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策略;分析
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要根据外部投资环境和市场发展情况,判断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投入比,会计核算是对企业已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事务进行核算,工作内容包括记账、算账和报账。对会计核算工作予以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企业经营秩序稳定。[1]
一、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现状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有利于进一步保障企业经济利益,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由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会计核算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导致会计核算要素不明确。现代经济体制下,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源做好市场要素的动态分析,在企业生产、营销和管理活动中不同的资金投入项和费用支出项,这些均属于会计核算的主体,但是建立的账本制度不够规范,缺少对会计要素和核算方式的规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执行会计工作时,对企业个人资产和公共资产界定不当,容易导致乱账、错账的出现,这些直接影响企业生产预算和计划,不真实或无用的财务会计信息导致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下降。另外,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相关制度建立不完善。管理人员或领导层按照自己的个人意愿执行工作,缺少工作制度的约束,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不高。(二)管理素质不高。企业会计核算工管理中,由于涉及的财务知识较多,因而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对岗位的划分不够明确,会计核算人员多有财务、出纳人员担任或兼任,也有部分会计人员是从其他部门岗位调来,会计核算人员的基础专业知识有待提高。从职业素质方面来说,当前部分企业会计核算人员职业技能不高,专业素质和会计经验均有待提高,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散漫,核算质量与核算水平不高。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获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在而在内部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技能水平有限,导致企业内部财务核算与控制存在问题,总体经营发展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2](三)会计信息准确度不高。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要进行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由于会计核算中的会计信息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当企业会计信息在整理加工中出现混乱,数据真实度和信息可用度就会明显降低,这就导致企业会计核算准确度降低。企业经营发展中会参与多项经济活动,其中产生的信息和数据应该在整理和收集中实现统一化处理,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中来。当数据采集过程中财务人员由于操作问题,导致信息处理不够全面和准确,难以满足会计核算要求。会计工作中尤其要重视账务工作,企业财务信息需要在合理组织中用作会计核算的参照因素,尤其是在财务报表编制中,企业参与的经济活动较复杂,数据融合度高,当会计信息处理不够精细化,影响会计核算结果。(四)内控与监督问题。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内控制度,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予以规范和约束。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由于监督体系建立不完善,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不强,影响会计核算质量。会计核算中需要对单位账户予以撤销,并重新建立核算账户,以分户核算和统一管理的形式保证核算的客观性。但是会计核算工作中,没有相应的监督控制制度,工作人员在会计处理中随意性较大、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导致会计核算有效性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计核算工作对企业财务监督和管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水平难以保证。因而在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对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不到位,也会导致核算工作效果不理想。[3](五)会计信息应用率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企业提供了充分且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获取更多的发展机遇,既要注重内部生产力和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全面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会计核算管理中,会通过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收集和应用,集中反应企业阶段性的生产情况,受市场经济调控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有盈利也有亏损。一方面,会计核算管理者期望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作为会计核算的参照资料,真实的将企业的经营实况反馈给大众,同时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企业领导层考虑到企业形象问题,不愿讲将企业盈利较差部分的会计信息提供给信息需求者,认为会给企业形象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这就直接造成企业会计信息供需之间存在矛盾,会计核算内容真实性难以保证。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下,不同类型的私营、民营企业较多,企业领导层在经营决策中大多是按照个人意愿制定和执行生产计划,这就造成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和管理结构形同虚设。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企业的经营计划和发展战略续需要在客观了解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管理层和领导层一味依照个人主观判断和意愿控制企业的生产发展,不利于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实行,导致企业总体效益降低。[4]
二、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策略
(一)完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管理是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发张的经济事项作出财务登记和会计核算,要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水平,就要将会计管理制度与法律制度连接。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同时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不同类型的经济事项规则和要求予以明确和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规范性管理中,要进一步强调会计政策的执行和控制作用,例如在会计科目设置中,应当对不同的会计内容和会计对象分类,并在核算工作进行前就,并对核算项目进行规定和规范,账簿账户开立时,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记录需要连续、分类登记。会计事项中经济业务发生变化,其中包含的会计要素也会相应的产生变动,在会计核算管理中明确规定会计科目项,也是为了进一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财务参考指标。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是对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涉及的不同内容予以明确规定、细致划分不同的核算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操作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用。(二)加强专业培训。会计核算管理中,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要求较多,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是一项专业性、严谨性和实践性的工作。会计核算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是否有效。部分企业由于组织性质或经营规模的限制,会计核算人员大多是通过调岗实现的,其专业能力难以保证,同时也有一些会计结算管理人员是由企业内部企业工作人员如财务管理人员同时兼任,这就造成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难以保证。针对这一点,企业在人才招聘和选用中应该首先强调专人专岗。