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历史学科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结合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培养体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呈现,加之“就业难”、学生择校观念强等客观原因,教育界正开始着一场变革。作为教师,更要认清形势,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优点的同时,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而不只是学会书本上的知识。
传统的观点认为,高考是学生唯一的出路。在学校内部,现在还有不少教师甚至领导仍然抱有这样的态度:历史是副科,重点还是要学好数理化。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是不正确的,历史学科所能带给学生的是穿越时空的概念,是浩荡璀璨的天地,很多光靠纸上谈兵的学科不能给学生带来这么宽广的天空。
总之,让学生有兴趣是关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上所描述的内容无非是为了论证这一点。常言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现代的高中生信息来源已经愈加多元化,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大量的信息。历史教师要做的就是教授给学生历史知识,让他们能够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辨析是非,形成自己理性化思维的头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延伸,自然形成了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很多以后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也变得迎刃而解。
二、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去展开教学
所谓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去展开教学,除了因材施教的需要,更多的是依据教学实际需要去进行。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步,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促使教育必须主动寻求变化,再去照本宣科地沿用传统的一套教育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更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的同时也不乏独立自主的个性化特征,因此,对现在的青少年展开教育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加之近年来高中学校扩招的影响,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也越来越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笔者认为,现在高中的学生普遍呈现出早熟、性格独立等特征,他们喜欢展示自己,渴望被人欣赏,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把握好场合,对学生实施评价时不盲目地批评学生,也不去过分地夸耀学生,在给予鼓励性评价的同时,给他们心灵适当的刺激,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只是皮毛,远不到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应用的地步。这样即便学生理解失误,对教师产生了质疑或者不欣赏的情绪,只要最终能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成绩,教师这个“黑脸”唱得就值。
除此之外,在课堂讲授环节,还要跳出书本的圈圈,让学生真正“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相关人物以及最终结果走向和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画出一个大圆。这样,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去展开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会高涨,一定会收到超越“一言堂”的绝妙效果。
三、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曾经说过,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所学专业与社会需要脱节外,还有大学生自身素质下降的因素。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能怪学生,还是多年来应试教育体系下的知识教育结构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所学知识有用、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学科的价值和作用得以体现,教育的本质也将得到呈现。
例如在实践教学中,以前往往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很多东西,在每节新课开始前还会提问一部分学生,这样的模式以后就可以加以变化。成年人都知道,在社会上,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诚实信用是一个人能够有所作为的关键。围绕这两点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就可以做很多。笔者认为,可以将以前让学生死记硬背的部分转为复述,除了时间、地点、人物名字等关键要素需要记忆外,其他的可以转为复述形式,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演讲能力,同时更能富有感情地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再者,在学习一些历史人物时,如李白、杜甫、岳飞以及国外的一些总统或军事家等,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让学生了解他们,学习他们青少年时代如何努力去提高自己,知道他们成大事的根本,真正将这些历史人物作为自己心中活生生的镜子,去学习他们做人的精华,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样,也真正走向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 多媒体技术 历史教学 整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1 前言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与普及,有效推动了教育的进步,并已经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上的差异,造成当前多媒体课件历史学科特点不明晰、盲目使用多媒体技术等不合理现象。因此,为能够进一步规范历史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文章从三方面分析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
2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应用间的关系
在信息化时代中,历史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结合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从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转变,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但是,历史教师也要清楚地认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地位,而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具体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坚持目的性原则。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其目的就是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②坚持辅原则。多媒体技术实际上只是用于辅助教学,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技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中的板书、模型等教学方式有效结合,促进教学的整体协调发展,③坚持艺术性原则。