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范文

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范文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打好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学好相关课程的必要条件。但是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特点,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应该更多的偏重实用性、简洁性。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高中知识基础较差

在高考招生中,独立学院为本科第三批,总分相对较低,并可以适当降分录取。这就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高中知识基础较差,特别经济学类的专业大多招收的是文科生,数学基础相对更差,而在宏观经济学里面有很多公式的推导,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基础知识较差的原因大多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问题,这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改正,所以很多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感觉难跟上,听不懂。

(二)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学习新生事物能力较强

独立学院的收费较高,所以能上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好,家长一般对教育比较重视,学生思想活跃,情商高,兴趣广泛,大多有文艺特长,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非常熟悉,善于利用现代技术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很强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讨厌刻板的理论学习。

(三)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欠缺,缺乏刻苦精神

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自控能力较差,在大学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学习习惯很难改正,导致学习事半功倍,学习效果不显著;学习方法也缺乏灵活性,由于习惯了高中的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不会自己总结和解决问题,严重依赖教师。此外,由于家庭条件较好,学习上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往往不愿深究,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二、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

针对以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扎实基础、加强课程教学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精神。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独立学院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畏难态度,使学生真正把宏观经济学学好

(一)扎实基础知识

主要体现在数学和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上,在大一的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应该拿出相当的时间复习高中的数学知识,另外,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还要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打实基础。在经济学原理的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手段,例如案例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等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加强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为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源于历代经济学学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经济问题的解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经济理论和历史或现在的经济现象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和独立学院的学生注重实用性的特点是想符合的,通过形象的各种实际案例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现实问题,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建立起正确的经济学思维模式

(三)创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也不能单一的利用教授法,这样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学习兴趣。而应该充分理由学生知识面广、才艺突出、对计算机和因特网的熟悉来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通货膨胀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去采访自己的亲朋好友的通货膨胀经历,然后用小品的方式呈现出来,既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对失业问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典型国家的失业率指标,然后用PPT的方式进行演讲;而对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样理论性比较强的章节,就可以通过课程提问的方式互动,多做练习,多多激励和表扬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总之,不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相应的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感到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完善激励制约机制

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自制能力较差,逃课现象比较突出,上课不专心听讲。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也同样如此,因此,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上面也要在制度上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制约。例如,在上课时,对积极互动发言的同学加平时学分,对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和迟到旷课的学生减平时学分,对旷课严重的学生给予退课处理等。通过奖惩两方面的作用,从外部起到激励和制约的作用,并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第2篇: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视频

所谓“视频案例”在学界通常有两种解释,其一是特指在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让教师体验再现的、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其二是指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传授教学内容所借助的视频、动画、音频、图片、网页等多种媒体形式。本文所分析的“视频案例”属于第二种。

视频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很多学者证明及认可。相比文本案例,其突出特点在于能够动态、多维、直接、快速的传递信息,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知识刺激,从而达到更持久的掌握知识的目的。从目前与视频案例相关的文献来看,对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医学、政治学、心理学、法学和化学以及数学等相关课程当中;而对于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如何运用视频案例的相关研究则相对缺乏。事实上,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视频案例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由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相关特点决定的。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西方经济学课程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课程教学特点如下。

1.理论性强。在西方经济学中会涉及到很多较为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经济学原理。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开篇便提到经济学有十大基本原理。而在后续的微观经济学中会涉及到供求定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在宏观经济学中教学重点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其相关模型,等等。这些抽象性的理论知识如果纯粹使用文本案例口头讲授,可能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便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与实际经济生活联系密切。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很多原理就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经验和经济现象的总结和升华。比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总结归纳得出:随着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的数量的增加,其从每一单位该商品上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再比如宏观经济学重点阐述了通货膨胀、失业及经济衰退这三大经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而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在现实经济调控中正在被广泛应用。这说明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国内外教材风格迥异。目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通常将国外教材和国内教材结合使用。国外教材的特点是行文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多彩,易于为学生接受。但国外教材所引用的生活案例或经济现象通常是国外的事例,与中国的国情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国内本土化的教材则通常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和行文的规范,但往往不阐述经济理论与日常生活及经济现象的联系,因而显得与现实生活有些脱节。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若能吸收国内外教材的优点,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视频案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因而若能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视频案例,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经济理论更加通俗易懂、更贴合中国国情。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视频案例的应用类型

从上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特点来看,视频案例的选择应尽量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是日常的生活事件或者身边的经济现象;其二是契合中国国情的经济问题;其三是能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掌握较为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唯有如此,才能发挥视频案例的优势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以下三类视频案例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可以是电影、电视剧、相声、小品、动画片、歌曲等。这类经典视频本身就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因而若能透过这些作品反映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则更易为学生所接受。比如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事实上可以用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小品《吃面》这一视频案例来展现。在小品中,陈佩斯吃面条时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生动地表现出了每一碗面条的边际效用是如何递减的。

2.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具有时效性强、简洁明了、事件真实的特点,是对日常生活或者经济问题的真实报道,因而贴合中国国情。若能结合这类视频讲解西方经济学理论,则会让学生觉得很亲切,并能体会到经济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如此密切。首先,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在微观经济学中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在微观经济学中决定均衡价格的“供求定理”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理论。如果上课只是口头向学生讲解该定理,则学生感受到的是一堆枯燥的文字和供求曲线。如果能在讲解中巧妙地运用跟供求有关的新闻视频案例。其次,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更为密切。宏观经济学在重点阐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同时,也分析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问题的影响。而时事新闻中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报道不胜枚举,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比较典型地反映政府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手段的视频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利用宏观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3.知识科普类视频。影视作品类和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相对比较丰富,能综合反映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及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之相比,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在教师讲解经济学单个定义或者概念时,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比如,电视台为了向大众普及经济常识,会有一些解释经济学概念的科普类小节目。这些视频案例会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或者动画生动地诠释一些较为晦涩的经济学概念。教师可以在讲述经济学定义或概念时适当借助该类视频案例。