同时在员工正式入职以后,应该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培训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增强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加强工作人员对会计核算的认识,引起足够的工作重视;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帮助会计核算人员了解和熟悉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企业的经营实况。会计核算管理中,通过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有利于为企业选拔和储备合格的会计核算人才,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实施奠定基础。[5](三)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用度。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从事经营活动时,涉及的经济要素较多,不同类型的经济事项需要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手段,会计信息的核算方式和核算要求也不同。在整理、收集企业会计信息和数据的过程中,由于活动内容复杂,会计信息管理不够精细化和规范化,导致信息、数据的应用存在较多不合理。针对这种情况,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要对不同的工作项内容和方法进行规范,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率。例如会计核算中使用的复式记账法,是一种不同于单式记账的记账方法。复试记账既要记录不同经济业务中发生的金额,同时要在不同的账户关系中表示出资金的流向。因而核算人员在记录登记时要同时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和账户对应关系,在记录会计信息以后,可以采用账户平衡关系,复查金额数字是否登记有误。会计核算管理中会计信息要保证一定的准确率,信息可用才能促使会计核算规范,才能进一步为企业财务观察和经营规划提供有效参考。[6](四)促进内部监督与管理。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强调严谨性与规范性,因为在内部工作执行过程中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实现内控管理。严格规范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主要是从制度建立和政策执行两方面考虑。会计数据核算和处理过程中应该遵照客观真实的要求。在数据信息收集和核算过程中,应该取得真实可靠的会计凭据,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符合相关要求,不得伪造凭证或随意篡改数据。在会计核算监督管理中应该建立起相应的控制机制,会计核算人员内部定岗定责,不同管理人员分管不同的核算工作,一旦出现工作偏差,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源,强化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另外对于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行为也应该制定相应法则,出现违法、犯规的行为,部门和工作人员可予以上报,严肃杜绝数据伪造等行为。会计核算管理监督中制定相应的监督法则和管理政策后应该积极付诸行动。管理层和领导层不能随意插手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提供的企业经营数据应该真实、完整,企业的管理决策部门和人员应该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部门及人员严格划分,防止越权现象出现,影响会计核算管理。[7](五)外部交流与监督控制。不同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采用不同的经营管理策略和方法,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应该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加强交流与融合,吸取经验,弥补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会计核算管理中,部分企业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不同,尤其是一些小型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影响会计工作。企业之间项目借鉴与合作,能够强化会计核算安全控制因素,提高对外招聘的能力与水平,保证从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与素养。企业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应该遵循市场秩序,政府机构也要对企业某些生产环节和工作方式予以监督和指导,包括会计核算管理中应该强调合法性,会计处理要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会计核算中销售收入确认、利息计算、折旧计算和成本费用工作内容均要符合国家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实现外部交流,是对企业工作方式进行规范和指导的过程中,起到外部监督的作用。
三、结语
不同的企业由于组织形式和管理水平不同,因而管理结构也不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由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能力较薄弱,难以保证正常的会计核算管理秩序。企业制定会计核算制度,是为了根据企业内部资产核算、生产消费和经营利润情况,对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和资产进行一个大致的核算和比对,为企业以后的持续经营制定计划,因而企业会计核算是利用财务管理的手段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计划参照。针对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法则,实现会计核算规范性管理。[8]
作者:徐文就 单位:广东省财政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杨日森.关于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策略探讨[J].财会学习,2017,(04):103+121.
[2]钟湘悦.新形势下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商论,2017,(03):125-126.
[3]钟湘悦.新形势下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分析[J].时代金融,2016,(26):157+160.
[4]苑东萍,张征超.加强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6,(03):202-204.
[5]孙志臣.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思路及策略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5,(14):272.
[6]呼和吉雅.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06):166.
(一)账户设置。
为了满足支库会计核算业务与资金清算业务的需要,支库必须在(TBS)系统与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中各设立了一套独立的国库会计核算账户和国库资金清算账户。会计核算账户只用于会计账务核算业务,仅反映国库会计核算的结果,不反映相关资金的清算信息。国库资金清算账户仅用于国库资金的经收、结转、拨付、缴存等清算业务,反映国库资金的实际流转情况,不反映国库会计核算账务信息。
(二)业务处理过程。
当前,支库主要依据总库制定的国库制度进行收支业务处理。处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在(TBS)系统中进行的国库会计核算阶段,处理的结果是产生收支报表及会计报表;二是在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中处理的国库收支业务资金的清算阶段,处理的结果是实际收纳、划转或拨付各种国库资金。
(三)资金清算模式。
支库的资金清算名义上大多采取“行库往来”的模式,实际国库资金清算独立于会计核算,而且在时间安排上,两者不存在必然的先后顺序和联动关系。在国库会计核算方面,国库业务的资金往来清算情况,主要依靠“行库往来”进行资金来账“虚拟提入”和资金往账“虚拟提出”进行核算,核算结果间接反映国库资金的清算情况。
(四)会计档案管理。
由于支库的会计核算与资金清算分开处理,会计档案可分为国库会计核算档案与国库资金清算档案。其中,会计核算档案主要包括收入缴款书、财政支出凭证、会计转账凭证及国库收支报表和会计账表等等;国库资金清算档案主要包括资金收纳凭证与清单、国库资金特种转账凭证、国库资金拨付凭证与清单、资金账户明细表等等。调查发现,支库会计核算档案和资金清算档案的管理依据与保管场所不一致。会计核算档案主要依据国家金库的相关规定进行单独存放并管理;资金清算档案主要依据是银行的相关内控制度,与银行营业柜台的其他业务凭证统一存放并管理。
二、支库业务处理监管漏洞分析
(一)监管资料缺失。
支库资金清算档案管理的现状,导致国库收支业务的资金清算凭证未能和会计核算档案一起存放并管理,相关国库资金清算档案未纳入支库档案管理规定的管辖范围,从而在一定的程序上造成国库资金清算业务缺乏支库本身的事后监督与管理,还造成其他监管方对支库资金清算凭证等档案资料的事后监督难度非常大,部分导致对支库的国库业务检查制度流于形式。
(二)监管信息失真。
支库使用不同系统中的会计核算账户和资金清算账户,对国库业务会计核算与资金清算进行分离处理,使国库会计核算账户或资金清算账户只能反映国库会计账务核算或国库资金清算的某一方面信息,无法保证“两个”信息在内容上一致。其次,由于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支库对资金清算和国库会计核算缺乏统一的管理以及对国库会计核算档案与国库资金清算档案分别存放管理,监管形同虚设,更无法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库会计核算信息的质量,最终可能导致支库会计核算所产生的收支报表和会计报表反映不了国库资金收付的真实情况。
