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范文

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

第1篇: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范文

关键词:农用地分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22

所谓的农用地分等指的就是在对农田进行利用耕作的时候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农田进行一系列的划分,目的就是能够在相关的农业工作中实现按照不同的地基地质来进行不同的耕作工作。我国的农用地分等的举措在提供相关的土地使用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做到对我国土地的相关质量、可利用程度以及所能达到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合理以及准确的判别。

1 关于我国农用地分等

1.1 具体应用

为保证19.73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指标的落实,宁夏编制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依托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14万hm2,依托“十二五”生态移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0.67万hm2,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在黄河和清水河流域新建5.07万hm2,并编制了2012―2015年分年度《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年度方案》。工程涉及5个地级市18个县(市、区)和6个国有农场,其中2012―2013年度共实施11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成1.33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

1.2 具体实施过程

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坚持节约土地、合理使用的原则,通过采取适当的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田间道路建设措施和林业措施,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要求,提高农田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解除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合理布设农田防护林网,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总目标。按照一定的方法先对宁夏地区的相关土地质量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的结果再对土地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土地的不同特性在进行农作物的种植的时候选取不同的品种,以此来达到农作物高产高质量的目的。

2 应用成效

2.1 耕地质量建设成效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通过土地平整、水利设施配套、盐碱地治理等措施,粮食产量所有提高,项目区内的耕地质量均有所提升,但耕地质量提升程度并不显著。耕地质量提升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耕地表层的耕作土壤有一定程度的扰动,耕作层土壤养分、生产能力仍需2~3a的恢复,所以目前耕地质量提升程度并不高。

2.2 社会效益

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吸收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通过土地整理,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保证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通过水利工程建设,提高了渠系质量,有效地防止了渠水渗漏,改善了农田排灌条件,改良土壤,减轻土壤盐渍化;通过农田防护林工程,增强了项目区耕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耕地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同时,耕地的集中连片和机械化率的提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减少农作物生产成本及损失。

2.3 经济效益

通过2012―2013年度宁夏11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共增加了238.39hm2的农田灌溉面积,改良盐碱地8980.79hm2,栽种各种树木501961万株,项目区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通畅、渠配套、旱能灌、涝能排”的格局;原有土地生产能力大幅提高,项目区粮食单产平均增加1000kg/667m2,为实现宁夏粮食“十二连增”和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项目区农民因粮食、蔬菜和经济作物增收及参与工程建设人均年纯收入增加近千元。

2.4 生态效益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建设及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改变灌溉方式、渠道砌护、沟道清淤等水利措施,避免因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板结和水土流失,减少渗漏损失,节约了水资源;农业用地结构的合理搭配,渠、沟、路、林统一配套规划和合理布局绿化,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提高了项目区内耕地的保水、保湿、保肥、防风防沙、防治土壤盐渍化、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一定程度的改善了项目区小气候,起到了防旱固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改善了项目区内的生态景观。

我国对于农业用地的重视度是十分强大的,尤其是关于我国的相关的农业用地的方面。因为,我国的面积虽然是国际的前几名,但是,我国的人口却也是最多的,因此,人均耕地水平就相对偏低了。所以,如何提高我国基本农田的产量以及质量就是迫在眉睫的事了。而农用地分等这一举措就恰好可以解决我国目前的困难。

第2篇: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范文

黑龙江省泰来县水务局,黑龙江齐齐哈尔162400

摘要 泰来县属我省西部干旱地区,低产田改造任务极为繁重,以低产田改造为立项重点,把旱改水作为治理切入点,大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高标准、高效益、成规模为建设目标。

关键词 泰来县;低产田;农田水利;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1-0018-02

1项目背景

泰来县现有耕地239万亩,其中中低产田面积18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75.3%,低产田改造任务极为繁重,为发展区域经济,保障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土地治理以此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加上乡镇村大多是各自为战,造成规划不统一,布局不合理,设计不科学,治理不成规模,治理成效不显著,从宏观角度看,往往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产生无功投入和无益工程。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按着上级业务部门指导意见,以低产田改造为立项重点,把旱改水作为治理切入点,以高标准、高效益、成规模为建设目标。项目区位于胜利乡境内,现有耕地1.3万亩,这里土地集中连片,土质肥沃,是旱改水的适宜区域。泰来县正在实施的省重点水利工程“泰来引嫩工程”项目,从项目区经过,2007年建设的农业开发半拉山低改项目引水工程可同时为项目区引水,使本项目水源供给有了双重保障。省市县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更加激励了当地干部群众开发积极性,技术依托单位全力支持,为本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保证。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立项开发是打开多年束缚这一区域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当地经济锁链的钥匙。 项目区地处低洼地带,耕地连年遭遇涝灾,由于多年内涝,粮食产量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仅有2 099元,农民收入低,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无力建设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当地干部群众对这一区域立项开发早已翘首企盼,热切盼望尽早实施;

