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经济学主要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管理经济学 普通全日制研究生 教学内容体系 再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应用学科,产生于西方,其诞生的标志是1951年美国学者乔尔·迪安教授的著作《管理经济学》的问世。在我国,作为管理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国内知名高校的商学院和管理学院均开设了这门课程。但管理经济学目前在我国依然处于引进吸收阶段,因此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体系导向偏差,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陈旧,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不足,中国本土的教学案例缺乏。
1 面向普研的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授课对象的不同专业背景导致教师无法掌握基本知识讲授程度
一般来说,管理经济学面向的教学对象主要为管理类的普通全日制研究生(以下简称普研)和MBA学生。作为管理类的普研学生,其本科来自不同专业,一部分学生本科就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这些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十分了解,另一部分学生则来自其他专业,如数学专业、电子信息专业,这些学生大部分没有系统学过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照顾本科来自其他专业的学生,必定要补充很多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由于课时所限,不可能大量补充讲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同时,对于那些本科是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来说,他们也不愿意再学习一遍原本很熟知的知识。
1.2 普研学生缺乏工作实践性,使得管理经济学的教授缺乏实践依托性
管理经济学是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经济学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需要受众学生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实践基础,至少能够了解企业管理决策的流程及模式。但是,普研学生大部分直接从本科升入,不具备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因此对课程中与实践的结合部分内容往往感觉无从下手。
2 面向普研的管理经济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必要性
(1)管理经济学是连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重要桥梁学科,能充分培养学生从经济理论到管理实践研究的转换能力。众所周知,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任何管理课程都应该有经济学理论指导,但现在很多管理学的研究生对经济学不太了解,或是孤立的去了解经济学理论,缺乏把经济学理论应用到管理学的能力。翻遍管理学科的所有课程,能够把经济学与管理学联系在一起的课程非常少,管理经济学是其中结合管理学和经济学最为显性的课程。它可以培养学生案例分析能力,数学分析能力和整合分析能力。
(2)管理经济学课程建设能提升学校管理大学科的发展层次。管理经济学是专属于研究生层面的特色课程,是融合三门基础课程的综合性高端课程,是所有985院校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必选的课程,该课程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管理大学科发展的层次。
(3)管理经济学课程建设受益学生多,辐射范围大,影响面大。管理经济学的受众面较广,不仅面向企业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生,还面向MBA,应用数学、工业工程等其他学院学生,该课程建设的效果面大,辐射范围广,受益学生较多。
3 面向普研的管理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纵观各种管理经济学经典著作,发现大部分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都在重复西方经济学,它几乎被经济学压得透不过气来,只在需求估计、成本估计、广告决策等几个小小的领域显示出管理经济学与经济学有不同的色彩。同时,企业管理决策实践是丰富的、多彩的, 但管理经济学却过多地偏向或者说更靠近经济学原理, 而不是贴近管理决策实践,在教学内容体系上往往与经济学相似,只是在每章最后结合管理实践讲一些案例。许多管理经济学的书(如克里斯多弗·R·托马斯和S·卡利斯·莫瑞斯合著的《管理经济学》),其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其内容主要包括原理部分和数理分析部分,原理部分的内容体系与微观经济学相似,而且有的比微观经济学内容还要多和难,数理分析就是将预测、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应用在经济学中。这样的体系使得学过经济学的学生没有新鲜感,而没学过经济学的学生面对经济学理论又感到很难理解。
在这里,本文突破传统,用情景扮演的形式重新构建管理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管理经济学》面向的对象实际上是企业中的高层及中层经理们,是教授经理们如何用经济学的工具解决企业决策问题。因此,本文就以经理们所关注的视角来构建《管理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见图2)。经理们关注的维度是对外——产品定位、投融资问题,对内——成本核算问题以及对上、对下的委托问题。该教学体系是由问题引出相关经济学理论和理论指导下的决策,比如经理们要知道企业产品的定位,首先要了解产品所在的市场结构是什么,不同市场结构就会有不同的管理决策,然后是在该市场结构下产品该如何定价等等。除了这些一一对应的决策,还有一些决策是涉及到多个维度的,如物资采购与供应决策,不仅涉及到对外也涉及到对内。在新的教学内容下,原来那一套“如果……就要……”下的“目的——手段”教学模式要改变,改为“境遇——手段——目的”的新教学模式。
尽管普研学生不是经理们,但是这样的视角会让他们觉得既新鲜又有实践感。并且在教学中要紧贴实际,切忌把管理经济学中经济学理论讲得过深,这样会使毫无经济学基础的学生学习起来相当吃力,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理论内容只讲最简单,最重要的部分,更多的教学时间安排在该理论下的管理实践。
2012年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特色)课程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多弗·R·托马斯,S·卡利斯·莫瑞斯.管理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 赵国杰,钟瑛.构建适于中国应用的管理经济学新体系[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9.19:43-4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绿色发展与多重转型背景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战略优势提升转换研究”(11BGL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12&ZD094)
作者简介:李宝元(1962-),男,河南陕县人,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和人本发展与管理问题研究。Email:byli@163com
摘要:人本管理经济学顺应后工业化及网络数字化时代组织管理人本化大趋势,立足于强调主体意义及价值理性的人本主义视界,遵循方法论的个人主义逻辑思维范式,借鉴利用现代经济学有关人类行为的经典及最新理论和方法,以研究并回应组织管理中人的问题为基本宗旨和任务,特别聚焦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战略性激励相容问题主题,以“职场就业—战略规划—目标导向—投资开发—人际整合”人本管理运作主线,分别沿着竞争—合作(人本组织激励管理基本矛盾)与规矩—方圆(组织人本激励相容两个层面)两大人本管理经济问题导向线索展开相关学术研究而形成的一门应用经济学新分支。
关键词:人本主义;人本价值论;组织人本激励管理;人本管理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12001808
一、问题提出:直面历史现实的理论演化脉络及跨学科整合走势
大而言之,主体欲求的无限性与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共同困境和永恒主题。为此,人类在长期历史演化中自发形成两种基本应对机制,即市场交换与组织管理;相应地,在学术上分别直面聚焦回应这样两大实践的理论范式就是经济学与管理学。
要缓解这个基本矛盾和困境,人力在主观“用力”上无外乎两个基本方向:一方面,依托“情商”(人文伦理及)努力节制欲求或抑制需求;另一方面,凭借“智商”(人类理性或科学技术)尽力有效利用既有资源并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资源。其结果,以工业化为标志使人类历史发生了一种“非对称性突变”:工业化以前,人类情感在漫长演化的市场自然扩展秩序中占了上风;而市场运作和发展到一定阈值或拐点,引发了工业化革命性突变,结果使人类理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或解放,发展到后来甚至达到登峰造极的无知之狂妄程度。
所谓现代社会,乃工业化及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而正是这种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现代社会经济实践活动,才孕育出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正是基于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需要,以及在此基础上由发达市场机制链接而形成的社会化大生产体系,才使人们集结在一个个具有开放系统性、内在合作性和外在竞争性的命运(利益)共同体中;所谓组织,就是这些命运(利益)共同体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稳固化、巨型化发展的结果,并随着市场秩序不断向外自然扩展而在空间上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进入20世纪,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完成工业化,其市场经济进入高级发展阶段以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被普遍地“扭结”在特定的社会组织中;同时,以工商企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政府公共组织多元鼎立为基本格局的现代组织网络体系,逐渐演变成为每一个现代人时时刻刻生存其间、必须直接面对和积极适应的基本生存情景或社会生态环境。结果,市场与组织并肩而行、互动发展,不仅促成了无比繁荣昌盛的现代社会经济实践,而且促成了现代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大融合大发展。