计算机网络中丰富的数据资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充足的选择,历史教师应当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将多媒体课件制作得更加完美,配合不同色彩、声音、视频、文字等,首先从形式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④坚持长期持续共享原则。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着多种历史教学相关知识,历史教师对海量信息的筛选也体现着教师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因此,在资源收集方面可以建立多媒体资源库,通过资源共享加强学科内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通过对资源库的不断更新与补充,为师生提供更多、更新的历史专业知识,实现多媒体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3 加强历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又一重要因素。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二者的整合,有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与现代化教育接轨,掌握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真正实现自身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此,首先,学校应当为教师的进一步培训提供经费上的支持以及时间上的保障,从而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其次,应当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的交流与学习,并借鉴他们的整合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最后,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多媒体教学竞赛等,并给予成功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历史教学的教师物质上的奖励,以此鼓励教师不断提升其在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整合能力。
4 结合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突出历史学科特点
历史对人类五千年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清晰的记录与诠释,并从中探索人类发展的规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历史发展进程,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与特征。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历史知识,高中生应该做到以史为鉴,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并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也应当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突出历史学科在知识体系构建与历史思维训练上的学科特点,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解决学科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历史学习目标。为此,首先应当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历史记录的是已经发生的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与我们当前的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通过设置情境,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课程时,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或者是搜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照片,以此引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历史资料,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深刻地感受与理解史实的发展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解决历史学习中的难点。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变为声情并茂的动画,实现了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活化,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5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进行研究,指出了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通过实际案例证明具体整合措施与整合效果。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河北唐山 064000)
参考文献:
关键词: 201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 重视考查基础 实践“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本
综观201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与2009年相比,不难发现这张试卷更接近中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水平,更能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进步,更能实现新课改的课程目标。
一、重视考查基础,能真实反映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
在目前江苏省的高考方案下,一方面,学生放在历史学科上的时间明显减少,要求他们深入地学习历史显然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教材编写体例的问题,学生头脑中的历史知识时序性不强、联系中断,可以说学生历史学习的整体水平在下降,如果试题过于强调知识的运用,信息过于隐蔽和模糊,就必然会导致中学历史教与学走入偏与难的误区,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但2010年江苏省的试题,不会让学生觉得书本上的知识学了没用,不会让中学历史老师认为历史是无法教好的。
1.重视对基本历史知识的考查。2010年的江苏历史试卷,客观题部分基本上考查的是主要章节中的主干知识,不偏不怪,因此对于其中的大部分试题学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题干给学生提供的信息也比较明确,浅显易懂,如果能够仔细审题,便能顺利筛选出答案;主观题部分,除了选测部分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第(1)问和C【探索历史的奥秘】的第(2)问主要是依据材料来回答之外,其余每一题的每一小问都要运用已学过的基本知识来解答,题目中用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相关史实”等之类的话来提醒学生。
2.强调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想考高分,还必须会“用”历史知识,会多方位、所角度地提取历史信息,会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如,第22题的第(1)问:“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如果学生不认真、完整地阅读题目中的信息,找到“第二种把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这句话,并认识到其中的第二种是从“社会革命”的角度来认识,就很难解决这一问题。
二、实践“过程与方法”,引导中学历史教学方向
“过程与方法”这一课程目标的提出是这一轮课改的一大特色,但从我在教学实践的观察来看,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这一目标的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思想没能真正地实现转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具体操作的难度较大。但2010年江苏省的历史试题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第22题的第(3)问:“运用上述视角认识的影响?”第23题第(2)问:“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第24题的第(3)问:“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等等,试题中大量地出现考查这一目标的内容,不仅告诉学生学习历史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的,而且提醒中学老师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教学,并提供了示范。