2)立项开发是全面提高农村综合效益水平的关键。立项开发彻底解决了旱能灌涝能排的问题,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特色绿色产业,增加农业整体抗灾能力和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水平,为持续稳定发展农村经济打下良好基础,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将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3)土地立项开发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更能充分的利用这一地区的资源优势,在开发区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生产,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形成;

4)在这一区域立项开发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由于长期内涝,农民收成不好,效益不高,因此,农民不愿意投入,地越种越穷,很多农民弃耕,因此,这些立项开发也是德政工程,极其必要。

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会条件是这一区域立项开发的基础。

1)项目区土质为厚层砂砾底草甸土,土壤肥沃结构致密,适于水稻生长,开发区内地势平坦,而且集中连片,有利于开发水稻生产和统一规划管理;

2)供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的嫩江水且无污染,水质优良,完全可以保证项目区生产和生活用水;

3)项目区的气候条件良好。泰来县位于黑龙江省的西南部,是我省的第一积温带,积温高,无霜期可达145天,日照时数长,小区光热协调,这些都是开发优质水稻产业不可缺少的条件;

4)雄厚的技术力量和高层次的技术依托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全县有高初级农业技术人员40人,县乡村已形成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可为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项目乡镇与东北农大、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多家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依托关系,为项目高标准建设和取得高效益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和技术保障;

5)开发区内交通便利,有村村通公路与小区相连,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电力充足设施齐全,每个自然屯均有380V动力线路,完全可以保证开发区的用电,区内通讯设施齐全,村屯有程控电话可通往全国各地;

6)干部群众积极性高,为立项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条件。项目区的农民早已吃够了内涝的苦头,盼望尽早立项开发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农民们说:“如能立项开发我们愿意出工、出劳、出资保质保量完成开发建设任务”。

综上所述,该项目无论从组织领导、技术服务、资金保证,还是资源开发的科学合理性、前景和效益等诸方面都是可行的。

4 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内容有建节制闸2座,闸孔宽度2m,建分水闸9座,其中主干渠分水闸1座(闸孔宽度2m),支渠分水闸8座(闸孔宽度1m),建过路涵17座,其中直径为1m的双孔过路涵4座,直径为1m的单孔过路涵13座,交叉涵1座(直径为1m),农道桥5座(单跨5m),灌水渠系衬砌4公里,整修灌水渠系30km,整修排水渠系31km,整修农道12km,建育秧大棚240栋,86 400m2(每栋360m2,宽8m,长45m),营造防护林200亩,科技培训1 000人次,购良种2万kg。农机合作社建设内容有:购置4160型洛阳福宝玉米收割机1台,久保田插秧机5台,久保田588型水稻收割机1台,东方红1110型拖拉机1台,宁波484型拖拉机4台,纽荷兰804型拖拉机4台,建农具棚400m2,办公室、维修间300m2,机库100m2,停放场300m2。

5 综合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

项目区计划种植水稻1.3万亩,单产500kg,总产650万kg,按每公斤2.4元计算,总产值1 560万元,比开发前增加1 014万元。

5.2 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区内农业生产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抗旱抗涝能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显著。在开发项目示范辐射下,加快周边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通过项目的建设,项目区年实现农业收入910万元,比开发前增加572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 652元,比开发前增加3 553元。

5.3 生态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使这一区域低产田变成高产水稻示范区,避免耕地由于受内涝造成的盐碱化,又减少了地下水资源的无序开采利用,从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6 结论和建议

6.1 可行性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综合论证得出结论:该项目是可行的。

6.2 问题与建议

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严格按设计标准施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并保证工程质量,使工程尽早发挥效益。对建后小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小区各项工程,积极引进先进实用技术,使农业开发小区始终处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第3篇: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范文

一、桐柏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

1.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快了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板栗、茶叶、木瓜和养殖业为主要支柱的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2000年和2008年桐柏县分别被列为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建设重点工程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后,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治理区干部群众与水利水保工作者团结协作,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7km2,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32.8%,其中:已通过淮河水利委员会验收的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建设重点工程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km2;通过河南省水利厅和财政部验收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km2。2000年3月郭湾、后河等五个小流域被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2008年夹山小流域被淮河水利委员会评为优良工程。2014年和2000年相比,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已由572km2下降到357km2,减少37.68%;土壤侵蚀模数由2839.7T/km2•a下降到1968.5T/km2•a;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8.5%提高到52.3%。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显著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总产量已由1952年的477万t增加到了2014年的17.42万t,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改变局部小气候变化

