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艺术的特点范文

传统艺术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艺术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艺术的特点

第1篇:传统艺术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采茶戏;唱腔;舞蹈;念白;丑角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058-01

“长日演来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采茶戏,是在江南和岭南等省区较为流行的一种戏曲,在各省,冠以各地区的地名来区别各地流行的地区。这种戏,尤其是在江西特为普遍,剧种类型也是较多的,其中的“赣南采茶戏”,更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种,是赣州地区客家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一、赣南传统采茶戏的艺术特点

1.表演风格

赣南传统采茶戏的表演风格是歌、舞、戏三者并重的。唱、念、舞融为一体,是赣南传统采茶戏中重要的表演元素。

(1)采茶歌的唱腔

赣南传统采茶歌是用当地客家方言表达的,以曲牌体的茶腔和灯腔,再结合路腔和杂调的音乐唱腔,被誉为南方的“二人转”。曲牌体的唱法大都是较为轻快、欢乐、诙谐的,唱腔主要是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曲牌体独特的客家方言唱腔风格是赣南传统采茶戏的核心,在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刻画人物性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赣南传统采茶戏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其独特的客家方言也成为了赣南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赣南传统采茶戏是从民歌小调引导进来的,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十二月采茶歌”。灯腔与茶腔相比,则是有较大的区别,这类曲牌音调节奏率强、舞蹈性强。灯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加一套锣鼓,渲染起火热火红的气氛。路腔则又是另一种性质,其曲风轻松欢快。

(2)采茶歌的舞蹈

赣南传统采茶歌的舞蹈是通过农民们来源于劳动生活创造而来的,而如今舞蹈衍生出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摹拟动物等,造型十分独特,变化无穷。“扇花变化在于手,力在与手腕见于烽。左甩袖筒右摇扇,十指牵着两臂走”这就是对赣南传统采茶戏舞蹈的形象刻画。赣南采茶戏的舞蹈多为“矮子步”、“单袖筒”,舞蹈在赣南传统采茶戏也包含有基础功的意思,其矮子步更是被人誉为“东方的芭蕾”。

(3)采茶歌的“念”

赣南传统采茶戏中的“念”是区分丑角不同于旦角的艺术表演特征,这种富含音律性质的语言,具有着沉重的节奏感以及悠长的音律美的唱腔叫做念白。念白的基本要求要做到顺口以及美音,舞台上的念白,可称之为在音律中加工而成的艺术语言。

2.角色特征

赣南传统采茶戏以二旦一丑或者生、旦、丑的三人演出,继而称为“三角班”。其剧种多为喜剧、闹剧为主,围绕着下层农民群众商贸习艺、劳动、男女之前的情感戏为重点。

赣南传统采茶戏中角色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以装束、声腔、舞蹈等一系列独到的表演,来向观众倾诉角色自身的情感表现以及与观众的情感进行“谈心”。其鲜名的形象和个性,冲击着艺术更为高端深入的品位,又提高了欣赏价值,受到了非常多人民群众的喜爱。

丑角是赣南传统采茶戏中的中心结构,是赣南采茶戏中的主要文学特征,其表演中在修饰情绪,舞台氛围中起到了极为明显的效果。丑角没有像中国戏曲那样有文丑、武丑之分,而是分为“丑行俊扮”,是为“正丑”,正丑多为勤劳勇敢、纯朴大方、机智风趣的青年壮年男子,语言动作生动、欢快、幽默。“丑行扮丑”则是为反丑,反丑多为一些放荡纨绔子弟、赌徒烟鬼,语言动作多为滑稽夸张,两者相互对立,形成鲜明的对比。丑角的地位在赣南采茶戏中比较显著突出,他们表演的重要性早已超出他们唱腔十万八千里,如果采茶戏减少了对丑角的戏份,那么也就等同于把戏曲的精彩性和观赏性删减一半了。小旦则主要是单纯、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表演风格独树一帜,其动作优美朴素、姿态万千,不仅能单手打扇子花,也能双手同打扇子花。

二、总结

赣南传统采茶戏其历史悠远,具有非常强烈的传统文化深度,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它客观真实反映了客家先民从古代到今时今日的生活追求、喜怒哀乐,代表着正宗的客家人物特征,是对赣州人民内心世界的赞美。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如此艺术魅力,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安远县戏曲普查资料汇编(内部资料)[M].江西省安远县

文化局,编.

[2] 李修生.元曲大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3] 郭起华,钟俊昆.30年来赣南采茶戏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

学院学报,2008(05):4.

