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数字化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数字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管理数字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固定资产管理数字化

第1篇:固定资产管理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二维码扫描技术 高校固定资产 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2-0225-01

1 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高校固定资产本身具有价值高、移动多、损耗大、更新快的特性,这使得在管理中容易出现各种疏漏,很难做到准确、有效。大多数使用部门只在意本部门的使用需要,因此经常性要求增加设备资产,并没有统一分析设备利用情况,从而出现一些固定资产重复购买的情况,导致利用率较低,难以充分发挥既有固定资产的租用。

2 二维码扫描技术应用原理

二维码指的就是二维条形码,相比传统的一维条码,具有更广泛的优势。传统的一维条码一般只能够标识物品,却难以达到对物品的具体情况描述。在实际应用中,一维条码由于信息储存量的限制,使得其应用有限。二维码通过纵横两个方位来表现信息,可以通过扫描设备来输入信息,将包括数字、图片、指纹等都可以容纳表达。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应用二维码扫描技术,能够极大的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二维码技术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堆叠式和矩阵式两种。其中,堆叠式二维码一般由多行短截的一维条码堆叠而成,而矩阵式则是以矩阵的形式构成,以点表示二进制中的“1”,以空表示二进制中的“0”,从而构成代码。一般大多数都是使用矩阵式二维码,十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组合编码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图形符号识别技术,常见的矩阵式二维码有Code One、Maxi Code、QR Code、Data Matrix等,如图1所示,二维码在手机中的使用,通过“扫一扫”的方式便可以获取相关信息,避免过于繁琐的信息录入程序,更加便捷。

3 二维码扫描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首先,二维码扫描技术能够让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更加准确。在二维码技术应用中,仅仅需要对高校固定资产上的二维码进行一次扫描,扫描结果就会相应出现在账目管理中,从而更快捷的进行账实比对工作。因此通过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极大的减少了管理人员校对核算出现疏漏、错误的几率,另一方面也极大的解放了人力资源,简化核算流程,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并且,依据二维码扫描技术还能够显著改善校区、学院之间的账实不符情况,极大的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准确性。

其次,运用二维码技术管理高校资产能够促进管理流程规范化。二维码技术应用中,能够促进固定资产管理明朗化,即对固定资产设备的数量、损毁程度认定、使用情况等能够更明确的界定。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将所有的设备都纳入管理体系中,促进管理规范化发展[2]。

再次,运用二维码技术管理能够促进高校资产管理安全性的增强。高校固定资产数量多,容量大,价值高,在使用中具有分布广的特点。可以在每个使用人员的身上配备二维码扫描设备,采用身份验证或是指纹验证来确保固定资产使用的安全,将不同地方的固定资产都纳入二维码技术管理范围之内,从而解决损耗以及遗失的问题。

另外,运用二维码技术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能蛱岣吖芾硇率。在传统管理中,经常需要人工进行设备检查,为此不得不在各个校区、学院之间来回奔波,极大的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并且也难以提高管理效率,即使是运用了传统的一维条码也并没有改善这一问题。而运用二维码扫描技术,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化设备,在各个校区学院之间建立网络管理系统,从而只需要对设备进行二维码扫描就可以明确设备的信息。

4 结语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二维码技术的应用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能够促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准确化、便捷化、信息化。社会在发展,信息化在不断的深化,高校管理中也需要适应社会与时展的潮流,改变原有的传统管理方式,将二维码应用到固定资产管理中能够极大的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从而推动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固定资产管理数字化范文

在全力推行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且取得了许多喜人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制约医院财务管理进一步转型升级的实际问题。首先是成本管理工作仍然不够细致、到位,比如成本核算体系不够完善问题,一味追求成本控制而忽视服务质量问题等。其次是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切实有效,许多医院到目前为止仍然未能按照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中对不符合固定资产新单价标准的资产进行清查与剔除,这严重影响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同时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未能实现全环节控制,且未能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进行具体责任制度方面的落实,从而让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一直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再次是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未能实现财务信息、会计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快速传递,严重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二、改进措施

(一)加强成本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首先就是要进行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要进行成本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要全面包含医院经营服务过程中的各项收入与产出,也就是要涵盖一切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的收入产出情况。其次是要加强成本控制与服务提升并重的成本核算体系建设,只有将成本与效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成本核算体系才是科学、合理且有利于医院长远发展的。最后必须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并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让预算管理更加精细化,从各个环节、各个部分切实加强成本有效管控。

(二)加强固定资产有效管理

固定资产是医院进行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物质保障,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清查与盘点,要对不符合新财务管理制度中固定资产单价的资产进行剔除,要严格执行报废制度,同时要严格执行资产编号制度,以及计提折旧类型划分、比例划分等相关规定。其次是要加强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及使用效率。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固定资产在采购、保管、使用、维护、报废、回收等一系列环节的制度建设。并根据相关制度进行问责制度建设,将固定资产管理及使用责任明确落到每一个部门、科室及单位,要加强对各部分负责人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力度。

(三)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用电脑代替纸笔进行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医院网络建设实现各组织、各科室、各部门的信息有效沟通与共享,实现信息数据的有效传递,确保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一切有用的财务信息与会计信息,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及时性。

