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环渊的著作《琴》。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2、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3、《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01
人文素养主要由人文知识、人文能力与方法、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构成,其中人文知识是社会价值理念的基础,人文能力与方法是整个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精髓,决定人文素养的性质。三者有机统一,相互联系,共同推动社会价值理念的进步。英美文学作品是西方社会文明的产物,体现了西方社会价值理念与时代精神。以英美文学作品为载体,探究其人文素养的社会体现可以充分地展现出英美社会的文明形式,帮助受教育者充分的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进而为英美文学、语言等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前提,保障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1.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人性的本质
很多英美文学作品都刻画出一位或者多位具有时代特征的主人公形象,进而以人物的性格描述、人物的活动以及人物的结局来展现出整个社会的特征与价值理念。这一基本的展现手法将当时的欧美文明直观的表现出来,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社会中各种角色,进而将当时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元素、文化创作手法、以及时代精神表现出来。
例如作品《哈姆雷特》中,作者就刻画出一为本性善良,信仰纯真的王子形象。哈姆雷特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是充满爱的,坚信人类应当具备善良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因此其复仇的使命本质上成为其去除黑暗、恢复光明的一次追求。这一形象的人物刻画充分展现当时社会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无论现在的社会有多么的黑暗,无论追求美好未来的道路有多么的艰辛,人都会为了成就自身的高贵典雅、仁爱平等而不懈的追求。
2.创作生动的情节,勾勒出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
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发展是人文素养社会体现的最佳形式,英美文学作品往往会创作生动的情节,以社会的现实为依据勾勒出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进而凸显人类文明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英美文学作品展现出来的情节变化往往能够将一段时期的时代特点展现出来,进而结合当时社会的价值理念与时代文明将文化的发展趋势再次体现出来,补充了单一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容,又进一步拓展了人性的复杂性。
作品《简?爱》虽然描绘的是一位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但整部作品反映的却是当时社会不平等以及随着社会发展,女性不甘忍受社会压迫,追求幸福生活的社会变化。作品刻画了一位遭受当时社会压迫的女性形象-简?爱,同时再以生动的情节展现出简?爱追求幸福生活的历程。而整部作品在本质上通过人物及故事情节勾勒出女权文明的诞生与发展以及社会对父权、男权提出的挑战,进而展现社会的发展变迁,展现当时社会价值理念以及人文精神的变迁。以生动的人物形象结合情节的发展,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文素养被充分地展现出来,社会的价值观念与时代特征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达。
3.以社会现实为原型,展现各个时代中人性的追求
无论是《哈姆雷特》还是《简?爱》,都是以社会的某一现实或者是社会的时代特征为参考来进行创作的,其刻画的主人公以及情节的发展变化往往是社会现实的体现。而英美文学作品中除了展现社会基本特征外,往往还能充分的展现人性的追求,以人物和事件为基本的载体,从本质方面展现出各个时代的人文精神,进而整部作品得到升华,人文素养的社会体现也得到了最为充分的表达。
作品《哈姆雷特》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美好、博爱的追求,虽然追求的道路异常的艰辛,现实也充满了挑战,但是无法阻止主人公驱逐黑暗追求光明的热情。这一使命的追求充分展现了当时社会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不懈的追求,人文精神的内涵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诠释。而作品《简?爱》更是从女性的角度来展现人追求平等,追求美好的愿景,除了展现社会的时代特征外,更将女性崇尚合理的自由,寻求自由平等的理想表达出来,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形象。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Three Levels of Scenery Description
ZHANG Jie
(He'na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ower School, Zhoukou, He'nan 466001)
AbstractThere are three level of scenery description: One is the description of authenticity;second is a description vivid; third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artistic quality. The scenery description when writing, we should follow the authenticity, achieve the iconicity, strive to artistic quality.
