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区规划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休闲农业;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0引言
特色小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江苏作为“鱼米之乡”和沿海发达省份,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引起关注。高卓、王健(2018)[1]分析了农业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王玮、黄春晓(2018)[2]研究了江苏农业特色小镇的现状和发展路径;蔡宇超、唐依依(2018)[3]研究了江苏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本文拟从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规划视角提出优化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的策略。
1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
促进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传承优秀农耕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1促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
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中,城乡差别是重点。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建设是解决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作为城乡差距最小省份,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改善农村民生,优化城乡布局,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可以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1.2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升级
农业现代化是彻底走出传统农业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有多种发展路径,休闲农业是一种重要路径,有利于实现江苏的农业现代化,也有利于江苏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
1.3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城乡消费升级
农业休闲小镇扩大了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空间。一方面,厌倦城市生活的人们向往乡村田园风光,希望去乡村、小镇、田园去旅游和体验生活,去升级消费层次;另一方面,地处乡村和小镇的人们希望通过休闲农业发展来实现现代化和收入提高,当地居民提高收入后也可以更好地消费和生活。
1.4有利于江苏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
江苏“鱼米之乡”特色鲜明,耕读文化传统深厚,历史上就是最富庶之地,也是南北文化交汇区域,农业文明源远流长,人文景观遍地皆是,风格迥异的吴韵汉风概括了江苏的文化特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作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优秀文化传统需要进一步传承创新,休闲农业小镇可以有效地担负起这个重大历史责任。
2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
江苏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海大湖省份,省内基本都是平原,河网密布,农业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条件较好,但是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2.1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乡村环境面临污染破坏风险
作为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沿江城市群主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是工业最发达省份。拓展的城市、乡镇企业、工业园区等不断侵蚀乡村资源,在沿江和苏南地区尤为明显,太湖、淮河等环境治理压力大,农村面源污染形势严峻,水、土壤、空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了休闲农业发展。
2.2城乡差距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休闲农业小镇需要现代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与支撑,作为乡村建设较好省份。城乡差距和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影响了乡村地区的现代化,也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2.3文明建设不足,优良传统文化传承不够
作为文明繁盛之地,有“天下才子出三江”之说,江苏为三江之首,耕读传统深厚,南北交汇的地理区位和通江达海的开放胸怀,使江苏文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乡村地区相对较为封闭,苏北农村尤甚。乡村封建思想影响和市场经济冲击,使优良传统文化没有得到较好传承,封建迷信、赌博、拜金等现象屡见不鲜,影响了现代农业休闲特色小镇发展。
2.4休闲农业特色没有凸显
鱼米之乡的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先天优势。由于地域分割和过于强调农业某一方面优势,导致各地农业产业单一现象突出,苏南、苏北、沿海、沿江、沿湖、沿河及内陆各有优势产业,但是没有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养生度假、民歌民谣、节庆活动、手工艺品、特色农产、餐饮住宿、文化展示等综合考虑,影响了农业休闲功能发挥。
2.5水乡田园风光遭到侵蚀
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围湖造田、填河造田等情形时有发生,使水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生态保护,很多地方农作物种植品种较为单一,河湖围网养殖较多,化肥农药农膜使用过度,水乡田园风光遭到了一定破坏。
2.6现代服务支撑体系不足
现代特色小镇离不开现代服务体系支撑,很多特色小镇都是在传统小镇基础上建设,传统小镇处于城乡之间,缺少像大城市那样现代服务支撑体系,医疗卫生、休闲养老、购物娱乐、交通出行、教育培训、政府服务、餐饮住宿等较为缺乏,影响了休闲农业小镇建设。
3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由于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中面临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建议在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的规划发展中,选用如下一些规划策略。
3.1立足鱼米资源,打造水乡特色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和传统稻作发达区,水域面积比例较大,淡水资源丰富,坐拥长江、淮河、大运河、太湖、洪泽湖等河流和湖泊,东临大海,可以大做水文章,突出水乡特色。像稻作、荷藕、芡实、螃蟹、鱼虾、海水养殖捕捞等资源丰富,阳澄湖大闸蟹、盱眙龙虾、金湖荷藕、长江三鲜、太湖三白名闻天下,在规划中,充分发挥水乡观光、农事体验、特色美食、休闲宜居、健康养老、会议会展等休闲农业产业。
3.2发掘文化资源,传承吴韵汉风
作为南北文化交汇之地,兼具南北方特点,沿江及苏南是吴文化发源地,吴语软侬,淮北又是楚汉风云之地,汉风浓郁,苏中两者兼具,形成中国特有的文化遗存和文明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和胜迹众多,历史遗迹和血脉中的文明,都值得充分发掘。
3.3注重城乡结合,发展生态优势
特色小镇是城也是乡,是城乡的桥梁,与城市相比生态优势明显,与农村相比,现代设施丰富。要注重城乡结合,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生态宜居之地,成为市民绿色家园和城市化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使生态特色贯穿在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始终。
3.4保护人文资源,实现古今融合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人文荟萃,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徐州、扬州位列九州,南京是六朝古都,苏州地区为吴文化的中心,在众多人文资源和古城古镇中,可以追忆历史,在高铁高楼旁又可以感受现代,在规划休闲农业小镇中,保护好古迹,又体现现代文明气息,实现古今融合。
3.5结合功能分区,培育农旅混合城镇
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各功能区逐渐明晰,相互有一定差异,发展路径也不同。苏南走在现代化前列,苏中苏北追赶越来越快。长江城市带、沿海经济带、长江城市群、江淮生态功能区特征明显,规划建设农旅混合休闲农业特色小镇。
