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魏国营(1970-),男,河南驻马店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贾天让(1979-),男,河南夏邑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河南?焦作?454003)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18-01
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除公共管理硕士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目前不宜应届本科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均面向应届本科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争取用5年时间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比例达到1∶1。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式,与以往在职专业硕士不同的是,全日制专业硕士进行全日制的培养,毕业可以领学历证和学位证,但又不具备工程硕士的工作经验;同时也与学术型硕士不同,专业硕士更突出技术的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往往忽视了应届毕业生无工作经验、无职业背景的特点,硕士导师往往采取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模式来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既区别于学术硕士的培养模式又区别于工程硕士,而全日制专业型在我国设置时间较短,没有成熟的培养模式,因而,探讨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一、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特点
专业学位是与学术型学位相对的学位类型,其培养目的是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并能适应特定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术型学位偏重于理论和研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而专业学位侧重于实践和应用,以专业实践为导向。
虽专业型学位硕士和工程硕士同为专业硕士的一种,但培养目的和培养方法上有明显不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界于学术型硕士和工程硕士之间的一种硕士,学术型硕士强调学术研究,生源以应届毕业生为主,一般在校学习;工程硕士强调工程应用,生源为有一定年限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进校不离岗;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两者兼顾,强调工程应用,生源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在校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
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独特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硕士及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不同。
二、依托学校科研优势,加强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
教育部强调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教学的重要环节,专业实践的质量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实践教学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应少于1年。因此,加强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政府、高校、煤炭企业三方共同努力。首先,国家应该制订降低企业税比例、补贴研究生实习费用等相应鼓励政策,鼓励高校输送与煤炭企业接收专业硕士;高校与企业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专业硕士的教学实践基地。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企业与学校实现双赢。
河南理工大学是以煤矿类专业为主的高校,拥有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安全工程、矿业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拥有安全工程、矿业工程等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采矿工程、减灾防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99个学科硕士点;建成“煤矿灾害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地质与瓦斯灾害防治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建设“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2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河南理工大学现已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河南煤化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山西潞安集团、黑龙江龙煤集团等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研究,成为学生实践教育、研究生培养基地。
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使通过考试的准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在暑假期间提前进入实践基地,增强其感性认识及增加现场实践经验。在全日制专业硕士进入实践教学环节后进入实践基地,可以增强研究生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可以使研究生体验社会,增强职业精神;有助于研究生立足煤矿实际积极独立思考,提高了其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改革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突出应用特征
>> 多元化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探讨 医药院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高校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探讨 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CPE人才培养模式下民办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探讨与实践 高校国际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创新 西部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 高校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问题研究 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优化策略 婚姻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创新实践 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高校证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探讨 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国际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创新探讨 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创新探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蓝伟东 庞红学")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范围的拓展,选择国贸专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而高效的课程体系,属于高校教学改革的难点和核心环节,也直接反映着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当前高校国贸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并不乐观,应根据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依据,大力推进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加强双语教学、开展双学位教学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出高素质的国贸人才。 【关键词】高等院校 国贸专业 课程体系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2-0067-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均在加深,与国外的经贸交流也更加频繁,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国内市场对国贸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也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高校应顺应发展的新要求,调整与改革现行课程体系,为市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 高校国贸专业课程的现状分析
