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教育市场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类的文明史也可以说成是城市建设发展史,优秀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也会被借鉴和学习。当前我国城市的发展面临诸多实际操作与管理相融合协调的问题,智慧城市将改变现有的城市管理模式使之达到一个新的管理层面,会带来几个方面的转变:一,科学地规划我国的城市建设体系;二,智慧中枢的建立可以第一时间管理城市发生问题;三,智慧应用会让人们更好地体验到城市配套系统的便捷,极大地促进城市的高效管理和循环再生。
(一)国内发展的实际现状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最近几年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城市化让一切变得皆有可能,城市功能的完善,让公共设施更加便捷地服务于人民,城市设施的承载能力也日趋加强,城市建设中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慢慢变成了一个最基础的重要设施。
(二)我国智慧型城市发展现存问题
近几年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相应地产生饿了一些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拓展,人口问题日益严重,出行拥堵、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治理脏乱差、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信息网络不公开透明等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正日益严重。
二、共性和个性的融合创新,科学地发展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和现在的城市建设互相融合,也要注重其自身的特点,找到好的可行的办法去实施。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城市都可以发挥城市自身优势,在此基础上做出智慧的方针和设计,找到可行性发展方针。
(一)智慧城市跨领域发展及新兴产业集群凸显
搞任何事物都需要创新,智慧型产业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各大城市已经纷纷进行了跨界的产业调整,以及互相融合的产业模式来开展智慧型城市建议,如智能公交系统、智能电网设计、智能在线教育、智能医疗救助等,并在智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新技术来更新这些系统。新技术新产业比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产业有待孵化,可以先抓重点的应用示范设施,比如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等一些民生领域的应用。通过这些应用的实施,再来争取一些大型的企业投产,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来带动本地其他产业的有效发展。
(二)坚持中枢平台化控制、集成模块化发展
在产业链结构复杂、行业众多以及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时代,智慧城市建设首要就是抓重点抓关键。方案解决商和运营商都在解决问题,目前无法实现平台信息的交换,只能够在自己的领域作业,这就必须通过城市管理者来协调,让这些领域实现真正的信息交换,打破交流屏障,实现跨系统的综合应用发展、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这样就可以避免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局面,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化城市建设。
三、技术与课程的交互实施
本项目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进行应用型探讨,培养出具备工程实践和艺术设计能力,符合社会需求,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这一重要选题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智慧型城市中智慧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研究
城市的健康循环发展必定会变成一个智慧循环的系统,这是发展趋势、要有崭新的资源整合理念、新的产业结构、要发展智慧产业、要有信息化整合能力、要有新理念规划智慧城市,这就需要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对此作出融合,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学科包括了室内和室外,但是现阶段单一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宏观城市规划下的需求,很多设计一拥而上,各搞各的,结果只能是能源过剩,不整体规划就总有一天需要推倒重来,很多城市建设了没多久,因为地铁建设和新的环境建设,不得已又要把还是很新的建筑景观重新修筑,这是一个资源的浪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在以前单纯做基础上应该做一些交互和转变,让智慧型设计融入进课堂来。
(二)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内容的融合创新这个新的产业必定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有一个大的融合,通过教学内容的扩充以新目标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集成先进生产力,真正做到“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提升现有的生活环境。引进这个教学内容,是设计与智慧产业的基础,从整体设计出发,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城市管理完善、信息快捷、应用便利、生活便捷、公共服务完备的智慧城市。
(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新学科的融合方法与实践
在艺术设计课程里环境艺术设计一直是核心的专业课程。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意思维能力,审美品位的可塑性强,有分析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外,可以帮助学生联系一些社会的项目来让学生参与设计,与企业和公司合作,根据实际的课题,来进行课程教学以及动手操作。在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下,来进行课题设计,能使学生的设计创意与市场的大环境和城市发展的动脉保持一定的联系。本课题的研究,将着重解决以下问题:我国的环境艺术教育进入了一个鼎盛发展的历史阶段,但我们必须还要居安思危,好的市场前景带给我们好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果不进行资源整合或者进行创新,一个再好的专业也会出现人才过剩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必须有一些新的想法出现。环境艺术除了有环境设计的专业学科外对于城市规划的整体设计也应该有一定的研究,让环境艺术设计不再只是室内外的界面设计,更是一个系统的设计,这个系统涉及到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环保问题、绿色能源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当今世界首待解决的具体的问题。智慧型城市建设课程的实施,将突出以下创新特性:智慧城市的基础首先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什么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有序的交通、绿色的楼宇、良好的水处理技术以及智能化供电系统,能让城市化进程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借助适当的技术,城市可以变得更环保,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能降低相关成本,这里可作出深入的课程研究。通过环境艺术专业的系统的设计为绿色楼宇、水处理、交通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系统以及医疗等领域定制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在中国创建拥有新面貌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智慧城市设计让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和信息设施建设有了一个长远的整合,积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环境艺术设计中智慧型城市的建设发展前景
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和目标就是“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生活更美好”。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研究室内外环境的学科,在做功能性设计的基础上,去研究智慧型的设计,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精髓。
(一)发展趋于科学模块化
智慧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分析现状、找出问题、转变设计建设方式,并以此来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智慧型也是低能耗型产业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智慧城市设计等专业的开展在此基础上做出了相关的研究。
(二)中枢系统下的统一管理
城市系统的有效循环,必需有一个中枢的管理系统来做统一的管理。通过物联网的技术、空间地理控制等手段,对环境,道路、地设施、管网等基础的城市设施进行有效的编排设计用于以后的定期维修;对生活物品、医疗物品、战争储备等重要的物品进行有效的管控并有可视的监测系统;对于人口的进出和流动有一个有效的监测以用来反映城市人口现状问题。通过有效的中枢管理系统来实现智慧的交通枢纽、智慧的清洁管理、智慧的城市应急系统、智慧的城市配套设施、智慧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智慧的政务便民系统。
(三)生活更美好
信息环境和基础环境的完善,让市民在任何地点、时间、渠道下都可以随时得到想要的24小时服务,这将是非常便捷的一个事情;强大的基础设计的智慧建设,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美好,心理上获得认同感,体会到便捷与关怀。地理上的位置再也不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人与人的交流变得更加简便,不论是来自哪里的人都会被这样一座智能的城市所吸引从而留下来继续发展,这是城市建设的美好目标。
五、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
付立涛: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都对教育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学习也永远是最关注的。不论家长买个什么,都会想到这个孩子用后会学到点什么呢。所以学习型玩具受到热捧也是必然的。
《玩具》:不知道你们是如何定位朗读者的,是学习产品呢,还是玩具?
付立涛:我想我们还是学习产品,是一种先进的学习工具。为何会给人有玩具的感觉呢?应该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像玩具一样能给孩子带来乐趣。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发现:对于8岁前孩子的学习指导更重要的是快乐。所以我们在研发中,不论是教学方法还是学习工具都是要以保证让孩子感到学习的快乐为目的。我们朗读者非常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在研发之初我们就考虑到如何与书本更好结合,更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它让每一页书都是有声音的,里面还隐藏着游戏,让孩子在点读中不断能找到惊喜,找到乐趣。可以说朗读者即有玩具的快乐又能学到知识,做到让孩子高兴,父母放心。
《玩具》:目前中国点读类产品也有很多种,你们如何继续保持优势呢?还有你认为点读笔市场前景如何?
付立涛:目前点读市场才刚刚起步,市场上有点读产品十来种吧。但说到真正做教育还就我们一家。而且我们的产品在知识产权、版权上都是自主和独家的,不存在像一些电子厂家需要买版权或者盗版这样隐藏的风险。我们有强大的研发队伍在背后支持,源源不断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技术;我们有一支过硬的市场团队,不断地开辟新的市场、维护和提高老市场;我们还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服务体系。相信只要我们走稳每一步,点读这个新类别市场我们是一定能牢牢占据的。对于说到点读市场的前景我个人是十分乐观的。中国越来越重视早教,需求大,其次国家也支持我们这种有声读物的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点读类产品一定会作为一个新的类别而发展壮大的。
《玩具》:从刚结束的玩具展上,我发现你们的展位虽然不大,但人气却非常旺,从现场大家的关注度来看,相对于同类产品点读产品,你们优势更大。就这种现象你能谈谈吗?
