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高考历史命题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考历史命题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考历史命题趋势

第1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考题动态:2013・浙江(21)、2013・江苏(11)、2013・广东(34)、2012・山东(21)、2011・广东(34)、2011・全国课标(23)、2011・四川(22)、2011・上海(26)、2010・重庆(22)、2009・广东(18)、2008・宁夏(22)等.

命题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般根据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测量加速度一般利用逐差法.

高考预测:试题的难度呈逐年增大的趋势,且越来越偏重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力学测量性实验的试题综合性强、难度中等.

预测考点1打点计时器及应用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是靠交流电的方向改变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从而使振动片上下振动的,且振动片的频率与交流电的频率一致.若使用50Hz的交流电,打点周期正好是频率的倒数为0.02s.若使用直流电振动片将无法振动,打点计时器将打不出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的交流电.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墨粉和电火花打点.墨粉盘夹在两条纸带之间,当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会产生高温电火花,高温电火花可以使墨粉汽化在纸带上.当输入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时,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相邻点间的间隔时间为0.02s.

样题1.一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的原因是()

A.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

C.电源频率不稳

D.打点针压得过紧

解析:接在直流电源上不会打点,A项错.打点与电压是否稳定无关,点痕重轻与电压有关,B项错.频率不同打的点仍为圆点,故C项错.打点针压得过紧,针和纸接触时间长,打出一些短线,D项正确.

答案:D

点评:振针打的点不清晰或打不出点的情况,可能是复写纸该换新的了;可能是振动片的振动幅度太小了,可以调节振动片的位置;可检查压纸框的位置是否升高而阻碍了振动片使振针打不到纸带上,可将压纸框向下调节到原来的位置;可能是振针的位置太高,调节振针直到能打出点为止;可能是选择的电压太低,可适当调高电压,但不得超过10V.

预测考点2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为了测量打点计时器在打出某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可以用毫米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Δx,数出这两点间点迹的间隔数n,则打这两点的时间间隔Δt=0.02ns,即可算出平均速度.

样题2.(2013・珠海摸底)如图1所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经过处理后的纸带,图中O为小车运动的起始点,A为所选取的第一个计数点,O点到A点之间有部分点不清晰,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Hz,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后可直接算出()

图1A.从O点到F点运动的时间

B.从O点到F点运动的平均速度v

C.C点时的瞬时速度vC

D.G点时的瞬时速度vG

解析:由于从O点到A点间的部分打点不清楚,所以不能确定从O点到F点运动的时间,选项AB错;BD间的平均速度最接近C点时的瞬时速度vC,选项C正确;无法求出G点时的瞬时速度,选项D错.

答案:C

点评: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1)时间间隔.从打下的纸带上数一下点的个数就知道时间.(2)位移.用刻度尺量一下任意两个点间的距离,就知道了物体的位移.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高考题动态:2013・新课标Ⅱ(22)、2012・广东(34)、2012・安徽(21)、2011・安徽(21)、2010・浙江(21)、2009・广东(17)、2008・北京理(21)等.

命题分析:本考点要求知道实验原理,规范的操作步骤;会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自行设计一些简单的利用力的平衡知识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探究性实验一般采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作图时要设法选择适当的物理量作纵横坐标轴,使图象线性化,即“变曲为直”.考查“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试题难度中等.

高考预测:本实验作为探究性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很强的理念转变作用,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还处于一个相对较冷的状态之中,高考试题难度不大.该实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要求较高.未来高考在本实验上的命题频率不会太高,难度也不会很高,为考生必得分阵地.

预测考点1探究与测定实验

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这样弹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定外力而得出(可以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弹簧的伸长量可用直尺测出.多测几组数据,用列表或作图的方法探索出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

图2样题3.(2013・辽宁高考检测试题)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水平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如图3所示的坐标图中,请作出FL图线.

图3(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cm,劲度系数k=N/m.

(3)试根据以上该同学的实验情况,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写其实验测得的具体数据).

(4)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

优点在于:.

缺点在于:.

解析:(1)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如图4所示:

图4(2)弹簧的原长L0即为弹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由图象可知,L0=5×10-2m=5cm.

劲度系数为图象直线部分的斜率,k=20N/m.

(3)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表所示:

次数123456弹力F/N弹簧的长度

L/×10-2m(4)优点是:避免弹簧自身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缺点是: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造成实验的误差.

答案:(1)见解析(2)520(3)见解析(4)见解析

点评: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两轴上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值要适当,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描线的原则是,尽量使各点落在描画出的线上,少数点分布于线两侧,描出的线不应是折线,而应是平滑的曲线.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预测考点2拓展与创新实验

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来自弹簧的重力,所以改进实验的思路应该是尽可能减小弹簧自重的影响:

方案1.将连接弹簧的细线穿过一个光滑的滑轮,在水平方向做实验.

方案2.选择劲度系数较小的轻弹簧,通过减小读数的相对误差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样题4.(2013・宁夏银川月考)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某一深度为h=0.25m,且开口向右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全部位于筒内),如图5所示,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距筒口右端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l,作出Fl变化的图线如图6所示.

图5图6(1)由此图线可得出的结论是;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弹簧的原长l0=m;

(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缺点在于:.

解析:(2)设弹簧原长为l0,由图可知,弹簧伸长量可表示为h+l-l0,由胡克定律可得F=k(h+l-l0),Fl图线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Fl图线在纵轴截距表示l=0时F=10N,代入F=k(h+l-l0),解得弹簧的原长l0=0.15m.

答案:(1)在弹性限度内,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2)1000.15

(3)避免弹簧自身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弹簧与筒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造成实验的误差.

点评:弹簧长度的测量是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所以,测量时尽量精确地测量弹簧的长度.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高考题动态:2012・浙江(22)、2011・江苏(10)、2010・浙江(21)、2009・山东(23)题等.