根据我国教育部有关高校课程设置的相关规定,我国高校国贸专业课程包括四个基本模块,即通识基础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其中,通识基础课程为在校生需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根据专业不同,组织教学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学科基础课程,是指在校本科生学习专业课程前,需首先掌握的学科基本知识、素质和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专业课程属于国贸专业核心课程,由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通过学习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专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也是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理论结合实际的部分,通过此环节,学生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纠正理论知识偏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根据学校办学层次的不同,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会有很大差异。因此每个学校国贸专业的课程设置,也理应体现出差异。
在高校整个的教育教学中,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的核心与关键环节,也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趋势的加剧,高校越来越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不过,从实际情况看,不少高校并未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改革,学术型课程体系仍旧占据主导。对于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来说,制定科学合理的、适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是国贸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 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基本思路分析
一是做好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衔接工作。在课程设置上,公共基础课程应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并有助于学生学习专业课程。除了一些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其他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与学分。在高校课程中,英语、计算机和高等数学代表着不同学科,对于国贸专业学生来说,因为毕业后走向不同,所以没有必要系统掌握,而这就涉及教学内容的取舍。做好专业课与公共课之间的衔接,是课程体系改革中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二是国贸专业专业基础课的优化整合。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的区别较大,后者可直接适应毕业后的职业,而学术型人才在理论方面优势较大。因此,如果高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则应增加应用型课程,减少不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应学习最核心的部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就有必要优化整合国贸专业的基础课程,比如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内容可进行删减。
三是设置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这一基本思路是地方高校尤其要注意的方面。地方高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输出人才,培养适应地方环境的应用型人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一些产品在地方上具有优势,就可开设此类特色课程,让在校生了解地方产品,毕业后为地方对外贸易服务。
四是实践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和提高在校生的实践能力,则必须依靠实践教学。但是在科学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上,目前不少高校都止步不前,基本上处于纸上谈兵状态,校外实习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此可知,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核心之一,就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培养更多的国贸专业人才。
五是实现选修课程模块化。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选修课之间的联系,提高选修课的针对性,是课程优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在给予学生选择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同时,还应增加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有助于学生适应未来岗位。
三 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策略
1.强化实践教学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就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应将三分之一课程设置为实践课,提高专业学习的应用性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高校实践的两种方式为校内实验模拟与校外企业实习,主要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改革:第一,建立校外实习点,创建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第二,建立国贸模拟平台,开展模拟化、仿真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后一种方法的优点较多,可解决校外实习点少、学生实践能力上不去的难题。
2.积极进行双语教学
教育部明文规定,高校要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提高师资的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但是当前不少高校的双语课程约为5%,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加深。对于国贸专业课程来说,双语教学尤显必要。比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就可应用双语对业务流程进行讲解,而在具体操作上,可使用英文电函,并制定适用于双语教学的课程。
3.进行双学位教学
地方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国贸专业特点,决定了此专业可开展双学位教学,主要是与计算机专业、英语专业相结合。通过双学位教学,在校生在掌握国贸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拥有良好的英语、计算机基础。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熟悉电脑操作、外语口语好和专业知识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备受企业青睐,在就业时的竞争力更大。
4.引入职业资格证教育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均属于素质教育,学生毕业后的实践能力较差,市场认可度较低。这种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能力的提高。根据人才市场的调查数据,拥有国家相应资格认证证书的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相对较大。因此,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可将职业资格证教育融入其中,开设部分国家和企业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如常见的外销员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师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和报检员资格证书等。
5.完善相关措施
