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产业扶贫行业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扶贫行业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业扶贫行业现状

第1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创业企业;旅游创业;扶贫绩效

一、 引言

长期以来,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依赖于国家政策与资金扶持,“输血”模式的边际效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逐步减弱。地区扶贫工作的开展到了必须开拓新思维、新路径采取新模式的时候。国际上,Prahalad(2003)[1]发掘并认定了BOP(低收入)群体的巨大商业潜力。Bourguignon,f.[2](2004),Kraay,A.(2004)[3]指出经济增长状况与贫困发生之间的强相关性。Roezlle,S.等(2000)[4],VanSandt&Munksh.(2012)[5]认为依靠政府单方面扶贫的效率低下,通过政府、企业、商业机构的合作则是新的发展路径。Golja&Pozega(2012)[6]主张将BOP(低收入)群体纳入到企业的价值链中去。Hart(2015)[7]则进一步指出培育BOP群体的创业对减贫效应以及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地作用。从国内的研究上来看,邢小强等(2010)[8]认为BOP群体是企业利益的关键组分之一。周伟,黄祥芳(2013)[9]认为应将政府导向的“输血”扶贫转变为市场导向的“造血”扶贫。黄承伟等(2015)[10]认为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是我国社会扶贫的重要内容。这些研究构成了当前创业扶贫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基础。不过现有研究仍然单一集中在针对低收入群体即本文研究所指的贫困群体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或仅是把贫困群体作为产业链条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没有将贫困群体视作独立的创业个体来研究其创业行为对减贫的作用。因而,深入探索贫困群体的创业发展规律,特别是创业行为对减贫效应亦即扶贫绩效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区域概况

凤凰县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内一个典型的贫困县。全县辖4乡13镇,总人口421557人。同时凤凰县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AAAA级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行业蓬勃发展,从事旅游行业的常住居民众多,截止到2014年全县旅游收入已达80.98亿元。由此形成了凤凰县独特的扶贫工作格局,既具有全区主要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特征,又具备独占的优势旅游资源。因而,当地政府着力在本区发展旅游产业,以期整体经济指标的增长与民生环境的改善,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二)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凤凰县统计年鉴,重点选择了2001-2014年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旅游企业数量、旅游收入、旅游人数等典型指标。同时,部分未纳入到统计年鉴的数据,则通过笔者实地走访当地相关部门,调阅档案数据查询获得。在调查过程中,对旅游企业主、当地常住居民、旅游业从业者、登记在册的贫困人员、主管部门负责人等的典型代表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度访谈。访谈以开放式提问的形式对凤凰县整体经济社会环境、旅游产业发展状况、现实贫困状况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未来的发展构想等进行了讨论与交流。通过深度访谈,较为全面的掌握了凤凰县旅游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现状,检验数据的信度,增强研究的客观性与严谨性。

三、 凤凰县旅游创业企业与扶贫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凤凰县因其独具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改善就业形势,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而摆脱贫困面貌,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显然是可行的。利用优势产业的发展,引导和促进贫困人群从传统产业中“走出来”,通过创业来实现减贫乃至致富则显得尤为紧迫与必须。

(一)凤凰县2001-2014年国民经济与旅游创业企业发展主要指标分析

笔者在进行研究分析前,尽可能的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利用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来测度该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实证数据易获得,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分析效度亦较高(如图1)。凤凰县作为景区进行开发的起点时间是2001年,自此开始将旅游产业作为全县支柱产业来进行发展。通常的,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对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是显著的,基于支柱产业的发展状况数据分析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具备较高的信度(如图2)。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凤凰县2001-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随人均GDP的上升而稳步上升,符合基本的经济运行预期规律。凤凰县以旅游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而作为旅游业构成的主体之一,旅游企业的数量的变化则与旅游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分析旅游企业数量的变化,可以直观反映出本地旅游业发展态势。一方面,从区域全局来看,贫困人群(低收入群体)进行创业的行业路径选择、商业模式选择,从本地区主导产业入手进入难度较小,风险较低,获得创业成功的概率相对更大。近似的,可以将本地区旅游企业的增加量视作贫困群体从事创业活动而产生的新办企业数量。另一方面,在研究特定地区人口生活水平时,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进行测度,旅游企业的增加与旅游收入的提高,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产生影响。故而将以上因素综合起来分析,可以得出凤凰县旅游创业企业对地区经济指标的影响,即扶贫绩效的影响。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Eviews 8.0对已获取的时序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获取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其表达式为:y = w'x+e,e为误差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因调研所涉及的数据在统一计量单位后数值差异过大,故对所有时序数据做自然对数处理,缩小差值,便于计算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从以上实证分析结果不难看出,旅游创业企业数量与旅游收入、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基尼系数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实证结果可知,旅游创业企业的增长与发展,带动了旅游收入、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降低了所在地区的恩格尔系数,减贫效果显著。

四、 结论与建议

以凤凰县为例的连片特困地区旅游创业企业的扶贫绩效评价实证研究表明:在地区普遍贫困状况与扶贫现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本区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扶持贫困人群的创业行为。使之实现减贫、脱贫乃至致富是可行。旅游创业企业发展的显著减贫绩效对同属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其他区域带去了可以模仿的路径,树立了成功的榜样。不过,在连片特困地区大力推广创业扶贫仍有几点值得注意:(1)强化政策扶持:连片特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贫困人群观念落后,推动贫困人群进行创业减贫就要求政府在既要引导其观念的改变,又要在财税、准入审批等部门加大对创业企业尤其是贫困人群创业所兴办企业的支持;(2)依托优势产业:地区的贫困现实决定了通过创业来减贫不是在每一个行业、领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薄弱的经济基础客观上要求创业者必须将有限的创业资源投入到成功概率最大,发展路径、商业模式最易选择的行业中去,即该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在凤凰县,优势特色支柱产业则是旅游业。同属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其他区域也亦应当因地制宜的选择自身所具备的优势特色产业来发展创业扶贫;(3)全面减贫不能完全依托创业企业的发展来实现,创业扶贫对不同纬度的贫困所起的减贫作用并不一致的显著,对于不显著的贫困维度扶贫,应充分发挥所在地主管部门与各级政府“一致行动”的优势来加以改变。(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首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校级),项目名称:精准扶贫视角下BOP创业企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扶贫效果的测度研究――以凤凰县为例,编号:JGY201506。

参考文献:

[1] Prahalad,C.K.,Hart,S.L.. “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Strategy + Business[J].2002(26): 54-67.

[2] Bourguignon,F.,The Poverty-Growth-Inequality Triangle[Z].World Bank,Working Parper.2004.

[3] Kraay,A.,When is growth pro-poor?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countrie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6.80(1).

[4] Rozelle,S.,Zhang,LX,Huang,J,k,China`s War on Poverty[Z].Working Paper No.60,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form.2000.

[5] VanSandt&Munksh.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Partnerships: A Road Less Travelled for Business, Governments, and Entrepreneur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J].2012(13):321-332.

[6] Golja&Pozega. Changes in body composi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a country in socio-economic transition, AnthropologischerAnzeiger[J].2012(3):261-271.

[7] Jarrett Hart,DraganMiljkovic,SaleemShaik, The impact of trade openness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of the European Union[J]. Applied Economics, 2015, Vol.47 (12), pp.1230-1247.

[8] 邢小强 周江华 仝允桓.面向低收入群体市场的创新研究,科学学研[J].2010(10):1564-1570.

