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范文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

第1篇: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课堂讨论 积极作用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下,学生想要获取更多信息知识,需要多进行交流和沟通,而教师更是应该将培养学生自身合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和团结精神。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合作意识以及交流能力,主要是借助课堂讨论来进行。课堂讨论不仅能让学生及时阐述自己想法,而且还可以在教师正确指导下,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其他学生思维相融合,从根本上改善整体学习效率,提高高中历史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历史教学长远发展。

一、调动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性

从本质上来讲,高中历史教学环节中,课堂讨论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其实质与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在正式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相关调查数据结果的显示,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更是激发学生热情与积极性的重要保障。例如:在《朝鲜战争》课程学习中,首先教师应向学生阐述朝鲜战争的发展背景与经过,甚至是起因,引导学生对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但是,往往实际与想象的结果相背离,由于学生生存年代的差异,无法意识到朝鲜战争对当时社会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对朝鲜战争学习的兴趣,尤其对于女同学而言,其兴趣的激发更是难上加难。针对此,教师可在正式开展朝鲜战争学习过程中,向学生播放相关朝鲜战争记录片,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朝鲜战争的残酷与真实,结合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对知识点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营造课堂讨论的教学氛围,如果学生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教学氛围之下,则会造成思维模式的定向,思想与行为等方面更无法得到全面地解放。

二、教学主题的设定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进行历史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主题的设定进行具体明确。通常来讲,若是教师在进行教学之间,教学主题的设定缺少一定的深度,会影响课堂讨论的应用,使学生不能正确找到讨论重点,无需借助其他资料即可完成谈论。换而言之,历史教学设定讨论主题时,应保证讨论过程具有一定价值,论点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本节教学内容,并且在进行不断讨论后,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对“中近代史”进行教学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西制度存在的差异,并对其各自优劣进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清王朝所受到的压迫以及原因。对此,教师可以设定“资本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差异”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讨论发现,这一主题虽然和教材相符,但是学生只需借助教材即可完成讨论。所以,教师在对这一内容设定课堂讨论时,可以设定“若清政府被西方列强完全统治,则中国政治体制将会以何种状态呈现?”这一问题的设定,不仅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积极阐述自己观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历史知识会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三、对课堂讨论教学模式的升华

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而言,应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教学的主体地位。例如:从中对进行评价,教师可通过讨论问题的设定:“是否将中国带领至富强发展的道路?”根据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战败,可知并没有将中国引入富强发展的道路中。结合讨论的结果,教师可设置相应的教学问题:“如你是清朝参加的官员,如何实现“自救”?”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加深学生对清末期闭关锁国产生的后果进行强化记忆,并以此为戒,实现中国的长远性发展。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讨论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学生营造充足地自主发挥时间,实现学生教学主体化的运用,更是将教师作为教学的客观体,促进学生主观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学引导作用的展现,使学生能够从深层次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营造活力性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思维的全面调动。

结束语:

在对课堂讨论进行全面分析后发现,课堂讨论作为高中历史的教学关键,无论是在教学质量,还是在学习效率方面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是,在对课堂讨论进行具体研究后,实际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其原因为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课堂讨论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的教学中,需要和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并对课堂讨论给予高度重视,确保课堂讨论可以真正发挥自身作用,为改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提供有力帮助,从而提高学生整体历史水平。

【参考文献】

[1]石怀周.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教师,2014(27):107-107.

第2篇: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新课程 必修课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一、二、三分模块、按专题进行编排,分别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等领域的内容。在这种编排体系下,课程内容古今贯通、中外联系,跨度大,这对于习惯了以时间为序的通史教学的学生来说,在知识点把握上难度较大。在教材的叙述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照应不多,不利于学生从全面的角度理解历史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对必修一、二、三中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前后联系、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

政治、经济、文化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三方面的内容联系密切、相互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政治发展状况;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产生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下,同时,文化反映着经济、政治发展的时代特征。在历史教学中,复习某个模块中的一个专题时,与另外两个模块的相应内容作对应复习,分析历史事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既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又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更全面、更透彻地认识历史事件,促进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现以必修三中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为例,联系必修一、必修二中相应的政治、经济内容进行对应复习,找出思想文化与政治背景、经济背景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理解与认识。