3.6结合国家战略,发展宜居乡村
由于“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沿海发展战略等各不相同,又同时叠加在江苏,要充分依托国家发展战略促进自身发展,在规划建设时,在国家各种发展战略叠加中找准自身定位,为国家发展战略添砖加瓦,规划宜居宜业现代休闲农业特色小镇[4]。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力通信业务 OTN 交叉技术
一、引言
智能电网的建设,对电力通信的基础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电网运营商信息业务的发展,调度数据网和综合数据网大规模建设、部署,尤其是综合数据网集中式部署和大容量带宽需求的提出,目前作为电力基础通信网络的MSTP/SDH传输网在网络容量和传输距离上存在着瓶颈。
二、电力通信业务分析
电力通信业务按照业务属性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即生产业务和管理业务。其中生产业务包括调度电话、线路保护、网管系统、安稳管理信息系统、广域相量测量系统、雷电定位监测系统及变电站视频监视系统等业务;管理业务包括行政电话、行政办公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容灾备份及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
其它潜在业务需求,智能电网是电网发展的方向,智能电网技术也是“十二五”期间应用热点。智能电网在传统电网的各方面都扩展了新业务应用。
三、OTN网络规划及组网方案探讨
随着电力通信大集中式的信息业务、高清视频会议以及异地容灾备份等系统的大量应用,电力生产和管理对通信网带宽、容量、质量、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电力调度生产业务将由2M、FE等转向GE、10GE等大颗粒IP业务。OTN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大粒度业务承载、调度和保护的效率问题,还可以提供运维管理和灵活组网能力,提高IP等业务的生存性和资源利用率,还能与GMPLS/ASON技术相结合,具备网络的智能化特性。
3.1 OTN组网拓扑分析
OTN网络的结构拓扑主要由物理光纤的拓扑决定,常见的组网结构有以下三种:
a)环形:业务呈均匀分布,环上相邻节点间有业务。
b)MESH结构:业务较密集,各节点间有业务流量。
c)链型:业务呈均匀,个别节点不适合与其它节点组环或网时,可通过链型接入大网分布,环上相邻节点间有业务。
Mesh结构的可靠性更高,业务的生存性也更强,这是由ASON的路由保护和恢复方式决定的,另外,Mesh网络还具有可选择最近路由和便于进行业务割接和调整等优点。
3.2 OTN网络规划策略
考虑到网络安全性以及网络维护界面清晰程度,OTN网络架构一般建议采用层次化组网架构,即将网络分为核心层、骨干层和接入层。电力通信网络结构的规划策略为:
a)以中心站点、各地市1个骨干节点组成,供地调业务的接入,骨干节点为接入省干光缆的500KV或220KV变电站,搭建整个OTN的骨干网络。
b)各地市的地调可通过地区光缆网接入骨干节点。
c)在省公司设置双冗余核心节点,可选择中调和信通作为整个网络的中心节点,地调至省公司的业务在中调落地后通过光缆转接至省公司。
3.3 OTN关键技术选择
OTN技术及相应设备已趋于成熟,在电力通信的网络规划过程中,OTN关键技术的选择应从建设成本、业务分布、网络灵活性、效率以及可控、可管等特性进行综合考虑。
a)交叉技术选择
(表1)考虑到电力通信网络会承载包括GE、2.5G、10G、10GE等在内的不同大小颗粒业务,因电交叉技术成熟度高,带宽效率好,组网灵活,保护和恢复能力强,建议采用电交叉技术。
b)系统容量配置
从2000年左右开始,基于32*10Gb/s,40*10Gb/s、80*10Gb/s的波分系统逐步规模商用,至今以来已相当成熟。而40波以下的10G系统已逐渐淘汰,从2008年起,基于80*40Gb/s的系统开始规模商用。本文仅对主流的典型系统配置进行分析。(表2)
考虑电力通信信息化业务的目前需求,同时从系统建设难易程度和价格考虑,建议OTN网络系统容量采用40波*10Gb/s平台。
四、结束语
电力通信信息化的发展及智能电网新业务大容量带宽的需求,给电力传输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采用OTN技术进行网络搭建时,需根据电力通信网的现状情况,结合电力通信业务的需求,综合比选各种规划策略及方案,同时考虑实现目标网络架构的平滑演进,避免后续业务发展需调整全网网络架构或多次割接,最后确定最优解决方案或方案组合。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关中地区;旅游型城镇;商业服务设施;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旅游业快速发展对城市社会经济影响显著,同时关中地区旅游型城镇现实发展诉求强烈,推动关中地区旅游型城镇发展,旅游相关服务设施建设至关重要。但目前旅游服务设施与城镇商业服务设施的关系不明,现行规范标准滞后、针对性研究不足,可以说本文针对旅游型城镇商业服务设施的规划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关中地区旅游型城镇发展概况
旅游型城镇应当具备良好的旅游资源,配有旅游接待设施,交通条件优越,更为关键的是旅游业已经或有条件发展成为其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产业、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1]。本文研究的旅游型城镇以县城镇为主要代表,对旅游型城镇界定的重要指标之一即旅游综合收入占城镇生产总值的5%及其以上。
通过对关中地区35个县市(包括县和县级市)近两年国民经济与统计发展公报相关数据整理发现,其中全年接待旅游人次超过30万的县市达21个,占全部县市总数的60%,这些县市拥有较为丰富的省级、国家级旅游资源。但部分县市旅游业尚不足以成为该县支柱型或主导型产业之一,结合本文对旅游型城镇概念的界定,根据关中地区各县市国民经济与统计发展公报数据计算可知,扶风县、华阴市、乾县、凤翔县、岐山县、眉县、千阳县、麟游县、礼泉县、太白县、凤县和陇县12个县城镇旅游业综合收入占全县GDP总量的5%以上,因此,以上12个县城镇即认定为旅游型城镇(如表1.1、图1.1)。
表1. 1关中地区旅游型城镇旅游业发展概况
2 关中地区旅游型城镇商业服务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中区域旅游总体上呈现人文古迹分布密集、历史文化价值极高,旅游产品附加值低、传统观光游占主导,中心城市孤立发展、周边城镇发展缓慢等特征。关中众多旅游型城镇商业服务设施处于快速兴建当中,相关设施配套存在许多共同问题,选取关中地区代表性的三个旅游型城镇扶风县、乾县和华阴市,对城镇商业服务设施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以期对关中旅游型城镇商业服务设施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较为深入细致的认识。
2.1娱乐康体设施较缺乏
总体来看,关中地区各旅游型城镇娱乐康体设施较为缺乏,部分娱乐功能缺失或配套条件较差,无法为外来游客提供较好的休闲娱乐活动,除核心传统景区以外缺乏其他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游客旅游活动内容单一;此外,目前的娱乐康体设施配套落后,也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2.2设施等级结构不合理
整体上关中各旅游型城镇商业服务设施规模等级结构不合理,与广大游客及居民的使用需求不协调,设施规模等级普遍偏低,需求量较大的中档服务设施数量不足,部分高档服务设施缺失。实地调查中,扶风和华阴需求量较大的中级旅馆数量不足,缺乏一定比例的高级旅馆;各类旅馆的经营状况随季节波动明显,特别是家庭式的简易住宿点除五一、十一黄金周以外多是闲置状态。同时,扶风、乾县和华阴的餐饮设施也同样以中低档次为主,滞后于游客和居民的使用需求,中级餐厅数量亟待增加,高级餐饮设施应适当设立。
2.3业态形式传统、地方特色不足
对扶风县、乾县和华阴市居民随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通常选择城市集中(综合)商业区的城镇居民分别占到78.9%、64.3%和76.7%,但目前城镇综合性商业片区较少,整体上商业业态较陈旧、等级规模偏低、功能内容雷同、空间布局方式较为传统,以沿街商业门店为主,住宅底层商业形式尤为突出,缺乏大型商业综合体及新型体验式商业服务设施。
通过对扶风县、乾县和华阴市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和问卷调查显示,仅扶风县商业服务设施的特色性相对突出,但乾县和华阴市商业服务设施特色性不足,游客满意度相对较低。整体来说以这三个城镇为代表的关中旅游型城镇商业服务设施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地方特色性亟待进一步凸显。
2.4旅游商品相关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目前关中各旅游型城镇旅游产品主要包括特色手工艺品和特色食品,此外扶风县依托法门寺佛教文化,拓展了部分佛事用品领域。但各城镇旅游产品的加工、展示和销售主要依靠景区内部及周边部分沿街商铺和摊位,普遍规模较小、档次较低,观光和消费环境亟待提高,行业发展成熟度较低。
2.5旅游服务与生活服务兼容度较差
旅游性商业服务设施与生活性商业服务设施几乎完全分离,这是造成旅游性商业服务设施季节波动性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扶风县以关中风情园为核心的旅游服务区人气较低,以游客和政府对外接待为主要服务对象,居民使用率偏低;华阴市华山游客服务中心及玉泉院附近的特色餐饮其服务对象几乎全部为华山游客,当地居民使用较少。
3关中地区旅游型城镇商业服务设施规划策略
3.1 建立区域旅游网络
建立健全关中地区旅游职能体系,对区域内各旅游城镇职能等级予以确定,选取旅游服务节点城镇,配置与其区域旅游职能定位相适应的旅游服务设施,与区域中心城市西安形成良好的职能互补关系,缓解中心城市西安的旅游服务压力。
