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教育课件范文

智慧教育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教育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教育课件

第1篇:智慧教育课件范文

一、关于“集体回答问题”

所谓“集体回答问题”,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向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集体来回答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学生参与率高,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节省时间,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有利于师生的双边活动。但不足之处是:如果使用不当,对一些带有思考性的,有难度的,特别是答案不是唯一的问题也让学生“集体回答”,就会出现学生一哄而上,各说各的,众说纷纭的现象。其结果是师生双方根本听不清哪一个说得对,哪一个说错了;教师无法评价学生,学生无法评价自己,双方都得不出一个最终的结论来。可是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犯这个错误的很多。

让学生集体回答问题的方式,是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如何运用,在什么时机运用,却是值得研究的。用得好,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使用不当,则适得其反。

二、关于“个别回答问题”

第2篇:智慧教育课件范文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解决重大问题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切实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我市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无论是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还是制订年度和阶段性工作计划,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设施建设列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在日常工作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同志经常深入基层学校开展调查研究,指导教育工作,解决实际问题。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市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解决。2009年春,市四大班子领导和教育专家成立新密教育发展调研工作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新密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召开了对新密教育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专题会议,对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长和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等重大问题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实现历史f生突破。同时,我们还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浓厚氛围。近3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每年开好两次教育工作会。年初的教育工作会,总结上一年的教育工作,部署新一年的教育工作,并拿出上百万元表彰奖励百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百名优秀教师、百名优秀后勤工作者、十名优秀校长;九月为教师节庆祝表彰会,表彰奖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两次教育工作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针对我市农村学校校舍简陋、宿舍和餐厅食堂严重不足的问题,2009年以来,我市投入2.78亿元,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

其一,掀起以改善农村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为突破口的改善办学条件热潮。2009年,我市采取以“市为主、乡参与、委局帮、群众助”的办法,累计投资1.38亿元,装备冷暖空调5658台,保证了学生和教师在冬暖夏凉的教室、寝室里学习和生活;装备电视机1862台、影碟机1845台、计算机教室21个、多媒体教学设备124套,提高了农村教育现代化水平;新建15个初中实验室,装备初中和小学体音美器材、教学仪器和图书,使全市初中和小学的仪器、图书装备达标率在75%以上;全市新建、改造学生宿舍1.33万平方米、学生食堂餐厅8490平方米,配备学生双层床9000张、餐桌凳19486个、消毒柜156台,保证了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就餐的需要。

其二,投资5000万元,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2010年,我市新建中小学校舍37140平方米;装备教科书循环使用专用消毒柜156台、图书架1520组、图书31万册,使全市中小学图书装备达标率达到95%;装备仪器柜976个、小学教学仪器98套,使小学教学仪器达标率达到100%;装备小学计算机教室21个、多媒体教室124个,使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装备达标率达到85%。

其三,投资9000万元,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2011年,我市投资4000万元,新建中小学校舍3.1万平方米,为市直3所小学铺设了塑胶场地和塑胶篮球场,优化了教学条件和校园环境;投资5000万元,为全市118所中小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推拉式复合黑板和短焦投影,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配备了7000台笔记本电脑,为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年来,我市彻底改变了农村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赶上或接近城市学校的水平,特别是我们为农村学校安装冷暖空调和为全市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在河南省农村学校尚属首例,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对我市改善办学条件的举措都进行了宣传报道,我市也被河南省政府评为“河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

三、整体规划、统筹兼顾,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为把学前教育这一公益性、普惠性的工作做好,我市制订了《新密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新密市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我市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6所,将使公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0%以上。截至2011年底,我市已投资5900万元,新建幼儿园3所,改扩建幼儿园17所,新增223个教学班,可接纳幼儿6990名,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在加强幼儿园硬件建设的同时,我市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保教质量。2010和2011年,我市公开招聘54名优秀毕业生,充实到乡镇幼儿园。同时,采取培训、交流、网络信息化服务等手段,提高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业务素质。

在扶持发展民办幼儿园方面,我市通过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2011年,我市按照“你规范、我扶持,你降费、我补贴”的原则,认真落实上级政策,为全市25798名幼儿发放每学年300元的补贴配套资金共计365.74万元。今年,我们为37所晋升为郑州市合格幼儿园的民办幼儿园发放奖补资金153万元,调动了各民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的积极性。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幼儿教育网络体系,2011年,全市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9%,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90%。