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措施的保障,因此,为了保证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实现,还应制订完善的保证计划与措施,确保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推进,取得实效。首先,国贸专业的相关领导要整合相关学者和教师的意见制定科学的改革目标;其次,优化改革之后的课程体系,明确改革推行的策略,将该策略的落实具体到教师;最后,完善改革效果的评价体系,对课程体系改革效果进行客观的评判,以保证课程改革推进。
四 结束语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兴起,高职院校将传统课堂转变为网络课堂、传统课程体系转变为网络课程体系成为教学改革与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而言,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某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征。毫无疑问的是,高职院校构建网络课程体系不仅是满足信息时代的教育发展需要,而且能够使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优质高效”教学。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虽然高职院校的网络课程体系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是在构建该课程体系时也不能丢掉传统课程的核心原则――职业化导向。基于此,文章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网络课程建设实践为例,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网络课程体系中如何把握与应用职业化导向原则,为提升该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效提供思考。
二、坚持能力本位导向的课程目标
构建以职业化为导向的网络课程体系要求高职院校坚持能力本位导向的课程目标。显而易见的是,能力本位目标并非是网络课程体系所独有的,而是与传统课程体系“一脉相承”的,不仅符合高职院校教育的基本理念,而且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就业诉求。
三、构建内容充实的课程内容
构建以职业化为导向的网络课程体系还要求高职院校构建内容充实的课程内容,而充实的课程内容必然需要坚持开放式、互动型网络资源共享模式。第一,开放式意味着网络课程体系并非是一个“闭环”,相反需要达成一个“开环”,即实现专业与专业之间、院校与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与教学合作,从而弥补不同院校、不同教师的教学“弱项”,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活动与网络体验。第二,互动型意味着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摆脱了“一言堂”教学模式的桎梏,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能够通过留言、视频、语音等形式充分交流。
四、丰富网络化教学形式
除了需要重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作用,构建以职业化为导向的网络课程体系还要求高职院校丰富网络化教学形式。网络课程的教学形式可以分为自主学习型和授课型两种:其一,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使用Web技术,按照一定的教育技术规范来编写的多媒体课件,其学习内容及形式都比较丰富灵活,适合于学生使用网页浏览器自主学习。其二,授课型网络课程类似电视教学,通过播放音视频内容,给予学生最直观的展示。不可否认的是,以上两种教学形式并非是相对立的,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授Java语言时,学生如果单一学习教学课件(PPT等)或教学软件往往会遇到语言识别、程序编写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如果能辅之以视频讲解、远程帮扶的话,那么就能够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职业技能掌握程度。
五、完善?n程评价体系
构建以职业化为导向的网络课程体系还要求高职院校完善课程评价体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构建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的根本目的并非是仅仅检测课程建设的优良,更重要的目的是寻找、发现学生在哪方面还存就业薄弱环节,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因此,构建课程评价体系的核心原则为差异化与针对性,也就是说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课程评价体系,避免“一刀切”、“唯数据论”等不科学的课程评价方式,相反需要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最为根本的是,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的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一方面需要兼顾网络课程的构建细节与实施步骤,另一方面需要有全局视野,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都需要有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来保证和支撑。[3]通常,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可以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吻合性如何,特别是模块化课程和特色化课程是否凸显了专业培养特色等;二是核心课程的设置及先修与后修课程的衔接关系,即关联性课程间的组合是否合理;三是学时的分配情况,如通识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等。[4](一)专业特色体现的课程模块对比分析调研发现,在一些专业培养特色及目标明确的高校,已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课程。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了凸显其国际化特色,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国际企业管理、国际物流、国际营销学、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等课程,且其全部核心课程采用国际知名商学院英文原版教材,配以英语或双语教学模式。北京建筑大学在课程设置中安排了房屋建筑学、建筑设备概论、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物业管理、建筑企业管理、房地产企业管理、房地产行政管理、建筑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等行业类课程。(二)核心课程及课程衔接关系的对比分析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均包含的核心必修课程如图1的中心圆所示。在这些必修课基础上,不同高校会根据自己的侧重,额外选择2-3门必修课。在限选和选修课上,各高校略有不同。根据限选与选修课的类型,可分为六大类,即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制造企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不同高校根据其侧重点选择开设相应课程,如图1中间层所示。在教学计划表中,通过建议修读的学期和先行课程,体现出课程间的先修与后修关系,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顺序基本相似,这些关系主要体现在基础核心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上。但通识性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模块化课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以及由关联性课程形成的能力体系在大多数培养方案中仍难以体现,也缺乏详细的说明。(三)学时学分分配情况对比分析研究对调研高校的学时学分情况进行了对比,表1为其中5所课程体系资料较为完善,以培养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情况。上表中宁波大学的实践环节学分标记了“*”号,含义是总学时中已包含独立实践环节的学时,其他大学的总学时中未包含独立实践环节。自主学习模块是指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节,比如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模块、开放性实验、创新学分设置等。从总学时情况看,多数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总学时在2700-2800之间。但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所占比重却有着较大的区别。大多数的高校在选修课上,设置了以专业方向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部分高校采取了一定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大同小异,课程体系难以体现专业特色调研的21所高校,除了学校层次不同,对应的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略有区别外,培养目标的整体描述基本类似,课程体系也大同小异,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未发现创新性的改进。