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设计的取向范文

课程设计的取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设计的取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设计的取向

第1篇:课程设计的取向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城市住宅区

详细规划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065-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推进,当前城市建设呈现出复杂性、社会性、文化性、技术性等复合特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2011年将城市规划学列为一级学科,使得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由主要培养“工程型人才”的目标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社会型人才”的“四才”体系变迁,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教学面临新的任务。

一、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设计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课程设计部分是针对学生所学的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理论课程而安排的一个综合学习和训练阶段,是由建筑设计向城市规划设计过渡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建设的认知思维由注重单体建筑转向对城市建筑群体空间组织、城市运行的宏观把握。

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使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相关的规范和设计要求;培养学生详细规划方案创作、图纸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区专题调研,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调研报告撰写能力。课程安排为80个课时,集学习、深化、拓宽和综合为一体,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查分析能力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检验,同时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参考。

二、目前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低年级的基础课程过于重视物质空间教学训练,在社会经济空间的扩展方面认识不足

现阶段很多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在一、二年级时主要是进行建筑学基础训练,重视的是单体和局部,对城市的综合性、复合性认识不足,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衔接出现断层,需要相当长时间来适应。这从对城市居住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和规划设计中得到体现,大部分学生缺乏宏观思维,着眼点多在细节,如住宅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停车位方面,很少放在整体布局、交通组织、公共场所规划上。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较难掌控整体布局,方案制定速度慢。

(二)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社会现状有出入

理论课中的组团—居住小区—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模式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房地产开发中比较少见,商品房一般以“地块”为单位开发,规模达不到小区规模却仍然冠以“某某小区”名称,使得学生在做实际案例分析时容易模糊了“小区”的规模和概念,进而在设计时影响到如教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的完善程度。

(三)学生缺乏对规范的正确认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是居住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课程开展之初才学习、了解规范在规划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各种“要求”和“数据”往往知之不详、理解不够透彻,设计中或者过分受到规范的束缚,或者不能灵活运用,缺少灵活应变。

(四)片面追求高档环境建设

从学生选择的调查案例来看,受当前社会的影响巨大,学生选择的案例90%以上是高档小区,对老城区内稍旧的小区和经济适用房小区关注非常少。规划设计作业方案追求高档环境的建设,突出环境景观创造、标志性节点等,配建设施布局对居民日常使用方便性、舒适性考虑不够,反映出学生对城市规划的公共性、政策性等内涵理解和了解不足,对城市社会问题如老年化、保障房建设要求等关注较少,还没有很好建立城市规划的公共价值取向,人文关注不够,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

简而言之,在从建筑设计转向规划设计之初,学生普遍缺乏城市空间概念、公共价值观、社会人文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帮助他们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知识技能和树立良好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公共价值观。

三、项目教学法的引入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学习困难。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成为向导和顾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这些特点契合了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居住小区规划这一设计项目展开,设计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完成,可以将每个阶段的任务设计为若干子项,过程简单明了,学生按照任务逐个进行,既能够掌握住宅区规划设计的知识,又能充分锻炼综合能力。

四、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教学内容设计

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教学任务,建立一套较明确的教学任务要求和成果体系,将各项要求分解成各种子任务,强化课程设计过程的控制和各个阶段的评估工作,根据课时和难度的考虑,常常以居住小区规划为教学项目。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各种资料,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即可,教师则以此测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专业设计能力,培养城市规划专业综合素质。教学安排见表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规划方案中增加对老年化、社会公平等社会需要的反映,兼顾房地产开发和公共价值取向进行详细设计,提高方案的可行性。

从教学效果看,引入项目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各个设计阶段思路清晰,学习兴趣提高了,城市规划设计能力和职业道德、公共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锻炼。

在我国市场经济影响和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新理念、新形态、新需求、新功能在冲击着传统居住小区规划理论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背景下,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即理性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还应该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公共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这种综合能力的形成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逐步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晶,吴晓,姚玲玲.论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11(6)

[2]蔺宁.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9(12)

【项目支持】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A049)。

第2篇:课程设计的取向范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100192)

摘要:以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专业认识与实践)独立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在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基础上,阐述针对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专业教育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项目任务驱动目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 :智能科学与技术;项目驱动;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5年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经费项目( 5111523309);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 KM201411232006)。

第一作者简介:许晓飞,女,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创新教育,xuxiaofe12001@bistu.edu.cn。

0 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专业导论(简称智能专业)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依托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与制导等学科优势及其教学资源,尽快让新入学的本科生了解工科门类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专业分支内涵知识。教师可通过设计分解项目驱动,采取课堂讲解和实验指导的教学方式完成专业导论建设,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面向现代前沿交叉技术的创新思维方式,从脑与认知科学等智能信息技术宏观上引领学生认识到掌握计算机、智能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基本技能的必要性。

1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对以往教学效果的调研,我们发现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这门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智能科学与技术汇集多种边缘学科与技术,如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机器人学等课程,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及内容十分丰富,教学知识结构比较庞大,涵盖范围广,教学内容庞杂,热点分支多,知识点相对独立,联系不紧密。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教师需要在宽泛化及针对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②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一般开设在入学之初,学生处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缺乏相关基础知识,因此他们的学习认知行为、学习方法、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大学专业基础课的要求。如果课程内容过于偏重理论,那么教学过程会很枯燥;如果过于注重工艺的讲解,那么又会给学生增加理论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摆脱两难境地,让学生尽快对整个专业系统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宏观认识,在有限的时间里能掌握、吸收并内化更多的智能科学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③教学方式落后。目前,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如果知识面广而不深,学生知识结构的延伸就无法完成,同时对后续专业课教学也会有不利影响。

2 项目驱动的专业导论课程建设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智能科学技术导论首先应以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为主线,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增加4个专题实践环节,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且对后续专业课学习有帮助的难度适中的授课内容;另外,智能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其技术成果、研究动向更新快,教师在教学中应融人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引导学生关注本专业的知识应用,及时掌握本学科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扩大知识面,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就业作铺垫。

