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信息化安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管理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逐步建立了网络信息化平台,以对海量信息数据进行有效收集,为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提供有效依据。但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企业信息数据容易遭受到网络攻击或窃取,即网络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非常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对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推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1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
1.1外部因素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例如,企业在进行市场竞争时,需要获得大量准确的信息并保证其安全,但一些不法分子应用网络攻击和非法链接等方式获取企业内部大量信息,并将此类信息在市场中出售牟利,这种情况的出现加剧了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程度。
1.2内部因素
企业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对自身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没有采用高质量的信息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网络信息防护,使网络黑客应用网络病毒和信息窃取手段,轻易获取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数据。同时,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也没有受过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培训,在应用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企业的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提高企业网络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
2.1加强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管理
企业需要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管理质量和水平,提升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的效率。具体来讲,首先,企业需要树立起网络安全管理的意识,对工作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及时处理,建立完备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对企业运行发展中的重要信息数据进行集中性保存。其次,定期对企业员工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工作,提升员工信息化系统规范操作的能力,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做好多重备份工作。最后,企业员工应定期使用网络安全软件对操作环境进行检查,有效处理和抵御各类网络病毒的攻击和入侵。
2.2应用有效的数据信息加密技术
企业需要应用有效的数据加密技术,提升网络信息管理质量和水平,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更好的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为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打好基础。第一,企业需要有效的应用链路加密、节点加密、端对端加密等多种技术,提高企业网络信息加密的强度,为重要的业务数据和信息做好保护。第二,企业需要在应用网络信息数据加密技术的同时,对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切实有效的存储,使其具有完整性,为提升企业数据信息安全水平打好基础。
2.3部署高质量的安全防护软件
企业需要合理应用各类的防护软件,提升自身网络信息安全的强度。例如现在已经普遍应用的360安全卫士、腾讯电脑管家、金山毒霸等,合理应用可以提高企业整个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质量,同时对外部的非法链接进行有效抵制,对网络病毒攻击和入侵进行有效预防。
2.4设置必要的安全管理权限
企业需要依据自身的需求,建立严密、分层的安全管理权限系统,对登录到系统中的用户进行严格的管理权限设定。通过这种方式,使操作系统或应用系统的用户,需要掌握不同的权限密码才能进行不同权限的操作、进行数据信息的获得,然后进行这些数据信息的应用。
2.5配置防火墙和访问控制模式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需建立高效的防火墙系统,设置专业化访问控制模式,提升网络信息安全能力,有效抵御各种网络风险,保障企业的内部网络安全。
2.6信息隐藏模式的有效应用
企业可以有效应用信息隐藏技术,提高网络信息安全质量和水平,保障信息及数据安全。例如,采用高效的编码修改方法进行数据嵌入,如矩阵编码,其可减少修改幅度;扩频嵌入,其使编码更加专业化、高级化、复杂化,很难进行破译,降低密文信号的能量,使其不易被检测到,增强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这些模式有利于企业对各种网络攻击进行有效抵御,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企业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3结语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企业应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提高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保障企业网络和信息管理的安全性,最终为企业实现良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程华.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民营科技,2016(1).
[2]李永湘.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16(8).
[3]王静.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6).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安全管理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工具扩展度越来越高,扩展面越来越广,大大提升了企业运营及管理的便捷性,企业依赖系统大数据的信息处理和分析来提升效率,信息化技术应用为企业创造了不可替代的价值。企业财务系统、资源管理系统、办公系统等形成企业信息化综合平台,随着信息数据的大量输入、输出、交换、应用,信息处理的便捷使企业信息化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要。任何信息安全方面缺失或弱化都可能造成工作的中止、信息的丢失或泄露,使企业产生影响或经济损失,以信息化平台为重要工作工具的单位,影响更加重大。4G时代的到来,为企业信息走向移动化铺好了平台,也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新一步要求。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提到信息化安全管理问题,该规范第四十一条指出:“企业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沟通中的作用。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所以信息化安全管理应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重要内容,如何优化信息化管理,提升信息化安全,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信息化安全管理分析
企业信息化安全管理包括物理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应用安全管理等,内部控制的实施有助于预防信息化管理下企业信息数据尤其是财务数据丢失的风险,降低借助信息系统舞弊的可能性,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有效运行。企业应通过企业信息化安全工作分析,定期进行信息化安全工作检查,落实信息化安全内部控制管理。
(一)物理安全内部控制管理
1.硬件安全