(四)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第3篇:固定资产管理数字化范文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也与日俱增。面对医院普遍拥挤状况,更多人倾向于选择舒适度高服务个性化的专业医院。民营医院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则对设备及环境有着较高要求,也意味着其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医院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合理、科学地管理,有利于医院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及行业竞争力。

关键词:

民营医院;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一、引言

自2010年新《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颁布以来,新的制度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尤其鉴于当前我国医院中的固定资产管理还较为混乱,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的现状,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也就显得越发地有必要。民营医院为提高顾客满意度以增强竞争力,往往会选用价值较高的医疗设备,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民营医院的竞争力在于其专业性、舒适性、服务好等方面。如何体现其专业性舒适性则在于其提供设备的先进性,医院设施的全面性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恰恰是涉及到医院的固定资产部分,因此医院想要提高其竞争力、增强资金利用率的关键恰恰是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如何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则成为了民营医院较为关注的一个方面。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都会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管理办法往往很难发挥它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而这同时也暴露出医院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有所不足和其相应职能管理机构的不健全的问题。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及其使用效率的提升,需要建立在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之上。行之有效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仅应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核算、清查等,还应包括职能机构的设置以及管理责任的明确细则等内容。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不管是从制度内容上还是从具体细则上来说都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民营医院来说,这些条款更为容易流为形式。相关管理部门的结构设置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很多医院往往存在一部门兼多职、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而且这些部门职责的划分并没有进行专门研究,设置合理的管理机构、配置专职监督检查人员等。

(二)医院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会计制度不规范

从传统观念来看,医院对会计的要求并不像商业企业那样高,因此大多数医院会选择专业素质并没有那么高的财会人员,同时也没有按照规范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但鉴于民营医院也完全是一个市场化的产物,也需要置于市场上竞争的这一特殊性,则要求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准较高。医院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一定欠缺,因此反映出医院在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上存在着漏洞,正是这些问题恰恰阻碍着我国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相关器材的采购上缺乏标准统一的财务制度细则,财务人员可以较为自主的处理设备的采购,这便给有效的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除此之外还有在器材的采购以及维修上并没有涉及到财务会计的审核,这些都会对医院固定资产及其评估的真实可靠性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三)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松懈、未能及时对其进行盘点

大多数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程度很低,没有设置专职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使得固定资产在领用后无人管理和记录,从而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及变动情况无法如实及时地反映给相关管理人员,基于此,使得固定资产无法得到合理地维护和保养,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后续使用,甚至由于过度使用减少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新《医院财务制度》中要求各医院应当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实地盘点。精确的固定资产盘点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基本上所有医院都不能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准确及时的盘点,从而使得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无从下手。

(四)医院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

从当前情况来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相应的软件对其予以支持,但是问题在于与医院财务核算软件相对独立,财务软件不能直接对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信息不能实时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二者之间协同作用的发挥,既增大了使用科室管理台账与资产管理部门账目核对的工作量,又造成了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信息不同步的问题,所有相关信息都需要同时录入两套系统,从而使得管理工作重复,增加了无谓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低,使得财务人员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许多无谓重复劳动中,因此占用了不少原本能够亲自到使用科室核对资产存量及使用情况的时间和精力,使账实不符的情况发生率明显较高,也使财务人员对医院实际的资产情况做不到心中有数。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新《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中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界定、购置、折旧等事项已经做出了相当明确的规定,这便为各医院制定完善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供了切实的依据。民营医院需针对其专业性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制度。在固定资产入账管理环节上,应当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对所采购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进行分类,并对该资产的用途和使用环境进行规范,以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及成本核算。至于在固定资产的使用环节,则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流转登记制度,对资产的增减、处置等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安排专人定期对流转记录进行抽查,以保证流转记录与医疗设备的实际位置相符。

(二)引进高素质专业财会人员,按照规范会计制度处理相关事务

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性直接决定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专业性程度不足的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上升不到一定的程度,从而对固定资产管理比较随性。要达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则需引进高素质的专业财会人员,从而为固定资产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加强对在职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尤其是职业道德的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及专业性。在高专业性及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配置齐备情况下,能够按照规范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从而增加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三)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及时清点盘查医院固定资产

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于及时盘点医院的固定资产。通过执行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可以确保固定资产数量和质量达到要求的标准,同时也能够使医院有关部门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便于对资产的管理使用。在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确保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清查。另外,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该现场监督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保证固定资产卡片的记录与实物对应一致,并对账实不符的固定资产迅速做出处理。要将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在现场实物清点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在册,使得医院能够准确掌握相关固定资产的耗损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购置决策以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周转效率。

(四)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引进先进管理软件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大力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软件进行有机的融合,将医院各部门管理终端相连接,打破信息隔阂,实现信息在医院内部的自由流通,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固定资产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提高管理效率。例如上海长宁妇幼保健院曾在很早就实施了其信息系统的建设,并积极建立全方位的数字化医院,同时建立正规的IT管理机制,以保障信息化系统在医院中的有效利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覆盖到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去,对其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从固定资产的申请、采购、使用、维修、直到最后报废处理,整个过程需进行连续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这样既能够轻松实现各部门的全方位沟通,又能够对固定资产的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管理。同时还能够避免固定资产闲置、重复购置等情况,从而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四、结论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民营医院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则需重视并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固定资产的潜能,使其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医院,为人们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而且还能有效抑制资源的浪费,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有效地增强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有助于民营医院在经济市场条件下实现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作者:蒋春艳 单位: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有限公司财务部

