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风险分析方案范文

安全风险分析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风险分析方案

第1篇:安全风险分析方案范文

关键词:网络安全 风险评估 方法

1网络安全风险概述

1.1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最大的特点便是自身的灵活性高、便利性强,其能够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传输以及网络服务等功能,网络安全主要包括无线网络安全和有线网络安全。从无线网络安全方面来看,无线网络安全主要是保证使用者进行网络通话以及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其能否保证使用者的通话不被窃听以及文件传输的安全问题都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无线网络在数据存储和传输的过程之中有着相当严重的局限性,其在安全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预防直接关乎着使用者的切身利益。想要对无线网络安全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单纯的定量分析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本文更推荐将层次分析法和逼近思想法进行双重结合,进一步对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分析到每一个定量和变量,进一步计算出当前无线网络的安全风险值。而对于有线网络,影响其安全风险的因素相对较少,但是依然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尽最大可能得到最准确的数值。

1.2网络安全的目标

网络安全系统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便是安全。在网络漏洞日益增多的今天,如何对网络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漏洞安全排查便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安全检测的各个方面均有着不同的要求,而借助这些各方面各个层次的安全目标最终汇集成为一个总的目标方案,而采取这种大目标和小目标的分层形式主要是为了确保网络安全评估的工作效率,尽最大可能减少每个环节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从而保证网络的合理安全运行。

1.3风险评估指标

在本论文的分析过程之中,主要对风险评估划分了三个系统化的指标,即网络层指标体系、网络传输风险指标体系以及物理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在各个指标体系之中,又分别包含了若干个指标要素,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而避免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最终达到网络安全的评估标准。

2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如何对网络风险进行评估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笔者结合了近几年一些学者在学术期刊和论文上的意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合网络动态风险的特点以及难点问题,最终在确定风险指标系统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最终能够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2.1网络风险分析

作为网络安全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网络风险分析的成败直接决定了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成败。对于网络风险进行分析,不单单要涉及指标性因素,还有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考虑在内,全面的彻底的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之中,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入手分手,最大程度的保证将内外部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对网络资产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并借此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

2.2风险评估

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之中,可以说整个活动的核心便是风险评估了。网络风险的突发性以及并发性相对其他风险较高,这便进一步的体现了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我们主要通过对风险诱导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运用逼近思想法进行全面的验证,从而不断的促进风险评估工作的效率以及安全性。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要充分结合当前网络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将工作思想放开,不能拘泥于理论知识,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最终完成整个风险评估工作。

2.3安全风险决策与监测

在进行安全风险决策的过程之中,对信息安全依法进行管理和监测是保证网络风险安全的前提。安全决策主要是根据系统实时所面对的具体状况所进行的风险方案决策,其具有临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借助安全决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当前的网络安全系统的稳定,从而最终保证风险评估得以平稳进行。而对于安全监测,网络风险评估的任何一个过程都离不开安全检测的运行。网络的不确定性直接决定了网络安全监测的必要性,在系统更新换代中,倘若由于一些新的风险要素导致整个网络的安全评估出现问题,那么之前的风险分析和决策对于后面的管理便已经毫无作用,这时候网络监测所起到的一个作用就是实时判断网络安全是否产生突发状况,倘若产生了突发状况,相关决策部门能够第一时间的进行策略调整。因此,网络监测在整个工作之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且完整的系统工程,其本质性质决定了风险评估的难度。在进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要有层次的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确保风险分析和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又要保证安全决策和安全检测的完整运行,与此同时,要保证所有的突发状况都能够及时的反映和对付,最终确保整个网络安全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程建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评估与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

[2]李志伟.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3]孙文磊.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辅助管理软件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12.

第2篇:安全风险分析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力调度是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营中最重要也是非常关键的,每一个调度员都肩负着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在电网运行中,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可能影响电网稳定,电网的安全。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如果电力调度员发生不正确的判断和操作,将会给家庭、企业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

一、电力调度的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的实质就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展的事故学理论的延续,风险管理以工程、系统、企业的危险和隐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确认危险和隐患事件链的过程,认识事故的因果性,分别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从而达到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

1、电力调度员业务不熟练,在送电环节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该送电的时候不送,或者延误送电,或者下错命令。都可能造成很大的事故发生;

2、电力调度员的思想意识淡薄,就是指的那些因工作繁重或者个人因素而造成拟写调度命令错误,或者交接班的时候交接不清楚,或者送电不及时以及延误送电等等。没有一个整体的意识,没有安全意识,思想意思比较淡薄;

3、电力调度员的学习意识不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不管什么样的工作都需要努力地学习和不断地更新,电力调度员更应该如此,不然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会造成整个电网的运营不顺畅和停滞不前;

4、电力调度的管理制度不完善,调度员的分工不明确,交接班的条例不清楚,调度员在调度过程中的依据不充分,对于规定的制度不严格的执行。

二、如何对危险进行识别,对风险进行评估

1、如何对危险进行识别

当电网在运转的时候,人所进行的活动和行为对电网的安全至关重要,所以对电网中可能遇到的人为活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其对安全风险有着很直接的影响。根据国家相关条例规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里出现的不良因素和发生的安全隐患可以分成六类。而在对电力进行调度这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因素和这六类中的第五类因素息息相关,都是带有行为性质的安全隐患。其中这些不良因素有:进行指导的时候出现的失误(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对违章行为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对其他行为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在进行具体操作时发生的错误(进行的作业不符合规章制度);在进行监护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其他失误;其他不良因素以及带有行为性质的安全隐患。

2、如何对风险进行评估

对风险进行评估这项工作是使用安全工程的系统工作,对该系统所具有的安全性质进行定量和定性上的研究,以此来对系统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和隐患的严重程度进行确认。这个系统在对风险进行评估的时候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金尼法。这个方法主要是把与系统中可能遇到的和安全隐患有关的三种因素在指标上的数值进行相乘,公式是:D=LxExC。其中L表示安全隐患可能发生的几率有多大;E表示在缺乏安全保障的环境里,人体被暴露的次数有多频繁;C表示当安全隐患发生后可能会造成的损失;D表示安全风险性的分值。

三、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

1、调度误操作

调度误操作多为习惯性违章所致。调度人员应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和责任感,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安全规程,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调度操作过程中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1) 检修停电申请书、工作票的审核与答复认真审核检修停电申请书、工作票填写是否规范,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设备双重命名编号、特殊说明等是否清楚、明确,工作票所列工作内容是否与停电申请书申请的停电范围相符;合格的停电申请书、工作票按调度规程规定执行工作答复,不规范的工作申请票退回重填。

(2) 拟写操作指令票应由有资格并熟悉系统运行方式的调度员拟写操作指令票;拟写前应认真核对工作申请票,核对模拟盘及SCADA画面,核对现场设备状态(变电站接线方式、变压器中性点投切、继电保护投退对系统的影响及停送电设备对系统的影响);当涉及两级以上调度联系操作时,各级调度应严格按照设备调度管辖范围拟写操作指令票,在拟写应充分沟通,操作指令票相互衔接,防止发生漏项操作。为方便操作需要采取委托操作时,应将委托人、委托时间记入调度记录,操作结束应及时将调度权移交上级调度。

