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前特殊儿童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融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098-0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有一个发展障碍的孩子导致家庭解体的情况屡见不鲜,带有残疾的儿童从出生就被抛弃街头的事情时有耳闻,因为发育迟缓,社会的不理解不认同等方面的因为常常导致一个儿童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可是不管是从构建和谐社会还是从尊重每一个儿童的生存受教育权利来说,还是从国家经济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小的损失。因此对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模式和教育安置形式的探讨;在每一种教育安置形式下应该怎么样为残疾儿童提供事宜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努力使他们和正常学生一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得到良好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工作显得很重要而且必要。
一、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模式的概述
1.学前特殊儿童的定义
特殊儿童,教育学上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是:正常儿童之外的所有儿童的教育学,即超常(天才)、低常(智力落后)、有品德缺陷(问题儿童)、器官缺陷(盲、聋、肢残)、儿童精神病和病弱等各种儿童的教育学。狭义的解释是:身心有缺陷儿童的教育学,即盲、聋、弱视、重听、智力落后、言语障碍、肢残、病弱等缺陷儿童的教育学。美、日、苏、联邦德国等许多国家从法律或学术上把特殊儿童教育规定为缺陷儿童教育。广义的特殊儿童教育学又可分为盲童(视觉障碍)教育学、聋童(听觉障碍)教育学、 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 言语矫正学、天才儿童教育学、问题儿童教育学、多种缺陷儿童教育学等。
2.融合教育定义
融合教育承继了「回归主流的基本理论。简单说,融合教育指的是一种让大多数残障儿童进入普通班,并增进在普通班学习的一种方式。 通过合并普通及特教系统,建立一统整独一的系统以管理教育资源,并将不同种类班级的学生融合在一起。
二、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方案策略
结合我们国家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我们国家的安置形式主要是“随班就读”,具体又分为完全的正常班级模式、正常班级加巡回服务模式、正常班级加部分特殊班形式、正常班级加资源教室模式和正常班级加特殊专业服务模式。[6]也仅仅是在残疾人工作纲要中提出和规定,但没有具体的法律来保障实施,到目前我国融合教育开展的现象很不乐观,基本上很少有普通幼儿园接受特殊小朋友,就算有少量的进入了普通幼儿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往往停留在“随班就坐”层面上。
1.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内容
根据我国国情和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及儿童发展水平,为学前教育机构中的特殊儿童制定的计划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1儿童现状分析。包括心理、生理、行为及其他情况。
1.2特殊儿童接受特殊治疗、生存技能及特殊帮助的内容。
1.3特殊儿童参与健全儿童学习的适当内容。
1.4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2.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实施形式
2.1相关部门应努力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旨在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的相关政策,然而,专门针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政策几乎没有。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并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以鼓励幼儿园和教师接纳特殊儿童入园(班)学习;宣传部门要积极宣传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和生活对特殊儿童及普通幼儿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以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普通班教师与特教班教师的默契配合,形成具有专业水平的教育团队。
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特殊儿童在融合活动中的表现、与正常儿童之间的交流、参加融合教育活动前后的变化与差异等,正常班教师是亲历者,是重要的见证人之一。有时没有特殊班教师的陪同,正常班教师更有资格对特殊儿童参加融合活动的情况做出评价。
2.2相关高校以多种形式开设学前融合教育课程
高校,特别是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可以多种形式开设学 前融合教育相关课程,如开设相关的讲座,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融合教育”等课程纳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课或选修课范畴,或在“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课程中适度加入学前融合教育的相关知识等。大学生在入职前就了解有关学前融合教育的知识。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对今后实施学前融合教育是有很大帮助的。
2.3幼儿园努力提高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接受程度
尤其是幼儿园管理者应清晰地认识到,接纳特殊儿童入园是社会进步的重大表现,要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园教师学习学前融合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开展与特殊儿童教育相关的园本培训,也可以与具有较丰富的学前融合教育经验的幼儿园交流,以提高本园教师开展学前融合教育专业水平。
2.4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以及相关高校应携起手来,共同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
对于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学前融合教育而言,积极构建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三者之间的合作互助平台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借助这个平台,幼儿园可以从特殊教育学校及相关高校得到相应的专业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相关高校则可与幼儿园合作,共同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三、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相关治疗机构及媒介的联合
1.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机构与家庭的联合
孩子的各种康复训练也主要是在家庭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家庭生活环境无疑是重要的转化环节。当我们发现孩子有交往障碍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机构和家庭的个别化教学,强化训练孩子的一些基本能力,分别对孩子进行形式训练,经过训练以后,这些能力都会有所进步。但是,孩子需要综合应用这些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还要通过家庭环境的支持,从而迁移到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以家园之间应通过教师与家长要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交流,及教师对家长进行一定的培训而紧密联合。
2.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机构与社区的联合
社区环境也是孩子学习与康复的好场所,对环境的适应也是检验孩子社会性的根本标准。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更是在人际环境中实现的。在环境中发现孩子的交往问题,在环境中解决问题,在环境中学习,在环境中进步,最后达到对环境的适应。训练一般将特殊儿童的社会分解为若干独立的方面,进行强化干预训练,而训练成果向生活的延伸,在社会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融合教育机构训练向自然生活的迁移。
3.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机构与治疗机构的联合
因目前我国特殊儿童教师之现状,还尚未能达到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治疗为一体的水平,所以应很有必要实行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机构一治疗机构的积极联合。其主要方式为一方面是敦促非凡儿童走出去,接受治疗和康复练习;另一方面是把康复机构的专家请进来。根据非凡儿童的实际情况,定时请专家来进行康复练习,在保教和疗育的齐头并举之下,使学前非凡儿童能尽快地达到他(她)所可以发展的最好水平。
4.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机构与媒介的联合
媒介(Media)亦称传媒、媒体,指的是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和战后才出现的电视)。通过这些媒介对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实况的对外传播,一方面可引起更多社会性的关注与支持,另一方面,还可促进各届相关专家研究者,一线老师等人士跨国际,跨文化地更广泛地交流,让老师及家长能吸取先进的教育知识,从而用更好更科学的方法来教育每个孩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在特殊儿童的整个早期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应该正视现实,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必要的治疗和早期教育康复,以取得最大程度改善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效果。实践证明,及早介入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学前融合教育对于我们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是个更长远,更艰难的挑战。
参考文献
周克: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霞萍:融合保教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幼儿教育期刊,2003年第3期.
