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精神的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奥运会;竞技体育;拼搏精神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2-0042-03
Abstract:Whether do our country athletes obtain the result in 2,008 OlympicGames athletic field, arranges the technique tactic utilizationbesides the trainer, the very great degree also is decided to theathlete strives for success the spirit. Through strives for successthe spirit to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strives for success the spiritual display factor to carry on the valueidea the discussion, i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the ideal faithaspect to the athlete the help, causes them to obtain a moreoutstanding result in the competition, brings honor for oneself,brings honor for the motherland.
Key words: Olympic games; sports; strives forsuccess the spirit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在一天天临近,中国运动员将迎来一个繁忙的赛季:各项奥运会测试赛、选拔赛先后举行,正确地理解拼搏精神,了解拼搏精神的作用,在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与比赛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顽强拼搏精神,这对运动员备战以及在2008奥运会赛场上取得好成绩有积极的意义。[KH*2D]
1 竞技体育拼搏精神的含义
体育为现代人的精神沟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简易而崇高的方式,即“就是用一个意味深长的方式将人们汇集起来,通过人们之间肩并肩的表演和比赛,使友谊得以建立和导致相互的尊敬、信任和真诚相待”[1]。竞技体育精神主要集中体现于奥林匹克运动所宣传的宗旨、理念、口号等内容中。拼搏是奥运永远的主题,奥运精神就是一种顽强的拼搏精神,是一种永不言输、永不放弃的精神。
拼搏是一种竭尽所能,战胜对手,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是竞技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竞技运动场上的灵魂。它既是指在竞技运动中面对强手时要充满斗志、敢于竞争、敢于胜利;又是指对自己永不满足,要超越自我,要努力进取,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限。拼搏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由运动员的信念、情感、意志、胆量等心理因素融合并生成的一种内在力量,是直接支配运动员行为夺取胜利的一种精神状态。
2 正确理解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
2.1 要体现人文精神
百年奥运,以其“更快、更高、更强”、“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的人生理念,为它赢得了无数的赞美和掌声[2]。其中的“重在参与”的理念,更体现体育对人性化的关注。“拼尽全力”这样的话似乎没什么错,然而体育彰显的是人类最强健的体能和最公平的竞技精神,如果金牌的获得需要运动员们牺牲生命来换得,如此金牌不要也罢。“三从一大”原则的地位没有变化,拼搏精神依然需要,但时代的变化也为“三从一大”和“拼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要尊重科学,加强人文色彩,具体应该遵循一个前提,那就是运动员伤病基本痊愈或者得到控制,并且不加重其损伤,对运动员未来生命没有潜在危害。
运动员尤其是优秀运动员可遇不可求,他们不但先天条件好,还要后天的训练方式、方法好,医疗保障也要跟上。拼搏精神非常重要,可违背科学规律的拼搏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过分强调意志品质的作用,一味要求运动员“轻伤不下火线”、“带伤拼搏”,那么,被忽视的小伤小病,极有可能给运动员带来的灾难性的意外。健康比金牌重要,这是常识。只有时刻铭记这一常识,运动员的健康与体育精神的健康才能两全。女排主力赵蕊蕊放弃大赛为疗伤、刘翔因脚部有小伤就放弃了一系列比赛并足足养了70天等等,这些都表明,在运动成绩和选手健康两者间,体育管理者开始变得理性,开始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以人为本”。“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有健康的身体才有拼搏的“本钱”,才可能在比赛中发挥拼搏精神。
2.2 要有勇有谋
有句话叫勇者无惧。所谓勇者,谋略之士。勇者不是只凭借一己的蛮力,有勇无谋,而是擅于利用自身的优势,无所畏惧,冷静沉稳地接受每一次挑战。只要有必胜的信念,终会逆境变顺境即使输了,也因曾尽力拼搏而无遗憾,虽败犹荣!