(3) 审核操作指令票审票调度员应是对所辖电网非常熟悉、且调度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的主值及以上调度员;审核内容包括操作指令是否规范、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合理、方式调整是否合理、是否按保护要求调整并考虑停电范围的影响。

(4) 预发操作指令票经审核合格的计划工作,其调度指令票应按规定时间提前预发,如未按预定时间预发,则该调度指令票作废。不论在网上传票或传真方式传票,都必须经电话与现场核对预发票内容;预发调令时应互通单位、姓名、岗位、核对调令票编号和预发时间,并说明是预发调令。

(5) 调度操作当值调度员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防止误操作;操作时注意当时环境,尽量错开电网负荷高峰时段、避开恶劣天气(雷、雨、雾、冰雪、大风等);操作前调度员应熟悉掌握电网事故应急预案,根据电网情况做好危险点分析及事故预想,明确操作目的并执行“三核对”,掌握操作引起的潮流和电压变化;操作应按预计时间准时操作,操作中严格执行、发令、复诵、录音、汇报制度,按调令票顺序执行并有监护。遇特殊情况需更改操作顺序时应履行相关规定,一、二次部分配合操作应及时,区间调度配合操作时应清楚移交系统、设备状态。

(6) 操作完毕调令执行完毕后,调度员应明确调令执行完毕时间,将设备状态及时通知相关运行部门或检修单位,及时许可工作开工。

2、调度事故误处理防范措施

(1) 事故预防根据负荷变化、气候、季节以及现场设备检修情况等做好当班事故预想及危险点分析;遇重大节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应编制相应事故预案。

(2)事故信息收集与初步分析判断调度员应全面收集事故信息,了解事故情况,核对相关信息,准确掌握当时电网运行方式,事故地点的天气情况,清楚现场设备、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动作状况,清楚负荷性质,明确各级调度管辖范围的设备,并按设备管辖归属及时汇报相关调度,根据需要协助和配合事故调查与处理。

(3) 事故处理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分析事故情况下的电网运行方式及电网解环点;考虑并注意事故处理过程中因电网运行方式变化引起的潮流、电压变化及设备运行限额。按调度规程规定的电压、频率异常、系统振荡等多种故障的事故处理原则进行事故处理;使用设备双重命名,使用统一的调度术语规范事故处理操作;尽快隔离故障点,消除事故根源;严格执行发令、复诵、录音、汇报制度,并做好详细记录。

(4)调整运行方式,防止事故扩大调度员应按照稳定原则,及时调整事故处理后的电网运行方式,保持正常设备继续运行和对用户的连续供电;尽快恢复对已停电用户的供电,特别是厂用电和重要用户的保安用电。

结语

在对电力进行调度运行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很多安全风险都是因为对其安全上的管理不善造成的,所以应该对安全管理的制度加以分析和完善。正确的找出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再针对这些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以此来保证电网更安全、优质、经济的运行。

【参考文献】

第3篇:安全风险分析方案范文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资金安全; 风险控制

近年来,我国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范围越来越广,公积金存储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却是全国范围内住房公积金大案频频浮出水面。如何合理有效地监管这笔日益庞大的公众资金,成为社会各界和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住房公积金资金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

我国住房公积金资金来源主要是职工个人的公积金存款及存款利息,而公积金资金支出除了职工个人支取外,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公积金贷款;二是为了增值保值,公积金管理中心使用公积金购买国债。根据风险控制理论,按照风险产生原因不同,将公积金存款安全性风险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固有风险

固有风险是指没有内部控制时,偏离实体和环境的特征的可能性。在住房公积金存款安全风险中,固有风险就是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中心)没有对公积金进行监控时,出现公积金挪用、贪污、损失的可能性。

可能影响公积金存款安全的固有因素主要有:一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职工的素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职工的素质对保证公积金安全至关重要。二是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制定。一套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应该阐明公积金管理业务的基本流程,保证公积金业务顺利运行。三是住房公积金数据的安全性。在信息系统中按照每个缴存职工建立一个账户的原则,保存职工个人缴存、贷款和还款记录等信息。

(二)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未能防止或检查出重大差错的可能性。在住房公积金存款安全风险中,控制风险就是指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中心、管理部现有的制度未能发现自身业务中存在的公积金挪用、贪污、损失等的可能性。

可能影响控制风险的因素包括:一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领导的管理哲学和作风。反映了管理当局对控制的态度,影响单位内部的整体环境。二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岗位设置。一个可以互相牵制的岗位设置体系可以有效减少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并应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建立,覆盖所有必要的功能。三是住房公积金存款的信息与沟通。公积金信息系统应该可以确认、汇总、分析、分类、记录及报告公积金存、贷款业务和相关事项与条件,并维持对相关存、贷款的管理责任。四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内部审计职能。经常、有效的内部审计活动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心存在的舞弊或无意识的错误,保证公积金存款的安全。

(三)察觉风险

察觉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未能察觉重大差错的可能性。在住房公积金存款安全风险中,察觉风险是指各省住房公积金监管办、银行、审计部门等外部机构未能察觉所管辖公积金管理中心存在的公积金挪用、贪污、损失等的可能性。

可能影响察觉风险的因素包括:一是各省(直辖市)住房公积金监管办的察觉风险。各省专门成立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办公室,具体承担全省住房公积金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定期对所辖管理中心的工作进行考察、审核,发现存在影响公积金存款安全事项的迹象。二是银行的察觉风险。银行作为公积金业务的直接操作者,掌握了关于公积金存、贷款以及还款情况最直接和全面的信息,对于逾期未还款现象也应最先获知。因此,银行对于公积金舞弊现象也应有一定察觉能力。三是审计部门的察觉风险。国家审计部门作为专门的审计机关,能否发现所审计对象中存在的公积金挪用、贪污等问题,是保证公积金存款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上述各种风险要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而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住房公积金存款安全的终极风险,即总风险。三种风险要素对总风险的影响是:只有三者同时发生时才构成公积金存款安全的总风险,即只有那些既存在固有风险,又未予以有效控制,在监管过程中又未予以发现的事项才最终形成公积金存款的终极风险。

二、我国住房公积金安全性现状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11月,我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已经达到31 170.35亿元,职工覆盖率70.64%,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总额达到17 762.15亿元,预计不久的将来,住房公积金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基金。与上述住房公积金存储量大幅上涨相对应的是,公积金贪污、挪用案件层出不穷,并且犯案金额、手段推陈出新,导致每年有大量公积金存款损失。通过这些案件,总结我国住房公积金体系中存在的风险如下:

(一)固有风险

首先,在我国住房公积金案件中,大部分犯案人员都涉及公积金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普遍不高是影响公积金资金安全的重要风险因素;其次,我国现在还没有一套统一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各省、市各自为政,不同的地区自主设置不同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从而,容易造成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混乱,影响公积金存款安全;最后,全国尚没有一套自上而下、统一的住房公积金数据系统,各管理中心信息系统无法兼容,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备份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从而导致住房公积金数据容灾能力严重不足,无法保证职工账户信息的安全。综上,我国住房公积金体系中固有风险程度较高。

