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药行业如何估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不久前,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特佳”)大肆招兵买马的消息惊动了PE界。扩充人才储备本无可厚非,但有细心人注意到,高特佳招聘的人才偏重于二级市场。不言自明,高特佳集团化进程正在逐步推进。在当前PE行业加速洗牌的背景下,这是一种选择,值得尝试。但对于PE走集团化的道路,市场人士众说纷纭。无论市场怎样评论,一个事实越来越清晰——高特佳的集团化道路已经开始了。
储备人才
高特佳对集团化似乎早有准备。
投资的核心在于投资人,如果想做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那么,各产业链的人才吸纳是重中之重。因此,投资机构想要纵向一体化,必然要寻找各个环节的人才。
高特佳集团化发展首先押中了人才,董事长蔡达建对于构建二级市场团队似乎心中早有打算。“我们目前有3-4位专人负责二级市场业务,除了负责退出外,主要功能在于投资。”蔡达建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目前二级市场相比较一级市场,已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投资机会,作为PE机构,在二级市场上买股票,主要是看中上市公司具备估值优势、透明度以及运作规范这三条。”
目前,高特佳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正处于试探阶段,仅有约5000万至1亿元资金投资二级市场,未来高特佳考虑通过设立阳光私募、单一客户委托等方式做大二级市场投资规模。
对于高特佳在二级市场的表现,道可特投资管理(北京)公司执行董事徐沁表示肯定。他说:“高特佳近期大量吸收专业人才,积极构建二级市场团队,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有选择地投资,形成纵贯一二级市场的产业链条,这种模式值得肯定。目前看来,PE集团化是国内PE发展的一种趋势。”
的确,眼下国内PE市场似乎已经到了瓶颈期,纵向延伸投资产业链,几乎使本土中型PE都想到了投资二级市场。对于投资二级市场,PE机构起点总体上大抵相同,而想从中脱颖而出无疑需要人才。
为了谋求集团化发展,蔡达建把人才培养落到了实处。在所有PE企业中,高特佳集团化之路走得最高调,大张旗鼓地建设团队,大张旗鼓地吸纳人才,几乎整个PE行业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高特佳身上。在打造集团化发展初期,高特佳开始走新的投资路线,在投资景达生物、博雅生物时,高特佳采取了与传统VC/PE完全不同的投资思路,以并购方式拿下绝对控股权。
不得不承认,进军二级市场,对流通中的股票进行投资,对于PE是个不错的选择。徐沁向记者解释:“一方面,PE可以选择具备估值优势、运作规范的公司股票进行投资,这种投资相对更稳健;另一方面,PE通过买卖已经发行流通的股票,提高资金流动性,投资计划更加灵活,有利于及时调整从而获得更大收益。”
看好医药
对于高特佳未来的投资方向,分析人士直指医药行业。在最近高特佳的公开亮相中,医药行业成为其较为看好的投资标的。
高特佳执行合伙人李彤指出,医疗器械行业作为医疗健康产业的重要细分领域,在中国起步相对较晚,2000年整个市场规模尚不足200亿元,较药品市场有着巨大差距。但在政策与需求驱动下,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猛,到2011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300亿元左右,10年来年均复合增速达21%,增速高于同期中国药品市场水平。不过,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药品市场规模比来看,中国该比例仍不超过14%,而国外医疗器械与药品市场规模基本不相上下。因此,未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虽然高特佳并没有公开宣布未来在二级市场的投资思路,但其对医药行业的看好溢于言表,蔡达建也曾公开表示会考虑投资他们熟悉的医药行业。不过,二级市场不同于一级市场,且高特佳眼下的投资规模并不大,存在一定风险。但这一切在蔡达建看来似乎都不是问题,他所担心的问题是LP。
“其实,投资规模不是问题,最大问题在于LP的理念与接受度。”蔡达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二级市场波动大,而我们践行价值投资,只做自己熟悉的板块和公司,如医疗行业。对比二级市场参与者,我们有基本面的研究优势,对产业及公司更有把握度;而弱势在于市场的短期波动与炒作模式。”
上个世纪80、90年代,走在四川宜宾的街头,还鲜有看见口腔医院的招牌。虽然何大庆的家人要镶假牙,但那时是“一件小事情、小开销”。
直到口腔医疗器械进入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后,大多数老百姓的“假牙”从小作坊、路边小摊移到了车间厂房出品。这时,何大庆也转身成为成都口口齿科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口口义齿制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此后,人们开始考虑假牙的材料是否合格、汞含量是否超标、牙齿形状是否适合自身口腔等问题,口腔医院也开始以“高贵范儿”伫立闹市街头。
资本杀入医疗器械
假牙仅仅是中国医疗器械发展的一个缩影。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共披露了132起投资事件,投资金额累计达到13.03亿美元,投资金额和案例数双双达到历史新高。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11月,上述投资金额纪录迅速被打破。清科数据库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了VC/PE角逐医疗健康市场的热情:2011年1-9月所披露的投资金额达到35.24亿美元,这一数值是2010年全年的2.7倍,“投资金额出现颠覆性增长。”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在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中,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它们更新换代的过程又是一个需求释放的过程,将会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
从产业规模来看,仅考虑以医药和医疗设备、医疗器械为代表的医疗健康制造业的产值规模,2010年1月-11月就达到1.17万亿元。
正是巨大的财富蛋糕引来VC/PE追随的脚步。
科技部相关人士表示,科技部重点专项《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已经完成,在广泛征求医疗器械企业意见后将于近期出台,这将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针对愈发频繁的医疗健康投资,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振忠表示,未来5-10年,药品研发与生产、医疗器械本地化的研发与生产、服务于高端医疗的医院、直接服务于医疗卫生的信息产业和健康保险5大领域将最有发掘价值。
VC/PE围猎医疗健康企业
有数据显示,中国70%以上的已上市医药企业得到过VC/PE直接或间接的支持。
而现在,VC/PE争夺医疗健康企业更进入白热化阶段。
IDG资本投资12家企业、NEA投资6个项目、建银国际投资12个项目、清科集团投资4个项目,而鼎晖投资、纪源资本、百奥维达中国基金、赛富亚洲、创富投资也是战果卓著……
在这一波医药企业的崛起中,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企业潜力优势明显。
IDG合伙人IDG章苏阳说:“此前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成功上市吸引了一批海外有技术、有项目的人到中国创业,同时巨大的市场让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奔跑,会不断成长出好企业。”
很多VC追着企业问何时进行下一轮融资,优质的医药企业甚至面对创投“时常打电话过来问”的少见情景。
除跟投外,更多的VC/PE还是希望在这一波浪潮中找到自己的“黑马股”。VC/PE甚至奔波在二三线城市、寻找优质企业、挖掘投资金矿。
在选择过程中,什么样的企业会进入VC的法眼?