【关键词】多动症儿童;学前期;注意缺陷
多又⑹茄前期儿童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其全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为3%~7%,男女比为4~9∶1。我国通过对1983―2011年已正式发表的中文调查研究资料进行系统回顾,采用Meta分析对其原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用Meta回归探索发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儿童ADHD总体发病率为5.7%(95%CI=4.9%~6.6%),男童总发病率为7.5%(95%CI=6.4%~8.8%),女童总发病率为3.4%(95%CI=2.7%~4.4%);我国近年儿童ADHD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不发达地区发病率最高,小学生大于学龄前儿童[1]。
由上可见我国目前多动症患儿数量逐年增多,形势不容乐观。目前亟需的是对多动症儿童的尽早鉴别与及时的教育矫治。
一、认识度的提高
对于多动症,多数家长、教师在对其认识上存在很大误区,单纯认为孩子“上蹿下跳、不老实、爱动、不专心”这些状态与行为就是多动症的表现。另外还有一些家长、教师只从片面观察和最终表现结果入手,将孩子实际上由于多动症而产生的不良结果安插到其他疾病、障碍上,如:孩子专注于自己的小活动缺少社交即是自闭症的表现;课堂上东张西望听不懂教师和同伴言语指令即为智力障碍典型特征。”这些认识从根本上就混淆了多动症的现实表现及其真实类型,并未科学认识多动症。
实际上,在学前阶段,多动症儿童是有其明显的心理、行为表现特征的:
(一)注意缺陷
即注意力难以中,主要表现为与年龄特征不相符的注意集中困难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极易受外界环境刺激干扰,如:即使正在游戏中,听见开门声便扔下玩具跑去看是谁在进出。进入小学课堂表现症状更为明显:上课时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难以按时完成作业,总是拖拉延迟;经常忘记带文具、遗忘老师的各项安排等。
(二)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学习困难、感知觉障碍
患儿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位觉等发育较差。如翻手、对指运动、系鞋带和扣纽扣都不灵便,左右分辨困难。表现为视觉―运动障碍、空间位置知觉障碍、左右辨别不清、经常反穿鞋子、听觉综合困难及视听转换困难等。
(三)情绪和行为障碍
多动症患儿喜怒极易形于色,外显行为突出且夸张。如:一兴奋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稍不顺意就大发脾气,哭闹不止,甚至对上前安慰的父母拳脚相加。
(四)社会适应不良与品行障碍
患儿表现为个性倔强,不愿受人制约或排斥小伙伴,难以与同龄儿童相处、游戏,也因此常被群体活动排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品行障碍的共病率高达30%~58%,品行障碍表现为攻击,如辱骂、打伤同学、破坏物品、虐待他人和动物、性攻击、抢劫等,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如离家出走、纵火、偷盗等。
二、早期及时鉴别、诊断有助于抓住关键期,及早施教、治疗
是不是上述我们所提到的一些典型心理行为特征一旦儿童有符合的条目就可以判定为是多动症患儿呢?1987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制定了多动症儿童诊断标准,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方面来鉴别多动症儿童。
1989年“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提出了诊断多动症参考标准。
教师一般可以使用《简化的康奈尔教师用儿童行为量表》来筛查多动症儿童。
三、对多动症儿童的有效教育与干预
治疗上,根据患儿及其家庭的特点制定综合性干预方案。药物治疗能够短期缓解部分症状,对于疾病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则更多地依靠非药物治疗方法。
(一)行为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
主要由心理医生设计治疗计划来改变多动症儿童存在的异常行为,以建立正常行为。需要利用患儿的日常生活习惯特点,发挥儿童在治疗中的积极、主体作用。针对不同患儿症状,选择和运用不同治疗措施。行为治疗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及时对患者的行为予以正性或负性强化,使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先前不适当的行为模式。认知行为治疗主要解决患者的冲动性问题,让患者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识别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
(二)药物治疗
药物能改善注意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短期内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1.中枢兴奋剂
一线治疗药物,目前国内主要是哌甲酯及其控释片。
低剂量有助于改善注意力,高剂量能够改善多动、冲动症状,减少行为问题。中枢兴奋剂仅限于6岁以上患儿使用。因有中枢兴奋作用,晚上不宜使用,药物副作用有食欲下降、失眠、头痛、烦躁易怒等,尚不能确定是否影响生长发育。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代表药物托莫西汀,疗效与哌甲酯相当,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已被列为ADHD一线治疗药物。特点:每天给药1次,疗效可持续24小时;长期服用,无成瘾性;该药起效时间比中枢兴奋剂缓慢,一般要在开始用药1~2周后才能出现疗效,不适用于需要急性治疗的ADHD患儿。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需餐后服药。
(三)心理治疗
1.自我控制训练
通过一些简单、固定的自我命令让儿童学会自我行为控制。如列出一道简单题目,要求患儿在说出答案前进行以下四个过程:停―停止其他活动,保持安静;看―看清题目;听―听清要求;说―说出最终答案。坚持这一过程对缓解儿童冲动有很大帮助。在进行自我控制训练中,要注意训练顺序,任务内容由简到繁、完成时间由短到长、自我命令由少到多。
2.放松训练
由于多动症患儿身体各部位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能让他们肌肉放松下来,多动现象就会有所好转。可采用一般放松法,如:带儿童深入大自然,亲近自然环境,充分挥霍兴奋情绪与紧张感。
(四)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在导致多动症的原因上,有人认为与脑内神经递质数量不足有关。也有人认为,脑组织器质性损害是导致多动症的原因之一。由于大脑活动时会不断地产生一些微弱的电信号,脑电反馈疗法利用仪器将个体觉察不到的脑电活动转换成直观的信号,并让患儿理解这些信号的意x。在患儿体验到这些直观信号与各种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后,学习按要求改变这些信号――实际上就是随意控制脑电活动。临床研究显示,脑电生物反馈疗法与药物疗法长期相比较而言,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认知功能上控制效果更显著,改善幅度较大,且无反复现象,并具有持久性。
当家庭中孩子患有多动症时,往往就不只是孩子一人之事,牵动的是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神经。儿童ADHD不管治愈与否,其中60%~70%的患儿到了成人后仍然遗留有症状,部分可达到成人ADHD的诊断标准。成人ADHD的临床表现与儿童ADHD有差别,以“注意缺陷”为主要表现,“活动过多”会减少。
家长的耐心陪伴与教师的悉心关注是对多动症患儿的最大支持。一些家长当得知自家孩子患有多动症后,往往抱有失望情绪,对积极的教育措施并不持乐观态度,甚至归咎于患儿,也因此未能及时觉察孩子患有多动症的症状而进行早期治疗。患儿由于在群体中不如意或被孤立,本身情绪状态就阻碍了其健康成长,如果父母亲不能无条件的施予爱护,始终如一的坚守,对患儿将是莫大的打击。而作为教师,则要在幼儿园、小学校园中悉心观察,注重个别差异,及早科学地鉴别与预判多动症患儿,同时积极与家长沟通互动,提供支持与帮助,切勿不理不睬,忽视患儿的“与众不同”。当患儿表现不尽如意时,多给予体谅和接纳,如:教师将患儿座位安排在相对靠近自己的地方,注重平时患儿良好、规律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好榜样示范,利用好活动时间让患儿可以宣泄剩余精力。
而专业医护人员及相关医疗部门也应该做好力所能及的有效工作:对导致ADHD病因中的环境因素进行早期的产前识别、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进行预防和治疗;对幼儿园和小学儿童进行ADHD的早期筛查,在社区和学校对重点人群加强ADHD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家长、老师、基层保健医生对ADHD症状的早期识别水平,及早让患者诊治;提高ADHD的早期识别水平和诊治水平,减少疾病对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加强科研与研讨,致力于开发新疗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幼儿园;特殊儿童;教学策略;研究
国家在特殊教育篇章明确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那么,如何实现学前特殊儿童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利,让学前特殊儿童接受适合于自身独特需要的教育,使他们的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不断提高呢?
