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殊儿童教学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现状;对策分析
融合教育就是希望在一个相对融合的环境下,让那些特殊儿童跟正常儿童一起进行互动,增加这些特殊儿童学习的机会。融合教育的理念就是把教育建立在对学生能力的了解上,根据他们的特长来进行教学服务。
一、学前融合教育的内涵
在早期,对于特殊儿童一般是进行隔离教育,随着人权运动的发展,加上主流思想的回归,融合教育的理念不仅很好的体现在一般的学校教育中,对于学前儿童教育安置也受到了这个思潮的影响。学前融合教育属于特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主要就是把0到6岁的特殊儿童很好的安置在普通的幼儿班集体中接受教育。进行学前融合教育要把握好特殊儿童的一些特殊的需求,找出障碍发生的的原因,按照个别差异原则,及时开展教育服务,并及时提供一些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协助。
二、新时期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困境,这就需要对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针对问题提出学前融合教育的策略。
(一)幼儿园行政支持方面
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对幼儿园行政支持力度不大使得融合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很难获取相应的协助,导致在特殊儿童的安置方面产生挫折和负担。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进行通报的时候,缺少相应的行政支持方案。行政人员对于融合教育存在一些顾虑,一些设备和制度缺少弹性,加上教育主管部门的倡导力度不大,支持的力度也不大,负责单位之间的沟通效率不高,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内涵缺少必要的了解和认识,就导致幼儿园在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需求其他机构的协助。
(二)经费保障方面
在教育经费比较紧张的前提下,财政部门也没有办法给于地方大量的特殊教育经费补助。而推动学前融合教育需要大量的经费来执行,一旦经费不足就会影响到学前融合教育的效果。
(三)幼儿家长方面
对于特殊儿童的家长来说,比较担心自己的子女是不是能够接受适当的教育,而普通孩子的家长就会对担心会不会影响到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对于特殊儿童缺少了解和关爱,就会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开展产生阻碍。家长除了在学前融合教育中担心和质疑自己孩子的受教育权利,还有的家长根本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在融合班级中。幼儿教师在面对这些特殊儿童的要求和普通儿童家长的担心上感到很大的压力,但是却找不到和家长进行沟通的渠道。
(四)幼儿教师方面
由于我们国家还没有真正开展特殊儿童的师资培养,所以目前面临着学前特殊教育师资的培训和教师流动的问题。普通幼儿教师跟特殊幼儿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学前特殊儿童教学上采取的教学理念也不相同,这两类教师在教学合作上就会存在难度。因为那些巡回辅导教师来幼儿园辅导的时间比较少,普通教师在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跟特殊教师沟通的不够,不能很好的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在学前融合教育的背景下,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特殊的教育技能,但是因为培训时间少,对学前儿童特点了解不充分就会导致教师特殊教育技能缺失。除此之外,融合之后的班级中包含了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但是教学人员编制不够,就会导致班级管理出现困难。
三、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策略
(一)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
1、增加经费预算
在进行学前融合教育发展过程中,对于那些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幼儿园,政府部门要给与充分的经费支持,让幼儿园有足够的资金使用在特殊儿童的身心教育和发展方面,从而不断提高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效性。
2、妥善推进特教知识进修
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要举办相应的特殊教育进修班,对给幼儿教师进行关于特殊儿童教育的案例培训。幼儿教师在进修的时候,要学会针对不同的儿童障碍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并进行认真的规划,从而在进行学前融合教育教学中有选择的余地。
3、专业团队认真执行
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团队在对各个幼儿园进行巡回辅导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特殊儿童的需求,适当的延长辅导时间,并根据特殊儿童的状况进行一些弹性处理,给普通幼儿教师一定的协助,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咨询渠道,积极跟普通幼儿教师合作,拟定相应的特殊儿童教育规划。相关部门要加强专业团队执行的成果监督,定期对巡回教师的服务成果进行评价,提供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效。
(二)对幼儿园的建议
1、建立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支持系统
假如幼儿园没有办法在融合班级中增加教师人数,就要适当的调整学生和老师的比例,适当的安置特殊儿童人数,进一步减轻教师的压力。除此之外,还要把融合教育的班级设置在行政管理人员办公室旁边,当普通教师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就近向行政人员寻求帮助。
2、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
幼儿园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来学校参观,让特殊儿童家长看到特殊儿童跟普通儿童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的情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子女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对于正常儿童的家长,要让他们多了解特殊儿童,明白这些特殊儿童的困难,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明白学前融合教育制度的开展并不会影响到正常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三)对教师的建议
1、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由于特殊儿童跟正常儿童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幼儿园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建立一套有效的教学策略,把每一位普通教师在辅导特殊儿童的时候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还有那些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及班级管理方式等等都记录下来。
2、给特殊儿童参与活动的机会
特殊儿童被安排在普通的班集体中,就是想让特殊儿童跟正常儿童一样学习和生活。幼儿教师要给特殊儿童参与活动的机会,比如,在学校演出活动中,可以安排特殊儿童给小伙伴们去献花,让特殊儿童也能感受到来自集体活动的分为,而且特殊儿童也同样有演出的机会,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安排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3、增进对学前特殊儿童相关措施的理解
幼儿教师要增进对学前特殊儿童相关措施的理解,比如,特殊儿童的安置问题,具体的安置流程等等,幼儿教师要熟悉这些知识,给家长提供一定的信息知识,也给特殊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援。
结论
综上所述,学前融合教育的理念已经被广泛的接受,但是因为要把特殊儿童安排到普通幼儿园中,加入缺少相应的配套设施、缺少师资力量等就难以给特殊儿童提供特殊服务,这就需要认真研究学前融合教育的问题所在,实施切实有效的推动策略。(作者单位: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余强.美国学前阶段特殊教育全纳安置模式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2(8).
关键词:随班就读;普通小学教师;态度
1.引言
1.1随班就读的现状
发展随班就读这一有利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安置形式势在必行,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方面,就目前形势来看,普通学校中大班额的教学现状使教师很难将精力放在特殊儿童身上[1],而特殊儿童在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造成他们不能很好地融入普通学校中。此外,还存在普通小学教师过于依赖资源教室、资源教师的现象[2]。
1.2问题的提出
学校的态度影响着教师的态度,而教师的态度影响着同龄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的理解和接纳,影响着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的生活学习,因此,普小教师对特殊儿童、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极大地影响着特殊儿童发展[3],更影响着随班就读这一教育模式的发展。因而,本研究开展问卷调查,试图了解普小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接纳度程度、支持态度等。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杭州地区普小教师。
2.2研究工具
该调查研究主要通过自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 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尽管随班就读已经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现实情况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
3.2三个维度的具体分析
3.2.1 对随班就读的了解程度分析
数据表明,普小教师对特殊儿童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由于他们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程度并不深。
3.2.2对随班就读的支持态度及接纳程度分析
通过数据看出,普小教师接纳特殊儿童但对随班就读的支持态度并不高。
3.2.3在工作中践行随班就读的状况分析
通过表4分析,大多数普小教师都不认为自己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很好地帮助特殊儿童。
3.3 三个维度的整体分析
3.3.1受调查者年龄与对随班就读了解程度、接纳及支持程度、在工作中践行状况的对比分析
根据表5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不同年龄教师与其对随班就读的了解程度有显著性差异(t=2.581,0.010.05)。由此可以知道,年龄对普小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但影响对随班就读的了解程度。
3.3.2受调查者是否接触过特殊儿童与其对随班就读了解程度、接纳及支持程度、在工作中践行状况的对比分析
根据表6数据,第一:是否接触过特殊儿童与教师对随班就读的了解程度有显著性差异(t=3.060,0
3.3.3受调查者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与其对随班就读了解程度、接纳及支持程度、在工作中践行状况的对比分析
据表7的数据看出,是否参加过相关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培训与教师对随班就读的了解状况、接纳及支持态度、在工作中践行状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
4.建议
4.1针对是否接触过特殊儿童对普小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影响
首先,建议普小教师进入特殊学校,接触特殊儿童。其次,普小可以与附近特殊学校建立互帮互助关系,让普通小教师进入特殊学校进行教学。通过让普小教师增加对特殊儿童的接触次数,让他们改变对特殊儿童固有的歧视观念,改变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忽视、轻视的态度。
4.2针对普小教师对随班就读的了解程度不高
首先,可以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对随班就读进行初步的了解。其次,可以与同事进行交流。此外,听相关特殊教育专家对此进行解释分析。最后,可以从调整普通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入手,更新教师教育内容[4],让普通师范生了解特殊教育。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逐步更新教育观念,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5],因此,也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观访问特殊学校、了解特殊儿童的方式提高普小教师对随班就读的了解程度。
4.3 针对普小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接纳态度及支持程度偏低
第一,从教师自身层面出发,首先,教师需要做的是摆正心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特殊儿童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教师需要不断地发现特殊儿童的优点,这既有利于特殊儿童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调整自身心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特殊儿童,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成就感。
第二,从外部环境支持层面来说,首先,应该将随班就读的宣传工作推广至普教系统,让教师意识到随班就读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其次,应该在各级师范院校中增设特殊教育的课程,让普小教师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此外,应该尽量减少普校与特校之间的隔阂,让普校教师与特殊学校教师多交流、多探讨、多总结[6]。
4.4 针对普小教师在工作中践行随班就读的状况不佳
首先,普小教师可多与其他有随班就读学生的普小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借鉴教育经验。此外,完善行政工作管理体制也是一个必要的措施,要求学校内部建立配套的资源设施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彭霞光.中国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政策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1,(11):16-20.