一、思想文化与政治背景对应联系

必修一相关知识点回顾:封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设立军机处。

对应与联系:通过回顾必修一中明清时期的封建统治,了解封建专制的残酷与腐朽,有利于学生理解反专制这类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的产生及其特点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通过回顾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不断加强、思想控制日益严密的史实,有利于学生理解处于高压统治下的进步思想难于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的发展程度受到相应的政治环境的制约。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败,统治腐朽,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社会危机加重。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出现李贽、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成为历史的必然。他们不满于社会现实,大胆批判社会的黑暗,抨击君主专制的残酷,挑战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力求打破专制统治的牢笼,挣脱“正统”思想的禁锢。于是,有了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一传统观念的质疑;有了“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责骂;有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呼吁。这样,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就在明末清初这一特定的政治环境中产生。但是,这些进步思想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不能进一步发展。明末清初,尽管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但封建势力依旧顽固而强势。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明成祖设立并操纵了内阁,进一步加强君权。清朝的雍正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一切军国大事取决于皇帝,“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明清两朝政府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加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依旧强大。在这些旧势力、旧思想的压制下,新兴的进步思想难于传播、发展。它无力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更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也就不能引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促进中国社会的转型。

通过思想文化与政治状况的对应联系,便于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产生于一定的政治环境下,其特点与发展程度又受到这一政治环境的制约,同时思想文化又反映了时代的政治环境特征。

试题设计1:汉朝的董仲舒提出:“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威不可分……威分则失权,失权则君贱矣。”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前者是落后思想,后者是进步思想

B.两种观点都得到当时的统治者认同

C.前者代表封建制度,后者代表资本主义制度

D.两种观点都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分析:董仲舒生活在封建制度的发展时期,他提出加强君权的主张,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符合了封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并非落后思想,从而否定A项。顾炎武的主张违背了封建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意愿,遭到统治者反对,从而否定B项。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没有跳出传统儒学体系,其思想并不代表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否定C项。这两位思想家的观点,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D项正确。

二、思想文化与经济背景对应联系

必修二知识点回顾: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资本主义的萌发。

对应与联系:通过联系必修二中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理解进步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通过联系在封建专制的高压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力量薄弱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进步思想难于发展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思想文化与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机,机工出力”的现象,产生了“计工受值”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萌芽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队伍不断扩大,他们希望有一个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然而,自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用这一政策,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政府通过种种手段,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加上受到海禁政策的影响,新兴生产方式发展缓慢。在这种特定的经济形势下,进步思想家希望突破专制政府的束缚与禁锢,营建一个自由、平等、宽松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于是,他们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倡导“工商皆本”。这反映了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发的时代特征与要求。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势力单薄的境况下,面对顽固而强大的旧势力、旧思想,进步思想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条件,注定它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解放人们的思想,不能掀起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通过思想文化与经济背景的联系,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植根于一定的经济环境;思想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程度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同时,思想文化又反映了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

试题设计2: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主张的社会背景是商品经济自由发展

B.他的主张在当时掀起了发展工商业的

C.他主张发展工商业,压制农业

D.他的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缓慢发展的状况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项都不正确。明末清初,受到封建政府的压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在这一社会背景下,黄宗羲才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因此D项正确。

第3篇: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复习效率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注重基础,期望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达到全面梳理高中历史基本知识,掌握历史基本技能的目标。当前的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基本以教师的“满堂灌”为主,学生好比是被动的知识“接收器”,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显然低效而无趣,并与新课程的理念背道而驰。改变复习课的模式,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势在必行。

一、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将知识呈现给学生,学生就能够接受的。它是学生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尤·克·巴班斯基的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学案导学”改变了课堂上教师垄断课堂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又能减轻学习负担,以合理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

3.新课程的理念。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一堂高效的历史复习课包含了教师在教学中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

二、学案的编制原则与格式

1、学案的编制原则。

精心编制的学案是提升复习效率的基础。学案编制要坚持以下原则。

针对性。它指的是学案的编制必须围绕《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此外,学案的内容必须符合学情。

知识问题化。即将知识点转化为探索性的问题。解决问题是复习课的主线,问题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注意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设计的问题要难度适中,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问题的设计还要有梯度,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2、学案的编制格式。

(1)课前导学,明确考点。

这是学案的第一部分,它使学生明确高考的考查范围与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如:《考试说明》和《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2)答疑解惑,各个击破。

这一环节,主要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

探究1:请运用“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领域里的反映”的原理,分析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探究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有何异同?