付立涛:洪恩一直是做研发,是中国最大的教育产品开发商和教育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随着中国早教的发展,洪恩在中国早教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中。洪恩一直强调应抓住教育的本质,我们集中所有力量建立洪恩幼儿教研中心,通过实践与理念的结合,研究出真正适合中国幼儿的教育方法。所以在点读市场里,洪恩的产品不同于其它的电子厂家,我们更注重教育内涵。这一年的市场检验也证明我们是对的。现在市场非常透明,谁做哪个产品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大家都知道。洪恩的点读产品“朗读者”这一年多的市场反映足以让大家信服。所以这次展会上,洪恩虽然展位不大,但人气很旺。我们希望大家一起来做大这个点读市场,但我们不要本末倒置,我们毕竟做的是教育产品,还是应该把教学内容放在首位。
《玩具》:我们玩具杂志每期都有销售排行,你们朗读者每期都能与像芭比、乐高等世界著名的品牌一样占据销售排行榜,这一说明你们的产品好,二也说明你们的销售策略非常成功。不知道你们有哪些独特的经验?
付立涛:说到经验那也是在市场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也是走过歪路后才找到的。洪恩“朗读者”是08年5月中旬投入市场的,当时我们走的是大宣传的路子,把广告宣传等放在首位,其结果不甚理想。今年我们重新制定策略,回归我们的教育本质。我们从我们的研发队伍里抽出老师、从销售团队里抽出业务骨干组成了一支培训队伍。全面培训我们的教学方法、早教理念等。我们的重点是把我们的终端销售人员培训成教育顾客,做到我们不仅仅是卖产品,更重要是能解决顾客关于孩子早教的问题,树立我们的专业形象。经过这半年的市场检验,我们的培训十分成功。目前我们已经举办了11期全国终端人员培训,每一次培训后都能为终端带来销量的提升,带来良好口碑。
《玩具》:我知道你们的经销商有很多是做玩具的,那么对于这些作玩具的经销商来说,如何成功向教育这一行业转变?你们的经销商是怎么做?
付立涛:这两个行业有相通之处,都是零售行业,终端大都也都是商场、书店、母婴店,所以从玩具行业转到早教行业也是非常有利的。但两者经营的理念还是不一样。我们更注重的是顾问式营销,即是我一直说的教育本质,就是要真正能帮助孩子进行学习启蒙,解决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与经销商签约之前都要进行充分了解与沟通,进行双方的考察。只有真正认识到教育本质的经销商我们才有签约的可能。现在我们有很多从玩具行业转过来的经销商,他们都做得非常好,都认为教育是一个非常阳光的行业,做起来心里踏实,是利国利民利己的行业。
“十二五”时期是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期,全球地理信息产业也同时进入爆发式增长期。近几年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产值以年均 25%以上的速度增长,去年达26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万亿元规模。而随着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军转民用,导航系统、遥感应用、电子地图等地理信息服务全产业链将充满投资机遇。
在各地区,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地理信息技术和产品以及服务的基础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利用地理信息及其技术进行科学规划和决策,解决资源和环境保护以及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已成为共识。在产业和应用方面,地理信息在车载导航、物流配送、移动目标监控、定位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欢迎,正在形成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
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到“地理信息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将促进物联网、智慧城市以及关联服务业的发展,完善“网格化”社会管理,支撑重大项目科学决策,带动创业就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浙江:特色产业聚集
作为新型高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制定的《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市场前景好、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的地理信息产业,如何促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指导性建议。
浙江省是我国率先开展三网融合综合业务探索的省份之一,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宽带普及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基础优势。据统计,截至2010年,浙江省实现3G网络全覆盖,互联网用户达3970万户,普及率居全国第3位。
在此基础上,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地理信息应用及安全保密技术、卫星导航定位与应用技术、三维虚拟现实系统开发与应用技术等一大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已得到突破。据介绍,浙江省航天航空遥感发展迅速,已建立的2座地面卫星接收站,可实时接收、处理相关卫星影像数据,航天航空影像数据自动化处理难题已经破解;建立了应急测绘保障机制,成立了与国家联动的省、市应急测绘保障队伍;成功研制出了新一代航测内外业一体化立体采编工具软件,大幅度提高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效率。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浙江地理信息企业的从业范围已从传统的基础测绘、工程测量、地籍测绘、地图编制领域,发展到数据采集和开发应用、系统研发、信息服务、硬件制造、软件、教学、培训等领域,省内部分地理信息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地理信息公司,地理信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政府决策、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卫生防疫、社会经济统计、人口计生、公安指挥、资源管理、交通管理、地籍管理,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方面。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是经济较发达省份,民间资本充裕而活跃。地理信息产业近年的快速发展势头已引起浙江民营企业的广泛关注,民营资本投资地理信息产业,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此,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和德清县人民政府正在共同建设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根据产业发展已有基础和发展要求,浙江省将以地理信息产业园为核心,以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市为副中心,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建立地理信息关联产业发展的若干各具特色的相对集聚区,作为地理信息产业核心区的补充,形成覆盖全省、产业链接、配套能力强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格局。根据规划,到2015年,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将初步建成一个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园;形成涵盖装备制造、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和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将浙江省打造成为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重要省份和华东地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
今年,产业园区通过特聘招商、中介招商,已有北京国遥新天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兴科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在我国遥感影像数据和应用软件行业的领军企业注册落户该园。也有包括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北京中天博地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也纷纷前来考察洽谈。
根据浙江省测绘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总产出2.4亿元,同比增长28%;税收1357万元,增长20%,仍在建设中的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就已实现开门红。目前,该园已签约项目167个,总投资约98.81亿元。预计到2015年,该园年产值将超30亿元,真正成为带动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地理信息产业龙头。
在特色研发方面,“浙江省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高精度、陆海关联的现代测绘基准框架建设、海岛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测绘、海岛礁精确定位、浅海区域水下地形图和潮间带地形图测绘。在此基础上,围绕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海洋综合管理工作,大力促进海洋地理信息资源
的开发利用,服务江浙省海洋经济发展,为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结合海洋经济空间格局优化、现代港口物流和海洋旅游业发展等,开展船舶监控定位、港口物流导航、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滩涂利用、海洋资源勘探、海岛观光等海洋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不断提高海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
今年6月,中国总参谋部测绘导航局在浙江签署“深化北斗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北斗(浙江)位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共同推进重点行业北斗应用,率先在我省智慧海洋、城市安全管理、应急救灾、车载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领域,优先采用北斗系统成熟技术与产品;支持设立浙江北斗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用以创新卫星导航应用核心技术;在北斗卫星领域深化军地融合,共建国家北斗导航应用(浙江)产业基地,将进一步加快北斗卫星导航在浙江的民用推广和产业化进程。
与此同时,总投资约15亿元国家首个北斗海洋产业应用示范基地也在舟山启动,北斗海洋应用研究院、北斗海洋应用服务运营中心和北斗海洋应用示范中心将投入建设。届时,通过工程示范、体系构建、平台打造,有望深化和拓展北斗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加快舟山传统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现代海洋产业的效能,有力助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也将进一步创新海洋开发和资源利用的新模式、新途径,为全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科学发展作出示范,发挥引领作用。
浙江省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政府对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建设“大企业、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的总体要求下,结合近年来“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天地图·浙江”、物联网、“三网融合”、海洋经济发展、山区科学发展及地理国情监测等发展重点形成若干个大项目,引导地理信息企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山西:智慧城市带动
智慧城市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城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前几年,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概念被炒的铺天盖地。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两批公布了19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更是将这股热浪推向了新。在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将会涉及国土、房产、公安、环保、卫生等几十个领域的2000多个应用系统,为智慧城市的创建提供支撑平台。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数据,影像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应用系统开发、系统集成、软硬件设备生产制造等领域的众多企业积极参与,带动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300多亿。这一方面,使地理信息产业在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为地方带来了智慧城市与地理信息产业 “1+1>2”的市场效应。
地理时空信息的大数据特点,只有与云计算结合,才能进一步满足智慧城市应用需求,从而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数字山西”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基于不断丰富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工作基础上,通过推进山西省各市、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丰富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内容。 经过多年的积累,山西省已形成大量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建立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后能够使分散在各个专业部门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发挥效益。
2013年初,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式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及试点工作,一直致力于地理信息测绘和数据支撑城市建设的山西省首府太原,首当其冲成为试点之一。
太原试点的城市信息多层次智能决策关键技术与系统、时空信息云平台,致力突破城市智能决策共性关键技术,构建城市信息多层次智能决策系统,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决策应用示范,为城市运行、管理和规划提供面向多层次、细粒度用户的综合辅助决策支持能力,先后被列入科技部智慧城市领域国家863计划。