Key wordsscenery; description; level
1 景物描写的第一层次:真实性
文中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或是表达作者情感,或是推动情节发展,或是烘托文章主题。如果景物描写脱离了真实性,就会直接影响到作者情感和文章情节、主题的真实性。从这点来讲,景物描写要遵循真实性,切不可信马由缰、随意描写。
(1)描写要符合景物的基本特征。景物都有其基本特征,描写要做到写什么像什么。违背了景物基本特征的描写,语句就是再优美动人,也会让文章整体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有学生在习作中用“巍峨壮观、直冲云霄”这样的词语来描写教学楼,显然是不合适的。这种违背景物基本特征的肆意夸张是要不得的。
(2)描写要符合景物所处的环境特征。景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因此,景物描写要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吻合,否则直接就会影响到文章的真实性。比如,有学生在习作中用“清澈见底、鱼儿跳跃”这样的词语来描写当地一处河流,但实际上这个河流已经被污染,浑浊不堪,显然与事实不符。
(3)描写要符合景物的科学规律。景物都有其固有的自然科学规律,花开花落、草长莺飞都有其时间规律,写作中描写是不能违背这些自然规律。有学生在习作中这样描写夜空:“夜深了,人静了,我仰望着蔚蓝色的夜空,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夜空怎么会是蔚蓝色的呢?这种描写显然违背了科学规律。
2 景物描写的第二层次:形象性
我们在写作中不仅要真实地再现景物,更要生动形象地表现景物。因此,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正确地运用多种方法,力求将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
(1)描写景物要调动多种感官器官。要描写景物就要突出表现景物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的特点变化,而要很好地表现这些方面,就要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因此,我们要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上来描写景物,使景物描写更加形象生动。比如,屠格涅夫《乡村》就将多种感官器官参与到景物描写中。“整个天空一片蔚蓝”――视觉;“空气里仿佛弥漫着鲜牛奶似的味道”――味觉;“马儿打着响鼻、嚼着草,狗儿没有吠叫”――听觉;“空气里蒸腾着一种烟味,还有草香,并且混杂着一点儿松焦油和皮革的气味”――嗅觉。
(2)描写景物要多层次、多角度。描写景物只是从单一方面进行描写,景物就会毫无生动可言。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的时候,要首先选好观察描写景物的角度,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也可以从时间不同和动静状态不同上去观察描写景物,以此来多方面、多角度地表现景物特点。在时间上,我们可以从一天时间段的不同上来描写景物(清晨、正午、傍晚、深夜);也可以从一年四季不同上来描写景物。在空间上,我们可以从远近高低等方面来描写景物。在动静上,我们可以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不同特点。另外,也可以从气候不同方面来表现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也可以从不同的地域(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方面来表现景物的不同特征。这样,我们笔下的景物就显得立体丰实、生动形象。
(3)描写景物要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景物描写要生动形象是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们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就要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这样才可以写出生动形象的语句。比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又是多么形象的拟人!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为形象地描写景物增色不少。
3 景物描写的第三个层次:艺术性
景物描写的艺术性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我们在景物描写时,自己的主观感情必然会参与到其(下转第209页)(上接第194页)中,我们的喜怒哀乐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景物描写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景物描写的艺术性,就是作者笔下的景物不单单是客观景物,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景物。这个时候,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有时候我们在文学创作中,景物描写要为反映时代特征、突出人物心情和推进故事情节发展所服务,这也要求我们要对景物描写进行艺术化加工处理。
(1)景物描写要融入主观感情。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心情愉快的时候,看月色就是那么的皎洁明亮;当心情沮丧低落的时候,看月色就是那么的凄冷灰暗。其实,月亮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变化的是我们的心情。因此,我们在景物描写的时候,应该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到其中,通过笔下景物呈现出来的特点来表现自己的心境。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路灯光永远都是一样的,不可能发生变化。而文中的路灯光没精打采是作者内心再一次忧愁苦闷情感的表现。
