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

模块化课程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模块化课程体系

第1篇: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翻译;核心能力;模块化

2006年,教育部批准试办翻译本科专业,培养翻译专业人才。至2014年7月,共有152所高校获得试办翻译本科专业的批准。同年,翻译本科专业进入教育部高等院校招生目录,成为正式设置的本科专业[1]。作为语言理论与专业技能并重的应用型专业,翻译专业面临当前数字化、网络化和高校大文科改革全面推进的历史发展机遇,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许多高校在进行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时不重视与技能、应用相关的核心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因此,通过对该类专业课程建设进行改革,从而带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当前外语类专业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基于以上考虑,翻译专业急需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就业为导向,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已有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改革和完善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增加应用能力实践环节,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界定

模块化思想源于工业生产,2005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开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以解决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自成体系且各自为政的问题。同时,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的高校也进行了模块化课程与应用型专业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模块化教育传入中国,并在工程教育领域得以实施应用。一般来说,所谓“模块”,就是各专业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以技能为核心,按一定的梯度设置教学内容。它与现有的专业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就是打破了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将理论分解到各个技能模块中去,而把学生暂时用不到的理论知识进行精简,从而真正实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知识为技能服务[2]。对以技能应用型为核心能力的翻译本科专业来说,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技能分解为框架构建模块及模块组合,以职业实践活动为核心组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以下特点:第一,突出核心课程。课程模式不再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打破了固定的学科壁垒,从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来组织教学环节,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反映了核心课程的概念。第二,设计课程模块化。课程模块化既能体现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又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促进学生明确规划职业生涯,以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需求。第三,课程综合化。教学内容是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置的,因此,不同的模块都应以突出提高某一能力或技能为目的,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融合为一个整体。

二、翻译专业核心知识能力结构及相应模块划分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结合模块化教学特点,我们需要紧密围绕翻译类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从分析翻译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出发,通过缜密的市场调研获取从事翻译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专业综合能力分解。一般来说,翻译专业的职业能力包括一般通用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技能实践能力。一般通用能力指学生从事未来职业工作需要具备的日常知识和技能;知识运用能力指将系统学习的知识理论与日常工作进行结合的能力;技能实践能力是完成业务工作的基础,指实践运用中的各项技能。根据上述界定,可以将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即通识课程模块、理论课程模块和实践应用模块。根据三大核心能力对专业课教学体系进行模块化整合,形成相应的三大模块,构建全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一)通识课程模块

通识课程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一般通用能力。一般通用能力也称通用职业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3]。通用能力是从业者就业和求职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特别是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能力,包括判断能力、创造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获取通用能力的途径有很多,一般不是通过专门的课程学习来获取的,而是通过学校有意识地引导和开设通识课程及一些实践环节来而是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理论课程模块

理论课程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即理论能力。在四年的大学系统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全面接受翻译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进而掌握翻译学科知识、相关学科知识,拥有职业素养。理论课程主要设置在大一、大二,通过两年四个学期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翻译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研究和实践方向。

(三)实践应用模块

实践应用模块是培养学生翻译的专业实践技能的基础,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石。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策略能力、自我评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作为应用性学科,翻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需要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实训或实习),突出三大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涵盖认知实习、校内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彻底改变以原有理论为主的培养模式。

三、突出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在上述模块化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一般高校均会开设,学生也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学习;理论课程模块涉及的课程各高校也均有开设,学生掌握得也较好;实践应用模块涉及学校、企业等多类教学主体,教学环节复杂,课程组织实施难度也较大,是当前改革的重点。因此,我们在探究翻译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建立培养核心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翻译专业的核心能力包括译者进行翻译所需具备的双语能力、非语言能力、翻译专业知识、专业操作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因素[4]。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完善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

创造更多的实践实战环节,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力采用引导式、互动式教学法。实践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技能,提高实际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翻译水平。

(二)编写合适的实训教材

“贴近企业应用实际、适应社会需要、反映现代技术发展趋势”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结合专业方向特色,研究制定符合翻译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实施方案和实训指导书,鼓励专业教师在对就业单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编写符合实际需要、适应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教材。

(三)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在学校原有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与翻译社、外资企业共建课程项目库、双师队伍,添置实验设备,开设满足模块设置需求和综合性、创新性实践项目。总之,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学信息化方法不断创新。除了与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外,还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职业特点,提早进行职业规划。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翻译进入职业化时代,职业翻译教育必须时刻关注翻译行业的发展及对职业口笔译员的需求和要求,培养出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伍志伟,穆雷.构建翻译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J].外语教学,2015(1):98-102.

[2]唐英.模块化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3]尹金金,孙志河.关键能力的内涵比较与反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4):26-27.

第2篇: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网络工程;模块化教学;计算机专业;项目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247-02

一、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

计算机专业教学以培养信息技术应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该目标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基于此,计算机专业教学应突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技能为目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基础宽泛,覆盖知识点多。比较适应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不能很好地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块化教学以能力培养为关键,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格局,已成为一种国际公认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范例。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将一门课程模块化,可以充分体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主导思想,同时构建一门专业课程完整的应用能力训练流程,这些“模块”之间相对独立,但从整体上看又是互相耦合,彼此联系的。这样的课程体系真正体现了教、学、练的统一,体现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能力培养理念。

因此,计算机专业开展模块化教学将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实现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培养目标,探讨计算机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对契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模块化教学内容