虽然从现代社会经济实践源泉来看,关注市场的经济学与聚焦组织的管理学可以算作孪生兄弟,但在启蒙与集大成发展的时序节奏上,经济学可以大致算作管理学的兄长。早在1776年,现代经济学鼻祖斯密就在其开山大作《国富论》中,富有远见地奠定了主导经济学理论研究基本发展方向和主流趋势的学科信条和理论范式,即建立在每个人追求自利基础上的自由市场机制乃国民财富根本源泉及和谐社会赖以建立的基石。其后,经由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诠释,以及凯恩斯主义的宏观拓展,到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宏微观新综合,经济学基本上是围绕市场资源配置基础功能主题一路拓展开来的。
相对于经济学来说,管理学实现集大成并蓬勃发展步伐稍有滞后。虽然早在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所开创的工业化新时代,大规模、高密度、商业性和社会化的工业组织(企业)形成了对管理前所未有的特殊需要和要求,并激发了欧文等一大批工业管理专家及管理教育先驱相继辈出,但尚未形成一组逻辑清晰的学科信条和一套完整成型的理论范式。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到巅峰的欧美工业化社会经济、特别是企业制度化管理实践,才孕育出以法约尔特别是以泰勒为代表的一代管理大师级人物,他们在其经典论著中《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和《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正式提出并清晰阐释了现代组织管理学的基本信条和理论范式,从而使管理学以科学的面目正式登上学术大雅之堂,并在其后近百年的历史中衍生出葱郁茂盛、五花八门的管理学派丛林[1]。
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最初的元问题都是属于或为了回应人的问题,即:如何有效开发、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才能满足个人、组织或社会等特定主体的目标和需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现代工业化大生产体系中,本来是主体、目的和本源意义的人,却在自己所创造的器物工具中被异化,最终被沦落为器物、工具和手段。好在大自然自有自组织平衡协调机制,两极轮回,物极必反,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近百年来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主题都明显地呈现出一种人本化的回归趋势(如图1所示)。
图1人本管理经济学的实践背景及学术源头
按照传统经济学范式,市场是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四个主体之间进行产品和劳务及劳动力交换,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或方式,至于四个主体各自内部是什么状况又如何运作则不属于其研究的范围。在这四个主体部门中,厂商是经济学最原本、最主要的聚焦点,其他三个则相对有些辅或衍生性;也就是说,回答厂商内部组织管理问题,相对来说显得更为迫切、更为重要、更可以纵深发掘,由此衍生出一门管理经济学分支学科。传统管理经济学,由私人厂商拓展到公共及非营利组织,其实就是将微观经济学特别是市场与厂商理论基本原理运用于组织资源配置及管理决策而形成的一整套具有现实操作性的程式、技术和方法。例如,在国外众多管理经济学教科书中,由麦圭根、莫耶和哈里斯三位教授合著的《管理经济学:应用、战略与策略》以其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紧跟前沿、贴近实际等具有显著代表性。他们在最新的第8版中是这样界定管理经济学研究主题的:“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在经济中的私人、公共和非营利部门内,由分析人员、经理人员和咨询人员所制定的资源配置战略、战术策略。管理经济学的各种方法力求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的目标,同时考虑对实现目标的洼陷和内含约束条件。本书围绕两大主题组织内容:私人部门企业的产品线竞争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此外,管理效率问题为所有组织做出资源配置决策提供了一个共同基础”[2]。可见,管理经济学总的理论基点、基调和着重点还是在强调工商企业、非营利性组织的市场逻辑及其对组织决策者的宏观政策约束及技术经济条件限制。
经济学真正从市场偏在视界走出将企业等科层组织正面纳入其研究视野,并将它看做与市场对等并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替代其发挥经济职能的一种特殊资源配置方式,在期间发挥了转折点或里程碑性关键作用的,是1937年科斯等发动关于“交易费用的概念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新制度经济学”浪潮。由此开始,经济学理论研究逐渐回归人本轨道,一大批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组织、组织中人的(契约与非契约)关系、组织制度架构及演化,特别是聚焦于组织中管理者(雇主)与员工(雇员)这个基本矛盾,借鉴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研究新成果,将研究对象和重点逐渐指向组织(中人的)行为及其激励问题,拓展衍生出行为经济学、组织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诸多新分支,进而与当代组织管理学中的劳动关系学派、人事管理学派和人力资源管理学派渐次对接起来,以致在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上提出了构建人本管理经济学的现实目标和任务。
近年来,作为传统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变革和疆界延伸,英美等国一大批对组织经济学问题感兴趣的学院派学者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工作,他们试图在企业等组织层面以人的行为及激励问题为焦点构建一套逻辑自洽的理论范式和框架。这方面具有集大成代表性的最新标志性著作,大致可以举出如下几部:一是2002年英国白金汉大学组织经济学教授利科特的《企业经济学》,该论著以科斯定理及企业的契约理论为立论基点,讨论了企业及非营利组织的制度结构,以及企业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激励和环境约束问题[3];二是199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米尔格罗姆与罗伯茨所著《经济学、组织与管理》,该论著对传统管理经济学范式进行了革命性变革,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在组织合约、协调、驱动、雇佣、激励管理及变革领域发展起来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4];三是2003年亨德里克斯所著《组织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协调、激励与策略》,该论著基于博弈论、科斯定理及信息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围绕如何协调与激励组织中策略互动着的人们这个核心主题,对组织中有关决策、匹配及商业策略问题进行了新的诠释[5]。
与此同时,近百年来,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特别是网络数字化新技术革命的推动,组织管理学越来越呈现一种不断软化和人性化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领域的相关研究课题,迫切需要依托一套以组织中的人为中心、以既自成体系自圆其说又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的经济学理论框架做支撑,为组织管理者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提供一整套既可以证伪又易于操作的经济学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分析工具。为此,中外学者在学科建设上也做出了一系列相关努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拉奇尔教授在1998年出版的《人事管理经济学》,该书围绕招募与雇佣、人员流动、精简、工作效率、团队、年功报酬、考核、福利、职权和任务分派等人力资源管理主题,系统地介绍了一系列相关经济分析技术和方法,其目的是为组织管理者及人力资源管理者权衡相关利益关系、提升决策水平和降低管理成本提供相应的经济学理论支撑[6]。在该领域国内学者也做了有益探索,近年来国内图书市场上也陆续出现了若干部有关人力资源经济学或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分析[7]教科书,探索性地将经济学、劳动经济相关的原理与方法依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块串联成体系,试图形成一个独立学科。
但是,既有相关研究成果尚有不少缺憾及存疑之处,大致说来有三:一是没有在人本主义意义上给出具有硬核性质的学科概念和核心理念,使相关经济学分析方法缺乏坚实可靠而又逻辑自洽的理论根基。二是对有关经济学概念、原理与方法的转述,没有从学科视角分歧、学术流派渊源及交叉整合脉络上给出应有的清算梳理,使相关内容虽然围绕组织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组合在了一起,但在经济学理论逻辑体系上显得十分零碎零散,不能形成逻辑清晰、前后连贯的统一体系,往往研读起来使人有些不得要领。三是由于在理论逻辑上不能自洽成体,相关问题研究没有可支撑的对接点,因而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上缺乏应有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