(2)景物描写要反映出写作目的。写作中,我们为了表现某一时代特点,就要有选择性地描写景物,为我们的写作目的服务。比如,鲁迅在《故乡》中写到:“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瑟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作者用了“阴晦”、“呜呜”、“苍黄”、“横着”、“萧瑟”、“荒村”等一系列的形容词、动词、名词,寓意深刻地勾勒出一个典型的环境,将旧中国农村的萧条、凄凉的景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同时,通过这段景物的衬托,将“我”悲凉的心情体现了出来。
(3)景物描写要烘托出人物心情。在文学创作中,景物描写有时候要为表现文中人物心情而服务,要起到艺术化的效果。比如,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中有一段景物描写:“他好像是从一场噩梦中醒了过来,抬起脑袋,他看见自己头顶上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轮耀眼的黑色的太阳。”如果仅从真实性上来看,我们很难理解天空和太阳怎么会是黑色的呢?但如果我们明白葛利高里在埋葬了阿克西妮娅之后内心的悲哀,就能理解在他的眼里看到的天空和太阳就是黑色的,这是人物内心情感的表现。
一、从绪论课开始紧紧抓住学生
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首先,我从美丽的珊瑚开始引出生物与非生物的讨论。那么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呢?是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然后,我详述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
二、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调节课堂气氛,保持良性循环
在中国文学中文学形式多种多样,层次有高有低,在文学作品中不同的语言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外国文学而言也是一样,所以在文学中,语言艺术决定了文学的发展方向。文学产生于语言,但是层次却高于语言,文学把语言表现为一种艺术的形式。在文学得到发展的同时,语言也就逐渐成熟起来。
一、善用意象
外国文学不仅仅是用外国文字构建起来的架子,而是填充了人们饱满的感情和思想。在外国文学中有大量的自然意象来表达、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这在历代文学中都是常见的语言艺术的应用。那么在外国文学中,意象的应用发挥到极致,文学不仅仅是为文学本身而服务,而是通过语言艺术的应用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荒芜和思想上的贫瘠,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情感到位
文学依靠语言产生,但是文学的形成不是仅仅依靠语言就可以建立起来的,而是作者情感、背景等融入到情境之中,使其在文学中得到体现从而使文学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并能够使文学的发展经久不息,这就是语言艺术的作用。外国文学再现如今的世界各个国家范围内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并迅速成为各国外国文学领域研究的重点目标。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外国文学中寄托了外国国家每一个时段的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
三、 语言生动
外国文学之所以受到欢迎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还在于其语言的生动,这是外国文学的语言艺术重要的表现之一。语言生动实际上就是通过语言的表达,使所描写或者象征的人或者事物更加形象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能够使外国文学显得真实而传神,甚至让读者深陷其中的世界,犹如身临其境。
在外国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完全由文学语言来进行对自我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表达,看似简单的语言中却包罗着深刻的哲理,充满深意和意境。甚至在作品中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似乎每一句语言的设置、每一个情节的设定都有其存在的独特意义。在作品中,读者可以清晰的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四、语言形象
在文学领域范围内,文学语言是主宰文学的命脉的,因此文学语言对于文学而言有着不容小觑、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外国文学也是一样。在文学语言中,形象性是最基本的一个语言特征也是语言艺术应用中的基本特征。所谓语言的形象,与生动是有差别的,语言的生动可以使读者了解作品中作者表达的内容,而语言的形象能使文学在更高的层次上。这就涉及到一个词汇――感知。
对比语言生动而言,形象有两个方面的性质。首先是其抽象性,换句话说,形象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感知能力在思维中幻想出来的形象;第二就是表象性,无论是在读者还是作者的头脑中,都形成了固定的形象,从这一点上来讲,形象具有表象性。这两个性质是形象矛盾的两个极端,但是又符合外国文学中的语言艺术。
这实际上作者通过这里用这种语言艺术方法对自己想要表达的事物进行描绘,展现给读者,成功的让读者在其中体会深意。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19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简?奥斯丁创作的《傲慢与偏见》,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人物的性格没有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内容和行为等表现出来,详细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把作品中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具象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关键词】意境营造 基本特征 主要手段 重要性