根据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现状,结合模块化教学的内涵特点,模块化教学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设计。模块化教学以职业需求为基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因此模块化教学应首先成立计算机专业职业分析调查小组,分析实际工作情况。如通过大量走访信息产业相关企业、考查兄弟院校等广泛调研,确定专业对口岗位群,分析各个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对照卓越标准,融合专业新技术形成本专业的能力标准和课程目标。然后再既定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分解,形成可以量化的模块,并结合课程设置规律和教学实际对课程模块进行分类,据此选择教学内容。

2.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条件。为了使模块化教学能够顺利实施,实现其教学目标,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模块化教学突出应用技能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学校必须有足够的教学设备支持模块化教学的开展,比如多媒体实验室、图书馆、模拟实训场地等资源,并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开展网上教学,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模块化教学必须建立配套的师资队伍,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首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学业务素质,形成自身的教学特长。

3.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的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研究建立合理的模块化教学评价机制是模块化教学改革成效的关键。结合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和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明确模块化教学评价的核心是专业实践能力评价。形成学生评价为主,专家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为辅的多元化体系。根据模块化教学的知能结构制定适合模块化教学的评价标准。建立和规范模块化教学评价制度。

三、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本研究在我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出发点,研究循着“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分析对应的专业能力形成专业能力标准对照能力标准分解知识要素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以项目为导向实施模块化教学评价模块化教学方法成效”的思路展开。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1.确定岗位群,分析职业能力要素。遵循模块化课程以行业需求为基础的理念,对计算机的人才需求市场进行调研,确定专业所覆盖的岗位群,分层次确定岗位。计算机行业的岗位可分为管理岗位群,如项目经理;中高级岗位群,如系统分析员、系统架构员、软件设计师等;初级岗位群,如测试员、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等。还可以将初级岗位群按技术不同进行领域细分,如将程序员细分为Web程序员、移动程序员、嵌入式程序员等。分析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如测试员需要具备制定测试计划、开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能力。

2.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岗位专业能力形成本专业的能力标准,确定本专业的能力模块,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可分为科学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三大能力方面。以专业能力为例,又可细分为软件分析设计能力、软件实现能力、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能力、数据库设计与管理能力、软件项目管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等。以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能力为例进行能力要素分解,可将其分解为白盒测试能力、黑盒测试能力、自动化测试能力等等,白盒测试可分为逻辑覆盖测试、路径覆盖测试等知识点,黑盒测试可分为等价分类法、边界值分析法等知识点,将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知识点组成软件测试课程模块。计算机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3.以项目为导向展开模块化教学。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是模块化教学的主要方法,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逐一覆盖模块化课程的各个子模块知识点,最后形成完整的项目,达到模块化教学的目标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

4.进行模块化教学评价。模块化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重点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对模块化教学进行评价时应综合考虑教学目标,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0.2+项目过程成绩*0.4+项目报告及答辩成绩*0.4。其中,平时成绩的评价依据为出勤及课堂表现,项目过程成绩的评价依据为项目各个子模块的实现情况,项目报告及答辩成绩的评价依据为最终项目整体的完成、项目报告的完整性。

四、总结

模块化教学体现了我校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计算机专业偏重技能实践的专业特点,促使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探寻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相关人才的需求。(1)教学内容按模块组织;(2)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3)促进了教材建设:模块化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通常以项目案例为支撑,需要不同课程知识的交叉融合,传统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目前模块化课程还没有广泛推广的前提下,很难有现成的教材直接用于模块化教学,因此为了满足模块化教学的需要,必须研发适用于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4)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讲授;(5)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研究是顺应我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对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谭晨.基于模块化教学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2]周志明,黄伟九,王兴国等.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6(9):116-118.

[3]张慧坤.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职业,2012,(6):25-27.

[4]胡洋,苏琳.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8,(3):142-143.

[5]郑浩,陶虎,王晓辉.高校模块化教学模式及其效果评价方法[J].科技信息,2010,(25):439-441.

第3篇: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模块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一、前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农业学校所在地是玉林,其旅游产业形象日趋明显,旅游经济进一步凸显,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城市田园风光景色秀丽,很多村庄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发展乡村旅游颇有潜力。近年来,该市旅游部门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推动现代农业与山水、生态、民俗、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玉林对具备旅游和观光农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对于人才的素质、技能要求也逐步提高。人才需求由原来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向复合型、全面型、国际型转变。但由于原来的人才培养手段单一,原有的专业设置存在缺陷致使学生的知识和智力全面发展存在障碍,学生所掌握技能单一。所形成的职业能力具有局限性,技能缺乏延展度和缺少专业技能核心能力,缺乏继续学习、创新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以课程体系改革作为载体推进中我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以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本位,为旅游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

二、明确课程体系改革主要目标

学校针对社会行业及企业的需求变化,以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为目标,进行课程开发,拓展专业领域,坚持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原则,以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本位,重点培养能适应高标准酒店、旅行社、景点服务等旅游部门需要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在经过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然后在与企业专家研讨的基础上,得出典型工作任务,并描述本专业学习领域;再经过试点班级试行,专家的论证后,再形成相对成熟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第一年的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为目标;第二年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实操能力为目标;第三年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

三、课程体系改革实施过程

(一)邀请企业专家加入,成立课程改革小组

实施课改,需要团队的力量,因此首先成立了课改小组。课改小组成员的结构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按1:1比例构成。企业专家为11位,来自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景区和酒店。目的是有利于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及时为课程改革工作提供可靠信息。

2.本校教师有专业课和公共课教师按2:1构成。专业课教师8位,公共课教师5位。目的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专业教师和公共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教育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型人才。

(二)明确责任,各司其职

成立课改小组后,明确课改小组成员责任,各司其责,发挥所长。责任具体分配如下:

