷宝并不保留交易密码。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九鼎投资公告称通过其控股子公司昆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嘉兴嘉源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7000万元,收购鹰皇商务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鹰皇金佰仕网络技术有限公司70%的股权。
其实,熟人营销的模式早已有之,比如“米啊”、“借点儿”等产品都是采用熟人借贷模式。“借贷宝做的好的地方在于其病毒式营销短时间让市场快速认识这一产品,并获得大量的客户,但是熟人借贷在国内尚处早期,不过即使不是传销,借贷宝还面临其他风险,在获取海量注册用户后,如何推动客户使用这一产品,又将如何提高用户使用频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P2P业内人士直言。
炒作式营销
纵观整个行业,随着实力背景P2P平台数量持续增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将成为常态。由此,P2P平台刮起的营销风不断加剧,部分平台甚至偷换概念炒作,从而达到提升自己平台知名度的目的。其实,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营销模式多种多样,如奖励营销、加息营销、积分营销等,但还有不少脱离了产品和服务本身,开启了炒作营销模式,融资金额、明星加盟、上市预期等都成了炒作营销的资本。
“好名声胜过坏名声,坏名声胜过无名声”,这种有点无下限的营销模式催生了不少靠炒作博眼球的平台。如P2P企业搭上上市公司,还未等上市公司发公告,P2P行业抢先发声,但最终却没能成行。如上市企业浩宁达拟收购团贷网股权、熊猫烟花收购你我贷,消息一出不仅P2P平台获得了上市公司信用背书,上市公司的股价也连涨几倍,但都以合作终止告终。同时,博眼球的炒作营销还有此前傍监管层的赢多多,P2P平台“赢多多”宣传办公地点设在银监会办公楼遭遇银监会辟谣,最后才发现原来只是邻居。
类似过度炒作的事件层出不穷。还有很多P2P平台号称估值千万级别实际融资额只有几百万元,而今年P2P企业的融资额更是高涨过亿。翼龙贷CEO王思聪认为,过度营销将推高成本。互联网金融既要懂互联网,也要懂金融,大浪淘沙才刚刚开始。抱财网COO边明认为,P2P行业存在过度炒作,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对于P2P平台应该更多地是把握金融本质,把业务模式与生态体系做好。但是也有众多的P2P平台表示炒作实属无奈之举,不去跟随潮流又无法快速做大做强,最终在互联网快速的规模化大潮中有可能被湮灭。
负面消息营销
近段时间,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加入新媒体营销,一种可以被称为“刷屏营销”的乱象不断骚扰朋友圈,而这种营销方式更彰显了网络的开放性。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每当有娱乐事件、新闻事件发生,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不只有朋友们,还有各类企业,而互联网化的P2P行业更是将朋友圈营销“玩得不亦乐乎”。但是,不少P2P企业却采用了负面营销的方式,通过恶趣味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