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范文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

第1篇: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范文

遵循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勤勉尽责、避免利益冲突的原则,为满足不同的客户需要,达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银河证劵为客户提供了定向资产管理、集合理财管理、市值管理、投资顾问等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资产管理服务。

定向资产管理是银河证劵针对高端客户所设立的投资理财计划,通过与资产不低于100万元的单一客户签订定向资金管理合同,并通过该客户的账户为客户提供的一种资产管理服务。

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是通过设立集合投资计划,接受多个投资者的委托,将委托资金进行共同运作,发挥专业机构的优势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服务。从2009年至今先后发行了金星1号、北极星1号、福星1号、银河99指数、天天利等多款集合理财资产管理产品。

投资顾问业务是指为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以及为专门客户设计的产品等提出具体的投资操作建议。市值管理业务是银河证劵为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提供股权价值的保值增值服务以及衍生服务。如融资融劵、发行权证、定向私募、共开发行、兼并收购、股权置换等综合金融服务。

【关键词】银河证劵 资产管理业务 问题与对策

一、资产管理业务存在的问题

资产管理俗称委托理财。是指专业管理人接受资产委托人的委托依照委托人的意愿或具体要求,对委托资产进行运作,以实现委托资产增值或其他特定目标的行为。其本质特征就是特定的委托关系。无经营风险,资产管理权发生转移,在这种关系中,资产管理人接受他人委托代为经营和管理证券资产,并以获取相应的管理费和利润分成作为报酬,资产委托人通过资产管理人的努力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目前银河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投资渠道单一委托理财的规模小

银河证券委托理财的资金投资对象一般仅局限于风险较大的股票市场和收益较稳定但收益率偏低的债券市场。

由于中国股市制度上的缺陷,自设立以来一直只能做多没有做空机制,做空不能赚钱。2009推出股指期货,2012年底推出融资融券,从理论上讲已经具备做多机制和做空机制,算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股市。但股指期货推出时还不允许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等公募机构参与,个人账户也要求50万元的保证金,这就把一部分公募机构和绝大多数中小股民挡在门外不能参与股指期货的炒作,还是只能靠做多赚钱,融资融券虽然推出,但公募机构的参与条例还没出台,还不能具体运作。

上述情况导致银河证券的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也只能靠做多赚钱,然而上证指数从2008年10月的1664点反弹到2009年8月的3478点至今一直是走下坡路,其中很少有像样的反弹。银河证券从2009年推出的集合理财计划就是再有办法在一个只能靠做多赚钱的环境中也无能为力,推出的多款集合理财计划收益都不是很理想,单位净值长期在单位面值以下,但这也不是银河证券一家的问题,而是中国股市的共性问题。截止到2012年年底银河证券集合理财计划总额只有500多亿,专户理财300多亿,其他共计100多亿,三项合计1000亿左右。而同期国内一家银行的集合理财规模就达到上万亿差距之大可想而知,也说明银河证券委托理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问题二: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性的法规和规章对资产管理业务直接进行规范,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涉及的《信托法》《证券法》均未给予资产管理业务明确的法律地位,基本的法律法规缺位和滞后阻碍了银河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

问题三: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外部环境不成熟投资手段单一

现阶段国内金融市场产品结构还不完善,投资手段单一,比如投资品种少,投资方向只有股票、债券和新股申购等,金融衍生品如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刚刚成立一般机构还不能参与运作。

从投资方式看,银河证券与国内其他证券公司投资风格雷同,投资品种远远不能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资产管理者以重点投资为主,常常靠资金优势影响股价,等等,所以外部环境尚需优化,投资技巧也需提高,只有这样银河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才能健康的发展。

问题四: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控制机制缺乏

与美国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国内资本市场存在系统性风险过大的特点,银河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也不例外。虽说国内证券市场已经有了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等相应的避险机制和避险工具,可以对冲避险但是至今为止证监会一直还不允许像基金公司,证券公司这样机构参与,同样银河证券也不得参与。这种情况下的投资组合徒有虚名。只能在牛市中赚钱,在熊市中赔钱,打开基金网站若某一天上证,深证指数下跌基金和银河证券的委托理财当天净值准是下跌满盘皆绿,这一点也极大地制约了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所以建立银河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控制机制,对于促进银河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的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银河证券委托理财业务走到今天这种状况,既有复杂的历史原因,也有体制原因,归根到底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发展缺乏规范客户风险承受意识薄弱

最初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缺乏法律法规的指导规范,为了掌握更多客户资源获取客户信赖,只能用承诺固定收益的办法来吸引客户导致客户不仅毫无风险意识,还有着远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水平的预期收益。

原因二:急功近利放大风险

历史上的几次大牛市产生了赚钱效应,使委托人产生了市场即安全而且高收益的错觉,从客观上强化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投资收益的高期望值,也使银河证券委托理财业务对市场盲目乐观不计成本地融进资金,扩大理财规模。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这种在牛市里发展壮大的资产管理业务在熊市中必然要陷入困境。

原因三:市场低迷导致恶性循环

历史上几次大牛市的结束,伴之而来的都是漫长的熊市,在熊市中投资者的投资意愿降到了冰点,银河证券为了维持委托理财的规模只能靠不断推出新的投资理财计划来招揽客户,但每推出一款其收益水平都不理想,导致认购份额越来越少。

原因四:缺乏投资产品产品单一

与国外券商相比银河证券的资产投资范围狭隘,仅局限于国内市场,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品种还只是处于传统的股票、基金、和国债三分天下的局面,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的创新发展不快,投资方向只有股票、债券、回购和新股申购等,而指数期货等衍生投资工具刚成立不久,一些机构投资者还不能参与,各类投资组合的应用和套利品种的设计尚未大规模的开展,投资过分集中于股市靠资金优势影响股市,给市场造成动荡和消极的影响。

三、提升资产管理业务的对策

虽然说银河证券从2009年推出的多款集合理财计划收益都不是很理想但我们还应看到政策层面的积极变化,我想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这一状况会从根本上改变,广大股民在牛市和熊市都能赚钱的希望已经变成了可能。

银河证券应借助大好形势多研发一些使广大股民能增加收入的好的集合理财产品推向市场。

在证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开拓出新的利润增长点已成为银河证券成败的关键。因此,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证券公司之一的银河证券一定要做大做强资产管理业务。银河证券应从以下几点入手完善资产管理业务:

对策一:对目标客户进行有效的分类扩大委托理财规模

由于资产管理业务与其他的投资产品不同,资产管理业务有较高的投资门槛,这就意味着资产管理业务所面对的目标客户应具有较多的资金。银河证券已具有数量庞大的客户资源,可以对客户的信息进行更进一步的分类,对满足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金额要求的重点客户进行详细耐心的业务介绍,业务后续服务等将更为有效的带来最终的客户。

资产管理业务的客户不仅是个人投资者还包括许多机构投资者,相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具有更多的资金。例如,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将这些机构投资者的资金纳入到银河证券委托理财业务中无疑会壮大委托理财的规模,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对策二:加大与银行的合作拓展营销渠道

银河证券虽然具有我国证券业内最大的营业网点数,但是与银行的营业网点数进行比较其相差甚远。营销渠道的不足是证券公司的一大弱点,然而银河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必须找到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作为委托资金的托管银行,这就使银河证券和银行在成功推广一款资产管理产品之后都能受益。这一特点将银河证券和银行联系起来,使他们很容易形成战略联盟,而这样的战略联盟同样使银河证券受益。利用覆盖面更广的银行网点,能让银河证券的资产管理产品被更多的目标客户所触及到,特别是在一些地区银河证券的营业网点相对较少,通过银行的营业网点可以充分的弥补银河证券在营销活动中一些地区的空白,将银河证券资产管理产品的触角延伸到全国。

对策三:适当降低收费让利投资者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

目前银河证券资产管理产品的收费包括:认购费、托管费、管理费、赎回费等,收费标准大多是参考基金公司的收费标准而定,基本上是采取比例费率前端收费,设置不同的差别费率,总体费率偏高。现在国内多家基金公司为了扩大管理资产规模已经采用降低费率的政策,银河证券也应适应市场变化适当降低费率,让利给投资者,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

另外在上述这些费用中,没有提到当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达不到预期收益时,银河证券将承受什么不利影响,这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不信任感。银河证券应适当的学习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提出若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达不到预期收益时,用自有资金弥补投资者的损失。这样做一方面把银河证券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挂钩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信任感和信心,另一方面也给银河证券自身带来投资压力,迫使自身提高投资质量,投资质量的提升又将带来更多投资者,这样的良性循环将帮助银河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不断壮大。

对策四:大力引进人才扩充资产管理研发和销售能力

银河证券资产管理部现有人员仅几十人,这还包括投资、研发、管理的人数,这样的人员配置与国内其他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人数相比是较少的,将影响到业务开展的速度和质量,在国内经济好转有利于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大环境下,银河证券急需大力引进人才,壮大资产管理的实力。

对策五:加强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对银河证券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银河证券的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投资产品,以保证投资收益,对员工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华生.中国证券业务发展报告.北京中文出版社,2012:11-12.