参考文献:

第4篇:固定资产管理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原因: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日益改善,人们日益认识到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纷纷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践证明,只有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才能为学校教学提供便利的条件,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但是当前形势下,我国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更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新形势下探讨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新形势下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一)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流失问题突出

这种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点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与资产实力等都远远超过了普通中小学实力水平。实际上,这些多出来的资源、资产并不能完全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来,有的甚至只发挥了充当门面的作用。从小的方面来说,学校内部的信息无法共享,自然会造成重复购置的问题,致使一部分固定资产利用率低,甚至根本无需使用,闲置、浪费等问题严重,导致部分资产流失。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部分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平时的资产管理工作不到位,因而难以满足新时期的要求。这种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资产处置时。往往缺少标准的处置流程;第二。中小学在使用固定资产时,也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无法对使用行为进行约束;第三,很多学校在管理固定资产时不规范,没有按照要求将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编号及粘贴标签,有的学校编号随意,存在重复编号的问题。标签的粘贴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标签破损后没有及时更换,导致编号缺失。这就导致管理混乱。在固定资产清查与盘点时难以一目了然,效率不高:第四,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配置比较简单、滞后,有些学校甚至缺少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难以有效开展管理工作;第五,管理过程中没有落实责任,不论是管理人还是使用人责任缺失,定位模糊,导致出现问题时难以查找原因及追究相应责任,管理效率低下,效果不好。

(三)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资产信息不够真实

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多,比如在中小学建设后没有按照要求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的入账: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没有及时与财务人员进行平行入账,导致账外资产的存在等。不仅如此,中小学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逐步降低。但是学校在对其进行管理时,没有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在入账后就一直以原价的形式保存在财务报表上,账实不符的问题就此出现。除此以外。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并且对核对、清查等工作欠缺相应的监督,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比较混乱,无形中增加了账实不符的问题。

二、当前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中小学校依然将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因而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太重视。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学校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等工作流于表面形式,难以有效发挥其监督、审查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已经缺失的固定资产,工作人员也没有有意识继续追查。致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越来越混乱,难以发挥效果。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管理责任不明确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责任不明确也是限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环境下,固定资产的转移与变更也没有可以遵循的制度,导致工作难以继续开展。

(三)财务人员素质偏低,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大多由不具备专业财会知识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一方面缺乏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欠缺相应的知识支持,更对财务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了解,因此在工作时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新形势下优化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一)重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要想优化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就必须重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转变观念。第一,学校要将主要领导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落实责任。以便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第二,必须确保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重视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监督与考察:第三,采取措施化制度,确保制度与本校实际情况符合,确保制度执行的可行性:第四,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理念,以便将学校真实的资产状况反映出来。

(二)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统一协调制度

只有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统一协调制度,才能确保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稳定、有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和地方教育部门联合起来,制定出统一、透明的固定资产管理规定与方法,严格监督、督促中小学校按照此标准与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要依托技术平台并利用高效、科学、准确、标准的数字化技术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监控,确保其业务流程的准确与规范,并能够及时向社会各界反应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如果学校要采购固定资产,则要采取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按照政府的要求统一招标采购。在清理固定资产时要力求准确。

(三)健全各级中小学校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

进一步健全各级中小学校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做到资产的归口管理,进一步落实管理人和使用人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要对校内固定资产的投资、租借、报废、调度等责任和权限加以明确。不论是资产的购置、等级、转移乃至报废等,都需要上报以待核查。在进行固定资产的选购时,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学校办公室数量、教室数量、师生人数等实际需求制定采购计划,避免盲目采购。固定资产入库之前要进行严格的验收,没有问题后才可以入库登记。除此以外,要进一步落实固定资产日常维护、维修制度,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落实固定资产清查制度,监督工作人员定期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按照要求将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加以处理。

(四)定期开展学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中小学校必须根据要求,定期开展学校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清查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从而保证账物相符。在进行固定资产清查时,一切清查工作都要坚持以财务部门为中心的原则,其他各个部门要同理合作,尽最大努力给予财务部门支持。固定资产清查理应按照学校寒暑假的时间进行,避免耽误正常的教学工作。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聘请专业的财会人员进行指导与协助,对于清查出的各类问题要及时解决,难以解决的要及时上报。根据清查的数据与内容构建一个准确、完整、清洗的固定资产财务体系,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培养更加专业的资产管理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逐步引入先进的管理软件,这样一来就更加需求专业的财会人员。为了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小学校就必须培养具备高素质与高度责任心的专业财务人员。学校必须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管理能力,从各个方面着手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避免问题的出现。

第5篇:固定资产管理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74 [文献标识码]A

高校资产属于国有(公共)资产,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国家、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以各种形式投资形成的资产;二是高校自身发展积累所形成的资产。其中,高校固定资产是高校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会计制度》(1998)将高校固定资产界定为两种设备资产,一是单位价值500元以上的一般设备,二是单位价值800元以上的专用设备,并且二者的使用期限达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本文对高校固定资产在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简要介绍,并在列举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创新管理对策,以期为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给予借鉴。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现状

