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第1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 山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1.山区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愈来愈强,科教兴国战略也得到了较好的践行。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教育教学的质量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象:与城市相比,山区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还明显偏低。山区初中数学教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很多中小学生都顺利升入初中,当然这也包括部分“差生”,这使得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厌恶数学”;第二,山区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很多优秀的小学毕业生流失 ;第三, 山区初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差,解题能力较低,很多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思维相对迟钝,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第四,初中学生解题思路较为混乱,计算过程缺乏依据;抄袭作业的现象十分严重,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第五,留守学生普遍。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学生与父母缺少面对面的交流,疏于管教,老师与家长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学生懒散厌学等各种问题出现。总之,这些特点的存在也增加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难度。

2.山区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山区地理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教育教学工作相对滞后。下面,笔者将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分析当前山区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不合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过于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解题应试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情感价值目标。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数学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等,造成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状。

第二,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知识结构或者解题原理的记忆,但并不重视知识的发现、产生与形成的探索过程,导致初中学生很难理解数学方法的形成,使得学生应用数学方法的难度较大。

第三, 教学过程中要求“一刀切”。由于各方面的条件所限,初中数学教师并没有根据不同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而是所有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方法。该种教学方法并不科学,学生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四,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工作并不到位。教学评价的合理与否,将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学习质量、教学效果等。 但就山区初中数学教学来看,由于教师本身的素质并不高,学习与提升的空间又非常狭小,不能与时俱进。总之,由于各种主客观限制性因素的影响,山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这也是未来我国山区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

3.提升山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一,要努力转变教学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过程中是温暖的,从而乐于学习。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及时给与表扬。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要因为成绩好坏来定位学生。

第二,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调整教学要求,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具体学生具体对待,要认识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师的认知结之间是存在较大差别的,从而分析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而制定各种操作性较强的学习活动方案。

第三,教师要从当前教学改革的前提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数学思维方法。首先,教师要做好“超前诊断”工作,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或者教学方法等。一般来说,教师要以章为单位,调整教学重点,编制教学的结构;要做好预测分析工作,从而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障碍点。其次,要严格遵循“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教学原则。教师要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充分分解,然后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的步子会进一步放缓,从而使得学生脚踏实地,取得更大的进步;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将每一节课进行合理分配;教师要坚持“以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大量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练习活动中来。再次,要做好分层教学工作,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要做好教学目标的层次化:从教学内容方面来说,教师要深入把握教学的总体目标,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要做好教学对象的分层,最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将数学学习能力较高和较差的同学进行合理地搭配,从而实现“以优辅差”,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四,要充分实施鼓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例如,对于那些违纪的学生,教师可以不要明确批评,只用眼神评价就可以了。

4.总结

作为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教学工作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作为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相信未来,山区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会有较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春. 中学语文课堂效益改良刍议[J]. 中学时代. 2014(20)

[2] 鞠军. 提高课堂效益,满足学生需求[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4(13)

第2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活动效率 提高 思考

效率,是人们实践活动追求的目标,同时,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和途径,其课堂教学效率,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生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变化。众所周知,课堂教学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教学因素,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会受到多方面教学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三个不同纬度,学生永远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闪亮的“明星”,能力素养永远是课堂教学永恒不变的目标“追求”。鉴于上述认识,本人现就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在此做粗浅论述。

一、重视课堂教学预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取得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必须事先切实做好“基础工作”,“准备环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结合教材内容、学习对象、教学经验等多种因素,力求做到“两个好”。一是要研究教材,备好教材。认真阅读、研析教材内容,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目标要求、训练重点等,从而科学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设计和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二是要研究学生,备好学生。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实时了解初中生的思想状态、情感发展以及智力水平和兴趣爱好,针对初中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选取和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节奏以及教学案例,让初中生在张驰有度、科学合理的预设内容中,高效深入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二、展现教学双向特性,实施师生双边互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部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考量“标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深度。课堂教学,不是以教师课堂讲解的“量”,单边活动作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双边活动作为“依据”。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师生双边互动之中,主体特性能够得到显著展现,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变以往教师一人“独唱”的模式,构建师生集体“合唱”的模式,采用师生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组织初中生参与知识点、问题案例、学习评判等数学实践活动环节,并引导初中生与教师围进行讨论、交流、辨析等双向活动,让初中生在深度参与、深刻研析中,提升学习效能,提高学习效果。