3.2 明确生活性与旅游性商业服务设施关系
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将旅游型城镇商业服务设施按照旅游性、生活性和两者兼容性三大类进行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与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相对应,提出针对关中旅游型城镇切实有效的商业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
3.3 提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设施指标配置方法
商业服务设施以满足城镇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基础,设置商业服务设施最低指标;同时,以引导商业服务设施健康发展为目标,避免配套滞后或重复建设而设置商业服务设施引导指标,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动态监控。
3.4 提高商业服务网络与旅游网络耦合性
城镇对外交通道路、景城联系通道和城区旅游线路等通道沿线,串接众多商业服务设施和观光游憩点;旅游服务性与生活服务性商业中心融合发展,提出兼容服务型商业中心的布局理念。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土地规划 政策 区域经济调控
一、城市土地规划与城市经济模式的联系
(一)城市土地经济建设与区域经济调控
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土地规划政策的应用,有必要展开区域经济调控策略的分析。目前来说,我国城市土地规划体系是不健全的,因此需要展开相关方面的宏观调控。区域经济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从其广义含义来说,对于城市宏观土地经济建设起到制度化的规范作用,并且有利于政府土地规划策略的运行。我国狭义的区域经济就是指某一区域的经济建设,这区别于自然地理区域调控,它是一种宏观层次的调控,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的意义,也就是经济区域的应用。通过对该环节的剖析,我们得知土地规划政策的开展实际上是我国城市经济调控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利用人类现有的资源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这是土地规划政策开展的一个重要应用前提。这需要展开宏观调控环节的剖析,在下文中将会具体提到。
区域经济调控之下的土地规划策略的应用,要就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资源及其自然环境等展开协调开发,它涉及城市综合利用条件的各个要求。通过对经济调控基本理论的分析,可以就城市土地规划政策与土地空间规划等展开联系,进行城市土地规划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剖析。
(二)城市土地规划模式和区域经济调控
从区域经济的自身性质来说,城市土地规划体系的开展是一种中观经济模式的应用。所谓的中观经济就是国家经济中的经济层次的划分,和宏观调控异曲同工。基于城市土地规划的区域经济调控的应用,是出于城市经济管理的需要,实现宏观调控模式与微观调控模式的应用,它涉及城市经济综合体的各个方面,起到了一个连接的作用。我国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等都是不同的,这需要我们去区别对待,也就是分类分析城市土地规划应用的经济结构、经济运作模式,这样就实现了土地规划的目的,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环境的稳定性。
城市土地规划模式的开展,必然是以土地资源为应用基础的。城市土地规划政策的应用,最终目的是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这两者与区域经济调控是密切联系的。受到我国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是粗放式的经济形式,这不能形成对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出现城市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比如消耗过大、收益过低等,同时由于受到土地资源供应的刚性束缚,城市经济必然得不到有效地开展,要与之采取相对应的土地规划政策,进行区域经济模式的探索,进行城市空间利用体系的健全,实现经济发展用地压力的缓解,这是现阶段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的重要一个环节。
二、城市土地规划与区域经济调控的联系
(一)土地利用与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联系
在城市土地利用问题上,我们需要展开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探究,要避免单方向研究的局限性,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剖析,这需要应用到土地资源利用学模式、城市经济学模式、产业经济学模式等展开探究,进入城市土地木桶效应的分析,突破城市土地利用的局限性。在下面应用程序中,我们将展开城市土地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模式的协调,进行经济发展环节中的城市土地利用互动机制的分析。
在区域经济模式的研究过程中,土地利用结构模式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整体,通过对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得知,城市土地规划模式的动态性的变化,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城市空间开发过程中的建筑用地规模及其结构的变化情况。
(二)城市土地利用模型下的城市化
我们通过对城市GDP各个产业的产值比重,进行城市基础设施与工业建设用地比重的分析,来体现土地利用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析,进行土地规划环节的优化,确保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样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规划利用。通过经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得知,城市用地规划政策的变化与这个城市的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都存在一定的互动影响,比如城市建筑用地比例的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等,与城市的经济增长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进行不同建设区的划分,进行城市建筑用地面积的有效利用。
为了方便展开城市规划环节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究,我们进行沿海地区与内陆区域的具体经济发展数据的研究,进行城市土地规划政策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联立性环节的分析。在探究中,我们发现其所处的区域不同,其城市的土地利用政策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的,但是每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化、工业化等都存在一定的辅助关系,特别是土地规划政策对于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间接影响了该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化发展,这些程序的运用与城市建设用地的面积也存在联系,这对国家城市土地规划政策的选择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在区域经济学原理的应用之下,可以得知城市土地规划的应用,要满足该城市的土地与经济的关系需求,城市土地规划政策的应用和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是一种单向的关系,在研究过程中,要考虑两者的互动关系,这是当下新型城市土地规划政策开展的前提。
通过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分析,可以得知,不同区域的城市、不同的土地规划利用政策和经济发展都存在不同维度的互动。比如城市经济与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公共用地及绿化用地等的关系,这需要展开具体的土地规划利用政策的分析,协调好城市经济发展与不同方向的土地规划政策之间的关系,展开灰色典型方法与联立方程模式的探究。
三、结语
在区域经济调控模式应用下,进行城市土地规划的分析,可以得知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空间利用与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内在关系,在研究过程中,要避免经济发展方向与城市土地规划模式的单向性探讨,从而实现土地利用政策和经济发展体系的协调。
参考文献
[1]杨励雅.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2]涂小松,濮励杰,吴骏,朱明.基于SLEUTH模型的无锡市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06).