笔者数十年来由宏观而微观、由经济学而管理学,游走于国民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学等多门学科教学与科研活动之间,但在研究方向和主线上万变不离其宗,长期始终如一地聚焦于人本发展与管理问题。2006年,笔者将自己多年累积的相关成果汇集成著,以《人本发展经济学》名字推出[8];经过又七年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学术累积,并基于现实咨询管理和科研教学需要,特别是依托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认为是该推出其姊妹篇人本管理经济学(二者类似于宏微观经济学之的关系)的时候了。本文乃该著之导论,现将自己初步构思和粗略观点先行公开发表,以求教于同行专家。
二、研究范式:人本管理经济学的理论视界、方法论及主题基线
人本管理经济学是立足于强调主体意义及价值理性的人本主义视界,严格遵循个人自由主义方法论的逻辑思维范式,借鉴利用现代经济学有关人类行为的经典及最新理论和方法,以研究并回应组织管理中人的问题为基本宗旨和任务,特别聚焦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战略性激励相容问题的研究主题和主线,并由此形成的一门应用经济学新分支。
1人本管理经济学视界:强调主体意义及价值理性的人本主义
关于人本主义(Humanism),源于人如何实现自己的自由意志这个最基本的元哲学命题。虽然人是有自由意志的特殊物种,但人类毕竟也是大自然的造物,人类文明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面临着一个无法摆脱的现实困境,那就是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的两难悖论:自以为自由的人类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类到头来往往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9]。
自然科学是人类理性超越自然束缚而客观认识外部世界的产物,西方科学主义最初正是源自古希腊的理性主义文化传统,那时的人们普遍崇尚用自己的智慧、勇敢和正义去观察思考大自然奥秘的精神意志。但是,进入中世纪(公元500—1 500年),这种理性主义精神在大自然强大的力量压迫下被扭曲为基于的神学,一开始一些传教士还试图运用古希腊理性主义文化去解说基督教义,随后在经院哲学那里理性主义异化为论证基督教永恒真理的工具,这样,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伴随着日益盛行的基督教经院哲学而得以保留和传承。后来,当传教士堕落行为被揭穿、经院哲学越来越走向玄虚而逐渐远离现实生活被人们所唾弃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启蒙者们,将科学理性主义从传统经院哲学中抽取出来,以人本主义面目出现而成为反对神本主义的有力武器,由此滥觞并迅速演化成为西方主流价值文化。
也就是说,人本主义作为一种西方价值观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是自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后,经历代思想家发展、完善逐步形成和传播开来的。最初,人本主义是特指16—17世纪的一种文化思潮,即对古希腊罗马文学、语言、科学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热衷,对宗教、神权和经院哲学的扬弃和批判,对个人主义、世俗主义、理性至上和科学实证精神以及人权和人的自由价值之复兴或弘扬等;但是到了18—19世纪,以人本主义为表现形态的理性主义发展到极致,终于孕育出了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理性主义逐渐走向现代科学理性主义极端,在这种理性主义思潮涌动下,导致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之象:科学技术开发出来的物质机器逐渐将人性异化,本来是生产目的和主体的人反而被异化为生产的工具和手段,物质享受几乎侵蚀人们所有的心灵空间,物质性的工具理性代替了终极关怀意义上的价值理性。
20世纪,可以说是人类在社会变革特别是科技革命中涅槃重生的世纪。随着大机器工业化的登峰造极和人类科学理性主义的泛滥成灾,人们逐渐看清并感同身受地体验到主体异化和工具理性带来的一系列不快乐、不幸福乃至痛苦或灾难,人们在大自然一场场惩罚性的灾害面前越来越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无力感,不得不生发出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敬畏感。于是,以人为本,回归大自然、回归人本性、回归人的主体性和价值理性,成为从市场运作到组织管理、从经济学到管理学研究的共同取向。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提人本主义就具有对立于科学理性主义的新意义,而回归人性,反思科学价值、解构理性标准、呼唤终极关怀、重塑心灵美德,也就成为当代人本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主流倾向。这也是人本管理学应持有的认识论视野。
2人本管理经济学方法论:遵循现代经济学逻辑思维范式的“个人自由主义”
在方法论上,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研究者本身就是参与其研究对象中的一分子,很难在“局外”用条件控制的试验方法对社会活动或人类行为做观察。尽管目前一些社会科学,例如经济学在研究技术上已经发展到很像自然科学的状态,对个体微观行为也已开始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但就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总体状况来看,这也仅是作为一种辅的经验检验方法来使用,其主要研究方法还是以理论实证为基本特征的。
关于理论实证研究方法,其基本套路无外乎:从大量的客观社会现象或人类行为中分析、归纳和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假定,也就是借助理论思维将客观对象抽象为韦伯所说的“理想模型”,以此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然后,在这些基本假定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推导出一系列理论结论,并通过逐步放松有关假定,把原来抽象掉的不同层次的非本质的东西追加进去,使理论联系(契合)实际,以达到理论实证社会经济现实的目的。这种社会科学方法,在马克思那里就叫做抽象法,其前一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而后一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而奥地利经济学派代表人物米塞斯则称之为“假想结构法”,并认为“经济学的独特研究方法就是假想结构法”[10]。
经济学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同样或更需要依赖这样的抽象法,但从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分工协作关系来看,经济学则有其独特的角度和方法。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任何人类个人的行为,在经济学看来都是一种在稀缺资源环境约束下来追求个人自身预期收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行为。其中包括三层基本含义:一是自利动机,即追求自身利益是人类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和基本目标。二是环境约束,即追求自利目标是在稀缺性资源条件和社会制度规则约束下进行的。三是理性选择,即人们总会设身处地地权衡自己的处境和所追求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终找到一条均衡的、恰如其分的最佳方式或路径,使自己所费成本最小而获得收益最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无论在家里,还是在政府或私人的办公室里,无论在教堂里,还是在科学活动中,简言之,无论在哪里,永远是效用最大化者[11]。这就是所谓理性人假定,是经济学方法论的硬核,是任何经济学包括人本管理经济学必须操守的。
自斯密以来,经济学之所以成为市场主义的誓死捍卫者,按照米塞斯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中的论述,就是因为它认定:“市场经济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人都代表他自己的利益,但是每个人的行为都既是为了满足他人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每个人在行为时都在为他人服务,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是在接受他人的服务,每个个体都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他自身的最终目的以及使他人获得满足的手段”[10]。也就是说,“市场将个体活动引向能最好地服务他人的渠道”[10]。“市场不会直接阻止某一个体随意伤害其同伴,但市场会对这种行为进行处罚。”“市场上,强迫每个人都尽力服务他人并克制自己的随意和恶意的,不是因为宪兵、刽子手和陪审团的高压统治和强制政策,而是因为个人利益。契约社会的成员之所以自由,就是因为他服务别人就是服务自己。限制成员的只有不可避免的自然资源稀缺现象,至于其他部分,所有成员在市场范围内都是完全自由的。”所以,“没有一种自由可以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自由相媲美。在极权的霸权主义社会中,个体所应有的唯一自由,也是无法剥夺的自由,那就是自杀”[10]。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济学的任务主要是分析市场上交换的物品和服务的价格决定。”但现实中“人们总是同时面对‘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他们要从不同的替代品中进行选择,不管这些东西是被归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价值的天平上,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是混合在一起的。即使我们能够在物质的与精神的考虑之间划出明确的界限,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每一个实际的行为要么是为了同时实现物质的与精神的目的,要么是物质与精神的东西之间选择的结果。”因此,为了完成特定研究任务,经济学“必须从人类行为的综合理论开始研究”,其研究对象要超越有关利用货币进行交换的“市场现象”而涵盖所有人类行为[10]。在米塞斯看来,市场中人与人的竞争是“想在合作的制度里取得更优秀、更杰出的成就。竞争的功能就是,给整个社会体系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安排一个最适合他的位置,从而使他能够最好地服务于整个社会,服务于社会里的其他成员。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就成为一种把最称职的人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的有效方法”[10]。因此,由市场链接起来的社会是“联合的行为和合作,其中的每一方看待对方的成功就像是自己的成就。”只有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伟大的社会”[10]。