三、以学生为本,展示历史学科特色
1.命题平稳,有助于学生的发挥。201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总体上是比较“正”的,学生拿到这张试卷时会觉得自己有办法、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能使学生缓解考试时的紧张心理,保持一种良好的考试心态,积极展开思维活动,正常地把自己平时的学习水平稳定地发挥出来,考试不应以考倒学生为目的。
2.渗透方法,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试题通过提供文字、图片(宣传画)、示意图、柱状图等大量的、各类的材料来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分析、比较、判断来解决问题,为学生认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方法和借鉴,也体现了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又能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公民素养方面的价值。
尽管201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仍然有一些瑕疵,但它强调基础与能力相结合,突出中学历史学科中的主干知识与学科特色,考虑到了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些必将有助于中学历史教学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创新能力 培养 措施
历史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独特的特点,一方面,历史学科所讲述的都是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具有很强的客观性、不可逆性以及单一性。另一方面,高中历史教材中对过去的历史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结论。所以,高中历史要实施创新教育,改变传统学生死记硬背的局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层面和立场去分析历史。
一、创造自然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
创造轻松自然、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环境,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安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开心扉,大胆发言,积极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不会受到其他人的笑话和议论。教师对学生优异的课堂表现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教师对学生设计的每一个教学问题,都要尽量让学生客观地去分析、归纳和总结。并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自己观点。充分树立学生门的问题意识,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问则疑,疑则思”。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具体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实现纵深化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只有如此,学生的思维才变得活跃起来。在轻松自然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完全敞开心扉,开放思维,主观自我意识才能真正回归主体,学生才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效培养创新能力。
二、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 教师要实现教学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既包括教学内容,还包括教学方式。多样化就是指,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单调的灌输式教学局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的合理运用,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而科学化就是指,改变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局面,让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全面把握知识。比如,新教材中的《》一课,就有意识地留下了对客观评价的空白,转而利用课后“结合史实, 谈谈你对的评价” 的练习题提出了这一问题。由此便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学活动,立足于客观的历史事实,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并最后得出统一的结论,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其次,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次的师生关系,避免由此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和厌学心理等现象的发生。教师要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确立一种良好互动的交流方式,创造一个民主、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教师要耐心地听,并予以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尽量达到一种教学相长,共同促进和发展的理想境界。
最后,改革学生学习方式,创新学习方法。学生属于一个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在具体课堂上,学生要集中注意力,将教师所讲同自身的认识进行比较,及时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高中历史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时刻注重对血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开展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包括小组讨论、辩论、撰写历史论文、进行社会调查、编演历史剧等等。
三、提倡自主探究式学习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合理地运用探究式自主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教育,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全面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自主意识以及责任意识,自主探究式学习具有明显的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特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够为扩展学生思维空间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比如,问题型学习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正面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想象力。那些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思维灵敏性以及思维空间宽广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学生具体问题的分析、综合以及抽象等心智能力的全面提高。
