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活动开展中,对于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依赖程度较高。这种核算方式不仅有利于规范企业投资活动的秩序,也会增强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当前形势下某些企业在利用会计核算方式解决实际的问题时,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制约着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主要内容
1.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
为了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提升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整体的工作水平,企业的会计工作者经常运用会计集中核算解决各类实际的财务问题。这种核算方式运用的前提是企业的资产是公开透明的。当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开展需要会计工作者完成时,有关会计核算业务的办理只能通过集中核算办理的方式去完成。会计集中核算的所包含的业务较多,实际应用中的工作效率高,对于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的秩序规范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会计集中核算的理论基础是会计学,但它的实际作用范围更大。主要包括核算、监督、个性化服务等。它的本质是一种全方位的、一体化的会计委派形式,在管理机制方面有了较大地突破。同时,为了保证规范财务活动的经济秩序,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各项工作效率。像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需要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分开,发挥各自的优势,突出会计集中核算的实际作用效果。除此之外,会计业务的执行者及决策者之间刻也应该保持独立。这也客观地体现了会计集中核算的巨大优势。
2.会计集中核算的主要特征
会计集中核算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一定的成果,客观地反映了这种核算方式的科学合理性。会计集中核算在长期的推广及使用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包括:(1)同步性。会计核算业务开展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规章制度,用统一的核算核算方法解决实际的财务问题,并构建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它的同步性主要是指财务的报告支出与成本的开支需要保持一定,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2)监督反馈性。为了保证资金的正常使用,会计核算中心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用动态化的管理方式保证单位内部财务活动的规范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反馈,提升不同业务的整体管理水平;(3)集中性。为了避免企业内部账目的混乱性,需要将不同的账目通过相关的方式统一地集中起来,为资产管理中心整体管理能力的增强提供可靠地保障。这些特征客观地反映了会计集中核算方式良好的作用效果。利用这种方式解决实际的财务问题,将会规范企业投资活动的相关行为,增强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能力。
二、会计集中核算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分析
1.提高了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会计集中核算方式在会计核算中心日常的工作开展中经常使用,主要在于这种核算方式的服务范围大,解决问题的针对性较强。某些企业的流动资金及固定资金数额较大,资金的合理使用需要相关的核算中心进行统一地管理,保证周转资金在实际的利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证企业内部的收支平衡性。会计集中核算在实际的应用中规范了会计人员的操作行为,突出了会计制度的实际作用效果,保证了不同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在此形势影响下,企业的资金在实际的应用中将会更有针对性,违法使用资金的现象将会得到有效地限制,资金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因此,会计核算中心利用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开展各种财务活动,有利于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2.突出了会计监督的作用效果
某些企业运用会计集中核算处理相关的财务问题,对于企业内部的各项收支票据进行了严格地审查,规范了各种工作流程。当某些票据或是手续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地通知相关的负责人进行完善,保证了企业财务状况的公开透明性。会计集中核算通过对单位每一笔资金的来源或是去向的审核,避免了开支不合理现象的出现,为财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创造了健康的环境,保证了支出项目的合理性。这些内容反映了会计监督的实际作用价值,也从侧面说明了会计集中核算对于会计监督作用发挥的重要性。
3.保证了资金调度的合理性
某些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资金调度的不合理,不仅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效率,也会加大成本支出,制约自身的发展。当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企业的资金统一调度的管理能力明显增强,扩大了某些企业的战略投资范围,保证了资金调度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同时,在会计集中核算实际作用效果的影响下,某些企业的资金利用率明显提高,资金的预期收益明显增加,避免了资金调度不合理混乱局面的出现。当企业的资金调度合理时,资金使用中的安全性将会得到有效地保障,资金的管理能力也将逐渐地增强。
4.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在企业经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相关价值运动产生的数据信息需要借助于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实际应用中能否做到真实有效,对于财务部门决策者的决策合理科学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集中核算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它的合理运用将会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地反映出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会计集中核算减少了相关的工作流程,增强了信息品质,从根本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同时,当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现的次数相对较少时,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将会得到很大地提高。
三、会计集中核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会计责任主体不明确,加大了审计难度
结合目前会计集中核算实际应用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它的实施有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会计集中核算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时,导致会计责任主体不明确,审计部门的工作难度明显加大。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1)会计信息的决策者与具体的操作者彼此间的工作分离,企业的核算权与监督权无法同时地发挥作用;(2)会计责任主体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实际的问题发生后无法找到具体的负责人;(3)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会计责任的认定难度较大。这些方面的内容客观地体现了审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根本原因。
2.内部监督的作用无法充分地发挥
某些企业对于会计集中核算的运用不合理,在开展具体的工作时依然采用的是事先的财务管理方式,使得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无法实现彼此间的真正融合。在此形势影响下,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被弱化,内部监督的作用在解决实际的财务问题时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内部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将会导致某些账目的混乱,影响着财务管理部门实际的工作效率。现代化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会计集中核算应用中缺乏针对性时,企业内部监督的相关体制就会逐渐地失效,相关的战略投资活动开展也会受到较大地影响。内部监督关系着企业财务活动的规范性,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当它的作用效果无法充分地发挥时,一定时间内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会下降。
3.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会计信息的质量关系着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对于企业各项投资活动能否顺利地开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依据。相关的审计部门或者企业的管理者,通过查看会计信息可以对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有着大致地了解。但是,某些企业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部分的从业者未能及时主动地参与具体的业务活动,导致后期的相关账目审核缺乏必要的参考依据,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严重。当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时,相关的财务活动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将会缺乏必要的参考依据,企业的预算管理方面将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同时,会计信息失真也客观地说明了企业的会计集中核算水平有待提高。
4.信息化的会计集中核算手段利用不充分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带来了积极的保证作用,提高了企业会计方面的各项工作效率。但是,目前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由于自身专业能力有限,对于会计集中核算方面的相关技术手段了解不够,导致核算业务开展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降低了信息化会计核算技术手段的利用效率。同时,某些企业的会计人员过多地依赖自己日常的工作经验,对于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手段缺乏全面的认识,影响着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四、加强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措施
为了保证会计集中核算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明确责任主体。某些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依然无法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主要在于相关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主体对象的不明确;(2)突出管理型职能的重要性。传统的会计集中核算过于偏重核算型,影响了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快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速度,有利于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3)提高企业的内部监督能力。为了保证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的会计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内部监督能力,细化财务核算工作中的各项内容。在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能够达到预期的作用效果,企业应该对相关的财务活动进行全程的监督,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4)构建可靠的信息化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理念能否实现依赖于可靠的系统平台。这种系统对于各种软、硬件资源的配置要求较高。技术人员只有将有关企业的业务信息及需求信息输入到指定的财务信息系统中,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五、结束语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经过多年的完善,对于企业资金利用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种核算方式取得了成果显著,有利于扩大企业的战略投资范围,增强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需要对会计集中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并找出针对性较强的措施,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
参考文献:
[1]冷静.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4,(52).