如“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知识点讲解环节,教学利用课堂教学双向特性,采用实践操作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向初中生提出实践操作活动步骤和要求,引导初中生一起参与动手操作、观察两个一模一样三角形的双边实践活动,并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与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师生互动活动。初中生在此互动进程中,对知识点内涵有了更为直观的感性认知。

三、注重主体实践锻炼,搭建探究思维平台

课堂教学的宗旨和任务,是为了锻炼学习对象的学习技能,培养学习对象的学习素养。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习对象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而又具有的目标要求。课堂教学活动中,衡量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是看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数量”,而是看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数学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因此,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应重视初中生主体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提供探知、解析、思维的活动载体,在初中生亲身实践和教师科学指点下,既领悟掌握解题策略方法,又锻炼提升解决问题技能素养。

问题:如图,在ABC中,AB=AC,O的直径为AB,∠CBF= ∠CAB。求证:直线BF是O的切线。

学生分析:要求证直线BF是O的切线,就需要证明∠ABE=90°,此时,需要借助于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相等得到直角,这就要求采用构图法,连接AE,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判定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相等得到直角,得到∠ABE=90° 即可求证。

教师对初中生分析过程进行点评,向学生明确指出,求证此类问题时,要正确运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

四、发挥教师教学机智,实时调整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其活动进程会因教学对象或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难以预料的突况,它不是按部就班的固定发展进程。笔者发现,有少部分初中数学教师,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突况,未能及时有效处置,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事倍功半。教育学认为,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是教师所必需的教学技能素养,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重要表现。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发挥自身教学机智,有效解决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解析问题错误、学生相互打闹、提出超越课本内容的问题等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实时改变教学“节奏”,有效化解突发事件,使突况成为课堂教学“添彩”之笔,实现教学效率提升。

第3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教学

罗杰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者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的教学观的基本要点是:(1)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2)认为教学的价值不是单纯为装备学生的知识,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3)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的职责不是“教授”,而是“促进”学习者自我潜能的实现。

传统教学忽视个体内在的潜能,把学生单纯看做接授知识的容器,并把教学的主要目标放在装备学生的知识上。而罗杰斯的教学观针对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倾向和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现状提出教学目标应是:(1)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2)以发展创造力为核心;(3)以形成独立的个性为归宿。罗杰斯的理论切合时下教学改革的核心,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初中数学教学高效化之路。

一、 因人备课,分类教学

传统的教学中,备课是以教纲及教材为中心,所强调是这堂课或这段时间要完成的知识点,要讲授的内容。这是“备书”,不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而笔者的做法是根据所教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所受能力进行分类备课,如数学能力强与教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等级是不同的。不是“因书备课”,而是“因人备课”。

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45分钟分为两个时区,前30分钟主要介绍和传授基础知识,要求全班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消化,力争全体学生能基本掌握和领会(个别特殊学生除外)。后15分钟是知识提升或扩散,主要针对数学能力强,渴望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生,授课方式以启发和探究式为主。而对于一部分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允许他们自主选择听课,自己巩固刚学的基础知识。这样一来,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都能听懂,而不至于出现“消化不良”或“吃不饱”的现象。

二、多组练习,自主选择

数学是科学性强且抽象的一门自然学科,课后加强巩固训练,高质量完成教学习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初中生而言,面对教师无区别统一布置的习题,部分学生力不从心,有部分习题无法完成。日积月累,小部分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部分教师百思不解:“为什么自己教学非常严谨,但仍有少数学生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其实不是教师教得不好,也不是学生自主放弃,而是教师“因书而教”而不是“因人而教”,再加上所布置的巩固练习是针对中等学生而选定的统一模式,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有点“高不可攀”,从而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厌学,对数学产生畏惧情绪。因为课后作业是分组设计的,一般分为A、B、C、D四组,都是围绕所授知识而设计的,只是对应的难度和深度有区别,所以学生都能找到适应自己的练习组别,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习题解决好。有部分教师担心,学生不求上进,专选择较为基础的练习进行解答。恰恰相反,从学生的心理而言,学生是积极向上,也乐于挑战自己的。因而笔者一开始反复强调,学生要理性选择,绝不可盲目攀比,一段时间后,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课后习题解答的效果良好,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关键是学生不畏惧教学,也在学习中找到了兴趣和成就感。

