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花生栽培技术与管理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S565.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049-01
黑衣花生是根据花生的遗传性选择高代材料经辐射后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黑衣花生也被称作富硒黑花生,富含18种氨基酸,其总含量达27%,锌、钾、硒含量分别为3.7、700.0、8.3 mg/100 g,分别比普通花生高48%、19%、101%;高精氨酸含量362 mg/100 g、蛋白质含量达30.68%,分别比普通花生高23.9%、5.0%。黑衣花生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心脑血管保健、机体免疫等方面作用很好,具有保护肝脏、防癌、防止心脑血管病、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黑衣花生富含微量元素、高黑色素、高蛋白、高精氨酸等成分,在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要充分发挥黑衣花生增收增产潜力,必须严格做到选适宜品种、选适宜地壤、精耕细作、施足底肥、科学管理、收获适时。
1 品种与地块选择
由于花生品种在南北具有各自的适应性,特别是黑衣花生,应选择适宜南方种植的品种[1]。选择地势平坦、肥力较好、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质壤土[2],实行水旱轮作的田块前茬最好是水稻。土壤有机质含量5~10 g/kg,耕层深度在30 cm以上。播种前深翻深耕,提高土壤的通透性。遇酸性土壤时应配合施石灰。
2 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
在南方适宜播种期,春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秋播一般是7月下旬至8月初[3]。小畦密植,畦包沟宽90 cm,双行穴播,每穴播2粒,穴距10~12 cm,播种深度一般为5 cm左右,盖土时要求高出畦面2~3 cm。
3 查苗与清棵蹲苗
出苗后如有缺苗现象,应及时进行补播,不宜太迟。清棵蹲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田间管理措施[4]。当花生子叶即将要露出土堆时,将原来高出畦面的土堆扒开,从而使2片子叶外露,第1对侧枝早点露出畦面,苗长得快又壮,同时也减少地下花的形成,提高结荚力。
4 土肥水管理
一般进行2次中耕培土。苗期时中耕宜浅,只需疏松表土,除净杂草即可[5];花生初花期至盛花期中耕培土比较关键,在天晴时,上午将畦两边的土锄下,让太阳晒,下午再培土上畦面,有利于果针同时入土,从而使荚果成熟期达到一致,为果多果齐奠定了基础。
黑衣花生是要求肥力较多的作物。施肥应依据土壤肥力和黑衣花生需肥规律,原则以生物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少量化肥(禁用硝态氮肥),做到经济用肥、重施底肥、中后期根据长势适量追肥[6]。基肥施有机肥15.0~22.5 t/hm2、尿素150 kg/hm2、生物磷钾肥375 kg/hm2;或者有机肥不变,配合进口复合肥70 kg/hm2。结荚期补施尿素60 kg/hm2;饱果成熟期,用磷酸二氢钾3 kg/hm2、尿素7.5 kg/hm2进行根外喷肥,间隔7~10 d再喷1次,以提高花生结荚力,从而提高产量。
水分管理应做到遇旱浇水增饱果,遇涝排涝防烂果。花生生育后期遇干旱时应及时浇水,浇水时要小水沟灌或浇灌,不要大水漫灌[7]。生育后期雨水过多时,应及时疏通沟渠排涝,以防烂果。
5 生物调控
由于南方雨水较多,黑衣花生需肥较多,容易徒长,当花生开花后20 d左右、株高30~35 cm时,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25 g/hm2,对水750 kg喷施[8]。
6 病虫害防治
黑花生应注意对叶斑病、锈病、茎腐病、青枯病和地下害虫的防治。叶斑病、锈病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喷2~3次,每隔15 d喷药1次。斜纹夜蛾、蚜虫、蛴螬[9]等虫害用百虫光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3 000倍液防治。
7 适时收获
植株项端停止生长、种皮和果皮均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的光泽、茎枝上部叶片变黄、下部叶片开始脱落、大多数荚果的果壳纹清晰时,即可收获。
8 参考文献
[1] 王才斌,郑亚萍,成波,等.花生超高产群体特征与光能利用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4,19(2):40-43.
[2] 管恩桦,张永娥,王瑞良.黑粒花生特性及栽培要点[J].农业知识,2004(11):18-19.
[3] 周可金,马成泽,李定波,等.施钾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2):123-126.
[4] 卢春生.高产优质加工型花生新品种龙花163选育[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8,4(4):244-246.
[5] 管恩桦,秦娜.黑粒花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4):25-26.
[6] 彭春瑞,邱才飞,杨成春,等.红壤旱地花生抗旱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25-26.
[7] 张英杰,胡予军.黑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7(10):52-53.
关键词: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平度市的花生产区主要分布地区为山区丘陵、平南、平西肥沃地区,作为中国的花生绿色生产基地,平度市花生产量居全国首位,素有“油料第一县”的美称,花生面积一直保持在3.33万hm2以上。平度花生色艳、粒饱、香甜可口、不油不腻,而这与当地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生长期雨量充沛、收获期秋高气爽、黄曲霉毒素污染轻有很大关系。为进一步推广本地区花生种植的优良技术,现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借鉴。
1品种的选择及种子处理
1.1品种的选择播种前,选择花生的品种要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特性等情况结合起来,因为不同品种在成熟期、土质条件上具有差异性,因此要结合多方条件予以综合确定;同时,还应考虑该地区的无霜期、土质、肥力等因素。通常早中熟品种的生育期在4个月左右,而晚熟品种则要多几天,虽然目前大部分地区在花生种植上已采用地膜技术,使无霜期延长,生育期缩短,但选种还是应视当地的生产情况而定。1.2种子处理一般情况下,每亩用种在20kg荚果左右。选好种子后,要处理种子,先将种子进行晾晒,这一过程中要将荚果带着晒,不要将其剥开,以免其受到阳光直晒而出现爆裂的情况,进而无法保护种子[1]。通常晒种的时间在1~2天左右,晒种时不宜放在水泥晒场和石板地上,以免温度过高,损害种子发芽力,晒种的目的在于提高种子生活力和出苗率。播前10天左右将荚果剥皮,但要合理把控时间,切勿过早,需知剥皮越晚种子才具有越强的活力,出苗才会齐和壮。剥皮后的种子还要再次进行精选,种子尽量选择粒大而饱满的,如此方可达到增产的效果。选后把种子分级,保证每一粒种子都是整齐均匀的,使苗势增强。另外,还要在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防止地下害虫侵害种子,而在药剂选用上也应将花生专用种衣剂作为首选。
2花生播种前的地块选择与整地
我镇种植的花生多喜肥,所以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整的沙壤土是种植花生绝佳位置,远离低洼易涝、土壤粘重的地块和盐碱地。需知花生喜生茬,不宜重茬与迎茬。所以玉米最好为种植的前茬,同时应避开马铃薯、芝麻和豆科作物等地种植。花生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开花在地上,但形成果针后却又钻到地里结果。因此种植时要深翻地块,翻后再镇压1~2遍。深、平、细、碎、净是整地的基本要求,若条件允许可先进行灌水,再混合农肥、化肥于垄沟,起垄镇压,为适时播种做准备。
