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室护理的特点范文

手术室护理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护理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术室护理的特点

第1篇:手术室护理的特点范文

1.1工作强度较大

手术室是进行危重病人抢救和手术治疗的阵地,手术室的工作性质就进一步的决定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特征。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工作强度大,需要护理人员的精神随时保持高度的集中,并且由于手术的需要,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没有规律,从而会导致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饮食不规律,导致护理人员出现体力透支、肠胃不调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长此以往也会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2护理人员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由于手术室中有各种仪器,并且在手术室中时常还会发出器械车、电锯、电钻以及电刀等的噪音,还存在麻醉机、监护仪的警报声,这些声音以及紧张的工作氛围都是造成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原因。由于手术室中的患者的病情的变化比较快,并且毫无征兆,因此这就要求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不仅要保质有序的工作状态,同时还需要具备反应敏捷,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其中器械护士不仅需要随时保持头脑的清晰,同时还需要具备眼疾手快的能力,随时的对手术情况进行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不同的手术医院的习惯进行掌握,这就要求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必须长期的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长期如此的工作状态,不仅会对护理人员的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还可能导致护理人员心理压抑情绪的产生。

1.3对护理人员的健康危害较大

由于手术室中会经常的使用到麻醉剂、消毒剂以及麻醉气体等药品,护理人员长期的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便会长期的受到上述药品的毒副作用,从而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另一方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极有可能与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及血液直接进行接触,因此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受到生物感染的几率也比较大。最后由于手术室的护理过程中常会接触到尖锐的治疗器械,例如:手术刀、剪针等等,稍不留神都极有可能对护理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的受到的健康危害相对较大。

2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1完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良好的规章制度能够很好的指导各项工作有序的进行开展,并且能够有效的防止工作失误而导致的医疗事故。为了有效的提高手术室护理效率与质量,应该结合各医院手术室工作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人员管理制度,合理的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安排,在保障手术室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应该建立适当的检查测评、器械清点以及消毒隔离的制度,将各项考评与护理人员的绩效与奖金进行紧密的联系,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合理的进行分工

应该对护理人员的性格特点以及特长充分的进行挖掘,并且根据每个护理人员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工,这样不仅能让每个人员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切实的做到人尽其才。另一方面,在工作中,还应该对每个护理人员的心理特征以及知识结构进行了解,对于心理存在困难的人员及时的进行辅导,并定期的对护理人员进行学术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3采取人性化的关爱措施

由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长期的处于应激状态,长期的工作会让护理人员的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护士长应该对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护理人员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解决。同时还应该根据护理人员的需求,合理的进行排班,确保护理人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除此之外,还应该多向护理人员讲解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环节护理人员的不良情绪,提高工作质量。

3结语

第2篇:手术室护理的特点范文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因其专科化的特殊原因,使之在护理方面与病区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工作方式仅仅是在手术间内配合手术,很少与手术患者接触。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仅是一个手术配合者,而且还是手术患者的照顾者、咨询者、教育者和研究者[2]。

目前,在对住院患者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手术室护理工作大多数还采用功能制模式,与病房的优质服务存在脱节。因此,转变思维模式、探索适合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模式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要探索和实践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0年10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前,在全院所有病房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有护理人员15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4名,每日平均实施手术12台左右,具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条件,并于2011年10月开展此项工作。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标准、岗位职责及流程 加强手术室护理科学管理,重新修订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岗位工作流程等,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注重的是手术和手术配合,忽略手术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修订则体现以手术患者为中心,以安全、规范、方便、快捷为原则,同时兼顾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及患者家属感受和需求。

1.2.2 加强护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加强护理培训,特点是分层次、多方式,内容包含护理理念、沟通技巧和专科技能培训等。制定并实施手术室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计划,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进行礼仪规范、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和标准的培训与考核。

1.2.3 护士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 制定护士的分层管理,根据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素,核定护士能力级别,分配不同难度的手术,实行护士分层使用。建立专科组长负责制,专科组长负责本专业的疑难手术配合、业务指导、教学、科研、质量控制等工作。

