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幼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第1篇:幼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音乐理论教学 音乐才能 基础知识 墓本技能

    近几十年来,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正在积极地进行着。音乐教育应如何改?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加以考虑的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课程的设置,大纲的制定到教材教法都应有所体现。

音乐基本理论是整个音乐理论教学体系中,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其中许多内容是其他音乐课程所没有的,也是无法代替的。它是音乐专业各学科的共同基础课。从专业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中师、幼师,到普遍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要讲授有关基本乐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因此,作为一门音乐共同基础课,它不仅是学好其它音乐理论的基础,也是学习  “演奏、演唱”的基础,对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无数事实证明,音乐学习中所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都是由于缺乏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产生的。所以说基本乐理课是搞好音乐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

    怎样才能搞好基本乐理教学,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和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教学法,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而是包括该课程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许多重要的内容。特别是一些课堂教学的各种具体例证,对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重大作用。

1基本乐理裸的任务

    要了解基本乐理教学的目的任务,首先要对基本乐理课的性质,及在整个音乐教育中所处的地位有个初步了解。基本乐理是整个音乐理论教学体系中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音乐共同基础课,这时所说的基础课,是音乐专业基础课。音乐专业包括作曲、指挥、音乐学、声乐、器乐等许多学科各学科又都有着各自的专业基础课。而基本乐理则是音乐专业各学科的共同专业基础课。即便是业余学习音乐,也必须认真学习基本乐理,由此可见,基本乐理课在整个音乐教育中所处的地位。那么基本乐理课的任务就从三方面着手。

      (1)系统地理解并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进行正规的基本乐理教学之前,学生一般都或多或少的掌握了一些零星的基本乐理方面的知识,基本乐理的教学就是要在学生己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系统,使其到一个新高度。

      (2)为学习其它音乐课程打下巩固的理论基础。中等职业专业学校各种音乐课程的设置,相互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作为音乐共同基础课的基本乐理与其它音乐课程的关系。可分为并列课程与后续课程两种,前者如视唱练习课,后者如钢琴,声乐,初级和声课,它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并列课程中,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时会出现脱节现象。这是由于各种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独立体系而造成的,然而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使课程之间的配合相得益彰,在可能的条件下,也可以改变某些教学程序。在后续课程中,虽不存在相互问题,但对未能牢固地掌握基本乐理知识的学生,教师也难以使其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进行得顺利。如:一个学生对调,调试,音级,拍子,和旋等知识全都没有掌握,又怎么可能学好和声等其它课程呢?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音乐才能,开发智力,并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这是音乐理论课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因而,对某些概念的理解难以深入,语言表达也缺乏逻辑。

    音乐才能包括许多方面,如表演才能,作曲才能,理论才能等,在基本乐理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对象努力促进其音乐才能更好地发展。在音乐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则是通过教学开发智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素质。

2上好一堂音乐理论裸的描施

    上课是基本乐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和关键环节,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如领会大纲的目的要求,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制定授课计划,编写教案,都是为了把课上好。上课一定要按教案进行。发现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不应为教案所束缚,衡量上课的好坏,不只是看教案写的如何,而是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的如何。上课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工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案上写和课堂上做的虽是一回事,但却有着质的不同。就像音乐作品的“乐谱”和现场演出的效果不一定等同一样。教师在上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教书育人,不可偏废。上课,是教师接触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教书育人的大好时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训练,也包括思想教育的目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要把思想教育仅限于政治思想,作为一个音乐教师,树立正确的文艺思想也是午分重的。作为学生还有个学习思想的问题,这也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教育。

      (2)组织教学,贯彻始终。组织教学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和基本条件,教学不应理解成仅仅是搞好课常秩序,更重要的还是用精彩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使教与学都处于一种积极的协调的最佳状态。组织教学,也要注意方法方式,根据情况灵活应用。讲课时,内容充实,富有感情,有声有色,学生就可能听得津津有味,精神集中。各种教学形式交替进行,学生就可能学的比较放松。

      (3)明确目的,掌握规律。教学目的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方法、步骤、内容,都要围绕着教学目的来进行。详略,深浅、快慢,都要根据教学现场的情况随时调整。

第2篇:幼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散思维;创造品质

HAbstract:This essay emphasized on how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ies and discussed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taken notice of in the creating process and all there were proved by author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new “student’s-center” teaching method is also mention in these essay. Meanwhile, it put forward further requests for the educators for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music education.

