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激励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开创了用科学方法研究管理的先河,标志着人类从经验管理进入了科学管理时代。
二、科学管理理论回顾
泰罗的科学管理,是针对传统的经验管理而提出的,其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社会的内在冲突使劳资对立现象日益严重,导致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泰罗指出,科学管理是过去就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成”,即把原来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一门科学。按照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泰罗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主要有:(1)工作定额原理。(2)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原理。(4)差别计件工资报酬制度。(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6)建立专门计划层。(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内,只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的因素;研究的重点放在企业内部的基层管理与生产管理,属于管理的微观层面。它虽然解决了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却没有涉及企业宏观层面的经营和管理问题。
三、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的影响与启示
(一)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学范式的影响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nn) 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系统阐述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管理学从一诞生开始,就有两个理论范式在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这就是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
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W.泰罗为代表,人们往往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即将操作分为最基本的机械元素并进行分析,然后将它们最有效地加以组合。泰罗范式的核心是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
一方面,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使人们认识到管理学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各种管理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可以说,科学主义范式对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许多思想和做法至今仍被许多企业组织参照采用。另一方面,泰罗的科学管理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辨识性和可重复型,其直接后果是带来了组织及其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把实验的手段引入到管理研究和企业管理的实践
泰罗结合他多年从事机械生产的经验,通过一系列实验对科学管理进行了探索,如著名的搬运生铁实验、铁砂和煤炭的铲运实验以及金属切割实验等。这三项实验从最基本的到最复杂的,都取得了成功,为科学管理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这些实验将科学管理理论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科学管理把实验的手段引入到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中去,是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它为现代实验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分析与设计。泰罗主张明确划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来从事调查研究,为定额和操作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拟定计划并指示和命令等工作。至于现场的工人,则从事执行的职能。(2)员工招聘、甄选和培训。泰罗认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和工作相配合,管理当局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培训它们成为第一流的工人。(3)薪酬和激励。为了鼓励员工努力工作,泰罗提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4)劳资关系。科学管理理论正是为了实现劳资对立向劳资两利的转化而提出的。泰罗主张,工人和雇主都必须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有力,有要来一次“精神革命”,相互协作,为共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四)科学管理理论的延伸――现代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泰罗的科学管理甚至是更早的巴贝奇等人。20世纪以后,运用数学来研究管理的学者日益增多。泰罗首先提出了最优化的管理思想,主张对工厂内的一切事情,要用准确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判断和个人意见。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学派都摈弃凭经验、直觉和主观判断来进行管理,主张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但管理科学学派已不局限于作业管理、操作方法的研究范围,而是扩展到整个组织的管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科学学派是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五)科学管理理论与流程再造的对比
科学管理与流程再造的区别在于,首先,二者考察和研究的主体不同。科学管理侧重研究的是组织中单个人的行为,是管理的微观层面,而流程再造考察的是组织层面的业务流程。其次,二者的理论依据不同。科学管理是基于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斯密的分工理论,通过对工作流程的细化、分解,试图找到一种最佳的工作方式。而流程再造则是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对各个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改造,从而建立完整和高效率的新流程。
科学管理和流程再造的思想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都曾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有各自的局限。鉴于此,现代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应该把对企业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考察结合起来,把流程细化与系统整合的理念更好地应用于运营管理实践中。
(六)泰罗主义的复兴――新现代泰罗主义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管理学出现了一股对科学主义理想追求的思潮,力图对人本主义和后现代管理学的“非理性”进行消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彼得.F.德鲁克(Drucker,1991)的《新生产力的挑战》一文标志着泰罗主义的复兴倾向。我们把20世纪90年代的这种管理学复兴视为泰罗主义在当代的重新复苏,将其称为新现代泰罗主义。
[关键词]激励理论;高校学生;管理;绩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3-0246-04
蔡奇轩(1978-),男,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陕西西安 710063)
管理的成效在于人心,而人心经营要懂得人性。古人说:“凡将举事,令必先出。日是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借助科学奖惩的心理和行为强化作用,激发积极的心态,建立有序的学习工作规则,增强团队的绩效,这就是一个有效的激励过程。一个人的行为,必然受到外界推动力或吸引力的影响,这种吸引力和推动力,通过个体自身的消化和吸收,产生出一种自动力,使得个体由“要我做”转化为积极的“我要做”。而现今的大学生们正是缺乏这种“我要做”的热情和动力,那么将激励理论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将对高校和学生自身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激励理论概述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给激励下了如下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而沙特尔(Shartle)认为,激励是被人们所感知的从而导致人们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或为完成某个目标而采取行动的驱动力和紧张状态。…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激励是通过对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等的影响,引导、维持或改变人们的行为,以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活动。
管理学中主要形成了三种类型的激励理论,分别是内容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把关于如何满足需要的研究作为对激励的探索,着重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最为著名的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倾向于行为本身,重视行为结果的反馈作用,以及行为的定向塑造和控制,是研究激励目的的理论,典型的是强化改造论、归因论和挫折论;过程型激励理论侧重于动机产生的认知过程及行为结果的反馈,即研究动机的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主要是期望概率模式理论和公平理论。
二、高校学生管理与激励机制
(一)激励理论适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原因探析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它不同于科研管理、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管理与后勤管理,而具有自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管理目标的特定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定位的特殊性,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管理系统、评价方式等,都要围绕这个教育培养目标开展相应的工作。而激励理论正是通过需要、动机、行为、满足的基本模式,诱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内在状态出发,把人的动机系统激发起来,充分发挥技术和才能,变消极为积极,对人才培养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第二,管理手段和方法的特殊性。处在社会发展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信息的开放、价值选择标准的开放必然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打破传统的单一结构和封闭模式,表现出更强的包容性、科学性,建立管理新理念。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因为激励理论构筑在“需要”与“目标”的客观规律之上,将心理学与管理学紧密结合,联系外部刺激与内在动力,是最为科学的方法论。第三,管理对象角色的特殊性。当代大学生在判断是非、处理问题时,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立倾向和平等观念。激励理论中的期望概率模式理论、双因素理论、波特尔一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和公平理论均可以得以适用。
(二)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得到应用的机理分析
激励过程包括三个要素:第一,需要。就是欲求,指个体由于缺乏某种生理或心理的因素而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态,即个体对某种目标的渴望和欲望。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作为刚刚成年的青年人,他们需要关心与引导,需要信任与理解;作为在校学生,需要成绩和学分,需要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栋梁,他们需要机会与挑战,需要舞台和鼓励。需要是行为的内在驱动力。第二,动机。动机是将需要转化为行为的枢纽,是行为的心理动力,它引发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并由于行为后的有利结果而强化行为,根据动机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来源于自身,比如说学生对某项活动和某个学科本身的兴趣、收获成功之后的满足感和创造后的喜悦等;而外部动机则是由外部原因刺激从而对人诱发出来的动机,如物质条件、奖惩制度等。第三,行为。人的行为起源于脑神经的交合作用形成的精神状态即意识,当意识表现为动作时便形成了行为,而意识本身则是一种内在行为。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系统;系统论;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233-02
