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国外补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做法
1.美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财政补贴体系。
美国政府在其农业发展战略中突出了政府投入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其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一直注重对农田水利建设财政补贴体系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补贴体系。美国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财政补贴以政府补贴为主,民间投资为辅,目前美国水利项目60%以上的投资源于各级政府,私人投资所占比例在40%。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会列明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补贴比例,水利建设投资保障性较强。而且,美国松散的联邦政体决定了其财政分配体制也趋于分散的形态。各州财政收入各自纳入本州的财政预算,互不干涉。因此,本州农业水利建设的补贴主要是由本州政府的财政支持,本州政府财政比联邦政府的补贴份额更大。美国补贴资金管理体系完善还表现在农业补贴资金的编制过程。在编制联邦政府预算时,各地方政府会将农业补贴资金申请汇总并向上一级政府汇报,编进联邦预算后,并最终由议会审议通过。审议通过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依据预算层层下拨补贴;项目实施之后由专门的评估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衡量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果。由于美国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其涉及水利建设的所有经营与决策均纳入司法体系,使政府补贴从申请到使用全过程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整个补贴流程实现了有序规范,较好地保证了补贴资金发挥效益。
2.欧盟依据外部性进行选择性财政补贴。
欧盟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进行补贴时着重考虑了外部性,这主要是依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所具有的公益性特点。欧盟根据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性质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补贴,对于正外部性较大的项目给予的补贴力度较大,对于正外部性不是很强的项目给予的补贴力度较小。与其它国家相比,欧盟采取了选择性支持的财政补贴政策,这与其所处欧洲大陆绝大部分地区自然气候条件较好有较大关系。因为欧洲长年风调雨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自然禀赋较好,所以其农业生产条件的宽松给这种选择性财政补贴政策预留了空间。
3.日本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给予全面扶持。
虽然日本的《土地改良法》规定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应遵循“受益者负担”原则,但事实上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仍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这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和日本国家财力雄厚实际情况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总体上看,日本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补贴具有补贴全面、力度大的特点,日本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更是绝对占据了水利投资的主导地位,水利投资一直在各类公益事业中占居首位,许多补贴项目都是政府全额全程补贴。首先,政府直接给予农业生产者补贴,补贴额度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额的80%左右;其次,政府还通过无息贷款、贴息贷款等方式给予农业生产者补贴。农业生产者所需承担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负担已经很小了。
4.以色列政府财政补贴使用范围宽。
以色列由于国土面积小,国家注重发展农业,加之财政实力较为雄厚,因此绝大多数农业水利建设项目都由国家出资,但以色列与各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补贴资金使用范围更宽,以色列不仅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补贴,而且对先进节水农业灌溉技术研发及应用也给予补贴,通过补贴高新农业水利工程设计研究,以色列建成了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农田水利系统,使农田水利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节水作用发挥到了很高水平,充分达到了“节水”和“增产”的作用。
(二)国外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运行维护方面的做法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世界各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灌溉水费收取难、实际收取率低、财政负担重、管理效率低等问题。为了提高农民兴建水利工程的积极性,重点促使农民管好用好水利工程,建立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良性的经济运行机制,许多国家采用了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做法。参与式灌溉管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银行和国际灌排委员会在许多国家推广的灌溉管理机制。参与式灌溉管理制度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依托,让农民参与农田水利的兴办、改善、保养及管理,其实质是灌溉管理责任的分权,即重新划分政府和农户在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的权力和利益。按照这样的机制设计,灌溉工程设施的运行维护主要由用水户协会来完成,而费用通过补贴以及向用水者协会会员收取会费来维持。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国家正在实施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做法,改变了政府包揽灌溉工程管理的做法,把管理职责主要移交给用水户协会,既能减少政府补贴,又能保障工程运行维护经费的需要,这种方式与国内实行的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民主管理,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从参与式灌溉管理应用范围看,在法国已有1/3的灌溉农田采取了这种管理模式,每个协会的规模为75个成员和250公顷灌溉农田。在墨西哥,81个国有大型灌区控制面积的2/3已经移交给用水户协会来管理。发达国家农户参与程度较高,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所有权与使用权一致,没有机制转换的问题,避免了协会管理者和用水户的短期行为,增强了对水利项目进行参与和维护的积极性。
从参与式灌溉管理实际运作情况看,在世界银行提出的“农民用水者协会必须坚持的4条标准”的软约束下,用水者协会的职责界定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一般都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主要是接受政府移交的灌排管理权力和责任,具体参与项目灌区规划、施工建设、运行维护方面的事务,负有从主渠道买水、向用水户收取水费、协调渠域内的用水矛盾的责任。政府基本不会干预协会的具体事务,除了在经济上给予资助,还会在业务上给予指导和监督。在不同国家,用水者协会的区别主要在赢利目标定位和组建方式两个方面:首先,从赢利目标上,多数国家的用水者协会属于非营利性组织,但是,也有少数国家的协会属于“自负盈亏,保本运行”,比如美国负责为农场提供灌溉用水的灌溉协会或者灌溉供水公司就属于这种情况;其次,从组建方式看,多数国家用水者协会依据相关合作社法成立,并与当地水管部门签订协议即可。但是,墨西哥的农民用水者协会成立时须经国家水资源委员会同意,由该委员会发给水权转让证书并到公证处公证。
从政府的扶持方式看,尽管参与式灌溉管理强调市场化运作,并且多数国家都有财政在水利设施工程项目管护上入不敷出的实施背景,但是,从成功推广该模式国家的做法来看,各国政府始终在推行过程中扮演了主导者地位,从资金、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韩国政府就建立了以国家财政为主的金融贷款和受益农户投资为辅的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和管理体系,在管理资金投入上充分保证了小型水利工程参与式管理模式的顺利进行。印度的法律规定小型灌溉工程的总预算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分别拨款总投资预算的1/6左右,对于采用喷灌和滴灌等节水技术的小型水利项目,政府还会额外给予25%~50%的补助。
此外,西方发达国家在水资源开发和节约利用方面引入“产权”概念,根据闫华等学者的研究结论,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率先开始了农业用水与城市用水之间的水权转换,具体内容是在满足农业用水的前提下,将农业灌溉节约下来的水量有偿转让给城市使用,而城市则相应负担相关工程的建设投资和部分增加的运营费用。在农业用水转换过程中,州政府负责监管,并在州政府内设立了负责水资源控制、水交易和仲裁的常设机构。根据王芸等学者的介绍,日本在水权转换方面的做法更加突出了水权转换受益者对农田水利的投入补偿,其做法是由城市部门向农村提供部分灌溉设施改造费用,在帮助农村提高了灌溉用水效率后,节约下来的农业用水才可以供给提供投资的城市部门使用,这种做法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农民进行设备更新,在不损害农民灌溉利益的情况下,通过间接水权转让开辟了新的更新改造费用筹资渠道,为农民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开辟了新途径,也能够有效地促进节水农业发展。