创新型、研发型医疗健康企业受到追捧。
此外,“创业团队质量”是创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及医疗基金合伙人徐天宏极为看重的因素。
徐认为,医药有别于其他行业,仅靠一个领军人物很难成功,更多依赖团队的集体力量,“虽然医药行业也期待乔布斯、马云这样的翘楚,但是更多时候医药企业需要一个既拥有技术、又懂得商业运作的团队领跑,避免单打独斗。”
医药航母呼之欲出
找到令人满意的项目、企业、团队仅是VC/PE在医疗健康行业的第一诉求。
“更深层次的,投资人在内部探讨的话题是,资本如何促进行业形成集中度,把中国的医疗健康企业做大做强。”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禹勃向《投资与合作》记者表示。
在商业史上,当一个国家处于上升期时,某一个行业会在一个阶段涌现出一批伟大的人物或企业。中国的互联网曾经上演过这样一幕,而现在,在投资人眼中,医疗健康行业也将迎来这样的大潮。
此前,有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的医药工业2009年实现了3个突破:一是总产值突破了万亿,二是行业总体的利润超过了千亿,三是出口药品突破了千亿。“这表明我们很可能在10年内赶上欧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医药产品的消费国家。”这个发展过程一定会产生非常了不起的企业。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医药界资深人士、iDNA益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周慧君认为,中国打造医疗健康行业的旗舰企业,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
周举例说:“并购中国生物后的国药集团有望冲击成为世界第一梯队的医疗企业,我们把国药集团现在的市值和全球医药市值最大的辉瑞公司相比,这就是中国医药企业的增值空间。”
禹勃分析说,美国和日本前三大药企占本国该行业产值半数以上,与这两个国家相比,中国排名前三位的药企产值在行业中所占比重相去甚远,“在行业集中的过程中,VC/PE一定会培养出伟大的企业。”
徐天宏希望,除资本之外,VC/PE能带来更多价值,如专业的管理、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在打造中国医疗健康企业航母过程中,发挥VC/PE不可替代的作用。
并购或将“临门一脚”
VC/PE清楚地知道,“十二五”推动下的医疗健康行业不断走向集中,像是一场长距离赛跑。
目前国内的医药企业有4700多家,而美国只有几百家;国内的医药流通企业更有13000家之多,徐天宏认为,未来中国的发展趋势肯定是要通过不断并购,将医药企业和医药流通企业的数量缩小,部分企业做强做大,部分企业销声匿迹。
“左手资本,右手收购。”中国医药行业快速大规模整合时代即将拉开,而并购将成为这个时代的资本特征之一。
“平均每四天并购一个企业。”在禹勃的眼中,未来很短的时间里面,最快进入行业的并购资本,不会低于上千亿元的规模。同时,更多的国有资本和境外资本正等待进入医疗健康领域的机会。
对中国医疗健康企业来说,未来的并购并不仅限于国内,在美国及西方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也有很多的并购机会。
徐天宏实地考察后发现,美国的制药和医药行业多少有点哀鸿遍野的味道,对于国内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来说,一些拥有良好专业技术、估值较高的美国中小企业,是非常好的并购对象。“通过并购,我国的企业能够较快地扩充产品线。”
此外,跨过医疗健康企业层面,来看看潜伏在医疗健康行业的VC/PE。他们投资,但也希望有一天可以功成身退,如果IPO的道路比较坎坷的话,并购倒不失为一种选择。
去年以来,国内企业争先恐后迈向国际医疗市场,单起并购交易金额屡创新高,几亿美元甚至十几亿美元的并购案越来越常见。诸多并购案例还显示,不同于过去对单个产品和技术的试探性收购,国内资本逐渐开始尝试跨境控股型、战略性投资,在创新和前瞻性早期项目方面也不惜血本。
中国资本热衷跨境医药投资的背后,是国内医药产业面临的愈发迫切的升级压力,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仅靠关门研发改造并不可行,“走出去、引进来”是可行的手段。
但出海并非一帆风顺,相反,更多的是险滩闯关。“中国医疗企业海外并购刚刚起步,并购战略不清、尽职调查专业能力不足以及并购后整合困难,导致不少海外并购案例难达预期效果。”华盖资本董事长许小林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资本争相出海
去年国内医药企业400多起并购案例当中,约6%属于海外并购,标的集中在原料药、仿制药、医疗设备、肿瘤技术、基因检测、医疗机构、保健品等领域。在新药研发方面,跨境合作项目也越来越多,例如,药明康德与Juno成立合资公司主攻CAR-T免疫治疗,复星医药现金出资2000万美元与Kite Pharma合作,引进后者CAR-T治疗产品KTE-C19。
谈及近两年的跨境医疗投资,君联资本合伙人蔡大庆最直接的感受是,国内资本出去得很快很急,对一些项目给出的估值要高于国外其他投资者。
在高特佳投资集团主管合伙人胡雪峰看来,国内企业投向海外的医疗资本金额比较大,一些大的并购项目层出不穷,且早期研发项目和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尽收囊中,涵盖了制药业、医疗器械、诊断试剂、医疗服务等大健康全产业链。
为什么近年来国内资本争相出海投资医疗健康?蔡大庆认为,一是因为汇率,2015年下半年开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攀升。二是因为国外技术领先,价格优势比较明显,即海外标的拥有更好的性价比,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市盈率差来赚取利润。
此外,近两年国内药品市场竞争激烈,一致性评价、医保控费等多重政策因素对药企生存产生影响是直接的推动力。
许小林将跨境医疗并购项目分为两类:一是通过海外并购弥补技术差距,即用资金换技术进度。公开消息显示,海外并购案例中,新兴技术的并购和投资占到总并购案例的40%左右。
去年年底,和铂医药以现金加股权的方式收购总部位于荷兰的Harbour Antibodies BV公司,在此基础上打造专注肿瘤免疫领域的世界顶级生物医药公司。“我们依托收购的转基因鼠技术平台,开发创新药产品管线,同时也计划与国内开发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公司进行合作,共同推进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和国际接轨。”和铂医药CEO王劲松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另外一类,则是通^海外并购扩张全球市场。例如,三诺生物于2016年初完成对尼普洛诊断的并购,通过该并购获得标的的全球销售网络,尤其是美国的销售渠道。又如,去年7月复星医药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目的之一是借机进入欧美市场并进一步获取全球注册与认证的能力。而人福医药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人福美国花5.5亿美元收购Epic Pharma公司,也将对集团麻醉镇痛药品业务的全球市场拓展起到积极作用。
克服“水土不服”
对频频出海收购医疗资产的国内资本而言,交易达成可能只是漫漫长路的第一步。
“跨境并购失败率超过70%,财务、业务整合都需要关注,最难的是文化整合。”盛世投资首席投资官李丹表示,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加上文化和理念的差异,不少企业和投资机构在投后管理上不够顺畅,主要是缺乏经验和人才。
特别是在并购发达国家的优质标的过程中,如何守住原有技术及管理团队,对中国团队来说是巨大考验。
据王劲松介绍,去年年底和铂医药收购Harbour Antibodies BV公司时,之前的投资人、共同发起人、创始人以及团队,都很看重平台价值的体现和回报的最优化。如果收购方来自美国,他们的顾虑会比较少,可能就看一些基本的商业模式或运营计划。然而,中国的投资方参与及新公司运营总部移到中国,则让他们顾虑重重,担忧点主要集中在中国整体创新环境、国内市场和西方成熟市场的差异等方面。
