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一语文导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语文学科;记忆力;训练
记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因为记忆,人类的文明得以传承;因为记忆,历史的辉煌得以延续;因为记忆,美好的情感代代相传。
我们从记事起,就端坐在课堂里,学习人类先辈们殚精竭虑、血汗教训得来的文化精华,以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推动历史文明的车轮前进贡献一份力。语文的唐诗宋词、散文小说,数学的公式原理、方法思路,外语的单词语法、句式表达,物化的现象原理、定理步骤……一切一切,除了理解、练习,记忆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记忆在文科性的语文学习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美的古诗名篇,字词的读音书写,以及复杂枯燥的语法知识,都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记忆能力,在记诵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一、人的记忆力是有个体差异的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老师布置的适量的语文的背诵和默写任务,大部分同学都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可是总有这么一些学生“消极怠工”,背默十分艰难,似乎忘性也大,很是让人伤脑筋。有些平时很乖巧认真的孩子,完成记忆任务时却拖拖拉拉、磨磨蹭蹭。说他们回家贪玩,也真是委屈他们,回家是背了,但是记不住;有的当天背熟了,第二天就忘了。还有些学生理科成绩出奇地好,背书默写却总是困难,文科成绩不理想,影响了他们的整体发展。看着他们真诚为记诵苦恼的脸,你能说他们偷懒吗?
美国波斯顿大学医学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认为孩子具有七种智能。智商测试仅仅集中体现了其中两种智能――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但是其它五种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也是同样重要的。应该承认人的记忆力是有差别的,不同的人,对于数字、文章、名字等,需要直接记忆的东西,在认知上确实存在差异。但记忆力差异并不一定就是能力上的差异,方法、习惯和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记忆力培养中同样很重要。有些学生因记忆任务完成得较慢,自己又不加倍勤奋,就会拉大与同学的差距,进而觉得自己笨,否定自己,厌恶学习。长此以往,就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影响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记忆力通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
据意大利《晚邮报》报道,意大利一所大学三名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挑选了一位记忆中等的青年学生,让他每星期接受三至五天、每天一小时、背诵由三个数至四个数组成的数字训练。每次训练前,他如果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前次所记的训练。就让他再增加一组数字。经过二十个月约二百三十小时的训练,他起初能熟记七个数,以后增加到八十个互不相关的数,而且在每次练习时几乎能记住80%的新数字,使得他的记忆力能同一些具有特殊记忆力的专家媲美。过不了记忆关的学生如果不采取个性化的。可见,记忆力通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而训练是要讲究科学方法的。事实上,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学者都通过各种方法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马克思从少年时代开始,坚持不断地用一种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语去背诵诗歌,有意识地锻炼记忆力;列夫・托尔斯泰也是采用背诵的方式锻炼记忆力。他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每天早晨,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强记一些单词或其他方面的东西,以增强记忆力。宋代词人李清照采用与丈夫比赛竞猜某典故出自某书的方式,在兴趣盎然的娱乐中,巩固了知识,增强了记忆。
三、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记忆力不够强的学生,是可以采取一些个性化的训练方法来塑造提高的。教师除了给他们压力,强制他们完成背诵任务外,更应授之以渔,平时给他们记忆方法的科学指导,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训练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
1.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能够记忆的自信。记忆时如果没有自信,脑细胞的活动将会受到抑制,记忆力便会迟钝,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抑制效果”。脑细胞的活动受到抑制,反过来又造成无法记忆,致使更加没有自信,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拥有自信,使记忆演变成为良性循环,再加上刻苦的努力,经过锻炼记忆力就能变好。希腊大雄辩家的狄摩西尼斯曾为口吃苦恼,但是由于有充分的自信,加上超过别人数倍的努力,才有了日后的成就。
对于那些记忆较慢的学生,笔者对他们完成记忆任务的情况给予特别关注,对他们化出的努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平时用事例和心理学知识开导他们,多记多背是可以提高记忆力的,功到自然成。班里一个很认真的女生,初一时背诵默写明显不如别人,但她很努力。到了初二,她已和其他同学一样能顺利默写和背诵,默写还经常是满分,从突出的差到突出的好,这种身边的例子更有说服力,榜样的力量使其他学生树立了信心。
2.记忆力的培养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升入初中的学生比小学生心智成熟,能够理解记忆。相对于机械记忆,理解记忆的记忆量更大,记忆速度更快,遗忘率更低。初中生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记忆的内容明显增多,难度也增大,所以,必须引导他们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对于记忆的材料,笔者在课堂上总是讲通讲透,层层分析,形成系统,有时系统的板书也有利于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根据心理学原理,记忆的一个特点是,记忆量大,速度慢,遗忘少;记忆量小,速度快,遗忘多。对于较长的背诵片断,笔者指导学生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来记忆。例如:背诵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老山界》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课上,师生集体赏析。全段一、二句写感觉――冷,第一句正面描写,第二句侧面描写。两分钟时间,读熟背诵。第三―六句是视觉描写,三“景”一“人”:三句比喻描写了星星、山峰和山谷,再写到“冻醒了的同志们”。给一段时间读熟会背。继续分析第三层次的听觉描写,一句寂静引出声响,两句“极……极……”,四句比喻句“像……”。第三层次背诵。再加一句结尾,该小节的层次就清晰地印在脑中。化整为零,一句两句背熟,再化零为整,先小整再大整,脑中有个系统,将背熟的句子联系起来,一段文章就背出来了。遇到拗口出错的句子,让学生连读五到十遍。在课堂上,部分同学就能完成背诵。