第2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一、农业产业化扶贫是贫困落后地区农民脱贫的关键

我市是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但是农业资源不是最贫乏的,德保、那坡、田林、隆林都有不错的资源,可以种植大面积的耐旱粮食、饲草和耐旱的中草药,既保护土地植被又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收入。现在一些被认为贫困的地区其实并不完全是资源贫困,而是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是生产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造成了这些地区的经济落后。所以产业扶贫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国家的扶贫投资主要通过国家各级政府的扶贫机构,把扶贫资金投入到到贫困地区的家庭或企业中。从我们目前的情况看,分散使用国家扶贫资金的结果是贫困地区依然贫困,经济落后地区依然落后。许多具有市场潜力、具有市场效益的农业项目,没有得到规模化发展、推动农民增收所需要的资本金,没有得到国家产业化扶贫投资的有力扶持。

农业产业化扶贫投资是脱贫的关键。农业产业化扶贫投资就是要解决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链中缺口所需要的资本金问题,对现行农业扶贫投资模式进行调整,可以改变当前只有单一部门投入的劣势,可以整合农业、畜牧等部门的资源优势,让扶贫资金可以发挥更大优势,符合市场竞争规律,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财政政策,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二、农业部门在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作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1、以"农家课堂"为主的人力资源开发,扶优扶贫。"农家课堂"是开展农村主体的精英培训,通过"以一传十、以十传百"的培训,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宣传、培训交流和效益吸引等手段,促进集群技术模式的普及和推广,发挥规模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通过各土专家演示与农艺师现场解说结合,并充分利用现场不同生长期作物资源及学员的现场培训操作,作为一个新型农民培训的亮点,体现在"多、快、好、省、土、灵、特"几个优势(一是"多",师资来源多样,有效解决定点"农家课堂"的教学资源不足、教学面狭窄等问题;二是"快",巡回教学快速便捷高效,同样的授课内容相对以往形式可大量减少授课时间;三是"好",直接到农户家中、田间现场授课,减少环节,效果更好;四是"省",有效降低了农民学习成本;五是"土",授课老师主要是土专家、土洋结合教,授课语言主要是本地土话方言,群众感觉亲切易学,授课教材多是经过专家充实过的"土经验"、"土教材",更适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六是"灵",可以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时期和当地农民朋友的不同需求灵活安排授课,真正实现"地头有问题地头解决";七是"特",充分体现农业种植业培训在农村培训中的重要特殊地位,进一步转变农业干部作风,增强为"三农"服务责任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培养大批技术型农村人才,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实现传统农业基础与现代农业接轨,促进科技型、开发型高效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建基地、兴龙头、拓市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2、在推广实用农业技术中,强化科技扶贫。在当前形势下,以科技为动力、为切入点,是实现先进生产力作用、先进文化带动作用,落实广大人民利益的有效方式。通过科技发挥作用,使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渐转变,是农村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我农业部门综合"优粮优经""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等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配套试验示范,推广生态富民"百千万"工程、小蚕共育、应急粮食试验示范、烟稻轮作、油菜+中稻、猪+沼+果+灯+鱼,茶叶综合化工开发、特色立体农业种养、农作物"三避"技术应用示范推广、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技术、中草药gap技术应用与推广、高山玉米高产示范栽培等农业实用综合技术,优先解决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延伸产业链等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实施"十个百万亩工程",并围绕关键技术进行配套集成,形成简便易行的标准化的成套实用技术,以优势区域为基地开展技术组装、示范和推广,推动科技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为右江河谷和两翼山区农业产业调整及农民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3、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农业产业化开发建设思路。从2008年起,**将全力抓好"123456",即重点"构建一轴两翼特色农业产业带,研究好三条发展路子,优化四业并举,深入建设五个基地,提升六大龙头",不断强化农业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此工作思路不仅着眼于面上的产业化发展,还将继续紧跟产业扶贫的思路,捉紧壮大和发展,以面上的发展带动整村推进式扶贫的发展。

三、农业部门在扶贫工作中不可替代作用

1、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能改变,拓展扶贫空间必须加强农业。

**农村人口众多,占总人口94%左右,农户收入仍然是"四为主"的格局,即农户收入仍然以家庭经营为主,占全年总收入的67%;家庭经营收入仍然以农业收入为主,占家庭经营收入的65%;农业收入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占农业收入的78%;种植业收入仍然以粮食为主,占种植业的70%。滞留在农村的农村人口仍以农业的主,因此,农业种植业的基础地位不可能改变,农村扶贫工作中,农业产业发展仍是基础。

从**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型、科技型农业转化的阶段,处于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阶段。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变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解决办法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需要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把当前分散的扶贫项目、个别行为转化为依托农村科技大户和农村行业协会,通过农业部门的技术引导盘活现有农村资源,并兴办农村龙头基地、协会、企业等,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潜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2、种植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通过深入实施"十个百万亩工程"推动全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全市2008年将新增水果15万亩、甘蔗10万亩、茶叶2万亩、桑蚕5万亩、剑麻达到20万亩、木薯达到10万亩,优势产业调整优化面积35万亩,新增产值3.9亿元。另外,大力推广良种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节本增收0.42亿元。两项预计促农人均增收140元,超过2008年预计农民人均增收的42%。而且,农业部门集中了大量的技术基础,一大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农艺师是农村最信任的技术致富带头人,他们与农村群众关系密切,其中不少人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先头部队,是扶贫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因此,农业种植业还将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需要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

第3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产业扶贫资产;资产管理;四权分置

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是指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运用产业帮扶方式逐步形成并积累起来的经营性资产。该资产具有一定的帮扶赠与性质,但与纯公益性、非经营性资产完全不同,其具有较强的经营性。由于该资产的投入主体与产权主体不对称,极易产生产权模糊、管理缺位、绩效低下、价值流失等问题。目前,精准扶贫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全国有若干贫困县陆续脱贫摘帽,逐年形成并积累的农村产业扶贫资产规模庞大,如何进行有效管理、较多地借助市场化经营方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截至目前,政府部门仍然没有针对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管理出台具有权威指导性的实践操作意见或规范,笔者在此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做一些学术探讨。

1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形成

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形成主要有几个方面,即政府直接投资形成、政府产业奖补形成、社会及市场力量进行政策性帮扶形成与其它创新渠道。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形成并非直接来自某种市场资产的自我滚动积累,而是具有重要的外部扶、政策驱动性特点。农村产业扶贫是在所有精准扶贫措施中直接培育贫困地区农村自我“造血”功能的重大扶贫工程,其经常针对农村特色产业来系统实施,如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贸易、乡村旅游等,并与各类贫困户、边缘户、其他农户形成非常直接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带动就业、促进增收脱贫、培育农村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1政府直接投资形成

指中央、省、地市、县4级财政资金,对贫困县(具体到镇、乡、村级)的产业项目投资而形成农村产业扶贫资产。具体形成过程:将中央、省、地市、县4级财政资金中的扶贫资金、涉农资金进行合规性统筹整合,建立庞大的“涉农资金池”;建立县级产业项目库,对各种具体项目进行轻重缓急排序并选择实施,该项目库的具体项目一般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政府常务会或县委常委会研究、审核并最终确定;县财政局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具体负责按进度拨付产业项目建设资金,实施项目的主管部门与财政局进行业务对接,财政局及时将项目资金指标分解落实到项目主管部门;通过“一卡通”管理、绩效评价、资金监管、动态监控和追责问责等程序对产项目进行跟踪监管。因此,该渠道形成的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是中央、省、地市、县4级财政资金共同投资发力的结果。

1.2政府产业奖补形成

一般是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县级政府为了调动农户(含贫困户与边缘户)、基层产业合作社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产业发展补助政策及其标准,该补助资金作为生产奖励资金仍需要投入到农户的产业项目生产及再生产过程中,或者入股到基层产业合作社,再由基层产业合作社统一生产支配或者整合入股到其它企业。由政府产业奖补形成的产业扶贫资产,具有高度帮扶奖励性质,县级政府可以根据发展需要实施动态奖补,建立跟踪问效工作机制,要求该奖补资金只能用于发展生产而不能直接作为消费基金消耗使用。

1.3社会及市场力量进行政策性帮扶形成

指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各种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实施政策性帮扶,如能人带动、企业家建生产基地、社会捐资等,激励农村产业发展,形成规模不小但在形式上非常分散的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有些具有赠与性质(纯粹赠送),有些仅具有扶质(不赠送)。主要渠道包括:社会力量捐助,如“一日捐”、节日慰问走访等活动,社会爱心力量对接帮扶,事业单位对口帮扶;企业家建生产加工基地、种养殖基地,或者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等,一般联合当地村级基层生产合作社合股,并组织农户(含贫困户与边缘户)进行生产经营,形成利益共同体;金融帮扶,一般是为了降低风险,经常采取政府贴息小额信贷方式(10万元以内比较多见),对吸纳贫困户入股合作社或致富带头人,可申请50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贷款额度由银行具体灵活决定。