根据国务院通过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在30年时间内,我国将会完成“7918”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总长达85万公里。以放射线和纵横网络的结合为布局形态,国家高速公路网由中心向外城市放射,横连东西,纵贯南北,形成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贯线、18条东西横连线,因而简称“7918高速公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连接全国各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与其他海陆航各种交通运输形式相互衔接,诞生出综合运输系统,惠及全国各沿线城市,几乎辐射全国13亿人口,有效带动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形成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进程,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开展以经济发展为主题,以产业联合为核心,需要漫长的逐步形成过程,提高网络内各区域的协调契合的同时,也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性。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建设要注意把握经济网络的基础建设和宏观整体建设,注重各区域的优势互补的聚合网络建设,协调发展,合理规划。
二、高速公路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
全面了解高速公路为区域经济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是研究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规划必要前提,在规划中做到充分利用其积极影响,极力减少其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一方面,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通过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区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交通的直接经济效益,进而有效促进沿线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另一方面,高速公路的建设,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可以带动如旅游业等的其它产业的发展,最大化地提高区域交通的间接经济利益,最终推动区域沿线经济总量的增长。此外,高速公路还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一方面,高速公路建成以后,能有效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耗,在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的同时,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使用效率更加高效,沿线区域可以对当地土地进行二次利用,以节约国土资源。
(二)消极影响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对沿线区域环境进行的改造工程,势必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首先,高速公路建设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破坏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甚至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的频发。其次,高速公路建设势必要对当地土地进行征收,会对当地居民的农业、渔业、畜牧业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在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期间,因为疏忽,可能危害到当地栖息的原有动物,甚至是当地居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规划
全面掌握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后,进行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规划研究工作时,要注意把握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先进性、适应性和不平衡性,整体结合各种特性,合理研究规划策略,实现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规划策略的最大实效。
(一)“鱼刺图”开发战略
在高速公路经济网的放射线路上,选择可用路段作为轴点往四周发展轴线,以沿线城镇、产业园区为轴线节点,把两端城市当作首尾,把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线段当作主骨架,把其它公路当作刺激骨架,构成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鱼刺状结构,发展区域经济网络,形成“鱼刺图”开发战略。
(二)“连轴”开发战略
在高速公路经济网的纵横网络内,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进行各条纵横线的首尾相连的连轴开发,形成一个个向外扩展的网络结构,缩短以沿某条轴线形成的经济带作为高速公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渡时期,最大化地实现公路网络内各产业之间的网络化,完成从公路网向经济网转变,实现区域经济网效益的最大化。
(三)分工协作战略
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在改变沿线区域交通运输格局的同时,对区域内的时空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对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特区进行重新筹划,对区域内的主流产业和竞争格局进行重新打造。在这种情形下,各区域应当从整个区域经济网的格局出发,分工协作,确定各自的定位,发展具备各自特色的经济区域,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网的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关键词:城市规划;低碳经济;环保经济;生活建设
Abstrac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city planning a city at the present stag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city population increased rapidly, affecting housing land shortag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have emerged one after another. Therefore, city plan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ity planning in china.
Keywords: city planning; low carbon economy; environmental economy; lif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城市化的发展却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于是低碳环保社会的建立成为人们最为强烈的要求。低碳环保城市就是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秉承低碳原则,建立起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的良性循环社会,因此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利用资源,减少对空间资源的浪费,在增加绿化的基础上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化,达到环保理念的要求。下面本文就从三个方面简单的论述低碳环保理念下的城市规划相关问题。
一、低碳环保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内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城市问题相继出现,尤其是环境破坏现象严重制约了城市规划步伐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低碳环保城市就是要以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基础,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经济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办法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的良性发展。
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是要充分的强调以低碳环保理念为指导,在政策规划的推动下实现环保理念的普及推广,再辅以低碳环保技术的支持实现城市规划的环保性。低碳环保城市规划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包括低碳空间的分布、低碳交通模式的制定、低碳环保能源的应用和产业的建设、低碳环保建筑的施工、绿化的覆盖率以及低碳环保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这些就是低碳环保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内涵所在,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这些因素都需要包含在内,以实现环保城市建设的目标。
二、低碳环保背景下城市规划的措施
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建设,必须要从整体上把握好规划的总体布局,能够从决策源头以及宏观层面上保证低碳环保的规划发展,再加以具体的规划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规划实现低碳环保的要求,满足人们日益追求的高质量的环保生活要求。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简单的论述相关的措施。
