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范文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

第1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范文

一、思想品德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各科教学都承担着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然而其他学科都是根据各科教学大纲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只有思想品德课才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行为的专门课程,这是任何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其系统性就决定了它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

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决定了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大责任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决定了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高尚的美学素质和坚实的文化素质等,由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来推动和激励其他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要教育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只有牢固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才能有信心和毅力去学习兢兢业业做事的本领,通过兢兢业业做事,才能体现出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思想品德课的核心作用表现在它的情感性

第2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素质教育 渗透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它以提高人的综合能力为目的,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人生观、教学观的不同。我国现代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然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又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靠发展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教育观念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注入式”“填鸭式”现象普遍,严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因此我们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特别是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师生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

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要做到如此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简笔画、幻灯片、投影机、挂图或电脑课件等教具,激发学生兴趣;二是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多实践、多阅读、多记忆、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三是对学生要鼓励为主,帮助他们及时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持续不断。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使其都有趣味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尽量多扬少抑,哪怕这个学生仅仅取得一点进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之成为乐之者。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英语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衡量学校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构建互相尊重、人格平等、教学相长、互相关爱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核心内容。要做到这方面的和谐,离不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身教学能力的加强。常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做不到这一点,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只能成为空谈。教师要对学生抱以最大限度的尊重,尊重学生的爱好和需求,鼓励他们自主选择与评价,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让孩子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幼稚与差异,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摸索他们的思维方式,保护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多年来,本人致力于优化课堂教学的改革,立足素质教育,讲究实效技能,总结教学方式,使历届学生对英语兴趣倍增,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觉性,扩大了知识面又提高了英语水平和素质。学生由“要我学英语”变为“我要学英语”,为今后学业的发展扎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优化英语教学课堂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在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教学来获取,因此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不仅是课堂本身的需要,更是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要优化课堂教学,首先是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有思想教育目标、认知目标以及能力目标的整体规划,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其次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完成素质教育的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以学生为主体,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挖掘潜力,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再次是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教死书,要在教学中适时地渗透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是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教师除了借助思想教育的手段来培养和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外,还应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巨大作用,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习兴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真实体现,也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第3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改革 素质教育 实践探究

高职教育本质上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讲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始终,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课堂和实践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把握,将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视野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品德、责任、法律意识教育,要鼓励学生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使学生具有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同时,更关注整个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都能更加优秀。

一、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才类型,有其特定的知识、能力结构,它需要比中等级的技术人才有更多的理论知识,又要比普通工程型人才有更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职业教育,更重要的是要突出职业中的“技能教育”这一部分,因此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突出“技能教育”这一主体。把职业教育看作是一种谋生教育,教会学生将来能在社会上谋得一席之地,取得谋生的手段,这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之体现。然而,当前的职业教育仅仅满足的是学生的谋生需求,只注重培养学生适应某一岗位的一技之长,而置精神关怀、心理关怀于不顾,那么当学生们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变幻莫测的人生时,就会出现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自制力差,缺乏集体荣誉感,缺乏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缺乏热情,缺乏责任意识,不敢于担当,心理承受能力差,自艾自怨等种种问题,而“一技之长”也就难有用武之地了。因此,职业教育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全面的素质教育。

二、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客观要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基础,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环节。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弥补大学生文化素质欠缺的需要,是时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特定时期提出并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推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也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三、专业改革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究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总结,在高职专业改革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究如下:

1、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中。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证。教育教学不是单纯的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发现不足,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好传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改革创新的能力。正所谓教师不要只做知识的搬运工,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培养其创新精神。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手把手,育巧手,放开手,手脑并用”;学生要做的则是“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做学合一”。伴随着各个学习情境的进行,教师的“单向传授”授课方式逐渐淡化,在教学内容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加强,学习成效就会更加突出。这样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改变被动学习、被迫学习的状态。

2、注重养成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注重学生养成教育,最终做到“在掌握技能、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牡丹江大学全面开展“强化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强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双强”工程教育活动,“双强”即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即强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育思想)和强化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和学生养成教育的“双轮驱动”,在加强素质教育、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复合型人才上勇于创新。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业创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品行养成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贯彻落实双强工程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召开主题班会、问卷调查、心理测试、行为习惯测试等途径,掌握学生情况的第一手材料,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点,有的放矢,跟进式地开展工作。

(2)结合高职大学生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按照教育、控制、激励三步法来推进“双强”工程的深入开展。根据各班学生基础差异,通过树立典型、总结先进经验,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学生干部发挥示范作用,逐步提升大学生的竞争意识。