(三)国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1.强化政府的投资主导地位,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农田水利设施的公益性强,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相对于农民的承受能力而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本属于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予以保障的领域。既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政府就要积极投入资金予以支持,通过公共投资来替代社会资本缺位,这就必然要求政府在农田水利投资中始终发挥主体投资的作用,居于主导地位。据姜斌等学者研究,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人均GDP在4000―7000美元阶段时将进入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水利投资增长规模基本与国民经济发展呈同步增长趋势。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5432美元,处于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为了确保农业发展始终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现阶段我国应当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力度,同时强化各级政府的主体投资地位,借鉴发达国家优先考虑公益性项目的做法,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严格把握财政投入方向,将财政资金更多地向纯公益性项目倾斜。
由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整体基础差,地域广、数量多、欠账多,建设任务重,相对水利建设的需求,各级政府财力保障水平有限,在坚持强化政府投资主导地位的同时,对于水利建设的缺口部分,还要考虑吸纳和利用当前较为充裕的民间资本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经营和管理。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对于有利可图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要争取让渡给市场,由社会资本承担,形成良性循环和自我发展。政府应当集中精力和资源,着重扶持社会资本不愿投资的地域和公益性项目,同时做到建管并重,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的效益和效率,为工程运行的市场化创造条件。
2.继续明确水利项目产权,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市场。
有恒产者方有恒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始终是理性经济人参与交易活动关注的首要问题。为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管护缺位而导致的工程基础设施老化、成本回收不足、灌区服务质量下降、灌溉面积减少等问题,同时提高农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降低灌溉成本,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为水权交易创造条件,就需要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首先明确水利项目工程产权。因为唯有完备、明晰而且稳定的水利项目产权做保证,才能为水权界定和水权交易奠定基础,进而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水利、农发等相关部门已经注重界定项目产权,并将集体兴建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属界定集体,有些项目还进行公开竞标,将一定年限的使用权承包或租赁给农民个人,这些做法都有效地解决了水利工程产权问题,今后还应加大明确水利项目产权的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水权交易改革,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市场。虽然我国目前尚未解决初始水权分配等实际问题,同时水权交易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可能会诱致制度变迁,引发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但水权交易作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应当作为水资源改革的发展方向。鉴于当前建立水权市场的时机尚不成熟,有关部门应当在一些已具备了水权转让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为最终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创造条件。
3.发挥政府推动作用,推广完善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主体,农民始终是使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体。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表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水平,减轻农民税费和政府财政负担。因此,应当在全国大范围推广这种灌溉管理制度。我国湖北省漳河灌区已在1995年建立第一个用水户协会,目前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已经进入了发展推广阶段。为了推广完善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改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状况,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推动作用,给予必要的舆论、资金、技术支持,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为用水户协会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始终处于良好运营状态。
课题组组长: 王树勤 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
成员: 李长璐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宗宇翔 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
在对电力工程的施工进行管理时,最主要的重点内容包含施工管理的难点以及施工管理的主要项目。一方面,是施工管理的难点。电力工程的施工是一项管理项目较多,施工环节复杂,并且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的系统性的工程。由于,在电力工程施工进行过程中遇到的不稳定因素较多,比如:地形、天气、以及原线路的接入等,假如对建设施工管理不科学,就容易导致电力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因此,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难点不但表现为施工安全管理上的难度,而且还表现在度建筑施工期间用到的建筑构件以及设备原件的管理上。可见,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要抓住难点,在细节处反复的进行检查与测试,进而保证施工的质量;另一方面,是施工管理的主要项目。进行电力施工的前提条件是施工管理人员应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施工方案以及设计图纸的审查,达到确保建筑施工严谨性与科学性的目的。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时,要保障建筑施工的技术质量,一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优质,防范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不安全的因素,以确保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二、加强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确定目标,保证质量
电力工程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其项目工程师要做好关键性的技术管理与审查技术人员的工作。由于工程师负责整个电力工程建筑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所以对工程师的基本要求中,专业的施工管理经验以及业务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工程师还要保证施工中的施工安全以及有效统一质量。与此同时,工程师对施工中所有的设备与零件,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杜绝假冒伪劣以及次品的出现。在电力工程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专业的审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兵器而严格检测机具以及材料的质量。参考监理部门与业主对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等规则的要求,在其基础上对标准工艺的安装流程进行建立,并依此为标准,对各个专业日的工艺施工进行要求与细节的安排。
(二)强化技术,保证安全