[2]于素红,朱媛媛.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J].中国特殊教育,2012,(8):3-8.
[3]曹雅茹.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教学策略与所需支持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12):3-7.
[4]朱楠,王雁.“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基于复合型的内涵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5-11,27(6):39-44.
一、问题的提出
对特殊儿童而言,在一所对象来源单一,且以隔离、分类为特征的特殊学校里,对他们的社会融合是不利的。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推行的“随班就读”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特殊教育模式,但在我国教育界却并未得到较好的推广。在一些人心目中,教师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应在普通学生身上,普通学校里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常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主动或被动地受到隔离和排斥等不公平的教育待遇。文章研究的问题: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社会文化与社会网络三个维度如何排斥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特殊儿童、普通学校、主流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社会工作如何介入来降低特殊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社会排斥?
二、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为主,以文献法为辅,进行质化分析和研究。笔者选取X机构6名社会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儿童在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寄养家长、学校老师的评价。笔者查阅与特殊儿童教育、社会排斥理论、增能理论、社会融合理论等相关文献,对本文的研究设计与内容富有启发性。
(二)研究分析框架
基于社会排斥视角,本文认为教育体制、社会文化与社会网络三个排斥维度是导致特殊儿童教育被排斥、被边缘化的机制和过程。当教育体制不健全时,社会建构起一种忽视特殊儿童教育需求的文化,许多特殊儿童被排斥于社会普通教育计划之外。特殊儿童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弱势群体,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被排斥与剥夺。随着这种文化内化在社会大众的意识形态里,从而产生更加持久与深远的影响(见图1)。从图1可知,特殊儿童教育被排斥和普通学校排斥、主流社会排斥三者之间构成研究的互动框架,其中教育体制、社会文化与社会网络三个排斥维度是特殊儿童教育社会排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排斥系统中,普通学校、主流社会是主体,特殊儿童是客体,他们之间社会需求的出发点不同,在彼此互动关系中产生排斥与被排斥,与影响因素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循环怪圈,共同影响着特殊儿童接受教育。
三、特殊儿童的基本情况暨三个排斥维度的分析
(一)个案基本介绍
儿童A:男,9岁,两性畸形术后,被遗弃时约18天大,入院至今由X机构监护抚养。儿童B:男,8岁,地中海贫血,被遗弃时约10个月大,入院后由X机构监护抚养。6岁时家庭寄养,目前就读小学二年级。儿童C:女,8岁,精神发育迟滞,被遗弃时约5个月大,入院后由X机构监护抚养。6岁时家庭寄养,目前就读小学二年级。儿童D:男,9岁,语言障碍,被遗弃时约5岁大,入院后由X机构监护抚养。5岁时家庭寄养,目前就读小学三年级。儿童E:男,8岁,先天性唇腭裂术后、先天性指趾畸形术后,被遗弃时约12天大,入院后由X机构监护抚养。4岁时家庭寄养,目前就读小学二年级。儿童F:女,10岁,脊柱侧弯术后,被遗弃时约7个月大,入院后由X机构监护抚养。3岁时家庭寄养,目前就读小学三年级。
(二)特殊儿童教育的问题暨三个排斥维度的分析本文尝试通过“社会排斥互动框架”,分别从教育体制、社会文化、社会网络三个排斥维度探讨特殊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这三个排斥维度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1.教育体制排斥及其引发的问题我国制定的《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都规定普通学校不可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然而,X机构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儿童却常被排斥在外。经多次协商无效,X机构将情况如实反映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某普通学校迫于来自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压力,为X机构申请就读的适龄儿童专设了入学面试,经校长面试合格方可入学。一般情况下面试通过率不高,直接影响X机构儿童随班就读率。学校不愿意接收,校长的面试很严格,孩子当时没达到入学标准,X机构尝试了好多方法,学校才给临时安排就读。(寄养家长1)我们是普通学校,老师都没有参加过特殊教育的相关培训,学校里也没有设置适合特殊儿童的课程。(学校老师1)一个班级只能有2个左右的特殊儿童,不然这个班级会很难管理。很多授课老师都不会对他们提什么学习要求。(学校老师2)当前教育体制的各种政策、制度都致力于保障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政策执行过程却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导致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不平等,形成了教育体制对特殊儿童的结构性社会排斥。
2.社会文化排斥及其引发的问题特殊儿童可能外观有小缺陷,或说话不太清晰,或行为有些偏差,或入学就读时年龄偏大,这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排斥,甚至被歧视。社会上的家长担心特殊儿童会影响他们孩子的成长,他们会向自己的孩子灌输一些对特殊儿童有偏见的思想,给特殊儿童贴上“另类标签”,心理上产生无形的隔阂。于是,正常儿童有意或无意与特殊儿童保持距离,拒绝和特殊儿童一起玩耍、交友,形成了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的摩擦性互动。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喜欢我,他们都不跟我一起玩,我在学校没有伙伴;每次寄养妈妈送我来上学,我总想着能回家。(儿童D)他喜欢一个人待在角落里不说话,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我面对全班的同学,真顾不上他,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帮他。(儿童D的老师)老师总说我不懂事,同学也不喜欢我。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得很快,我听不懂。每当我做错事时,老师就会批评我,说我这不好那也不好。(儿童E)他就是一个捣蛋的学生,不管走到哪,谁都不会喜欢。学习不好,性格不好,什么都不懂,可以不来学校了。(儿童E的老师)普通学校排斥特殊儿童,孩子很容易受到歧视。本来还只是肢体上的残疾,到了学校连心理都出问题了,变得自卑、胆小。(寄养家长2)在当前社会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为特殊儿童提供个别辅导,更何况他们都没有特殊教育背景或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他们感觉难以胜任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难免会对特殊儿童表现出“视而不见”、“漠不关心”。
3.社会网络排斥及其引发的问题本文的社会网络是指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与支持网络。当前教育环境缺乏盲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无形中体现以强势群体的意志为主导,导致弱势群体资源分配上的边缘化。学校的人文环境也不容乐观,正常儿童对特殊儿童避而远之,对特殊儿童持有愚弄、歧视的心态,老师时常对他们视而不见。长此以往,特殊儿童被排斥于正常儿童群体之外,几乎不与正常儿童往来,而是将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群体情感投向同类群体,形成一个不断萎缩的社会关系网。同学会骂我是狗屎,有时几个同学围攻打我。每次老师总是批评我,都说是我的错。在学校里我只和几个也是X机构的孩子一起玩。(儿童B)他在学校不遵守纪律,扰乱课堂纪律,经常被学生家长投诉,没有孩子愿意和他一起玩。(儿童B的老师)老师不喜欢我,她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我在学校过得不开心,没有伙伴,感觉大家都离得远远的。(儿童C)她在学校里很少跟别人接触,偶尔也就是和X机构的其他孩子玩,平时班级的活动她很少参加。(儿童C的老师)我寄养X机构的儿童好些年,家人支持我做这份爱心工作,但周围其他人都不理解,社交范围缩小了许多。(寄养家长3)学校的老师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普教老师根本就无法为他们提供个别辅导。(学校老师3)社会排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排斥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单向的排斥是社会主流教育剥夺了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益,让他们自我价值无法得到体现,极易形成持久的多重劣势;双向的排斥是特殊儿童受到社会主流教育的排斥,产生了被剥夺感、被边缘化,长期以来他们也会排斥普通学校的老师、同学,有的还会选择离开学校。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即使他们走出了学校,同样面临着对社会的不信任与排斥,甚至延伸到敌视社会的心理。#p#分页标题#e#
四、社会工作对特殊儿童教育的介入
前文笔者深入分析三个排斥维度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影响与作用,现进一步讨论社会工作介入特殊儿童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的途径与方法,探析特殊儿童在社会工作介入中如何实现增能,降低社会排斥,改善社会融合。
(一)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本身就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与理念,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满足特殊儿童发展的原则,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是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社会工作强调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观,认为特殊儿童有获得资源以解决问题并发展潜能的权利,强调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建立一个评量和介入的交互框架,以满足其需要并促使他们与环境达成和谐。
(二)特殊儿童在社会工作介入中的增能
1.社会工作介入的途径X机构的特殊儿童中多数是残疾儿童,社会工作者根据特殊儿童的服务需求,立足于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与方法开展社工介入服务。
(1)特殊儿童的识别与评估特殊儿童是需要识别与评估的。X机构的哪些儿童应该就读特殊学校?哪些儿童可以到社会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他们是病理性问题多一些,还是适应性心理障碍多一些呢?此时,社工对儿童进行实地观察,每学年评估他们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及其互动关系,提供儿童社会发展的资料,组织教育、医疗、康复、护理、心理、法律等跨多学科专业技术团队一起诊断与评估,如是轻度残疾儿童(轻度弱智、肢残或有心理障碍但生活能自理、不严重影响正常上课的学生)则依照融合教育理念安排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社工在特殊儿童入学前先与学校联系,让学校了解特殊儿童的基本情况,促使学校能够尝试接纳一些轻度残疾但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儿童随班就读。
(2)特殊儿童寄养家长的有效支持特殊儿童情绪、情感和态度会有不同变化,寄养家长作为模拟父母承受着更多的压力,这是没有养育过特殊儿童的父母难以想象的。社工根据寄养家长的需求提供个别化的家庭支持,比如情绪支持、咨询服务、知识培训等。当特殊儿童向寄养家长倾诉因某种残疾所造成的情感困扰“我不想出去,没人陪我玩”,“为什么我长得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此时寄养家长的回应至关重要,对特殊儿童的自我意识和感觉具有很大的影响,积极的态度可以帮助他们变得积极、自信去迎接挑战,消极的态度则会使他们变得退缩、孤僻。所以寄养家长积极地回应与交流有助于特殊儿童提高交往接纳能力。与此同时,社工开展一些寄养家长的小组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分享经验,获得必要的非正式支持。
(3)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权利维护社工作为特殊儿童代言人走访X机构所在地的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为特殊儿童争取义务教育的权利。X机构儿童以计划外招生的方式分散安置附近学区内的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如有的学校不愿接收,所在地的教育部门采取软硬兼施的方法,以政策制度为主,以鼓励支持为辅。社工作为特殊儿童权利的代言人,与学校协商、组织专家为特殊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加强学校老师对特殊儿童的了解与沟通,消减在文化上的排斥。让学校老师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正常儿童之间的学习能力各不同,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自然存在差距。与此同时,社工制定一些帮助特殊儿童增强能力的活动计划,必要时为特殊儿童提供个案跟进服务。