(3)实行全员育人。从每个人做起,从每堂课抓起,充分发挥辅导员、任课教师的作用,形成全校教职工齐抓共管的局面,切实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3、注重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

全面推进,努力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全方位实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校风、校园生活、人际关系、师表形象、集体活动等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启发学生自发去学习、自发去努力、自发去奋斗。

职业教育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正如:爱尔兰诗人叶芝所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做的是去启迪学生,去“点燃一把火”。因此,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就是教化每个人的潜质,培养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范文

这次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是在我省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科学分析面临的形势,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重点,强化措施,着眼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足于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潍坊市素质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这次会议在潍坊召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在此我们谨表示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尽快把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

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工作方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优先发展教育,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全省教育系统一定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努力在武装头脑、提高素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狠下功夫。

以十七大精神推动教育工作,首先要在实施素质教育上“开花结果”。素质教育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又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既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又是教育的本质和主题。当前特别需要大家在以下四个方面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要求。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把它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全省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顺利实现了从人口大省到人力资源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和地区间的发展竞争,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竞争,高素质人力资源已成为经济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我省有9310万人,素质低,就是沉重的负担;素质高,就是巨大的资源。优先发展教育,是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和人力资源强省,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专门人才,加快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为实现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题。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本质和主题。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说“普通教育养成国民健全之人格,专门教育养成学问神圣之风习”“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陶行知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中外教育家这些精辟深刻的论述都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全体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这个核心,大力宣传、全面推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大力推动者、坚定实践者。

(三)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当前,教育事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素质教育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所以说“天时”,是因为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和法律规定。党的十七大立意鲜明地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实施素质教育作出了明确规定,上升到法律层面。之所以说“地利”,是因为教育总体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们一心一意抓教育教学改革、一心一意抓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保障。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基本打造起广大学生多元成才的“立交桥”,升学竞争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之所以说“人和”,是因为从当前社会氛围看,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省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早在1997年,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在我省召开,招远市被李岚清同志誉为素质教育的“源头”。全省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全方位育人体系初步形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新课程体系全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考试制度的“指挥棒”导向作用初步显现。目前,素质教育进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四)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尽管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迈出了新的步伐,但素质教育依然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难点、热点和重点,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应试教育倾向比较严重,不按教学计划开课,不按教育规律教学,不面向全体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较为突出,学生多样性发展空间减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薄弱。学生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拼时间、拼精力,课业负担仍然很重。学生体育活动偏少,身体状况较差,健康成长问题非常突出。国家统计局调查表明,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上升,初高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达到58%、76%。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力度还不够,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动力尚未得到有效激发。不少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把素质教育当成“软任务”,把升学率作为“硬指标”,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倾向。总体看,应试教育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素质教育的实施依然困难重重。

新时期、新形势对教育事业赋予了新内涵、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正视问题,抓住机遇,知难而进,以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倍努力,奋发工作,把教育工作的重心切实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努力开创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思路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实施素质教育摆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以改革总揽全局,以创新为突破口,积极解决制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着力构建德育为先的育人体系,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工作重点是抓好“五个一”。

(一)构建一个体系——德育为先的育人体系。古人说“先立人后立学”,指的就是德育的重要性。先生曾讲“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助其为恶,无益也。”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大家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承受挫折能力下降、社会责任意识薄弱、艰苦奋斗观念淡薄、缺乏团队精神、纪律观念不强、心理健康发展能力降低,甚至出现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道德教育的苦果、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恶果。我们讲德智体美,“德”是首位,“德育”乃是教育之“本”之“源”。正如先人所说,一个无品无德之人,既使有强健的体魄、超人的智力,也不会是一个合格人才。所以,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遵循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重点,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使校园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校长要对学校德育工作负主要责任,确保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落实。要健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全面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类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增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实践的联系。要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构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深化一项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在任何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被置于国家层面来推进,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工程。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展推动以提高未来国民整体素质为主要任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也于本世纪初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解决传统学科知识繁难偏旧、德育与生活与学科教学脱节、忽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重复记忆式学习等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把握重点,抓住关键,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让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理念充分体现在各学科课程中。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全必修课程,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尽快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要配齐师资,保证开课率。任何学校都不能以任何理由不开课、开不全和随意删减课时。要特别加强农村学校课改工作。农村学校是课改的薄弱环节,各级要更加重视农村教育,关心农村教育,在师资、设施配备、课程开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确保城乡能够齐头并进。要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教育部抽样调查表明,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74.6%的学生认为体质差是由于体育锻炼不足。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各级一定要积极创造条件,严格落实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快乐大课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底。

