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科学产业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地方院校 生命科学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多层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63-03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满足了提升国家人力资本总量、综合国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根据马丁·特罗(Martin Trow)的理论,毛入学率高于15%将标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1]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3% [2],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此进程中面临着教学资源紧张、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就业压力激增等巨大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少学者进行了思考,从宏观面梳理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提出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轮子,应同时并存,协调发展,并探讨针对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实施精英教育以及如何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等问题,[3][4]但是针对不同专业类别,需要有针对性地更新教育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应对大众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
一、我国高校生命科学人才培养现状简析
当今世界人口、环境、粮食、资源、健康等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态势和巨大应用潜力呼唤着创新型生命科学人才的培养。[5][6]国内研究型大学为贯彻、落实《国家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理科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型人才,推出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对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华大学提出教学安排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 培养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为宗旨进行教学改革, 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 的跨世纪创新人才。[7]北京大学的教学改革理念与思路是以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将教学体系及内容与生命学科的高速发展同步,通过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培养拔尖人才。[8]南开大学专门成立生物伯苓班,在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中取得了较好效果。[9]北京理工大学构建了“多层次、贯通式”的生命科学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取得较好成效。[10]
地方院校与研究型重点院校相比,在生源、师资、科研资源等方面均有明显差距,因此地方性综合型大学的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需要依据自身办学条件、学科发展水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确立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其教育质量,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面对新形势,地方性院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已有一些创新性探索,一些院校开始探索与企业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到就业全面合作的新型校企共育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举措,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11] [12] [13] [14]
二、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一)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学现状
深圳大学是一所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的地方性综合型大学,地处深圳市,肩负着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发展重任。深圳大学同样存在高校大众化进程中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其中教学硬件资源紧张、师资问题随着政府投入以及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已有所缓解。目前亟待解决的是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就业压力剧增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以生命科学学院的生源为例,近三年录取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近200分,这为因材施教提出极高要求。深圳大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与深圳市日益重视生物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存,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并适当改革创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圳大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办学基于国际、国内、地方等背景和条件,经过多年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确定了分层次、国际化、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结合模式,以兼顾不同基础、不同兴趣、不同天赋的学生能够分别得到适当的培养和提升的同时,进一步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要求。
(二)构建系统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深圳大学对实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与实践,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层层递进的5个层次的训练,即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或创业训练、研究训练及专业实训。
其中专业实训、实习已形成由如下4个方面组成的体系:
(1) 教学实验中心生物技术实训实验室:学生学习发酵工程、产物分离纯化等实验技术,每年约承担30名学生进场实训。
(2) 基于学院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及蛋白组学等平台)的实训,每年每个平台平均承担8-10名学生进场实训。
(3) 校外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维护好2-3个野外实习签约基地的联系,建立长期性相对稳定并有所轮换的实习基地建设方式。
(4) 校外企业、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实习基地: 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强化与企业、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的联系,尤其是增加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并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目前,与我院签订联合培养企业、检测机构、研究所等已经超过20家,尚需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学院与已经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的企业之间保持良性互动,既利于相关企业定期挑选适量的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训,又利于企业人员来校使用相关仪器设备等。
(三)建成依托实践教学体系的分层次、国际化、创新型的生命科学人才培养模式
兼顾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创新型人才与应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因材施教,设立创新实验班和创业实验班,分别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创新创业型人才。
对于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注重开拓国际视野、强化理论基础、提高研究能力、培养创新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厚基础,学研结合,拓宽专业口径。在理论课及实验课中增加双语(英汉)教学。实验课除了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外,增设《创新实验》课程,以科研小课题的形式开设,从实验设计到最后的论文撰写都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使学生能够获得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将创新实验项目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申报各种类型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比如实验室与设备部设立的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教务处组织申报的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项目以及校团委组织的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最后,学院建立毕业论文的双向选择机制,使创新实验班的学生与承担科研项目多的老师优先进行双向选择,科研任务重的老师获得较优秀的学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可以更早进入科研实验室,使科研素养和研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鼓励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在校内科研平成专业实习,毕业论文选题偏向理论研究,毕业去向以从事技术研发或攻读研究生为主。
对于创业实验班的学生: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论基础够用,注重创业素质培养,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在学习中以应用知识为主,学以致用,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增加开设《创业训练》课程,以产品研发的形式开设,以老师的应用型科研课题或学生自主创新思路为基础,采用聚徒式教学模式,学生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各个环节均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如果某项目产品研发顺利,且市场前景较好,则推荐该项目进入深圳大学学生创业产业园进行项目的产业化孵化。创业实验班的学生主要到校外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选题偏向实践应用研究,毕业后能够胜任技术应用类工作或自主创业。
对于非实验班的学生:由于成绩中等偏差,学习积极性不够高,所以非实验班的学生多数只需完成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实验、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过程中每个环节对他们的严格要求,使他们逐渐养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以及增强做人做事的责任心。
(四) 建立企业人员与校友的讲座机制
邀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资深研发人员为新生开设讲座,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了解和认同感;邀请在不同工作岗位的校友为毕业班学生开设讲座,加强励志教育与“挫商”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对于挫折的适应与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了解社会现实,毕业后更容易融入社会。
(五)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当前,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大学教育尤其是理工类专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而构建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生命科学专业人才,要求给学生一个科学的知识结构,让毕业生都具有生命科学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改革就不能停留在单门实验课程的改革上,而是要从一个专业、一个学科的角度,研究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建立完善的、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成分层次、国际化、创新型的生命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相对应的富有特色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兼顾了不同基础、不同兴趣、不同天赋的学生能够分别得到适当的培养和提升。
自创新实验班开设三年来,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性实验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本科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资助项目2项,获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资助项目12项,获深圳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130项;本科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共1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近五年本科生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专利2项;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获总决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决赛各类奖项19项,占深圳大学在该类活动中获奖总数的70%。
已启动两年的产学研办学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同学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并邀请了多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资深研究人员来校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取得良好效果,使学生对深圳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有的同学在实习结束就获签就业协议,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得以改善,专业对口就业比例明显提升。
三、结语
本文介绍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一定科学认知和阶段性成果,创新实验班开设三年来实践教学效果明显,产学研办学模式使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毕业就业率有了明显提高。创业实验班近期才开设,效果有待考察。对于非实验班的学生,要重点培养他们形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以及增强做人做事的责任心,以利于他们毕业后即便不从事生命科学相关工作,也能够成为上手快、易转型的大学毕业生。最后,希望本教学改革探索能为地方性教学、科研并重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参考,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 参 考 文 献 ]
[1] Burrage, M.(ed.) Martin Trow: Twentieth-Century Higher Education: Elite to Mass to Universal [M]. Baltimore :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10:64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教育部网站,2008(5).
[3] 刘志刚.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与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6(5):4-6.
[4] 张新厂,钟珊珊,管兆勇.大众化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8(5):77-78.
[5] 许智宏.生命科学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C].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文集,2006:7-12.
[6] 谢旭辉,胡忠.21世纪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1):46-49.
[7] 屠萍官,张荣庆,王喜忠.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1-4.
[8] 许崇任,郝福英.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C].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文集,2006:125-128.
[9] 刘巍,刘方,卜文俊等.生命科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实践能力培养的初步探索[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2(1): 40-42.
[10] 孙智杰, 李勤, 邓玉林. 构建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 2012.
[11] 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4):72-74.
[12] 周爱莲.面向企业一线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7-58.