通过精心设置一系列探究式问题,来对学生的思维宽广性、敏捷性以及批判性进行训练,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顺利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教育。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学生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他们的思维活跃度,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构成素质教育重要环节的创新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全面认识其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崔秋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中国校外教育,2010(05).
[2]杜孝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0(21).
[3]李冰.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 科技信息,2010(22).
[4]王利莹.对英语教学中创新教育的一些认识[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一、把握核心知识
“人”“时间”“空间”是历史的三元素,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核心知识,包括人物知识、时间知识和空间知识。(1)人物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教授人物知识时,其最终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记住很多中外历史名人及其事迹,还要让学生能从个体推广到整体,即准确把握“人物”和“人”。“人”创造了人类的历史,“人物”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和影响力,社会历史的潮流中“人”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以人为本,所有历史时间都以人的生命、权利和人民的利益、愿望作为衡量标准。(2)时间知识。高中阶段历史教材的安排有一定的时间顺序,掌握时间知识是学生学好历史知识的最基本要求,有助于学生自我构建知识框架。结束一个阶段的教学后,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小的、系统的历史时间框架,让学生能从自己构建的框架中明确了解中外发展史,最终在复习阶段整合各个时间框架成一个整体,对历史知识有个明确的认识。(3)空间知识。历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不仅是一个时间总计,还是一个空间统计。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划片,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有个立体的认识。
二、提高核心能力
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能力的提升,学生的能力既包括与生俱来的,也包括后天培养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因为学生对历史学习方法的认识是死记硬背,教师则需要协同学生找出记忆的途径和方法。例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教师可就宗法制和分封制等对学生进行反复刺激,加深学生对基本内容的了解,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也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的内涵上进行记忆。理解能力,历史知识的掌握不仅需要学生进行记忆,还要对已记住的知识进行理解,抓住历史事物的实质,从本质上把握历史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时,不仅要让学生会解释什么是“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还要让学生能对这些政策进行转换和推论,知道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应用能力。学生要能把在学校所学的历史知识在新的情景中迁移应用,否则就是做无用功,因为只有能够运用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而对于高考来说,就是要求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例如,关于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秦始皇,学生不仅要知道他“华夏大一统”的丰功伟绩,还要知道他的“铁腕”手段,更要会运用唯物史观做出全面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
三、端正核心态度
经过分析历年的高考历史真题发现,高考历史命题的立意变化了四次。即高考历史命题立意从最初的历史知识命题立意,到历史学科能力命题立意,再到历史学科素养命题立意,最后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命题立意。如下页图所示。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1.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历史是跟时间紧密相连的,过去发生的事实是历史,现在发生的事实就能成为未来的历史。同时,历史也跟空间有联系。目前,人类的活动主要分布在地球上。地球上又可分为许多国家,每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活动不同,故每个国家的历史也不同。实际上,这一核心素养与全球史观相联系,要求同学们用全球观念、整体的观念来认识历史。对某一具体历史事实进行认识时,同学们要将历史事实放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
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我们研究的历史事实都是在过去发生的,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转性。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对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缜密的逻辑推理来努力再现历史事实。所以,这就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资料,另一个是逻辑推理。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注重在引用可靠历史资料的同时进行缜密的逻辑推理。这一核心素养与认真、严肃、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相对应,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历史事实。要想正确理解历史事实,同学们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突破时空界限,感悟和理解历史事实。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解释是以历史理解为基础的,因此要想正确地解释历史事实应先正确地理解历史事实。
5.历史价值观
[关键词]历史故事 课堂 穿插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12
历史是一门融合了知识性、文化性与传承性的学科,回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承,每一段文明的演变都是通过历史故事的形式而流传的。历史故事不仅是历史事件和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历史课程知识的重要补充。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引入历史故事教学法,能够融合历史史料和课程内容,增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性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高。
一、选用历史故事的原则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发展、探索和主动建构,高中历史故事教学法在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历史故事将原本单调的文字知识加以形象化和充实,增强了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然而历史故事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是所有的历史故事都适合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选用历史故事时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是真实性原则。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用的历史故事要以史料为依据,对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神话传说或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故事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去伪存真。其次是针对性原则。所选用的历史故事要符合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便于接受和理解。再次是生动性原则。历史故事的选用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既要有生动的情节,又要有新鲜感。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故事的细节之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最后是精简性原则。高中历史课堂时间短,笔者所在地区文科选修班一周5课时,教学任务重,教师在选用历史故事时要尽量精简,在课前对历史故事情节做好删减,文言文还要做好翻译,为实现高效历史课堂做足功课。
