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艺术数字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网络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甚至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网络文化的信息化,开放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空间。其互动性、交互性给人类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方便。网络对数字化艺术图像的成像和传播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为图像艺术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那么什么是数字艺术呢?所谓数字艺术一般是指以“数字”作为媒介素材,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来进行创作的具有一定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或艺术过程。[1]21世纪是读图时代,以图形开发和图像处理为基础的可视化技术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手段得以飞速发展,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数字图像包括数字绘画、数字摄影、数字矢量图形艺术作品等。[2]
二、数字图像艺术对传统绘画的正面影响
1、数字图像艺术具有高度的智能化
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使绘画造型语言转换成数字语言的一种形式,可以随意操作,将透视学、人体解剖学等西方写实主义绘画技法虚拟的三维环境中发挥到了极致。[3]运用数字程序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将各式各样的构图,五彩缤纷的颜色快速的展现在眼前。还可以随时更改删除,颜色永远保持鲜亮等。它可以将你心中的构思以最快的速度展现,这都是传统绘画不能办到的。计算机的发明,数字图像艺术的出现使得这些人性化的工具能代替人类分析上千个信息,而且能快速的自动选出精美的作品,主动排除那些劣等品。这种超越功能就是智能化。它会从屏幕上千奇百怪的图像中发现自己的弱点,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创作形式。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认为,要想保持创作活力便要注意偶然性,智能化计算机所产生的造型图形各异,能不受主体思维习惯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恰恰在这种偶然性中包含着艺术的必然性,为艺术家提供各种审美感受,形成创作新感受和新素材,艺术家可由此找到新的创作灵感。[4]
2、数字图像艺术避免了创作材料、工具等所带来的麻烦
以往要进行艺术创作,不仅要有好的构思,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艺术素养等主观性条件,还要具备必不可少的作画工具、材料等客观条件。这些硬件设施是完成创造者艺术构思,实现精美艺术创作的必备条件。不管是室内创作还是户外写生,没有它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传统绘画创作中,创造者确定好艺术构思之后,还要进行材料处理如:肌理的制作、颜色的调配等。这一过程也是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另外还要考虑光线、空间等。这一切麻烦在数字绘画创作中皆不是问题。因为它的整个绘画材料和环境都是虚拟的,创作者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媒介。摆脱了创作材料、工具带来的麻烦。只要有笔记本只要有网络那其他事就都不用考虑了。不要小看这一点小便利,每个从事绘画创作的人都知道材料、工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从这方面看,数字图像艺术又为艺术创作者节省了一大笔开销。
三、数字图像艺术对传统绘画的负面影响
1、数字图像艺术消解了传统绘画中创作主体的独特性
对传统绘画中创作主体而言,艺术家要创作一副好的作品必须经过很长时间的构思,不停的到处搜集材料,还需要画大量的草稿,最后经过精心创作才能完成好的作品。而现在的许多艺术工作者很少到户外写生,更多的是用相机拍照,再通过电脑软件进行拼贴、取舍、集合、分离等聚散过程,形成自己的创作构思。虽然借用现代数字技术制造出了一些新的又意义的形式,也带给人不同以往的新的视觉感受,但这种方式把绘画当成了艺术生产,完全没有了艺术创作的激情与灵感。人们的精神生产领域被奴化了!
2、数字图像艺术消解了传统绘画中的审美意境
绘画艺术是人类情感的创造物,是表达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外在形式。意境是画家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画家主观思想、情感、意志中的“意”与客观物象的“境”相交融的产物。创造者运用创作材料工具进行写、涂、抹、刷、勾、染等各种手段,形成由线条、色彩等构成的视觉现象的画面,这艺术形象具有一定形状、体积、空间、质感。对于接受者来讲,绘画作品能激起人的审美情感,对作品观察阅读能寻找的作品中的美的意境和韵味。此时的绘画不仅能转换出崇高的理念,同时也能提升人的修养,健全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然而数字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作品经过数字系统完成,作品本身蕴含的审美意境随之消解。取而代之的是缺少内涵的徒有其表的空壳。由于追求形式上的哗众取宠,人们常常为这些华丽的图像营造的环境所遮蔽,越来越习惯于“精神快餐”,讲究速度一效率,忽视内涵与韵味。[5]
四、结语
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绘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正受到其他媒介的威胁,新形式下的绘画艺术正在变化。数字图像艺术虽然有其神奇的物化优势、互动效应、智能性、大众性特点,但艺术是和人类的情感紧密联系的,艺术的创造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理念。数字时代利用电脑科技来表达思想,但好的技术不等于就能创造出好的艺术品。只有创作者自身具备了一定的修养、造型、审美创造能力才能借助电脑利用高科技手段完成艺术品的创作。
参考文献:
[1]张耕云.数字艺术三题[J].美术研究,2005,(02):110-112.
[2]邱晓岩.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84-88.
[3]马丽.浅析在数字媒体艺术下的绘画造型语言[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8):219-220.
为什么说国窖1573定制酒是一种艺术商品?很多人容易误解因其酒坛为“千峰翠色”的传世青瓷烧制,但实际上,造型精美的青瓷酒坛只是艺术品的承载容器而已,真正的艺术品乃是坛中所盛装的国窖1573定制酒。因作为酿造容器的1573国宝窖池群的稀缺,600多年酿造技艺的不可复制,这一款开拓了中国高端定制白酒处女地的酒品,被称誉为“舌尖上的艺术”。
可以看到,一方面是国民财富加快增长,一方面是对市场争夺的白热化,开发超高端产品是很多优质企业和知名产品与对手拉开差距,提升自身品质层级的必由之路――与其拼一刀一枪,争一城一地,不如跳出这个圈子寻求未知的市场空间。于是各种行业里,价格不菲的超高端商品纷纷推出,这其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甫一问世便受广泛认同,有的却画虎不成反类犬,关键就在于产品有没有艺术价值,这决定了企业所自认的超高端,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超高端。
商品要拥有艺术价值,需要具备两个方面,其一是艺术的通感性,即是作为艺术要能够引起情感共鸣,面对这件作品,令人或爱或惜,有情发乎其中,而不是像对着一件死物,消费过了就算;其二是艺术的表现力,如果说引感共鸣是具备艺术价值的基本条件,那能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共鸣,达到什么效果,就是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所决定的。
首先,作为能激发人类共通情感的艺术元素,绝对不是偶发的,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在一个社会群体、一种文化圈层形成共同具有的行为和情感特征,才能以特定的形式激发共鸣的情感。比如白酒产品及其衍生的酒文化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在成功和喜悦的时候与人分享,或在恬然寂静的时候一人独享,这种行为心理与文化心理的契合,势必经过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白酒消费具有鲜明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烙印,传达交流的精神需求,表现热情、友爱、尊重等情感的愿望会与这种产品营造出的氛围产生强烈的共鸣。而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正与国窖1573定制酒的珍稀性相印证,独特又贵重也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期待给他人树立的形象。国窖1573定制酒将这种感受和祈愿诠释到位,其独特又贵重的产品形象令人在消费过程中产生一种通感,和自身形象的独特贵重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其次,作为具有高度表现力的艺术手法,也要通过长期积累和扬弃才能形成。近代艺术理论家瓦西里•康定斯基曾经道:“艺术作品的产生是神秘的,只要有艺术才能,就不需要理论和逻辑去指导行动。”但就算在艺术创作中唯心灵论的康定斯基也承认,艺术的产生必须基于足够的艺术才能,而技艺的才能则是最基础的。可以想象,假如达芬奇作为一个画家却笔法生疏,《蒙娜•丽莎》绝不会成为旷世绝作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创作作品时虽然有心制造出让人愉悦的感受,但倘若技艺不精,那也是无法办到的。虽然并非技艺精湛便一定能创造出艺术品,但对于一门工艺而言,要达到创造艺术品的高度,却唯有长年累月不断地累积经验与教训,使技艺日臻娴熟,其作品才能具有冲击力和穿透力,达到直达人心的艺术效果。