1.企业行业专家职责

(1)积极参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努力完成团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2)定期参与教学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等活动。

2.专业课教师职责

(1)协助带头人工作,积极参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主持或参与编写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建设、课件库、教学录像、习题集、教学案例、实验室配套建设;主持或参与该课程的课程标准;

(3)立足课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4)定期参与听课、评议、教学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等活动,并做好记录;

(5)定期召集学生座谈,及时掌握教学质量信息,搞好课程评估、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质量评估监控工作。

3.公共课教师职责

(1)服务与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教学有效性和征对性。

(2)主持或参与编写相关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

(3)定期参与听课、评议、教学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等活动,并做好记录。

(4)定期召集学生座谈,及时掌握教学质量信息,搞好课程评估、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质量评估监控工作。

(三)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课程改革小组制定调研计划,到本地相关旅游事业单位以及各星级酒店、旅行社、景点等进行行业、企业调研,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技能要求,分析、研究我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与行业人员素质的关系。课程改革小组成员在深入调研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调研报告,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四)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邀请当地旅游事业单位以及各星级酒店、旅行社、景点等11家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与旅游专业全体教师一起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参会的实践专家是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严格挑选,平均有10年以上行业工作经历,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与丰富中、基层实践经验。

在实践专家研讨会上,运用头脑风暴法,实践专家介绍自己的实践工作经历并总结自己职业发展历程中各阶段所担任的典型工作任务,之后进行分组讨论、集体汇总,最终得出了旅游服务与管理(农业观光经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之后,专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进行论证,对于职业岗位职责、职业素质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要求,并做出相关修改,形成典型工作任务表。

(五)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情境,进而得出专业课程

在实践专家会上,实践专家已经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科学的描述,专业教师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情境,进而得出专业课程。

(六)成立试点班级,将“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成果投入试验性实施

成立试点班级,将“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成果投入试验性实施。创新“体制改革试点班”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合理开展才艺类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最后对于试点班级课程合理安排听课次数,召开教学研讨会,对试点班级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

(七)实施校企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双监控、双评估的质量监控

由企业、行业专家、学者组成队伍,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发挥在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调整方面的顾问、咨询、信息交流的作用,并参与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论证工作。“双监控”是指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对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双评估”是指学生的实训和实习的成绩和表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评估。

第4篇: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

论文摘要: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根据涉外旅游市场的需求来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涉外旅游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4个模块、3个阶段、有目的的教学设计明确了教学目的,优化了课程安排,最终达到培养符合涉外旅游市场需求的人才的目标,同时符合涉外旅游专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学生个性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对外开放,涉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起来,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原有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上纷纷开设涉外旅游专业。高职教育具有两个属性,一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属性,一为高等教育的属性。目前,我国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这两个属性,尤其职业技术教育属性,导致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培养目标不准确,培养方式与就业有差距。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问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学校的课程。课程设置指学校为学生所提供的教学科目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课程设置的结果就是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性课程体系和实践性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根据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相关学科知识及实践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的设置,尤其取决于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水平。

1当前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特点

高职院校的涉外旅游专业从设立之初起,各学校就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尚未对此达成共识,一致认为缺陷不少,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1.1课程体系专业定位模糊

目前,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普遍体现出定位模糊的特点,没有认清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职业中专的区别,出现两个极端,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盲目向普通高等院校看齐,使培养出的人才没有明显的高职特色,实践能力达不到要求;部分的高职院校把涉外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满足旅游业大量需要的初级技术职员和一般服务员的层位,为保证高就业率,而不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指导,学生潜力无法得到可持续的充分发挥。

1.2课程体系与就业脱节

课程体系的制定者对旅游行业和就业市场的了解不够,闭门造车现象突出。教师到行业从业很少,造成课程体系死板僵化,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需要严重脱节。教学手法传统单一,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学生毕业后还要再一次进行实践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本。

1.3课程体系带有拼接色彩

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拼装特色,主要表现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各类课程、外语课程的简单加和现象,导致涉外旅游专业往往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附属专业,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而造成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性差、系统性差、教学内容的重复、外语课程和旅游专业课程分离现象十分明显。还有部分的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过多,涉及的知识涵盖了旅游专业相关学科的很多内容,学生普遍感觉到什么都学,但到具体应用时却感觉到了自己掌握的知识的深度不够,不能熟练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自身的发展陷入被动,这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相违背的。

1.4课程体系受教材制约

当前市场上适合高职用的教材很少,受教材制约,导致外语教学与旅游专业知识教学脱节。比如现在在市场上就很难找到适合高职涉外旅游(韩语方向)专业用的教材,现有的大部分都是纯语言而没有结合专业的教材。由于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考虑教材的问题,导致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只能把语言课和专业课分开开设,能进行双语教学的专业课很少。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有旅游管理和外语两个专业的简单叠加,只是简单地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多设置几节外语课,或者是在外语教学中加入简单的专业知识;另外一种是完全就搬本科院校的设置方式,基本不考虑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根据高职涉外旅游专业的定位,结合旅游市场的情况和用人单位用人的情况,涉外旅游教学有必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具有高职涉外旅游专业教学特色、突职业教育、多学科结合的课程体系。

2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模块化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一种教学模式。“所谓模块,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组织在一起的结构。”模块课程体系,是指整个课程结构以模块化的形式进行构建,根据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将几门课程组成一个大的模块,几个大的模块组成某一专业的课程计划,也有人将之称为板块。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根据市场需求先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该目标将课程分解为若干模块,同时,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设计出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并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应。模块课程体系以其灵活性与开放性受到高职院校的欢迎。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下。