第3篇:智慧教育课件范文

关健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精彩呈现

新课标品德与社会新教材图文并茂,以图为主。刚开始在使用以图为主的新教材的过程中,我总感觉新教材好看不好教,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知道从何教起。开始把品德课上成了看图说话课,后来校领导为我创造了多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去年,我又参加了国培计划,获得了与专家、同行共同学习交流的机会。结合本校课改要求,我以“六步教学法”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以丰富儿童生活经验和增强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在实践中构建基石,在反思中领悟真谛,在坚持中收获超越,在务实中品尝硕果,不断摸索走出一条自己的教学之路。

一、研读教材,关注学生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教材只是给执教者提供了教学的话题和素材,其中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要因地、因时、因儿童不同而不同。因此,我不仅研读了大纲,而且细心研究了教材,首先仔细阅读单元目标和单元设想,了解单元教学目标;再通过单元的每一课,知道各课之间的联系;接着再细品全文,抓住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还根据实际情况突破重难点,使教学有实效。

品德与社会课程能提高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对学生的收集能力和展示能力进行引导,及时给予评价,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整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同是为学生营造了更多的合作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每堂课上都有收获和成功的喜悦。

品德与社会课程也是德育的一部分,体现了无痕教育的特点。其也是一门容易出彩的学科,学生随时会给教师和同学瞬间的惊喜,产生长久的积极影响。

二、精心设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提高了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也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发展。每一课我都用两课时授完。第一课是预习课,引领学生仔细阅读全文,根据每一板块的内容,我要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问题要突破重难点,并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从中感悟其内涵。第二课是展示课,首先在小组内交流并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压缩,然后与大家分享成果,最后谈一节课的收获。总之,让学生动起来,有所选择,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才能使学生获得内心认可的道德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课堂要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情操

品德与社会也是一门突出“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的课程。为了让学生得到体验,进入情景教学,可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情操。如:执教“家人的爱”一课时,这课以“爱”为主线,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家人对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辛苦及其蕴含着深深的爱。现今的独生子女大多数是在家人的宠爱下生活和成长起来的,也因此导致一些孩子道德情感麻木与欠缺,身在爱的海洋里却感受不到。所以,我设计了“护鸡蛋”活动,让学生体验爸爸妈妈精心照顾他们的不容易。接着,我又设计了“扶孩子走路”的活动,让孩子拎两个最大的、最重的书包当成“孩子”弯着腰“扶孩子”走50步中途不准停,学生走了一半就叫累了。于是我说:“你们知道吗?你们学走路的时候家人就是这样每天扶着你走路的。”经过体验,学生感受到了父母为他们的成长付出的辛苦。这两个环节是典型的活动教学,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纷纷表示要回报家人付出的爱。

四、操作实践,情感升华

第4篇:智慧教育课件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探究

师生互动是互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对教师来说它是一种教学艺术,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对学生来说它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之一。因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枯燥无味,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更应该巧妙合理地运用师生互动这种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加生动、活泼、高效。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的实践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挖掘教材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开展互动学习

思想政治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创设形式各样的情境,在情境的熏陶下开展互动学习,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第一,借助直观演示法,如图片、故事、视频等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或是选取一些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时政新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第二,通过讲故事、播放新闻事件、情境表演、音乐熏陶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第三,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制造悬念、设定问题等方式展开互动学习,递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求知欲,以此调动学生的思维。但是不管采取哪一种教学方式,都需要教师预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创设最恰当的情境,以此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二、精心预设师生互动环节,提高学生互动的兴趣

教学设计可以说是实施教学过程的蓝本,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中恰当的互动情境,通过设计一些典型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或是设计一些热门的话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开展有效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讨论世界上有哪些典型的事例是通过发掘潜能而获得的。教师要提前准备一些素材,及时地给学生进行补充。如恩格斯能说20种语言;茅盾能熟背整本的《红楼梦》;爱迪生的2000项发明等。教师更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量,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尽量选择学生的困惑点设置情境,来引导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活动。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活跃师生互动的氛围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普及,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促进作用,让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从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起来。精彩的课件、丰富的见闻、视觉听觉的全方位展示,一定能吸引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学习。例如,在学习《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这一课时,教师要摒弃以空洞说教为主的模式,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一段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小品《彩票风波》给学生们看,学生都被小品的情节逗得哈哈大笑。看完小品以后,教师组织学生就中奖彩票的归属这一话题展开讨论,相互交流。有趣的小品既能引导师生讨论、思考,又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

