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语文的意义和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文化; 契合性;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6-0083-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为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高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大学活动中逐渐厚积、沉淀下来的风格或特色,它以一种能动的无形的作用方式对所处群体产生影响,代表着大学的理想追求,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创新发展的维系高校师生关系的一种文化形态。”[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作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两个层面的文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大学文化是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大学文化的根本,二者在内容上、功能上、传播载体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内容上的契合
我国大学文化的形成经历了相当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性、时代性与育人性是其始终坚持的特性,而这些特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炼过程中必要的基本特性。
1.民族性是二者的共同内在属性
民族性即指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精神,是国家得以安定团结,抵御外邦的重要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基石,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1935年就曾经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2]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是中华文化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是各民族理想信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文化凝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以创新的重要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中,无论是的指导作用、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还是作为道德标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要以全民所共有的民族精神作为思想基础。
民族精神贯穿于大学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爱国主义既是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亦是大学精神的灵魂,更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没有了爱国主义,也就没有了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作出贡献的思想动力,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就无从谈起,其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意义。
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后,管理京师大学堂的事务大臣张百熙受命恢复和重建京师大学堂,他在提给京师大学堂上联中就写了“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豪迈誓言,这一誓言作为一种信念始终激发着代代北大人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也孕育了北大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启蒙教育了后人;清华大学更是“出淤泥而不染”,虽然是清政府接受美国庚子赔款所建立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但“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厚德载物”的中华传统美德,一开始就渗透在血脉之中。大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渗透,民族精神的发展有赖于大学文化的传播,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精神保证。
2.时代性是二者的共同内在特征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回应了时代课题,升华了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性。实践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掌控这种变化的节奏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对实践的正确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顺应了理论发展的时代需要,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和方向,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目标指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精神支柱,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道德基石。
时代性和创新性是大学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大学人是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首先接受者,他们的改革和创新的欲望更为强烈,思想更为活跃,是先进文化的践行者,是走在时代最前沿的人,所以大学人的行为本身更具有时代性。这一点在大学的制度、行为、精神和行为文化中均有体现,大学人通过不断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反复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用实践来衡量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时代的要求创造出符合大学实际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
3.育人性是二者的共同内在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炼的内容是先进的育人体系。指导思想教育我们树立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维体系,指导我们要正确处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之与社会向前发展的方向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求我们要志存高远,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而为之努力奋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更是要求我们要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还要求我们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解放思想,要具备永不服输、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荣辱观为我们树立了道德评判标准,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在诱惑和利益面前便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校园文化的核心力量在于‘以文化人’,依托其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独特优势,使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3]这里的校园文化即我们所说的大学文化,其具体的育人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文化以大学为载体,引导着大学人的思维和行动,通过影响大学人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引导大学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大学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还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大学里我们接受文化的沐浴、情感的陶冶、道德的洗礼,大学文化的价值便是通过这样的文化氛围来陶冶大学人的心灵,进而达到人格的升华;三是大学之所以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其原因在于大学文化的影响力,大学文化对大学人的影响具有潜在性、持久性和深刻性,这种潜在的特性逐渐演变为大学文化所具有独一无二的创造性,使得大学人的思维模式不拘一格,始终充满着创造的活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功能上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功能上的契合主要体现在主导功能的契合、凝聚功能的契合和传承功能的契合。
1.主导功能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价值标准,还为人们提供了实现价值目标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了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且强调了二者在引导人们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把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是我们当今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其次,提供应遵循的价值标准。有了目标的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以此为参考坐标,可以坚持正确的方向,明白判断是非的标准,并通过行动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后,提出了在实现价值目标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经得住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指导体系,因为它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诸多理论与实践成功结合的案例,让人们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
大学文化是具有先进知识和文化的当代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反映,代表了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主流价值诉求。并把这种文化精神和主流价值诉求同一个大学的历史传统和现代观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及大学精神。这些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既代表了国家、社会的要求和期望,又反映了学校发展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的奋斗目标,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功能一样,为大学人进一步指明了所应遵循的具体的价值取向,提供了大学人所应遵循的价值标准,提出了在实现价值目标过程中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使大学人在实践大学文化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
2.凝聚功能的契合