由于在电力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安装中涉及到的不安全因素诸多。因此,安全问题作为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要慎重看待。但是,经过笔者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大多数的电力建设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非是因为操作人员和技术施工的技术不高造成的,而是因为建筑施工人员对规范化操作以及辨识危险源的认识不足造成的。可见,为了确保电力建设施工的安全,要加强施工人员对安全意识的提高,做到防患于未然。比如:在施工建设中,强制规定施工人员穿戴好绝缘鞋和绝缘手套等,对施工中经过拆除的电线头要及时的用绝缘带进行绝缘。对于电力工程中的高空作业,必须对安全带以及扶梯工具的防滑程度进行检测,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施工监管人员必须杜绝随意从高空中向下投掷施工工具。另外,施工人员要随时携带工具袋,对于带电设别出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比如:露天、雨雪等,施工人员的手持电工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是耐气候型的橡皮铜芯的材质,而且施工中用到的所有设备都要进行绝缘处理与空载测试。
三、加强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施工质量决定着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因此,施工管理人员要特别注意对施工质量的管理,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对电力工程市场的调查研究,以输电工程为模板,对如何加强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供所需者进行参考。
(一)基础类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基础类的建筑工程在整个建筑中决定着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为了杜绝下沉、变形等质量事故的发生,工程管理人员要加强度基础类建设施工的质量控制。因此,在进行基础类建筑施工时,要依据施工图纸对质量进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建筑施工的标准。尤其是关于转角塔的基础建设,因为转角塔对拔力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混凝土与地基的牢固性要求就会比较严格。
(二)杆塔类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杆塔类的建设工程主要分为直线型杆塔与耐张型杆塔两种,在进行杆塔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要区别对待。建筑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性价比与施工要求的因素,因此,杆塔的选择类型取决于对电力系统技术的要求是否符合、对今后的维护工作是否便捷、对供电之后的安全性以及经济利益能否保证等,这些也能输都是在设计阶段应该重点考虑的。
(三)光缆类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人员在进行灌篮类施工建设工程之前,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应该严格的检查设计施工图纸、施工设备、原材料等物品。做好施工的技术准备工作,在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安装规范进行操作,并严格测试光缆的性能,必须对每一盘的光缆进行单盘的测试,然后光缆类建筑施工才能进行开工,架设光缆工程之后,对工程的全线作业仍然要进行严格的测试,以保证信息的通畅。此外,为了防止光缆受到雷性的阻碍,在建筑金属部门要做好防雷的预防工作。
四、结语
1.1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园林工程包括的了很多专业工程,如土建、装饰、市政、水电安装、绿化,但是各专业工程的工程量也可能不是很大,这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园林施工企业在安排管理人员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个专业都安排一名专业管理人员。因此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就会出现非专业的管理人员来管理专业的施工队伍,造成上下沟通不畅,给工程施工和成本管理增加很多不确定因素。
1.2技术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随着园林建设不断兴起,大到一线城市,小到乡镇,都很重识园林建设。因此,园林建设工程越来越多。但是与之相适应的工程技术人员还不够,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更少。许多园林企业在接到工程后,找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进行工程施工管理,大学生有理论,但缺少实践经验,根本不能胜任施工一线工作。
1.3不重视成本核算工作
某些园林施工企业不重视阶段性的成本核算工作,而这也是历史积累问题。该问题导致园林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成本不均衡现象。核算成本体现于园林施工各个阶段,需根据各施工阶段特征,对各方面成本支出采取不同的策略。但是许多园林施工企业并未做到这一点,成本核算混乱。
二、园林施工中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2.1控制施工材料费
园林施工的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中的重要部分,约占60%的工程总成本。因为市场价格波动、供货渠道增加,选购材料需选择最优惠、高信誉的施工单位作为交易对象。预算员在工料分析和工程施工预算基础上,编制定额任务单。等到项目负责人核实好后由材料员、保管员、工长、会计各保留一份。材料员依据定额任务单、材料汇总表和工料分析表进行采购。若是大批量材料采购则由会计、预算员、材料员、负责人共同把关,签订合同,按照出厂价格采购,并分批送货。在材料进库时,保管员、质检员、工长、材料员要一起检查质量、核对数量,办理入库手续。如果材料需用量比任务单用量要多,应当由项目预算员、工长、负责人去查明原因,等补单审批后再发放。部分工程结束或者每月终,保管人员需将材料任务单和消耗表交予财务。
2.2选择最佳的种植时间
园林施工中,植物种植是施工的重要部分。若要构建优美园林,较关键的是种植的植物是否能一次成活,且达到预期效果。植物存活率和成长情况是园林施工重点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说,植物移植最佳季节在春季的3~4月,其次是在秋季9~10月。当工程施工不在此季节时,必须采取一些植物保成活措施,提高植物成活率,尽量减少死亡苗木造成的经济损失。
2.3控制机械设备成本
园林工程的机械设备费用占据7%的工程总造价。尽管占据的比例不多,但较为重要。采取的机械设备要满足施工实际需求,并考虑到机械费用情况和综合效益水平。具体选择机械过程中,需根据施工条件、工程特点,以生产率、参数合理、高经济效益原则开展。实际施工时,可能会因为工序搭接和流水施工需要,出现偶然或必然的施工间隙,会影响到施工机械的连续作业。又有可能因为工种配合和施工进度的影响,施工机械不断运转。要以满足施工需求为前提,做好机械设备平衡调度,以此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
2.4各专业工种的协调配合
园林工程是一个工程项目的最后一道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的绿化装饰,面子工作。但其包括的工作内容较多,包括土方、管沟、管线、基础、土建、装饰、植物种植等。因此各专业工种的协调配合极其重要,施工现场不能各顾各的蛮干,应以整个工程项目大局为重,各专业工种互相配合,该干则干,该停则停。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相关专业工程施工工艺要求一道工序一道工序施工,不能图快,或自己施工方便,乱干、蛮干,造成工地上挖了填,填了又挖,管线埋了又被破坏,植物栽了又挖。这种无序的施工不仅造成了材料的浪费,还造成人工费的浪费,对工期的影响也很大。
2.5选拔优秀的管理人员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影响到了工程管理质量。现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复杂性,专业多样性,对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施工企业应当选拔一些优秀的管理人员,在选拔管理人员的时候,这些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工程管理经验、专业的工程技术经验,还应有较强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这样能够避免人员专业素质造成的决策失误,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三、结语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工程项目施工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过程非常复杂,也会有很大因素影响到质量的好坏,比如材料、设计、地形、水文、地质、机械以及施工、技术、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等,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另外,工程项目存在体积大、位置固定的特征,与工业生产相比没有固定的流水线,生产工艺与检测技术也不够规范,没有成套的生产设备,生产条件也不够稳定,所以,有很多因素都会对项目的质量造成影响,比较容易产生质量方面的问题。比如材料的差异、环境的波动、操作的变化以及设备的一些磨损,都会对质量造成变异,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建成工程项目以后,如果再发现相关质量问题则是不能退款或包换的,所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进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其一,管理模式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现在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失去了控制权与自,只是依附于项目的承建人,只收取一部分管理费用,而对于项目建设只能听从于承建方,而项目承建方又把工程进行下一步的分包或转包,这就导致很多建筑施工的现场,不能把建筑施工安全文件成功的执行下去,给建筑施工现场造成失控的局面。
