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范文

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第1篇: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范文

关键词:机器人教育 教育机器人 认知发展 教学目标

一、引言

据预测,21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将全面进入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时代,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随着机器人价格的下降、简易性的提高、其潜在的巨大教育价值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使得机器人进入了教育领域。在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日等国家,已将机器人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上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下至中小学、幼儿园,都正在积极开展机器人相关的教研活动。为了适应未来科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教育部从2003年起把中小学机器人比赛纳入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又将“人工智能初步”及“简易机器人制作”列入选修内容。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通过程序控制,自主完成某类任务的机器系统。教育机器人则是一类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机器人,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教学适应性,符合教学使用的相关需求;其次是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特定的教学用户群决定了其价位不能过高;再次就是它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增、减功能模块,进行自主创新;此外,它还应当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国内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的开展虽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但仍然游离于日常课堂教学之外。究其缘由,其中一主要因素是当前教育机器人产品缺少规范,品牌繁杂,开放性低等教育机器人产品自身的问题。以下,我们将结合各个教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机器人教学的要求,在对此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阶段使用者所需的配件、人机界面等产品功能和结构设计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机器人教育目标

1.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机器人教育目标

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是由他自身与外部世界不断地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结构。儿童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因此,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小学阶段的机器人教育,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价值,培养学习使用机器人的兴趣。具体到教学要求上,对于硬件部分则要求学生了解简易机器人的基本构造;说出各类传感器(如声音、光敏、红外、温度、触摸)的功能及其对人类功能的模拟。能描述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更和工作原理,能描述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如通过传感器搜集信息、通过程序来判断处理信息、控制外部动作等;如果条件允许,则可要求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和已有的模块化组装部件,尝试动手制作或组装简单的实物机器人,将编制好的控制程序导入到实物机器人;在程序设计方面,学习LOGO等简易语言或图形化操作界面,能够结合使用传感器模块和流程控制模块等编写程序,感受利用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机器人教育目标

初中阶段正是“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个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是,在头脑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能运用形式运算来解决诸如组合、包含、比例、排除、概率及因素分析等逻辑课题。初中生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

初中阶段的机器人教育,不仅要求培养学生使用机器人的兴趣,还要教授机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前沿。在硬件知识部分,除了在制作和操纵简单的机器人的基础上,探究机器人的机械装置、电子装置、传感器装置等,能力强的学生可对机器人构件功能进行拓展应用,例如用继电器和声音传感器组装声控灯;在软件部分,了解计算机控制机器人做出各种动作的简单流程,感知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了解“确定算法,编程实现”这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3.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机器人教育目标

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各认知能力不断完善,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他们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更强烈。

高中阶段的机器人教育,已经出台了一些课程标准,如新课标“简易机器人制作”模块要求学生知道单片机和机械传动的基本知识,能设计与制作单片机和传动机械等组成的简易自动控制机器人或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对于硬件知识部分,学生除了对各部件功能结构的了解外,也会自行改造;在程序设计方面,考虑到对学生算法与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对图形化编程的掌握外,还要求使用更高级的程序设计语言,如Qbasic、C、Java等,通过代码编辑器直接设计程序来控制机器人运行,在编程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育机器人的功能设计分析

综上所述,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要求都各不相同,那么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就需要选用不同的教育机器人产品,以便提供合适的功能、配件以及人机界面。那么,目前的教育机器人产品能否满足各种年龄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呢?市场上不乏有很多好的教育机器人产品,但也存在一些不近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根据上述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机器人教育的要求,我们对四个阶段所用机器人产品在结构与功能、程序设计与传输、机器人本体三部分的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了如下表1所示的教育机器人的结构功能及标准要求简表1。

1.应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机器人的设计

适用小学阶段的教育机器人,在结构设计上,主要体现在插件应用上,对于机械传动系统可选用积木式或插件式或变形式三种类型。这样的结构设计利于学生在机器人外形上做创新,凭自己的想象任意搭建机器人,设计出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对于机器人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这部分知识要求超过了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因此可选用模块功能封装的形式,分别采用一体化控制模块和成品设备;在人机交互上,可以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例如遥控;也可用程序控制,选用简易的可视化图形编程语言,如用LOGO语言做一些简单的编程。儿童学习LOGO语言,有利于他们元认知能力的发展。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可选用程序传输这种安全简便的方式把程序导入到实体机器人当中;对于小学生来说,还应选用结实耐用的、安全的机器人产品。小学教师认为,除了以上几点外,选用的机器人产品也要方便管理。除此之外,根据学校的条件可选用一些有外形的机器人,例如,AIBO机器狗,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