四、用学生身边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材包含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较多,学习起来较为枯燥、乏味,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多以学生身边的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就可首先播放一段“最美孝心少年”的相关视频,然后让学生对孝心少年的感人之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再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在家庭当中与父母会产生哪些矛盾和冲突以及如何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最后引导学生掌握与父母交往的艺术,帮助学生化解代沟,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又能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要不断反思,及时吸收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打破陈旧且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资源,精心预设师生互动教学环节,运用多媒w教学活跃师生互动的氛围,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用学生身边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广阔的探讨平台与机会,全面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智慧教育课件范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实践性智慧;智慧课堂实验室;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109-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22

一.研究背景

时代呼唤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智慧课堂。智慧课堂由智慧教师和智慧教室这两个构成要素,并且以智慧教师为主要内容。历史已表明,智慧课堂可以不特定于智慧教室中,但不能没有教师的智慧,因此发展教师的智慧是智慧教育的逻辑需要。然而,智慧教室先行一步如雨后春笋,从工具性,教育容量等方面为智慧教育发展助力,使得智慧课堂标准和要求提高,智慧课堂变得更为复杂,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智慧性要求。具体到一线中小学教师,智慧发展的核心是实践性智慧的发展,很多国家将其作为新世纪各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基于行为主义基础之上的能力本位的发展”,还应是“基于情景认知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在诸多的教师专业发展细节性问题中,实践性智慧是“教师角色所拥有的独特范畴中的智慧,教师专业化成长任何方面都应当围绕着它来建构”,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基础点和生长点。专家学者对教师的实践性智慧进行的研究,多停留在生长、原则、路径等“应然”讨论,具有文献起点的“指导意义”。到头来,中小学教师实践性智慧到底怎么发展,没有一个可供借鉴和操作的有效方法。

嘉信西山小学近十年的研究,始终将理论落到实践,以技术促进教师发展为研究思路,在已形成的Wiki支持的校际课例研究模式和区域教研模式下卓有成效地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自始至终将教师的课堂表现力(教学能力)作为研究的重心。同时,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化和研究经验的丰富,反观研究,既然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目标,又何必过多在课前备课和课后总结进行“旁敲侧击”,大可直面课堂教学。延续一贯研究思路,我们利用技术尝试“实践价值”的关于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的解决方法。

二.智慧课堂实验室的提出与设计

实践性智慧是教师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其特点是生成性、缄默性和情境化。它渗透内化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因此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智慧发展须以课堂作为基点。然而实际课堂过于个人化、情境性,教师的行为在时空上表现的单向和瞬时,不能有效支撑教师反思和实践性智慧的生成,这也成为制约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研究的重要难点。使用技术手段赋予课堂实践的“重复性”、“再生性”便是化解问题的一个思路。这个技术封装的课堂就是本文要着重阐释的智慧课堂实验室。

1.理论构基

智慧课堂实验室何以能够在促进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提高中发挥作用,也即其存在的根本理论基础和逻辑合法的理由。

(1)智慧说

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都对智慧进行过阐释,共同的观点是智慧为“人在活动过程中,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能力系统往往又表征为知识。怀特海说,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问题时知识的选择和运用。知识是客观事实,本身不具有价值倾向,而智慧指向实践,是主体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伴随有主体性的价值取向。冯契说,人就是在“转识成智”的过程中获得了身心、德性和人格等方面的自由发展。言下之意,人在获得知识并且在不断地应用过程中获得了智慧的发展。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主体知识的智慧化。