(三)监管手段单一。
目前,支库的业务量越来越大,业务处理手段越来越丰富,电子凭证信息越来越多,而且国库资金清算信息还混入银行其他业务信息,国库监管环境非常复杂。然而,现阶段对支库的外部监管及支库本身的内部监督大多数还仍旧采取人工对纸质资料进行复核、审查并核对的方法,其特点工作耗时、监督面小、效率低,无法满足实际基本监管需要,更无法做到对支库会计核算信息与国库资金清算信息一一对应的监督。
(四)监管职能失效。
目前,由于监管身份不明确、监管意图不统一、监管条件不成熟等原因,支库日常监管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支库成立后,银行一般只能满足国库会计核算业务的人员需求,国库日常监督人员几乎是空缺。即便监督职责由银行的事后监督人员兼任,但由于其对国库业务的不了解,监督职责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基于企业盈利及风险控制的目的,银行对国库资金清算业务处理过程及其档案信息会实行严格的日常监督程序。但对于国库会计核算业务及其档案管理的日常监督以及国库会计核算账务与国库资金清算业务的一致性核对监管,银行一般都会进行弱化甚至忽视处理。
三、提出资金清算与会计核算“双向监管”的措施
(一)健全支库业务制度。
目前,总库没有制定专门的国库业务处理制度及业务监督制度,基层支库的国库业务处理与业务监督主要参照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的各种制度执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由于支库业务处理流程与人民银行国库制度内容的不匹配,制度执行力不高,各种业务处理实际得不到有效规范。为了解决制度缺失的问题,各地国库部门应根据支库业务处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支库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规定”,从账户设置、资金清算账户与会计核算账户的统一管理、业务处理流程、会计资料管理及业务监督规定等方面对支库业务处理进行规定。
(二)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为了解决支库会计账务核算与国库资金清算程序脱节的问题,支库应重新疏理其国库业务处理流程。首先,将收入业务与银行经收业务紧密结合起来,规定国库收入业务的会计核算处理必须以相应款项在资金清算账户中的结转为前提,防止收入业务的会计核算与资金结转脱节,严禁收入业务处理完后,相关资金仍存放在经收账户或其他资金清算账户中;其次,将支出业务与地方财政库款资金清算账户的资金拨付紧密结合起来,规定支库支出业务的完成必须以银行将相关款项从库款资金清算账户中拨付到预算单位账户为标志,防止支出业务的账务核算已处理,但资金错拨、漏拨及不及时拨付等现象仍然存在,从而确保国库业务的会计核算与支库资金清算账户的资金收付产生联动效应,国库会计核算信息与支库资金清算信息一一对应。
(三)加强会计档案管理。
为解决监管资料缺失的问题,支库应从业务处理层面就开始加强业务处理依据及凭证档案的管理。首先,将资金清算账户的资金往来凭证作为国库收支业务处理的依据之一,要求会计核算凭证附件与资金清算账户的资金收付凭证一一对应;其次,将清算凭证与会计核算凭证作为国库业务档案统一存放并管理,保证支库的监管有据可依。
(四)强化会计核算与资金清算的账户管理。
为了防范支库的资金风险,提高国库会计核算信息的质量,支库应每个工作日对TBS会计核算账户与其对应的资金清算账户进行核对,核对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应账户余额,还包括对应账户的发生额,从而确保资金清算账户的资金往来全部在TBS系统中得到了会计核算处理,还保证了TBS系统已处理业务的资金清算行为在支库的资金清算账户中已经发生。
(五)完善支库的监管机制。
一、企业会计核算概述
企业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尺度,对企业的资金运转情况进行的事后核算的行为,浅显来说就是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和报账。我国的会计制度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已经比较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以及行业规定中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以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作为基础准则,并将财务会计目标放在首位,会计核算工作还要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做到中立无所偏颇。会计核算还需要具有内容上的适应性、全面性和严谨性。会计核算的规则上不仅要符合我国的企业发展形势,还能够同国际惯例接轨。另外由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会计核算的方法还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以货币为基础有效的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反映。
企业的会计核算有三个基本的特点,第一是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是货币,虽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多种计量尺度,但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将其他尺度转变为货币尺度表现,从而更加全面、系统的反应企业的会计内容。企业会计核算的第二个特点是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围绕盈利开展的,因此企业的会计核算中要求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系统性指的是对企业的整个经营流程所设计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整理和加工,最后获得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整体信息。完整性是指会计核算需要细化到企业经营中的每个细节,不能对企业经营活动中任何的经济活动发生遗漏。连续性指的是会计核算需要以时间为轴,并将时间轴上某一时间节点发生的经济活动有效连系在一起,从而更直观的反映企业在某一时间段的生产和经营以及盈利情况。企业会计核算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合法性,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严格遵循会计法规,并在遵循法规的前提下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经济业务的同时需要获得或填制合法凭证,从而为会计核算提供现实资料。
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问题分析
1.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企业的会计核算内容包含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收支与成本费用的计算;财务成果计算和处理等,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的内容在企业核算中都需要进行核算,核算工作不仅要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要求核算工作必须以正确的方法有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要求是相当严格的。虽然我国会计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庞大的从业人员队伍,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会计核算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仍然有待提高。现如今从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人员中,大部分会计都是通过自学或者机构培训获得从业资格,走进会计领域的。这些会计人员虽然有了从业资格但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他们对一些简单的会计事物处理的游刃有余,但对企业会计核算这种对专业技能掌握要求极强的工作他们的专业水平是不足的。虽然我国的高校也纷纷开设了会计专业,加大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但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会计核算工作不仅要求技能,想要做好会计核算工作还需要有大量的工作经验积累。目前来说,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仍然偏低,会计核算技能和经验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严重脱节,甚至影响了一些企业的健康发展。
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配置不到位
我国现代的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起步较晚,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存在着对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由此导致我国的企业往往没有按照会计法的要求成立专门的会计机构,会计核算工作大多数是由企业的部门会计兼任或者外包给社会上的会计事务所等单位。虽然这种会计核算也能有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指导企业发展,但由于兼职人员和外聘人员对企业整体的运营状况不了解,无法发挥出会计工作在指导企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在面临企业经营中的特殊经济活动时,也常常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因此,由于企业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配备不到位,会直接导致企业会计核算脱离实际甚至不符合规范,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企业会计核算监督体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会计机构的不健全,必然会导致企业会计核算监督的缺失,我国企业中很少设有完整的会计机构,对会计核算监督体制的建设更是流于形式。虽然不少企业都针对会计核算工作设置了监督管理体制,但由于监督小组多是由企业的领导层人员兼任,因此存在着外行指导内行的现象,发挥不了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作用。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企业的管理呈现随意性的状态,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无法得到强力的监督。同时,管理层把关注点放在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环节上,对会计核算不重视或者进行非正常的干扰,使得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能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会计人员还可能受到自身利益的驱使,导致会计核算的职能作用大打折扣,不能发挥会计核算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作用。