(三)创新一种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在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方法,“重知识传授、轻综合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传授与综合能力提高并重。一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地方。二要构建实践教育模式。欧美国家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强,这与他们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教育有着密切关系。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性学习,增强体验,活跃思维。要创新思路,科学规划,逐步实现每个城区、县(市)都建设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积极打造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三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广大教师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平等对待,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务实创新的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环境。

(四)完善一项制度——考试评价制度。考试评价制度是教育的“指挥棒”,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总理指出:“素质教育决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所谓综合性,就是要教学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所谓全面性,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谓经常性,就是要根据学生长期的学习表现决定成绩。”素质教育先进地区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比较成功、比较科学。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学校经常性评价和考试选拔对素质教育的正面导向作用。一要进一步改革学生日常学习评价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所有中小学都要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要严格禁止各种不必要的统考,成绩评定提倡实行等级制,减轻“分分必争”带来的压力。二要进一步改革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我省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面,今后要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全面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学业考试取代升学考试,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取代中考成绩录取新生,逐步将大部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三要进一步强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保障高中教育质量的基本制度,要进一步严格考风考纪,确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全面落实。要进一步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保障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客观、公正。四要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按照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高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原则,稳步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去年,我省开始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校招生录取,在高校招生录取标准多样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要认真进行总结,进一步加以完善,比如可以考虑调整投档内容,延长阅档、录取时间,给学校以充足的时间阅读素质评价报告,确保这项改革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各省属高校要重视这一环节,成立由专家教授参与的学校录取工作队伍,突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学校录取中的作用,力戒录取工作的简单化。要继续落实高考招生报名社会化,禁止有关录取数量的考核、奖励与公布,将高中正常教学行为和学生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区分开来,减轻学校的升学压力。高考考生的成绩等信息属考生个人隐私,除招生录取机构以外的其他机构和个人都无权掌握全部考生信息。

(五)打造一支队伍——高素质师资队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文明圣火的传递者、社会进步的引领者。古往今来,人们公认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个看似平淡的职业,从来都意味着神圣、光荣、责任、奉献。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当前要构建好四个新机制:一是构建教师管理新机制。要深入推进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尽快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营造能者上、庸者下、人员能进能出的人才竞争环境。要积极推行结构工资制,建立优秀教师津贴制度,优教优酬,能者多得。二是构建校长管理新机制。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依法落实校长的办学自,大力推行校长聘任制、负责制,逐步实行职级制,建立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三是构建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要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老化和结构性缺编问题,统筹城乡资源,建立优秀教师支教制度、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和定期交流制度。要尽快实现城乡教师编制标准统一,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严禁使用代课教师。四是构建教师及校长培养培训新机制。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对教师教育的投入,将教师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建立中小学教师、校长全员培训机制,完善教师岗位成长机制、专业发展激励机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启动“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继续实施“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促进全省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作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心,投入更多的感情和热情,组织更多的物力和财力,全力以赴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一)切实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先导。目前有一种倾向十分有害,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抓教育工作简单化、片面化,只关心升学率高低,并以此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这极大地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倾向。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消除这种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评价一个地区、部门、学校的教育政绩,首先要看是否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事业是否全面均衡发展,素质教育是否全面推行,学生是否快乐健康成长。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严禁下达升学指标,严禁在媒体上宣传炒作升学率,不以分数、升学率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成绩,不以升学率论英雄,引导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坚持优先发展,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基本条件保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总书记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各级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继续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真正做到优先发展、支持到位。一是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政策,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提高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确保校园安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在县域内师工资、各种津补贴发放标准,努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要积极开展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二是全面启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尽快出台《*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推动各地学校公用经费、师资配备、设置与规划、用地、校舍建设、装备条件等达到省定标准,促进办学条件的整体提升。三要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我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硬件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今年国家将进行验收。各市要加大力度,在强化使用上下功夫,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开课率,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加强管理监督,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强化督导评估,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要严格按照《*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要求,切实负起监管责任。一是建立基础教育课程实施评估和质量监测制度。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我省的基础教育课程实施评估和质量监测工作刚刚启动,要加大力度,积极推进,不断完善,保证评估和监测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专业性。二要加大办学行为违规处罚力度。对违规办学行为要严肃处理,追究责任,决不姑息,确保基础教育沿着健康轨道运行。三要强化督导评估。今年省政府将进行首次素质教育专项督导评估,把督导结果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在《大众日报》、《*政报》公布。各市要建立素质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素质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和监督,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检查方式。