1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管理学这门传统学科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技能的人才需求快速增长。以重庆为例,2008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中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近2万人,比上一年增长16%,占全市总毕业生的比重近20%,其中,研究生、本科生、专科(高职)的比重为4:52:44。本科生管理类的毕业生增长速度最快,比上年增长26%。此外,许多其他专业的院系都纷纷开设《管理学》课程或选修课,以适应复合性专业人才的需求。保守估计,大学生在校学习过《管理学》课程的学生至少在50%以上。同时,由于研究生的比重较少,做管理学术研究的学生数量有限,《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以培养掌握实用管理理论与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事实上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培养实用管理技能,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管理的实践经验,培养对管理的兴趣,都是《管理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本文将结合系统理论,探讨以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问题。
2 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子系统研究
2.1 《管理学》课堂教学子系统
《管理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与空间内,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架构和经典理论思想,为学生进入管理学世界打开一个通道。课题教学的优点是学生相对集中,便于老师集中讲解重点与难点问题,同时还可以搞一些集体讨论与交流。此外,面对面的课程教学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课题教学的缺点在于学生过多,水平又参差不齐,偏好也不尽相同,使得“因材施教”变得较为困难。同时由于从众效应的存在,老师很难即时把握每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因为一些同学迫于群体的压力,很难真实表达自己的意见。
《管理学》课程课堂教学应注意不能守着一本教材“照本宣科”。管理学思想博大精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原来的经典理论会不断补充与完善,即使是经典理论和思想,从不同的角度看,也会存在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综合参考多个教材的理论体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讲授体系,以讲义为主,以教材作参考,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教条主义”的问题。例如,对于经典教材――罗宾斯的《管理学》,其网络型组织结构的理论分析,如果结合现代的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核心竞争力理论及供应链管理理论,将会更具有说服力与现实意义。
此外,为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案例教学的方式应该进一步广泛地运用。案例教学的起源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在哈佛商学院,所有课程都用到案例教学,学生两年中要学习400-600个案例。值得注意的是,案例的大小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而定。根据作者的经验,在管理学教学中小案例更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基本的原理,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庄子就非常善于用小故事来讲解他的思想。例如沟通一章,可以通过寓言《秀才买柴》使枯燥的理论更生动、更易懂。大案例更适用于MBA的教学。除案例教学之外,情景模拟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做游戏、“请同学们出期末考试试卷”等情景模拟活动,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头脑风暴”来探讨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或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
2.2 专题讲座系统
专题讲座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的补充。课堂教学主要以传授经典理论为主,并且时间有限,对一些问题不能深入展开。但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管理学的发展,了解当前各行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专题讲座系统应该不断完善。专题讲座系统应该重点在以下管理学领域中进行:重要知识点领域,例如如何提升控制力的问题;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相关领域,例如当前某个行业暴露出的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管理学前沿问题,例如当前及未来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等;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管理问题领域,例如对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到的一些管理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领域,例如时间管理专题等。在以上这些领域,请教师、专家学者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创造性思维。
2.3 学生自学引导系统
学生在课堂之外阅读管理方面的期刊及书籍,是管理学学习的重要方面,也是扩大管理视野、了解管理实践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管理类的期刊与书籍种类繁多,水平参差不齐,如果阅读不当,既浪费时间,又可能失去阅读兴趣。因此,老师对学生自学的引导非常重要,但目前常常被传统的教学方式所忽视。教师的引导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可以推荐期刊与书籍,或者将部分期刊与书籍的精典评论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与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外去进行更全面的阅读。老师的引导也可以在课外进行,利用电子邮件或其他在线即时通讯系统,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引导。
2.4 学生校园活动指导系统
当前,高校内部有许多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活动的热情也较高。如果将学生所学的管理学知识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并且老师参与其中进行指导,将对管理学的教学与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社团可以自发组织对学校住宿、食堂、恋爱问题等生活问题进行调研活动,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计划的制定,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等。对于学生的创业方案比赛,老师可以参与辅导与评审。对于学生干部的学生活动方案策划以及在学生活动中领导与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在学生们集中讨论的同时,请专业老师进行辅助,以帮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2.5 学生社会实践交流系统
管理学不同于专业技术技能很强的工学或农学专业,管理学是一种“软科学”,更多地涉及社会科学的领域。自然科学的学生对某一行业甚至某一岗位的针对性较强,而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多个行业或多个岗位工作,它更强调一种软实力,包括确定发展目标与方向从而科学制定计划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激励、沟通、领导的能力,控制与执行能力等方面。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管理人才与自然科学研究人才一样,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由于社会各个主体之间的博弈的存在,社会科学规律比自然科学规律更具有变化性和抽象性,也很难同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来模拟现实,因此管理学的教学应该更注重社会实践,才能真正使学生体会管理学理论所总结的规律,才能灵活运用管理理论,乃至在实践中对原有理论进行创新。
本文所指的学生社会实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利用周末、假期或其他课余时间在校外进行的短期的兼职、“三下乡”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或在实习基地进行的时间较长的实习。学生在社会实践的积累中,往往对管理学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思考与疑问,这时如果老师与同学们进行适时地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同学们对管理学的理论思想与实践问题掌握更加透彻,而且可以收集管理案例素材,让后来的同学进行分析与讨论,让《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在具体的交流方式中,针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老师可以将其安排为一种课后作业,然后通过课题讨论的形式,同学将一段时期以来的社会实践心得进行分享。同学们也可以主动将自己社会实践的体会提出来,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教学的安排,在课题上单独安排时间进行讨论。而针对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或其他时间较长的实习,由于学生们实地地点比较分散,也不可能再组织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电子邮件或其他即时通讯技术等现代通讯技术,使同学们有机会与专业教师保持联系,老师可以实现远程的指导与讨论。根据作者的经验,许多同学在实习阶段会产生很多新的管理问题与想法,希望也愿意与教师进行讨论,希望得到一定的指导。目前,许多对《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的理解是静态的,一般都仅限于学生在校学习时期,事实上,本文认为《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对学生的教学不仅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时期,而且应该延伸到学习毕业实习期间,甚至对于部分学生可以延伸到工作之后,尽管各个阶段的教学方式会有所不同。这样一种动态系统,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管理实践问题与管理案例来为以后的学生们分析与探讨,同时还可以让一些已经工作的同学在工作之余回到管理学课堂上给新来的学生进行管理学方面的经验分享,形成学生们之间的自我学习回路。
3 《管理学》课程教学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上述《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五大子系统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课堂教学系统可以让同学们对管理学的框架和经典理论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专题讲座系统可以让学生在某个专题上开拓视野,引发对管理学更多的兴趣和创新性的思考。学生自学引导系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更广泛地阅读管理学的理论与管理实践的评论。学生校园活动指导系统与学生社会实践交流系统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培养具有灵活运用能力的创新性的人才,同时也可以为课堂教学积累更多的案例素材,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总体而言,课堂教学处于一个更加基础的位置,而专题讲座系统、学生自学引导系统、学生校园活动指导系统与学生社会实践交流系统围绕其周围,共同形成一个完善的相互促进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服务于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培养。《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如图1所示。
在这样一个教学系统的运作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传统考试方式应所有改革,例如考试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卷面笔试,而学生的调研报告,或者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践所形成的管理案例报告,都可以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个部分。第二个问题是在一个动态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推进过程中,教师的工作不仅限于课堂之内,而且会延伸到课堂之外,相应的工作量也会大大增加,与之相关的教师考核与激励机制也应相应改变。总之,一个全面的、动态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的推进离不开一个全面的、动态的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08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R].2008.
