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平面设计初级教程范文

平面设计初级教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平面设计初级教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平面设计初级教程

第1篇:平面设计初级教程范文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平面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文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平面设计这门单独的美学课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尤其在现代文化和商业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多媒体智能终端的发展逐渐取代了传统印刷品的同时,是否该取缔传统的印刷品,追求新的的视觉感受,值得我们去思考,同时给平面设计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怎样创作出新的视觉感受,靠的是粘贴复制别人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的观察和积累做设计。近年来,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许多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为顺应时代需求而纷纷开设此课程。

一、平面设计教育的现状

首先是平面设计教育的生源质量专业水平相对较低,考生大部分都是速成班,基本功底薄弱,很多考生并非专业出身,缺乏基本的艺术熏陶和艺术修养,文科或工科的转行改学平面设计,更有许多专业院系也开设此课程。例如计算机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等,这些院系大部分都是闭门造车,学科与学科之间互不探讨、沟通和交流。艺术院校注重艺术忽视技能,工科院校则反之,注重技能轻视艺术,这就使设计无形中成为一潭死水,渐渐地干枯而失去了设计本身具有的创新意识,这种局面必然造成学生毕业之后走出校门要么只会电脑制作,要么只会做广告和传媒,把平面设计这门完整的课程给分裂了,各种学科之间缺乏统一性和必然联系,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平面设计教育上的失败。

其次是学校教学模式上未适应时代需求而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教学观念相对落后。中国的平面设计教育起步较晚,绝大部分在教学方面无论从内容还是到形式基本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大纲,创新意识薄弱。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相对甚少,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学习态度过于被动,学生只是顺理成章的完成了所学专业的基本课程,但这并不代表该课程是否真正理解,是否真正能够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去。设计的过程和作品普遍存在抄袭现象严重的问题,一个平面设计命题往往都是东拼西凑,抑制了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使自己的平面设计水平停滞不前。

二、平面设计教育带给我们的思考

1、改革教育模式,正确认识平面设计教学的价值,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设计重在创造、创新,所有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材料都要有一个高度的创新意识,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要在掌握好基础课知识的同时不断深化自己的设计理念。

2、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体裁要紧跟时代步伐,反应时代特色,帮助和引导学生找准创意切入点。以往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都是老师讲自己的,讲完之后布置课题学生就做自己的,做完之后这门课程基本算是结束了,久而久之学生对整个创作过程一知半解,片面追求制作技术和结果,对学生的审美标准和创造力的培养渐渐趋于淡化。因此,要想使学生对每一个设计命题都能立马找准切入点,必须进行多角度的强化训练,使该设计作品力争达到新颖性、合理性、统一性三者兼顾,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首先要让学生对该设计有大体的感性认识,把握设计的主题,之后再做初稿,在围绕初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时学生的整个思维过程不断得到提炼和升华。其次是让学生牢记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打破以往呆板的思维创意,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培养学生对新现象新事物的感知能力,从而使学生创作出好的作品。

3、注重日常知识和素材的积累,不同学科之间要经常互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参与多方面的平面设计活动,多看一些与设计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收集并整理分析,才能使自己的设计思维不断的处于活跃状态。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哪怕是一个失败的设计也应展现在大家面前一起分享该设计的成功与不足之处,通过这种不断的学习和交流,思维模式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能进一步改善和强化自己的设计水平。

5、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倡导个人设计风格,塑造与众不同的典型的创造性思维,使自己的设计作品力争达到独特、鲜明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6、无论是工科还是文科院校在开设设计课的同时,都要注重对学生美术方面的艺术涵养,因为所有设计的基本功都离不开最初的绘画、色彩,点、线、面的组合等元素。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讲,平面设计的关键就是在于创意,而如何有一个好的创意,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培养创新人才和技术人才,抛弃过去传统落伍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理论和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让平面设计紧跟时代步伐,反应时代气息,也愿平面设计教育日趋完善和成熟,使之走向健康、新颖、独特的发展之路。

三、结语

开设平面设计课程是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技能人才,必须对市场经济和广告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有深刻的认识,站在这个高度上才能看到平面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强调平面设计与社会、文化、经济相结合,才能够培养面对现代各种挑战进行战略性思考和决策的平面设计人才。