1.2.4 合理配置护士人力,探索排班模式 护理部根据手术量、手术难度、手术床周转率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实行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与动态使用,实行专业护士准入制,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3:1。护士长负责排班,护理人员按手术专业配合分组,每个组由主管护师担当负责人,其职责组织组内病例讨论、解决组内疑难问题、临时协调组内人员等。每台手术安排专门的巡回和器械护士,对每位手术患者实施责任制、包干式护理,每台手术的配合护士全面负责手术前、术后访视,术前准备和手术配合,连续工作中途不换人,责任全面落实。必要时组内人员相互协助,实现对手术患者护理的无缝隙衔接。而器械护士要全神贯注做好台上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1.2.5 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护士的绩效考核以手术护理质量、手术数量、手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为重点,注重临床表现和工作业绩,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学习进修、奖励评优等挂钩。建立护士手术工作量统计表,护理质量考核结果登记表、满意度调查登记表,由手术医生、护士长、专业组长对护理工作进行考评,与护士当月的薪酬直接挂钩。

1.2.6 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

1.2.6.1 实施手术访视 根据手术访视的目的、意义,制作专科手术访视卡,制定规范化手术访视指导语,有针对性地实施心里疏导,利于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以适应手术的需要[3]。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主要内容包括:护士自我介绍;全面了解病情(探视患者,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做好沟通),对手术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手术前健康宣教及手术注意事项介绍;患者心理疏导;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解答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手术护理计划。手术后第2~3天,巡回护士到病房了解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并做满意度调查。

1.2.6.2 患者交接方面 术前巡回护士到病房接手术患者,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要求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以标准的仪容、仪态接诊患者。

1.2.6.3 细节护理服务 巡回护士术中全程负责患者的护理,做好细节服务,满足患者需要,保证患者安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30 min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刀口冲洗用温盐水,并制作肩颈部马甲为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的颈肩。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安抚,耐心解释、仔细回答患者家属的问题,做好健康宣教。

1.2.6.4 手术配合专业化 成立以科室为单位的专业组,设立专业组长和专科护士。根据手术医生的特殊要求购置专科器械,满足手术医生使用器械的个性化需求。熟悉掌握每位医生的手术习惯、操作特点及手套型号,手术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并根据专科特点进行相应专业细化,为各科医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使手术配合更加默契[6]。同时定期问卷调查了解医生的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

1.3 实施效果评价 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手术室质量、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手术室护士满意度。上述每类满意度调查表的每个项目分值为1~10分,每类调查表的总分为100分,最后计算平均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及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外科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手术量的不断增加都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上提出了更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7]。管理者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规范及标准,规范了护士行为,明确了工作方向,在实施优质护理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同时,不断进行护理工作流程的改进,使工作环节衔接紧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3.2 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化专科培训,使各级护理人员得到充分培养,是培养适应现代高素质手术室专科护理人员的有效途径[8]。针对手术室护理专业的特点,加强分层次、多方式护理培训,内容包含护理理念、沟通技巧和专科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的综合素质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手术患者和医师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3.3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提高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满意度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会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和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3.4 提高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加强了护士科学管理,保证临床护士配备,合理调配护理人力,加大护理培训力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保证护士福利待遇,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得到了领导、患者、医师的认可和赞赏,提升了护士职业形象,体现了护士的职业价值,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自豪感,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12]。因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晓伟.转变模式 求真务实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深入发展——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第二次工作例会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5-8.

[2]刘卫华.现阶段手术室护理管理探索[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11):56-58.

[3]谢倩,杨敏,陈俐,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811.

[4]周雪华,杨西宁.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20-6321.

[5]程宗燕,李福宣.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品牌的创建与实施[J].全科护理,2012,10(29):2757-2758.

[6]赵淑妹.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

[7]刘卫华.现阶段手术室护理管理探索[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11):56.

[8]姜雪,陈素兰,陈丽媛,等.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策略[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15-416.

[9]杨小红,阮爱娟,桂赛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21-122.

[10]冯小平.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1,17(2):131-132.