可见,智慧与知识经验有着内在的联系,同属一个范畴,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既然智慧可以通过知识实现获得,那么理论上它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被他人获得。反过来说,要实现智慧“迁移”的目的,须将智慧进行知识化。即智慧抽离情境变为知识,知识在个体间迁移,在类似情境下知识附着主体的价值取向再以智慧表现出来。往往以一种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人的各种机智行为都是智慧的外在表现。可以想见,没有外在行为,智慧只是知识内部的状态,无形无影。实际生活情境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人行为的分析来判断其聪明与否。在教师教学情境中,也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分析实现对人的智慧的间接把握和评价。

“智慧说”在研究中的作用,第一,作为理论基础。智慧与知识关系辩证统一,智慧通过知识化的方式转移,智慧课堂实验室借助知识形态的相应动作在教师智慧生成,迁移和发展上有所作用。第二,具有方法性质的指导作用。智慧以外在行为的方式被表征,指导我们在研究时借助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来把握其实践性智慧,研究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

(2)概念转变理论

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质是对教学的更高层次的认知及相应概念的转变。多个概念转变理论从不同角度和背景对概念转变的过程和机制进行解释。就教育领域而言,具体概念的转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革命性替代,另一种进化性发展。无论是变革性替代还是进化性发展,概念转变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认知冲突的产生,对当前所掌握概念的适用性产生质疑,萌生不满,或受到新刺激,直接产生认知的冲突。然后是创建新概念,通过理解和顺应或者在新认知过程中创建。就教师教学层面能力发展来说,通过差异引起教师的认知冲突产生改变的内驱力,差异的来源既可以是教师自身也可以是外界,通过新信息或是概念的补充实现新概念和新知识的建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实践对教学认识进行“丰富”和“修订”。

(3)反思说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反思是一个人重要的内省认识活动。它的思维功能在于“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和实践联系起来,构成一种反思,实施,再反思一再实施的行动框架。人有效的反思行为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自我反思素质高和反思的刺激信号强。

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反思已成为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然而,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参差不齐,个人反思存在力不从心。通过群体的参与,集群体的反思力量,屏蔽一己之力的单薄。反思是零散的、经验性的、不可重复的,借助多媒体影像技术让教师基于证据进行反思,证据反复重复,教师和同伴选择针对性事件进行强刺激的实用性反思。教师通过有效反思,概念认识发生转变,在实际的践行中智慧逐步得以提高。当然,反思不仅仅是针对“有问题”的部分,教学中有价值意义的信息同样是反思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同伴来说更有意义,启发作用明显。

2.设计思路

智慧课堂实验室是合理应用现代技术有效干预课堂实践,从课堂情境出发回归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应着重关注课堂情境的有效还原,教师反思的针对性资源和智慧发展的实践方案。因此,’它首先是一个技术化的硬件环境,其次是资源化的解决方案。

(1)实验室的环境设计

智慧课堂实验室整体上分为教学区和观察区。为避免教师教学和同伴评价相互干扰,达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提高教学评价的自由度,教学区和观察区通过特定技术隔开,两个区域之间的信息只是单向流动,即观察区可以获得教学区的信息,而身处教学区的人并不能察觉到观察区的存在。

教学区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场所,它是一间教师和学生非常熟悉的课室,配备有现代教学设备比如实物展台,电子白板等,智能录播设备,以及适配套的软件系统等。观察区与教学区紧连一起,供教师观课,实时评课。观察区配备有功放设备和闭路电视实时播放教学区录播视频,观课教师既可以透过玻璃实际观察教学区教学情况,还可以通过视频电视补充教学区实时教学信息。使得教师近距离近观感的接触教学情境,全面掌握教学信息,置身于课堂场域之中。观课教师对教学的评价不仅实时,还很真实,更切中问题。课堂实践的真实以及教研反馈的实时为后续研究的提供保障性的支持。

摄像的空间布局,分别设置四路摄像头,记录教学区学生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观察区教研共同体成员的讨论,并且这四个独立视频流构成一组记录节。教学区摄像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调控,自动是特写的电脑桌面,全景的教师及讲台,重点选择的学生,优先级是电脑,学生,教师及讲台。此外,在输出设备的交互界面中全保留这四个视频内容的同时可以实现四个视频画面的任意切换。全面捕捉教师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学生的课堂状态和反馈行为。通过对课堂各种行为的捕捉,可以间接的获得关于授课教师智慧的信息和评价。通过全程录像,细节捕捉,形成一个可供全面反思的资源性“材料”。弥补实际教学中,教师反思实践时材料不足依据不强的缺点。

