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贫血的护理诊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22-01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由于因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引起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贫血。血液中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都是明显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常出现较重的贫血、感染和出血。以青壮年占绝大多数,男性多于女性。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我院共收治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并配合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5月门诊住院收治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3岁。病程2-14个月。其中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Ⅰ型)16例,慢性恶化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Ⅱ型)11例。所有患者均有全血细胞减少,治疗前白细胞计数(0.5-2.8)×109/L,平均1.6×109/L,血红蛋白33.5-72.6g/L,平均52.2g/L,血小板计数(8-59.6)×109/L,平均21.3×109/L。其中有发热表现者15例,皮肤黏膜出血者13例,乏力27例,头昏20例,均无肝脾肿大症状。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 ①药物及化学物质原因:药物是临床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原因,常见引发此病的药物有氯霉素,磺胺类药,四环素,抗癌药(包括抗白血病药),苯,三硝基甲苯,保泰松,异烟耕,驱虫药,杀虫药,农药,无机砷,他巴唑,甲基硫脲嘧啶等。苯是工业用化学物品中用途最广,也是最重要的骨髓抑制毒物。②电离辐射致病原因:如X线、放射性同位素等的长期超量接触可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破坏造血微环境,影响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③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病。④免疫、遗传、阵发性睡眠的血红蛋白尿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及妊娠可并发再障。
1.3 临床表现
1.3.1 急性型 早期即出现感染和出血,表现为高烧、畏寒、出汗、口腔或咽部溃疡、皮肤感染、肺部炎症;皮肤瘀点、瘀斑、鼻衄、齿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女性月经过多等;眼底出血,颅内出血可致死亡。
1.3.2 慢性型 表现为倦怠无力,劳累后气促、心悸、头晕,面色苍白。感染及出血都较轻。
1.3.3 血液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属正常色素型。
1.3.4 骨髓象 骨髓细胞显著减少,脂肪组织明显增多。
1.4 治疗方法
1.4.1 防止与毒物接触,禁用一切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1.4.2 支持治疗,重视个人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重视口腔卫生局控制感染,采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等;止血,对皮肤、口鼻出血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中怄神经系统、生殖泌尿及胃肠道出血,最好给病人输入浓缩的血小板块;输血,只需输入浓缩的红细胞。
1.4.3 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目前最多用的雄激素。
1.4.4 免疫抑制剂,病人的发病与免疫是有关的,可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每日100毫克静脉注射或口服。
1.4.5 骨髓移植。
2 护理方法
2.1 出血的护理措施
2.1.1 皮肤出血的护理 患者经常清洁皮肤、黏膜、毛发卫生,更换衣物及床单,卧床的患者要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及肌肉萎缩,要给予患者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患者要经常洗澡,清洗时不要用过热的热水和酒精,同时不要用力过大,以免使患者皮肤损伤。常给患者剪短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导致出血。
2.1.2 鼻腔出血的护理 为防止鼻腔黏膜干裂引发出血,平时用石蜡油为患者滴鼻,防止鼻腔黏膜干裂引发出血。如患者鼻腔少量出血时,以消毒棉球填塞,重者予以碘仿纱条填塞止血。
2.1.3 牙周出血的护理 患者平时使用软毛牙刷和清洁棉棒清洁口腔,有齿龈出血时予以冷盐水漱口,嘱患者切勿使用牙签剔牙。
2.1.4 颅内出血的护理 患者注意休息,不剧烈活动,尤其是头部。若患者有恶心、呕吐、头晕、血压升高,继而转为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立即将患者取平卧位,予以吸氧,头部冰枕,静脉快速滴入脱水剂,输入血小板悬液及止血、镇静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2.2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神志、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发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征兆,应立即置患者于平卧位,头部置冰袋或冰帽。严密监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低于20×109/L的患者应卧床休息;要定时检查皮肤出血点、瘀斑及出血部位,肢体皮下或深层组织出血可将肢体抬高,深部组织血肿也可采用局部压迫方式积极止血。观察患者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是否出血,观察患者是否有出现腹痛、呕血、便血、黑便、尿血。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2.3 用药护理 丙酸酮不易被吸收。应需深部肌肉注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用热毛巾敷,观察有无硬结、有无肝损害,定期检查肝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4 饮食护理 饮食可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为了避免口腔黏膜损伤,食物不宜过热。避免进食刺激性食品。
3 小 结
再生障碍性贫血,为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急剧衰竭致全血细胞极度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部分患者短期内死于出血、感染,预后差。因此,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进行心理疏导,观察病情,加强营养,预防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控制病情发展,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文静.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17-118.