3施肥
肥料分为两种,即农家肥与复合肥,但大多都为复合肥,因此需在施肥中把各种养分比例控制好。腐熟处理是施农家肥的第一步,每公顷施肥量最好为45m3,增减情况可视具体地力情况而定。在施复合肥时,要有侧重点,早施氮肥,但由于花生本就有固氮作用,无需太多氮,因而量不宜过多,以免造成浪费。每公顷施用100kg复合肥,150kg磷肥就可。在施用钾肥上也要按照土壤的钾含量,每公顷施用100kg硫酸钾。施肥前最好先测土,再结合土壤中的各养分含量进行培肥。
4田间管理措施
4.1及时清稞在花生出苗后,要扒开花生植株周围的土,让叶子出土,如此可让花生苗在出土的一瞬间接受充足的光照,让节间发育变得短粗,这也对基部二次枝的发育与发芽分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实现增产[2]。通常清稞进行在出苗一半时,再按照出苗情况,随出随清,清苗扒土标准为2片叶子露出地面。4.2中耕培土,及时除草中耕培土分三次进行,分别在苗期、始花期和开花期。第一次中耕主要将杂草铲除,疏松表土,用中铧对上土进行深耕;第二次中耕程度深于第一次,同样以中铧耕作,上土较少;第三次中耕旨在让果针下扎,可使用大铧深耕,上土也较之前要多。除草剂使用:苗期进行封闭除草,全田均匀喷洒53%扑•乙2250~3000mL/hm2与750kg/hm2的水,这样可使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得到有效防除,但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开高粱、黄瓜、水稻等作物,以免对其造成影响。
5病虫害防治
枯萎病是花生种植的常见病害,其主要呈现出叶片萎焉,根、茎部便黑褐色枯死等症状。另外,叶斑病、角斑病等也多发生于花生种植中。若要有效控制枯萎病、叶斑病可交替使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或者用200倍70%多硫化钡可湿性粉剂喷洒。红蜘蛛、蚜虫与公开害虫等是常见的花生虫害。一般可用150~200倍70%多硫化钡可湿性粉剂防治红蜘蛛、蚜虫;而公开害虫则可用1kg50%的辛硫磷乳油与50kg的水混合,再兑300kg干土,于播种时播撒,15kg/667m2。
6适期收获
若收获过早则果未成熟,而过晚则易在秧上发芽,当上部叶片变黄,中下部叶片由绿转黄并逐步脱落,茎枝转为黄绿色时为收获适期,通常在9月20日左右进行,过早过晚均会对花生的产量与品质造成影响,进而使农民的经济收入受损。
参考文献
[1] 杨军庆,耿建军.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2,03:19-21.
关键词:西瓜;简约化;规模化;栽培技术;建议
开封是我国西瓜主要生产基地,年种植面积在4万hm2左右。以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和地膜栽培为主要形式,其种植模式及管理技术要点在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部、安徽省北部具有代表性[1]。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渐减少、西瓜生产规模化的逐渐形成,省工、省力的简约化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得到了大范围应用。简约化栽培模式和传统的模式相比,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和投入,增加了西瓜生产的比较效益[2]。随着西瓜生产规模化、企业化的快速发展,瓜农、西瓜生产合作社进行简约化栽培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受西瓜生产比较效益、规模化、以及农业机械的制约,在西瓜简约化栽培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和着重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对目前开封瓜区简约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以期对未来本地区西瓜简约化栽培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开封西瓜简约化栽培技术
1.1嫁接苗集约化生产技术
开封瓜区有近千年的生产历史,连作现象比较严重。嫁接栽培是目前克服连作障碍的最有效方法,开封瓜区嫁接栽培达到90%以上。伴随着嫁接栽培的普及,西瓜工厂化集约生产技术得到较大运用。据调查,集约化育苗技术降低劳动力成本20%以上,规模效应与劳动力生产效益提高20%以上。种苗成本比农户自育苗每株降低0.08~0.1元,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1.2机械化整地覆膜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西瓜生产的机械化耕作技术在开封瓜区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目前在开封瓜区应用较多的有机械化冲沟、起垄、覆膜等作业。机械化起垄主要是运用铧式犁在种植畦两侧各冲两犁,犁成深30~40cm、宽50cm的瓜沟,以疏松土壤,并为集中施基肥做准备。在施足基肥后再应用铧式犁在瓜沟两侧,同原方向反向各耕一犁,形成宽40cm、低于地面15cm的种植畦。由于种植畦较低,前期浇水可只浇种植畦,节约用水量60%,减少浇水用工40%。
1.3移栽前苗床集中用药技术
西瓜一生病虫害较多,特别是一些土传病害,防治起来用工量大,生产成本大,但收效甚微。在育苗床集中用药,使西瓜带药进入大田,较大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和喷药的人工投入。其方法有:用28.7%迈舒平(噻虫•咯•霜灵)200~300倍液在子叶展开后进行苗床灌根1~2次,将苗床充分灌透,并及时用适量清水将叶面残存的药液冲洗干净。此种方法整个生育期不需要防治蚜虫,可延缓蔓枯病、枯萎病发生时期。由于移栽易对西瓜根系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造成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植株体内,造成危害。利用穴盘进行育苗时,可用100倍申嗪•恶霉灵(申嗪霉素1%+恶霉灵50%)药液蘸根,即将整个育苗盘在事先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泡3~5min,使药液成分浸湿整个穴盘。此种方法可减少前期枯萎病用药2次。西瓜移栽前在苗床集中用药,使瓜苗带药进田,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生长期防治病虫害的人工投入。
1.4免压蔓整枝技术
开封瓜区主要的西瓜间作模式有:西瓜—花生;西瓜—小麦。西瓜—花生间作模式是西瓜按正常株行距在3月中下旬定植,5月上旬将花生播种在坐瓜畦内,共生期让西瓜蔓缠绕在花生植株上,达到固定瓜蔓的效果,较少了人工压蔓的劳动投入。西瓜—小麦间作模式为:每4.1m为一种植带,预留1.5m两瓜种植畦,其余2.6m播种小麦。4月底在种植畦定植2行西瓜,株距0.65m,每亩定植500株左右,“品”字形定植。前期瓜蔓在种植畦内伸展,小麦收获后将瓜蔓分别引向两侧伸展,使瓜须缠绕在麦茬上,以固定瓜蔓。两种模式的西瓜植株管理是:在西瓜第一雌花开放前后,把瓜蔓整理一下,同一行朝一个方向,同一株的瓜蔓尽量聚拢在一起,以后不再进行整枝打杈,当地瓜农称之为“顺秧”。此种瓜蔓整理方法减少了打杈、压蔓等作业的人工投入,且由于西瓜的瓜须缠绕在间作作物上,固定了瓜蔓,不会造成滚秧。
1.5化学除草技术
西瓜田杂草种类多,发生为害时间长,影响产量明显。瓜田化学除草省工省力,进度快,质量高,是提高西瓜产量、降低瓜农成本的有效方法。开封瓜区多为育苗移栽,有小拱棚双膜覆盖和地膜覆盖两种形式。芽前除草在种植畦整理好,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48%仲丁灵、48%氟乐灵、33%二甲戊乐灵等均匀喷雾种植畦进行土壤处理,然后覆盖地膜;西瓜生长期常用的有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等。在禾本科杂草3~5叶期进行茎叶喷雾,药效快,效果好。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每亩用5.0%精喹禾灵乳油40~60mL、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0~50mL茎叶喷雾处理;防除多年生禾本科杂草用5.0%精喹禾灵乳油130~200mL、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60~80mL。
