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原文:《孔融让梨》
范晔 〔南北朝〕
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3、翻译:
2014年第3期《教师博览·文摘版》发表了《“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一文。文章介绍了美国教师向小学生讲述“孔融让梨”故事之后的讨论:
师:关于孔融让梨你们怎么看?
生:爸爸的朋友为什么要给孔融家带梨?
师:作为礼物。
生:既然是礼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为什么还明显地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吗?
师:……
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分出去的梨子难道再要回来?
师:……
生: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意吃不吃,谁愿意吃自己去拿不行吗?
师:那样或许会不公平。
生: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子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师:你说得对,这个故事的确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前提假设。
生: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绝对相反的标准呢?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
师:他是在表现谦让。
生:他只能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拿一个最小的好了,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
师:那你怎么看孔融?
生: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生:我觉得孔融不诚实。
师:为什么?
生:这件事情有点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
生:我也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师:为什么?
生:他不负责任,让没有行为能力的四岁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分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赞扬。
师:……
生: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师:要是你是孔融会怎么样做呢?
生:把梨放在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青岛大学宫振胜、卢文丽两位老师做了对比性研究。今年7月全国“批判性思维教育”讨论会上公布了其中几场讨论的记录。下面是两场讨论的情形。
其一,曲阜一所小学五年级师生的讨论:
师:同学们,你们听完孔融让梨故事,有什么感想呢?
生:孔融很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自己虽然很小,却把大的留给哥哥和弟弟,我们也要学会大方,让着比自己小的伙伴和同学。
生:孔融顾着别人,品质好,不自私,不论大小都懂得忍让。
生:孔融不因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这告诉我们不能以大欺小,对于比我们小的要学会谦让和帮助。
生:孔融很谦让,不怎么自私。
生:我们要学会无私奉献。
生:我觉得孔融很善良,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其二,湖北一所初中师生的讨论:
师: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吗?
生:听过。
(老师请一名学生将故事讲了一遍)
师:请大家说说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看法。
生:孔融很谦让,他把大梨予让给了哥哥。
生:孔融是个很为别人着想的人,他知道自己小,吃不了大梨,而哥哥们吃小梨会吃不够,所以他把大梨给哥哥,小梨留给自己。
生:孔融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不愿意和哥哥抢大梨。
师: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我希望大家能说出不同的看法来。
生:孔融是个乖巧的孩子,他知道哥哥喜欢大梨,就让给他了,自己拿小梨,免得爸爸妈妈生气。
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小梨吗?
生:不会,我一定会去抢大梨的。
师:谢谢你说出了自己真实的心声。大家能不能换个角度思考这个故事,孔融会不会因为自己喜欢小梨,才把大梨让给哥哥的?
生:不会。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让梨就为哥哥着想。
师:所以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与人相处,要懂得谦让。
中美两国学生对《孔融让梨》的故事的不同感受、态度和评价,反映了两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不同现状,给我们很多深刻的启发。我们看到,美国的孩子有着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他们自觉地质疑孔融的行为与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原则,质疑孔融父亲的行为,甚至质疑故事本身的合理性,质疑故事作者的立意及其价值偏好。