其二,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没有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足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把相应的管理工作落实下去,对建筑施工安全责任重大没有足够的认识。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也不能传达下去,并且,一些企业的领导整天忙于日常事务,对安全生产没有高度的重视,安全生产只停留在口头上,严重影响了施工安全工作的开展。其三,没有健全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也没有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体系成了形式主义,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其四,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安全生产,相关安全设备、设施、用具及用品都配置不齐全。安全生产并且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就是安全设施及安全经费的投入,现在,因为建设资金不能准时到位,加上一些不正当的竞争,导致一些施工现场缺乏安全网及无脚手架等设施,这就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存在。其五,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在措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施工安全资料不真实,建档没有按照规范的标准进行,没有足够重视模板工程,没有规范使用用电,施工现场对于文明施工没有足够的意识,并且能力水平不高等。
三、笔者多年来经验谈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对策
首先,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必须把质量意识树立起来,在工程建设中永远不变的主题就是质量,建筑产品都是一次性产品并且体量很大,也有较大的投资,较长的建设周期,比较复杂的生产要求,施工的环节也比较多,对综合测试十分不方便,只要建成就不能再更换。在工程最后完成前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没有成品,如果一个步骤出现问题的话,就会影响到下一个步骤,甚至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所以,一定要全过程、全方位的对待项目实施,并对其质量进行管理与监督,保证工程顺利完工。其次,严格管理,消除事故隐患 , 只有严格管理、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程序办事,才能提高工程质量。然而,有些企业在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大上项目,往往出现拆东墙补西墙,到头来资金严重缺口;违反工程科学规律;有的利用行政干预,确保“关系户”稳拿工程,使一批不具备施工技术、设备、管理能力的低等级施工队伍进入建设行列。招标投标制已实行多年了,在执行中确实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机制问题和管理制度不全,运作中时紧时松,没有走上正轨,大有流于形式的趋向。因此,要加强建设工程的管理,对于各种违法违纪的行为,要坚决查处。 最后,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基建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强的基建队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基本建设涉及到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等多个学科。高素质的建设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管理经验,而且还要具备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应变能力,掌握高科技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所以,要从战略高重视抓好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及验收规范,并且进行书面考试和实测,考试合格后才能组织管理施工,使人员达到优化配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保证工程质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管理人员要勇于实践,开拓进取,总结实践经验和知识。把过去管理人员单纯囿于验收签证和监视浇捣的狭隘范围,扩大到参与全面管理、全盘指挥的领域。
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性分析
要不断的更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从组织机构、观念与技术着手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创新。观念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以项目施工管理实际需要与施工单位的实际状况为依据,在此基础上不断去完善,使施工管理工作更加合理,更能符合市场的发展,管理创新的核心就是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则是施工单位利用新技术、新装备、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与新知识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且能够符合市场价值。对于组织机构创新而言,现在我们国家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是在引用传统的形式进行管理,在具体的工作中,为施工合同划定项目的相关范围,依此来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开展,项目经理机构在合同确定的同时被建立起来,合同终止机构也随之结束,项目经理机构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施工单位,但是,它并不属于企业的范围。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项目经理部并不能对施工管理承担相关的责任,与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项目经理部一般都是从施工单位出发考虑问题,并且能够把施工单位的发展及效益联系起来。
另外,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除了对一个工程的施工管理负责之外,还在同时对几个工程项目负责,这对施工单位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要合理处理工程项目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合理处理施工人员与工程项目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是实际存在的,并且是通过不断创新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可以看出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施工管理创新是非常关键的,尤其对于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都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讲,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工作需要不断的创新,这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换句话说,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工作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面对现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市场,施工单位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才有利于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所以,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快速发展的重要方法。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总结,可以看出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与工程的进度有直接的关系,与施工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关系,除此之外,与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并且也是需要引起施工单位重点关注的工作。然而,施工单位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那么,就必须对施工管理进行创新,这是施工单位求得更高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一定要从施工管理工作中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吸取工作经验中的教训,研究出一套适合市场城求的管理机制,并且这套机制还要符合施工单位本身的实际状况,一定要保证这套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可行性,完整性,机制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机制就没有规范,就不可能执行到位,所以,建立科学的机制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许多施工单位需要马上处理的一项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臧永青.浅谈建筑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
[2] 张道峰,黄京波.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3] 孔繁璞.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4]郭刚,高成政.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及项目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8).
[5]江焕坤,金俊.建筑施工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7).