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计划草图宣告完成,美、英、德、法、日、中六国科学家联合向世界宣布:人类已经
进入基因时代!
2006年6月18日,随着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基因测试的完成,生命科学从此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基因技术开始走出神秘的科学殿堂,进入人类生活。
2007年10月11日,我国科学家对外宣布成功绘制完成第一个完整的中国人基因组图谱 “炎黄一号”,标志着我国基因技术研究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2008年5月17日,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青少年儿童个性化教育基因解析工程――“成才基因解析”宣告完成。开始向全球推广,为世界青少年儿童教育领域带来福音,书写基因技术的商业奇迹!
生命科学:神秘的空中花园
认识自我和了解世界一样,都是人类既古老又伟大的梦想,早在古希腊时期,人类就在石柱上刻下了“认识你自己”的箴言。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正在不断丰富。生命科学,便是其中不可思议的奇迹之一。
1953年4月25日,英国《自然》科学杂志发表了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的重要科研论文:遗传物质DNA是双螺旋结构。自此,人类在生命科学探索的路上突飞猛进。但DNA内的遗传密码究竟如何排列,特别是人类自身的基因组奥秘,成为生物科学界一时无解的难题。人类基因解密对于人类生存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它就如同一座空中花园,所有人都看到了眼前的美丽风景,却始终未能一探究竟。
直到2000年6月26日,随着美、英、德、法、日、中六国科学家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草图绘制完成,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命科学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人类宣告进入基因时代,基因技术也由纯粹的科学研究领域开始进入实际运用领域。
基因产业:从桃花源到后花园
人类基因图谱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对于生命本质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现代科学发展史证明,科技的进步必将带来经济的变革。随着基因技术特别是人类基因研究的飞跃发展,基因科技产业成为通向财富之门的朝阳产业。研究表明,人体共有大约10万到14万个基因,每个基因的改变都将对人体生理机能产生巨大影响。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基因的背后,都蕴涵着一个产业,破译一万个基因,就会形成1万个产业。
基因经济孕育着的无限商机,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证明。美国Amgen公司的第一个基因重组药物Epogen仅在1999年至2003年间,便创下超过80亿美元的销售额。基因产业惊人的经济效益不仅体现在制药方面,也将涉及教育、农业、食品、化工等各个领域。美国经济学家预测:到2020年,基因产业的经济价值的总和将超过IT产业经济价值的10倍。
基因产业呈现的诱人前景,犹如一片梦幻般的桃花源,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美国在基因领域的研发费用占其民用研究经费的50%;日本的“生物行动计划”中包括50个指导计划、88个基本行动计划和200个详细行动计划;而中国也一直把基因科学提到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务院甚至专门成立“基因产业联盟办公室”来引领基因产业。
但是,人类的基因资源是有限的。在全球范围内,对基因资源及其知识产权的抢夺变得非常激烈,一旦对抢夺到的基因资源申请专利,就意味着从此获得了一个产业的独有财富空间。基因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围绕基因资源而进行的知识产权争夺愈演愈烈。世界共享的“桃花源”逐渐被瓜分成各国的“后花园”。
基因解析: 风景这边独好
人类基因研究是各国生命科学发展的重点,随着基因技术及其运用的不断成熟和规范,人类基因研究成果逐渐体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其中,基因解析就是最热门的产业之一。
基因解析是人们为了解个体特征和生命奥秘而进行的基因检测分析。基因解析的运用既能为人类的一系列生理疾病寻找到治疗途径,也可根据个体基因特点量身打造科学的成长计划和生活计划等,在教育及其他很多领域也有广泛前景。
在未来,各种各样的基因功能解析服务都可向社会提供。以基因为导向来科学地规划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将成为必然选择,如同我们现在利用手机和互联网获取信息。目前美国每年有超过800万的人参加基因解析,英国每年也有600万人进行解析,而这一数字每年都在直线上升。这些发达国家的基因解析机构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越来越多的人分享到了基因解析带来的巨额财富。就中国而言,专家预计目前认识到基因解析重要性的人数已达到总人口数的15%~20%,每年参加基因解析的人数至少可达300万人。
此外,随着解析人群的快速增长,已检者将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群体。这个以亿计的人群需要更多后续的个性化服务,例如针对自身基因的教育计划、职业计划、健身计划等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科学指导,基因解析孕育着难以想象的财富空间。
基因解析是基因经济崛起的原点,我国基因经济的第一波热潮,必定从基因解析开始。每一项功能基因的解析,都将推动相关产业的长足发展。如果说一个基因就是一个产业群。那么基因解析所对应的市场,犹如浩瀚的宇宙,而这个市场的大小,只能用天文数字来描述。
成才基因解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正是因为空前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基因解析被写入国家863计划。
2008年5月17日,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再次获得了振奋人心的重大突破,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成才基因解析”宣告完成,正式向全球推广。中国在基因经济的“桃花源”争夺中,又获得了一块重要的“后花园”。
“成才基因解析”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13位院士为核心的专家委员会历经数年潜心研究而成,运用遗传基因分析仪和生物基因芯片,通过研究基因片段,揭示个体潜在智能特点,甚至帮助家长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超常天分,进而制订合适的发展培养计划,最终让孩子成为某个领域的卓绝人才。
在中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天下父母的心愿,甚至是众多父母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发现孩子的天分、爱好、兴趣和特长,确定孩子的培养方向,很多家长忙于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但传统的培养方式不仅带有盲目性和随机性,而且花费大、周期长;浪费大量财力不说,更重要的是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孩子的潜在天分,错过孩子成才教育的最佳时机。成才基因解析能够从基因科学高度及时准确发现包括天分在内的40多项有关教育培养的基因,让家长全面科学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指明了孩子成长教育的方向,迎合了天下父母的渴求。而发现自己孩子的天分,更是任何一个家长都不愿错过的!正如斯诺克神童丁俊晖说的,父亲发现我的天分后,卖了房子为我练球。中国有超过四亿的青少年儿童,整体市场规模在万亿以上;一个中等城市的利润规模也将超过10亿,这是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市场,也是我国在世界基因桃花源中瓜分到的重要 “后花园”。
基因解析所蕴涵的巨大财富机会,很多企业和个人投资者从中获取了巨额财富,如上海旦途(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抢先获得“成才基因解析”全球推广权,2008年计划在全国的主要城市招募合作伙伴,建立1000个授权采样中心,只要投资3万到120万就可以成为授权采样中心,分享到基因财富。“成才基因解析”对于青少年儿童基础教育和国家人才培养机制具有深远的意义,被确定为“世界青少年儿童个性化教育接轨工程”,必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各方面的杰出人才。
比尔・盖茨曾预言:下一个能真正超过我的世界首富,一定来自基因领域。
[关键词]提升;生物工程;办学优势;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159-02
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增加、资源的匮乏、环境污染加剧、疑难病的治疗等重大问题,需要依赖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于此,作为高新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生a物技术,正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全球性的生物技术热由此形成。化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自2000年成立以来,虽经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但目前仍存在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发展定位不清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构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整合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等方式来形成特色明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提升本专业的办学优势。该研究也可为其他矿业类综合性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提供思路和参考。
一、生物工程的学科概况
生物工程是一个新兴学科,它以人类生物产品需求为导向,融合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性地设计、优化和改造生物体系与功能,着重解决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所面临的技术与工程问题,以推动生物产业健康发展。
生物工程因其独特的研究对象而有别于其相关学科,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借助于工程学技术,以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为对象、以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为基本任务,从而使该学科具有明显的工程产业特征。二是通过基于生物学原理的创造和设计,紧密结合工程学的技术手段,大规模的生产出各种对人类有益的生物产品,具有应用技能与理论设计、创造融合互生的学科特质。三是该学科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广泛融合生命科学、化学以及物理学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是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交叉最具特征的学科之一。
生物工程产业随着20世纪40年代起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等的工业化生产而逐步形成,早期以发酵产业为主。自20世纪70年代基因重组技术和以单克隆抗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为解决随之产生的工程与技术问题,生物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渐形成了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研究理论与方法,于是生物工程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生物工程正在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潜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也是最有希望孕育关键性突破的学科之一。而生物工程产业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主导性产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领域。