1. 高校固定资产迅速增长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相关支持政策促进了我国高教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资产总量也随之迅速增长,教学科研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对教育事业重视和扶持的相关政策也促进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0-2011年高等教育稳步发展,2011年7月数据显示,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23所,比上年增加34所。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资源相对不足的现象也随之产生,因而,社会对高校的各种设施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全国高校设备总值比2000年增长了近4倍,达1540亿元。因此可以看出,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下,高校的固定资产在迅速增长。

2. 高校固定资产种类多,来源广

由于高校的学科种类繁多,培养的人才及科学研究的需求差异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用途、种类、型号、规格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高校经费的不断增长,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也趋于多元化,除了“211”、“985”等国家拨款的专项经费外,其他各种横向、纵向的经费来源也非常广泛。资金来源的复杂现状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健全的制度管理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即大都采用多个部门分头管理的方法,并没有建立起一套针对当前多来源、多种类的固定资产的创新管理方法。由此造成一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权力分散、职责不清,管理失控,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维修和改良、报废处理以及日常维护等环节缺乏统一调度安排和完善的制度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健全的创新管理模式对高校的固定资产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2. 缺乏对固定资产购置环节的有效控制

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要保证购置账目的清晰。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却普遍存在档案不健全、账实不符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在固定资产预算环节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经费的控制与分配,而忽视了现有固定资产存量的分配问题,因而对既有固定资产存量情况缺乏必要的登记备案和整理,从而导致一些高校重复购置固定资产或者购置无用资产的情况时有发生。

3. 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在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也引入了信息化管理,但由于现有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多侧重于统计功能和数据化处理,而对业务流程的控制设计存在缺失,影响了高校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如,由于缺乏公用系统,各个单位独立运行,不能实现正常的信息流通和共享等,严重影响了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4. 缺乏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协调机构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固定资产实行归口管理,也就是后勤部门主要管理房屋、家具、建筑物等固定资产,设备管理部门主要管理各种仪器设备,图书馆则主要管理各类图书杂志,财务部门则负责各类固定资产的价值合算。而上述职能部门分别由不同的校领导分管。这种多头管理的模式虽然对某一领域较为有效,但是从整个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角度来看,因缺乏统一领导和沟通协调而导致整体效率低下。

5. 管理者观念落后

由于高校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又属于事业单位,因此与盈利单位相比,部分高校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领导把主要精力都集中于教学和科研,而忽视了固定资产管理,尤其是一些固定资产管理相关人员并非专业出身,管理意识淡薄,观念和方法陈旧,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施创新协同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管理创新是对固有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包括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组织的创新以及管理资源的配置创新等。从上述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环境的变化,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的状况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并随之出现了很多新的管理问题。因此,基于现状和问题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解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关键。

1. 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源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以最大信度建设管理所占用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实行各就其位管理,即通过明确的岗位职责分配,界定清晰的各部门职责,并将职责细分至每个部门、岗位和个人。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方式。

2. 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技术标准化管理和管理标准化管理,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管理标准化,指的是为实现总体目标而规定的各方面的经营管理活动和管理业务都按照具体标准进行。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制定明确的目标;二是建立以管理标准为核心的标准体系;三是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将目标推进。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运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机构,对所有的固定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管理体制。高校可以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并增设固定资产管理处,在此基础上,由学校的设备处、后勤处、图书馆、基建处等多个部门实行归口管理。各部门使用专人专职对固定资产实物和价值实行双重管理。标准化管理是对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必要补充和完善,精细化管理是从横向的角度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而标准化管理则是从纵向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各部门统一的标准化管理,通过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创新管理提高资产的管理效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3. 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借助现代化工具和手段实现对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信息化管理一方面能够直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通过对组织的重组和变革,重新设计和优化业务流程,使内部各部门信息传输流畅,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有效控制和管理,在新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建立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管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可以运用到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实现基于物联网的资产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过程主要有三个流程,第一个流程主要是运用RFID技术。以高校的设备管理为例,每个设备物品贴上RFID电子标签,并在每个安装地点也设立电子标识,对每个设备设立电子标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自动识别、获取实物信息和自动定位的目的。采用这种方式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可以解决贵重资产的安保问题,并能够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清查效率以及准确率。第二流程主要是运用电子代码EPC。以采购固定资产为实例,高校在采购固定资产的过程中要选择使用电子代码EPC技术的设备等产品,从而建立产品PML信息服务器,这样的产品能够提供实时信息服务,方便高校对固定资产进行高效管理。因此,高校在购买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应该检查产品的RFID电子标签,以实现固定资产后期的信息化管理。第三个流程是高校在购置回固定资产后要建立智能校园体系,在前两个阶段实现了固定资产的管理体系开发应用后,也为后续的技术环节和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高校应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和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培训,使管理人员观念更新并接受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使资产管理将不再是一个独立系统,与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相结合,真正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创新。

4. 多种管理模式的协同运用

在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作为管理创新模式分别能够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本文重要强调的是三种管理模式的协同效应。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对各部门资产管理的一种创新,标准化管理主要是对由上而下的统一管理的一种创新,信息化管理则是对管理手段的一种创新。而高校的资产管理是分层次、统一化的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因此,实现三种管理模式的协同是高校固定资产实现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能够快速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是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管理模式,高校应以创新的理念引进和改善原有的管理模式,通过多种管理创新方式的协同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同时,多种管理创新模式的协同同样也可以应用到其他资产的管理领域,从而加强高校的资产管理效率和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 高惠玲,梁军,郭万喜,唐岚,李晓林. 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359-363.