[2]钱学森.论系统工程(第二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内容摘要:企业存在和企业成长的问题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有关企业研究最基本的问题。由于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都是企业,因此出现很多混淆。事实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不同。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先将基于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和基于管理学的企业成长理论进行辨析,然后试图在对企业成长理论演进的思想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勾勒出一个清晰的企业成长理论发展框架图。
关键词:经济学 管理学 企业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
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辨析
(一)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范式辨析
1.研究角度不同。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和集团的科学。我国著名管理学者芮明杰认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简单说,经济学长于解释“who”和“why”,而管理学则长于指导“how”。
2.理论基本假设不同。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管理学假定人性是变化多端、复杂多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差序关系。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经济人假设;二是社会人假设;三是自我实现人假设;四是管理人假设;五是文化人假设;六是复杂人假设;七是学习人假设。经济学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非常有限的,管理学认为组织可利用的资源相对于目标实现是可调整投入和可创造的,有效利用是为了降低成本。
(二)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辨析
沿用上面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范式辨析的思路,企业理论与企业成长理论分属于不同的研究范式,区别一目了然。众所周知,企业理论来源于科斯(Coase,1937)《企业的性质》一文,而科斯对企业性质的探讨是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中,提出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企业与市场不过是一种合约对另一种合约的替代。企业理论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发展,仍是资源配置研究内核。理性经济人假设规定了经济学不讨论人在社会中的全部行为,仅仅从人的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经济利益最大化动机,在此情况下探索市场制度、生产和交换以及企业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企业只是实现生产和交换的一种方式,是被当做工具被动研究。
而管理学以组织(企业)为研究核心,企业成长理论主要围绕企业成长的动力、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企业成长模式与成长战略等内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主动研究企业如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换言之,企业成长理论并不关心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而关注于企业的成败,这与管理学的研究内核是一脉相承的。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区别见表1。
企业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辨析
(一)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古典经济学主要用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亚当•斯密(1776)通过制针工厂的例子说明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效应及其原因。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并把价格机制看作是经济活动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企业只是市场价格协调机制下的一个基本生产单位,企业内部的运行被视为一个“黑箱”,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最大的产量或最低的生产成本。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
可见,传统的企业理论就是生产函数理论,完全从技术角度看待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是同质的,方法上以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和数理工具为主,没有企业任何主动性的余地。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
1937年,科斯《企业的性质》发表,标志着经济学界对企业性质和企业边界等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开始了新一轮的分析和探索,其主要代表人物为科斯、威廉姆森、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诺斯及张五常等人。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作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因此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重点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委托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委托关系,产权理论则从产权的外部性的角度研究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情况下的控制权分配问题和激励问题。这三个理论与契约理论一起,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体系。这些理论的共同之点都是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但是这些研究仍然没有跳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正如科斯所说,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上,管理者理论(鲍莫尔1962,马里斯,1964),企业史的研究(钱德勒,1977,1992),经济演化理论(尼尔逊和温特,1982,1997)等,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延伸研究,代表不同的支流和热点,都有其独到的创见,繁荣着企业理论。这些流派依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归类方式,在这里不必也无法一一穷尽。
企业成长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辨析
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试图深入企业的黑箱来揭示企业的本质,但企业理论的共同特点是把企业作为抽象的要素,用市场机制解释企业,没有从企业的异质性和企业内部探讨企业成长的原因。为了克服上述理论的缺陷,学者们把研究的视野聚焦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技能、能力及知识,从企业内在成长的角度分析企业,一种全新的理论―企业成长理论应运而生。
(一)“资源―能力”理论
1959年,潘罗斯(Penrose)的《企业成长的理论》 一书出版,以开创性的研究为企业成长理论奠定了基础。潘罗斯认为既然企业的增长主要受制于管理力量,那么管理力量的增长也必然会推动企业的增长。企业能力的关键是管理能力,它是限制企业成长率的基本因素,现在通常把管理对企业成长的关键性约束作用称为“潘罗斯效应”。潘罗斯的理论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在她的研究基础上,后人进行了继续探索,形成了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态能力论、企业知识论等多个流派,这些流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区别只是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1965年,安索夫在其著作《企业战略》一书将战略从军事领域拓展至经济管理活动。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1980年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策略》以及之后的《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波特把 SCP 分析范式引入到企业竞争战略中,将企业竞争优势和成长归结于企业的市场力量与产业拓展,并假设这一力量与企业进行市场定位、构筑进入和退出市场壁垒的能力相一致,从而建立了竞争战略理论。后续对于战略管理的研究有两大学派,行业结构资源学派和内部资源学派。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将战略管理划分为十个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
(三)技术创新理论
熊彼特(Schumpeter)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出的创新理论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大飞跃。他的“创造性毁灭”的观点,“非连续历史跳跃”的观点显然与边际替换概念不相容。这说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是经济进化的发动机,企业具有超越外部经济条件的自主能力,而且能够塑造市场条件。另一个突出贡献是熊彼特详细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沿着熊彼特的线路,产生了制度创新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经济学。
(四)生态理论
借鉴其它学科和理论,出现了从企业生命体的生存、发展角度来考察企业成长的理论,如爱迪思(1988年)的《企业生命周期》,吉布雷特《非均衡经济学》(1931)中提出“吉布雷特定律”,詹姆斯•穆尔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这些理论从生命、生态的角度研究企业规模与成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商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与成长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对企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五)企业成长理论流派发展脉络
由于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人们在认识和考察企业成长时,得以从不同的假定前提或不同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去概括和解释企业成长,这使得企业成长问题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解释,表现出“企业成长理论丛林”的状况。限于篇幅和能力的限制,以上介绍只是选择有代表性的人和观点,并且除了上述流派之外,还有很多流派,如混沌理论、复杂理论、博弈论、合作竞争论等,这些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之中,暂不做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如图1所示。
结论
从企业理论到企业成长理论,对企业的研究呈现出从同质分析向异质分析、从外部分析向内部分析、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的演变特征,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各主要流派的主要区别如表2所示。