三、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视频案例的注意事项

若教师期望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收放自如地运用上述视频案例,则可能有以下几点事项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1.遴选视频案例时的注意事项。在选择视频案例时不仅要关注其类型以及是否适用,同时还需考虑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视频案例的时长。通常认为视频案例应以简洁明了、不影响整个授课进度为最佳。教师应根据该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的授课地位适当地匹配视频案例的时间。若该项内容为本次课重点,则视频案例及其相关讨论分析时间可稍长一些。否则的话,尽可能地将视频时长控制在几分钟以内。从上述视频案例的类型来看,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主要针对某一个概念,因而时长可控制在5分钟左右。时事新闻类视频主要展现日常生活或者经济现象,本身也比较简明扼要,可以考虑将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而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主要用于说明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时长可适当放宽至15~20分钟左右。其次应考虑的问题是视频案例的时效性。对于经典影视作品及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而言,时效性可适当放宽;但对于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教师在选择时应尽量考虑时效性强且是近期发生的案例,并注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随时更新,这样才不会与现实生活脱节。再次,应注意视频案例的知识产权或版权问题,在尊重视频制作者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适当地选择视频案例。

2.视频案例的切入时机。适当的切入时机对视频案例而言也很重要。视频案例通常有两个切入点。其一是先入法,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概念或者原理之前引入视频案例。学生通过欣赏、讨论、分析视频案例,自己对概念或者原理有一个抽象的理解。然后教师再推出重点的概念或者原理。其二是后入法。教师先给出定义或者原理,然后切入视频案例。学生根据案例去理解概念或者原理,并分析其应用条件、过程和结论,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在之后的学习中,一想起该视频就会联想到相关的概念或原理。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教师可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或者概念的难易程度、实际应用效果等考虑使用何种切入方式。

3.视频案例应用过程中的教学活动组织。在使用视频案例时,教师应注意围绕该视频案例组织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步骤:首先,在视频案例切入前做好铺垫工作,可以是前期概念或者原理的讲解,也可以是提出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边观看视频,边留心思考。其次,在案例视频播放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陈述观点,或者教师直接提问。第三,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得出结论。根据该概念或原理在本次课中的地位,讨论和总结过程可适当简化或者延长。最后,当然还可以结合该视频案例给学生设计作业题,让其在课后完成,从而起到复习概念或原理的作用。

4.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视频案例不仅需关注视频案例本身的质量、时长、切入时机以及如何围绕案例组织教学等事项,同时还应认识到视频案例本身也可能存在局限性。西方经济学作为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应注意授课过程中内容的连贯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视频案例只是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起到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比如某一概念或者原理等。因而在西方经济学授课过程中应注意视频案例与其他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配合使用。

综上,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与生活联系密切等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借助影视作品、时事新闻、知识科普等视频案例,结合现实生活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概念及原理,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第3篇: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范文

变动曲线经济学是学院式经济学家所钟爱的。在大学本科阶段,其技术维度主要是图表,因分析时经常需要在图形上移动曲线故而得名;在高级阶段,其技术维度主要是代数公式,其中希腊字母用得较多,故又称希腊字母经济学。它的技术风格准确地反映了学院式经济学家所做的事:构造、利用和估计经济模型,以解释经济现象、进行经济预测和政策评价。同时,这也决定了它主要适合于那些想获得大学经济学学位的人。鉴于此,这一类书通常写得详细具体,甚至像“百科全书”。

与此相对,流行艺术经济学则完全没有技术性。它常见于售给普通大众的流行读物甚至是畅销书当中。其特点是比较有趣而又太草率,因常被陈列在机场书店的最显眼的地方且往往有一定的卖点,故被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称为“机场经济学”。一般来说,它是不能给读者带来多少经济学知识的。因此,无论如何,这一类书籍不能用作教科书。

介于这两类极端之间的是,在报纸商业版或电视等媒体上经常碰到的媒体经济学。这是生意人或有兴趣的外行人想了解经济学知识的经济学,也是大学本科生在了解了变动曲线经济学之外应该学习的经济学。

它又有两个分支:一是克鲁格曼所称的最新变化经济学,其中充满着有关经济数据最新变化的新闻报道;二是经济政策评价,旨在解释、评价或者谴责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曾四度获得美国优秀教学奖和经济学教育维拉德奖、西蒙弗雷泽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彼得肯尼迪撰写的《新闻中的经济学》便属于媒体经济学。该书主要讲授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并把它用于解释上述两个分支。

对于最新变化经济学,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它实在是太“令人麻木地麻烦”(克鲁格曼语),以致常被认为是经济学家所从事的经济学。其实,经济学家是放弃它的,其原因是它太简单。它的预测结果都是在简化了的、本身并不真实的假设条件下应用宏观经济学原理得来的。这样可以迅速又容易地得到大致的预测结果,因而对那些经常需要决定立即采取行动的人特别合适。但其预测过程缺少学院式经济学家所称道的逻辑严密性,因为它往往对有些经济力量的影响认识不够;经验“法则”也常被不加证明地予以使用;长期指导法则则被用来预测短期结果;被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化的一些细微之处也常被忽视掉。

尽管遭到如此谴责,媒体经济学仍要讲授这一分支。因为通过它,我们才能真正学会、理解并牢记宏观经济学的最基本知识;再者,对那些涉足商界或对商界感兴趣的人也大有帮助;另外,它还能用来评价媒体中有关政策问题的评论。

与前一分支相反,对经济政策的新闻评论则是学院式经济学家尤为感兴趣的,因为他们大都强烈地感受到,政策分析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新闻中的经济学》通过提供上百条两三句话的新闻剪辑以供读者解释和评价经济政策,正好突出了这一分支。

这本书自美国发行以来非常畅销。它一改传统教科书那种百科全书式的方法和偏重技术性的传统,突出对现实世界应用的关注。这一开创性与独特性,使它赢得了众多经济学教授的一致好评。