[2] 张海静.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2011,33(2):65-67.

[3] . 高校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体系亟待完善[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9(2):126-128.

[4] 邱灼雄.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92-197.

[5] 王淑娟.高校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网络管理初探[J].新西部,2010(12):145-146.

[6] 李健生. 浅析高校固定资产的校园网络化管理[J].经济师,2011(1):145.

[7] 高蕾. 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2):185-186.

[8] 张甫香,陈焕娣,甘朝晖. 网络环境下高校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创新[J]. 财会通讯,2011(6):49-51.

[9] 黄海涛. 基于网络化平台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构建[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10):16-17.

[10] 庄越华,曾小丽. 关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财经界,2011(6):105.

作者简介:辛颖(1970- ),女,汉族,山东曹县人,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第6篇:固定资产管理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医院管理 财务管理 财务制度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与发展,医疗财务管理制度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在新医院财务制度施行取得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我们加强关注并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一、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分析

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所推行的有利于医院及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度改革。在具体推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下面我们就新制度的成效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有利于固定资产价值真实反映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操作方面没有直接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而且进行了固定资产修购基金的计提,且其计提基础是固定资产原值。这就无形当中让医院的固定资产产生虚增。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当中取消了修购基金的计提并直接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处理,这有利于对医院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有效反映。

(二)扩大了会计体系的信息反映覆盖面

过去单纯的会计体系在信息反映内容上通常只能进行财务信息的反映,这不利于现代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全面财务管理工作上的实际需要。新医院财务制度从项目增设(待冲基金科目)方面进一步扩大了会计习题信息反映的覆盖面,其冲减余额不仅能够及时反映相关财务信息,同时也能够有效反映医院的预算信息,为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提供帮助。

(三)提升了医院收支结余核算准确性

医院的收支结余核算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收支结余如果不能进行正确核算将影响正常财务管理秩序。新医院财务制度改变了过去在药品收支、医疗收支方面的单独核算模式,并将两者进行合并,而且在此基础之上明确规定不进行管理费用的分摊,避免了管理费用不合理的人为分摊问题,从而提升了医院的收支结余核算工作准确性。

除此之外,增强往来业务核算精确度、进一步完善医院财务报表内容及外延从而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及成本管理控制工作质量的许多成效。

二、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全力推行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且取得了许多喜人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制约医院财务管理进一步转型升级的实际问题。

首先是成本管理工作仍然不够细致、到位,比如成本核算体系不够完善问题,一味追求成本控制而忽视服务质量问题等。

其次是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切实有效,许多医院到目前为止仍然未能按照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中对不符合固定资产新单价标准的资产进行清查与剔除,这严重影响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同时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未能实现全环节控制,且未能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进行具体责任制度方面的落实,从而让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一直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再次是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未能实现财务信息、会计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快速传递,严重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三、改进措施

(一)加强成本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首先就是要进行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要进行成本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要全面包含医院经营服务过程中的各项收入与产出,也就是要涵盖一切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的收入产出情况。其次是要加强成本控制与服务提升并重的成本核算体系建设,只有将成本与效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成本核算体系才是科学、合理且有利于医院长远发展的。最后必须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并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让预算管理更加精细化,从各个环节、各个部分切实加强成本有效管控。

(二)加强固定资产有效管理

固定资产是医院进行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物质保障,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清查与盘点,要对不符合新财务管理制度中固定资产单价的资产进行剔除,要严格执行报废制度,同时要严格执行资产编号制度,以及计提折旧类型划分、比例划分等相关规定。

其次是要加强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及使用效率。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固定资产在采购、保管、使用、维护、报废、回收等一系列环节的制度建设。并根据相关制度进行问责制度建设,将固定资产管理及使用责任明确落到每一个部门、科室及单位,要加强对各部分负责人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力度。

(三)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用电脑代替纸笔进行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医院网络建设实现各组织、各科室、各部门的信息有效沟通与共享,实现信息数据的有效传递,确保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一切有用的财务信息与会计信息,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及时性。

(四)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财务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依靠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还需要有一支合格的具体操作人员队伍。医院应该加强兼具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医药科学知识、办公自动化操作知识以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专门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并进行与人才引进与人才管理相配套的奖励与约束机制建设,改善人员配置与人员结构,提升管理人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建设一支真正能够胜任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需要的优秀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第7篇:固定资产管理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农村 ;数字校园

1数字校园概述

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校内、校外、设备、教室等)、资源(人力、设备、图书、备课、课件等)到活动(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信息化,它是在传统学校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数字校园的功能与效益是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提升传统校园功能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2我心中的数字校园