一、提高特教教师能力素质,为特教做充分教学保障
合格的师资力量是发展特殊幼儿教育的基础,从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师资情况来看,普遍缺乏特殊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这种偏弱的师资状况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加大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投入,改进我国特殊幼儿教育的师资现状,改革学前教师培养模式,增强学前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训练。(1)对所有学前教育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在幼儿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增设幼儿特殊教育课程;(2)加强对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在职教师掌握与学前特殊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3)严格实行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考评制度,为学前特教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的、专业化的、高水平的幼儿特教师资力量。
二、注重特教幼儿的差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了解特殊儿童,把握幼儿特殊需求
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了解幼儿。作为特教教师,应首先调查班级内每一位儿童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等。例如,智障儿童的个体差异较大,就算同是轻度智障的儿童,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特殊需求也不尽相同;智障儿童本身存在的差异性较大,他们在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知觉感知等方面的发展存在不平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幼儿,如,分析幼儿的作业,与幼儿进行谈话、交流,平时加强对特殊幼儿的关注等,以分析和研究每一位幼儿的个性特征,根据幼儿特征实施针对性教学。作为儿童特殊教育教师,要为他们的发展制订详细的教育目标,选择有效的教育措施,构建完善的教育评估体系,提高特殊儿童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
2.制订教育目标,体现差异性、全面性
教师在制订教育目标时,不但要注意目标的差异性,也应注重全面性。要求特殊儿童在同一时期学习同一知识内容时,达到不同的层次和标准。例如,在教学“通过实物认识数字”时,面对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应有所区别。特殊儿童只需要认识实物个数和数字即可,设置分层次目标的目的在于因人制宜,使每一位儿童都能各有所长、各有所取。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目标的具体化和层次化,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目标及要求。此外,学前教育目标还应具有全面性,对于特殊教育儿童来说,全面性不但包含认知目标的设定,还包含情感体验、缺陷补偿、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目标设定。
3.创设游戏环境,满足特教儿童的需要
特殊儿童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游戏是深受特教儿童喜爱的教育教学方式之一,需要教师运用各种儿童游戏来促进幼儿身心的发育和发展。为了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教师要为特殊儿童创设和谐、良好、适宜的游戏环境,使之符合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以适宜的环境弥补儿童生理上的不足。作为特教教师,一方面要注意环境的安全性,如,在创设户外游戏场所时,一定要注重户外环境是否舒适和安全,尽可能满足特殊儿童的使用需求,为他们提供充足的交往机会。例如,盲童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探索,应尽可能地提供柔软的设备;肢体残疾儿童需要活动场所地面平整,应建立相应的轮椅通道。另一方面,教师要为特殊儿童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也就是满足幼儿参与活动的心理环境,可以让幼儿大胆游戏、放松身心。
4.发挥助学伙伴作用,做到共同成长、进步
助学伙伴是幼儿特殊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其作用不可忽视,它不但可以帮助残疾儿童解决学习与行动方面的一些困难,而且可以使特殊儿童在交往中开阔视野、认知社会,并增加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同样,对助学伙伴来说,在帮助特殊儿童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有效促进儿童的自我成长。助学伙伴可以采用个人帮扶,也可以采取合作小组的方式,从各方面给予特殊儿童以学生和行动上的帮助与照顾。选配的助学伙伴和合作小组应热情、耐心、有爱心、品学兼优,协助教师帮助特殊儿童参与校内各种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帮助特殊儿童预习新课、复习知识,帮助他们完成课后练习;协助教师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补偿,经常为其阅读相关报刊及课外读物,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三、多途径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方法的直观性
特殊幼儿由于自身缺陷的原因,会在学习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因此,特教教师应针对他们的缺陷为其采取补偿方法。例如,采用形象教学法,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稳定的注意力,为其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和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教具、学具、实物、挂图、多媒体等,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特殊儿童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他们的语言及情感意识的发展;还可通过屏幕投影和视频展示等方法,变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幼儿难以理解的知识呈现在他们面前,以拓展特教儿童的知识面和视野。例如,视觉障碍儿童可以使用现代的教学技术,调动其听觉、触觉等其他感官进行活动,实现缺陷补偿。
总之,我们幼儿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对特殊幼儿的教育,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思想,并进行积极的尝试摸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特教水平,真正保障特教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田友谊.特殊儿童教育的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1):78-79.
[2]孟万金,刘在花,刘玉娟.推进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任重道远:四论残疾儿童教育公平[J].中国特殊教育,2007(02):54-56.
关键词:自闭症;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262-03
早期融合教育是服务学龄前特殊需要儿童的世界潮流。我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中明确指出: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随着早期融合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班级尤其是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然而,自闭症是一种较严重的儿童综合性发育,主要表现为社交困难、言语发育迟缓以及刻板行为。自闭症儿童在各种障碍类型中属于个别差异较大的障碍类别,在同样的融合环境下,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方法明显不同于其他障碍儿童。因此,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更需要特别关注和完善的配套措施。幼儿园作为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主阵地,是完整支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教师作为早期融合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其支持主导作用会对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中的教师作为调查和访谈对象,以他们的工作经历作为背景,期望在一定层面反映我国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中幼儿园支持现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建构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调查”自编问卷进行资料收集。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者将问卷编制好之后对南京市开展融合教育的幼儿园中20位教师进行了初测,根据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最终确定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基本信息、教师对自身从事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认识以及教师对幼儿园给予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支持的认识,调查问题由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组成。
本次调查选取南京市5所有自闭症儿童就读的幼儿园,请75位幼儿园教师填写“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调查”自编问卷,收回问卷72份,有效问卷72份,回收率为96%,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结果
1.教师基本信息。调查发现,所有教师都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然而,仅有11%的教师具有学前特殊教育专业背景。(1)教师与自闭症儿童的接触。仅有7%的教师直接从事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55%的教师认为自己在生活中接触过自闭症儿童,或者是幼儿园其他班级中有自闭症孩子,或者是自己生活周围有这样的孩子,他们仅限于观察或者尝试着和这些孩子交流过,并没有深入与这些自闭症孩子互动,更没有直接教育过这些孩子。(2)教师对早期融合教育的认识和态度。所有教师都对早期融合教育有所了解,都支持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但是80%的教师对在自己班级开展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持中立态度。
2.教师对自身从事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认识。
从表1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对自身从事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信心不足,仅在创设环境一项信心较高,其他关于自闭症儿童知识、技能以及教育方面都显示出教师对自身的主观认知,但值得肯定的是,教师都有学习自闭症儿童知识的需求。
3.教师对幼儿园给予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支持的认识。(1)幼儿园是否努力建设全员参与的早期融合教育接纳氛围。早期融合教育的全员参与涉及管理人员、教学人员以及幼儿园孩子。对于这个问题,多数教师认为幼儿园在努力建立全员参与的早期融合教育接纳氛围方面做得的还不够,需要加强和引导。(2)幼儿园是否建立完善的幼儿园支持体系。
(3)幼儿园在其他方面对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支持现状。
表3显示,幼儿园在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支持方面还需努力,加强对教师特殊教育知识技能的培训,加大与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合作以及对自闭症儿童家庭教育的引导。
三、研究结论
1.我国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中幼儿园支持体系尚未建立。
2.我国从事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教师对自己从事这一工作的能力不自信,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
3.我国开展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幼儿园在支持工作方面还需做多种努力。
四、讨论与建议
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证明:物理环境的融合只是体现了融合教育的形式,这种融合并不能满足自闭症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需求,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关键在于对自闭症儿童的了解程度、接纳水平以及所能提供的满足其特殊需求的支持性措施。对自闭症儿童而言,到位的政策支持、结构化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接纳氛围、区别性的课程设置以及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等是满足其特殊需求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要发展早期融合教育,提高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质量,就必须从当下我国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现状出发,从各方面给予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支持,建立完善的教育支持体系。
1.加强对早期融合教育的宣传,建立完善的早期融合教育政策。政策支持是教育开展的硬性保障。在我国,人们对早期融合教育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正在逐渐深入,教育部门也逐渐出台相应教育规划发展融合教育,如我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首要目标便是“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但仅有计划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融合教育政策,在教育场所、实施人员、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这样才能做到有令可行。因此,在推进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过程中,只有依靠“权利和义务”框架下的制度性构建,才能够对自闭症儿童进行“零拒绝”的融合教育。
2.引в锥教师形成正确的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态度。普通幼儿教师的态度对于自闭症儿童是否能够真正被融合在全纳的教学环境中接受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教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近年来,国内学者通过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来了解普通教师对早期融合教育的观念或态度。谈秀菁等发现,当面临学前特殊儿童,绝大多数普通幼儿园教师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学前全纳教育的要求并对现有的教育资源缺乏信心[2]。幼儿教师对早期融合教育认识不足,对幼儿园招收自闭症儿童持中立态度,这些都不利于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真正融合与发展。当务之急,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幼儿教师早期融合教育的引导,为建立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做好准备。
3.建立全员参与的早期融合教育接纳氛围。全员参与的接纳氛围是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就幼儿园而言,全员参与的接纳氛围意味着幼儿园管理人员、幼儿教师以及幼儿都能够对自闭症儿童的融入真心接纳。然而,不管是全纳教育发展很好的美国,还是处于融合教育发展初期的我国,全员参与的接纳氛围还有待发展。有研究指出,美国普通学校对自闭症儿童的接纳深度仍然不够,教师在对自闭症儿童学习特性和教学策略的了解掌握上相对不足[3]。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也有信息显示,很多教师因为对特殊儿童不了解,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这些特殊儿童,所以不愿意接纳特殊儿童随班就读[4]。在普通幼儿中,有大部分的普通幼儿不喜欢残疾人[5]……因此,如何在全员参与接纳态度初构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每一位成员的具体行动是我国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4.提升幼儿教师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只有接受了额外教育干预支持的自闭症儿童才可能在普通班级中获得长足的进步。本次调查研究中,80%左右的教师对自己能否胜任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持怀疑态度,75%的教师认为自己还不具备为自闭症儿童设计个别化教学计划的能力值得肯定的是,在有时间、精力和机会前提下,所有教师都表明愿意学习掌握自闭症儿童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师有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为教师创设或提供机会,参加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研修班或各种培训会议,为教师购买相关书籍,适当减少教师其他工作,保证教师的学习时间等措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教师相关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专业知识技能,从而促进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的建构。
5.设置资源教室,引进或培养资源教师。资源教室方案是一种极具弹性的教育服务措施,其服务对象是融合教育班级殊需要儿童,在每天或每周的一部分时间开展特殊教育指导,指导内容包括评量、教学及咨询。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几所幼儿园中还没有专门的资源教师,老师们也不清楚什么是资源教师和资源教室。可见,资源教师和资源教室还没有成为广为人知的普遍内容,作为融合教育中极其重要的支持要素,我们必须加快资源教师和资源教室知识的普及,同时在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或课程设置中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从而培养融合教育中急需的资源教师。
6.努力建构完善的幼儿园支持体系。幼儿园支持是早期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核心。目前我国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的建立还需努力,急需从以下方面加以建构:增强教师特殊教育知识技能,加强教师从事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信心,让教师能够从内心真正愿意接纳自闭症儿童;多种途径为教师提供学习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知识技能的机会,引导教师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专家引领下设置适应自闭症儿童学习特点的弹性课程;对幼儿园孩子进行引导,正确对待自闭症儿童;有条件的幼儿园设置资源教室,引进资源教师,从多方面齐头并进,加快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Zhang,KC.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how well do they mix[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2011,15(6):683 - 697.