以上论述对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进行了辨析,而当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融合趋势越发明显,经济学研究越发渗透到管理学领域,管理学也越来越借鉴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区分,目的不是割裂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联系和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理清各种研究思潮,呈现出各个理论流派的清晰发展脉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有关理论提供帮助,对指导我国企业成长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思.经济学(第14版)[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2.芮明杰.创新制胜―现代企业管理创新[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3.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M].商务印书馆,2003
4.Coase Ronald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 1937(11)
5.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
国外管理会计学者在研究中大量引入经济学理论。1986年,Watts和Zimmerman在《实证会计理论》中指出:“本书旨在介绍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经验性会计文献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论。”该书介绍了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计价模型、市场失灵、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企业理论、公共选择、管制理论及契约理论等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应用。齐默尔曼(2000)以机会成本概念和组织理论作为管理会计研究的基本框架,写出《决策与控制会计》。
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经济学相关概念的使用比例非常高(50%),经济学成为解释会计现象的一种工具,或是用会计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的一种手段。同时,许多经济学家也认识到会计学的重要作用。科斯(1990)认为,会计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部分,在经济研究中,应很好地利用会计数据,因为会计数据能够让经济理论定量化,所以经济学家应学习会计学,理解会计数字的含义。国内管理会计学者除了对纯会计理论进行探讨外,也做了很多基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会计理论研究中所应用的经济学理论几乎都是经济学,尤为著名的是“过程的控制与观念的总结”。这一时期,会计学界也引入了西方的一些会计理论,但侧重于从会计角度进行规范论述,并没有涉及过多的经济理论。此时对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等却引入较多,如“会计管理”的创立以及会计行为学的研究。笔者认为,《会计研究》1992年第6期发表的《科斯定理与会计准则》(刘峰、黄少安,1992),标志着我国会计学者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开始。此后,有会计学者介绍了实证研究方法,瓦茨、齐默尔曼的《实证会计理论》有了中文译本。《经济研究》刊载的相当一部分会计论文也是实证会计研究的文章,主要是利用国外成熟的模型对中国市场进行检验,其中所用的经济学理论大都来自于国外实证会计文献。会计学者对企业理论、产权理论、理论和管制理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一些富有创见的成果。
近年来,公司治理理论成为会计学者应用的主要理论,在会计论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我国的《会计研究》杂志是一本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刊物,该刊自1981年以来,已刊载一定数量的管理会计方面的论文。我们选取1981~2000年《会计研究》上中与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成本管理和业绩评价等)有关的363篇论文,进行有关涉及基础理论研究的描述性统计,剔除管理会计与其他理论结合的199个样本,表2表明,经济学在国内管理会计研究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应用频率最高。
二、借鉴经济学的精度、广度与深度
(一)借鉴经济学的精度———以研究方法为例
会计的研究方法根源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会计研究像经济学研究一样,把规范法和实证法引入会计研究中。下面我们将对经济学研究方法以及规范会计研究在20世纪的历史进程与实证会计研究的逻辑推演进行简单的回顾。最早区分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是西尼尔,而对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做出更严格区分的是大卫•休谟,他提出所谓的“休谟判别法”:从事实性、陈述性的说明不能推导出规范性、伦理性的说明,亦即不能从“是”中推导出“应当”。休谟提出了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的判别标准,即实证经济分析研究“是”与“不是”的问题,规范经济分析研究“应当”与“不应当”的问题。同样,规范会计研究着重于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而不限于说明会计“是什么”,因而规范会计研究不满足于现有的会计惯例,而是从逻辑性方面概括说明怎样才是良好的会计实务。规范会计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演绎推理法和归纳推理法两种。
(1)演绎推理法
它是从一定的会计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研究对象的逻辑性结构。演绎法的推导程序为:大前提—推导结论—验证—具体问题。其主要步骤为:确定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目标;说明会计基本假设或目标对财务会计的指导作用;根据既定会计假设和目标,推导相关的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基本概念;以会计基本原则或会计基本概念来指导会计实务,规定会计的具体处理程序。演绎法的优点是,可以保持相关会计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会计理论的构建具有逻辑严密性。其缺点是,推理的正确性取决于假设前提,如果假设前提错误,则整个推理得出的理论结构将是错误的。
(2)归纳推理法
其特点是,通过对大量现象进行观察,然后加以分类,从中概括出有关概念的内在联系,再把它们组织或表述为理论。归纳法的推导程序为:观察—分类—概括—验证。归纳法的优点在于,它不受预定的模式束缚,把理论概念或结论建立在大量现象的基础之上。但是,该方法的正确性取决于观察对象的代表性。由于选择观察对象的范围和代表性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准确。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是以会计假设为前提,推导出会计原则、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处理程序。7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决策理论及行为科学等新兴学科向会计领域的渗透,会计理论研究主要以会计为前提,推导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与会计报告的标准。实证会计研究作为一个与传统规范会计研究特点迥异的研究学派,其目的不在于提出会计“应当做什么”,而在于解释会计“是什么”、“为何是这样”,并据以预测未来的会计行为及其影响(罗勇、贾鸿,1998),它是根据实际效用或现实因果关系来选择会计概念、原则、准则和各种程序。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步骤为:(1)提出理论假说和有关假设条件;(2)建立理论模型并得出主要结论;(3)对理论假设模型进行经验验证;(4)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提倡在会计理论中引入实证研究的是美国会计学家M.C.Jensen,他在1976年发表的《关于会计研究和会计管制现状的反映》中指出:“由于规范的理论占优势,会计研究是不科学的。”实证会计研究能解释已存在的会计现实“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为什么会计人员要从事这样的工作。自1968年鲍尔和布朗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发表之后,实证研究成为西方会计研究的主流,也使得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成为可能。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可以表述为:实证研究认为会计理论的目标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而这也是经济学大部分以经验研究为依据的研究的基础;以对假设的实证检验代替研究人员的价值判断,对预先提出的理论性假设不是进行一般性的推演,而是采用可观察、可检验的实际证据来进行检验和说明;实证会计研究以定量分析为主,广泛采用精准的计量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实际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这使管理会计研究的结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二)借鉴经济学的广度———以理论为例
人是行为人,而委托人是行为影响的一方。人根据契约为委托人做事,委托人依据契约对人给予奖励。企业的股票持有者与企业经理的角色是不同的,后者是经营(run)企业并做出决策,而前者是在契约签订生效后拥有(own)企业,对企业有剩余拥有权(residualclaimant)。剩余拥有权会产生剩余控制权(residualcontrol),这是一种可以后发制人的机动权(Berle&Means,1932)。理论说明,委托人和人有不同偏好,并且都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人具有机会主义行为,这将导致道德风险(Moralhazard)、成本(包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的产生。1976年,Jensen和Meckling首次提出成本概念,认为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缘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一事实。标准的委托—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的假设之上:一是委托人对随机的产出没有直接的贡献(即在一个参数化模型中,对产生的分布函数不起作用);二是人的行为不易直接被委托人观察到(虽然有一些间接的信号可以利用)。在这两个假设下,有两个基本命题:(1)在任何满足人参与约束及激励相容约束而使委托人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激励合约中,人都必须承担部分风险;(2)如果人是一个风险中性者,那么就可以通过使人承担完全风险(即使他成为惟一的剩余权益者)的办法来达到最优结果。委托问题的产生有四个原因,即授权和控制权分离、不确定性和分散投资风险、科层组织结构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有限理性和个人能力的约束(向荣、贾生化,2001)。委托人需要一种控制系统来使人按委托人的目标来行事,这种控制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决策权的分配(谁负责做决策)、业绩计量与评价(向谁报告何种信息)、奖励与惩罚(收集到的信息与人报酬之间的关系)。契约和决策的形成需要以信息为基础,而会计和审计正是与这种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有关,因此,理论可以用于会计和审计研究中,以分析不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程序的效率特点(ChatfieldM、RVangermerch,1996)。对会计领域问题的研究最有影响的学者有:Holmstrom(1979,1982)、Jensen和Meckling(1976)、Watts和Zimmerman(1978,1983)等。理论可以深入到会计学研究的各个领域(JensenMC,1986),其对管理会计的贡献在业绩评价方面更为显著。例如,在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中,用理论来解释会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会计基础与市场基础、财务基础与非财务基础、相对基础与绝对基础等矛盾。
需要说明的是,股东虽然可以通过审计者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内部审计、民间审计都对审查会计信息、降低信息风险承担重要责任,但在现实中,由于内部审计组织不够健全,地位尚不独立,民间审计会受到审计委托、审计费用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或不愿审查虚假会计信息,甚至出现审计师与企业合谋的问题(陈关亭,2001)。
(三)借鉴经济学的深度———以产权理论为例