(二)控制风险

我国住房公积金舞弊案件中,大部分犯案人员就是管理中心原领导,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必然影响管理中心的控制环境,在单位内部产生负面影响,管理部门领导监管不到位,甚至不监管,是影响公积金资金安全控制风险的重要因素;我国公积金管理中心岗位设置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导致有些管理中心岗位设置全凭领导“一拍脑袋”,没有系统思考和考量,必然容易混乱和舞弊;环视我国各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几乎没有哪个单位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内审制度的不健全,增加了公积金存款安全的控制风险。综上,我国住房公积金体系中控制风险程度较高。

(三)察觉风险

各省(直辖市)住房公积金监管办作为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上级主管机关,有对所辖管理中心监督的职责。但是,实际工作中,监管办往往缺少对管理中心的有效监管手段和惩罚措施,导致监管流于虚设;银行作为商业金融机构,在存、贷款管理方面,掌握了有效的管理方法。但是,我国公积金管理部门与银行的沟通不密切,银行一般只充当了公积金存贷款业务的“执行者”,没有发挥管理和监督职能;审计部门作为专门的行政监督机构,定期对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业务进行审计,但是,审计结果并不会公开。从而,发现的问题也无法得到改正。毫无疑问,这将无法达到审计的目的。综上,我国住房公积金体系中察觉风险程度较高。

通过对我国住房公积金体系中资金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可以看出,影响资金安全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察觉风险都较高,这必然会导致总风险程度也较高,公积金容易出现舞弊案件。

三、预防住房公积金安全性风险的措施

(一)针对公积金资金固有风险的预防措施

1.制定全国统一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

应建立一套全国统一的管理制度,针对具体业务制定行业标准。建立和完善银行账户管理、公积金提取管理、贷款管理、投资国债、委托审计等相关制度,对风险管理提出明确要求,真正形成制度规范、制度约束的有效机制。从而,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法可依,减少因政策不规范导致的公积金存款安全风险。

2.建立全国统一的住房公积金操作系统

首先,制定统一的管理模式和信息系统,提升住房公积金电算化管理水平。在系统设置中,重视系统框架与平台建设,将规模设计实施运行落实到位;其次,建立全国统一的住房公积金数据中心,完善数据异地备份,增强抗击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能力,保障数据信息安全;最后,加强监管网络建设,使监管系统与业务系统同步进行,保证监管部门能对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资金走向进行实时监测,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事后监督的状况,真正发挥监督作用。

(二)针对公积金资金控制风险的预防措施

1.要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定期公开公积金相关信息

设立面向公积金缴存职工的网络平台,由管理中心定期将相关信息在平台上公布,包括公积金存款数额,公积金存款去向(存在银行的数额、个人贷款数额以及国债投资数额),管理中心所花管理费的明细等。在整理和公布数据的过程中,完成管理中心的自检过程,发现并杜绝影响公积金存款安全的事件。

2.加强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职能

首先,完善管理中心的内部控制职能。可以通过对中心领导定期培训,增强控制意识;设立相互勾稽的管理岗位,增加舞弊成本;对职工定期轮岗,减少舞弊可能性等手段加强对公积金职务犯罪的控制。

其次,建立管理中心的内部审计制度。各管理中心应该设立专门的内审部门,定期完成审计工作,包括公积金银行存款安全性的审计、贷款真实性的审计、贷款坏账准备的审计、国债投资的审计以及管理费用的审计等。及时根据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减少公积金存款安全性风险。

(三)针对公积金资金察觉风险的预防措施

1.加强各省(直辖市)住房公积金监管办的监督职能

首先,监管办管理人员应该熟悉公积金业务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只有对管理中心的工作心知肚明,并且明确容易出现漏洞的地方,才可能察觉所辖管理中心中存在的舞弊现象。

其次,定期与公积金存款银行沟通,及时掌握公积金存款信息。保证公积金存款安全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从公积金存款银行获得银行对账单。银行对账单可以清晰地说明银行中公积金存款数额、公积金提取数额、公积金贷款数额等。如果所辖管理中心存在公积金存款挪用现象,通过银行对账单可以很容易发现。

最后,建立对管理中心的奖惩措施。目前,导致监管办对管理中心监督弱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监管办没有对管理中心惩罚的有效手段。针对这种情况,监管办应该建立有效的奖惩措施。一旦在记账、贷款审批等环节发现问题,限期不改时,要对单位和管理人员个人进行惩罚。

2.将各级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的考核结果结合

首先,审计报告公开,将被审计管理中心中存在的问题公之于众。增加管理中心的压力,避免给其一种无人监管、无人掌握的氛围,从而减少舞弊的可能性。

其次,将审计结果与管理中心的考核结果挂钩。毫无疑问,各管理中心花费的管理费用均来自于公积金增值收益,具体数额需要根据上年的考核结果确定。一般,每年监管办对所辖管理中心考核一次,根据考核等级确定下年公积金增值收益提取比例作为管理中心的管理费用。为了加强对管理中心的监督,可以将审计结果与考核等级挂钩。如果审计结果显示管理中心能够按照制度操作业务,可以确定较好的考核结果,并确定相匹配的下年管理费用比例;反之亦然。从而,使审计结果能起到制约作用,限制影响公积金资金安全风险因素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住房公积金资料汇编[Z].2008.

[2] 肖文海.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 丛诚.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大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4] 张宜霞.内部控制――基于企业本质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第4篇:安全风险分析方案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云数字档案馆风险分析安全管理中心防范策略

云数字档案馆是基于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模式而构建的数字档案馆,其主要功能是面向档案形成机构、档案管理机构、档案利用者提供档案数字资源的采集、整理、编目、管理、保存和利用服务,通常会在一个较广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其目的是能够实现跨多个实体档案馆、跨地域地开展档案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档案信息的综合。云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将充分体现云计算虚拟化技术支撑下的统一管理、智能动态调度、信息分布式存储和自动化处理、规模化部署和多元化服务、使用的按需响应和服务的计量管理等特点,这将大大节省全国档案系统内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效率,增强档案信息服务能力,促进全国档案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这一IT集约化的建设模式必将改变当前我国档案层级集中的多级管理模式,将会通过网络将国家档案资源实现更加扁平化的管理。但这会将更多的安全风险转移到云数字档案馆服务端,即未来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云数字档案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控制能力。

1 云数字档案馆基础架构和服务功能

按照云计算的IT服务模式,云数字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将会跨越三个层级,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在基于云计算建设数字档案馆时,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个层级的服务模式,也可以组合使用任意两个或三个层级服务,这与数字档案馆建设承担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持续运维能力密切相关。

SaaS层提供用于支撑档案业务活动的应用系统服务,如档案数据采集、整理、分类、编目、管理、编研、统计、存储、利用等;以及档案管理基础性技术服务,如封装、校验、凭证、监控、溯源等。

PaaS层提供档案管理应用开发平台和运行环境支撑服务,如开发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和运行服务平台等。

laaS层提供基础设施和虚拟资源供给服务,包括虚拟的服务器、计算资源以及分布式集群管理的调度、控制与同步等。

2 云数字档案馆服务层级的风险要素分析

对网络信息技术环境而言,安全风险来源于安全威胁或安全漏洞。安全威胁可分为自然和物理的(火灾、水灾、风暴、地震和停电等)、无意的或不知情、故意的(攻击者、、工业间谍、政府、恶意代码)三大类。安全漏洞是资源容易遭受攻击的位置,可分为物理的(未锁门窗)、自然的(地震)、硬件和软件(防病毒软件过期)、媒介(电干扰)、通信(未加密协议)、人为(不可靠的技术支持)等吲。只有及时地识别漏洞和威胁并采取预防措施,安全才有保障。