2.1 课程建设教育理论依据

在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智能科学技术导论作为基础实践类课程,针对学生实际需要,科学、系统地解答相关专业问题。创新是一个实践过程,教师要重视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完成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的转变,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科研能力。以往的教学关注理论知识的内容更多,繁重的理论学习任务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教师只追求“短、平、快”,对过程培养重视不够,是需要改进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入门”课程,智能科学技术导论的讲授如果过度偏重理论,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而且强调理论如果造成教学内容重复知识点过多,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做到难度适中,选择与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且对后续专业课学习有帮助的内容;遵循以“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工程化教育为主、以学术发展为辅引入CDIO教育模式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包括学科知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构思一设计一实施一运行能力,按照“项目任务驱动目标学习”的思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2.2 课程建设研究内容

1)项目内容建设。

依据智能专业培养计划,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是一门独立实践课程。表1为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实践类课程项目内容及课时安排。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设置于本科一年级秋季学期,采用分散教学方式,共计32学时。教学改革内容包括在演示型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加4个专题实践环节,揭示“层次化”“模块化”和“开放式”的课程特点;项目内容建设根据智能创新平台研究与开发的内在技术规律,立足于“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原则,将本专业教师团队的最新学科项目和专业课程建设最新成果应用于教学,将最新、最适用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内容融入教学;根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并结合专业领域人才需求分布特点,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法,更新课程教学讲义、实验大纲等教学文件,编写新的实验教学教材。

2)项目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教师应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师生在课下的交流,实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建设项目资料和视频库,针对课程具体项目特点,将实物、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应用背景和工作过程以影音文件的形式体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工程实际的认识和了解;建立阶梯式的实验教学平台,包括演示型和验证型实验及自选实验项目的多级实践项目,既注重基础实验,又强调系统综合能力的训练,使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及内容上得到有效延伸;建立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平台,以弥补课内学时的不足,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学生业余创新制作工作室,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建立学生课外实践项目库,鼓励学生完成开放实验、进行自拟项目的开发调试,在教师的辅导下,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激发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通过不断地教学改革实践,总结课程建设经验,修正课程项目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监测课堂建设及预期效果,调整考试考核改革方案。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过程更生动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

(1)教师结合视频文件、成果实物等进行智能系统仿真演示和虚拟实验演示,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实物化、感观化。

(2)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教师讲解符合专业发展方向且贴近社会需求和工程实际的案例,以工程应用背景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案例讲授与课程验证实验相结合,构建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基于工作流程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建设课外学习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加入课外实践创新基地,进入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为主体的智能机器人俱乐部梯队,进行团队成员间学习的交流;通过教学网站,鼓励专业教师上传“微课或慕课”,教学辅导信息,促进学生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深入地学习;建立网站答疑系统,使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更加快捷方便,使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4)针对课程特点进行应用设计项目考核,2~3人/组,让学生通过从方案比较到软硬件设计、制作与调试的实践,熟悉学科领域的工程项目实施模式。

(5)建设课外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学生课外实践项目库和创新工作室,通过开放实验和自选实验项目,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提高实践技能的实验平台,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3)评价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课程采用任务评价与课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根据学生在每个实验项目中的实践表现、学习成果质量等进行任务评价。项目开始时,教师专题案例资料,要求学生预习相关知识,课上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组内各成员提出解决方案思路,再进行实际成果程序的演示讲评,最后教师根据课堂表现给出项目成绩。综合成绩是将演示项目成绩、参观项目成绩、验证项目成绩以及最后的结课专题书面报告成绩进行一定比例的加权平均得出,加权平均权重由专业教师团队集体讨论决定。考评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对参与改革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给予更科学的评判,以利于下一步正确引导学生的专业职业生涯科学规划。

3 项目驱动实践教学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

创新意识在一个充满团结协作精神的环境里更容易被激发,学生始终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是中心。在围绕智能导论项目驱动的课程建设研究和开发中,指导教师要设计6个环节衔接课堂教学新体系,即“精讲、举例、提问、点拨、研讨、评析”。

前4个环节教师是主体。精讲,就是简要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背景,明确提出培养目标。对基础实验突出4个“一”:围绕一个基本原理、掌握一组实验仪器、学会一种研究方法、解决一类实际问题。举例,通过演示,剖析实验的基本思路及技术要点。提问,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贯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接近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引向深入。点拨,结合实验中的提问和暴露的具体问题,给予必要的指点。

后2个环节学生是主体。研讨,主动收集共性问题,组织集体讨论,积极思考并高质量参与,总结和强化知识点。评析,结合实验报告对实验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到有意义的结论。教师指导学生组建中、低年级到高年级之间的纵向梯级团队,定期进行各种学科竞赛和内部讨论学习,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内容作为实验教学的延伸。专题讨论,前沿讲座是提高创新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内容不拘一格,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谈具体的实验感受,也可结合专业实验和设计谈实验方案,通过研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团队精神。

教师可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合理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参观、演示、实际项目电路搭建和程序仿真、实物调试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综合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专业导论课程项目的任务与要求。在六大项目的学习讨论中,将在不同学科领域有特长的学生组成不同的项目小组,各团队成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和提高分工协作能力。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加入智能机器人俱乐部,参与全国几大有影响力的机器人赛事活动,通过方案设计、动作编排、程序优化、现场测试等环节的实践(如通过asuro小车平台,熟悉C语言程序控制小车,熟悉简单避障循迹功能),引导低年级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结合教师演示讲解的大型工程硬软件调试仿真等系统,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达到最好的学习和实践效果。

4 结语

总体而言,项目驱动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专业素养认识及提高专业综合素质为目标,让学生通过深入浅出的实际项目运作完成课程学习,鼓励学生打造良好的专业素养,争当“智能工程师”,基本具备三大看家本领——智能思想、硬件设计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在此基础上,吸收从新生中脱颖而出的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参加学科创新项目,推广在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如智能创新实践平台等)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系列项目集。

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只有通过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引入现代化的实验技术,才能更好地为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活力。教师最感快乐的事是看见学生在实验室忙碌时专注的神情,在取得成果时灿烂的笑容。实验室教学创新任重而道远,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加强交流与反馈,积极进取,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钟义信,智能科学技术导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1-3.