(4)特殊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建立社工通过沟通、法律维权等渠道,帮助特殊儿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社工与寄养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实行家长会、个别化教育计划会、家庭记录、儿童成长报告等。寄养家长不但将日常生活技能传授给特殊儿童,而且以家庭为基础的学业技能辅导,补充课题教学的内容。社工与学校进行有效的沟通,改善特殊儿童学习的环境,根据特殊儿童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为特殊儿童提供合作性、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对于老师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过程中缺乏的相关知识,社工提供所需的咨询服务与支持,必要时协调社会资源为老师开展培训与指导。社工与社区进行良好的沟通,开展一些社区宣传教育活动,推行有意义的特殊儿童教育项目,动员社区资源帮助更多的特殊儿童。
2.特殊儿童增能的实现根据儿童A的具体情况,社工从个体与环境方面分析儿童A在校面临的困境,并采取相应的介入策略。为了改善儿童A的情绪管理能力,社工尝试通过生活中的模拟场景、行为预演的方式,帮助儿童A澄清脾气暴躁的原因,与儿童A分享调节情绪的方法。效果评估时儿童A的情况有了良好的改变,社工将儿童A的积极变化告诉学校,但学校并未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A的进步,坚决不再让其返回学校随班就读。社工向相关教育部门反映实际情况,依法维护儿童A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经多方协调,今年秋季学期儿童A有机会重新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以前我在学校里表现不好,校长不让我去上学了,我只好回到这里上特教课。最近,我知道9月份可以出去读书,好开心。(儿童A)他以前被学校劝退,学校的校长怎么也不愿意再接收他入学。社工因此多次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也递交了相关的申请报告。(儿童A的老师)针对儿童B的具体情况,社工意识到儿童B在班里处于边缘地位,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让老师和同学看到儿童B身上的优点,尝试接纳儿童B。社工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告诉老师儿童B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介入策略,为儿童B提供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争取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老师召开了以关爱为主题的班会,让班上的同学们和儿童B一起玩互动游戏,儿童B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重新返回课程。社工与老师一起为儿童B设立阶段性目标,引导儿童B遵守课堂纪律,学会与其他同学友好相处,其他同学也要学会尊重和接纳儿童B。
现在老师很少批评我了,还夸奖我进步了很多。同学们也愿意和我一起玩了,我也积极参加班级的活动。(儿童B)他现在基本上可以遵守课堂纪律,与同学们的相处渐渐好起来。他有一些什么想法,也会跟我沟通。(儿童B的老师)社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儿童C在校面临的困境,并采取相应的介入策略。在会谈中,社工运用反映感受、角色扮演等技巧帮助儿童C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反应。与此同时,社工向其老师提供儿童C社会的发展状况,让老师理解她学习能力存在的局限,也能让老师看到她乖巧可爱的另一面。老师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儿童C是先入为主了,所以很多时候总是觉得她做得不好,经常批评儿童C,导致儿童C每次见到她都会很紧张,越紧张就会越做不好。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老师对儿童C的态度从排斥逐渐变为接纳,也适当照顾儿童C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个别化需求。老师会对着我笑,她很少批评我。同学们也会邀请我一起做游戏。现在我喜欢去上学了,虽然我学知识还是有点慢,我会按时完成作业。(儿童C)如果其他同学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她都主动去帮忙,大家都挺喜欢她,也乐意跟她一起玩。(儿童C的老师)针对儿童D①的具体情况,社工与儿童D的老师一起探讨儿童D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老师了解儿童D的成长经历,在寄养家长的关爱与引导下,儿童D的性格渐渐开朗起来,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内向。寄养家长为儿童D提供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希望老师在班级里能给儿童D多一些鼓励与支持,为儿童D营造良好的同伴互动与支持的环境。随后,儿童D的老师渐渐改变对儿童D的看法,鼓励其他孩子和儿童D一起玩,平时多参加班级活动。儿童D在大家的关心和鼓励下,性格逐渐开朗起来,会主动跟熟人打招呼,可以流利地与人说话,各方面表现都取得较大的进步。我喜欢去学校上学了,老师和同学们愿意和我说话了,有时还会和我一起玩,有一次老师还邀请我到讲台为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呢。(儿童D)他的情况比以前好了许多,不再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表达的能力也提高了许多。现在他愿意与别人交流,课堂上也会主动回答问题。(儿童D的老师)#p#分页标题#e#
针对儿童E的具体情况,社工与老师探讨班级里同学们反应的具体情况,呼吁同学们用爱心来接纳儿童E,做到不嘲笑、不歧视,让儿童E感觉到班级的温暖。社工针对儿童E的过于好动的行为问题进行个案辅导,了解儿童E在学校和寄养家庭的状况,共同探讨问题的症结,达成共识。社工运用优势视角的价值理念,正面关注并激励儿童E通过努力改善不良行为,强化良好行为。与此同时,社工也运用角色扮演的技巧帮助儿童E改善课堂行为,灵活设计课堂模拟情景,引导其分享换位的感觉与思考。社工及时向老师反馈儿童E的进步,与老师沟通适当改变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式。现在同学们不会给我取一些难听的名字,他们会和我一起玩,有时还一起写作业。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儿童E)他比以前安静很多了,起码在课堂可以坐得住,每堂课也能认真听下来,作业也完成得比较好。他和同学们也渐渐有较好的相处。(儿童E的老师)社工运用同感、尊重的技巧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帮助儿童F②消除自卑,学会悦纳自己。
社工主动与儿童F的老师联系,告诉老师关于儿童F不想上学的想法以及原因,与老师沟通儿童F在融入学校中所呈现的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途径。社工不定期与儿童F各位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儿童F在班级里的具体表现,也希望各位任课老师能在课堂上多鼓励儿童F。与此同时,社工与老师一起鼓励儿童F与班里同学一起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让他们在一起学习和玩耍,这能为儿童F融入班级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引导班里同学一起来关心儿童F,真正做到用爱心来接纳儿童F。最近的考试我都拿了优,老师说我很棒,我开心了好几天啊。现在同学们会跟我玩,有时还会和我一起做游戏。(儿童F)她平时勤奋好学,成绩还不错,在班级里的成绩算是中上水平。我尽力帮助她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儿童F的老师)
五、结论
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准教师”的养成阶段,是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的初始阶段,免费师范生在职前培养阶段生成的专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入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水平和发展空间,也影响着入职后面对多元化的教育对象群体的教育态度、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因此,为适应未来我国普通学校教育对象及教育环境的变革,在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将特殊教育能力纳入普通师范教育培养内容将成为必然。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融合教育推进之下,普通教师教育体系应如何呼应融合教育发展对教师特教能力的诉求,将是我国教师教育变革的行动重点。本研究聚焦于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生力军”的免费师范生,以期通过对其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探讨,为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变革提供借鉴。
2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内涵
2.1普通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结构及内涵的研究现状
分析教师的能力构成是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当今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殊教育能力?什么是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国外研究者归纳了融合教师要具备五方面的能力,包括障碍儿童相关知识;障碍儿童学科内与学科间的有效教学策略;正确的班级管理与行为干预技能;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英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所有的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均应包括特殊教育的内容;要求新教师要具有发现和教育超常儿童以及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能力。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署提出了对普通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六项基本要求,以此确保特殊儿童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具体包括:教育者能够立即发现并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教育者能够帮助特殊儿童在社区和学校生活中进行学习、获得成功、并且能够完全融入其中;教育者应当接受充分的培养以获取相应的知识、技巧和信心来移除特殊儿童学习中的障碍,并且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进行学习活动;教育者应当在健康、安全、成就感、对社会的贡献、经济能力五个方面使特殊需要儿童获得提高;教育者需要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专业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以满足学生和其家庭的需求;教育者能够通过职业标准和绩效管理了解其在特殊教育方面的职业发展水平,并同时发展自己的教学技巧。
融合教育对未来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态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研究者认为,在融合教育中,任何教师都要能履行以下职责:①充分了解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普通儿童,能为不同的儿童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和安排相应的活动;②明确教育目标是为了支持孩子学会正确的知识和适当的行为,促进他们的发展,将每一个儿童都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受益者;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避免由于标签效应而限制某些儿童的学习能力和人格的发展;④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在融合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要鼓励发展正常和发展障碍儿童共同参加活动和相互学习。也有研究者提出,为满足融合教育实施的需要,教师应该具备三方面得素质,即形成融合的态度、价值和期望(真诚接纳所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民主的教育观(树立民主的教育机会观即教育机会均等,树立民主的过程观即“合作学习、共同生活”,树立民主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具备特殊需要儿童的知识(如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及分类、融合教育发展及趋势、关于特殊教育的文件法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特殊需要儿童生理心理特征、从事融合教育的专业信念)、技能(音乐、舞蹈、手语、盲文等)和情感(关爱和帮助)。孟万金等研究者认为应该打通“普教”和“特教”之间的分割,突破传统的普教与特教教师专业素质“线性”排序或“面上”并列的局限,构建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素质结构的四个关键系统“专业理念、专业智能、专业情怀、专业规范”。
2.2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内涵