信息化处理以电脑、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作为硬件设备,电脑等信息终端设备不完善或故障会影响办公;服务设备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的损坏,会直接造成数据的丢失和数据处理的中断;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的损坏,会让系统停止。没有安全设备或安全设备不工作会让系统受外界所攻击或盗取重要信息。企业信息化安全管理应对硬件安全有应急预案,增加必要的备用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一旦损坏,备用设备马上进入工作状态,使业务不中止或恢复时间短。设备应支持双路电源供电,对于有可能的停电,企业应准备和启用备用电源。
2.信息设备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包含防火、防盗、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环境安全,只有安全的信息设备环境才能保障信息设备正常、高效工作,防范设备灭失或信息损失。对于一个大型或中型企业应专门建设符合上述环境要素的机房,服务器等设备应放在机房,因机器不间断运转造成温度较高,应配备精密空调等制冷设备,确保温湿度得到精确控制,服务器的放置空间要合理,保持空气的流通并符合设备散热需求。机房配置消防报警装置、气体灭火装置,以应对突发火灾事件。机房重地应有门禁管理,确保防盗和人为破坏的发生,信息化管理人员应就机房建设及日常管理进行检查。
另外移动办公设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的广泛使用使设备不安全性增加,云技术、云方案不断推新应用,使移动办公增加,企业应对于移动办公设备丢失制订预案,对重要移动设备做防盗防丢失部署,以使设备被盗或丢失时由信息管理员实施远程锁定,阻止非法入侵或直接销毁设备中的数据。
3.数据安全
数据的安全分为数据保护、数据保密和数据恢复。存储设备是数据的载体,也是实施信息化企业的生命,数据丢失可以是致命的,一个安全稳定的存储设备对数据保护至关重要。重要数据应以加密存储,存储介质废弃时的完全抹除是数据保密应注意事项,可使用硬件自加密硬盘简化数据保密过程。而存储备份和恢复方案的实施是数据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可以在事件发生后数据得以恢复。企业应及时做好数据备份、异地备份,防范火灾、地震等不可预知事项带来的数据灭失。企业应做出数据恢复预案并进行演习以应对可能的数据安全事故。
(二)网络安全与信息传输安全内部控制管理
网络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传递、快速的信息查询,实现多人多组织的便捷工作,但也带来网络风险。企业首先应做好网络访问控制,最主要的措施是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应检查企业网络设备是否安装了有效的防火墙,防火墙的版本是否能及时最新,是否安排专门人员定期通过收集分析网络行为、安全日志等进行入侵检测,检查访问控制权限审批授予是否得当,是否对不适当的人做访问权限的撤销管理。
终端用户操作不当,如违规安装软件或互联网资讯点击可能使病毒侵入网络,故企业防止内部局域网风险,需规范终端用户操作,对网上下载文件有必要要求及管理。针对承载保密信息的电脑,企业应专机专用并禁止与外网进行连接。对于有特殊安全需求的部门可部署桌面云方案,将数据和操作安全策略放置到服务器上统一管理。企业可通过部署网络防病毒软件并实时更新保证各终端使用相同的安全策略,避免个体不正确的安全习惯,保证定期进行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查杀和清除,保障系统不因病毒侵入而崩溃,是信息化安全内控管理的有效手段。
运营商的线路故障,可能造成整个网络信息沟通中断,虽然几率较少,但对于以信息化工具为重要手段的单位影响会很大;为防止外部网络中断,检查评估是否需要选择两家运营商,保证信息传输的正常。
(三)系统安全内部控制管理
软件是信息化实现的载体,所有信息都是基于软件进行输入、输出、运算、分析和应用的。
软件安全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问题,软件漏洞会造成信息丢失、信息泄露。软件病毒会造成系统崩溃、信息错误。提升软件安全性,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企业的软件安全管理应检查是否使用可靠的系统操作平台软件,比如:Windows、Linux;是否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比如:卡巴斯基、诺顿等;是否选择安全保障高的信息化应用系统软件,比如:SAP、Oracle、金蝶、用友软件等;信息化软件是否有稳定后期保障服务。完善的软件是信息化数据安全和信息化功能应用的保证。
(四)应用安全内部控制管理
1.系统平台应用内部控制管理
企业信息化最主要应用是使用系统平成会计信息自动化处理与分析、实现业务流程记录与信息传递。企业应做到信息化平台统筹规划,使财务信息化和业务流程信息化充分结合,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及信息管控力度,将企业的管理思想有效置入信息化流程使信息化平台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企业信息化系统平台应用工作包括系统上线实施建设和系统日常运维管理,都有内部控制风险点管理。系统上线实施建设为系统平台应用的基础,对企业信息化应用起到关键作用。对于信息化应用程度深的企业,若实施不成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乃至巨大风险,为内部控制管理重大风险点,应予以高度重视。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优化系统流程,制定编码规则,项目经理应实施有效的进度管理以保证系统上线成功,系统上线后应对项目进行验收,对应用中发现问题予以改善。系统日常运维管理(包括变更管理)是信息化有效稳定运行的保证,企业应制定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人员做好工作表单记录,通过检查表单记录评估信息化工作开展是否得当。
系统平台应用离不开系统流程与系统授权管理,只有信息化系统操作流程及权限设置合适,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开展,风险得到即时控制。系统流程管理要求系统流程与企业管理流程文件相符;系统流程设置应合理有效,以企业增值及反应速度为原则,在实现内部控制基础上尽量做到流程简化,体现内部控制管理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性。授权管理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关键点,如何做好系统授权?首先,授权人适岗,要求系统授权人或批准人对公司流程掌握,对内部控制管理有清醒的认识,对不相容岗位分离有清楚的把握,保证授权批准人与执行人分离,业务执行人与审核人分离,执行人和记录人分离,物资保管人与记录人分离,执行业务人与物资保管人分离;其次,配备必要的授权审核人员,授权审核人员可以是企业内控管理人员也可以是企业制度制订及管理人员,在系统流程制订时对授权设置进行审核,定期开展授权审计,以发现授权中问题,及时更正;再次,授权管理包括授权工作也包括撤销授权工作,需及时做好离职离岗人员系统权限调整,以保证系统操作人权限适合。
鉴于系统平台将企业信息做了大规模的集中,信息泄露的风险加大,所以对于系统数据、信息引出(下载)的权限管理应高度重视,尤其是关键数据及信息引出,避免信息批量式流出或关键信息被不适合人使用,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或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被他人窃取。
2.密码内部控制管理
服务器、电脑、平台系统进入都需要密码管理,企业应要求操作人员有效设置密码,不得将密码告知他人,定期更换密码,企业应检查企业员工外出离岗时有无告知他人密码协助处理流程的行为。随着技术进步,企业可通过技术手段实施密码管理。
3.电子邮件和即时交流工具安全管理
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使信息化风险加大,信息传输风险包括重要信息流出后不受控制及内部数据信息通过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方式泄露,企业应评估重要岗位、重要文档信息流出的风险度,必要时使用信息安全软件管理,进行重要文档加密或对特定区域信息加密管理;通过网络行为管理软件跟踪敏感文件和信息的泄露,使企业信息安全得到控制。对于即时通讯系统如QQ等可能带来的病毒和入侵风险,企业可根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程度确定是否部署内部专用即时通讯系统予以防范。
(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云平台服务推出,服务提供商可以提供专业的机房、服务器、存储、网络、信息化平台等供企业租用,企业只需付一定的服务费,为企业解决大部分信息化安全问题。使用云平台服务要做好服务商的选择,对于关键信息和数据采用做好方案选择。
二、结语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远程管理 石油钻井企业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石油钻井企业来说,通过开展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利于推动和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搞好钻井参数实时采集和网络传输,有利于提高对钻井生产中井下情况的远程安全管理水平
石油钻井生产的最大特点是野外作业,点多面广战线长。为此,必须把生产一线钻井参数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后台分析管理,增强对钻井生产中井下复杂情况的远程安全监控管理,作为钻井信息技术应用的侧重点,并围绕这个侧重点积极开展工作,才能取得很好的远程动态管理效果。