[2]王文涛,刘科,汪红,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启蒙教育[J].计算机教育,2013(19): 46-49.

[3]张宏勋,张秋香,管理革新与高校实验室创新文化的塑造[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 174.

[4]付延玲,对高校实施创新性实验的认识和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4): 12-15.

[5]向晓东,张榜生,刘晓云,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 19-24.

[6]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2012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R].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2.

第3篇:课程设计的取向范文

关键词:职业岗位 任务驱动 课程建设

按照国家教育部高职教学有关文件,高职教育定位是培养生产第一线所需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目标可以分为:1.生产一线技术人员,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艺工装的设计与制造,生产现场管理等;2.高级技术工人或技师,主要从事普通及高新设备的操作、维护、修理、装配等工作。为了适应这一目标要求,就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谈一些看法。

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以机械工程学科理论为基础,以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为主要技术内涵,以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为特点的现代高技术复合型专业。近几年各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虽然每年都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的设置进行调整,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专业课程的实现途径存在严重的偏离,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尚待解决。

1.目前多数院校课堂教学采用的仍然是传统模式,强调知识教育的系统性,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所学知识和生产过程严重脱节,实际上职业院校不应该用学科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来培养技能型人才。

2.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基础。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校外实训基地多为松散型的,不利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及专业教师的锻炼。

3.专业课结构不够合理,课程间的连续性和贯穿性不够,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课程之间应该是相互依托的关系,每一门课都不应该孤立存在。

4.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不够紧密,相互之间有时候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原因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师资缺乏。应该加强一线教师到企业中直接参与科研和生产制度建设。

5.教学过程与工厂生产的实际过程联系不紧,学生缺少实际生产的任务指引,无法真正了解到工厂生产的全过程,不利于学生毕业后适应生产岗位能力的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配合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贯彻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的精神,解决目前高职教育普遍面临的这种“目标”和“途径”的困惑,从我院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实施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主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和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作为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理念,探索我院与企业对接的有效途径,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二、构建“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基础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见下图所示,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通过校企合作,组成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团队,剖析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和工序化,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构建以企业岗位专业技术能力模块为单元的课程体系。

2.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领域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分析

在企业调研的过程中,与企业一线工程师共同研究,了解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经过集体研讨,专家论证,确定岗位职业能力。经过充分的企业调研,了解到高职毕业生主要从事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机械产品设计、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模具装配产品质量检验、企业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如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岗位,其岗位任务是,根据机械零件图纸加工工艺分析,确定加工工艺路线,编制加工工艺文件。职业能力要求是:熟练识读机械图纸;熟悉并了解常用金属材料加工性能;熟悉常用机械加工工艺、设备及热处理工艺;了解一种以上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能根据产品图纸、技术要求及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加工工艺设计;能够现场指导一线生产人员正确实施工艺;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3.现场“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

基于机械设计与制造岗位的项目任务,按项目提炼工作过程导向,组织课程内容来源于企业的真实现场工作,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渗透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形成现场任务驱动及现场工作导向的工作步骤如表。

4.构建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

与机械行业企业和现场工程师进行充分调研、研讨和分析,依据分析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划分为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工艺编制能力、数控加工能力等三个核心职业能力,并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任务驱动过程,形成了由职业基本技术模块、职业专业技术模块、职业综合技术能力模块和岗位拓展能力模块构成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职业能力(如图所示)。在此基础上,结合赤峰地区的产业特色以及本地及周边企业的需求,对专业课程知识点进行分析调整,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使课程内容“贴近本地、贴近工艺、贴近生产”,从而构建课程定位具有区域产业特色、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基础的系统化专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岗位职业能力

三、对专业课程体系发展的几点看法

1.积极推进校企对接,强化实践育人

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训练岗位、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提高教学效果。

2.转变现有人才培养方式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虚拟运营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3.建设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教育集团

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成立教育集团,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结合我院的办学特色,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更多的工作还有待今后不断地探索、实践以及向其他院校学习,使我们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走向更成功的道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计划的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01(5)

第4篇:课程设计的取向范文

关键词 项目驱动法;智能仪器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083-03

智能仪器设计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涉及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通信技术、抗干扰技术、人工智能等多门学科[1]。该课程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学习难度大、实践性强,因此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拓宽知识面、培养创造力,就成为任课教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在智能仪器设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仍然采用传统“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失去对课程的兴趣;

二是实践教学不具有系统性,因实践教学课时的限制,学生只能对智能仪器设计的少数环节进行实践学习;

三是对学生创造力的训练有限,大多数学生的实践学习只能在固定的实验套件上进行,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是缺乏对已学知识的综合应用等。

为此,笔者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智能仪器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实践证明,只要能运用得当,项目教学法能较好地解决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文中首先介绍项目教学法概念,其次分析如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课程教学实践中,接着总结了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成效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结论。

1 项目驱动教学法

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法,学生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来实现[2]。该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来展开,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层层推进项目。通过对问题的深化或功能扩充,来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直至得到一个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3]。

项目驱动教学法属探究式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经验和兴趣,与学生共同拟定、实施一个项目来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实施过程开始,教师引导学生选定“有意义”的项目,所谓“有意义”是指项目能够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融入项目中并具有开放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融于项目的理论知识适当加以讲解,学生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者有机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在制订修改设计方案、分工协作中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项目可以采用“搭积木”的方法来实施,由简到繁、由小到大,使积木越搭越大,最后完成项目。在项目完成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总结、交流和讨论,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但如此,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已实施项目上提出新问题、优化性能、扩充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2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智能仪器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的选择 项目的选择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

1)尽可能覆盖智能仪器设计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如主机电路、信号的输入输出电路、人机接口电路、数据通信接口电路以及数据处理环节和抗干扰环节等,项目完成后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智能仪器设计课程所涉及的所有理论知识,掌握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的技能。