(2)实验室的资源设计

教学视频切片资源和评价记录资源。在教研过程中,根据需要对教师教学视频进行切片,可以按照视频逐帧流向的线性切片和依据不同内容的非线性切片,建立切片库。为达到目标视频的快速且准确定位,我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切片进行逐一的详细标记,然后依据标记实现快捷检索。同时将教研共同体同伴的评价实时记录,与相应的教学行为视频相匹配。教学视频切片资源实现对课堂的精细化聚焦,教师可通过此细致地分析具体的教学行为和进行全面的反思,同伴互评的记录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有针对性的反思。此外,教研共同体同伴在分析教师教学进行实时评价时,大脑亦出现类似情境的连续性反思,引起原有认识的冲突产生新的认识,丰富自己关于该类问题的认知,促进自身反思和提高。

优质课例资源。通过智慧课堂实验室中课例研究的不断开展,丰富且富有特色的课例研究不仅直接产生有意义的结论,还会为实践性智慧课题的研究走向纵深提供资源的支持。进行优质课例资源的筛选,建立优质资源库。就个体教师自我发展而言,不断地课例研究,可以形成内部互动机制,在优质课例资源的开发中促进教师提高,在教师提高的过程中促成优质课例资源的产生,双向促进形成研究与教师发展良性互动,而在教师之间智慧发展方面,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智慧通过课例资源实现知识化,客观化,以知识的形式在不同对象教师之间流动。教师借助优质课例资源实现知识的学习,反思自身课堂教学,发展自身教学认识,尝试在实践情境下的知识的智慧化。实现优质实践性智慧的再生成。

(3)实践性智慧发展方案设计

实践性智慧发展必定发生在实践性的课堂教学中,智慧课堂实验室以实际教学为抓手,它是实践性智慧发展的核心着力点。备课为了教学,反思为了更好的教学。智慧课堂实验室专门针对教学情境而设计,需要将wiki协作备课和课后反思黏合在一起,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环节及资源的对接和贯穿(如图5所示)。通过串联,各环节的资源达到通式化无缝衔接,而课前课中课后关注的教学问题也达到高度一致,教学问题过程中的保真性,不会随教学情境,教研环境以及研究突况等的变化有所发酵。从而使得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的有效性和研究的针对性。

以智慧课堂实验室为核心的教研,有效提升同伴互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促进个体教师反思资源的生成,因为教研情境的高度一致,生成的反思性资源具有高度聚合性,针对性强。有力地影响教师的反思,深度促进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高。另一方面,教研中各环节优质的教学设计、视频切片、研讨记录等资源生成资源库,是为其他教师反思和借鉴的资源,促进教师整体的发展。

三.实验室应用原则和方法

1.应用原则

凡事有原则,问题解决不够理想有时并不是工具的问题,而是对工具的使用不合理。为了有效使用智慧课堂实验室实现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也要遵循几点应用原则。

真实性课堂是前提。智慧课堂实验室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空间上保证课堂及教学的独立性完整性,课堂不受干扰保持原生态。教师实践性智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表现和生成,课堂的真实性可以从源头确保实践性智慧的真实,从而使教研有意义。不是真实的课堂就不是真实的实践,实践性智慧也就不是真实的教学智慧,这种伪实践性智慧没有价值,对其的研究会干扰到教师的正常教学,因此研究更无必要。

研究对象和主题选择的合理性。一方面,教师的选择要有针对性。研究表明,新手教师到经验型教师是教师自我快速成长期,而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是困难期,瓶颈期。而有经验教师又是教师团队中最活跃的群体,学校的主力军,决定着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智慧课堂实验室将其作为对象更具有广泛性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案例选择的合理性,所选主题能反映教师当前发展的迫切需求,符合教师自身,学校以及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扩大受益面,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事实上,智慧课堂实验室资源有限理应关注较普遍和广泛的教师群和研究主题。