2.应用于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机器人的设计

初中阶段使用的机器人在设计上不再以外形为主,需要附加一定的功能,要求学生了解简易传感器原理及其使用,并能体现出机器人在焊接和控制应用方面的知识,其机械传统系统设计时可采用遥控式或单片机式,这样学生对单片机的原理将有初步的了解。同时,采用单片机还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价格,利于机器人教育的普及推广;控制系统可直接采用控制版,使得单片机的相关知识更为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执行系统,设计成半成品的形式,使之功能封装成模块化,利于学生自行组装;在人机交互上,除了选用遥控式外,弱化益智类玩具的概念,体现出机器人一定的智能化,可选用一些较LEGO语言要复杂些的程序设计语言,如Qbasic,为后续学习VB语言作了铺垫。传输技术还是采用安全系数高、操作简便的数据传输形式。初中教师提出,除了以上几点功能设计要求外,所设计的教育机器人不仅可以用于课堂教学,还可以用于参加比赛。

3.应用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机器人的设计

适用高中阶段的教育机器人,在结构设计上要求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开放性,注重产品功能的综合应用,最终达到可在多门课程中通用的要求。因此,机械传动系统除了可选用初中阶段所采用的单片机形式外,还可选用嵌入式。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单片机方面的设计要紧密结合通用技术模块的要求,选择可多次烧录的单片机型号和简单易学的单片机编程语言;在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部分,可采用套装散件。采用单片机和散装化套件都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人机交互方面,除了保留简易的图形编程软件平台之外,鉴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今后计算机编程角度考虑,设计相对较抽象的编程语言接口,如Java、NQC、C++、C、汇编语言等。对于程序的传输除了选用数据线和红外线发射传输之外,还可选用烧录技术。

四、结束语

教育机器人作为机器人教育的实施平台,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对机器人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研制适用于不同阶段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教学要求的教育机器人,不仅有利于解决教育机器人产品的开发、选用,教学实施等当前机器人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机器人教育资源、实验经验的共享,对于推动我国机器人教育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规范化的教育机器人产品设计开发需要教育政府、高等院校、中小学学校、机器人厂商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与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国民,张剑平.我国基础教育中机器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5:92~95.

[2]彭绍东. 论机器人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6:3~7.省略/fuwu/jyfg/200703/142790.html

[6]郑和钧,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第2篇: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范文

关键词:HPS教育;小学科学;人工智能

随着我国教育的迅猛发展,作为科学教育重中之重的小学科学教育逐渐开始被大众所关注,所以探索小学科学教育的新思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多年来,我国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理念与经验,并进行本土化研究,促进我国教育发展。

一、研究背景

HPS教育作为西方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理论,引入中国已有20余年。作为极其受欢迎的教育理念,凭借着自身优势在中国教育课程改革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也为中国科学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一)HPS的概念界定

HPS的提出源自科学内部对科学反思和科学外部人员对科学本质认识的思考。最初,HPS指的是科学史(HistoryofScience)和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两大学科领域,但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建构论流行后,科学社会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被引入科学教育,HPS逐渐演化成科学史(HistoryofScience)、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和科学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ce)三者的统称[1]:科学史即研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科学知识的历史;科学哲学则是对科学本性的理性分析,以及对科学概念、科学话语的哲学思辨,比如科学这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科学社会学则讨论科学处在社会大系统中,社会种种因素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信仰等因素[2]。在国外,德国科学家和史学家马赫最早提倡HPS教育,突出强调哲学与历史应用至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我国HPS相关研究开始晚且研究规模较小,首都师范大学的丁邦平教授认为HPS融入科学课程与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3]。

(二)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必要性

运用科学史、科学哲学等进行教学是目前国际上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趋势。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科学教育步入了新阶段,其不仅要求达成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的相应目标,也要养成相应的科学态度,思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融洽相处。该标准提出了“初步了解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提倡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提高保护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HPS教育与小学科学课程的结合是教学内容由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过程,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新维度,改变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环境。将科学课程中融入HPS教育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研究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以及科学和科学方法的优、缺点等。当《小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态度和价值观视为科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时,小学科学课程就有望成为HPS教育的天然载体,同时为小学科学课程渗透HPS教育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虽已有部分设计融入了HPS教育理念,但该融入过程仍停留在表面,融入程度低,融入方式单一。所以,研究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十分有必要。