2今后需要改进和着重解决的问题
2.1引进、筛选适合西瓜生产的机械化耕作技术
就目前来看,西瓜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大量劳动力的投入将制约产业的发展,劳动力投入产出比不高,将成为严重制约西瓜整体发展的瓶颈。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是今后西瓜发展的必然趋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在西瓜生产中的应用,是提高西瓜生产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应积极引进、示范推广起垄、撒药、铺袋、覆膜一体机,田间机械化植保机械,果实运输机械等,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
2.2推广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开封瓜区沙质土壤较多,水分深层渗漏较快,蓄水保墒能力较差。传统的大水漫灌需要浇水次数多,费工费时,劳动力投入较大,过多的浇水次数也易造成肥料流失。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点是水肥利用率高,可控性强,省时省工,省药省地,提质增效,又可避免肥料(尤其是铵态和尿素态氮肥)在较干表土层的挥发损失、溶解发挥慢等问题。既节约了氮肥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据前人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省工、节水、省肥、增效的效果,由于水肥一体化技术输送肥水均匀精准,可节省人工30%,节水40%,节肥10%,有效降低了西瓜生产成本。
2.3大力优化适宜机械化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的间作套种模式
开封瓜区西瓜多采取间作套种模式,西瓜—花生,西瓜—小麦是其主要间作套种模式。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作物省工省时栽培是大势所趋。应积极优化现有的间作套种模式,以适应西瓜、花生、小麦在耕地、种植(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环节的机械化。如西瓜—小麦间套模式,除考虑小麦机械化播种、收获应有的播幅,也应考虑栽植西瓜的预留行,在机械化施肥、冲沟、覆膜等环节的便利性。西瓜—花生种植模式,西瓜先于花生定植,在设计西瓜行距时,应考虑到后期花生播种、收获时,机械操作的便利性。
参考文献
[1]霍治邦,罗晓丹.开封西瓜栽培中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中国蔬菜,2010(9):45-46.
关键词:药学专业;西红花栽培;红花栽培;教学设计;课程思政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对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还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宗旨,努力提升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作为中药学专业任课教师,更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中医药人文素养[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执行师德规范,坚持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帮助学生树立中医药思维。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药用植物栽培学[2]各论以河南道地药材为主,兼顾河南省适生并有大面积种植的药材在理论课堂进行重点讲授[3]。本文选择西红花和红花这两个只有一字之差,价格相差甚至上千倍的药材为例,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并对教学过程进行探讨和设计。
一、点设计
借鉴《中药鉴定学》花类药材[4]、《药用植物栽培学》根及根茎类、花类药材[5-7]、《方剂学》[8]《中药炮制学》[9]《中药化学》[10]教学设计案例授课方法,根据红花和西红花在河南省的栽培生产实际,采用案例教学和情景式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列举红花和西红花有哪些异同,用幻灯片播放红花、西红花不同生长时期及药材图片,让学生辨认,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红花、西红花,如何种植、采收、加工,栽培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红花、西红花药材的质量,引起学生对红花、西红花栽培的学习兴趣和关注。
(一)红花栽培点设计
讲解红花栽培时,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参考红花近年来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在河南的栽培生产情况[11]。第一,概述红花的来源、药理功效、主要化学成分、道地产区、栽培历史和现状、市场状况、今后的研究方向。讲解时以热播电视剧《甄嬛传》中年妃灌了端妃一壶红花水导致端妃不孕为例,提出问题:红花的成分及功效是什么?真的可以导致不孕吗?回顾《中药学》《中药化学》中红花的药理功效及主要化学成分,让学生加深记忆。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到作为中药学专业学生,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学会思考,辩证看问题,也让学生意识到保障临床用药有效与安全的重要性和自己未来所担当的社会责任。第二,概述红花的植株形态特征,配以红花不同发育时期的植株图片。第三,红花生物学特性,重点讲解红花生长发育习性、开花习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图文配合和列表的方式讲解。第四,红花栽培技术按照品种类型(种质资源)、选地整地、繁殖方法、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留种技术、采收与加工(花采收、种子采收、加工方法、药材质量标准)、包装、贮藏与运输的思路和顺序进行讲解。每个环节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直观学习记忆。
(二)西红花栽培点设计
讲解西红花栽培时,以教材内容为主,参考西红花在河南省种植的生长发育、繁殖系数及生产中的栽培措施对西红花产量等的影响[12-13]。第一,概述西红花的来源、药理功效、主要化学成分、原产地及在中国的主要产地、栽培历史和现状、市场状况、今后的研究方向。讲解时插入《香料之路》《本草中国》西红花、红花小视频,引入电影《疯狂动物城》中提到的西红花,影片中居心叵测的绵羊副市长与狮子市长上演了争夺统治权之战,给一些肉食动物注射了番红花药剂,让它们野性大发,引起恐慌,由此预谋趁乱让草食动物上位。由此提出问题:(1)电影中的番红花与中药番红花是同一种吗?(2)番红花为什么又叫西红花、藏红花?(3)番红花与红花有什么不同?以文献记载、专业课教材及植物分类学工具书为依据,以解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西红花的正品来源,番红花、藏红花、西红花名字的由来,药理功效,主要化学成分,原产地及在中国的主要产地、栽培历史和现状、市场状况等信息。第二,概述西红花的植株形态特征,配以西红花的植株图片。在讲解西红花球茎扁圆球形,外面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时,举例电影《疯狂动物城》里西红花球茎被警长误认为是洋葱,加深学生印象。第三,西红花生物学特性,重点讲解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生长发育习性,以图文配合的方式讲解。第四,西红花栽培技术按照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种茎直播大田、先室内开花后田间培育球茎)、田间管理(中耕除草、灌溉排水、追肥)、室内培养管理、病虫害防治、留种技术、采收与加工(采收、加工、药材质量标准)、包装、贮藏与运输的思路和顺序进行讲解。每个环节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
