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核算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固定资产核算涉及的主要会计科目
1. 1 固定资产核算医院固定资产的原值。一级明细科目是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1. 2 累计折旧核算医院固定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一级明细科目是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1. 3 在建工程核算医院在建造、改建、扩建及修缮固定资产以及安装设备而进行的各项建筑、安装工程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按照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改、扩建和修缮支出,才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1. 4 固定资产清理本科目核算医院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及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一级明细科目是处置资产净额、处置净收入。
1. 5 待冲基金本科目核算医院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收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药品、卫生材料等物资所形成的,留待计提资产折旧、摊销或领用发出库存时予以冲减的基金。一级明细科目是待冲财政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按购进的固定资产或材料、药品分别设置核算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1. 6 财政项目补助支出本科目核算医院本期使用财政项目补助(包括当年取得的财政补助和以前年度结转或结余的财政补助)发生的支出。与制度中的医疗收入与医疗业务成本等权益类科目不同,本科目实行收付实现制原则。明细科目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医疗卫生”、“科学技术”、“教育”等相关科目以及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 固定资产核算案例
2. 1 固定资产的取得
2. 1. 1 购进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例:(1)1月30日,医院购入麻醉机一台价款5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医疗卫生专项资金20万元,自筹资金30万元。设备已验收合格,手术室已经办理领用手续,尚未支付货款。
借:固定资产――专用设备 500000
贷:待冲基金――待冲财政资金 200000
应付账款 300000
(2)2月5日,依据设备采购合同用银行存款支付上述设备货款45万元,质保金5万元,半年后支付。
借: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医疗卫生(项目名称) 200000
应付账款 250000
贷:银行存款 450000
注:根据《医院会计制度》及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财政专项支出的核算应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即以实际付款作为支出实现的时点。因此用财政专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应当在付款时才能确认财政专项支出。
2. 1. 2 无偿调入或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例:卫生局无偿拨入多功能监护仪5台,共计80万元。
借:固定资产――专用设备 800000
贷:其他收入――捐赠收入 800000
2. 1. 3 固定资产的改建和扩建
例:(1)医院对原有的停车场进行扩建,停车场的原值为60万元,已计提折旧20万元。
借:在建工程――停车场扩建工程 400000
累计折旧――房屋及建筑物 200000
贷: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 600000
(2)2个月后扩建工程完工验收合格,扩建费用60万元。
借:在建工程――停车场扩建工程 60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
借: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 1000000
贷:在建工程――停车场扩建工程 1000000
2. 2 按月计提折旧
(单位:万元)
房屋及建筑物
专用设备
一般设备
其他固定资产
合计
医疗业务成本
160
220
20
45
445
管理费用
30
50
20
100
待冲基金
5
5
合计
190
225
70
65
550
借:医疗业务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 4450000
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 1000000
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 50000
贷:累计
折旧――房屋及建筑物 1900000
――专用设备 2250000
――一般设备 700000
――其他固定资产 650000
2. 3 固定资产的处置
2. 3. 1 报废固定资产
例:医院报废专用设备一批原值120万元,已计提折旧115万元,待冲基金余额为1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处置资产净额 40000
累计折旧――专用设备 1150000
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 10000
贷:固定资产――专用设备 1200000
2. 3. 2 出售已报废的固定资产
例:银行收到出售上述报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1万元,现金支出报废资产处置费用0. 2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处置净收入 1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处置净收入 2000
贷:现金 2000
2. 3. 3 结转报废资产净值
借:固定资产――处置净收入 8000
贷:其他收入 8000
一、固定资产含义的变化及核查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对固定资产核算又有了新的规定,例如单位价值标准提高,一般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由旧制度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专业设备单位价值由旧制度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每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定出新的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等一系列规定。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了医院的成本核算,对成本核算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便是其中一项。为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医院执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之前对固定资产的清查是十分重要的。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经营理念转变
医院领导转变传统经营理念,重视固定资产全方位管理。把一家医院比作大海中一艘航行的巨轮,院长则就是这艘巨轮的船长,他所做出的决策,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方向。许多院长十分重视抓经济效益,殊不知从管理上同样可以把经济效益提高上去,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管理。如果医院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固定资产将会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盲目购置设备,固定资产无人监管损耗严重,造成资产的浪费,对于一所医院损失是巨大的。
(二)制定相关规定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固定资产实行多头管理:财务部管总账、管金额,总务科管房屋、办公家具等;器械科管专用设备。由于相互脱节,沟通不够,定期盘点不及时,无法及时发现账外资产、毁损资产、遗失资产等,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情况存在。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管理责任不到位,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这时设立统一领导专人专管的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势在必行。
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可以隶属于财务部,成为财务部二级科室,总体掌握医院所有固定资产情况,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直接领导各分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各个使用科室设有固定资产管理员,承担起固定资产的保管责任。
(三)加强内部控制审计
医院各部门需要配合医院审计科做好固定资产内部审计工作,审计部门不只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清查和清理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处理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做好审计监督指导工作。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定时清查制度
