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特色范文

民俗文化特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特色

第1篇:民俗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关中地区;特色小镇;民俗文化;保护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对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汲取能力大幅度提高,培育优秀的信息源和如何利用信息手段传播正能量,已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关中地区作为华夏文化重要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多彩的民间艺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人们的挖掘、整理、推广和应用。如何把握信息化带来的契机,应用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从历史文化遗产中获取现代文化的元素,使传统民间艺术更好地进行应用保护与传承[1],并藉此推动关中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这对于关中地区完成社会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关中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的民俗文化现状

1.1关中地区民间文化的形式传统的关中地区包括了陕西和甘肃天水,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包括了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5个市。关中民间文化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信仰、传统体育、传统医药、传统礼仪10大类。比较著名的有户县的农民画、凤翔木版年画、华县的皮影戏、蓝田普化水会音乐、长安斗门牛郎织女传说、眉户曲子戏、高陵洞箫艺术、中华老字号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长安楮皮纸制作技艺等。1.2关中地区民间文化的现状近年来,关中地区相应地发展了袁家村、马嵬驿、党家村等特色小城镇建设,并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形成了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点,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这种发展还存在很多的不合理之处,许多地方的跟风之举,影响了整个关中地区的一盘棋开发。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仅要发展以西安、咸阳、宝鸡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还要发展相应的小城镇建设,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比如传统的剪纸、刺绣、风筝、面塑、泥塑,还有娃娃哨和核雕等。其中,尽管如剪纸、风筝等民间传统被一些老艺人传承和开发,并且得到了开发利用。但仍有许多老物件早已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踪迹难寻,如纺车、手推独轮车、风箱、草鞋、粮仓、指南车、打铁及古法造纸工具等等。

2存在的问题

2.1只注重经济效益,度低一是受经济效益发展旅游业的影响,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已发生了巨大改变,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愿面对传统行业的不景气,宁愿流失到东部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从事各种行业;即便是留下的年轻人,也为了生计、赚取更多利润,而放弃固有的本土文化,从而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命运。二是新型现代机器与现代化高楼大厦的出现,使一些传统的技艺与传统院落与之大相径庭,比如、长安沣峪口老油坊是我国仅存的几处百年老油坊之一,如今这个百年“活化石”的院落已被拆作一堆瓦砾,即将被建成供游人参观的博物馆,传承人一家也离开了守护多年的老油坊。2.2缺乏传承与认可的措施与手段笔者调查发现,国内大多数院校还暂时没有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究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培养人才,需要对学生的就业负责。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业渠道暂时较少。同时,因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地点不在城市里面,待遇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学热情。目前几乎所有民间艺术遗产的保护都是以传承人带徒传艺活动方式为核心,而大多数传承人年事已高,又后继乏人“人死艺亡”会给中华文化遗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民间艺术传承人,真正起到决定性意义的保护作用[2]。

3对信息化时代关中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3.1加大民间艺术的推广与非遗传承人保护力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与享受,要利用政策扶持和科技手段,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力度,防止传承人断层现象的加剧。应将保护地方级民间文化产品及“非遗”项目的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使更多年轻人愿意加入“非遗”传承的行列[3]。尊重保护民间艺人的传统带徒弟方式,使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民间文化与艺术的学习队伍之中,在学习传承传统民间文化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文化知识加以升华,达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3.2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能只靠文化部门的单方努力,这种简单地行政化管理,一方面加大了文化部门的压力;另一方面导致了其有限地人力物力难以满足对中国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大国的保护和开发。因此,当今之际,应该是培养更多的专业文化管理和开发人才。在我国现今的教育体系下,对于知识的教育的重视远远大于对于文化能力的培养,文化管理的人才更是缺乏,而缺乏管理与规划地粗糙开发,只能败坏陕西文化的名声和影响陕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因此,应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高校资源,设立较高级别的文化产业高级人才培养机构,同时积极将这些人才培养与陕西的文化资源开发有效衔接起来。3.3建立数字化推广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和电视传媒手段,不断挖掘诸如民间艺术数字库、数字博物馆之类的陕西的文化资源。值得一提是,近期《芈月传》热播带来的对于秦文化[5]的关注,而李安拍摄的电影《卧虎藏龙》则加大了对蜀南竹海的宣传。

4小结

(1)信息化时代下的关中地区小城镇建设与民俗文化的保护是当今面临与必须思考的问题,而防止同质化发展道路是共同发展的前提。(2)对本地区的文化旅游信息开发是小城镇特色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利用陕西的高校资源、图书信息、人脉资源等,多方面培养专业人才、拓展宣传渠道、提升文化品位是关中小城镇特色化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保护的核心。

参考文献

[1]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47.

[2]程前.科学态度下徐州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4):84-87.

[3]田青.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探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3):109-112.

[4]肖爱玲.唐大明宫遗址保护方式探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3):18-29.