桐柏县自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来,自然封育和人工治理并重,将25°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植树种草,目前全县实施封禁管护面积达3000hm2;在国道、省道、乡村道路沿线设立人工围栏156km,使区域自然植被得以较快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截至2015年底封植被覆盖度由封禁前的23%提高到了58%。从1998年起,全县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转向以治水为主,治土与治水相结合的第三阶段,对全县主要河道和重点流域进行大规模综合整治,兴建配套水利设施1.8万处。多年来,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逐步深化,思路逐步拓宽, 水土保持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由过去的分散治理向规模化治理转变;由粗放治理向集约化治理转变;由只注重生态效益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融为一体转变。对全县水土流失区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调查分析,制定了全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近、远期总体规划,分别制订了每条小流域的具体治理措施,从而保证了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性和连续性。通过大力实施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环境逐步转向良性循环,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8.6%,林草覆盖度达到56.3%,92%以上的农田受到绿色屏障的保护。因此,桐柏县先后荣获“全国水土保持暨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

3.加强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改善人居环境

近年来,桐柏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淮河源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为统揽,以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县为载体,持续推进生态立县战略,坚持走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持续发展之路,倾力打造生态县,全方位发展绿色产业,“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强化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发挥水土保持工作的综合优势,坚持山、水、田、林、路、村、镇全面规划,治山与村容整治兼顾,绿化与美化并举,治理与开发、治水与增收相结合,改善人居环境,保护生态资源,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乡风文明,建成生态、旅游一体化示范流域1处。倡导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生活方式,实施“一池三改”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形成了城郊乡徐寨村、吴城镇王湾村等小康文明示范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4.创造生态宜居工程,提升新能源产业

全县大力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城区绿化、镇村绿化、道路绿化等工程。积极培育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型企业,实施“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工程,加大近城山体保护力度。推广节能环保材料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等废弃物排放。积极实施“清洁家园”行动,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推广污水净化技术,实现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倡导并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县商务中心区建设。推动园区企业废物废水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园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统筹规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并逐步实现运营专业化、社会化。

5.坚持治管并重,注重综合效益

按照“稳定所有权、明晰使用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妥善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把水土保持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创办绿色企业,大力发展水保经济,走出了一条治理与管理并重、开发与经营并举的水保产业化发展新路子。目前已形成三种典型的水保工程经营管理模式:一是规模效益型。对面积大、立地条件好的荒山荒坡,以生态效益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大力发展板栗、木瓜、桐柏大枣、茶叶和中药材,不断提高流域内的农民收入。至去年底,全县拥有百亩以上的经济林基地97处,千亩以上基地49处,万亩以上的基地5处。二是水保庄园型。即“盖上几间房,住上几个人,治好一片(滩)”的治理管理模式。县直20余名离退休干部,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创办“桐柏县天然实业开发公司”,承包荒山110hm2,投资50多万元,嫁接改造野生毛栗2万棵,桃、梨、大枣等1.5万株,年创利润6万元。三是家庭松散型。对面积不大、立地条件差的“四荒”地,公开竞价拍卖或租赁承包,让群众买了放心,投入热心,管理细心,依山靠山,养山绿山。

二、存在问题

桐柏县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十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部分乡村坡耕地面积仍较大,高标准农田占比低;梯田地埂利用率低,草畜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坝系水资源利用率低,沟道控制性工程措施配置少;对水土保持监测重视不够,科技创新贡献率低;生态文化建设拓展不足,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力度不强。

三、结语

第4篇: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范文

关键词山地农田林网;营造技术;效益分析;青海化隆

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县辖17个乡镇和2个管委会,总人口24.6万人,土地总面积2 740 km2。境内平均海拔2 600 m以上,平均气温2.2 ℃,最低气温-10.7 ℃,最高气温13.5 ℃,平均降雨量464 mm,多集中在7—9月,蒸发量1 241 mm,无霜期仅为89 d,总的气侯特点是干旱、少雨、寒冷、无霜期短、蒸发量大。现将化隆县山地农田林网营造技术及效益分析总结如下。