因为体育比赛是重在参与,是友谊与健康。体育当然需要一定的精神,但它必须是理性的。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备,才有可能成功。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眼前。真正的拼搏精神并不是提倡蛮干,而是寓于科学之中。要把拼搏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艺高人胆大”、“熟能生巧”是有道理的。拼搏讲究战略战术,犹如冲锋的号角什么时间吹起,吹早了不行吹迟了也不行,要恰到好处。如果拼搏精神没有实力做基础,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没有审时度势的智慧,就是拼得头破血流也是枉然。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体育颂》里的句子:“啊,体育,你就是勇气!肌肉用力的全部含意是敢于搏击。若不为此,敏捷强健有何用?肌肉发达有何意?我们所说的勇气,不是冒险家押上全部赌注似的蛮干,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深思熟虑。”道出了拼搏的内涵。
2.3 要“拼搏”不要“拼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东西都变得商业化。体育也不例外,功利主义、锦标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已经大规模地涌入体育界的各个方面。运动场变得像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各级体育官员们豪博的场所。在金钱、政绩等利益的驱动下,于是出现了对公正裁判的蔑视以及假球与黑哨、兴奋剂等丑恶现象。“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口号虽然还在喊,但是,拼搏的“搏”已经换成了赌博的“博”。丁俊辉在斯诺克台球上的成功,其实更像是场人生赌博的成功。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幸运的,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失败的例子。前国家足球队就有队员因为参与而把自己的前途而搭进去了。博和搏的根本不同就在于,“搏”是在展现力量;而,“博”则是对利益的追逐。体育中的拼搏精神一旦变成了个人利益的赌博,那么道德、情操、体育精神,就会统统远去,剩下的就只有赌徒之间的尔虞我诈。搏与博,一笔之差,却体现了人们对拼搏精神的理解是否正确。
2.4 超越自己也是拼搏精神的表现
整个社会对体育运动成败的认识与评价存在偏颇,很多人相信,体育比赛中只有成绩是最重要的[3]。运动员即使不能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但是在比赛过程中只要全力以赴,只要能够竭尽全力,就应该也能够得到人们的敬重。因为以自己良好的技能、体能优势去超越竞争对手,这并不是体育运动本身的目的;超越竞争对手而夺取胜利只是体育运动的形式,而并非是体育的全部。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张丹今年2月17日在都灵的奥运会花样滑冰比赛中,虽然膝盖严重受伤,但她依然坚持完成比赛。她勇敢的表现不但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裁判给出了125.01分,这个成绩也刷新了个人自由滑历史最好成绩!最终以189.73分拼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还记得王义夫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拼尽全身的力气打出比赛的最后一枪后晕倒,虽然他以0.1环之差屈居亚军,但他的这枚银牌胜过金牌。赛场上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运动员们以他们的坚毅和勇敢向我们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真正拼搏的体育精神!运动之外,竞争中我们不但要超越对手,还要勇于超越自己。
3 竞技体育拼搏精神的作用
3.1 是制胜的法宝
赛场如同战场,拼搏精神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在赛场上决定胜败的是运动员的实力加精神,精神比技术、体能、体力更加重要。奥运会是高手林立、竞争激烈的体育赛场。过硬的竞技实力,是夺金的必备条件;而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竞赛中为胜利而战的心态,则是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
2004年奥运会上,各个赛场上冷门迭爆,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和女子重剑队都先后把世界冠亚军拉下了马,特别是女子重剑队是在开局落后的形势下反败为胜,赛场上再次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们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靠实力而是靠一种拼搏精神。或许拼搏不一定会成功,但不拼搏肯定会失败。
在竞技场上,因为具有顽强拼搏精神而战胜强大对手的例子有很多。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铜牌,2006年亚运会上拿到亚军,到2007年亚洲杯冠军,伊拉克告知世人,实力和精神因素是决定足球比赛胜利的两大关键。2007亚洲杯在印尼雅加达落下帷幕,伊拉克队最终战到了最后一刻。面对西亚强队沙特队,他们毫无畏惧,毫不逊色,尽情拼搏。终场前二十秒沙特球员最后一记头球攻门稍稍偏出横梁而出,而此时的伊拉克球员却已精疲力尽,但还是跑到球门前,希望用手阻止球的破门。那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是一场精彩的意志和拼搏的体现赛,让世界球迷被伊拉克的拼搏精神所感动。