[2]谈秀菁,尹坚勤.普通幼儿园殊教育服务现状调查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8,(5):13 D 15.
[3]Myles,B.S.,Simpson,R.L.,Ormsbee,C.K.,et al.Integrating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utism with their normally developing peers:Research findings and best practices recommendations.Focus on Autistic Behavior,1993,(8):1-18.
[4]于玉东,郑艳霞,王新.河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8,(1):14.
[5]刘颂,钱红,付传彩.北京市学前融合班级中普通幼儿对残疾的认识与接纳态度[J].中国特殊教育,2013,(10):6-7.
关键词:学前教育 德国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68-02
一、德国学前教育的特色
(一)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机构名目繁多,形式各异,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
(1)传统幼儿园:它们有的叫儿童活动场所,有的叫儿童之家。这类幼儿园相对独立,也最为普及,是为3―6岁幼儿提供保育和教育的主要C构。幼儿园又分为三种:公立幼儿园,接受政府补助;私立幼儿园,接受政府补助,但其教育理念及师资聘任不接受政府监控;独立幼儿园,不接受政府补助,主要依靠家长缴费。
(2)幼儿俱乐部或游戏所、儿童店:幼儿俱乐部主要由教会和福利机构开办,而儿童店则是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的产物,重视从小培养儿童的集体和社会观念。这类幼儿教育机构的开办者主要是大学生中做父母的人。
(3)学校附设的幼儿园和学前班:主要招收那些已经达到6周岁或将达到6周岁但未达到入学标准的儿童,为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学校也有附设的学前班,大多都与小学连在一起。
(4)特殊幼儿园:招收对象主要为各种有残障的幼儿,根据幼儿不同的情况分类,接受与之适应的教育,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
(5)托儿所:这是对双职工子女开办的全日制保教机构,主要是对3―6岁的幼儿实行保育。幼儿教师或保育员须经过培训。
(6)白天的母亲:主要是一些年轻妇女在照顾自己小孩的同时也帮忙照顾临近的其他小孩,为那些工作忙而无暇照顾孩子的父母提供便利,不过政府提供的经费占比较少。
(二)以游戏为主的课程设置
德国以高度自治而闻名,学前教育的课程也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课程设置不仅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甚至州一级也没有统一标准,而是以地方或幼儿园为单位,由幼儿园举办者自行决定。德国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多以游戏为主,多自由活动少集体活动,幼儿园阶段没有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的教育。幼儿园的课程有方面分别是:体验教育、生活教育、动作教育、语言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图像与劳作性教育、事实与环境教育、韵律与音乐教育。德国强调生活体验,让幼儿自主活动和学习,注重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三)混龄编班
不按照年龄而强调异质分组,强调尊重不同年龄儿童的相似性和相异性。混龄编班具备按龄分班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方面在儿童互动交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年龄大的儿童的领导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既锻炼思维,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年龄较小儿童一般都喜欢跟年龄大的儿童玩耍,混龄编班不仅可以满足对玩伴的需要,同时可以向年长儿童学习更多的东西,而且如何与年长儿童交流、怎么融入都是年幼儿童需要克服的问题。混龄教育体现了自由发展和自我教育的特点,有助于引起3―6岁儿童对未来小学生活的憧憬,幼小衔接自然发生。
(四)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主要是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的教育。旨在普通班中进行特殊教育,使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生活和学习,让特殊儿童享有和正常儿童同样的权利,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特点,也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潜力,我们应该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能力,让残障儿童也像正常儿童一样,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关爱,可以正常生活,而不是将他们隔离开来,这就是融合教育的教育理念。融合教育可以使残障儿童接触到不同的人,使他们学习用不同的方式与人交往,提高交际能力,充分体验世界的多样性。
(五)教育是父母的职责
德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教会、慈善团体和私人是办理学前教育事业的主要群体,因为传统上德国把学前教育视为福利性事业。在1924年,德国出台的《青少年福利法》正式把学前教育定性为福利事业,并划归为青少年福利部门管辖,不对学前教育做硬性规定。在德国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但被排除在公共教育体制之外,不属于主管文化教育的机构管辖。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保育和社会性质的。德国把学前儿童的教育主要视为家长的权利与责任,幼儿园不过是对缺少家庭教育或家庭教育不足的一种补充。
二、德国的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增加办学渠道,使机构类型多样化
我国幼儿园数量还很少,不能满足民众需求。我国幼儿园主要应是教育部门主办,以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为例,经调查发现公办幼儿园只占全部幼儿园的三分之一,大部分还是民办园,但民办园资金缺乏,办园困难重重。因此,办园渠道的拓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德国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能考虑到不同儿童的需要,相比之下,我国较为单一,针对智力超常、滞后的特殊儿童缺乏相应的机构,所以应多样化发展学前教育机构,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保障,虽然近些年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够完善,学前教育建设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幼儿园的组织管理,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农村幼儿园的开办设立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应尽快完善并落实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出台的《学前教育法》中所倡导的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也明确了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中政府所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另外,也要严格落实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遇到的问题,让法规政策发挥真正应有的作用。
(三)财政支持,增加经费投入
德国幼儿园经费远超我国,我国幼儿园经费严重不足。我国幼儿园经费来源有:政府的拨款,举办者投入,家长缴纳的保教费。但政府投入有限,而且对民办园几乎没有投资和补助措施,导致幼儿园创建困难:园舍达不到标准,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等,这严重阻碍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在财政方面,政府需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并将学前教育划分到义务教育体系之中,让幼儿可以免费入园。学前教育是人一生所接受教育的开端,对人性格品质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国家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四)家园合作,发挥家长能动性
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这是德国幼儿教育鲜明且极具特色的一个方面。在德国,幼儿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辅助,教养儿童是父母的权利和义务,已被写入宪法,具有法律效力,德国也充分利用了社区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的作用,学前教育机构作为家庭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辅助场所,政府、社会团体等都以不同形式资助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要求父母参与,已经成为幼儿园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真正承担幼儿教育责任的人是父母,首先摆正责任的归属,明确了这一点,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德国非常重视家园合作,有多种家庭教育的援助项目,注重家长的参与,充分发挥了家长的主动性。
(五)课程内容贴近自然,创造宽松的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这使它置身于东西欧文化之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国文化。理性、思辨、系统、平等是其文化的主要表现。这些文化特质以及德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德国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追求自由,注重培养完善的人格,严谨,教育的学术化与实用化并重,是德国教育的主要特色。因此,德国注重把儿童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不提倡对幼儿进行读、写、算等知识教学,注重社会教育,培养儿童合作乐群的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未来之路计划的目标未来之路战略计划共有三个方面的总目标:一是提高学前教育的参与度。该目标包括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增加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加大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和持续性。二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该目标要求增加具备教师资格的师资数量,通过制定政策与法规加强对父母和家庭主导教育机构的支持。严格《课程纲要》的执行力度,在教育和学习实践中提高教育质量。三是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其相关机构的合作。一方面涉及到幼儿园与家庭、小学的合作,另一方面是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主要目的是提升0~8岁儿童教育的连贯性,为儿童、家庭提供更加综合的学前教育服务。