所以说,白酒行业中的第一款艺术商品――国窖1573定制酒诞生在泸州老窖不是偶然的,其具有的艺术通感性和艺术表现力是在享有丰厚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可以说,白酒类产品作为日常的普通消费品发展到艺术化的定制阶段,是一个有严格条件限制的飞跃。这个条件我们将它提炼为传统文化资源。这个飞跃即是产品艺术化的飞跃,表现为产品呈现出高雅的艺术价值。换言之,我们认为,正是传统文化资源决定了白酒艺术价值的高低。以国窖1573定制酒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这款白酒行业里的第一支艺术商品所独有的文化资源,就能对传统文化资源和白酒艺术价值的关系得出确定的结论:
国宝窖池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573国宝窖池群,是国窖1573定制酒个性化、艺术化的前提。
窖池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窖容器,是酿造浓香型白酒的重要设施。窖池的形制在地面以下2―3米深,内壁敷泥,打上竹钉巩固而成。白酒行业中,一口窖池要持续使用30年以上才能称为老窖。窖泥中的有益微生物菌群代谢出丰富的香味物质,使酒液醇香浓郁。而窖池一旦停止3-6个月不使用,造成微生物菌群的死亡,便无法再酿出好酒。所以,对于窖池而言,持续酿造至关重要,泸州老窖的1573国宝窖池群也正是因为始终持续使用而珍贵。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老窖池群落里,明朝时期的窖池分布略显随意,体现的是建窖之初并非大规模组织生产而且行业协会组织的力量尚未发展充分的社会状况;而清朝时期窖池的大小和形状都有了具体的量化指标,甚至连间距都保持一致,生产力的发展一目了然,体现了古窖对往昔社会生活生产风貌的完整保存。
泸州老窖的1573国宝窖池群历史可追溯到437年前,作为世界上建造最早、持续酿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酿酒窖池群,从建造之初就凝结了国人对其品位的记忆,折射出数百年风物变迁。建窖伊始,这一批窖池群只是一组生产设备,但历经四百年悠悠岁月,窖泥中驯化和富集了437年的微生物代谢出极大丰富的香味物质,成就浓香型白酒的纯正血统。而人们在品味不同窖龄窖池所生产出的酿造品时,还可以在这段时间轴上任意截取一个断面进行回忆。这两点无论从科技还是人文出发,都难以复制。而正是因为如此,为国窖1573酒的品鉴带来极难代替的情感共鸣,使白酒本身乃至品鉴过程变得极富艺术通感性和表现力。1573国宝窖池群的文化资源,为国窖1573定制酒的艺术价值增色不少。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
除了作为“活文物”的1573国宝窖池群,给人以艺术冲击力的还有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这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会了二十三代能工巧匠的心血,一点一滴汇集到今天的大成。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有三个里程碑式的发展:
第一是1324年,制曲之父郭怀玉结合前人的酿酒经验,经过自己数十年的艰苦探索,独家研制成功酿酒曲药,命名“甘醇曲”(即沿用至今的大曲)。在以甘醇曲发酵的基础上对酿酒原料、工艺操作程序、蒸馏方法等加以综合性的改造,酿造出了第一代“泸州大曲酒”,开创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史。
第二是1425年,酿酒大师施敬章改进了曲药中含燥辣和苦涩的成份,同时研制了“窖藏酿制”法,使泸州大曲酒生产工艺更趋完善,令大曲酒的酿制进入向泥窖生香转化的“第二代”。
第三就是国窖始祖舒承宗于公元1573年始建1573国宝窖池群,总结泸州老窖大曲酒的一整套酿造技法,使浓香型大曲酒的酿制进入大成阶段。
今天回顾这些,蕴含在“某年某月,某人做某事”之类句式中的春秋笔法,昭示的是一个酿造技艺不断成熟乃至蓁于完美的过程。不难想象,每一代酿酒师都力图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对技术去掉一些糟粕,提炼一些精华。这是一场追逐完美的接力赛,一种跨越了几百年,传递了几代人的精神锤炼过程,这种不懈的执着与追求显然已经超越了生产的范畴,直升入艺术的殿堂。也正是这种点点滴滴的沉淀,让文化元素凝结成文化资源,让艺术元素累积成了艺术价值。
“一杯千古事”,只有这样的积累,才能形成这种艺术穿透力,命中人们最易感动的那一寸。这样的作品,才能无可取代。
分析到这里,可以明确地看到,文化传统积累的深厚程度,决定着白酒产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因为艺术成就本身即是以无可替代性和其能造成的主观感受为评判的,文化资源的累积对上述两种因素正构成强化效应。以国窖1573定制酒为例,因其包含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使生产出的定制酒享有艺术品的价值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审美价值
通过审美活动获得愉悦,净化心灵与陶冶情操。在数百年形成的韵味中,在品味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体验,发觉新的境界,感知变化多端的韵律,享有“舌尖上的艺术”,是这种价值的体现;
2.文化价值
自身就蕴含着丰富文化资源的艺术品,在带给人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传达了海量的文化信息,令人叹为观止。定制酒脱胎于四百多年前的老窖,技法则上溯到七百多年前,传达着从古至今的点点滴滴。
3.收藏与投资价值
珍藏艺术品,向为许多仁人雅士所津津乐道。国窖1573定制酒因为其本身的艺术性与耐久性,堪做收藏中的精品。而因为白酒产品本身历久弥新的特征,还具有价值与日俱增的属性,不论玩味还是保值,都令人渐入佳境。
4.诠释价值
贯通数百年沧桑,“雅韵留香、清新脱俗、绵甜醇和、柔顺飘逸”像人生的百味杂陈却始终不改回味甘爽,似君子处事的坦荡,能有怎样的感受,也应取决于是怎样的人去品味吧。或者酒也有灵气,能读懂人。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形式之一。然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使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艺术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冲击,纷纷在困境中寻求着现代语境中的生存之道。
1中国皮影艺术与数字动画结合发展的必然性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皮影艺术综合了戏剧、戏曲、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人物雕刻精细、神态栩栩如生、形象俏丽多姿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美术的特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瑰宝,但是现如今,它的生存和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境。而我国的动画在多方面压力的夹击下,再加上自身存在的诸多缺陷,致使其发展之路崎岖坎坷,令人担忧。在这严峻的形式下,为这二者寻求适合它们立足和发展的最优路径就迫在眉睫。“传统的皮影艺术与动画都是一门视听艺术,无论是皮影造型还是现代动画中的造型都是构成视觉的基础,二者有着共同的特点。总体上来说,现代动画的题材和皮影的题材都一样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且皮影戏在表现手段、制作流程、社会功能和故事来源等方面,均和动画有极大的相通之处。同时,皮影戏与动画在创作理念和表演方式都具有娱乐性都能够传承文化,都是一种平面艺术、屏幕艺术。因此,皮影与动画的结合对二者来说都是一项崭新的突破。”
2中国皮影艺术与数字动画的耦合性
数字动画设计与皮影文化传承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耦合。将数字动画设计应用于皮影文化中,可促进皮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历史性传承。由于当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娱乐形式的增加,传统皮影艺术由于其自身制作工艺与操作程序存在局限性,正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局面。将数字动画设计技术应用与皮影戏的制作中,不仅可以真实再现皮影戏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性,展现其文化精髓,还可以根据不同时代背景下,受众的不同审美需求和偏好对皮影造型进行随意的修改和完善,而且用数字动画技术模拟传统皮影人物的造型,不仅解决了只有传统受过训练的老艺人才能制作和操纵皮影的狭隘面,也为数字皮影动画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例如,《铁扇公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封神榜》等美术片,都是汲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形成浓郁的民族气息。
中国传统皮影艺术的造型手法具有艺术夸张和艺术典型化的特色,皮影造型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在这一点上与我国的绘画艺术有着共通的妙处。人物的装束与容貌、情态夸张幽默、浪漫诙谐,却又不失生动形象、逼真写实。
从皮影戏的表演剧目上讲,长久流传下来的皮影戏,经历了千锤百炼,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和推敲,可以说个个都是精品,包括每部戏的布局、道具、一招一式、唱腔念白都是专业而考究的。将皮影戏引入动画,必将提升我国动画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价值。
3二者结合发展的历史梳理