2)项目要具有开放性。一方面体现在项目方案的多样性,不同项目小组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案、选择不同的元器件;另一方面体现在项目的可拓展性,学生能够在已完成的项目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包括性能的优化、功能的扩展等。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钻研精神和协作精神。

3)选择实际的工程项目,可以锻炼学生从事工程项目开发能力,毕业后无需岗前培训直接担任设计开发任务,从而拓宽学生毕业就业渠道。

按照以上原则,选择电梯控制器作为项目开展教学活动。电梯控制器作为一个适用的工程项目,主控电路可有多种选择,如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主机电路、利用PLC设计主机电路等;在信号的输入输出电路设计中,既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如电机速度的检测与控制),又包含开关量的输入输出(如电梯门开关的检测与控制);在人机接口电路设计中,包含键盘和显示器;另外,控制器的设计中还包含数据的通信、处理以及抗干扰技术。

电梯控制器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如由单部电梯的控制可扩展为多部电梯的控制,人机接口可由键盘显示器方式升级为语音对话方式等。

项目的实施 项目驱动教学法中项目实施遵循层层推进的原则,按“搭积木”的方法,将项目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包含在课程的不同章节,由不同的理论知识进行指导,由浅入深、由小到大,课程结束时项目也就完成了。

在主机系统的课程上完后,项目小组可以讨论选用何种控制器作为控制单元,以单片机作为控制器为例,项目小组要确定单片机的选型、搭接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课程是先修课程,因此这是一项很轻松的工作。但如果部分学生对单片机课程有所遗忘,可通过复习先修课程或查阅相关资料,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强化先修课程的理解和应用。在完成信号输入输出理论课程后,项目小组需要在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模拟信号的输入输出环节,如电梯载人总重量的检测与报警,该环节中包含A/D、D/A转换器的选择和应用,A/D、D/A转换器与单片机的接口,采用保持器的选择和应用等;还需要增加开关量的输入输出环节,如电梯开关门前的检测与控制,该环节包含开关量的输入整形、开关量输出驱动等。

在人机接口课程结束后,项目小组开始对电梯的显示和键盘进行设计,可以选择不同的键盘方案(如触摸屏、机械按键等),也可选择不同的显示方式(如LED显示、LCD显示或CRT显示等)。在学习完通信接口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抗干扰技术后,可分别在已完成模块基础上逐步增加相应的电路和数据处理环节,当课程结束时,项目也就基本完成。

讨论和总结 项目完成后,各项目小组将项目过程中形成的设计方案、图纸、软硬件系统整理后,结合项目的心得体会撰写项目报告,在班级进行成果展示并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该组的项目展开讨论,如:主机系统的选择是否得当,信号的输入输出设计是否合理,元器件的选择是否考虑了功能、性能和经济性要求,数据处理是否有效等。该小组课根据其他学生的建议对项目进行改进和优化。

项目的拓展 项目的基本功能实现后,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智能仪器设计课程的基本知识,利用基本知识开展智能仪器设计的基本技能,该课程的教学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但对于一些对智能仪器设计有浓厚兴趣、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有对已完成项目进行拓展的需求。教师可引导这部分学生对项目提出新要求,如功能上的扩展(由原来的单部电梯控制扩展为多部电梯的控制)、性能上的扩展(优化电梯的速度,使得乘坐者既能快速达到目的楼层,又不会感觉不舒服)等。通过功能和性能的拓展,可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

3 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取得的成效

1)学生对智能仪器设计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改善。一方面一改以往课堂上无精打采的状态,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与教师的互动明显增加,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和效率也得到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一改课后作业敷衍了事的状态,项目组成员分工查阅资料,讨论项目方案,加强与教师的交流,课后学习的目的性很强,有效地提高了课后学习的效率。

2)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系统训练。因项目选择有针对性,涵盖了智能仪器设计的所有知识点,学生全程参与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所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得到系统训练。另外,项目的实施(如方案的确定、元器件的选型、电路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写)是在理论指导下完成的,使得学生所学的理论能够得到实际应用,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教师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拓展。

3)学生的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因为选择的项目都是实际工程项目,所以项目的实施完成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因为项目的开放性特点,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无需进行岗前培训即可直接上岗完成开发任务。

另外,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都会得到培养。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在智能仪器设计课程中进行了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尝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笔者认为,要将项目驱动教学法全面推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项目驱动教学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工程项目开发经验,而教师队伍中具备这种能力的人的比例还不高。针对这个状况,可以从两方面开展工作:其一是加强校企科研和项目合作,可以派遣在职教师到企业挂职,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工程经验;其二是可以聘请企业中的资深工程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2)项目选择的问题。任课教师参与开发过的项目数量是有限的,不一定是“有意义”的项目,而且不一定适合教学。针对这个问题,除了要加强校企合作,多培养“双师型”人才,还要按项目选择的原则认真筛选、规范定题,不断积累,提高项目的数量和质量。

3)项目实施中的系统性问题。“积木式”项目实施方法按从简单到复杂、从小到大的原则开展,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约束关系引起的问题(如阻抗匹配、负载能力等)无法得到及时解决。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项目总体方案设计时必须要从整体出发,考虑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方案设计时任课教师给予详细的指导。

4)组织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问题。项目的实施可以锻炼项目小组组长的组织能力,培养组员的协作精神,但如果组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只由一个人承担,其他组员的组织能力就得不到锻炼,有可能引发矛盾,更谈不上相互协作了。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组员轮流值班的方法解决,即在每个模块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由不同组员担任组长,可有效地解决组织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问题。

4 结论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和实现培养目标,笔者尝试将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到智能仪器设计课程教学中。实践表明,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能够使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训练实践技能、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蔡自兴.智能控制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徐雅斌,周维真,施运梅,等.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

第5篇:课程设计的取向范文

关键词:项目案例驱动;C++;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164-02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Case-Driven" in the Reform of C ++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ZHENG Bu-qin, SHI Lu-sheng

(Suqian University, Suqian 2238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method of reforming C++ curriculum by using "Project Case Driven" teaching model, and gives a detailed implementation plan.