我院自1995年元月~2005年12月共收治产后出血病人60例。其中经产妇28例,初产妇31例,年龄22~43岁;职工3人,农民53人,其他4人。转入我院病人6人。出血量400~1000ml 29例,1000~1500ml 25例,1500ml以上者6例。60例产后出血患者通过临床抢救治疗与精心护理,60例患者痊愈出院,其中1例基本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
治疗标准及结果:治疗标准:通过临床抢救及护理治疗。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生化等均正常为治愈;留有心肾疾病,严重贫血等并发症为好转;死亡为失败。
治疗结果:经临床抢救,护理治疗,产后出血病人60例,治愈59例,占98.33%,好转1例,占1.7%。临床治疗有效率达100%。
典型病例:患者,女,32岁。因孕40+3周,G5P1L1,L0A,规律性腹痛8小时入院。查体:心肺正常,贫血貌,宫高36cm,腹围105cm、胎位L0A、胎心好、先露头、浮、压之高于耻骨联合,宫口开大2.5cm,胎膜未破,血色素每升75g,余正常。彩超:晚妊、胎盘Ⅲ°、双顶颈10.1cm、股骨长7.8cm、羊水过少。入院诊断:孕40+3周临产,G5P1L1、L0A、头盆不称、羊水过少、贫血、巨大儿?住院后据其家属同意,给予剖腹产助娩一成活男婴,体重4550g。子剖腹产术后3小时阴道出血约2000ml。病人烦躁,心率每分钟120次,血压65/30mmHg,有面色苍白、手足冷等症状,诊断为孕40+3周剖宫产术后出血性休克、贫血、巨大儿。立即给氧,记出入量,查血生化、肾功,给予补血1500ml、补液、血浆400ml、心得安、催产素、抗生素等治疗。2小时后,血压90/60mmHg,尿量1000ml,色正常。HGB:每升80g、血生化正常。加之精心护理技术,解除心理压力。记出入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出血量、饮食等。通过治疗1周母子安康出院,至今随访母婴安康,未留后遗症。
护 理
临床抢救治疗与护理要点:①临床抢救治疗:首先查明病因、给予吸氧、迅速止血。根据情况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补血、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静脉切开、扩容、升压、并发症、对症治疗等。②护理要点:a.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对于有血液系统疾病及妊高征产妇尤为重要。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应测血压半小时1次,记出入量,发现异常即报告医师处理。b.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清洁,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产妇及家属紧张情绪、减少疲劳,以利于产妇充分的休息。c.给足够氧气:产后出血患者因短时间大量出血造成组织细胞缺氧、坏死,因此应及时大量给产妇吸氧,每分钟4~6L,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吸痰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d.注意宫缩及阴道流血量。e.饮食护理:鼓励病人进食,消除产褥期对食物对于挑剔的心理。高蛋白、高脂肪等饮食,增强抵抗力,早日康复。f.严密观察肾功、血生化等情况。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整体护理;健康指导;临床症状;不良反应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7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50-01
再生障碍性贫血指的多种原因引起的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全血细胞迅速减少,且伴有继发性的感染和出血。经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证实,加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加强整体护理的临床措施和护理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40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33.25±1.24)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查,并符合WHO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1],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骨髓内给药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6例,观察组患者56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录入统计学表格进行初步分析,未见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骨髓内给药治疗,经麻醉处理后行骨髓内给药术治疗,山莨菪碱10mg,重组人工细胞生成素3000U,地塞米松10mg。每周给药2次或者每两周给药3次,治疗2个疗程,并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制给予适当的调节。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流程按照标准护理程序[2]进行。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主要如下:①心理护理:许多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知较少,治疗期间经常会产生焦虑、恐慌、怀疑、不安等心理症状,影响治疗效果。为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在患者入院时要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和相关制度,消除其陌生感,多向患者列举成功治疗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②感染护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感染率较高,所有尽量为患者安排单人房间,嘱咐患者注意增减衣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按时为病房消毒、清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按时通风,女性患者应注意清洁会位。③出血护理:一旦患者发生出血症状要及时给予止血处理,若肠胃道大量出血应立即上报医生。此外,需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症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3],避免滑倒、外伤等,禁止患者使用硬毛牙刷刷牙,避免口腔黏膜损伤或牙龈损害。④健康指导:治疗期间禁止患者滥用对造血功能具有损伤的药物,必要使用时应加强对其血常规的检查。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纤维和高维生素的事物,特别小心有刺、带骨的食物,以免发生感染或出血。
1.3 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χ±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 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出现3例头痛,6例头晕,2例恶心患者,对照组患者中5例头痛,12例头晕,11例头晕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引起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因素较多,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经常伴有继发性出血或感染症状,若治疗得当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也有个别患者的症状迁延不愈,急性发作会导致病情急转直下。在临床治疗期间预防出血和感染是护理的重点。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出血和感染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维持平稳的生命指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治疗。健康指导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抵抗力和集体免疫力,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其临床价值,值得重视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琴.护理干预在西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18(07):109-110.