2.1 SaaS层风险要素分析

SaaS层的主要用户为档案馆、档案室、档案存放的个人及其他机构。一套软件系统同时支持多个租户,通过参数应用、自定义空间、集成器等技术手段,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透明地定制个性化软件应用服务,应用管理员负责本层档案用户的定制服务、管理、统计、分析、安全、服务级别协议等事务。如图1所示。

来自云终端用户即档案管理人员的风险主要有非授权操作、恶意攻击、病毒等,对云数字档案馆形成威胁,影响档案数据的安全性。

在SaaS层中,基于多租户架构和元数据开发模式的在线软件技术,安全风险存在下面几个方面:多用户隔离安全。虚拟机的主要目的是为减少达到隔离目的而产生的独占性资源。多用户的典型应用环境下,采用虚拟化方法,不同档案馆、档案室等用户在使用时可以独享一台虚拟机,而一台物理机有无数的虚拟机,这种隔离是逻辑上的,透明的,非独占性特点会导致用户隔离出现漏洞,一个合法用户的数据可能被另一个合法用户非授权操作;身份认证和访问权限安全。对不同服务水平的档案用户、应用管理员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出现漏洞,或技术或管理原因导致非授权登录、发送、修改、盗用档案信息;档案用户权限树安全。用户权限树的设计和维护机制出现漏洞,用户权限在各SaaS应用程序中失去继承性,导致安全隐患;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云数字档案馆的网络和应用软件系统遭受恶意攻击,无法正常运行;人员安全意识。来自应用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安全风险可能是无意的或有意的人为风险。

2.2 PaaS层风险因素分析

云数字档案馆PaaS层提供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及中间件开发、运行、测试、部署的完整支撑软件环境,可以离线或在线方式给用户专属性使用。包括档案管理软件上线测试应用服务平台、开发运行和运维的基础服务平台、管理平台。PaaS层的主要用户是档案软件系统开发人员、平台管理员、应用管理员。如图2所示。

平台管理员侧重对档案云平台中主要的软件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应用管理员侧重对应用的SLA管理,因此来自云终端的风险主要是恶意攻击、病毒、非授权操作。

对于云数字档案馆“平台即服务”层,安全风险存在下列几个方面:

分布式文件系统安全。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把云数字档案馆中的文件资源以统一的视点呈现给用户,但其中服务器组件失效、海量数据存储和快速读取响应,多档案用户同时访问文件系统引起的并发控制和访问效率、档案数据私有性和冲突时的数据恢复等都是潜在风险;分布式数据库安全。档案数字资源中结构化数据采用分布式数据库进行管理。档案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快速检索、多用户并发、数据操作的同步性,服务器动态扩展性等是潜在风险。

身份认证和访问安全。档案软件开发人员、平台管理员、应用管理员身份认证和访问权限控制出现漏洞,会引起安全隐患,应用间安全隔离和用户间安全隔离出现漏洞,将是重大的安全隐患。网络安全。网络和开发运行环境遭受攻击,无法正常运行。安全人员。档案管理软件开发者、平台管理员和应用管理员是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人为风险。

2.3 laaS层风险因素分析

laaS是把计算、存储、网络及搭建应用环境所需的一些工具当成服务提供给用户。将某一区域内档案行业的IT资源整合起来,采用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技术,提供“资源部署、负载管理、计算服务、数据管理、资源监控、认证/定价、计费管理”基础服务和虚拟资源池的基础设施服务。如图3所示。

该层主要用户是硬件设施租用客户和IT管理人员。由于该层是物理机上运行无数虚拟机,提供给用户计算机、存储、网络资源等服务,安全隐患涉及物理机、虚拟机、管理等方面。

对于laaS层而言,影响安全的因素有物理设施(机房建筑、门镜系统、电磁、防火、防灾等),计算机病毒和权限控制,网络攻击,虚拟化技术下的资源分配、负载均衡、数据迁移、备份与恢复,虚拟机中用户隔离、数据位置、数据残留、数据多副本容错、灾难恢复,IT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库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安全审计等。

由此可以看到档案云安全可分为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虚拟化安全和安全管理等六大部分。每个层次在运营服务的过程中都遇到不同的安全威胁,潜藏不可预测或难以预测的风险,安全管理将跨越云数字档案馆从机房环境、硬件设施到网络虚拟化服务的各个层面。

3 云数字档案馆安全管理中心

建设与风险防范对策

云安全联盟(CSA:CloudSecurityAIliance)在2009年了云计算安全实施指南,其中将云服务的安全措施划分为管制类和操作类,落实到云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实施和运营方面,可搭建档案云安全架构,对云终端用户恶意代码保护,档案云整体监管(合规性、状态与事件监控),实现云中的数据安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虚拟化安全的管理,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和监管,保证档案云的安全运行。主要风险防范策略包括:

(1)档案云整体监管。这是档案云安全架构最顶层的管理,主要完成基于档案行业特点的安全规划、安全策略、安全运营机制、风险管理框架、合规审计策略、监控告警策略等设计,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和指南,对物理资源、网络资源、虚拟资源的动态监测、事件报警,档案用户虚拟机健康状态显示进行全面监控。

(2)档案云合规性控制。定义与合规性和审计相关的流程,确定档案云提供商与档案用户在满足合规和审计过程中的责任,通过合同、服务等级协议清晰表达双方责任的划分,确保整个档案云系统遵循必要的协议。引入具备很好公信力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整个档案云安全架构进行认证。

(3)档案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管理。主要是档案数据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档案数字资源的访问控制、加密方式、验证档案数据在生命周期(采集、传输、管理、保存、销毁)各阶段的安全性,以及档案用户对自身数据安全管理的控制机制。

(4)档案用户身份和访问控制的管理。用于认证与授权档案云用户进入系统和访问数据的权限,保护档案数字资源或应用免受非授权访问。

(5)云数字档案馆安全制度规范制定。全员动员,建立云数字档案馆安全运营机制,从安全组织体系、人员分工与职责、工作流程、操作性手册、人员安全培训、安全跟踪审计、奖惩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6)虚拟化安全管理。档案云服务商在保证不同虚拟层次上的安全性具有更大的责任,需要划分不同的安全区域供档案用户选择,加强区域边界的安全措施,保证暴露在外的访问Web接口安全控制,提高虚拟机引擎的安全能力。

(7)档案云的安全核心技术合理选择。用户认证、授权技术、海量数据分布存储、多租户隔离技术、分布式锁服务以及负载均衡等技术,都是云数字档案馆实施安全监控的关键技术,需要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

第5篇:安全风险分析方案范文

关键词:安全管理;防控;风险因素; 隐患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15-02

安全是护理工作的主题,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的前提。据调查显示,在医疗安全问题上,护理安全问题占40%[1]。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之一。所以,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从患者进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做好手术室安全管理、健全和完善科室各项管理制度是提出高效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必须采取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的程序化工作,才能消除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减少和杜绝护理差错事故,保证护理质量[2]。