三、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
1.加大会计人员培养力度,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
做好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我们首先要做好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培养工作。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是直接参与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其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内部会计人员的培养力度。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可以邀请我国会计行业优秀的会计核算师来给企业内部会计进行系统的培训,并建立奖惩和测评机制,从而让企业会计人员能够在培训中获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双提高。另外我们还可以加大对优秀会计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引进优秀的会计人才带动企业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并让这些优秀人才发挥其榜样作用,为企业内部其他会计人员的发展提供方法和方向。
2.健全企业内部会计体系,设立专门的会计机构
企业会计是不同于生产和经营其他岗位的特殊岗位,其专业性和职业技能要求更高。为了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能够细化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我们需要在企业内部按照法规的要求成立会计机构,给企业会计人员的发展和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稳定平台。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采用树状模式建立企业内部的会计体系,让专门的企业会计机构对企业各单位、部门的会计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使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够实现完整、连续、整体的目标。企业内部会计机构的领导岗位,应该放给优秀的会计人才,并在企业内部为会计人员的职业发展设计一条合理的生涯规划,从而让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增强归属感,并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不仅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还能在会计系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和企业发展同发展。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监督体制
关键词:会计核算;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会计核算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方面。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提高,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规范、决策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使得会计核算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但对我国而言,由于企业尚未完全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依然采取家族式、合伙式的管理方式,导致在企业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一、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面临的新特点
1.会计核算的复杂化
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企业中物资采购、产品生产、物流运输、市场营销等等阶段的分工更为具体,会计核算工作的对象更为多样,其核算内容、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核算人员的素质、核算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
2.会计核算的全程化
现代会计核算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事后核算的模式,将核算对象、核算时间进一步提前,实现了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核算。前期核算主要是对可能发生的企业活动进行有效的预测,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中期核算就是要对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后期核算就是通过对相关账目、报表的核查,总结经验,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做好准备。
3.会计核算的信息化
会计核算工作的日益复杂,使得核算工作信息化成为发展的必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实现成为了可能。在新的时期,面对着海量的信息和瞬息万变的市场波动,只有建立科学配套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才能高效、准确的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为企业提供准确、详实的财务数据,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有效的规避风险。
二、当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财务制度不严格
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还没有完全树立会计核算的意识,在会计核算机构建立、人员选拔等方面没有给与足够的关注。往往将会计核算与财务人员合并,造成会计核算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有的企业对相关会计制度执行不严格,不按照规定建立账目,违规操作,导致会计账目的混乱,影响核算工作质量,甚至出现一个企业多套账目问题的出现,成本虚高,便于其偷税漏税。
2.企业管理方式不规范
一些企业由于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造成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其所有者。而这管理模式往往造成企业将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相混淆,给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人为的影响。而企业管理者则可以越权进行管理,而其权力则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的其他部门对会计核算工作畏之如虎,配合观念不强,甚至出现故意设置障碍影响其工作的问题。
3.会计核算方法不科学
首先,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水平不高,面对浩繁的财务数据,工作人员只能通过计算机等信息设备将其制成电子账目,而缺乏必要的分析和研究,无法进行定量的分析。其次,核算工作多以事后核算为主,缺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程的核算观念,不能有效发挥会计核算的功能。
4.工作人员素质不全面
从整体上看,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很多为兼职的性质,而全职的会计人员学历、素质也普遍较低。加之,会计核算土作涉及到敏感的经济问题,许多企业则会任人唯亲,而这些亲属往往没有具备专业的会计业务素质。缺乏培训教育也使会计从业人员固步自封,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对策分析
1.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一是提高企业对会计核算的认识。深刻理解会计核算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企业管理者开始,切实为会计核算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企业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其工作,为其提供准确详实的数据;二是建立相应的核算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与必要的支持,为其开展工作提供便利;三是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通过制定落实相关的制度,实现会计核算的全程管理,用核算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提升会计核算信息水平