二、生物工程的学科内涵
生物工程学科的核心是研究和开发基于生物学理论基础上的系统工程技术问题。本学科的主要特征是利用细胞或酶特有的代谢和转化特性进行物质的加工与转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体与生物分子进行改造,建立优化的生物过程与工艺实现先进生物制造。
细胞培养与代谢工程、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合成生物技术与系统生物工程、生物药物与材料工程、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等高新生物工程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随着基因药物、基因治疗、转基因作物、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矿物技术等一大批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在市场显露出强大生命力,生物工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
三、矿大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科发展现状
矿大生物工程专业十多年来始终以跟踪生命科学与技术国际前沿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为基准,随着学科的发展,专业的内涵从传统发酵工程拓展到了生物工程的整个领域,通过学科交叉形成了以生物工程上游、中游与下游技术紧密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生物技术专业特色。
该专业存在的不足是,在矿业类综合性高校中,生物工程专业还属于非优势专业,且存在着师资条件相对薄弱以及发展定位不清等问题;其专业课设置不是很合理,生物技术专业课及化学、化工知识学习深度均有限,本科毕业生胜任未来工作所需的科目较多,学业较重,要想学好学精需投入大量精力;本科毕业工作前景不是十分明朗,相关就业领域要求较高学历,故多数毕业生选择进一步深造学习,就业者一般从事层次较低的传统生物技术工作或转行从事其他工作。
四、提升矿业类生物工程专业优势的方法分析
矿大生物工程专业可依托学校的国家级洁净能源中心、低碳能源研究院及生物工程硕士学科点,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形成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互促进的格局,逐步将中国矿业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成为“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建设及矿区生态服务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生物工程产业人才”的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加强对周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示范引导作用,吸引更多国内高水平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来本专业任教,形成区域产业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一)构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生物工程专业是在化学、化工、药学、环境科学、生物冶金、生物脱硫和工程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等特点。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与本专业属地矿业生物技术企业的结合,在培养目标方面充分考虑矿业生物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使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突出人才的专业特色培养。
2.生物工程专业还应紧密结合华东区域经济发展及属地矿业生物技术公司发展的特点。生物工程专业还应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的校情,考虑周边矿业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的需要,设置一些相关课程服务于矿物生物技术的设计与改造;矿物生物分析、矿物生物处理技术;矿区环境生物修复;矿区废弃物的生物转化与循环利用、生物能源的开发以及这几个层次的技术在许多矿业问题中同时交叉应用。
3.建立矿业大学特有的学生培养成熟度能力模型,客观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4.构建毕业生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实施综合评价。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机制,与企业共同寻找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应用的结合点,完善毕业生的质量监控体系。
(二)形成一支综合素质高,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生物工程专业应努力建造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工程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可借鉴矿大化工学院过程控制专业的成功办学经验,多方面整合生工教师队伍。
1.将低碳能源研究院的一些教师纳入生工教师队伍中来,因为其研究内容切合生物工程发展的最新状况。根据生工能源的发展方向,可将其聘为生工的名誉教师,负责讲授新技术和创新研究的一些课程,从而壮大教师队伍,强化学术交流,增强生工专业学生的自豪感。
2.融合环测学院环境工程的一些教师,尤其是负责讲授环境微生物学的一些教师,可邀请他们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授课,也可将其纳入生物工程的名誉教师。这样既能壮大教师队伍,又不会造成成本开支的大幅上升,师生比才会趋于合理。
3.联系南京某高校的大牌教授,聘请他们为我院荣誉教授。多数矿大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与南京某高校教师渊源颇深,学术交流来往密切,可聘请在业内影响较大的资深教授作为生工专业的荣誉教授,定期为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来校讲学,强化学术交流氛围。
(三)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及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过程。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获得生产实践知识和技能,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使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为进一步加强对实习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科学化管理,不断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学校大幅度地提高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其他各类教学实习的经费。
1.实习应体现“就地就近、互惠互利、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原则,探索学院与实习单位建立“实习-见习-就业”的校企合作模式。
2.实践教学体系还应形成“基础―综合―设计―创新”逐步推进、“启发―引导―讨论”和“发现―论证―研究”方法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构建“实验―实践―实习”相互补充、“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
3.努力寻找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矿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切入点,提出“寓教于研,以研促教,研教融贯,教研相长”的理念,形成校内外基地互补、产学研基地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新模式,强化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马越,廖俊杰.现代生物技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 国务院学位办提供的《一级学科》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Z].学位办[2012]54号.
[关键词] 高技术产品;国际分工;贸易模式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我国自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这些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品国际贸易的开展。我国科技部《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2012)》显示,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美元,贸易顺差达856亿美元;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是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前三大出口市场,共占据61.4%的出口份额,而香港地区多为转口贸易,最终消费地则主要以美国和欧盟为主;我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主要来自于亚洲的韩国、中国台湾和日本,三者之和占据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市场45.1%的份额,而欧盟和美国则位居其后。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推出创新战略,提出“再工业化”之路和清洁能源计划,重振美国经济;我国一直将高技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产业之一,金融危机后我国制定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鉴于美国在全球高技术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国与美国经贸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分析我国与美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指标
(一)数据来源
我国科技部和商务部参照美国先进技术产品(Advanced Technology Product, ATP)进出口目录,确定了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统计目录。该目录包括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其他技术共九大技术领域,突出了高、精、尖的技术特点。按照国际可比性原则,本文依据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选取六位数《HS2002》版本的上述九大领域高技术产品年度进出口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样本区间为2002-2011年,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其中报告国选择中国,伙伴国选择美国,贸易流向包括进口和出口。
(二)分析指标
1.GL指数
Grubel和Lloyd(1975)年提出GL指数,作为衡量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IIT)水平的重要指标:
其中Xi与Mi分别表示i产业的出口额和进口额,GLi∈[0,1],0表示完全产业间贸易,1表示完全产业内贸易。若i产业中包含n种产品,则以每种产品的进出口额占i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权数计算的i产业内贸易指数:
当产品分类不够精细时计算出的GL指数,容易产生产业汇总偏误,虚高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实证研究的解释力,因此学者建议至少采用SITC三位数层次或HS四位数层次的贸易数据,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由于UN COMTRADE数据库中对于商品成交数量单位的统计,HS统计数据要比SITC统计数据记录得详细,例如对于不同的商品采用升、千克、件数等具体单位,计算进出口单位价值时相对科学。所以,本文选取HS六位数编码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2.贸易特化系数