对系统的细致分解有利于内容的理解,再一句一句背诵,记忆量小,学生背诵很快,也很有积极性;连句成段,连接前后,知识构成系统,遗忘就少,掌握得比较牢固。一步一步的过程,学生掌握的很快,记忆的难题很快攻克。这种方法对其他背诵任务同样适用。
3.记忆过程要强调正确率。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因此在背诵默写时要注意“首因效应”,同学间互背,当堂示范背诵,都应将学生背诵不注意的地方指出来,默写时将学生易错、难写的地方指出来,强调加深印象,以保证默写的正确率。对于学生易错易混淆的知识,要讲解清楚,理解了的知识就不易犯错。比如学生容易将“踌躇”写成“躇踌”,那就要说明字后边是汉字音旁,韵母相同。这些提醒比错后改正更能防止产生意识上的混淆。
4.记忆的关键是及时巩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总结了遗忘发展的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变缓,经过一定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即遗忘发展是“先快后慢”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学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个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教学口语交际时,这一点尤为重要,也受益最多。如教学二年级的《买文具》时,教师在讲台前面准备一个小小的商店柜台,里面准备好一些文具,本子、铅笔、彩笔、橡皮等等,这样孩子一下子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说的愿望就被调动起来了。情境导入法如果运用得当,也可使学生感同身受,意想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因此,我们要从教学内容出发,精心组织,巧妙构思,利用一切尽可能利用的环境、条件创设良好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歌曲、画画导入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它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使人心旷神怡。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把人带入特定的意境。各种课程都是相通的,孩子们不仅喜欢朗读也喜欢唱歌,语文课上可以放乐曲让学生聆听、感受,也可以师生一展歌喉体验音乐。让音乐适时走进语文课堂能够点燃他们的情绪,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如《雨点》一课,我如此设问:“大家会唱有关下雨的歌曲吗?”于是师生一首接一首高兴地唱:“下雨了下雨了,蚂蚁躲在洞里面……”“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小草笑嘻嘻……”边唱边做动作,音乐融洽了师生关系,升华了学生情感,在这和谐的氛围中,我揭示了课题:“刚才同学们唱得可真好!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雨点》。”然后板书“雨点”,并把雨字美化了一下,上边的横变成一片云,中间的竖是一把合着的雨伞,外边是四个小雨点,创意的板书也极大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睛,他们目不转睛的盯着老师板书不时发出惊喜声。再有教学《赶海》,刚好我会唱《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于是上课开始时,我就跟着音乐唱了起来,孩子们也随着歌声打起了节拍,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
三、设置悬念导入
悬念,一般指那些悬而未解的问题和现象的关注心情。俗语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意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沙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从而造成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心态。教师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置恰当适度的悬念,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我这样说:“一只乌鸦嘴里有一块肉,被狐狸看到了,狐狸特别想吃那块肉,于是,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他说了什么呢?那块肉到底被谁吃了呢?打开书去找找吧。”学生迫不及待地开始读书。反之,太悬不悬都将降低学生学习主动性。只有百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自始至终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四、以情促情导入
以情感人,是人际交往的常用方法,也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教师利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当这种情感,情绪在学生思想上激起波澜,引起师生共鸣,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为后继教学打下基础。
五、表演法导入
新课程提出: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促进者,更是课堂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学习同发展。课堂上通过教师表演节目引入课题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家》一课,一上课我就向学生宣布:“下面老师要表演个节目,请大家仔细看老师表演的是什么?”一听说老师要表演节目了,学生们一个个伸长脖子睁大眼睛仔细,于是我稍弯着腰两手充当鱼鳍在讲台上游来游去,还不时的吹吹泡泡。“鱼”“鱼”“老师表演的是鱼”学生们兴奋的喊起来,还有的也“游”了起来,教室里充满了快乐的空气。我就接着问:“鱼儿的家在哪里?你还知道谁的家在哪里?”这时我转身板书《家》,孩子齐读课题。
六、猜谜语导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以生为本 《捡麦穗》
在课堂上有两大活动:教和学。教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要将知识纳入知识体系中,而且学的过程是一个自我生成和建构的过程,是任何人都无法代劳的一个过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是多元的,语文教师虽为教学主体,但不能将知识或者某种结论直接强加给学生,否则学生肯定会失去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何才能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呢?笔者结合粤教版必修一《捡麦穗》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一些探索。