(三)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可行性

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将HPS教育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可分为基于传统课堂模式的正式教育课程和基于科技馆、研学机构等的非正式教育课程。由皖新传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新媒体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三方通力合作、联合打造的《人工智能读本》系列丛书自出版以来已发行八万套,在安徽省多个市区的小学得以应用,是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上的一次全新探索。该套丛书分三年级至六年级共四套,涵盖了16个人工智能前沿研究领域知识点,每一节课都设有场景引入、读一读、看一看、试一试4个模块。小学《人工智能读本》作为阐述新兴科技的读本,以亲切的场景对话和可爱幽默的插画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小学生的兴趣,不仅可作为学校科学课读本,也可以应用于课外场景。本文则以小学《人工智能读本》为例,对HPS教育进行初步摸索与实践,以期对小学科学教育带来教益。

二、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的典型案例

《人工智能读本》作为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实践的典型案例,侧重引导学生多维度、科学辩证地认识人工智能,内容包括机器学习、决策职能和类脑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的不同发展阶段,带领学生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以及其他挑战,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研究将以《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为例,分析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的实践。

(一)科学史:提升课程趣味性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公众的重要步骤,提升过程的趣味性则十分重要。过去传统的小学科学教育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学习过程,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失去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索欲,不利于公民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而科学史作为研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科学知识的历史,已经逐渐渗透到科学教育中来。科学史常常介绍科学家的事迹,某一知识诞生所面临的困难和曲折过程,而将科学史融入课程可以带学生重回知识诞生的时刻,切身体会科学。读本作为在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利用科学史内容,以叙事方式可以将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的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在读本中融入历史,可以提升课程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加容易探求科学本质,感受科学家不懈努力、敢于质疑的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例如《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引入部分即以时间顺序展开,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与面临的困境。在“看一看”中机器人索菲亚是否可以结婚的故事不仅为本章节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提升了课程的趣味性,而且还融入了科学与哲学,引发读者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

(二)科学社会学:提升课程社会性

科学社会学是研究一切科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包含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科学的影响。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影响,比如蒸汽机的诞生表明科学促进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教育的课堂中融入科学社会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问题,还可以通过介绍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培养学生灵活、批判看待科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如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中,在介绍个人与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政府和环境这两个要素,使学生在更宏观的背景下,获得这样一种认知:环境与技术之间有一把“双刃剑”,个人与技术、政府与技术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主客体关系。《人工智能读本》并不全是说教性质的文字,在“试一试”中的辩论赛环节让同学通过亲身实践,更加了解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多方面影响。通过对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一事实的了解,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将学习知识与社会的背景联系在一起,深刻体会科学中的人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科学哲学:提升课程思辨性

以往研究发现,国内学科教材中关于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内容较多而且呈显性,而对于科学哲学的融入内容不够,且不鲜明。[3]科学哲学融入科学教育无疑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性,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科学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例如,《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中,引入人工智能伦理,通过介绍人工智能面对的挑战、人工智能的具体应对策略,让小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可能引发的法律和伦理道德问题,明白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通过“读一读”先让学生明白伦理概念,再用一幅画让学生思考在算法的发展下,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如何定义,向学生传递树立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的技术伦理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观,全面且思辨地看待科学,提升学生思辨性,进而提升科学素养。

三、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实践建议

《人工智能读本》作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儿童科普读物,着重引导小学生培养科学创新意识,提升人工智能素养,产生求知探索欲望。但《人工智能读本》作为HPS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初始,仍存在教育资源不充分、内容结合较浅等不足,为了将HPS教育更好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

(一)开发HPS教育资源

HPS教育需要教育资源的支撑。HPS教育资源来源广泛,无论是学生的现实生活,还是历史资料,都可以提供契机和灵感。《人工智能读本》中收集了大量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故事和现实案例,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从各个角度达到科普的目的。在新媒体时代,进行HPS教育资源开发时,应当注意借助最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增强资源的互动性,如互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科学可视化技术等。在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图片文字讲解,实验演示及互动来开展。这种形式对于现实中能接触到的实验内容,如常见的动植物、可操作的物理化学实验等,比较容易开展。而对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知识,或者一些已经不存在的动植物,则只能通过图片视频进行展示,不容易进行实验展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则可以虚拟出世界万物,如不易操作的物理化学实验、已消失的动植物等都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得以呈现。这些技术或能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或通过营造沉浸感以使学生有更佳的情境体验,或让学生与教学资源进行交互从而自定义内容,服务于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终极目的。