[2] 美娜.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N].农村医药报(汉),2012,13(04):198-199.
【关键词】 急进性肾 小球肾炎 护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有多种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可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因不明者则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这类疾病是本节描述的重点。
本病的发病机制按照免疫病理表现不同分为三型:第一型为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型,该抗体与肾小球基膜抗原结合激活补体而致病;第二型为免疫复合物型,即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于肾小球激活补体而致病;第三型为非体液免疫介导型,可能与肾微血管炎有关。
二、诊断
凡呈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患者,肾功能急剧恶化,均应疑及此病并及时进行肾活检。若病理证实为新月体肾炎,可以排除是由系统性疾病引起时,诊断即可成立。
三、常见护理问题
(一)水肿
1.相关因素 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
2.护理措施 见急性肾小球肾炎。
(二)有感染的危险
1.相关因素 与激素、细胞毒药物的应用、血液净化、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2.护理措施
(1)定期进行病室空气消毒,告知患者及家属减少探视人员及次数,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2)加强全身皮肤和口腔黏膜的清洁卫生。对于水肿病人,应注意保护好水肿部位的皮肤,保证皮肤完整,加强翻身。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定时行咽拭子培养,每日用碳酸氢钠漱口数次,预防真菌感染。
(3)对于有颈静脉插管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应加强对颈静脉插管处的护理。保持插管处的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插管处敷料,同时指导患者保护好管道,勿扭曲及污染,当敷料处受潮或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和更换。
(4)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体温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应早期发现感染灶,及早治疗。当体温高于38.5℃时,应抽血进行血培养,怀疑有颈静脉插管感染时应从插管处抽血行血培养,必要时拔管行管道培养,再重新置管。
(5)MP冲击治疗的护理
①做好心理护理:MP冲击治疗时,多数患者有精神兴奋症状,告知患者,必要时给予地西泮等镇静药物治疗。
②密切观察患者肾功能情况:MP冲击治疗后,血尿素、肌酐有一过性升高,应注意观察,同时告知患者,减轻患者思想负担。
③密切观察血电解质情况:MP冲击治疗会引起水钠潴留、排钾增加,饮食上应指导患者进食低盐,同时注意患者有无水肿、血压升高及低血钾的症状,若出现乏力、纳差等症状,应怀疑低血钾的情况,及时抽血进行血电解质的化验,如果结果显示血钾低于正常值,指导患者进食香蕉、橘子、菌类等含钾高的食物。
④观察尿量情况:MP冲击治疗后,患者会出现尿量增加,应注意尿量和体重的情况,尿量大于2500ml/d以上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脱水和低血钾症状发生。
⑤MP治疗时,容易造成消化道溃疡,因此在应用甲泼尼龙治疗时,应辅有保胃药物如奥美拉唑的使用,减少消化道溃疡的发生。
⑥MP治疗时容易隐藏、诱发并加重原有的感染,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各项护理操作应注意无菌,告知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尤其口腔、会阴清洁卫生,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三)活动无耐力
1.相关因素 与病情的迅速发展、贫血有关。
2.护理措施
(1)休息:尽量卧床休息,不宜进行较重的体力活动。
(2)改善贫血:①减少活动量,贫血可造成机体携氧能力下降,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因此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机体的氧需求量。当血红蛋白较低时,可给予吸氧以改善机体氧供。②纠正贫血,贫血主要由于肾脏产生的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和合成红细胞的原料减少有关,因此遵医嘱予以叶酸、铁剂补充红细胞生成的原料,同时皮下注射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改善贫血。指导患者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大枣等。③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
(四)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
1.相关因素 与水钠潴留、肾功能急剧恶化有关。
2.护理措施
(1)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当出量明显少于入量,而患者又出现高血压、肢体发生水肿的情况时,应告知医生,一方面遵医嘱给予利尿药,若利尿效果不明显,患者表现出体内水分过多的情况,如呼吸困难、心悸等,可积极联系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加强脱水,改善体内水过多情况。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急进性肾炎由于新月体形成,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发展为肾衰竭,因此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尿量的变化,若尿量迅速减少,往往提示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肾功能的变化,尤其是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情况。
(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水肿及发生水肿的部位、范围、程度:观察患者有无心悸、呼吸困难、腹胀等心力衰竭表现,有无腹水、胸腔积液等。
(4)控制入水量:对于急进性。肾炎,不可过度限水,以免加重肾衰竭,亦不可过多摄入水分,以免少尿造成体液过多,发生心力衰竭。因此每日摄水量为尿量加不显性失水量。
参 考 文 献
[1]胡明亮,石晓峰.68例肾活检病理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曹肇慧,翟德佩,畅继武.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附5例报告[J].天津医药.1980年11期.