其实并不能说伊拉克人的技术有多么的好,他们比不过日本沙特;体力也不是最好的,但他们拖垮了曾经跑死意大利的韩国人;身体也不是最结实的,因为德黑兰高原上的伊朗人算得上是最强悍的。伊拉克国足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靠的是一种纯正的热爱足球的理念和一种无畏的拼搏精神。
3.2 增加体育竞赛的精彩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有多少人忘记了疲劳和困倦,深更半夜爬起来,聚精会神地守候在电视机旁,只是为了看一场发生在千万里以外的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有多少人曾心甘情愿地排长队、出高价、走后门,使出浑身的解数去谋求一张体育比赛的入场券,并在现场情不自禁地随着赛事的起落,或手舞足蹈,或凝神屏气,或欢呼喝彩,或高声诅咒?在奥运会或其他重大赛事期间,有多少人为中国队的命运而魂牵梦绕、揪心焦灼、坐立不安,当终于取得最后胜利时一跃而起,振臂狂呼;当功亏一篑遭致失败时伤心懊恼,悲愤莫名?这就是体育竞赛的魅力。体育比赛因为有运动员的尽力拼搏而精彩,观众因为运动员的拼搏精神而被体育比赛吸引,被感染。只要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比赛,为了胜利而进行公平公正地拼搏,观众就会被运动员不退缩,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争取成功那种拼搏精神而牵引着。体育作为和平年代的战争,在人民心目中拥有远超一般的地位;那些能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们,无不是勇于拼搏、超越极限的勇士,那种竞争中人类迸发出的拼搏精神,感动着所有热爱生命的人们。
2006年的男篮世界锦标赛的八强赛中,中国和斯洛文尼亚的那场比赛,就因为有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而大放异彩。当时中国队落后两分,眼看就要被拒于八强之外了,在最后三秒钟,王仕鹏进了个三分球,使中国队的比分比对方多一分而结束整场比赛。如果王仕鹏没有一拼到底的精神,在最后关键时刻没能好好把握,只要犹豫那么一下,那男篮历史上这辉煌的一刻也就没有了。
3.3 提升观众的精神境界
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爱国主义情感主宰着人们的情绪,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对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作用。曾几何时,容国团、女排的拼搏精神激励着几代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身报国。所有优秀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都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我国人民战胜困难、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中国女排是有着辉煌战绩的球队,2003年8月4日,中国女排在时隔17年后再次夺取了世界冠军,2004年又登上雅典奥运会冠军的宝座。但是,她们之所以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夺几次冠军其实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她们的拼搏精神成为国人的精神楷模,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等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取得的优异成绩,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热情。对强身健体、培养情操、弘扬民族精神、启迪智慧、壮美人生起着的重要作用。中国的李宁、高敏等,一个个在奥运史册上留下了自己闪闪发光的名字。他们不畏艰难、不怕挫折的顽强拼搏精神成为激励广大青少年的巨大精神力量。
拼搏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无处不在。奥林匹克运动以体育为主要活动内容,特别是竞技体育,永远崇尚竞争、拼搏,以冲突、对抗、不和谐为其基本特征,在竞技的过程中显现出强烈的对抗。通过对抗显示出人类对自身力量的崇拜,对优胜者的赞叹,对人类征服欲的满足。同时它也活跃着观赏者的感官,震撼着他们在正常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竞争欲望,舒张着被文明束缚已久的肉体,亢奋自我压抑多时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一种身心良性发展的目的[4]。
4 影响拼搏精神发挥的因素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契机,弘扬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全面备战2008年奥运会,不仅要抓好运动员的技战术、身体素质的备战,更要抓好理想信念、拼搏精神的备战。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拼搏精神呢?