第2篇:传统艺术的特点范文

现代美术时尚观念对民间装饰艺术的影响

现代美术的时尚观念和我国传统的民间装饰艺术的思想产生了冲突,对传统民间装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影响,以前非常流行的木质年画等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变的非常暗淡,很少有人去购买这些东西来进行装饰。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社会的发展速度过快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随着我们社会中的高科技不断增加,我们必须创造出高情感容量的环境进行平衡,这样才能使得社会变的更加和谐。而民间传统装饰艺术对当前社会的平衡起着非常好的效果。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民间装饰艺术会带有更多的情感进入到社会中,民间装饰艺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民间装饰艺术的传承而言,艺人对于装饰艺术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艺术传承的执行者,他们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而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民间装饰艺术艺人流失严重,这对民间装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民间装饰艺术目前的发展状况

民间装饰艺术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方式之一。近年来民间装饰艺术的风格特点也开始和现代社会的特点相呼应,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开始在民间装饰艺术中使用,这样的发展是民间装饰艺术的进步,是民间装饰艺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民间装饰艺术在现代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情况下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目前,也出现了许多艺术家投身到民间装饰艺术的研究中,这对于民间装饰艺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这使得民间装饰艺术的美感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民间装饰艺术融入现代气息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而是使得传统文化更好发展的需要。另外,我们对民间装饰艺术的学习必须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这样才能更好的领会民间装饰艺术,其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其风格和特色,其次要对民间装饰艺术进行充分的研究;最后,要在保留传统特点的基础上在民间装饰艺术中融入现代因素,使其能够更好的传承发展。

第3篇:传统艺术的特点范文

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摄影的特点

1.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特点

气韵生动、应物象形。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海纳百川的艺术包容性,吸取了书法、诗歌、印刷等多种艺术的表现特点。在春秋时期《左传》记载绘画应“铸鼎象物”,能够反映生活特点。孔子指出线条与颜色是绘画的重要特征。南朝著名画家谢赫指出了绘画不仅应“象形”“象物”和“随类赋彩”,更要使画作通过运笔的技巧达到生动传神的效果。中国传统绘画不仅能够表达文字无法表达的内容,更能“度其物象而取其真”,使得画作呈现一股浑然天成的气韵。有情感投入,有意境之美和有文学内涵,在空间结构中展示其随意舞动、虽乐而歌的空灵的空间表现力。重视画作的神韵和内在美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在画作的立意上、布局上,都包含着含蓄、潜隐、虚实结合的传统哲学思想。在画作的艺术表达上自然且富有情致,韵味十足的意象表而不露,是传统思想与社会文化结合的产物。

2.现代摄影艺术的特点

客观性。客观性是现代摄影最突出的特点,借助于科技和先进的设备,通过摄影器材达到对图像的客观反映,现代摄影的作品非常具体、真实和形象。客观的对事物、人物进行形象表达,是艺术的形式美。现代摄影追求作品的空间感、平衡杆和结构比例,力求表现事物、深化内容。隐喻性。现代摄影艺术不仅能够如同镜子一般表现事物,还能通过对景物、事物、人物的艺术拍摄,引导欣赏者看到照片背后的信息。通过对某些场景、细节等的拍摄表现出照片深层的意义。直觉性。照片的拍摄在一瞬间发生,是对某个事物运动过程的抓取,通过对典型瞬间的选择来展示艺术特性。现代摄影由于选择的空间、时间和器材不同拍摄的作用也不同,抓取到最优的结果才能抓取到摄影艺术的灵魂。

二、现代摄影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

随着摄影器材的问世摄影逐渐成为了人们在人物、景物、事物视觉留存的重要方法,对传统绘画的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现代摄影的产生使得传统写实派绘画失去了部分市场,然而中国传统绘画中以意象派为主,其画作的关键在于内在的思想和笔法运用方面,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在现代社会中的艺术价值提升。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与现代社会逐渐脱节,传统的艺术不经过创新也难以得到发展与传承,现代摄影艺术的精进和发展,其中构图、颜色运用和光影结合的手法为中国传统绘画带来了灵感,借鉴现代摄影的优秀部分,对传统绘画笔法、颜色、构图,逐渐与现代摄影艺术融合,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更显露勃勃的生机。

三、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摄影的影响

1.提升了现代摄影的意境美

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蕴含的“画中有诗”的意境之美对于摄影作品的意境追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摄影作品在学习和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感运用中,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了“意境派”的摄影流派,更添了现代摄影艺术范围。通过模仿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使用、光影调配和色彩搭配,丰富了现代摄影艺术的理论和表现方式,为摄影艺术开辟了更多的发展方向。

2.丰富了现代摄影的人文内涵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着丰富了文化内涵,绘画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作者文学、艺术修养的体现,是作者对人、对事物、对社会的思考和感悟。例如徐悲鸿的“马”,空灵飘逸的身形和独具魅力的笔法,都是作者善于发现生活、记录生活和领悟生活的结果,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才能完美展示出心中所想。现代摄影艺术借鉴传统绘画的人文精神,注重摄影者本身的文化内涵和个人阅历,在创作中引用文化之魂来提升作品的格调与内在,增强了艺术的生命力。

四、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摄影的艺术融合

1.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摄影构图艺术融合

在构图方面,现代摄于与中国传统绘画对其都非常重视,合理的构图设计是艺术作品成败的关键。对色彩、层次、线条和光影的运用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合理的安排,以最佳的艺术形式展现是摄于与绘画共同的追求。现代摄影有着随意性、瞬间性和抓取性的特点,在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视觉比例设计特点之后,结合了其开放式的窗户构图方法,更加有层次、有呼应的实现了艺术表达。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也逐渐借鉴了现代摄影的构图技术,改变了其视觉冲击力薄弱的缺憾,更添其艺术感染力。