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监控,做好定期盘点清查。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了医院的成本核算环节,由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在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需要医院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监控。首先,完善固定资产采购更新制度,严格按程序审批,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利用内网的办公信息平台逐级审批:使用科室提出购买(更新)申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总务科、设备科)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原有固定资产是否可以报废或者使用科室是否有必要购买此设备,并对购置价格提出指导意见;财务部(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审批资金使用计划意见;主管院长及院长签署审批意见。其次,设备购买后,尤其是大型医万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每月至少对一项大型设备做出专题分析报告,有利于全面掌握医院设备的使用情况,让领导和使用科室对设备的使用效益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固定资产报废环节要有规范的审批制度:使用科室提出报废申请,详细说明设备报废原因;管理科室对设备进行评估鉴定并做出评估报告,判断其是否满足报废标准,对于满足报废标准的固定资产,提交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主管院长,院长审批。审批后管理部门确保报废设备收回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定期到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办理国有资产报废程序,并进行财务销账。
医院固定资产产品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盘点工作量大而繁琐,但决不能因此而放松甚至放弃盘点工作。每次将清理、盘点的具体情况及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对于存在的问题一一列示,并提出修正意见及建议,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时清理,真正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完成对资产从申购到报废的全程监控,形成良险循环的长效管理机制。
关键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12401
1固定资产的确认问题
医院固定资产的确认问题突出见于对房屋建筑物的大修与改扩建。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当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超出一定金额,且该项支出增加资产使用性能与寿命时,作资本化处理,将原固定资产中被替代部分价值扣除后,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否则计入当期损益。
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医院固定资产全部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网络,转入清理手续繁琐,很少有单位将大修替换部分固定资产价值从原账面价值中扣除后再增加固定资产,而是将大额修理支出直接计入在建工程,待完工后直接转入固定资产,势必造成实际工作中的虚增资产,夸大事实。而且固定资产的改扩建在实际业务中发生较为频繁,制度中又没有给定一个金额限制,鉴于此,个人认为将大修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改扩建间隔期进行分摊较为稳妥。
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在确认时容易混淆,比如一些电子产品,作为医疗设备配件,在使用时容易因为高额价值与预计的使用年限,将其计入固定资产,但在实际工作中,它又是极易毁损的,因此只能根据实物形态特征将其计入低值易耗。因此判断固定资产价值的确认首先应符合固定资产的价值特征和使用年限,同时根据医院经营特点,判断即使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并且在使用中能够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成,但数量大,单价低的资产只能作为一种存货计入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
2基于不同来源的固定资产的核算会计科目设置
医院作为一个主要提供医疗服务活动的单位,其固定资产的来源也是多样化的。外部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有财政支持资金购入固定资产、科教项目收入资金购入、融资租赁、信贷资金购建等;内部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有正常经济业务中固定资产购建,还有医院作为医学科研单位的性质,以自有资金形成配套科研基金后再购入固定资产。按照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要求,所有固定资产均要进行固定资产科目核算,那么当医院配套科研资金购入固定资产,在减少专用基金后,还要同时计入固定资产科目,按照会计恒等式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原则,显然无法进行准确核算。
在此,个人建议引入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科目“非流动资产基金”,用以实现与科研配套资金相关的固定资产科目的对应关系。等同于现行制度中新增的待冲基金科目,当财政与科教资金购建形成固定资产时计入贷方,计提折旧进直接冲减贷方,余额则显示这部分特殊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净值。而非流动资产基金则用于专门反映医院配套科研基金形成固定资产的净值。或者也可在待冲基金下增设二级明细科目,除了显示财政资金与科教资金形成固定资产余额,还显示医院配套科研基金形成固定资产余额。这样才能反映不同来源渠道形成固定资产的价值余额及使用状况,真实反映医院资产信息。
3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
在改革后的医院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医院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使市场化的医院管理中,会计核算更能真实反映资产的损耗与价值的转移,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与净值。同时折旧作业医疗业务成本的费用支出,又可以用医疗收入作为补偿,能够真实反映医院的经营成果,符合会计核算中收支配比原则。
但是新的制度中规定计提折旧的方法为平均年限法。众所周知,平均年限法适用于房屋建筑物等不存无形损耗的固定资产,医院作为医疗服务单位,拥有大量高科技专用医疗设备,这部分固定资产通常价值高,特别是在刚投入使用,它的使用效能是非常高的,并且各种性能指标也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能为医院带来高额收入回报。然而,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各种元器件开始老化,性能也大大降低,其收入和前提相比较来说,势必会大大减少。除此之外,还要担负一些维修费用,这样一来,医院后期产生的收入便会大大减少,这样的实际情况显然采用加速折旧方法更能满足价值高的医疗设备技术更新较快、具有无形损耗的特点。
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不考虑设备净残值。医院的固定资产无论金额大小,一律参照国有资产管理,特别对于价值较大的专用医疗设备,使用年限到期后仍然具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如果不考虑净残值,不利于对资产的监管。正常情况下应根据设备特征和使用性质合理确定净残值,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设备状况和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4医院固定资产减值问题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没有计提减值准备的要求,不利于对医院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反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基于医疗设备有形与无形损耗,当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应当对资产价值的重新估计,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以会计学的角度,使账面价值真实、客观地反映该资产的当前市场价值,符合会计真实性和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医院通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可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予以消化,提高资产的质量,使固定资产能如实的反映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一、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差异
(一)确认范围的差并《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例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这个规定取消了以前准则对单位固定资产的金额限定,从而使固定资产涵盖的范围更广。