1山地农田林网营造技术

1.1营造类型

一是浅山阴坡半阴坡。坡度15~25°,农田与宜林地相间,宜林坡面积较大。农田宽10~15 m,间坡度3~5 m,海拔2 450~2 700 m,年平均气温2.8~4.4 ℃,年平均降水量350~450 mm,植物生长期160 d左右,土壤多为栗钙土,土层深厚,通气性好,无灌溉条件。在这类地区营造山地林网需提前整地,整地方式以小反坡梯田为主,宽1.5 m,反坡度3~5°,每个间坡可挖2~3条,在小反坡梯田的外沿栽植青杨,株距1.5 m,还可与沙棘混交,提高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1-2]。二是浅山水平梯田。这类地区的地埂都是推积的虚土,通气性好,有机含量高,田埂宽度小,一般在1.5 m左右,而且坡度较大,因此在栽植林网时,一般沿地埂栽1~2行树木,在坡面栽植柳、沙棘等灌木树种不仅可以防护农田发挥生态作用,而且还可以稳固地埂,防止塌陷滑坡。三是脑山、半脑山平地。海拔2 800~2 950 m,年降水量550 mm左右,气候温湿凉爽,土质好,多为黑钙土和暗粟钙土,有机质含量高,地埂多在1~2 m,坡度5°左右,营造农田林网一般是以地埂和田间道路为植树基线。一般栽植1~2行树木,行距以30 m为宜。四是脑山缓坡沟湾。这类地型农田与荒坡相间,荒坡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多为1∶7,坡度6~15°,土壤为黑钙土,气候温凉、湿润,植物生长期145 d,年平均气温为0.7~2.4 ℃。在这类地区营造农田林网,为不破坏植被,一般只需要大坑整地,株行距1.5 m×2.0 m,每条间坡可栽植林网树2~3行。

1.2树种选择

在树种选择上,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青杨为主。低位浅山地区还可以选用新疆杨,有些地区可与沙棘混交,以提高效益。

1.3布局与规划

山地农田林网建设的布局,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实行田、林、路、渠统一规划,将护路、护渠、护田埂、护田林都纳入农田防护林体系之中,以不占或少占耕地为出发点,统盘考虑[3-4]。一是主林带。山地多为向阳避风,宽窄不一,应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规划林带,主林带与山沟走向垂直,林带结构为株行距2 m×2 m,3~4行乔灌混交型的疏适结构。副林带沿地边、渠旁、路侧栽植1~2行,组成“小网络,窄林带”的农田防护屏障。二是护路林。利用路两侧种植1~2行树木,呈“品”字型两侧分布,靠近路边坡或排水渠沿,栽植1行树木。三是护渠林。针对支渠和毛渠较多的实际,争取将主林带设在支渠两旁,副林带与毛渠相结合[5-6]。鉴于化隆县山地大多数与宜林荒坡相间,因此农田林网建设与荒山造林相结合,实行水、田、林统一规划,能乔则乔,能灌则灌,乔灌结合,建成森林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系统。

2效益分析

2.1经济效益

山地营造农田林网一般12~14年长成椽材,农田可栽植树木675株/hm2,保存600株/hm2。13年进行第1次隔株间伐,20年后长成檩材皆伐更新,则每年可收入1 995元/hm2;另外,林网控制区农田一般可增产10%,按全县山地未林网化农田平均产量3 000 kg/hm2测算,增产粮食300 kg/hm2;林网年可提供枝条薪材1 200 kg/hm2,按1.2元/kg计,价值为1 440元/hm2。

2.2生态效益

一是降低风速。有林网庇护比空旷地风速减弱20%~40%,减弱最大的地方是在林地平均树高处,可减弱45%~55%。二是减少蒸发,提高湿度,有利于保墒。据调查,有林网的农田日蒸发量比空旷地减少20%~30%,如果是在阴雨连绵的天气,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林网内的蒸发量反而比空旷地高,这主要是因为冷空气通过,平流降温,林网内温度比空旷地高的缘故。三是抵御灾害性天气。低温阴雨,大风常会引起小麦倒伏和病虫害的传播,影响产量。林网可有效降低风速,减少作物倒伏和病虫害的传播。四是由于林网降低风速,保护区内乱流交换作用减弱,导致小气候的改变,从而延长植物生长期。五是营造山地林网可以使坡耕地减少水土流失,使作物免受水冲淤埋。六是山地农田林网还可以提高植被盖度,增加森林覆盖率,如果全县3.47万hm2农田都实现林网化,可植树2 350万株,如果按1 650株折合1 hm2,折合面积1.424万hm2,可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5.2个百分点。

3结语

山地农田林网建设虽然在化隆县起步较晚,由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群众乐于接受,所以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山地农田林网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是浅山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4参考文献

[1] 李明,陈胜利,耿存胜,等.平原农区高标准农田林网营造技术[J].江苏林业科技,2010,37(2):41-43.

[2] 刘恒新,翟秀春,秦伟,等.半地下畦田式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J].内蒙古林业,2009(9):114.

[3] 卢梅军.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3):240,243.

[4] 刘菁,闫学昌,艾晓琴.三北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J].陕西林业,2008(5):28.