(一)以低碳环保要求为依据进行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在进行城市 规划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城市空间的总体布局,从总体上把握好城市的规划目标和规划进展,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增加绿色植物的覆盖率。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要想实现低碳发展,必须要大力推动复合化土地的利用,要优先发展非土地依赖型产业,降低土地的浪费程度,降低交通用地等工业用地的比重,以此来实现低碳的城市规划目标,在此基础上要加大生态用地的比重,要依托城市的自然环境(如地理、水文、植被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在空间整体布局时,可以采取分散式的组团格局,用这种格局适当的配置人口,减少人口过多给环境造成的压力,这样能够从另一方面实现低碳环保要求下的城市规划总体布局要求。
(二)加强城市社区低碳环保生活建设
低碳环保生活指的是城市和社区的居民在生活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用此种方式来降低二氧化碳等废弃物的排放量,保证空气的质量。为此在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低碳生活的建设。例如加强宣传,帮助居民明白低碳环保生活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作用,让市民自觉的约束自身的行为;或者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鼓励居民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实现对能源的节俭利用等。居民的低碳环保生活建设也是城市规划中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相关规划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
城市产业结构决定着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是衡量该城市国民经济整体情况的重要因素,所以往往有些城市在规划的过程中不顾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大力发展能源消耗大的工业,这样的规划建设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帮助城市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的规划发展来看,却得不偿失,因此说在今后的城市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推动城市的产业实现低碳环保化。例如推动生产方式的创新,工业建设以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经济为主,改变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发展新兴产业、实现高技术发展,在增加附加值的同时又能够实现低碳环保式发展,这样的方式在城市工业规划过程中要格外关注。同时还需要注意,加强低碳环保建筑的建设也是不能忽视的环节,如利用技术提高建筑的通风和采光,选用更环保更低碳节能的制冷保温材料等,这些都是城市规划建设中不能够忽视的。
(四)城市规划中注意交通规划建设
城市规划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交通的规划建设,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脉系统,那么如何做到交通规划既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又能够满足低碳环保的需要呢?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道路交通的实用性规划建设,即道路交通的流通量,要充分考察当地不同时段的交通流通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建立起高效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减少不必要的干道交通建设,这样能够实现资源的节约,达到低碳环保的目标。除此之外,在规划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城市今后的发展承载力,在规划中尽可能的有效预测今后的城市发展交通布局,合理规划交通建设。还需要注意的是,要提倡居民环保出行,鼓励居民公交出行,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低碳出行。
三、低碳环保背景下城市规划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环境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同时对于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加强低碳环保理念的宣传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减缓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力,能将城市规划的方向引向低碳环保;其次低碳环保的城市规划能够实现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环保性发展,也是将来城市抢占发展制高点的一个跳板,能够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最后,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能够符合我国生态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两型社会”相协调。从上面三点可以看出,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对于我国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结束语: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就是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秉承低碳原则,建立起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的良性循环社会,低碳环保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建设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是我国长期发展的一个目标,同时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本文从低碳环保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内涵、规划措施以及规划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使得低碳环保的城市规划理念深入人心,并能够对今后城市规划的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董琦甄峰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0 年第08 期
[2]赵文静低碳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措施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年第6 期
[3] 胡杰低碳理念下社区规划策略研究中外建筑,2012 年第05 期
[4]秦宇楠基于低碳理念下的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东北林业大学,2011 年
[关键词] 城市色彩景观 规划策略 城市空间形态
一、根据城市规模确定色彩景观规划策略
城市的发展具备着共性和特性的体现,是在一个整体环境下的局部效应表象,需要在把握综合效能的前提下分析其本质的特征。目前对于城市的分类有多种方式,以规模角度探讨,主要分为小城市和大城市。小城市由于处于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在城市景观建设时,更容易把握全局性特征,其色彩环境的营造更容易体现出其独有的效果。执行力度大,运作效率高,进而产生“城市主导色”的全新体验。相比较于小城市的发展,大城市在进行城市色彩景观建设时,难度会明显增大,一方面要体现出区域性特征,另一方面也要表现出全局性的色彩缤纷效果,同时需要被市民以及旅客认同,在操作中存在着很多现实性因素的作用。譬如要考虑整体发展、区域建设、风貌协调以及景观配置等,需要突出特点又要把握综合效果,所以大城市建设和规划应该更加注重“量”和“度”的把握,有长远的规划,同时也要考虑市民的实际观感效果和接受程度。
二、根据城市空间形态灵活运用色彩景观控制模式
下面对城市景观建设控制模式进行分析,目前主要有4种类型:分别是区域功能体现、街道景观建设、景观特色规划以及公共空间配置。城市的发展是历史的进程,所以城市特色以及文化蕴涵是不同的,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城市空间状态将会直接影响建设的效果。上述的4个模型不是孤立的状态,而是需要综合性进行把握,在实际的建造过程中,要具有灵活性以及现实的意义。以武汉市建设规划为例,在城市发展中逐渐确立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武汉市的自然环境特点是水系众多,水资源丰富。所以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水运效果以及水陆景观的交融。注重两方面的景观建设,首先是市区的“内疏外密”景观发展以及滨江滨湖地段的水景建设。其区域功能模式体现在市区内功能的建设,包括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以及科教区的景观搭配。开放城市重要景点建设以及路边街道铺设,引入富有城市特色的水源效果。从色彩上分析,既有城市建设的规划,同时也展现出独具的自然风光。协调、融合的发展城市的建设,进而形成综合性、立体式景观色彩体系。
三、提取地方色彩表达城市传统与文脉
城市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的增长以及人均收入的增加,城市的形象以及软实力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包括城市的历史、城市的环境以及城市的人文文化背景。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构成,城市色彩是城市外观的主要表象,同时对于城市内在以及后续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优秀的城市建筑更能成为区域性地标,引发巨大的商业以及发展旅游产业。世界史上有诸多历史文化名城,譬如意大利的威尼斯以及米兰,都是色彩清晰定义的城市,城市颜色的构造是依据材料的本质色彩。譬如大理石、陶瓷以及砖块等。在水城威尼斯中,其水边拱形街道是采用米灰砖以及赤陶,圣马可大教堂采用的是当地自产的白色大理石,与之毗邻的广场和街道选用的是红、黄、绿建筑材料。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材料的选择均是天然的料质,既能够展现自然韵味,同时又富有文化底蕴。所以,在城市色彩景观建设和规划过程中,应该注重当地环境色彩以及当地建筑材料特性,进而营造有个性化特征、历史传承性以及空间时尚立体感溶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色彩景观。
参考文献
【1】刘勇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三要点”及其关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6)
【2】王莹 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的应用研究[D]硕士 2005