命题分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要求考生掌握等效替代的思想.所谓等效替代法就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和过程用简单的物理现象和过程进行等效替代,或利用另一种测量仪器进行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例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利用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同,来保证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性.

高考预测:高考通过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验证,强化考生对矢量的理解.实验的考查难度一般不大.

预测考点1实验误差分析

1.读数误差

减小读数误差的方法:选择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并调整好零刻度;弹簧测力计数据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大一些;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要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

2.作图误差

减小作图误差的方法:作图时两力的对边一定要平行;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出的合力F的误差ΔF就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要把F1、F2间的夹角取得太大.

样题5.(2013・杭州市七校联考)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7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图7(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N和N.

(2)在如图8所示的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图8(3)如图9所示的(A)(B)两图是两位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其中哪一个图符合实际?若合力测量值F′是准确的,则F与F′有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哪些?

图9解析:(1)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读数时应估读一位,所以读数分别为2.50N和4.00N.

图10(2)取一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0.50N,作出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如图10所示.

(3)F′是用一个测力计拉橡皮条所得到的,其方向一定在橡皮条所在直线上,所以(B)图符合实际.误差的原因主要是弹簧测力计读数误差,确定分力方向不够准确等原因.

答案:(1)2.504.00

(2)见解析

(3)(B)图误差原因见解析

点评:读数时应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并使细绳套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避免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与弹簧测力计的限位卡之间有摩擦.读数时眼睛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在合力不超过量程及橡皮条弹性限度的前提下,拉力的数值尽量大些.

预测考点2实验方法的迁移

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时,往往会受到已获得的知识和已有技能的影响,这种先前的学习影响后来学习的现象就是学习的迁移.由于前后学习在某些方面很相似或存在差异,迁移按照效果来分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指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负迁移则指先前的学习阻碍了后来的学习.

样题6.在课外活动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其设计方案为:用三根相同的橡皮带、四个图钉、一把直尺和一支铅笔、三张白纸、平木板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其实验的五个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拴有橡皮条的图钉A、B适当张开钉在木板上,拉第三根橡皮条,使三根橡皮条互成角度拉伸,待结点处的图钉O静止时,钉下C图钉,并记录图钉O的位置和图钉A、B、C的位置.

②将x1、x2、x3按一定比例图示表示出来,以x1、x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其对角线OC′,比较OC′与OC的长度(即x3的长度)及方向,若相等,且在一条直线上,则达到目的,若OC′与OC有一微小夹角θ,则有误差(如图11所示).

图11③测出此时这三根橡皮条的长度L1、L2、L3,分别算出它们的伸长量x1=L1-L0,x2=L2-L0,x3=L3-L0.

④将三根橡皮条的一端都拴在一个图钉O上,将这三根橡皮条的另一端分别拴上图钉A、B、C,注意此时四个图钉均未固定在板上.

⑤用刻度尺测出橡皮条的自由长度L0,注意从图钉脚之间测起.

(1)请你确定该研究小组的实验步骤的顺序是.

(2)对于本实验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用到了图钉O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而静止,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原理,使合力和分力在一次实验中全部出现,从而简化了实验的过程

B.实验中用到了胡克定律,简化了力的测量,可以不用弹簧测力计就完成实验

C.由于实验中总有OC′与OC的微小夹角θ,故实验有误差,该方法不可取

D.三根橡皮条不能做到粗细、长短完全相同,是该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

解析:(1)该实验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将三根橡皮条拴在图钉上,这样便于测橡皮条的原长,之后就要固定两个图钉拉第三个图钉到适当的位置进行实验,把第三个图钉也固定好后就可测每根橡皮条的长度并计算出伸长量,最后按照胡克定律转换成力作出力的图示进行实验研究,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④⑤①③②.

(2)该实验的关键是应用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推论进行实验原理的改进,应用胡克定律将测量力的大小转换为测橡皮条的长度,所以选项A、B都正确;任何实验都有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因为有误差就把实验完全否定,故选项C错误;实验的误差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该实验也是一样的,从系统误差来看,影响该实验的主要因素不是原理,而是器材,特别是橡皮条的长短和粗细,所以说三根橡皮条不能做到粗细、长短完全相同,是该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故选项D也是对的,所以正确选项为A、B、D.

答案:(1)④⑤①③②

(2)A、B、D

点评: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每年都要考查设计性实验题.实验设计是考生实验能力的较高体现,通过它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对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可以考查出考生对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灵活地迁移应用和综合应用的能力,考查出考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可以预料,设计性实验题将成为今后高考实验命题的主要题型.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题动态: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14)、2013・天津(9)、2012・安徽(21)、2012・大纲全国(23)、2011・重庆(22)、2011・浙江(21)、2009・江苏(11)、2009・上海(17)题等.

命题分析: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采用控制变量法.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高考预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考查力学验证型实验综合性强、难度中等.

预测考点1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象法,化曲为直的方法

利用图象处理数据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如果发现一个量x与另一个量y成反比,那么,x就应与1/y成正比.因为在处理数据时,判断正比例图象比判断一条曲线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图象要简单和直观得多,所以可以将反比例函数的曲线转化为正比例函数的直线进行处理.

样题7.(2013・湖北省武汉月考)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2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来探究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13所示.

图12图13(1)图线①是轨道处于(选填“水平”或“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实验结果.

(2)图线①②的倾斜程度(斜率)一样,说明的问题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在两种情况下是一样的

B.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在两种情况下是不一样的

C.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在两种情况下是否一样不能确定

解析:(1)由图13可知,对于图线①,当拉力F=0时,加速度并不为零,故轨道应处于倾斜状态;

(2)设滑块和位移传感器的总质量为M,在倾斜轨道上,由牛顿第二定律F+Mgsinθ-f=Ma,得a=1MF+(gsinθ-fM);在水平轨道上,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得a=1MF-f′M;图线①②的斜率均为1M,故选项A正确.