“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截然相反的标准呢?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的问题,是对孔融行为及其背后思考问题的原则的质疑。学生还原了孔融思维过程中的两个推理,并由此发现了大前提的自相矛盾。孔融的第一个推理是:“年纪小应当拿小梨,我比哥哥年纪小,所以我应当拿小梨。”第二个推理是:“年纪大应当拿小梨,我比弟弟年纪大,所以我应当拿小梨。”两个推理的大前提是自相矛盾的。
“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子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和“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的问题,是从孔融的行为客观上可能给兄弟带来伤害质疑孔融行为的合理性。而“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的表达,更是在对孔融那样分梨的出发点做深刻的道德评判。
“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分出去的梨子难道再要回来?”的问题,是在质疑孔融父亲的行为。
“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意吃不吃,谁愿意吃自己去拿不行吗?”的问题是对隐含前提的质疑。孔融那样分梨有两个隐含前提:“每一个家庭成员都爱吃梨”和“梨是稀缺资源”。但这两个前提不一定成立。
“既然是礼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为什么还明显地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吗?”是质疑故事本身的合理性。
“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的批评,是在质疑故事作者的立意及其背后的价值偏好。
中国学生的讨论怎样呢?先看小学生的讨论。首先,从话语方式上看,他们用的全是陈述句,没有疑问句,这说明他们没有质疑的习惯和意识。再从陈述的内容看,他们都是在赞扬孔融,这说明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与作者和文本的立场观点保持一致,说明他们没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6名学生有4名学生表达了向孔融学习的态度,这说明向文本中的人物学习已经成为他们在文本阅读时的思维定式和用套话表达的习惯。令人稍许宽慰的是,多数学生能够用“大方”“谦让”等比较切近的词语来表达对孔融行为的抽象理解。而有一名学生“无私奉献”的表达则是完全不着边际,可见思维的惰性和套话的表达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如果对尚可宽慰的“大方”“谦让”等表达做深入探究的话,我们会发现,它们的价值坐标还是狭窄了,还不能从公平、诚实、自由等高层次的价值坐标来思考问题。
再看中学生的讨论:从话语方式上看,他们同样没有疑问句,没有质疑的意识和习惯。从表达内容来看,他们同样是在赞扬孔融,同样自觉不自觉地与作者的意图保持一致,同样没有反思的习惯和意识。有一名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说孔融的出发点是“免得让爸爸妈妈生气”,说孔融乖巧,这表明他能够从另外的价值坐标思考问题,这是可喜的:但他们同样不能从公平、诚实、自由等高层次的价值坐标来思考问题。有一名学生当教师问他“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小梨吗?”时说:“不会,我一定会去抢大梨的。”如果我们做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可能。其一,这是他的真心话。说真心话固然可喜,但其实用主义的、自私的价值取向和“抢”字所蕴含的野蛮却令人担忧,这与小学生的讨论相比较,是道德的倒退或堕落。其二,这不是他的真心话。他是故意在与其他同学做不同的表达而讨老师的欢心。真实的情形无论是哪种情形,都说明了这名学生价值取向的低下。何况为讨老师欢心而宁可违心地说“我一定会去抢大梨的”,同样表明了不以自私为耻的道德水准。
中美两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差异让我们警醒,让我们反思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文化认为注重仁爱、礼让、长幼有序的道德伦理是积极的,应当继承。但同时应当看到,这种文化的伦理坐标过强,而求真、自由、公正等价值坐标较弱。在思维方面,我们是重结论而轻过程,而西方文化更重过程,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及其思维特征形成了良好的传统。我国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扼杀了逻辑科学的发展,而在西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得到良好的发展而成为文化的根。
美国的教育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仔细论证,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20世纪更是鲜明地倡导批判性思维。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8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而中国的家庭教育从小教孩子“听话”“懂规矩”,甚至“乖巧”。家长包办代替,孩子缺少独立思考。家长对孩子的主要期望在于学习成绩和将来的出人头地,而少有对别出心裁的奇思妙想的期待。我们的学校教育更是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记忆,轻思维发展;重教师传授,轻自主探究;重标准答案,轻问题意识;重题海战术,轻科学理性。
1、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2、千里送鹅毛: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3、孔融让梨: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因为孔融最讨厌吃梨子,看见梨子就没有胃口,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不好意思说,只好拿个最小的说一些大道理,其实他只喜欢吃苹果。