2.1就业导向确定课程体系的目标和内容

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考虑到了就业市场的需求,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瞄准职业方向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在课程体系中清晰体现;课程设置指向工作需要,即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定课程内容,每个课程模块都有明确的就业指导目标,同时兼顾到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性。

2.2用模块化确定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建设课程体系首先对行业就业岗位的能力进行分解,根据岗位的能力要求将课程进行模块的划分,将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为文化素质模块;再将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课程设计为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应用模块,以上两个模块为专业通用的课程;最后将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设计为满足就业需要的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及职业技术模块,职业方向模块易于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学生潜力培养模块、专业素养培养模块和多个职业方向技能模块合成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

2.3模块化课程体系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模块化课程体系强调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所以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在课程体系设计中通过选修课程模块和预实习选择专业方向的设计来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确定好的模块有的放矢,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所选的模块上,不断地钻研直到精通,强调专项技能的强化。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内容模块,做出相应的教学要求、指导和评价,让学生也能负责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活动,主动地学习。

2.4模块化课程体系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灵活性

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很强的灵活性。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专门针对市场上对涉外旅游人才的需求来确定一些模块的学习,这一部分在设置的初期留出一定的时间,到需要的时候灵活设置,适时调整,可以通过选修课程和专业讲座等来实现。

3就业导向的涉外旅游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

构建就业导向的涉外旅游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要根据该课程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涉外旅游专业的特殊性,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

3.1对涉外旅游市场进行调研

作为面向职业和岗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一定要与市场紧紧相扣。构建课程体系之前必须认真分析问题,有计划的到涉外的旅游市场和企业中去进行调研,确信将要开设的课程是目前企业需要和正在使用的。

首先,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编制过程一定要与企业相联系进行。组成由校内、校外人士(主要是企业的专家或管理人员相结合的专业委员会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

其次,对涉外旅游企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涉外旅游专业对应的职业方向,确定职业方向所需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教育模块;分析每个职业方向模块应具备的专门技能和知识;得出相应的调研结论。

再次,调研人才市场和涉外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每个方向的人才需求情况;根据调研情况对学生选修人数做调整,有必要的时候要通过竞争来达到合理的学生学习人数控制。

最后,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确定课程体系目标。设置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要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施,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

另外,教师也应该增加到行业就业的经验。教师如果没有到行业锻炼的实践经验,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建立就不会符合市场的需要,教学活动也会与就业实际脱节。

3.2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施

在市场调研和学科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首先以旅游市场就业需要为目标,分解目标,逐步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所以,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要考虑涉外旅游市场的需要、教学时问和学科特点几个要素来进行设计,并且与实践教学联系。根据以上这些要素,构建高职高专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框架如图1。

该课程体系的创新体现在4个方面。

(1)充分体现了“理论+实践”的高职教学原则。此体系中,实践课程不再是学生学习周期结束后的最后一项学习,而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实践训练。第一阶段是通过学生到企业预实习的方式进行;第二阶段通过周末顶岗实习进行;第三阶段通过最后的毕业实习进行。3种实践方式的成绩最终都纳入学生学习的总学分中,在学习中,如果学生没有这3项的学分就无法拿到毕业证书。

(2)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原则。根据涉外旅游市场就业情况的分析确定学习目标,同时兼顾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基本素质的培养确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潜在能力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分3阶段完成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3个方面的培养。根据“基本素质一职业能力一岗位技能”的培养方向,确定每个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然后在目标的指导下确定课程培养模块,最后分析这一模块中包含的课程内容,确定具体的课程体系。再根据市场的变化需求,灵活的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对于所有学生都必需掌握的核心内容,采用必修课形式,对于非核心性课程则采用选修课形式,以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学习时间上,适当的把暑假时间纳入课程体系中。暑假自主学习的时间,由学生自由安排,但是要求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暑假学习制定评价体系纳入学分中。现阶段高校学生有两种来源,一类是参加工作后再参加高考的,还有一类是高中文理科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再考入高职涉外旅游专业来学习的,学生的目的性很强,其工作期间的实践可以算入学分中。高中毕业的学生由于没有实践经验,因而入学第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自己寻找与所申请专业一致的企业进行为期2~6月的预实习,学校通过带班师傅的鉴定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且纳入学生毕业学分中。通过预实习的过程,让学生对行业有感性的认识,以后的学习就更加有针对性,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4)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同步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强了外语的学习,但是不是单纯的加多外语课程的课时,而是在原有专业课上采用双语教学,形成外语教学的外语基础课程到专业外语基础课程再到双语教学专业课程的渐进培养方式,旅游专业知识学习与外语学习从原来的分开进行到同步进行转变。

4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支持体系面临的挑战

4.1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实施,必将对传统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模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革。

首先,学校学分制度面临挑战。由于预实习、周末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加人到学生学分统计中,对学校学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现行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模式面临挑战。该体系实施后,由于学生选修与选专业方向的影响导致班级设置会受到影响,班级管理、学生评优等出现新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信息化的学生选课和成绩管理系统,排课方式将进行大的调整,选修、重修等也将遇到新问题。

4.2教材

目前,尽管开展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的学校为数不少,但教材编写工作并没有能很好地满足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实践的需要。

首先,专门教材较少。当前高职高专涉外旅游专业教材很大部分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压缩版,针对高职高专涉外专业的教材很少,这些教材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偏难、偏深,课程内容不同程度交叉重叠。更有一些专业方向,尚没有相应的专门教材,比如韩语、日语方向等很难找到专业与外语结合得很好的教材,这为课程体系中双语教学的开展提出了难题。