答案:(1)倾斜(2)A

点评:(1)明确图象中截距、斜率的含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2)在aF图象中和a1M图象中,只要不满足小车质量Mm(m为重物的质量),就会出现图象弯曲,图象向F轴或1M轴弯曲.

预测考点2实验误差来源与分析

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的误差.本实验用重物重力(m+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重物重力.重物的总质量越接近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误差越大;反之,重物质量越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由此引起的误差就越小.因此,满足重物质量m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因实验原理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此误差可因mM而减小,但不可能消除此误差.

样题8.(2014届・浙江高考物理总复习创新设计试题)如图14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图14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图15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4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15解析:(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则需要平衡摩擦力,并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只让小车牵引纸带(撤去砂及砂桶),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垫高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工作.如果打出纸带上的点迹分布均匀,则说明小车做匀速运动.故选项B正确,选项A、C错误.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砂及砂桶的总重力,则M≥m,且尽可能多做几组.故选项C最合理.

(3)根据题意,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Δs=aT2,得

sDE-sAB=3a1T2

sEF-sBC=3a2T2

sFG-sCD=3a3T2

所以小车的加速度

a=a1+a2+a33

=(sDE+sEF+sFG)-(sAB+sBC+sCD)9T2

=0.42m/s2.

答案:(1)B(2)C(3)0.42

点评:力学实验题中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是一道很传统的实验问题,却全面考查了力学实验中“选择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测量数据、得出结论”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具体运用.试题立意灵活,传统而不死板.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高考题动态:2013・四川8(2)、2013・福建19(1)、2013・全国卷(23)、2012安徽(22)、2009・安徽(21)、2008广东(34)、2009・广东(16)、2008・广东(16)题等.

命题分析:探究动能定理是学生学习动能定理之前必做的一个实验,也是《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必须掌握的实验之一.该实验非常适合让学生动手去探究,高考命题率极高,命题者常会从实验操作过程、实验误差分析角度入手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动手做过实验,以及实验过程中是否真正去体会和思考过,是考查实验能力的好素材.

高考预测:预测2014年探究动能定理将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试题逐渐向“考活题、考能力、考设计型”的方向转化.

预测考点1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可用口诀表示如下:一条皮筋单倍功,多条皮筋功倍增.先开打点计时器,放开小车向前冲.平衡摩擦是关键,每次车位不能变.测量点子均匀处,保证小车是匀速.作出图象看关系,直线图象是正比.

样题9.关于“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解析:实验中没有必要测出橡皮筋做功的具体数值,只要测出后来各次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的多少倍即可,选项A错误;为了使以后各次实验中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时的整数倍,必须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选项B错误;为减小误差,实验中应使木板倾斜以平衡摩擦力,选项C错误;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然后再放开小车,选项D正确.

答案:D

点评:此实验不直接算W和v的数值,而只看第2次、第3次……实验中的W和v是第1次的多少倍,这样可简化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中要通过倾斜木板平衡摩擦力,这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中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一样的.

预测考点2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1.小车速度的测量:探究橡皮筋弹力做功和小车速度的关系,要测量弹力做功结束时小车的速度,即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应选用纸带上的点均匀的部分.

2.图象分析: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为纵坐标,小车获得的速度为横坐标,以第一次实验时的功W为单位,作出Wv图象,分析这条图线,可以得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与小车获得的速度v的定量关系.

3.减小实验误差注意的问题:

(1)在长木板上,小车、铁钉、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应调整适当,以保证打在纸带上的点便于处理,求出小车运动的速度;

(2)平衡摩擦力时,可使木板略微倾斜,作为补偿,保证小车脱离橡皮筋后做匀速运动;

(3)小车的质量较小,当用多条橡皮筋时,打出的点过少,应改用质量稍大的小车(或加砝码),以保证打出的点便于处理.

样题10.(2013・北京通州区二模)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6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图16(1)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1,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1,……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四次的纸带(如图17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m/s.

图17图18(2)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草图如图18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做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A.W∝vB.W∝1v

C.W∝v2D.W∝v3

(3)如果W∝v2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画出的Wv2图象应是;

(4)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实验效果的可能原因是.(只要回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解析:(1)由纸带后半部分两点间距离相同,可知小车开始做匀速运动,可求得:

v=xT=0.04m0.02s=2m/s

(2)由Wv图象可知,随速度增大,W变化率增大,故选项A、B是不可能的.

(3)若W∝v2,由函数关系可知Wv2图象应该是过原点的直线.

(4)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很多,例如:橡皮筋规格不完全相同、小车质量太小、木板倾斜过大或过小、每次实验不能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等等.

答案:(1)2

(2)AB

(3)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4)橡皮筋的规格不完全相同、木板倾斜过大、小车质量太小等(只要回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点评:“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应该先逐渐变疏后均匀不变.本实验给出的打点纸带有明显的误差,这是由于摩擦力没有被完全平衡的原因造成的,解题时无须考虑.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态: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22)、2011・海南(14)、2010・安徽(21)、2010・海南(14)、2010・全国新课标(22)、2008・全国理综卷Ⅰ(22)、2008・江苏(11)题等.

命题分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是高中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是关于运动学、动力学、功能关系及其相互联系的一个纽带.本实验重点是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难点是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深入理解及本实验的原理、实验器材的选用和误差的分析.

高考预测: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注重求新求变求异,重视创新性的改造与拓展,是近年来高考实验命题的一大趋势.

预测考点1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原理是: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证明它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否等于其动能的增加量.实验步骤按安装、操作、数据处理进行.

样题11.(1)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0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其中合理的方案是()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0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2gh计算出瞬时速度v0

C.根据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并通过计算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0

(2)下列实验步骤操作合理的顺序排列是(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A.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

B.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C.取下纸带,更换新纸带(或将纸带翻个面)重新做实验

D.将重物固定在纸带的一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

E.选择一条纸带,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1,h2,h3,…hn计算出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vn

F.分别算出12mv2n和mghn,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看是否相等

解析:(1)选项A、B中用重力加速度g进行计算末速度,相当于已经确认该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选项A、B错误;高度h应该用刻度尺测出,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2)实验步骤要先安装器材,然后操作,最后实验并进行数据处理.所以此题的合理步骤为ADBCEF.