二、线设计
在讲解时注意引导学生梳理栽培技术与生物学特性间的内在联系,使红花、西红花生物学特性与栽培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之间形成“线”,如,红花不同播种时间与采收期的关系,红花开放时间与药材产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西红花去除部分珠芽以增加繁殖系数的意义,西红花球茎重量与开花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讲解完采收加工及药材质量特征后,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红花、西红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药材的产量和品质要求选择相应的栽培技术、采收加工方法,让学生在全面理解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各环节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学习如何栽培药材。
三、面设计
将红花、西红花从来源、植物形态特征、生长发育习性、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化学成分、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药理功效、原产地、目前主要产区、在河南省的生产状况等以列表对比的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更清晰地区分两者的差异,让学生通过文献查阅了解所涉及到知识与已学课程知识的联系,全面理解红花、西红花栽培的特点。通过学校栽培示范园观察的有关红花、西红花生长的情况,设想机械化和人工智能在红花、西红花栽培过程中如整地、繁殖育苗、田间管理、室内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14]、包装、贮藏与运输方面的应用;红花在河南与新疆等其他地区栽培技术的异同;红花芽苗菜、红花籽油及作为观赏花卉的开发利用现状;西红花在中国与伊朗、西班牙栽培技术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西红花作为观赏花卉、保健饮品、香料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梳理课程重点、难点和疑点,构建学科内、外的知识网络。积极响应教育部“思政进课堂”的号召,借鉴中药学类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方法[15-16],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思维、工匠精神、创新意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等方面设计思政映射点,充分挖掘红花和西红花栽培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实际融入课堂教学。如在讲解西红花采收时,列举采摘西红花需要大量的人力,平均20万朵花,才能产1kg药材;让学生分析它与红花在名字上仅一字之差,功效相似,身价却高出几百上千倍,俗称红色金子的可能原因。引导学生树立“中药不分贵贱,治病就是好药”的正确价值观。再如在讲授番红花、藏红花、西红花名字的由来时,告诉学生为什么叫番红花呢?农产品中带“番”字的,基本都是原产国外的外来物种。西红花由位于我国西方的波斯地区传入,因此被称为西红花。西班牙是现今世界西红花的主产区,此外,印度、伊朗、日本等亦产西红花。西红花在中国经过中医几百年的临床实践已经成为常用的中药。藏红花主要跟西红花传入我国的路径有关,古时产于波斯地区的西红花经印度进入,再由转运至内地,所以被称为藏红花。我国浙江、上海、安徽、河南、北京等地上世纪自60年代开始引种西红花,目前国内西红花的商品来源有进口和国产两类。展示由河南农业大学中药材团队提供技术指导的设施栽培成功收获的西红花。让学生了解历史,体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同时加深对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优势与特色的认知,稳固专业思想,树立专业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周桂桐,张志国.中医药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创新与设计实务[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35-155.
[2]郭巧生.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428-433.
[3]张红瑞,黄勇,高致明,等.浅谈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从业园艺疗法的优势[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7,27(04):138-139.
[4]杨晶凡,王利丽,付钰,等.中药专业中药鉴定学课程花类中药教学设计案例[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4):22-24.
[5]张红瑞,李志敏,高致明.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栽培教学设计案例[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4):57-60.
[6]张红瑞,李贺敏,杨静,等.根和根茎类怀药栽培学课程教学过程设计[J].河南农业,2020(10):38-39.
[7]张红瑞,张云霞,高致明.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金银花栽培教学设计案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2):46-49.
[8]赵黎,吴元洁,章健,等.中医学专业方剂学课程“点-线-面”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06):95-96.
[9]黄琪,金传山,梁益敏.中药学专业《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设计优化与探讨[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06):143-145.
[10]赵启铎,何永志,张志国,等.中药化学课程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教学设计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8(12):45-47.
[11]扶胜兰,张艳玲,张红瑞,等.播期对红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7,46(02):91-95,119.
[12]元玉璧,张红瑞,邹小双,等.不同基质对西红花生理生化代谢和繁殖系数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05):202-204.
[13]陈明明,张红瑞,高致明.栽培措施对西红花生理特性及种球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03):386-388.
[14]安亮亮,曹卫彬,连国党,等.书夹式红花采摘试验台的设计与试验[J].农机化研究,2020(10):109-112+199.
[15]杨晶凡,王利丽,陈随清.课程思政在《中药商品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3):51-53.