[2]吴懿.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3).
[3]史雪峰.关于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4).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改革背景,利弊,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本文在总结分析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集中改革的相关背景以及存在的争议进行了描述,并就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的相应措施。
一、我国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外的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大,容易导致人为“自由”地使用这笔钱。单位财政支出透明度不高,一大批预算外资本将真正成为“预算管理以外”的“私人小金库”。财政支出信息反馈不足,很难为执行政府的控制提供最可靠的数字基础,就导致了财务专项资金的截留、侵占、挪用,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容易导致冲突,产生腐败。
传统的分散设置账户进行资金管理的方法,不能够起到对预算加强监管与治理腐败的作用,也不能为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奠定基础,因此,必须进行制度改革。
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专家根据国内外资金国库管理制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的基金进行的一项改革。作为一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新工作,对于加强财政监督、有效的提高金融资本、治理腐败、规范会计基础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研究现状评价
(一)我国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的积极作用
1.我国会计集中核算改革有利于《会计法》的贯彻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对原单位的会计以及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将审批程序变为“一级审批、四级审核”的程序,对于单位的一些特殊的费用支出或者较大数额的费用支出,实行领导签名同意制,使审批程序变得更加严格和完整,增加了单位财务运行过程中财务运行状况的透明度,落实了《会计法》中规定的会计的两大职能。
2.我国会计集中核算改革能够规范会计的日常工作。会计集中核算会将各大银行的账户系统进行统一整理,集中到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不允许另外设置一组账户,这样所有的支出都在财务监控之中,总是保持财政资金的运动和有所剩余的情况。
3.我国会计集中核算改革有利于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我国会计集中核算改革能够将会计集中核算人员从单位中脱离,消除会计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给予会计工作人员一个与组织利益无联系的工作环境,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有利于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
4.我国会计集中核算改革能够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不属于单位的任何部门,所以他们的工作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加严格、公正的进行会计审查。
5.我国会计集中核算对会计人员进行了精简,提高了工作效率
(1)加强了财务审核监督。会计集中核算改革有效的避免了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对组织结构进行了有效的调整与优化,减少了不必要的财政支出,提高了单位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2)会计监督的作用明显提高,会计人员的地位得到加强。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将资金的使用权与监督权分离,使会计人员中出现的“能够站起来的顶不住工作,能够顶住工作的站不起来”的现象得以解决。
(3)完善了财务制度建设,确保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高效运作。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对本单位内部管理、会计业务与会计核算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则与规章制度进行不断的改进与规范,完善了本单位的财务制度建设,确保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标准运作。
(二)我国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会计监督职能大大弱化。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导致一个人同时担任会计和出纳的工作,在会计工作中岗位职责不清晰、责任不明确。
部分单位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将部分资金分配到小团体的名下,造成会计信息缺失的现象,会计集中核算改革使这种现象暴露出来,改变了分散金融经营资本的现状,使单位实现了统一的资金管理与集中支付。
(2)会计职责难以明确,为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创造条件
当前,企事业单位中存在开具假发票与凭证来获得单位的资金与部分收入的现象,这些资金并没有实际到账,而是执行体制外的循环利用。还存在一些单位因报账项目过多而省去报账,直接将收入归自己单位进行消费的现象,这些现象都使得会计职责很难明确,为各种非法乱纪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出现缺失
我国目前的非盈利组织包括政府机关与行政机构,由于这两部分的财政收支是纯粹的财务资本,因此,其财政资金进入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进行核算不会出现较大的问题。而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包含了会计、商业组织等事业性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将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分成两部分内容,导致财务信息出现缺失,最终使得会计不能充分地发挥其职能。
(2)经营性收支在会计核算与管理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逐渐地加入了市场行为,经营性资金在运营过程中不断扩大比例,使得经营性收支在会计核算与管理中出现矛盾,并且矛盾日益突出。
(3)会计核算组织形式的变更与会计制度的改革缺乏一致性。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改革与现行的预算会计改革在自然属性与会计核算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与许多困难的地方。因此,存在如何对会计核算的内容从一个新的视角进行把握、如何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在期末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如何使核算内容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反应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三、完善我国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的措施
(一)提高对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的认识
会计集中核算需要跟着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步伐、财政资金的运动规律与改革的需要来发展变化,进行不断的创新。需要意识到传统理财观念的改变,提高对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的认识,对经验进行总结,及时的改善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不断的改进会计集中核算工作。
(二)转变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职能类型
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仅仅对记账工作进行管理是不够的,应当对预算执行以及执行信息的反馈进行控制。资金支付预算应当实行事前管理制度,在进行资金预支前进行合理性判断,确定是否支付资金,而不是进行事后控制。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改革将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改变将会计核算中心简单的视为核算机构观念的产生。
(三)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理顺单位采购与集中核算的关系
政府采购制度的引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扩大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对象和规模,可以进行不同的程序的公开招标,增强行政事业单位采购的透明性。
(四)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
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补偿简化审批工作模式引起的反应。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给单位内部会计核算专业人士相应的权利,如审计、监督等方面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系统起到真正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建立一个关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会计监督管理机构和内部会计审计监督约束机制,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证会计核算和最终提交的数据是可靠的。
(五)建立财政集中支付账户系统
储蓄账户或预算将在国库资金专户的基础上,建立财政集中支付账户、财政直接支付账户和财政授权支付账户的财政资金支付的账户管理体系。为了现金流程的简化,对补偿开设账户进行保留,财政直接支付资金进行集中支付专户财政进行综合评估管理。财政部银行因预算的规模也开设账户,支付授权财政集中支付专户,财政授权资金筹措划款及程序的预算由单位支付授权的财政部门负责。
(六)建立网络,实现完整的会计电算化
会计核算中心应该制定有效的运行机制,用信息技术处理日常业务以达成数据资源共享,这也是从根本能减少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工作量。会计人员可以将报账的凭证信息直接输入电脑,在此过程中,可以减少报账等待时间,而核算中心只需要在审查和修改上花费时间,因此,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可以增进单位间的会计信息交流。
(七)加大保障会计队伍的构建力度
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监测和管理的作用,各单位必须取得报账人员国家相关专业证书,并且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上报的开支报告做明确的说明,并定期向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返回经济交易和收入支出情况等。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职业道德监督检查机制。
四、结语
我国在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的过程中,应当转变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对单位采购与集中核算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加强企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建设;加强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的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这些措施来保证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沈宏波,王静.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探讨[J].水利水电技术,2011(05).