纵观皮影艺术与动画结合的发展历程,二者最早结合运用是在1941 年我国上映的《铁扇公主》。1955 年根据明朝马中锡的《中山狼传》改编而来的《东郭先生和狼》上映,这部动画作品采用皮影艺术的表达方式来制作,全长仅 4 分 15 秒,却制作精细巧妙,更加充分地展现出皮影戏这一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同年,我国还制作了另一部皮影动画《会摇尾巴的狼》,片长 5 分钟 17 秒。这两部动画也都是我国比较早期的皮影艺术与动画结合表现的作品。此后的20余年里,中国皮影动画的发展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直到 1980 年又一部以皮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动画作品《张飞审瓜》出现,该片取材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时长30分钟左右。
关键词: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应用特性
中图分类号: TP212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会使用到大量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就像是监测监控系统的“眼睛”和“耳朵”,如何使“眼睛”和“耳朵”看得更清楚、听得更明白,将目标对象分辨得更清晰,就需要对传感器资源进行管理。因此,建立一套传感器自动管理系统可大大提高信息融合系统的效能。为了实现传感器管理的目的,传感器管理的首要目标是有效地指导可利用的传感器资源来收集相关信息,以便有效地完成某项任务。
一、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传感器技术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它是实现系统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的关键环节,该项技术水平的高低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功能,传感器技术水平越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就相应越高,反之则越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生产行业的自动化高度集中,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现代化控制与监测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根据目前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状来分析,传感器网络在未来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传感器分类较多,潜在的和已经存在的传感器已经应用在航天、化工、冶金、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机械加工等许多领域中。传感器监测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都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在未来生活中,传感器网络将遍布在每个角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操作和运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它主要用于监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操作对象和作业环境状态等。在未来发展中,传感器将逐渐趋向于智能化、微型化和多功能化,将越来越迎合时代的发展趋势。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我国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一些传统微电子技术和新型加工技术都为新型传感器的研发提供了良好条件。此外,传感器技术向着集成化方向发展,集成化传感器具有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和稳定性强等的特点,其生产成本较低,易于进行批量生产。现代传感器的发展基于新技术和新材料之上,研究人员要不断发现新型材料、研制新型技术,总结新的化学反应和物理现象,为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二、传感器管理的功能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基本功能跟人类或其他逻辑系统中常见的基本功能很相似。不同传感器的信息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实时的或者非实时的,模糊的或者确定的,突变的或者缓变的,它们可能互相矛盾或竞争,也可能互相支持或互补。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就是充分利用多个传感器资源,通过对这些传感器及其观测信息的合理调配,把多个传感器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冗余或互补信息依据各种准则来进行综合,以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全面解释或描述。信息融合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多个数据的综合,以获取更确切、更有价值的信息,这是最佳协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任何给定的应用,必须定义传感器管理各项准则并加以量化,以便详细说明传感器的最优分配方案。这些准则通常包括一些可量化的参数,如测量范围、分辨率、目标检测概率、状态估计精度、目标更新速率及识别精度等。传感器控制管理依赖于人工输入、信息融合以及外部提示或没有预计到的请求。
为了使上述各项管理内容的目标函数达到最优,需要进行传感器管理或传感器分配。一般来说,一组传感器很难做到监测所有的目标,或达到系统要求的所有性能指标,需要探索一种方案,使得各种相互矛盾的需求之间达到满意。
三、多传感器管理
多传感器管理是指对多个传感器进行管理。多个传感器可以是同类传感器,也可以是异类传感器。例如在某煤矿主通风机上分别布置三个传感器:传感器1为加速度传感器,装在主通风机的轴承座上,经积分后取出振动速度信号;传感器2和传感器 3为电流互感器,装在三相交流电机的A相和B相。通过传感器1来测量轴承的振动状态,用传感器 2、3来测量电机电流的变化。根据传感器测量到的时域信号及频谱发现,传感器 2、3 的信号波形比较相似,频谱接近 ;传感器1与传感器 2、3 的信号波形及频谱相差较大。根据 Matlab 编程计算得到传感器两两之间的冗余度,对三个传感器进行两两比较,如果某两个传感器之间的冗余度较大,则说明这两个传感器信息的关联性大。在实际的故障诊断系统中需要布置多个同类或异类的传感器,则可计算两两传感器之间的冗余度。再给出一个评价冗余度的阈值,便可判断各传感器之间信息的冗余程度。对高度冗余的传感器从数量上进行剔除,对高度互补的传感器信息进行融合,这样可以降低信息融合过程的计算量。这是进行各级信息融合之前的准备工作。
四、传感器管理中的多目标排序问题
传感器管理器外部命令,传感器管理主要由三个子模块组成,即方案生成模块、方案优化模块和任务规划模块。方案生成模块根据预先设置的方案给当前监测空问的某个特定目标指定一些传感器或虚拟传感器对其进行进一步检测,以提供该目标的确定信息 ;方案优化模块按照任务需求优选上述方案,形成最终配对方案 ;任务管理模块则负责具体的传感器任务分配。首先要选取 4 个监测区域作为目标监测区域,对这 4 个目标进行排序。影响目标威胁程度的主要因素有 :目标的类型、最大突出强度、平均突出强度、突出频率、事故应急能力等。以上几个因素对目标威胁程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分别求出各因素影响目标威胁程度的权系数权系数的取值取决于目标威胁程度的轻重。根据相关文献,目标的类型可由信息融合评价后给出,事故应急能力可由专家给出,其他几项因素均和目标密切相关,由记录数据库给出。
五、机电自动化控制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所谓传感器就是输出信号为编码或者传感器。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由于它的数据存储技术可行性较高,因此模块参数不会轻易丢失。传感器具有先进的A/D转换技术和智能滤波算法,及时是在满量程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输出码的稳定。传感器采用标准的通讯接口,可以直接与计算机连接,也可以与标准的工业控制总线连接,使用较为灵活。传感器具有自动采集、预处理、存储及记忆数据的功能,有唯一的标记,方便了作业运行中故障的诊断。
六、传感器技术在机械加工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进行机器切割的过程中,常常用的传感器检测技术,通过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优化生产结构。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及其动态特性进行准确的测量,要使用传感器来测量床身、刀架等相关部位的机械阻抗、振动频率等,利用这些参数来检验相关的动态特性。在一些超精细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控制和在线控制一些零件的尺寸,需要一些具有很强作用的传感器来提供有关的信息。例如在数控车床中,需要利用光传感器来监测车刀的具置;车床中液压系统的油量、使用的油,都需要利用液面传感器的监测和控制。
结束语
总而言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大体上解决了信息系统中的传递问题,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流畅,能量转换更加顺利。传感器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的将系统中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其完整性和可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传感器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人员应当大量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开发出新的传感器,提高传感器的性能,扩大其使用范围,使传感器向着智能化、集成化以及多功能化等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科军.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9.