第5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范文

【关键词】英语;素质教育

时代要求应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交际运用英语能力。怎样才能在英语教学中贯彻执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几年的实践教学和总结,笔者就怎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谈自己观点。

1.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外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度和广度的专业知识,应更具备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相关的文化知识。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也是语言应用技能的教学。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具有口头和书面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时展的需要。只有教师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正确地,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

2.在课堂教学环节实施素质教育

2.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而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2.2优化课堂模式我们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地探索和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努力倡导 “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和“会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2.3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在外语情景中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注意精讲多练,通过提问、对话等进行交际。练习内容要新颖、生动,形式要多样、灵活,同时调动多种分析器官参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强烈的智力活动,而不是“填鸭式”地满堂灌。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通过认知、加工、创造、运用,提高语言水平。

2.4丰富教学形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

英语演讲:每次正式上课前,由一组同学就本次上课的主题或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做三到五分钟的演讲。演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角色扮演: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或功能意念等,为学生指定相关场景,角色。学生为这些角色编写英语对话,并将对话表演出来。这项活动可以检查巩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充分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并调动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短剧表演: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根据所学课文,编写英语短剧,参加短剧表演。他们根据各自的特长,自编自导自演,不但提高了英语语言技能,还锻炼了实践综合能力,学会如何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

3.在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素质教育

除课堂教学外,实践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外语教学应为学习者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培养学习者语言交流的愿望,并使学习者体验语言交流成功的喜悦,由此激发学习者学习目标的“内在兴趣”。

实施素质教育,训练英语应用技能,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对象、教学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将教与学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传统的教学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丰富各类形式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英语实践和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展现他们的才能和潜能,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

强化训练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英语听说训练;英语演讲比赛;影视赏析与原版影片配音;英语讲座;英语作文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等等。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充分展示语言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在本课程的操作中,要求充分发挥的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充分完成课堂内教学的同时,在课后通过操练,强化实践环节。在实践活动的组织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为学生的操练和演出出谋划策,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同学们也在实践活动中,集成创新,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活动的广泛性和参与性以及质量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强化技能训练作为常规教学的补充,为多元化的英语学习开辟了渠道。它和课堂教学有机得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理念和方法。

4.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师生的沟通协调

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这是英语教学交际化的这一基本原则所决定的。虽然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不仅是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问题。而情感是教学中的心理条件之一,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且是伴随着感情的交流。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方面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感情因素,保持饱满的热情;另一方面要以情动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情,便师生感情融洽,气氛和谐,协调一致,以达到加速双边活动的进程。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创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课堂气氛。这就需要:① 师生明确教学目的。一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师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的进行讲练活动。② 课堂教学注意直观性和游戏性。③ 多用启发式,多提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④ 师生关系要平等、互爱,团合作,互相促进。总之,教师要教书育人,教学中做到动之以情,寓教于情,教与学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15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主题,是党和国家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根据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培养基础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特征是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为出发点,注重开展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和形成人的健全的人格的教育。党和国家十分注重素质教育,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但是,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我们一直运用的都是应试教育,造成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分离,在上学期间把文理分开,通过高考,考试成绩来决定进哪所学校,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较高,但是实践能力很差的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样就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大量事实表明,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实施灌输式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很难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也很难调动他们的内在潜力,教育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理论知识很强,但是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心理素质就特别差,容易产生走向极端的想法;还有的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走向迷途等问题。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基本素质,并不是对以前的教育模式的否定,而是在以前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抓住主要问题,解决主要问题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但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决定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对素质教育起着作用,同时又受到素质教育的约束,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缺乏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等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就无法实施;如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其他的素质也就没有了方向,失去了意义。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个整体,缺少哪部分都是不可以的,长期以来,就有重视科学文化的素质,重视智育,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是薄弱的环节,应该二者缺一不可,两手都要抓,使人们的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且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更好地使人们的素质得到提高。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强调:“要坚持育人为先、育德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1、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着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塑造着受教育者的灵魂,引导着素质教育向着什么方向发展。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他的这些素质用于哪些方面,对社会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则取决于思想政治。如果一个人的知识、能力等方面不足,只是对他自身起着限制作用,但是他的思想政治方面不足或缺乏,则会有危害社会的危险。