GL指数只是衡量了产业内贸易的水平,不区分国际贸易流向,因此可以借助贸易特化系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 TSC)加以补充。i产业的TSC表示为:
一般而言,TSCi∈[-1,1]。TSC越接近于1,说明该产业出口额远超过进口额,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反之,若TSC越接近于-1,则说明该产业出口额远小于进口额,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弱。
3.FF份额指数
Fontagné和Freudenberg(1997)将贸易类型划分为产业间贸易、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进而可以计算不同类型贸易所占的份额。
一般而言,各国出口统计以FOB价格计值,进口以CIF价格计值,考虑到运费、保险和利润等因素,在FOB价格基础上加成25%是合理的,即质量相当的同种产品的出口单价和进口单价之比( )应位于合理的区间内,此时双方开展的贸易类型为水平型贸易;若 超出该区间,则双方进行的贸易为垂直型贸易。表1体现了这种思路。
4. FF份额指数扩展
尽管FF份额指数能够显示出产业间贸易、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的份额,但不能衡量出贸易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和竞争力水平,从而无法判断在垂直产业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鉴于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因此可以在FF份额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垂直产业内贸易划分为两种类型:低端垂直产业内贸易(VIITL)和高端垂直产业内贸易(VIITH)。若 1.25,则贸易类型为VIITH。从事VIITL的国家以生产和出口低质低价产品为主,在高技术产业链国际分工中处于加工制造环节;而从事VIITH的国家则以生产和出口优质高价产品为主,在高技术产业链分工中处于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
三、中美高技术产品分工与贸易模式分析
(一)产业内贸易水平
九大技术领域中,生物技术和其他技术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偏低,样本区间内GL指数均低于0.1,年度均值分别为0.06和0.04,标准差分别为0.01和0.03;生命科学技术和材料技术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高,年度均值分别为0.35和0.44,标准差分别为0.02和0.22,材料技术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波动相对较大,2011年和2012年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分别为0.75和0.81;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下降趋势,由2012年的0.29逐渐降至2011年的0.05,转变为以产业间贸易模式为主;光电技术和电子技术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基本稳定;航空航天技术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近年来略有增长。
(二)产品竞争力
九大技术领域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其他技术产品TSC历年均为正,均值分别为0.88和0.66,说明我国该两类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四类产品历年TSC均为负值,说明我国这四类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劣势;光电技术产品由负值逐渐转变为正值,说明我国此类产品正逐渐建立起比较优势;生物技术产品逐渐由正值转变为负值,说明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恶化;生命科学技术产品整体而言呈处于比较劣势。
从全部高技术领域产品来看,对美贸易中,我国具有弱比较优势,这似乎与上述按领域分析的结果相矛盾,因而需要做进一步分析。通过计算每个技术领域产品进出口额占所有高技术领域产品的进出口额的比重,可以得到我国高技术产品对美贸易的结构。
由表4可以看出,我国九大技术领域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的进出口额占据绝对优势,历年平均比重达67%,其次是电子技术产品和航空航天技术产品, 历年平均比重分别为12%和8%,由此不难解释我国对美贸易高技术领域产品的弱比较优势。
(三)贸易模式
采用FF方法计算的同一产业的产业间贸易份额、水平产业内贸易份额和垂直产业内贸易份额三者之和等于1,因此,可以采用三角形图直观地分析上述贸易类型,离顶点越近,说明该类型贸易份额越多;离顶点越远,则该种类型贸易份额越少。
图1显示出各标志点离水平产业内贸易顶点较远,说明整体而言,我国高技术产品水平产业内贸易比重过低。生物技术、其他技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这与GL指数相符;材料技术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2002年,材料技术产品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而2011年水平产业内贸易则占据近40%的份额;电子技术产品2002年三种贸易类型均占据一定比例,到2011年则发展为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兼有少量产业间贸易;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光电技术产品以产业间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产业间贸易份额要大于垂直产业内贸易份额;生命科学技术产品产业间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均有,但垂直产业内贸易份额要明显大于产业间贸易份额。
(四)产业分工
由于生命科学技术、电子技术和材料技术产品垂直产业内贸易份额较高,因此,进一步计算这三类产品VIITL和VIITH在垂直产业内贸易中所占比重,从而可以判断出,我们在产业链分工中所处的位置。
由表5可见,各年份我国生命科学技术、电子技术产品VIITL的比重明显高于VIITH的比重,说明这两类产品出口单位价格明显低于进口价格,在中美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低端,对美贸易中,以出口低价格低技术含量、进口高价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为主;材料技术产品起初处于产业链高端,然而,近年竞争优势逐渐丧失,2011年对美贸易中,主要出口低端产品。
四、结论与建议
依据样本数据计算,2002年中美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243亿美元,顺差41亿美元;2011年进出口总额则增为1150亿美元,顺差扩大至591亿美元。虽然整体而言,我国对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呈现顺差,但是我国高技术产品竞争力不均衡,只是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和其他技术领域建立了比较优势,对美贸易以产业间贸易模式为主,互补性较强;光电产品领域正逐渐建立起比较优势;而其他6个领域均处于比较劣势,此外,我国高技术产品对美贸易顺差与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有很大关系。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模式以产业间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而垂直产业内贸易份额较多的生命科学技术、电子技术和材料技术产品分工中,我国处于产业链低端,以加工制造为主,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产品,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出口产品附加值很低,国际竞争力不足。因此,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一)多角度入手解决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问题
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技术产业领域,如计算机与通信技术领域,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和国际市场竞争,扩大对美直接投资数额,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国际化经营,有助于减轻对美贸易顺差压力,减少贸易摩擦;改善对美高技术产品贸易结构,适度降低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其由简单的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营销物流等高端环节延伸;重视进口对于外贸协调发展的平衡作用,在技术管制相对宽松的领域,可以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扩大产品的进口规模,在技术管制相对严格的领域,只要技术条件允许,可考虑进口其中间产品,在国内加工成成品销售,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加强与美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沟通与协商,敦促其放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为双边高技术产品贸易营造良好的氛围,有助于扭转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的局面。
(二)鼓励我国高技术企业向产业链上游攀升,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建立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微观激励机制,加大对高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对高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引领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注重产品质量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高,使企业从依赖低成本竞争向依靠综合实力竞争转变,从规模扩张向集约化生产转变,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这既是我国开展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关键所在,又是增强我国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此外,积极探索技术引进新模式,提高技术引进的有效性,打破技术引进中的不良循环,不断提高外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和层次,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我国真正需要的高技术项目。鼓励美国高技术企业来我国直接投资,设立研发中心,不但可以绕过美国设置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壁垒,而且能够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加快消化吸收与开拓创新进程,提高国内技术创新的起点和水平,在产业链国际分工中争取到有利地位。