这本书的特点在于,第一,简洁。本着“与其给学生灌输大量知识却又不够全面,倒不如只教给他们少量重要且又必要知识”的信条,肯尼迪在书中重点讲解学生必需知道的宏观经济学中“真正重要”的概念和知识,而将那些百科全书式的技术性细节和非必要的大量补充材料略去了。也只有这样,那些真正重要的概念与思想才能够被读者学会并牢记于心。

第二,突出非技术性。毕竟,大多数学生都偏好于能够解释和评价媒体中的宏观经济评论,如果硬逼着他们去学那些数学推导和曲线变动,其机会成本就太高了。但技术性较少的方法也并不意味着缺少严格性。恰恰相反,严格性是以大多数学生都深感颇具挑战性的批评式思考问题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三,强调应用性。尽管那些想取得经济学学位的人需要熟悉专业经济学家们所掌握的技术性技能和理论性细节,但对许多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商科学生,则是没必要的,毕竟,那样的机会成本太高。本书的应用性体现在它提供了600多条两三句话的新闻剪辑,或作为例子,或用作学生练习。

第4篇: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范文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传播和发展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出版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凯恩斯对经济理论的贡献问 题,至今在学术界中仍存在激烈的争论。但不论持什么样的观点,经济学家们都普遍承认 ,凯恩斯对经济学的影响是“二十世纪经济学中最重大的事件”。或者说,正是凯恩斯, 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从而使经济学再也不象马歇尔当时那本最具权威性的教科书──《经济学原理》的样子 。这倒不是说在《通论》之前不存在宏观经济分析。早已存在的各种经济周期论和货币数 量论,就属于宏观分析。但是,此前的传统经济学家深信,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市场经 济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暂 时失衡,市场机制会发挥自动调节作用,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

三十年代的“大萧条”给这种传统理论以致命的一击。针对新古典经济学通常只把注意力 集中在厂商和居民的决策上这一传统,凯恩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诸如投资、消费、总需求 等等宏观变量的相互关系上,把重点从强调货币和物价水平的货币数量论转移到重视总产 量、国民收入和就业的 分析上,从而开创了新的经济学领域──现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通论》最具革命性的 方面是,他清楚而坚定地指出,就产出和就业的水平而言,我们在实践中看不到“无形之 手”会自发地将自利行为引向社会最优状态。通过确立这些变量之间的理论关系,他证明 :在没有政府干预经济 的情况下,市场体系本身具有一种有效需求不足的倾向,加之价格刚性、预期的不稳定性 等因素,经济通常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几乎不可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通论》出版之后,不仅诱发众多年轻学者风起云涌地研究这个新的理论,更因不断给予 诠释及推广,而成为经济学的“新正统”。凯恩斯的总需求;消费、投资和流动性偏好函 数;乘数和加速系数;以及暗含的国民收入帐户等等概念,激起了形式化、具体说明和经 验验证的努力。对凯恩 斯理论的经验补充赋予它以科学的客观性和确定性,使它更容易从模型中推导出政策建议 。它也给学生提供许多学位论文题目。

自然,对凯恩斯的贡献存在着各种解释。但至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70年代初期,希 克斯(1937)、莫迪利亚尼(1944)、萨缪尔森(1948)和托宾(1958)等人设计和精雕 细刻的IS-LM模型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被视为是对《通论》的经典解释。菲利普斯(1958 )发现的关于失业和通 货膨胀之间纯经验性关系,经过萨缪尔森和索洛(1960)的理论化,形成菲利普斯线,弥 补了IS-LM模型没有(至少是没有直接地)涉及这一问题的缺陷。

可以说,《通论》以后的60多年中,宏观经济学已有长足的发展,且不说凯恩斯理论从“ 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发展到“新凯恩斯主义”的演变,还有与之相对抗的 “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从希克斯论文的发表(1937)到60年代,通过最 优化原理的运用,宏观 理论的主要发展,包括对凯恩斯假设的总体行为相互关系所进行的理性化和修改工作在内 。进入七十年以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趋势是力图重建自身的微观基础,例如,卢卡斯的 研究计划显然是要把整个宏观经济学建立在新古典厂商理论的基础上,新凯恩斯主义者则 试图通过对工资和价格 粘性现象的系统解释来给宏观分析提供一个可以接受的微观基础,但这些模型还处于其摇 蓝期。在这一时期,不仅IS-LM模型一般化为一种通用分析工具,不再被视为是专用于凯 恩斯主义的系统化解释,而且在它的基础上又发展出AD-AS模型。

IS_LM模型的创建者们偏重于凯恩斯体系中总需求方面的新内容,而忽略了凯恩斯著名的 总供给函数。温特劳布(1957)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微观基础”一文中重新发现凯恩斯 总供给函数的基础,经过戴维森和斯莫伦斯基(1964)的发展而形成一种明确的总供给函 数,但当时并未引起学 术界的应有重视。之后,在凯恩斯主义者与货币主义者、新古典宏观学派的争论过程中, 有些经济学家意识到,凯恩斯主义关注的是经济的需求方面,而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学 派却把经济的供给方面视为最重要的关系,应该提出一种更一般的模型,才能对它们各自 的立场作出明确的说明 。于是乎,人们把经修改的菲利普斯曲线颠倒过来,把它重新解释为总供给曲线,例如 ,Lucas,RobertE和A.Rapping(1969)。既然已经发明总供给曲线,所需要的就只是一条 总需求曲线,以便同时决定产出和价格水平。某些教科书著者发现,可以从IS-LM模型中 直接推导出一条表示产出 与价格水平的向下倾钭之曲线,便立即命名为总需求曲线。这些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众所 周知的总供给──总需求(AD-AS)模型。较早使用和普及AD-AS模型的教材有 Dornbusch和Fischer(1978)和Parkin(1982)。实际上,虽然对AD-AS模型的基础仍有 争论,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这 一模型既可以用于解释各种宏观经济范示、又可以用来以严格的逻辑讨论通货膨胀、失业 等现实问题。