第2篇:民俗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城镇建设民族文化特色塑造

城镇建设的文化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代表着其所在地域的文化形象,决定着该地区文化形象的选择和走向。雷山民族历史厚重淳朴,民族文化璀璨多彩,其中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苗绣、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雷山县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 “旅游强县、工业促县、城镇带县”的战略目标。城镇建设紧紧围绕发展战略,着力挖掘民族文化元素,致力于营造独具雷山民族特色的城镇品位,不断提升雷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雷山县城镇建设规划中的文化定位

一个城镇文化形象的基本要素有城镇建筑文化、城镇自然文化、城镇公共文化、城镇制度文化与城镇精神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构成了文化形象的物质基础与基本条件。

(一)雷山城镇建设的民族特色考量

雷山特色城镇化发展之路,就是在雷山城镇规划建设中,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立足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认真考量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科学定位。雷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郎德上寨,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族风情于一体,其苗族建设、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仍保留着传统、古老、原汁原味的丰富文化内涵,是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

(二)雷山城镇规划的精品建设理念

在雷山县小城镇建设中将民族建设文化传承作为城镇建设发展的灵魂,科学定位、超前谋划,以打造精品旅游城镇为主线,结合雷山县中心城镇空间小、平地少的特点以及建设世界苗族文化展示中心的目标,城镇建设突出体现精细化、民族化的特点,将雷山建设成为“体现自然山水风光和苗族特色风格为一体的休闲宜居县城”,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具有风格差异的世界级苗族文化和生态旅游目的地、休闲服务型低碳旅游县。

二、雷山县城镇规划建设中的经验探析

雷山资源丰富,文化厚重,其辖区内苗族支系的文化特征各有差异,因此必须要有一系列包括各方面有代表性的参数组成指标体系,并用科学的建构方法,才能够塑造出符合本地地理与历史、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城镇文化形象,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编制先行原则

随着雷山新城区的不断拓展,县城区域发展空间缩小,土地制约愈发明显。在有限的空间内,要想实现集约发展,产生最大效益,规划必须走在前面。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雷山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修编)实施第四轮局部修改;加强对县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抓紧实施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实施西江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上郎德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二)坚持现代化标准原则

雷山立足城镇建设的文化定位,在进行民族文化形象设计时,仍然坚持按照现代化的标准进行设计、改造或发展,悉心搜集和研究现代化城市的功能经验,避开其发展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用战略眼光和现代化意识做好总体规划布局,严格按照“规划科学化、建设城市化、管理规范化”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和标准指导城镇规划建设工作

(三)坚持传统文化个性特色原则

个性是城镇形象塑造的生命,没有个性的城镇就没有生命力。雷山的城镇建设从平面布置、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使用等方面都展现出独具地方文化内涵的个性特点,力求突出唯一性、规模化、排他性的城镇景观效果,充分体现黔东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品位和特色,塑造雷山特色旅游县城的独特风格。

(四)坚持软文化空间原则

塑造城镇建设文化形象,除了硬环境建设,还必须要有软文化空间。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等构成的城镇建设文化空间,属于静态的外观文化空间结构。这种静态的文化空间还包括属于本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这是一个城镇建设文化形象的精神、风情的动态体现和象征。

三、雷山城镇化发展建设的不足之处

雷山的城镇建设发展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起步较晚,距离现代化城镇建设规划设计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整体功能弱化

雷山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得到一定加强,但受自然、生态、地理、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条件的制约,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过高,水、电、路、通讯发展滞后,部分基础设施系统还不够完善,导致城镇功能被弱化,影响行政管理效率和社会事业发展进程。

(二)城镇规模局促,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雷山县域经济总量小、城镇规模局促、城镇化水平、工业化程度低,发展空间受机制不活、人才缺乏、用地有限、环境欠优等要素制约。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薄弱,对周边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比较有限,城镇化发展后劲较乏力。

四、促进民族地区城镇规划建设的建议

(一)重视规划,科学发展

在民族地区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强调科学性,要通过对当地城镇的特质、规模、发展方向等进行深入研究,作好城镇规划建设的准确定位,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从当地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民族传统、经济实力、社会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编制符合当地城镇建设发展的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要特别注意民族文化在城镇规划建设中的体现、保护、传承和弘扬,通过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文化特色城镇。

(二)加强建设,完善功能

要通过加强城镇综合管网系统建设、交通设施建设、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治理来不断完善和优化城镇系统功能,以改善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来提升城镇建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切实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五、结语

城镇规划建设中民族文化特色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系统设计,更在于对特色形象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发动全民参与,开展全面工作,并借助多种活动和传媒的力量,全面构筑城镇独具特色的优良形象。同时,要在城镇规划建设的基础上,做好城镇文化精神的培育,这需要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讨论,有关部门对城镇文化资源的深入调查,建立专门班子结合城镇规划建设形象定位和在对传统文化特色、区域文化特色确认的基础上,精心发掘、精密策划,科学论证,逐步形成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特色城镇建设的共识,真正成为带有强烈时代特征和鲜明城镇民族文化个性,能够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向上的强大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涂在齐・试论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塑造[J].《理论月刊》,1998年第2期。

第3篇:民俗文化特色范文

民俗文化简而言之就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一个统称,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以其特色性、民族性、区域性等特点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而且作为一种“自然文化”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被广泛的应用与旅游业发展中,成为旅游行业的有一大旅游内容,并切实的带动旅游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应地制宜的发展,既坚持了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保留了旅游景区的特点,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赋予旅游景点独特的人文、景观魅力,从而有效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位