一、教师深入研讨文本,把握可教内容
语文是一门特殊学科,每个老师对文章都自己的理解,每篇文本可教的内容有很多,但教师不能随性地教学。要做到以生为本,首先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而要发挥此作用,教师首先必须深入研讨文本,并把握清楚可教内容,同时结合自己的风格进行教学设计,万万不可只看《教学参考书》,硬搬书中的教学设计。
例如在设计《捡麦穗》的过程中,教师应在结合散文阅读教学方法和单元目标的前提下,研读分析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风格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然后一起交流思路、方法,以引起教学火花的碰撞,设计出更优秀的教学设计。
二、深入了解学情,力争以生为本
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忽视学情,仅以一份教学设计上几个不同层次的班级为准,这样做难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经过小学、初中语文课堂的熏陶,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鉴赏水平,了解学生困惑的内容,了解学生迫于解决的问题,了解学生对于该未学课文的兴趣点等,弄清楚这些内容后再着手设计教案,从学生的角度定目标、重点和难点。
此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应当考虑学生的性格情况,很多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容易忽略学生的性格,导致课堂上师生互动时只有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并没预想中的回应,这除了影响教师的调动能力外,而且不能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学生的内外向情况、表达能力等。
例如笔者在设计《捡麦穗》的引入参与环节时,充分考虑班上女生为主的情况,创设了从女生出嫁要准备嫁妆这样的情境,以迅速进入文章中主人公是如何准备嫁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该班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较高,学习态度认真,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热情。女生偏多,比较文静,但乐于在课堂上诵读,且男生也较安静,能自主地读文本,如果老师做一定的引导,他们就可以认真地感受文本。因此,在“探索揭示”环节,笔者设了分角色诵读“我”和“二姨”的对话,以感受“我”的形象;此外,还有分角色诵读“我”、“老汉”,以理解“老汉”的形象,在理解两人形象后,再进行“我与老汉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感情”的分小组探讨,这样就实现了以学生为本、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的目标。
三、巧设教学活动,力求学生发挥主动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学活动是重中之重。整个教学流程应当以学生的困惑为主,巧解重难点,以实现目标。而在设置教学活动时不能为了活动而设活动,比如不能滥用小组讨论,要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巧设不同形式的活动,更要注重设计的活动是否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是否是学生能接受并乐于主动参与的活动,完成这一活动能否实现教学目标或为实现目标起到作用等,如不考虑以上情况,只是为活动而活动,那么,这样的设计肯定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例如笔者在设计《捡麦穗》的过程中,既想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又想他们能顺利地对重难点展开思考和探索,就要先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切地理解感受当中的微妙情感呢?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学习肯定是不深刻的,因此,务必借助活动,笔者设计了分角色朗读的活动让学生融入作品的角色中去理解。另外,在探索揭示环节,笔者主要设计了两个大问题:“大雁是一个怎样的姑娘”和“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当中融入“烟荷包”和“小火柿子”的深层意义的理解,希望以问题的形式让他们自己研读。在反馈评价环节,考虑到该班学生不善于主动表达,因此设计了填空题检测目标落实情况,“文章以?摇?摇?摇?摇?摇?摇 的情调,写出了人与人之间“?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的爱(用原句回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纯真童年的缅怀,对?摇?摇?摇?摇?摇?摇 的惆怅、怀念与追求”。此外,“反思评价”环节中,主要通过微博形式分享当下社会的真善美,这种形式是学生喜欢的,并且有140个字的限制,更是对文章主体进行的拓展,由当时的真善美联想到当下社会的情况,传播和感受朴素的情感,获得自己的感悟。这样教学活动不仅不是虚设,反而都是适合该班学生参与的活动,学生都乐于在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把理论实践运用到课堂中,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力争实现新课标提出的“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的目标,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就业导向高职语文问题对策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语文教学也应服从于这一目标,遵循高职语文教学规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地区行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调整课程安排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就业能力强的人才。本文就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对业内人士有所启迪。
一、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不清,教学评价机制不规范
当前,高职语文的教材编写、教学目标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虽然大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语文课程,但在职业人才的培养课程中,语文的地位却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大体可分为三类:
(1)技术派。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是教授给学生使用的语文技能,这一类型的语文教学大多专注于应用文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之后立刻就能检验出学习效果,使用高效,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语文课程的审美功能,与“美育”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美育派。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经典文学作品,提倡审美教育,虽然达到了美育的目的,但学生却难以掌握实用性强的语文技能,与高职毕业生的培养目的不符。
(3)综合派。这一类型的教学既能满足语文的美育要求,又能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技能。这三种类型的教学,除技术派的课程评价可进行量化外,其余两种类型的教学评价都难以量化,给教学效果的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弊端。
2.教学效果显效慢
语文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而学生的人格修养的教育并非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这是语文教学的典型特征,也是与其他专业课的重大区别。语文课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当前大多语文课课时安排都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无论是以上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都很难达到期望效果。同时,后两种语文教学在评价时难以进行量化,课程教学效果也难以通过简单的测试来进行,难以衡量学生的进步水平,不少高职院校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到语文教学的用处,错误地认为高职语文课是可有可无的,不愿意开设高职语文课程。
3.素质培养所需时间长,与高职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相矛盾
与高等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教学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时既不能等同于中小学语文的教学,也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语文教学。要实现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接受艺术熏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与情操。然而,无论是从学制还是生源质量等因素来看,高职语文要实现美育功能,还存在大量的困难。高职院校通常为三年制教学,其中还应保留一年的实习时间,在教育上必须压缩课程,学生的学习时间少,甚至不足本科学生的一半,这就与培养人文素质所需的大量时间成了矛盾。高职院校大多入校门槛低,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有限,因此,在此基础上培养职业技能,培养产业工人是基础要求,而良好的人文素养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自学能力。而高等院校学生本身素质的不足,无疑也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产生了矛盾。
4.课程安排难以与岗位任务相联系,难以直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双证书制度”是高等院校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制定的,学生在拿到毕业证的同时,还要得到相关职业的资格证书,与岗位能力证书。双证书制度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学生、对学校都是巨大的而诱惑。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纷纷以专业技能课程为本位,在教学项目的培养上专注于岗位技能。而高职语文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的教学难以直接与学生的就业有直接联系。此外,高职语文并未有相关等级证书的就业优势,难以与岗位建立直接联系,难以直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些都导致了高职院校对语文教学不够重视。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对策
1.树立科学发展观,明确课程定位,优化评价体系
高职语文的教学,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扩展教学内容,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将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相联系,敢于打破单一的课程标准。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开设与之相对应的额语文课程,并逐渐优化课程评价体系,不能以一次作业、一张考卷或一次简单的活动总结来评价学生的语文技能水平。
2.注重对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要建立大语文观,将语文教学从教材上解放出来,扩大语文内涵,将与语文有关的选修课程纳入到教学范畴,弥补高职语文教学课时不足的缺陷,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展开教学活动,将语文教学活动实施到学生的各项活动与日常生活中去。
3.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时间,把握学生的兴趣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材料,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注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时要以引导为主,避免面面俱到,将语文教学局限在教材中。
4.构建开放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语文的教学集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工具性和实践性与一身,难以进行完全量化,因此,其教学评价也不能采用单一、封闭的方式。高职语文的考核,要突破传统考试的束缚,将考试内容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如平时的课堂发言、学习记录都可加分。考试方式也应打破单一的卷面方式,可采取开卷、闭卷、口试等方式相结合的形式。
三、总结
总而言之,高校语文的教学,应一就业为导向,全方位进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学生从事行业所需的语文能力与个人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减小所学与所用的差距,完成职业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潘荣江.当前高职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0).