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平面设计的未来,唯有做好相应的教学培养工作,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合格的平面设计人才,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小开,张福昌.捷克平面设计与布尔诺双年展[J].艺术·生活,2005年02期

[2]莫泽坚.运用摄影图片为素材,拓宽平面设计新领域[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3]毓鑫,贾宪华.平面设计形态的品位与个性[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6期

第2篇:平面设计初级教程范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架空刚性接触网平面布置;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架空刚性接触网是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授流方式的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运营维护工作量小,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自2003年广州地铁二号线首次采用并实现国产化以来,架空刚性悬挂技术已在广州、上海、南京、深圳、成都、苏州、宁波等国内多个城市地铁线路中得到推广应用,现已成为我国地铁隧道内架空受流方式的首选。

我国的架空刚性悬挂技术经历了十分系统的研究过程,是在借鉴国外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经自我创新而成,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与应用,总体上已十分成熟,实际运营中架空刚性接触网运行效果良好,未发生一次弓网事故。但任何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架空刚性接触网也不例外。通过对已开通线路的调研,运营部门普遍反映受电弓碳滑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均匀磨耗,其中以广州地铁二号线最为严重(见图1)。

图1 广州地铁二号线受电弓碳滑板磨耗情况

碳滑板异常磨耗的主要表现为碳滑板表面出现不平滑凹槽,尤以两侧为甚。凹槽的出现极大降低了碳滑板的使用寿命,增加车辆的维修成本,同时碳滑板表面高低不平也会增加钻弓、刮弓等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地铁运营的安全性。本文旨在通过对受电弓碳滑板不均匀磨耗的原因分析,找出现有架空刚性悬挂技术的不足,并提出一些优化改进的建议,使之更加完善。

受电弓碳滑板磨耗不均的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良好的弓网受流关系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受电弓和接触网均具备优良的技术性能,二是受电弓和接触网之间具有良好的匹配性,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对于受电弓碳滑板磨耗异常的原因分析也应从接触网和受电弓两方面入手。

1)接触网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刚性悬挂接触线普遍磨耗良好(见图2),属正常机械磨耗,因此可以说受电弓碳滑板的异常磨耗也主要是由弓网间机械磨耗造成的。对接触网而言,影响碳滑板机械磨耗的主要因素在于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即接触线相对于受电弓的分布情况。

图2接触线磨耗正常现场照片

下面以广州地铁二号线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广州地铁二号线刚性悬挂每个锚段基本呈近似半个正弦波状布置,为定性地研究接触网平面布置对受电弓碳滑板机械磨耗的影响,我们可将一个锚段等效为半个正弦波。等效模型见下图3。

图3等效模型

等效模型数学函数如下:

y=a*sin(π/L*x)。

其中,a:最大拉出值(a取0.2m)

L:锚段长度(L取243m)

将受电弓在±200mm范围内分成若干等分,并计算出每一等分内接触线的长度,从而得出一个锚段内受电弓各个区段与接触网接触长度的分布图(见图4)。

图4 一个锚段内受电弓接触长度分布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出在0~180mm范围内接触长度基本相等,在180~200mm范围内接触长度明显增多,约占全部接触长度的32%,因此可以预见受电弓两侧机械磨耗要明显多于中间部分,这与受电弓实际磨耗效果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接触网拉出值的分布对受电弓碳滑板的机械磨耗有影响,拉出值分布不均会造成受电弓碳滑板机械磨耗的不均,碳滑板与接触网接触时间长的区段易形成凹槽。

2)受电弓

为验证受电弓自身对弓网磨耗的影响,在一列广州地铁二号线列车上更换一架广州地铁一号线车辆受电弓,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近3个月、约1.8万公里的实验运行,得到如下测量数据。