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是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结构为依托,民族群体为载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属性。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业两者的结合,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可持续观念的深入,民俗文化开始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应用于旅游业发展中,以保障生态旅游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尽管目前对民俗生态旅游还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民俗文化已经开始正真的融入于生态旅游中,成为了生态旅游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一般而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二者直接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民俗生态旅游包含了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原生态的景观,旅游的对象是不受到损害的自然风貌,是对大自然面貌的一中向往和追求。在环保意识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而民俗旅游则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之间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发展的一个结合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

民俗生态旅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既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使旅游景点更具独特性和更具特色,更能吸引游客游览的兴趣,更具有人文魅力。科学、合理的利用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对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二、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是一个区域经过悠久的历史文化所遗留和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传承的文化产物。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带有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习俗、服饰、居住等各个方面,都有属于本民族和本区域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民俗旅游则是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展示给旅游者,让他们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去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感受不同人文情怀,相比于简单的名胜古迹和风景旅游,民俗旅游更具有价值,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动中,切身的感受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体验不同人生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旅游中除了观赏到不同风景,同时也能满足旅游者对更多未知的了解,从而实现旅游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成为了外来游客来华旅游的根本目的,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重,在这种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业开始注重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的结合,将旅游景点与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入,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吸引游客和旅游也持续发展的最终的选择。

我国历史文明悠久,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和特有的风俗习惯,如:阿昌族的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侗族的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白族的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布朗族的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等。这些带有明显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节日都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标志。而这些民族特色所产生的服饰差异、饮食差异、民族工艺等,成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基础,是民俗文化景观的基本内容。而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观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旅游地区经济发展和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的内在要求。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区域里人民群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历史性。在当前旅游发展中,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既能传承和弘扬文化,同时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本质上,合理、科学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从资源角度来看。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实质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旅游环境中加入本土文化,使民俗文化资源以旅游环境为依托得以合理保留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民俗文化的同时,保障了民俗文化持久性和完整性,使民俗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冲刷下能够依然保留特色,得以流传。

(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以民俗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发展推动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将其合理的开发应用与旅游发展,赋予其商业性质,带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使其由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满足该区域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简单来说,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旅游者的消费过程实质也是该地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也就是说民俗文化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旅游者满足了该区域对物质资源的追求。

四、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了现代化的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整体而言,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保护了民俗传统文化,使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的开发旅游资源和挖掘传统文化,以提高旅游地区的旅游价值。这就使得许多被淡化,甚至消失的传统文化被相继的开发和激活,让这些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引起大众注意,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第二,提高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让游客关注到不同区域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民族特色,在满足其好奇心和观赏的同时,使其内心对自身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增加其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不同民俗文化的冲击下,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我文化的价值。

第三,催生文化和资源的保护意识。民俗文化的形成是由各个地域人民群众在经历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以口头或者形式的行为得以传承的,但是对这些地区人民而言,这些民俗文化只是简单的生活习惯,根本不具备其旅游的价值。但通过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让这些人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让他们开始重新的面对身边自然而然的习俗、文化,并且自觉地去保护和弘扬,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促进旅游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拓展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导致区域化越来越模糊。而且很多人认为民俗文化传承下来的东西往往是没有科学根本的,思想是落后的,虽然是对古老文化的一种保护和继承,但同样也象征着其生活方式的落后和生活水平的低下。但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观念而言,民族文化并不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消失,而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是持续传承的,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五、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民俗文化是人民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下的产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就需要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合理、有效的开发,不能盲足的推崇民俗文化,也不能只顾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立意上,融入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应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生态旅游是对原貌自然的推崇,在生态旅游中合理的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首先,必须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物资源和民俗文化意识,应地制宜,保留区域特色,避免被同化。其次,根据该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挖掘和开发,使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得以弘扬。

(二)打造原生态民俗特色,开创民族旅游新模式。以区域特色为中心,大力的进行宣传和有效合理的开发,打造原生态的民族生活风貌,从而有效的提高生态旅游区域的影响力和价值。保留原有特色和打造原生态民族生活风貌,还原一个真实的民族氛围,让游客在旅游中感受到民族的特色和魅力,提高旅游区域的吸引力。

(三)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究。目前,很多旅游景区都打造了自身的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在推动该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起到一个更好的宣传作用。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如:如:布依对歌、赶表、布依古音、古调(如布依铜鼓、八音坐唱、唢呐、嘞尤演奏)表演;布依服饰、饮食、浪哨、礼仪(进寨拦路酒、杀鸡敬客礼仪、敬酒歌礼仪、布依婚礼、演示布依赶尕过程)、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进行主题宣传或举办民族旅游节,让游客亲身体验,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

(四)加强景区(点)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互利共生的环境,正确处理好景区建设管理、旅游开发经营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鼓励包括规划者、决策者、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参与到生态文化旅游区的管理。要依法加强景区治理,科学管理,确保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得有效保护和恢复、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发掘、抢救和传承,以促进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第4篇:民俗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创产品;转化

民俗,是指民间的一种文化,它是紧紧依附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并且传承下来的文化现象。中国博大而深厚的的中华文化中孕育着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并且逐步演变发展代代相承。民俗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至关的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发展,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以乡土社会为主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徽地区优秀的民俗文化日益萎缩,有些已经逐步消亡。安徽民俗文化涵盖内容极其丰富,各类饮食文化、服饰、节庆习俗、建筑文化、等铸成一幅色彩艳丽的民俗风情图画,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皖南的跳钟馗、叠罗汉,阜阳剪纸艺术、旱船等不仅地域特色鲜明,而且有极强的观赏性。这些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的积淀为各种创意设计提供着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本文以设计的视角为出发点借助设计手法选取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中极具地方特色的徽文化作研究探讨。试图通过探究通过设计的方法对民俗文化提取进行创意设计。