第5篇: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范文

【关键词】水土流失 问题成因 生态治理

陡河水库始建于1955年,位于唐山市市区东北15公里处的开平区双桥乡,水库上游流域总面积530.4km2,总库容5.152亿m3,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陡河发源于燕山山区,上游分为东西两支,东支为管河,两河于开平区双桥村附近交汇,以下始称陡河,沿山麓台地流入陡河水库。陡河下游穿过唐山市区后入丰南境内,于黑沿子镇涧河村东入渤海。陡河水库每年可供水量2.35亿m3,不仅是唐山市区工业和生活用水的最重要水源地,而且是沿海经济带及下游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水源地。因此,陡河水库上游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直接关系到唐山市区及下游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1 水土流失及治理现状

陡河水库上游涉及丰润、滦县、开平、迁安四个县(区), 包括10个乡镇151个村,人口16.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57万人,农业劳动力8.52万人,人口密度312人/ km2。该区植被类型为山地灌木草丛类,林草覆盖率19.5%。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重力侵蚀也比较活跃。水力侵蚀主要以面蚀、沟蚀的形式出现;重力侵蚀主要发生在河流两岸、山坡及田坎,以滑坡、泻溜、崩塌等形式呈现。土壤侵蚀模数约为300―5000t/km2.a,年土壤流失量80万t。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陡河水库控制流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植被退化较严重,水土流失呈加重趋势;库区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制约水资源效益的正常发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 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人为因素增加,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该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650mm,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大部分以暴雨大雨形式出现,历时短,强度大,冬春季干旱少雨。北部山丘区坡度较大,土壤结构松散,植被稀疏,坡脚径流冲刷较大,易造成河流两岸、山坡及田坎出现滑坡、崩塌等水土流失灾害。人为因素是造成本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两方面:(1)乱砍乱伐、陡坡耕种、乱牧现象依然严重;(2)目前该区乱采、乱挖、大规模剥离山体采石现象十分突出,水泥厂、石灰窑随处可见,流域上游及水库周边地区有各种小型采矿企业80多个(采煤、石、铁矿等),小型石灰窑、水泥厂达200多个,还有陡河电厂、冀东水泥等大型厂矿企业。

2.2 水资源污染较严重

陡河上游的两条支流泉水河和龙湾河入库水质为饮用水Ⅲ类标准,主要污染为氨氮和生化耗氧量。陡河水库由于从滦河调水,库区水质达到饮用水Ⅱ类标准,超标项目主要为酸碱度、氟化物、氨氮、汞。陡河流域水质污染的来源一是点污染,包括库区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陡河电厂烟尘等的不合理排放,另外,陡河电厂冷却循环水造成水库大面积热污染;二是面污染,它与库区上游农田化肥、农药施用有关,流域内植被度低也有较大影响。

2.3 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速度慢、标准低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群众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有计划地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标准需要提高。(2)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的投入不足。(3)治理成果难以正常发挥效益。边治理、边破坏,治理少、破坏多是当前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3 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对策分析

3.1 科学规划,高度重视前期工作

陡河上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涉及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全面改善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紧密结合,与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规划、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科学谋划。

3.2 提高标准,加快实施综合治理

通过因地制宜、科学布设各项措施,逐步实现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由低水平向高标准、由单纯治理向综合开发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

3.3 建管并重,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1)完善工程管护体制、机制。(2)加大预防监督管理力度。(3)加强水质保护,减少面源污染。

3.4 拓宽渠道,探索资金投入机制

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范围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又是公益性工程,主要体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难以按市场化运作,因此,必须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综合治理投入。

3.5 协作联动,实现部门政策集成

陡河水库作为唐山市的重要水源地,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应作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程,集多方之力进行综合治理,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建设管理体制。水务、林业、农业、国土、环保等部门紧密协作,实行多部门项目与资金整合,共同参与实施大项目的工作机制,把小流域治理与新民居建设、矿山披绿、退耕还林、农田建设、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地质灾害预防等有机结合起来,以水保工程为依托,以生态效益为中心,以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前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政策和技术措施的目标取向,实行项目拼盘、部门联动、各司其职,实现政策集成、确保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投资到位,整体推进,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先礼.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与原则[J].中国水土保持,2005(2):16-17.

第6篇: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范文

一、总体要求

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大力保护和扩大林草植被,建设和巩固生态安全体系,处进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的不断改善,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落实精准、有序推进的原则。农田防护林要重点突击,先行建设。

(二)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质量第一、良种壮苗、高标准造林、造管并重、尽早发挥防护效能的原则。

(四)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调整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五)坚持打罚并举,严惩各类涉林违法犯罪分子,保障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的原则。

(六)坚持建设任务与绩效考核相挂钩,保证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的原则。

三、建设任务

全乡2021年造林绿化工程及生态建设任务437公顷。

(一)生态林建设237公顷。

(二)农田防护林修复工程48.17公顷,(现已落实到地块的有20公顷)

(三)经济林建设200公顷(东森集团)。

(四)历年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补植毁造348公顷,(19年和20年农防林,20年第三方验收不合格地块,进步村和兴泉村新一轮退耕补植)。

四、方法步骤

(一)广泛宣传发动。三月份乡党委、政府组织召开全乡造林绿化工作会议,进一步落实2021年我乡造林绿化任务,各村要及时召开会议,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认清形势,把握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宣传环保督察的客观性和严肃性,宣传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