[2]高林一.证券业风险研究.证券周刊.2012,(04):38-39.

[3]李虎.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发展现状.中国投资.2011,(08):12-13.

第2篇: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结合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171-01

证券公司原有三大业务是: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自营业务,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目前资产管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投资顾问业务等新业务形式逐步展开,成为推动证券行业发展的众多新兴业务形式。本文主要对投资顾问业务与资产管理业务相结合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一、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

投资顾问业务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接受客户委托,按照约定,向客户提供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投资建议,并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活动。投资建议内容包括投资的品种选择、投资组合以及理财规划建议等。投资顾问指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的人员,在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从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员工。该业务自开展以来,并未获得快速的广泛的发展,其业务发展对投资顾问个人的投资能力和服务能力的依赖度极高。投资顾问个体的差异决定该业务难以进行广泛复制的发展,覆盖的客户面较少。

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证券、期货、基金等金融投资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客户资产进行经营运作,为客户提供证券及其它金融产品的投资管理服务的行为。资产管理业务是证券经营机构在传统业务基础上发展的新型业务。该业务2014年获得了长足发展,管理资产量越发庞大。但很多中小券商的资产管理产品,面临着发行困难,到期赎回量大的问题。

证监会在2010年针对证券公司服务管理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或意见稿,建立了券商发展投资顾问业务的政策基础,推动了相关业务的发展。2010年4月1日,证监会《关于加强经纪业务管理的规定》的11号文件,对适当体系建设提出一些规定,强调客户分类管理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提出适当性产品给适当性客户的管理思想。同时该制度对客户服务活动,如客户回访制度、客户投诉制度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管理要求,对投资顾问业务管理,同样适合,因此在后面的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中,也有这些相关的管理条例。

国内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发展是围绕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转型而来的,2011年起执行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是投资顾问业务踏上发展正轨。国内众多券商也均在加紧建设投资顾问团队。但此后由于市场整体偏弱,没有较好的牛市赚钱效应出现,投资顾问业务的发展渐渐销声匿迹,目前在各券商经纪业务中属于较为小众的存在,并未发展起来。

我国股票市场因成立时间短,投资者相对不够成熟,具备专业投资知识的投资者更为稀少,所以开展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这两项业务,是帮助缺乏专业投资理财知识的投资者进行投资的良好选择。而实际上目前券商推行的这两项业务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实际上综合这两项业务的优势,我们可以创新出意向新的业务。

二、结合投资顾问业务的资产管理业务的新产品可行性

(一)投资者的风险偏爱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Kahneman)的“前景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爱的。在我国股市2007年底进入熊市以来,七年的熊市和4000多点的跌幅使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此时的多数投资者是风险偏爱的,新产品的推出会满足一部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扭亏为盈的心理预期,是业务创新的良好时机。尤其是在2014年10月开始的上涨行情中,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会推动业余投资者向专业资产管理机构靠拢。

(二)两项业务有很多相通之处

投资顾问业务是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接受客户委托,按照约定向客户提供证券及证券理财产品的专业投资理财建议,是投资者借助投资顾问的专业能力以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资产管理业务是证券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对客户委托给证券公司的资产,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进行经营运作,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两项业务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证券公司的客户群体借助证券机构的人才、信息等专业优势,以期达到客户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两者都接受客户委托,都提供专业服务,投资顾问业务提供信息形势的“建议”服务,资产管理业务提供“买入后不管”的“”服务。

(三)两项业务的根本区别

投资顾问业务和资产管理面对的客户群体有交叉,但两者客户群体的不同之处在于,选择投资顾问业务的客户是选择了一个“顾问”,投资者本身具有最终决策权,相当于“司令官”,投资顾问相当于“参谋长”,“司令官”会就买入何种股票、买入价格、买入时间、卖出价格、卖出时间、仓位比重等等细节向“参谋长”询问,最终做出的投资决策却很难保证与投资顾问的建议是一致的,很有可能与投资顾问提供的建议不完全一致,甚至完全相反。资产管理业务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券商资管产品的方式,把资金交给券商全权,这笔钱购买何种股票、何时买入何时卖出等等细节一概不管,只等待最终结果,盈利或亏损,这种模式下的投资者相当于“甩手掌柜”,店面怎么经营完全由打工的伙计们自己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投资者是否放弃资金的操作权。

(四)投资顾问业务的特点和缺陷

经过对投资顾问业务客户群体与资产管理业务客户群体的分析,本文认为,只有以买入券商提供的资产管理产品的形势交出资金操作权的客户群体,才能够完全按照专业投资顾问的想法和思路去完成投资,从而彻底杜绝投资顾问业务中“司令官”不完全接受“参谋长”建议的情况出现。但必须认识到,投资顾问业务存在的优势在于以下三点:其一是与客户的经常性沟通,客户在投资过程中的疑问获得专业解答,在投资失误导致亏损后获得心理按摩和专业解答。其二是客户对账户的有效监管,客户可以随时知道资产市值变动及买卖、盈亏等情况。其三是客户拥有对资金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最终操作权。

(五)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和缺陷

资产管理业务是投资者与券商签订协议,把资金交给券商来经营管理,投资者本人放弃资金操作权,但保有一部分账户知情权。因缺乏具有专业理财知识的人员与客户经常性的沟通,使券商与产品购买者之间沟通不顺畅,尤其在产品收益不佳的情况下投资者的负面情绪和对账户操作状况的无可控使投资者对产品出现不信任心理,资产管理业务推广难度较大。

(六)两省的结合催生新产品

将投资顾问业务与资产管理业务相互结合,就需要创造一个新产品,满足两类客户群群体的绝大对数需求,而不是全部。新业务的主要发展目标在于全部资产管理业务客户群体和部分投资顾问业务客户群体。因为从本质上说,新业务属于资产管理业务,需要客户交出资金的最终操作权,这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资金是按照券商资管机构这样的专业投资者意志在进行投资,从根本上避免投资策略与实际操作不符的问题。与此同时,客户将获得投资顾问业务中与专业投资顾问经常性沟通的顾问服务,在合规允许范围内,券商增加产品账户部分细节的披露,并由专业人员对客户讲解买卖理由、仓位比例、行业配置等。这样一来,投资者获得的是全部的资产管理业务服务,而投资顾问服务中的三个特征:经常沟通、有效监管、最终操作,投资者可以获得经常沟通和半有效监管,这样的新业务接受起来更容易,一部分想要把控资金操作权的投资者将会放弃最终操作权,将资金交给券商管理,从而完成从非专业理财到专业理财的转化。

券商对投资顾问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的结合创新,是根据现有这两项业务的特点进行有利互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扩大客户受众面,促进创新业务进一步发展。正如手机业的小米在面对同行业巨人苹果的行业霸主优势时,努力开发低价高性能手机市场最终取得成功。中小券商不妨进行创新手段的尝试,在面对大券商的竞争中,对现有业务进行整合创新,以更进一步的服务,赢得市场,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 孙 正.英国独立投资顾问业的运行机制[J].开放导报,2012(5):89-90.