会计核算的信息化是今后其发展的主要趋势。各企业也要改变目前存在的手工或半手工的状态,加大对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力度,针对本单位自身的特点,积极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系统体系,建立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网络,实现相关数据采集、整理、分析的共享,充分将会计信息应用到企业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特别是发挥信息技术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势,及时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整理,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只局限于过去的核算和计量,给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有必要转变观念,将自己由一个被动的核算工具,转变为一个具有创新管理意识的主动参与者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职业判断能力、综合控制能力、会计创新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在会计人员的聘用上,应该转变以往的“唯亲是用”的观念。在人员的使用上,要运用自己灵活易变通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措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4.加强会计核算监督职能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内部要尊重会计核算的独立性,不干涉其履行监督职能,对外,要积极引进国家监督、社会监督的外部监督方式,从而构建企业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核算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永伟.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分析[J].现代商业,2008(23).
关键词 企业 会计核算 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企业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强调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而会计核算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是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监督不到位、会计核算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影响企业会计工作质量。所以,切实强化企业会计核算,从规范管理建设、推进电算化等方面出发,全面有效的强化企业会计核算质量,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一、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监督不到位,核算工作不规范。
企业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会计监督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然而,当前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会计核算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切实有效的监督作用无法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有:(1)企业会计方法不科学,存在诸多漏洞;(2)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特别是财务管理者法制意识淡薄,财务信息频发失真、造假等问题;(3)监督部门私设小金库,工作态度不端正,流于形式、碍于情面的开展监督工作;(4)监督部门缺乏监管力度,监督机制不完善,为一些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创造了条件。
(二)会计核算主体不明确,核算工作随意性大。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该问题比较常见,主要是企业经营权与其所有权界限模糊,造成会计工作存在空白区;在资金管理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随意性管理的形式下,恶化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实质;会计核算人员在职业素养、道德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如把企业资金挪用于家庭生活的行为。且职业素养的缺失,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随意性,以至于缺乏实质性的会计核算。
(三)会计账目不规范,会计核算工作量大。
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账目不规范问题十分突出。这主要是因为: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在账目的建立上,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导致了会计账目混乱,增加了会计核算工作量。同时,一些会计人员违规操作,工作杂乱无章,于是往往出现会计核算工作“草草结束”,核算工作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强化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一)强化财务核算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企业在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强调财务人员管理的规范化、企业领导决策的规范化。对于人员管理规范化,主要面向于财务人员规范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信息管理,为企业的发展规避风险。而领导决策是企业发展的根源,领导决策上的失误对于企业发展是致命的。一些企业领导不依据科学有效的信息分析,而草率的进行决策。对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财务信息是财务核算的可靠参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会计工作。所以,企业要强化核算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完善会计算法,强化企业决策实施。
(1)具体会计准则,在特定情况下资产计价可以允许采用公允价或重置价。这样不仅缩减了财务管理价值与会计核算价值间的偏差,而且企业的决策实施更加的便利;(2)基于现金流量表,不仅可以弥补权责发生制的不足,而且可以强化企业的现金流意识,进而为企业的规划,特别是资金规划,提高资金流的流转速度,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规范会计管理制度,提升会计核算质量。
(1)企业要落实《会计法》的学习工作,这是整顿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企业发展需求的细则,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规范管理;(2)企业会计核算要严格遵循相关的程序规定,避免会计政策选择空间过大,影响会计核算质量;(3)制定并完善与企业相适应的电算化会计准则,保持正常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而提升会计核算质量。
(四)推动会计核算电算化,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基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应该着力推进会计核算电算化发展,并进行相关的工作培训,切实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软实力;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对相关的财务技能、业务进行熟悉,而且要善于通过会计核算信息,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决策中;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是杜绝会计失真的重要途径,并为会计核算规范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五)强化监督力度,夯实监督管理效力。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基于实际需求,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而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价值。同时,强化会计核算工作的检查力度,坚决杜绝会计人员不文明或违法行为的发生,为净化会计核算环境创造条件。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强调管理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企业会计核算是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升会计效率的重要途径,需要企业特别的重视。并从规范化管理建设、电算化推进等方面,全面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本科在校生, 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陈铭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8).