[2]松井邦彦著,梁瑞林译,传感器应用技巧 141 例[M].科学出版社, 2006.1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期;传统印刷业;创新;路径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30
[中图分类号]F42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02
0 引 言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的迅猛发展,一场数字化革命正在中国风起云涌,中国正迈向数字化转型的新时代,这一转型将提高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增长。企业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以便更好地适应时展,印刷业也不例外。印刷业在长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集中出现,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低与自主创新乏力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印刷业的可持续发展。再加上新媒体的冲击,众多传统印刷企业面临发展瓶颈。印刷业应该把握数字化与信息化带来的新机遇,创新发展思路,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主动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实践跨越与发展。
1 义乌传统印刷业的发展现状和困境分析
义乌包装印刷业依托“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区域优势,发展成为浙江省四大印刷产业区之一,2007年中国包装联合会授予义乌“中国商品包装印刷产业基地”的称号。然而,义乌印刷业在长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深层次矛盾集中出现,严重制约了印刷业的可持续发展。再加上新媒体的冲击,众多传统印刷企业面临发展瓶颈。
第一,产能过剩、市场失衡、印刷工价偏低。印刷行业同质化发展严重,差异化发展不足,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通过降低工价的方式来抢夺订单,印刷工价越来越低,行业进入恶性竞争状态。加之传统印刷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单纯进行加工,无品牌意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难以适应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现实要求。
第二,经营成本增高,印刷企业进入微利时代。印刷用纸张、油墨、版材等物料成本逐年上涨,加之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印刷业招工难,人工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印刷企业利润降低,进入微利时代。
第三,传统印刷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个性化、按需、可变数据印刷的需求。
第四,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电子产品逐步成为主流媒介,传统书报刊大量被替代,书报刊印刷需求下滑,相应的印刷市场严重萎缩。
第五,义乌传统印刷业高技能人才短缺。相对于德国高技能人才占企业员工总数40%的比例来说,义乌印刷企业存在着很大的人才缺口。义乌印刷企业目前还大都实行两班工作制,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比较差,待遇低,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同时,由于管理模式传统,企业没有完善的人才晋升制度,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普遍存在着留不住人才的现状。高技能人才的比例是决定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人才短缺将直接制约企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印刷企业面临着新一轮的严酷洗牌。如何把握数字化与信息化带来的新机遇,创新发展思路,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印刷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2 义乌传统印刷企业转型面临的挑战
义乌印刷包装企业规模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微型企业,受限于企业规模小、科技发展水平低、管理模式落后、技能人才短缺等因素,数字化转型仍然面临很多的挑战。
第一,认识不足。义乌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传统式的家族管理模式,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对于产业和行业发展信息的了解比较滞后,不善于捕捉新信息,对印刷业数字化转型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印刷数字化转型即采购最新的数字印刷机,大力发展新兴数字印刷即可。抑或有些企业认识不到印刷数字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对数字化持观望态度。
第二,人云亦云,缺乏主观的战略决策。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企业认识不足,无法充分认识到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忽视了别人无法提供而自己可以提供的差异化服务,缺乏差异化发展道路规划,盲目跟从别人,势必再次陷入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怪圈。
第二,资金问题。发展新兴数字印刷需要高昂的设备投入,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成本压力令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3 义乌传统印刷业创新发展路径
印刷业向数字化转型,大型企业借由资金和市场优势可快速实现转型,而高额的设备资金投入让中小微型企业面临转型难的困境,不转型死路一条,单纯的跟风又没有资金支持。因此,对于中小微型企业来说,如何转型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3.1 流程创新
3.1.1 传统印刷的数字化改造
传统印刷的数字化改造,即用数字技术和先进技术提升传统印刷水平,应该包括以下4个方面。
3.1.1.1 印刷内容数字化
对印刷内容资源进行再开发,使其能够为全媒体服务,甚至可以使印刷企业发展成为“媒体内容开发”供应商。
3.1.1.2 印刷生产数字化
基于数字化工作流程(CIP4/JDF)实现从原稿的录入到成品输出的印刷全过程的数字化,具体包括:数字图文信息的采集、组版、拼大版、RIP、数码打样、色彩管理、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印刷以及由印前数据控制的印后加工等。
3.1.1.3 印刷经营管理数字化
结合互联网,改造传统印刷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印刷电子商务实现自动报价、网络下单、异地印刷等,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内人、财、物、产、供与销的统一管理。
3.1.1.4 印刷设备数字化
没有数字化、智能化的设备,印刷工艺过程全数字化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必须有数字化、智能化的印前设备,才能生成基于CIP3/PPF或CIP4/JDF的数字化的数据文件,而数字化的印刷和印后设备才可以共享这些数据文件传送的信息,如油墨预置、套准预设、折页预设与装订预设等,使印刷生产更高效。因此,印刷设备必须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
3.1.2 发展新兴的数字印刷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使用生产型数字印刷机进行的印刷称为数字印刷,即狭义的数字印刷。目前,我国的数字印刷机及其关键部件、数字印刷所用耗材(纸张、油墨)等基本依靠进口,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数字印刷的发展。传统印刷企业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先将数字印刷设备和自动化水平较高的传统设备结合,并根据自身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入全数字印刷设备,以满足个性化、按需、短版、可变数据印刷等的需求。
3.1.3 发展高新印刷技术,拓展印刷新业态
传统印刷企业可审时度势,抢占印刷新领域,如功能性印刷、介质印刷、3D打印等。
3.2 经营模式创新
以前,印刷业是传统的加工业,其终极产品就是印刷品。数字化转型期传统印刷企业应该善于把握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其他行业进行有机的融合,延伸印刷产业链,扩展印刷新业态,用差异化战略启动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
3.2.1 重视品牌经营
传统印刷企业不应仅停留在产品印刷加工方面,而应该重视创立品牌,经营品牌,改变传统模式,将工作重心放在解决方案和服务上面,由单一的印刷加工企业转变为“信息技术、创意设计、加工与增值服务”于一体的企业,树立增值服务新形象。以优秀品牌带动区域产业集聚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3.2.2 创新营销方法和手段
网络时代,传统中小印刷企业要创新营销方法和手段,利用其数字化优势,积极拥抱互联网,拓展印刷电子商务和网络印刷业务,大力发展网络贸易,拓宽营销渠道,扩大市场范围。
国内外很多的企业都在通过数字化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以雅昌集团为例,1993年万捷创立雅昌公司,率先提出“印刷业是服务业”的新理念,并积极探索传统印刷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印刷业产业升级,提出并实现了“传统印刷+现代IT技术+文化艺术”创新经营模式,即雅昌模式。雅昌模式将传统印刷工艺、现代数字技术和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将传统印刷行业转变成了以数据处理为核心和产品的新兴产业。
3.2.2.1 艺术品印刷
通过多年积累,雅昌凭借国际一流的印刷技术、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成为高档印刷品市场的领导者,建立了一套艺术精品印刷的图像处理标准。为画家、拍卖行、博物馆印刷画册、拍卖图录及纪念资料等高档艺术品。
3.2.2.2 雅昌艺术网
雅昌通过艺术品印刷数据的积累,创办了全球最大的中国艺术类专业网站――雅昌艺术网,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和载体。
3.2.2.3 高端艺术复制品
雅昌已经建立了独有的艺术品复制工艺标准和工作流程,通过艺术品复制使国家瑰宝得以再现以满足普通艺术品爱好者的收藏愿望,同时对中国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3.2.2.4 数字资产管理
雅昌为艺术家建设了数字资产管理托管库、个人官网网站、在线数字美术馆和拍卖会防伪预报系统等。
3.2.2.5 策划、摄影和展览
雅昌模式成功构建了一个平台,将艺术家、学术界、文化界和收藏机构连接在一起。雅昌已参与主办了很多文化活动,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艺术品收藏与展览。
4 结 语
面对现今低价竞争的印刷市场红海,义乌传统印刷业应该认真分析和研究印刷技术、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优劣势,紧紧抓住数字化转型期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化技术带来的全新机遇,配合数字化媒体时代进行改革,以差异化战略来扩大市场份额,以创新来获取高额利润,打造属于印刷产业的蓝海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间艺术;数字化;知识产权;技术规范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速,大量人口由农村涌入城市,2012年8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随之而来的是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伴随农耕文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间习俗、民间艺术迅速消失。这些现象早已在全世界范围出现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近些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出现,上至国家政府,下到民间研究人员对民间文化的保护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探索出许多保护民间文化的方法,总结了可借鉴的经验。民间艺术作为人类文明中的瑰宝,对它们的保护更是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民间艺术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数字化保护。