一、开发徽州民俗对传承徽州文化的重要意义

徽州民俗文化是多样性的,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与信仰。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传统工艺等,都能够反应出徽州民间的审美情趣。民间舞蹈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反应徽州独特魅力,传统戏曲影响深远,与祭祀、节庆联系很密切。传统工艺源于生活、工艺精巧。同时徽州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安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山多而地少,四面环山,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单元间。在此地理环境中衍生出来的徽州民俗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成为了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民俗已然成为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开发徽州民俗文化资源并进行转化,从而设计出具有徽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精品,继而以此来传承徽文化。其次面对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历史民俗与现实传承的问题。以徽州民俗为例,尝试通过设计转化手法能够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历史与现实之间传承中搭建一个桥梁。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存在一中消极的现状:我国所开发的文化产业,更多是以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时尚文化进行,以乡土社会为主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消失殆尽,得不到传承。例如传统祁门县的民俗活动中古老剧种目连戏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能够表演出来的人很少了。界首彩陶、霍邱柳编这些传统手工艺会的人就更少了。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传承民俗文化迫在眉睫,十分重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艺术或者设计的手法进行转化,将民俗文化代入到现实生活中,在生活中处处展现民俗文化。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承民俗文化。

二、徽州民俗文化的内容分类

民俗文化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着,是最贴近人民身心和生活一种文化。其涵盖内容也相当广泛,种类庞大。大致分为:物质生活与生产民俗、社会生活类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想要通过设计手法在众多的民俗文化中进行提取转化,首先应对徽州民俗的分类和代表性民俗文化进行梳理,选取每类民俗种类中具有特色的,地域性特征较大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进行元素提取。(如图1所示)。

(一)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生产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建筑民俗等。开秧门”、“祭门神”、“接财神”、“开张礼”等仪式活动。传统的建筑民俗:马头墙、小青瓦、徽州特色民居、徽州三雕等。服饰民俗有“长袍马褂”、“端午衣”、“襦衣”;饮食民俗有传统徽菜:臭鳜鱼、毛豆腐“、刀板香等特色饮食。2

(二)社会生活类民俗

社会生活类主要。社会组织民俗方面的代表:反映村落习俗的西递、宏村;反映宗族习俗的牌坊、祠堂。节日民俗有:渔灯会、叠罗汉、五月五“赛龙舟”等。徽州传统节日:传统庙会主要有九华山庙会、关帝会、阜阳火把节、徽州婚嫁、五猖会、放水灯节令习俗、凤阳花鼓节等。

(三)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

徽州的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与禁忌、民间游艺、民间艺术、民间传说等。民间信仰有皖南建筑“风水论”、“嬉钟馗”、歙县渔梁坝的傩舞和祁门县的目连戏、黟县的“金扁担”传说等。民间艺术有阜阳剪纸、界首彩陶、霍邱柳编、杜氏刻铜、芜湖铁画。语言民俗有徽州歙县民谣、绩溪民谣、休宁民谣、黟县民谣和祁门民谣。

三、徽州民俗文化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转化方法思路

我们所理解的文化创意产品,既不能单纯的认为是精神产品,更不能视为简单的物质产品,而是兼具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性质。作为物质产品,文创产品要考虑其适用性、产出和投入成本,要注重产品的物质材料的选择及工艺性、流行性等商业性因素;作为精神产品,文化产品要有创新性内容,更重要的是蕴含情感,赋予故事性,设计师需要把故事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认知灌输到产品当中。满足人民日常精神文化需求,并通过信息、宣传、教育、文娱等功能,担负着传承精神文明、历史文化、习俗的重任。3所以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更应关注的是:好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更应该关注人们的需求,从外在变化和内在传达齐头并进,从具象到抽象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传达的结合。好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更应是具有独创性的,更应是蕴含丰富故事性和情感表达。本文由调查分析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通过挖掘和凝练“徽州民俗文化”元素与特色,研究其文化符号和元素的应用实践方法,将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提炼与创新,从视觉符号元素提炼到文创产品设计,将研究理念融入到设计实践中去,开发一系列具有徽州地方特色的,并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新品,通过设计创意来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继而起到传承徽州文化。

(一)文创产品设计元素提取

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时首先要分析徽州民俗文化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从而由具象元素中提取探讨徽州民俗文化及其深层含义,进而提炼出民俗文化元素转化为民俗文化符号。通过前期调研、素材收集、草图设计、具象转化、提取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应用、传达文化内涵、进行再设计。徽州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化应从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两个方面构成(如图2所示)。外在表现从民俗资源搜集分类到具象元素的提取和转化,具象元素的提取可以从服饰、造型、色彩、纹样等进行抽象提取符号化,最终应用文创产品设计中。内在表现为寓意情感的传达,从岁月积淀的徽州民俗中传承情感、通过文创产品传达徽州民俗的历史故事。