(三)政府应为高新技术产业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首先,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高技术产业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重要推动因素。其次,加快研究和制定符合WTO规则的产业和贸易政策体系,并根据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技术特征,实施有差别的政策,着力培育和发展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与美国相比,我国生物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关键领域明显处于比较劣势,在今后的政策中应予以倾斜。第三,落实科技兴贸规划,建立和健全国内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和投融资政策,适当加大对部分高技术领域产品的出口退税力度,强化对高技术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和风险资本投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高技术产品贸易的支持作用等,解决高技术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第四是加强与国外政府、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坚持以人为本,完善高技术产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和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应用型高校生物工程专业采用应用性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传统的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定位不够清晰。现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阶段,该阶段国家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定为三种,第一种重点院校主要是学术研究性的专业性人才;第二种一般本科主要是以培养开发性的专业人才为重点;第三种高等职业类院校则主要是培养实用性专业人才为主。社会发展对这三种人才赋予了不同的职责要求。对于应用型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来说,主要是应该培养应用型生物工程人才。高校扩大招生比例后,很多高校对生物技术专业并不熟知,虽然设置了相关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却未能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去教学,这使得很多高校培养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并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对应用性教育展开研究,以此明确专业定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其次,应用型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思维,但是由于高校对应用性教育认识不足,对教师的应用性教学要求也不高,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模板过于单调,不仅无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且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现代高校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最大程度的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最高程度的尊重。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教学内容基本上都保持一致,学生无法依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无法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这与应用性教育并不相符,如果长时间的应用此种教学方式,不利于生物工程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最后,这是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应用性教育方式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培养相应的专业性人才,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着重学术性人才的研究,因此教师注重的是理论讲解,而忽视实践应用。再加之,高校扩大招生之后,专业人数的增加,使得毕业论文有关实验性方面的研究设备不足,很多学生并没有进行试验。因此毕业生实践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都不是很强。因此高校有必要转变教育理念,采取应用性教育方式。
2 应用型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应用性教育措施
2.1 制定应用性人才培养导向
生物工程专业涉及到了多种学科,因此综合性非常强,在基础上还结合了多方面技术,比如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所以生物工程专业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还需要具备非常广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出优秀的专业性人才。也正是因为生物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众多,技术多样,所以高校必须要制定“强化基础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突出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导向。生物工程技术看重的是试验,因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比较强。该学科的教学基础是生命科学,主要教学原理是工程学,同时根据事先设计改造的物体,为人类进行服务的一门学科。
另外,生物技术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诸多产业,如:农业、能源、环保、化工、医药、卫生、矿产、材料、食品等等,这些产业对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不同。目前我国有近250个高校设置了生物技术专业,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面面俱到、行行精通的生物技术人才,各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凸显各校特色,实现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以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特色,包括农业特色、能源特色、环保特色、化工特色、医药特色、矿产特色、材料特色、食品特色等。
2.2 构建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需要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所制定的总体设计,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对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根据学校的学科特色,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应对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学制、学分、学位、教学进程等,作出明确规定和安排。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彰显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特色
课程是体现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在于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特色是否鲜明。生物技术是一门生命科学与其他尖端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应改变过去只设置生命科学相关课程为唯一课程平台的模式,注重生命科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与创新,形成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特色课程”这一创新课程的体系。创新的生物技术课程体系应涵盖以下三大模块:①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等,以及专业基础特色课程。②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遗传学及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实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技术大实验等,以及专业必修特色课程。③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生态学、免疫学、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制品学、生物工艺学等,以及专业选修特色课程。
北京药监局建立保健食品专家委员会
近日,北京药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9号)等的相关要求,决定建立保健食品专家委员会。
北京药监局希望经验丰富、专业知识牢靠的保健食品专家能加强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工作,规范保健食品的注册初审现场核查,增强应对紧急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实现监管人员全员培训。
据悉,北京药监局将大范围招募专家,其中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监督管理部门、保健食品检验机构、药品检验机构、保健食品相关企业等单位,涉及保健食品生产工艺(食品、药品)、毒理(食品、药品)、药理、食品理化、食品微生物、营养、卫生统计、药物(药用植物、中草药、药化、制剂、方剂学)、临床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将会是招募重点。
西北五省(区)建立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协作机制
记者近日从西安市工商局获悉,为强化西北地区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力度,遏制传销向西部地区蔓延,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北五省(区)及西安市工商机关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协作机制正式建立,并共同签署了《协作机制协议书》。
根据协议,西北五省(区)及西安市工商机关将针对传销的跨区域性和游动性等特点,适时组织双边或多边打击传销联合执法行动,实现交界地区联防联治,并及时通报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信息及案件情报,实现打击传销规范直销信息资源共享。
保健品新条例推迟出台
据悉,预计将于今年年中出台的《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因种种原因将推迟公布,具体时间还未明确。
《条例》的出台将一改我国目前保健行业“只重审批、不重监管”的现状,尤其是对于生产、审批环节的控制将更加严格和人性化,有助于企业自律和良性发展,但涉及部分传统营销模式或被禁的内容却成为了部分企业的担心。
企业
无限极:海外市场全面启动
无限极海外市场终于正式启动了。6月12日,无限极(香港)有限公司(简称无限极(香港))在香港举行了开幕典礼。
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惠森、高级副总裁曾进荣、杨国晋先生、钟维康先生、林邦源先生、无限极(台湾)总经理王建华、无限极(香港)总经理欧锦鸿先生、无限极(马来西亚)行政总裁叶梅英女士、首席业务总监刘莉女士等出席了活动,嘉宾和现场近800名业务伙伴、消费者共同见证了无限极香港市场的正式开幕。
而在此之前的4月24日,无限极(马来西亚)已经开幕,无限极(台湾)也在5月15日开幕,无限极的海外市场开拓全面启动。
富迪:与两大功夫巨星达成初步合作协议
6月16日,美国富佑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怀德、广东省富迪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胡静应邀出席北京JACKIE CHAN耀莱国际影城开业典礼暨《功夫梦》点映礼。活动期间,陈怀德、胡静与出席活动的成龙、李连杰等国际巨星会面、交流,成龙当场答应陈怀德的邀请,决定出席富迪今年12月份在印尼举行的5万人年会盛典。
随后,6月22日,陈怀德、胡静又专程飞赴北京,就相关合作事宜与国际巨星李连杰展开深入交流。据悉,双方已达成初步共识,具体细节正在进一步商议当中。
天狮: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