答案:(1)D(2)ADBCEF

点评:在运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常见的错误是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来计算速度,显然这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就已承认机械能守恒了.

预测考点2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数据处理

直接用计算法处理数据:瞬时速度不能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求,只能由vn=hn+1-hn-12T得出.

图象法处理数据: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v2.以12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12v2h图线.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误差分析

(1)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于纸带数据的处理,及点与点测量的读数上的误差和各种阻力产生的误差.

安装打点计时器时,必须使两个限位孔的中线严格竖直,以减小摩擦阻力.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本实验的另一个误差来源于长度的测量,属偶然误差,减小误差的办法是测下落距离时都从O点量时,一次将各打点对应的下落高度测量完,或者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系统误差总是使动能的增加量略小于势能的减少量.

样题12.(2013・山东省兖州市高三入学诊断试题)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E,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在实验中打下一条理想纸带,如图19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的距离为x0,点AC间的距离为x1,点CE间的距离为x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图19(1)从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ΔEp=,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ΔEk.

(2)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可求出重锤实际下落的加速度a=,它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进行比较,则ag(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思路剖析】(1)如何由纸带求C点的速度?(2)如何由邻差法求重锤的加速度?

解析:(1)重锤下落的高度为(x0+x1),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x0+x1);C点的速度为vC=x1+x24T=(x1+x2)f4,打C点时重锤的动能为Ek=12mv2C=m(x1+x2)2f232,即动能增加量为m(x1+x2)2f232;

(2)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x2-x1(2T)2=(x2-x1)f24T2,由于存在摩擦和空气阻力,这个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

答案:(1)mg(x0+x1)m(x1+x2)2f232

(2)(x2-x1)f24T2小于

点评:用纸带处理实验数据的关键是求某点的瞬时速度.

预测考点3同类实验拓展与创新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方法很多,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创新.无论设计哪种运动过程,都要确定初末两个状态,设计测定运动过程动能变化量及势能的变化量的方法,然后测量有关数据,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结论.

样题13.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20所示的装置,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有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细线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砝码盘,实验时,调整轨道的倾角正好能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图中未画出).实验获得以下测量数据:小车、传感器和挡光板的总质量M,挡光板的宽度l,光电门1和2的中心距离为s.某次实验过程: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小车通过光电门1和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小车通过光电门2后,砝码盘才落地),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为此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图20【思路剖析】(1)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多少?(2)如何求系统在t1、t2的速度?(3)系统动能的增加量是多少?

解析:设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根据mgs=12(M+m)l2t22-12(M+m)l2t21,由此式可知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答案: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mgs=12(M+m)l2t22-12(M+m)l2t21

点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方法很多,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创新.无论设计哪种运动过程,都要确定初末两个状态,设计测定运动过程动能变化量及势能的变化量的方法,然后测量有关数据,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结论.

总之,复习时应以掌握常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规范操作程序、数据处理方法等为本,同时从常规实验中,有意识地提取、积累一些有价值的方法,并逐步过渡到灵活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体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境界.物理难教、难学更难考,考场如战场,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重视,分数是硬道理.只有科学备考,才能在高考竞争中“一览众山小”,独立鳌头.

爱因斯坦

【贡献】

①用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②相对论.

【经典判断题】

1.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

2.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3.是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4.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了理论基础;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深刻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连续现象(×)

麦克斯韦

【贡献】

①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

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经典判断题】

1.普朗克在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

2.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给予了证实(√)

3.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卡文迪许

【贡献】

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经典判断题】

第2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1科学化

科学的价值在于揭示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科学不但要定性地阐述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且要定量地分析事物的发展规律。近些年来,高考地理命题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最新发展和高考改革的最新要求,在试题形式、试题内容、试题容量、试题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试题难易程度等方面都越来越科学化。

2综合化

近些年来,高考地理命题也越来越综合化,具体表现在试题内容设置上将人文地理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相融合、将世界地理知识和中国地理知识相融合、将初中地理知识和高中地理知识相融合,甚至将其他学科知识和地理学科知识相融合。

3以能力立意为主

能力立意是高考地理命题的核心。近些年来,高考地理命题越来越重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已由原来的以知识立意为主转为以能力立意为主。高考地理命题突出考查考生的比较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识记能力。总之,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主要有识记重要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描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解释地理概念、理解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分布的原因、比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等。

4多元化

这里所说的多元化是指试卷类型的多样化。由于各省市区的教育质量不相同,高考地理试卷没有采取统一的形式,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就分为三种试卷。另外,还有部分省市区采取自主命题的形式,如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等都采用自主命题的形式。

5以主干知识为命题重点

高中地理中主干知识主要有地图与地球、气候、水循环、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人口的变化、城市和城市化、农业地域、工业地域、交通运输布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自然灾害、旅游地理、环境保护等。高考地理命题一向以主干知识为命题重点,不出偏}和怪题。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1~3题考查工业区位和产业转移、第4~6题考查城市与城市规划、第7~9题考查堆积地貌形成的条件和过程、第10~11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36题考查工农业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第37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第42题考查区域旅游发展条件(旅游地理)、第43题考查泥石流(自然灾害)、第44题考查修建高位虾池养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

6突出考查图表分析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作为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是同学们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地图与地理学是分不开的,它既是构成地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地理文字内容最好的补充和说明。地图能准确再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地图还可以将零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条理化。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说无图不成题,几乎每道题都有地图,因此掌握图表分析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地理学习或者复习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读图的习惯,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

7以热点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第3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一、高考历史命题的专业化倾向