社会的系统能够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能够得到维持,需要一定的精神依托,这种精神依托便是一个社会一个时期的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成为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具有可以让人感到震撼的理论价值,还要能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支持和行为上的指导。当今社会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形成价值认同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首先,能够在中国发展壮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真理性被中国人民所选择、接受和认同,又以其实践性和发展性不断创造新的理论成果,并成功地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能够在当今的多元文化和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形成最大的共识。这种共识能够最大程度整合人们思想上的差异,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普遍认可,最大限度地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最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民族得以壮大和常青的保证,他们能够唤起人们心底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人民,在时代的指引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本身就具有凝聚人心的内在功能。一是大学文化所包含的价值理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是以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师生员工之中,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并在文化层面上形成一个共同体。在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使全体师生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上升为责任感、荣誉感,从而将师生员工凝聚成一个蓬勃向上的群体。二是大学以大学人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石,通过对大学成员的凝聚与团结,产生一种内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激发个体和群体潜在的能量,进而为了完成大学的使命而开拓创新、勇往直前。三是大学文化的凝聚功能更主要体现在巩固师生的团结,对于师生有辐射、转化、融合的功能。除此之外,大学文化的凝聚功能还表现在凝聚远在世界各地的校友,这种凝聚力来源于对同一文化的认同感。
3.传承创新功能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总结了历史的经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结合我国国情,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理论体系。它的传承创新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在对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又一适合我国国情且具有根本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上体现传承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求我们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更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造出更优秀的文化成果。
大学文化同样具有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担任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大学作为文化的传播阵地,以其独有的方式传播着我国的优秀文化。在不断的传承过程中,大学人还以其特有的智慧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并且与时俱进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更为新颖的文化成果。这些成果也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实现载体上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除了与大学文化在功能、内容上有所契合以外,在实现载体上同样也有契合点。一些相同的载体是二者能够被了解和学习并实现其功能的重要平台。
1.具有同样的传统传播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具有同样的传统传播载体。一是依靠传统人际载体传播。“人际载体传播”,一般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借助媒体的间接传播。比如与他人面对面的交谈、书信往来、电话沟通、网上聊天等。它是人类社会占主要地位的传播行为。[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最主要的传播方式都是靠这种“人际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不断的学习―传授―再学习―再传授的循环往复传播过程,在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且经历实践的不断考验和历史的反复求证,最终产生了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文化。二是依靠文化书籍作为传播载体。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智慧和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文化作为我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被大家所熟知的途径很大程度上都是来源于书籍,正是对这些书籍的阅读和学习,我们才了解二者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具有同样的现代传播载体
依靠网络媒体作为其现代传播载体。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也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传播媒介。尤其是各种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更是为各种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契机。网络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更可以讨论和分享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得。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也已经成为大学教学、科研、学习和传播各个大学特色不可或缺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大学师生可以更快地了解校园的大事小情,可以随时分享校园网络的学习资源,也可以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可以有效地彰显大学的教风与学风,促进各大学之间信息和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发展。
3.同以大学为重要理论建设基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后,在理论上有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过程,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个被人们广泛认同和践行的过程,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凭借学科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借鉴世界文明等方面特有的优势,对人们思想道德领域出现的新课题和人类文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惑予以解答,提出对人类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理论观点、学术见解和原创性科学思想,这些突出的成绩和贡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大学人才密集,有一批坚持正确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治学态度严谨,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创新的排头兵;大学的多学科综合交叉也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创新提供必要前提并制造有利条件。
现代大学的使命即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首先,大学为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大学是汇聚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与其人才培养的功能密切相关,大学的社会性是大学文化得以长足发展的保证。其次,大学的学术研究的使命,使得大学不断在学术上、理论上、科学探索上求新求异,而这种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便是大学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是大学文化走在其他文化前列的不竭源动力。再次,大学服务社会的使命,具体来讲就是大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理论支撑、技术支撑,在支撑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大学文化,各个大学之间的文化虽然不同,但对服务社会的使命,各个大学文化都是殊途同归的。最后,在文化引领的使命上,大学拥有时代最前沿的研究机构,最先进的研究设施,最有天赋的研究群体,最自由的研究空间和最开放的思想交流,这一切都决定了大学必然是大学文化形成、发展、创新、传播的坚实“根据地”,大学文化必然是走在时代最前沿的先进文化。
最后,大学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但却互为补充,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内容、功能和实现载体上的研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人求实创新的精神力量,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路径的探索进程。
参考文献
[1] 高东新,廉永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契合性浅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4):99-102.
[2] 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3] 陆岩.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J].高校理论战线,2012(2):25-28.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原因
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国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各方面素质处于较高的水平,全面追求发展、追求卓越,体现出良好的时代风貌。”[1]但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仍然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产生这些思想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笔者认为必须从“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2]的战略角度出发,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所在。
一、社会环境的变迁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面临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西方的文化思潮、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以各种方式渗透进来,形成东西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与激荡。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评价标准出现了混乱局面,其中许多新生利益群体中的个人会用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来衡量道德行为,这容易出现个人道德行为与社会或他人道德评价标准的冲突。社会变革使得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强烈的冲击,旧社会的道德规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的约束作用逐渐减弱,而新的道德体系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不但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还受到旧社会道德观念的打击,致使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知行不易”的现象。[3]