邻近城市区,区位及资源优势明显的个别小城镇城镇建设用地拓展较快,其中部分镇区面积已经超过原小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各镇镇区规模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性,现状建设用地最大的镇建成面积约181ha,最小的镇建成面积约7ha,相差约25倍。主城小城镇基本上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的差额达到25万,全部体现为人口净流出地区。其原因在于主城区是重庆市集聚程度最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最快的区域,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快速发展带来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度集聚,强中心的格局加大了对城郊小城镇人口和资源要素的吸纳。主城区小城镇呈现出人口向中心城区流动,资源向中心城区汇集的单向“外流”式发展格局。小城镇三产结构比例为1:0.5:1,基本上以凭借地域资源优势形成的农副产品种植、矿业开发和观光旅游业发展为主。2010年,主城区人均GDP超过6.5万元,已逼近沿海城市。而27镇人均GDP基本在1~1.7万元左右,与中心城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有差距逐步扩大趋势。现状镇区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占比约43%,公共设施用地比例约13%,产业用地比例约为18%,用地结构中居住单一拉动特征明显。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以满足镇区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中小学、水电气和基本商业交易网点为主,公共设施协调和配套程度差,特别是文体、环卫方面的设施普遍性的缺乏。除巴南丰盛和渝北金刀峡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有专门的保护规划外,其余的镇在城镇风貌上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建设指导,导致各镇整体风貌无序和特色缺失,体现为镇区内的无序化和镇与镇之间的同质化。各小城镇总体规划在2007年《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审批通过之前的2005~2007年编制完成。在此之后,“314”总体战略部署的提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区设立、两江新区成立以及《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年修订、《重庆市“四山”管制区分区规划》等针对重庆市在新时期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均有所提升,并从相关上位规划层面对主城小城镇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指导小城镇发展的原有相关镇总体规划已经与城市发展整体要求逐步脱节,急需对部分小城镇相关规划在上位规划基础上进行优化修改。
主城区小城镇与城区统筹发展的规划策略
针对城郊小城镇实现情况,为加强城郊小城镇发展指导与规划编制工作,我们对小城镇发展规划策略进行了研究,突出六大策略,多层面研究小城镇与城区统筹发展。根据城郊小城镇的资源禀赋、区位特征和发展现实,将其划分三大总体功能分区,从市级层面统筹产业布局与城镇发展策略,实行分区特色型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发展格局(见图1)。现状发展较好小城镇主要由两大动力机制驱动,一是在“两江、四山”的主城区总体山水格局下,城市发展依托长江、嘉陵江“黄金水道”跨越城市发展门槛进行扩展型发展,如北碚的澄江、渝北的洛碛、巴南的木洞镇等;二是在中心城区槽谷地带,受两江新区功能向北延伸实现的拓展型发展,如渝北的古路镇。该区域的小城镇将作为中心城区城市发展备选区域,承担主城区部分城市功能的外溢,与邻近城市功能组团的发展相结合,承载先进制造业、物流服务业、区域基础设施布局、配套产业协调为主导的发展区域。拓展型发展区将是中心城市功能与小城镇在城市功能和城市景观相互渗透的区域,体现为“城绿相融”。该区域小城镇位于水源保护区和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区域,也是城郊四山管制的主要区域。区域内地形地貌特征多样化,自然与景观资源丰富,不仅是重庆主城区的生态屏障,也是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的重点发展区。该发展区重在加强生态涵养,因地制宜结合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城郊旅游区、农业产业化园区和农产品观光区。突出小城镇风貌特色,展现城郊自然风光的重点发展区域,体现为“城在绿中”。优化型发展区位于主城区东南区域,现状发展相对落后,人口集聚度较低,生态敏感度不及其他发展区域。该区域内重在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效益农业,完善农业产业链和资源高效开发,优化城镇发展条件和产业;并结合现有自然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实现后发区域的快速发展。该发展区将是突出农业产业化特色的发展区域,体现为“田园结合”。主城小城镇范围内自然生态基质优良,为保护山水环境,构筑主城区生态功能屏障,应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城镇建设为目标,以保护促发展,重点从三个方面构建主城生态功能屏障。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四山”是重庆主城重要的生态屏障,为此,市政府颁布开发建设管理规定对其进行永久性保护。将四山管制区控制范围和管制要求落实到小城镇区域空间控制要素中,在后续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相应的管制区控制要求,切实保护好“四山”生态资源,协调镇区建设用地拓展和转换。主城区的五个水库水源保护地均位于小城镇范围内,应根据水源保护区相关保护规定对其进行分类保护,保护地范围内人口尽可能迁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严禁在控制区域内大规模开发利用,严禁布局污染性产业。主城的次级河流中,流经小城镇镇域范围内的共计6条,涉及14个小城镇辖区范围,流经8个小城镇的镇区。次级河流流经的小城镇提出强化河流治理,完善城乡污水、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控制人口集聚度较高区域的生活、工业、畜禽养殖污染源,特别是加快建设集中处理设施等保护要求。素除以上三类重点生态保护内容以外,在四山管制范围外的静观、安澜、南湖三大郊野公园,以及安澜自然保护区、东温泉风景名胜区等提出保护管制要求。统筹中心城区与城郊小城镇城乡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形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1]。在主城区,以城郊小城镇为整体,建立起与中心城区相互协调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该体系分为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和镇区基础设施网络两个相互衔接体系。结合城乡总规相应区域基础设施廊道和布点,充分预留进入城市的交通、能源走廊;在镇域范围内优先考虑区域性的港口、环卫、能源转运基地选址布点,并与镇域、镇区规划相衔接。以区域性城市交通网络为骨架,重点建立镇区至主城对外交通干道相衔接的道路体系,实现镇区主要交通性道路与高速公路交叉口和城市快速路的快速衔接。同时,结合现状基础设施分析,针对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排水、环卫存在的普遍性的“短板”,针对性提出以服务镇域为主、城乡衔接的镇区基础设施网络。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模式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城郊小城镇是主城区主要农副产品基地和休闲旅游目的地,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和城郊旅游为代表的绿色发展模式,并在三个方面构建城郊绿色新型农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体系[3]。以各镇现有农业资源为依托,在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扩大农副产业基地产能和效益。着力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2],形成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及农产品加工、储运、展示、观光基地。结合各镇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可建立农业观光基地5个、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基地37个。重庆主城城郊休闲旅游构成要素齐全,自然风景资源包括山地、高原、江、岛、湖、森林、温泉、人文风景资源较为完整,可供开发的景区、景点和可开展的娱乐项目都较多,为城郊小城镇休闲旅游业全方位、多层次开发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前部分小城镇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如统景、东泉的温泉旅游、静观花木世界、金刀峡镇峡谷、古镇游等等,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行政界限导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各小城镇为了自身产业链的完整,形成了“小而全”的产业结构,造成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二是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经营理念滞后,没有把自身的农业资源作为农工商经济网络链条中的节点,丧失了农业产业化优势。因此,从区域角度出发,进行资源优化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利用资源,创建若干休闲旅游示范区,突出不同特色性的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产业。结合主城区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以高度整合的农业观光园区和休闲旅游示范区为目的地,构建9条城郊休闲旅游示范线。将自然资源、农业观光、历史文化要素溶为一体,形成1~3天不等的休闲度假游线。按现有户籍人口测算,至2020年27个小城镇户籍人口总规模约为96万人。城乡总体规划确定城郊小城镇总人口规模为70万人。因此,在2020年内,城郊小城镇需向中心城区转移约26万人,基本上与现有户籍与常住人口差额相当。至2020年,主城区小城镇常住人口规模将从现状的64.4万人增加至70万人。通过增强小城镇吸引辐射功能,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加速农村地区城镇化,通过逐步搬迁在非城市建设区域内的现有人口的方式,将城镇人口规模由当前的13.9万人提升至30万人,并引导15.1万人的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总体城镇化率由当前的22%提升至43%。