2.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摄影光影艺术融合

无论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还是现代摄影都离不开色彩和线条的运用,哪怕黑白照片与水墨画,都通过了光影结合、点线的结合方式创造出艺术作品。中国传统绘画由于其颜料色彩种类的限制,对于“光”的表现只能用颜料的绘画技巧来表达。摄影作品中的“光”则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光,更具真实性,然而现代摄影由于技术的限制,没有光的参与则无法完成作品,所以现代摄影对于“光”的使用非常重视。现代摄影借鉴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颜色的使用,以颜色来产生光的幻觉,在光度、光质的表现方面更具特色,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也借鉴现代摄影中对于光的表现手法,增强绘画的气氛营造,更突出其意境的表达。

结语

第4篇:传统艺术的特点范文

在19世纪60年代,相关人员就对纤维艺术的概念进行研究,1965年,纤维艺术作品在瑞士双年展中出现,这些作品打破了传统机织的创作方式,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方式逐渐被人们关注。与传统的创作形式相比,现代纤维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无论是使用的工具、选择的材料还是采用的方法、遵循的原则都大不相同,这就使得现代纤维艺术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一,纤维艺术的早期概念是“壁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纤维艺术的相关概念出现,经过不断的发展,纤维艺术概念的表述逐渐完善。目前应用最广的概念是,通过天然或人工的方式制作材料,运用恰当的创作手法,从平面或者立体的角度,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冲击[1]。

2纤维艺术的审美

在本质上,纤维艺术的审美与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有相同的特点。它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会将他们的感悟或者是情感融入其中,通过一定的手法表现出来,最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纤维艺术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因此,纤维艺术的审美本质上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是相同的。

3现代纤维艺术的语言特征

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而艺术语言能够有效地对艺术形式进行区分,人们通过艺术语言既能够了解到艺术家的情感获得不同的生命体验,又能加深对不同艺术形式和表达效果的认识[2]。现代纤维艺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特征十分明显。3.1材料上的语言特点。现代纤维艺术形式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材料,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创作材料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音乐家必须使用五线谱和音符进行创作,文学家在创作时,文学思想和生活素材是必不可少的,而纤维艺术作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媒介,它使用的材料是各种纤维,这些纤维具有天然、质朴的特点,它代表了艺术家的审美观。现代纤维艺术的外观不需要太多的装饰,它是从视觉和触感上展示出自身的美感,引起人们的注意,带给人们感官上的享受。从材料上讲,具有鲜明的语言特征。观赏者与艺术作品进行接触,通过采取直接体验的方式,鉴赏艺术作品,从而让观赏者和艺术作品形成共鸣,感受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内容。人们与纤维材料的联系十分紧密,形成了材料上的语言特点。而这种联系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人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纤维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自古以来,纤维中的麻、毛、丝、棉都广受百姓和统治者的欢迎,在生活中,用纤维材料制成的生活用品随处可见。随着人们对天然纤维的研究发现,他具有透汗、吸湿、防摩擦等特点。其二,纤维材料带给人们触觉和视觉上的冲击改变了人们的喜好。不同的纤维纤维材料的内在结构具有差异性。它带给人们的体验也各不相同。例如,毛纤维具有鳞片结构,这就造成了它的弹性较好;棉纤维柔和度较好,光泽度适中;丝纤维具有光泽、柔软的特点等。3.2结构上的语言特征。现代纤维艺术中,结构是其重要的要素,按照特点的不同,大致可以将结构分为天然结构和人为结构[3]。天然结构是自然形成的结构,而人为结构是通过人的干预,加工制造出来的。现代纤维是自然形成的结构,现代纤维艺术中,结构备受人们关注,为了突出结构上的特点,艺术家必须不断提升创作的水平和自身的专业素养,这就需要艺术家深入了解纤维材料的结构,透过结构看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和本质。优秀的纤维艺术作品,它的结构上的语言特征也较为突出。这种特征主要是借助人的眼睛来展现的,一般情况下,它会形成两种视觉上的效果,其一是自由结构效果,其二是规则结构视觉效果,这两种效果体现了纤维艺术不同的视觉表达。在传统纤维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大多采用规则结构的方式,这种方式来源于生活,艺术家将排列组合和按照规则进行编制作为创作的思路,通过编排达到视觉上的效果。而现代纤维艺术的办法倾向于自由结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追求个性,主张个人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同时注重结合各种理论和观念,力求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根据结构特征的不同,纤维作品各尤其优势,采用自由结构创作出的纤维作品通常用来展示和收藏,采用规则结构创作出的作品更便于生产。

第5篇:传统艺术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数码绘画;传统绘画;虚拟技术

1 数码绘画技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初步碰撞

(1)中国传统绘画与数码绘画区别。中国传统绘画是画师在对现实中的一些事物、景象进行再创造和后加工,并不是完全的复制,而是融入了画师头脑中的很多想象出来的因素。所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品本身都是虚幻的,虚构虚拟的特性是由始至终没有变过的,不管是写意的绘画艺术品还是写实的艺术作品。和中国传统绘画一样的,现代数码绘画也是创作者对现实中的事物、情境融合自我的想象进行创作,也不是完全真实的。所以虚拟的特性也是现代数码绘画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品的基本变现要素是:点、线、颜色、面,用这几个基本要素组成了各式各样的视觉效果。而现代数码绘画应用到的表达基本要素也是这几个。从这两个层面上讲,中国传统绘画和现代数码绘画只是使用工具不同而已,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2)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与共存。数字媒体艺术必须富有艺术文化的底蕴,在数码技术完善的今天,提到数码设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随便打开手边的一本书就会设计、时装、图像、等各个领域,数码设计和绘画随处可见。无疑,数字媒体艺术以它自身特有的方便、视觉效果丰富等特点带给人民极大的愉悦。不过,随之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有些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缺乏对文化的认识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不仅包括我们对于文化的理解,以及民族情感,风俗民情这些我们对于生活的感悟,还有审美水平的高低。好的作品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能和人们进行情感的交流。而新兴的数码媒体艺术作品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缺乏文化底蕴,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较大的局限,使人产生在文化遗传上的陌生和疏远。