为了从体系上和模式上打消对方顾虑,王劲松决定,新公司成立并完成收购后,企业将继续让荷兰的团队进行平台优化以及新药研发方面的工作,同时,拓建实验室,在美国波士顿开展和生物医药行业主流接轨的新药研发活动。
除了并购后整合方面的困难,许小林认为,中国医疗企业海外并购还面临并购战略制定不清、尽职调查专业能力不足的风险。一方面,不少企业缺乏清晰的并购战略路线图,并购目的不清或对协同效应规划不足。一些企业推行海外并购并非出自战略考量,而是因为政府的鼓励或中介机构的推荐;另一方面,缺乏国际化经验、对海外商业法律环境和盈利模式理解不深,组织和协调内外部资源的能力缺失,对尽职调查风险点评估和决策能力不足。
对第二点,蔡大庆颇为认同。据他观察,国内很多基金是第一次往外投,相对比较谨慎,但关注的点不是特别到位。比如,去国外投资,虽然标的价格相对便宜,但人员工资、各类开销支出很高,不少机构只看价格低就投钱,没有意识到公司可能未来烧钱很厉害,使得投资回报难达预期。
调整经济结构最重要的是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而“调结构、转方式”,很重要的就是调整和转变需求结构。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出口大国,贸易依存度高于世界许多国家。而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内需。只有立足扩大内需,才能使经济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扩大内需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举措,并使经济实现了总体回升向好。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受欧洲债务危机等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长出现明显回落态势。据有关方面预测,2012年国际贸易增长仍呈放缓态势。在投资和出口这两驾马车乏力之时,“三驾马车”的最后一驾马车——内需消费能否持续增长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我国人口众多,市场空间大,内需潜力大,刺激内需消费增长有着良好基础。
那么扩大内需如何着手?多数专家认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内需的一大源泉。国际上有经济学家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这是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但总的看,我国城镇化依然明显滞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方面统计,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达到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有关方面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4455元,城镇居民为15900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6倍。按此测算,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消费需求将会增加1万多元。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进而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而相应增加的投资需求会更多。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4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约1.5亿人。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城镇化蕴涵的内需潜力巨大。
而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是还有消费升级。据相关统计显示,上半年经济增速回落,对消费也出现负面影响。大部分一线城市的百货商场销售额同比出现5%左右的回落。不过,上半年中端消费品却出现了逆势增长。对于这种趋势转变,专家的分析认为,伴随着经济景气度的下滑,商务活动出现收缩,高端消费品的需求逐渐向中端消费品转移,这也是今年二三线白酒的销售出现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 而同时,前几年的通胀阶段,低收入消费群体的收入出现明显增长,消费习惯发生转变,对品牌消费品的需求提升,消费习惯的延续以及通胀下行中实际购买力的提高,低端消费升级,导致该部分消费者对品牌性的中端消费需求增加。
具体到二级市场上,内需消费增长这一投资主题,可围绕电子科技产品、商业连锁、旅游以及大宗消费方面的家电等板块进行选股,另外,受益城镇化的建筑建材板块也可给予关注。具体而言,虽然部分白酒股在上半年涨幅过大,但是目前仍有部分二、三线白酒股,估值并不高;至于中档品牌服饰、品牌食品等,从相关上市公司的中报中已经看到了业绩的逆势增长。虽然大部分消费品的业绩增速不如新兴产业股,但是在今年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不理想之下,中端消费品的业绩逆势增长却显得格外突出。
田地二:医疗保健业
事实上,生物医药、医疗保健也是大消费范畴的一部分。之所以“另立门户”,是因为医药保健业本身就是一个庞大且潜力更加突出的行业。
在目前日益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医药股仍保持了持续的旺盛增长率。日前,国家统计局了2012年前4月医药制造行业运行主要数据。数据显示,截至4个月份,医药制造业收入4930亿元,同比增长21%,比一季度23%的增速略有下降。同期,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为470亿元,同比增长16%,与一季度增速一致。而在各子板块中表现最好的依然是中成药,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达到了29%和31%,这也与近来表现较好的医药股所处细分行业不谋而合。
虽然医药股的业绩增速比前几年有所下降,但在目前整体经济下滑的大环境下,医药板块能持续保持20%以上的增速,仍属难能可贵。
日信证券最新的医药行业研报认为,医药行业的防御特性凸显,未来即将进入中报披露期,稳定的利润增长将支撑医药板块维持强势。
至于医药股为何在国家连续降低药价之际,不但能保持业绩的长盛不衰,并且未来业绩还被一致看好,原因不外有三:
其一,收入倍增下,关爱生命被城乡居民重视,且重视度不断提升,而医疗、医药的相关支出将持续大幅上升。换言之,我国人口的基数比较众多,对医药有刚性的需求,而这个需求随着国家对医疗保健事业支持力度的扩大,它的份额也是每年有一个刚性的增长。难怪有分析师称,国家卫生投入的力度远远大于药品降价的力度。
其二,老龄化社会对医药、医疗的需求极速增长。目前中国人口大概每年增长6%,但是老龄人口每年在以30%的幅度增长。在13亿人口的基数上,老龄人口可能现在基数比较低,绝对数字还小一些,但很快就会高速增长起来。今后对于医疗服务业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这个领域还需要大量的投资。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大方向。具体可关注医院、医疗器械行业。
其三,支持政策不断推出。早在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卫生部部长陈竺也表示,今年大病救治保障政策将会逐步出台,艾滋病机会感染、耐药肺结核病等8类重大疾病保障要在全国推开,血友病、肺癌等12个疾病也将纳入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试点范围。医疗大病保障范围的扩容,对医药板块是个绝对利好。
而在日前举行的生物产业大会上,陈竺部长明确提出国家将会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强有力支撑,未来10年新药创制扶持资金将达到1200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医药产业升级势在必行,未来创新能力将是医药企业发展潜力的试金石。