(二)搞好规划设计。3月末以前,由林业站和各村参与配合,全面完成各项造林规划,逐小班落实到地块、并签订造林合同、保证书。

(三)确保在4月15日开始造林。

五、保证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2021年林业各项工程顺利实施,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乡造林绿化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和乡长担任。

(二)强化用地保障。对流失和规划至今未造林的林地,按照“谁发包,谁清收”的原则,村委会加大林地清收力度,取缔违约合同,重新发包。对农民蚕食的林地要无条件收回造林,对已签订土地耕作合同或协议、租赁耕种的林地,由乡政府责令村委会收回造林,或者采取调整、置换土地的办法,保证造林面积不减少。

(三)做好苗木落实。统一使用良种壮苗。农田防护林造林一律使用适合本地的优良树种。杨树、柳树造林一律使用2年生大苗,胸径1.5cm以上的苗木,原则上采用“重剪侧枝不剪头”技术,沙棘苗木选用深秋红一年生,加强苗木管理,大力推广就近育苗、就近购苗,严把苗木鉴定关、起苗关、运输关、假植关、接收关、栽植关,确保优质苗木投入使用,保证造林成活率。

第7篇: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范文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成效;措施

1 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基本情况

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扶持对象主要是农民。其主要特点是,按区域统一规划,按项目进行管理,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综合配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2000~2009年间,辽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际完成总投资17523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3157万元(中央财政投资8140.1万元,省财政投资3736万元。市财政投资723.9万元,县财政投资557万元),自筹投资4366万元。县土地治理完成项目50个,治理面积39.6万亩,项目所惠及地区涵盖辽阳县所有乡镇。

2 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

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等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的实施,项目区初步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统筹发展。

(1)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区基本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的格局,农业科技综合配套,项目区土地综合开发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农民经济收入稳步增加。项目区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该县通过项目实施共增加农民纯收入13899.56万元,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426.5万斤。

(3)农民科技水平逐渐提高。项目区大力开展技术培训、良种、良法的示范推广,促使群众由“农业生产种在地得在天”的传统耕作方式转变为依靠科技增产增收致富,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提升,科技种植水平明显提高,项目区科技覆盖率达85%。

(4)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优势产业扶龙头,围绕产业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建设带农户,围绕农民增收促发展,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管理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项目工程建成后的运行和管护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项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重要因素。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灾害影响。近几年,该县降雨量大,内涝严重,这是农业设施损毁的主要原因。

(2)政策原因。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使部分田间工程设施被闲置。

(3)市场原因。由于市场的变化,种植结构重新调整,部分项目或部分工程设施被毁坏或拆除。

(4)社会治安环境影响。由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偏远,治安环境较差,加之看护不到位,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设施丢失现象比较严重。

(5)管护资金短缺。土地治理项目建成后,由于过去没有设置专项管护经费,致使项目管护无人问津。

4 改进措施

(1)着力提高项目工程的技术标准,努力建设优质工程。通过分析认为,对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的损毁,是由于部分项目工程的施工技术标准过低而造成的。建议提高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优质工程。

(2)统筹规划土地治理项目的种植结构,避免短期行为。确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的种植结构,要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论证、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确定项目是否具有前瞻性。确定种植的品种要符合市场的需求,确保农民增收,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3)明晰产权归属,确立管护主体。采取工程产权拍卖、承包、租赁等方式确立管护主体;也可采取分级产权移交的方式明确管护主体,对大型的工程产权可移交给主管部门。如蓄水池、排水及灌溉工程可移交给县水务部门的管理所管护。

(4)全面落实项目工程管护责任制。实行项目工程损毁追究制度,做到发现非自然原因工程损毁有人管、有人负责。要进一步落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的管护责任制,任务要明确,奖罚要分明,责任要落实。

第8篇: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范文

1(略)1.1(略)

1•2大面积造林阶段(1981-1985年)全县重点从农防林、护路林、护村林的“三林”建设入手,根据全县不同的地形地势,采取相应的建设类型与模式,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东部丘陵区,以营造水保林为主,坡地改垄修梯田,设地埂生物带,沟坡兼治,综合治理,形成带、网、片相结合类型;中部漫川漫岗地区,以农防林、护路林、薪炭林为主,形成带、网、块相协调类型;西南平原区,以护路林、护村林、农防林建设为主,营造框架式防护林类型。年均造林6667hm2以上,共营造农防林主带4388条,副带6655条,500×500m为主的网格10629个,植树3•41万hm2,绿化县、乡、村、屯四级定型道路2749km,绿化村屯1358个,基本形成了林业框架结构。