二、历史故事教学的主要策略
1.开篇设置悬念,巧用故事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运用故事教学法,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引入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在对故事细节进行描述中教师可以巧妙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对故事的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习选修改革模块《商鞅变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引入“商鞅逃亡时被拒绝住宿”的故事,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加历史故事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展示商鞅为秦立法,却为当时的奴隶主贵族所排斥,而且在晚年逃亡时又因自己所颁布的法令不能住宿。商鞅虽死但秦法不败。可以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商鞅虽死,秦法犹存”的现象?商鞅变法对秦朝统一六国有什么影响?学生带着问题完成对课程内容的自主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2.穿插历史故事,调动课堂氛围
高中历史一堂课的教学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而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5分钟左右。高中历史课程本身的叙述性和知识性特点,使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教师可以根据所教授的内容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历史故事,运用历史故事的新鲜感和趣味性调节课堂氛围,让学生保持学习的注意力。历史故事的合理穿插会给原本单调的历史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它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一课时,考虑到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教师可以将与进行比较学习,增进学生对性质和意义的理解。在课堂讲授时,教师可以引入“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中国人民正义要求”的故事,通过幻灯片展示当时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等材料。讲到发生和取得初步胜利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1919年5月2日至3日在北京发生的历史情景。通过历史故事的穿插,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究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3.善用故事拓展,做好课堂总结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形象思维;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328-02
受到高考功利主义的影响,教师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所注重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把握,却不太在乎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将对历史文化的学习变相的转变为朝代时期,任务事件,历史意义的直接背诵。在常年的重复操作下,学生的思维不在活跃,评价自己的直接标准就是卷面分数是否达标,这样的学生,这样讲话的思想体系是不适应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是百害而无一例。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下培养不出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合格的接班人,更难以在激烈的浪潮冲击下获得长足发展。而这最为明显的就是在教学方法中忽略了对学生形象思维意识的培养。
1.形象思维独有的学科特征
形象思维指的就是通过更加生动具体的想象来反映和把握客观事实。相比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对事物的规律性把握有着更加精准的判断,所以形象思维实在感性思维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有着更加理性的认识。根据学科特点的不同,形象思维与文学艺术之间也有着较为分明的区别。比如说,文学艺术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文与艺术可以以生活为原型进行直接的艺术创作。但是形象思维就没有这样明显的优势特征,形象思维在对客观主体进行把握时更多地是来源于文献资料,考古遗迹,口耳相传的民间轶事以及历史文物。所以两者之间在时间空间的把握上就有较大的区别。除此之外,文学艺术的创作人员最终所追求的是对艺术真实的把握,对于创作原型可以根据创作题材或者创作效果进行必要的在创作,不必拘泥于原始形象,所以在创作上有着更大范围的选择性。但是形象思维就与此大不相同,形象思维在意的是历史的真实,力求与客观实际保持一致。虽然可以进行必要的在创作,但是对客观事实不允许有不正当的擅自篡改。
2.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历史不可假设在它的不可逆性,任何人面对客观事实的存在都无法祈求重来,因为历史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可逆性导致我们从文字典籍中看到的只是历史的一角,无法对其一观全貌。通过对历史残片的大量研究企图得出规律性的见解是一叶障目,所以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只是在经过前人加工之后的思想构建,而这与真实的历史事实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形象思维的意识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中历史科目的教授上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上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老师在讲解时也更加偏向于考试重点的讲解,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流于表面,在这种枯燥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很容易丧失学生兴趣。所以老师在进行历史事件的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历史事件,背景资料来进行历史科目的学习。形象思维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感性基础,所以在老师采用激发学生形象思维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时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可以观看历史古迹,历史图片,影像资料等具象化的教学途径来丰富教学方式,维持学生对科目的长久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被一部煽情的电影所打动,一首优美的乐曲而流泪,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惋惜,在实际意义上说,一部好的电影,好的故事,好的歌曲就是一个好的教学途径,因为它的美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以至于在长时间中都对之念念不忘。所以他们的教育意义都远远大于专业的期刊杂志,因为他被广泛的民众承认和接受。