一些高校尽管提出了基于行业或特定领域的特色化培养目标,但仅仅设置了几门相应的课程,从课程体系来看,并未对特色化目标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也缺乏特色化组合。有的高校提出的培养目标甚至难以在课程体系中找到印证。(二)课程体系设计缺乏指导思想,衔接性和系统化程度不强从目前高校课程体系设置情况看,尚缺乏系统化的设计指导思想,多为参考不同高校培养方案情况下课程的堆积。这也形成了两方面的弊端:一是通识类课程与后期课程衔接不足。二是专业课程培养的能力分散,学生难以学精。我国高校开设的专业课较多,在缺乏围绕核心能力的课程设计思想指导下,各教师的讲授风格和侧重点不同,知识上的衔接性也不足,这使得学生各方面的知识都懂一些,却掌握不深。(三)在学时和学分分布上,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偏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创新思维能力都需要在实践磨砺中形成。因此,任何类型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强调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深化专业知识的应用。调研的各高校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从15%到33%不等,其中有5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所占学分比重低于20%。可见,我国高校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略有不足。(四)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形式单一在高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所见到的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块较少,形式主要集中在第二课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训练项目、学科竞赛等形式上。传统的以“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及相对陈旧的课程知识结构,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教育层次、类别的区分,也集中反映在课程观、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等之间的区别。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的类别特征、层次区别,也集中反映在其课程体系之中。近十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引入了能力本位的观念,学习借鉴了国外一些经验,改革了课程内容,增大了实践环节,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整体课程模式和体系上还没有根本的变革。
1构建合理专业课程结构
1.1专业知识结构
线上与线下和明确学习目标的混合教学。
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模式和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式学习。在混合的设计上,达成学习目标。混合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更为广泛,既可能是传统方式,又可能是混合式教学。如:课堂学习以及通过学生课堂讨论等,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或是通过网络虚拟教室学习,以及网络讨论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等等。
1.2能力知识结构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在进行理论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自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将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化成混合式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等。在计算机应用的软件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能力是整体教学的关键。那么,就要根据专业特点,来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平时实践所得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具体的编程问题。可以让学生组成项目小组,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充分的交流,教师对学生开发或设计的系统进行测评并且指出学生问题的不足。真正实现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创造性编程开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积极求新求变。让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转为主动探求实际操作的知识和经验,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
1.3人才素质结构
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要培养的高精尖的专业技能,还要强调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所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培养专业技能高的人才上面,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技术更是这样专业技能高的典型代表。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对于学生内心建设上的培养,育其成为人才之前,应先立其为人。高精尖人才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拥有高素质才是未来过得更多技能的根本性前提。促使学生可以不断积极的探索和发现自我的潜在能力,不断塑造自我。所以,进一步改革我国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要在人才培养的同时,更加注意对于综合能力的塑造,改变教育课程模块化的现状。
2专业课程设置
计算机课程专业的设置可以根据市场调研或是市场的流行技术,来集体讨论共同制定一个适合的专业课程。如: VisualBasic程序设计基础和程序设计进阶; 信息系统开发综合训练;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开发技术;软件编程;面向对象程序等等。在具体的教学中,不需要强调严谨的系统教学,而是要根据课程设置,强调实用性,强调可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可以将原来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换为《 计算机导论》等等。将具体的实际操作系统知识、数据库知识等等整合到课程中去,让学生掌握实用的精髓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综合课程和混合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研发或是设计类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机会。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增强学生理解和操作技能。
3理论、实训教学一体化
在综合课题、综合课程的授课中, 全程采用理论、实训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手段。该种授课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融为一体,全课以项目为主线题贯穿始终,以学生完成课题/项目为教学目的,学生以小组完成项目的方式进行学习,以作品的形式的作为考试的结果。针对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实际特点,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三方面同时并进, 落在实处, 我们一定能培养出合格的有较强就业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的大学毕业生。高尚健康的美育贯穿于体育之中,帮助我们下一代具有美的情感,更好的认识世界和认识生活。其次,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除了应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动的高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思想的进步、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美好的感受外,还应在上课的示范别注意。在此,应注意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讲授一些基础的美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并在示范动作准确的前提下,力求把动作做得轻松、优美, 达到能吸引学生产生兴趣的目的,也为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在运动中尝试美的内在体验和自觉的审美意识,并将内心体验的美和外形观察的美结合起来。
一、存在问题
课程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基础不均衡。