Key words:Creative ability,basic knowledge,basic skills,divergent thinking,creative character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家由此创造出无数经久不衰的传世佳作,音乐作品在表达乐思时,表现出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这就为人们对音乐进行理解与表现的同时,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音乐艺术的这一特质,使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这无疑为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创新能力在心理学界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因素、智力因素、个性品质因素。但创新能力并不等于这三个要素的简单相加,它是一个以一定要素为核心的、系统的、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知识是基础,智力是核心,个性品质对创新活动的认识过程起着激励和保证作用。三个要素与创新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面对教育改革应渗透创新教育这一态势,在幼师音乐教学中我围绕这三要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创新活动的基础

在幼师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活动离不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使学生掌握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基础技能的情况下,增加了音乐创作练习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在学习和作品表现上的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在已熟悉的节奏上编唱出一首或多首旋律,相反,给出旋律,要求学生编配出一个新的伴奏或节奏;给出一个音乐动机或乐节,让学生即兴创新发展出一个完整乐句或小型乐段;舞蹈课教学上,让学生听不同民族、风格的乐曲,根据音乐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所学技巧,以个人或小组创编出不同的舞蹈作品,并简要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构思。通过这些训练我从中发现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发挥独特的创造力,并且综合技能越强的学生创编的作品表现力越强。因此,幼师音乐教学活动应在技能、技巧传授为核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溶入启发引导式教学,提升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技巧的基础上创新创编的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不同状况,从其理解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出发,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提出相应的创新要求,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身情况来逐渐提升个人创新能力。

2.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

心理学指出:智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包含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思考,追求多样化的开放式思维;聚合思维是通过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从中寻找一个最佳答案。两种思维比较,各有所长所短。创造性思维首要的一步就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应用发散思维,即以整个的知识和经验为背景,不经过详尽的逻辑推理和分析的演绎步骤,以整体跳跃的特点进行思维活动,提出猜测性的结论,然后以集中性思维为主去推理,得到假设,并寻求支持的事实和实例。例如:在幼师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使用响板、碰铃、沙锤、小鼓等打击乐器,让学生在使用中倾听各种乐器的声音,分辨乐器的音色,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充分探索、充分想象。最后组织学生为一首乐曲配器,各声部应选用何种乐器演奏,这一过程具有较高的分析综合水平,促进了学生的聚合思维的发展。幼师音乐教学活动中,虽然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造,但经验贫乏,表象不丰富,技能不够成熟,使创造的总体水平显得稚拙、简单,并常常出现思维定势。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提取创造的思路,并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取创造思路的策略和方法,让他们向更高水平的创造迈进。