据山西省太原市基础地理数据中心主任卫启云介绍,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由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发展而来,该平台围绕经济转型、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主题,以强化基础、促进应用为主线,着力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资源的整合共享,着力提高智慧应用水平,从过去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提供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逐步发展为向各部门提供各自所需的个性化服务平台,使其服务更科学、更精准、更智能、更高效。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有力推动了山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不过由于地理信息产业覆盖范围广,产业链巨大,既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定位与导航产业、航空航天遥感产业,也包括测绘业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专业应用,还包括LBS(基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和各类新兴技术及其应用……市场需求的增长与本地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趋明显,存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够丰富、开发利用不足,教育科研薄弱、专业人才紧缺,产业总量偏低、企业规模小、分布散、产业集聚能力亟待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对地理信息产品及其技术服务的消费应用仍需引导和培育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大省建设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山西来说,国家863计划项目是提升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在地理信息产业落地实施过程中,山西省聚合多方资源积累创新经验,充分利用国家和地区促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基地,为企业创新创业搭建更好的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将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优势的企业引入产业基地,发挥地理信息企业孵化器作用和产业集群效应,支持企业申请建立地理信息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项目实施,就走了一条由太原市国土资源局牵头,武汉大学、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和厦门硅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7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合作路径。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和造就一批业内高端技术人才;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和潜力;将所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智慧太原试点建设相衔接,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发挥经济效益。
根据《山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山西省将会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导向以及推广宣传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地理信息产业,鼓励传统产业与地理信息产业融合,推进传统产业和社会各行业对地理信息的应用。通过提供政策、资源、技术、资金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和联合,发展地理信息龙头企业。
在财政方面,设立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施税收激励政策。一方面为地理信息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贷款担保服务,推动地理信息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采购及投资项目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对于经认定的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开发、服务有关业务的地理信息企业,按有关政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为促进山西省信息消费快速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山西省政府办公厅进而印发《山西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拓宽地理信息服务市场;发展北斗应用及服务,推动北斗导航与移动通信、地理信息、卫星遥感、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推进北斗导航在交通、减灾、电信、能源、金融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是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随着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民用化步伐加速,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地区正在根据政策方向和产业特色孕育一系列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向社会提供大量的标准化空间地理信息产品,促进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地理信息技术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带动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如果觉得以上太过文艺,智能家居还可以为你描述这样一幅具象场景:通过手机APP,用户发出的语音指令被转换成数据流,经由手机网络传输至控制中心,然后将语言转化成为指令,经过诸多复杂算法,再通过光纤和家庭无线网络发送到空调、电饭煲的智能芯片中,电器就可以按照指令开始行动……而与此同时,它们会将开关机、用电量、温度等相关数据回传到控制中心,并随时向使用者“汇报”……
这一幕幕场景,是否让人们想到了科幻影片?事实上,智能家居早已不是仅仅存在于影视作品的“概念”,而是已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智髓家居产业前景广阔
智能家居的早期目标,主要以灼’光遥控控制、电器远程控制和电动窗帘控制为主,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延伸,其智能控制的功能亦越来越多,控制对象不断扩展,联动场景要求逐步提升,逐渐延伸到家庭安防报警、背景音乐、可视对讲、门禁指纹控制、家电自动化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智能家居概念几乎已渗透进所有传统弱电行业,市场发展前景愈加诱人。而以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传感器为核心的现代数字技术,更为其幻化出无限可能。
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当前,我国正处于居民消费升级和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融合发展的阶段,信息消费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为了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城市发展,政府在《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全面推动宽带普及、宽带提速,加快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增长……这在政策层面,为智能家居、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发展环境与市场需求预测分析报告前瞻》分析,目前我国智能家居产品与技术百花齐放,市场开始明显出现低、中、高不同产品档次的分水岭,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面对中国庞大的需求市场,预计该行业将以年均19.8%的速率持续增长,在2015年产值达1240亿元。而前瞻研究院的《2013-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忻报告》则显示,2013-2018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8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高达2500亿元左右,市场前景广阔。
巨头逐鹿智能家居市场
智慧家居是家居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前景诱人,且毫无悬念地引发诸多行业巨头进驻相关领域跑马圈地。
细心的产业人士发现,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企业就纷纷加大动作抢占智能家居市场。大量不同类型企业聚集在同一狭隘客厅中进行火拼。乐视网与富士康、高通等企业合作,打响了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电视行业的第一枪;随后,爱奇艺、小米、阿里巴巴等无数互联网巨头,以各种方式,纷纷闯入用户的“客厅”。
在互联网企业的四面夹攻下,传统制造业也开始加快步伐。三星、LG、东芝等日韩家电巨头,及海尔、长虹、康佳等民族家电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产品和解决方案,标志着智能家居大潮已全面来袭。
实际上,企业不应只局限于客厅,局限于电视、冰箱等传统电器。这些也只是智能家居的一部分,从长远来看,智慧家居的范畴不应仅限于家庭娱乐和家居控制(比如开关、灯光、温湿度控制等),在不远的未来,能源、医疗、教育等传统产业都将与家庭应用密切结合。从这个角度看,目前的智能家居产品都是冰山一角。
在这方面,国际IT巨头视野更为开阔,其全面进入到智能家居的上下产业链,并下血本加大产业并购力度,以快速打通行业市场。如2014年伊始,CES(美国消费电子展)即刮起智能家居大潮,而Google更宣布以32亿美元现金方式收购Next Labs,震惊业界――Nest Labs的智能家居产品与智能硬件十分有名,其创始人又恰恰是业界著名的“iPod之父”,此项并购可谓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或许是32亿美元的价格太过惊人,谷歌对Nest的收购引发了行业关于智能家居的大讨论,诸多业界人士称“智能家居的春天就要来了”,全球产业巨头亦纷纷追不及待入华跑马圈地,布局智能家居市场。
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瓶颈
2014年,与物联网、智慧城市概念密切相关的智能家居产业风光无限,但细心的产业人士亦指出:较之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智能家居系统起步较晚,市场主流产品(系统)不能全面解决产品本身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内涵仍较为贫乏,技术门槛不高,价格高昂,智能家居市场的坚冰还未完全打破,这使智能家居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挑战,并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
首先是“价高和寡”。厂商巨大的前期投资,势必会影响到智能家居产品的价格,这决定了初期用户必定是高收入家庭。在大部分普通消费者看来,智能家居依然是属于“锦上添花”类的奢侈消费品,甚至可望不可即。美国智能家居公司control4曾在广东顺德开了一家旗舰店,而后由于业绩不佳而被迫关闭。业内专家直言,之所以销售差,是因为价格昂贵,一套智能家居产品多达10余万元,对于旧房用户来说,还需要重新装潢,代价太大。
事实上,智能家居在国内市场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但现在只是零星地分布在一些别墅、高档住宅之中,并没有在大众之间普及开来。整个国内智能家居市场仍以商用市场为主,智能家居行业尚未实现规模化发展。因此,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和消费价格,是未来智能家居市场拓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智能家居厂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消费需求,积极研发适合消费者个性化配置的产品,降低智能家居系统安装的成本,这样才能令其真正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因此,企业率先生产出个性化、平民化的产品,对于如何在这个市场中站好位置,占住有利地形,关系到其能否把握住机遇,抢占该领域长远商机。
其次,智能家居似乎并不“智能”。如今,国内宣传甚广的“智能家居”概念,大多停留在场景构造、开关集成上。打开一个“智能家居系统”网站,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智能家居系统都由多个独立模块组成,包括灯光控制、音响控制、安防控制、家电控制等等,而这些独立系统,都是“旧瓶装新酒”,其发展并不成熟,还不能于统一平台上实现互联互通。而在没有“杀手级”应用出现的当下,市场也很难找到爆发点。
家联国际上海家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佩军博士指出: “智能家居目前在设计上并不能够做到整体智能。每个品牌基于自身能力的智能方案实为画地为牢,只关注自己能做什么,而忽视消费者需要什么,结果每个家庭被不同品牌割裂成了多个孤岛。”
另外,影响智能家居普及的关键因素,除了高昂的价格,还关于用户体验,即是否使用简单、操作容易。目前,大多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不够人性化,形成了操作难度偏高,尤其对中老年人群而言,要弄清楚其复杂的操作,不啻于打一场“硬仗”。对于购买智能家居的用户来说,家是放松自我的地方,原本是想是享受更便捷、更从容的生活,如若遇上操作流程繁复的智能产品,该产品迟早会变成家中一件摆设。
而想要达到“智能”的水平,不仅要在系统和数据搜集上花费足够的功夫,硬件(主要指智能家用电器)功能、硬件之间的通信和兼容性也亟需改进――整合不同硬件并组成系统,让家居真正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
模式、安全、标准之田
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挖掘。在家庭核心消费领域,智能家居一直以来充当的都是“非必需品”,属于改善型产品,如何进一步挖掘其市场价值,成为产业发展难题之一,而如何寻求产业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模式,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的突破点。
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表示:“智能家居产业正处于市场发展初期,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还没有成功的商业模式。”
产品技术、质量、功能固然重要,但市场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也极为关键,只有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整个行业才有可能良性循环发展。否则,一味埋头做研发和凭空鼓吹概念一样,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目前,国内智能家居厂商大多以“赔本赚吆喝”的状态在做推广应用,可谓辛苦不已。
“安全性”是一大新挑战。智能家居产品必定要与网络互联,而家居不像手机、笔记本电脑一样,有超长的密码保护和安全测试。如果网络安全出问题,用户将面临家庭隐私泄漏、财产物品损失等严重后果。
我们手持各种手机、Pad、笔记本,然而哪些终端可以控制哪些电器?各种授权、密码怎么使用?这都为用户带来了新的思维负担,而一旦弄混了终端,会不会出现“我都不知道是谁把家里的炉灶点燃了”的尴尬状况?如果自己明明在家,突然发现大门被别人控制、自动打开了,人们的心情又将如何?