面对“一标多本”“一纲多本”的教学实际,以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历史命题的专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历史高考试题的学科专业性增强,针对学科能力的考查凸显出来。高考试题的总体难度逐年增加。表现为:(1)试卷长度增加,材料的阅读量加大。有文字的也有图片的,所含的历史信息隐蔽性较强。(2)考查知识进一步细化,所提供的试题背景材料及答案与教材的内容基本上没有关系。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为实现历史教学与高考的有机统一,对高考历史命题的专业化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高考历史命题专业化倾向的基本特点表现如下:

1.“新材料、新情景”成为命题的基本思路。几乎是无题不材料,无材料不出题。包括选择题和主观性试题,绝不拘泥于教材(或者说教材知识已在考试中背景化了)。

2.历史学科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反映新史观和史学的新视野,隐性考查新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的试题出现。

3.历史高考试题向精品化方向发展,承载高考的选拔性作用增强。试题的梯度明显反映出来。

4.高考阅卷由采点得分,向采意得分转化。这一转化将成为非主观性试题阅卷评分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对策及建议

面对高考试题的专业化倾向,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应对,需及时转变更新教学观念。

1.深入研究课标、考纲、考题之间内在的关系。对于“一标多本”“一纲多本”的教学实际,教材课本仅仅是知识的载体,而高考以考试大纲为准,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是不变的重点和考点。

2.重视历史阶段性特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学科思维。随着历史学科命题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就必须加强史料教学。培养学科意识学科思维,反复研读高考试题,打破错误的思维定式。

3.处理好必修教材与选修模块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应相互补充渗透。命题中有必修与选修内容综合的趋势。

4.加大对必修三思想文化史的教学力度。试题难度加大,近几年都反应在思想文化史模块中。

第4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学生学习报社面向读者、品牌经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指导思想,更好地指导中、高考复习,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特面向全国各地市一线教师和各省市县中学教研员以及关注研究目前中、高考试题及政策的有识之士,举办《试题与研究》期刊编辑策划方案的征集活动。现将《试题与研究》系列期刊的现有品种、栏目和征集活动的相关事项介绍如下:

一、《试题与研究》系列期刊

《试题与研究》中、高考版在每学年的9月、11月、1月、3月分四次出版发行。

1《试题与研究》中考版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每季度共7册。

2《试题与研究》高考版含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理综物理、理综化学、理综生物)、文科综合(文综政治、文综历史、文综地理),每季度共9册。

二、《试题与研究》现有栏目简介

命题研究剖析中、高考命题的思路与方法,探讨中、高考命题的规律与模式,从中、高考命题专家的角度审视考题,让读者切实了解中、高考命题的真谛。

试题评析探讨分析中、高考试题特点,分析命题趋势,预测中、高考动向,指导中、高考复习。

解题探讨探究解题思路,介绍解题方法,展示解题关键,提高解题能力。

考点专题以考纲中的考点为依据,点击中、高考热点,突出中、高考重点,对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梳理,构建网络;依据考纲对能力考查的层次要求,设置讲练结合的专题讲座,并注重变式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应考能力。

阅卷手记根据中、高考阅卷人在阅卷现场发现的新颖巧妙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以及阅卷中发现的典型错误类型,搜集整理成文,供学生借鉴或吸取教训,学习新颖的解法并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也可以根据平时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阅卷情况对学情进行深刻剖析,丰富考试经验,提高应考能力。

第5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关键词:历史高考;试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261-02

2007年是我国新课改以来的第一次新课标高考,山东、广东、宁夏、海南4个省份成为第一批进入新课标高考的省份,新课改在这些省份推行已近10个年头,到2013年,全国除了广西以外,其他省份的高考均是新课标高考。新课程理念逐渐渗透到历史学科的高考中,也成为历史学科高考发展的大趋势。从2013年高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看,既体现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即“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又具有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中外关联、古今贯通的命题特点。在试卷结构和分数设置上与以前高考题基本一致,试题的设置稳中有变,不回避热点,呈现出在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同时又加强了对史实的考查。总体难度适中,但学生想拿高分并不容易,所以人民网6万多名网友投票的结果是:认为试题难的占65.4%,试题难度一般的占24.6%,试题不难的占10.1%。因此,对于试题的分析,对于今后的历史教学有很强的导向性。随着新老课程的试题平稳过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全面推开。高考的考察理念、试卷结构、考查方式、题型甚至考查内容都越来越体现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终极目的。

一、对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试卷进行简要的分析,从选择题命题来看,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知识分布较为合理,中国古代史三道题(25题、26题、27题),世界古代史一道题(32题),世界近代史两道题(33题、34题),中国近代史三道题(29题、30题、31题),世界现代史一道题(35题)。其中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都有涉及。

2.难度层次比较分明,对学生有区分度,史实考查与能力要求并重。

3.从题目的设置上说,与去年考题有明显不同,在题干材料的选择上,与教材中的考点联系比较紧密,紧扣教材,这与以往试题有明显不同。如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社会问题是什么?28题是一首歌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此题,这些材料的选择与教材知识点联系很紧密,或者是日常生活都会见到,学生读起题目来不会感觉很生疏,但在选项的设置上有些选项疑惑性很大。试题给人的感觉就是似曾相识,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下手,不好拿分。

4.注重对教材中史实的理解以及史实之间的联系。如34题: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一史实与当时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学生的选择。

5.强调时序性,通过提取有效信息判断历史时期。如35题:这道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历史综合知识,史实必须清楚,考查知识范围涉及到了世界近现代史。这个题目的设置折射出历史学习中要有明确的时序观念。

总而言之,选择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历史能力。

二、从非选择题命题来看,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命题内容,如40题、41题,考查世界史内容比例比较大。第40题通过“爱因斯坦热”在东西方的兴起,以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和古今贯通的方式,考查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能力.第41题以中国古代皇帝和英国国王和首相的官邸为主题,通过文明史观的角度和中外关联的方式,考查了考生论证和探讨历史的能力。