当代社会存在着“”等非法组织分子危害社会的现象,还有出现的“小悦悦”事件,拐卖儿童等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缺乏,导致出现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行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素质的发展方向有着引导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按着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发展,更有利于使得他们成为社会建设的有用之人。

2、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他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个人有很强的知识和能力,缺乏思想政治素质有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危险;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高,虽然并不决定着他的其他方面的素质也高,但是他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就能使得他会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强健自己的体魄,从而使得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并不能决定其他方面的素质,但是会对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有着精神的动力,对提高其他素质起着促进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促进作用,进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身心的健全,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3、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他教育有着整合的作用。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的一部分,它有着整合的作用。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与身心教育的整合,可以使得人们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进而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如果它与伦理教育相整合,就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方向,有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实行正确的行为;它与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正确的发挥科学文化知识所带来的力量,使得人们既具有科学文化的知识,又能懂得团结合作,最后使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发挥作用,等等。我们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只注重科学文化素质或思想政治素质或身体心理素质,而是把这些素质达到整合,使得人们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

四、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那怎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素质教育更好地实施有着重大意义。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人们的方方面面,要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各方面都要做出努力。

在社会上,可以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正面的例子,对于丑恶的、不对的事件进行鞭策。在学校里,由于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对于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学校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并且采取奖惩制度,激励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家庭里,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起着模范的作用,家长应该端正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才能孕育出德才兼备的人。不仅仅社会、学校还有家庭做出努力,最关键的是受教育者自己,自己要认识到自己的艰巨任务,作为国家的一分子,要学会自律,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这些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更好地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质,最后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主要参考文献:

[1]兰岚.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陆亚平,曲澎.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7.

第7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0―0018―01

一、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教师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体,师资质量直接决定着素质教育实施的进程。教师是学校这个舞台上直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组织和指挥学生进行学习,从多方面对学生施加特殊的教育影响。

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呢?

1.注重师德修养,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高度评价,也反映了社会和教师职业对教师人格的客观要求。教师优良的道德品质会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痕迹,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是任何教科书、箴言、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代替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的实际工作中提高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敬岗爱岗,忠于职守、热爱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此外,教师还应该树立崇高的人格形象,用优良的风范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加强学习,精通业务。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只靠旧有的知识很难站得稳讲坛。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接受新事物,自觉学习新知识,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同时,教师还需要深钻教材、领会大纲、精通教法,掌握学生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求真、求善、求美,寓教于乐、施教于和,以实现教书育人之目的。

二、实施素质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素质教育中,如何营造创新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1.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个无拘无束、自由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一个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不仅敢想敢说,而且敢于尝试和实践。教师对学生应尽量少用些“不准”,多给些“允许”。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允许发问,甚至允许学生对教材质疑问难,使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并以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亲切的语调、宽容的态度来评价其观点,呵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创造性思维是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而创造能力是新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因此,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在教学中,充分捕捉每一个可创造的信息与机会,经常性创设“创造”的环境,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创造性地设计一个“问题”或“疑点”,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3.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个性的发展是创新的基础。无数事实证明:只有独特的个性,才会产生创造性的活动,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因此,在教育学生时,对那些别出心裁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的观点看法,与众不同的行为举止,别具一格的独到见解,教师首先应该肯定他们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并给予充分的鼓励,然后再论是与非,决不能对学生打击和讽刺,去毁灭创造的萌芽。这样,才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宽松的环境

第8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范文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指全面提高孩子的思想品德、科技文化知识、培养健康身体和心理以及全面的劳动技能的一种教育。它是以个体和群体的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以改善先天素质提高后天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升华。幼儿良好素质的基础应包括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体能素质、良好的社会性发展与品德素质、良好的才智素质、会体验理解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等等。

二、为什么要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望子成龙”的心理要求迫切了,对教育重视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早期教育的问题。广大家长已经不再满足孩子入托有人看,而是迫切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这是新时期社会对学前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师的思想认识、教育观念有了新的转变的结果。良好的早期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这比3岁的孩子会背出几十首唐诗、会写上几百个汉字重要得多。1988年的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获奖者:“您在那所大学、那个试验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到:“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一半分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似乎看不出能使他成为伟大科学家的特殊教育因素,甚至这些“全部东西”经孩子内化后,似乎也与所谓的科学素质无缘。仔细的讨论分析后,我们就知道他的话其实包含着分享、诚实、有条理、好习惯、正直、热爱生活六方面非智力因素的良好习惯。《指南》也是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渡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这就说明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是提倡的。

三、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涉及教育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活动过程和教材教法,所以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长期完善的过程.