[2]温晶.大型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制利弊分析[J].会计之友,2011(34).
[3]柳伟.关于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3).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利弊分析
一、对会计集中核算的优点分析
在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具体过程中,在规范会计的基础工作,强化资金管理,加强会计监督,合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方面取得了如下一些成效。
(一)减少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会计信息是指按照会计制度、会计法规以及会计程序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所产生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形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以及其他相关的经济信息。因此会计信息中真实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只有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三分离一公开”的基本做法,有效的减少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同时由于这一核算方法减少了核算的中间环节,因此大大的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
(二)强化了财政监管力度,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行,加强了会计监管力度。会计业务处理过程的公开化,彻底打破了过去分散核算形式。取消单位自设的银行账户,单位财政资金的支出都通过会计中心的单一账户进行,统一核算,会计中心有权对各单位、各部门的每笔支出和凭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各单位遵守财经法律法规的意识,解决了财政监督和管理缺位的问题,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执行。财务集中后实现了资金全过程监督,做到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问效。通过计算机网络和会计一级核算系统,将有效的实现对原始凭证的真伪、资金的支付去向和资金的使用效果等的全过程监督,真正防患于未然。
(四)便于财务报表及时准确上报
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报表统一由核算中心出具、上报,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节省了之前财务报表上报的时间周期,从而提高了上报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有利于决策者和经营者及时全面了解单位整体经营情况、资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是经营管理者进行经济预测和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对会计集中核算的缺点分析
(一)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内部监督弱化。目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出现脱节,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严重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有效性,导致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弱化。与此同时,由于核算单位内部的会计与出纳牵制机制消失,报账员实际上履行了会计出纳双重职责,影响了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健康有序进行。
(二)会计责任主体不明确,增加了审计部门审计监督难题。在会计集中核算实施中,会计业务决策者与执行者分离,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的分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位的核算权和会计监督权,从而相应地改变了会计责任主体资格。核算中心作为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的中间人,在会计监督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盲点,在会计责任问题上出现真空地带。如果出现会计财务处理差错、单位会计信息失真、违法经济事项等问题,被核算单位认为本单位没有账户及会计人员,不再承担会计责任,因此在追究会计责任时很难界定双方的责任大小,形成单位与中心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使得资料提供、具体询问、责任认定难度加大。
(三)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一名会计人员往往要兼任多个单位财务,甚至有的单位报账员将手工记账凭证做好以后,会计人员只承担审核后录入电脑记账的工作,核算中心成了记账机器,对各报账单位的业务事项知道甚少或根本不知道。会计人员对单位报来的发票只要手续齐全就予以入账,无法判断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会计的预测、分析、监督职能无法发挥。
(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监控。作为最基本的会计资料,原始凭证不进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而且还能判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针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但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由于初始未能参与单位的具体业务,所以就只能根据手续是否齐全、票据是否有效来判断单位报账是否可以报销,至于其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就无从判断了。
(五)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会计核算进入中心以后,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无人重视,许多单位管理不到位,造成固定资产入帐不及时,特别是固定资产台帐与卡片经常不入帐,造成帐面长期挂帐,帐实不符。从而造成资产流失。
三、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会计责任主体。立法部门应尽快根据实际制定有关会计集中核算的法规文件,使会计集中核算有法可依,明确被监督对象的主体和应该承担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以及会计核算中心附有的监督连带责任,保障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规范运行。
(二)强化核算中心的监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要改变核算中心重核算,轻监督,轻管理的职能,必须使其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彻底扭转将会计中心视作单纯的核算机构的观念。核算中心不仅要严格按照财经法规办事,同时也必须强化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监督,从而为企业内部的决策者和经营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的建议,防范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三)提高认识、健全机制、规范管理。为了处理好核算、监督、管理的关系,全面发挥会计职能作用,应从认识上、机制上加以解决。建立约束机制,包括建立定期深入单位制、经济活动分析制等。各单位则应支持会计人员到本单位调查研究,主动接受会计监督,认真听取意见。同时会计核算中心定期和不定期地提供会计信息。
关键词:农场会计;集中核算;优势
中图分类号:D922.26 文献标识码:A
会计集中核算办法越来越普遍,成为农场计算的主要应用模式,而在农场的各个单位也成立了功能较全的核算部门,这些部门的职能不但包括了常规的核算职能,对于财务工作还具有监督的能力,并且,还确保农场单位的财经纪律、对农场批准的预算进行执行以及为领导决策提供财务依据等。
1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
1.1 强化了基础工作
农场会计实行集中核算以后,由农场财务部门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就要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例如电算化,并选择业务能力较强的人才作为工作者。
1.2 改革了管理模式
从前财务管理工作的判断决策人员由某位领导来决定,当前集中核算的办法避免了这个问题,不但提升了会计自身的控制,也提升了账目管理的能力,使从前工作重点局限于会计的状态得到改变。
会计监督工作本来是内部监督的一项内容,而伴随集中核算的工作开展后,会计监督的性状从内转向外,因此客观性得到保证,农场单位使用金钱的问题上和从前的掌控状态有所不同,又添设了由会计人员核实的步骤,因此使得会计中心成为监督财政流通走向的有效部门,有效减少资金流失。在这种核算体制的控制下,各个单位的经济财务问题都要通过核算中心的认可,使得这些经济的走向和流通量都得到记录和控制,进行合理的监督,使用有效的手段,进而整个经济流程都在大环境的掌控之下。
在过去的核算办法中,会计的工作状态是受到领导的压制的,常常出现根据领导的指示,或者屈从领导的意愿来办事,公平性较差,出现假账呆账,坏账的问题,进而出现会计工作严重漏洞和恶性结果,给社会和国家,个人等都造成损失。集中核算工作开始实行之后,核算中心为基准的情况代替了以领导为中心的状态,核算问题都在掌握之内,整个过程处于公正展开的情况,舞弊行为得到克制。
1.3 实现了全程控制
会计集中核算的办法自从实行以来,一切的核算工作都通过核算中心,避免了其他环节的干扰,减少作业环节,提升办事效率,增强控制能力。
在过去核算办法的运行下,下级单位的工作状态只在年末得到检查和观测,这已经是事后监督,即使发现问题难以弥补,时间效率较差,不能及时控制。而集中核算的办法每一笔流通状态都经过审核之后才能生效,核算中心及时控制这些内容,使得控制的有效性大大增加。
1.4 降低了管理成本
会计核算使得财务运算的整个过程大大简化,对人员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下降,从而减少运行花费,加快工作速度,使得灵活性更大,使用的整体效果也得到提升。
2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2.1 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会计监督不到位
集中核算办法对人员的要求在于熟知各项工作,而问题发生的大部分原因是缺少这样的了解,一个核算人员的工作对象太多,而对每一项工作的内容缺少了解,只是依据表面报账了解工作,其评价标准不够实际和客观,工作的开展缺乏系统性和细致性。
2.2 对审计工作带来不便