(二)文创产品的最大特征是创造

文创产品一定是个性的独特的创造,甚至是多文化交融的产物。本文以徽州民俗文化中的几个方面为例:徽派建筑、马头墙、牌坊和凤阳花鼓节日习俗为出发点,通过调研历史文化、形态、表现手法及寓意,结合现代文创产品的风格特点,设计了一系列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文创产品,有环保袋、书架、杯子和杯垫等。通过对上述对徽州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转换思路,通过前期调研素材收集、草图设计、具象转化、元素符号提取转化传达文化内涵、再设计进行设计实践。例如西递胡光刺史牌坊书立设计(如图3所示)。胡光刺史牌坊:徽派建筑中牌坊多为士大夫阶层的寓所,胡光刺史牌坊是为了纪念胡文光于明代嘉靖建筑担任万载县的县令时筑城墙、修学校,做过的不少利国利民的事情。一方面提取安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符号进行抽取简化,另一方面也是徽州民俗文化的代表,将其进行简化设计,形成书立,具有功能的同时也表达文化诉求和传达。

(三)文创产品设计需要情感的传达

鉴于民俗文化历史性、传承性及富有故事性的特征,民俗承载着设计师需要把故事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设计认知灌输到产品当中,这样消费者才会有感动,如果没有感动,文创产品很容易就会像普通的商品一样。同时开发民俗文创产品必须要有附有产品说明卡,通过说明卡直接传达产品背后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故事,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后,对故事有了认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物品,而是一个可以传承的故事。

四、结语

徽州民俗文化绚丽多彩的,同时富有浓厚的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为设计元素挖掘提取赋予潜力和基础。当前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未引起重视,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只有极少的人认知,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有些甚至渐渐消失在生活之中。民俗文化资源没有进行开发或者开发仅停留在表层。因而唯有通过设计的方法来挖掘徽州民俗资源,把传统的元素用现代方式表现。提取其民俗文化元素进行抽象转化设计,将徽州的意像带进文化创意产品里,让徽州地区的地域特色能够结合产品,通过产品的散播与流动性,不但能间接推广徽州地区,传承徽州地区的历史背景与民俗特色之外,也能借由文创产品引发更多的互动感受,让更多人对徽州民俗文化有认知和了解的同时,打造本民族品牌,进而传承徽州文化。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24.

[2]何群.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1-82.

[3]卞利.徽州民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26-41.

[4]丁龙庆,雷若欣,叶童.徽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12(7):1-2.

[5]阮晨海.日本旅游市场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分析[J].设计艺术理论期刊,2016(3):95

[6]周雅琦.北京民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15-20

第5篇:民俗文化特色范文

2005年岁末,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青岛海云庵糖球会荣获了“中国十大民俗节”称号,不仅提升了青岛的民俗文化内涵,也为糖球会做大做强提供了新的助力。四方区人民政府以此为契机,投资600万元对糖球会中心区域进行改造,全力打造海云庵民俗文化特色街,为2006年糖球会确定了“弘扬民俗文化、建设特色街区”的主题。

文化大戏唱响民俗

糖球会是由庙会发展而来的民俗盛会,传统民俗是这一节庆活动永恒的主题。为进一步提高糖球会的影响力,不负中国十大民俗节日称号,将这一传统民俗节日和以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为主的平台做大做强,2006年糖球会更加突出了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展示,体现民俗文化特色,从以民俗活动为主的糖球会开幕式,到其间陆续举办的狮王争霸赛、戏曲票友演唱会、“乡音乡情”传统地方戏展演、木偶戏、民间杂耍表演、高跷表演、民间工艺精品展、灯谜竞猜、大象擂台赛等文体活动,无不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让岛城市民美美地过了一把民俗瘾。

为了配合民俗文化活动的有序进行,本届糖球会对整个举办区域进行了合理规划,以海云广场、嘉禾路、遵化路北段、嘉禾路街心花园为糖球会中心区,该区域内统一搭建摊位,美观整齐,禁止摆地摊,禁止流动摊贩进入;中心区周边道路、广场为辅助区。整体按功能划分为区域:海云广场为文艺表演和休闲区,嘉禾路为民俗小吃街,嘉禾路街心花园为展览休闲区,嘉禾路街心花园临街为糖球制销区,遵化路为工艺品、小饰品街,人民一路、宣化路为小商品销售区,老年人广场为儿童休闲活动区,原先的五百商厦为展览区。规范有序的布局不仅大大方便参会市民购物和休闲娱乐,更为今后建设民俗特色街区的整体规划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文化街区彰显特色

今年去逛糖球会的市民到了小吃街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这正是四方区打造海云庵民俗文化特色街区的成果。

为充分发挥糖球会的品牌效应、挖掘糖球会的文化内涵、聚集和整合民俗文化和商业资源,2005年,四方区对海云庵及周边进行了科学论证和设计,规划建设海云庵民俗文化街区。改造后的海云庵民俗文化特色街区,以明清古建筑风格为主,集名优特色小吃、民间民俗工艺品展销、民族特色餐饮、书画古玩收藏和拍卖等功能为一体,进一步突出该区域的民俗特色,提升海云庵糖球会民俗文化特色的档次。2005年底,糖球会中心区域改造先行启动,区域内所有楼房粉刷成了雅致的灰蓝仿古色调,周边上百家店铺安装了统一招牌和传统的双层飞檐式门头,体现了明清建筑风格,并对周边居民楼实施了平改坡改造以及外墙粉刷工作,凸显出海云庵厚重的民俗文化积淀。2006年糖球会期间,这里增设了200多个小吃餐亭,形成餐饮小吃长廊,书法家题写的匾额,摇曳的商家字号旗帜,高高耸立的朱漆拱门,无不彰显出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