(一)树立目标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群体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的统一,我们首先应当确立群体基本素质的培养目标,又要重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幼儿的教育。把幼儿培养成为“会生存、喜学习、会关心”的人。

会生存:主要是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习初步的自我保护,增强自理能力,即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喜学习:主要指培养孩子从小具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地探究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重视加强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力和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等。

会关心:指的是要帮助、教育幼儿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朋友和同伴,关心其他物种以及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这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备的高度发展、适应性、创造性、社会性、坚韧性及全球观念等方面的素质要求.

(二)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达成共同认识,是推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柳斌指出:“对于基础教育来讲,走向素质教育是一项大政”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在教育幼儿活动中,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我们要树立现代的课程观,它不仅包含六大学科五大领域,而且包含着影响幼儿发展的一切因素(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情感需要、个性发展等)。传统的人才观认为:专家、学者、研究生、博士是人才,而普通劳动者则为庸才。狭隘的人才观,使我们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以造就少数精英为目标,为少数人服务,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切只是为了考试、上大学。而现代人才观则认为学者、博士、研究生为英才,大批在社会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劳动者都是人才。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特长,充分发挥其特长,则是人才得到真正的利用。每个孩子都是一棵即将成长的树,树与树不同、各有特长、各有千秋,关键是看我们的栽培者如何充分发挥其特长,使之成为人才。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三)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高质教师队伍是幼儿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提高教师的素质,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教学业务两大方面。政治思想素质重点是爱岗敬业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业务素质方面,一是要抓好教育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国内外幼教改革的动态和信息的学习,二是抓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尝试、探索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同时,逐步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充分运用自己的特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

(四)优化一日活动提高保教质量

第9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 素质教育 现状与根源 应对策略

新的《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在法律中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概念,对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是保障义务教育在新世纪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又是国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教,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采取有效策略。

1 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正确理解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摒弃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符合的传统思想。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最核心的三点为切入点开展工作:1、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要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2、要坚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要在每一节课中自学觉落实进行创新精神培养。3、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2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原因有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与当前的考试制度和教师评价机制有关。要搞素质教育,不能单方面靠基层教师努力,若上面还是按以前的老方式来组织考试和评价教师,也就是考试的指挥棒不变,那么,教师也不可能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口口声声说,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分数,在评价教师时就完全是以学生分数的高低作为标准,老师当然也只能按“评价标准”实施教育。

我认为,考试没有错,实施素质教育也要考试,但方式可以变,如考试可将闭卷式答题和开放性考查相结合,也可以像上海那样实行等级制。目前农村学校大部分采用以学生“优生率”、“合格率”、“平均分”等几率总分的高低来论“英雄”的做法。同一个学校,有的教师分数几率总分达85分,但别班为85.1分,那么别人当然是第一,你只能是第二。就因为这0.1分,在评优评职以及享受奖励性工资时要气死人,但实际上这0.1分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所以说对目前的考试制度和教师评价机制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和用人机制

实施素质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学校,体现在学生身上。“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教师会教,学生才能会学。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于学,教师善教,学生才能学得好,才能把中小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学历水平。二是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三是提升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如重庆市忠县教委实施的全县教师“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培养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对城乡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各级乡镇政府应尽一切可能创造更好的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从教,推行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制定能有改进和引导教师流动的政策:让农村教师和城里的教师互换岗位,一学年或三学年轮换一次{大幅度提高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津贴、补贴标准,催进城乡教师“同工同酬”;调整教师岗位编制,去“单位化”,将教师由“单位人”变为“系统人”,增强教师流动的灵活性。同时,教育部门应每年都宏观调控一些优秀的教师及大学生到农村去教学,并充分运用好大学生支教资源,这样也可以使农村教育得到一定的提升。

4 农村学校不等不靠。努力提高教育条件

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作基础,特别是办学条件的改善。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很多学校教师都认为农村条件差,不能实施素质教育,并以此为借口,推卸责任。“要干可以,等上面把办学条件改善后再来实施素质教育。”我国是人口多,底子薄的一个国家,属于穷国办大教育,要国家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来搞教育,在目前显然不现实。作为农村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发展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开源节流,一次办一件事,逐渐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光靠坐、等、要这种消极态度,是不能改善当前教育教学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