现状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93m2,未超过城乡总规修订确定的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99m2的规模。但同时也存在居住比例高、公共服务、产业用地结构偏低、绿化用地比例不足的不合理情况。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完善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小城镇景观绿化环境、推动城镇产业发展。必须优先考虑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选址建设需要,高度集约居住用地建设,充分预留提升小城镇核心产业能力的适宜性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小城镇是联系城乡的纽带,是城市风貌与乡村风貌相互融合的节点。城镇建设中,应按照突出地域特色、弘扬历史文化、体现时代风貌的要求,加强小城镇城市整体风貌控制的研究。在镇区重点地区,在城市设计层面对形态分区、空间疏密关系、特色表现、城镇功能协调几个重点控制要素进行研究,并具体落实到小城镇总体规划建设控制要求中。该区域内的小城镇属于未来城市发展备选区域,镇区风貌按照新城标准建设,其风貌以新市镇和郊区卫星城市为主,镇区逐步减少居民宅基地建设审批,进行一定规模的集中居住开发和建设。减少未来城市拓展至小城镇后出现较大的风貌差异性。镇该区域内小城镇结合开发主体、地域特色、旅游发展,倡导“一镇一风貌”,突出多样化与可识别性。该区域内小城镇现状发展相对较为落后,重在加强引导,城镇风貌以川东传统建筑为主,突出地域特点,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力求形成整洁统一的城镇风貌,减少未来改造的难度。依托自然景观资源发展各具特色、差异化的旅游类型,并以旅游产业为依托,进行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台湾;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校院评鉴
作者简介:张琴(1971-),女,湖南岳阳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与管理、职业教育;马立红(1979-),女,辽宁锦州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周华丽(1973-),女,山东烟台人,北京联合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职业教育专项课题“海峡两岸高等技职教育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编号:GIA104012),主持人:周华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5-0093-04
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是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1975年开始,台湾地区“教育部”相继推行了专科学校、技术学院与科技大学系列评鉴,将评鉴作为了解台湾高等技职校院的办学品质,进行辅导、奖励与核发学校各类申请项目的重要参考[1]。30多年来,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评鉴日趋成熟,已成为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的重要质量保障体系,有效促进了高等技职校院教育教学工作的自我完善与改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标准中将其作为关键指标列入,强调学校教育与产业界需求结合,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高等技职校院评鉴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产教融合在技术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效用。
一、推进产教融合是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等第制”标准的重要内容
台湾地区《大专校院产学合作实施办法》(台湾所称“大专校院”指大学和专科学校)第十条规定:“教育部应将产学合作办理绩效列为学校评鉴项目之一;评鉴结果绩优者,得奖励学校及相关人员”。自2003年开始,台湾“教育部”将产学合作执行绩效纳入校务综合评鉴,旨在引起高等技职校院重视并推动落实。以实务教育为特色、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技专校院评鉴中,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加侧重。以《新颁9年度科技大学(技术学院)评鉴指标》(台湾地区所称的9年即2010学年)为例[2],在其开展的行政类综合校务、专业类学院和专业类系所三类评鉴中,产学研合作教育均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关键指标,具体表现为:
行政类综合校务评鉴中,设“研究及产学合作策略及成效”指标,权重30%,侧重三方面系统评鉴技职校院产学研合作教育:一是应“具有研究重点特色与应用发展成果”,倡导学校通过产学研取得应用性研究成果;二是应“具有研究与产学合作应用在教学上的成果”,“考察学校与产业界合作办理专班之执行情形”等,旨在强调产学研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际效用;三是强调学校应“能制订针对产官学研间资源整合所执行之规划与策略”,考查其“校内跨院、所、系整合研究、产学合作之组织、策略及成效”,“产官学研间的专业服务、技术开发、移转及育成之鼓励机制与运作绩效”等[3],从学校发展规划和组织运行机制角度,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长效保障机制。
专业类学院“等第制”评鉴中,设“产学合作与研究计划之整合”指标,权重20%,聚焦学院跨领域开展整合型产学研合作的措施及成效,倡导“院内师生能整合跨领域专业,推动各项合作与交流,提升专业层次及扩大服务品质”,“能积极寻求相关资源,以推动整合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评鉴中着重三个层面:一是从跨学科组织建构层面,检查“学院内整合型研究中心及各系所学术交流之规划与执行成效”;二是从整合型产学合作研究计划层面,检查“学院规划整合型产学合作与研究计划之执行成效”;三是从特色学术成果研讨活动层面,评鉴学院“发挥学院特色之研发成果研讨会之规划与执行效益”[4]等,系统促进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特色凝练与优势突显。
专业类系所“等第制”评鉴中,设“产学合作与技术发展与研究计划”指标,权重15%,重点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学院层面,“能否因应社会发展与产业需求,规划有效的研究发展制度与运作机制,以落实产业所需基础与实用科技的研究发展;能否寻求及善用相关资源,进行系统性或整合性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技术开发”;二是教师层面,“研究与技术研发有无具体成效,并能结合教学、学生实习或社会需求,发挥实质效益”。此类评鉴中着重考查教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表现,包括:“教师将产学合作或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及培育人才情形;教师取得专利、技转、授权、创新表现之情形;教师取得专业实务经验及参加国内外研究或研讨(习)会之情形;教师专业期刊论文、研讨会论文、专书及展演发表之情形;教师产学合作及研究计划承接之情形;教师获奖与荣誉之情形;教师研究成果与来自政府部门或法人机构之经费资助之间的相称度;以及针对前次评鉴(访视)建议事项处理情形”[5],对教师除提出研究计划承接、成果发表、学术交流和成果获奖等要求外,明确要求将产学研和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和人才培养,引导教师将产学研合作教育落到实处。
“等第制”高等技职校院评鉴对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引导促进作用,针对学校办学明确规定众多评鉴指标,学校必须遵循。评鉴定位偏重督促学校维持质量的行政管理,结果采用等第制,且与“教育部”相关行政处理高度结合,难免校际评比,对校际差异尊重不足,学校特色难以突显。
二、台湾地区新推“认可制”技职校院评鉴中,产学研合作教育仍居重要地位
台湾地区“教育部”自103年(即2014年)全面采用技专校院评鉴“认可制”[6],着重技职校院的“机制评鉴”,以促进学校自我改善为前提,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取消等第与统一标准概念,重在检查学校定位与目标确定、努力程度、现状自我改善能力等。评鉴结果不排名也不分等第,只是给予“通过”、“待观察”或“未通过”等程度判定,未来评鉴成绩将降低与“教育部”相关行政审批事宜的联动,变成基本门坎,淡化评鉴的“赏罚”功能,促使学校通过自我评鉴实现自我改进、管理和发展特色[7]。“认可制”评鉴标准中,仍将产学研合作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高度统整:
“认可制”的行政类评鉴,将产学融合纳入“校务治理与发展”项目,评鉴不再罗列诸多指标,而是从学校发展规划和整体策略角度,提出更综合、更系统的要求,重视学校依据校务发展目标与特色,促进产学合作与国际化的整体规划策略及成效,具体评鉴关注“学校推动产学合作及智慧财产经营管理之整体规划策与运作情形”[8],在产学合作规划中,包含产学融合鼓励措施及行政支持等,不再详细规定专项指标,为技职校院提供更多自主规划和发展空间。
“认可制”的专业类学院评鉴,则关注“学院专业发展与产学合作”,倡导“学院及各系所间之产学合作、技术开发及专业研究表现,能展现学院特色,切合院务发展计划及产业发展需求,具明确整合机制与运作模式,并结合教学,提供学生学习与实习机会,发挥实质效”。明确将学院特色发展需求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主线。具体评鉴过程中重点关注:“学院整合院内外相关资源,展现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专业服务与研究成果之做法与执行成效;学院将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专业服务与研究成果融入教学、提供学生实习及人才培育之作法与执行成效;其他特色规划及成效”[9],更强调产学合作切实融入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做法,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质成效。学院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地位和育人特色目标更为彰显。
“认可制”的专业类系所评鉴,同样关注“系所专业发展与产学合作”,强调“系所能因应其发展目标及特色、社会与产业需求,建有效的专业发展与产学合作之作法,寻求及善用相关资源,进系统性或整合性的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与专业服务;系所的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专业服务表现与学术研究能有具体成效,并能结合教学,提供学生学习与实习机会,发挥实质效”。具体评鉴过程中,重点关注“系所因应教育目标及特色、产业需求,规划及推动系所专业发展与产学合作的作法;系所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专业服务表现与研究成果;教师将产学合作或研发成果融入教学、提供学生实习及人才培育之作法”[10]。专业类系所评鉴的多数产学研指标与专业类学院相似,同时也突出了产学研在技术开发和科研方面的特色要求。