二、学校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大学生德育知行分离
由于高校教育机制不健全,致使部分青年学生出现德育知行分离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观念滞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部分两课教师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的灌输,而忽视了启发式教学,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主题选择作用。其次,教学内容抽象。从目前来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所以呈现出内容与实际相脱离问题,主要在于一些两课教师不能够与时俱进,并且他们在讲授新课时很抽象,教学内容又比较空洞、乏味,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枯燥,对老师比较反感,这无形中又给学生带来了造厌烦情绪,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热情和认同感。[4]再次,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一些学校仍然把传统的课堂说教和灌输作为主要手段,他们突出的事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某些学校老师上课仍然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而没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多媒体资源组织教学。他们无法开阔学生视野,无法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性理解和体验,从而也难以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思想素质和行动。[5]
三、家庭教育的缺乏与偏颇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扭曲
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非常缺乏,再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父母过分溺爱子女,使其从小就养成懒惰、自私等不良习惯,致使他们从小缺乏诚实善良、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奋发有为的传统美德。他们在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或反抗,无法与亲人沟通,无法和他人交往,严重者离家出走。他们不但不懂得爱而且对于被爱似乎很反感,他们不喜欢尊老爱幼,更不喜欢关注社会,喜欢以自己为中心。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是由于一些家长在知识结构以及思想教育理念方面比较欠缺,所以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比较简单,和子女的沟通又比较少,再加上社会工作上的压力,许多父母在一定程度上说无暇顾及他们,甚至放任自流,这种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以及孝感意识,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正常发展。虽然部分家长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由于受到对子女适应现实社会的担忧原因,他们往往在具体问题处理上采取一种叫做实用主义的做法,即方面在教育上倾向于个人以及金钱本位,此倾向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发生着深刻的嬗变,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史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笔者希望以一个理论专业的学生身份参加到这项工作当中去,不断地总结经验,加强规律性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践。(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中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第62页。
[2] .在纪念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年第5第15页。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还要注重对学生人文价值的引导。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得及专业技能的实践和训练工作,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培养等都不够重视。这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还不够明确,有的强调其工具性,有的强调其知识传授性,有的强调其文学性等等。事实上,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对于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语文教学在我国高职教育体系中总体上不够受重视,甚至一度消失过,虽然恢复以后,其地位逐步提升,但还是与实际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总体来说,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1)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设置时间严重不足,往往是走形式的感觉,实在无法把如此丰富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很好地展开来传授给学生,教学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满堂灌方式上,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足,严重影响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2)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几乎就是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把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成公共基础课,难以调动语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另外一种模式就是依托中文系的老师来开展语文课的教学,没有专门的语文教师,使得大学语文课程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这就导致了大学语文课程无法真正发挥出其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作用。
(3)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越来越向边缘化发展,开设比例越来越低,而且高职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他们对于语文的使用也表现出明显的不熟练,甚至有些学生出现了词不达意的尴尬现象,这是高职院校过于重视语文理论的教授,而缺乏必要的实践性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结果。此外,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还不够丰富,缺乏新意和更贴合实际的内容使得学生缺乏兴趣。
三、深化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新举措
鉴于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真分析问题,并努力挖掘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在。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载体,语文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在促进其他学科开展以及就业方面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塑造学生人格方面,在学生陶冶情操以及提高审美观方面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发展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深化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当前语文教学的边缘化倾向,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并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和普及到高职的师资队伍和学生当中去,使得高职上下都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并且还要加大对大学语文的投资力度,从经费上予以支持。语文教师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多搞语文科研,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等,重新定位大学语文的侧重点,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综合素养。
(2)高职院校要积极倡导感悟式的语文教育模式,把语文学习与人的思想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人的价值所在,通过感悟式的语文教学,使得学生在学学语文的同时,立足于人的内在精神,从而铸就学生正确的精神根基和价值取向,进而不断地涵养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
(3)高职院校还要从语文教师入手,努力培养高职语文教师的人文意识,因为这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文关怀、氛围营造的关键所在,教师是学生的一本活教材,学生往往会效仿教师的行为。因此,我们要培养品德好、学识丰富、能力强和素养高的大学语文教师,构建一套立体化的语文课程体系,以大学语文为龙头带动学生对其他知识的需求,带动其他人文课程的开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拓展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外延,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相链接,增强大学语文实践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大学语文立体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全方位地满足学生甚至其他学科教师的诉求。
(4)高职院校首先要弄清楚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增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针对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要特别加强写作能力培养,把侧重点放在科技论文的写作方面。大学语文课程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来制定开放式的教学计划,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积极吸收社会各界对于语文教学的建议,还要不断地完善语文教材,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努力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要改革语文教学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独特的综合,保证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香珠.阻碍大学语文发展的“瓶颈”问题[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7).
[2]谢稚.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魅力[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1).