我们首先对产权、交易等概念的历史演进及重要性做一个简要回顾,然后阐述管理会计借鉴制度经济学的必要性。完全竞争模型被构建出来,该模型的基本前提假设,如理、公司的规模不经济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其假定还有一个与产权相关的隐含假定是支撑完全竞争模型的基础: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是决定价格的市场条件,对它们的利用反映了私人产权的制度安排;要实现完全竞争,所有的稀缺资源必须是私有的、明确的,并被有保障地拥有。这是从完全竞争模型或者近似完全竞争的模型中推导出的结果,也是由私人分散控制资源而引起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产权制度隐含在完美的假定中,在对与价格具有同样作用的因素的研究中,对产权安排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1934年,康芒斯在《制度经济学》中提出交易的范畴。他认为,“使法律、经济学和伦理学有相互联系的单位必须本身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项原则”,“这个相互的单位便是交易”,“一次交易,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交易“不是实际交货那种意义的物品交易,它们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质的未来所有权的让渡与取得,一切决定于社会集体的业务规则”,“交易是所有权的转移”。1937年,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第一次提出交易成本。之后,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著名的“科斯定理”,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后来有学者将其扩展、引申为: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将使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可以通过明确的产权之间的自愿交换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
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制度对产权的初始安排和重新安排是必要的。科斯定理说明,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可以不断地降低企业内外部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然而,交易、契约、产权的关系如何?哪些类型的交易适合于企业合约安排?哪些类型的交易适合于市场合约安排?威廉姆森(1985)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方面区分了交易类型,认为涉及高度专用性资产且经常重复发生的交易,适合于在企业内部进行。显然,资产专用性对于为何通过企业配置资源给予了很好的解释,但它不能解释威廉姆森提到的作为“卖者”的企业为何存在。
借鉴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与逻辑演进,管理会计的现代应用必须渗透到制度经济学提及的众多理论(如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安排等),否则,“如果没有产权的界定、划分、保护、监督等规则,没有产权制度,产权的交易就难以进行,产权制度的供给是人们进行交易、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
三、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启示
(一)实证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精度———对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启示
无论管理会计(作业成本会计与作业成本管理、综合记分卡、KAIZEN成本计算、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计算、行为会计、环境和战略管理会计、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等)的发展趋势如何(余绪缨,2001),无论管理会计研究的内容由内深化与向外扩展如何并举,无论管理会计的选择指标从滞后性向前导性怎样转变,无论管理会计的货币性与非货币性分析怎样结合,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重点及难点研究,都需要计量经济学的背景支持与后台支撑。计量是会计的一种属性,也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二)理论(信息经济学)的广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诠释
传统的管理会计都假定信息是无成本的,或者至少不存在因信息而导致的成本差异。但是,信息经济学理论表明,任何信息都有其特定的成本,信息成本因具体情况而异,信息系统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来加以选择。理论在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上,从委托人与人获取信息的角度,结合人的行为因素,在管理会计中得到应用。
1.有助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备选决策方案中做出正确选择
在理论体系中,管理会计信息可以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目标服务:(1)用于优化委托人或人将采用的决策的环境进行事前评估,即修正信息;(2)用于评价决策执行的结果,以便在委托人或人之间按照契约的规定来分享上述成果,即业绩评价。决策前信息和决策后信息的作用以及对委托人和人利益的影响,有助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备选决策方案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业绩评价与激励人的最优努力相关,而人的努力不能被直接监督,如果没有建立业绩与报酬相联系的、能够反映绩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就不能激励人为委托人而努力工作。
2.对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出现偏差的原因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管理会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应用都面临现代企业存在的一系列委托关系: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关系、企业经营者与会计部门之间的委托关系、股东与审计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等。从委托的机制来看,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出现偏差的可能性与原因。
(1)委托人与人的目标、利益、风险不同
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彼此分离,现代企业存在着一系列关系。委托人和人因各自利益、目标不同,所承担的风险也各异,在某些情况下,一方追求效用最大化时,会损害另一方的效用最大化。
(2)契约的不完备与信息的不对称
会计实务的变化难以预料,这不可避免地使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制定存在滞后性。这些法规、准则不可能把会计实务中所有的情况都包括在内,只能对会计的总体目标、总体原则以及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做出规定,而对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规定则相对灵活,这使人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有很大的变通余地。契约的不完备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人可以利用占有会计信息的优势和契约的缺口,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程序及会计处理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对自身的业绩进行夸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产权理论(制度经济学)的深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提示
1.从交易费用的定性到定量分析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深度已经渗透到管理会计研究层面能够涉及的深度,如产权理论涉及的交易成本概念就属于制度经济学的内容。在交易成本理论中,交易成本包括外部交易成本与内部交易成本,涵盖了监督成本、信息取得成本、组织制度成本以及不确定性原因引起的成本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机会成本,即选择不同制度形式的生产或消费所损失的机会成本。在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机会成本理论,这里的机会成本是指选择最优方案而舍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收入,其实质是选择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生产要素配置与管理方式的问题,它贯穿于投资决策、生产组织和产品销售等过程,是既定制度约束条件下的机会成本。对企业交易费用、机会成本在定性基础之上进行定量研究,已成为管理会计的核算分析内容。制度经济学研究正在更为深入地展开,将会为管理会计的领域开辟新的研究空间。
2.以资产的流动性划分资产到从专用性角度划分资产
资产的分类一般都遵循一个原则:以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对资产进行分类和管理。按流动性划分资产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信息使用者既不能获得关于无形资产的准确价值计量信息,也不能获得有价值的评估信息。其原因是:(1)存在不能独立存在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与企业的有形资产相结合无法分离,而能够分离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往往是在企业经营有形资产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所以人们难以清晰地界定其范围;(2)流动性划分与无形资产的相关程度很低,按照流动性进行划分的资产虽有利于描述有形资产的特性,但不能有效地描述无形资产的特征,也就是说,流动性与无形资产的相关程度很低,信息使用者如果仅利用现有的财务报告信息,是很难评价无形资产价值的。资产专用性并不是为描述无形资产而提出的,但从会计的角度看,专用性对资产进行另一种分类,能够从财务报表中挖掘更多信息。我们可以对资产的专用性进行一下回顾。
1985年,威廉姆森将描述交易的主要维度分为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次数。资产专用性,是指为支持某项特殊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专用性资产一旦被用于某种交易,它就无法在不发生巨大损失的前提下转移到其他交易中。由此可见,资产专用性表明资产有专门用途,其收益依赖于它所支持的专门交易。资产专用性包括地点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完全为特定协议服务的资产专用性以及名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是指由于交易双方的协议不可能完全,在交易过程中就可能因为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在双方进行了专用性投资的情况下,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双方的交易关系更加复杂化,进而出了对契约关系进行调整的要求,并因此对组织与交易的匹配关系产生影响。交易发生频率,是指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经常性或重复程度。采用垂直一体化方式,能够提高契约关系的稳定性和调整性能,但垂直一体化会增加组织管理费用。因此,只有对较高频率的交易实行纵向一体化,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需要补充的是,考量交易的另一主要维度应涉及交易效率,交易效率对分工水平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随合约自、合约结构的优化、产权保护程度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四、结语
[关键词]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实践精神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与中国实践