[6]孙灵锁,王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及思考[J].建筑安全. 2009(1).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施工管理;策略
1.房地产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谓施工管理就是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进行管理。房地产开发公司一般由工程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施工管理,而工程整体的管理模式及承发包模式由公司高层根据项目特点和公司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我国,房地产的施工建设一般采用前两种形式来进行,即要么对工程的施工完全发包给一个施工单位完成,要么对不同建筑项目(建筑结构、绿化、建筑设备、市政管线等)分别发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来完成。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MC)是指业主(开发商)和某个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单位或联合体签订施工总承包管理协议,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一般该MC单位不参与具体工程的施工,而再进行分包的招标和分包。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施工管理模式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但是目的却是相同的:在合理的成本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高质量的工程项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开发企业必然在施工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以及成本控制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即通过施工资质验证、招投标、现场施工检查(包括材料质量、施工技术及程序、精确与安全等)、监理单位的督察、工程款的有序发放等等措施,开发商能够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及成本进行掌控。
2.房地产建筑工程开发管理、规划设计管理与施工管理之间的相互协调与促进
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工程管理包括上述的规划管理、开发管理、施工管理和物业管理,显然,如果要完成一项成功的工程项目就必须在这四个方面都做得出色才能够实现。因此,协调这四个管理内容之间的关系,并使之相互促进和合作是开发企业的重要内容(部分地体现在开发管理工作中)。
房地产开发中的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分离有利于各自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但是设计与施工的分离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设计者不了解施工工艺,从而使设计方案施工困难,影响项目建设的成本和进度;或者施工单位经验不足,不太懂建筑设计,未能“按图施工”。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工程管理中的可施工性分析成为一种最近常用实用的管理方法。可施工性(Constructability)是指“将施工知识和经验最佳地应用到项目的策划、设计、采购和现场操作中,以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
3.注意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和管理
房地产甲方管理建设工程,应该管些什么?哪些是必须由甲方来管理的,哪些又可以通过监理、甚至施工单位自身来实现管理的?细分各方的管理权限。甲方工程管理才会有的放矢,而不是漫无目的地进行“大爷”式的甲方管理。“大爷”式的管理是施工单位极为反感的管理方式。工程管理的理想境界是:工程质量达到甚至超过期望,施工工期控制在充分的时间内,使施工单位获得了合理的经济效益。这样甲方和施工单位不再是对立的双方,而是真正的合作伙伴。所以,甲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3.1 严把工程质量关
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充分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的含义,各方质量管理人员要把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查和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质量通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浪费而加大工程投资。
3.1.1 要管理好施工质量,首要的任务是按图施工
甲方代表应随时抽查施工方是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该返工则返工,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施工方负责。但需注意,不可绕过监理单位而直接与施工方进行交涉。其次应检查是否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应责令其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施工方应负责返工、修理,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I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1.2 加大对隐蔽工程和中间部位极人臣的检查和验收
房地产工程具备覆盖、掩盖条件或达到协议条款约定的中间验收部位,施工方要进行自检,并在48小时前通知甲方代表。通知内容包括施工方自检记录,隐蔽工程和中间部位验收的内容、时间和地点,并且请求甲方进行验收。若验收合格,甲方代表要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方可继续施工,倘若甲方代表查验不合格,施工方要在限定的时间内修改并重新验收。隐蔽工程未经验收,甲方代表有权对已经隐蔽的工程进行检验。乙方要按要求进行剥露,并配合检查。检查不合格的,甲方代表不能在隐蔽工程记录单上签字,并要求其拆除返工。
3.2 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在施工进度方面,甲方代表要注意查看施工单位是否按合同工期进行施工。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来。对于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的。发现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确实完不成的,要适当延长工期或者督促施工单位加人加班。
3.3 对施工单位奖惩分明
在施工合同上,可以注明对施工质量好坏及工期提前或拖延情况的奖惩制度。这样甲方就能充分调动施工方的积极性,在使施工单位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感到“干好干坏不一样”,同时也达到了工程管理的理想境界。
4.做好个部门的协调工作
关键词:施工准备质保体系工程质量控制及对策
引言
房屋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但最重要的是质量管理。房屋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以及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我国住宅工程质量的总体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各地的质量状况还不平衡。我们要增强搞好住宅工程质量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确保住宅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1.施工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一项多元化的系统工程,它必须对所承担的项目有系统的深入了解,才能做到掌握全局、驾驭自如,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熟悉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对工程项目所在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条件、道路、管网线路、标高、工程地质等均要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对设计施工图要求的基础型式、主体结构、建筑布置、节点构造、给排水管网、线路照明、暖通、通信等均要逐一了解核对,对设计图纸中涉及安全、使用功能、进度、造价、设备选型安装的主要问题和各专业间的冲突或错漏问题,要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因此,必须要通过事前控制协商解决,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全面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性好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对项目施工、保证进度、质量和管理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有一些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不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而是照抄照搬其他项目的内容,有的仅有土建施工,没有水电、消防和弱电专业安装的内容,有的只列出项目班子人员名单而没有职责分工,有的缺少施工安全质保管理和文明施工的内容,有的缺少主要工种操作规程,有的对检测要求、建筑设备型号交待不清等等,所有这些都应在编制施工组织时候要充分考虑。还要在监理提出审查意见后,按要求补充、修改完善。
2.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保体系的完善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必须由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负责在其承包施工的工程范围内建立,并统一协调管理。各分包项目经理部应结合分包工程的范围、特点,以及总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的具体要求,建立相应的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子体系。目前,有的施工单位由于自身质保体系不完善,缺少专职检查人员,导致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混乱,具体工作没人管,出现互相推搪,最终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亟待扭转。
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全过程控制的主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如人员,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因此,为了更好的控制建筑工程质量,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建筑工程质量的相关概述建设工程质量简称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建设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除具有一般产品共有的质量特性,如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外,还具有特定的内涵。建设工程质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人的控制。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操作人的因素是质量控制中的第一因素,提高和控制人员素质,保证施工质量。尤其是重要技术工种、特殊工种及危险作业等;做好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强化施工项目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严格施工项目的各项施工管理制度,规范操作人员的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行为:建立和完善为保证施工质量的奖励和处罚机制,充分发挥施工项目全体人员的最大工作潜能等几个方面措施。
1、材料的控制。材料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质量控制 各类工程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资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2、机械设备的控制。工程项目设备是指组成实体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如电梯等,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功能的质量。施工机械设备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包括运输设备、操作工具、测量仪器、计量器具以及施工安全设施等。