[3]徐凤云.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
关键词: 财经类高校 大学语文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但是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在信息时代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大学语文课堂引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因在于:伴随着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的勃兴,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无处不在的媒介文化正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学生却缺乏对媒介的基本认知,缺乏对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即媒介素养,导致了泛滥的媒介信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与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旨的大学语文教学相背离。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大学语文课堂,目的就是通过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正确看待媒介文化,获取好的媒介信息,质疑媒介的不良信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学科的教学是开放的,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将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提供新的思维。
一、媒介素养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其在信息社会的意义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当时,广播、电影正势不可挡地闯入人们的生活,英国学者发现大众媒体带来的流行文化和新兴价值观几乎无处不在,其中相当一部分有悖于传统文化和正统观念,于是媒体被认为是传播“文化病毒”的根源。他们认为媒体破坏了文化原有的高雅性和本真性,文化一经媒体传播,就会出现低俗枝蔓。因此,一些英国学者大力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希望以此教育学生“认清并抵制”大众媒体的消极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文化迅速崛起,文化开始走出象牙塔,学者们也开始注意到媒体并非一无是处,它能给人们提供丰富的文化享受和多元思考,这些作用不能一概而论。于是,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学者提出媒体是个复杂的系统组合体,需要批判地分析。此时,媒介素养教育已得到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开始把目光聚焦在传媒语言所构架的拟态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和差别上,希望通过教育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媒体的力量,了解媒体的传播特性,并由此探讨媒体与经济、社会、政治之间的联系。
媒介素养的概念是指人们面对媒体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①它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是人们传统素质(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学习者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习者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公众健康的媒介评判能力,通过教育约束指导公众正确认识、理解媒介内容,并积极合理地运用大众媒介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它被誉为“信息社会的公民基本素质”。
在信息社会中,媒介像一双巨大的看不见的手,时时刻刻暗示着、拨弄着,或者控制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精神与意义上的日常生活。②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则认为,媒介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个人裹挟其中。③大学生是媒介的深度使用者和重度关注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网民数字中,18岁至24岁者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36.8%,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④他们此时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阶段,面对着种类繁多的媒介通过各种语言传播的各式各样负载着特定文化的信息。不可否认,由媒介所营造的社会文化在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而此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将对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财经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其与媒介素养的关系
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说:语言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怎么做人的问题。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就是要为每个人构筑一个精神家园,让人们在这里学会对人类普遍价值、对真善美的认同;培养出人的良知和正义感,也就是培养出真正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是建立在学生中学阶段已经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基础之上的崭新课程,是对学生人文修养和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如果说中学语文关注的是基础的、技能的层面,那么,大学语文关注的则是由此延伸之后的文化的、精神层面。⑤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该是以传授人类文化成果,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己任。财经类高校由于是非综合性大学,学生大部分从事经济学科的专业学习,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必须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级人才文化素质培养中的综合性价值。
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中的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本身就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任何一种媒介都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意义的,只不过形式各异。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大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读者对媒介语言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媒介的使用者应该识别语言形式背后的思想意识,深刻理解媒介信息的内容、意义等,这都需要调动读者的背景文化知识、认知能力、批判思维等,这些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作为语文科的教学,也应该重视对语言能力的高层次――语言意识的培养。另外,媒介信息之中往往蕴涵着经济的变动。财经类高校学生必须学会从媒介信息中提取到影响经济发展的信息,敏锐地发现媒介信息可能带来的经济价值,这就需要把握媒介语言背后的意义。只有拥有必要的媒介素养和足够的语文知识才能抓住信息实质,既能促进财经专业学习,又能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此外,媒介素养教育符合财经类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目前在大多数高校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切入口,因为文学有润物之功,与别的人文读本比较,文学作品更感性,更易被接受,更能起到教化的功能。大学语文教育应侧重在文学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当前,大众传媒以无所不在的方式覆盖和左右着人们的生活,也深刻影响着文学,表现为媒介新文体的出现拓宽了文学的内涵和视野;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削减了经典文本的影响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写作素材等方面。这些都是大学语文课堂上不可回避的东西。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不仅仅用经典作品陶冶学生,更注重用身边发生的诸如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等指导学生阅读,这就提出了在增加媒介文学阅读的同时提高媒介素养的问题,否则学生只是对媒介内容采取“拿来主义”,缺乏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及方法分析
在母语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早在1989年就在英国开始实施,很多国家都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英语教学中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并且从小学坚持到大学阶段。在澳大利亚甚至还通过法令将媒介素养教育放在英语课中。在加拿大的英语课上,教师让学生分析不同的报纸与文章所使用的标题、语言,以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区分事实与意见的不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同时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⑥这些国家成功的例子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启示:在大学语文课堂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是面对信息时代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媒介高度依赖的一种正确应对,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质,避免被不良的媒介文化信息影响。
目前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引入媒介教育有很多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首先教学内容可以直接从当前媒体中选取,选取原则为体现媒介的新颖性,具有时代感,而且和学生的切身经历相关,符合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当前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环保、国际关系等方面的一般文章或者文学作品,让学生认识当前社会的文化特征,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利用投影、录像和录音等多种电教媒体,采取把立体教学,把报纸、网络、电视媒介结合起来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
注释:
①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
②尹鸿.媒介文化研究:知识分子的发言场域.省略/zhuanjia /article/20112072357.htm.
③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图书馆,2000.
④CNNIC.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4.7.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生 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非中文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门优势公共基础课程,曾经在各大高校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随着近几年来社会的高速发展,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来满足自身的快节奏学习需要,大学语文逐渐淡出了大学生的关注视野,甚至于部分高校发出废除大学语文课程的呼吁。可见,肩负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大学语文正处于岌岌可危的位置。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自1978年秋重新开设以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随着大学生对其摒弃的态度,也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其是否存在什么问题?