数码绘画只有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吸收不同文化,才是数码绘画发展的根本所在,才能使我们创作出来的东西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同时我们要结合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京剧,皮影等。只有不断的充实数码绘画作品才会具有艺术感染力以及生命力。所以,要用民族的文化艺术来丰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以弥补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文化内涵的不足,将创作者所要表现的文化、情感或思想等运用熟练的计算机数码设计技术手段表现出来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具有艺术性的。

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力为特征把握和反应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懂得了中国的美学思想,才能体现中国艺术的魅力。如果仅仅是只停留在画笔和纸的阶段,是无法跟上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无法真正进入数字媒体艺术的世界。反之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数码绘画艺术必须以高技术和艺术结合发展才能完成,数码绘画同传统绘画一样同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传统绘画是是以物象再现,而达到虚拟的真实。无论是超写实或俱象还是抽象绘画都是物像的再现,作品里的圣人不是真实的圣人,而是虚拟的再现。相同的数码绘画也同传统绘画一样,对物象的再现同样是虚拟的模仿。由于数码绘画缺少偶然性,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的数码绘画作品形式上和语言上都比较雷同,圆滑细腻、缺少厚重感,这种单调性突显不出来数码绘画本身强大的包容性。那么,面对这个画种的缺陷,我们如何进行填补呢?既然数码绘画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新枝,那么补充这种缺失的有效途径还是要回归到传统绘画当中去,数码技术和传统绘画相结合,利用数码工具包容一切图像的特点,把传统绘画中的偶然性转移到数码中去。在传统绘画中,使用橡皮擦等工具进行修改或者用颜料覆盖时,不一定能完全清除原迹,而留下先前绘画的痕迹。这些痕迹往往在我们的构思之外,或者是“被放弃”的、“不准确”的描绘。由于技术原因、或作者有意识的处理,这些痕迹会积累起来,同样构成了绘画中的偶然性因素。事实上在架上绘画中,作品正是绘画过程的最终积累。数码绘画虽然具有强大的功能,在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技术难点,例如其中显著的一点是图像可以随意修改、覆盖和清除,并且不露痕迹,可以非常高效率地修正“笔误”,精确的描绘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但同时也意味着偶然性的缺失:清除了绘画的“不确定性”,径直地只往着唯美精确的方向走,绘画艺术的多重解读变成了单向思维了。

2 数码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融合

(1)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语言的完美结合。体现民族性、世界性、综合性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贯穿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它支配着中国人的行为、思想以至灵魂。它是不变的,或者是极难变的。文化传统是稳定的、恒久单一的。传统文化符号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构成民族文化的话语系统。数码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加快了中国文化向多元发展的进行,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扬传统与现代设计结合,并加快艺术的全国化发展。我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不断吸收本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更好的表达民间风俗乡土人文风情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设计语言,打造出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性艺术作品,因此,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语言的完美结合,是我国数字绘画艺术走向世界,得到世界文化认可的重要途径。越是全球化越需要民族个性的深入发掘。所以,要不断追求具有国际化语言和中国本民族内涵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新思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将在中国人的精神与感官世界崭露头角。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应用,以及信息系统的发展都给我们的传统艺术带来强大的冲击,另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前卫的思维模式和新观念使我们对传统艺术有了新的认识,使我们有了更新的思考。新的设计符号,新的技术手段加上新的媒介的出现为我们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进行再创造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同时,我们对待传统与现代的态度上,应该是批判的继承,把传统符号打散重组变为现代符号,使传统与现代完美的结合,使得传统绘画得到发展又得到了创新。随着数字绘画的产生与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传统的重新审视和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传承好本民族优秀的民族艺术,才能使作品具有艺术性世界性。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艺术作品具有民族性气派和民族风格。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因此,只要各民族间的交往存在,艺术的交流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艺术的民族性只有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美丽,并不断改变自己,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延续和永存。同时,艺术的综合性也是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注重不同艺术形式的相互关联,更要注重艺术与其他学科关联。要善于将各种媒体表现形式结合,熟悉各种艺术的特点,做综合的艺术,而不是单一的。未来各种艺术走向融合,互相作用。数字时代的技术让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成为可能。应逐渐走向艺术的综合推进,未来的作品对综合性要求将越来越高。单一的学科制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