其中形象思维的存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形象化,具体化的影视形象能够被人记忆的更为深刻,相比于抽象化的客观实体则不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比如说,学生对历史事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迹,,性格特征,历史意义在短时间内能够记得很深刻,但是间隔一点时间后就会发现自己早已忘掉了大半部分。所以形象思维的建立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客观事件。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能够对历史形象进行别出新意的再创造。然而一切的创造都来源于丰富的历史积累,能够对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这一切的基础都在于教师本身的知识素养是否足够扎实。在培养学生形象化思维时教师需要有着理论知识,完备的知识结构,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结合多渠道的讲授方式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意识。满腹经纶远远不如脚踏实地带给人的安心。一民优秀的人名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涵养,以负责任的教学心态来参与日常的教学工作,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双向互动中及时解决学生在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将对学生的成绩期待更多的转化为是对学生思维意识的重视,一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真正以自己的切实行动来指导学生的行为特征。
3.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课程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建立自己独立的人格,能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保证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深入到教学之中为自己而学,而不是浮于表面,缺乏分析与判断。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就是构建形象思维意识,以更加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再富有趣味的教学环境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独立的人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但是,总的来说,形象思维教学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需要完备的教学体系,专业的教学人才,先进的教学思想与宽容的教学环境,所以,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意识的培养需要教职员工的全力投入也需要学生的全力配合。
参考文献:
[1]王春霞.试论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法研究
[2]高丽红.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1年3期
[3]张耀.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功・教育.2013年3期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科能力培养一直是中学教育界高高举起的大旗。20世纪80年代起,适应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界围绕能力培养展开了大讨论。怎样定义能力、怎样界定不同学科的能力和特点以及能力培养的实际操作方法等,一时成为热议的话题。尽管对于能力和学科能力的认识还没有形成最后的一致,但它无疑极大地吸引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推进了对能力问题认识的深入。
对历史学科能力和能力培养的认识经历了不同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以对知识的掌握和思想教育为主,强调的智育任务中包含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对“基本能力”的表述也不很清晰,只是作为一种比较泛化的要求,将能力培养作为智育任务里的一部分。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各个学科,在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始提出能力培养的问题。于是,历史教育的“三项任务”被提出来,即历史知识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培养并列成为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至于这里所说的“能力”,当时的概念还是比较笼统的,仅仅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的能力”。尽管如此,能力问题的提出还是引发了一场有关能力培养的热烈讨论,很多讨论参加者自觉不自觉地把能力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考察,列举了种种属于历史学科范围内应有的能力,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关注由此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这场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大讨论最明显的结果是,在下面的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中学历史教学需要从简单的知识要求转向知识与能力并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这种共识的最高意义在于,它不仅把知识与能力联系起来,而且把能力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使能力培养有了坚实的依托和明确的方向,使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只有从学科的角度去理解能力、研究能力、培养能力,能力才更真实、充实,才能做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尽管在更深更细的层面上,如历史学科能力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和内容,怎样在教学中体现和培养它,似乎还不完全一致,但在大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向上――即与高考要求的衔接上――是一致的。正是在此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考试说明”中,开始对能力考查提出了明确且逐步细化的要求。这些要求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是相通的,因此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很好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的设置理念和内容要求,课程标准指出,它“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这一课程目标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按照课程标准的解释,“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能力”,是指“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新课标吸收了以往历史学界讨论的成果,明确提出了历史课程需要培养和训练的能力内容,并把它纳入到国家课程标准中。但是,也应该看到,新课程标准并不强调学科体系,为了突出人文素养培养,还着意淡化不同学科的特征,特别是在高中历史课程上,力求打破以前的知识结构,以专题方式取代通史方式安排学习内容。与此相适应,新课程标准中也就刻意避免了“历史学科能力”的提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在为高等院校选拔合格学生的高考当中,历史学科能力和对这种能力的要求又明显存在,回避不了。这样,在新课程标准下,需不需要提出和培养“历史学科能力”,以及历史学科能力都包括什么,好像反而不那么清晰了。
这并不是说新课标的目标与培养历史学科能力相对立,只是说目前一些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误读多多少少与对新课标的理解有一定关系。在不强调学科体系的新课标语境下,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关注没有十年之前高了。一提到历史学科能力,似乎就与“高深”和“专业培养”联系在一起,似乎它不再是中等教育课程应该承担的任务。如此等等,均属误解。