关于无形资产的认定,《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无形资产必须具备如下特征:(1)不具有实物形态;(2)具有可辨认性;(3)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从这个规定来看,要认定是无形资产必须具备可辨认性,大大限制了无形资产的认定范围。事实上,企业除了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以外,还有许多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不可单独辨认的无形资产,如管理者卓越的管理能力、企业文化、自创的商誉、报刊刊头、市场份额等等。它们单独来看,很难准确认定自身的价值,但它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也是能为企业带来巨大利益的经济资源。因此,把这些不可单独辨认的无形资产排除在外,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无形资产实际状况。当然,不可单独辨认的无形资产就目前而言,存在计量难的问题,但并不能因为未找到合适的计量方法就否认它们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事实,而将其排斥在无形资产之外。
(二)初始计量的差异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在具体运用时,无论是外购、自行建造还是投资投入的固定资产,基本上都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投资价值。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虽然准则提到“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但是,在具体到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是否资本化时,准则给予了严格的限制。首先是在研究阶段所发生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记入当期损益,在开发阶段,只有满足五个条件才能将其支出资本化,否则仍是费用化计人当期损益。这些条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实务操作中难于客观地加于判断。更为重要的是,按照准则的这一规定,研发费用能够资本化的金额是很少的。众所周知,研究阶段是无形资产形成的第一阶段,该阶段的投入相当巨大,而准则不考虑项目存在成功的可能性,统一将其费用化,这会使企业当期的损益受到较大影响。一旦项目研发成功,则导致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明显低估,这不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现行无形资产准则关于研发费用的规定会造成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越多,利润越低,账面资产越少的局面,这无疑会挫伤企业进行研究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跟创建创新型国家的政策不相符。另外,准则还为某些企业利用开发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间,可以将支出在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合理”地放置,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三)后续计量的差异固定资产的特征是随着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使其价值不断下降,最后只剩下净残值,越是用得久,其产生的效益就越少,因此通过计提折旧来反映其价值的递减。目前准则规定可采用的折1日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总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无形资产的特征跟固定资产不完全相同,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可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后者不必进行摊销。只需每年进行减值测试,而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选用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相匹配的摊销方法,无法确定的,采用直线法。这个规定比较科学,因为有些无形资产尽管法律或合同规定有使用年限,但其价值恰恰会因为使用的企业规模扩张、市场影响力的加大、使用时间的悠久而使其价值的减少是递减的,如百年老字号、祖传秘方、经典品牌,这些无形资产价值的减值是递减的,有些甚至不会减少。如果像固定资产那样,在财务报表上不断均衡或加速递减它的账面价值,是不切实际的,只会虚减无形资产。因此,关于无形资产价值的摊销,应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不同的无形资产做不同的会计处理。
此外,关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更新改造,符合资本化的部分,可以重新认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的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而对于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后续支出,是予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准则没有明确提及,一般理解为全部费用化,这不利于会计人员在实务中进行规范操作。
(四)披露的差异固定资产在附注中披露的信息包括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分类、计量基础、折旧方法等在内的六大方面。总的来说,固定资产信息的披露较充分,基本上能满足信息使用者了解固定资产信息的需求。
无形资产是按类别在附注中披露有关其账面余额、累计摊销额及减值累计金额、使用寿命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摊销方法;用于担保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额;计人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金额等5项信息。显然,我国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要求比较简单,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资料不够详实,只要求披露已入账的无形资产价值,没有披露前瞻性的、不确定性的信息以及风险信息,而这恰恰是信息使用者最关心的内容,因为无形资产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因此,现有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容易误导决策者。
二、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改进
(一)扩大无形资产确认的范围目前,我国准则纳入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的项目仅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6项。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包括商标名称、报刊刊头、计算机软件、许可证和特许权、版权、专利和其他专业性的财产权、服务和经营权等14项。美国评估公司所涉及的无形资产也有20多项。伴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许多新兴的无形资产种类将会进一步增加,我国仅确认6项是远远不够的。根据目前的情况,可以将无形资产分为(1)市场资产,包括品牌、与客户的关系(如长期客户、销售网、分销渠道)、合同(如特许经营权协定、专利使用权协定)等。(2)知识产权资产,包括专利权、计算机软件、互联网上的域名、版权、商业秘密、技术秘密、IS09000质量认证体系、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3)组织管理资产,包括管理者的能力、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方法、信息技术交流、融资关系等。这些无形资产都应在准则中列示出来,可以把它们分为在我国较成熟的无形资产(符合准则规定“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和不成熟的无形资产(目前还不能对其成本进行可靠计量)。不成熟
的无形资产应该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以使信息使用者能较全面了解企业无形资产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此外,自创商誉应加以计量和反映。
(二)扩大研发支出的资本化范围为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增强竞争力,同时如实反映企业的无形资产状况,应扩大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范围,可以按研发项目是否成功为标准来决定是否资本化。在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发生的研发支出记入“研发支出”,若研发成功,把之前发生的支出全部资本化;若不成功,则费用化。
要准确进行研发支出的核算,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无论是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的支出都必须按研发项目进行归属,尤其是一些共同支出,要找到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人各自的项目中。二是关于跨期研发项目,最终是将其费用化还是资本化取决于是否研发成功。在研究阶段之所以将其费用化处理,考虑到的是研发项目的不确定性,遵循稳健性原则,但当其最终成功时,却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将其资本化。这势必会引起企业各期损益的变动,甚至可能会被一些企业作为操纵利润、粉饰报表的工具。但从“决策有用观”角度出发,应给予信息使用者一个准确的信息,所以可以通过附注披露当期损益变动的事实是以前年度损益的调整。如果说这种做法会被企业盈余管理的话,现在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的规定同样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而且也可以在其他准则中找到类似情况的规定。在无形资产日益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力因素的前提下,给无形资产一个真实公平的价值,往往比可能会导致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来得有意义。
此外,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也可像固定资产一样,视具体情况予以费用化或资本化。