2.未来之路计划的内容(1)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学前教育参与度。为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新西兰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学前教育资助计划,主要包括“公平基金计划”(EquityFunding)、“促进学前教育参与计划”(thePromotingECEParticipationProject)、“学前教育酌情补助金计划”(theECEDiscretionaryGrantsScheme,简称DGS)、“建设基金”(EstablishmentFunding)等。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教育部设立了“激励津贴”(IncentiveGrants)、“学习津贴”(StudyGrants)、“新西兰教学奖学金”(TeachNZScholarship)等资助计划。[4]计划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扩大学前儿童的参与度,尤其是提高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园率。如“促进学前教育参与计划”最开始是为了缩小新西兰少数民族儿童与欧裔学前教育参与度上的差距,后来逐渐扩展到学前教育参与度较低的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的家庭。仅2004—2005年度就签订了25个“促进学前教育参与协议”,共拨款122.7万元(新西兰元,下同),实现让1223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目标。[5]而“公平基金计划”主要面向所有注册的公立幼教机构,目标是减少各群体学前儿童之间的教育差别,消除弱势群体儿童参与学前教育的障碍,实现教育的公平。此基金计划主要针对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之一的学前机构进行资助: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社区,招收特殊儿童或非英语背景儿童,属非英语语种的机构,地处偏远地区。每个条件都有相应的测算指标。为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的参与度,新西兰工党政府2004年宣布实施“20小时免费计划”,从2007年7月1日开始,将为非盈利性质的、合格注册教师的学前教育机构中所有3~4岁的儿童提供每周20小时的免费学前教育。2008年5月,计划扩展到盈利性学前教育机构。2010年7月,该计划又将游戏中心和语言巢的5岁儿童也纳入其中。[6](2)规范学前教育机构标准,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新西兰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来规范学前教育机构。2008年启动了学前教育监管系统,该系统出台了不同的机构标准和规章制度,用来规范各种类别的学前教育机构,内容指标涉及到课程设置、健康安全、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等。教育部计划在5年内重新认定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如果评估合格,政府将给予资金补贴,如果不合格,教育部将颁发一个为期18个月的过渡性执照。[7]新西兰教育部为了促进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于2003年7月实施了学前教育创新中心项目,该项目从2003年7月至2009年6月共实施了5个阶段。每一阶段教育部都要根据不同的任务从注册的教育机构中选取正在进行创新教学并实施国家课程的机构作为改革中心,每个参与该项目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有自己的创新特色。(3)建立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增加合格注册教师数量。2002年,新西兰成立了教师协会,代替教师注册委员会负责合格教师注册工作,加强教师的资格认定和管理。该协会2005年颁布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并要求所有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只有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在此协会注册,也才有资格上岗。新西兰学前教育十年规划的目标是:到2007年12月31日,幼儿园和教师主导式学前教育机构要有50%的员工拥有由新西兰教师协会颁发的幼儿教师资格证书。2010年,要有80%的幼儿教师成为注册教师,2012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00%。[8]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西兰政府针对不同情况的教师,实施了不同类型的资助计划,如“激励补助金”、“学习津贴”、“新西兰教学奖学金”等资助计划。如“激励补助金”是用来激励幼儿教师申请教师资格证书。申请合格者每年可获得2094元,3年半最多可获7329元。“新西兰教学奖学金”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的,通过比较学生的学术成果、学籍信息等对学生进行筛选,符合标准并愿意选择学前教育的学生除可以免交学费外还可以获得1万元的津贴。[9]以此鼓励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从而提升学前教师的素质。(4)加强家园合作,提高家长参与学前教育的能力。为了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之间的合作,2006年2月,新西兰教育部和社会发展部共同实施了“学前教育父母支持和发展”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父母的优势,实现他们对儿童的有效教养,提升弱势儿童家长的参与程度,引导弱势儿童的父母能够融入广泛的学前教育系统中。项目首先选取了8个学前教育机构作为试点机构,第二次又选入10所机构,被选入的学前教育机构要与教育部签订三年的合约,为偏远地区和特殊需要儿童和家长幼儿提供支持和帮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为了有效衔接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的教育,教育部专门为家长开设了网上专栏,向家长普及学前教育的相关知识,如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课程内容、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策略、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等。2007年5月,教育部向儿童家长免费提供《学前教育合作手册》,内容包括育儿建议、教育信息等,鼓励家长协助幼儿学习。[10]
二、未来之路计划的主要成绩
未来之路计划实施过程中,新西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项目来保障计划的实施,并且使学前教育有了良好的发展。主要成绩如下:1.学前儿童的入园率显著提高未来之路计划的实施迅速增加了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从而提升了学前儿童入园率。在未来之路实施的十年中,新西兰每一年学前儿童入园率都保持一定的增长。2012年计划完成时,新西兰学前儿童的总入园率达到95%,比2002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学前儿童的每周在园时间也逐步增加,3岁以上儿童每周在园时间由2002年的14.3小时增加到2012年的21.1小时。2岁及以下儿童每周在园时间由2002年15.8小时增加到2012年的20.4小时。[11]2.合格注册教师的比例不断提升为了增加合格教师的数量,提升注册教师的比例,新西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既关注了职前教师的教育质量,又重视了职后的教师培训。在新西兰政府一系列措施的激励下,新西兰注册学前教育教师和合格教师的比例得以提升。据调查数据显示,新西兰合格学前教育教师所占的比例由2002年6月的48.6%上升到2012年6月的71%。而注册学前教师的比例也由2002年的35%提升到2012年的73%。[12]3.0~8岁儿童学习效果良好未来之路计划加强了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和小学的衔接与合作,维持了0~8岁儿童在教育上的连续性,并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据调查发现,0~8岁儿童的各项发展指标均有明显提高,在阅读方面,有40.4%的儿童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有35.9%的学生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在数学方面,达到和超过国家标准的儿童分别是50.5%和21.8%。而在写作方面,达到和超过国家标准的儿童则分别为50.8%和17.2%。以上数据显示,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小学之间的合作计划开展顺利,效果良好。4.父母参与儿童学习与评价的机会增多通过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未来之路计划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儿童的教育和学习中来。2006年的“学前教育父母支持与发展”项目,在两次试点的18个机构共与2246名家长进行了合作。家长通过参与这个项目增加了教育儿童的知识与技能,增强了对社区的自我归属感,形成了社会支持网络。家长素质的提升使其能为儿童创设积极的家庭环境,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参与项目的学前教育机构来说,既提升了机构的目标意识和服务能力,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5.提高了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未来之路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水平。例如通过“促进学前教育参与计划、公平基金计划”等资助少数民族中弱势儿童,提高处境不利儿童的学前教育参与程度。通过教师教学金计划来激励弱势群体中注册幼儿教师的数量,通过制定学前教育机构标准来提升弱势群体学前机构的质量。以上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水平。以太平洋岛屿裔的学前教育发展为例,从2002年到2012年,入园率增加了7.7%,注册教师的比例提升了48%,执照豁免式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由133所下降到48所。
三、未来之路战略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启示
我国目前学前教育所存在的普及率不高、教育质量不均衡以及学前教育机构参差不齐等问题,与十年前的新西兰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新西兰未来之路计划给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许多启示。
1.研制托幼机构评价标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既要追求教育机会公平,更要追求教育过程公平。如果没有基本的质量保证,入园机会对幼儿的发展来说意义不大。[13]要想保障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就要研制一套科学可行的学前教育机构标准,用来评价和规范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行为。我们可以借鉴新西兰的三级监管框架对我国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监督和规范。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机构中民办机构占了半数以上,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专业标准来规范导致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仅有20世纪制定的部分单项标准,如《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这些标准内容单一、不系统不全面。因此我国应尽快研制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国家标准,对现有的学前机构进行审核和监督。国家标准的内容应该包括基础设施、课程内容、师资规格、健康安全、教学管理等。政府及学前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参照标准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审查,以确保学前教育质量。对于合格的园所要分出级别,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园所要分批次限期整改,到期达标的正常营业,仍然不达标的要强制关停。但妥善安顿好幼儿的园所流转,避免因此造成大批儿童失去学前教育机会。
2.实施灵活的教育资助计划,提高弱势儿童入园率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经费问题。当前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是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的重要表现,尤其是处境不利群体的学前教育状况更加严重。新西兰政府在未来之路计划中的学前教育资助措施,成功提高了学前教育参与度。我国学前教育可以借鉴其经验探索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对于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不足、质量差的现状,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专项资金,进行实地调研。没有学前教育机构的地区新建一批合格的学前机构,对于原来已有的不合标准的园所进行改建,确保每一个乡镇至少有一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学前教育机构,让儿童有园可上。对城市的学前教育机构可以学习新西兰实施“公平基金计划”。通过制定一系列标准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测评,对于接受低收入家庭儿童或者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机构实施免税或者财政资助政策。另外可以探索对于农民工子女及城市弱势群体进行现金、教育权等多种方式进行资助的政策,以确保处境不利儿童的学前教育参与度。