文化保存功能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之一,高校图书馆在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上具有综合优势:首先,有丰富的信息采集、加工经验,掌握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其次高校图书馆具备与高校民间艺术研究者合作的有利条件;另外高校图书馆具有长期的文化保存经验等。高校图书馆在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也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技术手段等方面。
一、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的紧迫形势
1.民间艺术的特点与数字化保护
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如面塑、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民间戏曲、民间故事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日本学者柳宗悦是日本民艺研究的集大成者,他将艺术分为三大类:时间的艺术、时空间的艺术、空间艺术,又将属于空间艺术(造型艺术)范畴的工艺分为手工艺和机械工艺,手工艺又细分为贵族的工艺、个人的工艺、民众的工艺三类。他认为“时间的艺术,指以时间为基础的艺术,是无形的艺术。可分为两大类,即文学与音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的艺术。时空间的艺术,指添加时间并以空间为界限的艺术,有舞蹈、话剧、歌剧三大类,是以动作为主、包含诗歌和音乐的时间性的艺术。空间艺术,指依存于空间而产生的艺术,是有形的世界,又称之为‘造型艺术’。具体可分为四类,即建筑、绘画、雕刻、工艺。其中前三者被叫做美术以区别于工艺”。不同类型的民间艺术应该使用不同的数字化方法进行保护,对于空间类的民间艺术主要用图片进行记录再进行数字化加工保存,时间类的民间艺术用视频进行记录再进行数字化加工保存,时空间类的民间艺术应该用图片、视频相结合进行记录再进行数字化加工保存。
2.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的紧迫性
目前我国民间艺术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迫切需要保护。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说:“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可以这样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就是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瞎子阿炳有200多首曲子,由于种种原因,却只记下了六首,《二泉映月》是其中之一,还有许多像《二泉映月》那样的曲子永远消逝了,已成千古遗恨。许多民间艺术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像剪纸、面塑、民间故事、一些流传在民间的地方戏曲、民间音乐等,现在几乎都后继无人,缺少资金支持,如不加以保护就会从我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
二、高校图书馆在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中的综合优势
1.技术优势
杨海波认为,所谓数字化保护,就是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借助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虚拟现实、多媒体与网络等技术,建立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综合型数字系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他在文中还论述到传统的保护手段已无法满足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文字、录音、摄影、录像等传统的技术手段,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发挥过重要作用,为我们保存了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保护正在替代传统的技术手段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高校图书馆对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掌握都是处于领先水平的,高校图书馆一般都设有技术部,技术部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信息技术类专业培训的,有些是信息技术的专家;高校图书馆的其他职工也多数接受过图书馆学或者信息类专业高等教育,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并且在工作中积累了较多的文献信息保存经验,在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中能够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对不同的民间艺术类别采取相对科学、准确的数字化保护方式。
2.高校图书馆与民间艺术专业研究领域合作的优势
董学艺在1991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在北美高等院校里,民俗研究不断发展。美国至少有509所高等院校、加拿大至少有19所高等院校开设民俗学课程。”现在我国的大学中民俗学课程的开设虽然不如国外的大学普遍,但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国内有许多大学设立了民俗学研究所或非物质文化研究所,高校中许多非民俗学专业的教师、科研人员进行民俗学专业研究的也非常多,目前的状况是我国民俗学专业的研究人员绝大多数集中在高校之内,研究成果丰富,理论建树举世关注,可见由高校图书馆完成民间艺术数字化的保存,一方面可以首先得到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或者直接参与民间艺术的研究之中,在民间艺术数字化的保存中可以接受到科研人员在民俗学专业上的指导,能够更好地分清形势,有的放矢,对面临灭绝、最需要保存的民俗艺术及时进行保存。
3.保存优秀文化遗产的优势
1975年国际图联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上一致认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图书馆从成立之初,图书馆人就以收集、加工、整理人类文化典籍为己任,并科学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图书馆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的,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不论高校图书馆还是其他图书馆在保存文化遗产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图书馆进行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存比在其他科研机构具有经验上的优势,可以少走弯路,节省资金,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图书馆人,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当今的“全媒体”时代,应用好“数字化”利器,做好民间艺术保护工作。
三、高校图书馆在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中的问题
1.知识产权问题
目前我国普遍缺少对民间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国家针对民间艺术保护的相关法律、条例也不完善。很多民间艺术家没有自己的作品版权,也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民间艺术数字化的工作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民间艺术家拥有的知识产权的尊重,在数字化保护中涉及到的“机密”“绝活”,更要加以保护,但是这样又不利于对民间艺术原滋原味的数字化保存,这是需要研究探讨的课题。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对民间艺术保护的法律、条例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其他国家的经验、成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用来完善我们对自己民间艺术的保护。白晶认为,对民间艺术的数字化已经超出知识产权对民间艺术保护的范围,这也是需要探讨的。对于高校图书馆制作产生的民间艺术数字化作品本身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民间艺术数字化后的产品,其使用也要符合知识产权的规定,既要有利于扩大民间艺术的传播,发扬光大民间艺术,积极开发、利用民间艺术,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要遵守在知识产权允许的范围内。
2.技术规范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上的数字信息标准规范日益成熟,数字资源融合相关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民间艺术数字化的技术问题逐步变得简单、规范起来。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民间艺术更好地保存、传播,让更多的受众欣赏和开发利用,民间艺术的数字化只有遵守一定的规范,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制作、保存才能达到这种要求。国家对于数字化的问题出台了相关的标准,这是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中首先要遵守的。如国家档案局于2005年4月30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A/T 31―2005)《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以及许多地方性的文献数字化标准也值得参考。杨海波、彭冬梅等人在他们的文章中对非物质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的技术问题和国内外保护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值得我们在民间艺术的数字化工作中参考。对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在数字化工程中应采取不同的技术,尽力达到保护的完整性,对于民间建筑、雕刻、剪纸、编织、绣花等可以用图片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如果能够采集到制作过程的视频资料当然更好;面塑、皮影、狮子舞、民间戏曲等动态的民间艺术应用视频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民间故事、谜语、歇后语等语言类艺术先转换为文字资料再数字化保存。
数字化保护民间艺术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因为数字化保护对民间艺术也不是万能的,这只能让我们未来的子孙看到过去灿烂辉煌的民间文化的图像音频资料,这与对民间文化身临其境的感受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如果我们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保护民间艺术存活的土壤,也就是保护民间艺术存活的文化空间,失去民间艺术存在的根基,同样一切都是白费力气。而民间艺术存活的根基在于政府的扶持,社会的保护,还要大力开发艺术市场的需求,让民间艺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才是真正的要害所在。
参考文献:
[1]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杨海波.数字技术与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山东社会科学,2009,(01):154-156.
[3]董学艺.美国和加拿大高等院校民俗学专业及课程设置情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2).