(一)学科地位逐渐边缘化,面临着被撤销的危险
在高校中,大学语文一般用于对非专业学生的规定培养,笔者在现实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获取以后顺利毕业的规定学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地去学习。也就是说,如果可以有选择的话,大部分学生会义无反顾地舍弃大学语文,这对任何一个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件痛心疾首的事。尤其是近两年里,笔者了解到,部分高校已经正式“开除”了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
(二)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大学语文的任课老师中,既有基本功扎实,“武功”高强的专业出身老师;也有半路出家者;有靠一两本教科书的三脚猫功夫就出来闯天下,其出身专业跟语文教学没多大关系的课本内容复述者。正是教师水平的良莠不齐,使得本来就已经对大学语文课程没多大好感的学生进而对课程产生了质疑?为什么要学大学语文?学大学语文有什么用?对我的专业有什么帮助?等等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却很少有老师来帮他们解惑。因为这些老师当中,“武功”高强者一般认为课程内容都是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很少考虑到非专业学生的接受程度有限,于是往往导致本来对学生的期望过高,一旦期末成绩出来,不仅学生失望,任课老师更失望。其次,半路出家者和专业没有关系者多半没有能力去解除学生的疑问,导致两者自己的关系不断“恶化”。
(三)教学方法犹如蜻蜓点水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各高校选择有所区别,但大致的内容却是一样的,都是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教学等,其内容之多,广到一个专业类学生要花两三年的功夫才能大致学完的内容,而大部分高校却用一个学期一周2个课时的时间来安排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这种填鸭子式的教学方法难怪学生的“消化不良”,也怨不得老师们教学过程中的蜻蜓点水,不然教不完啊!
(四)课程考核模式单一
现在大部分高校对大学语文的考查方式还是固守传统的闭卷方式,美其名曰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实则是赶鸭子上架,大部分学生会在考试前几天进入一个暗无天日的背书阶段,假如你问他在背什么,很多人也不知道,因为他们只知道一定要考到60分。所以,也就不能指望学生考完试后会真的达到素养提高的目的。
二、大学语文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上的意义
人文素质,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现代的“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科学主义”、“金钱拜物教”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名族,没有了自己的人文文化,实际上就没有了名族。”[1]大学教育作为学生走向社会前一站的人文素质培养圣地,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
看看当下的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成果,我们的学生当中不乏有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但同时我们也会听到这样的一些声音:某某大学有学生因为感情问题把另外一个同学给伤害了;也有学生为了评优不惜用尽一切手段诽谤、造谣来打击其他同学;还有大学生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一个玩笑就夺走了其他同学的生命,如上海复旦投毒案,其手段之专业,让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大家都会问,现在的大学生都在学些什么,大学生都在干嘛?假如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是用来改进社会,而是用来犯罪,那可就不得了了。
庆幸的是,在现实的大学语文教学中,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作品本身所传递给大学生的启迪性,或多或少会促进学生去思考、总结,进而达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目的。
三、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的方法
大学语文教育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借助课程作品,而又超越作品的内容,让学生看到教材以外的世界,于是也决定了它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
(一)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
高教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可见,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的教学工作当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指出了高校在其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
尽管大学语文被设为基础性的公共课,其地位却摇摇欲坠,特别是近几年,不被广大学生看好,因为学生普遍认为其实用性不强,对他们以后走向职业岗位似乎没有什么帮助。当然,如果仅仅是从“工具性”这一角度来探讨大学语文的教学意义,那么它的实用性可能短时间内确实不是很明显,但我们应该看到,大学语文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它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它能给学生带来知识以外的历史经验、生活规律,从而带动学生去思考、学习、工作、生活,其中一些文学知识已经成为部分学生的精神指引导老师。曾经有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说过,当他面临工作没着落,经济来源已经断绝的处境时,他突然想到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这样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于是乎自己突然如有神助,感觉身体无比强大。事实也证明,他真的挺过那一段艰难的岁月。由此可见,在探讨大学语文功能性过程中,我们不能太过急功近利,而是要看到它的潜移默化作用。这份理解需要高校在学生中广泛传达,以此给大学语文奠定存在的必要性地位。
(二)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发现,虽然课本一样,但不同的老师授课决定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的被接受程度相差甚远。往往是专业类老师课堂上信手拈来,知识来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给学生一种常读常新的感觉。相比之下,非专业类老师一般是把课本知识重新复述一遍,这样学生难免产生的厌烦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所以,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最好是选用高水平,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专业类老师来教学。因为专业老师由于本身对知识已经烂熟于心,能准确的判断学生的接受水平,做到因材施教。
(三)改进教学方法
现有的大学语文教学,部分老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高中教育模式中,依然是保留在对作品的字、句、段的讲解上,使原本应该充满灵气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还害怕上大学语文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任课老师的思考?其实高中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课程的“工具性”,而大学语文关注的应该是超越工具性之外的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挖掘蕴含在作品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思想。
并且,在作品的选择上也要下点功夫。一般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相当于中文专业学生教材的压缩版,其覆盖之广决定了我们任课老师在教学作品的选取上应该有所取舍,而不是追求面面俱到,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为这样容易让我们在教学当中犹如坐过山车,游戏过后多半是疲惫,很少有收获。有经验的老师会选取大学语文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意义的经典作品来作为课程的主要讲解内容,这样既避免了蜻蜓点水之嫌,又能以点带面,使学生萌生学习的乐趣。
最后,借助现代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引入网络、电影、音频、图片来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时可以引进视频的观看,让学生领略到剧中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多数学生反映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改变课程考核模式
大学语文课程现在的考核方式还是采取单纯的闭卷方式,单一的枯燥方式容易让学生心生厌烦,学生们大多是追求60分万岁,至于学到什么另当别论。很明显,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相对单一的闭卷形式,任课老师在教学中不妨考虑一下适当引入一下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程的评分标准上,可以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为主,通过4、5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来探讨某一个作品、某一句话的不同见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这样既能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中所带来的乐趣,轻松完成自己的课程考核,老师又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五)优化学习环境
关键词:《大学语文》;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作用
1984年美国医学协会在其“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中指出:缺乏人文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涯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对这种挑战的能力。《大学语文》是医学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开设《大学语文》旨在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和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并使其在受教育者的一生中产生作用。
目前,医科大学生普遍存在着道德观念淡化、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综合文化素质水平欠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差等问题。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医学课程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美国、德国这一比例高达20%-25%,英国、日本也达10%-15%。如何使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收到较好效果,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等综合因素的考虑,2006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召开会议,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任重而道远,医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不能被其他课程所取代,探讨《大学语文》与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语文》在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原高教司文科处长徐晖曾指出,在高校,素质教育很大程度要落到大学语文课程上。《大学语文》是一门包含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其人文素质教育作用是一般政治理论课和人生修养课所无法替代的。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实施对医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将《大学语文》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包括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等,通过教育学习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情操,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语文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和必然趋势。在医学院校实施《大学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语文》可以培养医科学生健全的人格