天下美味云集小吃街

在今年的糖球会上,传统的糖球与新引进的小吃各出高招吸引顾客。因为开幕的第二天正赶上西方的情人节,有家糖球摊位特地制作了一批梦幻至尊糖球,红色的玫瑰花加上心形的糖果,虽然“280元”的标价让人咂舌,但还是受到了情侣们的青睐,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今年糖球会上推出的香芋糖球、巧克力糖球以及炒红果等新品种,也都吸引了众多的市民。

第6篇:民俗文化特色范文

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人们对于汉语的学习,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语言教学了,而是对隐藏在语言文化背后的文化因素的兴趣更加浓厚。这也就意味着对外汉语教学,也不应是仅仅着眼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教学,更应当是对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的教学。而要想进一步搞好对外汉语教学,完善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则应首先着眼于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是语言文化构成的基础,而语言又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因此,民俗文化不仅是连接语言与文化的桥梁,也是引导汉语学习者融入汉语文化的沟通纽带。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必须涉及的。而民俗文化,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文化的起点,也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难点所在。

二、民俗学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

“民俗”是一个从日语中借来的词,、在英语中被称为folklore,直译为“人民的知识”、“群众的智慧”。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一个民族最源远流长,最富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最富有特色的文化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这样一种文化交汇的语境中,凸现的便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而民俗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现象。

1.民间语言

民间语言,是一个民族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蕴含了大量文化因素的语言。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称谓语、流行语、吉利语、委婉语、俏皮话、禁忌语、祷词、招呼语和在特殊场合或仪式中使用的行话、黑话、隐语、咒语等。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难点,但也是深入了解汉文化的突破点。

2.节俗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节俗便是其中的典型性的代表。通过节俗文化,学习者们可以了解一些中国特色的词语,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仪方面的词语等。例如:在教师介绍春节时,会涉及到“过年好”“拜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等词语。在介绍端午节时,一定会涉及到“粽子”“龙舟”等词语。在介绍元宵节时,一定会涉及到“元宵”“汤圆”“灯谜”等词语。这些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陌生的,也是新奇的。因此,必须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拜年、发红包、吃粽子,赛龙舟、猜灯谜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俗,才能使学生明白并掌握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节俗词语。假若学习者只是简单了解却不理解这些词语和礼仪背后的民俗文化以及这些节日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便更加不可能学习好、利用好汉语了。

3.称谓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节俗和一些特有的汉语民间语言,还要注意在口语交际中的民俗语言文化。例如:在称谓方面,中国人喜欢称与自己对年龄差不多的男女为大哥、大姐。或者在姓氏后加上哥,姐等,如“张哥”“王姐”等。这事实上是中国人热情、淳朴、豪放的表现,表达了中国人的一种平等意识。但对于留学生来说,可能无法理解一个陌生人为什么叫自己的哥哥或姐姐,使得他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一种抵触心理。

4.表达方式

中国人在交际过程中的表达方式往往偏于谦虚、礼貌、委婉。例如:中国人在面对夸赞时,往往都会回答:“哪里哪里”,而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在面对夸赞时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意。因而,在他们热情夸赞中国人,却往往得到一句“哪里哪里”的回复时,可能会不理解,甚至认为中国人虚伪。而此时,单纯的进行交际问题告诫,并不会使留学生完全理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必须将蕴藏在语言背后的中国民俗文化讲解给汉语学习者,使他们真正明白中国人在称谓中体现的谦逊、热情。因此,中外文化差异常常造成语言交际上的误解。中国人的含蓄委婉常常时留学生觉得中国人虚伪,不真实。而国外文化的开放直接常常使中国人难以理解。只有使汉语学习者理解中国语言背后的中国民俗文化,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语言交际中做到举一反三。

5.特有的民俗意象

中国的农耕经济使得牛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正面形象,而狗、狼、鼠则常常是奸诈狡猾的反面形象。因此,许多与狗有关的词语,例如: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鸡鸣狗盗、猪狗不如等,往往都带有贬义。而西方文化是在采集狩猎的经济生产模式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在采集狩猎过程中需要狗的协助,因此,一些与狗有关的词语,例如:luckydog,jollydog,worklikeadog等词语中,狗都是表示可爱的,努力的。所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面对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学习者,我们如果只是简单的将语言的含义教授给学生,必然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再次面对类似的语言现象时,仍旧不能够学会处理,只有我们将民俗文化的内容以及形成的原因告诉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理解,避免闹出笑话并在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学会独立处理这种语言现象。在颜色方面,中国人一直喜欢喜庆的红色,将白色作为丧葬时使用的颜色。因此会有红红火火、三尺白绫等词语。在学习这些词语时,如果是一个日本学习者,看到这样的词语,一定会将红红火火认定为不好的词语,而将三尺白绫认为是积极向上的词语。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民俗文化和日本的民俗文化对于红白两个颜色所象征的含义是完全相反的,这就需要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全面了解各个国家的民俗文化与中国民俗文化的差异,就必须处处注意带有中国民俗文化特色的词语,这样才能使来自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都能够全面深刻的学习语言知识。