1•3实施生态农业战略阶段(1986-1995年)1986年,县委、县政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全县划分为四个生态农业建设类型区,确定为32个小流域150个生态小区,实施了以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植树造林、治沟治坡为主旋律的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的主体构架,对农防林、护路林、护村林缺苗断空部位,填空补齐、造满造严。在1991年实现全国平原绿化达标的基础上,1992年春季完成造林8000hm2,实现了人工造林6•67万hm2,成为全国平原区第一个百万亩人造林县。二是加大薄弱地区的植树造林力度,坚持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采取工程、生物和农业措施相结合。以河渠、沟系绿化为重点,封沟植树、沟坡兼治,实行坡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新生乡通双、上升乡马川山、华光乡常家沟等小流域都是以林业建设为重点的高效生态经济区。

1•4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阶段(1996年至今)针对早期营造的杨树农防林、护路林进入成熟阶段的实际,为了使防护林功能不减、效益递增和永续利用,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利用人工在林带两侧挖截根沟,控制根系的胁地面积,增加耕地1•33万hm2,被群众誉为“增效工程”;二是在树胁地部位种笤条,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填补了空白生态位;三是从1996年开始,以培育后备资源为目的,加快了以樟子松为主的常绿树种改造步伐,调优树种结构。共营造针叶树林带8500条,面积6700hm2。同时,我们加大了苗圃建设力度,降低了林业工程建设成本。全县苗圃面积达到733hm2,其中百亩以上苗圃38处,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中国北方苗木之乡”称号。四是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大力推广林业生产新技术、新成果,使全县林业工程建设一直处于黑龙江省领先位置。

2协调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自1978年以来,拜泉县始终把林业生态工程作为高效生态经济程的主体框架,使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获得了丰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回报。

2•1生态效益显著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相比,坡耕地泥沙流失量减少77%,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1%,土壤径流减少67%;风速降低38%,连续17年未出现风剥地现象;空气湿度提高10%~14%,减少蒸发量14•6%~17•8%;林网内农田农作物播种期地温提高0•7℃,生长期间地温提高0•4℃,成熟期地温提高0•9℃。由于防护林抗灾能力增强,1998年特大洪灾侵袭时,全县减少损失7•5亿元。

2•2经济效益可观全县森林活立木蓄积549万m2,其中仅防护林价值就达20多亿元。通过林木间伐、更新皆伐每年可创产值1000万元以上;通过开展轮伐柳树薪炭柴,每年可实现产值达2000多万元。同时,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粮食总产连续13年突破5亿kg大关,扣除农防林占地等因素,年增收粮食约0•53亿kg,价值5300万元。1991年、1995年、1997年我县三次进入全国产粮百强县行列。

2•3社会效益良好通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扩大拜泉对外的知名度,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自1991年以来,我县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先进县、全国第一个平原区人工造林百万亩县、全国高标准平原绿化试点县、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先进县、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等多项荣誉。成为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和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

3不断完善,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

20多年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践,为全县积累了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全力实施林业工程为框架的三北防护林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3•1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展好三北防护林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才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拜泉县是农业大县,以林业工程为主框架的生态农业建设之所以能够低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全方位见效,靠的就是能够以人为本,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确立生态农业的战略发展高度和主体地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和人民的生存条件,符合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求。

第9篇:高标准农田生态效益范文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道;土地整治

黄土高原位于东经100°24′~114°,北纬34°~40°20′之间,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在全国地貌格局中属于第二阶梯。黄土确系西来黄尘在黄土高原上空与东来湿气相遇不断降落、堆积增厚所成。[1]黄土高原自北而南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从东南向西北包括半湿润地带、半干旱地带和干旱地带。其范围东界为太行山西侧,西界为乌鞘岭、日月山、拉脊山一线,南界为秦岭—熊耳山、嵩山北麓一线,北界为长城[2]。地跨青、甘、宁、蒙、陕、晋、豫七省(区),总面积为64万km2。在陕西境内的黄土高原,一般海拔800—1500米,约占全省面积的36%。它分布于风沙高原区以南,陕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南界大致到韩城、铜川、麟游、千阳一线。

沟道土地整治就是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塬梁沟壑区、黄土台塬区沟道的现有耕地进行整理,对宜农未利用土地进行开垦,对自然灾害损毁土地进行恢复利用,新建和修复中小型淤地坝,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陕西在黄土高原沟道土地整治项目的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陕西省更是提出了“陕西粮食生产潜力在陕北,陕北粮食生产潜力在沟道”的口号。及时总结沟道土地整治的经验,对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沟道土地整治探索一条路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陕西沟道土地整治的潜力、目标、原则及基本要求