3、施工方法的控制。施工方法的控制主要包括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等方面的控制。一定的技术工艺水平,对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依据规范的工法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必将对组成质量因素的产品精度、平整度、清洁度、密封性等物理、化学特性方面起到良性的推进作用。
4、环境因素的控制。工程作业环境如施工环境作业面的大小、防护设施、通风照明和通讯条件等;工程管理环境,主要指工程实施的合同结构与管理关系的确定,组织体制及管理制度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以及不确定性的特点,必须做到充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根据经验进行预测,针对各种不利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充分做好各种准备。
4.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对策
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施工人员方面的控制。施工人员的质量包括工程各类参与人员的生产技能、文化素养、生理体能、心理行为等方面的个体素质及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群体素质。
1、材料设备方面。材料采购力求货比三家,择优选用,把好原材料的进场质量关。凡进场材料须有出厂合格证或材质证明外,还应有公司试验室出具的复检合格证明文件,否则一律不准使用。
2、施工机具方面。施工机具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等。要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各。
3、针对性的做好关键环节的控制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工程师按照职责范围组织有关人员对设计文件进行会审,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技术途径,确定工程项目适用规范、工法、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并将其作为施工过程指导性文件。
4、严格控制主体结构的标高和垂直度,应在电梯井或其它合适部位设置水准点作为楼层标高传递依据,并经常校核该点的准确性:用光学经纬仪把主轴垂直引到施工楼层,作为楼层放线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轴线桩及标高水准点等基础点。
5、加强工种间配合与衔接,施工管理人员应事先研究制定出各分部分项间、各工序间、各工种间配合衔接的最合理工艺流程;安装工程各工种应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应设专人随土建工程进度进行预留、预埋加强工种问配合与衔接,施工管理人员应事先研究制定出各分部分项间、各工序间、各工种间配合衔接的最合理工艺流程;安装工程各工种应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应设专人随土建工程进度进行预留、预埋。
6、对于钢筋及模板的要求:钢筋的绑扎搭接及其物理性能检测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并派专人负责其质量检验工作,保证结构工程的安全。
7、工程竣工验收。对单项、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层层把关。工程交工前,首先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副经理、专职质检员、工长对工程逐一进行检查。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需要结合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在工程开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工程进行中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在工程完成后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验收,进而从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剑.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J].四川建材,2006,(2):44~45[2]陈柳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4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建筑施工中因安全事故的人数死亡仅次于交通事故和煤矿事故。从事故的调查检查结果表明,建筑施工各个部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部门负责人安全意识薄弱,责任心差,更有甚者违纪违规。而有的建设单位缩短工期,降低工程的造价。勘察设计方和施工方没有遵守工程建设的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安全防护投入低,现场管理混乱等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一、房屋建筑施工中问题出现的原因
1.材料的选择方面
施工材料的好坏是工程质量的根本前提。如果施工中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出现失误或者与施工工程相关材料要求不匹配等都会影响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及性能。例如,预制楼板灌缝时所选用碎石的粒度大小,抹灰用砂含泥量的控制,木门窗木材品种的选择等,都对工程质量的好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低
众多的施工单位为了降低人工的成本招聘一些专业素质低的人员,而且有的施工企业经常的更换施工队伍,对施工的人员只重视数量忽略质量,并且这些人员大多是农民工,没有接受过相关建筑施工的专业知识学习,缺少相关的技术操作培训,安全理念差,施工进行中常常不按照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操作,导致建筑物的专业技术行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建筑物的质量,影响其安全性能。
3.施工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体系
施工中工序与工序之间没有有序的衔接,现有的质量保障体系只是为了应付书面的资料流于形式。这样就留下了问题隐患。前道工序如果处理不干净紧接着进行下道工序,这样就增加了整体的质量问题。为整体的建筑质量埋下隐患。
4.盲目压缩工期方面的原因
合理的建筑工期是由科学严谨的设计方法和充分的经验结合确定的。在实际的现场施工中,会受到拆迁、地质、季节、材料等方面的原因延期,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人员、材料、机械的投入减少延期造成的损失。如,某建筑项目因前期征地拆迁拖延三个多月,为确保按时交房,施工单位在原有极紧的工期压力下,大量增加施工人员,在上道工序刚刚完成尚不具备下道工序施工条件下盲目抢工,造成大量诸如内墙砖墙顶裂缝、抹灰层大面积空鼓、外墙开裂渗水等质量问题。
5.工程造价过低方面的原因
房屋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关系。造价过低,会增加施工企业经营压力而疏于管理材料质量无保证。如当前铝合金窗的质量通病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铝合金型材的厚度虽然达到设计要求。但是材质不均匀。表面防腐层的质量差,很短时间内就会被氧化、密封绒条太小、窗锁、走轮的质量差等。这是施工企业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与配件的原因造成,有的建筑物屋面防水材料不能选用档次较高的新型防水材料,而多是选用石油沥青油毡等低档的防水卷材造成天面防水层耐久性差,容易产生渗漏,在室内装修部分,如吸顶灯不选用玻璃或瓷质的灯罩,而是选用塑料灯罩所以就出现了塑料灯罩未等交付使用,即已老化,稍碰即碎。房屋工程的投资价格应严格科学控制。应当符合使用要求,适当的节约而不是盲目的压低造价。由于目前部分工程受到盲目压低造价的影响,造成“低价低质”的局面,这也是产生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6.施工现场监管力度欠缺
施工现场监控管理行为不到位是造成建筑物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监控管理单位为了单纯寻求工程经济效益只求工程完成进度而不重视质量安全管理,甚至有些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和上岗资格,造成很多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控管理人员对建筑材料、相关结构配件、以及建筑施工设备投入使用情况或设备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也没有按建筑业规定程序进行房屋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为工程埋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监管
《建筑法》明确规定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设备等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它们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某些工序,更应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作为施工管理的重点,如预应力钢筋加工就要求钢筋匀质、弹性模量一致,为避免产生热脆和冷脆,要求材料含硫量和含磷量不能过大。因此,要保证工程优质,就必须管理好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尤其要管理好建筑材料选择方面。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试想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建筑材料,房屋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笔者的管理经验,对于一个房屋工程项目所需用的材料品种繁多,而且经常有许多新材料不断出现。
2.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素质
人是房屋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者、决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因而,工程项目建设中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房屋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房屋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中,要以人为核心,重点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质量意识,防止工作失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的工作质量,从而确保房屋工程的总体质量。而施工管理人员是房屋工程施工的管理核心,只有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员,才不会对工程施工盲目大意,才能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根据笔者的施工管理经验,要以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出优质的工程。
2.运用科技成果
努力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设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以及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3.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对于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措施要实行主要领导安全负责制,公司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面的安全工作,主要职责是领导公司开展安全教育,贯彻宣传各类法规,通报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制订各类管理条例,每周对各项目工程进行安全工作检查、评比,处理有关较大的安全问题。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并设专职安全员,主要职责是负责进行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贯彻上级精神,每天检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每周召开工程安全会议一次。制订具体的安全规程和违章处理措施,并向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汇报1次。各作业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带领各班组认真操作,对每个工人耐心指导,发现问题即时处理并及时向工地安全管理小组汇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除正常的安全检查外,公司每月或每半月检查一次,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发现问题落实到人,要求限期整改,确保消除隐患。