3、良好的创造品质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和保证

创新,近年来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它越来越受到关注,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幼儿师范的教学关系到幼儿教育整个层面,幼儿师范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今后从事教学工作的优劣,为了确保创新活动产生的积极成果,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创造品质。创新精神为当今社会大力提倡,但创新的结果却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创新成果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被人们认可;而消极的创新结果则和社会发展要求相违背,会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推孟进行长达30多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取得积极创新成就的多为自信、有进取心和不屈不挠的人,而创新成就小或产生消极创新后果的人多半缺少这种品质。可见,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如兴趣、理想、信念、意志、性格等,与创新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创新能力系统中的个性品质要素包括创新的动力因素和导向因素。动力因素的核心是求知欲。例如,打击乐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为乐曲配打击乐器。可先让学生玩,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己去寻找为不同乐曲配器的规律,从而激发了兴趣和好奇心,唤起了求知欲,形成创造的动机。在导向因素中,理想、信念是关键,意志的顽强性,即毅力品质起着保障作用。为此,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首要的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不仅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经受一定的挫折甚至失败,从而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实干精神,塑造良好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少年孤独者”提醒我们注意:具有独特思维的人很容易形成片面、极端、孤傲、不合群等心理特点。如果这些不良心理倾向得不到纠正而固化,成人后他们往往难以接受别人的意见,不容易与人合作或出现的消极创新后果。这不仅不利于现代社会积极创新成果的研究和发明,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因此,音乐教育活动除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的独特探索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及时对创新结果的人文价值进行讨论。例如,音乐教育活动应多为学生提供集体创编的机会,让全班学生群策群力共同创编,使学生体会到互助的力量,合作的乐趣,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再如,创编歌词的过程当中,教师发现个别学生哗众取宠,创编的歌词内容不健康时,应组织全班学生认真讨论,让学生明白只有积极的创造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把握好以上三点,同时,对我们从事教育的教师来说更应加强理论学习,开拓视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教学中以提高教育效果。因为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音乐教育呼唤教师的创新素质,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教师必须树立起创新教育观,把“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并且,在幼师音乐教学中创新则应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无论学生是否具备音乐天赋,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学生是音乐教育活动的主体,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天赋得到开发并终身享有音乐乐趣,是我们音乐教师的崇高责任。

参考文献:

1.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3篇:幼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构成

随着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构成的不断完善,幼儿英语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等都得到一定提升,不但为学前素质教育发展提供大力支持,还给幼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重要引导,在促进我国幼儿英语教育进一步发展上也有着重要实践意义。

一、注重英语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

在基础教育中,幼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英语专业涉及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与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水平有着直接联系。因此,根据幼儿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注重幼儿教师英语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提升幼儿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学习英语基础知识,从而促进幼儿英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记录幼儿的学习情况,保持良好的心态,具备一定幽默感,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由于幼儿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在学习各种语言时,需要教师具备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如标准的英语发音语音、语调等,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学习,从而避免幼儿未来发展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在提升自我综合技能的时候,幼儿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英语读、写能力,才能在备课、自学英语等时,及时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以在全面掌握英美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幼儿英语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

二、注重幼儿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由于幼儿英语教学有着一定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幼儿英语教师必须对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注重这种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满足幼儿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在实践过程中,幼儿英语教师要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规律、身心特点等有比较充分了解,并对不同幼儿存在的差异性和个性有比较具体的掌握,让他们自己动手和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才能在具备良好体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选择出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最终有效增强幼儿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对于增强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三、提高幼儿英语教学综合技能

幼儿英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模仿能力,掌握英语的基本构成要素,如词汇、语音、语法等,才能更好的模仿各种单词的发音、语言动作等,以便帮助幼儿及时改正重音、连续、降调、升调等的发音。与此同时,幼儿英语教师还需要掌握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如果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多媒体的设备操作方法等,才能制作出符合教学内容的课件,在提高幼儿英语教学效果上有着极大作用。另外,幼儿英语教师还需要具备一些其他技能,如绘画、唱歌、跳舞等,以便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幼儿英语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例如:利用幼儿英语歌曲,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将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挑选出来,如tall、small、ball等,对于加强幼儿学习英语与身边事物的联系有着极大作用。

四、拥有爱心和较强的从业热情

在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时,幼儿教师需要拥有宽大的包容心、强烈的爱心和工作热情等,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并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幼儿英语教师必须像学习自己的母语一样,深刻感受幼儿学习英语时的场景,并全面理解幼儿学习语言时的方式、情感、思维等,才能在反复训练、引导和帮助的情况下,让学生尽快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与此同时,幼儿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学习各种知识的规律与成人不一样,因此,幼儿英语教师比较具备很强的从业热情,才能有比较强大的承受能力去面对各种复杂情况,从而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实际效果。例如:幼儿在练习英语单词“here”的发音时,教师需要将每个音标分开,并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才能在给予超强宽容度和包容心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学会正确发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英语教师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教学任务,需要幼儿英语教师具备较强的包容心和工作热情,才能更好的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因此,在我国幼儿英语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高度重视幼儿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构成问题,提高幼儿英语教师的综合能力,对于促进幼儿未来更好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林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幼师专业英语口语课程改革———《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初级)》新教材与教法探讨[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08:63-66.