三、民俗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第7篇:民俗文化特色范文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个区域都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特色,那些流传在民间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文化内容被称为民俗文化。由于我国民族的多样性,民俗文化也相当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愈加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许多民俗文化甚至被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昆曲、京剧、剪纸、皮影戏等耳熟能详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中国的文化瑰宝。然而有些民俗文化由于年代久远,运用的人数较少,正逐步走向灭亡。为此,我国加大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鼓励民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除了一些戏曲和风俗习惯之外,民俗文化还包括各地的民俗建筑、民俗景观等等。这类民俗文化由于旅游业的逐步发展而遭到了影响和破坏。部分地区由于对外开放的程度过大,导致当地的风俗习惯逐渐受到外界的影响发生变化。还有一些是由于各地游客的不重视和游客素质的高低差异,导致建筑和景观被破坏。例如,2015年9月11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出情侣在故宫铜缸上刻字的图片。这种行为严重的破坏了民俗文化的发展和流传,也触犯了我国有关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但由于多数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够强,个人素质不够高,导致他们认识不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和珍贵程度。出现对民俗文化肆意破坏的现象,致使民民俗文化的衰败和消失。

二、新时期的油画创作

油画的传入是在清代康熙年间,当时的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将油画带入了中国,并且使其成为了一种专属于宫廷的绘画艺术。后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和创新之后,油画开始逐渐走入民间。战争时期,中国油画主要分为三个派别,分别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派、以刘海粟为代表的新画派以及以庞薰琹为代表的现代派。在战争年代,油画家们颠沛流离,尽管如此,面临国难当头,油画家们虽不能上场杀敌,但他们以自己的油画作品作为武器,大力弘扬抗日精神,创作了诸多警世之作。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油画从原有的抗战和革命的内容变为了对祖国的赞美和歌颂。但是由于建国后一段时期油画受到了政策上的限制,虽然后来政策有所改变,油画仍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快速发展。到了新时期,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国家更加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对油画也更为关注起来。新时期的油画更加重视作品的写实和情感的表达。油画家对油画也有了新的认识,在油画的创作上不断借鉴和吸取西方油画的精髓,并且加以改进和创新,使中国油画更具有特色。

三、中国民俗文化对新时期油画创作的影响

(一)对油画家创作情感的影响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油画作家也不例外。在民俗风情的影响下,油画家笔下的油画也多少带有了一些民俗色彩。例如,红色在中国一直代表着喜庆和吉利,鲤鱼代表着成功和好运,喜鹊代表着幸福和吉祥等等。这些民俗文化代表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油画家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感情会受到这类十分普遍的民俗文化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像顾黎明的《吉祥如意》就在画中利用了牡丹来表达吉祥高贵的创作情感。

(二)中国民俗文化和新时期油画的融合

第8篇:民俗文化特色范文

    油画发展创新的前提是“传承”。“传承”包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外来油画自身所具有文化特征、特别是油画语言特性的继承。“融合”内容应是借助当代多元文化的语境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定,在被认识的过程中完成重建的目的。艺术是离不开特定时代的,一个成功画家的艺术灵魂就是要有一种主体性的文化精神力量,处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应对艺术有着不同的文化理想和追求,但是其主体文化精神是不变的,是根。油画作为一个外来画种,其引进的过程也是与本土文化进行不断融合的过程。如何对传统民俗文化从当下现实中寻觅更具本土意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主题,以创造更具民俗特征的赣南油画,更好的促进赣南油画艺术的发展。对传统民俗文化,林风眠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限于当时的历史局限,而是把中国艺术的发展同世界新艺术的发展联系起来。他认为:“绘画的本质是绘画,无所谓派别,也无所谓中西。”他是站在传统民俗文化的立场上用自信的眼光平等地看待西方艺术的。所以,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学习,以及对艺术语言当代性的追求,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也是赣南油画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品质。我们要在融合赣南传统民俗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当下的赣南社会现实,把握变动的时代脉搏,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油画作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油画一直试图确立自己的“本土性”,但长期以来在西方油画语言的影响下,举步维艰,而受当代艺术观念和世界性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使我们有了新机遇,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区域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对于当代油画创作者来说形成“宽视野,深扎根”的创作原则是必然的选择。艺术家要想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他就必须走出尾随他人的怪圈,深深扎根于自己最能发挥敏感性的文化资源之中,并按照个人的真实性情,最为纯真地进行艺术创造。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赣南传统民俗文化艺术资源,来强化油画作品的民俗性和地方特色,从而充分展示独有的艺术魅力。艺术家要做到深扎根,首先要对本民系中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做真切的现实感受,从而转化为艺术的精神能量,成为艺术创新的不竭源泉。由于现实生活既是民俗性的,又渗透着现代性,所以,对艺术家来说,这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艺术源泉。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强化真切的体验,才会使自己的艺术创造显现出特殊的艺术魅力。要下大功夫学习赣南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清醒地认识这种传统民俗文化的长处与短处,熟悉、领悟民俗生活中的艺术精神,这是在艺术变革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的血脉,不丧失民俗艺术特色的重要途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中保留着属于我们文化遗传基因的特性,那是本民系先人审美文化创造成果。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许多东西已不适用,但其中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完全可能唤醒民族气质共有的特殊敏感性。每一种文化既有自己的长处,也会有自己的短处,如果一个艺术家完全抛弃属于自己优长的东西,而试图通过完全摹仿别人的优长来与其比高低,他注定是个失败者。明智的对策自然是扬己所长,补己所短。