历史学科体系与历史学科能力有联系也有区别。作为成熟的学科体系,它应该包括指向明确的研究对象,经过验证并得到认可的理论指导,完备的系统知识和知识结构,特有的研究方法和清晰的学术积淀。这些内容确实没有必要全部落实到中学教育中,出现在教材里和课堂上。但不必全部体现并不是不要体现:如果名称叫做“历史”的课程却没有包含历史学科的特质和重要内容,至少是名不副实的,也会缺乏与其他课程的区别性。新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历史课程内容,尽管内容选择和编排方式还有待商榷,但无法否认的是,其中包含了一些历史学科的要素和知识结构,利用这些要素和知识结构可以完成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的任务。换言之,现行的课标和教材,还是能够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搭建相应的平台,课标、教材与学科能力培养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相互连通的桥梁。关键是看实践者能不能发现和把握住其中现成的关联点。
课标中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价值观”内容的规定,只有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考虑才有意义,像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获取历史信息、历史思维、“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等要求和目标,也只有用历史学科的概念和规范加以框定才能具体落实和更具说服力。试想,如果历史唯物主义不落实到具体历史史实的认识分析上,如果在信息、思维、贯通、关联前面抽掉了历史内容,历史这门课程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反过来说,正是由于历史和历史学科的独特性,才使理论、思维、意识、方法等,从抽象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具体实例,从概念变成了切实可行的操作,进入学校的现实生活中。不仅是历史,其他学科在中等教育中的存在,皆因如此,概莫能外。
对历史学科能力产生“高深难”的误解,是没有认识到任何能力都是有层次的。在心理学上,能力属个性心理特征表现,被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抽去了学科内容和要求的能力,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特殊能力并不有利,客观上使能力培养有出现“残缺”之虞。同时,既然是个性化心理特征,能力也就有了高低之分,全偏之别。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随着心智的变化,能力也有变化。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能力培养目标也会呈现阶梯状上升趋势。按照现代教育规律,教育的程度越高,学科性向越明确,专业划分越细致,对相应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高等教育强调的学科特征和学科能力要求,自然比中等教育要“高深”;但这并不意味着后者压根就不用提、不能提学科能力要求了。中等教育有自己的学科能力培养的范围和量度。它的目标肯定不是培养“大师”级的学科能力,而是让学生初步接受学科的能力训练,掌握初步的学科能力技能,为其进一步深造奠定一定的学科基础。
就以获取历史信息为例,这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考试说明”,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要求中,就分成了“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三个层次,不同层次体现了同一能力的不同要求。即便是“论证和探讨问题”中的“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和“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要求,也是针对高中学生的能力程度的,并没有提出诸如文字训诂、史料辨伪与考证等要求。至于像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那样“释证钱柳之诗以论史”那种对史料的解读和挖掘①,更不属于高中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范围了。作为对能力要求程度的标示,历年高考试题是一个明确的例证。这就是说,对学科能力要求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宜随意夸大,敬而远之。
历史学科能力固然重要,但在新课标之下,它还不是历史教学要达到的全部目标,或者说不是最高目标。教育部在近十年前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定位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尤其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由教育部最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则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②。同时,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两部分中,都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并把其作为宗旨和出发点。可见,仅仅把高中历史教学定位在能力培养上是不够的。在新课标的新一轮实践中,已经把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培养联系起来。
把学科和素养结合起来,已经是中学很多学科教学中提出的要求。人文学科在这方面可谓一马当先。像语文素养、政治素养、地理素养等提法不仅明确写入高中课标,并且已经开展了相应的讨论研究。《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课程指导思想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在课程目标上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程性质的规定中有: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其基本理念中也有“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的表述。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不同学科对本学科素养的解读和理解对我们认识历史学科的素养具有借鉴意义。就“语文素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雷实教授认为,它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崔峦把其定义为“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韩雪屏教授对“语文素养”进行了结构分析,认为它主要由四个层次构成,“一是显性言语行为,如听说读写;二是支配言语行为的智能因素,如语言知识等;三是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如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等;四是言语行为的内外背景,如言语主体的思想品行修养等”,其中显性言语行为浮于语文教学的表层,其他三层都隐匿在水下,从而构成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①。
对“地理素养”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有的认为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有的指出,地理素养就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还有的把地理素养定义为,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能够从地理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个人修养。一般来说,地理素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理学习行为、地理学习态度以及地理学习目的等。地理素养的构成主要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观点等构成要素②。
这些关于学科素养的讨论,为认识和理解“历史素养”提供了很好的“他山之石”。那么,“历史素养”应该怎样定义,它的主要内涵又是什么呢?