第3篇: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范文

国内银行自1998年开办托管业务以来,相关业务创新日益活跃,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深入建设,各类基金层出不穷,为托管业务提供了广阔空间,托管业务已成为国内银行发力角逐的焦点业务,中小股份制银行发展托管业务也必须从战略层面进行思考。

国际银行业发展托管业务的基本趋势

随着上个世纪70年代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了基金、证券、保险、信托等诸多资金的管理和运用,国际上逐渐确立了基金管理与基金托管相分离的制度,并从法律上予以确认。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扮演起资金托管人的角色,经历三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后,托管业务目前已成为国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银行的托管业务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国际先进银行普遍高度重视托管业务

从本质上看,托管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一种中间业务,发展托管业务,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水平,改善业务收入结构,提高无风险业务收入的比重。同时,托管费用收入具有安全稳定的特征,与其他金融业务发展有明显的联动效应,有利于巩固客户关系,减轻金融市场“脱媒效应”对银行的冲击。因此,国际先进银行都非常重视此项业务,纷纷利用其发达的业务经营网络,以及在资源、信息方面的优势,迅速做大托管业务,

JP摩根、道富银行、纽约银行、花旗集团、法国巴黎百富勤、瑞士联合银行等机构均是全球资产托管业务的行业领军者。

商业银行托管业务规模持续攀升

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张,推动商业银行资金托管规模持续攀升。据有关资料估计,全球商业银行资金托管规模每年都在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托管资金种类不再简单局限于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政府基金以及产业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都成为了商业银行托管的业务对象,形成庞大的业务规模,为银行带来丰厚的收入回报。目前全球前五十家托管银行托管的资产已超过100万亿美元,为金融机构贡献的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纽约银行、花旗银行托管的资产早已超过10万亿美元,国际先进银行托管业务规模预计还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托管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提高

国际先进银行无不重视托管服务的质量水平,为在系统开发、人员配备上满足迅速发展的托管业务需求,近年来国外托管银行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一般每年将其营运预算的20%~25%用于技术工具和资源的开发,为客户提供创新和前瞻性技术咨询服务,并根据业务发展及客户需求不断开发新的托管服务产品。在不断增加托管业务系统投入的同时,国际银行大力培养高素质托管业务人才,在托管业务的前台、、后台倡导专家型服务,打造优秀的托管业务团队。譬如,汇丰银行为了适应托管业务向全球扩张的高速发展,在人员、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投入。目前汇丰单纯从事托管业务的人员就达到3000多人,超过整个汇丰集团总人数的1%,年均托管系统投入超过3000万美元。

国内银行托管业务的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

国内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法律地位的正式确立,是在1997年11月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之时,但在当时的制度安排中设立了很高的门槛,只有五大国有银行才能开展托管业务。1998年中国工商银行最早开办了这项业务,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随后跟进。很多中小股份制银行,只是最近几年才陆续获准进入资产托管市场,资产托管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当前国内银行托管业务的竞争格局

目前,五大国有银行凭借托管业务起步较早,网点众多,客户基础庞大的优势,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从证券投资基金的托管看,截至2007年底,工商银行托管了86只基金,托管基金净值达9726.17亿元,托管资产净值市场占比约为29.69%。建设银行托管基金的增势迅猛,托管的基金为68只,托管基金资产净值为7483.32亿元,托管资产净值市场占比为23.04%。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托管了56只和58只基金,托管基金规模分别为5690.45亿元和4246.98亿元,托管资产净值市场占比分别为17.52%和13.07%。交通银行托管了40只基金,托管基金资产净值为2775.51亿元,托管资产净值市场占比为8.54%。尽管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中小股份制银行托管业务近年来飞速发展,但市场份额仍然较低,2003年在基金托管市场上的份额只有2.6%,而2004年为8.5%,2007年达到8.71%,共托管了57只基金,基金规模约2831.6亿元。另外,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QFII、QDII、信托资金等资金托管方面,五大国有银行在规模上也有明显的优势。

不可否认,五大国有银行托管业务经历多年磨练,在基金清算、交割、安全保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业内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和深厚的市场业务关系。同时,由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托管规模主要是由银行基金代销能力决定的,尤其是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下,基金要依赖银行网点来赢得首发规模,这使得大银行确立了市场领先的地位。虽然中小股份制银行托管业务开展较晚,但非常注重提高托管硬件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和效率性,提升托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改善服务质量,市场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

托管业务的发展前景

从业务发展角度看,托管业务作为银行的新兴业务,具有成长性高、专业性强、综合效益显著的特点,托管业务甚至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银行业的竞争格局。托管业务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难以变更性,便于与企业和金融同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传统银行业务有着显著的撬动作用。这就意味着托管银行对其他业务的逐步渗入以及非托管银行相关业务的减少或退出,其影响长期而深远。特别是在经营传统银行业务时,往往只关注于企业的财务部门,而托管业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可以广泛与金融同业、监管当局、省市政府、国资委、社保机构和企业高管等社会各种重要资源建立起广泛的合作与业务关系,对于带动银行其他业务的发展、系统打造银行综合业务平台有重要的价值。所以,托管业务的开拓力度对银行长久发展意义重大,必须高度重视。

商业银行托管资金的范围在不断拓宽,资金品种日益丰富。譬如,在《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以及《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管理办法》等政策陆续出台后,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加快,保险资金投资托管迎来新的机遇。

在券商集合理财业务中,银行托管的地位也得到确立。《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规定,证券公司办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必须将集合计划的资产交由银行托管,办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可在与委托人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将委托资产交由银行托管。在新的政策监管环境下,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采取银行托管模式,开办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扩大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在信托公司的业务中,监管机构确立了信托公司资金集合信托的托管机制,明确规定集合资金信托业务逐步试行托管制,对拟投向的项目涉及关联方交易的或者投资于有价证券的,必须引入托管机制,并且规定了托管人的基本条件和职责,为商业银行规范办理信托公司信托资产托管业务提供基本的法律法规条件和制度环境。

总之,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资金托管业务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市场潜力巨大,资金托管市场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托管业务品种越来越丰富,客户群体也从金融类企业扩大到一般性企业,这为商业银行拓展托管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加快托管业务发展步伐,不断提升银行托管业务市场竞争力。

中小股份制银行托管业务的发展对策

中小股份制银行托管业务自开展以来,紧紧把握资本市场发展的有利机遇,托管业务全面、迅速、健康发展,取得跨越式进步。在今后更为激烈的竞争中,必须坚持差异化、创新性,确立效率优势、服务优势和品牌优势,走具有中小股份制银行特色的托管业务发展道路。

进一步强化市场营销

夯实传统托管业务基础。证券投资基金、券商集合理财资产、信托资产是托管业务中的传统业务种类,要及时跟踪、把握资本市场新热点和新变化,进一步加大对基金管理公司尤其是中等规模基金公司的营销力度,争取基金数量和基金规模的持续增长。扩大信托、券商定向资产和集合理财产品的合作范围,加强对信托和证券公司的营销工作,加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开发,以业务创新带动信托资产托管规模的增长。

加快开发新兴业务领域。QDII和QFII的托管是联接国内外金融市场的重要平台,有助于积累国际托管业务经验。一方面,在总结托管QDII业务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具有QDII资格基金公司的营销力度,积极促进QDII托管的品种和数量迈上新台阶。另一方面,寻找在QFII托管业务领域的突破口,扩大银行在QFII市场的影响力。同时深化与PE私募股权基金和产业基金的合作。继续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发工作,保持资产证券化托管数量的稳定增长势头。在企业年金市场营销方面,积极争取企业年金基金托管资格,塑造年金的市场品牌,做大做强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业务。

加强与各类金融子公司及监管机构的合作。要进一步加强与各类金融公司的合作,争取证券、信托等公司更多的托管业务支持,实现合作双赢的局面。同时,还要与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监管部门及时了解政策动向,掌握各类基金的发展规划和最新动态信息,获取相关业务资格和监管支持,为银行争取到更多的托管业务机会。

提高投资者服务质量

优化投资者服务内容。托管业务服务是否高效优质决定着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论是在投资监督还是在提供信息披露、信息咨询等方面都要求托管银行的服务紧紧跟上客户需求甚至超前发展。为了确立与同业竞争的比较优势,必须根据托管业务运作特点,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创建领先的投资者服务体系,通过现代互联网及通讯工具,多渠道、多平台、多方式向投资者提供及时的资讯、市场提示信息、全面的投资者教育资料、必备的基金专项营销信息等,并能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组织进行相关的信息服务和培训活动等。