3.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新西兰实施的“教学奖学金计划”值得我国效仿。我国的免费师范生计划虽然也能鼓励学生从事教师职业,却难以保证质量。可以对有志于幼教事业的优秀学前专业学生进行资助,通过《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进行考核,对于达标优秀的学生减免学费。这样就能吸引比较优秀的学生从事幼儿教师职业,从源头上保证了学前教师的质量。教师职后培训也是提升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幼儿教师培训的效果低下、流于形式、缺乏系统规划等问题,我国教育部门的培训政策应探索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和培训模式,重点考虑年轻教师、转岗教师以及低水平教师的培训策略。改变以往只重视“骨干教师”的培训观念、低水平重复培训的形式,切实提高我国学前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基础教育教学水平差强人意通过对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发现,当前基础教育存在教材的内容与时效性落后、师资队伍薄弱、残疾教师示范作用缺乏的情况。以聋障碍儿童为例,残疾儿童在接受基础教育时所用的教材为199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聋人教材,在时效性上严重滞后;另一方面,在内容上,聋人教材所授知识普遍低于正常学生教材2—3年,即聋人五年级学生教材内容与正常二年级学生教材内容相同。而韩国基础教育的教材是由大学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负责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修订,这就在客观上导致残疾儿童的基础教育与正常儿童相比从起点上就远远滞后。除此之外,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也较为落后,通过调查访问发现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专科出生,大部分老师都是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才被迫来到这里任教,并且没有接受过完整的专业学习与训练。相比较而言,韩国政府鼓励国立师范学院和私立研究生院在研究生班里为已取得普通教师初级证书、却想成为特殊教育教师的人设立培训科目。对于只有特殊教育证书的教师,政府则鼓励他们取得普通教育的学科证书或治疗证书。这项政策为所有儿童的教育奠定了基石。同时特殊教育学校残疾教师示范作用缺乏,应招聘与残疾儿童有同样特征的老师,由于具有相似的身体特征,他们更容易去进行彼此的沟通与交流,顺利完成教学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几乎都是正常人,只有极个别残疾人老师。残疾儿童本来在生理上就与正常人有所差距,应在教育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才是社会公平的体现,但从现状看来,基础教育无论从教材或是师资方面,都显得差强人意。
(二)基础教育的门槛———学前教育的缺失学前教育无论对残疾儿童或正常儿童来说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门槛,尤其对残疾儿童来说更是如此。通过早期的学前教育,可以尽早补偿残疾儿童在身体方面的缺陷。据研究发现,在婴儿出生后的6年内,是儿童发展最快的时期,不仅是量的迅速增长过程,质的变化也是飞跃发展。如新生儿时期,运用无条件反射来保证机体的生存和适应;到了2、3岁就变成了一个会跑会跳甚至会用简单语言与人交往的儿童;到了5、6岁已经成为对周围环境有粗浅认识,不仅会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并且有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是一样的情祝,他们的身体器官、骨骼和神经系统都处于发育阶段,可塑性极大,只要适时地抓住这个早期阶段,尽早进行训练和教育,就会产生较好的补偿效果。如尽早训练耳聋儿童的看话能力,就可以促使他们尽早学会看别人口型来理解他人讲话内容,对视力残疾儿童尽早进行教育,可以尽快发展他们的行走定向和辨别周围环境的能力。[6]基础教育应该和学前教育及高等教育形成一个教学整体,但是现在出现了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脱节的情况,所以造成在社会上专门的学前特殊教育班寥寥无几,再有家长的认识不够,只是将到了学龄的儿童直接送入义务教育的特殊学校,这样残疾儿童就输在了起跑线上。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外部环境和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的残疾儿童并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在上学之前,他们大部分都呆在家里,这无疑是他们基础教育的缺失,也正因为如此使他们未来的发展道路受到限制。
二、残疾儿童基础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残疾儿童群体的“污名化”社会标签理论认为,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自我形象是透过与他人互动而产生,而他人的标签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也认为,犯罪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而个人被有意义的他人———如教师、亲戚、警察等贴上标签,描述为偏差行为或犯罪者,被描述的人就逐渐自我修正,而成为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通过调查我们看到,残疾儿童与其他儿童相比有着身体上的一些缺陷,使得正常人认为残疾儿童在接受知识的能力方面也比正常儿童低,这就人为地为残疾儿童群体贴上标签,并以此建构了一整套针对残疾儿童接受知识能力低下的知识体系,以正常儿童的角度而不是设身处地的从残疾儿童的角度入手,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公平受教育的权利,从而使其受教育权被剥夺。打破“标签视角”,从根本上说就是从社会工作“问题视角”上转向“优势视角”上。问题视角易导致残疾儿童被贴上无能的标签,这使得残疾儿童容易失去对自己前途的乐观期望,而变得自暴自弃。其次,问题视角模式导致残疾儿童个体对自己的悲观期望和预期。残疾儿童被不断地视为问题,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一个永久的异类身份,这些被贴上残疾标签的残疾儿童,无论他们如何努力,但残就是废的标签确实如影随形,渐渐地,这种标签式的残疾儿童开始放弃了对自己人生的追求,不再憧憬和希望,最终导致自暴自弃悲剧的发生。
(二)残疾儿童教育的不公平本文通过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对残疾儿童基础教育的问题分析论证,即残疾儿童在起初的基础教育方面就滞后正常儿童,迫使该群体在以后的逐渐学习中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最终沦为社会的底层。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由于残疾儿童普遍接受教育水平不高,获取社会资源能力偏弱,导致残疾儿童在进入社会后普遍流向下层,最终使其“自生自灭”的悲剧发生。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认为,和地质分层类似,社会因为人们占有经济、权利、声望,占有生产资料的方式等不同的社会资源而分成彼此分割有相互联系的高低有序的不同层级,社会学家如马克斯•韦伯、卡尔•马克思等都对其作出的丰富的理论阐述。同时,正如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认为,一个稳定的社会应该是社会各阶层有合理通畅的流通,而社会上下流动的因素为“自获性”的重要性高于“先赋性”,乃是现代社会的特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表面上,大多数残疾儿童由于其“先赋性”资源的缺陷,即先天身心发展不足导致在接受基础教育时屡屡受挫,但实际上,残疾儿童身体缺陷可以通过“后赋性”努力加以弥补,而制度划归将残疾儿童群体与正常儿童间有机联系人为的割裂,最终导致当下残疾儿童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三)残疾儿童家长的盲目性通过访问残疾儿童的家长发现,大多数残疾儿童家长并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面对困境,他们更多感受到的是无助与自责,一方面是帮助孩子康复治疗的巨大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又是孩子今后的生存发展状况,这些压力使得残疾儿童家长对残疾儿童的基础教育显得无所适从。当然我国目前也缺少专家上门指导父母教育残疾儿童的机制,虽然爱德基金会开始了培养专门的盲教育专家、对视觉障碍儿童的家长进行教育方法指导的试点工作,但毕竟真正能享受到这项服务的是极少数的残疾儿童及家长,相当多的残疾儿童只能得到基本的生活照料,因此他们在漫长的等待中错过了教育训练的最佳时机。正如之前提到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缺失就是因为大多数家长对残疾儿童的教育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再加上社会支持系统的相对缺乏导致残疾儿童家长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里社会支持包括来自家庭、亲戚、朋友、同事和邻里社区的支持,也包括由专业人员、医生、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康复机构和政府等构成的支持系统。
三、社会工作对残疾儿童基础教育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一)运用优势视角介入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8]而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甚至在部分残疾儿童身上也存在着对残疾儿童的偏见和歧视,歧视源于从“问题视角”来看待残疾儿童,总认为残疾儿童是不健全、有缺陷、有问题的。残疾儿童虽然面临一些身体、精神方面的障碍,但仍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样可能拥有知识、智慧、技术和财富,也可能拥有扭转不幸、对抗疾病、消除痛苦、达成目标的力量和资源,如聋哑人能抗噪音,盲人触觉非常灵敏,瘫痪病者能够从事长期坐着的工作。通过实地访谈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比正常学生要低,对知识、技能要领的理解、掌握较慢,普通学生教一遍就掌握的知识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身上大概要讲3遍或是更多,但是他们在手工、实践等方面却有较高的天赋。所以应抛弃“问题视角”,把“优势视角”应用到残疾人社会工作中,使其关注的重点不再是“残疾”,而是“人”。
(二)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1.政府方面呼和浩特市的民政福利园工程充分体现了政府重视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同时我们也提倡政府应通过大众传媒等手段营造社会整体的无歧视环境,使残疾儿童生活拥有与一般儿童无异的社会关怀,并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残疾儿童潜在康复和学习能力,使其获得社会的支持。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完善特殊教育立法体系,以《特殊教育法》为核心,建立健全特殊教育法律体系。最后应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让残疾儿童能享受到和正常儿童一样公平的教育。2.社区方面在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周边的社区也应完善其基础设施来帮助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用于有效提高儿童的独立能力。除此之外,社区为了减轻家长的部分压力,也可以提供偶尔照看残疾儿童的服务,减轻残疾儿童对学校的过度依赖。同时也要为家长提供特殊指导与训练,来帮助他们理解与照顾残疾儿童。总之,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各种社区资源为残疾儿童服务,在社区领导下形成一定的志愿者组织来帮助残疾儿童,如定期去学校和残疾儿童进行互动,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而不是处在封闭自守的“牢笼”中。3.家庭方面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家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对于残疾儿童来说更是如此。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周边的旗县,家长无法每天接送孩子,因此学校实行了寄宿制,这无形中使残疾儿童与家庭的互动减少。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帮助残疾儿童的过程中,要重视家长参与的权利,以家长为依托,帮助残疾儿童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在呼和浩特市各级残联部门,应加大力度在特殊儿童家长中普及特殊儿童的一些生活常识和康复训练计划,教给家长有关残疾儿童康复的知识与技能,缓解家长的无助情绪;定期让特殊儿童家长碰面进行沟通与交流,宣泄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从而更好地给予残疾儿童在家庭方面的支持。
(三)增强残疾儿童的权能相信残疾儿童有学习成长和改变的能力,就是希望增强其权能,所以一旦残疾儿童燃起改变的动力,即可进一步增强残疾儿童改变的能力。社会工作者在帮助残疾儿童的过程中,关键是“让他做,而不是帮他做”,既然相信案主是有能力的,就不会什么事情都要帮案主做好,而是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尤其对于残疾儿童更是如此,让他们有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总之,优势视角是残疾人社会工作实践的一个新模式,它以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残疾人所具有的显在及潜在能力,有助于残疾人对自身发展形成积极展望和乐观预期,有助于消除各种偏见,使公众形成对残疾人的正确认识。相信如果给予残疾儿童一个公平完善的获取资源的平台,给予该群体更多的人文关怀,他们一样可以甚至更好地完成正常人所能完成的事业,而提供平等的基础教育资源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残疾儿童的基础教育对于帮助残疾人回归主流社会,消除对残疾人的社会排斥和隔离,促进残疾人的人格完善和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江苏省处于全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前列。文章阐述了目前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多途径普及残障儿童的义务教育,大力推进融合教育,建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完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启示。
[关键词]