1 手术室常见的风险因素

1.1 查对制度落实不全面

1.1.1 接错患者、错放手术间。多见于幼儿、老年人、使用镇静剂、昏迷及精神因素等不能明确回答问题的患者。术前访视不到位,病人临时调换床位,都有可能出现接错患者的现象。查对及沟通不到位,会发生把病人错放手术间的现象。

1.1.2 开错手术部位。术前未能认真查对手术部位,没有仔细对照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向安置错误,都容易发生此类现象。

1.1.3 术中物品清点有误。术前清点及术中添加物品时记录不及时,术中缝针丢失、一些器械使用前忽略检查螺丝有无松动或缺失没有及时记录,手术所用纱布纱球与其他用途纱布混淆,导致纱布、缝针等不能及时记录,致使发生异物遗留体内的现象。

1.1.4 术中用药及输血的核查。在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不能按照查对制度认真查对执行,用错药或者用错剂量。输血前没有认真执行三查八对,没有经过两人再次核对,致使出现输错血等现象。

1.2 技术水平不全面

1.2.1 物品准备不齐全。术前对手术程序不了解,没有及时的进行术前访谈,对患者病情不能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导致物品或药品准备不充分,供应不及时,延误手术开始时间,或推迟患者的用药时间,给患者的身心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1.2.2 手术摆放不当。 安置手术不合适,手术时间延长,致使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造成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或肢体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损,固定肢体或衬垫不当影响患者循环及呼吸。

1.2.3 对抢救用药及抢救设施不熟悉。对手术中的用药或急救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药理、作用等不熟悉,如术中病人突然出现大出血或其他意外时,应急、应变能力低下,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抢救,延误抢救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2.4 不能很好的使用设备性手术器械。对一些高科技的手术设备,缺乏对其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的了解,对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不能正确掌握,在非正常状态下延误或延长手术时间,对患者造成伤害。

1.2.5 手术配合处于被动状态。对新开展的业务和技术不熟悉,在手术中没有一个整体思路,手术台上只是盲目听从医生所下的医嘱,机械执行,没有前瞻性,不能很好的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1.3 责任心不强

1.3.1 手术患者护送不当 术后患者X线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手术室,护送患者返回病房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堵塞或是引流管脱落。

1.3.2 术中使用电刀,负极板粘贴不当,患者皮肤处接触手术床或器械台金属,导致皮肤灼伤。

1.3.3 语言行为欠规范。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或者手术负面话题,对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刺激。

1.3.4 术中取下标本保留不当、遗失,或者标注错误。

护理安全贯穿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的全过程。因此,需充分认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隐患,从管理的角度对各种隐患进行预测和防范,并消灭在萌芽状态,坚持“零缺陷”的管理理念[3]。

2 安全防控的对策

2.1 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关键[4],中国医院协会(CHA)修订与完善形成了《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国家卫生部中心质量管理委员会也颁布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细则,将手术安全核查作为一项核心制度纳入手术科室[5]。根据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物品清点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手术室护士语言行为规范等多项配套制度。在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间时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护士根据安全核查表逐项核对填写,认真执行核查流程使患者手术安全得到严格保障。

2.2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教学管理,制定各级护士培训计划,每月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考试及三基理论知识的培训和考试,请手术医生或专科护士讲授新开展的业务或新开展的技术的手术步骤和配合要点,支持外出学习进修及学术交流会。邀请厂家及医院器械科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设备性手术器械的使用、保养、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等专项培训,对于进口设备请器械科提供中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将操作步骤及要点分解,或图示张贴于设备醒目处以便使用[6]。建立完善的考核上岗制度,以督促护理人员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业务素质。

2.3 强化自身建设,增强职业责任感 护理人员要严格要自己,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有高度的慎独精神, 严守职业操守,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患者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

2.4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对容易发生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追踪检查。重温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牢记于心,学习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和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通过风险防范管理,我科护士大大增强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学习意识,工作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护理风险管理使护理工作更加前瞻化、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此项举措的实施,减少我科护理差错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保障了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适应了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连芬.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分析及防范[J].广西医学,2005,27(4):595-597

[2] 吴明慧.手术室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4):65-66

[3] 冷晓红,王红红.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探讨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8):34-35

[4] 赵云书,杨圣俊,李玉琢,郑荣坤,苏月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实施和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65-266

第6篇:安全风险分析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隐患;房屋建筑

现如今,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高层建筑工程逐渐涌现。与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具有诸多的缺点,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因此经常会有大量的安全事故发生。不仅影响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导致了经济的损失。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上长久地发展下去,必须重视高层建筑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去降低安全风险。

1安全风险管理

1.1概念

安全风险管理,顾名思义,是一种风险管理工作,即投入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安全保障,具有高层次、综合性的特点。主要是针对不稳定风险因素而言的,通过对其认真的分析、处理,降低损失。这需要风险管理人员的努力,找出潜在的风险因素,对其进行分析,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管理,进而控制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1.2管理流程

安全风险的管理流程包括两部分:(1)对风险进行规划;(2)对风险进行识别。

1.2.1对风险进行规划。对风险进行规划之前,首先要明确进行风险控制的具体方法与管理计划,明确二者之后,再对其方式以及流程进行规划。等到管理计划实施后,才可以着手管理规划的制定,均以满足项目整体目标为前提。风险规划的内容主要有五方面:管理的最终目标、风险管理结构、备案规划、管理文化、有比较宽裕的时间和金钱。第三和第五个方面主要适用于特殊情况的应对措施。

1.2.2风险的识别。风险识别对管理流程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安全风险评价而言,风险识别是其基础,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经过分类、整理之后,为风险评估提供方便,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2高层建筑中的常见安全风险隐患

高层建筑中的常见安全风险隐患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高空作业;(2)地理条件因素;(3)环境因素;(4)机械设备因素;(5)材料与成品;(6)人员因素。

2.1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高层建筑施工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但是其危险系数较高,难度也较大,因此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由于施工人员处于长期高空状态,如果施工人员不经过规范培训就盲目施工,很可能造成高空作业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的身体素质不过关,经受不住长期高空作业的状态,也会造成高空坠落等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求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过硬的施工操作技能。在进行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高空作业时,首先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规范性的培训,不仅要增加其安全意识,还要掌握各种职业技能。施工单位也要为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努力,保证一些安全设施的充分配置,从而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

2.2地理条件因素

地基是整个建筑物最主要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承载和支撑着整个项目工程,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为缓解现有人口的居住压力,房屋建筑高度逐渐增高,因此未达到安全承重,建筑物地基的标准也逐渐提高。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地基的深度逐渐向地下加深,从而造成一些坍塌事故的发生。

2.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高层建筑中,常见的安全风险隐患之一。一般来说,在施工过程中,均为室外进行施工,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在室外进行施工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太阳的暴晒、阴雨天气等等均会给施工带来不便,影响施工的进度。因此,要想降低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在进行规划时要将其考虑在内,以防影响其周期。

2.4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因素也是高层建筑中,常见的安全风险隐患之一。高层建筑相对来说楼层比较高,在实际操作时,对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机械设备对于施工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选择机械设备时,要选择合适的且质量过关的机械设备作为强有力的后盾,由于施工强度比较大,施工难度也会随着楼层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因此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非常重要。此外,还应该选用专业人士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而产生不必要的危险。