第4篇:幼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幼儿师范 声乐教学 幼师学生

一、幼儿师范学校声乐教学现状的问题分析

1新生无声乐基础。由于艺术课程在普通中小学重视度不够,大部分的艺术课程都被文化课程占用。加上中小学音乐师资水平有限,即使是音乐课,也是简单的学唱儿童歌曲或者听录音机。大部分学生在进入我校之前不具备音乐基础,未经过识谱歌唱方面的训练,成为声乐课程初级教学的首要困难。另外,学校招生是面向全部初中毕业生,无论有无学习音乐的先天条件或后天训练均可,大部分学生无声乐特长,对于歌曲的演唱几乎一窍不通,甚至有的学生先天五音不全。声乐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从音乐基础入门开始,先要着手训练学生的是视唱和听力,造成了声乐课程的艺术性降低,质量下降,进度缓慢。

2缺少声乐学习环境。由于社会音乐环境的原因,大部分学生的音乐积累都只停留在市面上流行的通俗歌曲上,艺术歌曲的演唱形式接触较少,从心理上难以接受声乐课程训练的教学方法。每周两节课的声乐学习,学生对于艺术课程的认知和理解程度远远不够,学校所能提供给学生的可利用的有效声乐资源(如声乐方面的书籍报刊、视听资料)不够丰富。由于缺少良好的学习声乐的环境,学生即使有学好声乐的想法,也是处于无从下手的混沌状态,所以声乐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传统的集体授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需求。集体授课模式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学模式中占据主流地位。自从将集体课的教学模式引入到声乐教学上之后,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特殊的授课形式对于幼师学生声乐技巧的训练与歌唱能力的培养和音乐素质的提高具有独特的课堂教学优势和良好的教学效果。集体课有利于调节整体与个体的声乐水平差别。 但它也存在着局限性,这种“一刀切”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班容量四十多人的大课,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长期以往会导致优秀学生找不到学习声乐的乐趣,从而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4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对于艺术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我们都知道,和许多技能课一样,课下练习巩固必不可少。要把老师讲授的知识消化吸收,经过不断地反复练习,变成自己的能力。学校安排一星期两节课的声乐课程学习,课下学生却不能积极主动地练习。即使有一部分学生有课下练习的想法,由于基础薄弱造成的自我学习困难,仍是难以找到科学发声的状态,导致了学习进度的缓慢甚至停滞。课下不练习,课堂就跟不上;课堂跟不上,课下就练不会。长此以往,出现了恶性循环。没有日积月累的功夫,声乐就无从进步。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声乐水平无法提高,声乐课堂质量自然也上不去。

二、建议与对策

以上原因导致声乐课程质量下降,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们提出声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只有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新教材,才是发展之路。

要想提升幼师学生的声乐水平和幼儿声乐教学能力,提高幼儿师范的声乐课程教学质量,应该把声乐教学与从事幼儿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时代要求、职业要求相符,幼师学校、教师、学生要共同努力,从而加快幼师声乐的发展。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改进。

1加强音乐基础训练。学前专业声乐课是一门专业性很强,又要求学生具备音乐综合素质的课程。所以首先要抓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和视唱练耳的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加强艺术课程综合能力的训练,如视谱唱词、键盘演奏等,让学生尽快掌握自学歌曲和自弹自唱的能力。

2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声乐课程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提升艺术品位和修养,创设良好的声乐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声乐的兴趣。

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声乐课程的教与学更加需要师生互动,学生要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愿望,尊重老师,尊重课堂。老师要有一视同仁的人文教学理念,不偏爱优秀生,不打击后进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善于用科学的方法作指导,多去发掘学生的优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制定个性的学习方案,并采用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来讲授。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的质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以勤补拙。