第4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

初中数学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比较头疼的事情,无论老师付出多少心血,很多学生还是听不懂。初中学生整体来说脑力还处于发展的阶段,思维能力没有那么复杂,而数学课程又具备抽象性的特点,导致他们学习起来特别困难。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又没有比较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什么帮助,最终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气氛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然而然学习效率也很低了。那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是指的什么呢?所谓有效就是在有限时间内做成功的事情,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老师在课堂时间内,改变教学策略,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对数学课程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现实意义

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手段。目前,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初中学校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数学课堂的教学没有效率,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通常老师辛苦的努力,运用新的教学方法都没有什么效果,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一直实现不了,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这种现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要遵循数学教学活动的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另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老师要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教学,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悬殊

班级的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于某个人或者部分学生,同一个班级里面,不同学生之间会有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初中数学的教学在同一个班级不可能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要求,对于课堂有效性来说,能够满足班上大部分学生就已经很不错了。其实在同一节课堂上,同一个老师讲课,学生们学习的效果是有一定差别的,部分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掌握老师所讲的学习方法,另一部分学生则做不到这么顺利,这是影响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原因之一。我们就以课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为例子,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够解题,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要花成倍的时间,两者时间上的差异对老师教学内容的进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从而降低了课堂的有效性。

2.受到课堂教学密度的影响

对于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很多老师都会发现课堂时间严重不够,但是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把有限的时间充分运用起来。所谓课堂教学密度是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一节课的时间的比,合理运用课堂的时间越多,教学密度就越大,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活动中就得更多的利用时间。对于初中数学的课堂中很多老师都没有真正的利用好教学时间,经常把时间浪费到板书或者批评学生上面,最终导致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不了教学任务,造成学习效率的下降。

三、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及方法

1.提倡探究式学习

初中数学的教学具备很多其他科目不具有的特点,并且解题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在学生课程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的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做到从不同的方向去解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数学中的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才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处。

2.重视课堂的互动

课堂能够促进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能够让师生共同发展和进步,所以重视课堂的互动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才是课堂的主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被动的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正好可以改变这一现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找出他们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纠正和指导。

3.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任务

想要成功的做某件事,必须要确立一个目标。初中数学的教学也是一样的,只有树立了坚定的课堂教学目标,老师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才能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另外老师对教学任务的把握也很重要,让数学知识在课堂有效的时间内更好的传授给学生。

第5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提问 有效性

课堂提问对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如果课堂提问的方式或者内容不恰当,则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厌学情绪,不利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但深入,我国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改观和进步,但是在课堂提问环节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缺乏课前准备

目前,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往往在课前不会做足够的准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教学,对初中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随心所欲地去讲授,因此在提问的环节往往也比较随意,使提问的内容没有一定的章法,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授课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2. 问题质量较差

课堂提问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入理解的有效手段,但是有一部分数学教师往往把课堂提问当作教学的唯一手段,设置了大量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而对于这些问题背后的价值没有做深入思考,导致课堂提问的问题数量很多,但质量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身心疲惫,却学不到关键的数学知识,不利于发挥课堂提问对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3. 忽略反馈环节

课堂提问的反馈环节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暴露出来的数学知识的薄弱之处和数学逻辑的欠缺之处,对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目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堂提问的反馈环节,认为课堂提问结束就万事大吉了,这非常不利于课堂提问作用的发挥。

二、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要进一步采取积极的措施,不断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切实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

1. 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

快乐的课堂氛围是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必要环境。只有在快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能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营造一个快乐的课堂氛围。比如,在初中几何《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射击运动员在瞄准射击的时候要用手托住枪杆来保持稳定?”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快速导入到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 多联系现实生活

初中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多联系现实生活,这样能够使学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认同,并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和自身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初中平面几何《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来启发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平面几何。例如小鸟在电线上就是点在直线上,小鸟飞到天空中去就是点在直线外。这样的例子既贴近生活,又活泼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问要面向所有的学生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课堂提问面向所有的学生,不能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不能只向少数学生提问。如果教师只向少数的学生进行提问,那么其他学生就会被孤立在课堂之外,非常不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初中数学的课堂提问一定要把机会公平公正地分给每一名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4. 将游戏运用到教学中来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避免学生对初中数学产生厌恶情绪,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游戏以恰当的方式引入进来。为此,在课堂提问的环节可以对游戏加以高效利用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和检验数学知识。比如在《循环小数》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拍节奏的游戏来学习有限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比如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节奏:×××,然后让学生拍出来,然后再将这个节奏永远拍下去,学生就会在游戏中感受到有限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区别。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对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我国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环节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为此,我们要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多联系现实生活,将游戏运用到教学中来,并注意将提问面向所有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6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研究 