其次,教材的更新较慢。涉外旅游专业的教材的老化问题严重,最新的行业信息难以很快反映到教材中来。教材跟不上课程体系的需要,导致最终出现课程体系向教材“妥协”的局面。限制了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

再次,技能性的教材较少。目前大部分教材普遍强调理论基础,技术应用性知识少。

4.3师资

课程是靠教师来实施的,合格的高职师资对于课程实施的效果至关重要。目前要实施这一课程体系,师资水平是一个很大的制约。

高职涉外旅游课程体系是应用性的课程体系,教学中也强调应用性,同时它强调外语的应用。它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旅游理论水平,还要有旅游行业实践的背景,另外还要有专业外语能力。在专业课教学方面,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应用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同时要能进行双语教学。不但要懂理论,还要懂实践,能灵活应用双语的“双师型”教师是涉外旅游专业的基本要求,所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质量达不到要求。由于旅游业发展快,知识更新换代迅速,专业教师都比较年轻,因此,专业教师队伍不稳定,高学历、高职称和“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教师未能及时得到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和提高。

第5篇: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 应用型 模块化 课程体系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作为一项发展任务。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社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应用型本科高校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目前随着区域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高校应用型人才供给与产业、行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愈演愈烈,据调查显示:“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1]大学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选择最多的是“提高自己的技能”(41.28%),其次为“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31.94%)[2],两项选择反映了高校课程之于就业价值的缺失,导致学生就业信心缺乏。由此可见,课程改革是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核心。

一、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应有特征

课程体系指在一定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系统。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这里所说的“课程体系”不涉及系统内部所含各种具体内容,更是对其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特点观照。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遵循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层次定位,这种能力体现在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有效对接职业岗位的实践要求;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运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可见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专业教育,因此课程体系应有自身特色。

首先,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理应体现学术性。“以学科为中心”是当前许多专家学者批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最大弊病,但学科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石,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教学仍然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既要区别于传统高校而强化应用实践,又要与四年制高职专业根本不同而立足学科基础,因此以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为主,融入学科概念、学术元素,建立基于学科指导下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应是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准则。

其次,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还应指向职业性。职业性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紧密相随,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回避的价值选择,它与学术性的关系演进不断丰富着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且在当今大众化背景下被更多地强调。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倾向性比一般本科要强,应体现人才培养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有机结合。因此课程体系设计既要依据学科知识体系进行必要的构建,又需要根据社会职业需求进行课程创新,使课程体系建设与时俱进,有效支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再者,应用型课程体系必须具有灵活性。传统课程体系因其相对封闭使教学内容和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的进步、产业的发展、部门的调整、个性化需求的多样,使课程处在变革之中,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必须建立自调节机制以顺应变化而获得可持续发展;同时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应留有足够应付各种变化的回旋余地。这种灵活的弹性课程体系能积极应对各方面变化,避免做出伤筋动骨的改造。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教育

基于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特征,探索模块化设计思路,能有效改善目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国经历了二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欧美各国通过设立应用型教育培训机构或学校培养急需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出现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法国高等专业学校、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美国社区和技术学院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课程改革是这类学校的重点。博洛尼亚进程以后,欧洲应用型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实施模块化,它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3]。“模块”一词最初是建筑、计算机等行业的术语,模块化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有多种属性,分别反映内部特性。在系统结构中,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4]。所谓“模块化课程体系”,简单地说,就是按程序模块化的构想和编制原则编制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使之形成模块结构。

可以把模块想象成“积木”,任意拆分和组装,具有非常灵活的特点。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突破传统的线性结构,有利于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要求,对学科知识的重新梳理与分解,对原有课程知识点进行优化、重组,避免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利于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强实践的能力要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施理论、实践、练习、研讨同步式一体化教学模式,达到知行合一;同时有利于针对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对接行业发展和职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开发企业课程,而解决高校课程的相对滞后性。

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和就业取向,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

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必然是一个对教育性资源重新选择的过程。纵观课程发展史,无论是课程理论研究还是课程实践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即对教育性资源的选择与更新[5]。按照哪些标准选择教学课程,如何保证各课程之间合理的平衡,怎样为每门课程选定最基本的、首要的内容和较次要的内容,避免过于频繁而仓促地修改?显然,这是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的焦点,也是高校课程改革的永恒主题。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构途径

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在课程。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计打破了原有学科中心的结构体系,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从“学科一行业一职业”链视角,立足于学科基础,结合行业标准,对接职业需求,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原有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重构,构建出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单元(即模块),由此彰显出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图 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体系示意图

1.整体谋划宏观模块。宏观模块对于某个专业来说,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需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要求。因此,要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做好顶层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由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规格要求,对应职业的职责任务和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具有专业特点的能力标准。在此基础上,重新梳理学科专业知识系统,按照基础服务专业、专业服务行业指向,构建基础模块、核心模块和方向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

2.统筹构建中观模块。中观模块是整个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核心基础,它是宏观模块构建的基础,同时是微观模块构建的指向。中观模块的建设任务就是按照培养目标对基础、核心和方向三大模块进行细化,关键是根据专业能力标准,确定能力实现课程及合理配置。专业核心模块设计要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按照产业和行业需求对原有学科知识进行删减、重组与增设,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及重要程度进行教学时数和时间分配。

专业方向模块是实现与社会行业需求有效对接的桥梁,其设计更鲜明体现了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灵活性。以职业和岗位群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打造特色化课程群,并根据行业产业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培养方向与“社会及企业”对接、教学内容与“职场及岗位”对接、教学方式与“实践及实训”对接,实现校社(会)、校企(业)、校岗(位)协同确定人才培养规范。为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各专业可构建两三个特色化培养的方向模块,鼓励引进高端行业、企业培训,开设考证类、技能类等课程,设计好交叉复合的模块课程,开展以企业为主体、校企合作共建共管教学模式。