探究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以下问题。(材料略)

①在“理与欲”的关系上,朱熹和李贽各持怎样的观点?

②朱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态度各是怎样的?

③据材料二、三回答,黄宗羲等人是如何对待儒学的?

探究4: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探究5:梳理自古以来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与地位的变迁。

(3)落实基础,巩固提高。

鉴于浙江省文综卷中历史学科的题量是12道选择题及两道主观题,故每课

后习题基本与高考保持一致。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的练习,例:7、材料分析题(材料略)

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却最终还是流行开来”这句话的含义?(8分)

②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儒学代表人物是如何“奋起反击”并推动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分析所带来的影响。(12分)

③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6分)

三、学案导学的实施流程

(一)课前预习落到实处

一轮复习课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梳理,但如果只是对已有知识的简单罗列,不但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无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对一堂高效的复习课而言,必须缩短这一环节所占的比例。笔者的做法是:复习一课的内容前,要求学生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构建该课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学生了解并掌握阅读教材的方法。笔者从高二第二学期开始,就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历史教材的三级阅读法”。

第一级:阅读“章”“节”“目”,构建内化的知识框架(具体方法略)。第二级:阅读“段”“句”“词”达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每段的角度化内含。 二是明确该段与子目的逻辑关系;三是明确、理解、记忆关键句和核心词(时间、地点、人名、概念)。第三级:阅读课本“辅助材料”,拓展视野,突破重难点。

当然,即使学生掌握了阅读教材的方法,也未必能完整地列出知识体系。为降低难度,起初我会给学生许多提示,而后会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逐步减少。到了高三,大部分学生就能掌握此项技能。如《明末清初思想界活跃局面》一课,一学生就构建了这样的比较成熟知识体系(图略)。

学生完成这一预习作业后,要抽一部分批阅。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督促学生预习;二是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课堂上可简单带过,重点放在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存疑之处。

(二)课中运用学案导学

第一步:夯实双基,合作学习。

如前所述,为督促学生将预习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学生如何知道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正确与否?我的做法是课前请学生板演或投影某位学生的作业,然后让这位同学阐述自己的理由,其他同学补充完善。这一环节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之后,进入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我将学生以六人为单位,分成9个小组,每组设一位发言人和记录员(负责记录要点),集中讨论学案中所列的5个探究问题。学生如果有疑问,可向教师咨询。

第二步:展示成果,限时训练。

展示是新课改的精髓。要提高高三复习课的效率,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展示不仅能有效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强化其学习动机;也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小组展示成果,一般以自愿为原则,其他小组补充为主要形式。但每个小组、每位同学的水平是有差异的,容易出现某些小组一枝独秀,其他小组坐享其成,甚至是置身事外的情况。长此以往,会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就要善于观察,多鼓励、多指导主动性偏弱的小组或学生。此外,小组展示的成果无论多完美,也不能说明学生已掌握了重难点知识,必须通过习题来巩固、提高。此课的剩余时间,用于限时训练,其目的是通过训练让学生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熟练技巧,使学生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和提高解答高考各类题型的方法和能力。

第三步:习题讲评,总结提高。

这一环节是放到第2课时进行的。习题讲评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找出并纠正答题中的各种错误。二是概括和归纳知识,掌握解题的规律和方法。笔者一般是这样操作的:搜集学生的典型错误,制成课件。课堂上请学生分析错误的根源并尝试自我纠正,进而归纳主观题的解题技巧。

以学案中第7题为例,学生暴露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后两问。如第(2)题的第一小问要求学生简述“宋代儒学代表人物是如何“奋起反击”并推动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这实际是考查理学的发展历程。儒学的发展历经北宋五子开创理学,朱熹建立理学体系,陆九渊开创心学的三大阶段。因此,这个小题应有6分。有位学生的答案是这样的(略)她的答题思路基本正确,但出现多点重复(二程本是“北宋五子”中的人物,无须单独列举)及史实错误(朱熹等理学家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非阴阳家的思想)。分析“所带来的影响”时,该生的答题角度单一。显然,这位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回答“影响类”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相关的解题指导。