(三)改进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明确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和生产总量法。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要与无形资产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相联系,可以允许采用更合理的摊销方法。根据不同特征的无形资产,可采用如下方法:(1)对于使用寿命有限且容易随着科技的进步更新换代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其特征是越是近期,作用越大,产生效益越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和产生的效益逐步下降。最后会失效。因此,对此类无形资产的摊销应采用加速摊销法进行摊销,尽早收回投资。(2)对于使用寿命有限,但越久越吃香的无形资产,如商标权、儡牌等,其特征是随着时间推移。宣传力度的加大,会逐步被市场认可,其价值也会不断提高,从而为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这种无形资产产生效益的趋势是前少后多,因此。对此类无形资产应采用减速摊销法,每年的摊销额是递增的,这符合配比原则。(3)对于使用寿命有限且消耗比较均衡的无形资产,如各类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等可采用直线法进行平均摊销。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改革
2011年1月18日,财政部对外公布了新修订及新制定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审计等五项制度并宣布于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执行,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是财政部与卫生部于1998年11月17日颁布的,旧制度中的科目设置、成本费用的核算方法和会计报表体系都滞后于现代医院的发展趋势,已不能适应新的管理需求,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完善医院的经济管理行为、规范医院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旧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增加固定资产的核算不严密
旧制度下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专用基金――般修购费”,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相对应,“专用基金――般修购费”的来源是按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属于净资产科目,购入固定资产时一个是净资产科目“专用基金”减少,一个是净资产科目“固定基金”增加,一个是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增加,一个是资产类科目“银行存款”减少,这种处理能够比较真实反映购入的固定资产由货币形态转入实物形态这一过程,这种形式不构成支出,也就不影响当月损益。但是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两组科目之间没有必然的勾稽关系,容易漏作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这组分录,易导致账外资产。而且当出现了这种情况后,很难查找出原因;二是当购置的固定资产金额较大,所提取的修购基金不够时,医院会计制度里就没作出明确规定,很多医院会根据资金来源直接进入到成本中。
(二)减少固定资产的核算不科学
医院固定资产减少的情况主要包括捐赠、报废、转让、损毁等,这几种情况的会计核算按照企业会计的处理应该区别对待。但在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下,只要是固定资产减少,都要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来进行核算,即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同时按固定资产原价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由于专用基金科目是按基金类别设置明细账,这种处理方式无法准确反映固定资产各类别的损益情况。
(三)“修购基金”核算造成信息失真
从实际情况考虑,为改善就医环境而进行的门诊楼、住院病房等固定资产装修应允许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医院的一些门诊楼,住院病房大多是十多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旧建筑物,固定资产原值较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记入支出,即对固定资产不提取折旧,而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并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进行核算。该规定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准确核算财务成果等方面有其合理性,但这样计提修购基金存在着一定弊端,其装修费是不能增加固定资产原值的,这就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另外,固定资产报废之前以初始成本记账,不考虑折旧,会虚增固定资产总额,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的改革
新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最明显的改革是取消“修购基金”,增设“累计折旧”,因此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净值。按照新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提取折旧。具体规定为: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同企业相类似,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可以采用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对于折旧方法的规定,普通固定资产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直线法,便于操作和理解;对于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的设备,则可以采取加速折旧法,以配合固定资产的实际更新速度,若条件成熟,还可以参照企业的做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对减值明显的资产按照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孰低计提减值准备。
新制度下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医院财务报表中固定资产信息失真以及固定资产修购基金计提与资产使用状况相脱节的问题。长期以来,医院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同时按照收入的比例计提固定资产修购基金。由于医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仅反映其历史成本,不能真实反映其现时价值;医院的成本费用计算也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损耗,信息使用者无法从会计信息中了解固定资产和成本费用的真实情况。时间愈久,信息失真愈严重。
此外,新制度将医院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从一般设备、专用设备500元、800元分别提高到1000元、1500元,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医疗设备等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新制度还规定为增加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或延长其使用寿命而发生的改建、扩建或大型修缮等后续支出,应当记入固定资产及其他相关资产;为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而发生的修理费等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支出。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均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处置净收益或净损失分别计入其他收入或其他支出。
虽然新《医院会计制度》为未能解决旧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的所有弊端,毕竟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但其所显示出的特点是固定资产的核算体系正不断与企业会计接轨,这将更加合理、真实,准确地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状况和价值,更加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性、稳健性、客观性等要求。
三、“固定资产”核算改革的衔接工作
(一)成立领导小组,全面清查固定资产
组织后勤部、设备科等相关人员应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对全院固定资产和库存物资进行拉网式检查,不仅要检查是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还要检查固定资产的成新率和使用状态,需要报废的,及时完善相关手续,按会计制度进行处理。领导小组还应该考虑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以维护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固定资产,并结合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根据取得的资产来源渠道进行分类,并结合新制度中关于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将固定资产按照分类要求重新区分。
(二)完善固定资产入帐及分类制度,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