(一)有计划地组织钻井队技术员和部分信息管理人员外出培训,进行钻井参数仪、传感器、数据采集和传输、钻井井史软件及IADC报表的培训学习。通过强化培训,让参培人员熟悉其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基本要求,为钻井参数远程自动采集做好人才准备。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钻井队配备先进的钻井参数仪,传感器、无线网卡等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在钻井生产过程中,组织钻井队运用钻井参数仪,传感器,进行钻井参数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工作,并结合《井场信息实时平台》,开展实时数据、井身结构、基础数据、钻井液数据的无线网络传输和工作。通过钻井参数的实时采集和传输,使管理者、一线井队技术人员都可以远程每天24小时全程跟踪、了解和处理包括钻压、扭矩、悬重、泥浆流量、泵压、泵冲等钻井参数;生产技术管理者,也可以通过了解网络传输的实时钻井参数,并对照该井的设计要求,进行动态分析,对由于井下复杂情况而引起钻井参数动态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做出快速反应和处理,从而大大增强对生产过程中井下复杂情况的远程监视和处理能力,降低钻井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如,对胜利油区的重点井、超深井、大位移井,通过CDMA无线传输技术、钻井参数采集仪,进行钻井参数的实时采集和远程传输工作,提高了对生产一线技术监测能力,明显增强了后台调度对前线生产的远程管理水平,井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三)在前线数据采集和网络传输稳步发展条件下,要加快后台生产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不断增强对前线生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对钻井安全生产监管水平。通过开发钻井生产网络数据管理平台,突出生产数据管理中心的职能作用,全面提升生产管理数据的网络化分析管理水平。通过开发建设网上生产经营数据管理系统,内容可以覆盖钻井企业大部分生产动态信息、生产报表管理、外部市场的生产动态管理等,提高对钻井前线生产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可以明显减轻生产管理部门收集前线生产资料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数据的准确性、生产数据的整合处理能力;各级管理者能够更加快捷地了解并掌握各钻井队的第一手生产动态资料,为不同时期不同季节的生产技术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通过后台数据的自动整合处理和动态分析,及时发现生产过程各种可能出现的隐患,促进钻井前线安全防范管理进一步深化。实践证明,把信息技术应用到钻井参数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后台分析处理,能够提升钻井生产过程的技术预警能力,提高钻井生产安全系数,全面实现科技增效。
二、加强生产视频远程采集传输,提高对钻井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水平
钻井队作为钻井企业施工的一个基本生产单位,是生产信息及有关数据源头的主要采集点,也是钻井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安全生产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发展和维护职工健康乃至生命的永恒主题,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到钻井施工中,对一线井队进行远程监控,协助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现场限期整改不安全隐患,已成为信息技术部门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这项工作也自然应该被列入了信息应用管理的重点。因此,要把加强远程现场视频监控管理作为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大事来抓,创造一切有利条件,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做好钻井一线现场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信息技术部门要根据钻井生产实情,特别是海滩地区施工中遇到的安全问题,让钻井信息技术应用更贴近钻井一线生产,围绕解决现场视频数据采集、传输和安全监控,如何顺利对接的难点问题,积极工作。如,通过为基层井队配备数码相机、为调度室配备离子显示器,运用CDMA无线传输技术,进行钻井现场视频数据的采集、传输,并通过调度室的大屏幕等离子显示器进行后台监控。对于CDMA无线传输速度慢,视频画面连续性差,远程视频监控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采用点对点高速微波传输技术,进一步提高远程视频画面的清晰度、可视连续性,达到远程视频安全监控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卷烟生产企业 预防型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225-01
引言
目前,卷烟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多为“事后型”管理,这种传统、被动管理,很难适应现代安全生产的要求。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的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快速和系统地收集安全相关信息而进行安全分析、评价、预测和控制,指导企业安全管理,为企业预防型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1、卷烟生产企业安全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截止2009年底,全国卷烟生产企业已全部实现企业局域网,多数企业开发应用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ERP系统,但专业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仍不普及,企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相对滞后。认识不足、缺少资金、人才匮乏是推进卷烟生产企业安全信息化所要面对的三大主要问题。
1.1 卷烟生产企业对安全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高效、准确、系统地处理安全信息的功能,能为领导提供具有价值的辅助安全决策信息,具有明显优于传统管理的高效、动态、系统和准确的优点。通过对部分卷烟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调查表明,很少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多数人认为安全管理信息化只是增加工作量的摆设,不能增加管理的效率和安全绩效。
1.2 专业人才缺乏觖乏系统设计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个专业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维护都需要相应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来支持,卷烟生产企业一般不具备技术能力和人才储备。目前,单一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应用时出现诸多不协调情况,缺乏系统性,如安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危险源安全管理系统等,系统开发作了大量工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在某个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没有产生系统效益,相反地构筑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未能实现信息的流通和共享,系统的高效和准确性未得到体现。
1.3 安全资源有限,建设投入不足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风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较大,动用的安全资源多,因此对企业有限的安全资源来说,开发和运行资金保障难以实现。企业基础薄弱,企业信息资源基础不统一,信息采集渠道单一,缺少灵活性,使得信息来源不系统,导致信息流通不畅,使得系统的高效性和准确性难以实现,而且安全信息的采集和录入是涉及到班组等一线员工的基础工作,一线员工对信息处理能力的差异,也影响系统正常运转和功能发挥。
2、卷烟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构建
2.1 卷烟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综述
卷烟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卷烟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特点,以安全系统理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开发手段,将卷烟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有关信息数字化,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等处理,力求实现安全管理信息化、动态化和高效化,为企业提供更先进的安全管理手段。系统的工作程序为信息收集录入、信息存贮(记忆)、信息传输(信息流)信息加工(信息分析、危险评价和预警判断等)和信息反馈输出(安全状态信息、预警信息和控制措施)5个阶段,将人工安全管理转变为计算机信息管理,具有预防、高效、系统的动态的特点,以适应卷烟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从“事后型”管理向“预防型”管理的要求。