【关键词】尿毒症 肺水肿 护理
为了更好地做好尿毒症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提高治疗成功率,就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抢救的25例此类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5例发生肺水肿患者为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诊断明确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21~58岁,平均(31.2±16.3)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高血压肾病3例,糖尿病肾病3例。其中非规律透析组20例,占80%,维持性血液透析组5例,占20%。
1.2治疗方法
1.2.1取坐位或半卧位、吸氧;使用血管扩张剂:舌下含化消心痛10mg或硝酸甘油10mg。
1.2.2镇静:吗啡3mg静注,必要时30min重复使用2~3次;解痉:氨茶碱0.125~0.25g加入50%葡萄糖缓慢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
1.2.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以5%碳酸氢钠50ml静脉缓慢注射,以后视血气分析结果决定是否再用。
1.2.4应用西地兰或其他强心剂。
上述措施效果不佳时,对不规律透析组患者立即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对合并高血压患者以硝普钠静滴控制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组加强超滤。
1.3治疗结果 25例中抢救成功21例,死亡4例。其中不规律透析组死亡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死亡1例。
2 护理措施
2.1掌握正确的 肺水肿患者大多胸闷,不能平卧,应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水肿,使呼吸困难改善。
2.2保持吸氧管道通畅和适当吸氧量,通常以鼻塞吸氧,流量为4-5L/h。
2.3加强饮食护理 给予少盐饮食,保持高热量供给和丰富维生素饮食,鼓励患者少量多餐进食碳水化合物和易消化食物。给予低蛋白饮食。每日入水量应根据前一日尿量及液体丢失量来计算第二天的入水量,防止水过多,加剧肺水肿。
2.4心理护理 应加强床边监护,做好生活护理,给予精神安慰,耐心解释病情,稳定情绪,解除思想负担,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避免因紧张、烦躁而加重病情。
2.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体温、血压情况,缺氧状态有无改善,定时巡视病房。若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增频或痰量增加,出现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血压增高明显、血氧饱和度下降,近期尿量减少或无尿、未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或合并肺部感染等可能发生了尿毒症性肺水肿。护理中重点观察上述临床表现,尤其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采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迅速控制血压,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回心血量。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每日测体重,以了解病情和治疗效果。
2.6透析中护理 采取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阶梯式高钠低钠透析液进行透析。尿毒症性肺水肿多为急诊透析,应予心电、氧饱和度监护,透析超滤以先快后慢的模式进行,初次透析尤其是症状非常严重的患者,时间不宜过长。对于严重贫血,尤其是血红蛋白<40g/L时,应尽快交叉配血,在肺水肿症状有好转时输入。
3 讨论
3.1尿毒症性肺水肿又称尿毒症性肺炎,是尿毒症常见的并发症。其直接影响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3.2尿毒症性肺水肿的发生与高血压、容量负荷增加、慢性严重贫血、电解质紊乱、感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
3.3治疗高血压、改善贫血症状、控制液体摄入量、纠正电解质紊乱、血液透析治疗是尿毒症性肺水肿治疗主要措施。
3.3.1及时帮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吸氧。
3.3.2及时纠正酸中毒。
3.3.3利尿剂的使用 患者大部分少尿、无尿、肾功能处于尿毒症终末期,利尿药绝大多数无效。对于效果不理想者规律性血液透析,对减少或避免肺水肿的发生至关重要。加强感染控制,严密观察血压。
4 体会
4.1掌握尿毒症性肺水肿独特的临床特点。
4.2细心观察、护理,患者突然出现的气促、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是监护的关键。
4.3牢记-吸氧-血管扩张药-舌下含化这一应急抢救程序,护士应一边执行上述程序,一边报告医生。静脉点滴硝普钠的患者,应严密观察滴速。
4.4专科化、个体化用药原则,例如不盲目使用利尿剂、强心剂。
4.5做好透析准备工作,若保守措施无效,应立即行紧急血液透析。
参 考 文 献
1 加强围产期保健,纳入高危孕妇管理,定期产科检查
产前检查时,应认真观察贫血的表现,如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及观察甲床、口唇黏膜、眼结膜等体征。应定期行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及红细胞计数等贫血指标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贫血的证据,并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护理。若患有严重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孕前诊断明确者不宜妊娠。
2 注意孕期营养 ,指导孕期饮食
给孕妇提供与贫血相关的知识,指导孕期饮食,注意膳食营养平衡,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忌挑食、偏食、素食。妊娠4个月起应补充铁剂,孕妇宜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瘦肉、豆类、血液、海带、木耳、紫菜等。同时补钙及维生素,含叶酸、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叶酸在新鲜绿叶蔬菜中含量多,维生素B12则主要从动物蛋白中摄取。