1912年,弗雷德里克・ 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人管理实践,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使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其所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被尊称为“泰勒制”。泰勒提出,必须把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系统的内容用于管理实践,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科学地研究工人的生产过程和工作环境。并据此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日工作量,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劳资双方进行一次“心理革命”,以友好的合作代替对立斗争。泰勒认为“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补救效能的办法在于科学的管理。”
泰勒将知识用于工作,不出几年企业的生产力就开始以每年3.5%~4%的比率提高,这意味着每18年左右翻一番。自从泰勒开始以来,所有先进国家的生产力提高了大约50倍。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展之上,发达国家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都有了提高。
百年之后,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仍然闪烁着光辉,其思想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的我国,尤其有着深刻的现实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然而总的来说,从政府到公司,效率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混乱效率低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和经营管理质量,导致了资源不应有的损失浪费。而有的企业主认为雇员与老板是对立的,想方设法卡员工,如珠三角前段时间频繁见报的劳工荒现象就是 “重企业经济发展、轻工人权益保护”,最大限度地剥削廉价的劳动力导致的结果。
因此,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广泛开展各种科学的分工和合作,建立新型的激励机制,采取强力措施,逐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进行标准化、计量化作业管理,使经营管理尽快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并且企业主与员工之间应进行一次伟大的“心理革命”,以友好的合作方式共同做大饼,从而得到双赢的结局。
笔者大学毕业后曾在一家国营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亲眼目睹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在该企业带来的巨变。该企业是一家压力容器生产企业,起初厂里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关系就是一种对立关系,厂级领导来巡视时工人们就各就各位干起来了;管理人员一走,工人便漫不经心地组装着零配件,时不时聊天看报。还不到下班时间,众人就都早早挤在厂门口,只等铁门一开就夺门而出。新厂长上任后开始实行计件工资制,后来笔者才知这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经过开会讨论,计件工资制正式实施,不到一个月就显成效,原来总不能按时完成的任务很快就完成,工人们不再视管理者为监工,而是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甚至加班加点。共同努力的结果是蛋糕做大了,工人的平均收入大幅提高,有的甚至比管理人员高出四五倍,由于企业效益改进,订单增多,整体员工的收入都比原来提高。员工与管理者双赢的局面出现。
泰勒的精神令人感动
泰勒出身于美国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长大后他立志继承父业,考入了哈佛大学法学院,但由于视力严重减弱不得不中途退学。他并没有怨天忧人,抱怨命运的不公,更不像今天我们脆弱的 “天之娇子”,动不动就做出要跳楼的,而是先在一个小厂踏踏实实当学徒,后到米德瓦尔钢铁厂当机械工人。由于工作努力,表现突出,很快先后被提升为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制图主任和总工程师,并在业余学习的基础上获得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泰勒的经历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不屈于挫折,与命运做斗争的典范。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几乎都是经自己亲自试验和认真研究提出的。他的探索主要反映在他的三个最有名的试验:通过搬运生铁的试验,摸索出工人的日合理工作量,从而为实行定额管理奠定基础;通过铲具试验,探索铁锹多大铲物效率最高,从而为工具标准化奠定基础;在金属切削试验中,泰勒前后共花了26年,15万美元,写出了3万多份试验报告,仅形成的切屑就达80万磅,最后,取得了有关车床、刨床、钻床、铣床在车速、进刀、材料等方面的丰富资料,为制定各种机床进行高速切削和精密加工的操作规程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实验将他的科学管理思想理论深深地扎根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从他进行的多种实验可以看出他个性中的很多值得学习的品德:
具有独特的创造个性特征,坚毅,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他不怕失败和挫折,努力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独立性;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以自己科学的独立思想去认识分析研究对象;不迷信权威,好奇,对不了解的事实有新奇感和兴奋感,这是求知欲和潜在的创造力的具体表现;严谨,认真,任何事情都要用实验和数据去说明。
尽管岁月已经历百年,泰勒的品德对今天的我们进行学术科研活动仍有着深深的启迪。它启示我们,对于任何问题,如在对待科研工作中的论据和论点的科学性方面,注意实事求是问题,不能浮夸,不能掺入半点虚假。
在当今学术界,浮躁之风盛行,很多人都是急于求成,热衷跟踪模仿,不愿做深入的研究,评价和宣传浮夸不实,追求论文数量和不讲质量。少数人中还出现弄虚作假、包装炒作、抄袭行骗等学术欺诈和不端行为;也存在着文人相轻、论资排辈、近亲繁殖等毛病。当然,形成这样的情势,甚至愈演愈烈,不完全是个人的原因,有社会上的原因,也有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如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缺乏学术民主和学术争鸣等。
食品产业的GDP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首位,然而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近些年政府在此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效果并不显著。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饮料苯含量超标等食品安全事件,给食品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原因可分为技术因素和道德因素,从实际发生情况看,主要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多因道德因素而起,食品产业是典型的道德行业,有形的技术问题解决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而无形的伦理道德障碍则会产生更多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导致食品产业的信任危机;另一方面直接影响食品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经营规模的扩大。
食品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食品行业的经营管理者,其职业素养和伦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高校是否进行食品经济管理伦理教育,对于学生在将来的经济活动中的伦理行为和伦理决策能力有深远的影响。在这方面,企业伦理学教学应该而且可以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食品经济管理专业商业伦理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企业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伦理学与企业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这一性质决定了企业伦理学一方面要以促进企业管理为目的,另一方面则要以伦理考量为基本方法和手段。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管理与经营活动如何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以全面实现企业的责任。
我国对于企业伦理学教学的学科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该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形成一套适合我国企业伦理学教育的教学模式。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将商业伦理方面的内容融合在其他专业课程里面,用一章左右的篇幅来讲授,这表明商业伦理课程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伦理学教学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为什么教,即企业伦理学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什么?(2)教什么,即企业伦理学教学的内容应该有哪些?(3)怎么教,即企业伦理学教学的方法应该是什么?
目前企业伦理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商业伦理认知,以知识的灌输为主。结果一个教学周期结束后,学生的商业伦理知识增加了不少,但是,伦理推理和伦理判断的能力几乎没有提高,将伦理分析的技能应用到真实的情境下作正确的决定的能力并没有提高。一个好的企业伦理学教育需要教师把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和课程设置特点,让学生在知识层面、技术层面以及价值观层面进行完善。
国内的企业伦理学主要突出企业管理中的信息、知识与公平竞争,国内外的伦理学比较,以及跨国经营中的伦理问题,主要采用“理论+案例”的模式。国外的企业伦理学更注重全球环境中与利益相关者之间所遇到的问题,用案例的形式讨论伦理决策等经济大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采用“案例+伦理+案例”的教学方式。对于食品经济管理专业来说,就需要结合食品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特点以及食品行业的特点,突出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与食品产业发展、食品安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设计符合食品经济管理专业的企业伦理课程。
二、食品经济管理专业企业伦理课程设置的原则和教育目标
企业伦理学课程有三个层面的问题要考虑,一是学生要肯学,学了以后,要有实质性的提升,不管精神层面的提升、知识的提升还是技能的提升;二是老师要愿教,最好能把专业教学与学科发展结合起来;三是社会要接受,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总之,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上要能够充分体现食品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食品行业特点。
(一)教学目标
通过企业伦理教学,让商业伦理进入学生的大脑,要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明确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相应责任,提高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培养具有新商业文明的新一代食品经济管理人才。
培养学生食品经济管理的行业伦理意识,使他们形成从企业伦理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行为习惯,能够正确判断复杂情境中的应然关系,善于维护和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推理判断能力,增加学生了解伦理问题的能力和道德推理能力,将伦理分析技术应用到企业实践中,对伦理两难问题作出正确的决定,使他们在遭遇或面对伦理困境和道德悖论时,能够运用伦理价值和原则提出富有创见的应对方案和措施。
总之,通过企业伦理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企业伦理思维,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材料的选择,都服从于一个明确统一的目标,促进学生形成内在的责任意识、伦理意识和伦理思维判断能力。
(二)教学原则