2.2 卷烟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组成
人类活动影响安全,安全状态又影响人类,这是人类与安全之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不断获取安全状态和人类活动的数据,及时地综合分析加工出决策信息,指导人类的活动,造成新的安全状态,通过样本数据又反馈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如此循环往复,使得人类一安全系统的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
我们依据系统安全的思想,统一划为对人、对物和对环境的管理,结合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行要求,将卷烟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内部系统主要可分为4大部分:数据系统,评价系统,预测系统和决策系统。下面做一些简单介绍:
(1)数据系统。主要包括数据的获取系统和存贮系统。数据获取系统又包括安全监测系统、危险源辨识输入系统和安全工程技术经济输入系统等。在每种数据获取系统中都应有检验数据准确性的数据质量控制系统。生产过程中,安全信息在企业内部一般包括以下几种信息:①组织系统信息:②安全监测人员的监测信息;③人机系统信息:④机械、电气设备信息;⑤物流信息;⑥环境信息。
(2)评价系统。主要包括统计分析系统和安全评价系统。前者包括从样本数据到总体特征的各种随机和模糊统计软件,后者包括安全评价指标的结构软件和指标度量软件。
(3)预测系统。主要包括人类与安全系统相互影响关系的各种模型辨识系统,利用这些模型估计安全变化及其对人类影响的模拟预测软件。评价模型用于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做出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的作业安全可靠性、设备安全可靠性和预测结果评价指标体系。
(4)决策系统。包括安全目标评定、安全规划和方案决策等系统。依据安全状况的反馈信息和人类本身的要求确定安全目标,然后通过各种规划软件制定达到目标的规划方案,这些方案又反馈到人类活动计划决策系统进行总体协调,最后通过方案决策系统决定控制策略,得出终用信息。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大量安全基本信息作为主要数据基础,以安全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打印、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分析、安全预测及安全评价为主要功能。划分为以下5个功能模块构成:安全基本信息数据库模块,安全数据分析模块,安全预测模块,安全评价模块,安全决策模块。其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关键词:信息化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县级供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已经成长为增强供电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目前,“SGl86”信息化工程不断完善,国家电网资源计划系统(ERP)上线运行,相继接入企业信息网络平台的应用系统越来越多,电网安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关键应用全部实现了信息化,各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日益频繁。因此确保供电企业内部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适应当前建设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新的工作要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
一、目前网络信息安全的特点
1.1 网络威胁发展趋势
目前的网络攻击呈现组织严密化、行为趋利化、目标直接化的趋势。网络欺骗手段进一步升级,黑客不光利用电子邮件和网站进行诈骗勒索,软件、网络游戏、网络银行盗号木马等具有“网络钓鱼”性质的病毒也已成为不法分子的手段。
1.2 安全漏洞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安全漏洞是指在网络系统中硬件、软件、协议和系统安全策略等存在的缺陷和错误,攻击者利用这些缺陷和错误可以对网络系统进行非授权的访问或破坏。不法分子利用漏洞对网络发起攻击仍是互联网最大的安全隐患。
1.3 病毒传播形式多元化
网站、移动存储设备成为病毒传播的新渠道。电子邮件不再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黑客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站对用户进行攻击。此外,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病毒使很多电脑用户饱受其害。
1.4 恶意软件扰乱办公秩序
“恶意软件”是介于病毒和正规软件之间的软件,同时具备正常功能(下载、媒体播放、利用中文名称访问Internet等)。它们往往采用特殊手段频繁弹出广告窗口,危及用户隐私,严重干扰用户的日常工作和数据安全,严重的可以导致机器的瘫痪。恶意软件其危害还不仅止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对应用系统如目前企业普及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一机双网的情况下的使用造成很多问题。
1.5 网络电子犯罪影响变大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电子犯罪的手段、形式呈现多样化,且影响越来越大。这些犯罪事件对政治、经济和企业运营造成的影响呈上升趋势,对企事业单位的声誉造成了损害。
二、县级供电企业网络安全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供电企业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城乡一体化营销MIS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已成功接入县级供电企业,这些应用系统在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且成为县级供电企业日益重要的技术支持系统,一旦其受到威胁,网页被篡改,信息被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然而目前,信息安全仍然存在多方面影响因素。
2.1 技术水平有限
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精通专业技术的网络管理员寥寥无几,在网络日常管理维护中,一些管理员缺乏必备的安全防护技术,比如,不会屏蔽不需要的系统服务、不知道对敏感信息进行访问控制或者不能安全地配置和管理网络,发现和处理已经存在或者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不及时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2.2 管理因素
(1)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目前,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主要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防范措施,这些因素都使得管理无章可循,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明晰,以至于出现问题时无人负责的现象时有发生。
(2)经费投入有限。
由于资金技术有限,县级供电企业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维护方面力度小且人员经费投入不足,是网络信息安全的一个瓶颈。很多县级供电企业信息中心服务管理队伍明显不足,他们通常只能维护企业网络的正常运行,无暇管理和维护企业数百台计算机的安全。这都严重影响县级供电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质量与进程。
三、县级供电企业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3.1 统一部署、双网双机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和省、市公司统一部署安排,实行信息外网统一出口。信息内外网实现物理分开,双网双机,网络专用。严禁办公终端计算机私自使用拨号、移动无线连接等任何方式接人因特网。在信息外网出口安装IPs入侵防御设备,保护信息网络架构免受侵害,降低不安全因素。
信息内网统一安装桌面管理系统,能有效控制内网计算机;计算机实名注册并进行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启用移动存储审计策略和违规外联策略,严格控制内网设备违规外联,对企业的移动存储分质进行实名注册,严格控制信息的流入流出。
3.2 注重口令设置和数据备份