第(3)问乍一看难度不大,但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略)。

分析“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怎样的变化?”时,该生明显偏题。首先,她的答案来源不符合“材料三+书本知识”的要求。其次,题目问的是“儒家思想”的变化,这要结合书本知识及材料中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着手。回答“时代特征”时,该生的优点是层次清晰,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回答;但美中不足的是缺少对明清时期总体特征的概括,即: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此外还出现了明显的史实错误:中国的资产阶级诞生于近代的19世纪60、70年代,而非清朝初年。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讲评,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解答主观题,关键是审题(一审材料,二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和答案来源);组织答案前要先构思,构思要周密;答题要有层次,层层摆要点;表述用术语,突出关键词;字迹要清楚,卷面须整洁。为了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及解题技巧,进行变式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四、对学案导学的思考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中运用学案导学的益处很多。

学案能为学生提供及时、关键的指导,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减少了教材阅读和作业中的困难。此外,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具体的内容材料,师生互动的基础得以夯实。学生为了构建知识体系,必须熟读教材,进而养成了良好的读书方法。学生的自主意识、综合素质等明显提升。通过同学之间交流、整理信息,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变化。以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满堂灌”,对于学生能掌握、分析的知识点,决不越俎代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有所增加,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教师从过去的“真理的垄断者和宣传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当然,学案导学的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教学手法不灵活,流程单一;生成意识相对薄弱。学案减少了教师的“教”,增加了学生的“学”,突出了学生主体意识,但设计好的学案会影响“生成”的魅力,这就需要在预设的同时预留出“生成”的空间。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完全同质化,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 国际教育新理念[M] 海南出版社,2002.

[2] 朱世光《中学历史教学行与思》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1.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版

第4篇: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 记忆 多媒体教学 干扰 情感互动

历史学科是典型的“背多分”学科,新课改下的历史不单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更侧重历史思维能力。那么,知识记忆对于历史学科来说还是否重要呢?笔者曾在某辅导机构进行过中高考历史学科的补习工作,从中发现很多来补习历史的学生,对于老师课上讲的历史故事记忆非常清晰,所学的解题套路、分析方法大致了解,分数不高的原因依旧在于不愿意记忆知识点。显然,若因为注重培养能力而忽视夯实基础知识,是不利于学生历史学习的。《高考考试说明・历史》第一条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第二条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这里的“再认、再现”其实就是指记忆的运用。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1]。脱离历史基础知识而去谈历史思维能力,是舍本逐末,无异于建立空中楼阁。

作为副课的历史学科注定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课后时间进行巩固,因此课上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忆共有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和回忆。历史教师可以依靠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前两环节帮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完成对知识的记忆。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多媒体教学“代表着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式,因而被认为是人类教育史上继文字出现、学校创立、活字印刷之后的第四次革命”[2],其被运用在各科教学中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这种教学手段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历史知识具有不可复现性,学生始终只能间接获取,多媒体教学却可以利用其声光等效果,尽可能“还原、再现”历史,因此许多历史教师在备课时都力求完善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充分的视听觉享受。可惜的是,历史教师尽心准备的一些课件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获得很好效果,甚至不如单纯使用板书。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从记忆规律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多媒体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问题。

一、龙头凤尾,画龙点睛――注重导入和总结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完整的历史课,不可缺少的就是导入环节,它是一堂课的“第一印象”。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首因效应,指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3]。从记忆角度来说,在首因效应下,放置在最前方的记忆材料最容易记住,如背课文第一句背的最熟,因此应充分利用好导入的五至十分钟。如讲述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纪念馆的相关图片和资料,重点突出“12月13日”、“30万遇害者”等重要信息,在导入中完成记忆工作。有些教师力求课件的新颖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将一些不经考证的材料作为导入,如讲清朝历史时,引入当红影视剧材料,这些材料占用了学生的记忆容量和兴趣点,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导入,而忽视课堂总结,未免“虎头蛇尾”。我国著名记忆专家王维认为“人的记忆潜力虽然很大,但是见什么记什么、有多少记多少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目,一些教师希望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给学生,但最终由于时间的限制,草草收尾,学生上了一节看似热闹充实的课,却无法形成知识体系。课堂总结的作用其实就在于减轻学生记忆负担。如高中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涉及经济结构变动的四大表现,四大表现的概况、影响及相互关系错综复杂,理论性颇强。若在授课末尾将预先设计好的一个图示课件展示出来,作为课堂总结的“点睛之作”,就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明朗化,无形中建立一条记忆链条。