众所周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并得以广泛应用,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获取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文化艺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资源的数字化检索、共享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介质存储下的文化资源正在逐渐消亡,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复杂检索的需求,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要建设一套科学高效的资源管理系统。甘肃历史文化悠久,艺术资源丰富,民间文化遗产繁多。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科技的发展,全面、抢救性地收集、记录、整理全省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艺术资源,全面反映甘肃文化艺术的历史、艺术科研的重要成果,为甘肃艺术科学研究提供一套系统、可靠、翔实的研究基础资料,对甘肃文化艺术研究资料进行科学、系统保护与管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实现21世纪甘肃艺术科学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是处于当今时代的艺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担当和亟需研究的课题。《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项目的最初创意与动机正是基于此而产生。
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前期准备,2005年,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获国家课题立项,我作为课题组的总负责人,顿感肩上的千斤重任,因为我深知,承担这个项目的意义非同一般:其一,该课题是国家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首批数据库项目,也是甘肃省艺术科学继“十大艺术志书集成”之后,获得立项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建设时间最长的项目;其二,《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项目,是利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摸清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家底,建立动态运行的文化艺术研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全新的宏大信息化系统工程。资源库的建设完成,将会是全国目前唯一一项综合性的电子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其三,文化艺术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前沿性的开拓项目,既无大量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循,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其难度可想而知。面对挑战和压力,只有迎难而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是最好的、唯一的选择。课题获国家批准后,我及时向各级领导作了专题汇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甘肃省文化厅高度重视,连续三年,把《资源库》建设纳入当年度的全省文化重点工作。历任主要厅领导多次来所调研该项目的进展。经过多方争取,甘肃省财政厅向《资源库》下拨了专项科研经费,为课题的启动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同时,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无私帮助和指导,为课题的项目建设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保证了课题项目的顺利有效开展。
二、项目概念
(一)艺术资源元数据
一般认为,所谓“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关于数据的结构化的数据。从已有的结论看,元数据的含义是逐渐发展的。“元数据”一词,早期主要指网络资源的描述数据,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其后逐步扩大到各种以电子形式存在的信息资源的描述数据。目前,“元数据”这一术语实际用于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描述记录,指的是关于艺术资源数据的数据。基于应用,可以将艺术元数据分成以下若干种:艺术数据结构:艺术数据集的名称、关系、字段、约束等;艺术数据部署:艺术数据集的物理位置;艺术数据流:艺术数据集之间的流程依赖关系(非参照依赖),包括数据集到另一个数据集的规则;质量度量:艺术数据集上可以计算的度量;度量逻辑关系:艺术数据集度量之间的逻辑运算关系;ETL过程:过程运行的顺序—并行、串行;艺术数据集快照:一个时间点上,艺术数据在所有数据集上的分布情况;星型模式元数据:事实表、维度、属性、层次等;报表语义层:报表指标的规则、过滤条件物理名称和业务名称的对应;艺术数据访问日志:哪些数据何时被何人访问;质量稽核日志:何时、何度量被稽核及其结果;艺术数据装载日志:哪些数据何时被何人装载。
(二)艺术资源数字图书馆与艺术元数据
艺术资源数据库实际上就是艺术资源数字图书馆,是将艺术资源数字化后,支持艺术数字化资源从数据到信息乃至艺术知识的全部相关转化流程。它集艺术资源收藏、服务和保存为一体,包括艺术资源数字化从创造、传播、使用以及保存的全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获取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文化艺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各种集收集、组织、存储、和推送数字信息,并提供有关数字服务的数字图书馆的作用日益凸显。《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就是这种数字图书馆中的专业图书馆。《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从本质而言是一种环境,它把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的收藏、服务与个人结合起来,用以支持甘肃文化艺术资源从数字数据到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相关转化流程。数据库中的数字收藏是建设该专业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根据文化艺术数据库的特点,该专业数字图书馆馆藏按照媒介划分可以分为文本资源、图像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根据该数据库的特殊需求,从数字资源的性质和功能方面来讲,数据库的馆藏资源又可以分为一次文献(如电子图书)、二次文献(文摘数据、书目数据)、三次文献(元搜索引擎的索引)。《资源库》的管理体系包括以下4个方面:(1)资源采集,即对文化艺术数字资源进行采购、数字化加工和采集链接的馆藏体系。(2)文化艺术资源整理,即对文化艺术资源数据的加工,对资源进行描述、揭示和组织的体系。(3)文化艺术资源的保存,包括对文化艺术数据的存档、保存、存储。(4)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即将分散的文化艺术资源和服务按照知识管理规则和服务目的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艺术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应用系统采用相同的层次模式,即数据库的组织结构相同,并在此基础上,对外提供一致的接口,使各个单独的子库之间真正结成一个虚拟的、有组织的、相互操作的、可伸缩的整体甘肃文化艺术资源网络信息,实现跨资源、跨系统的无缝连接和检索。各层次的含义为:文化艺术资源存储层:文化艺术数字资源的存储与管理,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于不同的系统中。文化艺术资源加工层:按照拟定的文化艺术资源标准规范对资源进行数字加工和元数据加工。上述两层可以统称为文化艺术资源层。文化艺术资源应用层:通过搜索引擎对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检索、调度、获取、传递。文化艺术资源服务层:文化艺术资源库作为数字图书馆,与用户交互、为用户提供服务窗口。
(三)艺术资源元数据规范
1、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以《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戏剧数据库》为例)
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用于描述或标识艺术信息资源对象的内容、属性和外观特征,包括描述、定位、管理、检索、评估和选择、交互等方面。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的内容结构包括艺术资源核心元素、艺术资源类型核心元素、艺术资源个别元素。《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戏剧数据库》剧种元数据著录标准:戏剧剧种元数据由核心元素、戏剧剧种类型核心元素、个别元素三部分组成。核心元素:指在各类资源对象的描述中都通用的元素,包括5项:名称、创建者、创建时间、主题与关键词、描述。戏剧剧种类型核心元素:属于资源类型核心元素,指根据戏剧剧种资源的特点,设计出相似资源共同所需的元素和修饰词,以尽可能保证数据之间的互转换性,包括6项:剧种属性、流布地区、剧目、音乐属性、代表人物、班社剧团。个别元素:以戏剧剧种为特定资源对象的属性、特点为基本对象,仅适用于戏剧剧种,可不用于交换,包括2项:剧种源流、剧种照片。
2、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规范及设计
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规范或称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标准,指描述艺术资源的具体对象是元数据产生的相关规则的集合。一般包括完整描述一个具体对象时所需要的元素项集合,个别元素及其修饰词项的语义定义、著录规则和计算机应用时的语法规定等。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规范设计流程包括艺术资源分析、初步设定、手工著录检测、征求意见、完成艺术元数据规范(初稿)、联机著录开放实验准备、应用规则建立等多方面步骤。
三、项目的实施
2005年12月,本项目正式启动,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从文化艺术科研工作的长远发展着眼,在组织管理、工作方式、标准规范等方面探索和实践,建立成熟的工作体系和规范,为项目全面顺利完成奠定基础。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成立了《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工作课题组。并以聘任各数据库负责人的形式,聘请所内业务人员担任各子数据库的负责人,责成各数据库负责人组织人员完成全省文化艺术资源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课题组成员除了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业务人员以外,还包括甘肃省文化艺术档案馆、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有关专业研究人员。如民间音乐数据库与甘肃省文化艺术档案馆、西北师范大学合作,民间舞蹈数据库与西北民族大学合作,戏曲文献数据库与甘肃省图书馆合作,影音数据库与甘肃省艺术档案馆合作。通过集体攻关,发展本所科研实力,推动人才发展。通过与外单位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二)制度建设
《资源库》建设启动以来,课题组大力加强与探索项目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组织制定了《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资料管理办法》、《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采集设备管理办法》、《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信息中心机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于规范和指导课题研究中各项工作。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对于确保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的信息准确和信息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提高文化艺术信息采集设备使用效率,促进文化艺术信息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此外,项目组成员还自行编制了《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工作实施方案》、《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编辑体例》、《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信息录入表》、《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代码表》、《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简报》、《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信息采集标准》等指导性和实用性强的资料。尽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程序复杂,涉及单位、人员多,文化艺术资源数量大,但由于精心组织,预案到位,管理体系成熟,项目工作始终有序进行,工作进度和信息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证。