3.精心设计微观模块。微观模块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石,划分的依据是专业对应的能力要素。微观模块的建设任务就是“模块化课程”的设计。各教学内容以知识单元为依据构建模块,改变传统以线性结构组织教学内容的方式为以非线性结构的方式,将相互之间密切相关或者有逻辑关系的部分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学习模块。“模块化课程”作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每个“模块化课程”在“模块化课程结构”中承载着独特的功能与责任,每个“模块化课程”必须准确把握本课程的性质、定位与特征。根据每门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整合与重组教学内容,针对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关键知识和能力点进行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

表 新闻学专业基础课程《广播新闻采制》的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

该课程打破以章节为单元的传统课程内容体系,以广播新闻采制的业务流程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设置四大实训模块,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广播新闻实务操作,贴近媒体的真实需求。每个实训项目力求尽可能多地涵盖广播实务的关键知识点,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可扩展性。

“模块化课程体系”不仅是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模块化课程”内容的设计,“模块化课程”之间知识能力结构的系统规划和优化设计。模块化不是把原来的课程简单归类冠上“模块”这一名称,而必定是需要对课程“大动干戈”,可见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改革唯有颠覆性的重塑,才能迎来新生。

参考文献:

[1]钟志敏.高校应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N].中国青年报,2007-03-03.

[2]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EB/OL].(2014-01-28)[2014-06-12]http:///p/2837765258.

[3]余国江.课程模块化: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转型的路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99.

[4][美]KirkKnoernschild著,张卫滨译.Java应用架构设计:模块化模式与OSGi[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郝德永.课程改革:愿景与可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9(8):100.

第6篇: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

一、实验室安全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难点

高校实验室研究工作涉及各个领域,实验仪器种类和实验手段各有侧重,这使得高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应具有多层次、专业化等特点。国外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主要侧重实验仪器的安全操作、如何避免实验过程中的伤害以及紧急处理内容,规定制定的细节缜密、操作性和实用性强[1-3]。目前国内各高校在实验室安全教育方面也开展了许多工作。北京理工大学开设安全教育选修课,对新入校本科生进行消防培训,指导学生亲身进行防火、灭火的训练。北京大学广泛征求各院系和实验室相关人员和教师的意见,建立了全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4]。尽管如此,受宣传方式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国内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教育仍落后于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5-7],安全管理教育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8]如下。

1. 普遍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教育工作的不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仍停留在书本上,没有引起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2.现有安全管理教育课程体系不成熟,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课程内容不具有专业化、层次化的特点。

3.安全管理教育形式单一,局限于发放安全手册和讲座等传统形式,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对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教育体系迫在眉睫,如何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掌握安全防护、防护措施和紧急事故处理应对技能,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率,成为高校综合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课题[9-12]。

二、模块化安全教学体系

以我校机械与车辆学院为例,针对机械与车辆学院各级实验室实践教学任务繁重,具有面向专业广、仪器设备种类繁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建立模块化安全教育体系如上页图1所示,该安全教育体系具有模块化、全程化、层次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一)模块化

该安全教育体系可按照内容、研究对象、专业等形式拆分成不同模块,根据培训目的和授课对象的不同调整授课内容。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使用事故应力处理模块和环保教育模块,对学生重点进行事故应急措施和安全技能培训;对高年级学生,采用安全教育的专业化模块,针对高年级学生需要进入各个专业实验室使用仪器进行学习,重点侧重指导他们对仪器的安全操作等内容。

(二)全程化、全员化

安全教育始终贯穿教学、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同时,进人实验室的人员包括教师、学生、实验室其他工作人员,有时也包括参与实验的校外人员,涉及人员多而广,所有涉及人员都要接受必要的实验室安全教育。

(三)多层次、专业化

学院实验室涉及的学科众多、专业性强,层次不同的实验室人员更替频繁,甚至有部分风险性高的创新性实验。安全教育课程应能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安全管理条例,比如机械工程专业,专业实验室内的数控机床较多,需要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首先进行设备安全操作指导,防火、防电等事故预防措施,以及紧急状况的处理技能;动力能源与传动专业,常用到油液等材料,需要培训学生安全处理实验废料等。安全教育不仅涵盖专业实验,还包罗人身安全救护知识等。因此还设置了安全救护模块的课程,请医护人员现场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人身伤害等。

(四)多样化

学校主要通过分发安全知识手册以及课堂授课等传统方式对学生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根据调查发现,学生更偏向于实战演习和观看视频等学习方式,对比传统的课堂理论授课和宣传资料发放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甚至认为传统的方式流于形式化,实用性不高。为此,本课程体系引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通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学生安全主题小品晚会、安全技能比赛等,加强安全实战演习训练,通过培训学生使用灭火器、危险逃生技巧,模拟火灾现场人员疏散,烫伤、烧伤事故急救处理技能等实战演习;指导实验室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佩戴,水、电设施的安全操作等,提高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安全管理意识,自救能力和应急事故处理能力。

第7篇: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机电一体化专业 《机械设计》

高职教育以高等技术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据此组织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和切身感受,对《机械设计》的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