从具体细分行业而言,重点关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行业。落实到具体哪些公司可能会是“玉米粒”,可从四方面进行筛选:拥有优势业务组合,并且正处在成长加速阶段的公司;具有独特品种资源,并且营销在改善的中药公司;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小的领域,包括涉足大健康产业和药用辅料领域的个股;不断推出新产品,研发驱动型公司。
2011年7月最坏的消息是,CPI还在横行――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这是今年以来第一次突破6%。谁都知道通货膨胀是个货币现象――进商场的感受最直观,市面上钱多了,还没等工资往上涨,吃穿用度、衣帽鞋袜都贵起来。可怕的是,这不是找一份好工作、换一个好老公,或者干脆使劲省钱能解决的。从国际数据来看,全球通胀在未来几年内都将是上行趋势,抗通胀是个长期命题。而中国的一些数据也显示出了中国通货膨胀的严重性。
右边图表的数字清晰地显示出通货膨胀的严重性。图表显示,同是10元钱,在20世纪60年代末、2004年和2011年,人民购买的东西越来越少,10元钱人民币的购买力也越来越小。
抗通胀靠投资,是这个理儿,但是靠投什么?过去十年中,房价大约上涨了5倍,投资房地产远高于此数;A股涨幅30%;买黄金,能赚到4倍的钱。按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的说法,这些统统没有跑过m2(即市面上流通的钱变多的速度)。谁跑赢了?是H股、古玩、珠宝、艺术品或者茅台酒。
军规
再不行动就晚了
通胀将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高收入阶层如果能通过购置固定资产、黄金等抗通胀产品,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其资产缩水。假想你的资产全部以银行存款的方式被搁置,通胀吃掉的正是这些闲置资本的时间价值。
军规
买点资源类股票
资源类股市中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煤炭股票都值得关注。
以稀有金属为例,涨幅较好的品种都属于中国优势明显的品种,如稀土占世界产量的97%,锑占世界产量的91%,钨占世界产量的81%。然而这样的储量优势,却一直面对我国的稀有金属二十多年来被当成萝卜白菜一样贱卖的尴尬。近年来国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国家战略性稀缺资源的具体政策。未来在资源方面的定价权之争,必将从富有的稀缺资源下手,那么稀有金属被贱卖的局面也将逐步得到改善。在通胀概念的助推下,其价格也会逐渐向其真实价值回归,进一步支撑股价。
军规
囤积“商品”从真金白银开始
最朴素、最原始的抗通胀方式是储存商品。像20世纪80年代,听说大米涨价就囤积大米,肥皂涨价就囤积肥皂,谁说不是?就钱追逐商品的市景下,以货币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一定会有上涨。拿黄金举例,虽然同比历史价格,其先行价格已经上涨了几十倍,但拉到一个较长的时期看,相比其他资产价格(如房产)的涨幅,黄金、白银仍然是抗通胀较好的投资品。
军规
占有稀缺资源
高端投资的矛盾是“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货币之间的较量”。买入稀缺的艺术品、收藏品,就是占有资源。
军规
曲线抗通胀
有一位对冲基金经理就走“曲线抗通胀”的道路。看到大豆价格飙升,他没有去直接购买相关农产品的股票(它们已经涨得太多了),而是“深挖”到种植大豆需要大量的水,对农业灌溉技术要求很高。全世界灌溉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在哪里?以色列!那里气候干旱,滴水如金,对如何最有效地进行农业灌溉的研究领先于世界各国,其拥有农业灌溉技术的上市公司占有世界市场很高的份额,却因为“以色列折扣”(缘于以色列股市规模小,流动性较差,而且地缘政治风险太高)估值低于其他国家同行业的公司。他大笔买进那些公司的股票,真正地“闷声大发财”。
Tips:这些投资也可以抗通胀
投资做了十几年,深深体会到人弃我取、逆向投资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的7月2日广州宣布汽车限购时,当天汽车股纷纷跳水甚至跌停。回头一看,汽车股半年来已经平均上涨了30%,而市场却是下跌的。再看看这几年每年表现最好的板块,2010年的工程机械、2011年的银行、2012年的地产,同样都印证了“人弃我取、逆向投资”的有效性。
逆向投资是最简单但却最不容易学习的投资方式,因为它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品格,而品格是无法学的,只能在实践中磨练出来。投资上的集大成者大多数都具有超强的逆向思维能力,尽管他们对此的表述各不相同。索罗斯说,“凡事总有盛极而衰的时候,大好之后便是大坏”。邓普顿说,“要做拍卖会上唯一的出价者”。芒格说,“Invert, always invert”(“倒过来想,一定要倒过来想”)。卡尔伊坎说,“买别人不买的东西,在没人买的时候买”。巴菲特说,“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逆向投资,也不是所有急跌的股票都值得买入,毕竟,“不接下跌的飞刀”这句话是无数人遭遇了血的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一个下跌的股票能否逆向投资的关键在于三点:
首先,看估值是否足够低、是否已经过度反应了可能的坏消息。估值高的股票本身估值下调的空间大,而且这类股票的未来增长预期同样存在巨大下调空间,这种“戴维斯双杀”导致的下跌一般持续时间长而且幅度大,刚开始暴跌时不宜逆向投资。过去两年,A股计算机行业的许多“大众情人”在估值和预期利润双双腰斩的背景下持续下跌了70%就是例证。现在这些股票从成长股跌成了价值股,反而可以开始研究了。
其次,看所遭遇的问题是否是短期问题、是否是可解决的问题。例如零售股面临的网购冲击、新建城市综合体导致旧有商圈优势丧失、租金劳动力上涨压缩利润空间等问题就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因此其股价持续两年的大幅调整也是顺理成章的。不过,现在大家都把零售当作夕阳产业了,行业反而有阶段性反弹的可能,尽管大的趋势仍然是长期向下的。
第三,看股价暴跌本身是否会导致公司的基本面进一步恶化,即是否有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贝尔斯登和雷曼的股价下跌直接引发债券评级的下降和交易对手追加保证金的要求,这种负反馈带来的连锁反应就不适合逆向投资。中国的银行业因为有政府的隐性担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不存在这种反身性,因此可以逆向投资。
不是每个行业都适合做逆向投资,有色煤炭之类的最好是跟着趋势走,钢铁这类夕阳产业有可能是价值陷阱,计算机、通讯、电子等技术变化快的行业同样不适合越跌越买。相比之下,食品饮料是个适合逆向投资的领域。作为消费者,我对食品安全事故深恶痛绝,但是,作为投资者,不应该把个人感情因素带入投资决策中。从历史上看,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行业投资的较好买入点,特别是那些没有直接卷入安全事故或者牵涉程度较浅的行业龙头企业,更有可能是建仓良机。
还记得十来年前,我刚入行没多久,公司的基金经理们—都是些铁杆的价值投资者和逆向投资者——在疯牛病的恐慌中买入了麦当劳的股票,之后数年麦当劳的股价上涨了5倍,那是我逆向投资的第一课。再看看这几年发生的瘦肉精事故、三聚氰胺事件和毒胶囊事件,对所涉及行业的都没有产生持久的或者致命的打击,对行业销量的负面影响一般只持续2、3个月,相反,那些没有直接卷入安全事故或者牵涉程度较浅的行业龙头的市场份额反而在事故发生后进一步上升,因为人们购买时更加看重“大牌子”了,毕竟龙头公司比起小厂家更有资源和动力去维护自己的品牌声誉。