根据固定资产入帐单位价值的改变,建立新固定资产入帐制度,根据取得的不同渠道以及大修等后续支出情况,确认固定资产成本。要结合折旧分类表及资金来源渠道,明确固定资产分类方法,按照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可以分为财政资金、科研资金、自筹资金,并根据不同资金来源确定相应的帐务处理会计科目。另外,因为新制度要求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不同,在计提折旧时的具体处理不一样、成本要进行逐级分摊等情况,必须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
(三)认真学习新制度
医院全体财务人员必须真学习新《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提升全体财务人员对新制度的理解力和应用力,这是医院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关键环节。新制度取消了“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这两项科目,新设了“累计折旧”科目。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原值与累计折旧额的配比关系和保证今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范性,必须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追溯调整,简单地说,必须对原有资产重新进行补提折旧。另外,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该科目用来核算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等处置时,转入固定资产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残值变价收入和应缴款项。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等科目的核算,既有新旧制度对接前的财务处理,又有对接后的追溯调整,还有正常情况下的会计核算,广大医院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新制度,把握住新制度理解和执行的每一道环节,才能正确、规范地实施新制度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核算 固定资产管理 优化措施
财务会计制度问题是影响企事业单位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新财务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新型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对医院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进行探究。
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概念变化
从医院固定资产的确认情况来看,一些简易的办公设备已经不再纳入固定资产的范畴之内,但是针对一些在医院的大部分科室中均要应用的日常物资,在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情况下,医院也可以将其纳入固定资产范围之中。从信息化技术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医院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应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硬件设备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也被纳入到了医院固定资产之中。从固定资产分类的变化情况来看,新制度将医院的固定资产分成了一般设备、专业设备、房屋建筑物和其他类型的固定资产等四种形式。其中,医院日常工作中所需的专用设备主要指的是医院中的医疗设备。一些与医院疾病诊疗工作有关的图书和仪器仪表被划入到了其他类型固定资产之中。从这一分类细则来看,它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对院内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措施的变化
(一)净值与提取折旧
在传统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下,资产虚增问题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来看,在传统模式下,按照固定比例提取固定资产维修采购基金的措施,是引发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贷记借记机制的不完善也对资产虚增问题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新型会计制度的应用资产清理科目的设置,成为了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进行处理的一种有效措施。
(二)待冲基金问题
待冲基金是新型会计制度在医院领域的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科目,从这一问题给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所带来的影响来看,它是对医院在与财政补助和科教项目资金问题而产生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和摊销问题进行处理的一种措施。固定资产核算及库存物资处理过程中予以冲减的资金,是这一科目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种表现。在医院利用国家财政补助资金开展固定资产采购的情况下,医院需要将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所耗费的实际支出金额计入待冲基金科目之中,“贷记待冲基金――代充财政基金”所采购的固定资产也需要预存在待冲基金之中。
三、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借助专门部门进行统一的核算管理
从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多头管理的问题是很多医院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都有所存在的问题。在一些公立医院之中,专业医疗设备的核算管理工作是由医院内部的药剂部门负责的,而非医疗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则是由医院的后勤部门来负责的。从这种模式的应用效果来看,交叉管理问题会成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对新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落实的过程中,医院需要通过设置专业管理部门的方式,对这一题进行解决。在设置专业部门的同时,医院也需要对固定资产维修采购人员队伍进行扩充。
(二)利用网络管理系统开展管理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互联网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也是医院在落实新型财务会计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构建网络化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医院可以从不同科室的实际情况入手,设计一种以多元化的网络单元为核心的管理系统。在对系统的主管人员进行确定的过程中,医院领导层可以将医院各个科室的科室主任设置为系统不同网络单元的主管人员。在对这一系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医院工作人员需要对固定资产的流转情况等问题进行重点关注。为了让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医院也可以通过对条码管理技术进行应用的方式,对固定资产的出入库工作进行完善。
(三)对监督机制的完善
从医院的自身特点来看,固定资产问题已经可以被看作是对医院的综合实力进行衡量的重要因素。在新型会计制度出台以后,为了适应市场化的发展环境,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对与之有关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在构建监督机制的过程中,固定资产事前监督工作的开展,是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体系进行完善的一种有效措施。一些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采取的固定资产投资责任制,就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监督机制。
四、结束语
新型会计制度在医院领域中的应用,对这一领域中存在的资产虚增问题的解决,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统一核算的基础上,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优化,是促进医院提升固定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余中兰.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J].中国市场,2016,22:187-188
自财政部颁布[1998]58号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在提高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医疗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医改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后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从而减少了医院药品收入,为此乡镇卫生院购入大量医疗设备增加检查收入来提高医院的整体收入。乡镇卫生院的固定资产比例不断扩大,旧制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方面越来越表现出其局限性和不足,急需进行改革和完善。2011年7月1日,财政部下发了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将企业会计制度的核算方式引入其中,新增了固定资产清理等业务和科目的处理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旧制度中的缺陷和不足。本次研究主要围绕新医院会计制度下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工作进行讨论。