2.1数字校园必须建设一个校园网站。

校园网站应涵盖教育、教学、教研,管理和学习等主要方面。各栏目内容丰富,真实,科学,与网站主题要联系紧密,能展示独有、独创等特色性内容,动态内容能实时更新,各部门可以独立操作,都有各自的后台管理入口,各部门管理权限平等,超级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可以添加或删除各部门管理员,管理方面较为先进。

主要功能有:

2.1.1导航内容:学校首页、部门简介、工作通知、教育新闻、规章制度、教育科研、获奖成果、试卷题库、校园风景、计划总结、家校互动;

2.1.2滚动:滚动显示校内公告重要通知;

2.1.3专题栏目:班级主页、教师学生博客等;

2.1.4校园影像:可以增删图片显示数量,新增图片评论,图片交替现实,动感美观。

2.2数字校园必须为“学校管理”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实行电子无纸化办公。作为数字校园建设,学校管理也应实现数字化。

一是校园信息要数字化。学校周主要工作、校园通知、校园新闻。学校里传达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文件、下发的各种资料、校内新闻和主要工作都通过数字化高效地进行传达。

二是人事管理要数字化。数字化人事管理可以提高学校人事管理的效率,实现从原来的单一行政管理职能到高效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转变。数字管理为学校教职工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设计事业发展规划、制定进修和培训计划;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和分析工具;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和建议。

三是财务管理要数字化。主要应用于学校的日常收费工作,建立统一的收费项目,学生的信息资料管理以及与财务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单据信息输入之后,系统会自动产生会计凭证,并结算出会计总帐、明细帐、报表,并能打印出财政统一的收费收据,使各项收费清晰明了。实现账务数字一方面可以减轻财务工作人员的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使学校账目更加规范明晰,从而杜绝一些恶性财务问题的发生。

四是教务管理要数字化。教务数字化管理涵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学籍管理、教学计划、开课、排课、调课、成绩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多个环节。管理系统可为学校决策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使他们可以快捷、方便、科学的做出决策,从而避免了因人为疏忽等原因造成的错误。同时也提高了教务管理水平与办公效率,达到了减轻工作负担的目的。

五是固定资产管理要数字化。学校可以结合条形码技术,赋予每个实物一张唯一的条码资产标签,从资产购入学校开始到资产退出的整个生命周期,能针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解决了资产管理中帐、卡、物不符,资产不明设备不清,闲置浪费、虚增资产和资产流失问题。管理系统可为学校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可靠、高效的动态数据与决策依据,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与标准化,全面提升学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变得轻松、准确、快捷和全面。

2.3数字校园必须为“教师教学”服务。

一是教师教学要数字化。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均需要数字化。如:备课环节,教师可以从网上获取大量的、动态的、即时的、新鲜的备课资料,形成电子教案;上课环节,教师课前先在网上看同课题优质课视频资料,有助于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水平;作业环节,教师可以不用粉笔写在黑板上,可直接用大屏幕展示出来,既环保又节约时间;辅导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针对学生难懂的问题进行反复的演示;考试环节,将学生成绩录入系统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

二是教师发展要数字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效的培训和学习则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网络进行培训学习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教师的学习渠道拓宽了,眼界也开阔了,大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是教师研究要数字化。学校科研课题通过网络可以交流信息; 通过网络信息,发挥辐射功能;通过网络与各方面交流,提高科研水平。

2.4数字校园必须为“学生发展”服务。

一是学生发展要数字化。数字校园不仅丰富学生学习资源,而且还为学生建起学习平台。每位学生可以通过微机室工作站访问学校网络,而且每个教室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也可以实时访问学校网络。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把自己的作品、文章、学习体会、疑难问题及时地上传到学校服务平台。这一平台有力地推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师生之间也多了一种交流渠道,同时也为学生更好的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舞台。

第8篇:固定资产管理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6-6455-02

The Design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ZHAO Li, WANG Mei, ZHANG Si-pi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Hun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Changsha 410200,China)

Abstract: To the small sized and medium sized companies now, this paper analysed that the Fixed assets is increasing and the pressure of the manager who manage the fixed assets is also increasing due to the constant renewal of equipment in the office.This paper will design a management software used to manage the assets, and it can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Key words: fixed assets; ; management system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的中小公司的出现,公司的资产不断的更新,办公室因设备的不断增添,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让公司管理人员资产管理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需使用软件系统进行管理。本系统开发采用Visual 开发工具为平台,设计与实现了办公系统。无纸化的办公管理系统便,很大程度的节省了办公用品,提高了办公效率。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业务处理流程分析[1]

根据管理人员的业务分析,主要讲系统的业务管理模块分为如下几个:用户人员信息管理、固定资产信息管理、资产信息报表生成、资产借还管理。用户人员信息管理主要管理管理人员的信息包括注册用户和更新密码,同时也要管理公司内部的员工信息,便于资产借还管理;固定资产信息管理主要管理资产的登记、添加、修改、报废管理;资产信息报表用于统计资产的总量和消耗量;资产借还管理主要管理资产的流向。业务流程如图1。