(二)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培训

HPS教育的关键是从社会、历史、哲学等角度对自然科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并不是将大量的内容或学科知识简单相加,这对教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人工智能教学领域常常出现“学生不会学、老师不会教”的状况,《人工智能读本》作为内容翔实有趣的读本可以弥补一部分缺失。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知识储备。HPS教育理念不仅仅针对历史中的科学人物,所有的学生主体也是历史中的主体,他们也身处于社会中,并且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科学现象有着自己的思考。所以教师身为引导者,需要注意到学生的思考,深入挖掘,鼓励他们对所思内容进行反思并付诸实践。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应当成为科学教师教育项目中的一部分,这能让科学教师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社会责任。为此,对职业科学教师进行HPS培训便是必要的。

(三)多场景开展小学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不是空洞的,它来自学生的认识体验,并从中获得生动、具体的理解和收获。《人工智能读本》作为方便携带的读本,不仅可以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场景,如研学旅行、科技馆等场所。课堂学习只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家庭、科技馆等也可以进行科学教育。例如,科技馆与博物馆可以以科学家和历史科学仪器为主题举办展览,展览中融入HPS教育理念,学生在参观和学习过程中学习有关科学内容。一些历史上大型的科学实验,学校教室或实验室无法满足条件,但在大型的场馆中可以实现。例如,研学旅行作为目前科学教育中最受欢迎的方式之一,已被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列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正逐渐成为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另一个途径。研学旅行作为一种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旅游形式,通常伴随着知识教育的过程,包括科学知识的普及,所以也是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该场景下,运用《人工智能读本》等新兴手段进行科学教育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目前,HPS教育理念已经积极尝试运用到小学科学教育中,包括学校内的正式学习以及学校外如科技馆、博物馆、研学旅游中的非正式学习之中。其中,科技史以时间维度为线索创造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课程趣味性;科学社会学以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提升科学素养;科学哲学则以哲学的视域审视科学的诞生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未来,HPS教育结合小学科学则需要更深入,在资源开发、教师培训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加以改进,为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袁维新.国外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0):62-67.

[2]张晶.HPS(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9):83-87.

[3]丁邦平.HPS教育与科学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06):6-12.

第3篇: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范文

关键词:问题学生;学生数据分析;教育教学;教学质量

一、教学改革背景

因材施教长期以来备受教育界的推崇,但是其实施有大的难度[1]。在教育教学中,教育人员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导致对学生教学和管理效率低、难度高。以问题学生为例,其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特殊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2]。主要表现在品德、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如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厌学问题[3]。下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例展开讨论。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据统计有20%至3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有10%的心理问题障碍严重,直接影响日常学习和生活,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引起校园暴力和自杀行为[4]。并且,心理健康与学生自身的出勤率、考试成绩等客观指标存在密切的关系。丁澍等基于某重点理工类高校2002级学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调查表结果及大学成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入学时的心理状态等属性数据对大学各个时期平均成绩及各类课程平均成绩的影响[5]。结果表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成绩显著低于正常学生,心理健康是大学阶段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保证。考试成绩的波动会极大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反过来又阻碍了考试成绩的提高。目前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6]。以笔者所在的深圳大学和武汉大学为例,主要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心理班委、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但是,这些基于人力的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学生基数庞大,有限的人力难于顾及到所有的学生。高校的师生比基准为1:14,但较少高校能符合这一标准。针对专任教师数量超过1000名的重点大学统计结果表明,245所中仅有41所(占比16.7%)大学师生比在1:14之内,其余83.3%的高校高于此数。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师生比则更少[7]。(2)管理人员难于获取到学生的全部信息,依靠人力检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判定较为困难。(3)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具有迟滞性,发现时学生已经具有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4)作为最为了解和关心学生本人的父母等亲属往往被排除在外,构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8]。以上各种因素减弱了高校对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教育教学效果。随着现在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可以自动、快速、准确地提取和分析数据中所隐藏的信息,从而提高人类进行管理和决策的效率[9][10]。如何准确高效的评价、分析、预测一名学生的状态,从而对学生进行有差别化的管理教育,是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难点问题。启发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基于学生数据分析的教学改革,该系统以学生的客观数据为主要输入,学生的主观数据为次要输入,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实时输出学生全方位的分析结果,进而将结果数据反馈给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家长等,使得学校人力和学生家长互享学生信息,达到防患未然、降低问题学生比例、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果。