尊重并弘扬每个人的个性和自由,由他们各自为了自身利益而自主自由地做选择,整个组织或社会才能和谐发展。这是经济学在认识论上不可更变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也是无论什么经济学(流派或分支)都必须传承和操守的价值判断和学术信念。基于此认识论立场,将研究视野从市场运作拓展到组织管理层面而且特别强调主体意义及价值理性的人本管理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必然要严格坚持个人自由主义立场,即不承认一个超越个人之上的所谓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一切选择和决策归根结底都是源于组织成员或利益相关者的个人理。正如美国学者博兰指出:“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是这样一种观点,在社会现象的任何解释中,它认为只有个人才能成为决策者”[12]。 从此观点出发,将个人(及其利益和行为)看做是任何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并且认为一切集体的行动、群体的互动、社会的活动以及政治的程序或过程都是一种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总结果,而任何超越或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所谓集体利益是不存在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定,分析人类行为或研究社会活动(包括我们所关注的组织管理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观察个人基于理性的选择行为表现来达成,这应该成为人本管理经济学最恰当或最有效的方法论。
基于方法论的个人自由主义原则,人本管理经济学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及其管理问题,自然离不开经济计算、在约束条件下求极值以及基于边际的成本—收益分析等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但鉴于传统新古典主义滥用数学的恶劣倾向,而现实组织中的人不是物理原子式的无生命个体,而是有自由意志并由此支配其行为的主体人,而且随着社会进步人的自由意志及其表现行为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和非线性化,因而人本管理学研究不能沉溺于基于大数定律的统计学方法去寻找所谓规律,必须对传统经济学计量分析方法在扬弃中有所发展。
关于经济学分析滥用数学的倾向,正如米塞斯所批评的那样:由于数学家的自觉不自觉误导,“本可以用几句话和平凡的语言来表达的意思却用一种大多数人不熟悉的术语来表达,因此这种语言很快得到了人们的尊敬。人们甚至认为这些令人迷惑的公式有着某种未被传授以隐藏起来的很重要的启示,认为存在一种赌博的科学方法,而数学的神秘学习可以教会人们赢得胜利的钥匙”[10]。应该清楚:“无论用哪种定量的方法去分析经济学的问题,都存在一个基本的缺陷,那就是:我们忽视了一个事实,即在我们说的经济变量之间没有常数的关系。在各种商品交换比率的形成和评估中也没有任何的不变性和持续性可言,每一个新的数据都会导致整个价格体系的重新组合。相反,理解,通过力图抓住事件所涉及的人的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可以很好地预测未来情况的变化。我们可以说这个方法不是令人满意的,而且实证主义者们也鄙视这种方法,但是这种武断的判断根本不会、也不可能会遮盖一个事实,即理解是唯一一种用以处理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恰当的方法”[10]。近年来,这种故弄玄虚、自娱自乐的研究倾向在管理学界也司空见惯,一些学者不直面回应现实问题,而是沉迷于数学的精细美妙,甚至喜欢“用玄妙深奥的理论辞藻来粉饰论文”,例如“一头会说话的猪”用晦涩的学术语言表达成“家畜与人这两类不同物种成员发出的听觉信号之异质同形性”,但这并不能解决“凭常识显而易见”的现实问题[13]。对此,人本管理经济学研究必须力戒之。
3人本管理经济学主题:组织管理中“人”的战略性激励问题
百余年来,现代组织管理呈现出“人性渐凸现”的历史趋势,大致可以分为几大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于古典管理(特别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劳工管理时代;20世纪中叶,基于组织行为与人际关系理论的人事管理时代;20世纪末21世纪初,基于人力资本和战略管理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时代。近年来,在技术网络数字化、市场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发展人本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战略性激励成为当今世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为获取并保持战略竞争优势、实现长程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指向和必然选择。这也应该成为人本管理经济学研究并回应的核心问题。
关于以人为本,在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论意义上,大致有两个层级的提升:一是从把组织中的人看做人力成本,到把人看做能够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人力资产或人力资本;二是在此基础上,将人从手段或工具意义上剥离开来,进一步提升到将组织中的人看做是具有生命终极价值目标意义的主体,即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现实人。基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现代组织管理的基本目标和核心任务,就是战略性激励,即通过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以获取和保持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以人为本,战略性激励是组织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也是人本管理经济学关注和研究组织经济问题的基线。
简言之,以人为中心,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两级提升,以及组织激励基本矛盾在理念、机制和方法上的互补辩证平衡关系,为组织获取可持续发展的比较战略优势为基本目标和任务,逐渐展开相关经济学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就构成人本管理经济学的主题主线。
三、初步构想:人本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点、主体架构和内容体系
在组织管理问题的研究中,始终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活生生的主体在价值理性意义上来看待,而不是仅将人视作客体(劳动要素、劳工成本、人力资源、资产或资本)在工具理性层面打转转,此乃人本管理经济学独特的理论视野和基点。
价值论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正如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效用价值论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人本价值论是人本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沿着新古典主义聚焦于市场的学术传统,劳动经济学主要关注与产品(或服务)市场相对应的要素市场中不同于(物质)资本市场的劳动(力)市场运行及其结果[14],其隐含的基本假定就是劳动(力)是一种生产要素、一种稀缺资源,它在由雇主作为需求者与雇员作为供给者构成的劳动(力)市场上借助工资这种价格信号引导实现有效配置,由此展开并形成整个学科主线、理论体系及政策含义。同样,传统组织管理学及管理经济学,包括与人事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直接相关的经济分析,往往也主要是将员工的劳动力或知识技能视作生产要素在成本管理、资源配置和价值增值层面打转转,而无意忽视或有意漠视组织成员(管理者及员工)的主体价值和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意义。与传统价值论有所不同,人本价值论不仅关注人作为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人力资产或人力资本在生产要素意义上的外在价值,而且更加关注人作为组织成员在主体、主人翁意义上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驱动力,以及如何通过工作本身的内在价值激励去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人本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应该搭建在这样的人本价值论基石之上,沿着“人本价值论:从劳动价值论到工作价值论”—“组织人本激励管理基本矛盾:个人竞争目标与组织合作目标”—“组织人本激励相容两层面:制度契约激励与管理策略激励”的逻辑层次循序展开。
1人本价值论:从劳动价值论到工作价值论