群体参与是保障。不论是课前备课,课中或课后的评议,教师是以一个成员角色存在而不是独立个体,在教研共同体成员共同参与下完成整个教学及其反思,有效改善同伴程式化事务性的听评课,换为理解式的时常换位思考来关注课堂及课堂事件,为组内每个人提高提供形式可能。群策群力不仅能屏蔽单人教学及反思过程中的诸多不足,比如教学准备不充分,教学在场不充分,教学反思乏力等,还能够在“群体动力”的相互作用下有效提高群体内每个人的教学智慧。它是智慧课堂实验室中教学实施的效果和研究质量的保证。根据具体需要,教研共同体的人员构成课进行适度调整,但无论如何,整个过程都不能将群体的参与进行简化和简单化。

2.应用方法和策略:行动学习

顾泠沅等人在对国际上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结合课例的同事互助指导和案例教学方法的分析和批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较一般性的校本“行动教育”模式。模式的流程分为原行为、新设计、新行为三个阶段,可以有效解决理论向实践、向课堂的转移问题。

该模式的重点是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转化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转化过程中教师获得专业的发展。智慧课堂实验室的应用目的是促进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发展,它是立足实践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中,教师作为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其中有教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诉求。因此,在“行动教育”思想下,借鉴该模式的“行动”思想,为了体现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的主体性,智慧课堂实验室实际操作时采用“行动学习”方法策略。案例是行动学习的基础,它是教师实践性智慧的载体,作为研究的基点。群体是行动学习的基本单位,实践共同体成员共享经验,激发反思,合作开展教学设计,行动反思和改进再实施的行动。行动过程是行动学习的循环过程,行动到反思到更新的行动这么一个过程,是一个行为不断跟进的循环过程。

第6篇:智慧教育课件范文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学法;项目化;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5-0051-03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是职业院校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既有理论又重实践的技术基础课,在专业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和贯彻始终的作用。对辽宁装备制造职业学校2008级~2011级四个年段的各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普遍反映如下:由于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在第一学期便开始开设,学生刚刚接触跟专业有关的课程,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学生不清楚所学知识在后续课程和工作中如何应用,因而学习没有积极性;课程知识点繁多不好记,学生画图时无所适从,很y系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知识。针对以上情况,根据高职院校《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课程目标进行项目化教学实践,以使该课程的教学更适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项目化教学实施思路

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将学生带入工作情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学习。项目的制定是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不能简单地将原有的科学体系和知识点硬归纳成项目,也不能在科学体系之后随意加上几个实例作为项目。需要对各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进行分析,明确对于该门课程学生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再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教学项目及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学项目的内容应来源于生产实践中真实的案例,又不能太复杂,以便于学生的学习,如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中的减速器、蝴蝶阀、齿轮泵等。

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第一阶段

对于传统的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课程体系中,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投影理论、图样画法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可以按照传统的模式讲授,对部分内容讲授顺序进行调整。例如,斜度和锥度的知识可在标准件与常用件中圆锥销联接的内容中讲授,断面图的画法可在轴类零件图的表达方法中讲述。知识点在何处用便在何处讲,使学生对于该知识的认识更加形象,更接近实际工作情况。

零件图、装配图两个部分内容更接近生产实践。学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研讨,针对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各岗位所需岗位知识,以及以往学生的薄弱环节来确定教学目标,选取减速器为项目依托(以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典型零件及装配体为项目内容),整合为5个项目。项目1为轴、套类零件,项目2为盘、盖类零件,项目3为叉架类零件,项目4箱座类零件,项目5为装配图。5个项目完成后学生便掌握了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从零件图的读画到装配图的读画。

在讲授项目内容时,同步开设AutoCAD软件课程,每堂课以一个或多个图形为例,在绘制图形过程中引入各种绘图命令及编辑命令的使用方法,图形从简到难,从而完成各种操作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对该软件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考核方式的设置为对平时项目内容的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的方式。项目考核为完成教学内容后要完成该项目内容零件图或装配图的手工图纸绘制,AutoCAD软件部分的成绩以平时课堂学生绘图情况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为准。

项目教学法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与生产实践有更深系,采用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项目依托,内容更形象具体,其结构也具典型性,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学期的内容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授,以致该部分内容还是不容易理解。AutoCAD软件学习所绘图形与机械制图部分内容脱节,两部分内容衔接不佳,这时可以进行第二阶段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