《大学语文》教材中“孔孟语录”文字虽然不多,却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字字珠玑,句句良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强调诚信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吾日三省吾身”,注重慎独、内省人格修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迎难而上、救死扶伤的乐观精神。“仁者,爱人”,号召大家扶危济困,常怀仁慈之心。“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显示了刚正不阿的人格理想,使人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胸怀,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名言哲理的警示作用是巨大的,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是不可估量的,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讲解这些传统文化中的鲜活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品质、意志和“不断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是大有裨益的,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的。
2 《大学语文》可以开阔视野、陶冶医科大学生的情操
《大学语文》对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都作了典型而系统的介绍,这些作品承载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以其独有的审美感召力、修养涵化力穿越时空深入影响人的心智,具有综合性的功能。众所周知,华夏五千年灿若群星的文明贯穿于优秀文学作品中流传至今,而《大学语文》教材正是精选其中的精华,在内容上兼顾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可读性;选取范围广泛,包括理想、情趣、价值观;礼貌、修养、情操;友谊、仁爱、儒雅之美等等。总之《大学语文》是熔德、智、美于一炉,对于医学专业学生而言,可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符合当今世界文理渗透的发展趋势;可以丰富其生活内容和情趣,提高其文学素养和培养健康的审美能力,激励学生以人类的传统美德铸造自己的灵魂、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树立远大的理想。
3 《大学语文》可帮助医科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钱临照先生言:“大学开设文史课程,让学生读点中国文学,很有意义。”勤劳智慧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学遗产。《大学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仅是一门知识学科,还在于它包罗万象,美不胜收,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涉及古今中外。
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使医学生持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真、善、美的情境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诵读古典优秀的诗词,可以使学生的朗读水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对医学大学生实施文理交相渗透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二、实现《大学语文》在医科大学生教育中重要作用的途径
1 以课外阅读来解决《大学语文》课时偏少的现状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阅读则是大量吸收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广度,还在于知识的深度,阅读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途径,更是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丰富思想的良策。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判断,提出观点和问题,最终用于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籽阅读文学作品安排在课外进行。学期初,要求每位学生选一本中外名著作为阅读文本,并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学期中,要求每位学生上交中期阅读作业,学期末要求学生写出读书论文,作为学期结束考查内容之一。在此过程中,我们有计划地针对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组织讨论,进行专题辅导。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表示欢迎。他们认为,课外阅读名著,不仅丰富了知识,而且还掌握了论文写作的技巧。
2 以作家专题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所谓作家专题教学,即以作家为中心的专题教学模式,是在规定的授课时数内,以有教育价值的作家为主线,内容涉及作家生平事迹、人生信仰、思想品格、主要著述及成就、评价等。意在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作家,体味他们的痛苦、欢乐、失意和思索,感悟他们的人格魅力,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深远内涵,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作家们人格魅力的熏陶,培养健全的人格。
当然,作家专题教学模式不同于政治理论课所进行的教育。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配以多媒体课件,
10次课选讲4-5个专题,以重点作家为核心,对作家的生平和思想做详细介绍,其中穿插一些表现作者伟大人格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通过作家作品的学习,使学生对作家由陌生到熟悉,让学生在欣赏中受到良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3 以学生上台演讲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学生敏捷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新时期语文教学应突出的重点之一。
我们在实践中,把口语训练与作家专题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每个专题开讲之前,我们都让全班学生搜集该专题的材料,每次课给3-5分钟,让1-3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该专题作家的思想、逸事、作品、评价、背景材料等,自愿上台,登记成绩。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最佳“语境”、提出问题,创设一种学生敢于说话,乐于发言的气氛,同时由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注意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在学生说话后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增强他们当众说话的勇气和信心。训练中还不断变换形式,以竞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点名说、自愿说、小组选代表说、自由争议等,增强他们的表达欲和争辩意识。这样使学生把长期的、严格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转化为自觉自愿的、富有情趣的情景对话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获得口语水平的提高。
4 改革传统的考查方式,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进行
《大学语文》的教学以提高综合人文素质为宗旨,以培养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在实践中,我们结合名著阅读,着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在读名著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交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要求对所读名著进行分析,尤其要提出自己的观点。
口头表达能力:在写出读书论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出300-500字的摘要,在全班进行演讲,介绍自己的心得。每位学生演讲不允许超过3分钟,教师当场评分、评点。这项考查效果良好,几乎所有学生都经过了认真的准备。由于当场评分,不少学生显得紧张,也让他们的心理经受了一次考验和锻炼,这对他们走上社会,参加面试,是难得的磨练。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大学语文》课时较少,不少学生想发言,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降低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又比如,期末考核内容之一的3分钟演讲,深受学生欢迎,但占时较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不断地摸索改进,以期培养出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一)工具性
大学语文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也是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对其他学科具有支撑作用,同时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进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另外,大学语文还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创造性地开发,这对于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以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引导性
大学语文课程是通过感官的、形象的、直觉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它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影响和感化,因此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按照语文课程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导。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原来的知识型人才开始转向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就迫使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必须要做出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新课程改革标准,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进行改革,而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性、政治性、主体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其中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其思想转化和交流活动中;政治性主要体现在其教育的目标上,它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依托的,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是实现政治任务的重要手段;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其具有民主的特点,能够使客体产生主体性,并进行自我教育;渗透性则主要体现在它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三、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共通性