所以,不管是通过微博发送私信,还是在下载的APP上控制空调打开、操作电饭煲煮饭,又或家庭安防自动监控、远程操作,对于使用者来说,“安全”和“隐私”始终是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业内人士发现:越是对技术熟悉、感兴趣的“发烧友”,越不敢轻易尝试这种被技术深度植入的“智能家居”。因此,要想推动智能家居的普及,系统安全的保障任重道远。
由此可见,接下来东软将向新业务、新技术发力,帮助自身和客户推动传统模式向互联网化全面转型。商业环境等客观因素是东软改变的一方面,而来自其内部的变革原动力正在将东软推向新的台阶。
企业互联网转型
谈到未来东软整体战略目标时刘积仁表示,东软将全面推进BBC战略。在传统业务方面,东软将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为客户提供由传统模式向互联网化转型的全面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互联网化转型。在新业务、新技术方面,东软将全面发力,在大健康、车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形成合力,以新的商业模式和融合创新推动变革。
从B2B到B2B2C的转变,是东软互联网思维模式转变的第一步,也是企业竞争力重构的重要部分。过去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方案只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即可,而今,新的环境让东软懂客户的同时,还要懂客户的“客户”。“互联网在改变我们传统客户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刘积仁说:“过去我们按照客户的需求构成一种解决方案,现在我们在思考创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能够把软件以外的资源通过互联网整合起来提供给客户,为客户创造在互联网时代的价值。”
确实,如今企业运营更强调直接面向客户,帮助企业获得第一手的客户反馈,加速产品创新,从而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贯通业务过程、上下游协作。基于此,近日东软了升级版SaCa和UniEAP产品――SaCa v2和UniEAP v4,推出全新企业互联网应用支撑平台产品。为了更好地帮助客户采用SaCa和UniEAP构建企业互联网应用,东软还开发了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组合应用参考架构,能够快速构建智慧民生服务、互动媒体服务、物联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以及开发与动态管理云应用服务。据介绍,该平台已经在政府、医疗、制造、电信、能源、教育、金融、交通等领域拥有近2500家客户,服务于近10亿用户。
除了从B2B公司向BBC公司的转变,以及新技术的升级以外,面对互联网转型,东软还进行了新业务布局和商业模式的设计。盈利模式从人力资源驱动转为IP与知识资产驱动,形成了全球一体化市场和文化的融合;以客户为中心,加快组织与运营的变革,以提升综合竞争力。这其中,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是所有业务的元素。
“我们会调整我们的组织,使我们的服务看似是企业的一个IT部门,也是让其客户满意的一个贡献者。”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首席知识官张霞说:“人们对于更简单、更便捷、更便宜地获得服务的需求,正在推动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商业模式不断被重新想象,由企业驱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创新机遇
“当我们想用互联网的思维颠覆我们很多传统东西的时候,我们也认识到互联网并不可能颠覆所有的事情,所以我们就选择融合创新,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形成合力。”刘积仁说。
在新经济环境下,东软依然有很多新的发展机会,其中包括:医疗、教育等新需求中的机会;客户在创新运行效率,新商业模式的机会;政府对未来基础设施投资的机会;在互联网环境下新商业模式的机会;传统业务向云与大数据应用方面的机会。
以医疗行业举例。数据显示,未来6年,中国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老年人市场消费规模至少有1万亿元。可见市场前景之大。而东软在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平台领域也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其中社保服务占据中国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现在在其“大健康”策略的推动下,正在逐步构建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管理云生态。
目前在智慧海南建设中,熙康健康一体机覆盖到全省的2400个村,为800万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而在无锡、佛山、南京、沈阳和郑州等地,东软提供的产业模式已经开始走进社区和居家健康管理形态之中。东软接下来的目标就是通过云生态,把服务从医院扩展到社区,把服务送到家,就像逛淘宝一样,提供24小时持续服务,使资源充分利用。
此外,中国的工业发展一直在持续创新。就汽车制造而言,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虽然这个领域中国不是绝对的领导者,但是未来绝对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让车与车、车与人能够互通互联这只是车联网的基本使命,而东软正在做的就是让汽车能够更加智能。据了解,东软现在有2000多名软件工程师专门面向这个领域开发研究。刘积仁认为,制造业的发展更需要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而东软正是积累了十多年的经验正在努力去实践。这也是东软全球化的重要部分之一。
七年前,林建华喜欢上了游泳。每天下午6点左右,他必定会在福建漳州的九龙江里游上几千米,春夏秋冬、风雨无阻。
事实上,他早就将这种执着的做事风格,融入到了一手创办的企业中。一做就是16年。
16载,从借款30万港元,创立“爱学习”品牌,到如今年销售额破10亿元,成为了一家集自主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儿童健康学习用品供应商;5 800多天,从单纯的校具外贸工厂,到如今占地上百亩,产品行销30多个国家,全球成立500多家门店,成为了国内领先的健康学习桌椅品牌企业,林建华走得坚定而又执着。
目前国内儿童学习桌椅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真正具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凤毛麟角,谁能抓住这个刚需市场,洞悉属于未来的儿童健康学习市场蓝海?
春江水暖鸭先知。面对这个新兴而又茁壮的市场,早先一步切入市场,而又深耕市场的林建华,有实力,也有自信,可以站在潮头,奋勇搏击。 一套桌椅撬动全球
林建华的创业史,也是中国儿童学习桌椅的编年史。
2004年爱学习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成立。最开始,林建华果断从高低床、课桌椅等校具生产切入。只用了2年时间,爱学习便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信赖,先后与三十多个国家教育部签订了战略合作关系,并成为国内东南大学、华侨大学,北大、清华、复旦等附属中学的首要合作伙伴。外贸更是做到了1亿元,成功逆袭。
而此时,中国儿童健康学习桌内需进一步加大,他果断将主要市场锁定到内地,并主打中高端儿童健康学习桌椅市场。
2013年,林建华便开始制定爱学习全球战略计划,韩国客户在考察了国外几个著名学习桌椅品牌后,毅然将合作对象选定为“市场前景光明,产品质量过硬”的爱学习品牌。至此,爱学习全球第一家加盟店在韩国首尔正式落户。
如今,韩国客户已经是爱学习的韩国国家级品牌商,目前已经拥有15家直营店,并且与当地最大电教产品零售商达成战略合作。经过3年的发展,现在韩国市场已经拥有200个经销商合作销售爱学习智慧学习桌椅,韩国也成为爱学习海外标杆市场。
3年时间,爱学习实现了全球38个国家,100多座城市,门店突破500家的市场规模,每年销售额增长20%~30%,并成为唯一一家国内与海外同步发展的健康学习桌椅品牌……
2016年,爱学习的第4个“5年计划”开始实施,对国内市场的培育计划逐步加大,全新的工业园规划完毕,具备了完善的产业供应链、一流的国际设备,爱学习“为全球儿童打造健康学习环境,让世界知道中国造”的宏愿,正在一步步走进现实。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为了保持品牌竞争力,爱学习在欧洲、亚洲组织500个家庭成立了“ISTUDY”。通过对大样本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力图解决孩子因不健康的学习环境而带来的危害,为爱学习的产品采集全球数据。
2015年,公司投入超过200万元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并对产品进行了十项升级,二十多项改进;目前爱学习拥有4大系列产品线,上百个单品,几十项独家专利技术,为儿童从小学习养成好习惯、智慧健康成长等方面解决一系列痛点问题。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5月,爱学习在30天内研发了30个新品,缔造了行业新速度!