如果说,劳动是描述前工业社会以及所有不发达或发展中状态下每日挣扎在生存死亡线上的劳苦大众群体生态的过时语;那么,工作就是关于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组织中职场人士特别是白(领)骨(干)精(英)群体生态状况的流行词。关于劳动的外在谋生手段意义,从普通百姓到学术精英,似乎都能感同身受。例如,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传统劳动经济学乃至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都想当然地认为,劳动对人来说意味着一种外在的苦难,因而假定劳动是一种给人带来负效用的东西,人们都是为了谋生而不得不劳动。应该承认,如果历史地看问题,这是有其合理性乃至科学性的;但逻辑地瞻前顾后辨析问题,可能会发现这是一种局限于特定历史条件和物本功利观点而形成的极其表象化、非常肤浅的偏见,即使用劳动价值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看,也是一种很不实事求是的看法;如果从正在走向后工业化、已经步入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当今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出发来前瞻性地审视问题,那么,这种观点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极端不合时宜、不负责任的想当然假定。总之,基于人本主义观点,关于劳动价值或工作意义的一个精确表达就是:烦人的苦工是工作意义的结果而不是工作本身带来的结果。技术永远不能消除苦工,但正确的社会关系却能办到[15]。为此,人本管理经济学应该本着马克思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论,条分缕析地梳理经济学如何从工业化背景下的劳动价值论,逐渐摆脱人被异化为手段和工具意义上的劳动要素、人工成本或人力资源之理论局限,走到当今以后工业化为时代大背景的工作价值论,直面现实讨论关于作为主体的人在组织中通过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和组织目标的内在激励意义,以及由此引致的现代组织学习型变革趋势及革命性意义。
2组织人本激励管理基本矛盾:个人竞争目标与组织合作目标
从组织角度来看,所谓激励意味着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调动、鼓励或强化与组织目标相契合的个人行为。任何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一些各有目标和行为动机的个人,最初可能来自五湖四海,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他们之所以要加入组织,成为组织一员去干事,就是因为想干那些他们自己单个干不了的事情,这种事情就构成了他们的共同目标,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并进一步发展下去的基本使命和战略目标。但是,加入组织的个人成员其最初动机和最终目标,可能并非就是为了达成组织目标,他们可能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特殊利益和目的,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有种种行为表现。这些行为有些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相融合,有些可能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不协调,有的甚至相矛盾、相对立。针对组织合作目标与个人竞争行为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组织人本激励管理的核心意义和基本任务就是,要强化、鼓励、奖励那些与组织合作目标相契合的竞争行为,弱化、调和、协同那些与组织合作目标不一致的竞争行为,矫正、规制、惩戒那些与组织合作目标相矛盾、相对立的竞争行为,使每个组织成员的个人竞争行为与组织合作目标契合在一起。在实际中,这个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即组织合作目标与个人竞争目标具体体现为绩效与薪酬两个焦点职能之间的关联。绩效体现的是组织合作目标,薪酬体现的是组成成员的个人竞争目标,组织目标与个人行为的一致协同要求,就表现为绩效与薪酬在制度设计理念和具体制度安排上的相容性,以及二者在运作管理机制层面的契合性。这正是人本管理经济学所特别关注和着力研究的焦点问题,其他管理模块相关的经济学问题都可以由此向外展开并涵盖其中。
3组织人本激励相容两层面:制度契约激励与管理策略激励
组织人本激励机制的设计和运作,必须立足于这一基本事实,即组织成员都是在既定的外在环境条件约束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经济学和管理学各有其侧重的抽象视角、理论解说和政策含义。经济学看重环境条件对人们行为的限制和影响,因此侧重从制度层面研究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由此可以引申出相关的组织激励原理,我们称之为制度契约激励;而管理学则更加关注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特定动机和具体情景,因而注重从日常管理策略上研究有效激励实现问题,因此可以引申出相关的组织激励原理,我们称之为管理策略激励。制度形成及变革,更加强调基于组织成员自主选择权利的民主互动,一旦形成和确立,则要求所有成员必须严格操守;而制度的具体实施和执行,又往往需要组织管理者以某种科层性的、行政性的、非对等性的程序和方式,来策略性地、变通性地体现进而实现制度所内含的民主性质及人本化要求。相对而言,制度契约激励就是“立规矩”,管理策略激励就是“寻变通”。制度契约激励是组织需要建立的一种长期稳定的根本性激励机制,它是管理策略激励的基础或前提;而管理策略激励则是一种动态权变的日常性管理策略,它是制度契约激励的具体实现形式。二者一体两面,合起来才能完整解说组织激励相容的基本原理及现实运作机制。这样,可以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新制度及契约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产权变革、公司治理及股权激励理论、经济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心理学、组织行为及行为经济学等领域有关研究的最新成果[16]-[19],一一经过适当改造纳入并有机整合在人本管理经济学之中,形成一种具有全新视野、逻辑自洽、问题聚焦且内容完整的学科体系。
总之,人本管理经济学以人本价值论为理论基石,以“职场就业—战略规划—目标导向—投资开发—人际整合”人本管理运作主线,分别沿着“竞争—合作”(人本组织激励管理基本矛盾)与“规矩—方圆”(组织人本激励相容两个层面)两大人本管理经济问题导向线索,形成自成体系的研究主题、内容、原理及方法。当然,人本管理经济学要真正屹立于管理学及经济学丛林,尚需国内外学界同仁合作协力做出一系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工作搜寻与人员招聘 人本就业管理经济问题 就业公平与职位配置
生涯规划与组织战略 人本战略管理经济问题组织演化与管理变革
薪酬设计与绩效评估 人本目标管理经济问题核心理念与战略演进
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 人本投资管理经济问题HCI战略与HRD策略
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 人本整合管理经济问题组织文化与人际沟通
图2人本管理经济学理论架构及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D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孙健敏,黄小勇,李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JR麦圭根,RC莫耶,FH哈里斯管理经济学:应用、战略与策略[M]李国津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M利科特企业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P米尔格罗姆,J罗伯茨经济学、组织与管理[M]费方域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J亨德里克斯组织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协调、激励与策略[M]胡雅梅,张学渊,曹利群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EP拉奇尔人事管理经济学[M]刘昕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颜爱民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李宝元人本发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9]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M]其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
[10]LV米塞斯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上) [M]聂薇,裴艳丽译,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210,228,228,246,208,98,146-147,88,89
[11]GJ斯蒂格勒经济学家和说教者[M]贝多广,刘沪多,郭治薇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90
[12]LA博兰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M]严俊骅,陆越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90
[13]Siggelkow,N案例研究的说服力[J]管理世界,2008,(6)
[14]RG伊兰伯格,RS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第八版) [M]刘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35
[15]MA 卢兹,K勒克斯人本主义经济学的挑战[M]王立宇等译,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77
[16]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7]E布鲁索,JM格拉尚契约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王秋石,李国民,李胜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西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企业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企业策划、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运筹学。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生产函数 商业银行 内控管理 管理经济学
每个企业的运作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商业银行的运作也包含其中。只要通过对管理经济学的学习,就可以了解经济理论在企业运营决策过程中的科学理论依据,为企业实现业务目标提供经济分析工具。如果一个企业能成功地运用管理经济学原理建立自己的经营策略,并把它应用到日常商务管理中,将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好处。如何把企业运营和经济理论有效的结合起来?