“认可制”与“等第制”评鉴相比,更尊重技职校院的自主办学和个性特色,强调学院、系所和教师产学合作研究计划的执行成效,强调学院要提升专业层次,整合资源;强调系所根据发展目标推动实用科技,“研发成果”除包含论文外,还包括“技术报告、专利、技术转让、商标、著作权、作品展演、企业诊断与辅导、商品化产品及其他智慧财产权益之运用成果等”[11],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应用特色和产业服务导向。更重要的是,不论是学院还是系所评鉴标准,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都更注重校院特色发展和学生发展,不仅强调教师要有产学合作和技术开发成效,更重视学院、系所教师是否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提供学生有效学习与实习机会,获得人才培育实际效益。
三、对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估制度的启示
“新建本科院校”是大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承担了大批量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任务。2010年3月,大陆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2011年12月,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正式启动新一轮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两个文件都鼓励新建本科院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紧密结合区域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某种程度上说,大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和承担任务,与台湾技职教育体系中的科技大学或技术学院很类似。因此,台湾地区科技大学(技术学院)评鉴办法具有很好借鉴意义,可从如下方面重视产学融合,完善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价制度:
(一)把产学研合作教育纳入院校发展战略规划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制度的优点在于,真正把产学研合作教育当作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对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是仅规定专项观测点或指标,而是切实做好系统规划和分层分类指导。无论是“等第制”还是“认可制”评鉴,都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出明确引导性要求,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规划策略、长效机制和组织保障建设,倡导在产学研合作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绩效,整合资源开展跨领域合作,发挥学科专业集群优势,避免学科专业细分带来的应对产业需求不足的问题。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估已将产学研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观测点之一,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强调学校和学院系统规划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要更好体现评估的质量保障和方向引导作用,可借鉴台湾评鉴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地位,引导学校和学院拓展整合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好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注意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院校办学中的系统设计与分层要求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系统性,每类评鉴都贯穿有该主线,但又针对不同类别评鉴进行系统规划和分类要求[13]。评鉴指标对学校、学院、系所和教师层面,都提出了明确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要求学校将产学研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整体策略,注意产官学研资源整合;引导学院和专业系所在跨领域、整合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组织建构、研究计划、活动开展等方面,设计长效运行机制;引导教师开展系统性、整合型的应用性学术研究,将应用性学术研究成果与教学紧密融合。这种系统设计、分层实施的做法,对台湾地区技职校院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起到良好保障作用。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估方案从整体上强调产学研结合,但在学校、学院、系所和教师不同层面的要求尚需进一步明确,以便真正发挥产学合作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强调产学研合作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
台湾地区在科技大学(技术学院)评鉴指标中,无论是学校、学院和系所层面,还是教师层面,都明确强调产学合作或研究成果应用在教学上的情形,强调学校、学院、系所和教师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有效做法,强调研究与产学合作应用在教学上的实际成果,强调教师将产学合作或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及培育人才中。这些都说明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中紧密聚焦和服务于应用性人才培养。大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中将产学研合作作为观测点之一,重视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但更多停留在产学研合作的大框架层面,对落实在教育教学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中的有效作法及其实际成效关注不足,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改进完善。
(四)引导校院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机制
台湾地区“教育部”通过评鉴和专项计划推动技职校院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校本促进机制。2005年开始实施“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奖励一般大学校院提升教学质量;2009出台第二期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关注大学教育是否教导学生就业的核心能力[12],要求高等技职校院在创业教育中强调实践教学,设立创业教育机构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建立学校和企业间新合作机制。各校院纷纷采取措施推进产教学融合。龙华科技大学设立创新创意创业发展中心,提供创意实践、创新转化和创业辅导三大功能,实现校内创意发明成果与商品化间有效衔接;建国科技大学成立“创新育成研发中心”,协助中小企业研发创新产品,鼓励和支持师生参与校企合作。这种校本促进机制一旦建立,对技职校院的人才培养和院校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
(五)评估过程中邀请产业企业评鉴专家深度参与
在评鉴委员选择上,台湾制订了《评鉴委员遴聘原则》来保证评鉴质量,负责评鉴单位遴选各专业领域资深学者及主管,以(产+官):学:研=1:1:1的比例为原则聘任,尤其注重业界人士的深度参与和指导,确保学校人才培育与社会产业人才需求相结合[14]。评鉴机构严格规定评鉴人员产业界、学术界及行政三部分的人员组成。这种多元主体组成的评鉴人员,均衡了各方评鉴利益团体的利益。大陆应用本科院校评估委员选择上,应制定相关的遴选原则,评估委员的组成要包括产业界、学术界及相关行政管理人员,有产业企业背景的专家的参与,才能保障高职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对人才需求相吻合。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标准将产学研合作作为重要的评鉴指标,强调学校教育与产业界需求相结合,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在评鉴中的地位,不断促进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在推动高等技职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估可积极借鉴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办法,强调产学研合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融合性,在评估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制定出适合应用性本科教育发展特色的评估制度。
参考文献:
[1][4]巫铭昌,林以凯,林恩赐.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评鉴制度及其影响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0(12):407-423.
[2][3][5]沈志清.台湾地区技专校院评鉴中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借鉴[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5):14-15.
[6][8][9][10][11]台湾103年度科技校院评鉴实施计划[EB/OL].台湾“教育部”全球资讯网http://edu.tw/downLoad/detail.aspx?Node=1123&Page=22002&Index=1&WID=6635a4e8-f0de-4957-aa3e-c3b15c6e6ead.
[7]应金萍,陈建明.台湾高等技职类大学的学生工作对高职院校的启示――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和龙华科技大学的考察报告[J].职教论坛,2011(27):66-69.
[12]台湾“教育部”第二期奖励大W教W卓越计划[EB/OL].http://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