1.4其它创新渠道

通过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吸收贫困人口的资源资本(主要是耕地、林地)作为股份,激发贫困县、贫困村的内生发展潜力。这些渠道形成的产业扶贫资产具有较大分散性、自主灵活性与契约依赖性等特征,但是通过整合与规模化使用,可以发挥较高生产效率。

2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经营运作现状与管理难点

2.1经营运作现状

各地贫困县基层一般都推行专门的产业合作社运营机制,具体实现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经营运作。采用“支部引领、干部带头、能人参与、贫困户全覆盖”方式,贫困户以劳动力、现金(含政府奖补)、土地经营权(含耕地、林地、水塘等在内)多种形式入股产业合作社。产业合作社将各种对口的产业项目资金转投龙头企业,实现滚动发展。由政府引导建立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工业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务工”、“家庭农场+合作社+贫困户+劳务用工”等多种共同体模式,实现“分红+土地流转、劳务就业、产业带动、产品代销”等多项利益联结关系。县级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产业带头人、家庭农场主、种养殖大户、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致富能人入股扶贫专业合作社,提高合作社经营能力、收益能力,带动贫困户、边缘户增收脱贫。上述专门的产业合作社作为农村股份合作制的一种具体形式,组织农户(含贫困户与边缘户)进行生产经营,实现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经营运作,为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方式。但是,产业合作社全权负责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管理,仍然缺乏足够的现实可能性。产业合作社是一种比较松散的产业联合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实体,不是完整的市场主体,需要进一步规范其组织形式与具体运作方式;产业合作社将项目资金转投企业,一般按股或按协议分红,实际上是一种资金再委托的运作方式。此时,产业合作社没有直接监督或者参与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该分红经常采取固定分红方式,分红率的确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利于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保值增值。此外,许多地方实行“户贷企用”办法,即政府贴息、农户贷款、企业使用,让产业合作社牵头统一实施,埋有较大的市场风险隐患,一旦合作企业经营不善或者破产,负债主体仍然是产业合作社,后续遗留问题较多。在笔者调研中还发现,在产业扶贫资产管理过程中经营运作,部分地区存在“一股了之”、“一发了之”、“一分了之”的现象,过于简单化,没有充分调动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就村级范围而言,从长远来看,重点是把有特色的优质农业产业作为工作重点,同时要研究科学的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管理机制,既要保证农村产业扶贫资金的增值保值,又要发挥扶贫济困的社会功能;更需要进一步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贫困户出工、出力,更好地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充分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2.2管理难点

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完整的资产收益扶贫良性循环并形成长效机制。为了保证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持续稳定地发展,应当使一切与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相关的后续资本筹资、投资运营、资本收益分配等形成一种动态的协调机制。其难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产业扶贫资产能否能成为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资本,显著地增强农村的内生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需要寄予厚望,需要能够长期滚动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合理引导。农村产业扶贫资产能否撬动农户、市场主体乃至全社会专门针对农村的后续产业投资?需要发挥产业合作社的产业组织功能,发挥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杠杆效应,政府通过产业奖补、贴息、减税等辅助手段刺激农户、企业、银行等进行持续投入。能否实现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价值化管理?需要在内部产权清晰、会计账簿记账制度健全的基础上实现规范的股份化管理,或者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获得异地投资增效的机会。对农村产业扶贫资产能否有动态的跟踪问效措施、监督措施,及时追究非市场风险流失的责任?需要明确跟踪问效与监督的责任主体,赋予其相应的职权。

3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管理对策探讨

3.1重在分权的“四权分置”管理模式设计

该模式实行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管权“四权分置”,可以确保资产安全保值增值。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所有权全部归项目涉及的村集体所有,强化村级监管,实现村级收益与监管责任对等,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经营权归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公司。通过发包、出租、合作等方式,选择经济实力强、诚信度高、热心扶贫事业的经营主体进行经营管理,确保收益。收益权归农户(含贫困户与边缘户)。农户(含贫困户与边缘户)享有收益权,同时滚动受益分红。监管权归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局负责引导、规范与监督产业项目实施与运作。该管理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强调分权,有利于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主要缺点是资产统合程度不高,跨乡镇、村的协调管理能力略显不足。

3.2建立在“四权分置”基础上的统分结合管理模式设计

该模式实行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管权“四权分置”,但权利归属进行了调整,引入合作社统一分红与财政局驻乡镇经管站跟踪资产价值机制。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所有权归村集体;经营权归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公司;收益权归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含贫困户与边缘户)实行二次分红;监管权归农业农村局与财政局,并进行分工。其中,农业农村局负责引导、规范与监督具体产业项目的实施与运作。财政局对农村产业扶贫资产建立电子台账进行价值管理,随时跟踪产业扶贫资金使用、资产运营管理和收益分配情况,进行财务合规性指导,但不实施具体的干涉介入。该管理模式相对于前述重在分权的“四权分置”管理模式而言,资产监管的专业性、有效性更高,优点得到进一步发挥而缺点相对有所规避。

第4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开发性金融;扶贫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1)-0046-04

一、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现状

(一)概况

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本文称秦巴山片区)包括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六省市的80 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为2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6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051.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56.3万人,城镇化率18.95%。该区西起青藏高原东缘,东至华北平原西南部,跨秦岭、大巴山,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间有汉中、安康、商丹和徽成等盆地。地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是淮河、汉江、丹江、洛河等河流的发源地,水系发达,径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3%,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天然气蕴藏量大。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潜力。该区域内,襄渝、宝成、西康、宁西等铁路和沪陕、福银、京昆、二广、沪蓉等高等级公路初步构筑起区内外交通运输骨干网络。

(二)贫困状况

1、农户生计脆弱,致贫原因复杂。片区受大山阻隔,相对封闭。片区内地形复杂,洪涝、干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多发,是我国六大泥石流高发区之一,灾致贫返贫现象严重。51个汶川地震极重灾县和重灾县中有20个在片区,灾后振兴发展任务繁重;全国45个未控制大骨节病县中有16个在片区,因病致贫问题突出;有42个县属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4个县位于三峡库区。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总县数的90%,有47个老区县,占总县数的58.8%。2010年,1274元扶贫标准以下农村人口有302.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9.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1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2%。农户家底薄、生产积累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贫困面广、程度深。

2、区域发展差异大,产业支撑能力弱。片区内东部与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平坝与山区之间发展差距大,农村特别是深山、高山区发展困难,陇南、巴中等地存在大范围深度贫困。2010年,片区内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县仅为片区平均水平的23.2%、45.7%。片区内“三线”建设形成的飞地经济特征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中心城市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旅游、农业等特色资源开发程度低,配套设施落后,产业链条不完整,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发展优势。

3、基础设施薄弱,交通制约突出。片区内水利设施薄弱,部分地区工程性缺水严重,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37.5%。40.2%的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69.3%的农户还存在饮水安全问题。24.7%的行政村没有完成农网改造。省际、县际断头路多,铁路网覆盖范围不足,陇南9县区整体不通高速公路。片区内4.5% 的乡镇不通水泥路,50.6%的建制村不通水泥路,大山深处还有一些群众靠溜索出行。机场建设和航空运输严重滞后。交通运输骨干网络不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化程度低,制约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发挥。

4、基本公共服务不足,科技支撑乏力。片区内人均教育、卫生支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6.8%。教育设施整体落后,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医疗卫生条件差,妇幼保健力量弱,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足。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低,现代农业发展缓慢。科技支撑当地发展的潜力没有充分显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

5、生态建设任务重,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片区承担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三峡库区生态建设等重大任务,有85处禁止开发区域,有55个县属于国家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建设地域广、要求高、难度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三)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1、对贫困和扶贫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受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思想认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部分农民对自身的贫困现状和贫困原因缺乏主观认识,开拓市场的能力弱,难以真正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理念过度依赖上级财政补贴和救济,对开发式扶贫,依靠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借助金融力量推进扶贫开发的认识不足,导致金融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难以形成社会化扶贫开发格局。