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推行下,国内外学者对于教师的特殊教育能力结构的论述主要集中于融合的专业理念(包括教师的态度、价值和期望;民主的教育观等)、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有关特殊儿童发展及其学习的知识系统;有关融合教育的专业理论和知识系统;有关融合教育的法规政策知识系统;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系统)、融合教育的专业技能(特殊需要儿童鉴别与筛查的基本技能;特殊需要儿童有效教学策略;融合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特殊需要儿童行为干预技能;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等)三个方面。其中,融合的专业理念是整个能力结构的灵魂,指导和影响着教师融合教育教学活动;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普通教师开展融合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和支柱,三个方面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普通教师融合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1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统帅教育职业活动的总的思想意向。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专业以及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影响着教师的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信念的获得需要互动和参与,并逐渐决定自己以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融合教育的思想,即是人类对自由、平等人权的追求,强调参与,拒绝排斥。因此,在这种理念下,教师要树立一系列的新观念,真诚接纳所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和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民主的教育观。首先,教师需要真诚接纳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融合教育的理念强调尊重每个儿童特殊的禀赋和需要,努力使社区内的每个学生都感到被接纳、安全及成功。给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与普通儿童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既是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教师是否具备对特殊需要儿童真诚接纳态度,直接影响这些儿童的受教育水平。已有研究发现,普通教师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接纳态度并不乐观,“普通儿童普通学生还照顾不了,哪有精力关照残疾学生”,这种消极的接纳态度必然导致融合教育的失败。其次,树立新的人才观,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和教育价值观。融合教育首先要做到的是“有教无类”,进而是“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儿童的全面发展。对于所有儿童(包括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培养其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才是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复合、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观念,对不同学生给予个别化的教育期望,形成合理的教育价值观,才能促进教育公平的达成。再次,树立民主的教育观。融合教育体现着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途径。融合教育的开展不仅体现受教育机会的均等,而且体现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这与教育民主的思想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普通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中树立民主的教育观,由封闭式单一性教育向开放式多元化教育转变,明确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合作性学习,体现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公平性、合作性原则;改革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评价方式,由终结性向形成性转变。
2.2.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特质之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柱。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教师要掌握基础的特殊教育知识。根据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职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普通教师需要掌握如下专业知识:其一,有关特殊需要儿童发展及其学习的知识。对各类型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学习规律的掌握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其二,有关融合教育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对融合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融合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教师树立融合教育的专业理念。其三,有关融合教育的法规政策。这是依法执教必需的知识,如义务教育法和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教师等级资格相关政策,地方相关制度体系等。其四,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是教育教学技能的根基,如教学论、课程论、教材教法等相关知识。
2.2.3专业技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融合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对教师教育特殊需要儿童的基本技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融合教育环境下,普通教育教师需要掌握如下技能:其一,特殊需要儿童鉴别与筛查的基本技能。教师应能够及时发现特殊需要儿童,并知道如何向特殊教育专家寻求帮助。其二,特殊需要儿童有效教学策略。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把握学科前沿、洞察学科发展方向的能力和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高效教学和教会所有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学生学习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教学要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帮助特殊儿童在学校和社区生活中进行学习、获得成功、并且能够完全融入其中,这也是融合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其三,融合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差异性更大,因此,教师必须掌握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才能保证开展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其四,特殊需要儿童行为干预技能。特殊需要儿童大多存在各种问题行为,因此,教师必须能够掌握有效的干预方法和策略,减少特殊需要儿童的问题行为,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以促进其融入班级环境。其五,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评估不仅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还具有激励、指导学习的作用。融合教育要求教师在传统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的基础上,具备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评估技能。其六,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教师的合作、共享能力被作为各国融合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核心能力。融合教育的实施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位的支持与保障,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策略,促进各类资源的整合和协调,促进各个群体之间的融合,扮演中介者角色,使各系统之间有序融合运作,以为融合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推行将为教师队伍引入大批优秀学生,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为融合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为保障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学校获得适当的教育,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加入特殊教育的相关内容是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做法。为提高我国随班就读质量,促进我国融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是确保这一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目前虽然有部分院校在教师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意识到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但大多数以开设特殊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开展普及性教育,其辐射范围有限、效果甚微。因此,有必要系统地考虑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
3.1培养目标:融入融合理念,培养特殊教育能力
要构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必须先明确其培养目标。融合教育的核心是接纳所有儿童,不拒绝和排斥儿童,其内涵已远远超过特殊教育的狭义内容。随班就读是我国融合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对我国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及义务教育的普及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发展,师资先行,随班就读改变了普通教育对象的构成,教师的工作任务也因此发生变化。此时,教师教育必须予以及时呼应,才能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做好充分准备。免费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生力军,为适应融合教育环境,在培养阶段必须纳入特殊教育能力培养内容。应融合教育之需,各国均对教师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如美国教师教育项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以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需求,并注重多样性、差异性和多元文化的渗透”为目标;澳大利亚教师标准中也要求教师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关注多样性和差异性;瑞典要就已获得某种教学学位的教师进行补充培训,以“使他们能够满足教室内多元化的学习需要”等。因此,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为保障我国随班就读的顺利开展,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也应以“培养免费师范生具备从事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的能力,能满足融合教育环境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需求”为目标。
3.2培养方式:整合多专业力量,实行多模式培养
“从普通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提倡融合教育也是对整个教育的目标、教育功能的又一次深刻反思,是对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定位的调整,是对现代教师教育的挑战”[27]。面对这样一个挑战,学界一直对从事随班就读的普通教师职前特教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性的认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持续不断,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对其价值与意义、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的确证及对国外融合性师资职前培养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而且还设想和提出了符合本土化条件的具体的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教课程的安排方式、教学实习的方法和策略。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对于职前阶段的“准教师”特教能力的培养仍然处于缺失状态。与此同时,在免费师范生政策推行下,其专业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专业、一个院系、一所学校所能解决,而需整合多个学院或专业的力量与资源,形成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培养模式,才是基于当下教师教育改革浪潮和满足融合教育发展需要的可行路径。以美国为例,其在职前融合教师的培养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普通教育专业学生选修特殊教育课程;二是非特殊教育专业选修特殊教育作为第二专业;三是通过专业整合,创办专门的融合教育专业,参与后两种培养方式的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两种资格证书,形成“教师资格证书+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双证制的融合教育教师培养模式。英国也是融合教育做的较为成功的国家,为更好推进融合教育的实施,保证普通教师掌握特教技能,英国教育部要求普通师范院校学生必须先学习一定的特殊教育课程,才能获得教育证书,对于未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师资培训机构英国教师资格委员会对其培养机制并不承认。这种培养模式是一种单证式的培养,即在普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过程中进行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培训。