1.采用项目化教学,突出教学目标

对于高职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师应重视应用性教学,强调知识的运用,降低理论的深度,特别要在教学中贯穿项目的制作,这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对于公式、公理等推导、证明的理解、认知不重要,教师可在不影响知识理解连贯性的前提下减略或删除,以便学生集中精力掌握实用的结论,以解决实际设计问题。对教学内容有效的整合,设计相应的教学项目,在项目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任务为载体,将具体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单元,确定每个单元课程的目标,准确叙述课程的能力目标,确定相应的知识目标。课程内容编排的依据是项目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由于项目不同,具体内容是不会重复的。随着项目的推进,教师可让学生由项目引起兴趣、在项目制作中增加感性认知,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让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体验,让抽象的理论得到实践的验证,使学生高效快速地掌握机械设计方面的应用技能。

2.合理使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机械零件的设计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机械零件装配体的内部结构及其装配关系,如何清楚地了解零件的几何形状及视图理解,一直是机械零件设计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实物和二维平面图展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与演示,而实物实体的透视性不够、操作不便及二维平面的有限性极大,阻碍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针对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可将课本上的二维视图用三维设计软件制作成直观的三维模型,再利用三维设计软件中的制图模块把三维模型转换成二维工程图,这样可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也使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很快地反映到二维视图当中,师生交流变得更加顺畅。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通过三维设计软件制作出他们想要的形状。这样容易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可增强学生学习三维设计软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采用“黑板上开机器”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感觉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枯燥的“天书”,上课时疲于记笔记,复习时只能死记硬背,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3.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设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和有时间对所授内容作判断、比较、分析、综合,使学生处于积极动脑、动口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解“弹性滑动”这一现象,按照教材平铺直叙的讲解,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究其原因弹性滑动是一个很抽象但是很重要的概念,是用直观观察不到的现象。笔者设计了几个小实验,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发现弹性滑动的现象,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将弹性滑动的各个概念讲解清楚。又如: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中的一个重要性质死点时,教师可以利用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的教学模型,结合板书进行分析,讲解之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摇一摇,转一转,然后组织学生去讨论,形成互动,让学生更直接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亲身体会到死点位置的存在,然后进一步讲解死点存在的条件和突破死点位置的方法。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4.教师应当参加工程实践和技能训练并应用于教学中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双师型的教师,一名专业课教师也应是技师,既会理论又会实践。若一名专业课教师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是不会受到学生青睐的,更不用说使学生对其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教师应经常参加工程锻炼和技能训练,真正参与工厂的产品开发、工装设计、一线操作才能提高水平。也只有通过工程锻练和技能训练,教师才会知道任教学科知识中哪些是实用或企业需要的,哪些是课程的重点。

5.改革课程考方式

由于《机械设计》课程本身的特点,为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教师可以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现场考核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建立知识与能力并得的考核体系。这种成绩评定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将《机械设计》课程考核分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及学习自觉性考核三大部分。其中理论考核是通过试卷考试,占成绩的40%,考核学生对计算、分析、设计等方面能力掌握,采用开卷或闭卷考核方式;实践考核是通过现场考核和报告整理来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占总成绩的45%;学习自觉性考核主要考核随堂作业、课外作业、校规校纪等方面,占总成绩的15%。

6.结论

高职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机械设计》课程有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这是由课程的性质、任务、地位和内容决定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得以提高。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积极参加工程实践和课程建设的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第8篇: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

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具体到专项技能,尽管综合素质备受重视,但是人才的综合素质建立在单项模块化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特点是融合了多学科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复杂的学习体系会造成重复性的低效率,要保证学生能够在短期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就需要从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开始。

关键词: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就业能力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它融合了电脑操作技能和艺术设计两个方面,因此在培养人才时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较高。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中,电脑技能已经成为人才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但是,电脑技能在融合了艺术设计相关内容后必然会有较为复杂的知识脉络,要厘清交叉的新兴学科就必须将其模块化。模块化可以使学科知识体系化,教师能够有重点地进行知识讲授,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脱节,这就造成了学校培养的人才在能力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困境,需要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明晰化,用模块化的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模块化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将学科知识体系分成相关的模块,在模块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电脑艺术设计是一门融合电脑操作技能和艺术设计理论的学科,在教学上对理论和实践都提出了相应的目标。以往的教学以教师为核心,以教材为主,而模块化课程体系要求转变这种教育理念,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实践。模块化将学习内容类比成工厂的程序性生产,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分都成为单独的成分,但是在组合后又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它将目标细化,将流程线条化,能够给人清晰的认知,从而使学生快速了解相关课程内容。

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模式

模块化课程模式的建立要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还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相结合,专业课程在设置上可以将具有相似性的课程合并,整合现有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根据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课程可以模块化为三个部分:公共基础模块、专业技能基础模块、艺术鉴赏模块。

1.公共基础模块

电脑技能种类较多,有的技能是社会普遍要求的,有的只是专业需要,因此在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需要将具有公共性的课程分离出来。公共基础模块中的相关学科知识是对电脑技能的基础性介绍,把握这些知识是为未来更深入地学习电脑技能奠定基础。公共基础模块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常识,树立正确的学科导向。

2.专业技能基础模块

专业技能基础模块是为了培养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在这一模块中,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电脑技能操作,特别是相关的软件模块与平面设计模块,学生能够有侧重点地深度研究学科发展的状况,能够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学习的专业技能。以Photoshop为例,学生可以在专业教师的帮助下,研究软件在专业发展上的利用途径。

3.艺术鉴赏模块

艺术鉴赏模块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关键部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除了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的电脑技能,还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艺术鉴赏。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将具有美学培养价值的课程安排在电脑艺术设计教学中,安排专业教师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将鉴赏与教学融合,使学生在领略艺术魅力的同时开阔视野,激发学生艺术设计的灵感。