口令设置是信息安全管理中重要的一环。要求所有的服务器和每一台办公计算机都要设置开机密码,密码长度不小于8位,并且是字母和数字或特殊字符混合而成。另外要求每台计算机都要设屏幕保护,并开启恢复时使用密码功能;关闭远程桌面,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外来人员访问他人电脑。计算机管理员必须定期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个人办公计算机中重要的文件资料可以加密存放,并形成备份。
3.3 加强防病毒软件部署及管理
根据企业的计算机数量.统一购买安装企业版杀毒软件。为避免防病毒软件之间的冲突导致的计算机使用异常,要求一台机器只能安装一款防病毒软件.禁止使用任何规定之外的防病毒软件。企业设专人负责定期进行病毒库的更新,并通过桌面管理系统统一发放病毒库升级通知,对机器病毒库自动进行升级,能有效防范网络病毒、木马。
3.4 漏洞扫描和隐患排查
漏洞扫描系统是一个自动化的安全风险评估工具,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全面、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发现和分析信息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并及时进行整改。定期开展自测评与整改。
3.5 物理安全和主机安全
企业每位职工都有保护自己办公电脑的义务,要求下班后关闭主机和显示器,特别是雷雨天气,最好拔掉电源开关。
对于网络机房,要严格网络机房的建设要求,建成后的机房环境满足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卫、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
3.6 应急响应和灾难恢复
建立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和灾难恢复预案,可有效预防和正确、快速应对网络及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和损失。确保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7 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
制定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相应管理制度及措施。与部室及员工签订信息安全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到实处。通过组织职工收看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片和邀请专家做安全报告,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认知和增强员工遵守信息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安全问题;原因;对策
新时期下,信息化技术在各行业中运用日渐深入,给企业现代化建设与快速发展带来了无限动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信息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与企业升级进步的重要保证和标志[1]。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信息安全问题,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
1企业信息化概述
所谓的企业信息化,指的是实现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作业流、信息流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实行企业运行的自动化和企业制度的现代化[2]。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部门,其主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完善企业内外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对企业内外知识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可见,建设企业信息化体系,不但可以及时有效的提供各种数据信息给企业决策层,也为企业未来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而且还有利于企业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带来动力。
2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信息安全问题,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3]:(1)当前,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完善的安全防御系统,导致企业内部使用的信息系统易遭受外部网络系统的攻击,引发企业信息资料被他人截获、篡改与伪造等问题,甚至企业信息系统中出现通信线路、硬盘设施以及其他文件系统遭恶意破坏现象,上述问题的发生不但致使企业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而且其内部机密信息易发生泄漏,造成企业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2)针对邮件系统攻击防不甚防。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电子邮件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子邮件接收与传送,极大的方便了企业内部间与外部间信息交流与沟通。然而,电子邮件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典型的如电子邮件病毒、垃圾邮件、机密信息泄露以及电子邮件炸弹等,给企业信息传输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因此,电子邮件安全问题不可忽视。(3)漏洞攻击日益严重。按照漏洞问题发生原因可分为软件漏洞和协议漏洞两种,其中软件漏洞主要是受外部不法分子攻击软件自身存在的漏洞,造成企业信息泄露等问题;而协议漏洞则主要是由于TCP/IP协议自身在安全机制方面存在的诸多漏洞问题导致,外部不法人员通过攻击TCP/IP协议漏洞,致使企业信息系统遭受破坏。目前情况,很多企业对自身信息系统缺乏成熟的漏洞检测手段和能力,往往事发后才采取补救措施。(4)是Web服务安全问题突出,根据Web服务流程,其发生安全问题的主要组成包括Web服务端安全问题、浏览器客户端安全问题两种。其中,Web服务端安全问题主要是企业Web主机遭受外部不法分子侵入,导致企业保密信息遭窃或者企业部分信息遭受非法篡改等;浏览器客户端安全问题则是企业浏览器客户端遭外部非法分子侵入,致使部分机密信息与数据遭窃等。
3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因素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发生受诸多因素影响,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4]:(1)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于信息安全问题重视度严重不足。一方面,受传统经营观念影响,企业管理层偏重于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有形资产给予关注与重视,而忽略了企业知识与信息资料等无形资源,导致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各项投入严重不足,进而造成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多数企业在面对信息安全问题时,存在着盲目乐观现象,认为信息安全问题不至于导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使得信息安全管理无法上升至企业发展规划战略之中,进而造成信息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2)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配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特别是缺乏健全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受此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一方面无法得到有效的预防措施,另一方面是一旦发生信息安全问题,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与解决对策。同时,由于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策略,使得企业信息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意识与业务素质能力,致使企业信息安全防护软硬件工作质量与效率明显不足。上述两个因素,导致企业无论是从人员配置,还是资金与技术投入方面都严重不足,受企业信息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能力不足、信息安全技术方法落后以及配套的资金缺乏等影响,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的措施、手段偏低,造成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
4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对策