无论是双证制的培养模式还是单证制的培养模式,在准教师职前的培养阶段,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学科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的合作与资源整合,形成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教师教育项目是世界融合教师培养的主要模式。鉴于此,在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也需整合多专业力量,采用多种培养模式。比如,“独立模式”即由教育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开设针对普通师范专业学生的特殊教育课程,各学科专业的免费师范生选修特殊教育课程,以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能力。“辅修模式”由教育学院根据融合教育环境中对普通教师特教能力的要求,设计非特殊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由非特教专业免费师范生选修为辅修专业。“分段培养模式”,“3+1”、“2+2”等培养模式,免费师范生先在是普通师范院系修读2-3年学科教育专业课程,掌握普通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再到教育学院修读1-2年特殊教育相关课程,以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能力。“综合模式”即由教育学院和其他普通师范院系合作系统调整和结合特殊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学习、实践学习等,教育学院与普通师范院系联合合作重新设计各类课程,组成系统的、互补的课程体系。
3.3课程设置:打破普特壁垒,增加实践内容
根据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课程设置:第一,在通识课程中增设特殊教育通识类课程,如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融合教育概论等,帮助学生树立融合教育的专业理念,形成合理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教育观等。第二,在教育学科和教育技能课程中增加融合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差异教学、中轻度障碍学生教学法、融合教育环境殊需要学生的教学等课程,丰富和提高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第三,增设模块选修课程,发挥学生主体性,如通过各类特殊需要儿童的教学法模块课程、各种干预方法的模块课程、沟通与合作模块课程等,发挥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个体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增强其教学技能。第四,增加实践课程。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学生教育实习的比重,通过解决现实教育情境中的各种问题提升准教师的专业能力。如通过让免费师范生进入融合教育学校的实习和见习,接触各种类型的特殊需要儿童,加深其对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理解和认同,加强其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融合教育环境下更加强调教师与其他专业人员、教师、家长、行政人员等的合作,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共同为所有学生提供教育。这就要求免费师范生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在其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其教育合作实践能力加强关注。学生更需要走出校园,进入各类基层学校、社区、家庭开展实践,以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策略。
4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支持保障
无疑,免费师范生师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健全、完备的支持体系和丰富的资源。融合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集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的系统工程,需要制度、经费、人员等的全面支持。同样,健全、完备的支持体系将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保障。
4.1转变教师教育者观念,创设支持环境
实践融合教育,推行随班就读,态度和观念对于成功开展融合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要促进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发展,首先要从教师教育的政策制定者、管理者和实施者融合教育观念的建立做起。国家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师范院校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是未来教师成长发展的引领者,他们首先要明确融合教育的理念、教师掌握融合教育专业理念及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并将其贯穿于教师教育改革与管理、免费师范生的教学与科研之中,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资源支持。
4.2完善教师资格认定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在现阶段的中国,大多数免费师范生并未接受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这与我国整个教师资格认定机制不无联系。目前,我国在普通教师的资格认定中,并未包含特殊教育的要求,这种制度保障的缺失使得法规、政策要求执行不力、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教课程积极性不高,职前阶段免费师范生特教能力的培养仍处于缺失状态。因此,必须从立法教育来解决普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问题,以保障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推进。
4.3加强多学科跨专业合作,丰富资源系统
教师教育的改革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融合教育的发展非一己之力即可促进,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完善亦非一学科即可实施。正如学界所呼吁我国随班就读质量的提升要有强有力的支持和完备、健全的保障系统,未来教师职前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多学科、跨专业的合作。不同领域研究者间的合作研究为免费师范生特教能力的培养改革提供研究支持;普通师范专业与特殊教育专业的资源共享与师资合作为免费师范生提供完善的课程体系;师范院校与基层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的合作为未来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不同师范院校间的合作沟通,促进免费师范生特教能力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
5总结
【关键词】康复心理学 有效教学 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河南省教育厅教师[2012]1111号);2013年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具有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教师司[2013]13号);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原经济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3-ZD-04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15-02
随着特殊教育零拒绝理念的推行,特殊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大,表现为特殊儿童障碍类型增多、程度加重、多重障碍儿童数量增加等,对教育和康复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满足特殊儿童的双重需要,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由培养单一教学型教师变为培养具有教学与康复双重知识和技能的老师。2012年9月,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的1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改革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师、康复类专业技术人才。”康复心理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步入师范生的视野内,成为教育康复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该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可操作性、思想性与适用性兼容并存的特点。由于涉及大量的医学、康复学、心理学的名词、概念、理论、技术等内容,凸显容量多、专业领域跨度大、学科内容新、实操性强等特征,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有一定难度。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康复心理学》的教学效率,提升教育康复专业的人才质量。
一、《康复心理学》教学低效的原因
1.被动的学习地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或使用课件呈现)、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这种以教为主的师生单边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被老师“牵”着走,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讲授的进度快、内容量大、交叉知识多,学生易出现“腾云驾雾”的感觉。
2.重知识传承、轻技能指导使学生会“说”不会“做”
“知识传递型”教学观在我国高校仍然占重要地位,教师习惯于把“向学生传授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来完成;只追求按时讲完授课内容,却忽略了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有“知”少“行”,知行脱节。造成学生实操性差,技术水平低,缺乏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离了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灌输式教学剥夺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
“一言堂”的“师说”教学占据了大量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教师以学术权威自居,把教材神圣化,剥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造成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缺乏活力,教学成为低效、甚至无效的结果。
二、《康复心理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教学有效性所采取的教学行动或教学行为[1]。应用于《康复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有:
1.教师主动提升专业能力
高校教师作为康复心理学的施教者,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自觉打破学科壁垒,树立大康复观,构建宽广的学科通道,从单一学科的专家转型为具有现代康复医学观的高素养、宽视野、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康复家。由于康复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步入大学课堂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心理学理论及技术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任课教师不能仅仅是传授现有教材上的知识,更需要在实践领域研究大量的心理康复现象,通过科研成果的不断转化,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生命力。
2.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