2.非选择题平稳过渡,主干突出,突破教材。同时引导学生从关注教材向关注课标转变,如分值最高的40题,大题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反映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第41题为开放性试题总分12分。选做题共四道,分值均为15分,考生选择任意一题作答即可。总体难度适中,但要求学生有很强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答题时要紧扣主题,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联系,并能做出对主题的提升。这些题学生想拿高分很不容易。

3.在2013年材料解析题出现新变化是一大亮点,关注人类在历程中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成为新的命题热点。今年的试题表现得非常明显,第40题通过“爱因斯坦热”考查中西科技成就与差别;2012年新课标卷第40题是关于“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问题。第41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一是材料形式完全是图片,这种题目对考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的储备有很强的要求。从解答方式上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典型特点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信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表个人见解,提倡自主思考,能够很好地体现考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二是设问由评论改为比较分析。12分评论题改变的原因可能是,评论题已经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今年的12分题,无需评析,只需比较分析,相对难度会下降。宏观来看近三年的考题,41题的变化性最大,考查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比较明显。

第6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关键词: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师;发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104

一、近五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命题特点分析

1. 试卷结构基本稳定

从题型结构看,文综历史卷依旧由必做题和选做题组成。必做题包括12道选择题和2道非选择题,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非选择题第40题25分,第41题15分,选做题要求学生从4道选修题中选出一道做答。

从选择题看,往年至少会有一道图表题,但毋庸置疑的是,文字型选择题会是选择题的主体。

从非选择题上看,近五年两道必做题基本上都是一道必做题。以古今中外大跨度综合为主,或者纵向联系,或者横向比较;另一道为开放性试题。

选做题通常选取与教材关联程度不大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设计新问题。

2. 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基本稳定

全国课标卷1卷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多围绕重点主干知识命题。单就知识考点来讲,没有偏、难、怪、冷,基本上都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

3. 命题注重考查“能力素养立意”的宗旨

纵观近五年高考试题,无论试题载体形式、设问的角度、考查的知识点怎样变化,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宗旨岿然不动。近五年全国课标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以主干基础知识为素材,考查学生知R的迁移能力、灵活运用能力、辨析和认知能力,考查概括归纳、比较分析、史实论证、理性批判的能力。

4. 注重采用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形式

全国卷高考命题的取材已基本摆脱了对教材的依赖,从更大范围内选取思维含量高、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材料,设置新的命题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同时,为拓展命题资源,《考试大纲》还特别指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的要求,这就意味着高考会选用与初中教材相关联的新材料。

5. 命题体现关注社会热点,坚持学以致用、鉴古知今的价值追求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教育的落脚点不仅关注昨天,更应该关注今天。历史学科的价值在于能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供借鉴。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反思既是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高考命题的方向。

二、后期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方法浅谈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后期两个月的二轮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按照国家新课程考试大纲构建以专题为基础的通史知识体系

建议在第二轮复习时,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注意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挖掘同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与整合知识的能力,这也是高考复习的必由之路。

2. 注意“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学习,重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

在注重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与专题问题、热点问题的联系,注重把握古代历史发展规律,了解古代文明成果的现实价值,了解其世界意义等。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指导学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以实现历史学科教育功能,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并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与历史探究能力。

3. 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方法指导

如开放性试题中的评述观点题一般常规答题步骤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根据材料归纳出观点(观点明确);第二步,结合史实论证观点(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有力),史实可以根据材料,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4. 加强史料教学,创设新的问题情境

通过史料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观察、理解、归纳、概括、分析、阐释、论证等历史学科能力,并加强对学生思维过程以及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深刻性、创新性等思维品质的训练。

5. 关注时事热点、周年大事等重要问题,要关心国内外重大事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的热点问题,如民生问题、中日问题、、中东的政局问题等。

(2)重大周年纪念问题,如2017年高考备考要关注有关年份后两位是07或17的事件,也要关注次周年纪念的时间,如年份后两位是06或16、08或18的事件等。

6. 加强学习质量监控,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通过定期的定时训练,监控教学质量,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与能力发展情况,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复习策略,指导教学进程。可以采用整体综合训练,也可以采用专项训练,如选择题专项、非选择题专项、热点问题专项等。以此提高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主要是正确的审题能力、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简洁有序的文字表达能力。要点齐全,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史论结合,使用历史学科语言,避免文学化语言。加强学生行文答案规范性的训练,填涂规范正确,书写工整,书写字体大小适中,答题不超出指定区域,答案形式上要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整洁化,以提高非智力因素得分。

第7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近年,中学历史教学界存在着一种互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历史课不受重视,学生学习历史缺乏兴趣;另一方面是每年一度的高考中,历史试题大有越来越难的趋势,其中有些题目本来是用来考研究生的,却拿来考高中生。教师学生拿到成绩,总不免英雄气短。许多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抱怨:我们没有多少时间进行正规的教学,几乎每年都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度过。

出现这种矛盾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前者,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因为历史课不好学,学生对历史缺少兴趣,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老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虽然十分重视历史,将历史列入总统规定的所有初高中必修的五门核心课程,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据美国全国人文科学捐款基金会对部分大学生抽查后公布的调查报告(1989年10月10日)中披露:当抽查问及“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句名言时,竟有1/4的人认为语出美国宪法;当问及杜鲁门哪年发动朝鲜战争时,近60%的学生都回答说不知道;有50%的学生不清楚美国南北战争发生的年代。东方近邻如日本,这方面的情形同样不妙,“历史课在(学生)不喜欢的课程中占据首位,这种情况由来已久了。历史教师也因历史课很不容易教而感到苦恼。学生们不喜欢的内容又是什么呢?人们都说,那就是一些不要求思考的历史用语、重要事项的罗列和强记的课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办、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179页)。为改变这种状况,世界范围内,人们正在进行不懈的努力。