前言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概念,而意境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精髓所在,许多画家的作品中除流露的笔墨以外,看不见却可以感知的某种气息,则正是山水画的生命与灵魂,因此意境在中国山水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意境的内涵
“意境”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可见其最早源于文学作品,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更早的接触到了这一美学范畴。唐代的王昌龄的《诗格》最早提出了意境的概念。明代朱成爵在《存余堂诗话》中则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概念。到了明末清初,王国维进一步总结了我国古代诗论,并结合西欧美学成果使意境说更加系统和完善。
二、意境的营造
要创作出情景交融、意趣高雅、引人入胜、意境深远的山水画作品,首先是要正确处理好“景”“情”“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借助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形式才能实现。“景”“情”“意”三者之间是一个递进的关系,由景生情、由情表意,由此进入妙境,这是画家的作画最高境界。具体到一幅山水画意境的营造需囊韵录父龇矫嫒胧郑
1.构思与立意。一幅山水画意境的如何,格调的高低与否跟作者本人的绘画观念、学识水平、生活阅历、审美修养、人格品行、绘画技巧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山水画的具体创作时,要营造什么样的意境,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精心地构思、立意,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构思是指作者孕育作品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它是决定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其主要任务是将生活素材在头脑里加工成全新的完整的艺术形象,它包括立意、选材、确定表现形式等,其核心内容是立意为象,既确定作品表现的主题,而主题内容各式各样,有的简古,有的奇幻,有的秀美,有的苍老,有的淋漓,有的雄厚,有的情逸,有的余味……不论何种意境的营造需经历一个以情观景、触景生情、寄情于景,最后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奇妙境界的过程。
2.选材与构图。选材的恰当与否,构图如何直接影响到意境的表现。山水画的题材主要是以描绘自然景象为主,辅以点缀车马、房舍、舟桥、人物等,同时因地域环境、四季、气候的不同,自然景象变得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加之通过山水画特有的构图形式进行表现作者的意图。而具体到一幅山水画中所能描绘的对象总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作者要善于精选物象(题材)巧妙经营位置(构图),以实求虚,以有求无,以真求神,把无限寓于有限之中,才能营造出“象外有象”的有“意境”的艺术作品。
3.绘画语言的确定。绘画作品的内容最终要通过一定的绘画语言,才能表现成为可视的感性形象,也是营造意境的具体艺术形象。山水画的绘画语言也是运用点、线、面、色等视觉造型语言。其中点、线、面等造型语言主要通过中国画特殊的工具(毛笔)和材料(墨、纸)及表现技法产生的。意境营造是作者进行山水创作的要解决的重要的课题,也是最高追求,它包含了作者的“情”和“意”,其情主要是源于作者登山临水时的“触景生情”或写胸中之逸气时的激情,而“意”则是“迁想妙得”之审美修养的积淀、精神境界、人生感悟。只有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所描绘的对象之中,成为一种客观物化的情感,即移情于物,托物抒情,才能创造出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的“意与境合,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意境。
三、中国山水画意境的基础、特征与主要手段
在中国山水画中意境很重要,那就要了解一下它的形象基础、基本特征和主要手段。
1.境象传神是意境形象基础。一定的境象创造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境象描绘上的,依赖于画面境象给人以美感,引起主体与观众的想象和联想,而境象的描绘又必须由一系列事物的“形”所构成。形的第一层意思是物象的形状、形态。从“形”的分类来看,中国画属意象美术范畴。它们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形是事物外在的、表象的、可视的,而神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隐含的。因此,历代的画家无不以神似作为绘画的最高要求。因此,山水画的形式创造必须与内容相联系,并把内容放在首位加以考虑,这是因为意境是山水画的核心内容,是山水画的灵魂和最高审美标准。
2.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征山水画作品,要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借景言情,从而表达主体的思想感情。景是情的“物质外壳”,情是景的“精神内核”。中国山水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表现出画家对自然景物的认识是融入了画家的情感、理想和愿望的,是画家胸中丘壑、胸中意象的呈现,画中的境界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
四、关于中国山水画意境的思考