2、扶贫开发的方法不够科学,效率优待提高。如扶贫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投入,资金管理粗放,使用效率较低。一些财政资金以“撒胡椒面”方式投入,并未得到很好的珍惜和利用,扶贫效果十分有限。同时,财政扶贫资金通常按行业或者部门划拨给地方政府,使用方式和资金投向比较僵化,整合利用存在较大困难,难以发挥杠杆作用撬动银行信贷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

3、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储蓄资金外流严重,商业银行将吸收的存款投入到回报率较高的发达地区,造成了对贫困地区资金的“抽血”作用。金融市场单一,贫困县中,国有商业银行占绝对优势,缺乏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或准金融机构数量极少。市场、制度和信用建设滞后,客观上造成了贫困地区融资难问题。

4、金融扶贫开发的力度和相关配套政策不够。由于贫困地区自身条件的制约,金融在融资支持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借款人实力不足、运行成本高等方面。这些困难导致金融机构支持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不高。

5、区域特征及跨区域扶贫开发协调难度较大。秦巴山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区,并承担着国家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的功能规划,在退耕还林后面临着后续产业调整及退耕户生活来源替代等诸多问题。片区涉及6省80个县(市、区),只有统一规划、共同推进,才能达到扶贫开发的理想效果。

二、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必须借助开发性金融支持

(一)开发性金融的特征与作用

从理论框架看,开发性金融是一种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的金融形态和金融方法;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以中长期投融资为手段,依托国家信用,通过市场化运作,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增强经济竞争力。与传统政策性金融相比,开发性金融强调市场化运作,坚持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并重,注重资产质量和整体财务可持续,实现了从财政运作到金融运作的根本性转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原理:一是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不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二是建设市场、信用和制度,打通融资瓶颈;三是通过规划先行,促进科学发展;四是把政府组织协调和开发性金融投融资优势相结合,推动市场建设;五是注重管控风险、财务可持续的市场化运作。开发性金融的具体运作表现为,开发性金融机构通过直接对政府拟发展的产业及其相关项目给予大额、长期资金支持,发挥连接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借助国家信用以及制度建设、市场建设和信用建设的经验,推动市场发展和体制机制完善,从而有效解决政府拟支持领域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和市场失灵问题,促进实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二)开发性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成功实践

开发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历来十分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截至2014年6月底,累计向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发放贷款1.67万亿元,重点支持了农村公路、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教育医疗、特色产业发展等领域的项目,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通过资金投入,以及市场、制度和信用建设,显著地改善了当地投融资环境和金融生态。

1、深化银政合作,凝聚各方合力,构建社会化扶贫机制。政府是扶贫开发事业的统筹组织者,银证合作是开发性金融机构扶贫的重要保证。开发性金融机构与政府合作,就是要将政府的组织优势与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依托国家信用,把政府、银行、企业的力量结合起来,在没有市场的地方建设市场,在有市场的地方充分利用并不断完善市场,通过融资支持项目建设并推动信用、制度、市场成为连接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桥梁,进一步构建社会化的扶贫开发机制。为此,开发银行密切与各级政府合作,2006年与国务院扶贫办和地方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围绕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与国家民委共同研究提出支持武陵山片区发展的实施方案,并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签署六方合作协议,推进区域扶贫开发试点工作;与四川、内蒙古、贵州、甘肃等省(市、区)政府签订扶贫攻坚合作备忘录,从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支持各地的扶贫开发工作。

2、坚持规划先行,加大融智服务,助力贫困地区科学发展。规划先行是开发性金融机构扶贫的一大特色。开发银行发挥专家、行业优势,与地方政府和客户开展规划合作,编制区域、产业、社会、市场发展规划,系统地设计相应的融资规划。同时,开发银行发挥综合金融服务功能优势,通过一站式的综合服务为地方政府和客户提供综合融资方案,助力贫困地区发展。如2013年与湖南省民委合作编制的武陵山片区融资规划,得到了国家民委的高度肯定;根据甘肃省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为甘肃省政府编写了《甘肃省扶贫开发咨询报告》,针对全省58个贫困县实现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对策建议。

3、明确重点领域,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为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开发银行通过“政府主导、机构实施、银行支持、社会监督”的融资模式,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向贫困地区发放基础设施贷款近1.2万亿元,其中,交通5496亿元、电力4283亿元、农村危旧房改造1471亿元。为解决甘肃省贫困县的佳通和饮水安全问题,开发银行按照“整合扶贫资金、搭建融资主体、实行统借统还”的融资模式,整合甘肃省扶贫资金,成立省扶贫开发公司,对通村公路、饮水安全项目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授信、分年实施。

4、创新金融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是帮助农户增收致富最有效的途径。针对贫困地区贷款条件的实际情况,在“四台一会”的基础上,开发银行建立了“政府主导、机制建设、统一借款、扶贫贴息、社会共建、农户受益”的批发市融资机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开发转变。如开发银行与贵州省扶贫办合作,设计了“开行小额农贷”产品,为22个贫困县设计了42个金融服务方案,支持当地茶叶、中药材、果蔬等产业发展,直接惠及农户8028户、合作社110家、中小企业77家,带动27万户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5、坚持教育为先,加大人才培养,着力推动智力扶贫。教育是引导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开发银行把教育作为片区扶贫开发的重点予以大力支持。坚持应贷尽贷,向405个国家级贫困县发放助学贷款149.8亿元,支持贫困学生266.9万人次;支持青海、山西、内蒙古等贫困地区的校安工程建设,累计发放贷款270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4975万平方米,使450万中小学生直接受益;与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合作开展“彩烛工程”,先后为465名贫困乡村小学校长开展综合素质培训;召开定点扶贫县地方干部培训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三、开发性金融支持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的路径

(一)加强银政合作,夯实跨区域协调机制

开发性金融的特征与优势决定了其在区域开发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参与跨区域扶贫开发协调,能较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有效地打通政府与市场关系,营造和谐可持续的金融生态。因此,开发银行应与秦巴山片区相关省级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加入扶贫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各相关分支机构分别参加地方政府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二)实施规划先行,编制系统性融资规划

当前,国家层面已经完成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各相关省、市政府已完成或者正在编制区域扶贫开发规划。开发银行应当发挥专家、行业优势,与地方政府和客户开展规划合作,编制区域、产业、社会、市场发展规划,并系统地设计相应的融资规划,实施项目带动的开发式扶贫,从源头上开发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社会事业等项目,并提供系统的融资解决方案。

(三)搭建投融资平台,整合扶贫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针对秦巴山片区跨区域特点,应按照“政府组织、企业实施”原则,以省为单位,搭建省市级扶贫投融资平台,整合各行业、各部门扶贫资金,注入省市级投融资平台,做实、做强投融资平台,采用“省带县”或“市带县”的项目运作方式,通过投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采用PPP模式推动项目实施。

(四)创新模式,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综合经营优势

开发银行要充分发挥长期、大额、批发性业务优势,发挥市场、制度、信用建设优势,发挥“投贷债租证”综合经营优势,积极探索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使用办法,创新信用结构,灵活采用风险控制技术,通过银团贷款、联合贷款等方式,引导商业银行资金以及其他社会资金,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提高金融服务区域开发的深度、广度和质量,进一步夯实金融扶贫工作的基础。

(五)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完善城镇功能,提高人口聚集能力,支持“移民搬迁”,使贫困地区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将贫困村危旧房改造与城镇化相结合。加大对贫困人口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融资推动各类职业学校建设,支持贫困生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创业促就业贷款力度,增强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陈绪敖,何家理.秦巴山区、武陵山区集中连片扶贫调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8):

266-272.

[2]陈元.贸易全球化的中国开发性金融实践和理论.开发性金融研究,2014,(2):1-4.

[3]梅世文,白石.开发性金融助力扶贫开发[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4,(2):82-87.