4.1 体育体制的完善
我们有着举国体制的优势,中国体育健儿的成长离不开国家的培养和人民的支持。因此运动员的基本任务是不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在赛场上为祖国荣誉而战是他们的神圣使命。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是激励运动员夺取胜利的思想动力,促使奥运健儿在冲击自己极限的生命之颠爆发出令人不可思议的能量。“举国体制”是在特定目的下,在特殊时期的一种必然的制度安排。它使我国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等方面,特别是竞技体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举国体制”本应该是在体育社会化、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体育部门和其它行业、各级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积极性,利用社会有效的体育资源,使其成为奥运战略中积极的力量。但现在有些体育部门,有些地方各怀利益,把体育文化政治化,而这些都是不利于运动员的拼搏精神的发挥的。举国体制在新的时期应有所改进,如训练竞赛体制更开放些,全国一盘棋、一切为国家队让路的作法能加入更多的竞争内容;如少一些平衡地方利益的考虑,出台一些更为公平的竞争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起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4.2 激励机制的合理
除了民族尊严能激发出人的潜能,帮助运动员在关键时刻夺取胜利。物质的刺激,特别是金钱也是激发运动员拼搏精神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运动员的付出是巨大的,他们以透支身体甚至生命的代价来实现对于祖国荣誉的维护,他们理当受到极高的荣誉和极大的奖励。拼搏只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还需要物质基础作为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日益强化,利益的追求也比以往更加突出。在这种状况下正确利用经济杠杆作用,会对运动员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这从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看出:刺激――需求――动机――行为――满足,所以许多国家都先后出台了重奖获奖运动员的政策,,就连一些非常穷困的非洲不发达国家,也考虑到奥运奖牌之于国家荣誉和对国人精神的激励,不惜大举破费,重奖功臣。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获奖运动员本人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对其它运动员施加影响,使他们从思想上受到较大的刺激,从而产生也要获得这些的需求,在这种动机的推动下,运动员的拼搏精神的发挥就更有动力。但对奥林匹克运动来说,“金钱”如同载舟之水,利弊共存。运动员对“金钱”的认知,与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在某一个点上,“找到平衡”。奖金是激励的一部分,但肯定不应该是全部。精神只有远离功利才能是纯粹的。因此,该建立怎样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使运动员发挥拼搏精神,是一个值得体育管理者深思的问题。
4.3 观众与媒体的理解和支持
北京奥运会是世界了解我们的窗口,奥运会赛场更应该表现出这一点,不能因为我们的运动员没有夺得奖牌,就不再鼓励他们了,应该从拼搏精神的层面去理解运动员。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体育竞赛也一样。我们不应该以一次比赛的失利来衡量一个运动员的能力,而是看比赛怎样失利、为什么失利。同样是失利,有的比赛输得窝囊,败得丢人;而有的比赛输得壮烈,虽败犹荣,境界大相径庭。这里的分界线,就在于是否经过了拼搏,是否用尽了全力,是否打出了气势。观众的反应与舆论的报道,能产生压力,也能产生激励。观众的掌声不该只给冠军,还应该为尽力拼搏的运动员响起。而媒体也应该以一种更为客观、超脱的立场,去看待和报道中国选手夺取金牌的结果和过程。毕竟,对于任何一个运动员而言,打进奥运会,本身就是运动生涯的巨大成功,就是一种荣耀,输掉比赛不可怕,输掉精神才丢人。如果能够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失败未尝不可以成为孕育胜利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金牌也不是唯一的标准,金牌不是体育的全部,更不是奥林匹克的全部。我们要关注金牌,也要关注银牌、铜牌甚至没有获得名次的选手,更要关注金牌奋斗中体现出的人类共有的乐观、参与、拼搏精神。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运动员在赛场上把拼搏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5 结束语
奥运精神主要是顽强拼搏精神。2008年北京奥运将会给我们展现一个个更快、更高、更强的拼搏故事,人们期望在赛场上看到各国体育健儿精彩的表现,看到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拼搏精神。相信我国的体育健儿能以自己的拼搏精神为祖国赢得荣誉,为民族赢得尊严,也为自己赢得掌声和尊敬,在赛场上展示中国运动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并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美]L・贝内特,等. 张争鸣等译. 比较体育与运动[M]. 北京: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3):270.