二、学生数据分析系统

本部分主要简介学生数据分析系统的框架,如附图所示。该系统框架可以根据教学中的需求,扩展到更加多样化的数据输入和输出结果。该简化框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系统输入、学生数据分析、分析结果、结果接收端。

(一)系统输入

系统的输入可以来自于学校现有的学生管理平台接口。主要有智能签到、作业成绩、实验成绩、考试成绩、身体健康状况等客观数据,以及主观评价等主观评价信息。1.智能签到。学生课堂的出勤率是衡量学生课程学习质量的很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问题学生的出勤率大大低于平均出勤率[11]。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课堂出勤率主要靠教师在课堂上人工统计完成,占用了大量的授课时间。而企业中采用的非常完善的指纹签到或者WIFI签到系统,如指纹签到机和阿里钉钉,将会为高校提供可靠高效的统计数据。且系统可以实时地将学生课堂出勤情况反馈给学生家长,在家长的帮助下完善对学生的监督。2.作业成绩。作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课堂上课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学生知识接收效果,可以用来预测学生的挂科率,并可以为班主任、辅导员等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3.实验成绩。类似于作业成绩,实验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课程实验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学生知识应用的效果。4.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作为最为重要的学习衡量指标,不仅反映了学生某门课程最终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根据具体某门课程反映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难点。这给系统的综合分析提供最为重要和直观的客观指标。5.健康状况。身体等健康因素往往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最终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其也是系统的重要客观数据输入。6.主观评价。A-E五点指标都是学生学习指标的客观数据。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客观数据并不能全部地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因此,系统需要某些的主观评价信息作为补充,如:学生关系、业余活动情况等。

(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该系统的核心,其以系统输入为处理对象,并从附图中的历史数据库获取历史信息,综合采用深度学习、大数据处理等计算机技术,实时产生详细的分析结果。

(三)分析结果

该部分简要介绍学生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出结果。其中包含挂科率、出勤率等客观指标,以及学习效果指标、心理健康指标等非直观分析结果。1.挂科率。该输出主要对学生所有课程的挂科率提供客观的统计数据,也可以提供学生某门课程挂科率的预测数据,起到对学生、学校、学生家长的警示和参考作用。2.出勤率。调查研究表明,出勤率与大学生成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11]。该输出主要对学生所有课程的出勤率提供客观的统计数据,起到对学生、学校、学生家长的警示和参考作用。3.学习效果指标。根据系统的输入,综合的分析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包含学生的学习投入、学习效率、学习中碰到的难点等,起到对学生学习、学校管理、教师授课、学生家长监督重要的参考作用。4.健康指标。根据系统的输入,综合的分析学生目前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包含学生生理健康状态、心理问题几率、心理问题倾向等,起到对学生、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警示和参考作用,以期防患于未然,降低问题学生的比例。

(四)结果接收端

1.学生。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内部差异比较大,表现为不同性别、年龄、年级、政治面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不同的维度上的差异。可以选择性地将部分信息定期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对自身有很好的认知作用。2.教学人员。可以选择性地将信息分享给辅导员、班主任、课程老师、心理咨询中心等教学人员。教学人员可以因材施教、防患于未然地对学生进行课程、心理辅导监督,改善学生学习效果,降低问题学生概率,从而从总体上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3.管理人员。将数据分享给学校的管理人员,使得学校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有很好的认识和监督作用,用于持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必要时采取有效及时的管理手段,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突发问题。4.学生家长。正如前文所述,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了解和关心程度远远高于教育人员。但是目前学生家长,尤其是大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状况的渠道只能来自于学生自身的片面信息,严重的缺乏信息渠道。针对云南在校90后大学生与父母的交流现状的问卷调查显示[8]:86.53%的学生会选择用电话与父母沟通;51.84%的学生每周都会与父母联系;29.8%的学生会假装同意父母的观点;23.7%的学生与父母存在沟通障碍时会选择放弃。因此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家长,可以在家长的参与下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上的监督。从而改善学生学习效果,降低问题学生概率,从总体上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4篇: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范文