在我们眼中一幅好的画就是在颜色、布局和用墨上下了功夫,一般不会考虑到意境的问题,认为没什么重要的,其实不然在中国山水画中意境是山水画的生命,是画的精髓所在。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会把你带入其中,让你心驰神往,并使你在遐想中,与作品交融在一起,达到“画我合一”的美妙境地。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尤其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山水画创作也当以巧妙思意境为宗旨。?意境的魅力是神奇的,它为欣赏者提供了宏达深邃的审美空间。“天人合一”与自然的亲和,是山水画的基础。
在我的创作中我会用心的去感受画中的意境,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画中去,更深刻的体会情与景的融合,感受意境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
参考文献:
[1]黄菊生著《中国绘画概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2]许祖良《中国古典画论选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
音乐与文学是最动人心弦的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从远方进入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两束光芒四射的浪花,时聚时分,跳跃向前,他们在相互促进中不断繁荣,在相互渗透中蓬勃发展。文学可以为音乐提供创作素材,而音乐可以利用比语言的表现力更丰富的声音的多种结合方式来表达其思想内容。
一、西方音乐的题材
文学属于想象的艺术,它塑造形象的手段是语言和文字,但是语言文学不直接形成形象,它靠词义的概括性去描摹形象,描摹的内容是具体的,确定的。而音乐是听觉艺术,它塑造形象的材料是声音,声音是音乐家按一定的审美原则创造出的乐音,听众通过乐音的组合产生一定的“形象”。相对于文学,音乐是抽象的,要依靠听众听觉去感悟。所以说音乐是通过声乐器乐来表达,文学是通过文字笔墨来表达。然而,优秀的音乐家却可以巧妙的把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结合在一起,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的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浪漫主义。想当然,浪漫主义对欧洲音乐发展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以其自己的风格特征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浓重的感彩,自由的理想抒发,强烈的个性张扬。而浪漫主义音乐崇尚自由与激情,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彩,作品富有诗意的表现,在特征上浪漫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浪漫主义音乐的题材大多选材于文学,如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一生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几乎都是取自德国的抒情诗,特别是歌德、席勒、海涅、缪勒的诗作为数最多。作品中浪漫的和声处理及抒情的自我表现,丰富的幻想,炽热的感情,使歌曲达到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境界。门德尔松的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是他最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品,是他为莎士比亚同名喜剧写的配乐,内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诗意的幻想,把听众带到了莎士比亚戏剧梦幻、戏谑的气氛中。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韦伯,他创作的《自由射手》,取材于德国民间传说,此歌剧追求幻想的情趣,表现了善良终究会战胜黑暗的美好理想。柏辽兹是十九世纪标题音乐的倡导者,他赋予标题以动人的力量和音画的表现,他甚至在每一乐章前都冠以详细的文字说明的标题,以便于听众能按作曲家的原意来理解交响曲的内容,使交响曲成为易被大众理解的体裁,柏辽兹的作品题材多取自文学,如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交响序曲《李尔王》(莎士比亚),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拜伦),戏剧康塔塔《浮士德的责罚》(歌德),以及他的唯一声乐套曲《夏夜》,根据法国诗人戈帝埃的诗写成。
二、中国音乐的题材
关键词:艺术偶像;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艺术欣赏;特征
“偶像”本是指巫师制作的神佛之像,从哲学的角度可解释为幻象或假象。到今天它却演绎成为那些受众人痴速、充斥着商业包装人为炒作后所诞生的“明星”的代名词,实属荒诞。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艺术偶像是贯穿艺术创作过程始终的本原,它是艺术家的人生观和宇宙观通过幻想的处理后,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象征性的形象。下文以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作为分析视角。试图阐述艺术偶像的基本特征。
一、艺术构思——艺术偶像形成时的特征
(一)模糊性厦瞬间性
以《雷雨》为例,成功地把握住了以一扇模糊的窗户为艺术偶像的事实说明:艺术偶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艺术家的灵感。这种灵感很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像,若不对它进行迅速的把握和反复的捉摸,它极有可能稍纵即逝。曾经无数次面对艺术偶像的突然来临。我们该反问一下自己是否珍惜过他们:或放弃随之而来的世俗的欲望及杂念,好好地回味、琢磨过这份来之不易的艺术灵感。