[2] 马启伟. 体育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11-321.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注重“两全”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三、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高中足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我要健身”过程的转变。又如,我们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
五、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有爱游侠”为你整理了这篇加职务犯罪庭审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原标题:以案释法,明规守纪—县城改局参加职务犯罪庭审警示教育活动的体会
按照《宜良县2021年开展“明规守法”警示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要求,2021年4月13日我局李胜仙副局长带队与全县200余名干部职工共同参加由县纪委在县法院开展的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旁听活动。
关键词:D-二聚体;预防;妇科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是一种由于下肢静脉内血凝不正常而引起的血凝块阻塞性疾病,该疾病在欧美国家比较常见,但在我国的患者数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引起了医学研究者的重视[1]。研究发现,LDVT是妇科手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一旦出现LDVT后,轻者会出现血栓后遗症,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可能造成致死性肺栓塞。总结LDVT的高危因素,除了病因之外,主要还有D-二聚体(D-DI)。D-DI是反映纤溶系统功能和体内凝血比较理想的指标[2]。对患者进行血浆D-DI水平测定,能作为判定血栓形成和溶栓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对D-DI在预测妇科术后患者LDVT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10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具有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但术前经B超检查均排除已有LDVT的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2.35±5.65)岁;原发疾病:7例子宫内膜癌、8例宫颈癌、14例子宫肌瘤、6例卵巢恶性肿瘤、6例盆腔巨大肿块、 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卵巢良性肿瘤。对照组50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3.11±6.23)岁;原发疾病:8例子宫内膜癌、7例宫颈癌、 8例卵巢恶性肿瘤、6例盆腔巨大肿块、12例子宫肌瘤、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卵巢良性肿瘤。两组患者的年龄、原发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在患者术前以及术后48 h进行D-DI测定,取标本前应确定患者7 d以上未使用抗纤溶、抗血栓以及抗凝血药物。静脉取血2 ml,使用枸橼酸钠抗凝,与血液组成9∶1比例。充分混匀1 h后送至化验室进行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选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L TOP)以及该公司的试剂盒。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先进行D-DI浓度测定,测定浓度>500 μ/L的则为阳性。对于术前检测D-DI呈阳性的,给予患者使用循序减压弹力袜(GEC),术后则加用间歇充气装置(IPC)。对于术后48 h D-DI继续上升的患者口服25 mg潘生丁,3次/d,或5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次/d,并于3 d后进行D-DI复查。
1.2.2对照组 术前直至术后3个月指导患者使用GEC。协助患者的术后活动,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对于疑为发生LDVT的患者(主诉双侧或一侧下肢肿胀、疼痛)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确诊了的则给予0.4 ml速避凝皮下注射治疗,每隔12 h注射1次。同时,晨起给予服用2.5 mg华法林片,联用3个月。凝血酶原活性每2 d监测1次,5 d后B超复查双下肢血管,看有无新血栓形成。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P
2结果
观察组术前检测到25例D-DI阳性(50.00%),经相应处理治疗后,术后检测有3例出现LDVT,LDVT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中则有10例出现LDVT,LDVT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的L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根据研究发现,LDVT形成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以下3个:血液高凝状态、血管损伤、血流瘀滞[4]。而且这三个因素又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其中,血流瘀滞是形成LDVT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妇科病患者在接受手术后,血液的黏稠度会随之增加,同时,手术的时间以及卧床修养的时间也相应地增长。而手术操作越困难,发生LDVT的概率就越大[5]。因此,需对妇科手术患者加强静脉血栓形成监测。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进行D-DI监测,对于阳性患者以及术后D-DI继续上升的患者进行相应的药物以及IPC干预等,从而有效减少了术后LDVT的发生。研究中观察组LDVT发生率仅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可见,D-DI检测在预测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方面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红莲,莫爱旭.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01):146-148.
[2]郭英茹.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08):5-6.