农场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各个单位的会计档案都由核算中心统一保管,这就为单个企业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
2.3 集中核算更适合事业单位
农场企业会计核算的重点在于单位资金流动以及财务支出等方面,核算中心很难对个单位的实际经营开展有效地监督,无法为企业管理的开展提供全面完整的内控制度。
3 农场会计集中核算的完善措施
3.1 正确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
集中核算办法使得财务问题的处理更为科学,监督力度更大,使得问题控制的有效性更为合理,而违法乱纪问题得到程序上的控制,会计核算工作要紧紧把握农场这一服务对象,掌握自己的工作状态,约束不适当行为的发生。分别说来,就是要:第一,把服务的观念扎在核算者的思维里,促进在平日工作贯彻,服务与财务活动共同进步。第二,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不断学习新的能力,提升服务的等级,提升工作能力。第三,对单位领导,外界人员的合理建议积极采纳,使工作更成熟,稳步提升服务能力。第四,工作的目标是资金的公正,合理,通畅流通。
3.2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核算中心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农场单位的刚性预算指标,细化预算支出的相关科目体系,并有效的进行完善和改进。按照相应的规定,将预算单位的收支情况以及相关的科目列入预算,统一管理预算内以及外部的资金。经过审核通过后的预算,应该由财务部门严格执行。财务部门对于预算从编制到最后的执行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农场单位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基础之上建立统一高效的会计核算体系。
3.3 加强集中核算单位的内部财务监督
在农场会计集中核算体制之下,农场单位的账实分离得以实现,有可能出现账实不一致的情况,这就十分有必要强化各单位内部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账实相背离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农场会计集中核算使得原本农场单位的会计人员从大量复杂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单位内部的监督以及管理工作当中,实现财务与管理的完美结合。
3.3.1 资产管理的监督
广义的资产管理包括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其他资产管理。长期以来,各单位在资产管理中存在观念淡薄,重购轻管、重钱轻物、随意处置、暗箱操作,内部监管苍白乏力,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和长期被个人占用。实行集中核算后资产的财务账目在核算中心,资产留在单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账实分离。单位内部监督的职责就是确保资产账实相符,对于毁损、流失的资产查明原因。内部监督的范围除了固定资产、货币资金外,还要加强对应收债权的监管,审查应收债权手续是否齐全,拖欠是否超期限,有无形成呆死账;清点有价证券,是否证实相符等。另外,根据核算中心提供的资产明细表定期逐项清点,对于盘存的资产和接受的捐赠、奖励等增加的资产督促及时报账,纳入单位资产管理,置于财政监督之下。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计核算中心和单位内部监督机构的共同管理下,内外形成合力,确保单位资产保全、增值。
3.3.2 债务监督
首先,对于债务的形成原因进行充分把握。其次,保证债务分析过程的科学有效,找到债务原因是因为监管不力,还是难以杜绝的非人为因素。第三,债务利息情况的监管,杜绝违法和高利贷问题的出现。
3.3.3 收支监督
收支监督历来是比较敏感的,会计核算中心主要对支出的程序和支出票据的合法性、合规性把关,而支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主要依靠单位财务人员和单位的内部监督机构把关。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实际收入和计划收入是否有偏差;二是各项支出是否具备可靠可用的计划指标;三是支出是否名副其实,每项工作是否经过了合理的真实的讨论;四是收支两方的对比是否达到要求,为何入不敷出;五,收支过程是否全部记录在案,有没有人为操纵的痕迹,收支客观性是否能够保证。
参考文献
[1]宋淑香,孙晓燕,徐金鑫.浅议农场会计集中核算[J].经济研究导刊,2008(10).
关键词:教育系统 财务集中核算 问题以及策略
长期以来,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教育的基础经费等到了改善增长。但是,这也同时对教育系统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在一味的运用之前的传统的核算方式。尽最大的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从根本上防止教育系统的经济犯罪,最大限度的避免国家财产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计服务与管理监督结合为一体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应运而生。财务集中核算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机制,在教育经费的监管完善,教育经费的使用销量表方面起到了很明显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系统的多元化资金结构纷繁复杂,这一新的制度必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为此,本文从教育系统实行财务核算制度的利弊方面,以及对此提出策略分析等当面进行论述。
一、教育系统中财务集中核算的基本概述
财务集中核算在教育系统中,指的是,在单位内部以往财务管理各个机制职能不改变的情况下,将单位现在有的银行里账户取消,在银行由核算中心统一开设账户,资金支付的结算也由其集中办理,同时进行集中的财务核算和管理会计档案。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进行集中的管理,统一的开设账户以及账户分开核算的管理方式是财务集中核算的原则。通过教育系统是的财务集中核算的制度,有利于国家财经法律、会计法律法规等的执行,有利于财务预算的严格遵循,规范教育经费的使用,是的教育经费最大效率的发挥作用。具体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一)使得财务核算工作更加的规范和统一
当财务集中核算开始实行后,各个学校的财务就纳入到教育委员会的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核算。核算组就会严格的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原始凭证的收集,记账凭证的填写,再到账簿的登记,以及报表的编报,最后到档案的整理归档,都是严格的按照标准。这样,财务工作人员在认识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做法的统一性,从而避免了一个会计多种做法的现象。
(二)人力资源的节约
实行教育系统的财务集中核算之后,单位的资金活动由统一的组织进行管理,从而避免了当初需要学校从教师团体中抽出教学人员进行会计和出纳活动的现象,从而大大的缓解了学校教师缺乏的现象。
(三)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教育系统的财务集中核算,从制度和运作程序上严格限制了各个学校关于学校的各自为政的行为,有效的防止学校关于资金使用的各种问题。核算中心统一管理教育系统的财务,取消了学校自己在各个银行的账户,从而使得各个单位分散的教育资金汇集到同一账户上,统一管理,统一调控,统一监督使用,从而极大的提升了教育系统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教育系统财务集中核算问题及其对应策略
虽然教育系统实行财务集中核算,但是各个单位的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年度预算报表等都没有进行相对应的改革。核算中心集中行使财务的核算职能以及资金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单位的支出行为,因此,财务核算的过程了不协调的地方在所难免。具体来说有:一是未对原始凭证的时效性以及开支标准进行控制。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核算单位以各种理由将开具时间较长的发票来进行报账,比如资金紧张不能及时交付。这样会严重影响核算系统的信息质量;二是财务的核算与财产的管理不协调。实际操作中情况是这样的,有核算中心统一对财务进行记账、算账以及报账等,但是财产实物等仍然是由原来的单位管理,出现了管理与实物分离的现象;三是监督职能的弱化。当前,我国还没有统一实行核算中心人员的单独编制,其中大多数人员的编制仍是属于原来的单位,其组织和工作仍是受原来的教育部门管理。这样,必然会限制核算人员的行为从而限制了监督的职能。对此,笔者觉得可以做出一下的改动:
(一)各单位的经费开支进行统一规范
可以由我国的相关部门统一制定出一套规范合理的经费开支标准,然后在各个单位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人、财、物、事的合理分配。这样,就可以有效的管理各单位的费用使用,一方面可以利于核算中心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会计职能的转变
财务核算中心如果仅仅充当的是一个记账角色,那教育系统的财务管理核算就没有改革的必要了。核算中心还应该是能对会计信息的进行收集和反馈。由此,核算中心需要革新发展,由管理型替代核算型。加强资金的支付控制,核算中心人员在支付前,在收到支付凭证后确定各方面的要求,然后再通知银行付款。
(三)部门预算管理加强以及加快部门的科学预算进度
综合预算的部门预算编制行使,将各个部门的预算内外资金纳入到政府的综合管理之中。因此预算管理的改革完善势在必行。如扩大预算的范围,科学合理的额定员定额标准等。
三、结束语
教育系统的财务集中核算的行使大大的完善了教育资金的管理,但是新的事物在慢慢的发展过程中不妥善的观测,会产生难以预料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行驶过程中,应该事实就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德兴,侯祖贵.浅谈会计集中核算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部财会,2003,03:26-27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 疾控中心 财务管控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事业单位要保证在经营的过程中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做好财务管控工作,这样才能为其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疾控中心是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等进行预防与控制,是以科研为基础,把人作为根本,围绕疾控而开展工作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所以其工作开展是非常重要的。疾控中心要做好长期发展,就得把财务管控工作做好,这样各项工作的开展才能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做保障。疾控中心在财务核算方面,采用会计集中核算,提高了管理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可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核算与管理不到位,提供数据的准确性不高等。只有把会计集中核算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与改进,这样才能使会计集中核算在疾控中心财务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发挥出其最优价值。