(三)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是《资源库》建设的核心工作。在本课题申报阶段,经多方论证,确立的研究方法是采用社会科学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收集数据方面主要采用定量方法,通过统计、量表的制作、分类和分析,使数据系统化,归类科学化。《资源库》下设戏剧、曲艺杂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习俗、艺术科研、影音、图片等10个数据库,采取“多层知识网络”模式建构内容。通过数据库和引文链接等各种知识链接方法,把多个层次的数据库融为一个具有知识网络结构的整体使用。同时,各层数据库也可独立使用。最终采用国际通用的数据结构标准,使其可与国内外各类数据库在统一检索平台上同时使用。例:根据已经确立的研究方法和课题项目的框架结构,《资源库》信息采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12月-2006年3月)为准备阶段。赴北京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调研“中国记忆”数据库。成立课题组、组织信息采集技术培训、制定《文化艺术资源信息录入表》、《声像信息记录表》等。第二阶段(2006年4月-2008年12月)为采集、技术指导、专项培训和重点试点集中采集阶段。课题项目负责人责成戏剧、曲艺、民间文学数据库负责人自行独立采集。通过两年扎实的采集工作,基本完成全省这三个方面的信息采集工作。第三阶段(2009年1月-2010年初)普遍采集和审核阶段,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全面深入铺开。在2006-2008年已完成戏剧数据库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反复论证试点数据库的经验得失。多次组织专业和技术部门有关业务专家开办专题辅导,并将阶段性成果及项目试点报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社会科技处审核指导。2010年6月,全省文化艺术资源信息基本全部报送至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信息中心机房进行管理。在《资源库》建设项目实施中,主要采取了三种文化艺术信息采集方式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一是由课题项目负责人遴选业务骨干,担任各数据库负责人,组成信息采集工作组,赴各地进行信息采集。二是立足于《中国文艺十大集成•甘肃卷》的现有成果,作为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三是强化田野调查工作。及时抢救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的文化艺术资料。比如对河西宝卷国家级传承人郑殿有、甘南藏戏、民间舞蹈等的抢救性拍摄。信息采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字数据信息的录入和二维影像信息的采集。工作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录入———审核———汇总。首先由各数据库人员做好所属资源的采集(文字、照片,声像)、梳理、分类。其次由各数据库组成人员制定本数据库的元数据标准,并按照标准对数据进行合成、录入等工作。然后根据现有条件,各数据库承担人负责对录入元数据的初审,课题项目负责人负责对入库元数据的定审。最后,各数据库所有元数据信息报所内信息中心汇总进入《资源库》。其中,要求做到每条数据逐一检查,审核率达100%,条目内容文字错误率不超过万分之四。对出错率超过规定要求的(采集录入数据的检查,准确性和完整性控制在1%以内的,即为质量良好;误差在1%-5%之间的,为合格;误差超过5%的,为不合格),将错误数据记录表分别发回各数据库负责人,限期改正后重新报送数据,进行验收。
(四)设备建设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先后用课题专项经费,分两次购置了相关设备。设备配发使用以保证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需要为原则,同时兼顾信息采集完成后文化艺术数据信息动态管理的需要。信息中心机房按照“运行稳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技术要求,由信息中心负责建设完成。机房硬件设备主要包括:PC服务器、光纤磁盘阵列、备份管理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UPS设备、专用空调等。自运行以来,经有效管理和维护,机房整体运行状态良好,为保质保量完成《资源库》项目建设的实施,全面促进甘肃省文化艺术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8年,通过课题项目合作方式得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获得该中心“中国记忆”数据库的全部软件,作为《资源库》建设运行平台。同时,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积极筹措资金,为单位采购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电脑、数码相机及摄像器材,信息化设备设施初具规模。大幅提升了全所的硬件建设。文化艺术研究的保护和管理信息化手段逐渐普及。
(五)人才培养
信息化人员队伍的建设是一项与项目工作成败、项目工作质量水平息息相关的长期性、延续性工作。自项目启动以来,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立足自身,高度重视项目人员队伍的业务培训,鼓励各数据库负责人开展专题攻关研究,先后在元数据标准制定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课题组除参加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举办的有关培训外,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还在选择培训时机、确定参训人员范围层次以及培训教学形式与内容等方面精心部署、科学安排,有计划、按步骤、分层次、分期分批举办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专项研讨、专题讲座等各类培训课12次,举办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软件操作和影像拍摄专项技术、质量研讨培训,培训业务骨干近30余人(次)。以本所业务骨干为主组成的文化艺术信息采集组在课题负责人的领导下,常年坚持战斗在基层文艺信息采集第一线,不畏艰苦,不计名利,潜心业务,精益求精。经过《资源库》的建设,采取内外结合、上下结合的办法,用具体的《资源库》项目带动和有目的性地培养了一批适合担任科研工作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和他们的独立研究能力,使本省艺术科研工作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也使甘肃省文化艺术科研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项目的成果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的建立,标志着在甘肃艺术科研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从科研意识、科研概念到科研手段、科研方法等方面跟上了时展的步伐,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课题通过现代电子手段的数据化和影像化处理,系统、翔实、客观地收录和整理甘肃文化艺术资源。为特色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基础平台,对艺术科学信息化建设提供完备的知识信息资源,并建成甘肃文化艺术研究的检索、查证与评价系统。项目的主要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步建立涵盖全省文化艺术门类的高科技、综合性数据库
截至目前,《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完成的建设格局,成果内容涵盖甘肃戏剧数据库、甘肃曲艺杂技数据库、甘肃民间文学数据库、甘肃民间音乐数据库、甘肃民间舞蹈数据库、甘肃民间习俗数据库、甘肃民间美术数据库、甘肃艺术科研数据库、影音数据库、图片数据库等10个子数据库共76个分库的数字资源系统,录入条目上万条,文字资料30余万字,音视频资料数百小时。初步做到检索、使用相互关联,达到数字资源一体化。
(二)创建了一整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形制和体系的数据库元数据标准
在课题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课题组通过集体攻关、学习借鉴和自我研发,制定了系统科学的子库结构分类,创建了一整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元数据建设标准。包括视频元数据加工标准及加工流程、文本元数据加工标准、图片数字化加工标准、音频数字化加工标准,以及各数据库的设定和编制标准,定义数据库结构、字段,最终建成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数字化检索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同时也为其他省市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参考。
1.原生数字视频保存使用标准
2.非原生数字视频保存使用标准
3.流媒体保存使用标准
流媒体采用rmvb格式。视频资料数字化流程图说明(见下页)
1.拍摄高清视频资料:用SonyZ7C等数字摄像机拍摄视频资料。
2.建立场记文件:详细填写场记表。
3.DV磁带编号、上架、建立清单。
4.打开电脑、SONY等型号数字磁带录像机电源。
6.将DV带放入录像机磁带仓。
7.用EDIUSNXHD高清采集卡采集视频,保存为AVI文件。
8.依DV带内容及主题加以剪辑分段,并依文件名命名规则予以重新命名。
9.导出MPEG2编码文件,并转流媒体RMVB文件。10.按照影音数据库元数据著录标准完成元数据著录。
11.将视频资料装入《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将Rmvb文件导出到web服务器。
截至2010年6月,《资源库》采集的文化艺术资源信息基本涵盖了甘肃文化艺术领域的各个主要艺术门类。在力争做到资料采集的广泛性的同时,还将采集到的文化艺术资源按照民族和地域的特色分布,制作了甘肃戏剧剧种、甘肃曲艺曲种、甘肃杂技项目、甘肃民间歌曲、甘肃民间舞蹈舞种、甘肃民间美术、甘肃主要民间习俗活动、甘肃省艺术科研院所等8个种类的文化艺术资源分布图。以图文的方式将甘肃文化艺术资源种类、名目、分布区域展现出来。今后将通过《资源库》建设的不断完善,实现数字化的链接,可以使用户便捷地查询和浏览,对甘肃省的文化艺术资源逐步做到摸清家底。由于资源信息量过大,目前有60%资源进入《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信息中心机房,由3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更新维护,初步实现了文化艺术信息的动态管理。其他资源信息将在最近三至五年内完成数字化处理和分类入库工作。
(三)在《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平台基础上,申报成功并开展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立足于《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开展多项课题研究成为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的科研基础和特色。《资源库》的资源优势在课题申报和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截止2010年,共有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甘肃省农村实用文化人才职称评定研究》、文化部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甘肃部分)》、《甘肃省艺术院团现状调查研究》、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规划项目《天山雪传奇校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甘肃省艺术院团现状调查研究》、教育部、文化部、科技部重点项目《网络文化安全与民族文化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甘肃》、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甘肃省文化艺术六十年》等1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在此平台上完成或申报成功。在《资源库》基础上,从2004-2010年,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丛书系列,分期出版了“甘肃特色文化大省建设丛书”、“甘肃特色文化艺术研究丛书”,如《秦音恋———王晓玲艺术人生》、《陇上秦声———尚育民剧作集》、《跬步集———甘肃艺术科学论文选集》、《骊靬探丛》、《甘肃民间谚语选注》、《华亭曲子戏研究》、《梅之韵》、《花儿与花儿剧》、《甘肃文化艺术60年》、《甘肃加快戏剧大省建设论丛》等。
《甘肃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项目不仅在数据采集、标准规范研究、科技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发展,而且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现代化信息手段管理、文化艺术资源的“动态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通过文化艺术资源调查项目的开展,初步摸清了甘肃全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家底,打造了一个科技含量高,内容充实、辐射面广的艺术科研平台。《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将直接服务于艺术研究、文化决策、文化展示、宣传教育、对外交流等业务工作,有效地提升了文化艺术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使甘肃在21世纪的艺术科研方面的发展上了新的台阶。