初中数学教育是初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主要课程,因此,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状况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要有所提升. 但是,目前教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面临困惑. 因此,提高课堂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好相关知识的前提下,获得全面的发展,成为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重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贯彻课程改革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力地上好每一堂课,学生也想学好数学学科,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还会出现厌学情绪,面对这样的局面,认真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特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线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概述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就是指初中数学教师,利用合理的教学理念,制定完善的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恰当地呈现给学生,并且能够使学生对呈现的内容及时做出反馈. 能够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互动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高,从而获得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果.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 

体现 

1. 效果和效率相协调统一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不是说教师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说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主动接受了多少知识,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在数学思维方面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了怎样的体验.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不仅仅是指对学习好的学生,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中也得有效.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好的,如果一堂数学课下来,花费的时间较少,学生和教师的负担较少,那么这堂课就是一堂高效的数学课;如果花费的时间较长,教师和学生感觉负担较大,那么整个课堂效率就很低下. 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率,往往会在下课后还要延长几分钟将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讲完,这样会引起很多学生内心的反感.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样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同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阻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课堂效率低下的一种表现. 

2. 教学过程与结果相统一 

初中数学课虽然没有高中数学课抽象,但是与其他一些学科相比,对于这个学段的学生来说,抽象度还是较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定理和公式,还要让学生理解它们是如何得出来的,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索,增强他们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很多教师会注重结论,而轻视教学过程,他们会把解题的思考方式的培养看成重点,而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他们认为学生解题是关键,只需要记住同类题型的解题方法,遇到同类问题直接代入就行了,从而在学习中让学生记忆数学定理和数学公式,将原本就枯燥的数学变得更加枯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一再降低. 

3. 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相统一 

数学学科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不仅仅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还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的记忆过程,而是一个去感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在初中数学新的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 教师需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数学修养,以适合的教学方法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这对于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成长的机会. 因此,真正的课堂有效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还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 

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 

因素 

1. 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意识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不能依靠延长课堂教学时间来实现,要树立学习时间有限的意识. 教师一旦有了“效率”意识,就会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上,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更不会占用学生额外的学习时间,这样既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教学效果,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的认知因素 

首先,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是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力能够发现“数”“形”的特点,发现数学符号、字母、几何命题、几何图形之间的内部联系. 初中学生的观察力还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几何的对称美,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础. 其次,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抽象性和概括性是初中数学的一大特点,它通过语言表述来反映事物内在的规律,需要学生的思维能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关键. 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中,证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不再是利用直角三角板去验证,而是利用逻辑分析去证明. 最后,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初中数学内容高度抽象,良好的想象能力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 

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要贴近现实生活,一方面,把要讲解的数学问题生活化、情景化,这样便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要注意前后知识呈现逻辑性. 初中数学还具有一定的广泛应用性和基础性,它和很多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够使学生在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同时,理解数学丰富的内涵,从而拓宽对数学的认识.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 

策略 

1. 提高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意识 

作为初中一线数学教师,首先要合理分析数学教材,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讲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先对数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充分把握教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一些重点地方,提醒学生重点注意. 在讲解的时候,尽量选择生活中的实例,例如,课本中的复数、数轴、绝对值等知识,都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讲解代数式、公式、定理知识时,直接点出教学主题,节约时间,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讲解完知识后,要做到精讲精炼.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就是做题,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搞题海战术,题海战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降低,因此,教师在布置习题的时候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避免在课上用大量的练习来占据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对于学生掌握较困难的问题,做好预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效果. 

2. 加强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训练 

首先,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通过相关的练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正确观察顺序和反复观察的习惯. 在近年的中考题目中,都会有一道题目考查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观察能力. 例如2013年深圳中考第16题,要引导学生先从整体观察,然后再从局部观察. 若学生观察了图形之后,依然看不出1,5,14,30的规律,就通过局部分解的方式来观察. 

其次,学好基础知识,借助教学模型不断深化想象,例如,在学习两圆的位置关系时,仅仅是观察图像很难发现实质性的问题,只有学会了基础知识后学生才真正建立了两圆位置关系的想象. 有些问题仅仅依靠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具体的模型辅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直观的形象事物为抽象问题设计模型,做好相互转化. 