概念图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即通过图示的方式结构化、可视化地将某个主题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达到一目了然地了解知识体系的结构、层次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太多、太杂,学生记忆、理解困难[2];采用概念图来表现复杂的知识结构,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使用概念图可以梳理教学思路、组织教学信息、构建知识框架、呈现整体结构;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概念图可以改变传统的条目罗列展示教学内容的线性方式,完整呈现知识网络,有效展示师生思维过程,利于课堂互动、交流、合作,例如图1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关于应激障碍知识的概念图。在评价活动中,概念图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工具,有效地评价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对知识理解的水平、深度和知识的相互联系程度等[3]。概念图是对教师和学生均有帮助的有效策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很快会体验到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度的、精致的加工。无论是预习、复习,还是探究、讨论、汇报、展示,甚至是考试,都可以显示其独特的作用,使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4]。
图1 应激障碍
3.完善实践教学机制,培养临床思维
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正确面对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是康复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影响,高校普遍存在着师生比不合理现象;面对大班额学生,教师指导实验、参观、见习、实习的精力不足,往往使之流于形式。今后,需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把实践教学放到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保证教学质量。实验课可以在实验室开展心理测量,训练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通过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心理咨询技能;见习、实习中,对学生临床接触的个案进行分析,做耐心细致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在实验、见习、实习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学习做小课题,写科研论文,促使学生逐步发展临床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结语
随着康复医学和心理学、社会学的飞速发展,对心理因素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只有及时把先进有效的科学研究成果呈现于教材中、课堂教学中,结合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才可以真正促进学生较好地掌握心理康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临床技能。那么,在《康复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建构有效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春玲,宋远航.大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2):98-99
[2]苏程,刘军.浅谈康复心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258-259
[3]孔亚峰.概念图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5):41-44
[4]李晓慧,董彦莉,周平平.基于概念图策略的教学研究――以高等农业院校化学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2010,38(23):12853-12854
关键词 随班就读 教师 专业素养
分类号 G760
1 问题的提出
以“倡导所有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以及“建立能够接纳并满足所有学生教育需要的教育体系”为主张的融合教育思想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便以其卓越的进步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成为世界特殊教育变革的主要动力和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于尽快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普及义务教育的迫切需要,国家将随班就读明确做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据教育部2011年的公报,全国随班就读特殊学生人数已经占在校特殊学生总数的56.49%。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随班就读”取得的成绩更多体现在特殊儿童的入学率上,这些儿童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的教育质量、个人的发展状况和自身潜力的实现程度,并不理想,普通学校残疾学生“流失”、“随班就坐”或“随班混读”等现象严重,因此,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的提升成为继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后更加迫在眉睫的重大议题。
此外,国内外众多研究均表明,相对于班级规模、班级结构、物理环境、学生背景等其他因素,教师素养对学生的学业表现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并且“教师缺乏特教专业知识和方法”是目前随班就读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我国随班就读质量提升的关键举措。然而,当前对优秀随班就读教师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括和提取文献中关于随班就读教师核心素养的规定和描述,并与我国最新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对照和分析,同时综合随班就读一线教师和高校特殊教育专家的意见和观点,从而在保障研究资料来源多样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提炼出随班就读教师的核心素养和需求,为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培养提供依据。
2 方法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随班就读教师
随班就读是指在普通教育机构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我国融合教育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师资队伍通常包括班主任教师、任课教师、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下,由随班就读学校所在地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承担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工作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本研究中将随班就读教师仅界定为:在有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班级从事班主任及学科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教师,不包括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
2.1.2 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是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或潜在影响的品质。叶澜指出,教师专业素养由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构成,同时,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及不同学者的观点,虽然有所差异,但大多从知识层面、理念(态度)层面以及技能层面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探讨。因此,本研究将教师的专业素养界定为:教师成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时所必备的品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态度三个方面。需说明的是,本研究仅关注在随班就读情境下教师尤为需要的品质,不探讨其基本教学技能、学科知识等素养。
2.2 研究对象及步骤
本研究采用四种方法和途径收集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旨在探讨优秀随班就读教师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采用“三角验证”的方式,通过对多种途径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相互映证,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2.2.1 文献收集与分析
(1)文章收集和筛选
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与融合教育或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进行探讨的相关研究进行广泛收集和筛选:中文部分,以“融合教育教师”、“全纳教育教师”、“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专业态度”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挑选公开发表在正式学术期刊上并对随班就读教师素养进行直接探讨的文献;英文部分,以“inclusive education”、“inclusive practice”、“teacher quality”、“teachercompetence”、“teacher preparation”等为关键词在Pro-Quest、EBSCO、Eric等外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由于文献数量庞大,将最终人选的文章限定为2000年以后的、发表在“同行评审”(peer reviewed)期刊上的文章。最终共筛选出文章58篇,其中中文部分23篇,英文部分35篇。
(2)文献内容的归纳和分析
为确定已有研究成果中对随班就读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探讨和规定,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所搜集的文献内容进行归纳和分类。内容分析法多用于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但同时也可用于对文献资料内容的提取和比较。先将每篇文献中提到的素养条目进行归纳和统计,合并表述相似、本质相同的条目,然后将共同出现在10篇以上文章中的素养条目归为知识、技能和态度三类,形成文献分析部分的研究成果。
2.2.2 与我国普通教师专业标准对照
由于随班就读教师首先是一名普通教师,并且随着随班就读的不断发展和教师素养要求的提高,每一名普通教师都有可能成为随班就读教师,其间并没有严格界限。我国最新出台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均体现了融合教育的理念和要求。本研究将从文献中提取的相关内容与我国普通教师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要求和规定中与已有研究结果相同的部分,进行突出强调。
2.2.3 向一线随班就读教师征集意见
一线教师是我国随班就读工作最直接的实践者,直接从事随班就读教学和管理工作,对于工作中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有更直接的体会,本研究将通过访谈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已有的文献研究结果向其征求意见,从而进行进一步印证或补充。
2.2.4 向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征集意见
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对与融合教育和随班就读有更专业、更理性的认识,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素养并提出建议,从而丰富已有的文献成果,明确随班就读教师在工作中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上述四种关于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要求的不同信息来源能够尽量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不同来源之间的对比和印证有利于把握其中的最核心要求,获得较有效的研究结果。
3 结果
3.1 文献的归纳和提取结果
经过对所搜集文献的分析,将出现在lO篇以上文献中的核心条目进行提取,结果如表1所示。
3.2 与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对照的结果
将文献研究的结果与我国《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对比,提取《标准》中与文献研究结果表述一致或相近的条目,其结果如表2所示。
3.3 向随班就读一线教师及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征集意见的结果
研究者将文献研究结果分别呈现于随班就读一线教师和高校特殊教育专家。为保证研究的代表性和深入性,本研究共选取随班就读教师10名及高校特殊教育专家5名进行调查,通过电子邮件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邀请其指出已有文献研究结果中最值得突出强调的条目并提供补充意见。