[4]马健.开发性金融扶贫路径的实践探讨[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5):3-5.

[5]周助青.农业政策性金融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调研[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12):18-21.

[6].创新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扶贫思路[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1):24-26.

[7]马玲.贫困地区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思考[J].金融经济(银川),1997,(6):43-45.

An Analysis on the Mechanism of Developmental Finance Designed for Poverty Reduction in Qinba Mountainous Areas

TANG Youbin

(Shaanxi Provincial Branch of China Development Bank, Xi’an Shaanxi 710075)

第5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效应

一、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有机联系

(一)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是旅游业同期发展战略

乡村旅游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是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国家新农村建设、传统农业单一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居民对乡村原生态环境、生活生产方式、民俗文化等旅游动机,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乡村旅游这一新型产业。旅游扶贫在全国旅游会议上提出,是基于旅游业“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拉动内需促进其他相关行业发展、促进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源于很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成为旅游致富典型。1996年起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将旅游扶贫作为专题开展研究。

(二)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相辅相成。国家开拓乡村旅游空间是因其地域辽阔,有独特天然景观、劳作形态、乡风民俗等资源,在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促进农村就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旅游抚贫主要针对旅游资源丰富与贫困相重合的地区,通过对地区旅游资源利用,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并带动其他产业,从而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两者在旅游资源开发,产业优化等方面相符相成。

二、石家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效应调查分析

乡村旅游是旅游扶贫的途径,旅游扶贫是乡村旅游的广义目标,两者结合,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给石家装周边乡村建设发展带来一定效应。为此,张建春针对石家庄乡村社区旅游扶贫开发效应的调查与研究课题,在石家庄45个乡村进行旅游扶贫项目开发和实施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1份。问卷第四部分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效应主要针对8种现象。

对这些现象的数据调查分析,一方面体现出乡村居民对旅游扶贫开发效应的认知,另一方面分析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效应的具体表现。

(一)构建旅游扶贫消费者主体效应

旅游扶贫以旅游参观者为载体,带动服务、产品、信息、文化、资金等旅游扶贫消费客体的流动。旅游参观者在乡村旅游中流动量越大,扶贫经济活动越活越。石家庄给旅游消费者的印象是红色旅游,吸引着全国各地旅游参观者到此接受革命历史熏陶,成为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市场消费者主体。据西柏坡纪念馆管委会介绍,节假期间旅游景点每天客流量超过1万。

乡村旅游扶贫要构建起乡村旅游资源消费市场,需要在扶贫前期让乡村旅游参与者首先意识到消费主体的必需性和重要性,体现在经济扶贫效益先行和表面效应上,是乡村居民对旅游参观人次加增的认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对旅游参观人次急加增非常同意频率最高,数据分析中,有效百分比达37.4%。非常同意到一般的频率累积百分比为98.2%,低于“村民就业机会增加、促使家庭收入增加”同类百分比,可见构建消费者主体效应在乡村旅游扶贫效应中作用不明显,居民认同感不是最高。

(二)实现乡村旅游扶贫居民切身利益发展效应

在非常同意到一般的频率累积百分比中,“村民就业机会增加”为99.3%,其次是“提高地区知名度,促进招商引资”98.9%,“促使家庭收入增加”98.9%。在乡村旅游中,社区居民一旦对其有深刻认知,目标就会转化到旅游经济活动对自身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在农村的发展,在吃、住、行、游、购、娱上有产业拉动性。2014年石家庄洞沟村成为依托影视基地的旅游乡村,因影视基地和游客供给需求,洞沟村饭店农家乐、乡村旅社、停车场、农副产品等行业活跃发展起来。乡村旅游扶贫能够实现“促进就业”“招商引资”“增加收入”三方面中期主要效应的深度开发。

1、在促进就业效应开发上。一是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使乡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二是优化了农村居民就业结构,转变传统务农单一从业状况,在旅游服务、旅游行业经营等多种岗位就业。

2、在招商引资效应开发上。石家庄乡村旅游一部分是引进开发商在乡村旅游扶贫地区进行旅游开发。2012年石家庄旅游政务网公布了石家庄市重点都市农业园区基本情况。河北建投石家庄(藁城)现代农业观光园规划占地约8500亩;河北范台万亩方田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栾城县)由河北范台万亩方田生态有限公司承建,是以新能源综合利用、科普培训推广、体验式休闲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紫藤葡萄庄园位于鹿泉市由紫藤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承建,种植葡萄品种有藤稔、巨玫瑰、伊豆锦及维多利亚等30余个,每年约接待游客10万余人。

3、在增加家庭收入效益上。开发和经营乡村旅游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收入,是乡村旅游扶贫居民家庭增收主要来源。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全村三分之二家庭都在从事与旅游相关的旅馆、餐饮、商业等行业,旅游收入占全村人均收入80%以上。

(三)推动乡村旅游扶贫乡村环境建设效应

包括交通及公共设施改善和生态环境改进,是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后期长远效应。乡村资源、环境等开发建设既是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要做的具体工作,也是乡村旅游扶贫取得效应的表现形式,衡量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是否呈良性循环。乡村环境建设效应重要意义还存在于城乡建设上。石家庄赵县文物旅游局曾五项举措提升旅游综合环境。其中包括加大赵州桥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力度,着力创建整洁优美景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景区接待环境;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营造优美的游览环境。

(四)提高乡村旅游扶贫人文效应。

1、提高居民素质。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打破经济贫困地区经济和文化的闭塞,使乡村居民在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开发中,接受新鲜事物和科学的生活生产方式,逐步树立市场、商品、开放等先进观念。

2、传播地区文化。石家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5A级景区西柏坡,国家地质公园嶂石岩、国家自然保护区驼梁,世界桥梁鼻祖赵州桥、人文始祖伏羲台和千年古刹柏林寺、隆兴寺,分布在石家庄周边各个乡村,传播着石家庄市的红色旅游文化、绿色旅游文化和历史旅游古文化。

三、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效可提升分析

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以来,有些现象发生的变化被调查者还持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态度。比如,在乡村环境建设效应中,针对“村内交通、公共设施明显改善”现象变化,持不同意意见占1.8%,持非常不同意意见占1.1%,针对“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现象变化持不同意意见占1.1%,持非常不同意意见占1.1%。在提高乡村旅游扶贫地区文化和居民素质的人文效应中,针对“村民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现象变化持不同意意见占2.8%,持非常不同意意见占0.4%,针对“促进了区域间文化交流”现象变化持不同意意见占1.8%,持非常不同意意见占0.7%。

由此可见,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效应仍可继续提升。

首先,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一)开发与保护。在乡村旅游扶贫地区进行旅游开发不注意保护,会造成资源耗损、环境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最终边开发边削弱优势的恶性循环。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走可持续发展路线,认识到乡村旅游的根本是满足旅游群体的差异性需求,扶贫最终目标是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开发与独特。乡村旅游扶贫对乡村农业旅游资源缺失民俗文化内涵。 目前石家庄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各地区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等项目上,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围。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在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中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因地理和历史等因素,乡村旅游扶贫地区经济和文化都相对独立,大多保留当地的民俗文化,以此为依托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往往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性。故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开发不能忽视独特的人文环境。

其次,树立旅游培训与教育意识。乡村居民虽然接受了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带来的产业活动,但由于文化和素质水平局限,不能有戏参与其中。2014年12月,在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对如何做好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明确任务分工,旅游部门要重点抓好规划指导、人员培训、宣传推广、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工作。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2\12月

[2]李佳,钟林生,成升魁,中国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03期

[3]刘方瑜,祁翠翠,浅析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的结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1期

[4]赵绿明,曹明卓,对乡村旅游应扶贫开发[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06期

第6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 贫困村 产业发展 制约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044-02

据悉,今年梧州市将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贫困村产业发展、开展扶贫开发培训为重点,采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实行整村推进扶贫攻坚。截止2013年,梧州市共有贫困村179个,其中山区贫困村有149个,占83.2%。如何搞好山区贫困村产业,不仅直接影响全市贫困村群众收入的增加,还会进而影响整村推进目标任务的完成和小康社会的建成。那么,这些山区贫困村在产业发展方面应如何发展?