构建先进的服务平台。托管业务涉及到资产保管、账户管理、交易指令处理、财务报告等方方面面,环节众多、流程复杂,对运作处理水平的要求很高,必须加大投入,搭建先进的系统运作平台。努力提高托管核算清算工作自动化处理水平,按照产品种类分成工作组,实行专业化操作,以提高核算清算效率,适时引进新的信息技术系统,提高数据信息管理水平,确保业务安全高效运行,应对托管产品数量、托管规模迅速增长所带来的核算清算压力。同时引进托管资产绩效评估系统、企业年金基金托管系统、QDII和QFII相关系统,实现数据信息标准化、自动化管理。并对托管业务的电子服务渠道进行改造,继续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对投资者的服务功能,不断探索、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为投资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信息。

夯实托管工作基础

托管业务属于新兴业务领域,市场创新活跃,要持续深入进行制度建设工作,从基本制度、部门规章、岗位业务流程三个层面进一步完善托管业务三级制度体系。同时,随着托管行业的竞争加剧,需要及时审视调整传统托管组织架构模式,以迅速直接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要求为目标,优化机构设置模式,正成为托管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此,要积极借鉴外部成熟经验,探索和研究在金融市场发达、目标客户集聚的地区,如上海、深圳两地,建立托管业务分支机构,并单独作为一个经营部门,有效整合系统功能和资源,提高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丰富经营层次,增强营销能力。随着业务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托管业务人才提出更高要求。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能力,并注意从市场吸收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打造优秀的托管业务团队。

强化风险控制

托管业务涉及从证券价格变动监控、交易结算、收益归集和公司讯息处理等核心服务到税金返还、投票、基金或投资组合的会计核算和开放式基金的定价、基金绩效评估等增值服务一系列内容。不仅服务内容繁多,而且业务涉及资金数量巨大,这要求托管业务必须强化风险管理,保证无差错运行。要完善操作规程,规范业务操作,加强内部控制,有效进行现场检查,严密监控操作风险,推动各项业务健康有序开展。

打造一流品牌

第4篇: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范文

一、浙江辖内“商行+投行”基本情况

目前,投行业务已成为国际性商业银行重要利润来源,业务种类日趋多元,已形成美国金融控股模式和德国内部综合经营模式两种成熟模式。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主要在《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框架内开展投行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业务规模增长较快,组织架构也不断改革升级,并形成子公司、事业部、内设部门制以及分散管理等形式。目前,浙江辖内大多数商业银行已开展了投行类业务,并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业务类型多样。辖内商业银行投行业务以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发行为核心,积极引入和创新服务产品和模式,并与券商、信托、基金、PE等投资机构广泛开展业务合作,拓展投资顾问业务、并购重组业务、投贷联动业务、托管类业务、理财对接与直融以及资本市场相关多种业务品种。

二是机构发展不平衡。辖内大中型商业银行和部分法人银行机构都将“商行+投行”模式作为重要方向,业务发展较快,其他中小银行机构相对审慎。如中信银行杭州分行于2002年就成立了投行部,近两年投行业务融资规模达超过700亿元,是同期新增贷款规模2.8倍。杭州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数量和金额均高居省内首位,自2009年来累计发生超过100笔,全辖占比均超过80%。

三是管理雏形基本形成。辖内开展投行业务的银行基本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初步建立了投行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如,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在原有风险评审架构上嵌入投行业务条线管理,成立投资委员会进行决策审批。中信银行杭州分行投行业务实施“2+2”审批模式,即所有投行产品执行分行投行部和总行投行部两级立项,并经分行授信部门和总行授信部门两级审批。

二、“商行+投行”典型模式

模式一:投贷联动。主要包括银投联贷、选择权、基金直投、股权投资基金主理银行等业务。具体类型有四种:一是“银投联贷”业务。分为“投前跟贷”和“贷前投后”两种,如工商银行“银投联贷”、兴业银行“芝麻开花”、浦发银行“投贷宝”等。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理财,投资标的进一步扩展到PPP项目,风险控制重点在创投合作机构选择、贷款跟投时点控制以及创投机构担保上。二是选择权业务。银行在为创业型企业提供授信、财务顾问服务时,享有按约定获得客户股权或股权收益权等权利,如工商银行“可认股安排权”、杭州银行“期权贷”等产品。由于银行无法直接持有相关权利,一般由合作创投机构代持。三是基金直投业务。实质是“名股实债”,在满足企业股权融资需求时,以第三方回购等形式控制风险,包括创投机构直接融资、并购基金夹层融资、创业投资基金直投等。四是股权投资基金主理银行业务。银行利用客户资源、系统平台等优势,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提供项目推荐、基金募资、项目管理、资金托管等财务顾问服务。如,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为浙商转型升级母基金(筹)和浙民司(工银瑞信是股东之一)提供财务顾问服务。

模式二:资本市场结构化投资。主要包括结构化证券投资业务和结构化定向增发业务:一是结构化证券投资业务。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结构化信托计划或资产管理计划优先级份额,并通过该信托计划或资产管理计划投资股票、基金、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等公开交易市场标准化金融工具。二是结构化定向增发业务。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设立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或资产管理计划投资定向增发,并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同设置优先级与劣后级,理财资金投资优先级产品。如,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开展了辖内首单理财资金结构化定向增发业务;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向总行推荐5笔结构化证券投资业务和1笔结构化定向增发业务。

模式三:并购重组服务。主要包括并购重组贷款以及并购前估值、并购中融资、并购后整合等全程顾问服务:一是“股票收益权+并购融资”。主要适用于有并购重组需求的上市公司,利用母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或其他股权设立收益权信托,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池与其对接,为母公司并购重组提供融资。二是“Pre-IPO基金+并购基金+并购贷款”。主要适用于拟上市公司,由创业投资机构、战略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组成并购财团,代替拟上市公司收购其由于上市财务指标限制不便持有的资产,并在企业上市后通过定向增发或现金并购将该资产返售给上市公司。三是“并购顾问+境外融资”。主要适用于“走出去”企业,银行利用自身境内外金融平动优势,由境内分行担任并购顾问,境外分行提供境外并购贷款,银行境外投行子公司对海外子公司进行培育并保荐上市。

三、存在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政策法规存在障碍

由于受到《商业银行法》制约,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直接持有非金融机构股权,《贷款通则》也规定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除外。在法律政策未明晰可以做之前,法律合规风险始终是悬在商业银行头上的一把利剑,只能“曲线进入”,束缚投行业务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投行交易结构和产品复杂性,增加运营和融资成本。

(二)“刚性兑付”未打破

不少银行机构反映,由于投行业务和产品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性,不可预测因素多,“刚性兑付”是除政策法规之外掣肘投行业务发展的另一大因素。实践中,出于声誉考虑,即便是债券承销,商业银行实际也承担隐性担保责任;理财资金对接,一般也选择优先级、固定收益类,无法享受投行高收益。投资者教育,“买者自负、卖者有责”制度建设等,任重道远。

(三)风险文化不适应

一是风险偏好上,商业银行在长期从事债权业务中形成的风控文化,对待风险较为被动保守,而投行业务以获取高额收益为导向,对待风险更为积极主动,两者差异显著。二是理念认识上,商业银行高管层理念和认识起决定性作用,投行与风险、内审等部门认识分歧较大,在当下传统信贷业务风险高发,投行领域风险苗头显现情况下,存在畏惧情绪。三是风控技术上,目前,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仍沿用传统信贷风险评判标准和技术,更看重当期企业客户抵押担保和还款能力,与投行客户初创期和成长期,轻资产,更注重未来价值等特点不匹配;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项目风险、交易对手风险以及业务规模控制等经验不足,投行客户企业价值判断专业性缺乏,难以对股权公允价值做出准确测算,股权或期权退出通道也不够顺畅。