2010年3月25-26日,由国家环保部指定的认证单位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的专家在对前期天狮集团申报五款家居产品(悠家丝毛清洗剂、悠家果蔬餐具洗净剂、悠家油污快洗净、悠家内衣清洗剂、悠家超浓缩衣物柔顺清洗剂)环保标志认证资料审核的基础上,对天狮集团的五款家居产品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环保标志体系和现场检查工作。
5月28日,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授权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向天狮集团颁发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该证书的取得,标志着天狮集团产品迈进了绿色消费主潮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宝健:荣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特别大奖”
6月19日,“201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在京召开。会上了“201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宝健从推荐的1000家企业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201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特别大奖”。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宝健连续两年入围,据了解,2009年宝健入围100强企业,凭借在各个方面的突出表现,今年宝健成功入围20强。
中国外商投资协会会长石广生先生、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女士等出席了此次活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表彰企业在中国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责任与担当。宝健总裁李道先生、副总裁蔡尚荣先生出席了当天的颁奖活动。
新时代:科研基地入驻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为加快公司发展步伐,倾力打造大健康产业,日前,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与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集团科研基地正式入驻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签约仪式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昌平区副区长洪波,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任鹏举,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主任苏贵光,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曙光、总经理郭利等领导以及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李杰、总经理黄永刚、副总经理刘世恩等全体经营班子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区,集团科研基地在园区中占地一百余亩,建筑面积八万平方米,集总部办公、研发中心、教育培训、产品体验、信息中心、物流中心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提升集团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对集团今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集团入驻生命科学园也将对园区及周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地带动作用。
三生:发起低碳基金捐资500万元
6月27日,在古木苍遒、绿树成林的三生健康产业园内,由宁波鄞州区74家企业发起成立中国绿色碳基金鄞州专项成立典礼隆重举行。这是目前国内首个县(市、区)级碳汇专项基金,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当天,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宣布中国绿色碳基金鄞州专项成立,同时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王志宝、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宁波市政协主席王卓辉亲临现场为项目揭牌。
中国绿色碳基金,由中国绿化基金会和国家林业局气候办批准设立,以植树造林、固碳减排为目的,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大的绿色战略行动,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为发起企业之一,并捐资500万元。
人物
古润金:6月21日,马来西亚华总会长方天兴及永久名誉会长芳宴请各界,庆祝3名华商荣膺勋衔,完美董事长古润获得由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封赐的丹斯里勋衔。“丹斯里”是马来西亚国家荣誉,由国家元首册封给对国家有极大贡献的杰出人士,意为“护国将军”,这是对古润金和完美所取得成就的又一肯定。
梅西:当今足坛头号巨星,南非世界杯最受球迷关注的梅西,在6月2日和康宝莱签订了三年合作协议,康宝莱还同时成为了梅西所在的世界顶级球队巴塞罗那的赞助商,康宝莱的体育营销再攀高峰。
菲姬:黑眼豆豆主唱菲姬携手雅芳推出了首款名为“Outspoken”(直言不讳)的香水,并拍摄了一组女人味十足的魅惑大片。此款香水将于今年9月上市,售价约为28欧元。
对于和雅芳的合作,菲姬表示非常兴奋,“这是我的第一款香水,能够跟雅芳合作非常开心。我一直渴望用全新的方式来展示自己,设计香水是个绝佳的机会,能够与粉丝以及雅芳的顾客分享我的创意和信念。”
数字
2743.6 截止2010年5月底,“如新5.12小额信贷基金”累计向1389户农户发放贷款2743.6万元。已发放贷款中,安居贷款1007笔,1613.9万元,创业贷款382笔,1129.7万元。其中,5月当月发放贷款累计118笔,合309.3万元,其中绵竹发放69笔,156.5万元;什邡发放贷款49笔,152.8万元。
解读:如新在“5.12”地震中的表现令人注目,不仅大量捐款捐物,灾后的持续缓助更是贴近民生,“如新5.12小额信贷基金”堪称救灾的新创举,在慈善方面如新的用心值得尊敬。
4500中投顾问的《2010-2015年中国医药[15.11 0.33%]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按照06-09年我国保健品市场复合增长率30%的速度,加上人们越来越注重养身保健,预计到今年底我国将超越美国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保健品市场。到2015年,我国保健品的销售额将达到4500亿左右。
1106月28日,全球知名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办2010年度世界品牌大会,并了2010《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天狮集团以品牌价值110.58亿元人民币,总排名列排行榜第71位,名列保健品行业第一位,天津市第一位。
声音
昨晚见安利大中华区董事长郑李锦芬,人称郑太,60岁像30岁,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外柔内刚、风趣亲和,真是风华绝代呵,内地的女企业家做着做着就看不到性别了,更甭提别的了……
――一位央视的工作人员谈她见到郑李锦芬的感受。
跟进我的朋友,以及想跟进我的朋友,你们好,你们在想跟进我之前,一定要对我有个初步的了解,好吗?
――直销商赵汗箐在博客上公开表达对跟进者的态度,对不明情况见人就跟进的现象进行了抨击。
张悟本有问题,绿豆很无辜。
――直销网友“赢征天下”对张悟本现象进行了解读,提出张悟本或许存在很多问题,但不能因此一棒子打死,将其有用的养生理论也都抹杀了。
2012年4月12日,由加拿大生命科学营养品有限公司、加拿大海洋营养有限公司主办,由北京有孚伟业经贸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婴童营养品产业趋势峰会”在北京举行。
出席本次峰会的领导及嘉宾有: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商务副领事戴幕杰先生;加拿大生命科学营养品有限公司总裁Stuart Lowther先生;加拿大生命科学营养品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Robert Lewis先生;加拿大海洋营养有限公司亚太区销售总监沈竞凯先生;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主编,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科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杨玉凤女士;西安交通大学副二医院发育行为儿科教授,著名中国婴童品牌营销专家杜凤林先生;北京有孚伟业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谭霖女士。
科学研究发现,人体大脑是Omega3最集中的地方,在大脑的全部脂质中,Omega3占总量的30%;在具有记忆力的海马状脑细胞中,Omega3占到35%以上;在视觉神经细胞中,Omega3占到65%以上。当人体内Omega3不足时,会影响大脑神经的生长发育,导致智力低下。及时补充Omega3能提高脑容量,增强记忆力、理解力,并有助减低罹患注意力不足、多动症、抑郁症及其他行为失调疾病的风险——这是本次峰会上透露出的信息。
据加拿大生命科学营养品有限公司总裁Stuart Lowther先生介绍,“小铁人”在儿童营养品研发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逐步确立了“运动、健康、勇气、独立、竞争力”的品牌含义,鼓励儿童在获得物资营养的同时拥有更高的精神财富。“小铁人”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即以安全天然保健品的形象为消费者所认可,历经多年的市场验证,已经成为广大儿童健康成长的好伙伴。
“小铁人”是怎样做到这些的呢,他们怎样展望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会后,记者采访了加拿大生命科学营养品有限公司总裁Stuart Lowther先生,著名中国婴童品牌营销专家杜凤林先生,以及北京有孚伟业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谭霖女士。
记者:刚才听到小铁人在加拿大等国外市场的欢迎度是非常高的,您怎样看待国内和国外市场消费需求的差异?
Stuart lowther:区别很大,相对来讲,美国、加拿大市场比较成熟。当地的人们对于这样的产品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了解和认识。中国市场目前还不够成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零售渠道,终端不成熟,另一个是消费者不成熟。我们需要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同时促进零售渠道的发展,如果这两个方面能够同时发展并成熟的话,对我们产品的销售会有一个很大的促进。
我们要开拓海外市场就要与当地的公司合作,因为他们更了解本土的消费习惯,我们在中国找到了像有孚伟业经贸有限公司这样的值得我们信赖的合作伙伴,可以一起去开拓中国的市场。
记者:小铁人产品在中国上市有多久了?市场的反馈是怎样的?妈妈们的认识程度是怎样的?你们会用什么方式让妈妈们更加接受小铁人产品和理念?
杜老师:小铁人产品在中国上市已经有三年多时间了,市场反馈,目前一半以上的消费者都在购买。今年开始,小铁人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公司打算从几个方面推广产品,一个是在品牌打造这方面会有一系列动作,对品牌重新定位,过去我们定位是“儿童运动营养品”,现在调整为“儿童成长营养品”,随着这个品牌定位的不同,小铁人品牌旗下的产品线也会不同,产品系列上也我们也会围绕这个定位。现在我们有适合2岁以上儿童吃的软胶糖,包括目前这款Omega3软胶囊,而接下来冲剂、片剂、粉状都会有,将来不仅是儿童,适合青少年的产品也会有。在推广手法上,我们会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模式,以小铁人为核心的整套运营模式,包括我们提出的五个工程,教育啊、进入社区啊,针对爸爸妈妈啊等多种营销形式。
谭总:小铁人进入到中国的三年时间里基本上就仅仅靠口碑,没有做太多的传统意义上的营销推广。很多人是在加拿大认识到这个产品,所以回国以后继续购买。我们意识到中国这个市场是非常巨大的,而北美市场是非常成熟的,在那里,已经不用去做什么推广,但是中国的消费者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决定从今年开始做更多的“消费者教育”,甚至“医生教育”,我们未来也会做一些临床的研究工作。
记者:小铁人产品是跟国外同步的吗?您对中国将来的运动产品市场会怎么看?将来可能我国引进国外产品越来越多,你们会不会开发针对中国的特色产品?