《通论》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不论是好是坏,这一点勿庸置疑。在 凯恩斯的模型中,“经济”就象一只在大海中漂泊不定的无舵小船,如果听任其自然的话 ,它总会撞在萧条这个礁石上。这种理论必然蕴藏着国家干涉主义。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学 家的征服,使他们构思 出国家在经济世界中不同于以往的职能,即政府有责任促进充分就业的实现。在这方面, 凯恩斯的真正重大贡献在于,使我们从无知的危险中得以解脱,使我们有了应如何管理经 济的观念,不再允许经济力量不受控制。可以说,在当代,需求管理占据了政府宏观经济 管理的中心位置,货币 和财政政策必然以调整总需求为重点方向,这是各国对凯恩斯理论精神的采纳与认可。正 是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之下,各国政府的政策取向发生了与以前根本不同的变化,使政府 的决策具有了从未有过的理性化和客观性,也使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得以存 在和发展。 可以说,经济学的凯恩斯时代已经结束。但这绝不意味着凯恩斯经济学的影响之消失。凯 恩斯《通论》的基本思路和精神已经不可磨灭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即便凯恩斯 主义的批评者,其所使用的都是凯恩斯的术语与分析方法。例如,正是弗里德曼,这个在 人们眼中的反凯恩斯主 义者,第一个断言:“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凯恩斯主义者”。从范例上来看,弗里德曼是一 个“凯恩斯派”,而不象人们通常说他的那样是“反凯恩斯学派”,因为他毫无保留地接 受凯恩斯的世界观:弗里德曼的经济学完全是以需求为中心的纯粹宏观经济学,把国民经 济视为一个单位来加以 研究,并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控经济。

二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凯恩斯革命”,虽然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的思维方式,但它并没有否定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微观理论。然而,即便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并未象马歇尔所宣 称的那样稳固、无需发展。

对一般均衡的严格证明

微观经济学有一个核心命题,即: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受一只无形之手的引 导而无意识地产生最有利于社会利益的结果。瓦尔拉斯第一个试图以数学形式表述这一经 典命题,由此而形成一般均衡论;他的第子帕累托还引入一个检验这种均衡是否最优的标 准。但在他们那里,一 般均衡只是个人最大化行为的一种逻辑结果。直到本世纪30年代,帕累托最优的的可能性 ,甚至于一般均衡的可能性,都没有得到严格的证明。如果没有一种论点来支持在经济体 系的所有市场中至少存在一种均衡价格,那么瓦尔拉斯的理论将空洞无物。

第5篇: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范文

具体来讲,本书有如下特色:

第一,本书贯穿人文主义精神。在传统经济学教科书里,经济学被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这一定义将经济学变成了一门计算科学,市场仅仅被当做资源配置的机制。本书将经济学定义为研究人类如何通过合作而发展的科学,将市场理解为人类通过分工和交换进行合作的制度。本书假定,人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幸福,幸福是指人的潜能的实现和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增加。理性人追求的是一生的幸福,而不是一时的快乐。市场的逻辑是,一个人要自己幸福,首先要给他人创造价值。这也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含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尊重人的自由和权利,尊重人的自主性,在平等和自愿交换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繁荣。本书的这一视角或许有助于纠正传统经济学的物质主义倾向。

第二,本书将市场经济制度作为演化的结果。传统经济学教科书通常从消费和生产的两分法开始,直接分析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和生产者的最优选择,然后分析价格机制如何实现市场均衡(或者倒过来,先分析市场供求均衡,然后再分别分析消费者选择和生产者选择)。这样的分析结构给读者一个印象,似乎市场是天然存在的,而不是演化而来的,从而使读者看不清市场制度的价值所在。本书从消费选择和生产选择合一的“鲁滨逊经济”开始,首先讨论这样的自然经济中个人如何决策,并引入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研究交换和分工如何提高社会的生产可行性边界,并实现双赢,再转向研究市场经济下的消费者决策和生产者决策。这样的分析结构有助于读者理解市场作为人类的自愿合作制度的价值所在。市场首先是创造价值的制度,其次才是分配价值的制度。

第三,本书突出了企业家在市场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企业家是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正是由于企业家的套利行为和创新活动,市场才趋于均衡,新产品和新技术才不断涌现,才有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但在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中,我们见不到企业家的踪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假定世界是确定的,人的偏好和生产技术是给定的,每个人拥有完全的信息和完美的计算能力。在这些假设下,传统经济学关注的是市场的均衡和稳定。在均衡时,人们只需循规蹈矩地行动,企业家自然没有用武之地。但真实世界是,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没有人拥有完全信息。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如何预测未来,如何获得和加工信息,就成为做出有效决策的关键。企业家就是那些最善于判断未来和对信息最警觉的人。本书不仅描述了作为均衡状态的市场,而且把市场作为一个由不均衡趋向均衡的过程、一个不断用新的均衡代替旧的均衡的过程,把企业家的套利和创新作为这个过程的驱动力量。在我所概括的“斯密-熊彼特增长理论”中,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国王”。

第四,本书澄清了传统经济学中“市场失灵”的理论误区。在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中,市场的有效性建立在完全竞争模型的假设上,任何偏离完全竞争的假设都会导致所谓的“市场失灵”。完全竞争模型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企业都很小,不足以影响价格,个体行为没有外部性,并且交易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由此,传统经济学给出了三种市场失灵: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非对称信息导致的市场失灵。并且,传统经济学认为,政府干预可以纠正市场失灵。本书则证明:传统经济学所谓的“完全竞争”,实际上是没有竞争;所谓的“垄断”,实际上是真实市场中的竞争手段;外部性本质上是个产权界定问题;信息不对称是以分工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本身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机制。因此,所谓的市场失灵,实际上是传统市场理论的失灵,不是市场本身的失灵;所谓的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都不构成政府干预市场的正当理由。