关键词:边疆地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优化

一、边疆地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做好学科专业建设,首先就是明确培养目标,也就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边疆地方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多设为专科专业,主要培养的是边疆地方所需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不论是本科还是专科,教育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比较“全”,也就是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是一个“全能人才”,既懂教学又懂技术,既懂科研又懂管理。这样定位出来的培养目标,必然导致后面课程的设置也是非常全面,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感觉什么都学,但又什么都学不好。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边疆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重新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和九年义务教育需要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及专业素养,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能够为地方区域性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的从事小学(或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校园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教育影视与多媒体作品制作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南国农先生曾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要培养的,是本学科领域既懂教育又懂技术的创造型人才,主要是四种人:教学人员———中等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师;技术人员———教育软、硬件开发人员;科研人员———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研究、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电教机构、网络教育系统等管理人员。”[1]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可能完全涵盖这四种人才,边疆地方高校应根据地方发展的实际需求来设定培养目标。对于边疆地区来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相对落后,极需能够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因此将培养目标主要放在能够从事小学(或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人才培养上,也就是南国农先生提及的“教学人员”。对于专科层次的学生,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恰当的。正如王竹立教授在《衰落,还是兴盛?———关于教育技术学科前景的争鸣与反思》一文中指出:我国目前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一般的中小学需要既能讲授信息技术课程,又能从事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与平台维护的技能型人才;在线教育企业和各级教育信息化部门需要懂得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设计、开发与管理能力的人才;高等院校和学术单位需要具有较深厚教育技术理论素养、对教育教学问题有深刻认识和洞察力的研究型人才。”[2]边疆地区整体教育信息化发展较为滞后,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课程主要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来承担。因此,对于边疆地方高校来说,培养能够承担边疆地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应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在这个培养目标中,还涉及到了校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教育影视与多媒体作品制作等,这与前述并不矛盾,因为教育信息化时代要求所有学科的“教学人员”都要具备这些能力。

二、边疆地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与优化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后,就要建立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什么。对于边疆地方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来说,其培养的学生可以说是边疆地区教育信息化的主力军,他们既要懂教学又要懂技术。因此,在课程设置中,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一是专业教育类课程,二是技术类课程,三是通识类课程,四是实践类课程。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明确后,对课程设置尤其是技术类课程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与优化。在重新调整后的课程设置中,教育类课程增加了《新技术新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专题学习》,该门课程主要是针对新技术新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分专题学习,例如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SMART理念等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旨在通过专题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前沿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技术类课程调整比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发展的需要进行名称和内容的改变,如将《Flash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调整为《二维动画创意设计》。从目前课件制作和使用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PowerPoint软件来制作,甚少有使用Flash软件来制作教学课件的。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使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一是费时二是学生最终学下来的效果并不理想,制作出来的Flash课件的质量甚至还不如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但Flash这个软件在制作教学资源方面也有其长处,比如制作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短片或一些需要具体形象化的教学内容演示动画,基于这样的一些考虑,故将这门课程进行了名称的更换,同时课程内容也有所相应变化,更多注重的是学生在教学资源上的创意设计。另外,考虑到课件制作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将这部分的内容开设在《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中,这门课程主要涉及PowerPoint课件、微课等的设计与制作,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符合当前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训》调整为《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实践项目专题》,前者主要是以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为主进行教学,后者将结合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变化来设置实践专题,如创客教育等。第二是新增了一些课程。如《Python程序设计语言》,开设这门课程主要是考虑到边疆地区中小学校今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变化(当前有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已经开设了Python这门课程),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尽早掌握这门语言的学习对于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会有一定的帮助。第三是调整部分课程的课程类型,并重新梳理内容。如《网络教育应用》这门课程之前是选修课,且以理论为主,调整后将其保留并设为必修课程,且以实践操作为主,如校园网的设计、开发与维护,慕课平台的搭建等。第四是删减技术类的选修课程,原课程设置中有多门选修课程且有些课程之间是有重复的,如《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这两门课程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来说,最主要是掌握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主要以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微电影的制作为主),且在必修课程中已有《摄影摄像技术及后期编辑》作为前期课程作支撑,所以不需再设置《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同时将《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改为《教育类微电影制作》。原课程体系中技术类选修课程太多,且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导致学生学得杂而又学得不精,故最终只保留了四门技术类的选修课程。通识类与实践类的课程根据学校的要求基本没有做调整,只是根据相关规定,在实践类课程增加了第二课堂教学实践(主要包括综合素养模块、社会实践模块、创新创业模块等)。