1.2 功能模块设计

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析,将用户需求归纳和分析,资产管理软件具备以下的功能:管理员登录、固定资产信息管理、人员信息管理、资产的领用、资产的归还、资产信息浏览和查询、资产的信息报表。

1) 管理员登录:要使用本系统必须先登录,并且只有固定资产管理员能够登录。登录的时候需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管理员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系统允许有多个固定资产的管理员,每个管理员的权限相同。

2) 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类别管理:固定资产的类别在录入资产信息之前就定义好,录入资产信息之后可以增加新的类别。类别要求分为两级,如大类可以是办公外设、数码产品、计算机等;小类分为办公外设――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其他;数码产品――数码相机、投影仪;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服务器等。类别应允许添加和删除操作。

固定资产信息管理:资产的信息包括编号、名称、类别、型号、价值、购买日期、状态、使用者、备注等。资产型号是文本信息,资产的状态分为:正常、维修、报废。使用者为空表示资产未被使用。资产应允许执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

3) 人员信息管理:这里的“人员”是指可能领用资产的人,人员的信息包括人员编号、姓名、职务和备注。

4) 资产的领用:已经登记的人员,可以领用固定资产,领用时需要记录的信息有:设备编号、领用日期、管理员、用途、备注。只有状态为正常且使用者为空的资产才能被领用,正在维修或者已经报废的资产不能够领用。

5) 资产的归还:资产使用完毕后要归还给管理员,归还时要依据领用时的记录来填写如下信息:归还日期、管理员等。

6) 资产信息浏览和查询:按资产类别浏览:按资产类别浏览资产信息,类别分成两级,要求能够显示大类和小类下面的资产情况、资产状况。

查询资产信息:可以按资产编号、资产类别、使用者详细资产详细信息,按使用者查询显示该人员领用的所用资产。

7) 资产的信息报表:报表可以分为月报表和年报表。月报表:统计当月资产的使用情况并可以打印报表;年报表:统计当年资产的使用情况并可以打印报表

1.3 数据库设计

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采用Power Designer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或文件来保存数据[2],详细数据库物理模型图如图2所示。

2 系统安全机制

资产管理系统对系统的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要充分利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使之与应用系统的安全性结合起来,从而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还要采取一些专门措施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1 登录验证

资产管理系统除提供登录页面以保证用户的正常进入外,还要阻止用户试图绕过登录页面非正常访问系统,系统通过的Session对象来判定上面的两种情况。实现方法如下:首先登录页面代码在验证用户合法后,通过Session["UserID"]=uid语句将用户的LoginID保存;然后在系统的所有页面的Form_load事件代码中,通过以下代码决定用户是否正常使用。若非正常使用,则系统重定向到登录页面,运行示例如下所示。

if(Session["UserId"]==null)

Response.Redirect( " . . / log in. a spx" ,true) ;

2.2 权限控制

本系统的用户除必须设置口令外,对于权限的分配有特殊的规定。系统采用功能模块、角色和用户三层的权限分配方式[3]。首先设置功能模块权限信息,规定哪些模块的功能是可由用户操作的,并定义权限代码。其次根据业务需要.. ,设置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分配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权限。最后设置用户所属的角色,即规定用户最终的权限。如此设置可提高权限分配的灵活性,修改某一类用户的权限只需修改其所属的角色权限即可,同时可以保证不同用户有不同的功能。

此外,在编程过程中加强权限范围概念,使用户只能访问自己有权访问的数据,如部门重点工作管理员只能管理本人的工作计划信息,但不能修改或删除他人的信息。这样可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数据安全性,防止用户因误操作而造成数据损失。

在数据库的安全性方面,本系统的数据存放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采取了SQL SERVER与操作系统集成的身份验证机制,对超级用户的密码严格管理,定时更换并充分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本身的安全机制,对数据的访问由存储过程完成,防止恶意用户非法的数据写入。还制定完善的备份方案,防止数据的毁坏或丢失。

3 结语

资产管理系统是公司办公网络化发展的方向,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安全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理论的发展,实现数字化办公是可行的,全面实现数字化办公是办公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黄亚萍.基于.NET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技博览,2010(10).

第9篇:固定资产管理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系统规划;文件管理;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5-2378-03

Institutions of Higher Management in a Number of Computer Lab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t Present

HONG Wen-zhen

(Guangdong Agriculture,Industry and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Guangdong 510507,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on the current computer lab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at exist in a number of issues put forward a set of practical solutions, and the program in detail to explore.

Key words: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planning the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1 引言

当前高职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在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计算机系统和教学软件多变的问题,每个学期都会因课程的改革、改变而导致教学软件或系统软件的频繁更换;

2) 学生上机实验数据和老师课件的存放管理的问题;

3) 学生上实验课时存在考勤情况,实验情况,下机不按时关机等多方面的管理问题;

4) 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

5) 如何有效的监控管理实验室设备使用情况问题。

针对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验室管理工作经验,在此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下面将详细的探讨方案的实施。

2 方案实施

2.1 系统规划与安装维护

合理的系统规划和高效的系统安装维护,是目前解决计算机系统软件和教学软件更换频繁的一种较好方法。下面将具体介绍系统规划与安装维护的实施。

2.1.1 系统规划

我们利用硬盘保护卡(蓝卡/增霸卡)创建多个独立主分区的技术,根据不同系列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各类考试的需要,将硬盘划分成多个独立的系统分区,并且在各个系统分区上安装相关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同时还划分了一块共享的数据分区,用于存取实验课和考试时需要的临时数据,详细的规划如表1。