逆向投资的另一面是冷静面对那些热门板块,就象两三年前吹得天花乱坠的新兴产业,现在回头一看,几个行业讲的故事一个也没有兑现。其实,大多数的高估值板块都是靠讲故事吹起来的,未来从来不会有他们吹捧的那么美好。A股的情绪波动容易走极端,因此“人多的地方不去”更是至理名言。几个月前大家都认为“中国借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走不下去了,因此银行地产和周期股都不能买,只能买消费和新兴产业。”然后大家都把接近一半的股票部分配置在消费、医药、TMT等非周期股上,大幅地低配了金融股和周期股—这样的配置思路在前几次市场底部时也出现过。然后这几个月突然有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大家又一窝蜂地去抛售消费品,然后去追之前唾弃的银行地产和周期股。白酒的塑化剂问题如果不是由于超配的机构太多,大家夺路而逃,这轮下跌也不会如此惨烈。
其实,独立思考、逆向而动效果往往更好。基金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的行业配置在一般情况下是对的(毕竟专业人士相对于其他市场参与者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但是在极端的情况下就很可能是错的。今年的三季报,60家基金公司的行业配置中,医药的平均配置占到股票部分的11%,而银行的平均配置仅为3%,二者的超配和低配程度都达到了十年之最。上一次基金整体配置如此失衡是在两年前。之后的两年,2011年银行股跌了5%,医药股跌了30%,今年银行股上涨13%,医药股涨了6%,两年累计下来看,机构一致低配的银行股大幅跑赢了机构一致超配的医药股,再一次验证了“最一致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老话。现在机构们又是一致地憧憬着老龄化对医药的无限需求,把医药股的估值推高到30倍市盈率,比起7倍市盈率的银行,两年前做出的比较和基本结论现在几乎可以原封不动地重说一遍。
两年过去了,机构们对医改的认识似乎没有多少改变,还是只看到了医保覆盖面的扩大,没看到医改对药价的打压。日本过去20年人口老龄化这么严重,但是医药产业规模的年度增长率还不到1%,就是因为政府对药价的不断打压。机构对医药股的乐观主要是因为他们太过于依赖医药上市公司对医改的解读,其实只要找个医院院长或者卫生部官员调研一下,就会发现医保覆盖面的增加主要体现在过去三年的一次性提升,未来不会再有进一步的大幅提升,而省级统一招标、药品零加成、总额控费、超支分担、按病种付费等多项措施正处于试点和推广的初期,核心只有一个,就是进一步限制药价和用量以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目标,直接手段就是把医药从医院的利润中心改为成本中心,这种转变对医药行业整个利益链的冲击是巨大的。当然,医药作为一个差异化、有门槛的行业,不论板块走势如何,目前150只医药股中今后几年也会出几只大牛股,但是个股的机会并不能掩盖行业的整体高估。
坦率地说,我也不知道医药股的高估值还能持续多久,也许会从高估变成进一步更高估。没有人能够事前预知拐点,不论错误定价的程度有多大。作为投资者,我们能分辨清楚的就是市场的错误定价在哪里以及错误的程度有多大,然后远离高估的板块,买入低估的公司。至于市场要等多久进行纠错,纠错前会不会把这种错误定价进一步扩大,这就不是能够预测的了。
关键词:并购;知识产权;估值;考量;方法
1并购交易中知识产权的价值
自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大多数并购交易的驱动因素,在于并购方翘首以盼,通过取得快速创新发展企业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技术资产。在这些并购交易中,被并购的技术资产不仅是具有重大突破的技术、独一无二专门知识、商业秘密,还是专利、商标、著作权,或者信息数据库、客户渠道、卓越的企业声誉以及新的商业模式。这些技术资产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知识产权或其他无形资产。对这些无形资产的争夺导致了所谓的并购狂热,通常是几家买方一起向拥有这些无形资产的标的方竞价购买。而近期腾讯86亿美元收购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以及IBM150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职能车载系统公司Mobileye更能说明,目前所处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更是加速了针对这些无形资产的竞争。当然,通过并购交易获取高附加值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并不限于高科技领域。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也需要以此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至于被泉涌般的初创企业颠覆。
毫无疑问,无论是处于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行业,还是尚有竞争力的传统企业,这些主要出于获取无形资产的并购交易也逼倒了许多国家传统的关于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资产的法律及会计准则的变革。导致这些变革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赢者诅咒”这一并购金融理论探知一二。这一理论,简单来说,就是赢得并购交易的一方通常因为竞购而付出了超常的控制权溢价,但并购后并无法实现预期的价值,收益率覆盖不了成本,导致并购交易失败。这一现象在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为主的新经济领域更加突出,因为在这些并购交易中,用以往的估值方法,比如销售回报率、资产回报率或股权回报率等,对无形资产的估值十分困难。因为传统的会计估值方法是基于标的企业的历史经营表现,非并购交易未来潜在的价值。而基于后者的估值要求非常严格的会计假设,之所以要求严格,是因为一旦这些假设有偏差、甚至出错,将会导致这些无形资产未来的营业收入、利润、现金流预测出现重大错误。
2并购交易中知识产权估值的考量
质疑者总是认为,由于具有无形性的特点,人们不能也不应该对知识产权进行估值,因为赋予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一个数值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当人们在并购交易或其他交易中,需清楚知道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时,其估值问题则至关重要,甚至其重要性超过对有形资产的估值。这是因为,公司对无形资产的利用方式比无形资产多得多。除了出售和购买之外,知识产权可以被分享,可以用于融资、进行知识产权诉讼赔偿以及税务筹划等。要理解并购交易中对知识产权估值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弄清楚知识产权在正常的商业交易中如何被使用和定价。据此,我们可以把对知识产权估值的考量总结为战略上、交易上、税务上、财务上以及法律上等方面。
2.1知识产权估值的战略考量
大多数情况下,资深的企业管理人几乎不会花时间考虑知识产权的问题。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最大化利用公司的有形资产,维持公司市场地位以及执行公司的战略。但对于知识产权进行系统的分析确实能帮助这些管理人员更好的完成企业目标。根据美国许可执行协会的数据,198个受访企业中有12%的企业表示会将知识产权对公司绩效的评估报告给管理层。但不幸的是,通常情况下囿于时间、资源以及其他限制,企业不可能对整个知识产权组合进行彻底的估值分析。这也是为什么像道氏化学这样的公司建立了一整套对企业知识产权进行系统、高效估值的体系。这一体系能够帮助公司识别并凸显知识产权带来的价值和风险。比如,这一估值程序能够分析出,如果企业拥有某一产品的专利,那么企业可以获得多少量化的价格收益和市场份额收益。同样,它也能告诉企业,如果将知识产权许可给其他公司,企业能获得多少利润。
2.2知识产权估值的交易考量
在并购交易中对知识产权适当的估值,能帮助作出谨慎的决策。当今的商业社会,获得标的公司知识产权是并购的最主要的目的。特别是在知识产权能够带来产品或服务溢价以及行业进入壁垒的医药行业、电商行业以及高科技行业。但是由于现行的会计及税务规则,并购方并不要求对知识产权进行估值。同时,由于目前在并购交易中针对有形资产通用的估值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无形资产,导致了并购交易不合理的定价以及交易结构的非最优化。并购方在对标的公司知识产权进行估值过程中必须留意标的公司对其知识产权的依赖程度以及知识产权组合的质量。除此之外,并购方也可能需要评估并购后知识产权的价值。如果标的公司非常依赖其员工的交易渠道保密信息,则并购方必须核查标的公司与其员工的竞业禁止协议和保密协议以及标的公司保留关键人才的能力。同时,并购方需要对标的公司以及标的公司竞争公司的主要营业收入产品的知识产权的强度、广度以及期限作详细的调查。