Key words: project case-driven; C++; curriculum reform

1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是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也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在整个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根据学院的教学计划,《C++面向对象程学设计》课程是在大一下学期开设的,是以大一上学期开设的《C程序设计语言》为基础的,课时为48课时。

教育部在2015年10月了《关于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1]]。作为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相关的专业基础课《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也应该朝着这一目标进行组织教学。但传统的C++课程的教学,教师注重的是知识点的讲解,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知道所讲知识点是怎么回事,但不知怎样将其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缺乏思维能力,更谈不上创新,和社会实践需求有着一定的差距。鉴于此况,本文提出了在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上采用“项目案例驱动”教学法。

2 “项目案例驱动”教学法

“项目案例驱动”教学法是指将实际项目工程的思想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以实际项目作为主线,教师作为引导,学生作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实践项目,是教学相涨的教学方式。“项目案例驱动”教学法用一个或几个实际的项目贯通课程的各个知识点来讲解整门课程,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际项目环境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项目的讲学做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3.1“项目案例驱动”在C++课程教学的应用

3.1.1 项目案例的选取及划分

项目案例的选取关系到整个项目案例驱动教学的成败,项目案例驱动教学中的案例,不是上课举得几个针对知识点的简单案例,应该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场景、学生熟悉,能够让学生有所思考,并且能够将C++课程大纲中的大部分知识点整合融合在一起。C++课程主要涉及类和对象的基本概念、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类的静态成员、友元函数、类的继承、类的多态性、文件操作、运算符重载等知识点,常常用于编写操作系统、嵌入式、小游戏、管理系统等。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及课程的知识点的特征,C++课程组老师选取在“校人员管理系统”作为课堂教学案例,“图书借阅系统”为老师点讲学生完成的案例,“飞机订票系统”作为学生独立分析完成的案例。

项目案例选取好后,需要将项目划分一个一个的子项目,将课程的知识点融合到各个子项目中,层层推进,以利于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以“在校人员管理系统”为例,在校人员管理系统包括人员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日期管理等模块。例如在设计学生类和教师类时可以讲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和对象定义等知识点。在校人员管理系设计与C++课程知识点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3.1.2 案例的实施

项目案例的选取及模块划分设计好后,项目如何在课堂实施讲解,也是项目案例法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教授的对象是大一学生,基本没有参与实践项目的经验,所以在C++课程的第一次课的讲解中,会告知学生本门课程的上课目标及要求,演示课程所涉及的三个项目,讲解项目和课程章节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所做项目和C++课程有一个整体印象。在以后每一次课的讲解中,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知所想先行分析子项目,而后教师点评,由项目分析引导出课程知识点,将知识点的讲解融入于项目模块的完成。例如在讲解对象的概念时,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对象,而是让学生以宿迁学院为例考虑在校人员管理系统中涉及哪些人,这些人又有哪些特点,可以做什么事,由此引导出客观存在的事物可以称之为对象。再利用学生与教师有出生日期这样的特征进一步对对象的概念进行扩展引导出一切事物皆为对象。通过项目案例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感性及理性认识,知道怎样应用知识点到项目的实际开发中,最后教师点讲分析要求学生学完的项目模块,布置学生需要独立自己分析完成的项目模块。通过三个项目案例练习,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2“项目案例驱动”在C++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课程设计是C++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实践,一般教师出题指导,学生设计。C++课程设计计划安排为一个半星期,一般安排在C++课程讲解完毕,时间短,学生一般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程序,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将实践时间由一个半星期延展为十个星期。在课程讲解的第八周,老师布置课程设计题目,由学生自行3个或4个分为一组选择课题。分组学生按照软件工程设计方法对课题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每位学生在其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团结合作完成课题。在考核时,需要团队协作进行演示报告,老师和其他同学提问。教师根据团队演示、答辩、报告给予评定成绩。

3.3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用“项目案例驱动”教学方法设计C++课程的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因n时的限制,有一些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可能处理得不好,为使“项目案例驱动”教学法在C++课程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课题组老师借助超星泛雅建立C++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课题组教师放置了以微课形式录制的知识点视频、项目案例、课件、作业、大纲和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料。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预习、复习和巩固知识,可以完成每章测试,可以讨论、参与讨论。教师可以布置批改点评作业,可以回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上课的进度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3.4 C++课程考核的改革

为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教学需求,C++课程教学采用了“项目案例驱动“教学模式,同样C++课程考核也应该随之改革。传统的期末考试方式为包含客观的选择题、填空题和主观的编程题构成的笔试,期末考试学生往往会采取背题和知识点的方式,不能够很好的考察学生的编程思想和编程风格,以及调试程序的能力。为加强学生动手实际能力的考核,课题组老师经调研讨汇报将C++期末考试的方式由传统的笔试考试改革为在机房上机考试。C++课程最终考核成绩构成为三个项目案例完成情况占20%,超星泛雅C++网络课程中测试、任务点、讨论完成情况占20%,平时考勤占10%,期末上机考试占50%。

4 总结

在《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案例驱动,符合高校应用型教学的需求,以实际应用项目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突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6篇:课程设计的取向范文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JSP programming educa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ir problem-solving skills, we propose a new project driven teaching strategy. The proposed strategy involves three aspects: the course design, cours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learning result evaluation. The proposed strategy is instrumental in the creation of a novel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odel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for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关键词: 项目驱动;JSP;教学方法

Key words: Project-Driven;JSP;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216-02

1 研究背景

大连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涵盖了“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JSP程序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强、创造性强的核心主干课程,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往往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难以形成“工程”观念,实际操作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1]基础上,它以模拟真实项目开发环境为核心,使学生成为互动式教学的主体,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本文采用项目驱动法对《JSP课程设计》教学进行了改革,使教师从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转变为指导学生寻找项目“结果”的导师,下面将详细阐述这门课程教学设计与