2.5材料及成品

材料和成品也是高层建筑中,常见的安全风险隐患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说,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和成品,随着建筑过程中楼层的增高,大型且笨重的材料则会使用得越来越多,这些材料不仅在使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储存过程中,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操作或储存不当均能造成人员的伤害,因此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6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高层建筑中常见的安全风险隐患之一。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由于其复杂性的特点,因此管理制度比较容易出现混乱,导致事故的发生,在选择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时,要选择综合素质比较高,例如专业性比较强、经验比较丰富、有很强责任感的人员,其中专业性比较强、经验比较丰富能够降低安全的发生率,管理人员要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在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设置警示牌。

3针对隐患的安全风险管理具体实施

针对隐患的安全管理具体实施包括以下方面:(1)强化安全风险识别;(2)确保机械设备性能的可靠性;(3)加强高空作业管理,施工人员需佩戴安全帽;(4)优化施工技术;(5)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6)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3.1强化安全风险识别

强化安全风险识别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安全管理之一,在施工之前、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高层建筑,相对于低层建筑而言,比较复杂,且工期也比较长,存在的安全风险也比较大,因此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其进行专业的风险识别,并及时找到解决的方式方法,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施工的安全,确保高层建筑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3.2确保机械设备性能的可靠性

机械设备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必不可少,离开了机械设备,房屋建筑将无从谈起,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更是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因此,在高层房屋建筑过程中,要确保机械性能的可靠性,一个机械设备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的进度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从对机械设备进行选择开始,要采购具有信誉度比较高、质量有保证、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商。选择好机械设备之后,还要对操作人员进行筛选,必须要求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且有较强的责任感,能够避免操作不当带来的危险。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尽可能地降低施工过程中由机械设备带来的危险隐患。要做到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标准以及注意事项对其进行装卸,有必要时可以合理地利用脚手板以及脚手架。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时,要做好一定的安全防护。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只有性能测试过关的机械设备,才能保证施工中的安全。此外,还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保证机械设备始终以最好的状态进行工作。

3.3加强高空作业管理,施工人员需佩戴安全帽

根据有关规定,建筑施工在2米以上时,需要加装安全防护网,对于高空作业人员来说,安全绳和安全帽是必不可少的,施工人员必须正确地使用安全绳和安全帽。建筑企业必须保证安全绳和安全帽的质量,避免以次充好现象的出现,切实做到加强高空作业的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4优化施工技术

优化施工技术,对于房屋建筑,尤其是高层房屋建筑来说,十分必要。只有提高了其施工技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施工的质量,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由技术产生的一些危险。在施工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安全系数,不仅决定着建筑质量是否过关,还关系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在制定设计方案时,需从安全、工程效益、施工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辨证,选取最为合理的安全系数进行设计。

3.5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多为高空室外作业,因此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提高其安全意识,需要定期对其开展安全教育,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切实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高层建筑的工期。

3.6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在高层房屋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定期开展专业性比较强的培训,要求所有的施工人员都必须参加,实施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带着新员工,让新员工跟着学习,掌握丰富的经验。

4结语

总之,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复杂性,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也比较多。因此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要特别重视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对于经常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加以监督,加以重视,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为因素,要配备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制定好相关的制度,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尽量做到将风险降到最低,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者:马传军 单位:烟台市福山区建筑业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夏世龙.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J].管理观察,2014,(5).

[2]章阿毛.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2,(10).

第7篇:安全风险分析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large capacity and high pressure electric power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speed is also in constant speed up. Power has become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production essential to life energy. But we also have to se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is a very complicated process, will also exists some safety risk, so, how to recognize these risks and make timely prevention measures, is critical. This paper will to power dispatch of the security risk analysis,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measur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n China to make a contribution.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dispatching; Safety risk; Preventive measures;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运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如果电力调度管理不善,就会很容易发生故障,不但会造成用户停电,甚至会使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如果电力系统的运行不稳定,将会造成电网的瓦解,进而使大面积的停电,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做好电力调度工作,尤其是安全风险的辨识、风险的评估方法以及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成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调度的关键所在。

安全风险管理与评估

1、安全风险管理。实际上,安全管理的核心就是风险管理,其支撑理论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出现的。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以系统、工程以及企业的危险隐患为研究对象,在确认危险隐患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安全事故前因后果,并进行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等活动,从而实现预防安全事故,保障电力调度安全之目的。一般而言,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风险识别、分析分析、风险控制上,其目的是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各项损失; 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运用科学的规避、控制、转移和预防措施,来处理可以预见的各类损失,并实施一些有效的控制程序和方法,以减少损失。

2、风险评估。所谓风险评估,主要是指运用一些安全的系统的方法,对电力调度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而确认电力调度系统中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一般而言,在对电力调度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时,最常用到的I生评价法,即我们常说的格雷厄姆一金尼法,利用该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和判定安全风险的重大危险性或危险源。通常情况下,运用这种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影响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现出来:D=L×C×E。其中,D代表安全风险发展的分值,L代表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E代表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之中的程度。一般而言,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处于0.1 至10之间,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之中的程度(E值)处于0.5至10之间,发生事故所产生的后果(c值)处于1至100之间。

二、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电力调度人员就是电力系统的指挥者,他们承担着其管辖范围之内的电力供应安全、可靠以及经济之重任。电力调度人员的日常工作就是检查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电力调度指令,如果出现调度误操作和安全事故误处理,则会导致电力设备的严重损坏,甚至是人身伤亡,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和社会影响。

调度误操作及其防范措施

据调查显示,电力调度误操作通常是由于工作人员习惯性的违章操作造成的,具体调度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以及责任感有待进步的提高。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各类误操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范措施:

检修工作票,拟写指令票。为了防范调度误操作,要认真地审核工作票,并填写相关规范、工作内容、时间、设备的命名编号以及特殊说明是否明确、清楚;对于那些合格的工作票而言,应当按照调度规程的规定严格执行工作答复,而那些不规范的工作票要退回去重新填写。拟写指令票时,应当由有资格,并熟悉电力调度运行流程的工作人员来拟写操作指令票。拟写之前应当认真地核对工作申请票、模拟盘等以及现场设备状态。如果涉及到两级以上的调度操作,应当将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设备状态以及开工许可等详细写入调度操作指令票之中。

审核和预发操作指令票。审票调度人员应当是对辖区内的电力系统非常的熟悉,并且调度知识要全面;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操作指令的规范性、操作步骤的合理性、调整方式的合理性、调整操作的规范性以及有没有考虑到停电范围等因素的影响。经过审核的电力调度计划工作,调度指令票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提前预发,如果没有按预定的时间发放,那么该调度指令票就会自动作废。无论是网上传票,还是传真传票,都必须经过电话和现场进行预发票内容核对;在预发操作调令时,应当互通单位、岗位和姓名,并且要核对调令票的编号及预发时间,同时还要说明是在预发操作调令。

电力调度操作及善后工作。调度人员应当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从思想上重视电力调度操作活动,以防出现误操作问题;电力调度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作业环境,尽可能地错开用电高峰期,要避开雷、雨等恶劣的天气;电力调度操作之前,调度人员应当熟练掌握电力系统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根据电力系统的情况认真做好危险事故的分析与预想,严格执行操作中的“三核对”规范;操作使的预计时间应当把握好,准时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发令、录音和汇报制度,并按照调令票的顺序对调度操作进行监督。调令操作执行完以后,调度人员应当明确调令的执行完毕时间,并将调度设备的状态及时地通知相关部门或者检修单位,从而保证相关许可工作的正常开工。