[2]田素芹.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
[3]龙升芳.高职语文教育现状及改革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9).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高中语文的学习是在不同学校特定的环境下、以语文课程目标要求为基础、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所进行的自我构建与生成的经验习得行为。对于高中生来说,其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从现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目标存在着不明确的情况,加之一些学生还没有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反思练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仅仅是经验的累积,无法将学到的语文知识个性化。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将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以学习需要为导向的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
分层教学,指的是以语文课标与教材的要求为基础,在一个班级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在接受能力以及基础等方面存在的区别,设计出不同层面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并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辅导、检测以及评价等,进而实现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知识信息的获取。而学习需要,则指的是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愿望或者学习意向,是驱使学生进行语文课堂学习的根本动力。学生的学习需要主要包括:自主需要、归属感需要、自尊需要以及成就需要四项内容。正如上文所述,学习需要的满足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而基于学习需要为导向的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将学生需要与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融合,进而让全体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实现教与学真正的双赢。
三、以学习需要为导向的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
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为基础,结合学习需要以及分层教学法的相关理论,确定以下以学习需要为导向的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
1. 以学习需要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学习认知方式、学习风格以及学习需要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在分层时,应对行政分层班级进行再次分层,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的分层,即以学习需要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
2. 预设语文课堂分层教学的目标。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分层的实际情况,对课堂上分层教学目标进行预设。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确保以学生需要为导向的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通过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实施以及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考察,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而使得以学习需要为导向的分层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3. 以学习需要为导向分层教学的具体分层。以学习需要为导向分层教学的具体分层按教学流程依次为:学习需要的分层、课堂设问分层、作业布置的分层、分层辅导以及分层考核检测。通过对这些具体分层的实施,真正将学习需要贯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分层辅导为例,教师对优秀层的学生则以学习需要中的自主需要和成就需要出发,鼓励这些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自主需要以及归属感需要基础,在对其进行提示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讨论;对于基础层的学生则以归属感需要与自尊需要为基础,对这些学生进行耐心的讲解,努力帮学生建立其解决问题的决心,鼓励这些学生进行思考。
关键词:文化元素;翻译教学;高职
作者简介:夏彩霞(1981-),女,满族,河北威县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北京?100042)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156-02
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很重视应聘者的英语水平,尤其在外企,员工们时常会用英语收发邮件和翻译英文资料,在工作中对英语能力的考察集中在英语翻译和写作上,然而高职毕业生往往在翻译中存在较严重的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应该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本文在剖析高职生英语翻译现状的基础上,将阐述文化导入在翻译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高职学生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的扩招,高职院校的录取生英语基础普遍不高,语法知识不全面,词汇量不够,相当一部分同学甚至写不出合乎语法规范的英语句子,在英汉翻译中也是逐字逐句的生搬硬套,导致译文语序混乱,语义模糊。尤其是高职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欠缺,不能准确理解英语材料的真实含义,更加影响了翻译实践活动。翻译是集语法修辞、逻辑与文化知识综合运用的一个整体,也是最能显露学生基本功是否扎实的实践活动,只有融会贯通、中西兼顾才能翻译出成功的译文。因此,若想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学好语言基础、掌握大量的习语和短语、增强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文化决定语言,语言反映文化。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他的《语言、文化与翻译》(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1]奈达认为,“笔译与口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中西方习语的翻译中就出现明显地选词差异,如“laugh off your head”“笑掉大牙”;“as timid as a hare”“胆小如鼠”;“to drink like a fish”“牛饮”;“like a c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等。
由此可见,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文化导入,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习得了文化知识,这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社会语言能力的前提,它们共同组成了语言能力的具体应用能力,而语用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导入文化知识促进翻译能力的提高
1.中西方思维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尽管思维的内容大致相同,但因思维方式不同,在语言的表达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翻译时要考虑这些差异,适当进行文字调整,以适合译入语的表达方式。中西方民族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方面的差异:
(1)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中国传统思维以“天人合一”、主客体统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万物与我为一”,注重“观物现象”。因此中国传统思维习惯将特定的思想寄寓于具体的物象之中,用形象的方式来表达抽象的事物。而西方传统思维认为“天人对立”,“主客二分”,物我分明。[3]因此常以客观和冷静的科学态度对待客观世界,以逻辑和理性思维探索自然规律,这种思维有较强的抽象性。英语中有大量的以形容词为首的句子,如“Glad to hear your experience.”我们一般翻译成“我听到你的经历很高兴”,而不用形容词“高兴”作句子的开头,若翻译成“高兴听到你的经历。”虽然没有扭曲原意,但是终究不是地道的汉语,有明显的翻译痕迹。
(2)整体思维和分析思维。中西民族思维顺序的差异往往反映在观察事物时所取得不同视角倾向。体现在语言翻译中也是很明显的。如:我们表达商场打折时,往往是表达整体的一个折扣,比如“八折”,但英语中着眼于折扣的比例,“a twenty percent discount”。甚至同一内容,英汉表达顺序也有差异。如:“水陆”“land and water”,“不论晴雨”“rain or shine”,“死活”“life and death”,“收发邮件”“send and receive e-mails”,“前后”“back and forth”等等。
关键词:高职教育; 悉尼协议; 成果导向; 学风建设; 建筑类专业; 非正式课程;
目前, 我国已加入《华盛顿协议》, 本科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日益完善。高职层面的工程教育规模较大, 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还没有加入针对“工程技术专家”认证的《悉尼协议》。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一带一路”等产业发展战略的提出, 需要高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的国际流动能力。《悉尼协议》是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国际互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高职院校参与此项认证已成为必然趋势。成果导向教育是《悉尼协议》认证的关键核心理念, 它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同时研究发现, 目前困扰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学风, 而高职院校的学风问题必须从理念与制度上着手解决。所以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健全学风建设制度, 构建新的学风建设模式极具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的学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风是学生“知、情、意、行”等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 是一种学习的习惯与状态。优良的学风有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动机, 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 学风建设工作是学校的基本任务。随着“中国制造2025”口号的提出, 高职院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及人民的重视, 培养出高水平的高职人才成为复兴我国制造业的重中之重, 而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是决定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从整体上看, 我国高职院校的学风情况并不理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生源基础较差
在高校扩招及部分院校实施单独招生之后, 高职院校的整体生源层次不高, 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及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学习能力差会使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 面对较难课程 (如高数、英语、力学等) 时学生望而却步;没有好的学习习惯, 让部分学生把不认真学习当成很平常、没什么大不了且一向如此的事情;而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 则让某些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游戏、影视小说及恋爱中不能自拔, 这些问题都在无形中破坏了学风。
1.2 学风建设制度尚不完善
由于高职学生自律性不强, 仅靠学校及教师的感召与学生的自觉, 难以达到优良学风的建设效果。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教育理念和学风建设的整体思路、模式、途径和措施等, 必须依靠相关学风制度来约束。只有通过制度建设, 才能更好地解决学风建设问题, 让学生明白高职院校并不是随便就能达到学业目标的, 可以“宽进”, 但必须“严出”。
1.3 学生缺乏专业及职业的自信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对学习缺乏自信, 由此而产生自暴自弃心理, 使学生畏惧甚至是厌烦学习。与本科院校相比, 专业水平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也让高职学生缺乏足够的信心。高职学生没有意识到自身职业的重要性及发展潜力, 在学习过程中易产生迷茫等情绪。
2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意义
成果导向教育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简称OBE, 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1], 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正努力申请通过国际工程专业教育认证体系之一的《悉尼协议》认证, 采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职院校学风建设, 具有现实意义。
经调研发现, 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业水平上差异较大, 其中学业优异的学生多出自校级、二级分院班级内的学生干部;而在普通学生中普通存在“混证”, 学业出彩渴望不足的现象。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让每个学生都成功出彩, 扩大成功机会, 激起学生成功渴望。成果导向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强调能力本位, 紧紧围绕学生能力的提升设定教学目标与过程, 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能力提升的喜悦, 都享有学业出彩的机会。学风建设主要体现在学校宏观学习风气的提升上面, 通过以成果导向理念进行的学风建设, 有利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习风气, 让学风建设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通过能力的逐步提升, 可树立起学生的专业自信及职业自信。另外, 成果导向注重评价机制的建立, 其特有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有助于对学风建设制度层面的补充与完善。
3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开展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成果导向教育范例的内涵在于期待所有学生成为真正且成功的学习者, 把培育优良学风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永恒主题, 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为切入点, 以规范管理和严格控制为着力点, 从制度导向、行为约束、过程控制、效果评价等关键环节入手, 齐抓共管、标本兼治, 促进学生行为养成, 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3.1 健全学风建设规章制度