1、疾控中心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
为了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的管理与控制,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基本上都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其中疾控中心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通过会计集中核算,本单位对资金的拥有、支配都保持不变,但是本单位的会计、出纳等就不存在,只需要相应的报账员通过集中核算部门的会计对账务进行处理。疾控中心采用会计集中核算,首先可以使得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决策者和实施者能够明确分开,避免了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做假行为。在传统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一些单位会为了自身利益或者是上级的要求等,而出现会计做假的行为。可是,通过会计集中核算,会计决策者和会计实施者的关系被改变了,这样就从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和相关制度上消除了决策者与实施者相互之间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了疾控中心财务核算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能够被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其次,通过会计集中核算使审批工作和会计监督工作相分离,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会计做假行为。在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对会计工作进行核算与监督管理工作都是在同一个部门内进行,这样会计的监督职能就被忽略掉了,会计的监督工作就不能正常的开展,提供了会计做假的机会。可是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的审批等相关工作,需要通过本单位相关领导执行;而会计的核算工作就需要由集中核算单位来完成,这样能有效的使执行和审批的相关人员相分离,保证了在会计工作中的双重控制,有效的制约了会计做假行为。然后,通过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各单位的活动公开和会计业务公开。传统的会计核算,各单位的会计处理工作都是本单位财务部门进行处理,只有本单位相关人员才能掌握其相关资料,这不利于疾控中心会计业务的公开,更不利于社会的认可。可是通过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的处理过程从本单位扩展至核算中心单位,有些甚至会经过一些特定领导的审批同意,这样扩大了知情范围,公开了疾控中心会计业务,避免了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现象的出现。最后,通过会计集中核算,使得会计凭证等相关会计档案进行集中管理,方便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的监督。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档案都由本单位自行保管,不利于内部、外部单位检查监督。通过集中核算,使得会计档案进行集中保管与处理,同时有预算部门、审计部门等不同部门对会计工作实行多重的监督与管理,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单位活动能够有效被外部单位进行财务管控。
2、疾控中心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首先,会计集中核算的准确性不高。在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时,所有的会计核算工作都是在核算中心完成的,这脱离了单位,这样他们不能够准确的了解单位的业务、费用开支等相关信息。核算中心就不能够对单位的财务进行真实的监督和核算,降低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其次,在对单位支出的管理上存在困难。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的支出都需要经过核算中心来处理。如果核算中心对单位支出管理过严,就会阻碍相关单位工作的开展;如果支出管理过松,就会导致实际支出脱离预算,失去了核算中心的财务管控职能。
最后,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工作相互间脱节。核算中心进行资产管理工作中,只能通过相关单位提交资料等进行处理。可是相关单位在资产管理的减少和流失不能及时提交给核算中心,这样就降低了核算中心对财务的管控作用。
3、疾控中心会计集中核算的改进措施
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还存在上面所说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开展中,需要加强对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改进,这样才能使得会计集中核算在财务管控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首先,需要加大推行会计集中核算职能的改变。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对会计集中核算职能的改变,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进行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核算中心应该加强对相关单位资金的控制、预算的控制和资金使用状态的管理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会计信息评价来提高管理作用。对会计信息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采用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保证单位资金能够得到最优的使用,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通过相关方法,使得会计集中核算,能够从单纯的记账和支付职能,向着更加重要的监督和管理职能进行转变,使得财务管控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
其次,根据各单位对开支和支出的具体特点,建立符合单位特色的开支标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应该针对各疾控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了解,通过分析与讨论,建立起符合个单位的开支标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各单位的开支与支出。开支标准必须切实可行,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操纵方面具有可操作性。根据具体情况,能够进行及时的调整与修改,这样才能促进单位的各种事项的有序开展,减少因为开支管理过严而出现的失误情况。在实施个标准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开支过高,使得浪费资金的现象出现,如挪用公款去应酬。
然后,规范单位资产管理的具体内容,使得资产管理准确。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应该在完成日常相关工作后,加强对各核算单位的资产的管理工作。如建立相关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管理的职责,使得资产管理行为规范化。在各核算单位对资产进行购置、处理、转移和调拨、报废等相关工作时,会计核算中心应该监督其相关打完及时、准确的提交资产申报、备案等相关资料,这样才能及时有效的对资产进行掌握与管理。在核算的过程中,核算中心应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各单位的实物资产,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账实、账证、账账相符。
再次,核算单位应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各疾控中心,资金的管理工作很重要,核算单位应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与控制,特别是加强账目中往来款项的管理与控制,定期对这些往来款项进行清查、核算,保证各项款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必须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与控制,保证在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是专款专用的,避免占有、挪用专款现象的出现。
最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应该加强对核算单位的报账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在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时,所取得的会计信息都是通过单位的报账人员取得,要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就得保证取得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这就需要打完报账人员的能力去完成。所以,核算中心应该加强对报账人员的培训,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活动给报账人们讲解相关的财务知识和会计管理制度,以提高报账人员的财务技能和综合能力,使得会计核算准确,提高财务的管控质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疾控中心对财务核算工作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对财务的管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内外部审计单位、相关纪检单位的监督与管理。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会计集中核算中心通过有效的措施去改正与改进这些问题,使得会计集中核算在财务管控过程中发挥出最优的作用,提高财务核算与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沈涛.财务集中核算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2,27:447-448+198.