3改进教学模式。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集体授课模式转变为分层次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在教学效果上谋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专业进步的体验。分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具有保优、促中、补差的作用。分层教学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第5篇:幼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幼儿教师 科研水平 提高途径

进入新世纪后,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教育科研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其中也包括幼儿教师。我工作在幼儿教育第一线,时间跨度长达十四年,担任过从幼儿教师到园长等几乎幼儿园所有职务,熟悉幼儿园管理流程与内容,了解幼儿教师所有的工作内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水平、教育理念、教育理论、科研水平、个人魅力等[1]。我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结合自身成长的困惑,对幼儿科研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一、幼儿教师科研现状

(一)幼儿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低,科研意识淡薄。

我国大部分的幼儿教师的培养,由原来的中专逐步向大专过渡,趋势是向高层次发展,但是现今由于客观历史原因,绝大部分骨干幼儿教师(30岁左右)都是中专和大专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的结构特点决定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他们大多对于科研没有基本的概念,很多工作都从自我感受的感性点出发,以前人和自己的经验作为工作的指导和出发点。大部分幼儿教师的工作观点是完成基本的日常班级管理与幼儿管理,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觉得科研工作距离自己比较遥远,只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做好本职工作即可。很多幼儿教师就算表面进入了科研领域,其实只是为了考核、评职称或者完成市、区、园里的工作任务,几乎没有主动进行科研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兴趣性、积极性等各方面都不成熟,往往是被迫参与、从事科研的,科研意识非常淡薄,基本没有机会体验教育科研和科研应用所带来的乐趣,并享受其中的成功感[2]。

(二)幼儿教师科研知识比较缺乏。

所谓幼儿教师科研知识特指幼儿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我结合通过自身工作经验,与周边同行的交流,以及相关报告的调研发现,30周岁以下的幼儿教师中只有极少数幼儿教师系统学习过幼儿科研知识,很少有人了解如何参与幼儿教育科研活动,几乎不懂科研课题设计的规范与流程,不了解幼儿教育论文撰写的规范。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幼儿科研就是写论文,甚至是写工作小结。他们根本无从了解教育科研是一个从收集、选题、论证、立项、计划、调研、撰写、修改、结题到撰写完整报告、,再跟踪提高、研究的过程[3]。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幼儿教师会主动订阅幼儿教育理论的相关报纸、刊物,更不会主动寻找、学习相关幼儿科研理论知识,大部分幼儿教师科研为零。

(三)幼儿教师科研能力普遍很弱。

所谓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幼儿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找出其中一般规律的过程,最终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幼儿教师科研能力很弱主要表现在:1.幼儿教师普遍感觉科研难度很大,不知如何从何获取课题,不知如何开展研究课题;2.研究课题方法、手段单一,主要集中表现就是上网搜索资料,然后抄抄、改改、写写,应付了事,完成任务,不求创新;3.研究方向很集中,基本就是取材于幼儿的日常行为管理内容,然后就某一点进行经验性的总结,造成大多数论文雷同;4.研究应用性狭隘,科研内容推广性、应用性不强,大多数属于纸上谈兵,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二、提升幼儿教师科研水平的途径

(一)加强学历教育,提升整体层次。

当前幼儿园的主体教学力量是主干教学教师,绝大部分以师范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主。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下,学前教育的生源并没有得到提高,招收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入校文化成绩较差。在这种生源质量的前提下,即使通过严格的学前教育培训,也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幼儿教师。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走访身边同行发现,幼儿教师的科研概念起源于其在学生时代的学习,然而他们在师范学校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时,课程中几乎没有相关指导性内容,在学生时代没有科研概念。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起跑线教育受到重视,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家长不遗余力,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选择优秀的学前教育资源。一方面是社会的高要求,一方面是培养的低层次,相互矛盾、冲突。所以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就必须提高学历教育水平,在整个培养幼儿教师体系中渗透科研相关内容,使招生、培养过程、实习、毕业四个环节紧紧相扣,提高招生标准,夯实文化理论基础,使得生源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加强培养过程,在培养过程中灌输终身科研的概念,利用课程教学,建立幼儿教育的科研方法体系;加强实习过程,让学生利用理论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问题,从而激发学习与科研的欲望;重视毕业环节,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要求,严格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建立毕业生档案,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指导,让学生离开学校并不脱离学校,经常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指导。