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引导、启发和感染等形式对学生思想、情感和精神方面进行塑造和培养,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我们提出,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能够有效推动语文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以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化和语文教育的多元化的重要研究和发展途径。大学语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开拓者和实施者,在教学活动安排中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巧妙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找准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文教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确定和处理。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地创新和改革,制定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从而使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四、将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的策略分析
(一)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
语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了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源,其中有很多关于我国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内容,通过对语文中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学习,传递爱国因子,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这对于促进我国的发展,塑造学生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延伸,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并传递其中的爱国因子,在重视智慧传承的同时重视道德的教育,强调学生向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帮助学生塑造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语文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存在的载体,它是动态的观念之流,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历时性、集合性和相对稳定性为一体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等,这些都是人民性和民主性的优秀传承,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灭亡往往是从民族文化颓废和民族精神萎靡开始的,由此可见,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以建立精神家园、确立民族身份、树立文化信仰对于确保我国文化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将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塑造,这对于奠定我国民族精神的根基来说意义重大。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为中心,充分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语文是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综合体现,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应用价值。在语文的教学中主要是倡导以德感化、以情动之的教育方法,提倡推人及己、修己安人的教育方式,这能够改变传统思政教育中主客体逆反的关系,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尊重主体功能的发挥。要想发挥语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丰富语文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途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厚德载物,贵和持中”的中和教育来帮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精髓进行理解,进而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也可以通过汲取“天人合一”的人文追求,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人处事原则,并形成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优良品格,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义利”教育,使学生形成宽容的心胸,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结语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3-01
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是每个大学生在学校中文学素养的最后提升阶段,同时也是最后的受教育阶段,如果学生毕业后没有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氛围,那么大学语文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先在本文中说明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从现状中查找出大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途径。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1、语文学习的传承
语文是中国每个学生都会从小学习的传统课程,九年义务教育加上三年高中教育,使得中国学生对于语文的系统知识都有着极为熟练的掌握。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就在于语文学习的传承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们的文学素养,使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可以有实践应用的机会。
2、国学教育的缺失
目前,国学教育缺失的情况十分严重,大学语文的教学慢慢肩负起了传播国学的职能,优势很明显,大学培养的学生可以直接将国学文化带到各个行业和各种岗位,传播的范围会更加广泛,文化的渗透会更加深邃。
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
一般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都在忙于英语过级和各种从业资格证件的考取,而大学语文虽然是大学必修课,却没有可以明文规定的科目合格条件和相关规范,这对学生而言显然没有什么来自学校方面的约束力,学生忙于其他更加具有“强制性质”的科目学习,自然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2、教师授课形式单一乏味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教师的授课形式基本没有变更。由于这门学科不受重视,所以大学语文教师没有教学热情,也就没有授课形式多样化的动力,自然就会单一乏味,整个课堂最后变得死气沉沉,毫无学习效率可言。
3、学校方面的不重视
现在许多大学都把精力都放在了热门学科上面,为的是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经济收入,所以对大学语文的教育不够重视,但是这样做却恰恰忽略了大学本身的基础教育职能,没有了朴素的教学精神,这也是目前中国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激发学生对于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
针对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的问题,学校与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放开思路,用各种合理的办法激发学生对于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可以举行各种有意义的文学大赛,相关奖项的设置与学分、绩点等挂钩,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还可以创建大型的文学社,文学社不隶属于任何学校方面的组织机构,而是独立运行,让社员在文学方面畅所欲言,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文学能力,不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枯燥的定式,而是一种享受快乐的文学创造过程。
2、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针对教师授课形式单一乏味的问题,大学语文老师应该努力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良好的代入感,教师可以设定符合年轻人思维的文学语境,让学生自主地进入到文学美的情景中来,不再是一味的填鸭式教学;另外,教师可以寻找机会变更教学形式,例如优秀影片的播放,文学书籍的共同阅读,课堂上对典型人物的畅所欲言,这些都是目前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授课形式与内容。
3、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习氛围的构建,学校领导层不重视,所以整个学校的文学学习氛围都不浓厚,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必须转变看法,认识到大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使大学语文教师有传承中华文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学校可以在所有的教学图书楼刻印各种文学标语,把大学语文课程放到与专业课同等的高度对待,对文学素养高的学生有更加明显的学校政策倾斜,让学生对文学的认识更加深刻具体。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如何把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体现出来,使之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就成为了大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难点。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核心就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其他课程相比,大学语文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始终不受重视,甚至任职的大学语文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是非专业出身的兼职教师,其中有些教师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水平都值得怀疑,可见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多紧迫。学校方面应该有明确的语文教师录取资格方面的规章制度,设置严格的教师从业资格水平测试,招聘更多的全职语文教师,而不是兼职的非专业教师,另外,学校还应该组织语文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教学素养培训。
5、优化教学制度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制度的重点优化。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沿袭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制度,课堂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都缺少理性的思考,没有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有的严谨性。所以,教学制度的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流程各个环节的完善上,在制度中设置合理的备课、上课和检测体系,让教师明白该完成的具体教学任务,这样做既可以在方向上给予大学教师指引,同时也会在制度上形成一种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 平.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5,14:171-172.