在爱学习旗舰店,除了整齐划一的各系列学习桌椅之外,还有LED护眼灯、台湾知名护脊书包UNME、香港知名护脊书包SPI、行业首创的专利Z型笔等多款儿童学习产品。这正是林建华赋予爱学习的一个根本属性――健康学习环境系统整合专家。
无论是在国际性,如德国、新加坡等大型国际行业展会,还是在国内,如北上广的中国特许加盟展、婴童用品等顶级展会,除了大量的合作意向者外,许多同行也抵近爱学习观摩,成了展览会上的一处亮点。
没有门槛是最大的门槛。林建华以对手跟不上的速度更新产品,以对手达不到的高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 引领行业新标杆
爱学习品牌能够强势引领行业发展,保持领先地位,正是林建华依靠丰富的国际行销经验,充分整合了全球优势资源。林建华以国际标准重新制定行业新标准、深化渠道模式、构建全面的营销管理体系,同时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品牌升级工程、提升客户服务等措施,为爱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特别是与爱学习的事业合作伙伴的关系,林建华一直秉承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客户真正的学会如何去做生意,如何让一份事业能够长久发展才是根本。
事实上,爱学习提供了行业加盟条件的新标杆:首创城市经销模式,每个城市仅设一位商,实行严格的区域保护政策;免加盟费、免品牌使用费、一站式开店帮扶;提供免费商业、产品、人员培训等。此外,爱学习更为那些初创者,提供500万元的免息贷款…… 600万元的机会
山东济南做房地产生意的周小平,在对比了多个行业后,决定从事儿童用品行业。偶然看到爱学习的产品后,亲自跑到厦门实地考察了爱学习的研发团队、工厂,2015年11月,迅速决定加盟爱学习。2个月时间开了2家门店,2016年更有望增设8家,年营业额达600万元。
周小平的考量,似乎正是爱学习的初衷:作为一个商人,想要做好一份事业,首先应该是选对一个行业,现在正是儿童学习桌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这个行业投资相对小,风险低,效益比较高。在选择加盟哪个品牌时,周小平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国内外的学习桌品牌,综合对比后,对爱学习的企业实力、营销运营、品牌产品、加盟政策以及未来的商业计划等方面极为认同和推崇,于是快速决定加盟爱学习品牌。 精益制造下的未来中国造
从顺应儿童市场的趋势,到辨清深耕学习桌椅的道路;从校具出口贸易,到全球健康学习桌椅的品牌营销,林建华用一套儿童学习桌椅,不仅撬开了全球巨大的儿童学习市场,并成功将精益制造,中国智造输出国门。
朱志平是个典型的浙商,低调、敢闯。少贫而有志,壮富而好善,家足而子贵。在2010年成立同方联合影业以前,曾在风云变幻的股市,在风谲云诡的楼市中呼风唤雨过。
有魄力的人做实业,有智慧的人做资本。这两年深入到影视行业给朱志平的体会是,在文化影视领域,不仅需要魄力,还要有智慧。他投资了两部电影,《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和《初到东京》,均以失败告终,后者1200万的投资,票房不足100万。采访之前,他的助理小心翼翼地叮嘱笔者,最好不要问到这个敏感的事情。而采访之时,性情中人的朱志平主动提起,豪爽地向记者摆摆手,一边调侃,“冒险精神也是蛮快乐的,失败是成功的妈妈。”一边解嘲,“相比我以前在股市的惊心动魄、与狼共舞,这个不算什么。”
虽然个中缘由不足以向外人道,投资身后是背影重重,但朱志平也渐渐探索出了一条自己的影视之路,并且,他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一方面,我们要拍自己的东西,我敲定的作品全部自己投资,不跟投,也不引进其他投资,我想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另一方面,我要建立同方文化村,将文化和地产相结合。这个圈子很混浊,很多龌龊的事情此起彼伏地发生,我们只是一种商品交易,所以我们还是同流,因为我们要共享资源,但是我们不合污。”
在古今中外的商业世界里,几乎所有的大成功者都是对周期有杰出认识和运用的人,其中包括宏观经济周期、产业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当机会来临,远景诱人,群情高涨的时候,保持理智与谨慎,是件不错的事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我们这些浙商在推动影视行业的发展”
从历史的进程来看,每一次文化创新,都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正如《信息时代宣言》中指出:人类社会进步的奥秘,隐伏于资源―工具―生产力―社会的连锁反应之中。人类能够用什么样的资源,就可能制造什么样的工具,就可能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可能促成什么样的社会。
《影视圈》:是什么契机推动同方进入影视领域?
朱志平:一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必然,我们是一个国内大型投资集团,我们企业应该是抓住这个机遇,谋发展。我们13亿人口,文化产业蛋糕是中国最大的一块市场蛋糕,它现在的格局还很弱,还是作坊型,没有作为产业化去做这件事情,我们很期待能有所作为。像美国迪士尼,它已经延伸发展到一个产业王国了,从主题公园开始到影视、到购物中心,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具备这个条件,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第二个国家跟文化产业的重视,整个国家政策的导向,从中央到地方,有各种奖励机制,尤其是我们浙江省。
《影视圈》:同方未来也想发展成美国迪士尼那样的伟大公司?
朱志平:伟大谈不到。但起码,我们的决心很大。我们企业从前年开始,做了一个调整,把原先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格局,慢慢调整到以地产为依托来做文化产业。我们不只是拍几部电影几部电视剧,我们是做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产业集团。第一,我们做院线,在杭州、西安、天津、沈阳,在我们自己的物业里,有五个电影院在装修。第二个我们打算在沈阳建立一个同方文化村,占地三千亩地,建立一个很综合的文化产业园区。这里有影视拍摄基地,有具备国际水平的后期制作中心,还有影视教育基地,跟国内一些院校联合办大学,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影视教育的市场前景非常好。这三千亩地,我们准备投资200亿。
《影视圈》:在扩张影视事业版图的时候,是否用到以往在股市在楼市的成功经验?
朱志平:所谓的经验就是投资的一种敏感。文化产业是没有经验的,我觉得这个不难,业内人士做业内的事情,只要你有这个专业眼光,应该能发展起来的。我做了十年的浙商理事会主席,做了十年副会长,所以我对这方面最了解,我们要有这种精神,也就是未来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拍的电影全都亏得一塌糊涂,为什么那么多人亏钱,还是有更多人投入进来?
《影视圈》:你得出结论来了吗?
朱志平:有这个结论,就是因为,第一,产生神话,投了五六百万,可能会赚一两个亿,小投入大产出的神话,很希望梦想成真能在我这儿产生。第二,中国现在就是有很多热钱,他们由于对自己品牌的推广需要,对文化产业一种好奇。三五百万的投入,行的继续做,不行就离场,投石问路。第三,我们中国现在的产业没有一个好的投资趋向。第四,影视圈的人会忽悠,死的能忽悠成活的,我们做生意人比较厚道,就会投入,还有的人想碰碰演员,跟明星有个很好的接触,也愿意投钱。第五,懂影视的人毕竟是少数,我到现在才懂。
《影视圈》:在各路资本进入影视产业的时候,浙商资本表现得尤为明显。
朱志平:浙江人胆子大,敢为人先。不管怎么样,我们这些浙商推动了中国影视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他们在亏损中前进,在亏损中投入。只要投钱了就有人关注,尤其是现在高价演员,演员价越炒越高,反过来说高价演员又促使我们怎么把产品拍好,因为投入高,如果不拍好,市场就不认。所以你会发现,现在的电视剧比以前好看多了,这就是一种进步。
《影视圈》:可不可以透露一下,目前你在影视行业的投入有多少?