首先,可以将产品价格弹性结合需求规律,运用于市场。在市场条件下,一般商品需求规律是:所有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但是,如果要为企业的市场战略服务,就必须将需求价格弹性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一般情况下,任何缺乏需求弹性的产品,企业都应设法提高价格。需求弹性充足的产品,企业可以降价销售,提高总收入。有效运用这个经济原则,用低的价格,可以薄利多销,进行更多的销售。快速销售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利润率虽然低,但通过更多的销售,更快的销售可以增加总利润,加快资金周转。
再次,可以利用生产函数,对企业产品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又称短期生产函数。公式为:q = f (l ,k0 )k0不变 ,l增加带动产出增加。譬如说,康柏公司从1993年起开始改革传统组织形式,在苏格兰的工厂试行“三人劳动组”制,结果证明这种组织形式大大优于流水线,每个工人的产出提高23%,实现了目标。“三人劳动组”运作情况如下:生产流水线一般由20名工人参加,每个人只干一种活。改革是将流水线的全部工种交给3个人承担,每个人要干6种~7种活。如第一个人负责把要组装的部件准备好;第二个人负责把那件组装到个人电脑的机壳内;第三个人负责全部测试工作,确保所有线路畅通无阻。“三人劳动组”的优越性表现在:(1)占据厂房面积小,平均每平方米的产出比流水线提高16%。(2)流水线的方式使电脑在组装的过程中触摸人数多,不但延长产品组装时间,而且增加影响产品质量的机会,因为电子产品质量的高低同被触摸的人数多少成正比。(3)流水线一旦出现故障或其中的一个成员在操作中发生问题,20个人都要停工,而小组若出现问题,受影响的则仅限于3个人。但是“三人劳动小组”要求每个工人能够干多种活,他们必须经过多方面的培训方能上岗。在这个案例中还运用到了边际产量原理,即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条件下 ,该可变要素投入量变动一个单位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变动量,公式为:mpl =q/ l,边际产量是可变的,它涉及到固定的要素的数量,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可变要素平均配置的固定要素越多,边际产量就会更大;由公式可知,在总产出不变时,劳动力的减少可使产量增加。
从内部因素的影响,中国理念的商业银行及其制度的缺乏,制约了其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从概念上讲,没有将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这两种关系有机统一,有一个片面的业务发展和风险规避的两个极端片面强调的重点。也没有真正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整个过程缺乏,品种齐全,完整的风险管理意识的概念。风险管理制度,虽然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往往商业银行的初步建立只能做到“看起来像”。管理制度的发展滞后于风险的发展最终建立还没有完全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也仍然有许多违反内部控制原则的情况。
从实际角度来看,金融诈骗和其他商业银行系列事件的出现或发生重大案件是对内部控制失控的反应。失控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很多,外部原因是对重新审核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外部审计的不足,也没有对商业银行监管当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正确的评价标准,内容,方法和措施;银行的内部原因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会计,控制或管理控制失灵,信息不充分交流,有效的内部审计评价和监督缺乏。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企业在决定上要做很多市场需求的分析。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产品分析,以确定产品价格,来判断什么价格可以提供最大的利益。通过定价策略,一个企业决策者,以改善企业状况,就必须明确产品的价格弹性,价格弹性不足,不够灵活削减下来,否则,就是自我毁灭。预测价格弹性是发展市场营销计划的关键。通过价格的营销推广,交易折扣,产品抽奖等,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管理者,你必须了解不同客户群体
和特定商品的价格弹性的喜好。也就是说,要知道是否销售价格上涨抵消了单位收入的下降。从经济管理角度出发,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从零产量开始,首先需要一个更高的价格,然后慢慢地降低价格,因为利润最大化的输出总是在适当范围内的需求弹性。显然,如果企业能够自觉地使用和管理的理性思维的经济原则,我们就可以得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第二,了解两公司之间的交叉弹性的产品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具有较高的价值,在市场上更密切的替代品,是相互竞争。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在市场上互补性商品,就是合作关系。其替代产品,配套产品应密切关注和应用,最大限度地消除替代品,补充了企业的产品。把握消费者的喜好,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相关的程度。控制广告和营销支出,以刺激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需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1、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2、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3、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
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没有众多的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不行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参加MPA考试进行进一步深造。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业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来看,其专业发展前景都十分看好。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对于可证伪性是指在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初期相关的研究者通过力求通过实证从而形成实证会计研究分析最基本的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此同时也会形成一些比较基本的经验性的命题。通常可以说与证伪思想实证会计的相关研究是比较符合的,其最为基本的精神实质就是证伪。客观性可重复性是指相关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遵循与自然科学研究相一致,是在客观与可重复性的情况下在任何人接受的基本前提下所提出的一些假设,在此基础上重复性的进行某一项研究,并在其过程中得出相近或者相关的结论。
事实上,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是运用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的,详细来说就是在早期的实证会计研究对象是会计信息与资本主义市场的关系,理论的基础是有效的资本主义市场关系假设和资本资产计价的相关模型。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会计政策的合理选择性问题,理论基础是由非零值的契约成本以及管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等。
二、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分析
实证会计理论的目的功用在于解释现有的会计实务与此同时能够对未来的会计实务进行准确的预测。它的研究内容是会计的内涵、哪些因素会影响会计人员的相关行为,这些现象会不会对人和其他资源的利用产生影响。所遵循的中心思想是据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各种影响会计事务的因素进行设定,之后采取一定的科学手段进行实际基础上的调查研究来证明这些假设的现实性,即将实证法运用到会计研究中,通过成本与利益间的分析解释预测企业和会计规则和制度指定者对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意识性选择。目前,关于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欧美国家较其他地区较为超前,西方的实证会计研究发展过程也使我们认识到研究重点不在概念与理论,重在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实证会计的实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是需要提出相关的理论假设以及有关的假设条件,具体来讲就是在建立相关会计理论的同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假设条件的建立。为了做大对相关假设条件进行合理的设定需要遵循三个步骤进行,其一,要从具体到抽象;其二,要从短期到长期;其三,假设的条件需要基于理论模型与对应模型的经验验证存在可能性。其次,理论模型的建立需要得出相关的结论,在一些列假设条件下需要构造出理论模型的具体形式,明确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研究的分析力度。再者,对实证会计理论假设的模型需要经验进行验证,这也是当前会计研究中最为主要的检验手段方法。最后,需要对会计实务进行解释和预测。通过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形式来看其已经成为主流的地位,它具有一些优点,首先就是它的研究手段方法比较科学与准确,方法的突破往往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其次,将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围领域大大拓宽,这为实证会计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最后,它拥有较强的实践指导特性。当然在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分歧,包括:其一,对实证理论中的实证特性具有不完全性及近似性,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本身的方法论会产生较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也是理论改革进步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历史主义哲学观念。其二,实证会计理论所应用的范围是比较有限的,范围的有限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应用。最后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有时候并没有想象中能够会计理论的发展带来进步,但是这也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结语
一、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从该专业四年所学的课程可以看出,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1.通识课程。所谓的通识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思考力、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等。我院为更好的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相继开设了大学英语、微积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概论等隶属于通识教育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同时,对学生气质和校园文化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2.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我院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诸如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概率统计、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经济法基础等学科,这为之后该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课打下了基础。