Stuart lowther: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这个市场是巨大的,中国每年的人口出生率远远高于加拿大,加拿大整个国家才3000多万的人口。小铁人去年在加拿大的增长率是350%,如果在中国未来战略方向正确的话,考虑到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我相信将来增长率会远远超过加拿大。根据过去10年的经验,亚洲市场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每个市场有它自己不同的特点,所以我们会跟本土的合作伙伴一起研发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现在国外的健康产业的增长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因为人口老龄化,医疗消费非常高,现在政府也在开始投入鼓励天然的营养品增长,所以在政府的投资的鼓励下,这个营养品的增长也非常快,当然这里面也包括儿童营养品。
记者: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敏感话题,如何提升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信任度?
Stuart lowther:如果同类的产品不要一味选择低价的,因为低价格是有些企业的短期行为,为了获取高利润而采用劣质的原材料,品质也就没办法保证,虽然看起来消费者付出了小部分钱,但是可能是以健康为代价。对消费者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高质量的,价格相对高一些的产品。作为企业来说,不能在原材料上有任何的偷工减料,这样才能建立消费者的信心。
在加拿大本土来说,相较于其他同类产品,小铁人也是最贵的。虽然我们的上市时间相较于其他品牌可能比较晚,但是我们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既然上市时间短,价位又是最贵的,却反而增长速度最快,正说明小铁人的产品质量好,消费者花了高出一倍的价钱,但是买到了孩子的认可,和质量的保证,就会觉得物超所值。
记者:为什么所有小铁人的产品都以糖的形式呈现?以妈妈们的角度来讲,可能不太希望孩子去多吃糖这方面你们是怎么想的?
关键词:问题;先进制造技术;前沿科学;应用前景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在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其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
一、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制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为满足制造系统敏捷性、快速响应和快速重组的能力,必须借鉴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制造系统优化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行状况是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的主要目标。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不仅对制造企业的敏捷性和对需求的响应能力及可重组能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制造企业底层生产设备的柔性和可动态重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制造观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制造系统,以满足制造系统新的要求。
(2)为支持快速敏捷制造,几何知识的共享已成为制约现代制造技术中产品开发和制造的关键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集成、坐标测量(CMM)和机器人学等方面,在三维现实空间(3-RealSpace)中,都存在大量的几何算法设计和分析等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几何表示、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测量和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零件的寻位(如Localization)等方面,存在C-空间(配置空间ConfigurationSpace)的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物体操作(夹持、抓取和装配等)描述和机器人多指抓取规划、装配运动规划和操作规划方面则需要在旋量空间(ScrewSpace)进行几何推理。制造过程中物理和力学现象的几何化研究形成了制造科学中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等多方面的研究课题,其理论有待进一步突破,当前一门新学科--计算机几何正在受到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3)在现代制造过程中,信息不仅已成为主宰制造产业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提高制造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现代制造科学发展的一个重点。由于制造系统信息组织和结构的多层次性,制造信息的获取、集成与融合呈现出立体性、信息度量的多维性、以及信息组织的多层次性。在制造信息的结构模型、制造信息的一致性约束、传播处理和海量数据的制造知识库管理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突破。
(4)各种人工智能工具和计算智能方法在制造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制造智能的发展。一类基于生物进化算法的计算智能工具,在包括调度问题在内的组合优化求解技术领域中,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有望在制造中完成组合优化问题时的求解速度和求解精度方面双双突破问题规模的制约。制造智能还表现在:智能调度、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机器人学、智能控制、智能工艺规划、智能诊断等多方面。
这些问题是当前产品创新的关键理论问题,也是制造由一门技艺上升为一门科学的重要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的重点突破,可以形成产品创新的基础研究体系。
二、现代机械工程的前沿科学
不同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将产生新的科学聚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从而形成前沿科学。前沿科学也就是已解决的和未解决的科学问题之间的界域。前沿科学具有明显的时域、领域和动态特性。工程前沿科学区别于一般基础科学的重要特征是它涵盖了工程实际中出现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超声电机、超高速切削、绿色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国内外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创新的关键是机械科学问题还不明朗。大型复杂机械系统的性能优化设计和产品创新设计、智能结构和系统、智能机器人及其动力学、纳米摩擦学、制造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超精度和微细加工关键工艺基础、大型和超大型精密仪器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基础、虚拟制造和虚拟仪器、纳米测量及仪器、并联轴机床、微型机电系统等领域国内外虽然已做了不少研究,但仍有许多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信息科学、纳米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和制造科学将是改变21世纪的主流科学,由此产生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将改变世界的面貌。因此,与以上领域相交叉发展的制造系统和制造信息学、纳米机械和纳米制造科学、仿生机械和仿生制造学、制造管理科学和可重构制造系统等会是21世纪机械工程科学的重要前沿科学。
2.1制造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制造信息科学
机电产品是信息在原材料上的物化。许多现代产品的价值增值主要体现在信息上。因此制造过程中信息的获取和应用十分重要。信息化是制造科学技术走向全球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人们一方面对制造技术开始探索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本质,另一方面对制造技术本身加以改造,以使得其适应新的信息化制造环境。随着对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认识的加深,研究者们正试图以全新的概念和方式对其加以描述和表达,以进一步达到实现控制和优化的目的。
与制造有关的信息主要有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管理信息,这一领域有如下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1)制造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大量制造信息向知识和决策转化。
(2)非符号信息的表达、制造信息的保真传递、制造信息的管理、非完整制造信息状态下的生产决策、虚拟管理制造、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设计和制造、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中的控制科学问题。
这些内容是制造科学和信息科学基础融合的产物,构成了制造科学中的新分支--制造信息学。
2.2微机械及其制造技术研究
微型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指集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完整微型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微型化、集成化来探索具有新原理、新功能的元件和系统。MEMS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各类产品的袖珍化、微型化,成数量级的提高器件与系统的功能密度、信息密度与互联密度,大幅度地节能、节材。它不仅可以降低机电系统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完成许多大尺寸机电系统无法完成的任务。例如用尖端直径为5μm的微型镊子可以夹起一个红细胞;制造出3mm大小能够开动的小汽车;可以在磁场中飞行的像蝴蝶大小的飞机等。MEMS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技术全新的领域和产业,具有许多传统传感器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在制造业、航空、航天、交通、通信、农业、生物医学、环境监控、军事、家庭以及几乎人们接触到的所有领域中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机械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在纳米尺度上相融合的产物。早在1959年就有科学家提出微型机械的设想,1962年第一个硅微型压力传感器问世。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制出转子直径为60~120μm的硅微型静电电动机,显示出利用硅微加工工艺制作微小可动结构并与集成电路兼容制造微小系统的潜力。微机械技术有可能像20世纪的微电子技术那样,在21世纪对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近10年来,微机械的发展令人瞩目。其特点如下:相当数量的微型元器件(微型结构、微型传感器和微型执行器等)和微系统研究成功,体现了其现实的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多种微型制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微细加工等技术已成为微系统的支撑技术;微型机电系统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队伍,微型机电系统技术是在微电子工艺的基础上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涉及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多种工程技术和科学。
目前对微观条件下的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微小构件的物理特性和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等尚缺乏充分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基于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微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因此只能凭经验和试探的方法进行研究。微型机械系统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有微系统的尺度效应、物理特性和生化特性等。微系统的研究正处于突破的前夜,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领域。
2.3材料制备/零件制造一体化和加工新技术基础