特殊教育;发展;思考;江苏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各地区特殊教育事业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发展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其中,江苏省处于全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前列,先后有40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区),已基本形成了从残障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建成并正在逐步完善高等特教师资培养培训机构,构建了省、市、县特殊教育教学科研网络,初步形成了“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示范学校为龙头”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因此,本研究以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为例,阐述了目前特殊教育发展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特殊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启示。
一、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特殊教育发展取得的经验
1.残障儿童教育体系得以完善
为了普及智障、视障、听障三类残障儿童的学前教育,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定所有特殊教育学校开办学前特教班,同时规定普通幼儿园接受残疾幼儿可给予财政补助,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0—3岁残障儿童早期干预。采取多种形式为残障儿童少年提供义务教育,比如特教学校、普通学校特教班、随班就读以及送教上门等,以此实现了残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覆盖、零拒绝”的目标,并高质量完成了残障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在高中及以上教育方面,根据省教育厅2016年统计结果显示,有22所特教学校设置了高中班,并注重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障学生高中阶段教育;金陵科技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分别设置了聋人信息技术本科专业、工艺美术专科专业,南京中医药大学设置了招收盲人大学生的康复治疗技术专科专业,以此途径让有需要的残障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总体而言,江苏省已基本形成了从残障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为所在地区残障学生接受良好教育创造了条件。
2.课程与教学研究工作取得成效
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立足于特殊学生的培养,所以要重视特殊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核心地位,从而为特殊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以江苏省为例,充分发挥省视障教育、听障教育和智障教育资源中心的研究、指导、服务功能,以课题研究推动特殊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还在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设立了幼教特教研究所,并在各级教研室设立了专兼职的教研员,由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每年组织特殊教育专题年会,持续地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另外,发挥特殊教育的优势专业资源,承担了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任务,并鼓励有条件的特教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高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优秀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团队作用,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力求创新突破,例如“聋人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创建与实施”“中度智障生生活适应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学前听障儿童双模块融合教育的十年实践与探索”等获得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项,这是近些年来特殊教育学校致力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工作的成效反映。
3.财政保障力度增大
特殊教育能否获得发展的空间,与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与保障力度是否充分密切有关。以江苏省为例,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关于组织实施特殊教育发展工程的意见》(2013),提供工程实施、项目引领,省、市、县三级财政近三年共计投入5亿多元。在此支持下,江苏省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代表的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发展差距缩小,切实保障了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让每个残障儿童少年享受有质量的教育。为了保障残疾学生的教育条件,省教育厅还规定对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当地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8倍以上标准拨付;随班就读学校学生按同级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执行;对新入学的残疾大学生免收学费并逐步免除住宿费。在多项财政制度的支持下,江苏省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得到优化,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和学习条件得到改善。
4.特殊教育被纳入义务教育统筹管理
教育督导是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以江苏省为例,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被列为教育督导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的重要内容,纳入全省教育督导的指标体系中,在教育督导评估中给予重点关注,以督促各级政府重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综合督导中,把县域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纳入全省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且在评估验收时,作为必查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在此政策下,各地特殊教育学校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水准,例如江苏100个县区全部通过2015年度教育部督导认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这显示出有效的教育督导监督和管理是特殊教育获得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特殊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更多障碍类别儿童的教育需要引起关注
虽然江苏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一直处于我国较为领先的地位,截止2016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三类残障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以上,但比较而言,孤独症、脑瘫、重度及多重障碍等其他残障儿童的入学问题还存在较大的困难。此外,普通学校中还存在为数众多的学习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等,但目前的特殊教育工作对此还缺乏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相关服务措施,这需要在未来特殊教育工作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2.融合教育亟待发展
虽然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方针是“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但多数残障儿童的教育安置形式仍是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例如,江苏省2016年的残障儿童在校生数为23123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有12652人,占54.7%;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是10471人,只占45.3%。而让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已经成为了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即使在最为贫穷、资源贫乏的国家,融合教育也至少成为使更多处境不利儿童享有学校教育机会的政治宣言或者现实举措”[1]。相比而言,江苏省普通学校从理念到行为,以及专业支持等方面,都没有为接纳残障学生做好足够的准备。
3.教师队伍的人员配备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职工人员配备不足。以2016年为例,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数为12652人,教职工总数为3664人,生师比为3.45:1,超过了对特殊教育学校生师比3:1的规定。不仅如此,特殊教育学校还要承担随班就读的指导、送教上门等工作,导致教职工的工作量较重。另外,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的质量不高,在面临特殊教育学校里残疾类型逐渐增多、残疾程度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以及康复训练,对现有的教师队伍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同时,随着融合教育的广泛开展,特殊教育学校需要转型为当地的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承担起巡回指导的工作,他们不仅要了解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备较强的学科教学能力,还要具备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应对普通学校里各种类型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
4.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推动下,特殊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投入逐年在增加,如江苏省绝大部分地区都能按照同类学校普通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8倍标准给特殊教育学校拨付经费,但与新形势下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相比,还缺乏稳定的经费长效保障机制。一是部分地区随班就读学生尚未达到普通学生生均经费8倍的标准;二是特殊教育学校所承担的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工作的交通、差旅等费用缺乏专项的经费保障,对普通学校教师、特殊儿童家长等开展的培训工作,也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和渠道;三是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教津贴对教师的激励作用有限,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普通学校教师未能享受特教津贴。因此,如果仅靠短时间的特殊政策或发扬特殊教育教师的奉献精神,特殊教育工作是难以持久且有效开展的。
二、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多途径普及残障儿童的义务教育
国务院在《“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2016)中提出要“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主要指标”,其中“残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要达到95%[2]。为实现该目标,仍需坚持“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残障儿童的受教育问题。随班就读和特教班的形式,能让残障儿童就近入学、尽快融入普通学校生活,融入主流社会,也为普通学生认识多样化社会、学习接纳与帮助他人、培养宽容善良的良好品德提供了机会;特殊教育学校能给残障儿童提供专业的教育,能为普通学校提供专业的支持、示范和引领;针对极少数重度残疾、无法上学的儿童,送教上门是一种满足他们受教育需求的很好补充。总体而言,教育安置模式多样化并存的发展格局是保障残障儿童受教育权利、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公平与社会公正。