1、整治潜力

陕西黄土高原区面积7.4万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的各类淤地坝3.9万座,其中骨干坝占2%、大型淤地坝占8%、中型淤地坝占34%、小型淤地坝占56%,已淤成坝地约5.2万公顷,可淤地7.2万公顷,可新建淤地坝14.55公顷,三者合计为26.95公顷。其中榆林18.67公顷,延安6.67公顷,关中地区1.61公顷。根据沟道的不同形式,目前陕西省沟道土地整治的潜力主要体现在现有坝地整治、旧坝修复整地和新建淤地坝淤地等工程措施上。

2、整治目标

黄土高原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以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措施为基础,通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3、基本原则

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程规划、农田防洪规划、沟道造地工程规划的要求,采取沟、坡、水、田、路、林、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在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中,应做到五个结合:(1)与生态建设相结合。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禁止对已经实施退耕还林的土地进行沟道土地整治,避免造成新的破坏;(2)与耕地保护相结合。要把沟道整治的土地纳入耕地保护的范围,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3)与发展粮食生产相结合。通过实施沟道土地整治,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促进供需平衡、保障粮食安全创造有利条件;(4)与农民增收相结合。要在沟道土地整治项目区内,广泛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5)与移民搬迁相结合。要因地制宜做好沟道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并与移民搬迁规划充分衔接。对计划实施移民搬迁的区域,不得进行沟道土地整治。

二、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及灾害防治

1、整治工程措施

为了切实保证沟道土地整治的健康发展,维护坝系工程安全,须采取各种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1)沟道防护体系建设,从上游到下游,支毛沟到干沟,修建淤地坝,以坝系工程建设为主,两侧平缓地改造为梯田台地,发展坝系农业,并在沟道植树种草,以抬高侵蚀基点,形成以沟道工程与林草措施相结合的沟道防护体系;(2)沟坡防护体系,采取自然封育措施,恢复林草植被,适当实施造林种草,拦截上道防护体系的剩余径流,固土护坡;(3)峁缘线防护体系,以沟头防护体系为主,拦截梁峁坡防护体系的剩余径流,分割水势,防止溯源侵蚀。

2、灾害防治措施

在沟道土地整治中,由于地形复杂,土方工程量大,且工程对防洪措施要求较高等原因,所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在局部造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如:在施工中,大型机械为了取土,将缓坡改造成堑坡,有可能影响和改变山体和土包的内应力,如遇暴雨,有可能造成程度不等的崩塌、滑坡现象;又如,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挤占排洪渠用地,使沟道的洪水不能及时排出,造成溃坝、垮坝的风险;同时,该地区生态本身就比较脆弱,沟道土地整治有可能破坏植被,造成局部新的水土流失,如果措施不力,有可能影响退耕还林成果。为了防止这些次生灾害的发生,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从防洪入手,有效防止崩塌、滑坡、溃坝等风险。

三、陕西沟道土地整治的实践及效益分析

1、整治实践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陕北的人民群众为改善耕作条件,在各级政府的号召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加之年久失修、水毁等因素,使建成的梯田、坝地遭到了毁坏。2010年以来,陕西省沟道土地整治工程首先在延安市子长、延川和宝塔区3县(区)进行试点,三年(2011-2013年)规划整治耕地1.08万公顷,2011年计划完成面积0.37万公顷。自启动以来,延安市及子长、延川和宝塔3个试点县(区)完成投资1.28亿元,开工建设小流域16条,治理点354处,完成沟道土地整治面积0.18万公顷,约占全年任务的一半。以子长县为例,该县治沟造地项目从2009年开始实施,目前全县累计整治沟道38条,造地0.57万公顷,其中新增0.08万公顷,改造0.49万公顷,使项目区农民人均口粮田面积由不足0.09公顷增加到0.17公顷,6.2万公顷退耕还林面积整体合格率达到99.66%,林草覆盖率达到32.8%,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上升到36.2%,较好地解决了县域发展中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矛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整治效益

整治后的效益主要包括:(1)减少了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通过沟道土地整治,在沟道中新建、加固淤地坝,通过上拦下保,降低流水侵蚀,减少入黄泥沙,增加土壤水分,增强农业抗旱能力。据测算,陕北沟道每公顷地平均可拦泥沙7.5万吨,大大减少入黄泥沙,缓解黄河河道淤积问题;年蓄水可达3709.91万吨,年保土741.98万吨,农业抗旱能力大大增强。沟道土地整治还能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现“林果上山,米粮下川”,全省可巩固退耕还林面积约133.33万公顷,使坡面植被得到恢复,提高林草覆盖率,有效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证生态安全,促进项目区域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2)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施沟道土地整治,可以建成高标准农田21.33万公顷左右,新增耕地5.33万公顷,为实现陕西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3)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强了粮食安全。实施沟道土地整治,全省可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6.66万公顷,年增产粮食13.52亿公斤,年增加经济收入24.34亿元。同时,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粮食产量的增加,又可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适合当地发展的优势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