关键词:杂交棉;选择优茬;培育壮苗;肥水管理;植株管理
为充分挖掘杂交棉增产潜力,探索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2009年太湖县种植业管理局在太湖县徐桥镇利用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杂交抗虫棉品种鄂杂棉11f1进行了棉花千株千斤栽培试验。试验结果和多年高产栽培实践表明,实现杂交棉千株千斤是完全可能的,关键在于棉花高产生态环境适宜和栽培技术及时到位。现将杂交棉千株千斤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择优茬
选择地势高爽、土壤肥沃、土质疏松、耕层深厚、排灌配套、无(或轻)枯黄萎病、一熟或两熟套栽、前茬矮杆早熟、棉行留幅宽的棉田。开好墒沟、腰沟、围沟,确保雨水及时排得出、地下水位降得下,棉花不受涝受渍;遇旱能及时灌溉,满足棉花生长的水分需求。
2培育壮苗
选用生长势强、结铃性强、铃大吐絮畅、品质优和抗病抗逆性能好的中熟杂交抗虫棉1代品种。营养钵育苗移栽,选用直径7.0~7.5cm的大制钵器制钵,制钵水分以手捏床土不沾、能成型,或手紧握成团、齐胸落地松散为准。制钵前、点籽前、盖籽时都要对土壤消毒。一般提前制钵,待气温稳定在15℃以上,冷尾暖头抢晴天播种,上午点籽。播种至齐苗前,要严密覆盖,高温高湿催齐苗,床温保持30~35℃。出苗70%~80%时,床内温度保持在25~30℃。为防止湿度过大、温度过高,可在膜的两侧每隔2.5m左右揭开小口通风,高温时两边掀开,两头通风散湿,采用晴天通风,晚上覆盖方法,保温保湿促苗生长。出真叶后,揭开膜晒床2~3d,晒白为止,同时进行药剂防病,不能浇水,夜间盖好。注意炼苗与蹲苗,保证移栽时棉苗茎粗杆矮、红茎1/2、子叶完好、真叶3~4片、叶色深绿、无病无虫、白根盘钵。
3爽土移栽
移栽苗龄以真叶3~4片为宜,一般30d以上的棉苗抗逆性强、发根力强、易于成活、缓苗期短,进入移栽适期后选择晴好天气、棉田土壤疏爽时移栽。温度过低,土壤潮湿,尤其是寒潮过后的第2天上午,不能移栽,以免僵苗不发。单等行种植,行距1.5m左右、株距45cm左右[1]。1行或2行棉花1畦。拉绳定距开沟定距移栽,开沟深度略超过钵体高度;随起苗随栽苗,轻起苗轻运苗轻栽苗;壅足土、壅实土、浇足水,使苗钵与大田土壤融合,保证早活棵、早发苗。
4培土壅根
苗期浅中耕,破土增温,通氧、通气,以利于棉苗根系深扎扩展,提高吸水吸肥能力,适当减少中耕化学除草次数。蕾期一般中耕松土2~3次,深度5cm,可以结合施蕾肥进行。蕾期养根是防止早衰的关键[2],蕾期至初花期应结合中耕进行培土,棉花高培土10~13cm,可提高地温,增加活土层,有利于微生物活动,提高保肥能力;有利于保墒、抗旱、排水,增强抗风防倒伏能力;有利于行间通风,减少烂铃。在棉花生长前期,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田中铺设厚3cm左右的麦草或稻草,可防止雨后土壤板结,保持土壤疏松,减轻枯、黄萎病的发生。对遭受大风暴雨倒伏的棉株,应及早扶理、培土壅正,以改善田间光温条件。5肥水管理
基肥施饼肥1 125kg/hm2、含氮磷钾45%以上优质复合肥450kg/hm2、硼砂30kg/hm2、硫酸锌15kg/hm2,于整地时棉行全耕层施或覆膜移栽前棉行两侧开沟施。苗肥于活棵后施碳铵225kg/hm2或尿素90kg/hm2和稀粪水浇棉行,如果天气干旱或棉田偏干加大水量,肥水结合促发苗。第1次花铃肥于棉花进入初花期施[3,4]。如果蕾期遇干旱或涝渍,棉苗长势弱、发棵搭架慢,见花就要施。一般施40%以上高氮钾含量复合肥375kg/hm2左右或尿素225kg/hm2加氯化钾150 kg/hm2,于棉株根部30~40cm处开沟深施。笫2次花铃肥于棉花进入盛花盛铃期(距第1次花铃肥20d左右)施尿素450kg/hm2左右,方法是距棉株根部50cm左右开沟深施。盖顶肥可在田间土壤湿度较好时撒施,长势强、后劲足棉田于打顶后5~10d施尿素150~225kg/hm2;后劲不足、有早衰趋势棉田增加用量,分2次施,于打顶前后施尿素150kg/hm2左右,约15d后再施尿素225kg/hm2左右。现蕾后看叶柄有缺硼症状,7~10d喷1次禾丰硼等优质硼肥3~4次;在受旱涝灾害棉花瘦弱时和棉花生长后期叶面多次喷施1%~2%尿素,缺钾明显田和后期长势偏旺田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
6植
株管理
大多抗虫杂交棉在蕾期就要开始系统化调,按照“早、轻、勤”和“前轻、中适、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从进入现蕾期始即棉株8~9张叶片、2~3台果枝时起10d左右轻喷1次化控制剂。第1次用助壮素30~45ml/hm2,第2次用助壮素45~60ml/hm2,第3次用助壮素60~75ml/hm2,全生育期化控6~8次,每次用量略增。各次具体用量视棉花长势长
相,生长偏旺时用量增加、间隔时间缩短;反之,生长较弱时用量减少、间隔时间延长。因田因品种因行距适当利用叶枝,及时去除多余叶枝;适时摘除叶枝顶心和主茎打顶,促进果技果节生长;及时去除赘芽、无效枝节,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优化群体结构和有机营养分配。
7病虫草害防治
对重茬田、往年有枯黄萎病发生田,在棉花移栽时于栽苗钵穴内或结合浇移栽水施(或浇)多菌灵等杀菌剂2~3 g/株,也可于移栽后结合施苗肥将上述用量浇灌棉苗根部,对减轻两病发生危害都有显效。对重茬多年、往年发生红叶茎枯病的棉田,尤要注重增施有机肥、钾肥,增施盖顶肥,可明显减轻该病的发生和影响,保证棉花活熟到老,增加后期成铃,提高铃重。苗期防治好蓟马、蚜虫、红蜘蛛,中后期防治好棉铃虫、斜纹夜蛾、烟粉虱,全期防治好盲蝽蟓等虫害[5,6]。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尤其是药剂防治要及时准确,确保示范田不受虫害影响。整个生育期中耕除草3次。
8参考文献
[1] 曾潜,李景龙.杂交棉栽培最佳株行距研究[j].作物研究,1999,13(4):28-29.
[2] 王孝刚.华中地区杂交棉栽培技术要点[j].农民科技培训,2009(10):23-24.
[3] 费月跃,黄志勇,吉菜龙,等.杂交棉花铃期栽培管理技术[j].农技服务,2009(8):22.
[4] 符广群,周月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4.