第3篇:手术室护理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细节管理; 手术室; 优质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73-02

2011年3月我院手术室正式挂牌成立“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根据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特点, 我们首先通过召开科室会议进行宣传动员,广泛征集护理服务意见,发放服务调查表,了解医生的服务需求;根据调查结果不断改进服务措施,通过半年的实践,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好评,取得了较好成效,从工作中深深体会到注重细节上的管理是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可忽视的因素,现将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注重细节管理

1.1 集体培训:统一标准,利用晨会时间组织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对手术病员进行术前心理护理的培训,由巡回护士通过:(1)自我介绍;(2)查对工作;(3)环境介绍;(4)操作告之与病人进行沟通。强调巡回护士应主动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需求,要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使患者在术前访视后、术中护理之前有一个连续的护理过程,消除患者对手术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的焦虑。用认真负责、严肃细致、热情和蔼的态度,获得患者的信任,消除不安、积极合作,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1.2 以精湛技术为支撑,做好手术配合:健全科室职能体系 科室设置以科护士长——专科专业组长——组员为体系的护理团队,在人员配置上个给予保证。

1.3 强化考核提高质量:定期对手术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测评,实行绩效考核,将工作质量与绩效奖金挂钩。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建立科室文化,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以促进护理人员在工作质量上的提高。

1.4 严格物品配送制度:要求洗手护士的术前了解手术需要器械做到物品准备充分,避免了术中准备手术物品不足而延迟了连台手术时间或术中等待,提高了手术效率。同时对手术过程中需要的物品也设立了专门的配送人员,以提高巡回护士在岗率。

1.5 日常检查考核到位:检查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习培训的效果,我们通过早交班提问,月考试,跟班检查等形式,检查培训的结果,看看护士掌握知识的情况及落实的情况,为下一步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同时通过考核也能有效督促护士认真学习,找出不足之处,并且考试成绩与考评奖励挂钩,有效地起到了监督落实作用。

2 为病人提供温馨安全服务

细微之处显现优质服务:对于手术病人来说,手术室是一个让人生畏、陌生、神秘的地方,无亲人陪伴,对即将开始的手术担忧,对疼痛的恐惧,对医护人员是否尽心尽力存有疑虑,从而使病人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针对这些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我们在服务细节、工作

2.1 适当的称谓:在手术前接病人时,应微笑,主动热情问好,根据患者的年龄特点、性别、职务及职称、文化背景、生活习性,分析患者心理需求而决定称谓,如:大爷、婆婆、老师等,使病人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从而消除恐惧心理。

2.2 主动介绍环境:积极开展细微之处现温馨的护理服务。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环境、设备对于病人来说非常陌生,使其处于恐惧状态下,此时护士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以使其消除恐惧的心理,缓解其忧伤和孤独的情绪。要求手术室护士主动安慰关心照顾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环境,告知他对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不要紧张以及需要病人如何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产生的效果,使病人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介绍先进的医疗条件、现代化的仪器设备、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及麻醉医师,也可让患者感受到受重视,增加对手术的信心。

2.3 规范手术全程服务用语:经常换位思考,学会站在病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及言行举止,采取演绎的形式,将平时不注意说出的生硬话语,表现出来,让大家体会感受。通过这些形式帮助护士提高认识服务态度的重要性。规范服务语使病人倍感亲切。如:“您好,请不要紧张,我会一直陪伴着您,我们已经为您的手术做好充分准备,希望您积极配合”、“您有什么不适和需要,我会帮助您”、“您的手术结束了,祝您早日康复”等。对待家属方面:“××患者家属,您可以坐在手术室门口等候,我会照顾好××的,手术进行情况我会随时告诉您的,请放心!”。

2.4 安全细致的护理措施:做好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和手术风险的评估,根据手术需求和病人的自身情况,摆好手术所需,要使病人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神经肌肉的损伤,对受压部位垫上软垫或者棉垫,防止术后压疮的发生;注意病人的保暖工作,如病人的颈部、外展的手臂的保暖,消毒时再将病人身上盖的被子移开;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护理操作常规,认真做好各种护理记录。手术过程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不高声喧哗、谈笑,体现人性的关爱。细节体现品质,打造出手术室护理独有的品牌。 手术完毕后,全麻苏醒期的病人有可能出现躁动,应妥善束缚病人,防止发生病人坠床,引流管、静脉留置针脱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送病人出手术房间前应擦净病人身体上的血迹,帮病人穿戴整齐,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并且注意保暖。对病人的疑问,应耐心解答,并且给予鼓励的话语,给病人送去最衷心的祝福,使病人放松心情,有利于术后身体的康复。