高职教育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工学结合的社会意识、企业意识相对落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所需的配套制度、环境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尚有距离。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我院在示范建设的过程中努力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沟通,寻求各方的大力支持。目前,“校政企”合作新平台的构建初显成效,地方政府支持职教发展的政策正在推进,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热情逐步提升。但要在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尚需一定的时间与资源予以推进。
(二)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实践时间。
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艰辛的颠覆性改革过程,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等体现改革成效的指标生成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需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收集信息,通过比较、总结,逐步完善和提升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
(三)教师参与新课程开发的能力有待提升。
新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一批高素质专任教师的参与,但原有的专任教师队伍课程开发经验不足。经过长期持续培训与培养,专任教师队伍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在教学一线中不断实践新理念,探索新课程开发的成熟思路。
二、未来工作思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各项工作都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建设中出现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基础不均衡、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时间较短、教师参与新课程开发能力有待提升、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评聘缺乏国家统一标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资源欠缺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已有的建设成果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资源加以验证和推广,因此,进一步深入推进示范建设,在新的起跑线上争创新佳绩是急切且必然的。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
在已经取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成效基础上,继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专业管理委员会、教职员工和学生等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多角度多形式接触企业,不拘一格寻找校企合作伙伴,取得企业的支持,建立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融汇各种资源,提升内涵,形成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可推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典型。
(二)进一步完善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新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已有的新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课程开发团队教师的专项培训,促进专业教师教学思维与教辅人员理念的快速转型,动员全院师生员工积极以创新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深入实践新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并持续收集课程教学信息,通过比较、总结,逐步完善和提升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同时,以开放的姿态向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取经,推进校企共建课程、教学方法、配套教材、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配套研发,在推广实践新课程体系中检验示范建设成果。
(三)加快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生 课程设置 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46
Abstract Linguistics curriculum provision for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should embody the two important points including foreign and Chinese. Under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sets up a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assisting to underst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 On language teaching course, really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the curriculum; linguistics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是在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的基础上整合设立的专业。该专业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包括语言、文化、教育、心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专业建设一般涉及师资、教材、课程、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科学研究、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其中课程建设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该专业培养面向国际传播的汉语教师。根据2012年国家汉办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认为此类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师综合素质。
围绕师资标准,课程应该体现汉语教学基础、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5个板块。①其中语言学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因为这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物质基础,是先决条件。
李泉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首要的和必备的知识是:具有系统的汉语言文字知识。其核心内容应该包括汉语言文字理论与知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教学理论与知识。②也就是说该专业语言学课程设置要紧紧抓住“对外”和“汉语”两个关键点,课程体系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汉语国际推广能力服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体化”。
如何达到这个培养目标,首先要研究汉语国际教育学生获得相关教学技巧的特点。对外汉语学生只有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汉语与所派地区外语差异对比,才能理解与掌握汉语理论知识,把握语言教学的重点、难点。这一特点就要求该专业语言学课程要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明显区别,要加强各国语言与汉语从发音到文字、词汇再到语法的对比教学。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认为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对比分析的课程体系。
1 语言学课程体系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应设置汉语基础课、汉语选修课、外语、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课等语言类课程。“课程的横向结构以课程对于专业的适用性划分,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③我们认为起码应该设置以下必修课和选修课。
1.1 汉语基础课