二、对新医院会计制度下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工作的讨论
1.新制度中没有增设固定资产残值或减值的会计处理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医疗设备的技术水平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而这些设备大多属于高科技、高精密度的产品,其价值下降速度较快。在乡镇卫生院的设备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属于贬值、报废或接近报废,报批程序较为复杂。但是只要卫生院的管理者没有对其进行核销,那么固定资产总值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庞大账面价值。这种问题的出现让财务报表无法准确反映价值的减少,而根据新制度中的要求,卫生院不需要在期末对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估算,也不会对可能出现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存在着与旧制度相似的弊端,不符合谨慎性的要求。
所以,乡镇卫生院应当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在年终时进行逐项检查,如果因闲置、损坏、技术陈旧等原因出现了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情况,就要将二者之间的差额或可回收金额的全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记“其它费用”,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同时,也要根据固定资产本身的特征、实际使用情况和性质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合理确定。
2.在对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进行提升的同时没有设置低值易耗品项目
在旧制度中,固定资产指的是价值500元以上的一般设备和价值800元以上的专用设备,这种定价范围过于宽泛,不利于固定资产核算工作量的降低。在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的确定标准修改成为“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大于1年,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预计使用年限超过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因此,卫生院的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这种变化对固定资产的种类和评定标准进行及时更新,避免因理解上的错误而出现差错。
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来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达到固定资产评定标准、而耐用时间超过了1年的设备和仪器,却没有设置相应的低值易耗品项目进行管理与核算。如果能够设置这一项目,那么在少量购入时,即可将其列入当期指出;对于单价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也可进行分期摊销,可借记“长期待摊费用”或“待摊费用”,贷记“低值易耗品”,从而使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更加详尽。
3.对于捐赠或无偿调入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
在新制度中,对于捐赠或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有着按照物品的成本比照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或是在相关凭据金额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税费的规定。按照所确定的成本,借记在建工程――设备安装或是本科目,按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根据差额贷记其它收入科目。文章认为,这种收入计入的方法,是对利润和收入的虚增,如果能够将其计入净资产核算将会与实际情况更加匹配。
4.增设累计折旧项目,使固定资产核算的精确度得到提升
在旧制度中规定,每月按照固定资产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年限由制度统一规定,这种方式让卫生院无法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其不同设备的提取比例与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会计核算的可比性较差。而新制度则借鉴了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让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部分能够得到有效体现,进一步提高了固定资产核算与监督的水平。
在执行新制度的过程中,对于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核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固定资产的分类,一方面从时间上确定固定资产的提取折旧开始及终止时间,另一方面从空间上确定哪些固定资产应进行提取折旧,哪些不应进行提取折旧。其次是对全部的固定资产类别进行有效话费,以便对不同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方法进行合理确定。
按照上述做法完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账户的累计余额的计算,并将其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固定资产的账面和实际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中得到准确的反映,从而为客观、准确的进行财务分析提供依据。
三、如何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水平
1.实现网络化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让卫生院固定资产的网络化管理成为了可能,因此,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构建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体系,实现资产由入到出的全程管理,在将各责任中心的终端连接到一起之后,进行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以便使固定资产管理更具动态化特征。具体可以参照如下方法:首先,确保固定资产由科室建档到报废,都能够被及时的跟踪检查,做到全面覆盖,没有疏漏。其次,单件管理可采用条码技术,从而在简化清查工作的同时便于进行盘点与日常核查,进一步降低年终清查工作的强度。最后,各科室应设立固定资产的计算机账目,并通过专业系统自动完成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金额的计算,待进行信息汇总后,即可实现全院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的计提。
2.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乡镇卫生院的固定资产大多实行多部门管理,一旦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就容易导致核算与管理工作的混乱,例如,在房屋等设备交付使用后,没有及时办理竣工交付手续,或是为了逃避税款而不开具发票,财务人员也没有及时的估计入账,就会导致账目与实际固定资产之间的差异。又如,在固定资产的使用科室调换或搬迁时,如果没有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就会导致固定资产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容易造成固定资产流失。通过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看出,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是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工作质量提升的基本保障,因此,乡镇卫生院除了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制度外,也应注意做好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新制度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在新制度中,对于旧制度存在的固定资产核算问题及缺陷进行了解决,使得乡镇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例如对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后继改良性支出等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与规定,不过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文章认为,在医院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进行、并且逐步向企业化管理方向靠拢的今天,会计核算工作应多借鉴一些企业的方式和方法,以便通过先进管理制度和经验的使用让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工作变得更加完善、更加规范,从而为管理人员制定卫生院未来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一)中西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定义的比较我国会计准则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在该方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取得股权时的成本计价,其后,除投资企业追加投资、收回投资等情形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保持不变。