(二)电力调度事故的误处理防范策略

1、事故预防与初步判定。对于调度人员来说,应当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季节气候以及调度现场的设备检修实况,做好事故的预想与危险点的分析工作;调度人员应当全面收集安全事故的信息,准确地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事故发生位置的天气情况,并清楚调度现场的保护、设备、以及安全装置的动作状态,根据实际需要协助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2、事故的处理。根据当前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事故分析,准确确定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电网中的解环点;要充分考虑和注意电力调度事故处理过程中因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电压变化、潮流以及相关设备的运行极限;要严格按照电力调度规程中所规定的电压和频率异常、供电系统的振荡等多种安全故障事故处理原则,对当前一起安全事故进行处理;同时,要使用调度设备双重命名的方式,并使用统一的电力调度术语来规范安全事故处理过程的操作环节;要尽快地将安全故障点进行隔离,尽快消除安全事故的根源。在处理调度安全事故时,应当严格的执行发令、录音、复诵以及汇报制度,认真做好该起事故发生和处理记录。除以上处理措施之外,还要主要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以免此类安全事故在此发生或者扩大。对于电力调度人员而言,应当严格按照稳定处理的原则,及时地调整调度安全事故处理之后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从而保持正常的设备可以继续运行,对其他的需用电客户连续的供电;同时,尽快地恢复对已经停电用户的电力供应,尤其是主要保障工厂以及重要需用客户的用电连续性和安全性。

结语:总而言之,电力调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思想重视和技术创新,认真做好各项安全风险防范措施,才能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郑宇鹏 刘勇.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J] .湖北电力,2011(02).

[2]张丽.浅谈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及防范[J].科学与财富,2011(12).

[3]黄立波.浅议电力调度的安全防范措施 [J] .中华民居,2011(09).

第8篇:安全风险分析方案范文

出口方便面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原辅料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1)面粉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面粉中的物理性危害在于异物的混入。现在小麦面粉均采用全管道式自动加工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均通过筛粉机去除异物和结块。面粉的生物性危害在于是否已经霉变,霉变的面粉通过感官检验即可辨别,另外,面粉入库前均会进行水分含量等项目的检测,确定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面粉的化学性危害在于以下三个方面。①真菌毒素的污染。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ON)、呕吐毒素(DON)的污染来源于小麦生长、加工、储运等各个过程。我国标准《粮食卫生要求》(标准号:GB2715)中对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限量要求分别为0.06mg/kg和1.0mg/kg。因此,原料面粉中的真菌毒素污染存在较高的质量安全风险。②重金属的污染。小麦粉中重金属铝的含量直接影响方便面的质量安全。2008年至今,欧盟食品和饲料委员会先后16次对方便面产品发出铝含量超标的预警通报。欧盟对面制品中铝含量的限量要求为10mg/kg,面粉中的铝含量的高低受到小麦产地、品种、生长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出口欧盟的方便面产品,面粉中的铝含量存在较高的质量安全风险。③面粉中的添加物质。面粉中的添加物质主要是俗称“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2010年7月,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审查同意注销俗称“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通过调查,未发现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过氧化苯甲酰等面质改良剂的现象。(2)辅料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棕榈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是关注的重点,酸价和过氧化值超标会影响面块的风味和成品储存期缩短,故棕榈油中化学性的危害是质量安全风险之一。木薯变性淀粉的质量安全风险在于铝含量。经过对原辅料进行铝含量的检测排查,结果显示方便面面块中铝含量的来源是面粉和变性淀粉。生产用水的来源为地下深水井,每年卫生监督部门均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水质检测,能够保证生产用水的质量安全。食盐和纯碱含量单一,食盐来自当地国家专营的盐业公司,纯碱来自企业固定的原辅料供应商,这两种辅料存在质量安全方面的风险很低。

调味料包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出口方便面产品所涉及到的调味料包分为脱水蔬菜包、调味粉包、调味酱包三种。脱水蔬菜包内均为胡萝卜、青葱、包菜等干制蔬菜,低水分含量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繁殖,只需要对采购的脱水蔬菜进行异物混入的检验和农残监测就足以保证质量安全。调味粉包是由各配料经烘干粉碎后混合而成,不存在理化及生物性的质量安全风险。粉包的配料涉及数十种食品添加剂,各种食品添加剂使用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风险。在调味酱包生产过程中要求煮制中心温度需要达到110℃以上,时间保持在30min以上。如果加工和卫生条件控制不好,就会导致产品水分活度偏高,不能有效杀死微生物,产生质量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将煮制工序列为生产控制要点,连续监控时间和温度,当出现生产异常现象时,及时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保证煮制时间和温度,才能有效防止发生微生物指标超标的现象。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邢台地区出口方便面生产中所用的食品添加物质主要涉及咸味料、酸味料、甜味料、辣味料、香辛料、增味料、赋形剂、着色剂、鲜味剂、风味增强剂、香精等十余类食品添加剂。而且,针对同一种食品添加剂不同的出口国家有不同的限量要求。因此,调料包的配制以及添加剂的添加量是重点关注的质量安全风险点。

包装材料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出口方便面产品的包装形式分为塑料薄膜和纸桶两种,用于包装面块和调料。2011年6月,台湾发生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后,国内也有方便面产品遭塑化剂污染的相关媒体报道,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由于方便面块和调味酱均属于含油性食品,存在塑化剂污染的可能性,通过对出口方便面产品及其所用塑料包装袋进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排查检测,未发现有遭到塑化剂污染的现象。

出口方便面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出口方便面产品的生产包括和面、熟化、复合压延、切丝成型、蒸煮、油炸干燥、冷却、调料包制作、密封包装九个加工工序。通过对出口方便面产品生产车间各个加工工序的调查,确定方便面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风险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面块的油炸工序,该工序是油炸方便面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此工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方便面产品的风味和保质期。在操作中要保证油炸机内棕榈油的高度合适、前中后温度梯度过度平稳、油炸时间,保证面饼脱水彻底等,以保证成品微生物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产品的密封包装,由于包装是人工操作,流水线作业,经过油炸杀菌后的面块有可能被人为污染。一旦密封出现问题,或包装车间内未进行严格的卫生要求和管理,均可造成大量成品的二次污染,故需要采取连续监控的措施保证产品得到良好的密封包装,且操作人员严格执行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出口方便面检验情况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我国国家标准《方便面卫生标准》中对方便面产品提出了感官、理化、微生物三个方面的安全卫生要求。近年来,在出口方便面产品中多次检出微生物指标不合格。通过分析,确定原因均在于方便面生产过程中未按照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要求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尤其是油炸干燥工序、密封包装工序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极易导致出口方便面产品遭到微生物污染。

方便面产品出口遭到国外预警通报情况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2008年以来国外共预警通报方便面产品40批次,其中有34批次的预警通报集中在欧盟国家,预警通报内容主要是辐照未进行标识、添加禁用的添加剂、铝含量超标等。方便面的预警通报全部发生在欧盟、美国和日本。由此可见,这些国家对食品安全要求较高,对方便面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较为严格,因此向上述三个地区出口方便面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较高。