第5篇: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范文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5-0053-04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21世纪的课堂是多媒体的课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教育不再仅仅是“粉笔加嘴巴”的传统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必然会引入各学科教学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教育研究领域和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能反映教材内容和相应教学策略程序系统,具有综合处理图、文、声、像的能力,使学习者能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知识,增强理解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帮助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疑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功能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就在于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个体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具备各方面的基本素质,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要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必须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不仅要有雄厚的知识基础,还必须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形成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而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它能对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帮助。

我们认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具有以下功能:

(1)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为一体,具有真实感和很强的表现力,可以激发学习者兴趣,引起学习者注意,提高学习者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多媒体软件的内容组织上采用了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音像画面,有助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2)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模拟微观世界的化学反应和现象,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对于化学中运动而复杂的微观世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而借助计算机的模拟手段,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从而对化学变化的本质能一目了然。

(3)可以动态地、对比地演示一些化学现象,有效地控制变化的速度,调节快慢,从而便于学习者观察和思维。有些化学反应瞬间完成,对其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模拟控制反应变化的速度,调整教与学的进度,在教师与计算机的共同启发下,培养学生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的人机对话、界面友善、超文本、人工智能、可编著工具、方便的外设、虚拟现实等功能,可以使学习者沿着自己的思路,适应自己的需要去发展学习的过程,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可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计算机信息贮量大,处理迅速,具有友好的工作界面,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构建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地上机学习,并辅之以必要的反馈练习,及时肯定或解答,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进行全面即时性辅导、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

(5)多媒体的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作用于学习者,可以同时调动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体系,使学习者在最佳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多媒体的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

(6)多媒体网络可以缩短时空距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拓展学习者的视野,形成互助合作的良好风气。如电子图书馆和网络的服务,允许用户把信息(电子邮件)传给本系统的其他用户,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获得图书馆的信息,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正如埃斯特伦所说:“计算机能非常直观地、多方面地提供学习经验,这可以使一个年轻人在大约几个月的时间内达到用传统教学方式需几年才可达到的水平”。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这些功能,这就决定了它在化学教学中定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计算机在教学上的应用普遍停留在基础知识、文字处理、数据库基础等层次上,计算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究其原因,一是适合中学化学教学的计算机软件不多,目前已有的一些已商品化的化学教学软件也仅停留在初级教学水平,教学针对性不强,而一些水平相对较高的软件价格偏高,脱离了中学师生的承受能力,因此难以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二是市场上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软件品种单一、 制作粗糙、交互性差、界面不理想、连贯性差,难以形成系列产品,更难以在全国推广。三是现阶段我国中学教师现代科学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往往是懂化学的不懂得软件编制,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不懂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语言,对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焦急万分但无法实现自己的许多设想;而会编制软件的人员却又不甚了解化学教学,即使他们有丰富的编程经验也很难能编制出一个令人满意的CAI课件,这种情况就使得课件设计与制作相脱节,因此很难编制出较为理想的教学软件。

我们认为,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现状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在很多地区存在着资金短缺的情况,很难对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发。

(2)研究与编制力量分散,队伍不整齐。尤其是对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研究缺乏整体设想与规划,CAI课件难以做到质上的突破。

(3)在突破教学难点上还缺乏好的CAI课件。CAI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变乱为明、化难为易等功能开发得远远不够。

(4)加大教学密度、增加信息容量方面的研究做得还不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从目前已知的CAI课件看,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应该加强。

(5)对优化教学过程、反馈教学成果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从目前情况看,在进行计算机软件研制和教学实践时,尚不能把握坚持整体观点、重视多样化,贯彻综合观点、力争最优化的方法论原理。

我们认为,在当前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应该采取措施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进一步加强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研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着力发挥CAI的模拟功能、多媒体综合功能、个别辅导功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计算机为辅助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要组织力量进行CAI的专题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开展CAI课件的开发与协作,多出精品。建议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减少个体作坊式的低水平、无序的软件开发状况,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重复劳动而造成的浪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学会在协调、引导的基础上,在人力、物力上要对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研究工作给予支持,加强经验交流,做好推广工作。