[2]唐光辉.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J].中国市场,2013,41:151-152.
[3]关静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03-105.
[4]雷亚红.浅议会计集中核算与单位财务管理[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75-76.
[5]范学芸.会计集中核算后的财务管理方法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11:154.
随着我国公路施工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制度规范的逐步完善,公路施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适应公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需要建立与其相符的财务管理体制及会计核算流程,因此,会计集中核算应运而生,成为了当前公路施工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会计集中核算从本质上讲,就是企业成立会计核算中心承担下属单位或各项目部的“记账”业务,而下属单位或各项目部则将主要精力放在财务管理方面,合理的筹集和运用资金,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从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运作模式来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三分离一公开”,即会计业务决策者与执行者分离,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相分离,会计凭证存放管理与形成单位相分离,会计业务处理的公开。会计集中核算这种机制上的创新无疑会给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众多利益和便利,但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发现会计集中核算给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性的解决策略,以促进集中核算模式下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
1 公路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
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公路施工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对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有利于公路施工企业资金合理高效运作
1.1.1 提高了公路施工企业对其所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能力
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有效防止资金中途被克扣、截留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制度后,加快了资金回笼,减少了融资成本。特别是在资金投资方面,会计集中核算使整个企业内部项目资金运作完全本文由收集整理置于企业的监控之下,从总体上把握投资方向。集中资金对重点项目投资,避免投资分散重复建设,提高资金使用率。
1.1.2 使各项目部的资金使用更加公开透明
会计集中核算实现了使用权、所有权、拨付权的三权分离,改变了资金的监控手段,避免了财权分散、下属单位或各项目部各自为政、成本费用难以控制的不利局面,增加了各单位资金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
1.1.3 有利于公路施工企业全局预算更加合理
会计集中核算可严格执行预算程序,保证了支出的有序性、计划性,做到预算有依据、执行有监督、安全有保障,从根本上提高了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2 有利于控制施工企业成本费用
会计集中核算在严格执行“以收定支”的基础上,规范了成本费用的支出项目,杜绝了超预算、超标准及挪用、浪费等现象的发生,有效保证了资产资金的安全。
1.3 有助于企业会计核算的专业化
会计集中核算统一了会计核算方法,减少了会计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及统一性,不但能对外提供完整可靠的财务信息,而且能及时地为公司领导提供各项经营指标。
1.4 有助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会计工作的电算化为公路施工企业的会计集中核算提供了可能,使得会计电算化优势得以体现,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通过决策职能和操作职能的分离和财务权限的集中,实现了会计核算的专业化处理,从而有助于实现规模效益,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许多核算中心尝试着将财务操作性职能与战略决策性职能分离,会计核算职能和财务管理职能分离,在分离的基础上,实现了会计核算的集中和财务管理职能的加强与完善。
1.5 有利于防止公路施工企业潜亏
潜亏一直是公路施工企业难以解决的难题,年年清理年年有。会计集中核算后,是财务人员排除外界因素的干预,能够遵循财务制度的规定处理业务,如实向公司和项目经理提出核算结果,是财务工作制度化,保证了经营成果反映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1.6 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取消了会计和出纳,仅通过设的报账员传递单据,集中在企业总部会计核算中心办理各单位财务核算,这大大减少了财务人员的数量,降低了人工成本。
1.7 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采用会计集中核算方式,通过立足于电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企业会计集算中心通过设立统一的会计科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方法方式统一了企业所有单位或项目部的会计政策及核算流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各工程项目单位的信息差异,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2 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虽说会计集中核算会对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产生诸多积极的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方法、制度、人员等要素不合理的应用,而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效果,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强了会计核算,弱化了财务管理能力
多数公路施工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会计核算集中到总公司财务部进行,但财务管理工作却仍旧分散在原下属单位或项目部进行,这使得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严重脱节,不利于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公路施工企业报账会计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由于财务人员人事关系的变化,加大了财务人员与项目部的沟通距离,很多公路施工企业在运用会计集中核算时,财务人员与项目部的沟通被削弱,财务人员没有把自身上升到企业财务管理的高度,项目部未及时传递项目信息资料,财务收集信息不完整,致使帐务处理不及时,使企业无法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全程控制项目部的资金及经济活动,无法及时把相关部门人员的经济责任反映出来。
2.3 施工企业集中核算模式下财务人员的精简,制约财务功能的发挥
采用集中的模式,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会计兼职三到五个项目的账务核算,基础性、事务性工作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工作时间,疲于应付,监督、控制的功能基本上很难实现,财务分析,提供决策信息更是无从谈起,从而把财务沦为一般的记账工具,话语权越来越小。
2.4 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会计信息不对称
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单位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造成对施工企业决策的偏差,对于项目施工的可行性预算、财务管理的前瞻性预算,都无法跟上市场变幻,完全脱节,经营年度预算、现金流预算等方面也无法全面的、整体的进行落实。
2.5 弱化了施工企业对会计核算的有效监督
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虽然从形式上起到了监督作用,但更多关注记账等具体事务,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不利于调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人员有限,且工程项目数量及种类繁多,使施工企业很难有能力和条件对各项目实施严格的会计监督,且由于施工企业往往过分强调企业会计人员的事后监督职能,弱化了其监督职能,缺乏完整的源头监督体系和切实可行的控制制度。
3 公路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对策
可以看出,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笔者总结出以下综合性的策略,以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3.1 实施内外环境的优化