(四)管理机制不相容

一是“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总体上,商业银行现有体制机制无法做到与投行业务相匹配的风险共担,无法享受投行超额回报,与证券公司等专业投行机构差距较大;投行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风险隔离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二是考核激励机制。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并没有针对投行业务独立实施考核激励,没有按照收益、风险匹配原则建立收入分配机制,权责不对等,激励不够与约束不足并存,无法吸引和留住投行专业人才。三是联动工作机制。包括商业银行与券商、信托、基金及创司的“跨业联动”,商业银行内部总、分、支“纵向联动”,以及投行、公司、内审、风控等部门间“横向联动”都不够顺畅。

(五)组织体系不健全

一是组织架构上。目前,大中型商业银行大都设立了独立投行部门,仍有不少中小银行无专门投行部门;少数机构依托于集团证券、基金、投资子公司开展投行业务,但多数单一银行机构只能通过理财、资管计划等开展合作,法律关系、业务结构复杂。二是风控制度上。囿于当前业务规模、发展阶段以及重视程度,总体仍在原有信贷管理体系内嵌入“补丁”,并由一套人马把控。如何在统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下,建立与投行业务兼容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人员配备上。尽管有些银行机构已从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引入专门人才,但仍以原有银行从业人员为主,专业性、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等不能完全胜任投行业务创新发展需要。

四、相关政策建议

“商行+投行”经营模式转变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既不同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也不是单纯的投资银行业务。应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海量客户基础以及综合金融服务独特优势,扬长避短,寻求商行与投行最佳“平衡点”,达到“1+1>2”的效果。

(一)多措并举,积极营造投行业务发展良好外部环境

积极推动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完善,降低政策法律风险。加强顶层设计,及时研究出台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指导性意见措施,明确投行业务发展方向和管理框架。加强金融消费者宣传教育,强化“卖者尽责”前提下“买者自负”,打破“刚性兑付”,培育市场基础。

(二)加强研究,探索推动建立与“商行+投行”相契合的体制机制

针对当前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文化、管理机制、组织体系、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整合银行机构力量,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深入研究,探索形成一套可复制、标准化的做法或案例。

(三)因行制宜,分层分类推进“商行+投行”经营模式转变

不同地区、不同机构发展战略、风险偏好、管理基础差异大,要因地制宜、因行制宜,分层分类引导推进。对有条件大中型银行可探索子公司形式,一般中小银行可建立投行业务事业部和专营部门制,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银行机构审慎开展或不开展。

(四)防范风险,积极稳妥推进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健康发展

第5篇: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范文

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

首先,从总量角度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占比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2009年-2012年我国银行业同业资产规模年均增长36.4%,分别为总资产增速的2倍和贷款增速的2.2倍。同期同业负债年均增长25.8%,分别比总负债增速和各项存款增速高7.6个和8.7个百分点。随着规模快速扩张,同业业务在银行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占比逐年上升。截至2012年末,银行业同业资产占比和同业负债占比为21.5%和12.8%,分别比2009年末上升了7.3个和2.2个百分点。从上市银行财务数据分析,中小银行同业资产占比均高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对同业负债的依赖度较高,除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外,上市中小银行同业负债占比均超过20%。

其次,从资金流向看,中小型商业银行是同业资金的主要净流入方。

中小型商业银行对主动性批发融资的依赖程度较高,成为同业资金的主要净流入方。2013年一季度,大型商业银行同业往来资金净流出10261亿元,而同期中小商业银行同业往来资金净流入32893亿元,为去年同期的2.6倍。

再次,从业务结构看,同业资产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速和占比提升较快,同业存放仍然是同业负债的重要来源。

买入返售业务已成为中小银行重要的资产配置方式及盈利增长点,2013年一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规模达到6.1万亿元,同比增长38.7%,远快于存放同业和拆出资金的增长速度,在同业资产中的占比达52.3%,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其中,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和民生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在同业资产中的占比均超过或接近七成。同业负债结构则相对稳定,2013年一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的同业存入、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分别占同业负债的77.1%、14.9%和8%,同业存放仍是同业负债的重要来源。

银行同业业务创新的突出特点

(一)票据资产和信用证成为主要载体

银行承兑汇票兼具交易工具及融资工具特性,使得票据资产成为银行同业业务创新的主要载体。银行通过买入返售业务,在同业之间转移腾挪票据资产,将原本占用信贷规模的“票据贴现”资产转化为同业资产,从而达到压缩信贷规模、节约经济资本和满足存贷比约束的目的。利用信用证载体的同业创新,主要集中于代付类业务。对开证行而言,开立信用证属于表外业务,不受贷款规模和存贷比约束,且可获得存款沉淀和手续费收入;对代付行而言,由于有开证行担保,其代付资金计入“应收账款-同业代付”科目,不受贷款规模限制,也不纳入存贷比考核,成为资产规模快速扩张的重要捷径。

(二)通过同业“通道”腾挪信贷资产

以银行自营资金投资信托受益权为例,由“过桥资金”通过信托公司等通道机构向企业发放一笔信托贷款(也可以是委托贷款、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等),然后将这笔信托受益权转让给“过桥企业”,再由“过桥企业”转给“过桥银行”,最终银行C以自营资金购入持有。从资金流向不难看出,整个融资链条实质是银行C给企业间接提供了一笔融资。“过桥企业”的存在,可以绕过监管当局对银行理财资金直接投向信托受益权和委托贷款等金融工具的政策约束。“过桥银行”则是将交易对手转化为银行同业,以减少资本消耗,具体操作模式为:“过桥银行”在出让信托受益权的同时向受让银行出具回购承诺书,银行C以拥有回购承诺书为由,把对企业的融资转化为同业资金运用,降低了资产风险权重。过桥银行B实际不承担风险,回购承诺书导致的或有风险并未体现在其加权风险资产中。通过上述腾挪,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融资行为被掩盖为银行与金融同业之间的金融资产投资关系,既不占用信贷规模,又降低了风险资产规模,还能够绕开存贷比监管和信贷政策导向的约束。

(三)借助投资类科目隐匿信贷规模

无论票据回购、同业代付,还是信托受益权转让,几乎所有规避监管的同业创新,最终都是以商业银行投资同业资产的形式入账或是由银行表外理财资金对接,根据不同的通道类型和载体,主要隐匿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收账款”等会计科目。与直接发放贷款相比,银行资产规模并未下降,只是资产结构由信贷变成投资,交易对手由企业变成同业,实现了不占用信贷额度、不计提拨备、大幅降低资本占用的监管套利目的。

利用保险(放心保)公司存款的特殊属性,将表外资金和同业负债转化为一般性存款。银行用理财资金(或是直接用同业资金)委托证券公司发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再由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计划,保险公司拿到资金后再与银行进行协议存款。在现行金融管理中,保险公司存款属于一般性存款,商业银行可将此渠道作为揽存手段,短时间内将表外资金和同业资金转化为一般性存款,完成上级行下达的存款考核任务,并在外部存贷比监管考核中达标。

同业业务创新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

(一)提高了银行体系货币创造能力

银行用自营资金开展以藏匿信贷规模为目的的票据回购、同业代付以及信托受益权转让等业务创新,其信用货币创造过程与贷款业务类似,最终结果是企业得到融资创造出相应存款,货币总量也相应增加,进而对存款、贷款、存贷比和社会融资总额规模等金融指标产生一定影响。

(二)干扰货币信贷政策实施效果

一是削弱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同业负债在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中占比提升,缩小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范围。而商业银行通过资产端发起同业创新业务,隐匿了贷款实际规模,削弱了信贷规模调控政策实施效果。二是价格型调控工具效力难以有效发挥。银行利用理财产品资金投资同业存款等方式,突破了现行利率管理制度,影响到利率政策实施效果。三是大量银行资金通过银信合作等同业通道流向房地产等信贷受限的行业和领域,抵消了信贷政策调控效果。四是一些银行循环承兑贴现票据虚增保证金存款,利用保险公司协议存款通道将同业资金来源存款化。上述行为新增的货币并未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不仅难以起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加剧了金融的泡沫化和实体经济的虚拟化。

(三)期限错配加剧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大量融入超短期、短期同业资金,转而投资于期限较长的同业资产和贷款,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期限错配问题非常严重,进而导致银行体系高度依赖同业资金和中央银行流动性支持,内部流动性管理流于形式。同时,同业间业务交叉和产品复合程度不断提高,使得金融机构间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结构性的流动性紧张易通过同业链条传导,有可能会演变成系统性的流动性危机。近期货币市场钱紧张的现象,商业银行同业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期限错配问题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