(2)媒体艺术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运用的较多的一种技术,并且是最近几年国内外科技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同学者对虚拟现实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钱学森院士译为“灵境”,虚拟现实在英文里写成“VirtualReality”简写为“VR”,英文本意为表现具有真实事物的某些属性,本质上是虚幻的。从名字可以看出,VR其实就是真实世界的一个映像。例如,1997年囊括美国奥斯卡金球奖11项大奖的史诗巨片《泰坦尼克号》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电影数字特效再现了70年前的海上灾难,它标志着数字电影时代的来临。目前,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电影风格的表现中,许多画面如果没有数字技术的参与就不会产生影片所追求的表现风格。因此,我们要在中国美学观念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入一些新的实用可行的新的视觉技术,体现到视觉艺术的表现中。未来数字媒体艺术的界面将更加人性化和情感化,随着人们与虚拟现实等数字世界的深入接触,数字媒体艺术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设计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数码绘画虽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艺术,它如果和传统绘画与现代科技结合,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全新的改变。在人类生活改变的同时也使得我们对绘画的表现手法,形式和媒介的选取,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以及观念认识也将会发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数码绘画艺术也应该结合高新技术手段,进行形式内容的变革,整合利用好现有的文化资源,依照文化艺术市场的需求,进行更新的现代艺术作品,使传统的人文研究和文化事业向着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业方向发展。无论什么样的文化艺术都起源于文化意义的创造。在一个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文化意义的创造,也就是作品本身技术表达方式的再创造,而数码绘画的创新性的革命性变革,就是文化内容的创作在一种数字虚拟现实环境技术形态中获得完美的实现。总之,现代的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艺术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力,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艺术的沟通是必然之势,让数字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在与传统艺术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3 结语

第6篇:传统艺术的特点范文

有些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家想直接套用西方的理论观点以及艺术语言和表达形式,建立自己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形式。针对当前艺术的多元化、地域化的发展特点,这是最快捷的方法,但是中国的艺术形式语言应当建立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上,而不是基于西方的理论和形式语言。

我国有着悠久的艺术史,而且其具有共通性、开放性和宽容性的特点。中国的油画不排斥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我们更希望找到一条可以一种代表中国传统美学的油画语言诠释我们自己的艺术的道路。罗丹说:在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这方面,中国古今艺术家对佛教艺术的探究与表现就是最好的诠释。

闻一多先生说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授和受。中华民族十分慷慨,乐于把自己的长处传授给别人;也有开阔的胸襟,乐于学习和接受别人的长处。中国画的传统艺术语言大多关注图像和视觉的统一,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画也逐渐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近些年,油画在国内迅速发展,逐渐摆脱了西方理论的束缚,在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上都带有浓重的中国文化特色,已经形成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西方重视构成,中国传统谈经营位置,其实都是推敲平面的分割问题。欲控制画面上下左右的所有领域,其间必然要运用纵横之术,无论画面以何种形象状貌出现,都不能疏忽纵横的构成。这种纵横手法用多了,就逐步想扬弃物象,抽出纵横的魅力。

这充分证明了中西方艺术的形式语言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如今,人们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发生了转变,当代中国艺术家不再满足于传统艺术的形式语言,他们不仅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吸收养分,同时也关注世界前沿的文化发展动态。

二、浅析油画艺术的形式语言

油画有其独特的、丰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不仅能够穿越国度、时空和语言的限制与不同的观众进行心灵交流,而且能够通过不同的形式语言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可以用各种形式语言表现一切想表现的对象。表现对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艺术家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思想,如何进行表现,这涉及一些技巧。

油画的色彩十分丰富,但是只有色彩还不够,油画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由瘦到肥、由深到浅,按需要逐层覆盖而产生的强烈的透明感、立体感。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表达油画的形式语言:构图、空间、光感、线条、明暗、笔触、质感、肌理等。画家用灵活的笔触,以托、拉、提、扫、抹等笔法表现带有浓重个人色彩的独特形式语言,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观者娓娓道来。

当代中国油画家的绘画不仅表达他们自身的思想,同时也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艺术作品靠形式感染人,形式语言用得不好就不能使人感动。形式语言如果不能感动人,艺术作品就不能体现其特点和价值。画面的视觉形式感一直是画家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他们特别注重画面节奏的变化,油画的艺术形式语言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画家对画面形式语言的追求。绘画的内容决定着绘画的形式,绘画的形式反过来也制约着绘画的内容。因此,艺术语言的形式不应成为画家的束缚与负担,为了表现而表现,这会失去绘画的本质。

第7篇:传统艺术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现代布艺装饰画

一、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和布艺

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而且也不乏很多“绝活”,象皮影、剪纸、编织、刺绣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间艺术形式。民间艺术的造型、色彩和结构随意、主观,具有原始文化和乡土艺术的特点,反映了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忠实记录者,值得我们仔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布艺是现代装饰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传统意义上的布艺,即指布上的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在我国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主要是以布为原料,集民间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到了现在,布艺有了另一种含义,指以布为主料,经过艺术加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制品。将布艺装饰画与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相结合,使得布艺装饰画获得了取之不尽的宝贵创意资源;同时将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装饰画的范畴内进行重新的解读,赋予传统民间艺术以新的生机和活力。将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与布艺相结合,也是我们从实际出发的结果,传统民间艺术的资料较为丰富,并且有许多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我们在此基础上,主要对表现方式和材料进行研究和尝试,另外我们选取的加工材料“布”,较为方便易得,加工条件要求不高。

二、研究现状和我们的研究目标

1、研究现状

现在国内的民间艺术与布艺装饰画结合的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布艺只是作为装饰画的一个加工手段被介绍,对于它的表现特征和加工手段研究的较为表面,另外现有的源于民间艺术的布艺装饰画大部分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审美层次,基本是传统民间布艺的原封不动的模仿。国外一些国家对于自己民族的民间艺术继承较好,并尝试了极为丰富的媒介和载体,结合现代艺术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研究目标