这一板块为汉语语言学的基础课,核心课程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课。课程主要讲述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知识,并就汉字的规范化与简化等问题做专门讲解。该课程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其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
古代汉语相对于古典文学、古典文献学是工具性课程,但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古今汉语的差异,了解汉语词汇、语法系统的简单发展历程,了解汉字的简单发展历程,以便于学生理解现代汉语词汇、语法系统。其中常用词教学要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古代的单音节词,今天绝大部分成为双音节词的语素,如果能挑选部分常用词讲解其常用意义,一定能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提高他们的词汇认知能力。
语言学概论着重讲授语言学的一些主要理论和方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了解语言接触、语言演变等内容,加强学生对语言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1.2 汉语选修课
这一板块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而设,核心课程为:文字学、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
文字学着重讲授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性质、汉字的结构、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的使用以及汉字的整理和简化、文字信息化、文字与文化等内容。提高学生书写、分析、运用文字的能力,帮助其理解文字中的文化内涵。
汉语词汇学旨在使学生了解语言单位词和非词的区别、词和词位的区别、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了解词汇的分类、词汇的类聚、词义类聚,了解义素分析法和语义场理论。重点掌握词义解释方法,为他们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编撰双语词典打下专业基础。
汉语语法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为教学出发点,以汉语词法、句法、语法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语法现象的敏感度,以帮助他们观察留学生语言运用中的语法错误。
1.3 外语语言能力课程
核心课程为:英语(含听力、口语、精读、写作)。选修课程为:汉外语言对比。
英语课程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一齐抓的情况,突出英语作为媒介语和交际工具的作用,强调对生活用语的训练,强化用英语进行汉语教学的能力。”④
学生获得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之后,选修汉外语言对比,运用对比语言学知识分析汉语与英语语法、词汇类型差异,掌握部分外文类语言学术语,以便于在语言教学中,称说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4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课程
核心课程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选修课程为:第二语言习得、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系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该学科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修养,培养学生初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付诸研究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打好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法主要介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语用功能等语言要素和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及书面语表达等技能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同时讲解语言要素中包涵的文化思想。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语言习得的本质和习得过程,主要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习得者为何获得第二语言。涉及中介语研究、语言习得者内部因素研究、语言习得者外部因素研究等内容。
偏误分析着重讲授对比分析的理论框架和语言学习偏误类型,介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国内外中介语研究情况,使学生学会搜集偏误语料,掌握偏误描写、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偏误分析实践操作。
2 语言学课程内在逻辑依据
课程体系要考虑共同性和时间性。所谓共同性,是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的共同性。在本专业要求培养国际汉语教师宗旨下,语言学课程之间要形成一些互相联系的系统: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与汉外语言对比相联系,通过古今对比、汉外对比,强化汉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与教学法相联系,通过分解教学难点,强化学生相关语言学知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是本学科的核心课程,与教学法相联系,最终所有这些课程与第二语言习得、偏误分析为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服务。这个语言学课程体系,突出了“对比分析”的教学理念,能够实现语言学课程为语言教学服务的宗旨。
所谓课程体系的时间性,是指课程在时间上的关联。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课程“共同性”围绕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设计,“时间性”围绕着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而设计。大一宜开设现代汉语,使之获得浅显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知识。这一门课程将为语言学概论,为汉外语言对比提供专业基础知识。古代汉语应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相区别,强调古今汉语的一致与差异。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课程,要联系大一现代汉语、大二古代汉语具体实例,以实例讲解带动理论学习。
专业核心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以学生具备语音、词汇、语法相关理论知识为宜,于语言学概论同时或之后开设。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针对语言要素教学中的难点而设。词汇学、文字学宜于分别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之后开设;语法学难度最大,应在高年级开设。汉外对比、第二语言习得等难度较大的课程也应该在高年级开设。各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增加专业选修课,以开阔学生学术视野。
3 语言学课程体系设置最终旨归
语言学体系设置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领悟、理解和产生与教材没有直接提示的新思想、新能力或新技能。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应用型专业,所有课程以学生能产生运用能力为归宿。
具体说来,学生应该具备《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所要求的相关能力:“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 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分析自己的教学对象”、“能了解并解释影响语言正负迁移的各种因素, 能分析和解释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这是一种创新能力,没有一所学校能设置课程,帮助学生解决未来面对的非汉语学生学习问题,只能学生自己运用学校所学进行分析归纳。
当学生看到非汉语人员学习汉语所产生的错误,能对错误类型归类、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指出正确运用汉语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达到了本专业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这也是“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是我们下一步深入探索的方向。
注释
①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
② 李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原则与实施重点探讨.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3).