实施。

2 “项目驱动”教学法课程设计

2.1 教学内容设计 项目驱动教学法就是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项目的选取是该方法成功关键,可以选取企业真实项目为材料调动学生积极性。本课程以“校园BBS”的建设贯穿教学全过程。选取的子项目也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在项目中贯穿知识点,项目子模块的难度由浅入深的递进方式设计。具体内容见表1所示。表1中阶段一为单项目学习,将总项目细分为6子项目,阶段二为综合项目学习。

2.2 教学组织形式设计 选择融合了黑板、投影仪、电脑、广播教学软件为一体的多功能实验室作为上课场所,改革了传统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理论课教学,只在机房进行实践的组织形式,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达到“协作学习”,统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出发,打破学生的班级界限,采用自愿结组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及能力自由组合,明确小组负责人负责分工和协调。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讨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工作。

2.3 评价方式设计 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将考核作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项措施来抓,本课程摒弃传统命题考试只考察学生记忆能力,项目驱动教学采用答辩的考核方法,当每个子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答辩,模拟企业项目验收流程,让教师、学生自己和其余小组组长共同参与验收,最后,以期末成绩=答辩成绩×50%+教师评定×20%+学生自评×15%+小组互评×15%的方式确定每个学生的期末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个学习环节,而不只在期末时才感到压力,临时突击。

3 课程实施

下面以表1中单项目“用户注册”为例子说明如何开展项目驱动法的教学过程:

3.1 教师提出任务 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后,教师帮助学生建立一个项目原型,比如介绍论坛用户注册项目是要成为校园BBS系统用户的第一个步骤,用户需要提供名称、密码、性别、年龄、级别等一系列属性,有部分属性是可以缺省的;用户名是登录时用来验证用户身份信息的,应该具有唯一性,所以要对输入的此项数据进行审核,只有审核成功无重复才能在数据库用户表中添加一条记录,然后向用户提示注册成功并跳转到论坛主页、否则提示重新输入数据等项目背景,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在注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明确该项目涉及的知识点,最后要求学生提交一份简单的项目需求说明书。

3.2 分组和指导 学生进行自由分组,每组人数应该控制在3-4人,既能避免滥竽充数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互补。教师进行具体任务分工。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寻找在教学大纲要求范围以内的、学生较熟悉、感兴趣的论坛专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有的小组组员是动漫迷,那么该小组的论坛专题可以是“动漫地带BBS”,每一个小组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论坛专题,而后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查找相关资料,学习并完成这个项目所涉及的各个知识点。教师一定要明确在指导过程中,应该由传统的主导变为协作,尽可能让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使教师不是把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而是以学生的组织者、咨询者和引导者出现。学生有问题要求解答时才出手,如出错的几种可能原因,实现的几个方法等等,让学生自己选择,得出答案。

3.3 项目评价 每一个子项目完成后,各小组演示并解说自己的项目,并接受由教师和其余各小组组长组成的评审小组的提问。让学生相互共享实践经验,相互提高。教师需要点评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和成果。在点评中,一定要肯定每一位学生的成绩,可以使用给学生发放虚拟工资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将教学延伸到第二课堂。

4 课程效果分析总结

本课程采用上述教学模式已在大连科技学院信息科学系软件工程专业09、10级实施近两年,对这两个年级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90%的学生觉得教学改革有助于JSP课程的学习,有86%的学生认为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学习兴趣,100%的学生支持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改革。本专业连续两年学生就业率100%,说明该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已经得到企业充分认可。

5 总结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使得课堂不再枯燥,学生学习不再被动,知识技能不再灌输,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变得容易理解、变得与实践紧密相连。项目驱动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勇昌.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

第7篇:课程设计的取向范文

【摘 要】随着国际商务不断发展和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商务英语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成为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必不可缺的课程.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及商务英语特点,本文讨论商务英语的内涵、需求分析及方法,提出其课程设置应遵循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充分利用区域资源,进而推动区域系统各部分的协调发展,旨在使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更为规范、科学和合理。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区域经济;复合型人才

一、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人才培养在区域经济视角下的重新定位

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是英语的一种重要社会功能变体。其内容除语言文学外,还涉及经济、贸易、财会、管理、法律和文化等诸多人文领域。复合型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基础, 培养学生从事国际商务 交际活动的能力。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基础,培养学生从事国际商务交际活动的能力。企业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功底,更要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为外语只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来看,更多需要外语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人才。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区域特点,本着服务区域经济,满足区域大众需要的原则,积极开设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课程,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国际商务知识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二、构建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教学理念:以复合求立足,以特色谋发展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重新审视和制定培养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人才的目标和方向。首先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对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教育的促进,又要看到其带来的冲击。要防止市场的短视性、逐利性和盲目性对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人才培养的不利影响。针对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的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应转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2.办学方向:立足本土,面向广东及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

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人才培养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把国际化、本土化结合起来,必须顺应社会的趋势,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培育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适应区域经济需求的高级国际商务人才。而在当前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增长日益放缓的情况下,促进本土经济发展尤其重要。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教育和本土经济的结合是促进本土经济的有利因素,可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与影响区域经济运行的再生性要素(主要指人力、科技)、牵动性要素和制动性要素直接对区域经济的运行发生作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素质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必不可少,同时对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3.知识结构:培养有特色的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高级复合型人才

未来的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与国之间、多目标、多方式的交流方面,不同经济、贸易、政治、文化背景的交往空前广泛。网络贸易、电子商务使信息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充当主角,而英语作为世界各地的“通用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信息载体角色。这种国际商务特征对商务人才的培养有了更全面的要求。

三、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外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并规定必须开设的三类课程是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其中相关专业知识就是指除外语专业知识之外的某一复合专业的知识,包括外交、经贸、法 律、管理、旅游、新闻、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商务英语设置课程必须以《大纲》 为指导,其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必须凸显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和原则。

2.需求性原则

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是大纲规定的培养方向,付诸实践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各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同、各校本专业发展状况不同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因此,培养目标与规格以及教学内容与形式自然会有所区别,各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社会需求与本土化选择相结合,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培养口径上,根据所处区域的需求和变化及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设置多个相关专业课程群,其目的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顺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3.科学性原则