针对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为加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提升企业信息安全保障,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具体有[5]:(1)转变传统企业信息化建设观念,在企业内部管理层从上至下加强对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视,并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种信息安全管理培训等,增强全体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确保企业保密信息不外漏;另一方面,逐步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管理各项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并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策略,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稳定。(2)不断的推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网络化的实现,同时引进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确保企业信息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任何网络信息系统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安全漏洞问题,而保证其不受外部不法分子侵入的一个关键方法就是安全防护技术的运用。通过选用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信息系统抵抗外来攻击,避免企业信息遭受窃取、篡改甚至破坏等,对于保障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显著作用。(3)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管理体制。一方面,针对信息安全问题,应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针对不同系统找出影响其安全的因素和漏洞,并制定出最佳的对策,降低企业信息安全风险;此外,加强相应的网络管理,防止外来不法分子通过网络侵入企业信息系统。(4)根据新时期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企业信息技术人才、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训,提高企业内部相关人才业务素质能力;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招聘人才,引进具有先进信息技术型人才;此外,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用人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5小结
总而言之,企业信息安全事关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对于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意识,增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促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作者:吴捷 单位: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毛志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安全形势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产业,2008,8,(1):43~45.
[2]纂振法,徐福缘.浅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24~28.
[3]谢志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4(06):132~133.
[关键词]网络安全;信息化;数据信息
1企业信息化建设集成的重要性
首先,在企业管理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经营的业务越来越多,区域越来越广泛,导致企业管理任务越来越复杂和多样,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控制体系越来越完善,这都是因为信息化建设集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还促进管理服务和观念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其次,企业信息化建设符合时展的潮流。如果想让集成化效率达到最高水平,就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发展,避免在集成化效率提高的同时带来一些严重的问题和风险,例如:现场安全管理和对管理人员的裁减等,企业必须在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飞速的今天,对内部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和改革,挖掘各组织和员工内在潜能和上升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企业自身的活力与优势,从而将企业的经济收益上升到最高峰。第三,信息化建设集成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大型公司集团会运用最新的互联网数据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创建一个管理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将在生产和管理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共享和联动,利用相关软件和系统将公司管理朝着集成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有效地为公司的管理层提供决策理论支持,避免公司集团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冗杂,有效提高运营各环节的工作效率,以提供高质量、高效的服务。
2企业信息化建设集成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在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对企业相关数据进行优化整合时,网络安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相关信息和资料很容易受到网络攻击,系统很容易被黑客入侵,导致数据和信息被窃取或者丢失,这些问题都不利于企业的现代信息化建设集成和正常的运营发展。从外部环境来看,日益竞争的市场环境是造成网络安全管理的大环境因素,随着时代快速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黑客技术和网络病毒窃取企业内部的数据资料,并通过出售来牟取巨额利润,这种情况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和整改,会导致企业网络安全环境日益恶化。其次,从企业的内部因素出发,企业信息化建设集成出现网络安全问题是因为企业自身没具备成熟的网络信息安全理念,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保证自身的网络信息安全,所以企业相关意识的缺乏使黑客有机可乘,他们简单操作就能获得企业内部的数据信息。总之,缺乏一定的网络信息防护手段和对员工的网络信息安全培训,会导致企业在信息化建设集成中受到更大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
3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集成中网络安全的措施
3.1创建企业信息安全标准
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集成中可能会出现的病毒入侵、非法访问和信息窃取等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加强网络安全的措施。首先,要建设一个信息化安全相关标准。当企业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尤其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时,要创建一个高效、高质量的企业信息化机制和信息安全标准,保证所有信息工作都具备标准流程,例如:我国现已存在的信息安全管理度量机制和测量措施,能够促使企业在运用网络信息平台时,提高自身的信息管理水平,从而保证企业在日常运用中能够顺利、安全地开展相关信息交流和信息传递工作。
3.2运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