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国际会计准则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是指是指按照成本记录投资的一种会计方法。损益表中反映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投资者在购买后从被投资者产生的累计净利润中收到的分配额。在该方法下,投资者以成本记录对被投资者的投资。投资者确认的收益,仅限于投资者在购买日以后,从被投资者产生的累计净利润中收到的分配额。收到的分配额超过这种利润的部分应作为投资的回收,并应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25号“投资会计”――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冲减投资的成本。由此可见,中西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定义的区别:我国成本法核算的前提条件是,一是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二是完全控制。西方成本法核算的前提条件是不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与我国的第一个核算前提是一致的,但是在我国成本法核算的第二个前提条件(控制)下,西方根本采用的不是成本法核算,而是权益法核算。因此,中西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定义上来看,我国对成本法核算的定义是双重的,而西方对成本法核算的定义只是我国成本法核算定义的第一部分,即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
(二)中西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定义的比较我国会计准则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其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化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权益法的核心思想是从投资企业角度.将被投资单位经济活动及其影响与投资企业视同一体,因此要求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国际会计准则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根据这种方法,投资最初按照成本予以记录,随后再根据投资者在购买后占被投资者净资产中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进行调整。损益表反映了被投资者经营成果中属于投资者的份额。成本法核算和权益法核算是互补的两种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所以,既然中西方成本法核算存在分歧,权益法核算必然也有区别。我国权益法核算的前提条件是:重大影响、共同控制;西方权益法核算的前提条件是:重大影响、控制。中西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定义上来看,他们都有相同的前提条件,即重大影响。但是我国定义中要求的共同控制,西方没有共同控制的概念,所以只要分清共同控制和控制,中西方权益法核算在定义上存在的区别便显而易见。
二、中西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范围的比较
(一)我国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范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汁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控制或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这两种情况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成本法、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是建立在判断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影响程度的基础上的。企业合并准则如果不规范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将无法解决我国现实中的企业合并问题。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在制定中与我国的现状相结合,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纳入企业合并准则范围,明确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当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即由于减少投资或追加投资等各种原因,重新判断新的影响程度,进而决定是否继续采用原来的核算方法。一般隋况下是通过持股比例进行判断的,为便于理解持股比例与核算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方法是:如果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应采用权益法,一旦持股比例高于或者低于这个范围,就应采用成本法;与之相反,原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若持股比例发生变化进入20%~50%的范围就应改按权益法。
(二)西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范围国际会计准则中也对成本法、权益法核算范围做出了书面性的规范,准则中也涉及“重大影响”这个概念,即如果投资者直接拥有或通过附属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者20%或以上的表决权,则认为投资者具有重大影响,除非能够清楚地表明并非如此。相反,则认为投资者不具有重大影响,除非能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影响。所有权基本上或大部分为另一投资者拥有,并不排除某个投资者具有重大影响。现用图2予以说明:由上我国准则和国际准则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确定成本法、权益法上就会出现一个分界线诠释重大影响和控制,我国在持股比例为20%~50%之间采用权益法,这一点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因为对投资单位有重大影响。
(三)中西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范围差异比较首先,我国准则规定持股比例低于20%的时候就意味着不存在重大影响,采用成本法,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持股比例低于20%的时候无显著影响采用成本法或者公允价值法(范围:市场价格未定的时候采用公允价值法,市场价格不可用的时候采用成本法)。其次,持股比例一旦超过50%都达到控制状态,核算方法就会发生改变,我国采用成本法,而国际会计准则采用权益法。这就意味着中西方会计准则在核算方法上出现差异。例如:当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控股比例超过50%的时候,我国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会采用成本法,而国际会计准则将会采用权益法,差异便会出现。我国在控股50%以上与国际准则出现分歧的原因是,因为控股50%能体现出另一个区别核算方法的因素,即同一控制。这个有中国特色的控股50%以上会给我国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带来方便,但势必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大形式下存在缺陷。
三、中西方成本法与权益法互相转换的比较及处理
(一)中西方权益法向成本法转换的比较 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因减少投资导致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由B种情形向A种情形的转换,会引起投资单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由权益法向成本法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直接以转换时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不必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任何调整。在西方会计准则中:因减少投资导致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由B种情形向A种情形的转换,也会引起投资单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由权益法向成本法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具体操作与我国会计准则一致。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因增加投资导致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由B种情形向c种情形的转换,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由重大影响关系变为控制关
系,电会引起投资单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由权益法向成本法的转换。在西方会计准则中:因增加投资导致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由B种情形向c种情形的转换,虽然投资单位对被投资耽误由重大影响变成控制关系,但西方准则始终是采用权益法核算,所以这样情况即使发生。也不会引起投资单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转换。