[2] 常 瑜.关于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7:135-136.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着力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大学语文可以凭借得天独厚的经典文章为平台,如以古代寓言故事为切入点,培养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让医学生更好地做到尊重生命,能从生命个体出发,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了解生命,发自内心地帮助患者与疾病作斗争,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对于现代社会的医疗实践、医疗服务活动有深远的启发意义。要想培养优秀的医学生,就需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医学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关爱精神,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然后,从大学语文的学科意义上,引导和树立医学生的良好价值取向。语文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一种交际工具,“文学是民族的表征,是一切社会活动留在纸上的影子”。文学,是民族精神的深沉积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贯穿记载于优秀文学作品中流传至今,而《大学语文》教材精选了从《诗经》、《楚辞》、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五四”新文学,直到当代文学的精华。屈原的《桔颂》、司马迁的《苏武传》、文天祥的《正气歌》、陆游的《金错刀行》等都饱含一腔报国热忱,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等等。这些优秀文学作品涉及的内容丰富、范围宽广、尤其在德育方面,包括理想、情趣、胸怀、奋斗、献身;礼貌、教养、节操;清正、廉洁、谦慎;友谊、仁爱、高雅之美等等更是面面俱到、无一疏漏。通过对这些优秀文化成果的仔细研读,通过与最出色的哲学、史学、文学巨匠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交流,缘文释道,因道释文,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和民族、热爱自然和人类、热爱真理和正义的情操。在这种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吸收和传承的过程中,人格和道德的感召力与艺术魅力相互交融,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也水到渠成。可以说《大学语文》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有力手段和最佳途径。
西方传统文化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高举“人文主义”大旗,主张以人为本,追求个性解放、个人幸福,强调人在世俗社会中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大的人文主义文学家莎士比亚在其四大悲剧之首的名著《哈姆雷特》中设问:“TObe?Ornottobe?”它敏锐地抓住了人们所关注的根本问题,成了不朽的千古名句。课堂教学中,与医学生一起带着这个设问进入《哈姆雷特》戏剧作品的文本解读中,并从医学专业角度重新阐述此千古名句的现代意义。时至今日,生命科学与医疗技术的高速进步与不断发展,如安乐死合法化问题,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器官捐赠与移植,克隆技术的研究等等,再一次向世人尖锐地提出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死亡,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的尊严,什么是人的价值等问题。这同时也在表明,生命伦理观的内容还应该是深刻的,带根本性的。医学与文学一样,都应该首先是“人学”。
总而言之,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中西方文化蕴含着无尽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反思,通过大学语文的课堂引导,对照了解中西方生命文化,有力地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建立辩证的生命伦理价值观。生命伦理观的启发式教学融入人文主义文学作品的重新解读,要使医学生始终记住:医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自身,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对人的爱和关怀,医学不仅仅把人作为单纯的一个个细胞、器官,而更应该把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命)”来整体看待。
其次,从知识体系上说,《大学语文》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呈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在科学界,学科交叉的现象日渐增多,在经济活动中,在生产实践中,各种学科互相渗透的现象也日趋普遍。社会需要知识面宽广、综合能力强、兼有文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要建构一个即适合自己的专业、适合自己的个性,又适合社会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基础知识宽而厚;专业知识深而精;文理知识渗透。这个知识结构的基石就是语文。因为语文是一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是任何文理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纽带与桥梁。要想成为本专业的出类拔萃之辈,必须具备深厚的语文功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让人学会认识若干条自然规律或学会一、两种技能,而是使人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目前学校越来越专门化,专业口径越来越窄,而有关基础理论的教育则越来越弱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很多理工科学生包括一些文科学生在文字表达方面都有较大欠缺,往往出现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的现象,不能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一个没有很好地掌握母语的人,他的知识结构必定是残缺的。大学语文科学地整合语言、文学、历史、文化艺术诸方面的知识,作品涉及的范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宏观宇宙,小到微观粒子,几乎无所不包。在大学生实施通才教育这一世界性高等教育的总趋势下,“大学语文”课是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知识结构,实现文理渗透、文理交叉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