令人疑惑的是后者。诚如一位教育学者所指出的,“如果说教学工作是学校主体的话,那么课程与考试就是左右学校教学的两翼。课程是实施教学工作的蓝图,考试则是评价教学工作的镜子。”(吕达:《英国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制度的改革》,载《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第6期)。课程改革必然要引起考试制度的改革,考试制度改革的成败,不仅反过来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而且必将对教学产生导向作用。中国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课程改革,为中小学历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是公认的事实。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新一轮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已于新近颁布并出版发行。与新大纲配套的高中教科书试验本,也以崭新的面貌陆续与广大师生见面。然而,近些年的高考,虽然在历史学科考试测量的目标、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在注重考查考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尤其注重考查学科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历史课的重视,但也确实存在不够完善之处,客观上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的命题指导思想,既不切合大学大文科选拔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中学历史教学高考命题人员主要由大学历史系教师组成,他们重视学术研究,命题首先注重考查“一个中学毕业生在历史学科中将进入大学文科历史系学习历史时所应具备的学习潜能”,而不是考虑一个中学毕业生在历史学科中将进入大学大文科各专业学习时所应具备的学习潜能,表现出明显服务于大学历史专业的倾向。几年来材料解析这一题型占分比例越来越重的趋势,是这种倾向的突出表现之一。用分析、解析某一材料的手段来测试考生的能力,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很古老的测试方法,但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引进中学历史教学与测试领域,却是近十年的事情,最早出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4月出版的《初级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练习册》当中。我们认为,适当地采用这种题型进行训练,给学生接触文字材料的机会,有助于锻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但是,把它作为一种固定题型运用于高考,将所占比分逐年增加至总分的24%,要求考生从材料中学究式地寻找微言大义,与科举制似有相近之处。这种测试方法,多大程度上符合大学大文科各专业选拔人才的要求,我们且不去深究,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即这种超出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试方法,程度不同地影响了正常的中学历史教学。为帮助学生应付这类题型,“老师(只好)搞题海战术,你去年考卷上出了一道A类题,我就让学生复习时做100道、200道这种题。这就是完全不顾教学规律的所谓‘应试教育’,对于命题本身,也会走向僵化、单调、脱离实际,甚至‘新八股’的死胡同”(《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负责人谈高考命题》,见《光明日报》1996年7月11日第2版)。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近年有关材料解析的小册子为何泛滥成灾了。这一题型在高考中的出现与固定,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加大了老师的教学难度。

1995年的高考历史试卷中,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30分,39行一千多字。过大的文字量,占去学生过多的时间,使全套试卷所能容纳的信息量相对减少。例如,第一题有关司南和指南针的材料一和材料二,因与教科书叙述和所引材料基本重复,实属多此一举,使第①问缺乏效度;第③④问,因答案过于宽泛无定,既不严谨,也不唯一,缺乏信度。这一题型,是高考历史服务于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指导思想的产物,个别命题人员对此颇为得意地说:材料解析题测试功能的宽阔,广为人们所肯定。一份中学历史杂志载文评论这种题型功能时,曾指出:“高考试题中出现这种题型,是一个创造。它不仅可以为大专院校历史系挑选优秀生提供依据,而且对今后中学历史教学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材料解析题这一题型的功能,随着逐年的实践,其材料来源不断被扩宽,其功能也逐年拓展,其〖ZZ(〗绝对难度也越来越大。他们对自己的只为大学历史系挑选人才服务的指导思想并不讳言。如此下去,中学历史教学只好将中学生当成准大学历史系学生来培养。人们不免思忖,大学历史系每年招多少学生,在大学文科招生总量中占多大比重?以历史系的选拔标准要求所有文科专业的考生,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有强人所难之嫌?由此可见,这类试题的导向作用越大,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就会越严重。

二、历史命题即使改变了为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服务的倾向,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也会大于积极导向作用

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是青少年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年龄段,在学校教育进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都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这一时期,课程繁多,课时总量有限,各科教育内容的平衡应摆在首要地位,因而各种矛盾相对集中。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后三年或四年,学生只在小学社会课中学过点滴的历史,这一阶段的历史课担负着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能力的任务,是打基础的好时机;高中阶段,学生素质有所提高,历史课的三项任务没有根本变化,但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即一方面要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中等水平的人才。既要满足大学历史专业的选拔要求,又要顾及大学其他各专业的选拔要求,更要符合其他各行各业对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历史课基础教育的性质没有变化,面向的是大多数,所以任何拔苗助长,只抓“40%”,不顾全体的做法,都将有损于基础教育的办学性质,影响正规的中学历史教学。

受现行高考体制的制约,历史高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与普通高中毕业生会考不同,是选拔考试,其目的是为普通高等学校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新生提供考试分数。普通高等学校要从当年的考生中选拔40%左右的新生,因此,考试还须在全体考生的成绩中,从高分到低分‘拉开距离’,特别要在40%上下‘拉开距离’。高考试题的水平(或难度),是由全体考生,特别是成绩在前40%左右考生的水平决定的”。事实上,只要上了高中,几乎没有学生甘居60%之列,也没有哪位教师单纯只抓40%,于是,高考试题的难度,也就成了中学历史教学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如此居高不下的难度,使广大学生忽视基本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逐步陷入片面追求高、难、深畸形发展的境地。

中学历史教学,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最主要的任务是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培养基本的历史学科的能力。“‘基本’这个词,含有‘普通而强有力的适应性之意。’学生所学的知识越是基本的,就越能不断地扩充和加深,并对新问题的适用性越宽广,知识越是归纳为定义、原理和法则,越是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掌握了“基本”的,就易于理解和掌握整个学科,有助于记忆,有助于从已知到未知,促进知识迁移,有助于缩小高层次知识与低层次知识间的差距。历史高考因为“特别要在40%上下拉开距离”,所以不免脱离基本的学生、基本的知识与能力。在长期的考试导向作用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也只好偏离“基本”,实施“应试教育”。这种情形不单影响高中,而且贻害初中。由于决定能否在高考中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将要进入的高中学校的质量,大多数初中的学生都面临巨大压力,千方百计要在这个既高度平均主义,又竞争十分激烈的体系中上一所好高中。为了准备中考,许多学校只好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集中大量时间复习备考。因历史往往被排斥于中考科目之外,历史课仅有的每周两课时理所当然地“临时”取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历史学科课时都得不到保证,何谈“基本”,何求兴趣与能力?长此以往,历史教学大纲所设计的蓝图,只好遗憾地留下若干空白。