1.教学内容设计

将本门课程全部内容引入项目,共10个项目,各项目内容、教学任务及参考学时见表1。这些项目涵盖了本门课程的全部知识,从简到繁,均以实际应用的零件为依托,完成这10个项目内容的学生便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全部知识。本阶段的改革从学习初期就引入零件图的概念,从点、线、面、基本体、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来讲述读图方法、画图方法以及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计算机绘图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给定成绩,项目内容设置环环相扣。

2.教学情境设计

项目具体实施中增加测绘任务,以画图促进看图。课堂中讲完理论课程后进行项目中零件的测绘,测绘后根据测绘数据和图样手工和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该零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看到零件实物,对零件的结构及图形认识得更深刻、更直观。在测绘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掌握一般测绘程序和步骤,学会部件分解然后绘制装配示意图、零件草图,标注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并且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测量方法及进行尺寸测量。同时,也将其他课程的内容融入本课程的学习。例如,测量工具的使用;确定配合、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技术要求;确定被测零件的材料、种类、热处理方法等,使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课程的学习内容应用在实际工程中。

在测绘任务中实施“小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组长进行任务的分配,教师指导组员间相互讨论交流。进行分组教学时要注意有些学生可能混水摸鱼,这就需要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个人的工作做不好会影响整组的工作进度。同时,也要做好各小组成员的人员配置,同一小组中有学习好的学生,也有学习差的学生,让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习差的学生,将学生带入工作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工作责任感,实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3.考核方法

该阶段改革的考核方式设置为平时项目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成绩构成形式见表2,其中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内容见表3。项目内容在实际评分时以百分计算,得到项目完成情况得分后总分乘以35%得到项目内容最后得分。

第7篇:智慧教育课件范文

关键词:施工方案 施工进度表 施工平面布置图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职业学校施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这门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建筑材料、建筑制图、房屋构造、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专业课之后开设的,是一门总结性的课程。这门课旨在让建筑专业的学生能编写一般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某个工程在开工建设前进行总体规划,以便于对工程进行合理的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通过多年的教学,笔者从中找出了一些规律,收获一些教学体会。

虽然建筑工程中的房屋结构形式多样,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筒体结构等,但是所有的施工组织设计都离不开一个中心,那就是“一案、一表、一图”。“一案”是指施工方案,它是施工组织的核心;“一表”是指施工进度表,它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一图”是指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它是指导现场文明施工的重要依据。施工方案的重点是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以及施工顺序的安排,其中施工方法是施工方案的核心,在编写时要重点抓住这一点。在具体编制“一案、一表、一图”时,要注意以下关键点。

一、施工方案的编制

施工方案是某个单位工程施工组织的核心内容。在选择时,要结合工程特点与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因为它也是编制进度计划表和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依据,选择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该工程的施工效率、质量的好坏与施工工期的完成。

1.确定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是指单位工程中各分部工程或各专项工程在施工时的先后顺序及其制约关系。施工的工程特点、施工所处的环境条件、建筑的使用要求等,对施工顺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安装、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进行顺序安排,要恰当安排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的施工顺序。

例如某个多、高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它的施工顺序大致可划分为±0.000以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及砖墙围护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四个施工阶段。

(1)地下工程的施工顺序。多、高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地下工程(±0.000以下的工程)一般可分为有地下室及无地下室基础工程。若有一层地下室,且又建在软土地基层上时,其施工顺序是桩基施工(包括围护桩)土方开挖破桩头及铺垫层做基础地下室底板做地下室墙、柱(防水处理)做地下室顶板回填土。

(2)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顺序。主体结构的施工主要包括柱、梁(主梁、次梁)楼板的施工,故需采用多层框架在竖向上分层、在平面上分段的流水施工方法。若采用钢模,其施工顺序为:绑扎柱钢筋安装支柱模浇柱混凝土撤除柱模板安装支梁、板模绑扎梁、板钢筋浇梁、板混凝土。

(3)屋面工程和围护工程的施工顺序。屋面工程的施工顺序与多层砖混结构居住房屋的屋面工程施工顺序相同。围护工程的施工包括砌筑外墙、内墙(隔断墙)及安装门窗等施工过程,对于这些不同的施工过程可以按要求组织平行、搭接及流水施工。