二、因为孔融知道,他家的梨树出了毛病,大的能酸掉牙,梨越大,就越酸,梨越小就越甜,所以他义不容辞地选择了个小的。
三、根据孔融丰富的经验,他知道,大梨子里有虫,怕,所以呢,吃小的最保险,最放心。
四、因为在前一天,他老爸对他说过:“你如果明天吃个最小的那个梨子,我就给你吃一大筐苹果,再给你三十元零花钱,怎么样?”孔融心动了,就照办了。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中的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继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孟母断织
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丝,见他回来就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当下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了,孟子见此,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丝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河南尹何进升迁为大将军后,杨赐也派孔融带着贺帖到何进府邸恭贺,因祝贺的人实在太多,好久了,孔融仍得不到引见。自负气节高、志向远大的孔融在众目睽睽之下,夺过门人手中的贺帖扯得稀烂,然后扬长而去,回家后还写了一份弹劾何进的奏章。
在部下的怂恿之下,何进曾一度打算派刺客剌杀孔融,后总算被一位宾客劝了下来。鉴于孔融当时的声誉,何进不仅打消了追杀孔融的念头,而且还听从了那位宾客的建议,提议让孔融为侍御史,不久,又拜他为虎贲中郎将。
何进不杀孔融只不过是一时之间为了沽名钓誉。后来他拥立少帝,专权后,总想找一个借口杀了孔融,以报当年被羞辱之仇。
一天,何进与孔融一起外出,在市场上,孔融看见一个卖梨的,不禁嘟囔了一句:“黄澄澄的,这梨儿一定很甜。”何进说:“我也觉得不错,买一个吧!”一会儿,何进又看见一个卖柿子的,青青的,看样子挺涩,他又让孔融买了一个。
等到何进回了宫,他以少帝之名召集大臣上殿。何进看了孔融一眼,说:“这次孔中郎伴我出访,十分辛苦,皇上让我赏他一个梨,一个柿。孔中郎必须当众吃掉,不必拘束。”
这可是一损招,柿子苦涩,不吃吧,将会由此获罪;吃吧,那龇牙咧嘴的洋相将会在大家面前出尽。
只见孔融不慌不忙接过柿和梨子,随即将柿子递给身边的大臣:“皇上的赏赐,在下可不敢独享,你们一人一口,可千万不要辜负皇上的圣恩啊。”
孔融在市场上就想吃这个梨子,这时如愿以偿,他便在一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等大臣们将柿子吃完,孔融也抹抹嘴,将梨核往袖子里一放,说:“到时让家人们把它种上。”
何进心想,这下可抓到了孔融的把柄了,他不怒自威:“孔中郎,我让你当堂一个人将柿子吃掉,而你……你可知罪?”孔融缓缓地说:“请大将军让我把话说完后,再治我的罪不迟。”何进点了点头,孔融接着说,“自古节假日人们都要吃柿子,取一个事事如意之意,圣上赏给我的柿子,我可不能只顾自己事事如意而置大家于不顾啊 !大家事事如意,对圣上,对大将军就会更加感恩戴德呀。”
大臣们立即跪下,山呼“谢圣上隆恩。”又朝何进拜了拜,齐声说:“谢大将军的厚恩!”
这场面让何进心中格外受用。
为了看看学生们理解得如何,老师挨个儿问,如果换成了她们,会不会让梨?这天共有五个女孩来上课,都是八九岁的年纪。第一个女孩A是独生女,老师知道她常和邻居家小孩一起玩,就问她,如果邻居家的小朋友来了,妈妈拿出一盘梨,她会不会把大梨让给邻居的小孩吃?女孩A摇头说:“我不会,我要吃大的。”
老师很吃惊地问:“为什么呢?”A回答:“他家的两个小孩每次吃东西都要剩下,如果把大梨给他们吃肯定要浪费,浪费东西不是好习惯。”老师觉得,这个孩子虽然不让梨,但她的说法也蛮有道理。
第二个女孩B家里有个年龄比她大很多的哥哥,父母老来得女,对B极其宠爱。老师和蔼地问:“你在家里吃梨,会不会把大的让给哥哥吃?”女孩B连连摇头说:“因为我妈妈和哥哥总是把大梨给我吃,我让给哥哥他也不会吃,我吃了他们才高兴,为了让他们高兴,我要吃大梨。”老师看着她不知说什么才好,但这孩子的出发点好像也站得住脚。
接着问到第三个女孩C,C有个大她两岁的哥哥,两个人时常打打闹闹。老师问C:“你是否会把大梨让给哥哥?”她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哥哥很坏,对我一点都不好,我才不要把大梨让给他!”老师听了长叹一口气。
第四个问到凯丽,因为知道凯丽生在中国家庭,老师满怀希望地问:“凯丽,如果你和弟弟一起吃梨,会不会把大梨让给弟弟吃?”凯丽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不让,我比弟弟大,我当然要吃大的。大的吃大的,小的吃小的,这才公平。”
在重重打击之下,老师不抱任何希望地问最后一个孩子:“你是否会把大梨让给哥哥?”这个女孩也有个大她两岁的哥哥,她听到问题后,轻轻地点了点头。老师眼睛骤然一亮,这堂课没白上,终于有孩子领会了课文的意义,领会了中华文化。老师继续问道:“那你为什么要把大梨让给哥哥呢?”那女孩回答:“我不爱吃梨,我哥哥爱吃,管它大的小的,他都拿去吃好了,我不在乎。”
美国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个性鲜明、独立的思维永远是被赞赏的。无论孩子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多么离奇古怪,多么不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都会得到一句“Good Try(很好的尝试)”的赞许。从这几个女孩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虽然没有人真正理解“孔融让梨”的“本意”,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让梨或者让梨的理由。
当我讲这个故事给我五岁的儿子听时,他还不能正确地理解这些事情,他认真地问我:“他是不是不喜欢吃呀?”