三、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在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质量管理工作,同创造更多优质的房屋建筑工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郭秋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 水利;施工;管理;控制;对策;质量;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trengthe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Wate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国家对水利基建工程建设投资不断扩大,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大大改善了施工企业的施工条件和经营收入,使各类施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但是,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具有涉及范围广;涉及学科广;涉及法律法规多;地区差异大;缺少统一的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致使水利施工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创造优良的水利工程项目,使企业获得较大的综合效益,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探讨的课题。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体制问题。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中项目管理的责、权、利未能到位,项目管理责任制还未完善,约束了项目经理工作的开展,大大限制了项目部管理职能的履行,使许多项目的管理与项目管理科学的要求相距甚远。
1.2人员素质问题。由于受历史管理体制的影响,大部分现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偏低,过分依赖于公司,依赖于企业各职能部门,有些项目管理人员有良好的技术素养但缺乏对成本、进度、质量、综合管理的控制能力,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对管理在行但又对现场缺乏必要的经验与技术,或者对财务知识缺乏。因此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问题约束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1.3目标管理问题。目标管理不严肃,主要表现如:成本管理不落实、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或重形式轻本质;安全管理凭经验、少科学、缺系统管理;进度工期控制更是合同约定是一套、现场施工又一套,随意性大而缺乏严谨的计划、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签订合同时对工期的承诺为迎合业主的要求而不管科学性,实施时缺乏有效措施而放任自流。
1.4现场管理问题。现场缺乏利学、系统的组织、安排与监督,自主性、规范性管理少、应付性大,从而使目前大多数的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混乱不堪。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2.1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形成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方、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降低造价,保证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工程合同管理,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并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包括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施工过程的管理。
2.2施工期工程施工管理主要为协助项目法人做好开工准备审查并确定分包单位;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技术措施、进度计划和资金、物资、设备计划等;执行工程承包合同,按照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和批准的工程施工设计文件施工;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查安全防范措施;核实完成的工程量,领取工程款,整理合同文件和技术档案资料;处理违约事件和赔偿;协助项目法人进行工程各阶段验收。
2.3工程完工后,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3、加强水利施工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网络,坚持以项目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安全委员会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制定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并且符合《安全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劳动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及公司管理制度等,使项目部各级人员明确自己的安全文明生产责任,实行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来管人的模式,把安全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效果。
(2)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贯穿整个施工生产全过程,覆盖工程项目部的所有人员,重点是新进场的新员工及农民工,特别是新进场的农民工,这些人流动性大、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
(3)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分为综合性的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它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
(4)安全巡视。安全人员的工作岗位在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各种不利安全因素太多,这就要求作为一个安全管理人员,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处理问题,尤其是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要有正确处理的能力。
(5)树立安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危险并存、安全与生产统一、安全与进度互促、安全与效益兼顾的关系。要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管理生产同时管安全、坚持目标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动态安全管理、坚持过程控制、坚持持续改进。
3.2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1)严格合同的预管理。所谓合同的预管理,就是合同签订前,合同项目的计划立项、招标文件的编制及审查等,这是合同签订后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审查要以技术要求合理,商务要求严谨、公平,整体规划可靠为原则。
(2)严格合同的签订程序。每一份合同的签订之前,合同文本都经各业务职能部门会审把关,然后甲乙双方要进行平等协商,就双方关心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尽量减少合同执行难度。
(3)严格按合同办事。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严格按合同约定办事,对质量、进度、安全、造价、文明施工等管理要求,都要遵从合同约定。合同双方是平等的合同主体,一切事务的处理都要以合同为准绳。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以及其他服务单位,都在合同规范的范围内履行职责。对于设计变更和自然因素造成的费用增加,依据合同条款规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处理。
(4)完善合同清算工作。合同履行结束,逐一对合同进行清算,一方面,合同竣工资料要求齐备并符合国家档案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对合同费用问题要有最终决算,双方对决算结果都要签字认可。
3.3认真抓好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建设单位是主体,具有协调其它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各方应积极配合,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创出优质水利工程。具体说来,施工中应着重抓好以下一些环节:
(1)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制定施工技术规程。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各方要根据国家有关施工规范,结合本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针对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规程。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程执行。
(2)实行工程监理制。监理是代表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的,依据合同约定享有对工程质量、进度和工期进行管理,所以要树立监理人员的权威。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违反施工程序或质量不合格,监理有权责令其停工、返工。
(3)成立由项目法人、监理、设计、施工四方组成的质检组织,由项目法人负总责。施工中要对工程分阶段分部分按程序进行检查验收。施工单位所设专职质检员,负责施工自检及施工文件的填写和编制,并及时向质检部门汇报质检情况。每项工程及施工各阶段都必须履行相应的手续,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
(4)施工过程中,施工各方要切实把质量控制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施工单位要主动自觉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质检部门要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把质量关。
(5)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管理效益的提升同样需要借助于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运用,当前来说就是要加强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建立项目管理信息数据库;建立24小时全天候的现场管理监视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对有关数据资源进行汇总从而为施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资源支持。
(6)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企业施工管理包括施工中对人和物的管理。由于人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对施工中的人员进行管理显得尤其重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对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进行教导;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进行加强;实施正确的奖惩制度激发施工参与人员潜质和斗志。
结束语
水利工程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水利工程质量是水利工程安全的前哨站,只有合格的水利工程,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因此,只有在不断总结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在实行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及合同制”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主动地不断地进行制度、机制、管理创新,才能建设出合格的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程全军.浅谈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有关问题【J】.九江学院学报,2008(6):84~86.