[3]木克代斯,卡米拉,阿孜古力克热木.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J].血栓与止血学,2012,18(02):83-84.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2
在临床中,肾结石属于泌尿系统的一种多发常见病,且在青壮年的男性中较为常见。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肾结石患者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腰痛,同时结石的移动度较小,体积也较大,在患者增加机体活动时出现闷痛或隐痛,而在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后,可快速恢复,已在临床中得到的广泛应用[1]。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后采用手术时干预护理,不仅可降低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此可见面对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探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在本文中,就从我院选取100例接受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手术室护理干预所具有的价值,现报告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接受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在对照组内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最小年龄为40岁,最大年龄为67岁,平均年龄为(53.6±3.2)岁;在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最小年龄为40岁,最大年龄为67岁,平均年龄为(53.6±3.2)岁;两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故组间可实施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在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其中主要可包括术前药品的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病情监测等;在观察组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主要可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手术室物品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统计并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统计以检验,若检验所得的P值
2 结果
2.1 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较短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
3 讨论
由于肾结石对尿路进行堵塞,所以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肾积水症状,而在这种情况下,则可能导致患者在排尿过程中出现疼痛感。目前,在对肾结石进行治疗时,普遍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因为该治疗方法不会对患者的肾脏以及周围组织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具有预后快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因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所具有的较强技术性和专业性,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用较好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则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成功率[3]。
体育精神主要是指在体育活动中影响人的意识以及精神状态的精神,体育精神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且能够使得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在体育活动发展过程中,体育精神一直贯穿于其中,并且超越了体育活动。体育精神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能够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2、现代体育精神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2.1拥有强健体魄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时候,体育运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了建设祖国以及保卫祖国而锻炼身体;第二,以优异的成绩为祖国争光。在现代体育精神中,爱国精神是一个根本性的体现,并且也是现代体育精神的落脚点。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且能够使得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提高,促使学生在国际大舞台上大放光芒。
2.2拥有强烈的团队意识
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要充分发挥教育效果,由于学校体育是集体活动,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组织、有纪律,密切合作以及互相帮助,从而能够促使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感情表现出来。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之间要有合作精神,通过合作使得个人利益能够服从集体利益,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就与他人进行合作。合作能力不仅是体育活动参与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而且也是通过体育活动需要不断发展的一种能力。
2.3较强的乐观以及自信精神
通过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以及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乐观以及自信的精神。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不管是参加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要学会尊重他人以及尊重自己,从而能够超越自己。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提升自我的信心度以及满足感,最终使得学生的人格在不断进步。在面对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乐观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2.4辩证的实用理性精神
通过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辩证的观察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要从客观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考智慧、技巧以及实力来战胜困难,从而取得较大的进步。
2.5规范有序的竞争精神
体育活动是在严格的规则约束下来进行的健康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遵守相关的规则,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好的就给与支持,对于错的就给与批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客观理智的公平竞争意识。
3、现代体育精神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3.1强调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从而受到教师的重视
第一,要重视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宣传。由于体育活动是一个比较好的载体,因此体育教师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将体育精神传递给学生,最终使得学生感受体育精神的魅力。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崛起,这就使得学校开始重视体育教学,不断激起学生的体育精神。第二,体育教师要成为体育精神的传播者。体育教师要宣传体育精神,并且要培养学生拥有体育精神的意识,从而使得学生认识到体育精神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最终能够将体育精神融入到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要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以及不同体育精神的特点,从而能够使得学生体育技能与体育精神充分的结合起来,促使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3.2强调不同的体育活动形式侧重展示不同的体育精神
第一,严格课堂教学,使得体育精神教育得以强化。在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然而要将体育纳入到教育活动中。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学常规严格执行,并且要具备严格的考勤以及考试制度,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比如:在组织球赛的时候,教师要制定合理的规则,对于那些违例犯规的学生要进行严格的处罚;对于一些吵架事件,教师要及时批评事件参与者,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以及安全意识。第二,不断拓展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将体育精神体现在体育活动中。学校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以及课外活动,并且它们也是学校体育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能够向学生传递体育精神。通过早操、课间操以及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能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第三,认真组织运动竞赛活动,不断发扬体育精神。教师在组织运动的时候,让学生在运动比赛中担任一定的角色,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的体育精神。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得学生在面对各种竞争的时候,能够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沉着的判断能力。