关键词:高职院校;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问题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一、绪论
任何形式教育的培养目标都是通过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得以实现的,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别特征、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区别,都集中反映在其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之中。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发展,这是当代中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也是中国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之所在。高职体育教育也不例外,无论是高职体育教育定位,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通过体育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才能实现。作为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应该具有高职教育的特色。
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一)针对高职院校职业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以职业岗位和市场需求为核心组织教学,积极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相应职业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的人才。体育课程设置应该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突出“能力本位”,构筑“大体育”。形成运动技能与职业能力并重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实施“平台+专门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将体育教学与利用体育手段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起来[1]。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体育教学应体现鲜明的职业特性,突出对职业体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核心是构建体育项目自主锻炼体系,基础理念是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方针。是“能力本位、行动导向、职业技能”等教学思想的内在统一。高职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为:强健体魄、满足兴趣、发展体能、提升素养、服务专业。
(二)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秉承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遵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结合到体育教学中,其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2]。
普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模式,它受到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强调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主导的“技术教育”的思想。在体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竞技能力、提高运动技术的竞技项目教学为中心,注重系统的运动技能传授,是一种以系统教学的理论,按照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3]。
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特点的比较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体育教学特点的不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强健体魄、满足兴趣、发展体能、提升素养、服务专业。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体育课教学采取学生双自主,即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教师。学校将体育课按体育项目分类,并将授课教师及其基本情况公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4]。在课程内容上以一个项目为主线,系统传授该项目的发展史、基本技战术,基本规则和裁判法,并以该体育项目为平台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化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时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对职业能力的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高职院校体育作为必修课开课时间少,所以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另一个特色。高职院校在体育课外组织了大量的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开展大量的体育竞赛活动,这种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是对体育课课时较少的有力补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最好平台。
(二)普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在突出竞技体育的发展上形成的,所以它的教学目标是以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术为主。国家对体育教学进行统一管理,采用相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在这种固定的模式下进行教学,突出的是对学生竞技体育项目的培养和提高[5]。
教学方法上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首先讲解技术动作的要领和要求,使学生在脑中形成一定的动作概念,而后通过学生反复的练习,以达到掌握技术动作以及熟练完成。课程中就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
教学程序上,它是学生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排课列入课表,每周在固定的时间由固定的教师进行授课,每位教师的教学内容相同,都是按照统一的大纲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以“三段式”为标准,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教学过程的中心是技术、技能的传授,动作技术的教授成为体育课教学的核心[6]。
通过归纳和分析,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统一规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以教授动作技术为核心,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四、高职体育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一)高职体育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职教育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都逐渐走向规范。体育课程教学也一样正在逐步规范中。但是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值得去研究和改革。
1、师资力量是制约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瓶颈。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大部分是原来普通高校调入或转型过来的,他们熟悉的教学模式都是普通高校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虽有一些形式上的改变,但从本质上来讲基本上还是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而且对整个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特点改革方向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统一的认识。
2、现有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教材的内容不能完全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充分体现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3、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体育课程教学严重缺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社会服务体系。高职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为:强健体魄、满足兴趣、发展体能、提升素养、服务专业。要想达到上述体育课程目标,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
4、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严重滞后,不能适应高职体育教学的需要。现有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基本上还是沿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只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动作技术进行评价,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评价,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二)解决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主要问题的对策
1、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特别是加强现有师资的思想转变,加强理论培训学习和改革研究,使得他们从思想上和理论上认识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特点,明确要求,改变以往普通高校的那种体育课教学模式。
2、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及体育课教材的编写。包括教学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体系等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使之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高职体育教材的编写应跳出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范围,把发展学生职业体能、职业综合素质等综合职业能力作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评价内容。
3、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一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场地,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体育课教学要服从于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就需要建立一批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如素质拓展基地。也需要建立一个社会服务体系,把他们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如为社区或企业组织、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担任体育比赛的裁判工作和一些社区体育锻炼的指导工作等。从而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晓文.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体育模块教学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11).