第6篇: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效果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向纵深发展,不管是国际范围经济与贸易还是学术交流,大都需要英语交流。对大学来说,英语交流技能的培养在我国各级教育培训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部2001年第4号文件专门对大学本科的双语教学做出了指导性规定,即“本科教学要创造条件在公共课和专业课中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虽然目前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研究不少,但是有关“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效果,尤其对作为“三本”的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外语能力影响方面的研究依旧较为匮乏,因此对此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一、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与目标

1.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经济学双语教学研究文献不多,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经济学/双语教学”为主题搜索,只有20多篇相关文章,如刘玲(2008)结合国内外双语教学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对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提出一些看法;肖建武(2005)就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曾江辉(2008)就经济原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但这些研究都没有针对独立学院经济学的双语教学,仅有一些与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学生水平相接近的以地方性学院为对象的研究,如:古广灵的“地方院校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理性思考”(2005)。这些相近的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独立学院是在依托普通本科高校的基础上,引进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教育,相对前者而言,其生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加强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研究刻不容缓。

2.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的意义

(1)“经济学原理”课程本身特点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学双语教学中,外国原版教材突出的特点是实用性强,而这一点恰恰是多年来中国教材中的薄弱环节。国外教材中还大量配以各种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经济学知识体系和理论来源于西方经济理论,具有很强的国际性。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国内本科教学通用的教材的教学内容无法体现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2)培养复合型优秀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需要。经济学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同时还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英语是其中的重要一种。做为三本的独立学院的学生一部分由于要继续考研深造,而考研必须过英语这一道门槛,考上研究生后从事学术研究需要查阅大量英文资料,更要学习英语;由于考研比例相比偏低,很多学生毕业后到沿海城市的外向型企业就业,这对英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济学双语教学能够使独立学院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术语,培养其阅读经济学经典英文著作和英文资料的能力,为今后的深造与就业打下基础。

(3)通过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的探索,培养教师教学的国际化视野。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中采用英文教材,进行中英双语教学,旨在通过此两种语言媒介和语言文化的联系与区别来促进教师教学内容的创新,在传授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达到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独立学院”经济学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对教师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

3.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的目标

(1)知识目标。着重点在于对独立学院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掌握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运用经济学理论去分析相关经济问题。

(2)语言目标。让独立学院学生掌握经济学的英语专用术语和表达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帮助学生读懂本课程的英语教学资料(包括经济学英文教材和相关经典论文),并能用英语就本领域的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进而做到知识目标和语言目标协调统一。

(3)课程体系方面的目标。在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经济学的课程体系,一要力争国际化: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尽量使用英文,使用国际上最好的英文原版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教学过程应尽量与国际接轨,力争达到国际化;二要实现网络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课前阅读、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复习和深入讨论等环节网络化;三要力争规范化:强调语言表达规范、理论表达规范、研究方法规范、课堂教学规范。

二、影响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1.师资力量的强弱

双语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能力:知识的整合能力,例如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与转换、中外学科理论体系和业务处理差异的协调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良好的沟通能力与较高的教学过程控制技巧等。然而,目前独立学院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师资严重短缺,当然教师对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程度不够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2.学生英语水平

由于独立院校招到的学生英语成绩整体水平不是太高,接受能力不高,如何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保障问题尤为突出。通过我院2008级经济学专业学生英语过级情况可发现,到大二最后一学期,英语过级率还不到50%,从而影响到了双语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3.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力图合理安排它的知识结构体系,要能反映“经济学原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又结构科学,内容新颖,尽可能反映经济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还能将基本原理和知识与基本方法有机结合。具体到“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内容而言将使用权用曼昆“经济学原理”,其中有微观与宏观二部分,宏观的知识结构体系更为国内外所认同。其中微观部分主要有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要素市场、福利经济学等;宏观经济学又可分为: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和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

4.教学方式

课堂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理论教学过程中以英语随机提问,鼓励学生英语作答。这种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精讲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并可节约一定课堂授课时数。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并举。课堂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教师全部采用自编电子教案和电子课件等,中途穿插相关电视专题讨论节目,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提升了多媒体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传统教学方式也有它的优势,如传统黑板板书推导有它的独到之处,这也引起了专家的重视;再如现代教学方式。因此,现代教学方式并非完美,传统教学方式亦有其独到优势。

5.课外参考资料获取的难易

实现师生课后互动,教师课程信息和课程文档,网上批改作业、答疑等,学生按照课程进度提交练习、提问、下载各种资源等,并可开展网上讨论,师生网络交流很便利,这种课外网络互动能很好地促进教学工作。

三、提高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1.提升独立学院经济学教师水平以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

独立学院经济学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是“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效果得以保证的前提。为提升教师双语教学的水平,必须实行独立学院的人才工程,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龙头。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其次要注重学院内部人才的培养,造就相关学术骨干,这两者要有机结合,其中要把内部人才的培养放在首位。我院经济学专业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发展潜力大,知识接受能力强,学院应更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到国内外的高校进行深造,特别是到国外高校进行深造,这样教师双语教学的水平必然会大幅提高,从而能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

2.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创造良好氛围

对独立学院学生而言,整体英语水平不是太高,接受能力也因此不高,要保障双语教学的质量必须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里以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经济与法律系的2008经济学专业为例,2008级经济一班36人,大学二年级结束时的英语四级通过人数为18人,通过率为50%,六级通过率仅为1人,为2.8%。这种状况对经济学原理的双语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因此仅仅是课堂上的双语教学是不够的,必须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创造良好氛围,让同学们从课堂走向课外,为语言学习提供良好的机会,让英语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习惯,浓厚的校园英语氛围可打破有限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从而达到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3.建立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实现教师课外指导

为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外,老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重要参考书目,特别是重要外文资料,并抽时间给学生答疑,帮助其理解,以充分利用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网站。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即建立一个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实现师生课后互致动,教师课程信息和课程文档,网上批改作业、答疑等,学生按照课程进度提交练习、提问、下载各种资源等,并可开展网上讨论,师生网络交流很便利,网络资源使用情况良好,促进了教学工作。充分利用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网站,为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和理论资源。