3.3不断完善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对体育精神的评价标准
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评价标准主要是针对体育技能的评价标准。对于体育精神由于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及具体的可实施标准,促使评价体系的缺失,最终影响了体育精神的发扬。在制定评价标准的时候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要将爱国主义精神作为评价标准,学生要尊重国家,并且了解到体育对国家的意义,并且要具备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奉献的精神。第二,要对学生的人格进行评价。第三,要评价学生的团结与竞争意识,使得学生能够自愿听从组织的安排,促使体育精神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或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止步不前,普遍忽视了对中学生体育精神要素的挖掘,忽视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当然,中学体育教学离不开传授体育的技能知识,离不开身体锻炼,这点毋庸置疑,问题是我们应该把追求的目标定在何处,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到中学生的人格形成,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人格精神起到重要作用,这应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思考的重点,是中学体育教学追求的高层次目标。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社会学家曾证言,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或现象,当它仅仅体现为技术层面时,它是低层次的、不成熟的;当它进入到人的精神的层面、人的意识的层面,并影响到人的人格、心理、意识及行为时,那它就进入了成熟的科学的阶段。历史上中外教育家们都没有摒弃体育的教育功能,一再明确地把体育做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体育对人的身心的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什么是体育精神呢?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的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更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应积极挖掘。
体育精神对中学生的全面教育、全面发展,对中学生人格精神的价值在于:培养中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竞争、拼搏、信心、荣誉的信念,公正地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遵从社会法规。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是相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深化,这是一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我们应当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
三、用体育精神进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培养,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的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一般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社会认知,在体育的社会交往中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人是社会的细胞,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人生社会的一个缩影。要让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达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要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竞争,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意识;在体育的相互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是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将会成为一个人永不衰竭的生活动力。
2.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培养积极参与意识,发挥人的自主精神。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是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增强参与意识;在运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独立地观察判断,独立地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
3.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体育运动是严格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要教育学生遵从规则与规定,按规则允许的精神去认识问题、辨别是非,不斤斤计较,不小肚鸡肠,不装孬使坏,不投机取巧,尊重事实,弘扬正义,对的就支持赞扬,错的就批评摒弃,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态度明朗的人格精神。
4.注重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价值观、人生观是一个人看待、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调节和控制个体行为的高层次的参照系。体育运动是一种对抗游戏,是人的身体、意识、心理和智慧的对抗,也是技术、战术的技巧对抗。要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客观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实事求是,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趋近事物的本质;学会靠真才实学,靠真正实力,靠智慧技巧,靠人格精神去战胜对手,取得胜利;追求体育的真义和价值,实现人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愿望。
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或现象,当它仅仅体现为技术层面时,它是低层次的、不成熟的。当它进入到人的精神的层面,人的意识的层面,并影响到人的人格、心理、意识及行为时,就进入了成熟的科学的阶段。历史上中外教育家们都没有摒弃体育的教育功能,一再明确地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体育对人的身心的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一
什么是体育精神呢?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的教育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更高层次的追求,不能忽视,应积极挖掘。
体育精神对小学生的全面教育、全面发展,对小学生人格精神的价值在于:培养小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竞争、拼搏、信心、荣誉的信念,公正地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遵从社会法规等。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是相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深化,这是一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我们应当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
二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的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对小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一般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
人是社会的细胞,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社会交往活动,也是人生社会的一个缩影。教师要让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在体育活动中学会竞争,培养拼搏进取的意识;在体育的相互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些健康的人格品质,将会成为一个人永不衰竭的生活动力。
(二)培养积极参与意识,发挥人的自主精神。
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增强参与意识;在运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独立观察判断,独立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
(三)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
体育运动是严格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教师要教育学生遵从规则与规定,按规则允许的精神去认识问题,辨别是非,不斤斤计较,不小肚鸡肠,不装孬使坏,不投机取巧;尊重事实,弘扬正义,对的就支持赞扬,错的就批评摒弃,从而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态度明朗的人格精神。
(四)注重小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