[2]雷陈.中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4).
[3]颜秉峰.多种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8).
[4]张来明.普通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课程体系 改革与建设 探讨
1 独立学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对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要求。独立学院学生是本科层次第三批录取,与二本录取线相差几十分,且学生个体之间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同一专业学习,对课程体系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独立学院就读的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好,这类学生具有怕吃苦、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学习习惯养成较弱等特点。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因此,在具体的课程建设中,应把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摆在较突出的位置。
(2)独立学院的师资特点对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要求。独立学院的师资由外聘教师和自有师资组成。外聘教师来源复杂,自有师资队伍年轻,数量上外聘教师往往超过自有师资。外聘教师来源主要有:母体高校或其他高校在职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高校或科研构退休人员。在职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因有着自身的本职工作,独立学院的教研工作作为兼职很难全身心投入,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退休返聘人员因为年龄大,精力不足,很难完全投入到教学研究工作中。此外,独立学院自有师资主要是高校毕业直接来应聘的年轻硕士、博士,由于刚从学校毕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在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必须注重对自有教师的培养。
(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要求。独立学院课程体系改革以应用能力为导向,以技能提高为原则,“应用”是独立学院课程的特点。独立学院大多沿袭母体高校的课程体系,侧重于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和实践脱节。作为介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之间的三本院校,要想在激烈的教育市场中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特色办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要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有别于研究型和学术型大学,改变纯理论的课程性质,把理论学习和社会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加强技能训练。
2 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总的来说,独立学院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就是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院发展为出发点,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1)课程设置整体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独立学院课程设置需注重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组成、课程之间的衔接配合、课程学时分配等等都必须考虑到位。第一、二批次的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侧重以学科知识为主线进行设置,独立学院设置则侧重反映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强调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技能知识课程建立紧密的联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避免发生脱节。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尤其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依据与其他院校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适当增加选修课程,以深化、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教育必须充分重视个性与创造力的培养,以适应世界一体化的形势。课程体系的个性化要求日益凸显出来。要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根据生源特点、师资力量等客观因素,为各专业构建符合专业基础要求、具有独立学院特色区别于母体院校的课程体系。以专业为类别,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分类设立。通过必修课构建学生基础的专业知识体系。通过选修课构建学生个性化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对未来的预期,以就业和考研深造两大趋势为导向,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制度。针对以就业为毕业目标的学生,根据具体岗位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需要,增加相应的课程,科学构建就业岗位指向型的课程体系,但要避免盲目以就业为导向设置课程。针对以考研为目标的学生,根据考研要求,尽可能开设更多的理论知识选修课程,以帮助其构建完善的理论知识框架。
(3)建设独立学院校本教材。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建设最终还是要通过教材建设来实现,因此教材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目前独立学院专业教材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符合校本特色的教材严重不足。独立学院的教材主要是借用母体高校教材,其弊端是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实践性内容不足,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因此,独立学院要编写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材。教材建设应立足于本校,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有别于研究型、学术型本科教育教材,以“必需、实用”为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教材理论深度。此外,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衔接,把职业资格认证的相关知识编写进教材。使学生毕业时能够获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在就业市场增加就业筹码。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构建系统性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是加强校内实验教学。建设校内实验室,为实验教学提供较好的硬件条件。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改变以验证为主的实验,强调基本技能与基础理论的结合,使学生掌握运用理论验证和探索新知识的实验操作技能。二是做好实习实训教学。一方面鼓励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社会关系资源,寻找实习单位,学校指派指导教师,及时帮助学生处理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作好实习报告和实结。另一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到指定的实习实训基地集中实践教学;三是积极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强化实践技能,鼓励学生创新;四是职业化教育融入实践课程,把市场需求与教学内容相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