[2]宋钰.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05).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相应措施
前言
会计核算指的是建筑施工企业总结、归纳、评价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使用情况,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资金信息,核算分析后可对未来进行有效预测。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具有分级核算、单位工程成本单独核算、工程价款分阶段核算等特点,这取决于建筑项目的特点,如施工周期长、资金投入高、人员流动性大等[1]。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诸多问题,而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有针对性地解决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有助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1.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成本控制与核算缺乏重视
在会计核算中,建筑施工企业关于成本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成本核算缺乏重视,需完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往往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普遍认为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关键,并以企业资金使用率与流动性的提高作为会计核算目的,而将成本管理弃置一旁。(2)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建筑项目虽然下放一定权利,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但却没有制定与之相应的权责制度,以致难以全面控制项目成本,此外,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以致难以贯彻落实成本控制。(3)建筑项目实际成本信息无法直接了解和掌握,若不及时准确上报成本信息,可能会给建筑施工企业造成一定影响与损失。
1.2会计核算缺乏规范性
目前,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于建筑施工企业,具体体现为:建筑企业与施工企业间的结算手续办理不及时,导致预付账款科目中长期有大量已付款,使得结余资金存在虚假性;没有清楚标注原始单据的经济用途,使得项目间存在乱挤、乱摊成本情况;有些工程款项由于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完工后没有及时结算价款变成坏账;财务数据因各方面原因反映滞后,如技术、时间等,以致相关查询工作不能及时做好,给财务、会计信息核对造成严重影响[2]。
1.3企业内外部监督缺乏有效性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前提是有效监督企业内外部,这也是企业树立财会秩序的关键。现阶段,有些企业存在监督不力与无法发挥监督功能的情况,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内部监督职责不明确或空白,而企业内部监督形式化。内外部监督薄弱,会造成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混乱,并使得会计行为随意化。有些企业因外部监督存在问题,或为了节约成本支出,安排一人任两职,即会计与出纳,会计工作过程中若不遵守国家会计相关准则,不仅会影响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还会使管理者决策缺乏有效性。
2.解决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相应措施
2.1重视成本核算,加强管理制度执行力度
建筑施工企业内外部的协调与执行能力,直接受经营者管理理念影响,且决定着企业发展成败。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正确认识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从而有效确定会计核算对象范围和目标,并加强对成本管理的思想重视,将成本控制贯彻到实践中。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的加强,得益于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建立完善并贯彻落实管理制度。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复杂性、阶段性等特点,为提高会计核算准确性、有效性,确保管理制度的正常执行,核算人员应详细记录施工材料进出库与人员出勤情况,同时准确统计记录施工材料清查、验收与机械设备工作、维护、修理等情况[3]。
2.2规范会计核算,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与其它经营项目相比,建筑工程工期长、进度不一、结算内容广,进出核算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必须严格要求会计核算内容与方式,并根据施工企业具体情况设置核算账户。具体体现在:(1)在会计核算中,明确建筑工程项目具体账户,如“在建工程”“存货”“本年利润”等,同时只有竣工、结算、验收、使用建筑项目工程后,才能核销工程的收入支出。由于会计核算质量取决于前期核算准确度,所以必须真实、准确的记录前期施工各环节资金使用情况。(2)不断完善会计核算方式,及时处理、记录会计信息,如分列往来账户,同时设置备查账簿辅助,有助于简化工程核算内容。
2.3有效监督企业内外部,促进会计核算有序开展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外部监督控制机制,有助于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与会计信息,确保会计核算及时、准确、有效。企业内外部的有效监督主要体现在: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承包经营和监督责任制,对各部门责权利进行明确,有针对性地制定会计监督网络体系与内控制度,切实做好会计信息监督工作;不断建立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与原有会计核算机制,并加强监督建筑施工企业,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核算问题;政府各执法部门应加强检查与监督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并促使企业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会计核算[4]。
3.小结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资金使用与会计核算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决策、施工、使用等阶段,会计核算工作的合理开展,有助于促进建筑项目决策与施工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质量,必须研究分析目前企业会计存在的成本控制与核算缺乏重视、会计核算缺乏规范性、企业内外部监督缺乏有效性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措施,重视成本核算,加强管理制度执行力度;规范会计核算,完善会计核算体系;有效监督企业内外部,促进会计核算有序开展,实现建筑施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目的。(作者单位:南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所)
参考文献
[1]罗以晴.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26):249.