关健词:特色花生品种森列尔黑花生特征特性营养品质微量元素施肥要点
一、黑花生的特征及产品特性
黑花生熟期适中,生育期135天左右,株型半直立,株高45厘米,比普通花生高4-6厘米,叶片绿色,茎浅绿色,单株平均分枝数35个,有效果枝数23-25个,果荚白色,果仁皮为黑色,果肉灰白色,果仁个大,百重180克,品质好,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据检测,含粗蛋白30.68%,膳食纤维4.28%,碳水化合物8.32%,每公斤果仁含维生素B13.42毫克,维生素B22.25毫克,维生素E42毫克,并富含钾、钠、镁、硒等微量元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和食疗作用,是制造保健食品和食疗产品的原料,目前市场黑花生产品十分短缺,产品供不应求,黑花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黑花生品种具有抗倒伏,抗干旱,抗叶斑病和病毒的特性,是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
二、黑花生栽培技术要点
通过几年试验,示范种植黑花生情况看:黑花生生产要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益,在栽培管理上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技术:地块选择:黑花生耐涝性略差,在地块选择上以砂壤土为好,在涝洼地、黄粘土地、旱垄道地禁止种植。
播种时间:黑花生芽势较弱应在5月1日~5日地温在到12℃时种植,保证花生发芽出土需要的土壤温度和湿度。
播种的密度:黑花生株高、分枝多、结果数多,最多单株果数可达到50个左右,一般平均单株果数25-30个。因此在播种时,适宜密度为一般田间为1.7×0.75尺,好的田块密度应达到0.8尺,穴播2粒,亩保苗4500-4700穴。
种植形式:采用地膜覆盖形式,采用1.2米或1.1米地膜,一次覆盖两垄,有利于保温保湿,疏松土壤,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防止肥料流失,增加肥效。
1、药剂除草
地膜覆盖栽培每亩用50%乙草胺0.3公斤兑水60公斤喷雾,施药后及时覆膜。
2、病虫害的防治
地下害虫防治:用毒土法每亩用辛硫磷乳油0.2公斤兑细潮土15-20公斤,或兑化肥沟施,防春季蛴螬危害。6月10日前后亩用辛硫磷乳油0.2公斤兑细潮土15-20公斤,施于花生墩上防秋季蛴螬危害荚果。
生长期间病虫害的防治:根据虫害发生情况用杀虫双、敌杀死防治食叶虫害,用吡虫啉防治花生蚜虫。
花生病害防治:灰霉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600倍或百菌清600-800倍防治2-3次;叶斑病于7月末8月初用多菌灵500-600倍或托布津700-800倍防治2-3次。
3、控制徒长
黑花生株高,分枝多,易徒长,除采取农艺措施控制外,如徒长可喷施多效唑100倍液控制。
4、及时收获
黑花生最佳收获期,田间植株表现为生长基本停止,上部叶转黄,中下部叶片开始脱落,茎色转黄既可收获。
三、黑花生的施肥方法与要点
森列尔黑花生引进我区试验、示范、推广栽培数年里,我们对该品种的试验示范栽培对比分析,总结出黑花生在需肥上与其它同种作物或非同种作物存在敏感差异。则在某些微量元素上所需量比其它作物多些。黑花生如何合理施肥做到不缺肥不缺素是获得黑花生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
1、施肥数量
一般情况下,中肥地块(全氮450-600mg/kg)应施有机肥4000-6000kg,纯N4-6kg,P2055-9kg,K206-12kg。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地力条件,产量水平、品种特性灵活运用,适当增减。
2、施肥方法
春花生所用肥料,都应在播种前作为基肥施足,采用全层施肥,以深施为主。基肥的2/3(包括有机肥、氮肥、磷肥)及全部钾肥结合耕翻施入犁底层;1/3基肥结合春季浅耕或起垄作畦浅层包施,以满足生育前期和结果层的需要。若用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最好与优质圈肥混合堆沤15-20天,再施入土壤。麦茬花生等,若基肥不足可使用种肥,但应注意肥料与种子隔离。基肥、种肥不足的,亦可在苗期至初花期追施。并于中后期叶面喷施1%~2%尿素溶液,2%~3%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1%~0.2%的磷酸二氢溶液。
3、重视微肥施用
锌肥:当土壤pH>7或含磷过多时,易缺锌。主要锌肥为硫酸锌。做基肥时,每亩用量1-2kg;浸种是用0.03%-0.05%硫酸锌溶液浸种12小时;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4-6kg硫酸锌;叶面追施可用1%~2%硫酸锌溶液在花针期均匀喷洒叶面。
关键词棉花;无土育苗移栽;生育性状;产量;安徽望江;2010年
中图分类号S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070-02
棉花无土育苗技术成本低,省工省时;棉苗根系发达,成活率高;抗逆性强,抗旱、抗病及抵抗不良气候能力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棉花产量[1-3]。为推广棉花无土育苗技术,特进行了棉花无土育苗移栽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示范地点选择在望江县赛口镇九华、金堤两村,示范面积3.02 hm2,其中金堤村1.53 hm2,九华村1.49 hm2,示范农户21户。为准保示范取得成功,示范地块选择冬闲田。示范棉花品种为中棉所63、中棉所66。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营养钵育苗移栽(A)和棉花无土育苗移栽(B)。
1.3试验实施
由安徽省宇顺种业有限公司统一无土育苗,4月18日播种,5月24日移栽,移栽苗龄36 d,由于5月上中旬阴雨天较多,棉苗无法移栽,导致移栽偏迟苗龄过长。营养钵育苗,4月16日播种。种植密度18 525株/hm2,移栽规格1.20 m×0.45 m,移栽后及时浇促活水,并喷施保叶剂,分别于5月24日、25日浇水。6月2日叶面喷施硕丰481(0.007 5%)225 mL/hm2,6月9日叶面喷施硕丰481(0.007 5%)300 mL/hm2。6月8日对水浇施尿素60 kg/hm2。成活后及时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促发新根。6月28日施45%棉花控释肥(18-9-18)750 kg/hm2,7月22日施45%棉花控释肥(18-9-18)300 kg/hm2、尿素225 kg/hm2、有机肥600 kg/hm2。8月18日追施尿素112.5 kg/hm2。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无土育苗移栽与营养钵育苗移栽对棉花移栽活棵时间影响不大,处理A为7 d,处理B为8 d。据大田调查,移栽成活率平均95.7%,最高98.6%,最低89.6%。部分农户成活率偏低,缓苗期长,主要是移栽质量不好,裸苗带病太弱,少数苗受远距离运输、隔夜移栽等因素影响。但是,无土育苗移栽与营养钵育苗移栽对棉花前期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反苗至现蕾处理A为17 d,处理B为28 d,主要因为无土育苗移栽的棉花活棵后棉花生长发育迟缓,生长速度不及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棉花。由于2010年6月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导致棉花的生育进程普遍推迟。从中后期来看,现蕾至开花,处理A、处理B均为21 d;开花至结铃,处理A为16 d,处理B为15 d;结铃至吐絮,处理A为30 d,处理B为29 d。中后期无土育苗生育进程明显加快,生长后发优势明显。
2.2生长发育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棉花营养钵移栽棉花生育前期营养生长明显好于无土育苗移栽的棉花,其中株高6月20日调查处理A为25 cm,较处理B的11 cm高14 cm;6月30日调查处理A为33.7 cm,平均日增高0.87 cm,处理B为15.9 cm,平均日增高0.49 cm,处理A比处理B高17.8 cm;7月10日调查处理A为45.1 cm,平均日增高1.14 cm,处理B为24.8 cm,平均日增高0.89 cm,处理A比处理B高20.3 cm。可以看到,不论同期株高还是日增高量,营养钵移栽比无土育苗移栽都表现较好,因此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棉花生育前期营养生长明显好于无土育苗移栽的棉花。果枝、蕾数、花6月20日调查,处理A果枝1台,蕾1.6个,处理B没有;6月30日调查,处理A果枝4.2台,蕾5.7个,处理B没有;7月10日调查,处理A果枝7.6台,蕾15.7个,花0.2朵,处理B果枝2.9台,蕾2.8个,花0朵。说明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棉花生育前期生殖生长也好于无土育苗移栽。7月27日调查,处理B与处理A株高相差不大;8月15日调查处理B的株高已经赶上处理A。从“三桃”来看,处理B无伏前桃,主要因为其前期生育期推迟,生长发育迟缓,其次是2010年前期低温阴雨也导致棉花迟发,使无土育苗移栽棉花伏桃明显少于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棉花。
2.3产量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A籽棉产量为3 700.5 kg/hm2,处理B为3 742.5 kg/hm2,处理B比处理A增产1.1%。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无土育苗移栽棉花籽棉产量为3 742.5 kg/hm2,较营养钵育苗移栽增产1.1%。在无土育苗移栽棉花管理过程中,要避免板地移栽和无底肥移栽,在移栽前要提前施好基肥。移栽后浇足“安家水”,避免根系吊空或形成僵而不发。提高移栽质量,移栽时既要深栽,又要压实,切勿用力过大伤及棉花根系[4-6]。加强移栽后管理。从示范片上看,各田块产量参差不齐。部分田块由于栽后棉苗僵苗、迟发。无土育苗移栽的棉花侧根多且壮,棉花生长后劲足,要注重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在施肥上,增施促早肥,早施、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
4参考文献
[1] 杨庆龙,周琴,孙小芳,等.棉花无土育苗营养液供应强度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1):84-85.