3 补充铁剂,指导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
妊娠期贫血中缺铁性贫血占90%以上,妊娠其铁的需求量明显增加,生理需要量由每日0.8mg逐渐上升,最高达到7.5mg,大于日常饮食中的平均摄入量。正常成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入10-15mg铁,仅5%-10%能吸收,吸收的铁仅为1-1.5mg。即使在妊娠中期和晚期,铁的吸引率可由10%增至25%-30%,正常饮食中摄入铁仍不能满足孕妇需要。妊娠期若不补充铁剂,大部分孕妇的贮备铁将被耗尽,铁水平明显下降,直至产后6个月血清蛋白也很难恢复至非孕期的正常水平。因此应及时补充铁剂。 服用铁剂时应注意:(1)饮前口服吸收率高,餐后服用铁剂影响其吸收。但为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多在饭后服用;(2)眼药前后1小时不宜饮茶或咖啡;(3)不宜与牛奶及氢氧化铝等同服,但可隔开时间服用;(4)可加服桔子汁等富含维生素的液体,或同时服用维生素C每次0.3g,每天3次,能促进铁的吸收; (5)用药期间,每日饮水量2000ml左右。注意口腔及胃肠道反应;(6)口服液体铁剂要使用吸管,避免染黑牙齿;(7)服铁剂期间大便会变成黑色,向患者说明以消除顾虑。
4 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组织胶原的合成,铁的吸收,叶酸的代谢等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C有利于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当维生素C缺乏而叶酸供给不很充足时可因四氢叶酸的不足而发生轻至中度贫血。我国对孕妇推荐的维生素C供给量由非孕妇的每日的60mg增加至80mg,孕期应适当补充维生素C。
5 补充叶酸
人体不能合成叶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含叶酸最丰富的食物有蔬菜、豆类及奶制品等。食物中叶酸常因烹调不当而破坏,应避免食物过度煮或贮存的时间过长。仅从食物中摄取叶酸难以满足孕妇所需。因此增加叶酸摄入应包括改变膳食结构,添加强化食品或服用叶酸。妊娠前禁用影响叶酸代谢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乙醇等。妊娠晚期可常规口服叶酸5mg,每日1次,作为预防,对于双胎妊娠尤为重要。对于有胎儿神经管缺陷高发地区的孕妇,补充叶酸应从妊娠前3个月开始,0.5-1mg口服,每日1次;妊娠后每次5mg,每日1次;连续8-12w。
6 补充维生素B12
正常人维生素B12的贮存较多,而每天需要量仅为1ug。孕妇每天需要3ug,可通过动物性食物提供。维生素B12缺乏主要原因是胃壁细胞分泌内因子减少,胃酸及胃蛋白酶原分泌不足,致使维生素B12吸收降低。若孕妇合并内因子缺乏或胃酸缺乏,应预防性应用维生素B12,可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100ug,每周1-2次。
关键词:功血;贫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存在,常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国内外研究表明,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30%发生于育龄期,20%发生于青春期[1-3],而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功血患者来说,出血过多或出血时间过长往往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所以针对这一状况的临床护理也显的颇为重要,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患者而言,青春期下丘脑与脑垂体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功血病情的存在往往会导致继发性贫血,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影响学习和生活[4,5]。本文则针对这一状况,以本科室中某位青春期功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心理、活动、药物、饮食、病情观察护理与预防感染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针对性护理。
1临床资料
患者沈某,住院号589330,女性,13岁,学生,父母体健,社会关系清楚,心理状态紧张,无。患者主诉子宫出血1个月余,患者月经来潮近1年,月经欠规律,月经量不多,末次月经2015.4.26,阴道出血至今,量时多时少,多时每天使用卫生巾10余片,少时2~3片,同时伴有头晕乏力,未诊治,2015年5月中旬就诊当地医院,给予静脉输液止血治疗5d,口服药物升血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2d后再次出现阴道出血,量多,曾口服宫血宁治疗,于6月8日就诊我院,行超声检查提示宫内膜相对增厚,为行进一步治疗于6月8日由急诊收入院。入院后复查血红蛋白49g/L,患者头晕乏力症状明显,遵医嘱给予一级护理,贫血饭,病危,遵医嘱给予止血升血药物以及戊酸雌二醇2mgQ8h口服,分别于6月8日,6月9日给予悬浮红细胞2u静脉输血治疗,后复查血红蛋白为81g/L,患者口唇及颜面转为红润,活动后无头晕乏力症状,遵医嘱停病危,于6月21日改戊酸雌二醇2mg Q12h口服,患者主诉无阴道出血,于6月25日出院。
2护理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的即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6],尤其是对于功血继发的贫血患者来说,做好整体的护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患者病情转归并恢复健康,而且能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下文即围绕所选患者分以下几方面阐述实施的护理研究工作。