    充分利用油画语言的特性,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油画艺术,传承客家文化,油画语言创新的着眼点应是首先确立自己的主题精神,强化自己的话语方式。从油画语言所固有的表现力与张力,切入赣南传统民俗文化层面,树立一个传承与发展,成为人类传统民俗文化共有的一部分,而不是依附,以赣南传统的民俗文化方式行事,做出对当代文化精神和文化理想的自主性反应。

    当然,民俗意识、民俗风格是自然而然的东西,不是可以任意外加进去的什么“佐料”,只要民俗精神不泯灭,油画及一切外来艺术样式总归要渗入民俗性,这几乎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的艺术创作都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都应与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层相连而呈现鲜明的民俗气派,民俗性应是一种必然的,无须改正的品质。油画语言所呼吁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俗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民俗文化表现力是画家对传统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吸收后,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理想。在赣南传统民俗文化中创造新形式和对现代艺术形式的“本土化改造”,将西方近现代油画表现形式,通过自己的感悟、转化、发展和独特创造,努力建立起有赣南本土民俗文化特色的油画表现形式。以民俗化的绘画立场,致力于在绘画中追求赣南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自觉和成熟,以富于智慧性的民俗化思考。充分认识到失去民俗传统文化品位、品性的绘画是没有生命活力的绘画。因此,我们以在民俗化基础上不断创新,在不脱离传统民俗审美意识形态下发展内在的、恒久的精神“生产力”。

    赣南民俗传统油画创作的代表之一,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江锋教授,自幼受赣南民俗文化艺术的浸润和熏陶,对赣南地区民俗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擅长油画,在业务上始终专注于欧洲传统油画艺术语言的研究,勤于创作实践,其作品主要表现自己所熟悉的客家民俗风情,尤其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光色变化及鲜活的人和物状态等生活原始素材,并在艺术思想和创作实践方面有所拓展。代表作品有《客乡女》、《围屋情》、《山乡细路》等。

第9篇:民俗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民俗艺术;艺术特色;艺术设计教育

一、引言

在我国文化体系中,民俗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来自不同地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当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倡导利用民俗艺术资源实现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从而使艺术特色魅力得以全面绽放。

二、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缺乏特色,是当前很多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普遍现状。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视野太窄,教育理念上并没有承认民俗文化的地位,也没有将民俗艺术资源纳入实际艺术设计教育中;其二,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民俗艺术教学方面的素质不高,无论是民俗文化师资,还是民俗文化教学研究,都极度缺乏,因此也不敢盲目踏入民俗艺术教育中去;其三,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模式和授课内容受到国外艺术教育教学体制的影响,习惯性地以对方的课程内容和方式来进行,造成在艺术教学方面的“忘本”。总而言之,民俗艺术资源能够弥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缺乏特色的问题,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体系调整的重要环节。

三、民俗艺术资源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1.实现设计元素和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

民俗艺术资源的特点表现为民俗文化美学特征丰富、表现方式多样化、设计理念简洁、造型手段夸张、地域色彩和民族色彩明显、视觉美感更加天然和质朴、设计手法千变万化。因此,民俗艺术品种比较多,其造型理念和审美意向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大,这就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内容需要融入的元素。黑龙江流域的民间艺术品,形式简单,造型自由夸张,表现出来的是粗犷质朴的感觉。鄂伦春族桦树皮镶嵌画之所以能够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是因为其自身所渗透的民俗艺术表达方式和民俗情趣。在开展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时候,引导学生去分析民俗作品的艺术魅力,探讨其艺术情趣和精神内涵,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设计元素的不断积累,这是拓展学生设计视野的重要手段。简单来讲,教师要找到民俗艺术资源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切入点,最好从设计元素和精神内涵的角度来探究,这样就可以顺利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

2.实现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特色化改造

实现民俗艺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方面的融合,需要结合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目标,实现民俗艺术课程体系的重塑。为此,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从如下的几个角度入手:其一,实现民间艺术研究室的创立,依照不同民俗艺术品的种类设立对应的研究项目组,结合区域民俗艺术,收集和整理民俗艺术相关的资料,为开展民俗艺术课程的特色化改造奠定基础,这样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地域性的民俗艺术,进而在现代设计理念与民俗艺术工艺之间找到权衡点,实现民俗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其二,以民俗艺术资源为基础,邀请民俗艺术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民俗艺术教育教材,从造型体系、色彩理念、民俗艺术发展历史等多个角度来开展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民俗艺术。

3.实现艺术设计民俗文化教育素质提升

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资源中,民俗文化教育师资力量不够,这也是制约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民俗化改造的重要因素。因此,促进艺术设计民俗文化教育素质的提升,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可以从如下角度入手:一方面,学校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以开展民俗文化艺术教育讲座的方式,使当前在职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师能够更多地接触民俗文化,从而摆正其对于民俗艺术的认识态度,营造良好的民俗艺术教学氛围;另一方面,学校要在民俗艺术教学和研究方面加大投入,鼓励艺术设计教师参与到民俗文化研究中去,不断提升自身的民俗文化教学素养,保证能够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民俗化改造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职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娟.青海区域民间、民俗艺术资源在高校动画艺术教育中的应用[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