4.教学手段与方式要多元化

针对独立学院和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双语授课宜采用循序渐进原则,借助中文作为理解和交流的工具,尽可能地扩大与英语接触的过渡式英语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在课程初期阶段,基本思想用英语讲授,理论以中文讲解为主。随着学生对英语与专业的逐步适应,提高英语讲授的比重,最后过渡到以英语讲授为主。另外,理论内容英语授课要有选择,整个教学过程不拘泥于中英的比重,对于用英语解释太复杂而中文解释简洁明了之处,则以理论理解优先为原则,用中文讲解。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情境式教学的方式,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课前选择与课程相关情境内容并查阅资料,然后小组研讨,最后由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报告其核心内容,其他学生提问并参与讨论,也可让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展开辩论,最后由教师总结。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讨论过程中鼓励但不强求学生使用英语。此外,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好学生激励机制,双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英文发言、提问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有效激发学生使用英语的积极性。同时在课程成绩的评定中引入激励机制,如英文演讲就给其平时成绩加分10%,鼓励学生用英语发言。

第7篇: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国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025-01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在中国的开设历程

西方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产生于15世纪,正式建立是在18世纪,以亚当・斯密《国富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一直到现在,西方经济学被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政府调节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理论体系,它综合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分析方法和理论,以及国家政府调节的政策主张。经济学也因它的作用和魅力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但是,在我国建国后的前三十年里,西方经济学一直被拒绝运用于国内经济学的教学和实践中。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我国只有少数重点高校开设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并报以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的态度和目的进行讲授。在期间西方经济学被禁止授课和研究。一直到1979年以后,西方经济学的传播和应用才进入了一个大发展阶段。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西方经济学的思想和理论迅速在中国理论界中被传播和普及。在80年代下半期,教育部允许高等院校正式开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之类的属于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课程。[1]如今,西方经济学已经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经、管类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之处

(一)市场理论的适用性

新古典经济学或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市场―价格”理论。这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已经趋于成熟,价格机制的调整可以在这个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中发挥重要的配置资源的作用,并且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而对于中国而言,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以及我国长期推行的计划经济制度,导致西方经济学中市场理论的许多概念和范畴并不适用于中国。比如说,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把一个社会的经济变动看作是经济要素边际的变化,对应的是增量调节政策。而发展中国家出现的状况往往是陈旧的经济体制和长期累积的经济问题。所以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往往需要大规模的经济变革和结构改进。另外,在西方经济学中,利率是市场化的产物,经济活动主体据此调整自己的借贷行为。而中国的利率受到政府政策的管制,因此不能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利率理论和公式来指导和解释中国的资本和金融运行。

(二)经济微观主体的行为

在中国,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有自己的特点,并不能一概用西方经济学中“理性人”的特点来套用。首先,从居民消费习惯上看,中国居民和美国居民受到风俗文化的影响,消费行为和习惯有所差异。中国家庭的代际消费就比美国家庭更明显,而且跨越的时间更长,这就导致了中国家庭的储蓄率较高。另外,我国居民的契约意识比较差、公民意识比较薄弱、个人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因素都加重了我国微观经济主体在决策中的投机,成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第二,中国企业主体由于企业产权不同而表现不一。目前中国有国有、私营、外资等所有权类型不同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目标函数不可能相同。比如:国有企业不能把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的,国有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如解决就业、稳定经济、安定社会。所以国有企业的行为也就不能套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或生产者行为理论来加以分析。

(三)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

在西方经济学中,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选择方面的分析和论述较多,提出了大量的试图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政策措施。比如奥肯(1975)提出:公平与效率之间具有互为代价的关系,政府应该通过再分配创造机会公平或起点公平来增进效率。但是,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差别,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在经济衰退或者是经济紧缩时期需要强调效率,但在经济发展差距明显扩大的时期需要特别注重公平。因此1992年,我国明确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战略性思路。而在现阶段,国家经济实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后,社会公平问题开始突出,因此开始越来越注重社会公平。

中国经济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包括公有制主体型的多种产权结构、劳动主体型的多种分配结构、国家主导型的多种市场结构。[2]因此,中国经济的现实发展不同于西方发达经济国家。而高校教师只有深刻领悟到我国经济发展和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和现实基础,才能在教授西方经济学课程中,将书本中的原理结合中国实情更好地为学生讲授,也才能教会学生去思考身边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走向理性的解决道路。

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

教师在教授西方经济学课程之外,应该在平时注重大量阅读和积累中国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的相关资料,深入思考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建立自身深厚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积极参加相关的社会调研和科研研究活动,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提高自身对中国经济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注重全面阐释西方经济学理论

教师在教授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时候注意要全面阐释这些理论,包括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理论的适用条件以及后来学者的评价和理论的新近发展等。这才能让学生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走向,让学生明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特定的经济理论,及这些理论的局限性。另外,在介绍有关经济理论时,要注重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培养学生辨证地看待西方经济学理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疑问。

(三)辨析中国经济发展国情,结合案例讲授经济学原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白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社会差异,并让学生明白中国经济环境的独特性。比如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中国人口众多、区域差异尤其是城乡差异巨大、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等等。这些就决定了我们不能把西方经济学原封不动地拿到中国来,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经济学的结论[3]。这也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时间了解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焦点问题,并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对案例进行剖析和研究。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中国经济现象来理解经济学原理,这样不仅利于学生更容易地接受西方经济学原理,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经济与这些原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黄范章.建国60年来西方经济学在中国(下)[J].金融发展评论,2010(2).

[2] 程恩富,何干强.论推进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学术原则――主析“马学”、“西学”与“国学”之关系[J].研究,2009(4).

[3] 方福前,徐丽芳.把握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促进西方经济学“中国化”――方福前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7(10).