第7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再创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生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将小学数学的知识承接下来,帮助学生运用小学数学中简单的学习思想学习初中数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启发着关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引导学生将不同阶段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思考,选取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目前的数学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对数学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十分必要。而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重视对课本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接受的情况,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消失。为了改变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教师应将“再创造”教育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创造兴趣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对于刚踏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初中数学知识灵活不易理解、逻辑性较强、对思维的严谨度要求较高,大多学生很难适应,需要一个思维的过渡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大多容易忽视学生的思维过渡期,只注重数学课本知识的教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学生往往不能跟上教师的思维,对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在进行课后作业时遇到问题不能独立解决,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低。

“再创造”的思想就在于摒弃数学教学中的陈规教条,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数学知识在课堂中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比如,在学习平行线这节知识时,因为课本上的概念讲解过于繁杂抽象,学生不能清晰地理解,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对其概念进行阐述。生活中处处都是平行线,数学课堂上同样也是。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让学生自己指出我们身边的平行线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平行线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用自己更易接受的方式学习数学,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

二、改变课堂模式,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

对于数学这种逻辑性较强、思维要求较为缜密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直接选择向教师求助而不是自己思考,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学习思维也渐渐封闭。而长期以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一直扮演着主演的角色,将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照搬给学生,主动地解决较为困难的问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挑战,思维得不到发散。

创新思想的发展是“再创造”教育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的关键,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改变课堂学习的模式。以前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占用了很多时间,主导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渐失去了自觉思考的能力。虽然数学这门学科单独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但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允许改变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学习思考。鼓励学生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讲解出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注重课堂实践,提升学生创造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初中数学中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更为重要。“再创造”是一种教育理论,更是一种数学学习的思想指导。我们在进行初中数学学习时,不能单纯地将它看作是一门学科,更要把它看作是一项技能。在以前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理解教师所讲的例题,在课后却不能解决相同知识不同题型的问题。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大多抱着完成学习任务的心态,没有根据所学知识养成数学思维,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依旧不能借助数学知识来解答,缺乏对知识的运用和创造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教材中,很多知识都是为生活而服务的,与生活紧密联系。正如几何图形这一章的知识就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我们在学习几何时,根据课本上抽象的概念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几何的意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主动用自己的视角观察和理解图形。充分剖析“再创造”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数学逻辑思考的同时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课堂学习实践过程中创造知识,提高自己创造能力。

总之,“再创造”教育理论被提出以来,受到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符合国家人才发展的先进的教育理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再创造”思想的核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渐增加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创造能力,以更积极自信的状态学习数学,不仅提高了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还增强了实践中对知识运用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第8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环境;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果;创新措施

在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下,教育界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大量了的创新与改革,既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培养各项能力与素质,又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双重要求下教师只有积极探讨、分析及寻找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新方法才能高效、科学和顺利地完成新课改对改革初中数学教学的任务。但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要坚定不移地把新课改贯彻落实下去就要了解现阶段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老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的教学模式大部分还处于传统的老师直接讲授的阶段,教师的教学手段较为简单、乏味,多数是直接按照教材把课本知识讲授给学生,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而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工具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成为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辅助教学的一部分。老师也不注重对自身专业技能与素质的培养,教学水平并没有随着教学工龄的增加而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适应时展对初中教学的要求,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注重理论灌输,缺乏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为高中更高级的数学原理与知识点做基础性的教学铺垫,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但就目前的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而言,最突出的表现是过分关注理论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学生只会分析而不会动手解答。例如讲解空间几何的知识点时,老师注重对公式的讲解,但没有注意对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若题目没有给出原图学生则不能想象或画出与题目相关的图形,解题的速度较慢。

二、新课改环境下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创新措施

1.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新模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小组合作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以及逐渐转变学生的被动地位的重要教学方式,它通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进行自主思考、讨论、交流,甚至是比赛、对抗或辩论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能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与在课堂上的发言权,锻炼与他人合作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学习初中数学北师大版的概率与统计一章,课前老师将学生按座位分好组并让学生给自己组起一个口号和队名,然后老师向学生询问概率的定义、生活中的应用及特性等,让各小组自由思考并将结果写出,推举出代表进行发言,并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关于概率的例题,这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2.通过实验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高、实践性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多种解题方法的积累,还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自己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因此在新课改的环境下,为了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老师应重视实验课的开设,将理论的数学原理与知识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模型,或让学生自行动手设计教学工具如圆柱体、正方体等,在实验课上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不再是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比如,讲解三角形的平行线与中线的知识点时,老师可先让学生制作三角形纸片,然后老师演示如何使三角形纸片在笔尖上转动而不掉下来,再让学生动手尝试以及思考当中蕴含的原理。最后老师由此引出三角形的中线与平行线的知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三角形的相关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这种方法提升了数学课堂效率。