三、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首先需要明确专业的发展特点,根据学科知识的特征系统优化教学资源,具体而言,就是要将相关的知识系统化,为学生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安排。当然,在模块化建构之后还需要采取其他方式保障实施的效果。

1.适应社会需求,完善课程体系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有自身的专业培养目标,在社会中也存在相应的职位与之对应,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社会职位的需求变化,及时完善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内容。特别是要根据专业能力培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有步骤地培养相关专业能力。

2.优化师资力量,科学选择教材

模块化课程体系建构在宏观上保证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但是课程的实施还需要专业教师利用科学的教材来完成,这就对教材和教师提出了标准和要求。教师应当熟练掌握电脑技能知识,同时具有艺术鉴赏与评价能力,并能够在模块化课程教学中改善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选用编排科学的教材,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加强教学实践,融合创新意识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以往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知识当作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而在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中,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电脑技能方面的知识。同时,学校创建的相关教学平台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艺术鉴赏模块,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创新精神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作者:尚冬华 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段晓允.电脑艺术设计在三大构成中的应用.才智,2014(17).

第9篇:模块化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课程体系 软件技术专业 标准化 模块化 项目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116-02

[收稿时间]2013-05-21

[作者简介]周树语(1974-),男,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机器学习、神经网路、模式识别。

一、引言

在全球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软件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致使软件人才供不应求,软件技术相关职位已经成为市场的热点和起薪较高的职位。然而,软件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专业性强,从业门槛较高,软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出新技术和新应用,更新换代速度极快;高职学生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的认知特点与行业对从业者认知能力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距,以上因素都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

本文提出构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内容标准化、结构模块化、实施项目化“三化”特征的课程体系,使其行业特征更鲜明、组织结构更清晰、教学内容更科学。既能有效满足行业岗位能力要求;又能快速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还兼顾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三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三化”课程体系涵义

1.内容标准化:根据软件行业相关岗位的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结合行业和知名企业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通过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岗位定位,并制定出定位岗位的岗位能力标准。以岗位能力标准为依据,构建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模块,从而确定课程体系,形成课程标准。通过这一过程,国家、行业及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已经融入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能紧密结合与行业的岗位能力要求,防止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的脱节。另一方面,岗位能力标准、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也会随着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

2.结构模块化:专业所定位岗位的岗位能力要求之间存在交叉重合,也存在内部的逻辑性。以专业所定位的核心岗位和拓展岗位的岗位能力标准为依据构建职业能力模块。依据职业能力模块,解构之前偏学科化的课程体系,重构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在行业主流技术快速更新换代时,通过替换个别课程模块或部分模块课程,从而使教学内容快速适应行业技术发展。

3.实施项目化:在课程体系实施时,将来自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解构、重构得到仿真项目案例,将仿真项目案例分解为任务,用任务串联知识点,贯通课堂教学全过程,实施时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既体现了软件行业的行业特征,又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能较快掌握行业主流技术和工具,还能通过从形象到抽象的路径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二)课程体系构建线路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总的构建线路为:“行业岗位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岗位能力标准制定职业能力模块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项目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施课程体系的更新和移植”,具体描述如下:

1.参照国家、行业、企业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行业、企业调研,从而实现软件技术专业的岗位定位,制定出岗位能力标准,使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建立在坚实的行业岗位能力需求上。

2.依据核心岗位和拓展岗位的岗位能力标准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在充分考虑变化性的基础上构建职业能力模块,将岗位能力标准转换成职业能力要求,归口到对应的职业能力模块下。

3.从职业能力模块向学习领域进行转化,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解构真实项目,重构仿真项目案例,以项目任务串联课程知识点,制定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并应用到软件技术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

4.随着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行业技术进步,势必对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更新。由于课程体系在构建之初就设计用模块化结构来适应变化性,因此只需替换易变课程模块中的相应课程,就能使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快速发展。

(三)“三化”课程体系的实现

在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重庆市软件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结合高职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确定以培养应用软件开发人才为专业主要人才培养目标,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进行重庆市软件行业岗位分析,将软件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定位于软件编码、界面设计两个主要岗位和软件测试、技术支持两个拓展岗位。通过分析、提炼和归纳国家、企业和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出软件技术专业的岗位能力标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依据岗位能力标准之间的关联性,构建出六大职业能力模块,分别为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界面设计能力模块,个体编程能力模块、软件开发基础能力模块、开发平台应用能力模块、软件工程实施能力模块。根据职业能力模块中的职业能力要求,向学习领域转换,构建出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而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并进行序列化,融入项目案例串联课程知识点,制定出专业课程的具体实施标准。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时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发放要素齐全的任务单,明确教学内容,规范教学过程;课程考核与国家、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课证融通”,学生可以选择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替代课程考试,目前可实施“课证融通”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软考“程序员”、“软件测评师”职业资格证书,微软系列资格证书,国家工信部的CEAC系列资格证书。“三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如图1。

四、结束语

一方面,在实施“三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师生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其教学成效逐渐显现,学生就业率和对口率逐年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也获得了一些 “三化”课程体系的成功应用案例:如通过增设“开发平台应用能力”课程模块中的WPF课程,实现了课程体系向.Net新技术的升级;又如,通过将“个体编程能力”课程模块的C/C++课程替换为Java课程,将“开发平台应用能力”课程模块的.Net平台替换为Android平台,实现了课程体系向相近新专业-移动互联网专业的成功移植。以上实际效果和成功案例证明了“三化”课程体系是行之有效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 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9).

[4] 夏喜英,邢玉林.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基本原则.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