[2]牛山林,雷楠,周丽.浅谈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9(9):68~70.
[3]勒思东,陈文会.水利施工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山西水利科技,2004,(3).
[4]邵江海,孟国荣.对建筑施工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5]王平平.浅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水运,2007。(1).
【作者简介】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1、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对于整个水利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企业的形象也有相当大的影响。由于环境复杂、施工人员众多、物资多等因素,都给施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所以除了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予以执行外,还要做好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管理工作。
2、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的特征
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系统的组成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只有找出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特征,才能在实践中做出科学的工作规划,完成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工作[1],其主要特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建设涉及园林、气象、管理等多个学科;
(2)由于水利建设及施工管理表现形式不一样,难以准确判定,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3)项目施工建设涉及水利、城建、环保等诸多领域;
(4)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中自然因素有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地质构造等因素,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的自然因素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能会决定工程的成败;
(5)人为因素主要有经济、参与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素质、协调配合能力等。
上述某些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如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及经济危机等社会灾害,这些都不是人所能预见的。
3、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1员工素质问题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也不例外。近年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加之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带来的挑战,对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的各岗位人员的要求更加苛刻,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高级专业技术的培养已成为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要求[2]。
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素养和综合管理素质较低,同时,少数管理人员即便有良好的技术素养,但是缺乏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施工质量的控制能力,这影响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持续提高。
3.2体制建设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施工地点分散,项目的建设周期各有不同,在现行的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只有组织结构完善、领导重视、目标明确、协调有力,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中项目管理责任制还未完善,约束了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大大限制了项目部管理职能的履行,使很多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与科学施工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
3.3施工安全问题
主要体现在规章制度的设置并不具有实效性,安全机构的设置只是流于形式,在施工现场安全机构的设置、安全检测装备及仪器的配备及施工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施工企业为了节省开支,一些安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其次,安全检测仪器老化并且很少进行日常维护导致设备故障率高。为安全技术措施投入的经费很少。还有一些企业对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缺乏重视,缺乏安全方面的教育与培训。
3.4工程质量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存在质量问题的主要表现在部分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对于工程质量重视程度不够;相关政府部门监管力不够,工程验收时对质量检查把关不够严格;同时,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工程的最终质量。
4、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4.1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好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人才的培养中,被忽略常常是基层水利工程中的人才培养,基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多以小型为主,工程质量的管理经常被不重视。虽然这类工程单项规模小,但总体数量多,更需要加强提高这些项目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另外,要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增值。另外,还应高度重视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工作,在培训时,应充分考虑到防止项目施工危害居民生产生活、发挥建设资金的最大效益、项目建设要满足设计施工的具体要求、项目外观要符合一定的审美观等方面[3]。
在员工管理方面,首先,要合理搭配人员,有计划地安排人员工作,避免人力资源浪费,同时要适度的分担工作,避免过度工作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其次,使员工的工资与工作量相关,按劳取酬,确保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保持。另外,还应加强对工人的教育工作,防止施工现场发生物资丢失和安全问题。
4.2加强体制建设,创新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已从过去单一的计划性过渡到市场经济的多元化时代,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着眼于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优化,从项目的设计、成本、施工、安全、质量等具体环节着手,完善相应的制度,以制度规范管理、体现管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特征,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合理、流程清晰、规范有序要有利于工程建设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水利工程统一管理,进一步划分事权,落实管理人。
4.3 强化安全意识,完善相关制度
要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成立专项安全管理机构,认真检查施工过程中每个薄弱环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决克服轻视麻痹思想,努力探索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规律,不断规范水利工程现场管理。从安全帽、接电、网罩、防火防雷、特殊施工、警示标志、高空作业、机械设备等诸多方面进行严格检查和具体规定,在检查中整改,在整改中提高。同时,管理人员到工地首先要检查安全,切实可行地深入到每个环节,做到随时随地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另外要针对个别施工负责人只管施工而不抓安全的倾向,制定具体的考核奖罚制度。最后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随着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成为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4.4加强工程验收,控制施工质量
水利工程验收,是水利基本建设程序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必须是认真和严谨的。为加强水利工程项目验收管理,工程验收工作必须按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0号)等有关规定进行专项验收。当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时,项目法人向水利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报告和完整验收资料。具体再由水利主管部门将验收资料分别送原技术审批科室、财务审计、规划计划、办公室等相关科室进行资料预审。资料预审合格以后,再按规定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现场检查和督促:主要有施工中的跟踪监督、检查和控制,它是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最具体的手段。为此,可采取旁站、巡视或平行检验等科学方法来实现,确保实现对水利工程施工进程的全过程管理,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符合工程验收的标准。
图1 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流程
5、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除了要不断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善于协调与施工相关的各方面关系,注重专业知识和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积累,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各项措施得到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曹天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分析和探讨[J].华章.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