3 开展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策略

针对目前开展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现状,我们认为,必须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才能促进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全面深入开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3.1 要解决好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要求与当前设备落后、资金短缺的矛盾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就需要有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多媒体软件对硬件的要求较高,设备等需要较大的投资。而目前我国的国情是教学经费不足,教学经费还主要是供给教师工资和学校的日常开支,所以开展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也只能先在经济较为发达、教学条件较好的地区起步,然后逐步推广,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积极推进中小学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社会进步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计算机的发展,硬件建设问题的解决对学校或是个人来说,也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3.2 要解决好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中的"辅什么”和“怎样辅”的问题

进行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研究,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不要以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去盲目地代替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

化学CAI课件在课堂上不能替代教师,而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因此,就不能将化学CAI课件设计编制成课本教材的翻版。就化学学科而言,化学的概念与原理抽象程度较高,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很难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有些有毒、有危险的化学药品与化学实验以及常规方法难于实现的化学反应也无法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因此,从“辅什么”的角度讲,化学CAI课件的内容应为用其他教学方法或手段进行时效果不理想或难于实现的教学问题,如化学反应历程的模拟,原子和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电子的空间运动与s、p、d电子云轨道的形状和空间伸展方向,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物质的溶解过程,原电池的形成,有危险的化学实验,不易观察的化学实验,易造成环境污染而学生又必须知道的一些化学实验,用普通方法不易操作和实现的化学实验,现代化科研设备与工艺流程等。诸如此类的知识与内容都是化学CAI课件的可以表现素材,这些内容如果能设计编制成质量较高的化学CAI课件,将会使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有助于学生把化学中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动态化,使化学教学过程具有更强的教育性、直观性和活泼性。对于“怎样辅”问题,则要求化学CAI课件必须具有可编辑功能,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需要进行选用和编辑,可以将其随意拆分和组合,使制作出的课件符合自己的课堂设计需要,使化学CAI课件的课程内容有机地成为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教师在设计编制化学CAI课件时,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注意化学学科知识内容的科学性与可接受性;

(2)要选取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内容;

(3)要注意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加强直观性与发展学生思维相结合;

(4)不能用模拟实验代替学生实验,可以通过CAI课件解决局部放大模拟或微观变化、宏观展现问题;

(5)渗透部分教学录像内容,避免花费很多时间和资金放在制作动画内容方面;

(6)化学CAI课件应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较友好的界面,并具有可编辑功能;

(7)课件设计与编制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坚持高标准,处理好总体构思与具体设计的关系。

2.3 建立一支合格的编制人员队伍,并对教师开展操作培训

要编制出大量好的化学CAI课件,一定要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编制队伍,这支队伍的建立需要有教育行政部门和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要努力做到开发与应用并行、专职与兼职并重、教学人员与研制人员并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CAI开发、研制、应用的系统。

要使多媒体在教育教学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专业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和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懂得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CAI课件的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基本技术,这样才能把多媒体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才能与编制人员更好地交流,提出对CAI课件的开发需求。同时,要注意培养懂得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的计算机骨干力量,能够更多更好地掌握CAI课件开发的技术,努力设计出能把教学工作的需要最佳地表现出来的实用软件。

3.4 建立各省、市乃至全国的信息交流网络

从全国的情况看,各地开展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程度各不相同。有些地区、学校硬件建设已基本配套,但缺少适当的软件,因此设备利用率不高。还有相当数量的地区和学校对化学CAI课件的研究工作相互重复或相近,缺少彼此间的交流与联合,造成人员与资金的浪费。为了能协调好各地、学校对化学CAI课件的研究与制作,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的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研究信息交流网络中心,定期交流与探讨对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高速公路时代,近30年来世界科学技术90%以上的发现、发展都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相连。把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引进家庭辅导、作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加强教学的时代性、竞争性和开拓性,有利于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对他们今后成长为高素质的化学人才将发挥重点的积极作用。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的结合是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研究,促进我国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深入开展,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JeffreyFrates,WilliamMoldrup,Computersandlife-AnIntegrativeApproach,p87,Perntice-Hall,Inc.,EnglewoodCliffs,NewJersey07632.

[2]JeffreyFrates,WilliamMoldrup,Computersandlife-AnIntegrativeApproach,p90,Perntice-Hall,Inc.,EnglewoodCliffs,NewJersey07632.

[3]ThomasY.Crowel,Computersinyourlife,MelvinBerger,NewYork(1981).

[4]V.V.AlexandrovandN.D.Gorsky,FromHumanstoComputers-CognitionThroughVisualPerception,WorldScientificPublishingCo.Pte.Ltd,Singapore(1991).

[5]Implementing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Learning,KogamPageLimited,London(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