笔者尤为推崇《阿甘正传》中塑造的憨厚的艺术形象——阿甘,在面对最心爱的人Jenny的不辞而别后茫然的看着Jenny送给自己的一双跑鞋。突然他的心中涌现出一种想跑步的冲动,他穿起爱人送的跑鞋一跑就跑了一年半。一路上无数费解的记者不断询问他:“你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跑?”“是为了环境保护吗?”“是为了教育基金吗?”在无数个“为什么”的背后,这帮习惯于用理性化的公式思考问题的记者谁会知阿甘此刻正在从事一项艺术创作?阿甘一句简单的回答“我只是想跑”充分体现出了他对自己灵感的珍惜。他把自己瞬间闪现出的一个想跑步的艺术偶像化为一种实际行动,用永不停歇的步伐来倾泄对心上人绵绵不断的爱。谁敢说阿甘这种表达自己爱意的方式不是一位艺术家所为呢?对比今天自称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我们,有几个能像阿甘一样敢于去表现自己心中模糊的艺术偶像?理性的分析导致了多少宝贵的艺术灵感还没有来得及形成艺术偶像就被扼杀?所以,在艺术面前没有聪明与傻瓜的界限,它是一种人的天性。只看你是否用同样艺术的眼光来看待闪现于你脑海中的艺术偶像。敏感地捕捉这种稍纵即逝的感觉,用艺术的加工-使这种模糊的灵感逐渐成为一种清晰的形象。
(二)想象性特征伴随经验性特征
艺术的偶像必须是伴随着想象的特征诞生的。如果你的偶像不是你的想象力的结晶,那就必然是抄袭别人经验的结果。由于想象性特征是原始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状态,是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我们的艺术偶像在产生时必定是一种对现实的升华,而不是一种对现实的归纳。这也许正是“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真谛吧。我们的艺术偶像可以存在于诗歌中,而永远不可能产生于报告文学中,也正是这个道理。但同时,这种想象并不是一座空中楼阁。他是以艺术创作者个人的世界观、经验为基础,从而诞生出来的艺术偶像。曹雪芹不身处封建家庭的盛衰变故中,怎会创作出《红楼梦》这样的经典;钱锤书若不是有过海外留学、抗战流亡的经历,又怎会写出《围城》这样的佳作。虽然贾宝玉和方鸿渐都是作者幻想出来的偶像,但不难看出他们身上依稀留有作者的影子。
二、艺术传达——艺术偶像转述时的特征
(一)必须有艺术家独特的语言特征
艺术偶像一旦在创作者脑海中成型。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创作者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这种偶像转述成一种可视的形象。这一步被称为艺术创作过程,往往它也是评判创作者是否可称得上艺术家的最见功力的一步。由于艺术家艺术语言的差异性,以及语言表现力的差别,艺术偶像是具备个性特征的。同样是对交响乐《天鹅湖》的解读。传统芭蕾《天鹅湖》、《男版天鹅湖》以及王玫老师创作的《天鹅湖记》所传达的艺术偶像却截然不同。传统芭蕾《天鹅湖》讲述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把传奇性的色彩渲染到了极致。而《男版天鹅湖》天鹅湖却是以一些极为生活化,写实化的哑剧语言,把整个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内心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天鹅湖记》中,编导用最易懂的舞蹈语言把“中国舞蹈比赛”这一现象夸张丑化到了极致,从而引起我们舞蹈人对这一现象的反思。区别于借代别人经验偶像的蹩脚做法,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表述自己的艺术偶像时,所采用的语言必定是要有一定幅度的视野范围的。并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他所创作出的偶像相反会成为其他人争先恐后模仿却又永远望尘莫及的艺术原型。同时,这种艺术语言的个性不应该仅限于对艺术偶像的一度创作中。这就是为何当不同演员在说着完全相同的台词,或是表演着同样的舞蹈动作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偶像会大相径庭的本质原因。
(二)艺术偶像必须通过规定情境呈现
规定情境所指的是艺术偶像存在的相关背景。一个艺术偶像需要最贴切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环境背景来衬托,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试想《雷雨》如果没有兄妹、母子的情境为依托,何以一鸣惊人。离开了规定的情境的依托,没有时空限制的艺术偶像很难被恰如其分地转述出来。所以规定情境即起到了衬托、反衬艺术偶像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限制艺术偶像的作用。
三、艺术欣赏——艺术偶像呈现时的特征
(一)艺术通感特征
行家道:“好的舞蹈应该能听得见,好的音乐应该能看得见。”这指的就是艺术偶像的通感特征。优秀的艺术偶像一旦呈现,其肯定不会局限于一种艺术形式的唯一性。记得小学时候学过的一首诗《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人们常常沉醉于这首诗的意蕴中:它究竟是一幅画。还是一首诗?作为一首诗它却比一幅画还要形象逼真;而作为一幅画,它却比一首诗更加意境深远。它让人在“天人合一”的和谐中忘却了这个艺术偶像的呈现形式。由于艺术源于人类的想象的天性,优秀的艺术偶像自然是融会贯通于所有的艺术形式中。这就解释了为何张旭在观赏了公孙大娘舞剑后书法技巧大增。一位编导常常借助一些唐诗宋词来刺激自己创作古典舞的灵感,同时也钟意求助于几米的漫画和音乐来开阔自己想象的空间,他的作品往往潇洒、超脱,富于想象力与感染力。可见艺术偶像的表现由于具备了通感特征。由此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
(二)审美判断特征
关键词:美术欣赏 课堂教学
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正因为有以上基本特征,美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感知的,它能引起人们视知觉观照的空间形式;其次,它通过其物质媒介向人们展现一个静止状态的相对理想的客观世界,进而触发人们二次创造特定的情感情绪。
波兰著名的哲学家、文艺美学家英伽登在现象学文艺理论中提出了"未定点"的概念,尽管美术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定的视觉形象,但它绝不等同于现实,而是作者观念的意象化,实际上也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把理想无限丰富的性质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总会留下许多"未定点",在美术欣赏的二次创造中可以称之为"模糊层面"。