3.专业课。严格意义上来说,工商管理专业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方法与技术的科学,该专业范围较广,所学课程较多,大致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诸多科目,为此,我院开设了管理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公司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通过开设这些课程,使得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初步具备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二、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工商管理毕业生能力分析
为了深入的了解企业对工商管理毕业生能力的需求,本文通过调查企业以及查询各种资料的方式,得出了以下结论: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需求除去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对其沟通表达能力、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以及学习创新能力也较为看重。
1.专业素质。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企业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⑴.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⑵.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⑶.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⑷.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⑸.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⑹.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沟通表达能力。在调查中,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应届毕业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是他们聘任人员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在当前经济形态下,不管何种单位,都离不开分工与合作,而良好的沟通是团队合作的基础,企业内部成员内存在着不同的分工,而不同的成员必须合作完成共同的工作任务,只有具备较高的沟通表达能力的成员,才能在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合作做事,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为此,一些部门负责人针对该指标列出了具体的标准,主要有:①日常中能够熟练地使用普通话同他人进行交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②能够团结队友并且有出色的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等等。
3.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包括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价值取向、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本文调查中,多数企业表示,对于那些有德无才的人,他们将培养使用;而那些有才无德的人,便限制使用。从中可以看出,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4.学习创新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观念、知识融通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积极想像能力、能动应变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同化顺应能力等。归根结底,学习创新能力就是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这对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运用的好,便能大量增加企业的产值。
三、毕业生综合素质状况与就业岗位要求对接分析
对宿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以及企事业单位实际所需要的工商管理毕业生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为更直观的表现其中的差异,本文据此得出如下图表:
由图所知,企业所需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并不是最强的,用人单位相对而言更注重的是应届毕业生的道德心理素质和沟通表达能力,较注重学习创新能力,对专业素质的需求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强烈;作为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往往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在学习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道德心理素质方面的表现却差强人意。这就使得应届大学生所具备的素质不能较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这其中固然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也应予以重视!在众多高等院校中,都有这样的一个特性,教学上面最重视的是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对专业课格外的重视,对学科基础课程较为重视,而对通识课程最不重视。学校以为专业课才是正真的课程;教师以为教专业课才是真正的专家;学生也以学好专业课才配得上自己的专业称谓。然而,通识课程常用大班上课,通识课程人人教。久而久之,学生的专业素质加强了,但是综合素质却减弱了,这对学生的就业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笔者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两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去应聘,用人单位在看了两人的在校考试成绩后,出人意料的将综合素质得分较高的应聘者招为公司人员,而那位专业较好的应聘者只能另谋出路了。
[关键词]高级应用型人才 西方经济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103-02
一、基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西方经济学应实现的教学目标
(一) 提供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管理经济学课程则是应用传统经济学理论进行企业日常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国际经济学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了国与国之间的资源配置。在后续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的学习中,西方经济学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有学生将西方经济学教材重新带进课堂,帮助理解专业课程。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有意识地引入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如可以引导学生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去解释其他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可以用其课程的知识和观点来解释经济学课程学习中的一些问题等。同时,经济学基本的分析方法如边际分析、弹性分析、最大化原则等都能在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中得到应用。
(二)培养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获得经济学知识并不等于拥有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是研究家庭、厂商在市场中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通过对家庭和厂商等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中进行个体决策的研究,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部分则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研究对象,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研究短期的经济周期和长期中的经济增长。宏、微观课程中相关概念和理论联系密切, 是分别从微观个体和总体的逻辑关系中研究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学科, 每一个理论的分析推导过程都符合形式逻辑规范。
(三)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具有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专业素质
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西方经济学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边际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如实际教学中,针对学生旅游的优惠价,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机票?航空公司的决策依据是增加一门学生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的比较,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边际分析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针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西方经济学教师自己首先要养成用经济学思维看待问题的习惯,在讲课过程中,针对学生身边的事或者关注的新闻事件,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经济学思维习惯的优点。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在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影响了经济学教学的效果