首先,将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剪纸、皮影、脸谱、刺绣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以点带面的对于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表现特征、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其次,通过对于现代国内外装饰艺术形式的材料收集和整理,形成对于当下装饰表现的系统认知;最后,将以上两点进行结合,借鉴优秀的对于传统继承和应用的案例,将传统的民间艺术作为现代布艺装饰画的创意源泉,现代布艺装饰画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应用的途径。

三、创新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1)创新点,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应用,将在分析出其各自的创意方式、表现语言、材料特征的基础上,借鉴现代视觉元素“解构”的方式,保留一个特征性元素,对其他的元素进行大胆的主观处理,以期望获得更大的创作空间,赋予传统民间艺术新的生命力。

(2)解决的关键问题,将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特征在现代装饰艺术的语序下进行从新的解读,使得传统的民间艺术成为现代布艺装饰画的创意源泉,现代布艺装饰画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应用的途径,两者形成共赢的局面。

四、具体的实施步骤和研究方法

1、具体的步骤

对于代表性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剪纸、皮影、脸谱、刺绣等进行深入挖掘与整理,尽量去体会和掌握它们创意方式、表现语言、表现材料、加工工艺;对于我国传统布艺的表现语言、材料、加工方式进行了解;并对现代的国外及国内的布艺的表现语言、材料、加工手段进行了解,进而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对,掌握发展脉络;收集国内外对于传统继承和应用的优秀案例作为借鉴,将我们对于民间艺术形式的认知与其结合,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总结我们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应用路径;收集现代国内外的装饰艺术资料,分析现在语境下的装饰语言的特征。

2、研究方法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综合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并结合设计实践:综合研究法:首先,对我国代表性传统民间艺术做深入的了解,梳理、概括代表性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脉络和表现特征。其次,对我国传统及现代的布艺装饰作品进行比对研究,总结出在表现方式及材料加工等方面的变化;个案分析法:针对国内外对于民间艺术继承和应用的具体优秀个案,对民间艺术与现代装饰画的结合,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设想。从一般到特殊,先归纳再演绎,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设计实践:根据收集的资料在自己对选择民间艺术形式的认识下,结合现代的装饰语言特征,进行装饰画的制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的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脸谱、皮影、剪纸、刺绣作为研究对象,广泛的收集资料,并分析他产生的必然性,以及在表现形式、表现方法和材料运用上的特点,然后将它放在现代视觉语言的语境下进行重新的解读,借鉴图形设计中的解构方式,对传统形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后,进行全方位大胆的解构尝试,以期待出现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产生即源于传统有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新形象。

参考文献

[1]戴瑞.装饰画(高等艺术院校系列教材)[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2]傅太华,温学拼布DIy.纺织期刊第十五卷第三期.

[3]黃莉缉,当代纤维塾术探索,台北市,整术家出版社,台湾,55–65.

[4]邓福星,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

[5]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

第8篇:传统艺术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国绘画艺术;西方绘画艺术;碰撞;区别;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71-01

在当今世界文化大冲撞、大融合的浪潮里,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绘画艺术冲撞十分猛烈,融合也逐渐加深。在彼此极力显示自我个性的同时又不断从对方那里吸取新的养料,不断的进行自我的发展。西方绘画艺术传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学习、吸收和成长的过程,并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宗白华曾说过:“各个美术有它特殊的宇宙观与人生情绪为最深情绪。”西方绘画要想在中国得到不断的发展必须注入中国的元素,要有本民族和这个时代的特色这样才能富有生命力才能发展。 “今天酝酿的新环境一定会产生新的艺术作品,就像过去的环境产生过去的作品一样。同样,未来的新环境还会产生未来的新的艺术品。”

一、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

(一)审美上的区别

不同的民族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标准,因此中国绘画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在审美上也不尽相同。在审美上不同的民族既有属于本民族的独特个性又有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共性。无论中方还是西方都认为美是和谐的,这是中西方古典审美理想的一个共同特点。同时,中西方由于民族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对和谐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在艺术的审美创作和欣赏中,中国人主要通过艺术来体现心理上的和谐从而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西方人则主要用艺术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形式和谐的把握。总之,中国的审美和谐是偏于内向心里的,而西方审美和谐是偏于外向物理的。

(二)绘画手法上的区别

中国绘画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这是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最大差异。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和对待自然态度的差异。中国画以表达山水为主题,能让人融入自然中给人以心灵的愉悦感。而我们从西方风景画中很少能看到人的存在,他们要表达的是一种独立的自然。中西方绘画在色彩的运用和对色彩的感受上也有所不同,中国传统绘画是以墨调色,与西方绘画以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西方绘画是表象的是非常写实的注重形体的刻画,而中国绘画是写意的注重对意境的表达。中国绘画强调内在的艺术韵味,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外在的形象与技巧,体现出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画往往只是寥寥数笔,但是却能从画面中读到很多的东西,在真正的有中国文化神韵的中国绘画当中可以读出所有东方文化艺术的精要。