2.3知识产权估值的税务考量
一般来讲,在企业正常经营中,大部分研发费用都计入期间费用。因此,研发费用更多出现在损益表而非资产负债表。但是在企业合并交易中,会计准则要求研发费用必须资本化,而且必须进行评估,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标的公司税负的变化。
2.4知识产权估值的财务考量
随着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会计准则无法对很多高科技、轻资产公司进行估值。因此,知识产权的估值在全球的公司金融领域越来越重要。
2.4.1公司融资、增资及知识产权资产支持证券
目前,在知识产权管理领域,讨论以知识产权进行融资增资,担保债权或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声音日益高涨。虽然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和担保债权并非新鲜事物,但是用知识产权的许可收入来发行债券则算是很少见的。但是,以知识产权许可费用作为现金流来源,发行资产支持债券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在于如何对无形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进行估值定价。
2.4.2重组、破产及债务重整
在企业重组、破产清算过程中,债权人及清算管理人通常会对清算企业进行资产重整。在此情况下,无形资产的估值可以用来决定企业的剩余流动性价值。在债务重整中,债权人通过对企业知识产权进行估值,能够提供一定的债务担保。
2.5知识产权估值的法律考量
在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今天,企业,特别是创新创业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专利等知识产权布局抢占市场、筑起市场竞争的壁垒。在知识产权布局的背后,是知识产权的诉讼赔偿和禁令机制。但是这一机制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确定是否构成知识产权侵权并计算专利等知识产权侵权时的赔偿数额,这时对知识产权进行准确地估值显得非常必要。
3知识产权估值方法及其应用
和知识产权估值的考量因素一样,其估值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但与传统对有形资产进行估值的方法相比,由于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因此其估值方法也有自身特定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包括估值的前提、估值的来源以及估值的路径。
3.1知识产权估值的前提:公允市场价值
公允市场价值,是指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购买企业对合并业务的记录需要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
3.2知识产权估值的来源
那些试图重视知识产权的人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了计算应该为知识产权支付多少钱,分析人士经常忽略为什么支付这笔费用的问题。不管使用哪种定量估值方法,重点都应放在关注知识产权如何为其所有者创造价值的问题上。以下概述了知识产权的一些潜在价值创造来源。
3.2.1排他性价值
排他性价值源自于排除他人制造、使用或销售包含该专利知识产权产品的合法权利。这种独占地位可能允许公司收取溢价,增加单位市场份额或降低制造成本。排他性也可以提供一些间接的好处,例如增强客户满意度。排他性还可以通过简单地停止竞争对手来运用所有者无法自己运用的技术来提供价值,因为其他知识产权阻碍了所有者在同一领域的运用能力。
3.2.2防御价值或自由运作
在法律上,专利为所有者提供了排除权。它不提供所有者的使用权。这是因为其他人可能拥有阻止这一权利的知识产权。然而,在商业上,一个重要的知识产权武库,甚至是一个关键的专利,可以创造一个竞争对手担心自己专利的恐惧情况,即担心被告可能会反驳。
3.2.3转移价值
另一个潜在的价值来源是转移价值。公司也许出于各种原因购买或出售某些知识产权资产,但是根据一组数据显示,专利授权收入从1990年的150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000亿美元,增长了700%以上,这足以表明知识产权的转让价值是显着的,且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参与这项技术转让的竞技场。
3.3估值的路径:市场法、成本法及收益法
一旦价值的前提和潜在价值的来源被确定,必须选择适当的估值方法。
3.3.1市场法
市场法,是根据相似资产当事方之前在类似条件下转让的价格来确定资产的公允市价。换句话说,类似资产的类似交易支付的价格应与当前交易中的资产价格相似。而对可比交易的依赖程度,取决于对过去的可比交易是否足够相似以评估有关资产的公平市场价值。在评估可比性时,可能考虑的一些因素包括转移资产的性质(例如专利与商业秘密)、产品、行业、市场规模和特点的相似性、可行性市场进入壁垒等。从本质上而言,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交易就具有独特性,因此,很难找到紧密可比的交易。然而,不准确的可比性可能会作为价值的指导或指示,有时对其加以调整便能解决交易的差异。
3.3.2成本法
成本法,根据与开发价值类似的资产所产生的成本来评估资产。这种估值方法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参与公平交易的任何一方都不愿意支付比重置成本更多的许可费。所谓重置成本,是指今天购买可替代并具有类似效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当然,这样的分析是基于市场上有相似的资产的假设。虽然这种假设在机器或房地产等其他估值背景下往往是有效的,但在知识产权领域却可能不存在。例如,可能难以找到一个开创性专利的替代资产。倘若这类无形资产的替代成为可能,下一个任务就是制定备选方案的成本估算。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以成本为基础来开发技术,用于发展具有相似价值的资产的历史开发成本或当前预计成本。在技术的情况下,这些成本中的一些可能包括开发和测试、工程、样机生产、工厂开销、咨询费用等所使用的材料。考虑替代资产所需的时间以及这种延迟的机会成本(如销售和利润损失)也是很重要的。它也可能需要增加营销或促销费用,以确保更换产品的相对市场地位。成本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非常有用,例如市场应用尚未被定义并且用其他方法难以使用的胚胎技术的估值。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成本法可能有某些限制,这些局限性包括对未来收入流、市场条件、使用寿命以及与未来经济利益有关的风险缺乏考虑。
3.3.3收益法虽然成本法
通过计算等价替代物的重置成本来确定资产的价值,但收益法着重于量化买方可能使用资产产生的预期未来收入。收益法根据考虑资产预期的未来收入流动现值计算资产。在融资方面,它是一种折现现金流(DCF)模式。由于收益法要求用户量化资产预期的未来收益,有时被认为是三种方法中最严格的。由于知识产权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由多种因素所决定,例如产品生命周期、科技更新换代、市场转变的适应情况等,且这些因素通常比较主观,需要估值专家的经验来评估有关输入数据,因此收益法在对知识产权的折现率、收益及可使用期限的估计上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参考文献
[1]陈玉和.企业并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财经界,2012(08).