(二)幼儿园工作管理。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集中场所,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占据很小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幼儿教师,直接带班从事幼儿学前教育管理。现在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老教师带新教师,这里的老教师是教龄长而不是年龄长。社会化大发展,优质的幼儿教育资源稀缺,需求量增大,很多优质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大多数喜欢招聘一些有经验的幼师做管理人员,而从事一线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则喜欢招收青春、活泼的大学毕业生。很多新幼儿教师进入此行业后,基本就是靠老教师带,加上自己摸索,逐渐凭借经验在从事幼儿教育。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使得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增长了阅历,但是对于长期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变繁为简并不是有利的。在幼儿园工作管理方面,应该将幼儿园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相结合,以双赢为归宿点。定期邀请高校幼儿教育教学类的科研教师和幼教科研专家入园进行学术讲座;积极营造崇尚幼儿教育教学科研的园内氛围,鼓励中青年教师投身科研,让大量的感性材料变成理论知识,指导自我的长期实践;加强科研的绩效考核工作,将科研纳入每年度的年终考评,形成硬性指标,鞭策普通幼儿教师开展科研工作[4]。

(三)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

根据人的生存需求理论,我们当然希望每位幼儿教师能够将幼教事业当成终生从事的事业来经营,并从中获得肯定和快乐,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在现实中,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在5~8年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而8~12年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强烈的不意愿或直接离职,原因主要是觉得职业没有发展,人生缺失规划。所以我们应该在幼儿教师入园时,安排老教师结对帮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工作观、人生观。通过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每位新幼儿教师都懂得如何理解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在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中,将自己长年累月的丰富经验书面化、理论化将是一件快乐的事。通过引导,幼儿教师会发现并了解科研的必要性,在科研中进步,在科研中快乐,在科研中将自己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材料,形成总结、课题、讲义、论文,并与更多的同行分享、共享科研的成果,将个人成果推广,从中获得成功与满足感,达到个人职业发展的长期化结果。

(四)教育主管部门。

作为幼儿园的直管上级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幼儿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长期性的准入、准出标准不是教育主管部门所能制定的,但是对于幼儿园的直管上级部门来说,很多事情大有可为:1.定期举办各幼儿园的科研工作讲座,进行科研重要性的宣讲;2.定期举办科研交流研讨会,进行幼儿园论文评比,营造市区浓厚的幼儿教育科研氛围;3.定期组织市区骨干幼儿教师参观考察全国优秀的幼儿教育科研基地(优质幼儿园);4.定期召开科研课题推荐会,向广大年轻幼儿教师推荐科研项目和方向[5];5.长期举办市区的幼儿教师科研竞赛,让需要科研项目的幼儿教师有项目可申请,有项目可研究,等等。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逐渐营造良好的幼儿教师科研氛围,让广大幼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将大量的实践经验转化成科学理论,指导自我的再实践,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为祖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燕.教师是教育实践主体也是教育研究主体——兼谈幼儿教师怎样提高自身素质[J].学前教育,1999,(8).

[2]白桦.创造性地开展园本培训工作,2006(05).