1.基础理论知识的把握。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在企业决策中恰当处理伦理问题,对伦理道德水平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综合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将中外著名学者的观点进行整合,依据社会环境,给学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发展趋势,同时布置理论和案例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让学生认识伦理问题的重要性,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2.协调经济与伦理的关系。企业处理各种关系,无论就其表面还是其本质来看,都是在扮演特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关注企业活动领域内各种复杂关系的同时,企业伦理学必须思考和辨析企业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包括企业所有者、客户、员工、供应商、媒体、消费者、政府、竞争对手、公众、社会等。分析企业应该何时、何地、在什么情况下进行何种伦理决策,为企业今后的伦理问题提供伦理判断原则。对食品行业来说,在教学中就要抓住食品行业本身的特征和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作出有针对性的分析。
3.道德情操的开发。企业领导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如果企业领导者实行德行领导,正直廉洁、关心下属成长、遵守社会规范和仁厚诚挚,那么这种领导方式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能力,如何以一种公开的伦理方式行事,对下属起模范带头作用;如何在组织内有效地设立预警机制和伦理热线;如何为员工建立切实可行的伦理准则;如何开展有效的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培训;如何设立奖惩制度使员工遵从伦理规范;如何有效地向下属灌输商业伦理价值观。总之,通过教学实践,要使学生认识到管理者在企业中的伦理责任,和对企业及员工伦理的影响,并有意识地进行伦理领导,做“经济人”和“道德人”有机统一的德行领导者。
三、企业伦理学的教学策略
如何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达到企业伦理学的教学目的,是企业伦理教学的关键。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企业伦理课的老师要懂伦理学,还要懂经济学、管理学,能融会贯通,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进行企业伦理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通过成立企业伦理学教学与研究组织,使教学与研究的交流活动能够更加正规化,也可以通过建立网站,共享相关教学资源,使教授伦理学的老师有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而教伦理学的老师应该向教其他专业课如市场营销等专业老师传授伦理学知识。通过加强不同学科之间老师的交流,使从事企业伦理学的教师同时掌握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是可以并且应该做到的。
(二)加强伦理教育力度
在课程设置中,要对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经济人”假设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批判,使学生不仅注重经济指标,更要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和个人的道德修养,分析我国食品产业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企业的影响是什么,对行业的影响是什么。
(三)加强商业伦理教育和现实结合的力度
我国有丰富的伦理教育资源,儒家伦理、社会主义伦理都有大量的宝贵思想可以为我国商业伦理建设实践服务。但是,这必须把商业伦理教育与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重视个人的职业道德教育,更要重视企业的责任教育,不能空洞说教,不然,就达不到企业伦理教育的效果。
(四)教材选择
作为选修课程的企业伦理学,并无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教材往往受编写者个人兴趣、认识和篇幅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如果只选用一种教材,就难免会使教学内容趋于简单化和片面化;而反过来选用多种教材也不太现实。最好的策略是教师根据企业伦理学的知识模块,用讲座形式覆盖主要教学内容,将教材的有关章节纳入讲座体系作为精读材料;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则另外指定有关阅读材料。这样安排,除了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教学内容做到合理、全面外,还在于选修课的课时一般并不充裕,教学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只是给学生打开一道知识之门,好让那些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探索,重在呈现知识的宽度,并不要求在知识深度上作过多挖掘。当然,这样的安排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对企业伦理学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据此安排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尽量全面掌握著作信息,选择其中最佳者作为教材,并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阅读。中国文化是我国企业伦理学教学的知识和理论价值来源之一,可以把传统文化引入课程,但是如何与现代市场经济结合需要慎重对待,如何与食品行业相融合需要深入探讨。
(五)注重基本概念的教学,充分发挥其知识枢纽功能
概念是特定知识系统对研究对象的独特把握方式。企业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是理解和运用企业伦理学知识的关键路径和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可以先运用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突出其关键特征,再呈现概念实例;也可以反过来,先举例再分析共同属性,最后揭示概念。
(六)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教师教授商业伦理时通常使用课堂讨论、教师讲述、阅读指定课本、案例分析、商业剧情讨论、专家报告及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根据认知发展规律,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讲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课堂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培训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可帮助学生分析伦理困境和发现可行的解决方案;邀请企业界的经理人员与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中面对的伦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角色扮演法可帮助学生熟悉伦理困境情况,帮助学生透过不同的立场去讨论伦理问题而作正确决策。
教师讲述知识传授是企业伦理学教学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但离开具体情境和对现实问题富有说服力的思考,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并运用于案例的实际操作中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把握现实问题的主动性。此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企业运作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或激励他们针对现代企业中普遍遇到的伦理的热点问题采用故事讨论、道德讨论等方式进行研究,并就其核心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畅所欲言,在业务中掌握企业伦理学的专业知识,了解他人对企业伦理与社会价值的见解,丰富自己的道德观。教师还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管理咨询项目,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培养伦理选择能力、伦理判断力、伦理推理能力以及伦理评价能力。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将学生引入讨论的重点中来,并最终作出点评。
除了案例教学外,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工作实践或媒体报道中选择一个热点企业伦理问题,围绕问题写成一个小组报告,包括问题描述、伦理分析等内容,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其他学生可以向他们提出问题。为增强学生对现实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可以布置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描述一个现实中的伦理问题,要求必须是自身经历或观察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在教学组织中,还可以让学生置身于道德冲突的情境中,进行情景模拟和命题辩论。首先可由教师展示从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所经历的真实事情,从中提取出案例或情景,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行动,而是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决定其伦理判断,学生每次辩论的时候,都会涉及好多企业伦理学知识,教师从中做点评引导。
四、结语
对食品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企业伦理学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企业伦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食品行业道德职业规范,从而培养自身的伦理意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使他们形成从食品企业伦理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伦理价值和原则提出富有创见的应对方案和措施,体现企业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邬勇.美国商学院的商业伦理教育及启示[J].江苏商论,2005,(4).
[2]周祖城.面向现实问题的MBA企业伦理学教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
[3]欧平、周祖城.全国MBA企业伦理学教学研讨会综述[J].伦理学研究,2008,(1).
[4]张增田.工业企业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与教学策略[J].教育与现代化,2008,(9).
[5]刘雪梅、宋玲、蒋春艳.对我国MBA《企业伦理学》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展望[J].当代经济,2009,(11).
[6]柯丽敏.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商业伦理教育现状和课程设计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11).
Thinking of the Business Ethics Course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n the Food Economic Management Speciality
JIANG Qi-jun
(Economy management college,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一、目标导向基本理论分析
1.目标导向基本理论
目标导向理论是激励理论的一种。其基本出发点是要求领导者排除走向目标的障碍,使其顺利达到目标,在此过程中,给予员工满足多种需要的机会。目标导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既是人的有机体对于刺激的反应,又是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实行预定目标的过程。通常任何行为都有其动机和目标。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目标是指人期望在行动中达到的结果和成绩,是动机性行动的诱因,是人做出的对外界环境的应急反应,具体表现为获得精神报酬。
1.目标导向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目标导向理论在管理中应用日趋成熟。很多企业中运用目标导向的理论指导企业管理,均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然而,该理论在院校的学员管理中尚处于空白阶段。由于目前院校学员管理模式中尚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培养目标未定,学员容易迷茫,工作效率低下等情况,因此非常有必要引进目标导向理论来对学员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二、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学员管理模式构建