朱志平:目前来说投得不多,投了一两个亿。后面陆续会增加很多。
“在我的企业生涯里面,从来没碰到这么大的风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如何适,如何存,可能是朱志平和他带领下的同方联合影业未来所思考的课题。
《影视圈》:这一两年潜伏在影视圈的体会是什么?
朱志平:市场警告了我们,在我的企业生涯里面,从来没碰到这么大的风险。电影《初到东京》,我们投了60%,日本人和导演编剧各占20%,一共1300万左右,只有70万票房,网络版权卖了100万,日本要到9月份发行,即使如此,按照分账比例,我们只赚30%,所有的风险都是我在承担,如果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像第一部电影《杨门女将》一样,也是惨不忍睹。
如果是一个对产品对市场前景不看好的只是投资的人来说,这样一次,就足以让他永远远离这个行业。这是一个学习过程,我们认为这个片子非常好,就是很平民,很励志,很唯美,很动人,催人泪下,但我的理解是,市场不需要这些东西,所以像任何行业一样,最基本的要有一个市场的把控度。因为风险是最大的,如果最后不成功,什么都没有了,无法用有型的东西来衡量。
《影视圈》:刚开始进入到这个行业的时候,当初想到有这么大难度吗?
朱志平:知道肯定会有难度,我们做企业肯定是评估的,做这个产业,有多少市场,怎么销售,做不好会怎么样,我们是有思想准备的。但是我们电视剧还是盈利的,目前来看,从影视拍摄的角度来讲,我们已经慢慢成熟起来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交一些学费,这是一个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走的路。我的影视文化产业到底怎么做,通过这一两年的经验,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
《影视圈》: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也是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布局?
朱志平:大体方向并没有变,只是在拍摄过程中,影视产品哪一个是重点,哪一个不是重点,哪一些好,哪一些不好,这方面学得更多一些,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我们在影视圈应该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我们蛮独立的,一般我们电视剧都是自己一家投的,不需要合作的,几千万块钱,亏了也就亏了,很简单的事情。
《影视圈》:把公司的总部设在杭州,在发展上会有一些地域的局限性吗?
朱志平:我觉得打通信息对接的途径一切都迎刃而解,信息的沟通主要是商业价值。如果我们自己很努力,还是能找到好的剧本,还是会捕捉好不错的机遇。我比较热爱这个工作,我的教训是,我作为一个老板,一定要亲力亲为,不然我宁可不做,应该自己拿捏,而不是听人家说,什么比较好拍?这些都是太想象的东西了,众口难调。从市场领域来说,我是资深人士,我觉得每个行业都是相通的,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剧本,我自己要心中有数,我自己要说了算。所以我们现在写剧本,都是要我自己审过以后才能定,所以我有空就看剧本,有空就看书,像茅盾文学奖的书我都看过。而另外一方面,多看书和剧本,对自己也是一个提升,也是很美的东西。
《影视圈》:你觉得自己现在有十足的发言权了是吗?
朱志平:谈不上发言权,我现在有一个体会,就是心里有了底,能分清楚三六九等,比如剧本的好坏,导演的差别,演员的类型等等。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比较困惑的还是剧本。 我们现在的剧本主要来源于出版物,所以我要求我们公司,把每个月每个季度排行榜的书都找来,我们从中筛选,然后找好的编剧来写,写到满意为止。我关注的点永远是市场。
今年是上海浦东软件园成立22周年,浦软以这样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来纪念,旨在向社会大众展现园区近年来最新的发展状况,帮助园区企业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宣传和推广,并且也希望通过浦软新媒体建设,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
上海浦东软件园承载着“加快发展软件技术、有效推进国家软件产业”的使命,走过了22年充满艰辛、不断探索的发展历程。当年那片毫不起眼的农田,如今已成为我国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也成为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一流软件产业高地。
22年间,上海浦东软件园的园区建设硕果累累,郭守敬园、祖冲之园、三林世博园、昆山园先后建成投入运营,川沙园项目也于今年1月8日正式启动。作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上海浦东软件园的体量不断增长,群体优势和规模效应急剧扩大,园区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上海浦东软件园的“智慧园区”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并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司列为全国首批“智慧软件园区”建设试点单位。
截至2013年底,上海浦东软件园区产值已达到552亿元,软件从业人员3.8万人,上缴税收达29亿元,国家级软件基地的示范和集聚效应进一步体现。如今,上海浦东软件园已经成为海内外众多软件与信息化企业孵化、成长、发展、壮大的沃土,并正在朝着创建一个宜居宜业的“世界级软件产业创新社区”的目标前行。
新业态:浦软人的宜居环境
继研发楼宇和配套住宅之后,上海浦东软件园发展史上的新业态――汇智国际商业中心即将于今年年底前投入试运营,这标志着经过10多年的建设,上海浦东软件园祖冲之园将全面建成,届时,一个集一流的办公研发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活环境和创新发展环境于一体的产业社区将呈现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这也将进一步增强浦东张江区域的城市功能和社会功能,从而造就一个新城市中心,成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新亮点和新地标。
据介绍,总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汇智国际商业中心,引入国际水准的HOPSCA复合型生态商圈规划理念,涵盖商务酒店、大型超市、新潮影院、中外餐饮、健身娱乐、教育培训及精品零售等多种商业业态。
这座一站式休闲时尚购物中心依托张区位优势和上海浦东软件园22年发展的成熟环境,周边轨道交通、城市环线干道便捷通达,产业楼宇、办公写字楼、高端社区云集,从业人员及居民人口众多,所有这些都将为汇智国际商业中心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和商机。
新产品:浦软发展的发动机
园区企业是上海浦东软件园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企业良性发展才能更好地带动园区的持续发展。目前,上海浦东软件园已经形成了移动互联、服务外包、芯片设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行业应用等产业生态链。同时,园区聚集创新资源、推动创新应用,3D打印、智能穿戴、机器人、互联网金融等一大批新兴创新企业正在园区崛起。
在媒体见面会上,莱特波特(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亿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园区企业分别介绍了各自研发的创新技术和产品。
莱特波特(LitePoint)首创的针对802.11ac高带宽无线标准的近距无线通信(NFC)技术生产测试系统及解决方案,思岚科技的基于SLAM(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和360度激光测距扫描仪的机器人室内定位解决方案,亿凯信息的基于Linux开源技术的车载信息操作系统和跨平台车载信息娱乐安全系统,都是当下炙手可热的前沿应用技术,在引领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具有广阔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但是,创新技术及其产品最终要面临市场的大考,“酒香还得勤吆喝”。因此,上海浦东软件园将依托“汇智TEK”平台,加大对园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市场宣传力度,也让园区企业更加自发而主动地分享,进而帮助企业拓展研发思路,了解市场需求,形成良好的浦软技术创新氛围。
据浦软相关人士透露,今后浦软将通过新产品会的形式,助力企业宣传与推广,进一步提升园区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新媒体:浦软品牌的助推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这给浦软品牌宣传和推广带来了新特点、新挑战和新机遇。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有助于上海浦东软件园22年的积淀所带来的“浦软”这一品牌效应,释放在占领品牌传播制高点的战略中。
上海浦东软件园不仅仅是浦软人工作的地方,更是浦软人重要的生活、娱乐和交流的社区。因此,在充分调研浦软人实际需求的前提下,浦软人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微网站等新媒体平台经过前期的紧张建设,现已经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3V(微信、微博、微官网)的上线将进一步拓宽浦软品牌宣传渠道,积极向精准传播转变,不断提升浦软品牌价值。
未来,浦软的相关最新动态、发展状况等新闻要素将第一时间通过新媒体向社会。浦软的品牌内涵还将融入更多年轻、科技和时尚的元素。
在线教育产业链及运营模式