[2] 吴克兰,吴军,顾娟. 棉花无土育苗不同移栽方式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中国棉花,2009(2):10-11.
[3] 李保荣.棉花无土育苗移栽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2008(9):48-49.
[4] 黄艳宇,杜昌学,李娟.棉花无土育苗高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9(4):237-238.
[5] 李光河.棉花工厂化无土育苗移栽技术[J].中国种业,2010(4):75.
[6] 钱朝阳,吉荣华,王书红.苏沿海棉花无土育苗栽培技术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棉花,2009(6):49-51.
关键词:双低油菜;育苗;栽培技术
近年来,常常由于变化无常的天气,尤其是干旱灾害,导致油菜播种出苗率不高甚至不出苗,严重影响了油菜产量[1]。提高或改进油菜育苗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能更好地为油菜栽种服务,稳步促进长江流域冬油菜产业科学发展。现将油菜育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为了保障商品品质,同一区域内或同一个乡镇连片种植同一个双低油菜品种,采取统一供种的方式进行[2]。选择适应性强、高产、高含油量、优质、抗病强、适宜种植的主推品种,如中双9号、中双10号、华双4号、华双5号、华油杂5号、华油杂6号、华油杂13号、中油杂2号、丰油701等。
2苗床管理
要求选择保水保肥、疏松肥沃、平整、有机质含量高、不受荫蔽、远离畜禽、2~3年未种过油菜或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的早稻田或进行过水旱轮作的好地块,且排灌方便,尽量靠近大田场地,苗床与大田按1∶5备足,苗床面积要足够大[3]。
作苗床的前作收获后抢墒翻耕炕田,翻地不必过深,播种前1d将田耕耙平,土块细碎,厢面要平整。苗床深施碳酸氢铵375kg/hm2、过磷酸钙450kg/hm2、氯化钾75kg/hm2,或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20-10-18)450kg/hm2,或者进口复合肥(16-16-16)300kg/hm2、硼肥15kg/hm2,在苗床平整时均匀撒施在宽1.5m左右的厢面上,并加施7 500kg/hm2充分腐熟的猪牛栏粪。严禁施用油菜秸杆或果壳堆制成的有机肥,一是防止将菌核病带入传染给苗床,二是避免油菜果壳中藏有其他品种的油菜种子,影响幼苗的纯度和质量。
3播种技术
3.1抢墒播种
一是抢有利墒情,充分利用塘边、港边、渠边、沟边水源好的条件,抢墒播种;二是推行“三湿”穴播,针对每年播种期持续干旱特点,引导农民采取“种湿、穴湿、籽湿”的办法,进行打穴点播,提高出苗率;三是抢茬口,抢收黄(大)豆、芝麻、花生等前茬作物为油菜育苗腾苗床,充分利用已割中稻田的早播优势以播代育,抓粪点播,覆盖稻草;四是调配水源,实行机械提水到田头地边,动员群众挑水播种,抗旱保苗;五是抢管,对已播种出苗的苗床,及时提水抗旱、追施提苗肥、喷药治虫、促苗升级,做到棵苗必保,培育大壮苗[4]。
3.2抢早播种
油菜对播种期要求较严,长江中游流域适宜播种期为9月5~15日,根据近年的经验要抢早,突出早播、早栽,主攻秋冬发,以保证油菜具有较强的抗御冻害的能力。
3.3播种
播种量为7.5kg/hm2,分厢定量播种,稀播匀播,播种时可和细土、细渣肥混匀撒播。用竹扫帚或其他工具在厢面扫1遍细土浅盖籽粒,使种子与土密切接触,起到保墒提墒的效果。用稻草或花生禾等覆盖保墒,严禁用油菜秸杆或果壳覆盖,同时浇透水。播种3~4d后揭草,当油菜苗出土时及时揭草以免形成线苗。因旱缺苗严重的苗床应及时抗旱补种,并连续多次浇灌水。
4大田管理
大田移栽前7~15d,用免深耕3 750ml/hm2加水1 050 kg/hm2喷施田面,并保持足墒。沟要深,厢要窄,三沟相通,以厢面宽1.5~1.8m开沟,沟宽30cm、深25~30cm,围沟稍深,沟土敲碎均匀撒在厢面上,雨后沟内要无积水。大田总施肥量n∶p∶k为1∶0.5∶0.7,施纯氮300kg/hm2、p2o5 180kg/hm2、氧化钾210kg/hm2、硼砂22.5kg/hm2,或施碳酸氢铵750kg/hm2、过磷酸钙450kg/hm2、氯化钾112.5kg/hm2、硼砂15kg/hm2,并加施15~30t/hm2充分腐熟的猪牛栏粪,或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20-10-18)600kg/hm2、硼肥7.5kg/hm2混合施入大田。肥料运筹原则是重施底肥,增施磷钾肥,必施硼肥。氮肥按底肥∶追肥∶薹肥=5∶3∶2平衡分配,磷肥作底肥一次性施用,钾肥按底肥∶薹肥=6∶4平衡分配。
5移栽
长江中游10月中下旬油菜长至6~7片绿叶时移栽,苗龄30~35d,最迟要在11月上旬结束。拔苗前苗床墒情要足,移栽前1d,苗床要浇水润土,以免起苗时伤根,且苗床移栽前追施尿素45kg/hm2。移栽时,先拔大苗,大小苗分级拔,秧苗要求矮壮青绿、叶片厚、无病虫;带土拔苗;当天拔苗当天栽。按大田肥力确定密度,肥力高的田块移栽12万株/hm2,中等肥力的移栽15万株/hm2,肥力差的移栽18.0~22.5
万株/hm2。苗要栽稳,行要栽直,苗间距要匀,根部要按紧,不能将苗栽得过浅或过深,培土到子叶节,边移栽边浇足活根水。苗活后施尿素60~75kg/hm2或碳铵150kg/hm2,15d后再施尿素75kg/hm2或碳铵210kg/hm2促苗。
6间苗定苗
1叶1心时间苗,疏理窝堆苗、拥挤苗,以苗间互不拥挤为宜,一般间苗2~3次。3叶1心时定苗,留足90~110株/m2,苗距5~8cm,以叶不搭叶为宜,剔除异品种,去小留大,去弱留壮,去病留健,去杂留纯。定苗后及早追肥,一般施尿素67.5kg/hm2。
7培育矮壮苗