现在的很多孩子,在物质生活上已经很富足了,他们理解事物的观念,也由于他们生活处境的变化而与过去的一代代孩子都不相同。在现代的孩子看来,一个小孩子,只有在他不喜欢吃家里人却非要他吃的时候,他才会拿一个小的。如果他喜欢吃的话,他就应该让他的爸爸妈妈再去买,买很多,一直到吃够为止。他们的观念是,如果有条件的话,我就是要自己喜欢的东西,我要最好的食物,最好的衣服,上最好的学校,读最好的书籍,考最好的大学。
我们对现在的孩子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不是要他们理解孔融,像他那样去做,而是要他们去理解尽可能多一些分梨的方法。
分梨的方法可以有无数种:
把一只梨给生病的老爷爷一个人吃了,这是一种尊老的方法;
把一只梨给家里幼小的孩子吃,小孩子又让给辛苦的妈妈吃,这是一种亲爱的方法;
把一只梨切成很多小块,分给班里的小朋友吃,这是一种友爱的方法;
把一只梨送给街头上乞讨的残疾人吃了,这是一种慈善的方法;
忍着自己的饥饿,把仅有的一只梨让给身边最需要的人吃了,这是一种高尚的、利他的方法;
把一只梨按周围的人数平分为几块,一人一块,这是平均主义的分配;
在一个家庭里,把几只梨按照老人、孩子不同的需要分开,这是一种按需分配的方法;
在一个办公场所里,把一筐梨按照所有人的职务大小分配,这是权力的分配方法;
在几个一起采煤的矿工那里,把一袋梨按照每个人采煤的多少分开,这是按劳分配;
在几个饥不择食的人面前,一个最有力气的人把所有的梨都抢到了自己手里,他独吞了,其他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是野蛮的利己的方法,反映了弱肉强食的道理;
……
每一种分梨的方法,都是人类所可能有的一种不同的生存行为。
在共同的生存中,我们可能经常面对着一些有限的土地、矿山、海洋、空气、食物,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最适当的方法来分配和使用它们。
当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双脚踏上月球的时候,他本来应该按照美航天总署的要求,宣布美国人已经登上了月球,月球已经为美国人所拥有了。但是就在那一刻,阿姆斯特朗看到了广阔的宇宙,在广阔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颗普通的星球一样。他是来自地球的第一个人,他不仅代表着美国,他也代表着整个人类。他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在此以前,地球上很多原始的海洋、陆地、山脉、河流,却都是被最初的发现者据为己有了。他们以自己的名字或者是国家的名字命名了那些地方。这样的动机曾经激励着最初的人类探险活动,出现了很多勇敢非凡的探险家,像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库克、白令等等。
但是在此以后,人类的探险家们已经不再把刚刚发现的地域据为己有了。现在,在南极、北极,有很多国家竖起了他们已经到达的旗帜,但那只是他们建立的一个个科学考察点,而不是他们国家的领土。
快乐扮家家
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我和甘珂凡、李玮两个小伙伴来到草地上玩扮家家的游戏。
我们把泥土捏成圆球当汤元,把薄一点的石头当盘子。我们三个人当中,甘珂凡最大,她就当大姐姐,我当二姐姐,李玮当妹妹。她们俩负责捏汤圆,我负责运泥土给他们做汤圆,不一会儿,汤圆就做好了,当盘子的石头大小都不一样,我和甘珂凡都愿意把大石头给妹妹李玮,因为她最小,就把汤圆分给她多一点。我把中等的给甘珂凡,给她四个汤圆,我把最小的石头留给自己,只能放两个汤圆。因为我听过一个故事叫“孔融让梨”,孔融去挑梨子,他把最大的给哥哥,最小的给自己,我也要向孔融那样,把好的给别人。
我们各自端着“盘子”吃起了“汤圆”。我们捧着肚子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草地上荡起我们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