在线教育,实质上是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组成,巨大的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社会角色的参与,产业链上的各类角色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我们认为,在线教育产业链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平台提供商、技术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用户等。
在线教育内容提供商:不仅包括传统的教育机构,开辟线上教育,也包括从事在线教育领域的互联网企业。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视频、文档资料、教育工具及各类泛学习内容。
学习视频,包括传统网校/远程教育模式和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模式。传统网校/远程教育模式主要集中在K12阶段的课外辅导和成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它通过把传统的教学内容通过远程视频播放,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但这种模式存在缺乏互动和针对性的缺点。主要产品代表有学而思网校、正保远程教育、华图网校(公务员考试)、101网校、、尚德嗨学网、新东方在线(语言类学习)等。MOOC模式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课程模式,它伴随着丰富的资源、低廉的价格,以及易于使用、开放等优势而迅猛发展,但对于那些学习主动能力比较差的学习者来讲,学习效果无法保证。目前代表产品国内有网易公开课、腾讯微讲堂、超星学术视频等;国外有edX(哈佛、MIT发起,清华北大也开始加入)、Coursera(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建的免费在线大学课程项目)。
文档资料,主要由互联网文库机构如百度文库、豆丁网、知乎等提供,它能为用户提供多种格式的文档资源,作为学习资料库,但缺点是直接将产品变现的难度很大。
教育工具,即帮助人们学习的辅工具。包括背单词、笔记型产品、题库型产品,主要由小型辅助工具机构提供,如拓词网、扇贝网、猿题库、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Gnote等。
泛学习内容,凡是能提供某一领域某一门知识,都可以算作知识提供平台。往大了说,这些都属于教育范畴,本质上讲,人们通过接收这些信息都会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智慧,并因此获得成长。如问答网站(百度知道、知乎)、百科网站(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博客(新浪博客、Qzone)、微博、社交网站、各类论坛及专业网站,以及最近火热的微信公众账号(如“和君同行”)等。
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商:平台提供商主要是为很多内容提供商提供一个销售的大平台,主要有B2C、C2C、B2B2C、B2C+O2O、 C2C+O2O等几种商业模式。
B2C 模式是指教育机构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教育服务;C2C 模式是指个人为用户提供教育服务。B2B2C模式是指供应商到品牌商,品牌商再到用户;B2C+O2O模式是指教育机构结合线上线下提供服务给用户;C2C+O2O是个人结合线上线下提供服务给用户。后两种模式通过线上吸引流量,授课在线下。
B2C模式探索者较多,是最有可能产生突破的领域。目前国内探索多为语言学习类产品,运营好的前提需要保证B端的教学质量和品牌。这种模式最有希望拓展至K12领域、幼教领域、高等教育领域、职业教育领域。对传统教育培训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来说,该模式成功的机会比较大。代表产品有沪江网校(语言类学习产品池)、91外教(全外教在线互动口语学习)、51talk(外语学习)、优才网(提供了大量的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相关的技术课程)。
C2C平台比较难做,教学质量无法保证,难以聚到优秀的老师,学员若无兴趣则形不成付费意愿,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代表产品主要有多贝网(UGC内容、Live上课直播后在线录制、可以二次传播)、几分钟网(生活百科分享)。
B2B2C这种模式也有非常多的探索者,但是其难点在于怎样笼络到一系列优质的供应商,如YY教育拉新东方入驻,天下网校专门给一流的健身教练、舞蹈教室拍摄课程。代表产品有能力天空(2006年创办,视频就等同于淘宝店里的商品,是视频课程销售的平台)、YY教育、传课网、天下网校、网校网等。
B2C+O2O模式是依靠供应商端的品牌优势和优质师资力量,再依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模式,解决了互动与社交环节的问题,是非常有潜力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关键,还是在于供应商端。代表产品有和君商学院在线班(商科知识学习)。
C2C+O2O模式运营起来过重,一方面存在着C2C优质师资缺乏的问题,一方面也面临着线下教学场地、组织成本等问题。代表产品有第九课堂(让每座城市都变成一座大学)。
在线教育技术提供商:在线教育产业链中,除了提供内容、平台外,还有一些为技术支持的企业,例如华平股份为远程教育系统提供支持,立思辰、天喻息在政府或学校搭建教育云平台等。该类技术提供商虽然本身不输出教育相关的内容,但其技术支持也是整套解决方案不可或缺的,而在大量项目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则成为了其最大的优势。
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参与在线教育具备先天优势,因为在线教育的技术基础带宽是由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特别是在4G时代即将到来的移动教育时代。电信运营商在教育信息化上的参与是不遗余力的,不论是教育部与各电信运营商的战略合作,还是各地公司在教育领域的个性化业务拓展,都表明其基础建设到业务提供的综合解决能力。电信运营商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终端用户,在推广智能手机教育应用类产品上具备先天的优势,可以与第三方厂商合作提供教育类应用。如中移动的“校讯通”、中国电信的“家校通”等。目前,运营商正在扩大教育产品的服务范围,尝试新的业务模式,这也为相关的系统开发商和技术提供商提供了机会。
用户:既是互联网教育的受益者,也是产业链中的消费者。在线教育以其便捷性、经济性、灵活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计算机世界研究院本次开展的调查有68.0%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内参与过在线教育培训,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在线教育的盈利模式
在线教育作为新兴的商业机会,利益是支撑其持续发展的核心。如果在线教育得不到有力的变现,那么它必将是一个虚幻的泡沫。在线教育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各大教育机构正积极探索变现方式。总体来看,目前在线教育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内容收费。对提供的课程和资料收费,主要是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原创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针对内容收费是在线教育平台最普遍的一种盈利模式。一些拥有知识产权的教育企业和机构依靠其专业性极强的、有独特价值的内容向用户收费。从淘宝年会的数据看,价格区间在160-700元之间的课程范围选择用户更多。付费课程的质量很关键,只有优质的课程用户才会买单,才能带来好的口碑。代表企业有梯子网、能力天空、第九课堂等。
平台佣金。在线教育平台商负责搭建平台,邀请教育机构入驻,允许教育机构在平台上提供课程和资料,而利润来源是向进驻平台的教育机构收取佣金。此模式对于在网络运营上不具优势,但想扩大分销渠道和开拓网络用户的教育机构比较适合。对教育机构来说,平台上有充足用户时,企业比较受益,但在流量小时,容易亏本。对教育平台而言,是一种风险小的模式,但如果要做大做强,需要增加机构入驻金额和入驻数量。代表企业有传课网。
广告模式。即向在网站上或APP软件上投放的广告收费。在线广告是网站比较普遍的盈利模式。从收费的方式来看,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是按点击次数收费。Google和百度等搜索引擎网站都是主要采取此类广告方式。很多小型教育网站也通过Google Ad Words或者百度主题推广等推广工具来获得广告利益分成。几乎每一个教育类网站都会提供相关广告位,但是能够单独依靠广告来盈利的还只是少数具备品牌优势,能带来大量流量、点击量的网站。这种模式在在线教育平台中比较少见,而在手机APP软件中应用则比较多。在手机APP软件中置入广告,这是一个较大的盈利来源。
软件收费。供应商为移动终端开发的在线教育APP软件,有的是需要收费的,当用户需要安装时,必须先购买。
增值服务。在线教育机构通过为学员提供考试服务、就业咨询等服务收取费用。这种盈利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网络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性、个性化问题,并且提供了区别于一般数字内容的增值服务,也很好地避免了版权问题,降低了被盗版的风险。如中华培训网的会计子网提供了一种高级课程,收费是普通数字内容课程的10倍,其增加的费用部分用来提供会计学习过程的疑难解答、会计实务咨询等服务。
会员服务。用户缴纳一定的会员费就能免费观看平台内所有课程。如华图网校,980元包月能享受到免费观看所有课程,但这种模式不太好使。但未来,会员服务的盈利模式是一种趋势,也是作为在线教育平台比较适合的一种模式。在互联网思维笼罩下的在线教育,既想推行免费模式,又想走收费路径,那么会员服务是一种选择。做好会员服务,必须要做好平台的流量及内容。这种盈利模式很普通、很简单、很容易接受,但是不容易尝试。