换弓试验测量数据 表1

经统计分析,二号线车辆受电弓上的碳滑板的平均磨耗率为6.82毫米/万公里,一号线受电弓碳滑板的平均磨耗率为2.89毫米/万公里。试验后的碳滑板照片见下图。

图5二号线受电弓磨耗后碳滑板

图6一号线受电弓磨耗后碳滑板

从试验后受电弓照片中可以看出,一号线受电弓也出现了不均匀磨耗,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接触网拉出值不均布对碳滑板机械磨耗的影响。另外两种受电弓磨耗率不相同,说明受电弓结构、弓头质量、碳滑板材质等受电弓自身因素与碳滑板磨耗量异常是相关的。

既有架空刚性接触网平面布置方案简析

目前,我国刚性接触网平面布置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为半波模式,即汇流排在一个锚段内呈半个近似“正弦波”布置(见图7),广州地铁二号线即采用此种方式,对于锚段关节、最大拉出值等“关键悬挂点”严格规定了相应的拉出值,而“非关键悬挂点”受当时设计条件所限未给出具体拉出值。但要求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将接触网调整成半个近似“正弦波”布置;一种全波模式,即汇流排在一个锚段内呈完整近似“正弦波”布置(见图8),除广州地铁二号线外其他刚性悬挂线路均采用此种方式,对于锚段关节、最大拉出值等“关键悬挂点”严格规定了相应的拉出值,“非关键悬挂点”给出了参考拉出值。在施工中施工单位基本根据设计给出的拉出值进行安装调整。

图7 半波布置模式简图

图8全波布置模式简图

半波模式下一个锚段内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长度的分布已在前文中得出,下面将全波模式下一个锚段等效为完整正弦波,得出受电弓各个区段与接触网接触长度的分布如图9所示。

图9 全波模式下一个锚段内受电弓接触长度分布

由图4和图9可以看出,无论半波还是全波模式,相比与受电弓中部,受电弓两侧与接触线接触长度要长,使得受电弓两侧的机械磨耗较中间部位大。不同之处在于,在一个锚段内,半波模式下接触线只在半个受电弓上滑动;而全波模式下,接触线在整个受电弓上滑动,且与受电弓任一区域的接触长度是半波模式的一半。全波模式下,接触线在受电弓上的滑动频率更快,从而使得碳滑板磨耗更趋均匀。这一点从实际运营线路受电弓碳滑板磨耗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图10 全波模式受电弓碳滑板磨耗情况

架空刚性接触网平面布置方案优化建议

根据上文所述,既有架空刚性接触网平面布置方案都会使得受电弓碳滑板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均匀磨耗,这是由正弦波的特性决定的。但从半波变成全波后,受电弓磨耗明显改善,也说明接触线在受电弓上的滑动频率越快,磨耗越均匀。另外如果使接触网在受电弓两侧均匀分布也会使得受电弓磨耗均匀。基于以上思路,为改善受电弓碳滑板的机械磨耗,结合现有平面布置模式,提出以下两种优化方案。

方案一:双正弦波布置模式

图11双正弦波布置模式简图

双正弦波方案是在一个锚段内汇流排成两个近似正弦波布置,对于正弦波而言,虽然从理论分析上依然是受电弓的机械磨耗两侧要大于中间,但是由于在一个锚段内接触线在受电弓上循环运动两次,使得接触线在受电弓横向上的移动速度加大,从而可以起到改善弓网间机械磨耗的作用。

方案二:折线布置模式

参照柔性接触网平面布置方案,将一个锚段内汇流排基本成折线布置,折线间以圆弧相连,圆弧半径不小于汇流排最小人工弯曲半径。由于汇流排主要以直线形式出现,且与受电弓中心对称布置,因此可以说在此种布置方式下接触线在受电弓上的分布基本平均,每段碳滑板的机械磨耗基本相当。

图12折线布置模式简图

相比较现有的平面布置模式,上述两种布置方式均可以达到更好地改善弓网间机械磨耗的目的,代表着架空刚性悬挂平面布置的发展方向。但需要注意的是,两种布置模式中汇流排弯曲次数更多,弯曲半径更小,易出现伸缩过程中汇流排与定位线夹卡滞的现象,因此需要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现有汇流排安装方式、零部件结构等加以优化改进。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受电弓碳滑板不均匀磨耗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架空刚性接触网平面布置的优化设计方案,希望能为架空刚性悬挂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