五、项目的二期建设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填补了甘肃省艺术科学资源数据化建设的空白,其整体架构及文化艺术资源分类对其他省市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但从从项目的工作性质来说,它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短期之内不可能穷尽善美。在《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面对浩瀚繁杂的甘肃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我们自身的能力以及可调动资源的规模,依据本所的学术传统和长线发展战略,精心选取典范,定向开展田野调查及立档和采录、存储工作,完成了初步的资源库的整体架构和建设规模。因此,项目的结项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对资源库不断地丰富和优化将是我们今后的一项长期和常规的工作。
下一步,《资源库》的工作思路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明确结项转段,纳入常规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续建工作,明确《资源库》建设初级阶段已结束,项目将转入日常基础性工作阶段。安排专项经费,由各数据库负责人各司其职,组织人员不断丰富和优化各数据库的建设内容,为激励先进,促进工作,将其纳入本单位年度考核、评估、奖惩的内容,逐步建立项目长效工作机制。
(二)加强业务指导,扩大信息采集
继续组织开展文化艺术信息采集,一方面要组织开展更加广泛的田野调查,进行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另一方面,继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培训,指导、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市艺术研究所自行开展一般信息采集,逐步充实和完善《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系统。
(三)深化动态管理,转化科研成果,创新科研体系
1、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甘肃主要艺术资源数字动态监控研究试点,延伸创新领域。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建立完善的甘肃文化艺术资源数字检索体系,完成省级艺术科研数据库动态监控管理标准,实现甘肃文化艺术资源的全数字化和艺术科研手段现代化,最终建成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数字化实时监控检索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如与张掖市人民政府合作,对甘肃河西地区艺术资源数字动态监控研究。对河西地区流布的几种戏剧、曲艺实时动态监控,设立河西宝卷、凉州贤孝、秦腔、民勤曲子戏动态监控试验区、高校研究示范点。建设河西艺术资源数据库,完成河西宝卷、凉州贤孝、秦腔、民勤曲子戏动态监控,制定监控管理标准规范。实现甘肃省河西文化艺术资源的“摸清家底”与“动态管理”。河西地区试点成功之后,向全省推广。
相对于客观存在的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更大的遗失风险。民间艺术作为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而积累的文化精品,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民间艺术也是了解一些地区民间习俗、文化特点及历史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民间艺术的保护力度。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技术,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数字、文字、图像、语音,包括虚拟现实,及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等,通过采样定理都可以用0和1来表示,这样数字化以后的0和1就是各种信息最基本、最简单的表示,这就可以使书本无法记录的民间艺术得以流传下去。此外,很多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也很愿意投入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如浙江大学在1989年就开始建设“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即CAD&CG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家“七五”计划建设项目,1990年对外开放,1992年建成并通过国家的验收,1997年开始对敦煌艺术进行数字化保护研究,并取得了多方面的科技成果。我国的民间艺术保护工作者虽然在民间艺术的保护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是,还是有一些民间艺术未能很好的保护起来,从而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上海嘉定的竹刻,在明清时期,那是相当的繁荣,而现在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从前的竹刻工作者都已年过半百,且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福建泉州的南音,是我国的四大古音乐体系之一,是我国古代音乐保存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据东方网报道,泉州城里有个“南音社”,一位老南音艺术家开办了免费学习班给人授课,即使如此,现在参与南音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少。因此,加强对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2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措施
民间艺术由于覆盖面较广,内容复杂,致使其缺乏必要的归类整理,严重阻碍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此外,相关部门和单位缺乏对民间艺术的广泛宣传,导致人们对民间艺术没有充分的认识,也不了解民间艺术所具有的价值。因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各省市可以根据本省的民间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数字博物馆,实行“收藏优先”的原则,并配合民间艺术生态博物馆,建立民间艺术与文化资料库和数字民间艺术资料馆,使民间艺术得以很好的保护并传承。
2.1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首先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对民间艺术要进行实地考察,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工。具体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民间艺术大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存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做好对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首先就要对民间艺术的资料进行收集。
2.2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其次是资料的整理工作
大体上讲,民间艺术覆盖面较广,包括皮影戏、剪纸、绣花、狮子舞等,都是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各类民间艺术又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内容十分的复杂,如果紧靠书本进行人工整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可以用虚拟现实的方式创作民间美术作品,利用三维技术制作出作品的效果图,这样就可以节省在制作中的材料成本并缩短制作时间。在民间艺术的保护上,也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民间艺术进行分类整理。
2.3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要建立民间艺术网
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民间艺术网,将民间艺术的数字化资料上传到网络上,免费向人们宣传。网站作为民间艺术资源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可以宣传民间艺术,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认识民间艺术。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讨论和补漏的途径,如论坛等,这有利于人们补充遗漏和讨论民间艺术及其保护方法。
3结语
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公共艺术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与一般环境雕塑不同,其与城市发展存在密切?系。交互原本与艺术无关,但将其引入到艺术当中,其与艺术数字化发展进程密不可分。凭借着数字化先进性、现代性优势,使得这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导致以往艺术神圣性黯然失色。
一、我国公共艺术设计应用现状
建国初期,当代公共艺术开始于人民英雄纪念碑,改革开放后,以首都机场壁画为主的公共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城雕等公共艺术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但当时,公共艺术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区,缺少互动性设计。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对公共艺术需求量也随之增加[1]。上个世纪末期,国内城市公共艺术以城市雕塑为主,其次为壁画,题材非常丰富,如英雄人物、神话传说、生活场景等,表现手法多元,这些公共艺术放置在某一固定地点,呈现给大众。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出现并应用,对城市雕塑影响明显,以往城市雕塑设计是艺术家先用雕塑泥做初稿后,确定方案放大比例,通过石膏、铸铜等材料完成设计。而数字化技术支持下,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使用三维立体雕刻设备,能够将作品直接输出。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公共艺术发展与实现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无论是材料、还是手法都更胜传统公共艺术一筹。
二、基于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分析
交互概念具有广泛性特点,存在于不同主体逐渐。艺术创作中,作者与观众之间相互作用也是一种互动。传统艺术创设中,作者与受众之间处于单向传输,缺乏参与性。而交互性艺术鼓励客体参与,作者形态的转变会随着参与者的需求发生变化。
(一)机械式互动设计
机械式互动,是公共艺术作品在创作之初,给受众的空间,使得人们能够零距离触摸,甚至可以“动”它,从原来的架上艺术,与公众真实走到一起。作为交互的开始,机械式使得艺术家将创作目标头像了受众,而非视觉艺术开始,更多的是与人发生交流,更加人性化[2]。如《1986公路游行圣歌》,是为世界博览会场馆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群,作者将人们生活常见的交通工具按照既定比例转变为雕塑,给人们一种非常亲切的感受。机械式互动设计方法难度较低,且与传统艺术形式结合最为密切,大众接受度高,较为适用于经济、科技不够发达的地区。
(二)体验式互动设计
体验式互动较机械式互动有了巨大的突破,拆除保护围栏公共艺术互动形式,更多的是让公众参与到作品中,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它,使得普通公民能够感受到艺术的乐趣,进一步深入理解公共艺术互动内涵。体验式互动需要现代技术的大力支持,运用空间来营造、烘托的气氛,使得观众能够在此情境中产生无尽的想象,感知视觉、声音等[3]。体验式互动艺术创作的作品,对受众包容度更高,这种互动不但要求观众要用眼睛去看,还要充分调动受众全部感官,打破受众惯性思维,在交互过程中强化受众对作品情感的感受。
(三)创作式互动设计
创作式互动,是公众积极参与到作品创作当中,而非单纯的体验作品创作结果。作者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想法融入其中。这种设计方式需要现代技术的支持,如在布鲁斯瑙曼创作的《录像走廊》中,作者以人体工学作为基础,当观众进入后,作者将受众作为变量纳入到作品创作中,使得作品与受众充分融合,将装置作品互动性提上了日程。创作式交互方式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充分体现,如杭州举办的“感恩之乐”等主题大型公共空间互动创作活动,吸引了大量具备美术基础的少年儿童及美院教师共同参与,在公众参与的同时,鼓励公共艺术真正进入公众群体当中,实现良好的交互目标。
(四)虚拟式互动设计
虚拟式互动设计,是人对虚拟环境内物体操作后,从环境中获得相应的反馈程度。该交互设计体现在视觉层面,艺术作品能够随着人的视线、动作变化而变化,不断随机地产生全新的图象,使得受众能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变化情况,好比真实世界一般,如公共艺术作品中,喷水、外形、颜色等要素的变化,身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渗透》作品中,作者采用虚拟式互动,创建了交互环境,受众通过虚拟现实装置,根据布满传感器的背心实现导航,捕捉受众呼吸、运动等,将相应的信息传递给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受众能够感受到自身身心状态,且交互性更强,是受众自身反应产生的结果,更具独特性,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