[2]屈毅.公司并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
蒋晓冬祖籍浙江省绍兴,也能认祖归宗到浙商。与鲁冠球、宗庆后、徐文荣这些老前辈相比,蒋晓冬完全没有他们的那种沧桑感,多了一个海归的背景,也给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空间。蒋晓冬毕业于南京大学,大学毕业去了美国,然后就业硅谷。在加入NEA前,蒋晓冬在美国ON Stor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和业务拓广工作。此前,蒋晓冬在IBM沃森研究中心从事智能人际交互的研究,也为日立公司提供技术与市场战略咨询,将该公司生产的世界上最小的RFID芯片推入美国市场。
在加入NEA前,蒋晓冬在美国ON Stor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和业务推广工作。此前,他在IBM沃森研究中心从事智能人际交互的研究,也为日立公司提供技术与市场战略咨询,将该公司生产的世界上最小的RFID芯片推入美国市场。2005年,因好奇心的驱使,蒋晓冬进入美国最大风险投资机构之一的NEA,帮助创建NEA在中国的本地化战略,把握在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同年,NEA在上海和北京开立了办事处,蒋晓冬则成为NEA年轻的中国首席代表,负责NEA在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的投资。
谨慎投资,选择“做减法”
和许多外资基金不同的是,NEA所有基金全部归总部统一运作,是否投项目取决于总部的投委会,在投委会中,蒋晓冬占一席。目前,NEA基金用于中国的比例大概是10%~15%之间,与印度所占比例差不多。
曾有人把美国的投资公司的投资风格分为两类:硅谷的投资公司多是个人英雄主义,这类公司里,每个合伙人都是全能运动员,帮着被投资企业完成所有事情;而在波士顿,投资公司则是比较典型的团队组合模式,一部分是投资合伙人,一部分是运营合伙人,组合起来帮助企业成长。
由此来看,NEA是典型的硅谷模式。加上蒋晓冬这个唯一合伙人,NEA中国的团队只有5个人,每个人在投资上都独当一面。
团队人数少反映在投资节奏上的,是NEA保持着每年3-5个项目的进度。去年投了3家公司,今年的计划仍是3个。“团队不大,没有明确的行业分工,但不能说‘散’。”蒋晓冬对人员精减的看法是:在具体案子上组成项目小组配合,和其他基金一样,区别是发现项目的角度。
相比“群狼战术”的同行漫天撒网,NEA更愿意做减法,在某一时间段关注某一细分领域,凭专业性从产业链中梳理出好公司。在这方面,NEA还吸引了科技部原副部长马颂德担任NEA风险合伙人,把关项目。
“这年头,只是忽悠一下,我是谁谁谁,大家吃个饭、去卡拉OK,谁吃那一套?如果在第一个半小时打动不了对方,基本很难谈。”他认为,企业和投资者的双方估值没有对错,他想高你想低,找不到任何共同点,能找到交集的,是你怎么与对方沟通,而前提不光是技巧,还要专业。
以医药行业为例。NEA先投的是分销企业,通过它了解整个医药市场,下单了几家药企,然后通过药企了解医院情况,又投资了做放疗的医疗设备和服务公司,还投资了一家肿瘤医院,一环扣一环。
“这种方式能快速积累知识、信息、人脉等基础,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正了解行业。”蒋晓冬说,医药投资对投资人的专业性要求更高,虽然自己不是学医学专业出身,但投资中顺藤摸瓜,比如肿瘤方面不管是药品,还是诊断设备、服务,自己还真的比一般人要了解很多。他还以自己的“出手”为例,现在一般是认真跟过5个案子就要投1个,绝不是随便投,更多是自己主动找的,背后花费了很多心思了解。
不赶时髦,不干扎堆的事
在中国,NEA投资方向较之欧美市场略有不同,科技、医疗、消费是三大领域。与众多同行的思路一样,NEA的投资落脚点定在产业链布局上,喜欢做平台投资,不单是投资一个公司,希望通过所投资公司向相关产业的上游、下游去延伸,整合产业链。此外,NEA在投资上不爱赶时髦、扎堆儿,从不干蜂拥而上的事儿,耐心等待,即便项目有时并不被人看好。
展讯通信是一例。2004年,以NEA为首的几家投资公司投资初创公司展讯通信3520万美元,一年后又追加了投资。投资时,NEA看好的是中国手机市场的成长和展讯的海归创业团队,有43个来自硅谷的创业者。
“2004年山寨机异军突起,新兴市场被打开,出口到非洲,然后是3G牌照迟迟出不来,到最后落定,其间加上运营商重组,2008年智能手机快速崛起,再到现在迅速提到中高端的手机,整个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蒋晓冬称。全球以前主要做芯片的厂商,今天还在做或者还没被重组掉的,还有几家?展讯是剩下的两三家之一。多年里,NEA一直尽力支持展讯,特别是情况最糟糕的2008年,金融危机加上运营问题,使得这家2007年上市的公司,2008年股价最低跌到了2元,净亏损约8000万美金,很多人不看好它。而3年后的2011年,展讯的盈利已在1.5—2亿美金之间,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赢利的芯片公司。
“我们说看好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但这个市场成长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变化之中,你怎么样寻找机会、发现机会,然后能够有耐心,才有机会成功。”守候了展讯七八年时间,这个项目给NEA带来了非常好的回报。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最经典的是团购。NEA在美国是Groupon最早的机构投资者,2008年、2009年都向其注资,上市后它是最大的股东。按理说,NEA从Groupon身上收益很好,但在中国截至目前,NEA并没有投资团购企业。
“当然,这并不代表不能投资,至少在2009年团购风起云涌,我们做了很多调研,但还是没有投。”蒋晓冬说,投资的本质就两个东西,一是企业自身成长,二是对进入、退出时机的把握。“无论如何,我们通常不会在已经有很多人看好,报纸上天天在炒的时候去投。”
得益于此,NEA进入中国以来以3亿多美金投资了21个项目,从四五个退出案例中所斩获的资金已经全部现金回本。
新并购重组改革目标的利剑指向实现上市公司退市的常态化,2015年10月2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实施《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资产管理办法》和修订后的收购管理办法,触及强制退市指标的公司“出现一家,退市一家”,健全退市制度有利于培育理性投资的股权文化,保护投资者权益。
加强监管的同时,证监会放松非关联第三方买卖股份的门槛限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渡期实行新老划断,配套措施近期,实行并联审批,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解释说:“管制为理念的转变,新办法的出台意在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简化并购重组的行政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今年8月31日晚间,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银监会四部委联合《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的通知》,据透露这是从单纯“救市”转向“救经济”实现标本兼治的新思路。另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9月7日,共有逾700家上市公司了重组信息,涉及交易金额约6019.43亿元,自今年以来,已有22家上市公司的重组获得了并购重组委的批准,9家公司的重组获得了董事会通过,99家公司重组获得了股东大会的通过,47家公司的重组已经实施完成。
今年10月22日通过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的金山开发、启明星辰等8家上市公司,这些幸运儿不过是终止大潮中的冰山一角。今年三季度以来,上市公司们一改之前纷纷停牌筹划重大事项的峥嵘局面在证监会的严控下,纷纷终止、收缩战线。
监管理念转变