邢台地区出口方便面产品的检验和监督管理建议

就对邢台地区出口方便面产品的检验和监督管理而言,必须转变以前只对最终产品进行全项目批批检验的检验监管模式,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岗位操作人员、质量安全控制管理人员、产品项目检测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式的监督管理模式,将出口方便面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降为最低,促进邢台地区方便面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以企业为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合格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检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只是用来验证生产出的产品是否满足预期指标。只有通过过程控制,才能有效保证产品的最终质量。

提高操作人员的岗位技术水平。操作人员的岗位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操作人员的岗位技术水平,关键在于提高方便面生产线操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专业技术技能和工作效率,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所在岗位的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提高品控人员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产品的质量控制即品控是一个从原料把控、生产加工、产品制成、成品检测到成品入库的全过程,是对产品制成的质量控制,包括了完整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链。就质量控制管理人员而言,对方便面生产过程中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不仅要熟知而且要理解,并能够做到对生产线操作人员的岗位工作进行督查指导,使其保持良好的质量卫生操作状态。

提高出口方便面产品检测的针对性。在对出口方便面产品的检验与监督管理中,需要以邢台地区出口方便面产品的调查研究为基础,按照出口国家和地区质量安全风险的评估结果确定出口方便面产品的风险级别,确定检验项目,对确定的检验项目实施针对性的检测,做到既能够有的放矢,最大限度提高检测的针对性、有效性,又能够有效降低检测成本,缩短检测时间,保障出口方便面产品的质量安全,确保方便面产品质量符合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有效防止国外预警通报的发生。

通过全面了解我国方便面出口国家和地区预警通报以及出口受阻情况,深入掌握邢台地区出口方便面产品特点及其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检验监管中取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出口方便面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出口贸易国家和地区质量安全要求、出口检验及监管等情况的调查结果,确定了出口方便面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点及风险级别,并根据该质量安全风险体系对出口方便面产品的检验及监督管理提出建立“三位一体”式的工作模式以应对出口方便面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第9篇:安全风险分析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护策略

1 电力调度的内容及意义

1.1 电力调度的内容

(1)采集数据:数据采集时电力调度工作开展的基础,由RTU收集站采集电网系统的电压、电流、开关位置、保护信号等电气参数。(2)信息传输:将已采集的电气参数数据通过安全可靠的渠道传输至主站系统,并由主战系统将相关的控制命令下达至各站端。(3)数据处理:将已采集的电气参数数据信息进行分类、筛选、计算等处理。(4)人机联系:通过电力调度系统终端的交互界面,将已采集、传输、处理过的数据进行展示,并由用户实行调控,并将具体的调控信息转入电力调度系统中。

1.2 电力调度的意义

能源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电力的应用已覆盖至社会的不同行业和不同人群中,电力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加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是当前电网企业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而电力调度对电网系统的电流、电压、频率、负荷等情况实现即时的监督和管理,并根据电网电流的实际情况实行针对性的调度措施,能够有效的确保电网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并且,在当前的电力调度中,增加了安全风险管控,能够有效的识别、分析电力调度中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进而避免电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性。

2 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

2.1 电力调度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1)系统实时性要求高:要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就必须对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全方面的掌握,因此对电力调度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实现对全网的检测、协调、分析、调度,还需把握时间上的暂态与稳定。在当前的电力调度系统中,往往采用高密度采集的相量测量单元(PMU)实现对整个电网的闭环控制,势必导致了电力调度系统的庞大,其安全风险因素也更为复杂。(2)系统功能复杂化:通过电力调度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电网系统的复杂性,包括越来越复杂的电子设备和电子元件的应用。此外,还受到了来自系统构架、光纤、通信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增大了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3)系统数据容量增大:电力调度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全网控制与管理,但是随着我国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化,电力调度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控制和管理越来越多的电气参数数据信息,因而造成了电力调度系统数据容量的增大,而导致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的提高。

2.2 电力调度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影响电力调度系统安全运行的因素较为复杂,除了其自身系统的安全隐患之外,还包括来自天气、环境等自然因素的风险。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存在风险:包括系统设计时的不周,而存在安全漏洞,进而埋下了安全隐患;或者设计完成后在施工环节,由于图纸的误差或者施工的不合格而造成产品与设计不符,而存在安全风险。(2)设备老化的风险:在电力调度系统中,软件和硬件都是至关重要的部分,而硬件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安全风险,并且由于在硬件的检修安排上,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设备的稳定性不能得到保障,而造成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3)自然因素风险:在电网系统中,大量的设备处于室外,因此天气、环境等因素也是造成电力调度存在安全风险的重要原因。

2.3 电力调度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在电力调度的工作开展中,大量的操作需要电力调度人员进行。因此,人为因素也是影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的重要原因。在当前的电力调度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部分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由于电力调度的性质较为枯燥,在实际的工作操作中,需要调度人员仔细的记录、核查电网系统中的各个细节。久而久之便会造成调度人员在工作中的麻痹、大意,而忽略掉电力调度管理中的安全意识。(2)部分调度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电力调度属于较为繁琐、复杂的工作,在电力调度的过程中,对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对调度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但是在当前的电力调度工作中,部分调度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不仅不能对电力调度的安全事故进行事前的预防工作,也不能及时的发现已发生的安全问题,以及对安全事故的及时处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了在电力调度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3)电力调度管理体制不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的新技术、新系统应用于电网系统中,对于新技术、新系统的操作规程与管理,则需要不断调整当前的电力调度管理体制,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与要求。但是在当前的电力调度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于工作安排缺乏合理的规章制度,甚至存在口头执行的现象,导致了安全事故发生时无法找到相关的责任人与负责人,进而影响到电力调度工作的进度和效率。

3 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防护措施

3.1 提高调度人员对安全事故的预见性

在电力调度的过程中,一个细小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巨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运行人员、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存在一定的危险和隐患,还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崩溃、瘫痪,进而引发更多的连锁反应,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因此,对于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应以预防为主,提高调度人员对安全事故的预见性,以做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不可避免的事故也能提前做好准备,及时的处理事故,防止事故的蔓延和扩大,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3.2 加大对调度人员的培训

只有不断提高调度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才能尽量减少调度人员在电力调度的工作中出F失误的可能性,以提高电力调度工作的效率与安全性。因此电网企业需加大对调度人员的培训力度,包括综合能力的岗前培训,使调度人员能够全面的了解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电力调度的规范化操作;以及定期的职业能力培训,进一步强化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调度人员对电网安全的重视程度,提升调度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优秀的职业素养。

3.3 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性

随着新系统、新技术的更替越来越快,在电网系统中,也应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更新换代,以支持新系统、新技术的稳定运行。并且还需对硬件设备进行合理的检修安排,保障设备的安全性,降低电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4 结束语

电力调度能够有效的确保电网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但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较多,除了其自身系统的安全隐患之外,还包括来自设备、人员操作与管理,以及天气、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只有不断的提高调度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并增加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对风险的预见性,以及对安全事故的及时处理,并保障电力设备的稳定性,才能不断的提高电力调度的工作效率,并提升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参考文献

[1]周继霞,王晓兵.关于电力调度运行中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4,1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