[3]郭力平.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展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

第6篇:幼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 实训室建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创设本身更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形的课程”,在幼儿的生活与游戏活动中时刻起着教育性的作用。

铜仁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是一所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学校,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师必学的一门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需要每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知识内容及具体的实践操作。因此,学生具备相应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能力非常重要,这需要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在幼儿师范学校中的重要性

铜仁幼儿师范学校开设了一系列关于幼儿园方面的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课是其中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幼儿的教育日益重视。随着观念的更新,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还要促进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培养幼师的学校,当学生毕业后进入幼儿园工作,要为幼儿园创设环境。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定义

开设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幼儿园环境的构成形式:园区、大厅、教室、区角、走廊、楼梯间、墙面、睡眠室、盥洗室、卫生间等物质环境和幼儿园人际关系、园风、教风等精神环境。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理、实用技法、规划与运用策略等,从而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创设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关爱幼儿、一切以幼儿为主的工作热情,增强学生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幼儿园的环境处处体现出教育的意义,洋溢着艺术的气息,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W习环境。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的现状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生通过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达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得心应手的效果。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建立在手工课程基础之上的。曾问过很多学生学习手工的目的,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不上来,单纯地认为只要学会、美观,却忽略了实用性。教师在注重技法的传授时,更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的需要。当老师不断在传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得不到实践操作,无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学到的手工,很多学生做出来都非常熟练,也有很多学生明白环境创设的意义,但说出来都是大话,到了幼儿园仍是千头万绪。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也有“走园”活动,但很多学生都只是注重环境的表面,没有具体深入,也没有老师在这方面具体引导。还有学生说:“幼儿园的环境就是五颜六色。”听听教学课,参与幼儿游戏,却不明白环境真正的意义。有的学校也有幼儿园,但是更多的时候为了幼儿的安全考虑,学生也没法进园参观学习。这无疑为学生今后胜任幼儿园工作制造了难题。

二、建设幼儿园环境创设室内实训室的重要性

(一)对建设实训室的思考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毕业后要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这就使得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外,还应当注重对自身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建设实训室有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建设室内实训室,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升华。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场地、设施设备的限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了束缚。实训室里场地宽敞,丰富材料,学生在专业实训训练中,能够不断挖掘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在操作演练的过程中,也能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加强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室内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第7篇:幼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特色课型 构建主义 中职钢琴即兴伴奏 有效教学

所谓钢琴即兴伴奏是指在短时间内对规定的音乐旋律进行理解和分析并依据一定的乐理与和声知识,运用钢琴演奏技术、恰当的和声逻辑、合适的伴奏织体进行准确的即时并有表情地在钢琴键盘上演奏出来的能力。它综合了钢琴演奏技术、和声技术和伴奏造型能力,用琴声应和或帮助演唱(奏)者投入歌曲情绪,激起演唱(奏)者的情感反应,两者相互呼应、应和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它不仅起到烘托或衬托的作用,甚至使歌曲的情感和演(奏)唱者的情绪得到升华,使音乐形象得到充分的发挥,共同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基础不尽相同,在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教学课型模式,教学的有效性较差。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当前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幼儿园对于幼儿教师能力的需要,通过构建特色课型来促进《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有效教学。

一、 即兴伴奏教学问题及对策

传统的中职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课型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侧重钢琴编配知识的传授,教师授课单一由技能性的学科本位和简单实用的工具性的思想主导,不自觉地把伴奏弹成独奏;课堂上乐理、和声、作品分析等相关理论知识满堂灌,学科联系少,缺少实践实训,键盘和声感知不足,欠缺和弦序进方面的设计;在键盘上对三升降内的大小调最基本的正三和弦使用连接不熟悉,在伴奏中左手不能有效使用和声来衬托、丰富旋律的效果,对于不同体裁风格的歌曲所应使用的音型分辩和使用的能力较差,伴奏音型掌握得少,不能恰当地应用,无法准确地表现歌曲蕴含的情感,这导致学生伴奏时无法灵活运用旋律进行、调式调性、和声功能色彩、音区、织体的变化及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元素来衬托背景、渲染气氛、描绘意境,推动音乐发展;在学习中学生无法体会到富有个性、自由、成功地为歌曲伴奏的艺术魅力,很难体验到成功运用钢琴即兴伴奏的乐趣,教学的有效性偏低。

基于以上问题,中职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应在新课改的指引下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构建特色课型来有效教学从而促进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提升。

音乐教学课型模式和整个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正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为此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它正体现了音乐教学课型模式发展和音乐教改的价值取向。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由于个人的经验不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各不相同,所以应该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从这个角度出发,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从而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即兴伴奏特色课型的构建与实施