第8篇: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学术笑话;理性人假设;帕累托效率

国内高校尤其是财经类院校普遍开设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学生人数众多。世界上不少著名大学把经济学原理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给全校新生开课。实际上,西方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的各分支学科中也有广泛应用。有学者认为,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一门市场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机理和一些重要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较为有效的方法体系,因而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和经济现象,为制订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管理提供思路。在我国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1]。

从教学内容、所占学时以及影响力等方面来看,西方经济学已经超过政治经济学,成为我国高校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那么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如何呢?国外曾有个笑话,大意是调侃经济系的学生毕业后只记得“供给”、“需求”等少数名词。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为康奈尔大学弗兰克教授的《牛奶可乐经济学3》作推荐序时,曾经感慨:“在经济金融相关课程和课题的教学和研究中,一直让我感到困惑的事情是为什么读了四年经济学本科的学生,甚至已经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生,当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社会问题的时候往往显得不得要领、隔靴搔痒?为何一些经济学教科书上完美无瑕的政策却受到大多数民众的反对?为何那些专业学习的学生们往往只能把基本的经济原理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里?”[2]

根据笔者的阅读经验以及有限观察,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事实上,许多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学完充满大量“可怕的”图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与一阶导数的初级与中级经济学之后,确实也许还能记住“供给”、“需求”、“边际效用”、“通货膨胀”等少数词,但没有学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能用经济学概念与原理深度分析社会问题。

本科生的各类经济学课程,知识体系虽然比较成熟和完善,不少知识也并不晦涩深奥,但是教学上依然需要创造性。现实状况要求我们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创新教学方式,改善西方经济学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曾观摩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以及优秀教师的教学,发现大家尽量将生动的生活事例引入课堂,或将课题的研究成果与学科前沿知识引入专业课,激发学生兴趣等。这些给了笔者很大启发,我们尝试将挑选的日常生活事例、学术笑话引入西方经济学教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学术性,改进教学效果。以下介绍初步思考与做法,抛砖引玉。

一、生活事例与经济学基本概念

有学者认为,经济学教学方式创新,其精要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经济学的“三种语言”(经济语言、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营造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兴趣,引导学生真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从而对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产生持久、真实和积极的影响力[3]。笔者非常认同这些理念与做法。道不远人,经济学应直面现实,从现实生活与日常体验中获取教学灵感。以下是与“理性人”假设相关的一些例子。

经济学在一般情况下假设人们是理性的,具有理性偏好(rational preference)。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组合进行打分或排序,这一行为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理性的偏好具备完备性与可传递性两个特点。笔者举的例子是:

如果张三同学下课后到食堂吃饭,假设选项有三项:叉烧饭、烧鸭饭、切鸡饭。那么,理性的消费者应该能给这三项排序。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叉烧饭更好,还是烧鸭饭更好,或者是两者无差异,张三要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排序,这就是偏好的完备性假设。如果张三认为叉烧饭比烧鸭饭好,烧鸭饭比切鸡饭好,那么张三应该认为叉烧饭比切鸡饭好,这才满足偏好的可传递性假设;否则就不满足。

笔者进一步提出三个问题,如果一个消费者的偏好不满足可传递性假设,其行为会有什么特点?一个骗子如何利用这一点从中获利?儿童是否有可能出现不满足偏好可传递的行为?从课堂效果来看,同学们感觉例子很生动,问题也比较别致。通过例子加深了对“理性偏好”的理解。

经济学以及福利经济学一般假设人们是自身幸福水平的最好裁判,一个人的偏好(体现为各种选择)与其福祉或者说快乐是一致的。但是,偏好有可能偏离福祉,这有几种理由:首先,由于无知和不完全预见性,一个人偏好的东西不一定符合他真正的福祉。其次,一个人的偏好不仅受到自己福祉的影响,而且受到此人对别人福祉考虑的影响。最后,个人可能有非理性偏好。这又有几种情况:人们有一种牺牲未来甚至完全忽视未来的倾向;存在过多的享乐诱惑和强烈的生物欲望;某些人可能会执拗地坚持某些习惯、风俗、原则或其他东西[4]。

第9篇: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范文

有关经济学的论文范文一:发展经济学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

【内容摘要】发展经济学是诠释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达的经济学,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题,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5]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对发展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7

有关经济学的论文范文二:经济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

【内容摘要】高校近年都在进行本科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建立起特色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的发展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旨在以学生为本,通过经济学实验教学,使理论知识具体化、动态化、过程化,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模式,牢固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经济专业;本科教育;实验教学改革

一、经济学实验在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紧密相联的对现实经济现象作出合理性解释并探究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其理论大多可以用现实经济活动去验证。经济学实验指用仿真方法,创造与实际经济相似的一种实验环境,以检验已有的经济理论及其前提假设,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经济学专业是理论和实践兼重的学科,需要在实践中去深化对理论的理解。经济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着力培养富有创新潜质,有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适应社会需要,有着宽厚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上是国家各级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经济咨询机构、国际贸易部门等。用人单位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不仅须有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也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更专业化的要求。而根据对近五年学生实习和就业所做跟踪调查得到的信息,和有效专业教学软件的实践教学缺少有关,学生不懂实务操作,因此在银行、证券、商务贸易公司等单位实习遇到较多困难。因此,经济系迫切需要建立独立的经济学综合实验室,不仅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方面,同时在主要核心课的专业方面,如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信贷管理、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计量经济学等,通过实操和模拟,巩固和消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其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需要。经济学本科教学过去是传统教学法,基本上是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主要采取理论阐释、演绎和模型推导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单一,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济学实验教学是在教师对主要理论进行讲解后,借助于计算机模拟系统将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来巩固课堂和教材知识。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会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提升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济行为现象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二、本科实验经济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与实验内容

经济学实验主要有验证型实验、模拟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三大类。本科开设经济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掌握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经济类本科实验经济学教学应侧重验证型和模拟型实验。验证型实验是为验证已学的理论知识而设置的实验,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结果,最后整理出实验报告。这一项实验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环节,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原理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经济学原理偏重于理论,比较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而传统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且无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的实验课,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关键知识,并结合现实案例,在系统的引导下让学生完成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从而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主要实验包括:

(一)验证类实验课。

1.微观经济学。市场供求均衡、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实验、边际效益理论、完全垄断市场实验等。

2.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市场货币流通实等实验。宏微观经济学每章内容都有一些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和理论,需要借助实验去理解。

3.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主要是通过统计的方法来验证数理经济模型中各种变量的关系是否和社会现实相一致,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将经济学知识、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以及计量软件相结合,用计量软件进行计量建模和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计量经济理论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过程,序列自相关模拟实验等。

(二)模拟类实验课。

1.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主要通过传统营销管理的仿真模拟、商战体验、丰富的典型案例训练锻炼市场营销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在模拟市场营销环境中运用所学的营销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营销实际问题。

2.商业银行实验。通过对模拟银行软件和相关银行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银行实务中所涉及的基本业务流程,熟悉业务操作中的关键要素,掌握最新的银行实务操作流程。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巩固和消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各种银行、证券等业务流程和功能特征的进一步了解。

3.国际商务实验。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对国际商务整个业务流程和做法基本掌握,从交易准备直至最后的核销退税,综合操作和成套设备贸易等,并能够以从事外贸业务人员的角色,包括进出口商及银行等角色去仿真地操作,对业务反馈作出正确的处理。

4.财务会计实验。通过模拟操作,主要有货币资金、应收应付账款、成本、负债核算、报表编制等,帮助学生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实验教学理念和多元化经济实验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理念。为适应现实的需要,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更新,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从以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创设学习情境、指导学习方向、与学习者双向互动、发现和解决学习疑难为主。在经济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指导者、辅导者和促进者,充分利用情境、协作、沟通等学习环境要素,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的类似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2.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主要有协作法、参与式与互动教学、自主学习法、体验式教学、网上交流、专题讨论等,并通过实验反馈、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这些方法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影响。协作法就是实验过程中的各环节由实验团队的多名成员协作完成,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配合的能力。参与式与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当学生完成一项实验后,让学生自己介绍过程与经验,和同学、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相互间的讨论争辩,可以互相激发、相互学习,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专题讨论就是以专题主题为导向,设计真实性任务,把学习设置到问题情景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对实验团队的活动适时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充分利用学校教务网络平台,将相关的经济学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分析、参考文献等上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网上答疑、讨论、测试系统,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讨论和向教师求教,实现超时空的教与学。

三、经济学实验教学课开设取得的效果和展望

近两年经济学实验课的开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们感受很深,评价颇高。在调查教学效果学生反馈中,摘录几段:印象比较深的是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实验,即让学生进入消费者角色并根据消费者均衡作出决策,合理分配收入得到最大总效用。这个实验让我体会到在不同的消费偏好下,消费者决策是不相同的,但是总效用却可能相同。上机实验将平时所学理论与模拟实验相结合,更好地理解了一些经济学原理。由于相对真实地进入了这些理论的角色方,我们对理论的接受度更高了,这些有趣的实验也增加了我们对微观经济学的兴趣。不得不说,这次的上机实验十分令人难忘和受教。在试验中,我们对这些经济学理论有了直观的而且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观看十遍同一个微视频并在每一阶段给出看后的边际效应评分,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消费者边际效应递减的状况;在啤酒与电影票的分配试验中,我们体会到了经济人的选择问题与个人喜好的差异。在这次试验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效用递减理论实验。平时在课本的学习中,我们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感受到效用递减的实际效果,甚至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效用水平会成为一个负值。通过这次试验中的视频观看,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即使是一个能够带来欢笑的视频,在许多次的重复之后也会变得索然无味,甚至让人厌烦,这大概就是实际操作带来的更深层的理解吧。由此我们感受到,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的确为做上机实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实验中,我们更加感同身受地体会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真正用处,更加能够与实践相联系起来。通过做这些实验,我们对于从课本上获得的经济学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更加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经济学问题,将经济学原理融入生活之中。虽说经济学不像工科课程那样要求非常多的实验操作,但在我看来,经济学实验算得上是课程内容的精华之一,因为平时所接受的各种经济变量与经济活动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记忆在脑中,若是对其没有足够的理解,就很难在现实世界应用,而经济学实验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以本次在经济学实验室所做的宏观经济学实验为例,我们进行了经济增长分析、市场货币流通等四项实验,每项实验均是以互动的形式完成,学生、老师和计算机三方互动协作,推动实验进展。想想平日脱离实验所做的各种练习,那都是在纸上通过计算完成的,而计算数据和经济变化过程都是题目所指定的,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算出某项结果,这样一来就少了自己动脑分析进行经济决策的过程。而在经济学实验中,我们有多方互动,这意味着我们不光巩固了如何进行经济运算,更锻炼了对于经济市场运转的把握能力。譬如老师那边供给货币,而我们作为银行,要留出存款准备金,之后发放贷款,再接收存款,这样的过程一轮轮进行,我们所能看到的不仅是某一项经济数据的结果,更亲自参与到其中的某一环节,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运作机制。目前已开设的经济学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体验型实验。还可根据条件和需要适当开设研究创新型实验等。研究型实验层次是一种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利用此实验室平台,对少数拔尖学生强化基础,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其特长,鼓励学生参与各个级别的大学生竞赛。根据形势的需要,将开设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课程,从了解创业、培养创业能力、体验创业,到企业经营管理实训,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并通过大量实训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训练创业过程中及创业后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大学生具备成功创业者的素质。同时,根据学校已有项目资源,将具体建设学校冯如杯、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中心。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有助于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型思维。同时,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一体化,形成整体的课程体系,通过实验教学补充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努力探索以科研带教学,紧跟学术前沿,利用科学研究成果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做到教学科研一体化。总之,近几年来的经济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经济学实验室是我们教学科研的技术支撑体系,它对学生巩固经济学基础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闵娜.应用经济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当代经济,2007,5(下)