3 为手术医生提供优质服务

3.1 医护沟通的必要性:医护沟通的成功与失败是影响医护情绪、精神面貌以及手术配合默契的主要因素。手术医生在与手术室护士配合过程中存在着三个特性:①依赖性:手术的一切准备工作都依赖手术室人员,这对手术室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②友情性:医生愿意与业务素质高、反映灵活敏捷、彼此熟悉的护士同台手术,工作时配合默契、情绪高;③信息传递性:质控部门了解手术室服务质量时,医生很容易反映手术室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手术安排不妥、时间不当、人员配备欠佳等,致使手术室服务质量满意度难以达到100%。

3.2 规范礼貌用语: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医生和参观人员,要求礼貌用语。如对参观人员说:“请您穿好参观衣,戴好口罩和帽子”;术中配合: “××主任(医生),请您配合我们清点手术物品,谢谢合作!”等;做到“请”字当头,“谢”不离口。

3.3 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对手术科室和医生提供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对手术医生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个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问题及时反馈,制定整改措施,使我们的配合和医生更加默契。

3.4 温馨的后勤服务:在医生手术完后或接台期间,在休息区提供了水、水杯、备有微波炉为医生加热饭菜,免费供给咸菜,免费沐浴,以缓解医生的压力和疲惫,让医生在手术后能得到放松,以清爽而愉快的心情离开手术室。

第4篇:手术室护理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应用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55-01

手术治疗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手术的护理对疾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浅谈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是手术护理的关键,为探讨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对缓解患者手术时紧张恐惧的心理的影响和临床效果,本文收集我院手术室2008年2月――2012年12月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访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有了明显的变化,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我院手术室2008年2月――2012年12月择期手术的患者3000例,其中男性1820例,女性1180例,年龄2岁-81岁,平均年龄65.2岁。其中头部手术322例,胸部手术1123例,腹部手术1160例,骨科手术201例,其他94例。

1.2 方法

1.2.1 术前访视 ①查阅资料:术前1天由手术巡回护士到病人所在科室进行访视。通过查阅病历、和病房护士及主管医师交流,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生命体征、体重、各种实验检查结果、心电图、有无传染病、有无备血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在术前访视单上。②进病房访视: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手术史、既往史、传染病史等,将准备好的手术室宣传画等向患者宣教,引导患者清楚手术的目的、麻醉过程、手术过程以及术中患者注意的事项和配合的方法。告知患者保持皮肤清洁,术前禁食12h,禁水4h,进手术室前须除去饰品、活动性义齿,更换干净的病号服。术晨做好个人卫生,介绍手术过程,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知识,教会患者配合的方法,消除患者的各种思想顾虑,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放松的心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访视完成后,访视护士要认真填写访视单,并签字保存。③访视时间:对待一般的手术,访视时间可以适当减少,但是对于危重患者的手术,随访时间可以适当延长,特别是对小儿患者的访视时间要适当延长,小儿的依赖性强,让其离开父母单独进入手术间相对困难。术前访视时需花较多的时间消除陌生感。让其父母了解手术的注意事项,共同做好患儿的术前工作。

1.2.2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延续,是掌握患者病情恢复的重要途径,因此访视护士持术前访视单(术前访视和术后访视在同一张单)到病房,询问患者术后情况,查看伤口恢复情况,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无发热、大小便情况、饮食情况,了解患者的感受,是否存在由于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如有无应用电刀引起的皮肤灼伤;有无手术引起的压疮等)。

2 结 果

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最佳的手术,提高了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

3 体 会

3.1 术前访视密切了护患关系 通过术前访视与病人的接触、沟通、交流,病人及家属对手术室护士不再陌生,增加了对手术室护士的信任感,融洽了护患关系,病人感到被尊重和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对手术充满信心,能够更好地配合手术,减少了因患者投诉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3.2 术前访视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手术患者由于环境的改变,角色的转换,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术前向病人提供了有关手术、麻醉、护理方面的信息,使病人不在对手术过程感到神秘和陌生,再通过心理疏导,缓解了病人紧张焦虑情绪,使病人以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3.3 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 访视要求护士有良好的交往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心理知识,与病人沟通交流技巧等,满足为手术病人服务的需求,使手术室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实现。