要引入现代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信息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防火墙技术是指将计算机与外部建立一道隔墙,防火墙技术包括网络级防火墙与应用级防火墙两种,网络级能够有效防止网络中的非法入侵,应用级防火墙技术是全方位地防护相关应用程序,使用起来比较简单还能够有效防止病毒入侵和非法访问。两者的防护能力与防护范围不同,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两者融合发挥作用,在动态防护、屏蔽路由和包过滤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防火墙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辨别网络系统的使用是否是恶意行为的技术,其在动态中对网络进行相关检测,及时发现非法访问行为和未授权的活动并反映给计算机用户,将软件与硬件融合起来共同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作用,在琐碎和繁杂的数据处理方面不再需要人工操作,减少人力和资源的浪费和管理成本。但从整体来看,效果不如防火墙技术,也不能够完全代替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与非对成加密两种,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优化升级。该技术主要是为了避免数据被非法窃取,对相关重要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密处理,降低数据资料丢失和泄露的概率,从而在数据传递和资料存储中保证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访问控制技术是指通过检测访问者的信息在网络中保证网络资源的安全,包括高层和底层访问控制两种访问模式,前者是检测资源种类、用户权限和用户口令,后者是指通过通信协议中的信息判断访问者是否合法,并作出相关反应。
3.3提高企业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现代化企业集团在发展信息化建设集成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网络安全隐患,但是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明显不适用于目前的发展情况,网络安全受到了更大的威胁,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较多,所以必须提高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企业网络信息化系统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要让企业内部包括员工和管理层都建立起网络安全管理的观念,创建一个成熟、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树立现代化的网络安全管理意识,从而能够及时解决企业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企业发展中重要的资料信息利用网络技术实行集中性存储。另外,要对所有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和再教育,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以规范员工对信息化系统的具体操作,将企业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和备份处理,企业要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安全环境,防止网络病毒和黑客的入侵。其次,企业要使用有效、实用的安全防护软件,例如,目前市场上的金山毒霸、360杀毒软件都得到了广泛运用,企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一个有效的防护软件抵制外部非法入侵,设置好相关的安全管理权限,创建一个完善、严密、分层的安全管理权限体系,在用户登录和用户访问环节都要设置权限和密码,从而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最后,要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集成中的防火墙系统和访问控制模式进行完善的配置,安排一个较为专业的访问控制模式,避免网络环境中出现各种意外或者病毒入侵的情况,保证企业内部局域网络信息的安全,选择信息隐藏模式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性。这种信息隐藏模式一般是运用高效的编码将数据修改方法嵌入,包括扩频嵌入和矩阵编码,将编码过程变得更加专业和复杂,网络黑客一般破译不了,有利于企业抵御网络黑客入侵和系统漏洞,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集成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
4运用虚拟化的云计算平台创建相关安全机制
在运用虚拟化的云计算平台时,要具备更加安全和稳定的机制和系统,如行为约束机制、CHAOS系统和Shepherd系统,及时监控计算机中的相关进程、避免用户错误操作,防止非法进程对云计算平台的破坏,将异常进程进行数据安全隔离,从而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集成中的网络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然.企业信息化建设集成与网络安全措施探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1).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1-0209-02
企业信息化任务的建设与集成,其首要任务为网络构架与网络安全设计。建立一套安全的网络系统,不仅可以为企业的信息交流、信息与信息传输创造一个安全平台,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还可优化调度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数据,避免恶意篡改与非法盗取现象的发生。因此,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集成与网络安全的研究,确保企业生产环境安全可靠,已逐渐成为现代化企业发面所面临的重点研究课题。
1 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集成的意义
1.1 强化企业管理
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企业业务经营逐渐多元化和区域不集中化,从而造成了管理任务的复杂与多变化。实行信息化集成管理的核心就是在企业内部,以业务整合、流程与资源配置优化的方式,建立起信息化的组织架构、管理服务和流程控制体系,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通过信息集成化处理的手段,并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搭建在所构平台上,以此进行运行。
1.2 时展的必然性
实践证明,传统的管理模式还不足以使集成化效率最大化,甚至有时候会带来更加严重的风险和漏洞,如管理人员的压缩,引发的现场安全管理、资金管理和用工管理等风险,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企业只有对管理系统进行重新综合集成,充分挖掘各方面潜能和整体效力,方可在集成化管理和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1.3 自身优势的使然
目前,大型企业集团均通过对在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企业信息集成起来组成一个管理信息平台,达到数据共享,并借助专用软件,将企业管理向集成化、网络化改造,既能为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又能减少结构冗员,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2 加强企业信息化集成网络安全的措施
基于非法入侵、病毒传播与数据丢失等网络安全问题,本文针对性的从以下两点进行防护措施的论述。
2.1 加快信息化安全标准建设
在信息化方面,目前,无论是处于单项技术、单机、单线的应用状态,还是型号工程实现了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企业,要实现数字化,构建高水平、高安全的企业信息化体系,信息安全标准及其标准化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IS0/IEC JTC1/SC27正在制定的有关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标准:
・ISO/IEC 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现在的标准 IS0/IEC FCD 24743)。
・ISO/IEC 27002 保留现在的标准ISO/IEC 17799 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ISO/IEC 27003 保留编号。
・ISO/IEC 27004 信息安全管理度量机制和测量措施(现在的标准IS0/IEC 24742)。
・ISO/IEC JTC1/SC27 NP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此类标准实施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与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促使其管理水平与保证能力得到提高,做到日常生产安全顺利运行。因此,企业要想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信息化安保体系,必须要加强信息化集成任务的标准化实施。
2.2 利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
2.2.1 防火墙技术