(4)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装饰工程的施工分为室外装饰与室内装饰。室内装饰主要包括天棚与内墙面、楼地面与楼梯等的抹灰,以及门窗玻璃的安装、油漆门窗等。室外装修也同样包括外墙面的装饰以及做散水、勒脚、台阶、明沟等施工。

2.确定施工流向

施工流向指的是某单位工程在平面或竖向上的施工的开始部位及进展的方向。

3.选择施工机械

首先,选择适宜主导工程的施工机械,如解决上下及水平运输的搬运机械等。其次,建筑工地上其他所选机械的类型、规格、型号应与主导机械的生产能力协调配合,以尽量发挥主导机械的效率。

二、施工进度计划表的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表是在既定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工期与各种资源供应条件,按照合理施工顺序与施工组织的原则表现出来的图表,一般用横道图与网络图表示。它主要包括划分施工过程和计算工程量、劳动量、机械台班量、各施工项目的施工天数及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及搭接关系。

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编制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是在建筑区域内按照施工需要的布置设施,经过恰当的安排与设计,在开工前做个总体规划。原则是尽量减小占地面积,少搭临时设施,缩短场内运输距离,以垂直运输机械为主,减少材料二次搬运等。

第8篇:智慧教育课件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体育观念;运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158-01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建设合格人材的具体体现。所以,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长时间来致力研究、探讨,努力解决的课题。根据教学实践的体会,我认为:要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备好课,然后要上好课。

一、备好课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我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第二,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第三,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二、上好课

要认真上好体育课,使学生感到技术动作容易学,身体锻炼乐无穷,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那么,怎样上好每节体育课呢?

第一,动作讲解言简意赅、具体形象。言简意赅、具体形象的动作讲解,学生容易抓住动作要点较快领会动作。因此,教师在讲解动作时,应突出重点和触类旁通,并尽量把一些抽象概念通过准精练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使之具体、生动和形象。例如,教学前滚翻动作时,使用低头、抬臂、抬臀、前移(重心)、蹬地、着垫(脑后)等词语来讲解,并把动作过程比喻成“皮球滚动”。这样的讲解,学生容易在脑海里建立起清晰的运动表象,从而较快理解和掌握动作。

第二,示范动作准确、轻松优美。教师准确、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会使学习伊始便在大脑中留下正确的动作印象,并产生动作优美易学的感觉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一定要熟练掌握所教动作,并在上课前演练几次,确保在课中示范时做到动作准确、轻松优美,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身教,为后段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组织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例如:弯道跑教学时,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我暂时不讲,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沿圆圈跑时人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即身体怎样,脚掌怎样着地)。然后让学生沿弯道跑三次(慢、中、快)体会动作,再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基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时我就把学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为:克服离心体放松,身体向内沿倾斜,两脚着地有不同,左脚前外侧,右臂前内往和外,左臂离身前后摆,摆臂幅度外大内较小,右肩稍前沿线跑。这就是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第9篇:智慧教育课件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治 教学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全国中、高等职业院校掀起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作为学校思政教育主阵地的政治课该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学生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成为每一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政治课堂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许多职业院校出现了重技能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职校生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大量压缩、减少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不少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么选择改教市场营销等比较热门的课程,要么干脆离开教学岗位。这种错误倾向忽视了思想政治课在职校生健康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实践证明,职校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既需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又需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因此,笔者认为,在职业院校政治课堂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其特殊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

第一,职业院校政治课堂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根本价值遵循,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根本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提供明确、稳定的价值依据和评判标准。这些内容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职校生来说,不啻一场“及时雨”,保证了他们在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成长。

第二,职业院校政治课堂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对于不断提高职校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职业院校政治课堂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职校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在职业院校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职校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职校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职校生必须在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职业院校政治课堂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途径

1.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真正遵循职校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摒弃“假、大、空”的说教,降低单纯理论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明确党和国家对职校生的希望和要求,明确自身成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及成长成才的途径方法。

2.改进教学方法

以往职业院校的政治课堂教学都是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政治课堂教学的需要。笔者认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要力求贴近职校生的实际,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另一方面要走出课堂,走进寝室,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

3.注重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