2.1心理护理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人在进入患者角色后,往往由于疾病的折磨、陌生的医疗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等产生一系列比较特殊或特有的心理活动[7,8]。心理护理的任务就是掌握并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反应特点,采用一系列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去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帮助患者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以及医疗环境,最大程度上为患者创造有益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患者疑虑的同时,耐心、和蔼的讲解与功血有关的科学知识,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定了解,减轻患者的焦虑,稳定其情绪,使之能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患者为青春期少女,情绪容易波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内心十分脆弱,因此,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态度要和蔼,热情,给患者详细介绍病房环境,讲解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其尽快了解和适应陌生环境,保持病房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2.2活动护理 活动护理是当功血患者出血时间长、量多,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症状,且入院时患者血红蛋白较低或为重度贫血,同时伴有明显头晕乏力症状时,护理人员要及时、正确的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为患者安放床档,勿剧烈运动,指导患者大小便时尽量在床上或床旁进行,避免跌倒坠床的发生。当经过输血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升高,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生活自理,活动量应适量,指导患者避免久坐就站,动作宜缓慢,避免跌倒发生。
2.3药物护理 药物护理作为护理人员重要的任务之一,长期以来对健康保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确的给药则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段,尤其是针对青春期因功血而继发的贫血患者,在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与时间的同时,更要引导患者严格遵嘱使用合理的性激素与升血类药物,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治疗原理、剂量与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同时严格遵照医嘱按时监督患者服药,防止其漏服或随意停药,以免患者因性激素使用不当引起子宫出血。
2.4饮食护理 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是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也是实施整体护理最重要的环节,护理人员应在全面评估患者营养与饮食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及时通知营养科为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饮食指导,向患者说明贫血饮食时不宜喝浓茶、咖啡等抑制铁质吸收的饮品,应多吃含铁量多的食物,如禽蛋类、乳类、鱼类、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等,同时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与绿叶蔬菜等,以摄取足量的高蛋白物质,从而帮助患者维持并恢复良好的身体状况。
2.5病情观察护理 病情观察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点内容,对于功血而继发的贫血患者要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准确记录相关数据,注意患者阴道出血颜色、出血量和性质,准确估计出血量。当发现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时,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做好止血、配血和输血等相关措施,并进一步密切观察患者阴道出血量的变化情况。
2.6预防感染 做好预防感染措施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血象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9]。护理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操作,正确的指导患者做好会阴护理,使其保持局部清洁,防止上行感染。与此同时要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保证病室每日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3结论与讨论
功血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因而针对患者这一状况进行全方位、专业性的护理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青春期少女患者来说做好针对性护理更是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在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期间需做好活动指导与饮食指导,在治疗方面应严格遵照医嘱给药,密切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并做好预防感染工作的同时,更应当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保障患者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正确的心理引导使其建立并增强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避免产生紧张、恐慌、焦虑等诸多不良情绪,从而为患者疾病的恢复增加信心。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2]巢莺.青春期功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0):206-206.
[3]邱晓燕.青春期功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9):5218-5219.
[4]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5]王慧荣.60例大学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7):44-46.