三至六叶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加水750kg/hm2均匀喷雾于菜苗上,培育矮壮苗,切忌重复喷雾。久干无雨或苗受旱时,于晴天早晚浇水保墒。用尿素37.5kg/hm2追施1次苗肥,雨天可撒施,晴天结合抗旱加水追施。
8病虫害防治
油菜苗床期气温较高、病虫害发生较为普遍,是治虫的关键时期,因此,一定要遵循治早、治小的原则,力争把害虫消灭在发生初期。出苗后每隔3~7d用10%吡虫啉800倍液加万虫统杀800倍液喷雾,或杀虫灵750ml/hm2加bt 750 g/hm2,或克虫星750ml/hm2加水750kg/hm2,或25%扑虱灵800倍液、锐劲特1 000倍液和80%敌敌畏乳油300倍液配合喷施,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曲跳甲、甜菜夜蛾、白粉虱等害虫。病害主要有病毒病、茎腐病等,可用灭菌威粉剂450g/hm2加水750kg/hm2进行喷雾。
9参考文献
[1] 傅寿仲,戚存扣,蒲惠明,等.中国油菜栽培科学技术的发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86-92.
[2] 颜承达.优质油菜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农技服务,2008,25(10):35.
[3] 熊飞,殷少华,吴安平,等.双低油菜棉后拔杆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92.
关键词 甘薯;芝麻;相互影响;套种;产量
甘薯是匍匐型生长,占有低空间的作物,和其他高杆作物适宜进行间作套种,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芝麻价格不断上涨,如能抓住时机,在甘薯地里适当套种一点旱杂粮,既不需占用专门的粮地,也不需花多大的成本,就可以获得相当理想的经济效益[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甘薯选择短蔓品种郑20,芝麻选用皖芝1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是纯种甘薯、纯种芝麻、甘薯与芝麻套种。小区长5 m,另加走道2 m,小区面积42.5 m2,10行区,3次重复,随机排列,试验总用地586.5 m2。小区田间分布见图1。
1.3 试验方法
6月19日栽插甘薯苗,6月22日播种芝麻。甘薯垄宽0.85 m,株距0.27 m,每行30株,每小区150株,栽植4.5万株/hm2;套种区每垄种1行芝麻,株距0.25 m,栽植4.5万株/hm2;纯种芝麻区每垄播种2行芝麻,株距0.18 m,栽植15万株/hm2。
甘薯栽插后,在垄侧面播种芝麻,每垄套种1行芝麻。前茬作物小麦,产量6 150 kg/hm2,前茬作物施肥水平,纯N 285 kg/hm2、P2O5 112.5 kg/hm2、K2O 112.5 kg/hm2。该试验地不施肥。生育期间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锄草治虫,7月11日中耕除草。8月31日机喷农药卡死克、氰戊辛硫磷750 g/hm2。10月29日收获,全生育期134 d。
1.4 生育期气候条件对试验的影响
6月18日中雨,墒土较好,6月19日阴天,不带水栽插甘薯苗,6月21日喷灌,6月22日晴天,墒土较好,不带水播种芝麻,6月24日小雨。甘薯栽插、芝麻播种期雨水适中,墒情较好,非常利于薯苗返棵、芝麻发芽[2]。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势
纯种芝麻小区,芝麻长势好,结荚多而饱满,叶片大而且青绿;套种地芝麻长势弱,结荚少,饱满程度差,叶片小,叶色发黄,茎弱而细。纯重甘薯与套种地甘薯相比长势稍强,没有芝麻差别明显。
2.2 产量
由表1可以看出,甘薯与芝麻套种对甘薯地上部与地下部均有减产作用,影响较重的是地上部,减产21.31%,主要是对甘薯秧蔓造成减产达21.51%之多,鲜薯产量减产12.73%,生物总量减产17.38%。
由表2可以看出,芝麻甘薯套种对芝麻产量影响较大,减产达69.00%。
3 结论与讨论
(1)甘薯芝麻套种对2种作物均有负面影响,相比之下,对芝麻的影响比甘薯严重的多,造成芝麻减产69.00%,甘薯减产12.73%。
(2)甘薯套种芝麻,充分利用土地光、热、气、肥、空间和时间的综合措施,其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总产量。由于薯蔓的生长和覆盖,提高了水分的利用效率,同时能够压制杂草,减轻田管费用,降低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
(3)甘薯套种芝麻,甘薯新品种要具有高产、耐水肥、商品性状好、综合性状好等特点;芝麻品种以单杆型品种较好,可尽量减少对主作物的影响,达到共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芝麻与甘薯间套,因配比方式、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播(下转第33页)
期等不同,要合理确定栽培密度。如:2行甘薯1行芝麻,留芝麻3万株/hm2左右;或1行红薯1行芝麻留苗4.5万株/hm2左右,总之,以获得最高效益为原则[4-6]。
4 参考文献
[1] 林达怡.甘薯与早花生、西瓜、芝麻间套种初探[J].福建农业科技,1988(2):36-37.
[2] 任兰.芝麻生育特点及其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6):86,142.
[3] 邢凤武.甘薯茎尖的营养价值及栽培要点[J].北方园艺,2009(5):156-157.
[4] 孙梅英,崔向华,徐新福,等.夏芝麻与多种作物间作,套种效果与高产配套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882,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