(四)对宏观金融稳定性形成一定影响

以个别商业银行“银银平台”业务为代表的同业合作创新模式,对宏观审慎管理也提出了新挑战。“银银平台”业务,通过科技输出,将各小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接入其IT清算系统,向这些机构提供柜面互通、支付结算和资产托管等服务,而这些小型金融机构的结算资金和富余资金也成为提供平台服务商业银行的主要同业资金来源。此类同业合作模式虽有利于金融机构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但此类“一对多”合作模式也使得交易对手趋于集中,增大单一交易对手的风险敞口,从宏观审慎管理角度也应予以关注。

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在当前分业监管模式下,只要存贷比、信贷规模等数量型监管指标仍起作用,商业银行以监管套利为目的的同业创新就存在激励机制,而仅通过监管部门通过叫停“堵漏”的方式,只会使业务形式更加复杂和迂回。建议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金融体制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增强风险定价能力。同时,鉴于当前存款竞争日益加剧,建议引入可转让存单作为金融机构的主动负债工具,并将财务公司纳入发行人范围。利用可转让存单规模可控、交易便利、信息透明的优势,扩大同业资金市场中长端产品种类并提高交易活跃性,稳定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和优化中长端市场利率形成机制。

(二)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作为未来“非标准化债权”向“标准化债权”转变的主要合规手段,既是银行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减轻资本压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发展方向。建议加快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披露制度、第三方信用评级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和逐步放宽证券化资产在计算风险加权资产和资本计量时的扣除规则;扩大证券化市场参与主体,除了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外,可考虑借助中关村(000931,股吧)“新三板”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和先行先试制度优势,将其纳入全国性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和交易体系,形成多层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提高证券化资产流动性。

(三)改革存贷比指标

目前看,存贷比指标已难以全面反映银行整体流动性状况,也无法约束银行资产的扩张程度,甚至成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短板”。建议短期内适当修改贷存比分子分母的定义口径,考虑到大型企业集团存款同业化的趋势,可在分母中加入“财务公司同业存款”,弱化其对信贷增长的“短板效应”。未来建议逐步调整该指标的政策工具定位,从监管指标逐步过渡为监测指标。

(四)加强流动性分析监测和指导

第6篇: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范文

随着国内最大的两家保险公司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分别获批成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主体的专业化组织模式已经浮出水面。在目前保险对此尚存监管真空的状态下,如何看待新形势下的这一制度创新举措,努力营造这一新生事物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与市场氛围,这对政策制订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是一种政策导向下的制度创新,现行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遵循保险运营风险化解——独立资产管理——综合金融服务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与此相适应,监管部门的重心也存在着一个从政策性支持到最终守夜人的角色转换。

一、合理要求政策杠杆支持,重点化解保险运营风险是当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的基本使命

保险投资与保险业务并驾齐驱的特征是国际保险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西方主要国家在1975— 1992年间,产险综合赔付率超过100%,承保盈利率大都亏损,但其综合盈利率能够保持正向增长,则主要依赖于投资业务的成功运作。而从2002年西方国家保险业经营来看,由于全球状况的低迷,甚至投资业务也遭受重创,这使得保险业自身运营风险骤然增加。相比之下,我国保险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了年均30%以上的强劲增长势头,目前尚未出现西方国家的运营窘迫,但存在的同样不容忽视:寿险公司由于持续的利差倒挂原因形成了潜在的巨额支付包袱;同时即将到来的偿付高峰也会进一步加大保险公司的运营考验,由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过于狭窄,兼之国内资本市场不成熟,保险投资收益大起大落,这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匹配极其不利。考虑到老的寿险公司每年对额外形成的帐亏消化需要一定时日,这在无形中对新成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提出了一项基本使命:即首先必须重视对保险公司历史遗留下的运营风险进行管理与处置,争取在较短时间内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予以化解。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起步阶段的这一使命的设计,既考虑了目前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实,同时也是综合运用市场与政策手段所进行的一种探索。至于具体政策杠杆的支持,可以借鉴国内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某些做法,比如针对既有运营风险可以寻求财政定向发行保险基金债券予以保障,或是给予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必要的经营期间的税惠减免安排。选择通过证券化形式进行创新尝试应是当前的一个重点,例如在保险风险证券化过程中,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充当SPV(特殊目的组织),予以一定的信用增强评级,这样在保险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之间就可以接通证券化形式的流动,并配以必要的证券化环节的税惠设计。我们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就保险公司的运营风险管理职能的承担与延伸构成了新形势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一项基本使命。

二、强化实体主义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独立运营所需的制度环境与市场体系

国际上对保险业的监管,从过去的准则发展到实体主义,其根本的要义在于如何更好地发挥规范和指导的作用。这其中,由瑞士1885年始创的实体主义(又称许可主义)监管方式,因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保险法律制度和管理规则,设立了健全的、拥有较高权威和权力的保险监管机构并对保险组织从设立到经营过程再到破产清算都全面履行了更为严格的制度规范而被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由于保险资金中很大部分是对投保人的负债,是作为将来可能的赔偿或给付,且这种赔偿或给付具有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和数额上的不一致性。如果到时不能足额赔偿或给付,即不能履行偿债义务,则保险公司会面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若保险资金运用不合理,如缺乏流动性,不能及时收回投资,就会保险市场的经营与稳定。因此,各国政府无不对保险资金的运用进行严格的监管。政府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包括两方面:一是规定保险资金的运用方式;二是保险资金各种运用方式的限额管理。这在实践中又有英国的宽松式管理与美国各州的限制性管理等不同类型。

显然,单就保险资金运用应采取何种专业化组织模式问题,在西方国家并没有非常明确的限制或要求。从宏观的角度,这大概是因为保险资金运用的“三性”原则很难具体与某种组织模式确立起明确的关联关系,后者在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只是一个充分而非必要的条件(比如全球500强中获得排名的34家保险跨国公司80%采用了专门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做法)。但从微观运营的实际来看,由于保险资金的运用既要考虑保险业务负债项下的匹配性质,同时本身也要顺应资本市场的发展特性。因此对进入金融市场的保险投资人来说,必须注重协调微观的运营活动与整体的制度环境与市场发育之间的联系,这就对资金运用主体的组织模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因为在这一意义上,作为市场的部分替代,其内化的市场运作业绩与效率显然与组织形态与组织机构安排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特性。从这一角度出发,就独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来说,其对市场体系与制度环境的反馈与联系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从企业内化的市场交易需求来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独立运营,首先要求建立有效的组织激励机制与平稳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与母体保险公司确立产权明晰的资产纽带联系以及严格透明的交易契约关系:

建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效的组织激励机制与平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缘自两方面的风险考虑:其一是资金由母体的保险公司委托给子公司可能涉及的委托——人风险,重点是内部人控制风险。国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多半施行有限合伙人下的明星基金经理制,借助于资本市场上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违规者的市场与行业禁入制、近乎残酷的业绩评估制及其他)与足额的期权等激励措施,尽可能减少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目标函数不同所带来的不利。相比较之下,国内保险公司在传统保险投资业务管理方面一直深受保险业务经营的影响,无论在风险决策程序、决策机制、投资运营反应速度等方面都无法真正适应国际化的投资特点。但在另一方面,国内保险公司投资运营人才经过近年来的市场锻炼,业务素质与技能并不比市场上现存的专业基金公司等其他机构投资者差,如果能借助于独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设计一个最优的激励机制,包括施行与国际同行接轨的业绩明星制度、公司投资团队有限合伙等措施,以使人选择委托人所希望的行动,必将进一步释放保险投资运营潜能,大大促进保险资金运用效益。说到底,人的智力投资因素通过有效的组织制度保障,往往能够发挥其非常惊人的一面,这是我们设计制度的出发点也是最终落脚之处。而对其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则可通过严格的信用监控准入机制与业绩评价淘汰机制进行约束。其二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从事第三方资产管理当中可能涉及的“揩油”选择。即受托人在多个委托人之间会存在厚此薄彼的利润转移动力,特别考虑到保险公司作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母体公司的向心利益的影响。因此确保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拥有一个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非常重要,这里强调“社会”法人治理结构的本意,则是加大了来自第三方的社会监督影响力。比如引进并强化独立董事制度就是一个比较可行的举措。企业内化市场运作中最大的障碍也是公众呼声最强烈的地方在于交易的透明度。因此确保程序的公正性并履行尽可能的信息披露对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独立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则有赖于加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其母体公司之间交易活动的透明度与规范要求。