整体来看,一线随班就读教师及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对已有文献研究结果表示了较为一致的赞同态度,但在有些条目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具体来看,在知识领域,双方都对“残疾儿童定义、分类及身心特点”、“残疾儿童学习和行为特点”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突出强调,而对“特殊教育相关法律、政策”的要求相对较弱。在技能领域,“差异教学能力”、“多元、客观鉴别与评估能力”、“课程调整能力”等技能同时得到了双方的一致强调,但在“合作能力”、“环境创设能力”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差异。此外,一线随班就读教师和高校特殊教育专家都对技能领域的条目进行了补充,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最后,在态度领域,双方认识较为一致,只是在补充条目“对特殊学生有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上有所差异。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3.3 综合研究结果
根据与我国教师标准进行对照以及向一线随班就读教师、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征求意见的综合结果,最终保留文献研究结果中的所有项目,并在“技能”领域加入由一线教师和高校专家补充的“自我发展、反思能力”,形成“随班就读教师核心专业素养条目”,其中知识3项,分别为“残疾儿童定义、分类及身心特点”、“残疾儿童学习和行为特点”以及“特殊教育相关法律、政策”;技能8项,分别为“差异教学能力”、“多元、客观鉴别与评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课程调整能力”、“与家长、同事及专业人员合作能力”、“实施合作教学能力”、“和谐环境创设能力”以及“自我发展、反思能力”;态度2项,即“承认融合教育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接纳学生身上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三个维度条目共计13项。
4 讨论及建议
4.1 讨论
4.1.1 中西方文献中对融合教育或随班就读教师素养的规定和期望存在一定差异
毋庸置疑,融合教育是全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对于融合教育教师素养的探讨理应放在国际融合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但研究者发现除“差异教学能力”、“课程调整能力”等学者高度关注的共性要求之外,中、西方文献对于随班就读教师核心素养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差异,所强调的内容各有侧重,例如,几乎所有的国外文献中都将“与教学助手、康复训练师、家长、社区等高效合作的能力”列为融合教育教师首要掌握的能力,而在中文文献中提到的次数并不是很多,究其原因,可能由于国外融合教育的支持系统较为完善,大多数融合学校都配备了完备的各类专业辅助人员,而在中国,这种合作的基础较为缺乏,所以学者们对合作能力的关注程度与国外存在差距。再如,整体来看,国内文献明确强调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如特殊儿童的分类、心理行为特征等,而国外文献则较少对知识领域做明确要求,更关注教师技能的需求,这可能源于中国“重知识传授而轻技能培养”的教育传统。
4.1.2 差异教学能力、多元评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成为随班就读教师核心能力的重中之重
纵观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虽然在研究背景、切入角度、语言表述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均体现出对融合教育教师差异教学能力、多元评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重点关注,这三项要求也在对文献内容的量化统计和访谈的过程中得到了印证。有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课堂的差异性无疑远远大于传统课堂,驾驭这种大差异课堂往往是所有随班就读教师的最大挑战,差异教学从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适应了随班就读的发展。此外,传统、单一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不再能够满足特殊儿童评价和进步的需要,在有特殊儿童参与的普通课堂,教师应能够针对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调整测验方式、时间和难度,保证特殊儿童的进步和水平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客观的评量。最后,随着融合教育的发展和支持体系的完善,与各类专业人员及特殊儿童家长的高效合作能力必将成为随班就读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以形成教育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合力。
4.1.3 我国普通教师标准越来越多地体现融合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目前国内外的现实均表明,融合教育已成发展趋势,随班就读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通过对比发现,在我国最新试行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以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有相当一部分规定和条目已经体现了融合教育的理念,例如,要求教师具备多元评价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并且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还特别提出“了解有特殊需要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规定,要求每一位教师为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任务做好准备。
4.2 建议
4.2.1 充分认识随班就读教师的核心素养
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随班就读发展的水平较低,在对教师观念的引导、支持系统的构建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随班就读教师面临的现实情境与西方融合教师并不完全相同,在此背景下,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必然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更强调对资源和支持的获取以及教师自我更新、发展的能力等。由于本研究更侧重于在国际背景中对融合教师素养的初步探讨以及对国内外文献的综合分析,所以并未完全聚焦于中国的现实情境,而这应当成为后续研究的又一着力点。
数概念学习现状分析
数概念是数学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数概念的掌握是智障学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刚入学的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由于智能严重落后,其数学能力只处在两三岁健全孩子的水平,他们无意注意占优势、学习兴趣度低、主动性不强、记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非常差,对于比较复杂和抽象的数概念的掌握具有极大的挑战,表现为“点物数数”时“手口不一致”,或者能够“点物数数”却不能正确说出“总数”,能够机械地“唱数”却不会“按数取物”……数概念的模糊阻碍了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数概念教学,必须遵循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技能的形成规律,采用侧重于解决不同问题的不同策略,并将多种教学策略综合、灵活应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形象联想记忆法学习
认识数字是学习数学的开始,要想使以后的数学教学更加顺利,必须抓紧认数这一基础教学。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直观为主,内化能力差,对于抽象的东西他们学起来比较困难。在认数教学中,如果教师机械地让智障生认数,他们容易混淆这些数字,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形象联想记忆法是根据中重度智障学生特点将数字比喻成形象去记忆,让智障学生把形象和数字建立起有机地联系,如“1”像铅笔、“2”像鸭子、“3”像耳朵……形象联想记忆法符合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这些形象可以减轻智障生在认数学习上的一些困难。
刚开始教学认数时,智障生常常记不住数字,会乱认、乱指。为了让他们能正确认识数字,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形象联想记忆训练法。以认识“3”为例,首先强化对于“3像耳朵”的认识,即每次认读“3”的时候,笔者就在自己的耳朵旁做表示“3”的手势。多次练习、巩固后,对于“3像耳朵”的认识已经有了较深的印象。之后,他们每次看到笔者在耳朵旁放“3”的数字卡片后,就会条件反射地回答“耳朵”,并紧跟着说出“3”。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最终他们都能看着笔者做的手势“3”或“3”的数字卡片直接说出“3”了。
任务分析法学习点数
中重度智障生是指韦氏智商低于50且伴有中度以上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他们刚入学时往往没有形成点数技能:有的学生能从1唱到10,却不会按数取物,也就是并不真正理解每个数的实际意义;有的学生认识若干数字,却不能将数与物对应起来;有的学生尚不能笼统感知物体的集合。任务分析法是把特定的学习任务(行为或技能)分解为几个步骤或几个组成部分,按照层次加以安排。在教智障生点数时,把点数分成许多小步子序列,按由易到难的小步子呈现,然后分段,精简为系统的教学程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逐步形成点数技能。
以5的点数为例,教师运用任务分析法先把5的点数为五道程序。程序一,把要数的5个学具依次从左到右排好顺序;程序二,用手指练习,从左到右依次在5个学具一个个不遗漏也不重复地“点触”,使视觉和触觉协调起来;程序三,训练准确与熟练地唱数到5;程序四,将以上三步一起协调地完成;程序五,进行有变化的点数训练,比如心中默数、物品摆放不同形式的点数、数量不同的点计数等。
任务分析法可以通过不同程序的强化训练,有效掌握点数中的要素,从而形成正确的点数技能。
动手操作法比较大小与排列
由于中重度智障儿童思维直接与感性知识相联系,具有较强的表象功能,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很大程度上依赖生活中感知形象的支持。所以,对智障生进行数序与数的大小教学,更要注重动手操作。因为动手操作学习符合弱智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顺序,可以丰富智障生的感性认识,加深理性认识,还为他们长时记忆的保持提供了练习的场所。
以“比较4与5的大小”与“4、5的排序”为例,在认识5这个数字时,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去理解。在进一步理解5这个数的大小和顺序时,可以在4相对应的教具上添加“1”(1个教具),就得到5;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5比4大,大“1”;数数时先数到4,再数到5。再进行方向操作训练,在5相对应的教具上减少“1”(1个教具),就可以得到4,使学生理解4比5小,小1。通过不断地模仿练习,而习得数的大小与顺序。
结束语
关键词:听障儿童;学前教育;康复教学;创新实践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生儿听力筛查不断普及,听障儿童福利政策不断完善,听障儿童的早诊断、早佩戴助听 器或植 入人工耳蜗得以实现。这就需要听障儿童康复教育工作者调整康复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式方法,适应和满足听障儿童的各 种 需 要,给 听 障 儿 童 提 供 最 切 实、最 全 面 的帮助[1]。在传统的听障儿童康复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往往关注孩子语言表达和语言清晰度,忽视了语言表达的前提是理解语言,更忽视了对听障儿童的听觉能力、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沟通能力的全面培养。康复教师特别重视和强化听障儿 童的语言表达训练,教学时常以教 听 障儿童 练 习发音、识字 认物为主;以合乎语法规 范 的形式 呈 现句子,通过 学习句式、套用句式教孩子学习说话。教学方法以大声地说、大量重复单词为主;学生以看话、模仿口型为基本学习途径,这种长期形成的封闭型教学模式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采用填鸭式的手段,没有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关注自己教了多少知识,不关注学生能接收到多少信息,理解多少语言的含义,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多少语言。总体来说,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不善于学习先进的康复教学理念,不能及时更新康复理论知识,尽管在康复教学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康复效果却事倍功半。
近年来,全数字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先进的助听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环境下的听障康复设施不断涌现,听障康复理论和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和完善。新世纪的听障儿童康复应该是一项需要并适应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撑的事业,若死守过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不去创新,必 然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康复教师必须要创新、探索与实践,用现代康复理念来指导教学,用新的科学技术来辅助教学,构建现代的开放型教育模式,让听障儿童成为积极主动、热情探索的学习者。为此,笔者在听障儿童康复教育中通过和耳鼻喉科医生、听力师长期建立联系,监测每名学生听力状况,做好听能管理;结合幼儿园教育理念进行游戏教学、情景教学,激发听障儿童学说话的愿望;增加个别化课 程,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鼓励家长积极参与,采用医生、教师、家长团队协作模式进行教学等形式,进行了创新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目的是提升听障儿童以语言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与主流社会更快更好地融合。