三、历史高考引发出对历史教科书地位与作用的两种不切实际的看法

第8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关键词:高考语文作文;高考作文分析与研究;

高考语文命题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作为命题的好坏,直接影响考生对高考语文作文的发挥。自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至今为止已有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多年里,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已经走过了一段不凡之路。现如今,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代表着这个时代对于人类文明的要求。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四个时期:

我国高考制度始于1951年,十年中断了高考,但是又在1977年被恢复,高考的作用非常的多,一是对学生所学科目的知识了解程度的考查,二是为给我国培养出高端人才。高考已经走过一段不平凡的道路,通过高考,反映出我国社会的整体情况,侧面反映我国社会时代的变迁以及对于人类文明的要求。纵观历史,我国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已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传统时期(1951――1966)

为什么说是传统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受当时社会大背景影响,政治色彩浓厚、阶级情感强烈,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必须与那个时候的政治形势相关联,有的时候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还要服务与那个时候的政治,所以考生在作文中很难有自己的想法思路,很难体现考生的个性,对于当时的考生来说,极大的束缚了考生的思想。

另一方面,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导致老师和学生热衷于追求押题和追求过于形式化、机械的写作方式。

(二)过渡时期的命题作文(1977――1979)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那个时候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由各个省市自主命题,那个时期的作文命题有:《在主要抓纲治国的日子里》、《当我唱出东方红这首歌》、《我在这里战斗的一年》、《我的心已经飞向纪念堂》等等。

从这几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中,我们依旧能看出过渡时期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仍然受传统高考作文命题的影响,具有十分浓厚的政治气息。这个时期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形式稍有改变,但是并没有跳出传统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圈子,个人的小我依然要服从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个大我,压制个人的感情和个性发展。

(三) 具有个性化的创新时期(1950――1997)

这个时期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路有所改变,特点鲜明,开始注重考查学生的具体写作能力及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材料作文的形式要求“一张卷子两种文体,两种文体体裁一大一小”,充分展现这个时期的高考语文作文的特点,材料为主,命题为辅,二者互相补充的新式高考作文命题格局。

1982年的作文命题材料是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个人、国家、社会责任的关系。以后的文章的命题线索关注个人命运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责任问题,比如:1989年,“致青少年同学的一封信”,当时社会的热点现象是外语比较受欢迎,没有人关注历史遗留问题,这个材料要求学生自己说说对高考志愿的总的看法,一旦高考志愿与就业问题相关联,要懂得牺牲人生目标,学会取舍。另外这一时期的高考语文作文还要求增强考生想象力和提高辩证思维力。辩证思维的能力是用哲学的思维去关注和分析所处的那个社会主要现象的能力。

(四)高中语文作文命题形式发生变化

这个阶段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趋于完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由全国统一命题的方式改为当地地方自主命题,所以,高中语文作文命题形式发生变化,十分具有当地地方特色,材料作文由单料、双料向三料作文发展,大大增强了学生话题的范围和思维的广度。总的来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有两大方向:想象力作文的文化熏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方式教育。

1999年高考语文作文《假如记忆力可以移植》这个命题,就是设限少,充分的给考生自由发挥的余地。但是这个命题作文要求作文的范围、但是不规定文体,给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由性比较强。具体规定范围,是指命题作文的内容和“假如记忆力可以移植”相关联,就不算跑题,所以不管内容还是写作手法都是多种多样的,不受限制。这个命题作文是有关于科学设想的,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想象力和观察力。规定范围不限制题目,为了方便考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所要写的内容。不规定文体,要求考生只要不写诗歌文体的,其他什么文体的都可以写。不管考生选择哪种文体以及哪种写法都是可以的。这一阶段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改革是比较适合当前发展的形式的。

结束语: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要符合当下时代的要求,尽可能不以具体观点来命题,命题的范围最好让所有考生不受限制,可以畅所欲言,叙述自己的观点,命题的范围最好是辩证的,可以使考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度。命题角度可以从考生最擅长的、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保证他们言之有物,激发考生的创造性思维,着重体现考生的个性,塑造考生人格特点。

高中生心理生理日趋成熟,但是他们涉世未深,终究没有踏上社会的道路,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范围不要过于宽泛、抽象、不确定,避免考生说空话、套话、假话,命题的范围要以引导学生主动关心他人、思考人生等话题为着眼点,善于利用高中生的思维特点,适当激发其无可限量的能量。

参考文献:

[1]余卫兵.立足现实,迈向多元的命题趋势 [J] 中学生,2011.(8)

[2]杨兴芳.近三十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人文追求 [J].教学研究,2012(5)

第9篇:高考历史命题趋势范文

通知提及“为贯彻立德树人任务要求,全面总结考试内容改革成果,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为实现2020年高考改革目标做积极准备,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提升教育考试质量的重要举措。

也就是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考试中心组织专家修订、审定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对2017年高考各科考试知识点均有删减,值得每位备考考生注意。

修订基本原则: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

主要修订内容

一、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今年高考前就提出,高考试题要增加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发展进步的内容,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现状、时事政策的了解、思考和把握,考查学生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等价值准则的理解。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汇在政治、哲学、经济、艺术以及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在高考命题中,各学科都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

如语文、政治等科目可以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历史可以考查对中华文明长期历史进程中的事实观点、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断等。地理可以考查对乡土意识、环境保护等理念的掌握。

在数学和理科综合等科目中,可以适当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查的内容,如将四大发明、勾股定理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作为试题背景材料,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简单单地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要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实现考试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目的。

二、完善考核目标。

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样例,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