一、梧州山区贫困村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

梧州市地处北纬22°37′~24°18′,东经110°18′~111°40′之间,属广西东部,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与贺州交界。区位优势明显,是中国西部12省(区)中是靠近粤港澳的地区,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梧州水路交通便利,2000吨级船舶可从梧州直达粤港澳。梧州到南宁、桂林、广州高速公路通车营运,缩短了与粤港澳以及大西南的距离,进入了“广州2小时经济圈”;梧州机场开通了南宁、深圳、广州、珠海、重庆等多条航线;4月份开通了的南(宁)-梧(州)高速铁路。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2.土地资源丰富

截止2010年,梧州全市耕地面积142.5万亩,水域面积56.55万亩[3],林地面积1457.1万亩[4]。179个贫困村共有山地309.33万亩,户均达到26.5亩,其中山区贫困户均山地在50亩以上。林地成士母质多为沙页岩、花岗岩风化物,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极利于发展亚热带作物生长。

3.光温条件有利

梧州地处桂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处于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区,北回归线贯穿梧州市区中部。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年均331天。2010年各地平均气温20.2℃~22.3℃,年平均气温21.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1.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5℃)。各县(市)总降雨量为1592.9~2022.2mm,年日照总时数为1344.7~1776.6小时。丰富的的光温资源对发展亚热带作物的种植产业和大部分养殖项目非常有利。

4.良好的政策条件

从中央到地方特别重视产业的发展。中央连续13年的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工作的,都对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桂发〔2012〕7号文件《关于实施我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明确了产业扶贫的目标任务,并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文件。桂发〔2013〕5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也对产业发展制定了支持政策。梧州市为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打造林业强市的决定》、《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关于打造农业百十亿元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松脂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从政策层面给予产业发展的支持。

二、梧州山区贫困村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认知上存在一些误区

一直以来,在贫困村产业发展的认知上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基础设施建设而轻视产业发展,认为只要基础设施搞好了,产业发展自然就会上去,从而将工作重点和精力全部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少对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正确引导。二是对发展产业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持之以恒、持续发展的信心。认为贫困村基础差、底子薄,群众接受能力低,发展产业极为难。认知的缺失,降低了对产业发展的积极性,阻碍了产业发展的步伐。

2.基础设施落后

据初步统计,到2012年末,全市179个贫困村村委会所在地未通硬化道路的贫困村42个,总里程达266.6公里,计划总投资需要12270万元,未通道路的20户以上自然村为236个,总里程为366公里,计划总投资需要4405万元,未能硬化屯路的20户以上自然村为1446个,总里程为1896公里,计划总投资需要67980万元,这些全部为山区村。山区贫困村由于距城镇较远,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差,增加了生产资料、产品和生活资料的运输成本,抵消了部分的产品利润,降低了产出效益。

3.人口素质低下

贫困村人口素质相对低下,严重影响产业项目管理技术和经营水平的提升。据实地调查,目前贫困村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18~45岁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在家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明显的“613899”现象,即儿童、妇女、老人。由于这些人综合素质相对不高,造成了接受新技术、新理念能力有限,影响了产业的档次,从而影响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

4.缺乏资本

贫困村贫困人口比例相对较高,一般达到40%~60%,扶贫对象的性质决定了他们还处于资本积累阶段,缺乏投入再生产所需要的资本,因此,所选择的产业只能是一些初级的、低附加值的、抗市场风险较差的产业,对一些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投资较大的产业显得力不从心。

5.产品未上档次

从目前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产业来看,由于忽视品牌意识,很多产品是有产量没质量,更谈不上品牌,仅是一般的“大路货”。此外,产业连片开发与扶贫到户的矛盾也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目前产业扶持政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只针对扶贫对象户,其他农户无法得到扶持,这样,影响了产业的连片发展,从而影响产业的规模效应。同时,机制不活、龙头不强、带动不力也影响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加快梧州山区贫困村产业发展的措施

1.提高认识

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确定了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的扶贫工作目标。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注重增强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在,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出现了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要帮的,还是低收入的群众。平均数会掩盖差距。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充分认识产业扶贫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性,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坚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努力,才能把贫困村产业发展推上水平。

2.改善基础设施

没有基础设施的支撑,产业发展只是空谈。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水利和农田基础设施等等。道路建设方面,进入建制村的道路硬化主要由交通部门负责。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市人民政府的要求,到2013年底,最迟不超过2014年底,把全市42个没有实现硬化道路的贫困村全部通上硬化道路,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227亿元。同时,在产业扶贫项目主要区域,要尽可能实现屯级道路的硬化,今年的第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我们安排了4541万元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用于贫困村屯级道路建设,其中产业项目区域屯级道路硬化项目资金1793万元,建设硬化屯路141条59公里,覆盖26711户121137人。在林业产业主要区域,通过多方筹集资金的办法,建设一定规模的林区作业公路,以方便林业产业项目的管理。在农业、畜牧业主产区域,由农业、水利、水产畜牧和财政部门争取行业部门资金,做好农田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设施,为广大扶贫对象户发展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降低产业经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3.加强技术培训

没有产业发展相关的人才,要发展并壮大产业、提高产业档次,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要解决扶贫对象人口素质不高的问题,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产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走出去”就是选送一些有一定文化、有自主意愿的年青劳动力到高等院校、高职中职去学习,切实提高他们的产业、市场意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作为今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骨干力量,达到出去一个人,回来后带动一大片的效果。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转移就业职业培训而忽视产业技术经营职业培训的做法,加大对回乡产业发展人才的职业培训力度,尽快的培养一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人才。“请进来”就是聘请一些外地或本地的产业方面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土专家”,为广大贫困村群众开展产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并注重培训档次,增加培训时间,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一大批产业一线的劳动力,使他们掌握产业发展方面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

4.增加资本投入

增加产业资金投入,可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政府财政投入一点,社会部门帮助一点,龙头企事业扶持一点,群众自己措辞一点。政府财政投入是扶贫产业资金投入的主渠道,目前专项财政扶贫资金主要包括“十百千”产业扶贫示范项目资金和到户产业扶贫资金两项,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要逐年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产业扶贫项目的资金投入比例,并因地制宜安排基础设施和产业资金的投资比重,尽量解决贫困村群众特别扶贫对象户在产业发展中涉及的种子种苗(畜)、肥料、饲料和相关的技术支持资金,将他们“扶上马”再“帮一程”。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行业部门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的帮扶作用,要改变帮扶单位只注重帮助定点村做好基础设施的做法,制定相关的制度,要求帮扶单位和干部主要帮助扶贫对象户找产业项目,找市场信息,找产业技术,找发展资金。同时,还要真正发挥扶贫龙头企业的作用,除了帮助贫困户解决产业销路和技术等困难外,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还要拿出一部分资金,赊、免贫困户部分种子种苗(畜)、肥料(饲料),尽量降低贫困户产业资金筹资难度。

5.突出地方特色选定优势项目

选好优势项目,是搞好产业的保证。选择产业一要突出地方特色,比如肉兔养殖、六堡茶和软枝油茶种植等。二要选择本地土壤、气候非常适宜的。三要选择当地贫困村群众可以接受的或者通过培训可以做好的。四要选择的产业必须考虑长期、中期和短期相结合。中、长期收益的项目作为主打产业,短期产生效益的作为收益补充。在地域选择上梧州南面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区的苍梧县南部、岑溪市、藤县南部,长期产业重点的发展优质脂材两用马尾松、油用八角、玉桂等,中期项目重点考虑油茶、茶叶、中草药、沙田柚、沙糖桔、荔枝、龙眼等,并可小范围发展水黄枝种植;短期项目可考虑林下养殖、种植项目和养猪、养鸡等项目。而北面沙页岩高山区的苍梧县北部、藤县北部和蒙山县周边山区,由于山地坡度较大,土层相对较厚,土层较肥沃,更适宜选择杉、优质脂材两用马尾松、八角、玉桂等产业,由于这些地区八角已有较大的种植面积,产业方面侧重低改,包括施肥、换冠等措施(荔枝产业也重点考虑采取换冠低改);中期项目主要选择具有优势的六堡茶、油茶、中草药,在沙头镇则重点发展生态迟熟荔枝,特别是进行品种更新和升级。