1.目标设置的原则
(1)目标应该具体化。学员管理过程是一个至始至终的过程,培养目标设置的越具体越有利于学员目标行为、间接行为和目标导向行为的实施。
(2)要阐明目标的社会价值并和个人利益相联系。培养有总体目标也有个体目标,在实现总体目标的同时,个人的目标也达到最大的实现,这样才能激发个人的潜能。
(3)目标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性。目标的设置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要拿捏好难度的尺寸。太难容易丧失斗志,太简单容易放松警惕。
(4)让完成目标的人参与目标设置。完成目标的人作为整个目标事件的主要参与者,应该由其自身参与制定目标的设置。
2.目标管理
(1)制定总体目标。
学员管理的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思想德育、学习能力、内务水平、队列素质、管理能力、体能素质、文体修养。
(2)阶段性成果评定。
将该模式命名为“七星杯”管理模式。该模式中的“七星”代表总体目标的七个方面。“七星杯”模式主要依托每月组织的“三面流动红旗”(队列训练、内务卫生和第二课堂)评比活动和每学期组织的德育考评、考试成绩、体能测试及管理情况等活动开展,每学期按四个月计算,每届六个学期为一个周期。
(3)实施方案
意义内涵。为弘扬部队优良传统,营造创优争先的良好文化氛围,打造积极向上的警营文化品牌,增强干部、学员的正义感、团队感、荣誉感、成就感和战斗力、凝聚力和保持力,制定“七星杯”。“七星杯”整体形似航行的帆船,象征学员将通过学习和培养,从这里起航,成为部队的优秀人才。船帆上的星星寓意大队编制的七个中队如七颗璀璨的星辰。其后的金色星星表示本中队的星级。中队的星星排列如北斗七星状,代表培养优秀消防指挥人才的明确目标。
表现形式。七星榜是七星杯的另一表现形式,更加直观地表现各中队的星级情况。明星榜从学员中评出“德育之星”、“学习之星”、“内务之星”、“队列之星”、“管理之星”、“体能之星”和“文体之星”等七个优秀个人。
实施细则。以三面流动红旗和每学期组织的德育考评、考试成绩、体能测试及管理情况等为载体。三面流动红旗活动由训练、内务卫生、第二课堂三项组成,详见表1。
表1 三面流动红旗活动总体规划
“七星杯”以每届六个学期为一个周期,每学期按四个月计算,依托大队每月组织的“三面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得分情况,按积分授星;“三面流动红旗”评比,每项评比均取前三名,每个学期组织四次;评比获第一名者,颁发流动红旗,积3分,第二名积2分,第三名积1分;积分累计达9分者,大队为该中队授星,在“七星杯”上予以加星。
(4)奖惩情况。
学员奖惩主要以精神奖励为主。每学期在大队的制作的“七星榜”上予以公布优秀个人名单。干部奖惩主要以中队完成目标的量化成绩在“七星榜”的排名为准则,与年度评优评先挂钩。
三、模式的可行性
论文关键词:团队认同,知识生产,管理
序言
《易》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团队中的团队成员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存在差异,而且在思想观念、信心勇气、品格意志、传统习惯等个性上存在着差异。要提高协作的效能,加强认同管理至关重要。
1团队认同
“认同”一词译自英文identity,起源于拉丁文idem。“认同”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同一性”;二是“独特性”,即时间跨度中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自我认同本质上是人对自我身份同一性的执着寻求,是自我人格确当性的艰难求证,是人对作为一个社会性存在之人性整全性、健全性理想的永恒的理解、追求和合理表达。自我认同实际上是自我不断重新确认自己的过程,是把握自己、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我们获得生存理由和生存意义的方式。寻找认同的过程,就不只是一个心理的过程,而是一个直接参与政治、法律、道德、审美和其他社会实践的过程。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认同的形成和定型的过程。自我认同使人有了一个本体的支点,它是人对自己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定位,是对自己在社会中的某种地位、形象和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性质的接受程度。当代著名社会政治哲学家,加拿大的查尔斯·泰勒教授认为,自我认同是由承诺和自我确认所规定的,这些承诺和自我确认提供了一种框架和视界、立场,使自己能够在各种情境中尝试决定什么是善的,或有价值的,或应当做的,或者我支持的或反对的;一旦失去这种承诺和自我确认,人们就会感到不知所措,无法判断事物对他们的意义[1]。安冬尼·吉登斯认为管理学论文,如果没有相应水平的潜在情感承诺,意义的认知框架就不会创造出一种信念,而信任、希望和勇气都与这种承诺相关联;创造性意味着在涉及预先确定的活动模式时,能够创新地行动或思考的能力,它与基本的信任认同紧密相关[2]。
团队认同就是当个体对于团队的信仰达到自我参考和自我定义的时候。Trail&Anderson(2002)检验了八种动机(替代成就、获得知识、审美、社会交易、戏剧/兴奋,逃避、家庭、和运动员物理技能评价)对运动团队认同变异的解释力,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动机解释了认同超过59%的变异”论文服务。
人们认同团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自我概念和效能感。一个人如果其自我概念部分基于团队的、职业的,或组织的认同,那么他或她参加团队活动带来的团队认同将会阐明并肯定他或她的自我概念。总之,人们对团队的认同越多,他们越有可能经历特定的心理回报,比如高度授权的感觉。如果团队内缺少了很强的共享认同,团队成员很可能消极地评价其他团队成员的行为,当问题或错误表达发生时很可能假定是竞争情形而不是合作情形。如果团队认同很显著,团队成员往往倾向于更忠诚、更信赖,更可能就出现的问题进行谈话管理学论文,可以减少误解,并可能潜在地促使信息流动,致力于维系的团队联系并促进团队福利。
2知识生产的新趋势
知识生产就是知识的生产。2000年国际经合组织(OECD)将其定义为个人、团队或组织成功地生产新知识和实践的境况。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社会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研究商业化的发展,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根据吉本斯(Gibbons)等人的研究,当下的知识生产方式与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相比,有以下新的特点:
一、知识生产更多地置身于应用的语境中。传统知识生产是在专业学术背景下进行的,而新知识生产是在应用语境下进行的。
二、知识生产由于更多地源于实际问题(如项目建设、事务管理等)解决的需要,因此具有天然的跨学科性质。
三、知识生产的场所和从业者呈现出“社会弥散”和“异质性”的特征,不同背景的知识工作者如学者、研发设计者、生产工程师、熟练技工和社会科学家参与了知识的生产,如网络公司就是知识生产团队往往是异质性很强的团队。
四、知识的生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利益,社会问责已经渗透到知识生产的整个进程之中。
五、对知识质量的关注已经不限于知识、学术本身规范的要求,同时要兼顾智力、社会、商业和政治利益等各种因素。
吉本斯把传统的以学科和大学为中心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为模式I,而把新出现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为模式II。知识生产的应用语境、知识生产的“超学科性”、.知识生产主体和场地的多样性、知识生产的反思性和质量控制标准的多样性为知识生产模式II的显著特征[3]。
知识是通过群体合作被创造和应用的,因而知识最终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关,但是这一事实却长久以来被视而不见。知识生产要充分考虑了知识操作对组织及社会背景的强依赖,尤其强调人际互动以及社会资本的作用,把焦点放在更关注行为并将其置于实体性社会关系之上管理学论文,由此将知识生产统一在网络化的实践共同体之中来进行讨论,从而自然消除了传统的组织学习研究当中人为设置的藩篱。网络化实践共同体涉及多个社会共同体间的协作,它们有各不同的规范、文化价值观、认知偏好等,因而知识生产只有在至少能共享一种意义系统的人员之间才可能进行,这恰恰反映了知识生产的社会建构属性。因为知识只有在导致行为产生的情况下才会体现价值,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它处于被知道的背景中才能理解到。行动、理解和沟通间的相互关系是知识生产的关键,参与互动的方式则居于知识生产的核心地位。创造性的经验是个人价值感并因此也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支撑。如果个体不能创造性地生活,那么无论是因为他们被强迫重演故伎惯例,还是因为他们不能充分有效地与周围的个人和客体形成紧密的联系,“公民冷淡”和“犬儒主义”就可能发生。知识生产包含了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等内容,其中知识创新又包括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知识创造认为新知识的产生得自于知识的连续转换—即以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所组成的一个无终点的知识螺旋之中。
3知识生产新形势对团队认同管理的启示
在以时空分离(跨越时间与空间领域的社会关系的联合)、抽离化机制(驱使社会生活脱离固有的规则或实践的控制)、制度反思性(多数社会活动以及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依据新的知识信息对之作出阶段性修正的敏感性)为特征的现代性背景下,彼得·什托姆卡在《信任》中指出,当代在进行着两种社会学范式的转变:从对行动“硬的”、功利的、工具性的、实证主义的想像(以行为主义、交换理论、博弈论、理性选择理论为例)向行动“软的”、人文主义的、有意义的想像(以符号互动论、现象学、解释学、文化研究为例)的转变;从把行动看成完全理性的、始终算计的、一贯最大化收益和最小化花费(“经济人”)的想像向对人的更丰富的图画——包括情感的、传统的、合乎规范的以及文化元素:价值趋向、社会联系、依恋、忠诚、团结、认同——的转变[4]。面对以知识生产模式Ⅱ为标志的新的知识生产组织——成员背景、身份、专业、文化差异性很强的团队的出现,同样需要我们加强团队认同的概念、内涵、前因、结果和测量评价方法的系统理论研究,进一步反思团队管理的行为与艺术。总体来说管理学论文,我们要从团队的构建、团队精神培养、团队的培训、团队的激励、团队的沟通、冲突的管理、团队的决策、团队的领导、团队的文化作系统的思考,以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提高团队成员的认同感和合作意识,以达到1+1>2的管理绩效[5]。具体而言,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愿景、目标激励。美国学者沃伦本尼斯指出:“伟大的集体是充满活力的乌托帮,是人们的期望所在”论文服务。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的最关键因素,就是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寻找意义。使每个团队成员感到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就如同寻找圣杯那样伟大。所以对团队愿景、目标进行合理的定位,使团队成员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接受团队的价值观,实现价值认同进而实现对团队的认同。
二、制定团队合作规则。即团队成员在工作中与他人相处时必须遵守的标准。如支持规则、沟通规则、协调规则、反馈规则、监控规则、团队领导规则、团队导向规则等。团队成员熟悉这些规则,可使团队内部运转畅通、关系融洽更加容易。
三、提高组织声誉。中国人尤其看重面子,高声誉的团队会使团队成员觉得很有面子,进而满足受尊重的需要。致力于提升团队的整体声誉,通过满足员工的高层次心理需要,增进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
四、提升管理者素质。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更多地体现在对团队管理层的认同。因而加强管理者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将会极大地促进成员对团队的认同。
五、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团队文化。通过打造平等民主、协作创新、学习融合为特质的团队文化,提高团队成员的学习认知能力、沟通分享能力、系统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团队管理绩效。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5)
[2]:安冬尼·吉登斯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5)
[3]:MICHAELGIBBONS.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contemporary societies[ 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4.
[4]:[波兰]彼得·什托姆卡著程胜利译.信任.中华书局,2005(4):1-22
[5]:姚裕群等.团队建设与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