二、西方绘画艺术理念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当整个社会的文化气氛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已经深入人的精神心理之中的时候,作为这个时代的个人艺术,总是要自觉不自觉地发生某种变异,而这个变异又是整个艺术变迁的反应。”随着中国和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西方绘画艺术的语言、理念等被逐渐引入到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当中,使得中国绘画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产生了众多画派和艺术风格。国画与油画本身是两个世界的产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不一样。因此中国早期的油画家后来多又回到了国画上来,还有些现代画家将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拿来中国使用并不断融合文化的差异进行不断创新。“在当下:在当代中国有抱负的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家的理性思考中,发展自身传统又超越自身传统;接受西方影响又超越西方影响的新追求,正向着现代和谐美的精神维度延伸。”由于历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世界在不断缩小,文化也会被逐渐融合,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涵总会找到一个新的闪光点,这一点不管是中国绘画艺术还是西方绘画艺术都是一样的。

三、中西绘画艺术上的结合

无论是中国绘画艺术还是西方绘画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都有其共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它们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并且可以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画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中国绘画艺术强调内在的艺术韵味,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西方绘画艺术则强调外在的形象与技巧,体现出西方文化的性质。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画的中西结合,并非没有可能,但前提结合是必须要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研究西方文化内涵及绘画发展的特性。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以其独有的特色,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中国绘画中的中西结合,只有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上,才能真正达到本质上的结合,才能创造出不失中华民族文化本质的中西结合的艺术作品。

第9篇:传统艺术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波普艺术;服装设计;装饰性元素;传统元素

一、波普艺术概述

(一)波普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现代主义艺术逐渐溃散,波普艺术则在此时应时而生。波普艺术又名新写实主义,是流行艺术(popularart)的简称,因为波普艺术(PopArt)的POP是“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代表了一种流行文化。“波普”一词是由英国评论家劳伦斯•艾罗伟(LawemeAllonary)酌定,用来指代通俗的大众文化,但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重要人物是汉密尔顿。50年代后期,波普艺术在二战后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通俗文化氛围中迅速发展起来。例如:广告、招贴、电影等。60年代之后,成为盛行于英美两国的主要艺术流派之一,集中于波普艺术的创作,例如:连环画、科幻小说和一些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内容。

(二)波普艺术的内涵

波普艺术产生于通俗文化的憧憬,创作题材丰富且内容广泛,利用大众的材料和传媒的方式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受性,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消费者品味的提升和商品流通,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三)波普艺术的表现特征

1.创作题材来自于日常生活波普艺术的灵感一般来源于日常生活用品,比如:照片、报纸、家具、交通工具等,将那些最为常见的物品用于创作之中,即“大众题材”,使波普艺术风格的作品具有通俗性,成为易于人们普遍接受的大众文化。2.拼贴和重复的表现手法在波普风格的图案作品中,最常见的就是艺术家采用拼贴、重复的表现手法将生活中的流行元素进行随意性的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样的表现形式能强调作品内容,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3.丰富大胆的色彩艺术家对于色彩的重视是因其在艺术表现形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亦是区别于过去艺术表现形式沉闷、单调、乏味的图案色彩的标志之一。色彩丰富有趣的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识别度,能迎合年轻人追求个性的特点,满足了人们对于多元化的需求。4.商业化的倾向艺术作品的灵感来自日常生活物品,而这些物品都是具有商业化的产品。设计师采用实用主义的观念,利用生活中的通俗文化,设计出具有商业性的艺术作品,所以波普艺术具有一定的商业气质。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波普艺术的相关文献研究

波普艺术家们主张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线,还原生活本质的思想与行为,利用生活中所接触的材料和媒介创造出大众理解的艺术形象。迄今为止,国内外的艺术家、设计师对于波普艺术热爱也只增不减,使得波普艺术仍旧保持着新鲜的活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关于波普艺术的理论研究也十分丰富,并且不断地吐故纳新。其中有对波普艺术背景发展的全面分析,也有对波普艺术装饰图案的理论分析。如:东石《解读二十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刘曼《波普艺术装饰图形生成与流变研究》、古登娜《解析波普艺术中的装饰语言》等,这些相关的文献理论研究对于开展波普艺术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传统艺术的相关文献研究

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是一座底蕴极其丰富的宝库,是数千年积累的成果,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时至今日,这些文化艺术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譬如建筑、园林、绘画、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我国学者对于这些传统艺术财富的挖掘研究也从未间断过,相关的理论文献研究非常丰富。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艺术家也紧跟时展的步伐,拓展思维,将各个领域都与传统结合,发展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特色。如:王艳《传统的意蕴》、侯鹏飞《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的融合创新》、高扬《中国传统纹样的审美情趣》等。

三、波普艺术与服装设计

波普艺术起源于英国,繁盛于美国,发展于欧美各国。波普艺术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如: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建筑、雕塑等。波普艺术作为新的艺术形式,影响甚远,尤其是在服装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时代气息。