3.4 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术前访视通过和主管医师、病房护士交流、阅读病例,了解病人基本情况,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使手术室的护理准备工作更为充分,有了针对性及预见性,术中更好地配合医生,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效率。术后回访病人及家属提出反馈意见,促进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本组资料根据手术病人及手术特点,结合护理工作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对病人进行访视并对手术方式、方法及结果等与病人沟通。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最佳的手术,提高了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由此可见,加强术前访视、术后随访,能够提高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郝凤杰.术前访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A].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1年.

[2] Tovey FI,Hobsley M,Holton J.Helicobacter pylori virulence factors in duodenal ulceration:a primary cause or secondary infection causing chronicity.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12(1):6-9.

第5篇:手术室护理的特点范文

随着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专科化发展,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更专的要求,使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全而不精的通科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近些年来外科发展迅速,大量的先进仪器和设备应用,形成高、精、尖的手术特点。因而对手术室护士的配合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和发展了手术室护理专科组,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专业技术,使手术配合能力大大提高,得到了专科医生的认可,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手术室共有护理人员31人。根据我院外科手术的性质和特点,将护理人员分设为神经外科组、骨外科组、肝胆外科组、普外科组、泌尿外科组及腔镜器械组。

1.2 手术室专科护士标准:手术室专科护士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在成为专科护士之前,需进行相应的专科知识的强化培训及考核,使其达到具有实践、教育、协调和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具备有6~10年手术室工作经验,职称为主管护师或业务能力强的护师。热爱护理事业,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

1.3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职能和作用

1.3.1 专科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参加专科手术的护理配合,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专长为病人和手术医生提供优质的、高效的护理服务,指导和帮助本专科护士提高护理配合质量。

1.3.2 专科护士应积极参加本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向新护士传授手术配合经验,知晓专科手术发展特点及思路,根据手术发展特点开阔思路,带动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本专科手术配合工作,利用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促进专科的不断发展。

1.3.3 专科护士负责制订和实施专科培训计划,并对教学计划的组织、落实、协调和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护士长一起负责本专科护理质量的考核。

1.3.4 专科护士负责定期与专科医生沟通,请各专科的手术医生讲解手术步骤、器械用途、手术要求;请麻醉科医生讲解专科手术麻醉的配合要求。听取医生对专科护士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评价,以及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与手术室工程师一起及时发现仪器、设备的问题,及时维修,以免因为仪器设备出现的问题而影响手术的进行。

2 专科护士的培训

2.1 由专科护士负责人和护士长一起制定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并且对培训计划的组织、落实、实施和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同时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价。

2.2 培训中采取理论授课、教学录象、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她们善于发现专科手术中配合的要点,鼓励她们参与思考、实践,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不断促进专科护理的进步和发展。

2.3 培训方法是由专科护士骨干以一带一法进行跟班带教,一段时间后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是否能独立配合专科手术,培训期内要掌握专科手术配合,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了解该专科医生个人的手术习惯。培训期结束后被培训护士要做个人总结,专科护士负责人要对她们进行考核,考试方法可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方法,考试成绩要归档保存。

3 体会

第6篇:手术室护理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手术室 服务质量

根据卫生部关于深化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我院全面铺开,手术室也不例外。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而手术室护士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最精良的护理技术,还要更加全面的为广大患者及手术医生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开展,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原则,从环境、技术、人文等方面全面提高,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给予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早日康复。

1术前访视的改进

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都要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走到患者床旁,查对患者后面带微笑的自我介绍,耐心亲切的和患者交谈,详细的了解病史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讲解治疗疾病的有关知识,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麻醉、手术过程以及术后不适的原因,为此我们制作了《术前访视手册》,以真实的场景图片方便患者能更加形象的了解相关知识。并介绍本院历年来手术病人的情况,安排接受相同手术成功的病人介绍情况,使病人了解真情,做好思想准备,并树立信心,相信医院,相信医务人员,激发其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对生活的信心,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及病情,准备特殊的手术用物,如老年人及小孩,我们可以提前将手术室的温度升高,防止患者在手术时感冒。