3.利用例题培养学生发散思考与逆向思考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发散思考和逆向思考的能力,改变学生思考的角度,增加变式训练的数量,让学生在解题时要学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例如讲授北师大出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中坐标一节时,老师举例题如y=5x+1与y=-5x+5的交点坐标,先让学生通过画图解出交点坐标,然后让学生思考其他解题方法,老师再指导学生往方程组的解题思路思考,这既能锻炼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又可巩固其他知识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要适应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要求,就要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模式挑战,大力创新教学方法,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措施以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更有效、科学与顺利地提升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数学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和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艳春.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 2014(17).

第9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学生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64-01

1 引言

初中数学一直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重点不断变化。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初中数学施教的关键手段[1,2]。

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做出了研究和剖析,主要集中在有效教学探讨、教学方法提出,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张余斌对初中数学如何达到高效课堂做出了探讨,并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思考―实践等模式作为解决方案[3]。王中仙也探讨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4]。相似地,陈燕提出了教学四种指导方法,强调了四种方法的重要性[5];高卫卫也讨论了初中数学的“兴趣教学”方法,并对教学前后各个环节的落实提出了建议[6]。黄文雅研究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学习存在的优缺点,并针对该模式给出了优化方案[7]。相关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赘述[8-10]。

其他的研究还有关于教学过程中教学设施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例如孙崴等人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课堂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基于该设施的互动反馈课堂的建立方法[11]。

这些研究和剖析立意新颖,具有很高的理论或实践价值,但是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而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综合探究能力。因此本文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手段做出探讨,并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设计和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精心布置作业等实际教学案例,对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过程进行分析,为后续的初中数学的教学环节提供参考。

2 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方法

课堂教学主要分为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部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本文针对这三个部分,分别设计培养方案并做出说明。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一)预习开路,培养自主

在上节课结束后,教师出示下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并布置由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自主预习本课内容,找出学习中的疑难和重点知识点,并在小组内或与其他同学合作解决部分疑难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开路。

(二)教师引导,合作探究

本环节在热身和导入之后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本课的课文及重点知识。通过预习解决疑难。然后通过教师对本课重点的讲解,领悟学习重点,解决基本疑难问题。

(三)巩固拓展,提高能力

1、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有几种形式,具体应用哪一种形式,根据所学内容而定。

(1)通过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来巩固知识,完成知识的初步输出。(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小组完成。)

(2)通过完成随堂练习来巩固知识。(一般由个人完成,小组可以互助检查。)

2、拓展练习

(1)教师设计任务,由小组共同组织完成,在活动中完成学生间的互助合作。(教师设计的任务,需小组合作才能完成,要侧重小组中的全员参与。)

(2)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重点,自由组织活动(如创编新题等)然后由各小组展示。这可以使他们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参与,以探究者的姿态投入学习,获取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小组完成)

注:在本环节中,教师的指导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形成遇到困难不退却,知难而进,努力解决问题,勇于冒险,探索规律等,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布置作业,信息反馈

作业的布置的形式可以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也可以是由小组或几个同学合作完成的,内容可以是教材题、创编题、参考书题目、练习册题目等诸多方面,重点突出,规律性要强,便于信息反馈,纠正错误。

案例:讲到分式有意义一节,新课结束就应该让学生预习下一节,分析何时分式值为零,并且留一些有梯度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解题思路,较难的问题(分式的值为0前提条件是分式有意义即分母不为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解决,最后找到规律,布置相应作业。

3 总结

学生的自主、合作、综合探究能力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数学教学在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同时,需要鼓励学生动脑思考、主动参与、大胆想象、通过合作,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激活思维、开启心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伍春兰,朱维宗,万雅奇,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调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04):第42-45页.

[3] 张余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1-4.

[4] 王中仙.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观察.2015,4(30):106-108.

[5] 陈燕.初中数学教学四种指导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13.

[6] 高卫卫.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

[7] 王文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1:1-44.

[8] 孟凤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美育教学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6.

[9] 张瑞媛.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J].学周刊,2016(26):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