(一)波普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时代在变化,服装也会随之改变,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影响不同时期的设计领域,所以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也会随之丰富。波普艺术对20世纪60年代的服装界影响较深,先后出现一批标志性的设计,比如玛丽•奎恩特(MaryQuent)的“迷你裙”风靡了全世界,令男士疯狂,引领了潮流;伊夫•圣•洛朗(YvesSaintLaurent)的设计灵感来自街头,使服装更加大众化,具有通俗性,与生活息息相关,摒弃了高贵典雅的风格,吸引了追求独特的年轻一代。1.波普艺术图案的运用图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艺术形式,直接影响着服装本身的风格特点。同时,图案的选取与设计也需要考虑到服装的整体性。波普艺术的图案素材间接取材于大众化的日常生活,再通过艺术家的特别处理,用各式各样的手法,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式。(1)风格特点首先,波普艺术图案元素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应具有艺术性;其次,它是一种时代的体现,也具有时代性;最后,随着时代的变迁,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它必须具有实用性。波普艺术图案种类繁多,变幻无常,带给人们的视觉体验也是多种多样、新颖特别的。其图案形式多变的特点,使得其风格神秘莫测,具有独特的魅力。(2)在服装中的运用波普风格的服装满足了人们的要求,将人们喜爱的头像、标语、物品等,甚至是一些有趣的线条或者形状,进行夸张、变形、组合等手法,再运用到服装上,使其具有与众不同的趣味,否定传统,追求独特。范思哲不仅将头像印在在了高级服装的面料上,还将一些风趣植物图案印在面料上,掀起了一阵浪潮,也体现了波普主义服装的特性与活力。除此以外,简单的几何图形、字母、可乐瓶、标语、沙滩、香烟盒等图案也出现在了服装设计中,大胆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强有力的视觉刺激,充满了波普艺术激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波普艺术色彩的运用色彩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与人的感情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时尚与流行的象征,直接传达了艺术作品本身的风格特点。波普艺术色彩元素追求大胆、新颖的组合方式,常常用强烈的对比色调进行搭配,给人以视觉的刺激体验,感受色彩散发出来的魅力的同时,激起人们的审美认同感。(1)风格特点波普艺术色彩较过去的服饰色彩完全不同,波普风格的色彩靓丽、惊艳、明快、夺人目光。富于挑战性的色彩搭配也在波普艺术风格的服装上屡见不鲜,那些性感艳俗、新奇傲慢的色彩搭配,或兴奋、或华丽、或颓废,这些都展现了波普艺术色彩的多元化风格特点。(2)在服装中的运用在色彩方面,打破了以往简约、单一,优雅的艺术色彩,将波普风格的色彩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如:深红、亮黄、暗蓝这几种颜色,进行组合搭配,制造出一种新颖特别的感觉,让服装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感官刺激,激发大众的购买欲望。当然,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使各种程度的对比色彩组合在一起时,是和谐统一的。例如:通过面积的大小或搭配辅助色系等。趣味的线条和夸张的配色,无一不体现了波普艺术的风格意蕴,给服装作品也带来了更多的生机。3.其他波普艺术元素的运用波普艺术的装饰性元素除图案和色彩之外,材料也具有装饰作用。受波普艺术的影响,服装的面料也不再单一和传统,曾经那些不受喜爱的材料瞬间成为设计师们的首选,像亮片、塑料、人造皮革、金属等这一类的材料也逐渐加入时尚界。如安德烈•库雷热(AndreCourreges)设计的具有“太空时代”的前卫时装,营造了未来感的面貌,白色的聚氨酯和塑料等合成材料也造成一种极具现代化气息的感觉。尽管这些材料在如今看来比较普遍,但在当时,这些材料确是刚发明的新产品,代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波普艺术对服装设计的影响与启示

(一)波普设计对服装的影响

波普艺术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流行,以其大胆前卫、新鲜刺激的风格特点,满足了人们追求多元化的需求,恰到好处的迎合了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波普艺术仍旧保持着新鲜的活力,是因为服装设计师能够敏锐并且巧妙地把握人们的心理需求,运用图案和色彩等装饰性元素,将服装设计的有趣、时尚并且滑稽,使得波普艺术文化精神永远拥有年轻的生命力。波普艺术对于服装设计的影响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设计师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打破了传统的形式、色彩单一的概念,把波普艺术带入高雅的时尚界与通俗的大众生活中,将两者融合,使其距离消除,让艺术并非凌驾于生活之上。

(二)发展倾向启示

当今的设计师们,应多加关注生活中的事物,考虑大众的需求。现如今,时代在发展,消费者们也愈加重视特殊化、年轻化、多元化、平民化的设计作品,未来的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也只会是更现代化、更科技化。波普艺术与服装设计的结合,也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五、结语

波普艺术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艺术之一,它代表了一种青年文化,也代表了一种思想追求。我们需要理性的思考探究,使这种艺术文化不会随着时间的飞逝,渐渐被人们淡忘,而是通过被合理的使用,以不同的、崭新的形式成为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惊喜。所以说,在生活物质、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对待不同的文化艺术,如何让这些优秀的艺术文化永远的演绎下去,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承志.波普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2]齐桂华.波普艺术的解析与反思[D].保定:河北大学,2006年.

[3]张源.浅析波普艺术中的装饰语言[J].文艺生活,2013,(02).

[4]马金辉.论波普艺术对流行服饰设计的影响[J].装饰,2007,(08):98-99.

[5]王惠.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关系探略[J].艺术研究,2013,(02).

[6]林颖旭,王律菲.波普艺术探析[J].国际美苑,2010,(08).

[7]刘一萍,梁明玉.20世纪60年代波普风格与时装设计[J].美术大观,2008,(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