一、"模糊层面"的特点
在实际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能给美术作品以单一的确定性,认为作品内涵的理解应该趋于统一,认为不应该有争议。随着对"模糊层面"的研究和认识,它将促进美术欣赏教学的效果。
美术作品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基本特征,美术形象自然成为了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实现某种理想的终端形态。"艺术作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表现得更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过这样改变的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就是说成为’理想的’了",尽管它也属于客观存在,但与我们生活中的客观现实是有许多不同的,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说明,艺术家灌输在作品中的观念也有"未定"的"模糊层面",笔有尽而意无穷,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在《拾穗》中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刻画了三位普通的法国农妇,她们弯着腰在收割后的麦地里捡拾被遗落的麦穗。尽管艺术形象真实,但也无法表现完尽作者对生活的理想观念。现代雕塑家叶毓山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组雕,其艺术形象的监狱背景是模糊的,敌人的野蛮残酷是模糊的,唯一具体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读者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所感知和体验的深度和丰富性也有所差别,也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会使读者产生多元的解读,我们不能执迷于一种"建构",主观武断地将对作品的"统一认识"灌输给学生。比如,20世纪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的《即兴》,不以自然物象为范本,有的只是线条、色彩、块面、形体以及构图等绘画要素,不同的读者视觉感知后被激发的情感想象和精神思维程度千差万别。
事实上,面对一幅全新的美术作品,不同的读者进行欣赏时的差别往往取决于对"模糊层面"的认识程度,因而研究美术欣赏中"模糊层面",有助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转贴于
二、"模糊层面"对美术欣赏教学的启示
1、 让学生成为欣赏主体。
在美术欣赏"模糊层面",学生经常扮演着一个"理性"的旁观者,是一个欣赏客体,程式化地叙述着艺术情感,诸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理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等等,一点都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想象,彻头彻尾的被动欣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美术欣赏不能成为教师把单一确定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学生不能成为欣赏的旁观者和接受者。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扭转"一言堂"的模式,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东西,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来,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
2、 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同一件艺术作品,一个学生以前、现在、将来的欣赏结果是变化着的,即使一个偶然的生活经历也会改变其对同一件作品的情感想象。美术欣赏的内容中,往往都是既往历史中留存下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生存年代和社会背景离今天实在太远了,学生又缺乏相关的经验,无法进行情感通融。鉴于此,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兴趣趋向和心理变化规律,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以及具体的情绪情感变化,适时地以学生为欣赏主体,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3、 发展学生想象创造力,培养多元思维习惯。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美术欣赏教学中应该积极发挥"模糊层面"在学生欣赏过程中的作用。以美术作品的"模糊层面"为立足点,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情感想象,多角度地感受艺术形象,不要让教师的审美表述成为唯一的审美标准。比如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欣赏过程中,除了组合、体量、造型、色彩、装饰等艺术手法的欣赏外,可以增加一个"宫殿建筑中艺术与文化思想的关联?"的讨论题,充分调动学生展开讨论,不管是赞美还是批判,只要有根有据,尽量加以肯定或者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阐述明白,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自信,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其多元的思维习惯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