课程设置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既要充分体现社会需求,又要遵循课程设计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并且还要考虑到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客观因素,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要正确地反映各门学科、课程内容符合科学体系要求,重视各学科、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商务英语是英语语言文学与经济类各专业交叉的学科,在课程和教材内容上要妥善处理英语技能与商务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 各门课程的有机结合。

4.系统性原则

商务英语的复合型特点要求课程设置不仅要遵循两个知识领域内各自学科设置的系统性,还要求遵循两者知识体系结合过程中的系统性,既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学习,还要注重培养英语语言技能在商务环境中运用的能力,充分体现知识的连续性和层次性。

商务英语专家 Brieger(1997)曾指出,商务英语范围主要包括语言知识、交际技能、 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文化意识等核心内容。因此,完整系统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应涵盖以 上几方面内容。在课程设置中,根据学生所必需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的需要和商务方向, 将课程设计成几个模块,如语言技能模块、商务知识模块、跨文化交流和人际沟通模块。每个模块下设几门核心课程。所有这些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的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

5. 发展性原则

商务英语不是一种静态的系统。随着国际商务不断发展和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商务英语 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商务英语课程除了原有的纵横两方面的课程安排,还会涉及更多经 济类以及其他跨学科领域或知识。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变化,学习者的需求在变化, 高等教育也在变化。因此,课程设置不可能一成不变,应该随着这些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 形成一种动态发展模式。

四、优化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课程设置

第8篇:课程设计的取向范文

广义上的科研,包括科技发明制作、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等。近几年,高校大力倡导大学生科研精神,尝试了多种形式的科研类型,直接促进大学生的科研热情,促成了其优秀作品的呈现;首先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利于人才优势的发挥,科研课题的开展,其研究成果是知识与智慧的结晶,是社会的一笔财富;其次大学生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广泛而深入生活,对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和科技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并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大学生科研成果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能合理运用,其社会价值性必然可以发挥到最大化。然而在大学生科研发展迅速的背后,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应用的低转化率造成的社会价值性低以及科研成果去向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新问题。通过对此课题的调查是对今后大学生科研发展方向的展望;第一,能够了解大学生对其科研成果的去向问题的态度和对现状进行考察;也从社会价值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大学生科研过程中,社会的企业、政府部门以及高校有什么渠道能支持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促进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第二,通过调查能够知道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社会实践该如何结合,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社会价值该如何联系,找到解决大学生科研成果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性和成果转化率;第三,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地,如何能使大学生在优厚的条件下发挥创造性,能让作为国家人才优势的大学生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效益。

二、调查情况和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的主题为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及去向的调查与研究。调查从2012年4月10日开始,至2012年9月9日结束。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调查、文献调查四种形式先后在海南省海口市和河北省保定市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针对调查地的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的学生以及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计划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72份(其中海南省海口市实际发放100份,有效回收90份;河北省保定市实际发放100份,有效回收82份)。同时针对大学生群体、学校科研老师、学校科研机构负责人、社会企业与相关科研代表、政府相关部门等进行了访谈。通过收集材料和资料数据,确保了该项调查研究的代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但科研课题价值性不高

由于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方面,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在此引导下,高校大力倡导科研创新,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使得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日益活跃,而大学的科研实力也得以增强。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然而在这些科研成果数量增长的背后,却由于科研课题的“轻实际运用,重理论研究”和许多高校认为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不强调所谓的结果,不追求大学生科研成果和社会需要结合的思想观念,导致了虽然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在逐渐增长,但是科研课题过于空泛,使得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大打折扣,价值性不高。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不高,社会价值性低

由于大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偏差,使得大学生科研更重视提出各种理论来解释问题和各种的数据,却不去关心这些科研成果究竟和社会实际有多大的需要,导致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现象十分严重。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提供的大多数还是“实验型”成果,需要大量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实用化的要求;但是我国企业的创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也相对薄弱,迫切需要生产型实用化的高校科研成果,现阶段两者的矛盾较为尖锐,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大学生的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不高,大多数并没有转换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也没有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价值性低。

(三)大学生缺乏对其科研成果去向的关心和了解

大学生科研中往往忙于完成立项、报奖、论文写作,并没有考虑其科研成果如何转化,如何满足社会需要,重学术轻成果的现象比比皆是,缺乏对其科研成果去向的关心和了解,虽然高校和社会鼓励大学生做科研,但学校科研室里积累的大学生科研文本与社会汲汲渴求的创新项目,这一对矛盾体,并没有得到解决。大学生在进行科研项目时并不考虑科研成果未来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往往只是为了完成科研项目而去做科研项目,所以大多数大学生科研成果就只能束之高阁。

三、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低和去向问题探究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对社会起到的作用较低

在对“你认为大学生的科研成果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这一问题中,选择“没有”以及“很少”的分别有52人,67人,达到受访者的69.2%。这种情况是反映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科研成果认同度不高,也表明大学生科研成果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满足社会需要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社会的贡献不大。

在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在“你是否想过将自己的科研活动成果推向社会,产生社会价值”这一问题中,选择“没考虑”的受访者有108人,占到调查对象的62.8%。这说明在大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并不考虑其成果的社会价值,也不考虑对社会生产与生活起到的作用,因此导致其科研成果对社会起到的作用较低。

(二)大学生科研成果“质”与“量”不并举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参与科研活动,更多的大学生科研作品得以呈现。然而在大学生科研成果的数量增加的背后,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价值性难于保证,这无疑是不利于大学生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统计结果表明,曾经参加过科研活动以及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对社会贡献不大或没有的受访者占到了63%。这说明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不并举。在访谈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近几年来各高校的大学生科研论文数量有了比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其中并没有多少前沿性或者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因此,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表面上一片繁荣,但其实在国际或国内前沿领域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却寥寥无几。所以即使科研成果数量大幅增多,但其创造出来的科研成果质量以及针对性却不高。