3.1.1 外部环境的优化
会计集中核算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相关政策体系及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要加大财政形势、财经政策及各项法规的宣传工作,严格按《会计法》、《预算法》、《会计基础规范》等法律法规执行和推进公路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工作。
3.1.2 内部环境的优化
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内部环境的优化主要表现企业内部各项有关会计集中核算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会计核算管理体系。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准绳,根据企业自身的不同特点,借助网络信息化系统,建立企业会计核算中心账务系统,并制订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管理程序。公路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应建立在会计主体明确、责任定位清晰的基础之上,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实战能力。按照财务事前预测、会计过程监控、数据决策分析三阶段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外派到工程项目或分公司的会计人员(报账员)主要履行会计监控职能。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应定期到二级单位(工程项目或分公司)调研了解情况,并充分发挥审计监察人员的职能作用,使其对财务支出的真实性承担审核工作。立足于电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远程报账、查账等功能系统,充分发挥报账员的工作能力,转变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实现财务数据资源在企业总部、分公司、工程项目之间的自动化和共享化。
2)健全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施行会计集中核算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计核算中心运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财务工作高效运转。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防范财务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审计部门要定期对会计核算中心等进行审计监督和独立评价等。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内容有: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全面预算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授权批准制度、内部稽核制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财务信息报告体系、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电子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等。
3.2 会计集中核算具体实施
3.2.1 充分发挥核算中心服务监督职能
会计核算中心要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并着重预算执行的信息反馈工作,在决定资金支付之前应确定是否应该支付、如何支付,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占用何种指标、列支何类科目等。核算中心应真正实现会计的事前预测指导、事中监督控制之主要职能,为决策领导层提供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对于审批手续不齐全的、超出预算范围的、违反规定的财务收支,应当予以退回,或要求补充、纠正;对于缺乏真实性、以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的,坚决予以制止。
3.2.2 建立责任中心,实行责任会计
为了防止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分离局面的产生,有必要建立责任会计运行模式。责任会计目前主要采取结算、责任审计等方式进行,为了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应进一步研究财务报账会计向责任会计转化、融合的问题,使之对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起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作用,成为联系会计核算中心与具体经济活动单位的枢纽。在公路施工企业实行责任会计应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为出发点,依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设置一套既便于日常操作又便于财务管理需要的运行体系,从而不断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制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把握好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双重职能作用。
3.3 深入会计理论创新,探索会计职能转变
为了适应公路施工企业发展趋势,会计核算中心应彻底扭转将其单纯作为核算机构的观念,职能要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在会计集中核算这种新型的会计管理体制下,应充分理顺会计监督与理财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清两者的责任。此外,应切实加大对核算单位资产经营责任的审计力度,压缩不必要的支出,杜绝损失和浪费,堵塞支出管理漏洞。
3.4 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会计人员大量的工作都集中在凭证的整理和摘要的输入上,建立远程查账和报账系统后则只需审核和修改,可以减轻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能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单位的财务和预算管理工作。对单位而言,报销和凭证的输入工作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分散进行,到核算中心报账时可以减少报账等候时间。整个管理流程完全自动化,单位、前台、后台之间数据资源完全共享,避免重复劳动,从而实现系统优化。
3.5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做好报账员的业务管理工作
会计集中核算下的财会人员,一方面,应尽职尽责,及时向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满足其财务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应有为单位当好家理好财的思想,要尽心尽力管理好单位资金,实现会计监督的职能。对于审批手续不齐全的、超出预算范围的、违反规定等的财务收支,应当予以退回,或要求补充、纠正;对于缺乏真实性、以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的,应坚决予以制止。其次,核算中心人员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知识的学习(比如参加造价员、建造师的培训等),并适时深入施工一线,了解施工流程,尽可能参与核算单位的管理,熟悉核算单位的收支项目,防止部分收入体外循环等。此外,还要加强对各核算单位实物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对往来款项也要及时清理,避免资产流失。而财务报账员则应具备会计上岗证,据实登记经济业务台账,对报账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向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并说明相关经济业务票据的真实情况等。
一、对子公司财务管控中面临的问题
经过对部分央企集团公司的财务调研,目前对子公司财务管控工作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
财务全盘管控意识尚显不足。公司总部对子公司的财务管控处于完成规定动作状态,上传下达,被动状态明显,全面管控意识在财务工作方面尚未完全贯彻落实。
财务管控手段不足。目前公司管控手段主要依托行政信息系统和财务信息系统,且信息系统存在覆盖不全面、应用效果不佳、与公司整体业务契合度不高的情况。
现有财务管控效果不佳。目前仍存在信息传递层层衰减、上情不能下达等情况,导致落实不到位,管控不彻底的现象。例如,有的子公司在原始凭证、员工报销、会计核算及成本管理等方面未能严格落实公司总部要求。
子公司财务部门在人员配备、人员素质方面还有不足,人员结构严重不合理,且1人多岗现象比较普遍。
鉴于上述情况,集团公司亟需加强对子公司财务管控,需要在原有财务管理和信息化手段基础上,从财务队伍建设和财务管理体系调整等方面进行优化。
二、加强子公司财务管控的几种模式
(一)财务人员委派制
保留子公司财务机构,实现子公司财务人员委派制,由公司总部统一调配各单位财务人员,财务人员管理、考核等权限集中于公司总部财务部门。通过公司总部与各子公司的人员调换、岗位轮换以及向子公司委派财务经理和关键岗位财务人员等手段,达到提高子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和强化对子公司管控能力的目的。
1、优势
一是法律相关的会计责任仍保留在子公司,与实际管理责任相吻合;二是组织结构变动不大,对子公司管理方式和业务模式触动较小,实施障碍较小;三是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及其他管理工作与业务在各单位层面衔接较紧密。
2、不足
一是部分财务人员由公司总部调配,但人数无法增加,短期内无法解决人员短缺和人员素质问题;二是财务管控虽得到加强,但管控力度相对较弱,容易发生委派财务人员被子公司同化的风险。