[2]曹琪,王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探析[J].商,2012(22):84-85.
一、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认识不足
企业会计核算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但就目前的现状看来,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及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的认识不足。在工业企业等多数企业中,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停留在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层面,相对于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事前预测与事中监督管理却明显不够重视。领导对于会计核算工作投入较少,使得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无法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受企业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会计人员对核算工作的重要性也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容易出现不按规定流程办事与违规工作的行为,使得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降低。
(二)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规范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容易忽视对基础工作的管理,导致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规范行为频繁发生,进而给后期的查阅账簿、汇总数据、分析说明等工作带来麻烦。在企业中,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规范行为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首先,企业会计部门及会计人员设置不够合理,存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的问题。例如,在机械加工、化工企业中,很多会计岗位并未依据我国企业制度等相关法律来设置,会计岗位分离的情况较多,没有形成相互牵制的职责效应,增加了会计核算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其次,企业领导者在利益的驱使下,抵触税收,导致了企业出现建账不规范甚至不建账行为。会计核算工作中通过做假账和设多套账,管理人员通过在企业真实会计报表上的加工,而减少所需纳税费用。这种违法行为严重制约了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
(三)企业会计核算监督机制缺乏完善
目前,我国会计核算监督机制存在不完善的问题,表现在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并未发挥出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职能,究其原因主要是会计人员受领导者的限制或利益的驱使,听从企业领导者的安排与计划,使得其监督职能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其次,企业重视经营活动的事后核算与监督,却忽视企业经营活动的事前预测与监督。同时,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企业领导的主观意识常左右审计结果;外部审计也在利益驱使下发挥不了财务的监督作用。由此,这些会计核算监督机制的不完善都造成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水平的滞后。
二、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企业会计核算理念
强化企业会计核算理念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我国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视企业财务工作,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加大企业会计核算的投入力度,提高企业财务的管理水平。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应发挥好积极的引导作用,不能主观的干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要强化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理念,规范其日常工作行为。作为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应该遵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加强自我管理,从而更好的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
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规范性程度是直接影响企业信息真实性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决策。我国企业应该重视和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提高会计的工作水平。企业的领导及管理者都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对会计核算主体、核算范围及信息质量进行必要的检查,提高企业信息的真实性。企业还应该建立和健全账簿体系,规范企业会计的核算工作流程,依法建账与纳税。此外,企业要加强对会计档案及资料的保管,规范档案整理、立卷、编制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以此为企业经济交易事项提供必要的资料和证据,从而更好的发挥出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作用。
(三)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管
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管,要求发挥好企业内部监督及外部监督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自身的内部监督机制,尤其要完善会计报表的信息披露监督体系,增强对会计信息的控制,提高会计附注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企业会计人员应发挥出其内部监督职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我国企业还应该借助外部监督和指导,帮助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过程。审计、税务等政府部门、会计注册师等机构都应该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必要的审计、验资等工作,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职能与监控作用。
(四)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企业应该不断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为此,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理论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其事前预测与事后核算的业务技能,并组织教育活动,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另外,企业要提高对会计人员的福利待遇,并实施必要的上岗考核与奖励措施,以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责任感。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1-0081-01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就是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里面全面系统的建立完整的事业单位资金运用体系,清楚的反映并监督我国事业单位资金流动状况的工作。因此可以说,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于规范我国财政体系,提高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加强我国事业单位资金的利用率,强化我国事业单位的政治经济职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主要是按照我国相关会计核算制度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准则来进行的,综合观察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发现还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解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资金流动较以往,其数额有了较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经过分析和研究,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主要有以下相关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不尽人意
我国事业单位种类繁多,性质不一,因此每个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内容也不同,尤其是账目报表及核算内容的设计方面。根据我国目前规定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和准则,再加上我国事业单位近些年来资金流动的增多和复杂性的增强,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执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和适用当前的会计财务活动。也就是说,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太过简单,无法全面反映事业单位资金流动的详细情况和经济业务往来状况,这对于全面掌控事业单位财政状况带来一定的困难,也无法全面发挥事业单位资金效益。
(二)事业单位预算及内控管理力度不够
很多事业单位在预算工作上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事业单位部门人员没有按照部门花费的实际状况来计划预算,只求比以往有所增长。事业单位部门资金支出没有严格按照预算规定执行,多有超支浪费状况。事业单位部门支出项目界定紊乱,对资金使用状况缺乏考核和监督,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事业单位内控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统一专门的人员进行严密有效的管理,也缺乏相应的内部制约管理机制。有些事业单位虽然有相应的内控机制,但是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执行力不强。
(三)事业单位账目核算工作缺乏条理
在事业单位账目核算工作中缺乏条理性,造成事业单位资金潜能无法有效发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部分事业单位对于其固定资产的折旧方面没有设定计提折旧项目,基本上都是提取基金来维修管理固定资产,这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损耗没有得到清晰的反映,影响了事业单位资金核算的准确性。二是很多事业单位没有把其无形资产入账,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对于其无形资产入账方法不够科学准确,使得其无形资产管理有误差。这些都导致了事业单位大多数无形资产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三是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及时核对清理往来款项目,或者没有了解清楚经济业务事项而随意记入往来款,造成单方面挂账,形成账实不符。