[6]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7]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关键词】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疾病;诊治
【中图分类号】R7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5-0047-02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前出血的原因之一,严重危及母、儿生命安全,发病诱因中以妊娠高血疾病占首位,症状不典型时易误诊早产、见红和前置胎盘出血,需要医务人员认真检查、分析及鉴别,提高诊断率,争取时间,挽救母婴的生命。现将1998年1月~2008年11月38例胎盘早剥的抢救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8年1月~2008年11月在我院分娩总数7128例,其中胎盘早剥38例,发生率0.53%,产妇年龄24~37岁,孕周23~42周,初产妇12例,经产妇26例。
1.2 方法 对38例胎盘早剥的原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处理,详见表1、表2、表3。
2 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最常见的诱因,占60.52%,重型胎盘早剥症状典型,以混合性出血为主,多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阴道流血伴持续性腰腹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其贫血程度与外出血不相符,同时出现子宫板样硬,胎儿宫内窘迫或死胎。轻型胎盘早剥症状多不典型,易误诊早产、见红、前置胎盘。分娩方式剖宫产18例,占47.4%,自然分娩20例,占53.6%,产妇并发症严重,如休克、重度贫血、DIC、子宫卒中、肾功能衰竭,虽无孕产妇死亡,但围产儿死亡率高,占55.26%。
3 讨论
3.1 胎盘早剥的病因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血管病变是胎盘早剥的首位诱因,妊高征患者因子宫蜕膜层小动脉痉挛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毛细血管缺血坏死而破裂出血,血液流到底蜕膜层,使胎盘从子宫壁剥离引起胎盘早剥。破裂的血管继续出血,剥离面也随之增大,形成胎盘后血肿,导致胎盘与子宫壁分离,轻者临床多无症状,严重者血液浸入子宫肌层,并逐渐扩展,引起子宫肌纤维分离、断裂、变性,子宫表面呈紫蓝色瘀斑,为子宫胎盘卒中,胎盘后血肿和胎儿血液的丧失将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严重者可致死胎、死产[1]。
3.2 胎盘早剥的诊断 胎盘早剥临床症状取决于胎盘剥离面积的大小。重型胎盘早剥(胎盘剥离面积>1/3)患者以隐性出血为主[1],本资料显示患者以混合性出血多见,但内出血严重,多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贫血程度与外出血不相符,腹痛、腰痛剧烈甚至出现休克症状,子宫处于高张状态,触诊硬如板状,无间歇性放松,子宫有压痛,随病情的发展,胎位不清,胎心音消失,孕妇可并发凝血机制障碍、子宫胎盘卒中等。轻型胎盘早剥(胎盘剥离面积<1/3)以外出血为主,常无上述临床症状与体征。故对临床表现典型的胎盘早剥,诊断多无困难。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患者出现产前出血,特别是妊娠合并高血压、羊水过多、多胎妊娠、不明原因死胎的患者在排除早产、见红、前置胎盘等因素外,要高度怀疑胎盘早剥,严密监测血压、阴道流血、贫血情况、宫缩、胎心音情况,及时行B超检查,其阳性预测率达100%,阴性预测北为88%[1],据此可帮助明确诊断,并可判断胎盘后血肿的大小,有助于处理。分析本院38例胎盘早剥,阴道出血占84.21%,腹痛71.05%,围产儿死亡55.3%,子宫高张性收缩占31.57%。
3.3 胎盘早剥的防治 建立健全的孕产妇三级保健制度,对高危妊娠中妊高征、羊水过多、双胎妊娠,产前应建立高危妊娠管理档案,进行系统管理。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使孕妇认识到高危妊娠的危害性,督促其定期检查,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是预防胎盘早剥的关键[2]。待产程过程中,密切观察宫缩、胎心音、先露下降、宫口扩张情况,选择宫缩间歇时人工破膜,缓慢放出羊水,防止宫内压骤降。对妊高征患者要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监测血压、胎心、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尽量延长孕周,如有异常,及时手术,防止DIC发生,确保母儿生命安全。
终止妊娠的方法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轻度胎盘早剥患者,如已临产,估计短时间内可分娩者,严密监测下阴道试产,但必须先行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使胎盘剥离面停止继续剥离,待产过程中,宫缩乏力者可用标准剂量的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发现异常如胎心变化、阴道流血增多、产程无进展应及时改行部宫产结束分娩[1]。
对重型胎盘早剥,短期内不能结束分娩者、胎儿宫内窘迫、产程无进展或妊高征病情严重,不宜阴道分娩者,均行剖宫产。术中若发现子宫胎盘卒中,取出胎儿后,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缝合子宫后,徒手按摩子宫及热盐水湿热敷子宫,都可使宫缩好转保留子宫。若经上述处理子宫仍不收缩或子宫出血仍多,血液不凝出血不能控制,应当机立断,切除子宫[1]。
参考文献