6.提高产品档次树立品牌意识

树立品牌,提升档次,可以更有效地开拓市场,成倍数地提高产品的效益。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一是依靠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二是依靠技术含量的增加。对于品牌的树立,则主要依靠政府为主导,企业的积极参与。只有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档次,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产业的效益才能真正得以提高,产品也才能走得更远。

因此,根据目前我市贫困地区现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不利因素,在切实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搞好产业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和层次,选择好符合本地发展的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建立自有品牌,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贫困地区产业才能更快更好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第7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我对全县的电商扶贫工作情况开展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认真学习借鉴**经验,着力推进全县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坚持走电子商务促农增收的新路子,全县现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一处,有13家本地电商企业入驻,签约服务精准扶贫户3096户。目前已建成乡级服务站6处,村级服务点15个。2018全年网上销售额500多万元,2019年第一季度全县网上销售额120多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站点建设滞后。2015年投资建成的6家(乡级站4家,村级点2家)服务站点目前没有一家正常运转;2016年24家(乡级站4家,村级点20家)站点建设任务没有完成一家,32万元建设资金被县财政收回;2017年的21家服务站点建设任务于今年三月份刚刚完成,四月份通过验收交付使用。2018年的45家(乡级站4家,村级点41家)服务站点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

(二)电商专业人才匮乏。本县虽然注册了13家电商企业,但缺乏懂操作、善宣传、敢创新、会经营的电商人才,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难题之一。贫困户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对网络的便利和益处知之甚少,不会用网、不敢用网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偏远的贫困村,农产品相关信息和大部分村级电商服务点由大学生村官、创业者来操作,但由于多方原因,多数不能专门从事电商服务工作。再加上行业主管部门缺乏电商专业管理服务人员,人员年龄结构整体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对电子商务等新生事物的接受度低,指导行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三)农产品小散乱、规模化不够,缺乏自主品牌的主打产品。全县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都在散户农民手里,如山野菜等土特产品,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即使有产业,如**粮油,没有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且未进行特色农产品质量认证,缺乏有效品牌宣传和推广,产业集聚效益无法凸显。全县注册商标的电商企业只有**集团、**牧业、**粮油等极个别企业,即使有订单,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提供满足客户的商品。有些电商企业虽然靠政策在网上做了一部分订单,一旦失去政策的扶持,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将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和生存。

(四)存在物流成本高、仓储等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一是物流成本高。调研中发现,产品价值较高的,如羊肚菌、土鸡、蜂蜜等,还是有利可图的;产品价值低的,如醋、山野菜,除去物流费用,所剩无几。二是网点覆盖不足。目前全县电商服务点乡村两级共有21家,加之物流企业不愿把网点布局到乡村,没有小型的电商物流配送体系。三是配套服务能力严重缺位。目前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所配套的培训服务、金融服务、技术研发等保障要素较为薄弱,代运营、技术培训等专业化第三方服务机构空白,全县没有一个大型物流仓储中心。

三、意见建议

(一)夯实筑牢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产业基础。电子商务发展,需要产业做支撑。一是做大做强特色农业。通过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依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培育发展骨干产业,打造有特色的农产品,逐渐向合作化、规模化方向迈进,如**牛肉、**当归蛋。二是做优做特网货产品。立足于市场需要什么就销售什么,打造一批优质网货。农业、食药监等部门要从源头上保证网货产品质量;商务、质监等部门要抓好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管。三是要做大做实网店规模。积极培育和打造一批电商平台和网商、网店,发展一批专业从事网货销售的品牌网店,尤其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帮扶,促进网店经营提质增效,不断扩大农产品销量。     

(二)健全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配套体系。一是推动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机构建设,打造由物流企业、快递企业、邮政公司、产地集配中心等市场主体构建的电商物流网络,实现全覆盖。二是争取每个乡镇配备一名专职电商专干,每个贫困村和重点扶贫村至少要培养1名电子商务带头人。三是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要以主打农产品、品牌农特产品为重点,全面建立电子商务农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质量追溯体系。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应用企业、服务企业,引导支持电子商务企业与乡镇建立长期紧密的帮扶合作机制,与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贫困户建立直采直供关系,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五是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全覆盖。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积极推动4G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整合农业、扶贫以及社会信息资源,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大数据建设。      

(三)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创业人才支撑。一是要用好青年“创业大军”。青年人接受新事物快,创业思路活,是最活跃的农村电商创业群体。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上网“触电”,进行电子商务创业,培育出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二是要加强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基础培训和创业培训,着力打造一批“会上网、会开店、会经营”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

第8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扶贫 十三五

一、创新六大长效脱贫机制的叙永实践

(1)建立目标责任机制。按照“市(州)、县(市、区)乡镇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建立网格化管理责任制,“横向到边”实现部门脱贫工作有责任、有任务、有要求,“纵向到底”实现县、乡、村、社、户五级包保,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作为脱贫攻坚的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实施主体、管理主体,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县级成立脱贫攻坚领导组,实行双组长制,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明确县委副书记分管,一名副县长专抓脱贫。脱贫攻坚领导组建立每月联席会制度,专题分析研究脱贫工作;每季度分片区召开脱贫工作现场流动会,检验基层脱贫成效;建立脱贫专项述职制度,以政府常务会的方式专题听取县级部门、乡镇的脱贫工作汇报,年终听取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脱贫专项述职。县级成立扶贫攻坚推进办公室(以下简称“推进办”),抽调20名优秀干部充实推进办,“十大专项行动方案”牵头部门一名分管领导专抓脱贫,并兼职纳入推进办。推进办每年制作精准脱贫的作战图和时间表,每月向乡镇、部门开具任务清单,完成贫困户信息“县归档”工作。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所在乡镇脱贫攻坚负总责,单设乡镇扶贫办,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专职负责,落实贫困户信息“乡立簿”工作。村设精准扶贫工作站,由村“两委”负责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帮扶干部担任村级主体责任人,深入贫困户家中,摸清现状,了解需求,做好贫困户信息“户建卡、村造册”工作。县委成立督查组,实行“一旬一督查、一旬一通报”,“照单”督查,督查结果与年终考核结果紧密结合。建立健全脱贫工作“一票否决”、“连坐连带”机制,乡镇脱贫任务未完成的,联系县领导不能评先评优,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不能评先评优,脱贫期内不得提拔,单位年终考核降低一个等次。

(2)健全投入增长机制。围绕全县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积极筹措资金,强化涉农资金整合,坚持打捆使用、靶向投放,对同一区域同步投入、集中使用。建立财政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将扶贫开发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设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扶持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创新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通过评级授信向有发展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贷款,提供贷款期限最长3年,贷款额度最高5万元的信贷政策,落实政府贴息、风险补偿的分险机制。创新产业发展资金扶持机制,有效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及社会捐赠资金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周转金,坚持“精准扶持、借款专用、无偿使用、诚实信用、公开透明”的使用原则,向有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最高额度不超过3000元的产业周转金。积极引进外资,采取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财政专项扶贫配套资金各占一半的比例规划实施世界银行贫困片区产业扶贫试点示范六期项目,发展高效、生态、高附加值特色主导产业,探索创新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模式和实现途径。贯彻落实省委部署,与叙永县农商行创新合作,建立贫困户住房贷款分险基金,撬动10倍于分险基金的银行信贷资金,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免担保、免抵押”的易地搬迁住房建设信用贷款,助推“移民搬迁安置一批”行动计划落实。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行地方专项债券筹集10亿元异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贫困村。建立贫困项目资金公开制度,定期开展全面审计,支持社会舆论监督,防止挤占、挪用、贪污浪费和虚报冒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