2创新服务内容,注重护理细节

2.1手术器械“个性化”。根据手术医生的特殊需求购置专科手术器械,并对专科医生的特殊手术器械进行精细化管理,满足医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手术医生姓名命名器械包,特殊器械专人专用;制作特殊器械图谱,并配以文字说明,避免与普通器械混淆;根据手术医生习惯及操作特点制作“手术医生器械喜好卡”放置在手术间,以提醒护理人员根据医生习惯备齐器械,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和手术成功率。

2.2手术护士“专科化”。实行专科管理,采用专科手术组人员固定及轮转制度,成立以手术科室为单位的专业组,设立专业组长和专科护士,并根据专科特点进行相应的专业细化,以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

2.3后勤服务“人性化”。为医生提供“人性化”的后勤服务,体现手术室“对医生的优质服务就是对患者的优质服务”理念。手术室着力打造温馨、舒适的茶歇环境,缓解医生工作压力与疲惫感。提供各种茶叶和咖啡、报刊阅览、洗浴用品等,为防止医生在休息区休息时着凉,手术室还准备了“加温衣、加温毯”。

2.4为小儿提供“母爱式”服务。手术室添置各类安全性强的玩具供患儿玩耍;购置小儿手术凝胶床垫保护患儿皮肤,避免压伤;允许患儿家属着装规范进入复苏室陪伴患儿,减少术后患儿哭闹,降低复苏期患儿风险的发生。

2.5为家属提供“清晰化”服务。设立温馨、舒适的家属等候区,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反馈患者手术进程,缓解家属焦虑、担忧的心理状态。等候区内建立健康知识宣传栏,陈列相关书籍供家属阅览,满足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3术中安全护理,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3.1全程跟踪服务。手术患者从入手术室到出手术室均需护士陪同,以便及时护理,对患者进行全程服务。首先,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接患者时与病房护士查对;入手术室时巡回护士第二次查对;麻醉前,医生、麻醉师、护士进行三方查对;手术开始前暂停,再次查对确认无误后开始手术;取下的标本,与医生核对后,进行固定并送检。其次,全程陪同患者。连台手术患者在等待间有护士陪同,建立静脉通道,并与患者进行交流,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心理。

3.2微笑服务。巡回护士通过微笑把信心和温暖带给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温馨热情的服务,消除对陌生环境的陌生感和孤独感,减轻痛苦、焦虑,让患者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体会家人般的关怀,才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3.3手术结束后护理。用温水擦拭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及消毒液,整理好患者的衣物或盖好被单,注意保暖,搬运患者时注意保护切口和各种引流管、静脉通道等,对躁动患者采取适当束缚,把患者安全、平稳地送回病房,并与病区护士进行交接。

4术后随访,提高管理水平

术后1~3天,到病房访视患者,先和患者拉家常,告诉他我就是你的责任护士,从术前1天、术中的护理都是我在为你服务;问候患者,说明来访目的;对于全麻患者告诉他手术很成功,你很勇敢,对我们的操作给予很大的配合,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对于非全麻患者,再次对他的表现给予肯定;适当介绍一些术后的注意事项、健康指导等。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无并发症及恢复情况,一方面丰富了护理经验,另一方面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加手术室的社会效应。最后要征求患者及家属对于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意见与建议,定期做满意度调查。

优质护理服务是对患者、对医务人员、对护理团队姐妹们的全面服务,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手术室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医生的满意度,完善了手术室护士的人文修养,提高了我们的护理质量,同时,也体现了手术室文化建设的品味。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

[2]翟丽霞,孙妍.关爱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J].中国伤残医学,2010,(6):154-155.

[3]陆琴.关注患者满意度,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J].医学信息,2010,(1):108.