(三)大学生科研成果去向难与社会需要结合

通过文献查阅和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又只占被转换成果的30%,所以高校的科技成果只有少部分能够取得较大的效益。其次,高校的哲学人文社科类论文与调查报告往往都是老生常谈,内容过广和较为空泛,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许多哲学人文社科类论文不能转换为生产力,也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些调研报告和理论模型去向大多数被高校束之高阁,很难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大学生的科研成果难于社会需要相结合,导致科学研究与社会生产需要严重脱节。

四、研究启示与对策构想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创新应该紧密与社会需要接轨

大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科优势为基础,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选择有经济增长潜力、有市场前景以及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项目,对那些能够产生高新技术含量、附加值和效益的项目要重点开发。要主动走出校门寻找科研项目,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充分收集和研究社会与市场的信息,在科研活动中,不仅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也要从科研项目的现实可能性考虑,使得科研成果满足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并且与社会需要紧密接轨。

(二)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评估机制

高校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换率低,高校毋庸置疑有自身的原因,没有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评估机制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专门的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转换评估机制,加大科研成果的转换力度,使得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转换工作得到加强。要对科研转换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允许以多种形式结题,鼓励科研成果通过市场、生产、社会需求的检验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从而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评估机制。

第9篇:课程设计的取向范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057-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济经历了开放后的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目前进入到经济发展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整体格局,内涵式的经济增长要求相应营销人才培养的模式与之相适应,其中课程体系重新设置的问题也就随之被提出来 。目前营销专业毕业生还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专业课程结构趋同。偏重理论体系的完整,而非针对实践应用;该体系以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 Mccarthy)提出的便于记忆和传播的4ps为基础,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增加一些电子商务、物流等课程。存在问题第一是落后于当前消费个性化的特点以及信息网络化高速发展、信息过载的事实。第二是培养目标不清晰而导致课程设置缺乏主线贯穿。

二是由于市场中企业人才选用偏重于“行为导向”而不是“素质导向”,企业对于人员选择的标准主要限于“听话,能吃苦、善沟通”的基层销售人员要求层面, 课程设置中相对缺乏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内容。

三是营销理论与技能与一些专业领域(比如工程施工、机械、材料、电子等)知识很难兼顾。许多工程技术领域的营销人员来自于具备专业技术专业知识的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而来。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经过四学年的培养效果与短期的培训等同,无疑是否定了现有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立项目驱动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准确合理定位营销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需要在学校办学目标的指导下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所处区域的经济环境,专业办学历史以及专业办学条件,结合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的调查反馈意见去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目标应突出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1]

(二)以项目驱动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

1.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是对知识的意义重新组合,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的重构而获得,学习者是积极寻求知识的有机体,不是待填充的对象。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团队内部成员的交流对个体构成了认知冲突,导致成员重新思考,产生新的观点,对学习的深化提供了社会支持。项目驱动式课程体系设置就是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合作学习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的有益探索。是在活动或项目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活动或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体系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协作精神。

2.明确项目流程

营销策划、渠道建设、网店(微店)建设、会议或者展览、节庆、某项具体活动等都属于项目。[2]项目的一般流程如表所示。

3.根据项目流程设计课程体系

项目驱动市场营销人才课程体系强调将学生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项目管理和管理沟通能力。从调研、策划到具体筹备、执行,为此课程体系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与营销策划为核心课程,其他必修课程和营销专业课程根据项目管理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并且在课程安排中结合当前的电商快速发展的实际突出了电商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由平台通修课程、项目管理流程课程、营销专业课程模块、营销实践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组成。

一是平台通修课程模块包括通识模块以及专业必修模块。通识模块包括为必需的文化、政治、身体类课程,例如邓论、毛概、马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专业必修包括营销专业必修知识类课程,如宏(微)观经济学、管理学、投资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等。

二是项目管理流程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专业的关键性必修课程,项目研究: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项目策划:营销策划、投资学。项目组织:渠道管理、物流管理、谈判与推销、供应链管理。项目现场管理:销售管理、管理沟通、服务营销。事后收尾:客户管理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三是营销专业课程模块。主要是限定选修课,一部分包括广告学、价格策略、品牌管理;另一部分包括: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移动商务与电话营销等。

四是营销实践模块。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技能训练,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从课堂教学实践、校内实习与合作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训练体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缩短学生岗前适应期,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实习安排有在课堂上完成的管理信息系统、营销策划以及电子商务等课内实践;在学校实验室完成的企业经营模拟、营销管理、物流管理、谈判与推销、网络营销等实习;还有在企业完成的专业轮岗以及方向实习。

五是拓展模块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拓展、非专业知识拓展以及文化素质拓展等类课程。首先在学习营销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拓宽学习路径,鼓励学生选修l~2门由专业概论课程(如汽车、机械、电子等)组成的课程模块,培养学生兴趣,了解行业知识,就业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同时逐渐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形成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特色。

以学生活动为依托,搭建跨专业学生的学习交流平台。借助于全国性学科竞赛的参与组建各类团队,通过学科竞赛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项目驱动课程体系发挥作用的保障

(一)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该课程体系要求教师队伍不仅要有学术水准,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营销实践经验。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参加教育培训,学校需要创造条件通过校企合作和顶岗挂职锻炼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实践经验。现有的考核标准要求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建议教师岗位分为以科研为主、以教学为主和以实践为主的不同岗位,允许教师在工作内容上有所侧重。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兼职教师队伍,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举办讲座,介绍给学生企业营销中具体应用的技术、知识及企业对营销从业人员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二)进行教学改革,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项目的设计可以是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问题、学科竞赛项目、教师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或企业实际问题等,主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可行性。[3]同时教师的角色也由授课型转向导师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由静态方式向动态方式转变,通过项目的运转,让学生行动起来,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通过情景教学、仿真模拟、外出参观、调研、完成团队任务,撰写项目报告与课程论文、团队讨论与汇报等形式,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将碎片化知识逐渐转换成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的能力。[3]

(三)改革现有的考核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控制与评价

项目驱动式课程体系需要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构建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等的考核。

1.改进课程考核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考核,注重对项目过程的控制与评价,将团队项目任务的分析、运转、总结各个环节的完成情况,以及团队成员的讨论、调研报告、项目总结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