学院以“让学生爱上学习, 提升学生核心能力”为学风建设总体目标, 以学风建设为龙头, 以增强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育人意识为基础, 以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为核心, 以大学生涯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抓手, 以班级建设和公寓管理为重点,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着力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由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业过程表现, 所以黑龙江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严格把控学生的课堂表现。为此特设立《黑龙江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课堂管理规定》, 对学生在上课时睡觉、玩手机、吃零食等各项违反课堂管理规定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要求有详细的考评标准, 故制订《黑龙江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业表现评定办法》, 评定学生总体学业表现, 并建立学业预警机制, 通过对学生考勤、成绩、学籍异动、纪律处分和毕业审核全程监控, 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竞赛获奖和文体活动等方面进行量化计分, 全面评价学生的在校表现。评价结果将与学生评奖评优及推荐实习就业单位挂钩。通过学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让学习在学生的心中占领制高点。
3.2 构建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工作格局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即从教师“怎么教”变成了学生“怎么学”, 所以需要加大力度改变学生的“学法”。同时学院领导、任课教师及辅导员也需要改变传统工作思路, 加强责任意识, 在坚持以原有的学生“四率”管理为主要抓手的同时, 加强联合深入课堂、寝室开展学风检查的力度, 重点检查迟到、早退、晚归和旷课等情况。成立学风督导组, 分管学生工作、教学工作领导为学院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辅导员为直接责任人, 负责学生日常学风建设, 保证学风建设责任落到实处。实训教学团队主抓学生技能大赛工作, 在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基础上, 优选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建立起“校、省、国”三级专业技能大赛筹备体系, 以此增加学生的专业竞争意识, 促使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能, 同时了解行业前沿技术与工艺, 开拓职业视野。
4 取得的成效
通过以上学风建设措施, 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 学生上课的到课率、自习出勤率、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均有提高。主要表现在:1) 考试违纪率逐年下降。2015年学生考试违纪率低于0.05%, 违纪人数同比2013年减少50%。2) 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升。近两年学生专升本报名人数逐年增加, 专升本的升学率同比2015年增加26%;英语二级半、四级与计算机等级通过率同比2013年提高20.60%。3) 实行学业预警, 有效地降低了补考率和延修率。2015年同比2013年, 在校生预警比例减少1.80%, 毕业年级补考人数减少0.13%, 降级学生人数减少0.31%。4) 学生创意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优良的学风激发出了学生身上无穷的创造潜能, 并在各级大赛中大放异彩。如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李一鸣凭借智能家居项目获得全省首届“互联网+”创业大赛一等奖。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发起了一系列课外创意制作活动, 其中“变形金刚焊接机器人”等代表作品均在省级大赛中获一等奖。
5 结论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 通过健全学风建设制度、构建学风建设格局、开展多元促风活动及实施专业非正式课程等措施, 开创了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新模式, 使学院学风建设初见成效, 各项考评指标稳步提高。“笃学、乐学”成为学生日常主要活动心理, 并通过新老生“传帮带”形成了学风的良性循环。学生的职业意识、创新意识被有效激发, 创意作品层出不穷, 在各级大赛中屡创佳绩。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质疑 适应社会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育工作者在给学生传导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云:“作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但是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习惯了按教参所示循规蹈矩地进行,教师和学生也习惯了对教参讲义的依赖。其实学生主动质疑,释疑解惑,能增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但是随便提问题不是质疑,质疑是充分关照文本分析后提出的疑难。学生这种在学习过程中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不可能是先天具有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有赖于教师来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会引导,而且给他们指点迷津,教导质疑的方法,使其拥有一双会“疑”的“慧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了质疑探究,就会对认知适应社会的能力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么,在语文课堂上,该如何自然而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呢?
一、质疑题目,窥视全文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现今的罗布泊已成为举世皆知的沙漠,怎么能把它称之为“仙湖”呢?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进而阅读文章,方知罗布泊原来水流潺潺、绿树成荫、芳草鲜美、牛羊成群――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湖”,由于人类的破坏,它从绿洲变成了沙漠。由此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主题便“水落石出”。如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时,明确悲剧就是以悲惨的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剧,为什么又蕴含着“伟大”两字呢?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通过这个疑点,让学生有所顿悟。让学生在伟大和对悲剧的解读中理解课文重点。质疑探究题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题目上质疑,积极思维,就可窥视写作目的,探究文章的主题。
同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仍有类似的问题,例如一医院在宣传自己的广告词的大标语中写道:“神医华佗在世,出手便知病几分,天赐灵丹妙药,药到病除包治人间百病”。我随即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说:“对症下药,人世间有包治百病的药吗?”学生马上都会心地笑了。
二、质疑探究“矛盾”豁然开朗
有些课文有一些看似矛盾之处,这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大多蕴含深意。引导学生前后联系起来阅读,从看似矛盾处质疑,从而悟出道理,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如《孔乙己》的结尾有这么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的“大约”与“的确”是相矛盾的,这不是作者写作的失误,学习时就可这样质疑:“鲁迅为什么要把‘大约’与‘的确’用在一句话中?用意是什么?如果联系孔乙己的性格、社会地位及他与酒店的关系,可能还会生出一些疑问来,如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大约”、“的确”死了的依据是什么?把课文前后联系起来阅读,就能加深对孔乙己命运的理解。