第7篇:手术室护理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防范手术室护理中的差错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抢救生命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特点是节奏快、要求高、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随着各种高难度手术及微创手术的开展,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改进相应管理制度和流程,采取相关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或杜绝相关安全隐患,确保手术治疗及护理的安全,有效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1手术室护理中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如不加强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会给患者增加各方面的医疗费用;重者可引起医疗纠纷甚至造成重大医疗护理事故。手术室护理常见潜在安全隐患有:

1.1因为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或者患者意识不清,不能正确回答问话而接错病人。

1.2全身麻醉后患者没有完全清醒或患者意识不清、躁动、没有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患者无意识的翻身等造成患者坠床而引起损伤的。

1.3摆放前未仔细核对而导致手术部位、术式发生错误。

1.4手术室是执行口头遗嘱最频繁的科室,在执行时没有反复核对,导致用药错误。

1.5手术室护士没有认真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用品而导致遗留在手术切口内。

1.6手术器械、仪器、用物未提前准备,或者器械、仪器的功能不在正常使用状态而影响或延误手术的。

1.7护士在摆放时未保护好皮肤受压部位,尤其是骨隆突处皮肤而发生褥疮。

1.8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时未连接好或使用方法不正确而引起电灼伤。

1.9在运送和搬运病人时未保护好各种管道而发生管道牵拉脱落。

1.10手术室护士责任心不强,没有妥善登记、保存、固定标本,导致标本丢失而影响诊断。

2防范措施

2.1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完善各班护士职责,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服务理念,培训护士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2.2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在手术未结束时不许中途换人,如果特殊情况需要换人,要认真清点器械和手术台上的所有物品,双方确认后签字。

2.3手术室护士在接病人核对时至少采用两种以上核对方法,除了看腕带标识外,清醒病人要亲自大声核对,意识不清、小儿、不能说话的患者要和家属核对,做到“六查十二对”。

2.4手术室护士到病房接病人时,必须认真核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病人所带的病历资料、手术用药、有无过敏史、检查皮肤情况,填写《手术患者及物品核查表》,最后由手术室护士、病房护士及病人或家属三方签字。

2.5在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姓名、性别、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确保手术部位准确无误。

2.6送患者回病房时应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患者术中情况,术中用药,生命体征,以及所带药物及各种管道情况、以利于会病房后的护理工作。

2.7手术前认真检查各种物品是否准备齐全,是否符合手术要求,以防延误手术正常进行。

2.8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必须精力集中,随时监督手术医生的无菌操作,对手术台上的物品做到心中有数,途中加的器械、敷料、用物要做好登记,认真清点,防止器械,敷料遗留在体腔或深部组织,给病人造成无畏的伤害,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2.9手术护士应始终陪护患者,保证患者安全,接送患者的平车功能完好,常规配备安全带和防护栏;术中使用仪器,应确保患者不受意外伤害。

2.10在摆放手术时应尽可能处于功能位,让患者舒适,避免血管、神经受压,防止过度牵拉、过分外展,在受压的骨隆突处除了放软垫,还要贴皮肤保护膜来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损伤。

2.11手术室各种药物定点放置,药名和基数要有醒目标识,尤其是毒麻药、高危药物还要有交接使用登记,输血、用药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确保输血用药安全。

2.12手术中取下的标本待医生向患者家属交代完之后要妥善保管,及时固定以免标本受损,影响病理检查结果,更要防止标本遗失。

2.13严格加强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手术间及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要彻底,每周有终末消毒日,每周做一次细菌监测,各类监测结果均达标,感染手术要按感染管理的要求去做,防止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3总结