(二)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
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大型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组织形式。在这种核算模式下,企业的核算工作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地区。
1、优势
一是会计核算集中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会计政策、相关制度执行上下统一,强化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二是大型跨国公司通过核算业务集中以及在人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设立集中核算中心,能够有效地降低核算工作的管理费用;三是部分财务人员由公司总部统一调配,解决财务人员短缺或相关岗位不相容问题,同时提高总部对下属单位业务过程的监控能力。
2、不足
一是集团公司整个财务组织结构需要变动,可能触动子公司管理层利益,有一定实施障碍;二是财务部门日常协调工作量增加,要面对所有子公司的所有部门;三是如果子公司业务各不相同,由于业务未实现一体化管理,财务与业务的融合性不强;四是法律相关的会计责任集中在公司总部,使总部负责人承担了子公司法律相关的会计责任,与实际管理责任不吻合。
(三)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企业集中式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的应用,是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深度演变后形成的一种财务彻底集中的管理模式,子公司财务部门彻底剥离,使子公司财务管理的所有职能归并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承担全集团公司共同的、简单的、重复的、标准化的经济业务,实现财务集中管理。
1、优势
一是财务管理水平与效率提高。对所有子公司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废除冗余的步骤,对子公司财务数据,数据汇总、分析更容易做到跨地域、跨部门整合;二是运作成本降低。这主要通过减少人员数量和压缩中间管理层级来实现;同时降低了对子公司财务检查、审计、监督等的管理成本;三是有效地控制了经营风险。通过统一的制度和标准化的流程,强化了公司总部对子公司的管控力度,有利于降低公司整体运营风险;四是有利于提升财务的决策支持能力。财务人员从大量、具体、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为公司业务发展和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不足
一是财务信息系统风险。集团公司所有的财务数据都集中在共享平台中,这对信息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信息系统的微小缺陷有可能会影响整个公司的财务数据;二是财务人员脱离业务。财务人员不再与公司的业务人员直接接触,系统中的数字往往无法确切表达公司目前所面临的各项财务状况;三是共享中心财务人员尤其是审核会计的工作量增加。每个核算组都要处理多个子公司的不同业务,这对上级财务人员的核算管理水平和核算人员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不同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管控模式
鉴于每种模式各有利弊,且每种模式适合企业的不同经营管理阶段,建议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分阶段分模式的方式,具体为:
在集团公司发展的初期阶段,重点关注财务人员配备及岗位设置问题,同时兼顾稳定,可以参考模式一,采用向子公司委派总会计师和关键财务人员轮岗方式。同时通过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提升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水平。同时为保证轮岗平稳进行,需要子公司管理层配合,避免轮岗流于形式。
关键词:记账;利弊;分析
1引言
当今社会,许多特殊行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同时又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在财务核算方便有极大的缺陷,记账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这一现状,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记账的弊端。所以,只有扬长避短才能促进记账的发展。
2记账的概述
记账主要是根据没有相应会计条件的小组织,小单位等的相关要求,并根据其提供的有关数据和资料,依据国家相关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包括有关凭证的审核与填制、会计有关数据以及报表的制定,还有税费的核算和缴纳等等。
3记账的产生与发展
在当今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之中,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是实行,一些注册资金少、经营规模小、经营人数少的私营企业不断崛起。这些公司一般业务量少,如果配备一个专职的会计人员,成本也会增加,对于一些退休的会计员工,或者待业的会计人员,以及在职的会计人员来说,记账的工作也会增加自己的收入。所以,员工与企业之间各取所需,也让记账工作更普遍。
4记账的优点
4.1节约了中小企业的成本费用
企业聘用会计人员,对于一些规模不大的小企业来说,每个月的业务量也不是很大,如果设置会计职位,不但要按月支付其工资,还要为其缴纳相关保险等,这无疑又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有的企业还要考虑吃住、福利等。所以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如果聘请一个兼职会计就不会过多地考虑这些问题,工资费用就会节省大部分资金,而且无须缴纳保险不用考虑福利以及以他可能发生的诸如补偿费用等其他方面的费用。
4.2规范了企业会计核算
对于专业做会计的人员和专业的机构来说,其本身必须有很强的专业素质水平,并且要取得相关最基本的从业证书,而且经过专业的培训,对各行业会计业务接受能力强,并对专业和单位业务非常了解。此外还要跟上时代步伐,能够对相关的电算化以及电子申报技术运用自如,可以完全独立顺利地完成一项完整的财务工作,很适合当今小企业的发展需求。有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3有利于稳定公司财务人员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记账方式的选择相比较于设置会计职位不但更节省开支,还更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性质,因为企业的会计工作职工的流动性也是不小的,并且有可能会计人员他们更看重的是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他们在工作期间学会了整套的会计核算技术之后,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后,经验更加丰富。他们从个人的利益出发肯定是会选择更加强大的企业,而对于自身要求不太高的员工是不会发挥出财务的重要作用,也不会利于企业的更快更强大发展。所以,记账会避免这一类问题,不会出现会计人员突然跳槽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稳定企业的财务工作。
4.4财务工作更加专业,财务风险得到降低
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聘用一个专职会计,由于一些会计人员会计知识了解不透彻、业务能力有限,在遇到一些财务和税务上的疑难问题不知如何操作,这就导致会计的工作有极大的可能出现账务杂乱不清楚等一系列的财务风险。但是记账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记账在每个月规定的时间段对企业的账务进行处理,在人员选择方面更加灵活,可以利用各方面专业的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的会计处理,,使会计工作更加专业、规范。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5记账的缺点
5.1会计核算不及时
记账并不是每天对企业的业务进行核算,只是在每个月的下半月进行集中的业务处理。并不符合会计的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的职能,不能发挥会计工作的及时性的特点,所以在充分体现企业的经营状况方面并不能产生精确的数字。对企业的决策方面有很大的不利影响,直接影响到以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提升。
5.2建账不完整
一般记账人员都不是只一家公司的账务,可能会身兼数职,仅在每个月几天的时间就要完成记录当下整个月的账务。在账务工作中很容易出现不重要的部分就直接省略不计,只是单纯的记录凭证,反映企业的盈亏情况,不能按照会计准则建立完整的账务。所以,在后期税务局报税方面也会发生方方面面的问题,对公司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6结语
综上所述,随这新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生事物随之产生,这些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凡事有利有弊,记账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们需要逐渐完善记账,趋利除弊,使记账的优点充分地发挥出来,弊端逐渐地减少。这样对社会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更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静.小微企业记账问题分析[J].当代会计,2015(6).
[2]黄艾佳.我国记账行业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