(二)从企业外化的市场环境来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独立运营应该适用渐进的市场准入资格,并在一个可持续运营的市场制度体系当中建立有相应的最终守夜人的安全保障机制:

上,完全竞争的金融市场对进入者的信息与行为特质要求是统一的。但现实中市场总是不完全的,而且参与者的特质更是迥异。我们理解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人与债务人的复合体来到金融市场,自始至终所关注的应是资产与负债合理匹配前提下的交易行为,在这一意义上,对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运用方式及必要的限额管理应是题中之义,特别是考虑到国内经济发展程度、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投资机构自律能力及社会对于保险资金经营状况的判断能力等方面的主客观条件成熟度。我们主张适用渐进的市场准入资格,这包括两个方面的理解:其一是对于资产管理业务范畴按照所投资领域的风险置信度与市场容量特性进行评估,随着条件的成熟逐步施行准入,并根据投资比例的限额管理进行相应监控;其二是可以规定一种特殊的基本条款即“自由投资条款”,该条款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受托管理总资产的一定比例以内自由办理投资业务。但无论是哪一种渐进的市场准入设计,其对风险的审慎管理与对资产安全性的强调则是最为基本的考虑。

从监管机构的角度来看,为了更好地促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金运用中对风险与收益的对称选择,有效监控其市场行为,应进一步抓紧落实与出台相关的准入管理规章细则,尽快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服务收费、资产管理产品交易、市场风险监管、资本充足性管理、关联人交易信用风险等进行制度规范。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实体监管中应突出对风险与效率的把握,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主体准入的资格要比较明确(包括设立条件和业务范围),对于部分可能交叉的业务形式,不必急于立法加以管制,而应该为金融创新留下空间,可以通过互通信息、沟通交流后协商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市场深化与结构优化:二是强化风险资本分类与充足率管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充足率是维护其债权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国际上对金融机构监管的标准之一。基于母体保险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产权纽带的联系,极有可能存在母体公司与子公司受监管下所承担的不同风险维度,或是涉及不同性质资本交易与转换中的风险,因此我们提议应建立相应的资本充足率审慎评估,包括对风险范畴累积及扣减的衡量。建立风险资本分类的标准同样值得重视,这使得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运营中的不同资本风险暴露能够预设指标并及时把握,从而在过程控制中予以灵活的调整与对冲。除了对其资金运用中的主体资格、风险资本分类及不同运营方式进行必要监管外,可以借鉴海外相关做法,设立为防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破产的“保险投资人存款保险制度”或启动相应的“最终守夜人”机制(后者是指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出现紧急危机状况时才施以援手,同时享有在紧急情况下发行特种债券进行应急周转使用权力的专门机构)。

第7篇: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范文

一、医院资产管理内容

由于医院国有资产具有专业设备多、资产量大以及种类繁多等特点,所以对医院的资产管理具有相当高的要求。医院财务资产,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是对医院的资金进行筹集、使用以及分配,并制定相应计划和组织,并加以控制和执行等的工作。医院资产管理工作包括了对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收益这几个环节,并以此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医院的工作核心是病人,要通过最少的资源消耗来提供更高的社会服务,所以,医院要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以及实现医院的最大化经济效益,就应该不断的完善医院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应用,并切实防止资产流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就是说,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趋势下,医院资产管理目标就是对医院的财务资产活动加强管理、监督以及控制,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需求。

二、医院资产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在当前,在医院的资产管理中,很大一部分医院都存在着预算编制呈现片面性的问题,在预算管理项目中,没有将应付账款、负债等资产,还有库存物资等计算进去,仅是注重收支预算,这样一来,就会使经费的投用方向出现纰漏,不能全面的进行预算。另外还有医院预算管理不合格的问题,这就出现经费的控制不能按照预算制定的项目来进行,且没有较高的执行率,就会致使经费的预算制定以及预算执行不一致。

2.医院的固定资产在旧财务制度中规定,在进行会计审算的时候,要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来计算固定资产修购基金,这种规定就会使固定资产在账面价值保持入账时的购买面值。但是,固定资产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损和耗费,时间越长这些价值磨损和耗费就会越大,就会将固定资产的账面支架低于购买时的价值,而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报表上的固定资产反应的就不是当前的实际价值,对资产价值有所虚增,就会给报表使用者造成误导。

3.在当前的医院财务管理中,几乎都没有对医院的资金实行集中管理,这是由于医院在资金运作方面不是由医院总部统一进行的,且存在着异地经营的非法人分支机构。另外,医院的资金92%以上都是来自于医疗服务收入、药品进销收益,然而医院的一些授权审批制度建立不完善,或者执行力度不够,致使医院内部经费控制失效,使得医院的经营管理出现很大的风险,出现收支不平衡的现象发生,也就不能满足医院持续健康的发展。

4.在医院的资产管理工作中,很多资产管理方面的领导都是出身于医学专业,而资产管理这一工作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应该具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并要求据有较高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以使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而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者,本身就具有较多的基本工作,还有相关的研究业务,或者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有的管理工作者还要带学生,这就有可能会造成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缺失。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出身于医学专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对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欠缺,就不能将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规范,也不能很好的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也不能有效完善医院内部控制机制在管理层面的作用。

三、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加强医院资产管理工作的措施

1.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对财务资产预算管理有明确的规定,为了建立预算编制、审核、执行以及分析、考核等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国家要对医院实施超收上缴,核定收支,定向补助,结余按规定使用等预算管理方法。这就需要医院按照规定的程序的预算方案落实到相关的执行部门以及具体的项目中去,有效提高预算的执行效率,并对执行进度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校正;另外医院强化医院资产管理监督,就要将预算和资产管理责任进行根本落实,以此来提高预算执行效率。还需要医院实施标准化的预算编制和审核制度,将在医院的活动中所出现的收入和支出都算进预算管理中。要严格遵循收支平衡的预算原则,进行预算编制和审核。对收支资产和固定竹本等项目的预算管理,要结合医院内部和市场会上的经济环境进行合理的预测,以此来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严肃性以及灵活性。

2.在新《医院财务制度》的背景下,健全医院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这就应该对医院的收支管理进行规范,加强对医院收支的核算和控制。首先,对医院的收支分类,要按照收入的来源以及支出的方向进行准确分类。其中医院的收入来源一般包括医疗收入、财政项目补助等,医院的支出一般有医疗业务成本以及管理费用等。同时,医院还应该遵循新《医院财务制度》,加强成本的管理,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合理的制定,并将医院的运营管理和成本控制进行最大限度的结合。另外,还要严格按照成本核算基础,利用量本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来对医院各类成本的变化进行切实的了解,并制定出相关的标准成本,对支出费用进行有力的控制,从根本上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并增强医院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随着新《医院财务制度》的颁发实施,医院很有必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资产评价体系。建立财务评价体系,应该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有效的结合,以长远目标与眼前目标的结合为建立原则。为了保证医院各管理职能部门能切实履行经济职责,应该对财务活动进行分析、监督和评价。另外,为了使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客观真实的将医院的各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反映,医院要对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坚持以医院的长期发展为战略目标,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能较好的接受上级管理部门对财政的审计和监督,以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4.对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也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措施。因为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财务工作质量。所以应该拓宽财务管理人员在相关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并加强经济管理知识培训,让财务管理人员能树立坚持专业知识学习的观念意识,能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满足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需求。

第8篇: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范文

日前,信托公司全行业信托资产已突破9万亿元。在规模快速膨胀的背后,是高风险的隐忧。涉及兑付、信息披露、亏损纠纷等多方面,其中多数纠纷与银行渠道有关。

“迟早会这样的,经历了这两年的飞速膨胀,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这已成为众位私银高管们的共识。信托与私人银行开始探索钱生钱的故事该怎么讲下去。

私人银行代销“烦恼”