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场所,必须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任何环节疏忽都可能给病人带来不良的后果。飞速发展的医疗技术水品要求手术室护士的职责由单纯的手术配合扩展到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只有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重视质量管理,才能防范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才能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从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汪小敏.手术室护理细节操作要点与护理质量管理[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第8篇:手术室护理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安全管理;流程优化;手术室;效果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强度大、节奏快及对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等特点[1]。如何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关注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本次研究收治行择期手术患者170例,分别采用安全管理常规流程干预和流程优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安全管理流程优化用于手术室患者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行择期手术患者1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每组85例;对照组男47例,女38例,年龄15~66岁,平均(37.44±7.28)岁,其中骨科手术24例,神经外科手术11例,普外科手术45例,妇科5例;观察组男50例,女35例,年龄17~65岁,平均(37.50±7.32)岁,其中骨科手术24例,神经外科手术12例,普外科手术40例,妇科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是安全管理的常规流程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安全管理流程优化干预,即分析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潜在危险因素,以流程图和表格形式确定具体流程,制定专门护理人员负责制[2];手术室护理人员接收手术通知单后于术前1d对该患者进行详细访视,了解手术准备情况[3];术前1h进入手术室,调节房间温湿度;详细核对患者手术信息,确认无误并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后,送入手术室;麻醉前与麻醉医师核对患者麻醉信息,手术开始前,手术医师再次核对患者的手术信息,详细填术信息核对表,并由参与核对人员签字;器械和巡回护理人员手术前后仔细核对手术器械、药物及其他医疗用品数量,防止异物残留体内;术后由专门护理人员监督医护无菌操作执行情况,并予以记录上交作为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器械护理人员与标本运送员进行标本核对移交工作;由巡回护理人员与麻醉医师将患者送返病房,与病房护理人员完成移交工作,并由参与移交人员签字。观察指标:①护理满意度评价:出院前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这份量表是本院自拟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患沟通及健康宣教3部分,总分100分,≥95分判定为临床护理满意;②记录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包括手术部位错误、输血错误、术中用药错误、标本错误及异物存留体内等,计算发生率。统计学处理:数据录入和分析使用的软件是Epidata3.05和SPSS17.0;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是P<0.05。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72.94%)(P<0.05),见表1。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P<0.05),见表2。

讨论

手术室安全管理流程优化促使手术室常规的简单、琐碎及片面护理工作转为全程、多层次及全面的护理工作,提高各个环节护理工作的安全质量。接受流程优化安全管理手术室患者在围手术期按照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有效干预,工作流程清晰,责任分工明确;以线条和表格表示安全管理流程图,使得护理人员可以迅速了解自身在护理工作中的责任,尽快做好本职工作,预防手术室护理差错。同时,手术室安全管理流程优化可量化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交接的顺畅性,便于日常检查工作顺利进行,为针对性培训护理人员提供科学依据;而规范日常安全管理流程亦对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效率,发现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针将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流程优化应用在加强护理服务水平,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方面有明显优势;而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证实安全管理流程优化用于手术室患者有助于避免护理差错的出现,对于提高手术室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流程优化用于手术室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娟 赵宁 赵瑞霞 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张慧丽.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与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4):22-24.

第9篇:手术室护理的特点范文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宫颈疾病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2~65岁;疾病程度:轻度16例,中度6例,重度5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5~67岁;疾病程度:轻度15例,中度6例,重度6例。所有患者在年龄、疾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其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护理管理对策进行优化。

1.2.1对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现状的分析

第一,近几年,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往陈旧的护理观念已经落后于现代化的医学发展,不能满足当下急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要求。而且传统护理模式对护理范围有所限制,使其局限在急诊手术室之内,无法与病房护理进行有机结合。第二,急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要比病房护理工作更加的繁杂,护理人员相对较少,更是加重了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难度,为急诊手术室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强度与压力,使护理人员非常容易出现疲惫、困顿心理,进而导致错接患者、镇静剂使用不当以及因术前准备不足造成手术时间延长等失误现象的出现。第三,急诊手术室中出现感染情况的几率较大,应该对其进行良好的控制与管理。

1.2.2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具体优化对策

第一,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关心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对护理人员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详细的了解并给予有效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护理人员工作自主性,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由于护理内容的不断增加,以及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加强他们的的护理素质和水平,增强他们的护理责任心,减少护理失误率的发生。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并做好宣传工作,将其切实的落实到急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当中去。第三,对急诊手术室的感染控制进行加强管理。急诊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也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相关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染控制管理意识,做好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并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管理检查与监督机制。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失误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的是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失误率方面,实验组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在急诊手术室中进行良好的护理管理可以增强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医院的整个管理过程中,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可以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真实的反映出来,在保证患者护理效果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对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策进行优化之后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而在手术时间以及失误率方面,实验组也同样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说明,加强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可以较好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促进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