价值观、人生观是一个人看待、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调节和控制个体行为的高层次的参照系。体育运动是一种对抗游戏,是人的身体、意识、心理和智慧的对抗,也是技术、战术的技巧对抗。要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客观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实事求是,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趋近事物的本质;学会靠真才实学,靠真正实力,靠智慧技巧,靠人格精神去战胜对手,取得胜利;追求体育的真义和价值,实现人生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愿望。
(五)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
【摘 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中学体育教学离不开传授体育的技能知识,离不开身体锻炼,这勿容置疑,问题是我们应该把追求的目标定在何处,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到中学生的人格形成,为全面发展学生健康人格精神起到重要作用。这应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思考的重点,是中学体育教学追求的高层次目标。
【关键词】体育精神;人格教育;体育教学
Talking about how the sporting spirit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budusalamu・Anniwaer
(Urumqi XVI School Xinjiang Urumqi 830000)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put forward new demands on the body and spirit, knowledge and ability, morality and behavior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a new educational tools and method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econdary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also exist with such an important issue. Skills taught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knowledge of sport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physical exercise, which Needless to say, the problem is that we should set the goal where 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hrough sport spirit education, subtly influence and affect the personality form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ental health personality. That should be our focus on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 thinking, teaching high school sports to pursue high-level goals.
【Key words】Sporting spirit; personality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中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的素质,体育教学也适应这样的教育使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一些教师有时存在着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能进行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本人认为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重视体育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精神影响,完善学生的人格。
1. 问题的思考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 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 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或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止步不前。普遍忽视对中学 生体育精神要素的挖掘,忽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当然中学体育教学离不开传授体育的技能 知识,离不开身体锻炼,这勿容置疑,问题是我们应该把追求的目标定在何处,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在中学 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到中学生的人格形成,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人格精神 起到重要作用。这应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思考的重点,是中学体育教学追求的高层次目标。
2.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社会学家曾证言,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或现象,当它仅仅体现为技术层面时,它是低层次的,不成熟的。当 它进入到人的精神的层面,人的意识的层面,并影响到人的人格、心理、意识及行为时,那它就进入了成熟的 科学的阶段。历史上中外教育家们都没有屏弃体育的教育功能,一再明确地把体育做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体育对人的身心的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什么是体育精神呢?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 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的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更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应积极挖掘。
体育精神对中学生的全面教育、全面发展,对中学生人格精神的价值在于:培养中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 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竞争、拼搏、信心、荣 誉的信念,公正的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遵从社会法规。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尽管其技术手段,比 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是相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 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深化,这是一 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我们应当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 功夫。
3. 用体育精神进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的 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对中学生的人格教育,一般应着重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发展社会认知,在体育的社会交往中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人是社会的 细胞,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社会交往活动 ,是人生社会的一个缩影。让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达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在体育 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竞争,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意识。在体育的相互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集 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是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将会成为一个人的永不衰竭的生活动力。
(2)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培养积极参与意识,发挥人的自主精神。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是 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 和道德风尚。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增强参与意识。在运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独立的观察判断,独立的应付突如 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
(3)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体育运动是严格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教育学生遵从规 则与规定,按规则允许的精神去认识问题,辨别是非,不斤斤计较,不小肚鸡肠,不装孬使坏,不投机取巧。 尊重事实,弘扬正义。对的就支持赞扬,错的就批评屏弃,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态度明朗的人格精神。
(4)注重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价值观、人生观是一个人看待、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 点,是调节和控制个体行为的高层次的参照系。体育运动是一种对抗游戏,是人的身体、意识、心理和智慧的 对抗,也是技术、战术的技巧对抗。要让学生学会辩证的、客观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实事求是,遵从事物 的客观规律,趋近事物的本质。学会靠真才实学,靠真正实力,靠智慧技巧,靠人格精神去战胜对手,取得胜 利。追求体育的真义和价值,实现人生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