这样的系统规划,不但能为多个系列的计算机课程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还可以为各类职业技能考试提供优质的考试环境,同时还能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合理、充分的利用硬盘空间和发挥计算机性能;

2) 可以在一个计算机实验室安排不同系列的课程,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3) 提高实验室系统的健壮性,不会因为个别软件或操作系统的损坏而影响到其他系统和软件的正常使用;

4) 提高实验室系统的扩展性,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调整个别系统和软件,无需重装整个实验室系统;

5) 为一年两次的大学英语AB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提供稳定的上机考试环境。

2.1.2 系统安装与维护

目前,计算机实验室较高效率的系统安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ghost企业版配合windows 2000或2003服务器版操作系统的DHCP进行网络克隆;另一种是使用保护卡(蓝卡或增霸卡)进行网络拷贝。这里我们以保护卡(增霸卡)的网络拷贝进行详细介绍。

1) 做好系统母机,按键盘F10键进入保护卡系统维护主界面,点击“网路拷贝”,勾选“接收端开机自动连线”,填写好“工作组名”、“本机名称”、“本机IP”,单击按钮“网络拷贝”,进入发射端/接收端选择界面。

2) 进入网络拷贝控制主界面等待接收端(客户端)的登录。

3) 接收端(被拷贝计算机)按顺序开机登录到发射端机器。

4) 接收端登录完毕后进行自动分配计算机名和IP,并且锁定;然后根据需要发送整个硬盘数据或单个系统分区的数据。最后,通过保护卡带有的自动修改计算机名和IP的功能对接收端的系统参数进行自动修改完成整个实验室的系统安装工作。

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我们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临时加装教学软件。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安装好软件后进行一次系统网络克隆或拷贝,二是采用保护卡的增量发送功能。在节约时间和人力的权衡下,我们采取了第二种方法,利用保护卡的增量发送功能。通过保护卡的增量发送和自动修改系统配置参数功能快速的完成我们的系统维护任务,提高维护效率。

2.2 搭建文件管理系统

网络服务器的文件存储管理能给学生和老师存放、共享实验数据和实验课件带来很大的方便,这里我们采用了windows NTFS的文件系统来搭建实验室需要的文件管理系统。NTFS是windows nt/2000/xp/2003专用格式,它能更充分有效地利用磁盘空间、支持文件级压缩、限定用户对文件夹的使用权限、具备良好的文件安全性和共享性。

整个文件管理系统的搭建比较简单快捷,具体设置如下。

服务器设置:

1) 在用户管理中创建一个用户组(usergroup),用老师的工号和学生的学号创建相应的用户并将这些用户添加到用户组;

2) 创建一个共享文件夹(usergroup),在共享文件夹里用老师的工号和学生的学号创建相应的用户文件夹;

3) 设置共享文件夹和用户文件夹的访问权限如表2。

客户端设置:

1) 为教师机和学生机分别创建T+i和S+i名字的系统管理员用户,并将其设置为默认的系统登录用户;

2) 在教师机的T+i用户和学生机的S+i用户下,分别创建映射“S:”盘为“\\服务器名\usergroup”。

2.3 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管理系统

多媒体网络教室管理系统集同步教学、控制、管理、音视频广播等功能一体,并同时实现屏幕监视和远程控制等网络管理。针对学生上实验课时存在的诸多管理问题,我们在实验室安装了多媒体网络教室管理系统,帮助我们有效地管理学生上机实验。

1) 通过直观的系统管理界面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学生的到课情况,方便做好学生的考勤工作;

2) 利用音视频广播能更好的为学生进行实验演示,达到同步教学目的;

3) 使用屏幕监视可以清楚的察看学生上课时是否在认真做实验还是在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了解学生的实验动态,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4) 采用系统中远程命令的远程关机可以轻松的关闭单台或多台计算机,解决学生下课后不按时关机的问题。

2.4 实施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采用 2.0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基于B/S结构的分布式处理系统;只要能上校园网的任何地方,系统授权实验室管理员就可上网进入本系统完成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系统具备了以下功能。

1) 设备管理:及时、准确、动态的掌握设备从购置到报废的整个过程。

2) 实验室管理:实现实验管理数字化、实验安排自动化。

3) 系统设置:建立基础数据、为系统的使用做准备。

4) 物品管理:实现物品入库、领用申请网络化,物品查询、统计自动化,物品帐目准确化。

5) 经费管理:随时了解各单位的经费余额,实时查询每笔经费的使用记录。

6) 统计分析:各类统计分析报表能帮助了解各设备单位的情况、各实验项目的情况、物品领用情况、经费使用情况。

7) 打印管理:提供各种设备固定资产标签卡片的打印。

通过实施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使我们的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和规范,改进了固定资产管理过程。

3 结束语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科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必然趋势。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更加高效快捷的管理手段,并且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服务教学,满足未来高职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林阳军.计算机实验室如何实现远程关机[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