佣金费(老师)。对于在线教育感兴趣的不单单是资本市场与创业者,老师更为关心。YY教育的做法是老师入驻平台,收取一定的佣金费用,而老师自己讲课的收入基本归于老师。YY教育在其中就相当于房租差不多,类似于淘宝同学,但是前者是软件,后者是平台模式。在线教育平台要想做佣金费盈利模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着足够的用户数,不然老师为什么会理你;二是老师质量高,随便为了点佣金费而放任一批批内容的课程,那么是一个平台的失败。用户很简单也很真实,一次的欺骗或者一次的假货,基本被判“死刑”了。
众所周知,在线教育产品的供应商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教育培训机构寻求互联网的方式,不断谋求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搭建平台,开办网络教室。如新东方、学大教育等拥有教育基因的传统培训机构。另一类是互联网企业,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开始通过投融资等方式切入在线教育领域,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携用户进入在线教育市场。研究典型在线教育企业对于其他众多的在线教育供应商具有借鉴意义。
1. 新东方在线(新东方网校):打造全面的学习管理系统
新东方在线,又称新东方网校,成立于2000年,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旗下专业在线教育网站,其课程服务涵盖考研、托福、雅思、外教口语、中学、四六级、新概念、职称英语等类别。新东方在线已成为用户认可的网络教育品牌。目前,新东方在线网站个人注册用户已逾1000万,移动学习用户超过300万,自主研发的多纳爱学儿童App,累计下载次数超过900万。
从产品角度来看,新东方集团对在线教育的探索可分为三个阶段:
线下课程的网络化复制阶段。由于早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整个新东方在全国的学校数量还很少。新东方在线做的主要工作是把新东方名师讲解的课程移植到互联网平台上,这满足了全国各地大量学习用户的需要。
“课程+服务”阶段。当互联网进入视频和电子商务时代后,全国各地都可以接触到越来越方便的面授培训,学生会关心网络与面授的差异。在2007年-2010年间,新东方在线开始在主要的产品中附加包括学习计划制定、督学导学、作文批改、答疑等人工服务,让网络培训能够在用户体验上模拟传统面授形式,这样的变化使85后~90后的学生更愿意接受。
全面学习管理系统阶段。近两年来,新东方在线的产品进入了全面的学习管理系统阶段,在海量的云知识库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得到全面有效的管理,相比课程和服务的简单累加,学习管理系统通过科学的学习过程设计和智能化的学习过程监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效果更加清晰可见。在这样的产品形态下,网络培训的用户体验可以实现优于传统面授培训。
新东方在线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网络教育产品设计人才缺失。目前所需要的既懂教育又懂技术的人才,新东方基本靠自主培养。
2. 网易在线教育:构建较为成熟的生态体系
网易是中国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目前网易业务主要由门户、游戏、社交(邮箱、花田、易信等)、教育四大板块组成。网易于2010年底推出网易公开课打响了进军在线教育的重要一炮。随后2011年5月推出网易云阅读,2011年6月推出有道云笔记,2012年上线网易云课堂,2014年5月与爱课程网合作推出“中国大学MOOC”项目等等,结合网易先前具有教育属性的产品,一个在线教育产品体系逐渐形成:
综合平台:网易云课堂,包括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前者涵盖职业教育、英语教育、考研公考、K12、亲子教育等各个年龄阶段
英语学习:有道词典、有道翻译、有道口语大师
办公协作:有道云笔记
阅读软件:网易云阅读
沟通软件:网易邮箱、青柠(大学生社交平台)
经过几年,网易各产品在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一支合力:有道词典用户量超过4亿,网易公开课已涵盖一万三千余集国内外优质大学课程,网易云课堂与“爱课程网”合作,承担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以慕课的形式和中国所有985高校合作,让更多的人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甚至获取证书。尽管目前网易大部分课程还是免费,盈利模式还不是十分清晰,但是如果有充足的用户流且有较好的用户黏性,盈利将是水到渠成的事。目前网易在线教育的运营模式如图9。
网易进军在线教育具有很多优势,比如良好的品牌认知(三大门户之一,数亿的用户规模)、先期的产品积累(有道系、网易公开课等明星产品)、充裕的资金投入(网易游戏仍然是现金大牛)、先进的技术水平(网易作为科技公司,其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能有力支撑在线教育发展)。
当然,网易也有它的劣势,由于整个在线教育行业仍在早期的摸索阶段,大家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网易的劣势其实也是整个行业的问题。比如用户的接受程度有限(当前用户更多地将其作为学习的补充工具)、盈利模式不清晰(当前大部分在线教育公司仍处在烧钱阶段,并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行业严重的割裂性(从幼儿教育、K12到成人教育形式非常多样化,很难格式化)、教育产业的特殊性(教育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内容、资源、资金的积累及支持,需要慢工出细活)。
目前,网易门户是其对外的招牌,但门户广告潜力有限;游戏是其现金大牛,但其端游增幅乏力且手游转型并不成功;社交则一直不温不火,或许在线教育将撑起网易的未来。
3. 沪江网:坚持用户互动
沪江网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较大的互联网教育互动学习平台。旗下业务包括互联网门户媒体、网络SNS社区、B2C电子商务以及国内首创的在线互动学习平台沪江网校等。在线教育是主场,线下教育是客场。
沪江网校大部分内容是免费的,现在有2亿用户,会员近2000万,移动用户下载近千万,每天新用户(注册+移动)将近10万。网校100万付费学员,每天几万人在网校上认真学习。沪江网很受资本青睐,截至2013年共获得2000万美元B轮融资,项目估值达2亿美元。
沪江注册用户数量发展比较快,很大的原因是坚持原创、坚持用户的互动。在互动方面,沪江网从最开始就建立起了由用户上传、让用户来参与解答问题的一个平台。在沪江网校中,学院组建线上班级,有自己的班主任,每天抽固定的时间来学习购买的课程,并像真正的课堂一样提问、回答问题和做作业。沪江网校的模式就是让用户真正沉下去,每天花一两个小时以上课的模式真正去学习,这是真正有意义的,也是沪江网校最重要的一个任务。
沪江网的线上主场已经做得相当完善,最近在走向线下教育这个客场,其在线教育体验店正式对外开放, “沪江网校体验中心”是全国首家在线教育体验店。体验店会将为用户提供外语、职场技能、兴趣学习、K12等海量优质网校课程体验,以及开心词场、沪江听力酷等各类掌上学习APP体验,还将不定期举办与学习相关的各类线下活动。
4. 学而思网校(好未来):在线教育O2O的完美结合
学而思网校, 2013年8月改名为好未来,应该是目前最为发力在线教育的一家公司,即便目前在线营收占比仅3%,仍在中小学、幼儿教育等领域推出了门户网站群。2009年,学而思教育集团设立学而思网校,定位于0~18岁学生群体的在线课外辅导。从2010年1月开始提供在线课程,目前提供包括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在内课程,收费标准为20~100元人民币每小时。具体来看,好未来旗下拥有品牌学而思、乐加乐、东学堂、智康1对1、学而思网校、摩比思维馆等。在线教育领域,学而思则发展了布局相对完整的中小幼教育专业门户网站群――e度教育网,e度教育网由育儿网、幼教网、奥数网、中考网、高考网、留学网等多个网站构成。2012年,e度教育网开始逐步向全行业开放,并推出了多款学习APP。而家长帮是对家长最有帮助的教育信息与资源共享平台,家长通过家长帮获取教育信息后,转而购买线下课程,这样就实现了O2O的完美结合(见图10)。
5.网龙华渔教育:引领K12课堂教育
网龙华渔教育,全名福建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是网龙网络(中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是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全民终身教育的高科技公司。
网龙华渔教育目前重点在打造K12教育的智慧课堂。它是由101学习平板电脑、互动黑板、智能云盒、答题器、机器人“智慧助教”等硬件,及开放平台、课堂互动系统、中小学教学教辅资源等软件、应用、资源组成,从而打造了一个K12学习生态圈,很好地将教室、老师、学生和家长连接起来。该套解决方案的优势一是网龙华渔教育将母公司网龙公司的游戏基因植入课程开发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二是,通过平板电脑收集学生的所有数据,产品软件能自动分析学生行为,反馈给老师,老师能轻松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方便老师进行个性化教学。三是,助教机器人内置了“名师课堂”应用,使学生可以通过机器人头部的平板电脑,以视频通话的方式与外教开展远程英语教学互动,有利于学习到更地道的英语。“智慧课堂”目前已在国内多个城市多所学校得到较好的应用,受到很好的评价。目前在线教育供应商在K12领域发力的产品,多为课外知识辅导、工具提供等,鲜有开发课堂教育产品,华渔教育的这个产品未来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除K12教育外,华渔教育还同时在其他细分市场发力。华渔教育正在构建终身学习的生态系统,面向K12教育、职业教育、非学历教育、企业培训以及终身教育,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设计并提升学习环境及学习效率,利用游戏化模式寓教于乐,并进行用户行为分析,提供创新型教学方式。
教育产品一定是通过控制定价权来控制产业链,什么时候能做到,就看哪家在线教育公司能够走得更稳健,更快地定好规则。
――决胜网CEO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