(二)大力推进融合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未曾要求普通学校教师掌握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虽然我国相关的政策文件规定普通师范教育专业应该开设特殊教育方面的课程,但真正做到的只是极少部分院校。所以,大多数普通教师都认为特殊教育只是特教老师的任务,这不利于融合教育工作的推展,需尽快转变这种特教人办特教的观念,促进更多的人员参与到融合教育工作中。融合教育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促进弱势群体回归主流学校与社会,平等共享社会文明成果的教育实践策略。实际上,普通教育离不开特殊教育,因为普通学校里的每个班级都会有特殊需要学生,必须通过特殊的课程、特殊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满足他们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推进融合教育也是促进所有学生更好成长的教育策略。接纳残障儿童,大力发展融合教育,激励教师潜心研究,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之成为普通学校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契机。
(三)建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在融合教育全面实施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残障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源发生变化,其必然面临着转型发展,即从单一的残障儿童教育机构转变为所在地区的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从教学机构向综合性管理机构转型,全面指导区域内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工作(含送教上门),成为区域融合教育的指导和管理中心;建立科学、综合性的教育诊断评估(包含医疗、康复、心理、教育等)制度,对学生安置和转衔提出建议,成为特殊教育诊断评估中心;探索建立各种制度、策略、标准、工具,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3]因此,尽快建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明确其工作职责,为普通学校深入提供特殊教育专业支持,将是未来特殊教育发展的重点。
(四)完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
加快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明确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教师配备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制定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特殊教育发展支持保障体系,明确各类教育机构的生均公用经费、专项补助经费的标准,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教津贴;鼓励与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残障儿童学前特殊教育机构,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适合残疾人的职业教育,营造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事业,从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不断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
(五)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
加强特殊教育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提升特殊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条件。高等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是培养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需要加强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特殊教育一线工作需要的专业人才;普通高校的师范教育专业也应开设特殊教育的相关课程,为毕业生未来从事随班就读工作奠定基础。教育管理部门也应把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列入议程,加大对从事特殊教育巡回指导、送教上门工作的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平台,不断提升特殊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提高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使特殊教育事业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谈秀菁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邓猛.融合教育理论反思与本土化探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9.
【关键词】特殊教育;现状;问题;加强;建议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
1、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积极发展。进行特殊教育就是为了开发我国残疾幼儿的智力,在进行特殊教育的过程中培养残疾幼儿的认知能力、自制力和意志力等,我们还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班,主要是针对年龄较小,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对于暂时不能班级学习的残疾儿童需要开展特殊教育。在经过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使这些残疾幼儿(适龄儿童)能够适应群体生活,逐渐提高自理能力,逐渐接受课堂教学模式,为正式编入班级接受文化教育的残疾幼儿做好前期准备。通过对残疾幼儿进行特殊教育后,一半以上的残疾幼儿在短时间内的认知行为、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家长看到这些变化后也对自己的子女有了信心,也会更加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而形成了良心循环,营造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刚入学教育和管理的压力,让学校扭转了被动的局面。
2、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强力推进。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应该贯穿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的设置实验方案,从开全学科、开足课时等方面进行设置。各特殊教育学校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在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方面进行中试,还应该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与康复手段进行有机整合,这样才能提高残疾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融入社会、劳动和就业的能力。特殊教育学校还应该实施个别化教学,让不同程度和类别的残疾学生得到发展,为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让聋生拥有自信,感受不一样的美好
1、与他们成为好朋友,给予他们对自身不足和优势的分析。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全面认识自己。在交朋友的过程中,教师也会了解到有些学生从小就喜欢拆装玩具,因而他的动手能力很强,有些学生喜欢用沙子堆砌小房子,那他的思维方式是独特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因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从而树立了信心,自尊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也更增强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信心。
2、用长久的眼光去看学生的成长。经常鼓励那些平时被冷落的学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希望,享受到点点滴滴的成功,并更加努力!
3、对学生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在他们心里总会有低落的情绪,他们做事缺乏勇气,总会在困难面前退缩,教师应该在学生心里种下自信的种子,对待学生心里的波动应该用宽容的心来善待他们。
三、更新教学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摒弃传统思想,改变陈旧的观念。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数学,改变原来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数学的方法,还可以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让学生创新思维,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1、在预习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逐步适应,掌握预习的重点,学会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再迷茫,带着问题去思考、来上课,从而学习更有针对性!
2、听课更有思路,传统方法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被动地学习,无法进行互动和交流。在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学有了很高的要求,它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双向互动,让学生不会产生课堂枯燥的感觉,同时还给学生促进思维的发散,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在解几何应用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多个概念相结合考虑,从而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答案,渐渐地就能熟练地运用知识和概念了。当然对图形的理解和分析在数学学习中也很重要,教师应该动态地把图形进行分开、移动和合并,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类问题。让学生的想象力更为丰富,思维方式更为多样,更能喜爱数学这一学 科!
3、对学生作业情况多加指导。在平时,教师总是习惯了给学生布置作业,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进行批改,省去了与学生交流的环节。而“特殊教育”就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可以通过查缺补漏的方式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一些较难的题,学生可以先自主探究,确定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后,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来感受另一种想法的独特魅力。从而让学生对完成作业不再是一种应付的心态,更能认真对待,积极完成。
4、对错误进行耐心指导。对于聋哑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更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对于作业错误,要面对面进行交流修正,要让学生感受到对的方面和错的方面,全面认识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的好与坏,并加以指导和分析,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让教师对于作业情况有很好的反馈。
四、多进行心理指导,让学生思维更广阔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学生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辅助,让学生看到前方的路并不是迷茫的,更有信心走下去,让学生不再犹豫,不再害怕,敢于尝试,敢于不断挑战自己,教师为学生开启了一扇窗,让学生拥有更阳光的童年。教师在读题过程中,应该注意对重点的突出朗读,给学生心理暗示,让学生从中学会在题目中抓重点,更会审题、读题,这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做题。
五、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视野更开阔
通过 PPT,Flash 等多媒体的应用,让数学融入生活,走进我们身边,而不再只是书本上捉摸不到的、硬生生的知识点。多媒体让学生有兴趣学数学,拉近了数学和学生的距离,通过动画、声音让数学世界多姿多彩,丰富无比!同时,也让特殊教育中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大地提高,更加强了视听效果。
总之,特殊教育中要充分考虑到聋哑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让课堂更为活跃,让学生更为积极。让阳光射入聋生的心灵,告别自卑,迎接灿烂的人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