二、改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对策
(一)改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机制
事业单位必须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以及会计核算实际中存在的不足,来改进其核算的方式方法,健全其会计核算机制。一方面要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设定相应的会计核算监督机制,使得各部门工作人员都依法依规执行相应工作。另一方面,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执行的制度和会计核算报表也要加以改进,必须要能够清楚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资金结余和资金收支状况,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量以及其他资金的流动也要有相应的报表和核算项目来进行反映,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因此,事业单位可以结合收付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方法来改进其财务核算机制,提高其核算工作的严谨性、客观性和全面性。
(二)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力度水平
在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监督控制管理方面,首先,必须要依据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内容和性质,来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的、合理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从而能够动态的反映资金流动的整体细节,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其次,要提高监督管理人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严格实行责任制,对于发现的问题必须要指出来并马上进行改进。最后,会计核算人员也要定时进行检查培训其工作内容和水平,进一步加强与国际会计工作接轨,进行自我学习培训和提升,从而大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力度和水平。
(三)健全事业单位资金反映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事业单位在反映单位资金的状况上,必须要加强改进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反映,对于其无形资产的计提、摊销等等也要进行规范,对于往来款项要及时进行核对和清理,确保事业单位关于资产反映方面得以健全和完善,提高事业单位资金效益,推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向着科学、合理、高效的方向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在社会主义浪潮和国民经济贸易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加强事业单位的内控监督机制,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工作能力已经成为适应我国新市场的必要工作。与此同时,为了加强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长,就更要求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学会与时俱进,在不断的摸索中成长,使得我国事业单位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陈晓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13(2).
[2] 张国生,赵建勇.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环境、特征与预算会计改革[J].财经论坛,2008(5).
关键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问题;有效途径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会计核算工作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而在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中,越来越多的弊端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不仅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还严重阻碍了会计主体单位的长远发展。因此,加大对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本文重点对会计核算体系规范问题的几点思考进行了探讨分析,从而总结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一、现行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会计管理制度的约束和影响,一些单位在对资金进行总体规划时,通常都是根据实际获取的财政资来确定。而当前我国大部分会计主体单位中的会计工作效率不高,甚至还有部分单位并未形成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再加之相关会计核算制度的不健全、会计人员并未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履行操作等问题,从而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很多会计核算人员只是随便应付了事,大大降低了会计核算质量,致使会计核算制度形同虚设,严重阻碍了会计核算体系规范的有效实施。
2.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会计主体单位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会计工作人员并没有与单位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致使会计核算经常不履行相关规范规则,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使得违法乱纪行为频繁发生。其次,因为受到人员编制的限制,很多单位中的会计人员一般都会担任多种会计职责,这种混乱的职位划分,势必会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部分单位领导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很难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准确的检查。这样一来,当会计监督管理中存在了问题,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现象。而部分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却不能很好的执行,甚至还会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随意挪用公款,给会计核算工作造成许多的麻烦。
二、强化会计核算体系规范的有效途径
1.加强事会计制度的建设
首先,我们想要加强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就必须对原有的会计制度进行更加全面的改革与完善。我们只有充分保障了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才能确保会计核算体系建设的规范性,这样不仅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创造更多的便利,同时也促进了会计主体单位的长远发展。因此,作为新时期的会计主体单位,必须加快转变思想,切实结合本单位实际经营发展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会计制度,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注重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以及素质修养的宣传教育,减少、不规范操作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从而确保会计核算质量。
2.加强内部的预算管理机制
可以说,财政预算改革对于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相关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财政预算管理机制,对各项资金的使用进行明确的规定,大力推行部门预算制度。而这一新制度的推出,势必会让财务管理内容变得更加多样性,其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更是贯穿于财务全过程中。只有充分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同时能够对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解决,才能真正保证会计核算结果的真实完整性。其次,各部门也要认真做好收支规模的预算编制工作,要对每一笔已经批复的项目支出,制定出相应的项目进度规划,促使项目有预算的进行。另外,会计核算人员必须履行预算规范制度,通过结合实际的执行进度,适当的对支出明细进行调整。
3.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管理
加强对成本核算的管理,是推行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重要措施手段之一。因此,相关单位领导必须真正意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并加大对成本核算体制的建设,充分掌握本单位中各项资源的消耗情况,充分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以免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等不良现象。只有不断完善成本核算体系,才能有效避免资金的过度消耗,为利益者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并且,如果在成本核算过程中遇到问题,会计核算人员也可以通过采用国家颁布的一系列财税政策进行解决,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促使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最大化的效能,促进会计主体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制度是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管理要从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和工作性质等方面出发进行完善。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管理建设必须完善财务会计的运作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科学的进行业务流程的设计,规划监督的各项内容,落实“收支两条线”的政策。根据国家规定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财务核算制度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财务审批的制度等等。
三、结束语
当前形势下,我们应当正确估计会计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会计制度改革的新思路,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服务作用,使其更好地满足国家宏观管理和经济决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崔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