中职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正确编配、弹唱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材中的幼儿歌曲。为使课程的教学体系更合理,教学内容能更好地为演绎音乐服务,笔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构建主义理论的指导,通过构建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的课程教学课型模式来促进中职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的有效教学。

任务驱动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问题解决式的自主学习方式获得知识的建构过程,其主要特点就是围绕任务开展教学,强调学生主体主动构建。合作探究性学习则是与直接接受式的学习相对的,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学生在情景教学模式中主动参与勇于创新,有高度智商和情商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构建的课型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由于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个人的经验不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便也各不相同。如学习为《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第一句编配和声为例,我要求8名不同小组的同学在3分钟以内对这段音乐进行和声的配置,结果出现了多种方案(见如下谱例 ):

第1方案:T---T---D7---T

第2方案:T---T---D7---T---DTIII大,

第3方案: T---TSVT---SII---SIV---D7---T

第4方案: T---SII7-TSVT---SII---SIV---D7---T 。

不同的配置方案在和声效果和节奏上各具特色,具有明显的音感差异并产生了新的音乐意像。“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教学课型构建中由于学生的异质特征使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在课型构建时注重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创设学习氛围,构建情景化教学环境,教学中通过课件、媒体、板书和示范弹奏使学生得到实际音响听觉,理论和实际相接合增强感性认识;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把传统即兴伴奏课中由教师介绍、讲解的和弦功能序进、音乐作品结构分析、调式调性、音乐形象等相关内容由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彼此共享他人的信息,借鉴他人的学习经验、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提高自我学习效益,构建了良好的理论学习、实操技能和交往技能,促进自我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发展,形成反思性和生成性有效学习;同时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并通过课堂展示、评议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共享交流,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肯定,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构建,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促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具有生成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钢琴高即兴伴课课堂教学的实效,实现有效教学。

课型的结构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和方法等重要、稳定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来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师生生命活力的系统,充分调动和激活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使各种课型教学得以成功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与基本操作技能有关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操作技能的基础。教师采用“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成形式,教学任务的布置上会根据学生的异质客观事实来进行,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解决问题相类似的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如当学生掌握了欢快类型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伴奏织体后,同样类型的《对不起,没关系》该如何处理?针对问题不强求统一答案而是尊重学生的原创性解答方法,教学中教师构建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合作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主体参与教学,积极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中自始至终充当着主人的角色,他们把教学看作是“自己”的责任,而不光是教师的事情。他们通过查阅资料、慎密思考,不断从书本、社会中汲取文学、文化、历史和科学等各方面知识,再通过讨论、辩论、演示等多种交流形式达到共融和逐步解决问题,通过情景化中的社会性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音乐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从教的主体而言,为了使学生主动性参与教学,教师通过构建特色课型并运用一系列的设计安排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学的主体而言,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教学会满足学生的各种求知需求。“任务驱动,合作探究”为特征的音乐教学课型模式的构建,注重情景教学,立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以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

其次,科学、合理地安排操作技能的整套训练是基本技能教学成功的关键,遵循认识论所揭示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是使各种课型教学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基本保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从而获得实际中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上遵循以学生为发展主体的认识和实践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采用“任务驱动,合作探究”课型模式 和“大班上课、小班指导和个人辅导”相结合的有效教学策略,通过“大班上课”,利于构建情景化教学,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小班指导课”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相互学习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辅导”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让学生的主体能力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即兴伴奏能力。

最后,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和生生之间人际沟通、交往过程,课堂的交往中,一种是知识信息,一种是心理信息,两种交往形态和两种信息交往内容对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课型的成功实施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在组织练习训练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指导并相应作出评价和激励,通过反馈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准确地对歌曲的各种音乐要素的体验与感受和分析,有目的地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力有效扩展音乐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运用课型模式中的“即兴伴奏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和“学生课堂综合实践能力表现评价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促进本课程的有效教学。

三、即兴伴奏特色课型的效果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