二、听障儿童创新教学的理论支撑
听障儿童创新教学是在已有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上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适应新时代的康复教育方法手段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探索出的一条最适合听障儿童发展的创新之路。创新教学主要建立在以下三个理论基础上:
(一)“医教结合”理论
“医教结合”采用了科学的评估和干预方式,利用先进的临床医疗技术对特殊儿童的各种疾病进行专项检查、诊断和治疗;根据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教育、康复训练、医疗等综合的方法,使特殊儿童得到早期干预,从而最大限度地接近于正常人的生活。要使科学技术对特殊教育产生更深远的意义,就必须实现“医”和“教”两者之间理念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即 教 育 与 医 学 康 复 技 术 手 段 的 深 度 融合[2]。“医教结合”理论比传统的康复教育方式更为全面和细致。因此,康复教师要创新思维,树立“医教结合、教育康复、精准评估、有效训练”的理念,利用综合康复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实现听障儿童教育和康复地有机整合。
(二)“全面康复”理论
“全面康复”是以学前教育为基础,以专业康复技术手段为支撑的全面发展的康复模式。全面康复以学前教育涵盖的健康、科学、语言、社会、艺术五大领域为基础,以听力干预、听觉语言康复、言语矫治为支撑,教听障儿童学会聆听、说话、阅读以及和他人进行正常交流。听障儿童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要促进和实现听障儿童的全面发展,我们为听障儿童所提供的康复教育就必须既要满足听障儿童共性的发展需求,又要符合听障儿童的特殊性需要。全面康复还要求教师组织活动面向班级内所有听障儿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为此,教师要熟练掌握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充分把握班级内每名学生的水平、需要和特点,促进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提高[3]。
(三)“个别化教育”理论
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性是指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能动性的不同而在身心发展中存在并表现出的不同和区别[4]。听障儿童由于自身听力水平、耳聋时间、佩戴听能辅具的时间、家庭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各自在听能、语言、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速度也不完全相同。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听障儿童发展中的个体差异,通过评估实施针对性的训练,提升听障儿童学习能力,帮助和引导他们从现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听障儿童创新教学的实施原则和途径
(一)加强听能管理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基本要素语言交流的前提是听清楚对方的语言,只有听清楚,才能说清楚。为了确保听障儿童清晰地聆听各种声音,教师可使用隔音板将康复教室进行声学处理,降低环境噪音。其次,康复教师应积极和听力师、听障儿童家长进行沟通合作,观察听障儿童佩戴助听设备后的效果并及时地进行调试,对听障儿童的助听效果及其所处的声学环境进行动态观察和主动评估。通过有效服务,逐步使听障儿童的助听效果在不同环境中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最大效能地发挥助听作用,为康复教育打下良好基础[5]。
(二)生活化、情景化、个性化教学模式是创新教学的主要途径
1.建立生活化的听障儿童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始终是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元素,也是实施创新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听障儿童课堂教学的创新,应从听障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生活走进课堂,调动起学生学习聆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通过创设生活化情景、组织生活化活动、设计生活化问题等形式让课堂充满生活化气息。加强语言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听障儿童就可能灵活地掌握生活中的语言,学以致用,其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同时,生活化的课堂更为他们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搭建了极为重要的平台。
2.教学情景化是听障儿童教学创新的催化剂形象
思维是听障儿童的思维特点,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习越贴近生活、越真实,听障儿童就越感兴趣,越容易习得。因此,康复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听障儿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创新教学需要借助情景,尤其是真实的情景,比如,设置情景教室,让听障儿童在真实的情景中自然地习得语言;带听障儿童走进游乐场、超市、饭店、邮局等实地场所,借助真实的场景帮助听障儿童理解语言,增进语境要素语言化,逐步减少对语境的依赖,发展语言能力,引导听障儿童顺应情景合情合理地说话,形成灵活的思维习惯,加快交往能力的提高[6]。
3.个别化教学是听障儿童教学创新的重中之重
由于听障儿童听力损失和干预年龄、时间、程度以及补偿效果等方面的不同,每名听障儿童的特殊需要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个别化训练是听障儿童康复手段的核心部分[7]。在实施学前教育过程中,更需要按照他们在听觉、言语、语言、认知、沟通等方面的特殊需要进行专项训练[8]。康复教师要在个别化训练课程中综合各种评估结果,针对每名听障儿童制定、实施听觉言语训练计划,对于有言语障碍或精神心理问题的孩子,还需要言语矫治师和精神心理专家提供相应的干预,只有将学前教育与各项干预技术紧密结合,协调实施,听障儿童才可能顺利接受全面教育,实现全面发展。
4.家长的积极参与是听障儿童康复创新教学的助推剂
亲子活动的开展对于加强家园合作、增进亲子情感交流、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随着听障儿童康复年龄的小龄化以及家长康复意识的提高,家庭康复指导、家长培训和家长积极参与康复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可以和孩子每天同上一节集体课,了解孩子在班级中的整体表现;每周和孩子一起上一节个别化课程,在有意义的情景中、从康复教师身上学到一些和孩子互动的技巧,了解孩子在各个领域中的水平。康复教师也要帮助家长制定康复计划,指导家长在家中对听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四、听障儿童创新教学的实践成效在创新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良好的听能管理,确保了听障儿童的听觉功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及时、有效的创新康复教学,使听障儿童学会了正确的聆听技巧,能以自然的方式积极主动的学习说话,理解和表达的语言更加丰富;听障儿童在听能和语言方面得到全面 提 高的同时,他们的认 知 能力、个性、社会性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比如,思维更加灵活和开阔,积极去探索未知世界,自我意识能力逐步增强,喜欢交流,能和伙伴友好相处。2013 年笔者在所 在 学 校 开 展 了 创 新 教 学,现 将 2013 年 和2012年入学的听障儿童各随机抽取8人做一对比,其中男女生比例相等,身体发育、耳蜗发育、智力发育均无异常,所有儿童均采用孙喜斌等《听障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工具进行评估,16名学生入学基本情况和康复教学后评估结果见表1、表2。
2012年入学的8名学生和2013年入学的8名学生,入学时均没有接受任何训练,没有语言基础;佩戴助听设备的类型和人数均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师生比相同、周课时数量相同。2013年采用创新教学后,学生家长由 被 动参与 变 为积极主 动 参与,教师、医生和家长团队协作,对学生加强了听能管理,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聆听习惯,班级中大家团结协作,积极互助,学生每天在有意义的游戏和生活情境中学习聆听和表达,并且乐于沟通和交流。以上统计结果显示:经过一年半的康复教学,2013 年的 8名学生助听效果达到最适的人数比2012年增加了5人;学生的语音清晰度和词汇量均达到了二级以上康复级别;2013年入学的学生比 2012年入学的学生训练时间缩短1年,并且8名学生全部进入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这是在创新教学实施之前从未达到过的教学效果。从听障儿童、康复教师及家长全方位的转变中,我们可以看出听障儿童创新教学实践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教学策略,通过科学的早期干预,帮助听障儿童建立了听、说的能力,改善了听障儿童的身心素质和生活质量,更快更好地为听障儿童创设了参与社会生活、平等接受教育的条件,使得听障儿童全面康复取得了良好成效。听障儿童创新教学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龙 墨.充 分 利 用 现 有 资 源 为 听 障 儿 童 提 供 优 质 服 务[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0(1):12.
[2]李荣山.医教结合:实现教育与康复的深度融合[J].现代特殊教育,2011(4):11.
[3]胡向阳.听障儿童全面康复[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54.
[4] 叶 晓 慧,吴 玲.“差 异 教 学”:幼 儿 园 教 学 的 重 要 预 设[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4):30-34.
[5]胡向阳.听障儿童听能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15.
[6]简栋梁.引领聋儿到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9(6):38.
[7]刀维洁,等.运用听觉口语法规范听障儿童个别化训练[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3(1):66.
[8]K.Z.艾 伦,J.S.施 瓦 兹.特 殊 儿 童 的 早 期 融 合 教 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1-149.
未来学校要营造开放灵动的学习空间
创新教室布局,配备可移动、易于变换的桌椅设施,提供更加丰富的技术和资源,支持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探索非正式学习区,开展包括学习角、开放式长廊、社会性活动空间以及生活休闲空间等方面的探索;扩展学校的公共空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和交往空间,让学生在交往中建立人际关系,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控制能力;打造数字化学习社区,利用虚拟现实、物联网、学习分析等新技术,提供更加智慧的育人环境。
未来学校要构建灵活多元的学习方式
注重培育、引导和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需要,促使他们逐渐学会主动性学习。通过主题式教学设计,面向真实问题重组教学内容,采用主动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应对复杂情境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测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征,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推送方案,探索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差异化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因能施教,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挖掘外部社会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学校与社区、家庭形成良性互动,学习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社区、科技馆和企业,甚至可以去不同城市游学。学校将突破校园的界限,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
未来学校要构建满足学生个性需要的课程体系
重新审视传统学科分类,改变单纯以学科逻辑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个体生活和核心素养为基础,打破学科的固有界限,以真实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重组。转变过分注重知识学习、轻视实践体验的状况,显著增加学生动手实践和体验感悟的时间,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个体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用完整的视角去发现解决问题、体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与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灵活开展大小课、长短课、阶段性课等课时安排,积极探索跨学科协同教学,构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体系。
未来学校要创设开放融合的组织管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