(3)构建资产扶贫机制。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村将集体资产、贫困户将承包土地和个人财产入股,采取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推动农村资产向资本转变,着力解决贫困户发展资本不足问题,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多渠道增收。探索投资收益扶贫模式,将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股权量化到贫困户,逐步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到村或农民合作社形成的资产划出一部分,采取优先股的方式量化到贫困户,实行贫困户收益保底、按股分红。探索理财收益扶贫模式,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将无指定用途的扶贫捐资或安排到户的扶贫资金,采取委托经营方式,帮助其获得理财收益、分红收入。

(4)构筑返贫预防机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方面要消除现有贫困人口,另一方面要遏制预防返贫现象发生。健全农业保险机制,引导县域保险机构扩大地方性特色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加大对贫困户直接保费补贴和保险公司的政策性优惠补贴,提高保额标准和赔偿水平,切实预防脱贫农户因灾返贫。逐步提高重特大疾病支付限额,提高医疗康复等保障水平,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个人和保险机构共同分担大病风险,让每个家庭不再因病而致贫、返贫。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组织专家、能人给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讲授种养殖技术,不让贫困户因缺乏技术而返贫。强化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合作机制,通过政府引导、能人牵头的方式,实行扶贫产业项目统一管理、统一操作、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标准化、规范化运作模式,确保农户不因技术不到位或因市场变化而承担风险。构筑结对帮扶机制,开展“干部下基层”帮扶活动,随时走访脱贫农户,加强贫困户的后续跟踪服务,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遏制返贫现象发生,让扶贫攻坚的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

(5)创新社会扶贫机制。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充分对接在叙永定点扶贫的省级领导、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强化帮扶工作。做好县内定点帮扶工作,积极筹措资金,落实帮扶规划,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贫困村挂职和蹲点扶贫。引导和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专合组织承担更多的扶贫开发任务,通过投资兴业、招工就业、捐资助学等形式参与扶贫活动。充分发挥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大专院校等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鼓励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参与扶贫。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结对认亲、爱心帮扶”信息系统,创新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培育公益类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力量自发参与扶贫。

(6)完善绩效评估机制。明确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退出标准,细化制定减贫验收办法,对照贫困户脱贫标准、贫困村“摘帽”标准,完善并落实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建立贫困村退出机制,对“摘帽”贫困村,保持扶贫政策不变、扶贫投入不减,巩固扩大扶贫成果。制定干部激励考核机制,将脱贫攻坚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选拔任用干部向脱贫攻坚基层一线倾斜。在优秀的“第一书记”中培养选拔一批干部,把脱贫任务重、成效显著的乡镇党委书记选拔为副县级后备干部优先推荐人选,县级部门主要领导优先在脱贫效果好的乡镇书记中产生。把脱贫成效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目标,落实乡(镇)、村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对完不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加强对行业扶贫工作的考核和定点帮扶工作的督查,对每年完成目标任务情况进行通报,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和倒逼效应。

二、结语

叙永县通过建立上述这六大长效脱贫机制,坚持开发式的扶贫方针,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围绕培育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动力和能力,强化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贯彻执行“3+10”扶贫攻坚政策,全面落实“六个精准”扶贫攻坚要求,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坚决确保“十三五”时期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参考文献:

[1]杨苏敏.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加大脱贫攻坚力度[J].江海纵横, 2009,(1).

第9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一、“互联网+”为农村精准扶贫提供的机遇

“互联网+”战略在农村的落地能够切实帮助农村解决问题,继而为农村精准扶贫提供机遇。因为“互联网+”具有创新驱动以及连接一切等特征,因此极易改善行业或地区的发展环境。也就是说,“互联网+”战略在农村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的发展环境,优化农村精准扶贫的基础条件。

首先,凭借互联网技术、实施“互联网+”战略,能够促进农村发展信息的流通,进而打破束缚农村发展的时空限制和“信息鸿沟”,切实有效地推进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对农民来说,更多、更畅通的信息,不仅能够帮助农民选择更加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而且能够帮助农民打通、扩大销售渠道,实现务农收益的增加。甚至,部分农民可以直接利用成熟的电商平台来发展“互联网+农业”,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产业化经营,提升务农收益,进而实现脱贫。此外,通过互联网技术,也能够促动农村用工信息的流通,帮助农民在本地区寻找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务工收入,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农民的“离土离乡”,便于其照顾家庭的老弱病残成员,而这一点也是推动农村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对于政府和社会组织来说,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贫困地区的发展需要,然后投入相应的发展资源,实现精准帮扶,继而帮助农民精准脱贫。

其次,“互联网+”的实施能够帮助农民享有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同时帮助农村培育发展人才,进而改进农村开展精准扶贫的基础条件。一方面,我国农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因为众多公共服务资源往往聚集在城市。这一现状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而且也导致农村脱贫事业进展缓慢。以每千人口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为例,就可以看出农民享有公共服务的稀缺。2005年,城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为5.82人,农村仅为2.69人,比城市少3.13人;而到2014年时,城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为9.7人,农村仅为3.77人,比城市少5.93人。由于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农民数量众多,单纯依靠增加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总量来改善农民享有公共服务的情况是不现实的,不仅实施难度较大,而且也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助“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型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和总量需求困境,实现农村公共服务资源投入的精准化,进而相应地帮助农民享有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此外,伴随打工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加速离开农村,农村各方面事业都陷入了空心化的状态,农村发展环境不断恶化,同时也陷入了人力资本空心化的局面。这严重阻碍了农村的持续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通过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培训”等发展战略,能够为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帮助农村储备充足的持续发展动力。同时,也能为农村培育更多的脱贫发展主体和脱贫人才,而依赖这一群体,能够卓有成效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农村的承接、落实。

二、“互联网+”下开展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

如前所述,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战略在农村的实施,能够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机遇。具体说来,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主要有:一是依托互联网,制定“互联网+农村”的整体发展战略;二是实施“互联网+发展信息”战略,帮助农村实现信息畅通和资源集聚;三是加速开展“互联网+农业”工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四是利用“互联网+教育”等培养方式,帮助农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人才,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为开展农村精准扶贫提供智力支撑。

(一)以“互联网+农村”促发展、谋脱贫

随着农村网民数量的增加和农村互联网硬件条件的改善,农村已经能够较为顺利地连入互联网世界。在此背景下,农村已经面临一个更加宽广的发展环境,在此背景下,急需帮助农村完成“互联网+农村”的顶层设计,进而有效促进农村发展和脱贫工作的开展。就当前现状而言,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而且也能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事实上,农村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迅速,已经出现了众多的“淘宝村”、“电子商务村”,初步实现了某些产业或产品的地域集聚,不仅已经帮助很多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而且还能够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二)以“互联网+发展信息”实现信息畅通、资源集聚

信息不畅通和发展资源稀缺严重阻碍着农村发展和脱贫目标的实现。而当前,通过实施“互联网+发展信息”战略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说来,一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帮助农村建立信息集散平台。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劳动用工等信息的科学归类和有效传播。而农村发展信息的聚集传播,不仅有助于农民掌握充足的农业生产信息,而且能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收集、农村发展的资源需求。政府和社会组织能够根据农村的发展需求,实现扶贫资源的精准投放。而这一点往往关系到农村精准扶贫的成功与否。

(三)以“互联网+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推动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开展农村精准扶贫的基础工作,而借助于“互联网+农业”战略的落实,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首先,建立“互联网+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帮助农民实现科学种植养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务农收益。具体说来,应该用互联网技术来完善增强当前农村较为薄弱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其次,“互联网+农业”的兴起也为订单式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通过互联网,实现农民与客户需求的精准对接,进而快速发展订单式农业,有效改变农产品市场供应不足和供应过量的局面。

(四)以“互联网+教育”培育农村发展人才

发展人才匮乏,是农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一大难题。结合农村实际,应该积极开展“互联网+教育”来培育农村发展人才。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推动远程教育以及在线课堂等教育形式在农村的使用和推V,有效促进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农业生产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的远程教学和示范演示,不仅能够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助于农民更加直观形象地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教育”,农民不仅能够接受在线讲授,而且能够与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便于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民的疑难困惑。总之,发展“互联网+教育”,能够为农村培养充足的新型农民和发展人才,继而为农村精准扶贫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