(二)中西方成本法向权益法转换的比较由于新减少投资,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上升,导致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由B种情形向A种情形的转换,投资单位因处置投资而减少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对被投资单位由控制关系转换为重大影响关系或共同控制关系,这时,投资单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要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净收益变动部分。计入留存收益;其他变动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应按照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在此基础上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净额,如果原来产生了正商誉,则不调整剩余部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原来产生的是负商誉,则需要调整增加剩余部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将负商誉部分调整至留存收益。国际会计准则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新减少投资,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上升,导致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由B种情形向A种情形的转换,虽然投资单位对被投资耽误由控制关系变成重大影响,但是西方准则自始至终也是在采用权益法核算,所以这样情况即使发生,也不会引起投资单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转换。
(三)西方成本法核算与权益法核算的处理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的转换和我国会计准则中所列示的基本一样,导致权益法向成本法变动或者成本法向权益法变动的原因都相同,就是控股比例的变化,不同的地方在于所用会计科目不一样。西方成本法核算的处理如例1,洛士利公司有以下的证券组合(2007年9月30号)。
一、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定义及内容
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科学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其特点有三个:一是使用期限为一年以上;二是单位价值在1 000元(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上。但是,有些物资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且数量较大,也可以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三是可以使用多次,能够保持原有物质形态。根据相关规定,采用列举法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为六类,即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二、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就是指科学事业单位增加固定资产的核算,包括购买固定资产、改扩建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接受捐赠、无偿调入固定资产等会计核算。固定资产增加采用“双分录”核算,即在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的同时,借记“科研支出”(或“经营支出”)科目,贷记相关会计科目。
例1:2014年1月份,某科学研究所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购买专用设备一台,价款100万元,增值税17万元,均以支票付讫。设备验收后,交付使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1 17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 170 000
借:科研支出 1 170 000
贷:银行存款 1 170 000
上述固定资产,如果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的直接支付,则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如果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的直授权支付,则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例2:2014年1月5日,某科学研究所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买专用设备一台,价款50万元,增值税8.5万元,保险费1.5万元,总计60万元,分6年等额付款,设备验收后,交付使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600 000
贷:长期应付款600 000
采用融资租赁取得固定资产付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应付款 1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00 000
借:科研支出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科学事业单位接受捐赠或无偿调入固定资产只做增加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的会计分录,不做其他处理。即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即可。
例3:2014年2月18日,某科学研究所接受捐赠专用设备一台,同类设备价款90万元。另以支票支付运杂费2万元。设备验收后,交付使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92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920 000
借:科研支出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上述业务,包括无偿调入固定资产等,如果没有额外支出,只做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这样一个简单分录即可。
三、固定资产虚拟折旧
根据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损耗,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损耗较少或基本没有损耗的固定资产,这部分特殊固定资产主要有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动物植物、档案及以1元名义价格计量的固定资产;二类是存在正常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的一般固定资产,如房屋建筑物及各类设备等。
科学事业单位特殊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如,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及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
科学事业单位一般固定资产,如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家具、用具、装具及运输车辆等,均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时间采用“算尾不算头”方式,当月增加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停提折旧。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式为虚拟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单位支出,只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例4:2014年1月份,某科学研究所交付使用房屋一幢,原价600万元,预计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率4%;同时,报废专用设备一台,原价100万元,月折旧率为0.8%,1月份计提折旧额28万元。2月份折旧额计算如下:
1月份增加房屋月折旧额=(600-600×4%)÷20÷12=2.4(万元)
1月份减少专用设备月折旧额=100×0.8%=0.8(万元)
2月份折旧额=28+2.4-0.8=29.6(万元)
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会计分录如下: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296 000
贷:累计折旧 296 000
四、定期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根据《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有关规定,科学事业单位应当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专人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年度终了前,科学事业单位应当组织财产清查小组对单位财产物资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对于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应当及时进行处理:盘盈固定资产直接入账。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盘亏固定资产先注销固定资产,将其净值转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批准后再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例5:2014年1月3日,某科学研究所根据上年末“财产盘盈盘亏报告表”可知:盘盈专用设备一台,重置完全价值5万元,估计已提折旧1万元;盘亏通用设备一台原值20万元,累计折旧12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1)盘盈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5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40 000
累计折旧 10 000
(2)发现盘亏固定资产: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80 000
累计折旧 120 000
贷:固定资产 200 000
批准后,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