为了让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阳光下进行,增加透明度,从2013年10月8日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实施以来,证监会视实施进展情况,不断完善分道制方案,推进兼并重组重点行业,动态调整支持的行业类型。面对政策不断对上市公司并购的调整,中金佳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金佳成 ”)CFO杨力和她的团队迅速对此进行了快速而细致地梳理,在飞往香港担任金融论坛演讲嘉宾之前,她对记者表示:“中国证监会分道审核主要是对优质并购重组申请豁免,直接上并购重组审核会,进一步缩短审核周期,除分道审核外,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对并购重组进行流程简化、提升审核效率。对于涉及多项许可的并购重组申请,实行一站式审批,即对外一次受理、内部协作分工、归口一次上会、核准一个批文;依照规定,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审核时限为3个月,现在已将平均时间压缩至20个工作日左右。并购交易的审核理念逐渐由过去对作价、交易的实质性判断向放松管制转变。尤其对于经过交易各方充分博弈后的产业整合而言,核心监管理念是加强信息披露,完善公司的博弈机制,发挥小股东在过程中的参与权,保证定价和交易过程的程序正义。”
中金佳成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成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境内直接投资业务。作为中金佳成CFO,杨力参与过多起并购案,投资经验十分丰富。杨力表示,火热的并购与政策的引力是分不开的,对于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与观念的转变,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补充流动资金的比例不超过50%;借壳上市的不超过30% ;用途应当符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面对中国政府对上市并购重组的从严审批与放宽,及时认清潮流并顺势而为,是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的一条明智之路。中国并购市场和中国股市、中国企业以及中国的监管机构可以说是一衣带水,还远未成熟。而当前政策层面,对国内并购重组的收紧,也是特批特办时期,因为中国证监会自身的监管和诚信体系的重塑也势必会影响正在逐步成长的中国企业。博弈与成长、监管与漏洞、诚信与体系的构建在法治需要逐步完善的今天,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股市遭遇的寒冬,虽然时间和地区不同,但同样都暴露了中国股市、公司和监管机构的法制与诚信体系的构建亟待完善。PE的寒冬与今天股市的低迷和很多并购重组项管理的不成熟,都在提醒中国企业需要探寻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脚踏实地把自身做好的重要性,这样才会吸引被并购的公司,实现优势互补,而股市环境的重塑同样也是对企业成长土壤的绿色修复。”
否决成阻力
去年近200单上会,仅有9单被否,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金额占同期中国企业并购重组金额的58%,其中产业整合类占比达75%;传统产业整合加速,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占比54%。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总金额为4.6万亿元,可是今年陡然加快的否决频率令不少企业措手不及。对于在今年政策曲线中接连闯关,所购标的资产均属于曾经大热的影视游戏类资产,艰难拿下并购重组的万好万家和群兴玩具,杨力表示:“中国并购存在一窝蜂的现象,这样就有可能引起被并购企业估值高企、企业良莠不齐、多元化发展的驾驭能力等问题的思考,但是互联网行业依然是一个并购活跃的行业,腾讯和京东、阿里和优酷、百度与携程这些大佬们掀起了互联网并购热潮和战略合作,也预示着中国互联网产业将会进一步做大做强。细心分析就会发现,这些互联网新兴产业的大佬们均来自美国、香港等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美国的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美国证监会并直接不插手上市公司的业务层面,对于它们的并购重组并不干涉,而是通过严格的‘萨班斯’法案监管,放开手脚让上市公司自主决定它们的并购节奏,这就既给公司带来了活力,也给公司头上悬上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是值得中国资本市场借鉴的。在中国资本市场法律并不健全的情况下,监管机构将管理触角延伸到上市公司的业务层面,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公司的活力,使它们难以超越世界级公司,有时反而会阻碍它们的成长。”
并购拼实力
在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并购市场的整合期,日化行业面临日韩美等化妆品的迅猛冲击,上海家化渠道调整仍在进行,其三季报显示上海家化(600315.SH)持有的天江药业23.8%股权,向中国中药出售股权,预计带来23.3亿元的收益。
今年4月1日,中国中药(00570.HK)公布了收购天江药业的股本融资方案,拟以102亿港元至112亿港元收购天江药业87.3%注册股本,集资额共72亿港元。身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厂家的行业龙头企业,天江药业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药饮片改革试点单位”。如今天江药业最迫切的期待是尽快出台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形成行业合力,逐步做大企业市场份额,这种敢吃螃蟹的探险背后隐含着“中药配方颗粒”的发明者――天江药业的创始人周嘉琳对中国中药产业的信心,因为创业过程中最艰难的并不是资金上的捉襟见肘,也并非技术上的难以突破,而是作为大胆的中药创新与用药传统博弈时的落寞与孤独。
而对于集医药研发、生产、流通业务为一体,并专注于传统中药、现代中药、缓控释制剂等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制造,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中国中药向天江药业伸出的橄榄枝,希望通过此次收购,填补公司在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空白,以完善公司产品产业链,而周嘉琳无疑是找到了比上海家化更适合的战略合作伙伴。
找到了新婆家的天江药业老股东包括:上海家化(23.84%)、中金佳泰股权基金(18.89%)、中金佳天股权基金(16.15%)、广东中医研究所(10% )、科达机电(9.67%)、周嘉琳董事长(8.61%)、谭登平(5.87%)、天江集团(5.5%)、项光隆(0.57%)、王成枢(0.57%)、上海冠策(0.32%)。身为天江药业老股东财务顾问的杨力表示:“天江药业和中国中药的强强联合,会拓展中国中医药产业链的纵深和现代化发展,而且以中医药行业现代化发展为题材的并购也属于国家支持发展的朝阳产业,这也是我们支持此次并购的基本诉求。而这次并购只是中国并购之河的短暂一瞬,CFO在判断一个并购是否可行时,要对行业的未来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在做尽职调查时也要对风险有精准的预测,这样就能对中国越来越多元化的并购所带来的浮躁和冒进有所警示。随着中国并购数量的日益攀升,未来的中国并购势必会夹杂着更多的文化和管理的冲突,中金佳成公司有专业的研究投资和并购组,每次并购投资都有专业的团队来做好最充分详尽的研究和调查,不打无准备的仗。”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在今年10月30日最新的分析报告指出,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国内经济放缓,2015年上半年中国吸引来自发达市场的境内收购跌至十年来新低,但境外投资于发达市场则处于十年来的高位。
虽然中国企业凭借资金、规模、技术等优势在海外并购市场上表现积极,但也面临着世界经济、地缘政治等方面的风险与挑战。我国企业“走出去”只是第一步,未来的道路依然险境丛生,需要一个从适应到融入的过程。
面对中国不成熟的监管市场和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并购,杨力直言:“中国除了完善中国股市和监管环境,提升软实力以外,中国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的引擎,在未来的海内外并购中中国企业需要有国际化视野,以全球视角不断分析和接纳来自各国的文化,但这不等于迷失自己,要对自身有所了解,将自身的专长做扎实,因为只有这样的品牌才能长久,但是也要贴近市场的脉搏,才能被国内甚至全球所认可,其实并购最终拼的是企业的实力、发展潜力和所在国的综合较量而非运气,其中并购基金的作用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