从词源、释义的角度,对“素养”一词有多种解释。一是指修习涵养,即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汉书・李寻传》中有:“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二是指平时所供养,《后汉书・刘表传》:“越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三是指素质与教养,即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世态度。四是指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等等。这里的“素”,不仅仅是“平素”那样的时间、过程概念,而是指一种长时间积淀下来的内在的品质或者素质,它的构成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思想观念和方法等;“养”则包含了后天的教化、培育、修习、陶冶等含义。这就意味着,素养的养成既是个人的天赋、勤奋、悟性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接受外界引导、教育、训练的结果。因此,在中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素养,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素养,不是“额外负担”或“多此一举”,而是分内之事和不可推卸的职责。这完全契合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也是当今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等在教育实践中的进一步落实。
素养的培养不是空泛的,它必须与具体知识的灌输,具体能力和特定的思维方法的培养相结合,通过诸多具体的事例和反复的专门训练而获得一定程度的积累,才能有的放矢,立竿见影。这就是为什么素养一定和学科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当然,尽管我们可以泛泛地说“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等等,但它们也都是由一个个学科素养集合融汇而成的。
具体到历史学科,它所呈现的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
历史素养的基本要素仍然是知识、能力、意识和价值观。知识是基础,特别是历史学科,任何认识和结论的得出都要在建立在坚实的史实之上,而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没有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照,也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实效。从历史素养的高度看,历史知识既是具体的,也是整体的,既是独立的,也需要前后贯通、上下相连、左右相逢,既要保证知识的完整和独特,也要对它进行消化、加工、提炼。如果说,以前我们注重的是怎样把知识“喂”给学生,囫囵吞枣也好,细嚼慢咽也罢,总之进到嘴里胃中就行。那么现在,培养素养就还要再进一步,要关注知识的消化,关注它是不是发生了有益于吸收、转化为有益于生命的“酶化”①。把“死”知识变活,把活知识变灵,是知识“酶化”的主要目的。因此,知识+知识的“酶化”,是历史素养要求的知识观。
历史素养所要求的能力和历史学科能力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历史学科的能力培养是历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学科能力如何,决定着历史素养的程度。对历史学科能力有很多种描述和分法,但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应该是:准确描述与区分历史史实的能力和进行历史思维与按照历史规律进行阐释的能力。前者着重于史实的存真和历史脉络的厘清,追求真实以及对历史存在的敏感;后者着重于在运用史实基础上的思考和对历史的说明、解释,言之有据,论从史出。实际上,这是锻炼和培养如何科学地、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对待历史和运用历史的能力。这种能力之中也融入了应该具有的历史观和对待历史的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具体的能力要求(不管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十二项能力还是其他的能力细分)背后,都是在塑造学生对待历史的态度;学会了正确地对待历史,也就学会了正确地对待现在和未来。
历史素养所要求的历史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学习历史的价值有明确的意识。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历史有什么益处,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是所有学习过历史的人都很清楚和明确的。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意识,即历史中包含着人类文明成果和取之不尽的经验教训,从它那里可以扩展视野,增添认识问题的厚度,使思维从单线条进化为复合式、思辨式的思维模式;学习历史不仅可以知道很多“故事”,更关键的是,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增长智慧,逐渐练就一双明辨世事的慧眼。在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下,这样的问题被忽略了,淹没在“挣分”“升学”之中。于是,学习历史更深远、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的意义,被淡化甚至被抽掉了。当然,不是只有历史学科具有这样的“功能”,但历史学科的这种“功能”别的学科无法取代。
历史意识的另一个方面,还包含思考问题的角度与习惯,价值衡量的标准以及情感文化认同等。对一个问题,习惯于从具体材料出发,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宏观大势,结合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遵循诸如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对立统一、矛盾转换的辩证思路,就是具有历史意识的实际表现。同时,看重人类文明成果的各种表现形式,敬重并自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以历史信息和文化传承的积淀作为衡量标准,也是历史意识在价值判断上的反映。在情感文化认同上,历史意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具有几千年多民族、多种文化交融发展历史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只有回放到历史中,只有用历史来检验来印证才更有说服力。同样,今天的中华文明和炎黄文化,只有用其形成的历史进程才能更准确地诠释它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茂。只有具有了历史意识,才能更透彻地发现并认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之所在,才能体会出像“血浓于水”这样的词汇中蕴含的人文精髓和历史寓意。
在历史素养中,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就不可或缺。只不过这里的情感价值观不是抽象的要求,而是渗透在素养培养的全过程。如上所述,知识的传授本身就是求真、证实的过程,知识的“酶化”也是希望它发生转化和升华,影响接受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历史素养所要求的能力,是在塑造对待历史的态度。历史意识中,和情感价值观密切相关的内容更多。可见,情感价值观不是靠“单独”培养而形成的,离开具体史实,很难真实稳固。
归根结底,历史素养培养的还是一种心理品质,只不过是借助对历史的认知和阐释――即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表现出来。这种心理品质表现为:对历史史实的敏锐性,即发现和捕捉问题敏捷并具有批判性思维;历史知识的准备性与连贯性,即比较系统地掌握知识并能有效准确地加以调动;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广阔性、独特性等连续的思维品质,即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解释不是停留在表面,以比较宽广的历史视野,探究历史事物发展过程内在的动因和规律,并利用已掌握的史实和的分析方法提出见解与看法。这样的心理品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也不是应试教育能够完全做到的。一旦把历史教育规定为一成不变的“模式”,把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思维归纳为某种“定势”,历史素养所依赖的心理品质也就无法得到持续提升,素养培养很可能最终变成一锅“夹生饭”。
有必要指出,历史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并且需要一个从低到高逐步培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学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培养阶段。历史素养的内容并没有超出中学历史教学的范畴与框架,很多要求已经贯穿和落实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了。历史素养的培养的主要环境与条件就是课堂教学和探究实践,它的根实际上深植于日常教学之中,认为历史素养培养与中学历史教学格格不入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