三、质疑同类比较,收获别有洞天
比较是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将有可比意义的课文或语段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则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赏析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将之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比较,让学生思考讨论:都是写洞庭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在思考探究中达到赏析的目的。
四、质疑“反复”,感情共鸣
作者使用一些手法是为了起到一定的表达效果,多次反复处也是能开掘作者要着重表达的深意之处,需要缘疑而思。如:《安塞腰鼓》中几次写到“好一个安塞腰鼓”,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由衷赞美和敬佩。又如《孔乙己》中,作者反复使用“笑”这一字,讽刺了富贵人的无情,平民的愚昧和无知,“笑”是含泪的笑――是鲁迅先生对世人愚昧麻木的无奈失望的“苦笑”。质疑理解了这些反复处,就能理解课文蕴含的深刻内涵,对理解文章的主旨有很大的帮助。
五、质疑探究,“留白”
文艺上常讲究“留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点染处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这些空白处正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在言尽而意未尽处质疑,既能更深入理解内容,又可以培养自己的联想、想象能力。如《孔乙己》中被打断腿后的孔乙己的命运,话剧小品《枣儿》以“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像。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结束全文,发人深思:老少两辈对家的眷恋和守望,对亲人的回归期盼,中华民族对家园的传统固守情愫是那样绵绵无尽……留白探究,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力。
六、质疑关键词句以点带面
所谓击鼓要击在鼓点上。要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就该抓住文章的“鼓点”――关键词句,进行质疑。比如一些推动情节的句子、内容结构照应的关系句、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中心句等都是可质疑的关键词句。抓住了它们,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关键。如《孔乙己》,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就是关键句,质疑释疑完这句,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分析这个人物的钥匙。
当然,学无定法,不同的文章不可能用特定的质疑的模式去套用,虽然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可以探究质疑,但是,一定的教材内容所包含的探究性要素可能是不明显的。所以要多读、多思,努力挖掘教材中探究性要素,使之显性化。只有善学多思,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发现问题。
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由于院校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情况存在着明显差异性,从而决定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各有不同。沿海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上在当地就业,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则更加青睐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主要集中于国内中小涉外企业、涉外宾馆饭店、涉外服务机构、中小学教师和相关培训机构教师等,所从事的多是营销、初级翻译、商务信息处理、初级外贸业务等行业。从商英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来看,绝大多数为外向型、交际型行业及岗位,毕业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能力,在其择业就业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能力培养现状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交际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是对不同文化知识进行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绝非简单语言知识要素的掌握。因此,加强学生对主要英语国家的重要人文、历史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必不可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于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相关内容,学生普遍反映难以掌握,且很难将所学内容与实际操作训练结合起来。
2、过分关注考级考证分数,忽视能力训练。 结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 试行) 中规定的“更高要求”层次的学生在听、说、读、写、译 5 种英语语言能力方面的要求, 绝大多数高职商英专业学生都能以450分以上的成绩通过英语四级。但是,他们仅仅具备了“应试”语言能力,与实际从事跨文化交际要求的能力还相距甚远。加之各类评奖评优的条件要求,使得商英专业学生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学、宗教习俗、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不求甚解,从而影响到应用语言处理实际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方面的重视不够。一方面,有些教师自身缺乏应有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另一方面,受教学进度和书本知识传授等规定的限制 ,教师往往长于进行按部就班的语言和语法等知识的教学,而疏于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三、针对就业,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研究
1、建立相对完整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体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注意导入与行业相关的文化内容,突出专业学习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教材选用时,在兼顾语言难度和材料趣味性的基础上,侧重当今与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相关的材料,关注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教师,要求根据学生综合水平和能力,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设计相应工作任务场景或案例任务,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实际工作场景,为学生奠定良好基础。
2、构建符合就业要求的课程教学结构。当前,广大高职院校倡导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规模、有组织带领学生深入真实企业,了解国际经贸最新动态,增强现场工作能力,对于营造良好人际关系和树立团队精神,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企及的优势。同时,注重案例教学的引入,对比多元文化的差异,尤其是典型性案例剖析,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明锐度和洞察力,更好把握交际技巧。其次,在夯实学生英语基本技能基础上,借助多种形式类型的文化活动,拓展文化知识广度、深度。专业教师还通过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结合的方式,多途径布置任务,多角度完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