材料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是制造业和高技术发展的基础。每一种重要新材料的成功制备和应用,都会推进物质文明,促进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强。21世纪中,世界将由资源消耗型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要求材料和零件具有高的性能以及功能化、智能化的特性;要求材料和零件的设计实现定量化、数字化;要求材料和零件的制备快速、高效并实现二者一体化、集成化。材料和零件的数字化设计与拟实仿真优化是实现材料与零件的高效优质制备/制造及二者一体化、集成化制造的关键。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完成拟实仿真优化后可以减少材料制备与零件制造过程中的实验性环节,获得最佳的工艺方案,实现材料与零件的高效优质制备/制造;另一方面,根据不同材料性能的要求,如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电磁性能等,研究材料和零件的设计形式。进而结合传统的去除材料式制造技术、增加材料式覆层技术等,研究多种材料组分的复合成形工艺技术。形成材料与零件的数字化制造理论、技术和方法,如快速成形技术采用材料逐渐增长的原理,突破了传统的去材法和变形法机械加工的许多限制,加工过程不需要工具或模具,能迅速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又具有一定功能的三维实体模型或零件。
2.4机械仿生制造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机械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深度融合将产生全新概念的产品(如智能仿生结构),开发出新工艺(如生长成形工艺)和开辟一系列的新产业,并为解决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系统中一系列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这是一个极富创新和挑战的前沿领域。
地球上的生物在漫长的进化中所积累的优良品性为解决人类制造活动中的各种难题提供了范例和指南。从生命现象中学习组织与运行复杂系统的方法和技巧,是今后解决目前制造业所面临许多难题的一条有效出路。仿生制造指的是模仿生物器官的自组织、自愈合、自增长与自进化等功能结构和运行模式的一种制造系统与制造过程。如果说制造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延伸了人类的体力,智能化延伸了人类的智力,那么,"仿生制造"则可以说延伸了人类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进化过程。
仿生制造所涉及的科学问题是生物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问题。所谓"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其内在机制的驱动下,在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上不断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对于环境适应能力的过程。仿生制造的"自组织"机制为自下而上的产品并行设计、制造工艺规程的自动生成、生产系统的动态重组以及产品和制造系统的自动趋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现条件。
仿生制造属于制造科学和生命科学的"远缘杂交",它将对21世纪的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仿生制造的研究内容目前有两个方面:
2.4.1面向生命的仿生制造
研究生命现象的一般规律和模型,例如人工生命、细胞自动机、生物的信息处理技巧、生物智能、生物型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以及生物的进化和趋优机制等;
2.4.2面向制造的仿生制造
研究仿生制造系统的自组织机制与方法,例如:基于充分信息共享的仿生设计原理,基于多自律单元协同的分布式控制和基于进化机制的寻优策略;研究仿生制造的概念体系及其基础,例如:仿生空间的形式化描述及其信息映射关系,仿生系统及其演化过程的复杂度计量方法。
机械仿生与仿生制造是机械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高度融合,其研究内容包括生长成形工艺、仿生设计和制造系统、智能仿生机械和生物成形制造等。目前所做的研究工作大多属前沿探索性的工作,具有鲜明的基础研究的特点,如果抓住机遇研究下去,将可能产生革命性的突破。今后应关注的研究领域有生物加工技术、仿生制造系统、基于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组织工程学,以及与生物工程相关的关键技术基础等。
三、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作为国家的关键技术进行优先发展,如美国的先进制造技术计划AMTP、日本的智能制造技术(IMS)国际合作计划、韩国的高级现代技术国家计划(G--7)、德国的制造2000计划和欧共体的ESPRIT和BRITE-EURAM计划。
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未来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精密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集成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当前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九个方面:
(1)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艺技术紧密结合,现代制造生产模式会获得不断发展。
(2)设计技术与手段更现代化。
(3)成型及制造技术精密化、制造过程实现低能耗。
(4)新型特种加工方法的形成。
(5)开发新一代超精密、超高速制造装备。
(6)加工工艺由技艺发展为工程科学。
(7)实施无污染绿色制造。
关键词: 化学生物学 新兴交叉学科 人才培养
化学生物学(Chemical Biology)是化学与生物学不断交融,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一门新的前沿交叉学科。最初是由哈佛大学的Schreiber博士和Scripps研究所的Schultz博士分别在美国东、西海岸发起。化学生物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从分子水平去探索生物学、医学问题的一个新兴交叉前沿研究领域。化学生物学利用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的知识来探索和调控生命及其过程,利用生物学技术促进化学自身发展,衍生新理论、新反应和新技术。它融合了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理论,以及传统的天然产物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化学生物学是继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之后,20世纪化学与生物两大学科的又一次新的、更高层次的交叉与融合。化学生物学高科技产业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产业之一,化学生物学经济也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增长点之一,将会给生命科学的其他相关学科,如医药、农业、环境,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化学生物学人才在国内的培养情况
化学与生物学的交融是当今自然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中国化学会于2001年召开了首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作为化学一级学科下的建制设立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现已召开六届了,大力促进了化学生物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已有湖北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开设了化学生物学专业,且对本科培养模式和研究生培养作了探讨和改革,如探讨出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导师制的方式、结合国内学科特点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以创新意识、专业实验技能、科学研究基本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使培养出化学生物学毕业生都有较好的去向。
二、地方本科院校化学生物学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出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2007年启动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的重要建设内容。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技战略背景。从具体的学科专业发展趋势上看,20世纪后期,以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为重要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飞速发展,学科领域不断分化,呈现出高度交叉和综合发展的趋势,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不断涌现,特别是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更具有代表性。
由于宜春学院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而非高级研究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相应培养出符合时展需要的化学生物学本科类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对既具有较好的化学基础又有较好的生物学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宜春学院现有的化学专业、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分别按化学、生物学一级学科培养本科人才,学生的知识结构尚难胜任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的工作。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经原国家教委批准试办了理科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试点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认为在地方本科院校依托原有的学科力量设立化学生物学本科专业,很有必要。同时目前宜春市正值我省建设锂电行业、医药行业的重要时期,且拥有我国最大的钽铌锂原料生产基地和开采量占全国89.3%的锂矿,可以预测未来几年中有关化学生物学类人才的需求必定大大增加,化学生物学的基础是天然产物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宜春学院本专业毕业生拟主要面向宜春市及周边地区化工、无机新材料、轻工、能源等行业,以及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这为宜春学院该专业的人才去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对化学生物学本科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化学、生物两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而且要注重思维方式的复合,即将传统的化学工作者“结构”和“反应性”的思维模式与生物工作者“生物化学功能和生物学功能”的思维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利用化学小分子等化学物质工具解决生物学领域的一些问题的思维方法。地方本科院校把现有的应用化学与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及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特别是开放实验室很好地利用起来,培养化学生物学专业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化学生物学等交叉课程和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课程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必要的药学类课程,可以获得较为完整的化学生物学的思维训练。
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坚实化学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较广泛的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知识,具有熟练的化学与相关生物学实验技能,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能在化学生物学、化学、生命科学、医药学、材料科学、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综合性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宜到化学、药学、医疗、生化制药、生物工程、无机新材料、轻工、能源等行业,以及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化学生物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为化学、生物学和药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高质量生源;从就业角度看,化学生物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扩大了,加上学校原有的国家品牌专业生物工程、化学(应用化学)专业的特色,无疑竞争力将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王成,谭大治,胡茄等.美国部分著名大学化学生物学课程调研[J].大学化学,2008,23,(5):62-69.
[2]张臣.浅析化学生物学复合型人才培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