在高额的销售奖励之下,很多银行没有尽到帮助客户审核有关信托产品风险的职责,也没有认真评估过客户的风险承担能力,而是大量地向银行客户推销各种信托产品。一旦发生信托产品到期无法兑付的情况,银行又会以自己只是销售机构或者只是销售人员个人行为为由推脱自己的责任。即使有的信托产品能够兑付,投资者也面临着巨额亏损的风险。

代销产品在私银客户的资产配置篮子里的占比,举足轻重。

这类投资产品主要包括保险、信托产品、阳光私募、期货产品、私募股权投资类及公募基金等。除工行、招行私人银行的自主开发产品占比较高外,其余中资私人银行基本以代销类产品为主。

实际上,代销只是私人银行产品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私人银行顾问通过大量遴选产品,然后将其销售给客户,从而提供组合性的产品服务。在海外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代销产品阶段也经历了比较长的发展周期。

代销产品的阶段在国内的私银业务发展过程中,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私银来说,代销业务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只要有银行平台及能识别、挑选产品的团队即可;二是国内私银业务发展5年左右,银行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了解客户需求,选择代销类产品匹配最为快捷。

多起产品纠纷事件后,业界开始反思代销模式的弱点。

中国民生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高管王再金认为,私人银行的根本业务导向是提供卖出产品的单向。以销售信托产品为例,银行的操作模式是,在某个阶段,银行向信托公司采购相应产品,然后一个个产品向投资者推介,很难规避销售导向下产生的误导行为。

其次,在代销阶段,银行只能按照资金门槛高低对客户进行分类,即便如此,其提供的金融产品也并无实质性差异。

私人银行作为代销机构,责任如何界定?王再金对记者阐述,从法律关系上讲,私银与产品供应方只是代销,但是很难界定在实际销售中,私银属于纯模式还是存在主动推介行为。银行在代销产品中坚持的原则应该是“卖者有责,买者自负”。银行要承担一定的尽职调查责任,譬如对产品的发行方、投资标的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必须向投资者揭示清楚。

目前,已有私人银行在探索从单纯的代销模式向自主开发转型,设计满足高净值个性化需求的投资策略产品。“能参与这类产品的客户会比普通的私银客户门槛高,比如资金门槛1000万元以上。”中资银行的私银高管普遍表示。

银行的账户制度与良好信誉在信托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世界经验看,许多著名商业银行拥有自己的私人银行部,且信托在这些私人银行部提供的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国外大量的信托机构都是以信托银行的形式存在。我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指引》,为银行通过信托开展私人资产管理打开了缺口,发展银行在私人资产管理领域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

记者访问中金亿咨询公司,黄志刚教授建议各银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我国信托业务的开发。“国外私人银行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利用信托进行私人资产管理的模式。与国外私人银行合作,可以弥补我国在信托发展中的不足,发挥我国开展信托业务的后起优势。”同时,私人银行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帮助客户进行资产的全球化配置,从而实现资产保护与增值的目的。与国外私人银行合作,可以借助他们在海外的运作经验,形成海外运作平台,为国内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全球化服务。

理性投资

在当前,我国高净值客户往往注重短期收益,不愿意做长期投资的规划。这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和经济状况变化快,未来不确定性高有关,而且我国高净值客户产生时间短,他们大多数人还处在事业的黄金期,自我积累财富的能力很强,作为第一代的成功人士,他们更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不迫切需要专业理财规划。

“一年期的信托产品最受欢迎,二年期的也可以,到三年期就已经不好卖了。”新华信托的客户经理黄伟德连连感叹业务进展中的烦心事。现在市场上的信托产品基本都在三年以内,不能说信托公司不愿开发长期的产品,而是这方面的市场需求还太少。

但是随着富豪产生方式的多样化,不同的客户财富管理需求也开始出现。如大批上市公司造就的、以公司高管为代表的富豪,他们专注于自己的工作领域,个人财富以公司股票为主,这部分人群的理财规划就涉及到更加专业的知识。

尤其在亚洲企业财富与个人财富联系非常紧密,高管占据了高达20%―25%的企业股份,针对高层股权的回购、出售等问题,在不同市场就涉及到不同法律规定,而且高层的股权变动会在市场中产生不同的反响,需要专业的服务机构为客户量身定制方案。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对现金的管理,如一些家族企业,他们在日常经营中会有数目可观的现金沉淀下来,对于这部分钱,如果就放在银行里等待周转,活期存款年利率是0.5%,算上通胀的实际利率则为负数。这部分钱如何进行短期的投资操作,可以获得合理的回报都开始成为客户关注的问题,也是值得信托在金融产品开发上研究的课题。

“高净值人士应重视信托的服务。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务目标,设计一个长期的计划,满足自己和家庭的需求。管理自己的投资就像照顾孩子,需要不断关注和调整。”凯万亚洲投资有限公司专业投资者业务董事总经理为高净值人士作此建议。

第9篇: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广电行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一、引言

全球化经济视域下文化知识的多元化与快速融合促进了广电行业的飞速发展,其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提升了固定资产的在其资产总额中所占比例。然而,值得指出的是,现阶段我国广电行业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存在的弊端已初露端倪,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抑制了广电行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全面认清广电行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存在的主要弊端,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迫在眉睫。

二、现阶段广电行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现状分析

1.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由于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广电企业并没有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为未配备具有财务专业知识的资产管理人员与专门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人员,其专业知识欠缺且岗位多由企业会计直接兼任;或者在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招聘时未对其专业知识进行专项考核,从而产生诸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如对固定资产概念不清,固定资产数据遗漏等情形,大大降低了广电行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前进步伐。

2.核算管理与监督的严重失调

第一,核算基础管理环节有失规范性与约束性。一些广电企业存在账目与实际固定资产严重不符的现状,有帐无物,有物无账的情形可见一斑。第二,固定资产总体账目的记载与明细账目的记载存在冲突,使得企业一些“糊涂账”频频出现,同时这也是“隐形资产”产生的根源。这些资产存在却无法进行有效的账目核对,资产流失也就随之产生了。第三,资产报废后的处理及回收工作并未经过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与管理,而是通过自行交易对国有资产进行变卖等。此行为涉及国有资产却不受国家监督,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定向流失。

3.核算信息有效性缺失

一方面,广电行业的固定资产的价值计量是以历史成本法完成的,使得固定资产的购置到使用、维修、报废等均以固定的账面价值呈现出来,此种计量方式并没有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物理条件在现有时点的真正价值。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盘点管理制度缺失导致的核算信息失真。目前,广电行业对资产盘点的认识并未付诸行动,仅仅以应付上级检查或偶尔的抽调盘点畸形数据的记载。显然,此种管理制度的账目记录并未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信息。

三、完善广电行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措施

1.启动人才科学管理模式,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设置独立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对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人员的招聘机制进行严格的规范,既要在职业道德上对其做出书面考核,又要予以其固定资产业务水平的实际行为考核;另一方面,对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核算技术,提升工作效率。此外,不同广电企业之间还应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互相学习与借鉴优秀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方式。

2.健全核算管理体制,确保内部监督的实施

第一,严密规范核算基础管理环节,做到账目与资产实物的一一对应,既不能虚报资产编造账目,也不能遗漏现有资产。第二,固定资产总体与明细账目应保持完全一致。在固定资产变动时及时对两种账目进行更新,最大限度避免隐形资产的出现。第三,固定资产报废后的处理要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切勿将国家固有资产作为部门资产进行自行交易。

3.规范核算制度,保证核算信息的真实性

一方面,将公允价值的概念运用到广电行业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中,改变大型固定资产(如房屋等)的历史成本计量,对其进行再次评估,以保证资产信息记载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因广电行业固定资产的更新与消耗的快速,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其进行定期盘点与资产评估,使得资产的记载以动态的跟踪机制出现,以确保资产信息的实时性与有效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国有企业的管理也逐步趋于市场化。国有企业的特殊财产归属又决定其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新时期广电行业发展迅速,但其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缓解这一局面,应启动人才科学管理模式,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健全核算管理体制,确保内部监督的实施,规范核算制度,保证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顾小燕.浅谈广电行业固定资产管理[J].会计师,2012(17):35-35.

[2]蔡秀媚.广电行业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江苏商论,2013(6):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