以防护范围与防护能力划分,可将防火墙技术分为网络级与应用级两大类,其中,网络级防火墙是以整体网络的非法入侵为防护对象,实施全方位保护,而应用级防火墙是以具体的应用程序为防护对象,只是在程序接入时进行防护控制,功能比较单一但针对性强,因此,一套完整的防火墙技术,应是以网络级和应用级的共同结合使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所用防火墙大多拥有基于、动态防护、包过滤和屏蔽路由等技术。
2.2.2 入侵检测技术
作为一种动态网络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的实施可有效识别恶意使用网络系统,通过分析与辨别,将非法入侵行为及时发现,其检测范围包括内部未经授权的活动和外部用户的非法入侵,并能够对入侵行为作出相应的反映,该系统的组成由相应的软件与硬件共同完成,运行后能够做到数据分析并得到结果,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除此之外,入侵检测技术对于网络攻击也有一定的反防护能力,但效果不及防火墙技术,因此不能做到代替。
2.2.3 信息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作为信息加密技术的两种表现形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得到了不断优化与发展。该技术的应用是以防止数据受到非法盗取为目的,通过数据加密技术对某些重要数据与信息采取保密处理后,以此达到确保信息安全的效果,其主要包括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鉴别和密匙管理四种方式。
2.2.4 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简称AC,它的作用是能够确保网络资源不会被非法访问和非法使用,能够起到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作用。访问控制是检测访问者的相关信息,限制或者禁止访问者使用资源的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能维护网络系统安全和保护网络资源,是确保网络安全的主要措施。访问控制分为高层访问控制和低层访问控制两种,高层访问控制检测对象是用户口令、用户权限、资源属性;低层访问控制对象是通信协议中的特征信息通过分析然后做出判断控制访问者能否访问信息。
3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信息化的建设与集成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又隐藏着许多网络安全隐患,相比于传统管理模式上的失误,这种安全隐患具有威胁更大,速度更快等特点,动辄就是成千万的经济损失。因此,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只有不断研究,不断实践,立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与集成任务的标准化与多元化发展方向,做到不断的自我完善与自我修正,方能促进现代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现代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元素,强化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企业具有趋利的天性,强调经济效益为导向下的企业发展模式,进而对信息安全建设落实不到位。首先,企业缺乏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主观能动性相对比较欠缺;其次,企业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疏于开展,导致企业职工在网络操作中,出现不规范的违法行为,进而为黑客及病毒的攻击创造了机会;再次,企业缺乏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导致信息风险管理流于形式,无法满足企业信息安全发展的需求。
2应用系统安全性不高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依托于各种应用系统的有效应用。但应用系统安全性不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信息安全。一方面,应用系统设计本身存在不足或安全漏洞,如数据传输、存储采用明文的方式。这样一来,数据极易被恶意软件、木马所窃取,实现非法访问,进而造成企业信息丢失或泄露等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应用系统的安全防范模式相对比较单一,通过“口令”的认证模式,难以构建完备的安全防范。并且,企业职工在密码设置上,过于简单,且操作行为不规范,这也造成应用系统安全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
3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的控制策略
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的控制,关键在于如何营造安全的信息环境、强化安全技术体系的构建,以及风险控制的制度建设,从本质上优化企业信息安全的内外环境。因此,企业可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与调整企业信息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3.1注重信息安全建设,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信息安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注重信息安全建设的狠抓落实,是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管理的必然需求。当前,企业疏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导致企业所处于的信息环境“危机四伏”。因此,首先,企业应加信息安全纳入到安全管理之中,夯实信息安全建设管理的重要地位。其次,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并逐步形成联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提高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再次,设置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企业信息安全的建设、管理,以及信息安全人员的教育培训等工作,为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的控制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3.2强化防火墙设计,提高信息安全防范能力
当前,黑客攻击、木马入侵等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信息安全风险,不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因此,强化防火墙设计是提高企业信息安全防范能力的重要举措。一些企业在信息安全设备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不规范、错误使用的问题。不同功能、品牌的安全设备由于兼容性差,导致安全设备的安全防范能力下降。这就强调,企业在安全防范体系的构建中,要注重科学合理原则,针对企业信息安全建设的需求,做到体系的完备性与安全性。例如,企业在信息安全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中,可以引入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在这方面,杀毒软件公司瑞星是典型的案例。瑞星公司在其终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中,使用了“统一系统平台+独立功能模块”的设计理念,具体如图2所示。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企业信息安全防范体系的构建,而且优化了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环境。
3.3提高信息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良好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企业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重要基础。首先,企业要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并引导其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尤其是在管理工作中,严格依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避免人为管理或操作不当,而造成信息安全问题;其次,积极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为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落实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企业职工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中规范并引导职工规范信息操作;再次,做好信息设备的维护与保护等工作。一方面,要对企业的电脑等设备进行防雷、防磁等保护,让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环境下运行;另一方面,不定期开展设备维护工作,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