西方经济学的本科课程教学中,虽然引入了实践教学体系,但教学的主要方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传统的“黑板经济学”没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设备丰富了教学手段,在知识传授中具有容量大、形象生动的优点,被很多教师采用,以至有些教师完全抛弃了课本和教案。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存在着大量的图形和公式,这些是西方经济学重要的分析工具。多媒体设备中的图形和公式一带而过,学生不能见到教学过程中公式的推导及图形的绘制,对于经济分析工具十分陌生,甚至重要知识点掌握不牢,直接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互联网上教学资料的丰富,使一些教师跳过了备课环节,上课时对着课件“照本宣科”。西方经济学是数量关系、逻辑联系紧密的课程,没有清晰的课程思路,会导致讲课过程中逻辑混乱、知识点错误等情形,影响了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二)缺乏应用型教学的直观场景,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欠缺
根据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西方经济学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中的一些问题, 但是经济学有些理论本身缺乏直观的效果,难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讲授中,需要引入实践教学, 通过学生市场调研、企业见习等方法,理解经济学中消费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等。通过查询政府网站,获得宏观经济数据,理解经济学的国民收入理论、就业理论等。由于缺乏直观的应用型教学场景,使得学生在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欠缺,影响了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西方经济学现有课程内容,难以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从事经济分析和经济运作的专业素质
目前,在我国西方经济学界的研究中,基本是介绍西方经济学理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本科生所选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为主。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源自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来源于凯恩斯的理论观点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现实经济生活的科学,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新问题而出现的新思想新理论,一般的经济学教材都没有包含;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西方经济学教材中的传统理论无法进行合理地分析。
三、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进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一)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夯实西方经济学作为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
针对学生对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内容直观、可视性强的特点。在讲解课程理论时,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增加信息量,尤其是图片和视频资料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经济学中的图形和公式的推导,笔者认为是必须要借助板书才能让学生了解每一幅图的“来龙去脉”,在教师画图和公式的推导中,让学生了解数学图形和公式中所表达的经济学概念。
(二)应用实践型教学体系,提高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的讲解中,多采用生活案例、经济事件来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学概念。如在微观经济学中,采用案例导入法,利用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来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在讲机会成本概念时,针对学生本科所付出的代价,并除以总课时,得出每节课约50元的机会成本,改变了学生认为经济学理论枯燥无用的观念。对市场结构问题,可让学生上网查询所关心的行业或企业的市场结构,来理解移动公司对话费的定价权与作为农民的学生家长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从而理解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厂商行为。宏观经济学,通过学生上网查询政府网站的统计数据来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经济中的相关数据如CPI等预测并亲自验证,从而保持对西方经济学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培养学生形成关注经济事件的习惯。
(三)选择或自编合适的教材,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从事经济分析和经济运作的专业素质
针对国内经济学教材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主的现象,选择或自编一套合适的经济学教材成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方法。教材在结构的设计和内容的选择上,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为了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从事经济分析和经济运作的专业素质,教材的内容要简单易懂、应用型强,对于教学要求较高的部分可作选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作自行选择;教材内容中,可以增加经济学前沿理论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增加现实生活的案例和重要经济事件、政府网站及统计数据的相关链接,增加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后习题的设计,减少理论证明和数学计算的数量,增加案例式习题来提高对理论的理解和知识的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1] 麦茂生,吕力.市域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37-141.
[2] 李停.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探究[J]大学教育,2012,(7):14-17.
[3] 袁灵,王朝阳.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227-228.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专业度;产出计量度;内部治理结构;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3(C)-0197-01
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是由人力资源专业化程度和人力资源产出的可计量程度决定的。美国著名经济学Williamson认为人力资源专业度和个体劳动产出的可计量度的不同维度组合,产生了企业内部的四种治理结构。本文基于这四种治理结构的框架下,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一、相关概念简介
人力资源专业度是指人力资源和企业相匹配的高低程度。产出计量度是指对于人力资源的产出所能够测量的难易程度。Becker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按其特点可分为一般的人力资本和特殊的人力资本;Williamson的交易成本理论也认为员工的技能和知识可以分为通用的和专用的。一般人力资源是员工通过社会教育体系和企业内部培训学到的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这类人力资源不仅可以促进其所在企业生产率的增长,而且对其他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也是普遍有效的。
二、人力资源内部治理结构
Williamson通过对人力资源专用程度和产出可考核程度各维度的不同组合,得出了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内部管理的四种不同治理结构,这四种结构基本上涵盖了企业内各种类型的人力资源。
(一)内部人力现货市场。如果人力资源具有一般性而且产出容易计量,那么在企业内就会有一个人力现货市场。在这样一个市场里,雇主和雇员的相互更换非常频繁。这时雇主不需要通过管理方式来维持双方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具有一般技能的雇员也可以很轻松地在其他公司找到相同或类似的工作而不必担心被炒后失业,因此雇主雇员双方都不会积极地保持长期的雇佣关系。这样的人力资源治理结构在现实生活中不是很普遍,但是也是存在的,比如超市里的促销人员、发放传单的人员等。
(二)有约束市场。在有约束市场里人力资源专业度高,个体劳动很容易计量。员工个人技能仅仅局限在特定公司内才有价值,而在外部市场没有用处,如企业会计,统计人员等。维持雇用关系对于雇员和公司双方都是有利的,因此雇主和雇员都愿意保持长期的雇佣关系。
(三)关联团队。人力资源专业化程度高和人力资本产出可考核程度低是关联团队的主要特征。有一点和有约束市场是一样的:由于技能仅在公司内有价值,雇主和雇员都愿意保持长期的雇佣关系。团队工作是众人努力的结果,很难从中分离出每个人的比例,个体劳动根本无法计量或计量成本非常高。Williamson认为对这样的团队的管理方式应该和Ouchi所定义的对员工进行“宗教式管理”有点类似,都要通过建立员工间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和对企业的共同信仰,辅以非直接的治理方法来对雇员进行约束和管理,这里非直接的治理方法是指培养雇员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行业内的隐形规范,赋予雇员有表彰作用的称号和荣誉,增强雇员对企业的使命感和归属感。
三、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应用四种内部治理结构的策略
下面在四种不同的治理结构框架下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逐一的分析和讨论,从中总结出了一些对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的基本的理论。
(一)在选拔招聘方面。在初级团队,企业对雇员的招聘不需要一个系统的计划,雇佣关系也是一种短期行为。可是由于个体的产出难以计量会导致团队中的人有偷懒、“搭便车”的行为而降低团队产出。因此是否能与团队相互融合是企业招聘新员工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在选拔招聘上的投入比现货市场成本更高。在有约束市场,企业的选拔招聘有一个系统的计划,雇佣关系是一种长期行为。雇主很难从外部劳动力市场招聘到合适的人力资源,一般都会从企业内部培养。在关联团队,对于个人的招聘和团队组建都要制定一个非常完备和非常系统的计划,雇佣关系是一种长期行为。
(二)在薪酬福利方面。关联团队的考核基准是面向未来的,也就是说基于预测员工将要做的和将要取得的成绩。在关联团队里,人力资源专业程度高而且产出难以计量。管理者需要将员工融入企业,通过非工资报酬和各种激励手段来加深融入的程度。企业在关联团队里要通过建设有鲜明特点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能够激励更多数量的雇员参与到实现公司目标的蓝图中来。在培养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同时,将公司的目标、战略和政策根植到员工心中,加快加深员工企业化,达到约束员工、保持长期雇佣关系的目的。可以得出以下理论:1、在内部人力现货市场,以面向过去的考核标准为主导。2、在初级团队和有约束市场,以面向过去和企业化的考核标准为主导。3、在关联团队,员工企业化程度将是最主要的考核标准。
很多的人力资本管理文献是用来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讨论建立一个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系统的理论。因此今天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些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使得人力资本管理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