关键词:胎盘早剥;子宫张力;子宫压痛
【中图分类号】R714.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84-01
胎盘早剥指的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1]。它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诊断、处理,对母亲、胎儿的生命会造成威胁,甚至发生母婴死亡的情况。下面结合具体的病例,对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1到2011年1.1的所有胎盘早剥病例为66例,占据5年来我院孕产妇分娩总人数的0.49%;其中急诊入院31例,彩超检查出24例,Ⅰ度35例,Ⅱ度26例,Ⅲ度5例;剖宫产59例,阴道分娩7例。年龄范围在21-46岁,初产妇45例,经产妇21例,发病时孕周范围在29周-41周。
1.2 方法:将66例确诊为胎盘早剥孕妇的临床资料调出,对所有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并分析护理措施对孕产妇起到的临床效果。
2 结果
有腹痛、腹胀、阴道流血、子宫压痛、胎心率改变等临床表现的共有60例 ;无任何症状,仅仅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检出6例。66例患者住院期间,实行严密、系统的护理,均没有出现重大并发症;66例孕妇无死亡病例,新生婴儿死亡1例;平均住院日5.2左右。出院后按时来我院复诊64例,各项检查复诊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
3 结论
临床工作中,对胎盘早剥及时发现、做出准确的诊断并积极治疗,可以降低DIC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新生儿成活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胎盘早剥的主要并发症是DIC、产后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羊水栓塞,这些并发症严重威胁到产妇生命和新生儿的健康;临床工作中,胎盘早剥分为度Ⅰ、Ⅱ度、Ⅲ度,Ⅰ度剥离面积小,Ⅱ度剥离面积为胎盘面积的1/3,Ⅲ度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1/2。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影响极大,贫血、刮宫产率、产后出血率、DIC发生率均升高,如若处理不及时,会危及母儿生命。
密切观察孕产妇的临床表现,可以辅助、提醒医护人员对胎盘早剥的及时发现和诊断[2]。Ⅰ度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需要结合超声检查等辅助检查才可发现剥离病灶;Ⅱ、Ⅲ度孕产妇的临床表现很典型,主要为腹痛腹胀、腰酸或腰背痛、阴道出血、贫血等;主要体征有:子宫压痛、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对于Ⅱ 、Ⅲ度孕产妇根据临床表现不难及时做出诊断,但对于Ⅰ度患者,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容易被忽略造成漏诊,以至于孕妇胎盘剥离面逐渐加重,使DIC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增加,进而直接影响到母婴健康;因此医务人员一定要认真对待前来检查的每一位孕产妇,仔细询问病史、密切观察孕产妇的各种表现,对其进行超声常规等辅助检查,尽量避免由于疏忽大意而造成的胎盘早剥病例误诊、漏诊。
对胎盘早剥孕产妇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对于维护母婴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3]。对66例胎盘早剥孕产妇的护理措施行之有效,现总结如下:
3.1 保持血容量在正常范围:严密观察血压、脉搏、有无阴道出血及出血量、腹痛程度,密切观察有无失血性休克。建立静脉滴注通路,确保药物、液体输入。严禁进行肛查,尽量避免阴道检查,以防引发再次大出血。
3.2 预防感染、心理护理:静脉滴注抗生素防止感染;孕产妇的心理高度紧张,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安慰,态度亲和,舒缓孕产妇心理压力。
3.3 避免、缓解胎儿宫内缺氧:观察宫缩及胎儿是否宫内缺氧;孕产妇一定要卧床休息,进行间断或连续性吸氧,增加胎儿供氧,减少出血机会。定时定点的检测子宫底高度和孕产妇腹围的大小变化,子宫体压痛的范围面积及轻重程度,密切注意胎心音及胎心率、胎动次数;如孕产妇出现子宫板状且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胎心音听不清及胎儿位置触摸不清,病情可能较严重应立即处理。
3.4 治疗配合护理:协助终止妊娠预防产后出血:
(1)经阴道分娩者应先行人工破膜,缓慢流出羊水,减小子宫的容积,用腹带包裹腰腹部,起到压迫局部作用,使胎盘剥离面积不再继续扩大,也能刺激子宫收缩,加快产程;产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血压范围、脉搏频率、宫底的高度、压痛范围及程度、阴道出血和胎心音的变化。
(2)估计在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者或产程延长,同时伴发胎儿宫内窘迫者,应当迅速选择行剖宫产手术,并做好抢救措施。
(3)警惕分娩后产妇DIC、产后大出血的并发症产生密切注意产妇全身出血倾向、血液不凝的现象,定时进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实验检查。
(4)大量出血经治疗无效者,要做好行子宫全切术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七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