二、专心致志,锦上添花――注重课堂干扰的排除

美国心理学家洛夫斯基说:“一个人为提高其记忆力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也许是学会如何集中注意力。”艾宾洛斯在其干扰说中提到,干扰包括两种,一种为“前摄抑制”,即先前学习的东西对后面学习产生的抑制干扰,一种为“后摄抑制”,即后面学习的东西对于之前记忆的东西产生的影响。人们的瞬时记忆、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长时记忆的遗忘,则是由于干扰[4]。因此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把需要记忆的信息在课前与课后多次强调,因为学生在这两个时间段所受的抑制干扰最少。目前多媒体课件一个比较常见的误区就是过于追求华丽,造成臃肿。心理学有关“注意焦点”的理论说明,注意焦点保存着一些可以快速提取的记忆内容的表征,当前加工任务可以直接存取这些记忆内容[5],注意焦点一般不会超过四个,也就是说,如果给予过多的信息,学生反而无法集中注意,无法获得之后再次识记信息的“提取码”。如一些教师喜欢在课件上做动态背景,这就严重干扰了学生注意力。

忘记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6]本质特征,是无法发挥其应有效果的重要原因。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作用是对材料的补充或精加工。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知识的建立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而由于历史的不可再现,很多事情的因果和影响都无法让学生直接理解,从而阻碍了其对知识的识记。如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课中,关于“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列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一知识点,仅凭教材上数行文字,学生很难理解,更无法形成清晰的印象。这时就要依靠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国同盟”的关系图,教师予以讲解,从而捋清事件脉络。

三、将心注入,寓教于乐――注重情感互动和兴趣培养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关于知识保持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各种器官记忆的保持率是:单靠阅读,能保持记忆10%;只靠听觉,记忆20%;仅靠视觉,记忆30%;视觉和听觉同时运用,记忆50%;如果听、读、看、说、写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其记忆保持率可以达到90%[7]。由此可见,调动多种感官才能加强记忆。多媒体教学可以汇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教学素材于一体。但是多媒体这样的特点也使一些教师在制作和使用时忽略了感觉适应和疲劳的机制。感觉适应是指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后,如果刺激强度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后,感觉会逐渐变弱。感觉适应与感觉的疲劳密切相关。长时间单调刺激、主体对刺激不感兴趣、情绪不高,以及主体的生理、心理状态不佳等都容易引起感觉的疲劳,使感觉变弱[8]。在教学中如果授课形式持续单调不变、内容相似,学生就由于疲劳对授课内容的感受变弱。因此,教师需经常变换教授形式,不能因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机械地不断放置图片、影像资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由此可见调动学生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因为“一般来说,人们往往会对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具有情绪作用的事物,印象深刻遗忘较慢,而反之则遗忘较快。也就是说,心情好的时候,识记效率高,而心情不好时,则效率低”[9]。要使教学内容变得深刻,就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激发兴趣和情感。如学习高中必修一《》一课的“”子目时,可以要求学生从网上查找的背景材料,在课堂上播放“四渡赤水”的片断,接着展示越草地、翻雪山、飞夺泸定桥的图片,最后播放《组歌》。此时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在受到刺激,并且在冲击情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的艰难。此时提出两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描述路线;说说“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学生自然而然发表看法:不畏困难,不怕牺牲,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等。之后若回答“什么是精神”这类问题,学生对于知识的提取就不再是对于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由情感凝练出的表达。

当然,由于每课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应因地制宜地调整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总之,记忆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石,历史教学中,我们应科学地按照记忆规律,在教学中安排教学环节,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历史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治良.漫谈人类记忆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1,(1):249.

[2]刘宝军.历史多媒体教学模式构建问题述论[J].教法研究,2013,(9):149.

[3]时蓉华,主编.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57.

[4]吉淑芳.关于前摄抑制和倒射抑制的实验探析[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报,2007,(2).

[5]刘荣,郭春彦,刘聪慧.前摄干扰对工作记忆的作用――大脑如何解决前摄干扰?[J].心理科学进程,2013,(1):49.

[6]郭惠玲,张南,刘宇航.多媒体教学误区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9):94.

[7]陆楠.探索记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